公选课微课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微课作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产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将“教”与“学”重新结合,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文章阐述了翻转课堂视域下师范类高校体育微课教学优化设计。首先阐述了微课的特征;其次对微课在师范类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概述;最后对师范类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现状与改进思路进行了分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公选课微课教学设计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公选课微课教学设计论文 篇1:

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特性及其相互关联性的探究

摘   要:文章对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梳理了三者的差异性和关联性,为高校教师进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提供参考,最终可实现不同新型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教学;关联性

近十年来,伴随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作为三个新兴的较为成熟的教学资源形式和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师的关注,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1]。这些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人们更易于获得知识,发挥学生主体性,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新思路。为了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与课堂教学模式相融合,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探索。本文试图辨析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和特点,梳理三者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本文研究内容可以加深教师对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理解,进而使高校一线教师能够结合自身的教学目标合理应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进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实现不同新型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微课的概念界定和特点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时长一分钟的“微课”概念,并运用于在线课程[2]。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以产生“更聚焦的教学体验”。随着微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国内教育工作者对“微课”这一概念形成各自的认识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2010年胡铁生在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的概念。他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3]。2012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将微课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将国内教育学者和各教育部门对“微课”一词的界定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分为三种典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微课是一种教学微课资源,即微讲座(micro lecture);第二种观点认为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中心的资源包,即微课程(micro lesson);第三种观点认为微课是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即微课教学(micro teaching)。虽然“微课”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各自定义的本质并无太大差别,只是在有些定义里赋予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更丰富。总之,微课普遍具有以下属性:以简短的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一个或几个重要的知识点,教学活动完整,支持网络在线学习。具有以上属性,皆可称之为“微课”。微课具有如下特点。

(一)讲授时间短、时间碎片化

美国田纳西大学的Bradley T.Vander Zanden教授的研究表明,成年人在某事物上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只有10—20分钟。微课的讲授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较好地符合了人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同时,微课的短小,较方便人们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

(二)内容少、主题突出、知识碎片化

相对于时长45—50分钟的传统课堂教学,微课时

长只有10分钟左右,所能传授的知识内容较少,所以微课一般只围绕某一知识点为主要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活动,主题突出,观点单一明确。但微课这种对知识点的高度聚焦,造成知识碎片化的弊端,缺乏知识连贯性。孤立的微课不能自成体系,也无法使人们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构成多样

微课以教学视频为核心,整合多媒体素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

二、慕课的概念界定和特点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式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起源于2001年MIT发起的“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OER)运动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2008年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基于一项在线课程实践首次提出“MOOC”这一概念。但直到2011年,斯坦福大学开设的一门免费网络课程吸引了超过十万人注册学习,并由此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之后慕课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4]。加拿大学者Downes认为MOOC是一种参与者和课程资源都分散在网络上的课程,只有课程是开放的、参与者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这种学习形式才会更有效。慕课不仅是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聚集,更是一种通过共同的话题或某一领域的讨论将教师和学习者连接起来的方式[5]。

根据不同学习理论基础可将慕课分为三类:基于内容的慕课(x MOOC)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对知识的传播与复制;基于社会网络的慕课(c MOOC)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对知识联结与学习网络创建;基于任务的慕课(t MOOC)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对复杂技能的掌握[6]。由于x MOOC保留了常见规范性课程的基本要素,如学习大纲、知识讲授、章节练习、练习反馈等,比较符合主流的课堂教与学的行为模式,因而,x MOOC是目前全球普遍采用的慕课形式。当今国际上三大主流慕课平台分别是Coursera、Udacity和edX。国内著名的慕课平台有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与网易云课堂创办)和学堂在线(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创办)等。

慕课具有如下特点。

(一)开放性和共享性

在慕课平台开设的大部分慕课课程对所有人免费开放注册,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对所有参与者开放,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

(二)大规模性

慕课所具有的开放性使人们只要具备接入互联网的条件就可参与进来,不受地域、年龄、收入等条件的限制,形成了大规模的参与性。而且,慕课平台参与高校众多,提供千门课程。2011年,斯坦福大学Sebastian Thrun教授与Peter Norving教授制作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吸引了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了该门课程。截至2018年7月,全球最大的慕课平台Coursera提供课程超过2700门,注册人数超过3300万,合作院校超过150所。

(三)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和社交化

慕课课程一般包含学习检测系统和交流平台等,可实现课后自我测评、学习反馈、在线答疑、学习讨论等活动。这些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并且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均产生互动,使学生产生学习参与感。由于慕课平台的开放性,几乎每门在线开放课程中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都非常充分。

三、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和特点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0年由Lage、Plat和baker等不同学者撰写的文献中。但直到2011年,由于Salman khan和他创立的可汗学院的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翻转课堂才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7]。“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8]。

翻转课堂具有如下特点。

(一)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过程通过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对课程内容被动接受和初步理解来完成;学生在课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和练习,强化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进行知识的内化。而翻转课堂则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前,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上,在课堂上进行协作探究等。

(二)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转变成为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研究者[9]。

(三)教学视频是核心教学资源

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教学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依托网络提供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要求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学生课后可进行复习和巩固。

四、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关系辨析

(一)三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均是被互联网技术催生并发展起来的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在线交流、在线观看视频、在线分享信息和资料。此时,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理念相继被提出并迅猛发展。相对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是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均基于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学生可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具有学习灵活性和自主性。利用监控系统和数据统计及分析技术,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状况进行追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够定位“落后”学生,及时给予支持和辅助。

(二)微课和慕课虽都属于网络教学,但慕课具有开放性和大规模性,而微课具有排他性和局限性

慕课对所有人免费开放,或者收费低廉,因而参与人数众多。慕课课程的学习人数少则几千人,多则几十、几百万人。而微课视频大多数属于校内资源,教师往往针对校内选课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性来制作微课。所以微课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参与人数受限。此外,慕课提供的课程丰富,学科全面,教学资源更优质。

(三)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核心要素是承载教学内容的微视频

由于考虑到在移动互联网情境下学生观看视频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10—20分钟,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三者的教学内容设计都是紧密围绕各个知识点展开,微视频的教学内容简短,长度均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从构成要素考虑,相对于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二者更接近。微课和慕课的构成要素基本相同,都包含了微视频、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件、互动环节、课程评价等。但是,微课是只针对某一知识点高度聚焦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包含一个微视频。而慕课是一种在线开放式课程,慕课必须包含具有完整知识体系的一系列微视频,这些微视频应由一条主线连接。所以,系列化或专题化的微课近似于慕课。一些学者也给出了“微课是点、慕课是线”的观点。

(四)微课和慕课是一种纯线上教育,而翻转课堂

则是一种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结合

微课或(和)慕课是实现翻转课堂的一种重要的策略。微课和慕课均可作为翻转课堂课下教学部分最主要的自学网络资源。学生课下通过微课或(和)慕课预先学习教学内容,教师课上引导、答疑,将在线的慕课学习与课上面对面的学习有机整合。国内不少高校教师在基于微课或(和)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教师对翻转课堂的实践促进了微课与慕课的应用和发展,同时知名慕课平台的优质慕课也推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深化。

(五)慕课和微课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优质资源共享和自学的灵活性方面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习者更主动深入地学习,促进学习问题的解决。慕课和微课都很难兼顾到所有学习者的不同起点、不同学习能力,更不可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现场点拨和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正是翻转课堂相对于慕课和微课的价值所在。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当今高校教学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日益凸显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将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融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和实践。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只有在对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特性和关联性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利用不同的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精心设计,才能实现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夏冬生,于彦,朱公志,等.“工程力学”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 (1).

[2]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10).

[4]牟占生,董博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以Coursera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5).

[5]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

[6]賀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1).

[7]Katie Ash.Educators Evaluate‘Flipped Classrooms’Benefits and drawbacks seen in replacing lectures with on-demand video[J].Education Week,2012,(10).

[8]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9]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作者:夏冬生 孙先念 朱公志

公选课微课教学设计论文 篇2:

翻转课堂视域下师范类高校体育微课教学优化设计

[摘  要]微课作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产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将“教”与“学”重新结合,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文章阐述了翻转课堂视域下师范类高校体育微课教学优化设计。首先阐述了微课的特征;其次对微课在师范类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概述;最后对师范类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现状与改进思路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师范类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  微课  教学模式  师范类  体育  高校

课题:2018年度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大数据背景下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GH18H353)。

体育微课教学的特征

微课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一方面,微课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微课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能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对学生技能方面的一些要求。从师范类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的形式来看,其主要是通过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体育知识点和运动技能;从师范类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的特点来看,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及场景真实的特点。

1.主题突出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某一个特定知识点的讲解方面,如通过视频的方式将某一动作技巧或细节展示给学生,微课的核心要素是知识点的选择和表达。除此之外,一个视频一般只能讲解一个知识点,如果要贯穿其他知识点,就需要另外制作一个视频。例如在教学生一些体育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和学生的关注点时,就可以通过视频进行相应的讲解,而不必局限于课本上固定知识点的讲解。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起到真正的解惑作用。

2.短小精悍

“短”是指微课教学中的视频具有时间短的特点;“小”是指微课教学中的视频比较短,能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帮助学生更快地获取碎片化的知识点,然后再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精”是针对视频内容而言的,制作精良的视频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精简教学内容不是只追求课堂时间的简短和视频内容的精简,而是要更注重教学内容的“精华”部分,将“精华”融于教学活动;“悍”在微课教学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功能方面。在体育微课教学中,微课不仅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同时还能通过网络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以小见大

体育微课教学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也不完全依靠课堂教学实录,而是通过互联网使学生掌握和拥有更多的学习途径。微课不仅能够充分展现体育运动的丰富多彩,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抓住动作细节,达到纠正和规范学生动作细节的目的。微课的优点还体现在视频制作的精美度和语言的表达上。综上,微课具有以小见大、新颖独特、精美大气和表现力强的特点。

4.场景真实

体育微课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是课堂教学视频。这些视频中有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等,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教学器材和规范自己的动作细节等,学生也因此拥有了一个充满直观性、活动性、户外性和可操作性的“浓缩”课堂,从而能在一个较为真实的场景里习得体育知识。除此之外,体育微课教学还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体育微课教学的作用

1.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相较于传统体育教学而言,微课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也不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但就“碎片化”的知识点而言,微课更能够针对特定的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首先,微课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点,通过计算机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由“教师讲,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其次,微课通过视频播放可以抓住学生的猎奇心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在演示相关的传切、空切和联防等篮球技能时,大部分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技能,其中很多学生还存在紧张、反应慢等情况,这不仅极大地影响了篮球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且學生的篮球战术技能掌握情况也不是很理想。但是如果教师能将NBA中文版的篮球教学视频或篮球游戏软件作为微课的主要内容,就能够更加真实和形象地将篮球战术技能演示出来,同时还能够对比赛场地和比赛环境进行不同的设置,充分激发学生的篮球战术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在进行篮球场地训练时,教师可以先督促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加深他们对细节的掌握程度,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大多来自于教师的知识传授,因而学生成绩的高低受教师的影响比较大。微课的出现有效地改变了这一状况。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微课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生涩难懂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直观和新颖多样,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预习或者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体育微课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3.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细节的规范性

体育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如旱冰、羽毛球、篮球、健美操和武术等。这些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在锻炼好自己体质的同时还能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对自己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因此,体育教师想要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动作规范,这不仅有利于自己以后更好地纠正学生的动作,而自己规范的动作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模仿到错误动作。除此之外,随着教师年龄的增加,动作的完成度可能会有所降低,这时体育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解决这一问题,如教师可以重复地播放视频,然后指导学生揣摩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规范标准的动作和完整的运动技巧。

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现状与改进思路

1.体育微课教学内容单一,微课视频制作水平有待提升

微课是背靠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而产生的。一方面体育微课教学就目前来看,仍然没有得到大面积普及,大部分教师对微课教学的领悟程度还是停留在播放视频、音频的基础上,不能够有效地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的微课视频制作水平有待提升。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高校一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未能及时地掌握制作微课视频的技能,在视频拍摄和后期修剪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在改进体育微课教学时,首要要先采购专业的拍摄器材,以保证微课视频拍摄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多鼓励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帮助体育教师进行后期的剪辑和修改。除此之外,不同科目的教师也可以经常进行微课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分享,及时改进自己微课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微课视频制作水平。

2.适度使用微课视频,防止学生过度依赖微课视频

在体育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上传至网上,以便学生后期的复习和练习之用。有些学生认为课后可以回去看微课视频学习,因而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甚至有些学生会逃课做其他的事情。除此之外,学生对微课视频的依赖还体现在对手机的依赖上,过多的视频软件会导致学生只单一地关注视频,而不是视频所承载的学习内容。

3.增加微课视频的趣味性,加强视频制作经验交流和分享

体育微课教学打破了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使体育课堂更具趣味性,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锻炼。在此背景下,部分教师误认为体育微课教学应更重趣味性,因而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趣味性内容,但却忽视了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安排,这容易使学生将观看视屏当作一种放松,而不是正规的课堂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要及时对教师进行微课视频培训,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了提高各科教师制作视频的能力,学校可以聘请专门的专家来校进行指导。学校还可以举办教师微课视频评选大赛,将优秀的作品示范给其他教师,使教师之间能相互学习和借鉴。

4.微课视频缺乏系统性,忽略了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

“碎片化”是微课视频的一个特点,微课视频大多是围绕教学中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动作的规范演示进行制作的,因而这些微课视频的内容并不具备一定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就目前来看,网络上大多数的体育微课视频都是对某一个教学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演示。这就导致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始终停留在表面,并不能准确地把握这些内容或动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端正自身对微课的看法,不能将微课仅仅作为教学的一个补充。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并给予学生适当提示,帮助学生了解整个课程内容的框架,从而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体育知识框架。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体育课程专业人员,然后根据现有的体育课程大纲,分清层次,大批量地制作体育教学视频,以保证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

5.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

微课当前的发展和使用还不够完善,仍然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授课模式。这就使得微课教学五花八门,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微课视频制作方式和内容设置,学生所接收到的信息也是杂乱无章的,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构架。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都仅限于自己的教学班使用,很少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最后一点是很多人的版权意识不强,有些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上传后会被大量下载或者复制等,但却没有人过多地关注这一现象。针对上述这些问题,首先是高校要主动打破学术壁垒,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其次是高校可以建立统一的微课视频交流平台,充分保障教师的版权;最后是高校可以加强对体育微课教学的推廣和宣传,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推动体育微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  语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微课已成为体育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微课教学在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帮助体育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微课并不是体育教学的唯一方式,更不能是主要方式,微课作为体育教学的辅助工具,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正确合理地使用微课,使学生习得更多的体育知识。

参考文献:

[1]倪德财.翻转课堂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微课优化设计[J].农家参谋,2020(19):259.

[2]何绍元.微视频大学体育理论教学实验研究[D].昆明:云南农业大学,2017.

[3]陈婷.高校网球公选课教学的优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4]方婷.“五星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18.

[5]方婷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6]梁政东.基于慕课(MOOC)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与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2020(3):120-121.

[7]唐大鹏,韩思佳,王翾.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泛在学习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J].体育科技,2020(3):158-159.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陕西咸阳

作者:刘和军

公选课微课教学设计论文 篇3:

探讨分层教学导向下的微课设计

摘  要:微课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中应运而生,其短小精悍的特点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自主学习,微课成为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应用的一个典型。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尊重个体差异,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开发微课,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与价值,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对微课、分层教学概念界定,分析微课与分层教学的整合优势,探讨分层教学思路下高职《税费计算与筹划》课程微课设计策略。

关键词:微课  分层教学  税费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不断变革创新,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越发紧密。微课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中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其短小精悍的特点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自主学习,微课成为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应用的一个典型。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尊重个体差异,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开发微课,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与价值,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概念界定

1.1 微课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国内最早提出“微课”一词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他主张将复杂系统的知识进行分解,组成知识单元,录制成包括核心知识的微课程资源,并借此传递知识。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支持资源[1]。

1.2 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指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差异化特性,根据学习者已具备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等智力因素和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非智力因素进行科学的分层,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以个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策略上要求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统一,分层合作。

2  微课与分层教学的整合优势

2.1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将课程内容拆分成微课视频碎片,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微课资源库,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搜索筛选自己需要的知识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师的讲解只是学生知识中的一个工具,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2.2 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微课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分层开发设计的微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师教学中灵活运用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学整体优化。

2.3 助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微课易用易得适用实用的特性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定位“能学、辅教”完美契合,因此是当前广为推崇的资源类型。通过对微课的建设應用研究,积累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助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深化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3  分层教学导向下的微课设计策略

3.1 针对差异,隐性分层学生

由于遗传素质和社会、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受教育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全面、科学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主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査。与学生、家长、辅导员多方交流沟通,熟悉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也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正确定位学生分层。然后,按照学生的差异,遵循所有学生都得到提高的原则,将学生分为四层:学习水平好(A层)、良(B层)、中等(C层)、较弱(D层)。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2 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划分教学内容

《税费计算与筹划》是财会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税收基本理论,掌握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和政策法规,掌握税费计算与筹划的基本技能,熟悉税收征管内容。从课程内容上,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税收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继续提高推进,少数学生还可以考虑职业方面的发展提升。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应不同的学习目标会有不同的学习任务。D层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开发知识概念型微课,微课制作注重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C层次学生需要攻克的难点主要是税费的计算,微课设计多为案例分析型微课,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能力。B层次学生税费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后注重实操,结合学生的工作实践制作演示操作型微课,阐明操作要求。A层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自觉性高,微课设计关注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扩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将知识进行创新应用。

3.3 筛选知识点,开发微课资源

微课并不是简单重复上课内容,而是对知识点的重新组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在设计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做微课,有针对性的筛选出微课制作的知识点谱系,是微课教学“效能”的关键所在,设计开发可以紧扣知识关键点、学习疑难点、教材拓展点。微课内容的选取往往要求主题突出、结构紧凑、相对完整,微课设计要善于分析教学对象特点,按照学生的思维重组知识呈现顺序,微课中的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讲解过程要流畅紧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时间最长不宜超过10min。通过微课的层层引导,学生在思考、观察和实践中更好的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这样远比学生直接看书达到的效果好。

3.4 分层发布微课,学生课堂展示

根据学生分层,教师课前将对应层次微课发布在不同组别交流群,让学生预习并进行组内交流。学生通过预习对课堂内容有了不同层次的了解,有效提高课堂听课的质量。课堂上请各层次学生分享微课学习收获,讲解对微课知识点的理解,教师点评及总结。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师生、生生的良性互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微课学习,辅助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标。课后微课共享所有交流群,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内容,对重难点进行反复学习和思考,也便于进行查漏补缺。各层同学之间请教讨论,教师分层指导,进行分层教学评价。

3.5 强化跟踪,动态优化微课

在分层微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跟踪和引导,并动态优化微课资源。一方面,各层微课要有针对性,教师关注各层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效果,根据學生接受能力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计划,不断丰富微课资源。另一方面,税收课程作为一门具有时代性的课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政策及法律制度正处于不断调整和完善之中,学生需要持续更新知识,微课制作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和优化微课内容。

4  结语

在高职《税费计算与筹划》课程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思想设计微课,为学生创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课堂上灵活设计组织教学活动, 探索微课分层教学的应用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学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 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0-72.

[3] 包林霞,史二颖.应用微课开展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7(7):26-28.

[4] 陈鑫子.基于微课的分层教学法在高职财务管理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7(11):26-29.

[5] 吴节. 基于微课的课程分层教学应用研究——以“基础会计”公选课为例 [J].中国培训,2017(8):12-13.

[6] 杨旭峰.高职院校“微课”教学改革思考[J].职业,2018(6):46-47.

作者:刘杰 雷琼

上一篇:干部发言稿三篇下一篇:战略审计主体和客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