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三步曲(精选11篇)
一、多种方式读——追求教学的形式美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者为妙”。现套用一句“读有多法,适者而用”。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由读、指名读、比读、评读、赛读、分角色读等。如何让学生读得有趣味、有滋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作为教师,首先应钻研教材,就文本特点,选择最佳的朗读方式。
“教无定法,读无定式。”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都应准确指导,达到点燃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促进朗读训练的目的。切忌走过场,这样才能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
二、有的放矢地读──明确教学的目的
正确的朗读方法,不但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让文本与读者之间达到一种“物我互赠、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使其心灵受到震撼。所以说,朗读不是要求学生一遍遍地苦读,那很盲目;也不是让学生一次次地解剖读法,那显得生硬。读,应是学生心灵的一次领悟和积蓄,是一个美好动人的过程。因此,指导学生朗读,应做到有的放矢。
指导朗读时,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调动各种感官进行描写的句子。再读课文时,提醒学生不仅要注意停顿、速度、节奏,还应注意朗读的语调与语气。第三遍读,边读边展开想象,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大力提倡朗读这种训练方式,牢牢抓住“读”这个根本,让其成为一种目标,一种手段。通过这个手段使文章的音乐美和建筑美渗透到学生心灵中去,真正实现“耳醉于音,心同其情”。让曾经在校园里销声匿迹了的琅琅书声,重新回归课堂,成为校园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
读与思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阅读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三步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依据这一理念,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认为阅读教学应奏好三步曲:即感知语言信息——理解语言内涵——培养独特感悟。该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前奏曲:感知语言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为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获取课文信息,教师适当布置预习。
叶圣陶曾说过:“预习实际是教师把小学生领入读书殿堂,进入课文境界,开始阅读实践的第一步。”要使学生进入读书殿堂,必须做好预习的发动和指导工作,一般可按“查——定——找——释——分——结——疑”七步引导学生预习,具体来说,就是:
查:查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和写作风格等资料。必要时,由教师简介。
定:依据思想内容、单元训练重点、课文特点、课前预习提示、课后思考与练习五方面定学习目标。
找:找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用红笔标出,并设法记忆。
释: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生字词语及重点词语,并注意巩固。
分:理清作者思路,按一定的顺序分段、定段意。
结:归结课文主要内容,粗略了解作者写作目的及写作特点。
疑:列出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经过这样的预习,达到生生间交流、师生间交流,在民主、和谐的天地里自由自在地学习知识,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阅读兴趣陡增,对课文内容一遍又一遍地熟悉,也加深了对课文信息的吸收。教师通过检查,获取学生预习信息,再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及教学的空白点,改进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的内涵铺下坚实的基础。
主题曲:理解语言内涵,发展语文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弄清楚。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每组课文由扶到放地引导学生予以理解,就读懂一篇课文而言,应让学生理解如下内容:
分析题目,了解题目与内容的联系,了解全文大意。
按自然段细读,边读边想,看每段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全自然段什么意思,合并意思紧密的自然段分出逻辑段,概括段意;分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综合各段的内容,归纳出全文的主要内容,按逻辑段,找出中心词,弄清中心词与下一层次词语之间的联系,通过仔细揣摩词句,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叙述的,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和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及布局谋篇的能力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消化记忆,使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如果仅仅做到以上几点,就说理解了语言,发展了语文素养,那是肤浅的、不全面的,可以这样说,如此教学仅是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而没有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我在教学中大胆地引导学生由读向述、唱、画、演、问、比、思、写等方式辐射,并把它们有机结合,从而使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空间,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场所。
读述结合。把学生自读课文与指导复述结合起来,即把朗读、默读、速读与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相结合。有时还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小小解说员、小记者等角色对课文内容进行创新型复述。如教学《跳水》时,我把自由读、默读与详细复述、概括复述相结合,让学生当堂熟悉课文,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教学《五彩池》时,我让学生当小导游,既熟悉了课文语言,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读唱结合。把指导阅读理解同音乐演唱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加深对课文的领悟,提高理解能力。如在教学《燕子》一文,学到“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在运用读思、读画等方法以后,让学生齐唱《小燕子》,在乐曲中感受语言之美,在歌声中体会语言之味。
读画结合。把读与绘画结合起来,在读中或学生自画、或教师画、或师生共画、或展示现成图画。如在《忆江南》的教学中,学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时,师生边读边画,画后对照诗句复述图意,再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复述图意。这样把抽象的语言变为形象的画面,用生动的画面来丰富课文的内容,强化想象,加深理解。
读演结合。把阅读和表演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或教师独演、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如在《将相和》的教学中,可通过师生共演或学生自演来领会课文内容,体会语言之魅力。
读思结合。把阅读和思考、联想、讨论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及生活阅历加深认识,于思接千载、钩前联后中拓宽视野,在师生共议、争鸣辩驳中交流心得。
读比结合。把阅读同比较相结合,在阅读中或换词比较或缩写后与原段相比较、或数篇课文相比较、或比较课文内容的相似点,或比较课文艺术手段的不同点。
读写结合。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或仿写、或扩写、或补写等,实现读写迁移,理解语言,内化语言。
如此展开阅读教学,以读为核心,以读为本源,抓住了阅读教学的本质规律,对促进学生阅读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多种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有很大的好处,而且于变化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升华曲:培养独特感悟,实现阅读创新
“培养独特的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问题。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这就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中,畅所欲言,充分展示其个性。
在阅读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的是不是让学生在课堂进行多向交流,来培养学生独特的感悟能力。在这个环节中,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并与同伴交流,在交流中获得发展。交流时,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独树一帜;允许学生随时质疑,并敢于与学生争论;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也允许学生保留看法。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教师,敢于标新立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
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学完后,我让学生说说最佩服的人是谁,大多数同学说了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这个答案无疑是“标准”答案。但也有学生提出佩服周瑜,说他很有才华,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都督。还有的说佩服鲁肃的的忠厚、曹操的谨慎。为什么不可以呢?当然行。正是有了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就能想别人不敢想,说别人不敢说,并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与别人据理力争,在争论中不断完善自己,点燃创造的火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然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必须有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为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内化的过程伴随语文教育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我的这种“感知语言信息——理解语言内涵——培养独特感受”阅读教学三步曲尝试,就是努力让学生从阅读中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阅读中体会一种永恒的快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读为主
注重方法
立足创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例谈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阅读教学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老师们在理解、把握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上逐渐趋于准确、理性和科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可否认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认识层面的,有的是操作层面的。近年来,我在开展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第三轮以“方法为核心”的实验中,坚持以课标为依据,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理论为指导,从注重阅读方法指导、立足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如何改进阅读教学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初读感知,读中善思
所谓“初读”,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一篇课文的通读,其要求是使学生通过课文的文字表达,获得关于阅读文本的形式和内容的初步印象。当代著名小学教育家、“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课题实验顾问田本娜教授在《稳中有改,固中求新》中谈到: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感知语言,达到对课文内容、情思的初步理解。初读也就是这个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稍后的精读课文,研究赏析,体会作品的情感等打下基础。这一环节,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各自去读,要求读时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会正确断词、断句,做到准确流利。从整体入手,启发学生通览全文。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初读时应培养学生掌握自读课文的一些好方法,如动笔圈画出那些似懂非懂的地方或者不理解的地方,用符号标出来,以便与同桌讨论与交流或请教老师。还要培养学生读中善思、读中善疑,为精读赏析做好铺垫。如《“精
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以由题质疑:“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意见相反的话分别是谁说的?作者有什么感受?如《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荔枝》的结尾句是“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可以让学生想想去掉这句话和保留这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要带着上述问题认真读书,寻找答案。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真正阅读的开始,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二、精读理解,赏析领悟
精读是指为了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程度,而对文章进行反复钻研细心领会的一种阅读方法.主要是词句的理解,文章的把握,要点的概括,内容的探究,作品的感受等方面。因此,在初读感知,读中善思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初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赏析领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和教师必要引导、点拨,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在读书中的发现,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以说促读,让学生思维碰撞激发表现欲,促使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如上面提到的《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我是这样抓住课文的创新点和发展点进行指导学生精读赏析的(视屏播放):
(师:这个梦一直伴随了我33年,我只好在梦里念着她,在文字中写着她,在一个又一个秋天里,让妹妹陪着我,到北海去,读——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到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师:回过头来看课题。这《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
生1:不尽的怀念,这深深的怀念,这刻骨铭心的怀念——秋天两个字化作了母亲。
生2:我认为史铁生怀念的秋天的菊花,就是他母亲啊。
生3:我觉得史铁生怀念的是母亲和他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怀念的就是母亲给他的——“好好儿活”啊。
师:是啊,母亲的“好好儿活”化作了我的血液,陪伴了我的一生,成就了我一生。是这句话让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陷中,找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延展!请再读课题。)
这时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又更进一层。把“怀念”和“好好儿活”联系起来,把主题和课题联系起来。
接着是读出思考:“好好儿活”这句话沉淀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母亲希望孩子也像她一样勇敢地面对现实,顽强地生存下去。在理解感悟后,把学生“送进去”再读一读,让学生把自己的看法与文本朗读很好的结合起来,读出思考,读出文章的韵味,读出自己的韵味。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成为了语言品味的主人,意象创造的主人,文学欣赏的主人,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创造者。
三、美读悟情,熏陶升华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是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十分推崇美读,他指出:“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
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 “美读”既是“读”的训练方法,又是“读”的理想境界,要让学生在美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可采用配音诵读,比动作诵读等形式,以达到课标所说的“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如《怒吼吧,黄河》这是一篇充满革命激情,充满爱祖国、爱中华民族情感的课文。在指导朗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所表达的这一情感基调,用昂扬、充满激情的语调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光未然、冼星海那种热爱祖国、充满革命激情的精神,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激发读书热情。如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时而„„”这组排比句时,让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配乐诵读等形式美美地读,于读中悟情,读中入情。在美读中品味作者通过文本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我们民族发源地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体会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体会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让学生在美读中情感得以熏陶,认知得以升华。
一、放开手, 让学生们成为阅读的主人
营造阅读课堂教学和谐的轻松的氛围,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他们就会从心理上放松, 把课堂当作师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的乐园, 自己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我们上阅读课的时候, 把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动手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自己认为有利用价值的材料, 这样学生们就会有比较浓厚的阅读兴趣, 就会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自己主动学习, 把对知识的认识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索, 并且可以融入学生自己对作品情节的把握和对作者思想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增长阅读的知识, 提高阅读水平。
二、奠好基, 让学生找准阅读的方向
首先, 老师把阅读的权力交给了学生, 但并不是完全的放任, 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每节课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其次, 就是我们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于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课文内容, 要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得好, 让每个学生感觉到上阅读课是一种享受, 乐学、爱学、会学, 这样学生们就会在阅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不断提高, 阅读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再次,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师应该适时地分类, 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有效的阅读指导。
三、引导好,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 要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 启发学生爱读书、多读书, 使学生体验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同时还要经常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阅读比赛等活动。其次, 要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学会阅读时在书上勾点圈画等批注的使用方法, 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 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一、阅读,初步感悟文章内容
阅读是学生的权利。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老师给学生阅读时间太少;老师指导的朗读方法太少;老师对学生阅读提出的要求太少、老师的范读太少。而阅读是组织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力条件,正如叶老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阅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向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且尽量范读。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唤起美的共鸣。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等方式阅读。
二、解读,深挖文章意境
解读环节是阅读课的核心,即在老师的指导组织下,把学生组织到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去,从而对文本进行解读。那么解读环节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应该引入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就必须以问题为中心。问题引入要具有挑战性且具有研究价值,讨论问题要有适宜的环境(民主的、自由的、无权威的环境)。研究表明,老师所提问题应该是全局性和整体性的,也就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应该是能让学生结合教材谈出生活体验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能启迪学生灵性、诱发学生悟性、激发学生创造性;创设的环境应该尊重学生个性。
要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学生动起来,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使学生敢问。把自己懂的内容变成问题考别人,把不懂的内容变成问题问别人,使学生动起来。教师要善于诱导,一开始,即使他们提的问题比较肤浅,缺少深度,甚至有些离题,也不要加以简单的否定,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要理解关心和信任学生。学生一旦动起来了,提出的问题,一堂课甚至几堂课都解决不了了,这时候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如学习王尔德的童话《巨人与孩子》,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或疑点提出来,经仔细研读,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出诸如“巨人花园经过怎样的变化?作者这样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这些变化可以用那几幅画面体现出来?”“孩子给巨人花园带来了什么?”“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这篇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等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开展讨论,找依据回答问题。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老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教师的职能不是将现成的所谓“标准答案”硬塞给学生,而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个“脚手架”,让他们自己一步步攀登,去达到目标。这种“课堂探究性学习”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师问生答的启发式教学,而是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的归纳整合。对课文教学来说是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反馈给学生。这种问题就是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这种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包括教师)都成为研究者。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拓展,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拓展环节有比较多的形式:文本之间的拓展,向读的拓展,向写的拓展,向生活空间拓展,从原文本向超文本的价值空间拓展。向写的拓展还需要想象,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在阅读教学中,要开启想象之门,点燃想象的智慧火花。按照课本的相同或相反的的思路想象,然后把它说出来或写出来,这也是把阅读所学拓展到写的过程。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之后,借题发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狐狸吃到了美味的肉了吗?乌鸦伤心之余,会不会想到什么办法呢?”学生还没等老师把话讲完,就高高举起了手,有的说狐狸会马上把肉吃掉,有的说狐狸好不容易得到这块肉,会很珍惜,不舍得吃。意见发生了分歧,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师在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之后,又让他们以《新编狐狸和乌鸦》为题,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向生活空间拓展,现在显得特别重要,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言语实践和亲历语感的积淀”,那么我们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把课堂课本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的课文文短意长,有的课文读完之后情感还在回荡,若向课外延伸,就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语文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
从原文本向超文本的价值空间拓展。有些课文学完之后,学生已深深地被课文中的人物感染,那么我们就要很好的利用这种情绪,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一方面可怜杜甫因几个顽童拿走几根茅草而恼怒,一方面也同情杜甫处境之艰辛,可更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是杜甫在如此境况之下竟有“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理想和胸襟。学生情绪激动,大为感概,顺势就让学生谈处境、谈理想、谈胸襟,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空间。
语文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符合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是叶老“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思想的具体实施。现行中职语文教材以“讲读——阅读——写作”为序组织单元,强调单元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却是见仁见智之事,我认为对单元课文的处理应遵循“看我走一一抚你走一一放你走”的教学思路。
“看我走”就是讲读上的“讲与导”,当然,这与在剧院中看表演时台下的观众仅止于“看”的情况是不同的,它仍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看”的内涵是“学习教师的阅读分析方法”。“抚你走”即是课内自读课的训练和巩固,“抚”有别于“抱”,它的内涵是“半挽半放”,在学生能完成的地方放一把,在学生需要点拨的地方抚一把。“放你走”则是课外自读课中的运用和拓宽,这时教师要放心大胆地让学生独立“走”,允许摔跤,也允许挽携。每个单元的教学三步走,目标都是单一的,可望而又可及的,这与教小孩学走路没什么不同。
单元教学“三步曲”的可行性依据:就学生而言,无论哪一类学生均能在教师的启发、扶持下完成单元学习的全过程。在自读课中,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己走上讲台发表看法,很多独到的见解大大超出教师的估计,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是教者始料不及的,学生的授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步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在一般情况下,“三步曲”的基本程序大体可分为三个环节,现分述如下:
一、通读:即学生对要学习的单元进行全面阅读,其目的是明确单元教学要求,名篇学习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读”是学生直接接触课文的开始,为充分发挥“读”的效益,教师应向学生提示两点:一是通读不能仅限于单元中的课文,还应包括单元要求,名篇学习重点,自读提示以及文后对理解课文带有提示性的思考题等,以便尽快地掌握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二是通读时要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阅读中的生字、新词问题,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扫清障碍。
单元教学中的“通读”不同干“预习”,“预习”可以放在课外,而“通读”要在课内进行,因为它是单元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不是可有可无的。
二、教读:即教师对单元中的课文所进行的示范性讲解,是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现身说法,教给学生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教读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选文要有代表性,教师要选择单元中能体现单元教学重点的篇章进行教读,一般地说应从单元中的讲读课文中挑选。至于是选一篇还是两篇,要视单元情况而定。二是交待要在具体教读时,教师应根据单点,向学生交待一下这类文体的,指出其特征,并重点交待掌握此类知识的要领。如教议论文单元,就可根据议论文的特点概括出阅读分析议论文的基本要领:抓论点、找论据、理层次、明方法、析语言,让学生先有一个理性认识,以便在教师讲读时对照落实。三是教读要有示范性,在讲清知识的前提下,教师要围绕提供的要领,以选文为例进行示范性教读,教读时要力求使学生能从教师的讲解中学会如何去阅读、分析此类文章的方法。如围绕抓论点,教师可结合具体篇章,指明什么是论点,为什么要抓论点,怎样抓论点,以及抓论点要注意哪些问题等。进行示范性教读,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议论文的能力上。
教读是以计划性、目的性为前提,以学习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掌握知识的方法为原则,是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节搞不好,就会使培养能力成为一句空话。
三、导读:即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运用在教学中学到的方法和对某一类知识去处理同类问题的一种实践。其目的是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迁移。导读的内容一般是单元中的自读课文。
教师的“教读”是否取得了举一反三的功效,学生的知识能否尽快地转化为能力,都要通过学生对单元中自读课文的阅读才能得到检验。为此,导读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导”,即教师提出要求(一般应以教读中提出的要领为主)。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偏差及时引导、调控,切不可放任自读,更不能以讲代读。二是要及时查缺补漏,同一文体的文章,由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 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不同而显示共差异。教师“教读”只能以一两篇为例讲解其一般的规律,不可能囊括所有。因此,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点拨,解惑答疑。三是要提供方法。方法是入门的钥匙。读书得法,收效就大。一般地说,导读开始阶段,宜采用“提纲一一讨论”式,结束阶段宜采用“质疑一~解答”式,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该以达到单元教学目标,完成导读任务为宗旨。
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怎样才能搞好阅读教学?是长期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老师们苦口婆心地说教、细致入微的讲解,往往换来的却是成绩平平、收效甚微。笔者从教十余年来,从中或多或少地摸索总结出了点点滴滴的经验。
一、熟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多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古人也曾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熟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是何等地重要!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读出来的,我也深有同感。在进行阅读课文教学之前,我首先把所教的课文多读几遍,反复研读,认真揣摩,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心里有了读文后的底蕴,在进行阅读课文教学时也就得心应手了。于是,我先让学生从读文入手,反复诵读,从读中感知,从读中感悟,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每读一遍,就对总理高尚的品质就多了一层理解,从而更加体会到了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工作是如此的地劳苦、而生活又是那样的简朴„„在读《长征》一诗时,学生更是在多次的朗读中,体会到了红军战士那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藐视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产生了对革命前辈的无限敬仰之情。老师们,让朗朗的书声始终伴着我们整个教学过程,走过秋冬,走出春的无限生机吧。
二、深思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学问如此,读书亦然。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视觉接收的信息是表象的、是感性的东西,大脑则能把这表象的信息经过思维的加工处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为了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更细致入微的把握课文内容,更生动准确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熟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以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段落中的中心句、课文中的中心段为着眼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揣摩作者的情感倾注、思索作者的人生体验。这样以来,学生由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到对文本教材的深刻理解,由对词句的本意掌握到句段含义的深入体会,就如探囊取物、水到渠成了。在教学《荔枝》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母亲剥荔枝、尝荔枝的细节描写,细细品味,体会到了字里行间儿子对母亲的孝心、母亲对儿子孝心的珍爱。从母亲在临终前不舍得吃荔枝的语句中,学生又有体会到了母亲把对儿子的爱转嫁到了孙子身上„„当读到“荔枝依旧年年红”这个中心句时,母亲勤劳善良、忠厚朴实的一生的品质,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油然升起、了然于胸。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探知,这就是熟读而又深思的结果。同行们,“无限风光在顶峰,只睹(读)不思怎能行?”
三、多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更注重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边感。当读到“烈火在他的身上少了半个多小时,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时,许多孩子的眼睛都湿润了,甚至有的女孩子忍耐不住发出了哭声„„他们被深深地打动了,被这个坚强而伟大的战士感染了:“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多么刚强的战士啊,多么伟大的精神啊!“为邱少云叔叔报仇──—!”许多男孩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含着眼泪挥起拳头呼喊着。仿佛他们就是邱少云的战友,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他们再也坐不住了,爱恨交织的情仇震撼了他们幼小的心灵。老师们,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又有何感受呢?这就是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力!这就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精华之所在!
四、勤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进行了阅读教学的前三步之后,写作便成了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受,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汲取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品味人生、感悟社会,辨别假、恶、丑,享受真、善、美„„都要用手和笔来体现出来。读写结合的完美统一,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读为写提供素材,写以促多读。每教完一篇课文之后,我都指导学生拿起笔来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然后再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书目,让学生利用在课内学会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之后,写出自己的感知、感受与感悟。久而久之,孩子们既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又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从而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最终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所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课程的性质、地位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目标的设计到实施,这些无不发生改变。我们作为工作在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在“评价”方面也不能有一丝忽视。要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和整体性的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没有评价便没有教育,教师需要不断评价、反馈、矫正,才能保证目标的完成。”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评价是放在课外进行的,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该怎么办?笔者认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用一句“真不错!”就打发了学生。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而且评价的语言要恰如其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使他们共同提高。
新课改对学生自主学习要求的提高,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者地位更为凸显。语文教学什么时候也离不开语文基础学习。组织学生自学,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是关键。那么,第一步就需要组织好学生对于课文基础知识自学的掌握。上课后第一个五分钟,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自学课文,并且目标明确,第一遍要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简称“速读”)来自学课文,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把不认识的字,和不确定意义的词迅速的作上记号。当完成全文的快速阅读之后,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书快速的将自己已经作上记号的生字词查找出来,并且在书中每一页注解的空白处标注出来,标注的格式和方法要求与书下的注解一致。如果课文比较短还是在课堂上利用一点时间当堂解决好。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在学生找出生字词之前就必须有一个预测,一般课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是需要板书的重点。然后利用电子板书在学生五分钟自主学习之后投影出来。再请有需要补充的同学就他通过查字典之后仍然不能确定的字词在书中的具体位置指出来,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一些多音字,学生不能确定该字在文中到底哪个读音才是正确的,有时候有些读音也是要根据集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的。通过学生的补充来完善这一问题,最后请其他知道正确读音的学生来帮助他解决疑难。这样第一部分,通过教师有明确目的组织引导学生语文基础自学就基本上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日后不定期通过听写、测验等一系列常规考查方式来进行督促和反馈了。
第二步,是学生自主学习并阅读课文。但是,这一次就不是五分钟的快速阅读了,在阅读之前先要完成三个潜在信息的提取工作。
第一信息来源于课本的单元提示,一般单元提示中都会指出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按照同一类型或同一主题集合起来的,阅读学习课文所在单元的单元提示,可以迅速帮助学生把握本课要学习课文的主题方向。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24课《真正的英雄》为例(下同)。学生通过阅读第五单元的单元提示,很容易就能提取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探险”为主题的信息。然后再阅读课文正文上面的课文提示框,提取针对性较强的阅读提示,从而确定本文的基本内容是探索太空。最后一个潜在信息来源于该课文后面的“探讨与练习”部分。通过对课后练习题干的分析(也可包含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初步得出课本编撰者希望我们学生在学习该课文时应该掌握的知识部分。然后,解决其中特别简单的问题,带上没有解决或者有疑问的问题到课文中去,正式开始第二遍的细致阅读(简称“细读”)。这次的阅读要花费得时间就要稍微长一些。由于每个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和阅读速度的不一,所以在课堂上进行第二步阅读时,教师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的一般水平,制定出一个中等以上成绩的.学生都能够完成的时间表,并规定学生在有效地时间内完成。这个时间主要根据课文长度、问题多少和难易度,以及本班学生实际的平均自学水平等四个主要因素来决定。第二次自学阅读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完成课文练习中自己通过自学可以完成的部分,并且将不能完成或者有疑问的部分记录下来。有待通过教师讲解或者同学之间的交流谈论来完成对疑问的解答。
1.明理
“明理”不是指简单的知晓, 而是要透彻的领悟, 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一步一步予以引导。
首先, 我以伟人为范例, 阐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伟人大多爱读书, 其榜样示范性和思想权威性对中学生来说不言而喻。
其次, 我借助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来点醒学生。如朱永新认为:“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 就没有人的精神发育。”由此可见, 读书可以扩大学生的胸襟和情怀。宋人黄庭坚有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 则义理不交于胸中, 对镜觉面目可憎, 向人亦语言无味。”由此可见, 读书可以让学生外表俊朗、语言有味,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由此可见, 读书可以让人的气质光彩照人。西人培根亦说:“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由此可见, 读书可以治众人的愚昧之病。时人汪国真也说“书犹如忠诚的朋友, 可以随时随地陪伴你, 并且一辈子也不会背叛”, 说明读书可以解人困乏、赐人安抚。
再次, 我还反复强调读书对提高学习成绩的良效, 杜甫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对写作之帮助。读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语感的过程, 长期和文字打交道如同长期和人打交道, 也会日久生情, 逐渐产生感觉, 从而在回答试卷前面的一些语言基础题时, 特别是关于句子的连贯得体、病句的辨析等题, 靠着敏锐的语感, 可以不假思索予以作答, 而且, 准确性往往颇高。
经过一番说理, 孩子们明白了读书之重要, 自会产生读书之冲动。
2.激趣
任何行为仅靠理性驱动, 其力度肯定有限, 何况对自制力和分辨力还不是很强的初中生来说, 晓之以理之后, 还必须激之以趣。
我们一定要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 也是一种享受。因此, 在孩子阅读过程中, 老师和家长除了对有害的书刊进行过滤外, 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 孩子所读书刊的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 从上小学开始, 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 老师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 不宜过多干涉。学生喜欢读的好书, 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我们还要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独特体验。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课外阅读更是孩子与文本之间纯粹的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孩子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 其对课外读物的解读一定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强加给学生, 而应时时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 允许并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独特理解。
当然, 我们的推荐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尽量把那些人类文明中的瑰宝———经典书籍推荐给学生。因为学生限于知识视野和分辨 能力, 一些传播不良思想、鼓吹暴力倾向、引人堕落沉沦的书籍也有可能进入他们的生活。老师对读物的选择和推荐要循序渐进、区别对 待。所以, 制订出合适的书目非常重要,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需求。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情来选择书籍。
3.造境
“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可见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 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 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孩子阅读, 这是一个壮举!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 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
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发动班级、学校、家庭乃至社区的力量, 创设一个读书的大环境。
在学校我们要给孩子专门的课外阅读时间。在这方面, 我们宝安区进行了语文教育课程的整体改革, 提出了“课外阅读课程化”的主张。课外阅读既然具有与教材同等的地位, 理应登堂入室、引入课堂。宝安区各学校已将每周一节阅读课列入课表, 部分学校每周设置两节读书课, 从课时安排上给予课外阅读以充分保障。我们还提倡课外作业以阅读为主, 少做练习多读书!建议一周有两至三天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只读课外书。现在宝安区的寒暑假作业也以阅读整本书为主。因为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学生才能尽兴遨游书海。
我们要尽量提供充足的书源供学生自由选择。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组织学生借阅, 当孩子看到满眼的图书会不由自主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也可组建班级图书角, 每人配备两本或两本以上的课外书籍, 实行专人管理。这项举措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主义观念, 易于形成团结、互助、乐学、上进的良好班风。还可以把学校所在街道的大型的图书馆及购书中心具体情况介绍给学生, 鼓励学生把书城、书店当成校园外的教室。
其次, 我们还可以在班级墙壁开辟读书廊, 张挂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也可以组织举办图书展览, 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 同时展出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
我特别鼓励开展“班级读书会”。哲人云:“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 如果没有机会向其他人讲述, 他就绝不会感到快乐, 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读书报告会为部分学生提供 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有利于保持其浓郁的阅读兴趣, 对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也是一个强大的冲击, 促使学生滋生阅读兴趣, 因为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在形成自我意识, 有着强烈的自主发表意见的愿望。
从实施效果来看, 其激发出的阅读热情和无限创意让我为之惊叹。如有些学校阅读《水浒传》 时, 举行“谁是英雄”大讨论, 以心目中的英雄自然分组, 同学们唇枪舌剑, 争得不亦乐乎。阅读毕淑敏的《幸福的七种颜色》时, 有的学生以心理医生治疗病人的情境再现文章内容, 有的以新书发布会的形式推介书的内容。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表演给台下师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活动点燃了学生的阅 读热情, 成为他们再次阅读的新起点、新动力。
而且, 读书会也是在培养学生精读的习惯。在读书报告会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教师为学生设置问题, 学生从感性材料到理性材料的梳理, 本质上说就是一个精读的训练。
最后一点是一定要促进家校良性互动。在家长会上, 我会反复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并介绍一些读书好方法。其中, 特别强调亲子阅读的重要。亲子共读是极为重要的促进学生阅读的推动力量。
因此, 要想让学生迷上阅读, 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协手联动, 发动家长给孩子买些好书, 拨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 才会产生最大的阅读效应。我平常除了家长会的宣传, 还通过给家长写信, 介绍学生们近阶段的读书情况及家长应该注意的事项, 也是一种很好的提醒及引导。
1.明理
“明理”不是指简单的知晓,而是要透彻的领悟,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一步一步予以引导。
首先,我以伟人为范例,阐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伟人大多爱读书,其榜样示范性和思想权威性对中学生来说不言而喻。
其次,我借助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来点醒学生。如朱永新认为:“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发育。”由此可见,读书可以扩大学生的胸襟和情怀。宋人黄庭坚有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由此可见,读书可以让学生外表俊朗、语言有味,“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由此可见,读书可以让人的气质光彩照人。西人培根亦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由此可见,读书可以治众人的愚昧之病。时人汪国真也说“书犹如忠诚的朋友,可以随时随地陪伴你,并且一辈子也不会背叛”,说明读书可以解人困乏、赐人安抚。
再次,我还反复强调读书对提高学习成绩的良效,杜甫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对写作之帮助。读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语感的过程,长期和文字打交道如同长期和人打交道,也会日久生情,逐渐产生感觉,从而在回答试卷前面的一些语言基础题时,特别是关于句子的连贯得体、病句的辨析等题,靠着敏锐的语感,可以不假思索予以作答,而且,准确性往往颇高。
经过一番说理,孩子们明白了读书之重要,自会产生读书之冲动。
2.激趣
任何行为仅靠理性驱动,其力度肯定有限,何况对自制力和分辨力还不是很强的初中生来说,晓之以理之后,还必须激之以趣。
我们一定要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阅读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除了对有害的书刊进行过滤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老师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干涉。学生喜欢读的好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我们还要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独特体验。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课外阅读更是孩子与文本之间纯粹的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孩子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对课外读物的解读一定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强加给学生,而应时时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允许并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独特理解。
当然,我们的推荐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尽量把那些人类文明中的瑰宝——经典书籍推荐给学生。因为学生限于知识视野和分辨能力,一些传播不良思想、鼓吹暴力倾向、引人堕落沉沦的书籍也有可能进入他们的生活。老师对读物的选择和推荐要循序渐进、区别对待。所以,制订出合适的书目非常重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需求。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情来选择书籍。
3.造境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可见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孩子阅读,这是一个壮举!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
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发动班级、学校、家庭乃至社区的力量,创设一个读书的大环境。
在学校我们要给孩子专门的课外阅读时间。在这方面,我们宝安区进行了语文教育课程的整体改革,提出了“课外阅读课程化”的主张。课外阅读既然具有与教材同等的地位,理应登堂入室、引入课堂。宝安区各学校已将每周一节阅读课列入课表,部分学校每周设置两节读书课,从课时安排上给予课外阅读以充分保障。我们还提倡课外作业以阅读为主,少做练习多读书!建议一周有两至三天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只读课外书。现在宝安区的寒暑假作业也以阅读整本书为主。因为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学生才能尽兴遨游书海。
我们要尽量提供充足的书源供学生自由选择。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组织学生借阅,当孩子看到满眼的图书会不由自主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也可组建班级图书角,每人配备两本或两本以上的课外书籍,实行专人管理。这项举措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主义观念,易于形成团结、互助、乐学、上进的良好班风。还可以把学校所在街道的大型的图书馆及购书中心具体情况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把书城、书店当成校园外的教室。
其次,我们还可以在班级墙壁开辟读书廊,张挂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也可以组织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
我特别鼓励开展“班级读书会”。哲人云:“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没有机会向其他人讲述,他就绝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读书报告会为部分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利于保持其浓郁的阅读兴趣,对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也是一个强大的冲击,促使学生滋生阅读兴趣,因为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在形成自我意识,有着强烈的自主发表意见的愿望。
从实施效果来看,其激发出的阅读热情和无限创意让我为之惊叹。如有些学校阅读《水浒传》时,举行“谁是英雄”大讨论,以心目中的英雄自然分组,同学们唇枪舌剑,争得不亦乐乎。阅读毕淑敏的《幸福的七种颜色》时,有的学生以心理医生治疗病人的情境再现文章内容,有的以新书发布会的形式推介书的内容。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表演给台下师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活动点燃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成为他们再次阅读的新起点、新动力。
而且,读书会也是在培养学生精读的习惯。在读书报告会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置问题,学生从感性材料到理性材料的梳理,本质上说就是一个精读的训练。
最后一点是一定要促进家校良性互动。在家长会上,我会反复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读书好方法。其中,特别强调亲子阅读的重要。亲子共读是极为重要的促进学生阅读的推动力量。
因此,要想让学生迷上阅读,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协手联动,发动家长给孩子买些好书,拨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才会产生最大的阅读效应。我平常除了家长会的宣传,还通过给家长写信,介绍学生们近阶段的读书情况及家长应该注意的事项,也是一种很好的提醒及引导。
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但是,我们深信,只要老师们有心用心,家庭予以一定的配合,这一目标应该可以实现,而且,也必须努力实现。
朱正文,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责任编校:老 猛
【摘要】小专题课外阅读是全面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主要通过确定专题,激发阅读兴趣;创造条件,确保参与广度;指导方法,注重阅读积累;开展活动,展示阅读成果;多元评价,促进自主阅读这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专题 课外阅读 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89-02
叶圣陶先生说过:“没有课外阅读,就没有广博的知识和源泉,就没有灵活发达的思维和丰富深刻的思想。”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的因素,已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小专题课外阅读”,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共同确定一个专题,并围绕这一专题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导和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积累的一种阅读形式。近两年来,我在班级里尝试开展了“小专题”课外阅读的研究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展“小专题”课外阅读时,我主要抓住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确定专题,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阅读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能积极主动地去读。我先从精心为学生选择阅读的专题入手,激发学生强烈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阅读。
1.课文派生的小专题
我们阅读课的每一篇课文就像是一个窗口,让我们领略了某一方面的内容,也引领着学生去探索更多、更广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从一篇课文拓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素材。
2.单元延伸的小专题
有关研究表明:同一单元内,同一主题下,学习情境的切换可以持续地给学生带来新奇与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延长并保持其学习的注意力与热情;同时,相同的学习内容在各种不同情境中重复出现,也可以使学习者在不感到枯燥乏味的前提下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单元主题阅读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3.写作方法的小专题
学生是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学会表达,学会写作的。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方法,我经常会提炼一些有关写作方法的小专题。例如:在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文,借种树人种桃花心木用以比喻人也要学会独立自主。学习了这篇课文,学生初步感受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后,写出了《平凡的砖块》、《蜡烛》、《小小螺丝钉》等优秀的文章。
4.紧贴心声的小专题
孩子也喜欢时尚,特别是关于科幻的,童话故事的,往往是他们阅读的首选。近年,英国女士J?K?罗琳的四本厚厚的《哈利?波特》风靡校园,那个戴着黑框眼睛的长发小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孩子们都为自己能有与哈利?波特同样的魔力而陷入遐想之中。这种校园时尚也应成为推荐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紧贴学生的心声,选择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二、指导方法,注重阅读积累
国外有教育家预言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在阅读过程中科学读书方法的指导是关键。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历来是最薄弱的,在这一方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1.阅读步骤的引导
当学生拿到阅读的材料时,如何一步一步有序地、有重点地阅读,这仍需教师的引导。一篇文章和整本书的阅读的步骤教师要给予具体的指导。阅读一篇文章时,应遵循以下步骤:读题―文章的大意―细读印象深刻部分―思考文章带来的感受。阅读整本书时就应引导学生遵循:目录―梗概―篇章―细节这样的阅读步骤。
2.阅读方法的引导
朗读的方式有很多,有大声朗读、诵读、默读、浏览读等等,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所运用的朗读方式是不同的,阅读的落脚点与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1)短篇文章细致读
不同体裁的文章要有不同读法:读童话、寓言时,要侧重抓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特点来读,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的方式;读诗歌,则要重点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情境,可采用表演读和诵读的方式;读科技读物,要注意其应用价值和一些数据理论,可用默读和浏览读的方式;读一些美文片段、古代诗词,则要求熟读成诵。短篇文章的阅读指导更侧重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如何去细致地读懂文章所表达的主旨。
(2)长篇文章重默读
长篇文章由于篇幅较长,比较适合默读。教师在指导默读时,要求学生能够一眼看下去就把握住一个长句的完整部分的意思。没有这种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一个长句的逻辑上完整的步伐,以及在思考的同时再向后面的部分过渡的这些复杂的能力。
(3)报刊杂志浏览读
对于一些杂志和报刊,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这两种方法来阅读:首先是浏览式阅读。我们要指导学生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关联点―简要摘记”的程序进行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对拿到手的报刊或图书记住题目,巡视全文,了解大概内容,凡能引起注意的地方都关注一下,寻找作者的观点,了解作者的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其次是筛选式阅读。我们要指导学生按照“查阅―浏览―精读―摘记或感悟”的程序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有目的地去图书角,筛选有关书籍,再通读浏览,筛选有关章节,最后去精读,筛选适合自己要求的知识点并作摘录。
三、开展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方面既希望读有所得,另一方面又期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组织各类读书展示活动就是其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学生围绕小专题阅读到一定阶段以后,笔者常组织以下几种阅读展示活动:
1.朗诵会、故事会
经典诗歌类及故事类小专题阅读,可以通过优秀诗文的朗诵和讲故事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把课外阅读到的优美诗文和精彩片段进行赏析交流,把自己读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深化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手抄报评比
编辑手抄报是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归类梳理,这一评比活动,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选材能力,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走进鲁迅》《科学故事》《名人成长故事》等专题的阅读都可采用这一形式的展示活动。
3.摘记展览会
将做得认真、美观的文摘卡进行展览,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明白怎样做摘记,增强他们做摘记的自?X性,提高阅读积累的实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像这样操作性强、又有实效的阅读展示活动还有很多,如读书知识竞赛、专题读后感征文等等。
四、多元评价,促进自主阅读
长期以来,由于课外阅读缺少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所以许多的阅读活动经常是虎头蛇尾,开始阶段总是轰轰烈烈,到了最后常常是不了了之,教师无法检测学生阅读的情况,也就无从进行合理的评价了。长此以往,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所以,笔者在阅读活动评价中,摒弃了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以及家长也参与评价,即采用学生自评,同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查评的全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学生通过自评,能培养自己的认识能力。小组互评使学生学会辨别,学会欣赏,学会评价。教师点评,主要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家长查评,主要引导家长主动、全面了解学生,辅导自己的孩子。
以上便是笔者近两年来在小专题课外阅读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虽然有些粗糙,但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走过两年的小专题阅读之路,孩子们变得更爱读书、更会读书了。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1-22 14:05:20
根据我们多年从事用电管理工作的实践,搞好线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做好三步工作:
第一步:核准线损,为降损提供依据。
1、分线、分压、分台变统计线损;
2、规范抄表周期,确保供售电量同期;
3、推行交叉管理法(管理某综合线路的小组,不管理其所连公变,相邻公变由不同小组管理),理清线与变、变与户的关系。
第二步:降低管理线损,挤干线损“水分”。
1、提高营业人员素质,提高工作质量;
2、推行线损考核经济责任制,奖惩分明;
3、推广使用防窃电电能表,杜绝技术窃电行为;
4、整改不合格计量装置,堵塞窃电“后门”;
5、加大反窃电力度,整顿用电秩序。
第三步:降低技术线损,减少无谓损失。
1、更换“卡脖”、“迂回”线路;
2、将电源设(迁)到负荷中心;
3、负荷就地平衡;
4、安装漏电记录仪,监测低压网络漏(窃)电情况。
关键词:阅读理解;培养习惯;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78-01
在语文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得分是最容易拉开分值的,特别现在考试中主观题量的加大,阅读理解的得分更是获得语文高分的关键。如何提高学生解答阅读分析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实践课题。本人以为,如果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阅读分数的提高不再遥不可及。
一、树立阅读自信,形成阅读习惯
首先也是关键一点平时教学中,树立学生阅读的信心。这是阅读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看到阅读理解就头晕、色变、手抖的学生,能答好阅读理解试题。美国田纳西州的研究者曾作过一个实验,他们认为无知和贫乏是自卑的一个根源,随着知识、阅历的丰富,人的自尊心才得以提高。“无知”——初看不知文章所云,就显得自卑,自我心理暗示——我的阅读理解就这么差,没办法。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输入一种认识,阅读就是读我们自己的生活,阅读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它以各种形式出现,大家不要被它多样形式蒙骗了,只要你们都在生活,那阅读就在进行,它是你一生的朋友,不单只是现在简单形式的考试。你们每个人对生活总有理解吧,总有话要说吧,那么在认真阅读中就会有你们的结论,只要不放弃阅读、平时多阅读,都会有进步,这个对阅读理解不自信、阅读理解差的学生特别有效果,能帮助他们读完文章认真审题作答。
鼓励学生阅读勇气,真正自信地阅读还需要实践——多读。语文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又是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丰富积累语文知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对阅读缺失信心的学生可以多引导他们去图书馆,先从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开始,慢慢形成自发的阅读习惯。
平时教学中,遇到新课讲解时,对新名词解释过程中,也慢慢给学生灌输一种认识:阅读文章要求大家社会知识要广博些,不能光捧着课本,如果对社会上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孤陋寡闻,这样势必导致在进行体育、科技、生物学领域的现代文阅读时,由于不懂得具体行业的一些专业术语而根本无法读懂全文,这直接影响了整体的阅读成绩。比如在教学《汉家寨》这篇文章时,可以先提问学生关于汉家寨、三岔口这些地方的地貌景象(涉及到地里知识),班级没几个学生懂得的时候,也正是我们需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求大家广泛涉猎课外阅读的原因,这比平时一直喊要多阅读有效得多!
教师也可以从所学课文入手,推荐作者相关文章;从文体入手,介绍阅读类似文章;从名著导读入手,以此作为每学期的课外阅读主线,组织辩论会、讨论会、朗诵会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慢慢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规律,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几种阅读方法而已,因此,他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这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课堂是阅读的基地,课外是阅读的天地。只有让学生在课堂基地上掌握好基本功,课外的天地才能驰骋得更开阔。“经常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可巩固和发展在读书中学到的知识与本领,强化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一旦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课内阅读的补充与拓展,那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成绩的提高指日可待。
二、储备阅读知识,准确把握材料
阅读是解答题目的前提,要答好题,如果仅是读懂选文,而没有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不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可能也会无从下手。《新课标》中对“阅读”这样解释:“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这就要求首先对文段进行整体阅读,其次对文章重要信息(这是涉及到题干的答案)的捕捉。敏感捕捉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需要平时通过大量阅读,形成自己阅读习惯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对信息甑别、筛选。“语文知识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基础”,“除了生字词外重要的是一定的语法、修辞等古今汉语知识。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懂得句子的含义……”那么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该如何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呢?最好的渗透于每节新课的讲解中,并不断“温故”。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也立足大纲,依据教材的。从文体看,它基本上能包容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有的文体。所以对课内讲授中,渗透阅读理解的基础知识,一段时间学习,适当帮学生构建语文阅读基础知识体系,在大考复习中才能有步骤、分层次、区类别地温习。
在阅读理解中,我们最经常涉及以下几方面的语文知识,我在课堂上也经常称它们为“阅读理解通用的法则”。
1、明确文体特点
各类文体的特征就是首要掌握的知识。因为许多阅读材料一般都有较明显的文体特征,只有掌握各类文体的基础知识,答题才容易“上路子”。例如,记叙文常涉及的是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线索、叙述的方式、表达的方式等;说明文常考的是说明语言、说明顺序、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等;议论文则侧重对议论文的三要素考查,如文章的论点、论据的类型、论证的方法等;散文经常涉及是作家对历史一种态度、人生一种取向、对周围景致一种情感等,这些都涉及到相应文体的基本概念,有共性的内容。比如如果学生对选文的文体类型辨别无误,基本概念认识清晰,那么答题时就不会张冠李戴,这样基本分就不会丢失了。
2、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古今中外的所有文学作品都会蕴涵着那个时代、那个国家的哲学、宗教、历史、道德等文化,也包含着作者本人的人生经验和思想修养,学生不了解这些作品所处时代的人文、历史等背景,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引起阅读的障碍。一般大家的作品和时代社会联系比较紧密,在阅读理解中,如果出现大作家的作品时候,一般会在标题下行附注,这个时候就需要回想之前是否学过他的文章、他的写作风格等等。比如学过鲁迅的〈〈祝福〉〉、 毛泽东的〈〈贺新郎〉〉、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大家作品,除了课堂讲授文章,最好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学生讲清楚,以便在其他场合出现他们的文章,学生心中有数,帮助阅读理解的展开;这一点也在告诉考生特别需要关注文章中有关附注任何关于作家或者作品的信息。整体感知,明确以上两点有了文章框架后,就开始具体文段分析了。
3、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阅读的基础。
(l)简单概括文短段意。对于文章各段,先理清各段讲解的内容,再进行合并同类项,意思相近、意义相似的可以归类;理清文章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理清层次可以在掌握文章段落层次安排方法的基础上,借助语言标志进行,找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及它的过渡和照应。
(2)找出文章的线索。以记叙文为例,其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有的还以情感变化为线索。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3)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找出记叙的线索,对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说明文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抓住关键语句 提炼文章主旨
“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义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在初中语文教材《背影》课后习题中有这么一句话。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也经常提到“文眼”主要是指揭示主旨的句子;涉及文章内容和结构的总结句、过渡句;言约意丰、颇有言外之意的句子;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抒情句和议论句,因为文章的主旨和作品的情感倾向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面。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此外,还可以从时代背景入手(因为好的文章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能够反映出特定社会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体悟文章的情感内涵。比如在林语堂《动人的北平》文中开头段:“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奇多疑;有的宽怀大量,豪爽达观。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它包容着新旧两派,但它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整篇文章就是围绕这段话来写的、《新纪元》中“新纪元来,新纪元来!”、 《汉家寨》中“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就像《汉家寨》这篇课文,有时关键句并不是一整句,需要我们在不同的多处找出。
一般关键句出现在文章第一段、段首句或末句或中间段落,需要灵活捕捉。平时进行课内阅读时,需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必要时,阅读中可以用铅笔划出重点的词语、句子,以便对文章有个初步的、总体的印象,准确找出关键句,这样可以避免答题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三、掌握答题技巧,自信专注作答
近几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题目一般设置4题,其难度逐一提高,对于阅读理解的前面两道问题,多数可以由文章得到答案的;当你我们读完阅读理解两三遍后,不能自信明确文章谈的内容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看问题,也许能从问题中得到启发。特别是遇到阅读题中有选择题的,可以先从选择题下手,有助于理解文章。
1、抓住问题 以文解文
读问题,带着问题找答案。在对文章整体感知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将题干的主要内容放回 原文中(以文解文),找准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或找出原文与题干相对应的语句,将二者对应起来看(读),确定回答问题的解答范围;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了这些,也就确定了答题的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题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在胡适《我的母亲》文中,有四道题,其中第1题问:“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内容”,而第2、3问:“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的?”由2、3两问,我们可以推测1问的答案和学习、做人相关。第一问答案也恰恰是——母亲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的训导。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有时问题和问题之间可以给我们启发、搜寻到正确答案。
2、知识灵活迁移 进行有效作答
课外阅读经常是“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那么,在解答试题时,我们就要迅速再现书本上所学知识,与所学内容直接挂起钩来。同时,寻找四个联系点:一是与课文的联系点,即找出与选文内容、形式和主题相似的课文,进行类比分析,触发灵感,找到最佳答案;二是与知识的联系点,即在知识链中寻找相关理论,如要求找出记叙的方法并简要分析,就应该马上回忆起教材上所讲的记叙的方法以及老师在教读课文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力求做到迁移准确、活用到位;三是与“文段”的联系点,特指以往训练过的课外文段,重现相似文段的分析方法和解题策略,顺藤摸瓜得出答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与生活的联系点。有些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还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扣住选文的主旨、情感来解答。
3、养成阅读专注习惯 控制考场作答时间
有些同学在读文章时喜欢转笔或者晃动身体。还有些同学一边阅读一边用笔指着所看到的词,这些动作都会使阅读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阅读速度明显放慢。所以在平时训练中就要养成全神贯注作答,不能有附加动作,特别考前做几篇文章,测试自己解答速度;另外在平时的练习中应逐渐扩大自己的“眼幅”,即使达不到一目十行的速度,也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要减少回读,许多东西只有读到文章后面才能理解前面的内容。但是频繁的返回头阅读很费时间,要把握好次数。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不仅要求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多作知识迁移训练;还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同时掌握答题技巧、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2] 《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年11期《中学生语文阅读障碍问题复杂性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