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精选8篇)
第一个问题:微课是怎样兴起的?
谈论《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我觉得有点儿难度。原因有两个:
一是当前人们对微课的理解还不够。
二是大家对当前微课在教学中真正使用的现状还不是很了解。上述两个问题其实是很有关联的,当然也有它们各自独立的一面。先说说对微课的理解。
当前,在教育界,更确切讲,是在电教界,有两个非常流行的字: 一个是“云”、另一个就是“微”。今天只讨论“微”。
“微”这个字,字义其实很清楚,就是一个“小”!近几年的生活中它却时时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微电影,微视频,微信息,微新闻,还有微信,微话,微博等等。其实这些微什么什么多多少少都和今天的微课息息相关。
比如说,微信,现在简直成了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依赖。平时许多人没事都爱时不时要撩撩自己的手机,然后像皇帝一样,陶醉地批阅一下他的相关奏章。这种情况,你能说微信上面有些信息像不像启发人们教育人们的一堂堂微课?
大家还知道,微信是在QQ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课,也有个从零起步的兴起的过程。
要弄清微课的起源,我们不妨看看外国人是怎么解释微课的。
外国人的微课,他们叫Microlecture,翻译成中文就是“微课程”。它的意思就是: 在课程学习中的环节中,把微演讲、微陈述、微小教学片断以视频、音频的形式记录并呈现出来。
这可以算作微课的最最原始、最最朴素的定义。我们现在可以到网上搜寻许多微课起源的资料。大家普遍接受的最早的国外微课起源有两处:
1.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勒罗伊.麦格鲁(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 秒课程(60-Second Course)(McGrew,1993)2.英国纳皮尔大学凯(T.P.Kee)教授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Kee,1995)美国的化学教授麦格鲁(McGrew)提出60 秒课程的设想是希望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如在舞会上、在搭乘电梯时、在举行酒会时,用最短的时间内为大众普及点化学常识。他将1 60 秒课程设计成三部分: 概念引入,解释生活,列举例子。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学者对自己专业的执着。在没有普通上课的前期铺陈和后续反馈情况下,他不断做着公益广告。其实这也是一种化学专业的普及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快餐式的教育。它和现代的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相匹配。他认为其他领域的专家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普及自己的专业常识。而英国纳皮尔大学的凯(Kee)教授则认为学生应当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一些核心概念,理由是他们必须应对现代社会需要的快速增长的学科知识与交叉学科的融合。于是他提出要他的学生经常进行一些一分钟演讲的训练。Kee 认为一分钟演讲在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掌握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防止所学的知识限于孤立、片面的境地。也有一些人更多地把微课的提出归于另一个美国人,他是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圣胡安学院是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法明顿的一所社区学院。2008年,这个戴维.彭罗斯第一次提出了 “微课程”的概念。
讲这么多,大家要记住三个时间节点、三个人。1993年,麦格鲁。1995年,凯。
2008年,戴维.彭罗斯教授。
他们都主张一种快速的教育,主张60秒的课程。好多人戏称他们是“一分钟教授”。在国内,微课最早的雏形仅仅是一种微型教学视频,它就是电教圈内大家熟悉的优秀课例的片段。
说起国内的微课,我们不得不提起两位老师的贡献,一位是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另一位是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老师。
2011年,针对传统40或45分钟的、全程实录式的教学课例制作成本高、交互性差、评审难度大、应用率低下的现状,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片段的征集活动。他们要求教师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拍摄录制课例,同时像我们评选优秀教学课例一样,要求提供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反思等,参赛的作品要求同步发布在网上供广大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下面是原始的通知名称: 那次活动的效果出乎人们的意料,广大教师对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微型课例好评如潮。当地的媒体对此次评选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南方日报报道的题目是:“佛山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堂’ 点击率破5万”;佛山日报报道标题如下:“佛山全国首创‘微课堂’粉丝海量”。
其实,当时的媒体对“优秀课例片段”的名称含义也不十分清楚,报道中教育外行也许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优秀课例片段”便成了读者能够接受的“微课堂”。后来又演变成了“微课 ”。现在看来,当时的微课其本质还仅仅是一种公开课,只是对录下来的课程进行了切片处理,或者是仅仅录其中的一段,主要作用是用来进行点评与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大家的业务进步。参赛老师们匆忙上交的不少微课的作品有不少就是截取以前的公开课的录像中得到的。
此后,佛山市连续组织了三届的微课作品大赛,并率先在当地开展了基于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如微课与班级教学的整合、与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移动学习结合等等,引领全国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形成一段时间的“微课热”。这些活动的领头人就是我们开始提到的胡铁生老师。
另一个国内微课的提倡人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老师。他没有上过大学,他从事教育的轨迹是民办教师、校长、教研员、主任、专业学者一直到热心微课研究的自由学者。他从农村到城市,从内蒙到北京。出于对研究的热爱,李玉平多次放弃了教育管理的职位。因此,他其实是一位道道地地的“草根专家”。李老师从教30年多年,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从事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研究体系。最有名的是他做着“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研究,简称“三小”研究。但开始的效果并不怎么好。
2005年8月,李玉平来到北京,与一些中外博士、教授、校长一起,启动了一个叫做“中国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国际合作项目。在2011年,他们发现,让老师们制作研究小视频是展现“三小”研究方法及成果是一个好办法。在教师群中试验、推广这种新办法过程中。这种小视频也被称作“智能课程”“微型课程”,后来才被他命名为“微课程”。
最近有人在网上晒出微课的发展史年表。有些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大家可以从这张表追寻微课真正的来龙去脉。
1.1993 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勒罗伊 埃.麦格鲁(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 秒课程(60-Second Course)2.1995 年,英国纳皮尔大学T.P.凯(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3.2008 年,美国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David M.Penrose)正式提出微课(Microlecture)概念
4.2011 年,李玉平老师制作教研小视频来展现“三小”研究方法及成果,后来被称为“微课程”
5.2011 年,胡铁生老师将“优秀课例片段”演化提升为“微课”,并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在中国数字故事,TED、幕课、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等概念与微课搅和了一年(TED,一种环球会议的名称,每年TED大会在北美召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7.2012 年,全国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全国首届高校微课大赛
8.2013 年,微课的在线教育兴起,官方及民间微课培训不断,各地学校开始在学校教育中运用微课。
9.2014 年到2016年,微课理论及实践进入沉稳期。这个期间,微课由理论争论、资源建设开始转移到实际的教学应用。许多学者在这期间坚持进行微课教研,许多老师用微课辅助教改,改进他们的教学。
为什么要温习这团历史?
透过这团历史,我们可以基本弄清微课的真正的起源,微课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洋结合的新生事物。
说它是新生事物,诞生的时间实在太短。真正微课运用于教学实践只能从2003年算起。
说它是土洋结合,我们不需考证就可以弄清的它的国外和国内两条平行发展途径。国外,三个教授;国内,两个老师。在国内,李玉平老师所以提出微课概念,是源于他的研究及和其他人一起做的中国“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国际合作项目。胡老师所以发起“微课”这个概念,是根据他在2011年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的文章《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他们的研究都受到了国外Microlecture概念的影响。所以,对微课,你可以说它是“舶来品”,你也可以说它是“土老帽”。
另外要说明的,这些概念兴起也和慕课,这种新近涌现出来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有关。和可汗学院,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利用网络影片进行互联网免费授课有关。
所以,我们顺便了解一下国外的微课程(Microleture)与我们国内微课的起源上的几个主要的不同:
1.国外的微课程(Microlecture)发起并应用在高等教育,我们微课发起则是在中小学; 2.国外的微课程(Microlecture)建议时长只有60秒到3分钟,我们微课建议时长则是5到10分钟;
3.国外的微课程(Microlecture)不仅包括视频,还包括音频,我们微课主要特指是视频; 4.国外的微课程(Microlecture)起源是为了直接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我们微课起源是教师专业能力评比;
5.国外的微课程(Microlecture)的制作主要包括视频、作业、讨论等,而我们的微课则包括视频、教案、学案、课件、反思、点评等。
因此,我们的微课从产生开始就有着许多不同于外国微课的中国特色。
这一部分的探讨结束时,我自己也是很有启发的。
我要说明一下收集,归纳这些材料与我今天所讲微课具体应用问题的关系。通过上述资料的梳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微课,是在中学电教的教科研中诞生、发展和普及的。
通过上述资料,我要说明的是。我们都在做前人没有干过的工作。我们需要探索前进道路中遇到的新的问题。就是从2011年算起到现在,才几年功夫?有些过程有些发展还和我们教育电视协会的课例评选活动有关。如果将历史倒过来看,若干多年后,我们大家都是中国微课的探索者。通过上述资料,我还要说明的是,微课应用的研究工作和当前的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有关。最近我在网上看到教育部长袁贵仁代表中央回答未来五年教育如何发展六大问题的讲话的文章。
袁部长的讲话多处提及教育现代化,多处讲到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多处提到要通过网络平台为每个人提供平等学习机会。微课,和上面的各个大问题,或者说,和袁部长提到的国家的教育大策略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因此,推广微课的应用应该是这几年我们在座的老师们一项重点工作。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微课?
什么叫微课?鉴于它是近几年才风行的事物。而且开始还是国外的教育概念。近几年国内的专家、社会和教育界对“微课”给了它很多个的定义。也就是说,对微课的定义一开始的认识上存在多个的不同看法。比如说,微课是说课的视频形式?比如说,微课是微型课件?比如说,微课就是是微格教学?比如说,微课就是教学微单元?还有人说微课就是课程的微缩?以上的说法有很多,不一而足。
把这一切充分地梳理以后,我觉得比较正确的、或是比较靠谱的的应该有三家说法。
第一家是李玉平老师提倡的微课程。
李老师自己说,他理解的微课就是介于文本和电影之间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在线的教育视频文件。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没有解说。文字仅300字左右,要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音乐可以根据内容添加,以轻音乐为主,画面要求干净简洁。学习时,大家在有特色的轻音乐中静静的阅读屏幕上的文字,欣赏画面同时引发思考。
他把一些教师专业学习的内容转化成这样一种特殊的高雅方式,创造了一种十分优美的意境,让人们在这种意境里享受学习,享受教育,像听特殊形式的有关教育的故事。他希望在一种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完成一次专业学习,这就是他研究微课程的开始的初衷,也是他设计的微课原本的样子。
显然,这种微课与教师的专业提高、进修和提炼有关,和他的三小研究有关。李玉平老师的微课程把课程教学的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三小”研究挂钩,用“三小”做成了一种PPT数字故事。主要用于教学教研活动,他提倡的微课6 也可以算是教师的说课有关,是教师教学反思或说课的一种更高级形式。因此,我们姑且称这种微课是一种“教师专业研讨型的微课”。
第二家就是胡铁生先生提倡的微课程。
胡先生认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这种微课更倾向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精彩的截面片段,这里的教学活动还不等同课堂教学,他解释说它是课堂教学活动资源的有机体。几年的积累,这种看法被大多数的教师认可。显然,这与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有关,就是和真正的课堂内乃至课堂外的学科教学有关。同时,从一开始,这种微课就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课件、教案、课例、试题等资源类型,它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和应用方式。它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由此,他这种微课“营造”了一个现代的、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学应用的生态环境。
这种微课也可以称微课程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具体来说,这种视频一般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它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上)。“4”是要提供四个与这段教学视频(知识点)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反思(或微反馈),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网页的方式呈现,以便网上传播。
显然,这种微课既可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又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用于课后巩固复习,用于习题解答等等。其核心是直接服务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不妨称之为“学生课堂教学型微课”。
第三家是吉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教授提倡的微课程。
他的看法更倾向于将微课界定为一个较为明确和具体的东西。
他认为微课就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在线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显然,他更简单更直接。他更强调了“在线”,强调为“在线学习”网路学习远程教育服务。比较起来,他的观念比较时髦,一开始站的高度也比较高,他的观念和世界最先进教育理念接轨。他的微课和国外的可汗学院慕课提倡的微课程有着不少的类似。
从近几年开始,随着颠倒的课堂(翻转课堂)、可汗学院慕课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颠倒的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这种看法受到高校教师、专家的高度重视。他的观念与当前推动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普及有关,受到国内好多教育专家乃至教育领导的热捧。我们姑且称它为是一种“在线网络学习型微课”。
最后我还是要谈谈我的看法:
透过我刚刚的介绍,大家已经看出我对应用型微课看法的倾向。我把微课自我定义为三大类:
教师专业研讨型的微课、学生课堂教学型微课、在线网路学习型微课。
我们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的主要是第二种微课,就是胡先生的学生课堂教学型微课。同时,我又认为:
1.三种微课有内在联系,好多方面是相互兼容的。
尤其是第一种,李老师提倡的微课不要求另外教师的解说。我想,有解说了是不是更好一些,难道有解说就就不好运用于教师反思?第二,李老师教师专业反思型微课和胡老师的学生课堂教学型微课,其实并没有排斥它成为像第三类微课一样作为在线资源在网上运用。相反,他们也希望有利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同样,第三类焦教授的在线网路教学型微课由于它的短小精悍特性,当然也应当方便地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2.每类微课程对其需求上应该有所侧重。
我在2001年曾做过一个不错的在全国会议上获奖多媒体课件。说明一点,那个课件也包含的好几个微视频。它的最大亮点是网页显示形式,交互性很强,可以选择学习,可以自学复习,也可以用于课堂学习。在交流会议上得到许多专家评委的好评。而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使用中,却发现它在新授课上使用还是挺别扭的。比如,我运用这一课件教学时,我讲东时,学生关注西。我讲前面时,学生却都在关注着后面。所以,真正的课堂教学还是要有一定流程的,新课程虽然主张选择学习,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应该集体活动,集体探讨。课堂教学并不主张过多的颠三倒四,过分的七嘴八舌。此外,如果是网上的在线学习资源,那就应该要求更加系8 统,更加规范、详细、有序和严密。如果是一张张碎片型的知识,学生要自学反馈,就不太好办。他们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微视频不能解决,又不好随便打个电话问老师。虽然可以微信,qq相通,但老师有事怎么办?而且有些视频时间上也不允许放,课上时间宝贵,你的微课也总不能二十分钟吧!而作为好的网上教育资源可以视问题解决的需要定夺。三十分钟四十分种都无所谓的。3.三种微课程应该有共同的特征。
比如,它们都不是优秀课的翻版,它们不是传统完整的四十分四十五分钟的课,它们都不是多媒体课件。还比如,三种类型微课它们都是视频形式,都要数字化。都要求短小精悍、中心突出、用途广泛、易于传播。还比如,它们都要求有自己的网上平台。学校应该有个人、学校、乃至教育系统到整个社会统一的平台。能让学习者方便使用,随手拈来。教师可以用,学生也可以用。像第二类形式的微课,学生上课没有听明白,还可以自己在完成作业前重学,在复习时可以重点复习。学校有专门的平台,学生看完微课之后,平台上会有一些在线检测题。学生通过学习课程知识,平台会自动把数据反馈给老师。老师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会了解学生学习微课之后,哪些地方不太明白,在第二天讨论交流的时候再重点讲解。更理想是师生课后的互动。线上作业等等。
所以,三种微课有联系,有区别,有侧重,有共性。但并不绝对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不相容。
以上就是我对“什么是微课”的基本认识。
对什么是微课,做一些简单回顾: 我认为微课分为三大类。三类也可以简称为:
“教师专业型微课”,“课堂教学型微课”,“网络学习型微课”。如果要进一步简化,也可以归为:
“教师型微课”、“课堂型微课”、“网络型微课”。三种微课有侧重,有共性。
它们有区别的一面,也有相容的一面。这部分内容结束的时候,我还要要提一下我们认识微课各种定义内涵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弄清它们的内涵意义相当大。至少,我知道,不弄清这一问题,下面的应用就没有无从讲起,我们的探讨就没有任何针对性。比如,我们谈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的应该是指第二类的课堂教学型的微课。
其次,我们也认识到电教教辅工作人员包括领导是教师教学同一条战线上的人,是“皮”和“毛”的关系。教师和电教人员的工作是不分你我的,虽然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动者,但没有电教专业人员的帮助,它们的微课,微视频一般情况还是低档次的,在质量上不太容易得到保证。如果拿来比赛,就欠缺一些技术含量。
再其次,作为我们,搞教学辅助的,一定要知道教师设计的微课主要是起什么作用。你主要用于教师观摩的还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你主要用于课堂教学还是作为远程教学课堂的系列资源使用?方向不同,标准不同,形式和侧重点也、就不可能相同。否则,大家制出的微课就是一个“四不像”,也可说成“三不像”。如果什么都要兼顾,就像我所举例那样,制作的微课就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此外,通过了解,我们还应该知道微视频和普通视频有哪些不同。
微课,微视频比普通视频更注重学生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它要解决用传统教学很难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兼有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功能。而传统视频课,主要注重教师的教,而且时间长、容量大、不易传播、制作难度高、精彩教学环节不易集中,它主要用于教师备课和观摩交流学习。再有,微课的录制对象、学习对象可以是任何人。易搜索、易传播、应用范围广,最好能够交互,它还要求在有关教育平台中传播。而普通视频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教师,应用与教师的业务提高。了解后,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技术特长协助教师实现微课的有关功能。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我们过去倡导的现在基层教师普遍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现在主要是ppt为平台的,上面可以链接视频、flash动画以及其他网页的课件。它和我们提倡的微课现在是什么关系?弄清微课概念后,我们就会知道,微课和课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然,它们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些情况下真无法把他们完全彻底地区别开。
比如,我们过去搞的多媒体积件,大多是比较小的flash课件,也用以说明课中一个环节。伴着它收藏的还有小的说明某一问题的视频。像物理、化学包括生物中有些实验不好做。于是,那种块头比较小的视频,模拟视频在课上经常应用。有些视频还有教师自己10 在镜头中出现的。实际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也可以算是微课。此外,这种小视频中也可以包容一些教师使用多媒体动画的课件实录。所以,如果要形象说明课件和微课的关系,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当然,它们在课堂中地位不同,取用时间不同,表达形式不同,制作方便程度也不尽相同。
理顺相关的概念以后,我们还可以澄清许多流行的微课应用中错误说法。
比如,有人现在想用微课整堂课使用!明白微课以后,我们知道微课仅仅是大课堂中一个抢眼环节,如果一堂课全部都用这些环节,微课抢眼的独特作用如何发挥? 还有,有些专家提出,为适应课改,要求颠覆课堂,全部用微课让学生课外自学。显然,这种说法也有问题,一堂完整的课成为微课,那也不叫微课,而是课例。仅靠微课学习又只能是不完整的学习。因为微课是教学中主要片段,重要环节,但不是全部的学习内容。
此外,有人把微课理解为正常课的浓缩,即把四十分,四十五分课缩水,变为二十分,十五分钟。显然这也是种误解。通过概念辨析,微课是一堂课某个环节中的精华,不是浓缩,更不是整堂课。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不好用部分课来代替整堂课。
第三个问题: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如何?
刚才讲过,知道微课应用的现状是探讨它在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前提。“课堂”两个字是我后来加上去的。这样,我们探讨范围缩小些,实用些,针对性也会强些,可能也比较好讲些。
这里我还是要说明一下微课目前运用的现状。
微课发展到现在就那么几年,从李、胡二老师的实验算起,就短短四年多。客观讲,微课在教学中的使用还仅仅在简单徘徊的起步阶段。
比如,中小学微课的使用目前还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上。
在局域网、互联网这一块,把微课用到现代课堂课程改革,用到真正百分之百的自主学习这一块,在我们的中小学,好像还没有推行到那一步。
有些东西其实是非常现实的,如果学生课外都接触电脑,你难保证他们不被其他东西迷住。我原来学校有几个老师倒是有将微课用在微信群里的。但像各处宣传的用于倒转课堂,方兴未艾啦,极受欢迎啦,我好像还没有看到。课堂真的翻转了?其实,在美国,在欧洲,在日本这些发达国家,都没有真正翻过。如果翻,大学是可以翻的,职业培训是可以翻的。我们那个年代学习也是可以翻的。我回忆自己年轻时在学校里的学习。因为有些老师照本宣读,读了走人。没有办法只有自己先自学搞懂。还有,我们那个时代的学校,教学要求低,照顾最后进学生,有学生可以在老师没有教前已把老师教的学会,课上自己做别的事情。现在的中小学,每堂课教学内容多,教学标准高,那个敢翻?而且,升学录取考试排名是分分比较,半分,零点几分,中考、高考的录取学校就要拉上好多个档次。翻砸了谁负得了责任?这不是我们那个老师可以不可以、愿意不愿意试验的问题,它是一个年级,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一个省份的整体教改问题。这种改革是一个整体联动工程,一个老师搞,倒了的时间正好被别的学科占用,给别的老师占用。还有,小学生,初中生不自觉,不能翻。初三学生,高中生,升学会考压力大,也不能翻。要搞,家长投诉,你也吃不消。所以许多东西真要点儿实事求是。不能说别人家孩子我不心疼,就讲不切实际就可以搞的话。当然,小部分的搞,半遮半掩的搞,通过试点搞,就是所谓的小搞搞也是可以的。但大规模地推广,目前的整体教育生态环境还没有达到此标准。
但另外一条,我们对微课的广泛使用前途还是要抱有坚定信心。要自信。理由有很多:
比如,中央、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微课推广的高度重视,比如,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有许多新的突破,比如,微课资源正在日渐丰富,微课平台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比如,现在教研部门都在开展“教师一优课”的微课评比。
我们清楚记得,90年代,网上的教育文章、课件资源少之又少,而现在网上的教育资源翻了个个,虽然说质量良莠不齐,但要搜查网上比比皆是。
讲几件经历过的事情,今年四月底我在微信上看到校学科组有人发了一张全是写上ABCD之类字母的纸头照片,后来通过他们的对话才知道那是他们教师培训计算机课外测试的答案。而且知道答案都是百度上搜出来的。我以前一个学生交作业,估计做作业来不及了,他就在作业上写上七个字:“详细答案见百度”。其实,他说的也没有什么不对,如果真懂了,我真也不能指责,他还是物理课课代表。那次,我谅解了他,作业多,没办法。说这些的意思是说,信息的发展目前正已一种空前的人们估计不到的速度在向前发展。我们对微课使用前途也应该抱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一支搞过优秀课例、搞过多媒体课件推广的电教骨干队伍,我们有一支冲在教改前线的教师骨干队伍。不看别的,只要看看几年前的教育电视系会优秀课例评比的获奖课例,对比前年的去年的优秀课例,整体上课水平、拍摄水平大幅度上涨,它应该是一种台阶式上涨!所以,我说,搞一个新鲜技术要有点儿勇气,要有许多骨干。有了骨干,可以带领更多人,许多东西就会一步一步推开。
我们还清楚记得,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大家还再为多媒体课件运用发愁,现在简单多媒体课件,制作ppt却成了每个教师必会的基本技术。
最后一条,国外的微课也好,国内的微课也好,它们都是为教学和学习模式创新而生的,教学模式创新是它发展的根本。只要在线教学和翻转课堂之类创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发展了,只要微课真正对提高教育质量起到贡献,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一定会像多媒体技术一样快速发展并被教师乐于使用。
第四个问题: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有那些应用?因为是课堂教学,我还是从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来说明这一问题吧!
一、课堂导入环节 在这个环节,微课的作用至少有两个: 1.用情景设置微视频引出问题。
大家知道,课堂导入的形式非常多:一个故事,一个历史事实,一个生活例子,一个历史实验。。各个科目、各个教学部分的侧重不一样,每个老师的经验和习惯也不尽相同。
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建构主义理论最强调的新课导入的情景设置。我们谈微课应用,用微课设计情景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这里设计情景的微课,微视频,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从现成视频资料中截取、处理、美化。
我是中学物理老师,最熟悉的是我们物理的例子。比如,高中物理光学中的“光电效应”一课的教学,由于实验条件苛刻,课堂教学的开始可以放一两个光电效应的影片。其实,早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我们上这一课都是这样做的。课堂放影片没有条件,时间不够,就在夜自修先组织各班先看一部关于课题科教影片。第二天,第三天,课上师生回忆并由此讨论:什么叫光电效应?它有哪些规律?怎样解释这个规律?这些规律有什么应用?ok,一堂较好的概念课、应用课、探讨课的主要内容的铺垫就水到渠成了。
不仅高中物理课这样,其他新授课探讨课都可以这样去上。我现在也不认为,一堂课非要搞成蜘蛛网一样复杂的结构,一定要前呼后应,一定要左右关联什么什么,有些课思路教路或者是学路就是一条线,直直的,从复杂到简单,像我们讲座一样。几个问题,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都是自然生成。问题弄清楚了,目标就实现了。上课时老师和学生思想那可能像一般人想得如此复杂?按上述方法处理,一个可以推广的借鉴的课堂微课教学程序可以是这样:
微视频---问题。
如果要再多一点,也可以是:
微视频1---问题1,微视频2---问题2,微视频3--问题3.最后总结,最后拓展。。
而这一模式,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情景设置的视频拍摄截取要处理得比较精良,要能够真正一步一步从学生脑子里钓出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注意:优秀的微课就是这类课的龙头。2.用微视频情景设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好的开头是成功一半。从情感上讲,课堂导入强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进课堂的有趣性。我这里强调的是联系课堂的情趣。引起情趣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目标,重要任务,尤其是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当然还包括刚入学的幼童。
和青少年对电脑游戏及电视剧的自然的向往爱好不同,我们课堂教学尤其是理科教学完全不可以与这些相比的,我们只能通过物理本身思维的严密、物理思维的逻辑力来吸引学生,如果不是中考、高考限制学生一定要考我们比较枯燥的物理,要使学生如此能象目前对我们的物理课堂的教学又目前如此的投入,我想那是不太可能的。为什么?除少数天才教师,大部分教师能做的,绝不可能象演员长的那么好看,表演也没有那么精彩,不可能象追星族对他们的偶像产生这样大的感染力14 量。教学就是教学,学生有这样的实际需求才来听你的课!不过,各种课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课堂上,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是我们教师教学中永远追求的东西。而我们的微课,和原来的多媒体技术一样,可以同时提供丰富的声音、多彩的图象以及精致的文字,微课的动态表现有时比多媒体技术表现的更为突出,流畅的电影比枯燥的文字、语言,比普通的多媒体动画更容易乐于接受。
举些例子,过去在中小学语文课、外语课、心理卫生这些文科科目的课上,小电影的使用早就比较司空见惯。比如,要上圣诞节为题材的英语对话课,老师利用微课呈现一段介绍西方国家过圣诞节的视频,创设了圣诞节情境,同时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文化,知道圣诞节人们之间送礼物的风俗以及人们接受礼物时立即打开礼物的习惯与中国不同,渗透了文本中的文化意识。学生在新鲜的浏览欣赏中很自然为下一环节学生自主阅读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激发起学生阅读文字的兴趣。当然,如果以去各地旅游为题材的课,那微课的视频效能更加得到拿手的表现。各地的风光景象的表现力完全可以通过精妙的微课动态视频被大力地使用。还有,我喜欢听一些中学老师的心理课。我记得老师几乎在每一堂课堂开始都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我们不妨将有些多媒体课件表现的故事制成微视频。可以有情景,有声音,有老师的旁白。现成视频截取也好,同学们原生态的表演也好,有了这种协助,也许,学生几天几月乃至几年都会被打动并对此联系的知识深深地记忆。
二、新课讲授环节
这一环节是我们课堂的主体,我这里准备谈微课在这个环节五个方面的应用: 1.用微课辅助重点讲解展示过程
每门科目都有一些重点知识的详细讲解,比如,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重要原理的推证。
微课能这部分的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充分的、有趣的分析,符合课堂紧张的学习节律。
举个例子,像高中物理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规律,它可以同时用实验,用能量关系,用力学平衡几种手段证明得出。此外,还有中学数学中像两角和两角差正弦余弦函数这种不少富有特点而学生不易掌握的重要公式推导,解析几何中椭圆标准、双曲线和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建立,生物课中减数分裂、基因配位这类复杂生理变化动态过15 程的学习。这些知识特点比较复杂并且重要,学生课后复习、单元复习乃至期末复习中都需反复巩固理解,如果能用微课把这些课堂重点讲述做成相关的经典课堂教学视频。在教学过程中给以凸显,既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又可以在以后教学中反复使用,还可以用它让可以让学生作为视频复习资料保存消化。最重要的是,一些重点知识经典教学片断的讲解,每个优秀教师都有他们独特的思路想法和讲法。有些精彩、有些特色不是每个教师都能通过言传身教马上就可以学会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他们的教学典型片段的微课现成穿插在自己的课堂中间,使得老师和学生都能集思广益,欣赏到不同的学习思路,了解到不同的教学风格。上课的老师如果能将这些现成的片段用得好,用得恰当,而且在课堂上把控得出色,变别人的宝贝为己用,同样可以使它们在我们教师自己的课堂大放异彩。2.用微课使用特殊的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这里的内容就更加丰富,我们大家都搞过多媒体的小课件教学,小视频发挥的作用空间或余地一点不亚于多媒体的小课件。
这里的特殊教学处理得手段很多,随便举举就是一大堆的名词: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真为虚、化虚为实、化古为今、化微为宏,化宏为微、两两比较、同类过程的比较、同类问题的比较鉴别和分析等等。
上面罗列词组的字义我们一点儿都不生疏,也不难理解。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随手取上面思维方法教学手段中的一种,以它为中心,就可以做成十分优秀的、精致的微课。
也就是说,一切能用flash动画做的,一般用视频也可以做,有些由于它们不需模拟,有些还更能真实使动态情景逼真重现。
比如,化微为宏,化宏为微。
指的是微课能和多媒体课件一样生动直观地模拟对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用肉眼观测得到的现象。
有些课教学中,有好多细微的、微观的现象剖析。教师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但如果通过最直观、最具体的场景显示,把细胞级、分子级、原子核级这些微观的东西用影像、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可以很方便克服学生认识的难点。而对非常遥远的、宏观的事物16 的剖析也是如此,通过动画,通过影像,像我们物理教学,将牛顿的在高山上抛物的假想具体化,让学生清晰认识物体如何运动能脱离星球的影响而变成它的卫星。
再比如,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像讲中学物理中的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我们也可以可将动态的波动中多质点的复杂运动用微课定格做仔细的分析,对波传播过程中质点不同位置的情况用微视频进行细致的比较。多媒体课件可以表现的,也是微课可以结合老师课堂的讲述表现的。而像大多数老师知道的高中物理上的静电感应。有看不到的看不太清的表观现象,而内部却是电子在电场中的涌动迁移到新的平衡。这种不易讲清的知识,我们可以从生活例子、实验现象、微观模型做成经典的有声有色的微课。也就是说,在表达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上数字化的微课和多媒体课件一样有着比传统教学更强、更丰富的表现力。
还可以举些更多的具体的例子:
高中物理课堂中气态方程推导,有模型,图像,公式,如果在课堂上演示推导显得手忙脚乱,三者兼顾它们间联系不是容易的事,我们也可按一定思路有条不紊地做成微课教学视频,可以比较好地击破讲述中的困难。
对热学中抽象的分子势能曲线,力学中的振动图像这些静态图像,我们也可用微课像多媒体课件一样把它暂停、做活、动态化。
初中高中物理中有些快速动作,瞬间的变化,如子弹射出过程,遇到障碍物停止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视频的慢动作固化。而生物中有些像作物长期生长过程,地理中地形长时间缓慢变化过程我们又可以通过视频在几秒钟内几分钟内瞬间显示。
对一些课堂以外的实验可以用微课随时将其搬进课堂,远在太空人类没有办法到达的的过程用视频浓缩到屏幕,远古时候的变化也能用微课随时呈现到眼前。对一些看上去不可思议的抽象比较也可以通过微课简单方便地搬到屏幕上有声有色地进行。
好多教学手段在文科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也是相通的,像两两比较、同类过程的比较、同类问题的比较可以用视频做成各科经典的微课。我曾记得有位外语老师在经验交流中举过在新课讲授中的一个实例。他说,英语教学中的形容词性与名词性物主代词易混淆。教师可以利用3-5分钟播放微课视频讲解二者区别,学生自主观看领会,就视频中的学习内容,分成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点拨,这样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既让学生学得相对自由、开放、轻松,取得比教师自己现场的普通讲解有着更好的效果。3.用微课对课堂资源灵活应用
上面指的资源,指现成的视频材料,也指师生根据课堂需要自制的微课。这方面的应用有着更有发展前景的地方。中央三台的好多综艺节目,各个地方台的娱乐节目,不少电视节目使用所谓的第二现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此借鉴。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用的好,穿插适时,和在电视节目中的使用一样,也是非常引人入胜的。我们原先评比出来的优秀课例中也有好多这样用得好的典型。比如,在地理课上,将早先师生对远方山区地形考察现场情景做成视频在课堂重现,在室内体育课上,我们将室外的篮球排球动作的影像作为室内的教学范例,在音乐欣赏课上,一些艺术家的一些经典唱段加上老师的适时解说可以在课堂中巧妙地调用。
4.用微课辅助自然科学课程的课堂实验教学
在这里微课使用的内容相当相当丰富。比如,历史实验视频重现;比如,演示实验 细节展示 ;比如,长时间的实验过程表现 ;比如,瞬间过程分步观察 以及学生实验的材料介绍、过程指导等等。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像显微镜中的情景,本来只能一个人观察,有时由于调节问题,由于观察者观察方法问题,许多一瞬就逝的现象还看不清楚。但是,如果将其影像调出,就可以用于全班学生认真观察。制成微视频后,还可以更多人反复地调用观察。
所以说,微课、微视频在实验教学,小学的科学知识学习中有它特别重要的作用,这其实也是我们的科学老师,理科实验老师一项很值得探索的研究课题。5.操作类科目的动作演示
这上面,微课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从小学到中学,音乐,舞蹈,体操,劳技类的手工活动许多动作类、技能类科目用的比较多。微课可以用于对各种不方便看清的动作分解,用慢镜头有序表现。对高难度的动作可以用微课反复模仿。电视制作技术发展,多功能软件的使用会使此类的动作微课做得更完美。
三、拓展或练习巩固环节
这个环节我主要强调两点: 1.用微课视频协助理科类课程的习题教学。
我们知道,数理各科每一节课都需要比较多的习题消化。而这些习题又都是按课堂教学的知识,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老师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就是让学生做一题后做到会做一类题。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详细讲清楚具有代表的一题,讲此代表题是,微课中的可以多次运用暂停,给学生有充分时间去思考。有可能多次思考,最后我们再完整播放给学生看。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稍加变化,呈现一系列与代表题目的有内在联系性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这应该是我们中小学理科习题课的一种可以推广的课型。2.使用微课视频辅助文科学科的拓展讨论。
举个例子,有初中英语教材主要内容为谈论季节与天气以及人们在不同季节做的事。我们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播放关于中国的冰城哈尔滨的冬季冰上活动,以及美国夏威夷的水上运动,让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能运用所学句型介绍两城市的天气与活动。如果遇到教材介绍国外体育运动的,微课就可以运动会,甚至是运动会为题材,播放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根据视频内容为运动会做解说员。努力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所学句型造句,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以致用的快乐,就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述举例中实际也提到微课使用在拓展教学的共享性。它是微课与普通视频区别的重大标志。现代课堂都和网络相通。当今,全球共享的网络信息资源的交流每天都在增加和更新,新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文字、图片、声音乃至图象在计算机与计算机间传播质量越来与高级。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教育网络的建立,已经使并将使传统教育教学形式发生巨大变化。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素质教育的普遍实施,为适应培养现代人才的需要,中小学必将普遍发展多种形式的个别化教学和协作教学。在新课改中也已大力倡导,并逐渐为人们应用。这些,在座的大家都有体会。现在的学校内部都能将计算机连结成校园局域网,每个教师都可以将自己的优秀教案、优秀课件。同样,我们将和教师的优秀微课放在计算机中,通过内部网络和其他教师、甚至同学生共享,如果连入internet,全球的资源将和大家共享。知识的传播可以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虽然这种微课材料的资源还比较少,但它的发展是必然的,总有一天,这些拓展的教育视频资源会像现在网上的电视剧电影资源
四、课堂结尾和反馈环节
课堂首尾和反馈环节重点说两个建议: 1.总结视频的使用
总结视频也可以做成微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冯站长之家”,他的三分钟的新闻早餐每天都有朋友发到我的微信群里。早上吃早饭时,打开手机,前一天重大事情在短时间内尽收囊中。高手就在民间!我们的微课其实也可从中借鉴。比如,教师每节课结尾其实都可以配上这样几分钟声情并茂的的总结,当然也要搭上文字,加上图片,最好再添上对应的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彩的、简短的、关键性的视频。此外,李玉平老师对微课程的设想也可以移值使用,比如,课堂的结尾给学生搞些抒情色彩的伴有轻音乐的反思、回顾和升华,这对每节课,特别对知识点有点琐碎的文科科目,将是一种课堂学习中的高级享受。肯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学生欢迎的就是我们搞微课应用研究所追求的!这方面,微课应用大有可为,各科老师完全可以多出些有自己特色而且是系列性的课堂微课总结。建议大家有机会把我这点意见转告和你们配合的老师。2.用课后思考情景微课布置作业。
用视频布置作业,是我的另一类设想。用的好,将有助于许多科目的教学和对枯燥作业的改进。举个例子,学科教学中,老师有许多操作类动作类操作的错误总结,像理化生实验,计算机操作之类的课,有经验的老师一定有许多心得,有许多积累。布置此类作业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些教师做演员,学生自己也可参加的故意错误的视频。做作业时,让学生看视频,找出错误,他们的实践认识一定有更多的发展。而且,我们还可以搞成游戏软件之类的东西,而这些都是微课轻易做成的。我上述这种设想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我过去教学中高中理化生会考考核复习的实践,我在十多年前试过,对会考动手考核的复习是很有效的。在设计课堂结尾作业视频中我自然联想到自己经历过得这些事情。和当年不同的是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完全可以使这种在网上自主学习完成作业成为可能。和上述方法类似的是,教师还可以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作业要解决思考的问题制作为视频材料。比如,中小学语文、外语中的读音,数学中解题思维途径的选择,解题思路的编制以及书写格式中的细节问题,化学中反应方程式的常见错误,配平步骤的关键过程,各种学科的发散思维的拓展材料等都可以制作成作业微课,上传到网上,其优点有以下几点:
1.微课作业的每个议题,每个重点,都能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适合学生复习中自学拓展。2.学生可以随时点播自主作业,学习的灵活性增加。
3.微课作业资料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的进度可以由学生自由控制。4.作业视频可以反复播放,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生的进步问题。
5.布置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微课。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学生制作的微课语言更加贴近学生,有时比我们教师传授给他们的东西更加容易使他们接受。这里很自然借鉴了我开始提到的凯教授的做法。6.作业视频可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学生乐于学习,乐于用此来反馈课堂学习的知识。
课堂结尾反馈环节我必须强调一下微课教学、使用和制作中的交互性。前面说过,它其实也是微视频和普通视频的标志性的区别。
教学反馈阶段有了微课的交互性以后,单向的教学活动就变为双向的或多向的教学活动。举个例子,我们高中物理有测定电源的电动势时和内电阻式实验,测定的方法有好多种,给的材料不同,装置各有异同。如果通过在实验室中一开始供给大量的材料要学生选择他们直接动手做实验,这在一般的实验室很难办到,一方面我们需要的仪器较多,另一方面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而微课教学就可以在反馈阶段将给学生有个知识外延的机会。它可以提供一个灵活的视频实验平台,然后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仪器用不同的制取装置组装起来。当出现错误时,教师和同学可在交互讨论中立即给予指出。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再现,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在实践中学生将充分认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有兴趣的学生通过课后的反馈掌握多种方法,学习到多种技能。学生学习就可以完全进入一种主动状态。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所以,在学习效果的反馈方面,微还要多!
第五个问题:用怎样的话来概括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把课堂当成一顿大餐的话,微课便是所用佐料的一种。上面的话是哪个微课研究大师说过的。当然,佐料的添加应只有根据据菜品的需要,添加合适才会恰到好处。
他的意思说,不能为了使用微课来用微课。无论是课堂教学的的哪一个环节,只有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找准微课与课堂结合点,我们才能使微课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使它在发挥课堂效能上起到作用。
在我准备这次讲座的时候,我时不时把我们评出的一些优秀课例拉出来浏览,我的心是不平静的。回想自己年轻时,我们老师给我们的授课,回想我自己给学生的授的课,和现在的课例上的课比较,孰优孰劣,孰好孰坏,哪个更能感染人,哪个课堂的效益更高?答案是一目了然的,两者完全是不可相比的。
可以预料,通过深入教改,通过广大电教工作者的辛勤劳动,通过各种电教手段加入,过去的多媒体课件,现在提倡的富有特色的微课、微视频加入,我们现代老师的课还会变得更有生气,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也更有时代感!
当然,微课的使用,还是有一个“度”的问题。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微课,它仅仅是教学的一个辅助资源,是重要的辅助教学资源之一。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恰当利用微课,并不是每一课都需要微课的介入。最重要的是,它还要和其他的媒体资源、和有关的教具选择交叉合理地使用。比如,有些课用多媒体课件表现优秀,有些课则用微课表现比较好。还有些将课件和视频相互包容好。像前面说过的,微视频其实可以包住多媒体课件,现在比赛用的微课多数是此类微课。而实际应用时,上课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通过ppt平台包住微课,包住微视频。
对我们电教人员来说,必须关注的是:
信息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视频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交互、选择、共享及各种课堂教学需要的各种特效技巧等现代课堂必须的元素可以用新的制作软件轻松实现。我们电教技术人员在微课的制作,微课的推广上业务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大家都在做的是前人,外国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如,要说哪个人在微课的使用上很有经验,很有收获,这肯定是大大的吹牛。不过这样也好,最大的好处是我们没有任何紧箍咒。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从某种意义来说,对微课的探索,一切,没有什么不可以,一切,没有那个人来要你不允许。
所谓某种意义,我这里指的就是要符合普遍的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总之,实践也是微课发展正确方向的唯一判断标准。只要学生欢迎的,教师叫好的,教学质量上去的,微课就是用的其所。
一、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较小, 对直观的形象以及色彩较为突出物体较为敏感。针对这一特点, 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利用微课改善某些教材设计不够完善、学生不好理解教材内容的情况, 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吸引小学生注意力, 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色彩鲜艳的图片, 直观的形象以及动画的应用, 对小学生来说, 无疑是引起他们兴趣的最好方式。由这些元素所组成的微课, 可为学生创设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 使教材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 使原本较为枯燥的学习过程变为享受学习乐趣的过程, 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月光曲》时, 教师可利用微课将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的情景展示给学生, 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月光的清幽、景色的美好, 使学生进入情境, 激发学习乐趣。再如《开国大典》一课, 许多同学未去过天安门, 仅仅通过插图, 并没有办法感受到天安门广场的气势宏伟, 从而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效果。而微课的使用, 可以通过教学视频与图片的配合展示, 更形象地描绘出天安门的宏伟、人群的激动, 视觉与听觉配合, 刺激学生的感性认知, 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达到教学目的。
二、调动感官, 引导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有兴趣, 才可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意愿, 主动学习。教学, 顾名思义是“教”与“学”的统一, 而教学活动便是将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活动, 教师设定问题、引导点拨, 进行教的任务;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教师的引导, 分析探讨, 从而理解并获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微课, 可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 在进行《一夜的工作》一文的教学时, 如若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足, 则无法体会他的伟大, 以及他的人民公仆的形象。因此, 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 并结合微课, 让学生自主收集周总理照片及其生活事迹, 在课堂上利用微课进行展示, 从而加深学生对周总理工作状态的了解。再结合课文, 提出问题, 并用微课展示出来,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分析, 自主学习, 动脑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收集资料以及自主动脑学习的过程中, 便可更好地体会周总理工作时的废寝忘食, 体会到大家对周总理的爱戴, 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情境中。同时, 教师还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 使其全方位的参与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增加课堂活力。
三、调动积极性, 突破重难点
对小学生来说, 其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调动, 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大多被动的、固定的接受知识, 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自主性的学习模式。而借助微课, 可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课文内容, 突显文章的重点、难点, 并将其以学生易于接受、感兴趣的形式展现, 从而发掘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例如, 学习《和田的维吾尔》时, 教学的关键点在于突出我国民族风俗的多样性。但学生在此方面了解甚少, 从而无形中增加了教学难度。此时便可利用微课, 结合视频及图形的展示, 使学生对当地人民生活的风俗习惯有一定了解, 从而更好地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讲授教材知识。学生对此感兴趣, 增加了学生学习动力, 增加了学生对和田的风俗的了解, 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3-0076-02[作者简介]张育芳(1979—),女,青海民和人,本科,海东市民和县川口镇中心学校米拉湾小学教师,中学二级。
一、微课概述
2004年,曾从事金融业的萨尔曼·可汗通过网络工具把数学辅导材料制作成视频放到YouTube分享网站后,受到网友热捧。得到鼓励后,可汗制作更多短小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上,每段课程影片长度十分钟左右,内容的讲解从基础开始,以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互相衔接,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欢迎。微课就此诞生,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微课潮。在我国,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的胡铁生基于自己资源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微课的概念,成为国内微课创始人,并主持了佛山市的微课大赛,这种影响在全国蔓延开来,最终得到教育部的支持,并成功举办了全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微课大赛。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且能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视频网络课程。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本质特征:教学活动短、视频时长短(10分钟内);资源容量小、教学主题小;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活动精彩;交互性强、功能强大、应用面广。
二、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运用英语听、说、读、写,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地使用英语的能力。微课的特点为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基础。
(一)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微课程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小学英语教学中有很多的关键句型,这些是学习的重难点。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对事先录制好的优质微课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小组讨论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空间,也给了学生创造性运用英语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有助于复习巩固
微课的出现为个别化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传统课堂中学生一旦错过了教师的重难点、疑点的讲解,就很难完成学习任务,而微课为学生课后的复习及疑难点的再学习提供了机会,可以照顾到正规课堂中误课的学生,有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对学困生而言,简要而清晰的微课讲解可以帮助排除课堂上的知识盲点。
(三)微课丰富的技术环境为英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建构环境
微课制作中要求针对不同的主题,选取合适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学习对语境的要求较高,而信息技术恰恰为英语学习中学生的自我建构提供了条件。
三、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一)课前自主学习
微课所掀起的教学改革狂潮更多来自翻转课堂。传统课堂是以课堂内导入新课、讲解新知、布置作业、课堂外练习为主的先教后练的模式,相比之下,翻转课堂则是以课外自主学习、提出困惑、课内展示交流、协作探究为环节的先学后练的模式。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差,还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是不适用的。而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使用微课资源自主学习,可充分发挥其自主性,找出自己的困惑所在。
(二)课中突破重难点,答疑解惑
在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针对自主学习阶段提出的困惑展开讨论,并适时给予引导。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回顾微课,使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提出的困惑,播放微课视频引导材料,辅助学生逐步找到问题答案。这样能让学生逐步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质疑能力。
当然,微课资源并非仅用于翻转课堂。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微课资源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知识点,这对师资较为短缺的地区有很大的帮助。
(三)课后复习巩固,拓展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微课提供了复习巩固的机会。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旦错过了教师的讲解就很难掌握知识点,而微课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微课再次复习巩固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其次,微课不仅仅能帮助复习,还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拓宽知识面的视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教师安排的微课,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课堂上因为教学时间有限而满足不了学生求知欲的问题。在有条件的家庭中,学生还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通过订阅英语学习的微信公众号观看微视频,并与他人交流。这种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非正式在线学习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微课因其应用简单、使用范围广泛、使用效果好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为了更好地保障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微课本身要聚焦、精练、美观、适用
微课程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微课中的讲解要通俗易懂、语言简洁。一节微课的播放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微课本身在技术上要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频要简洁、清新、流畅。微课在选择或者制作上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习惯等,要适合自己的学生使用。
(二)重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能力
比起在传统课堂,微课堂上更加提倡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能力及创新能力。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生也没有使用微课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及时提醒、检查、监督,使学生逐步养成使用微课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同时,学生在使用微课学习时,也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创造性地提出问题,锻炼质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富有创造精神的栋梁之材。
(三)提供丰富的微课资源
要鼓励小学生更好地使用微课资源来学习英语,教师、家长及学校都应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作为家长,可以通过订阅教师提供给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微信公众号,观看微视频,阅读微英语资源,参与互动,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作为学校,应该在学校网站上提供丰富的英语微课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微课。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2).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摘 要】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社会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用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微课的实用价值。本文讲具体探讨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小学教学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之一,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识字课程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后续语文学习的基础。为了实现小学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势在必行。
一、将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必要性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将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处在成长的特殊阶段,很容易被其他事物转移注意力,失去识字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微课,可以创设与识字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之中,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微课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的理解,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2.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将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在识字教学中,微课秉持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当学生出现疑问时,微课可以解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3.提升识字教学效率
再次,将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可以提升识字教学效率。汉字博大精深,在识字教学中有一些重点字词,需要学生进行着重记忆。微课可以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汇总到课件之中,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在记忆重难点字词时,只需联想日常生活即可,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4.增加?R字课堂魅力
最后,将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可以增加识字课堂魅力。微课属于新式教学方法,以多媒体作为基础,可以为学生展示视频、音频、FLASH动画等等。学生对直观性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当教师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识字课堂的魅力大大提升,学生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
二、将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策略
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
首先,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应该利用微课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用微课创设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视线,让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到识字学习的氛围之中。
比如,教师在讲与春天相关的词语,如“大树”、“鲜花”、“草地”、“春风”等,可以创设一个和春天相关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程导入之前,可以在微课中播放一段春天到来的视频:当春姑娘开始苏醒,春风在一夜之间吹绿了草地和大树,鲜花也睁开了惺忪的眼,在春风中舒展腰肢。在创设情境之后,学生仿佛站立在柔和的春风中,感受那暖暖的春意。在视频播放后,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呈现四张图片,第一张图片是绿色的大树,第二张图片是怒放的花朵,第三张图片是一望无际的青草地,第四张图片是动画版的春风。在展示图片的同时,教师可以正式导入课程,对学生展开识字教学。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其次,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应该把微课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大部分的汉字都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字词的理解,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比如,教师在讲与天气有关的词语,如“雨”、“阳光”、“云”、“雪”等,应该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应用微课,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天气预报,那么天气预报中的字词到底该如何识读呢?在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可以展开与天气相关的词语的讲解,让学生对生字生词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3.进行相似字词辨析
再次,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应该进行相似字的辨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相似字,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区分,教师应该把握汉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社会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国的小学教学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但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还有待增强。识字课程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后续语文学习的基础。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小学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郝瑞芳.造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失利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6,(33):65-66.[2]蔡艳.让学生快乐识字――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J].才智,2016,(18):77.[3]王颖.小学语文识字类微课资源设计与应用情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52-53.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微课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手段,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短小精悍,却作用不凡,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之门,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教师就及时转变,掌握微课的认识,制作和使用,明白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微课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让传统的教学模式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1】
【关键词】微课 特点 要求 方法 网络 应用
【正文】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它的格式可以制作成MP4,适合大众化的播放模式,有利于网络共享,而且微课和微博、微信、微电影一样,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短、小、少”等特点,适宜在各学科中推广,当然也包括小学数学,而且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具备了实施、应用的基础。通过一段时间课堂观摩、调查与思考,我发现“微课”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微课的应用给小学数学的课堂带来了活力,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灵活性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现代课堂散发无穷的魅力。
一、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微课?【2】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不超过100MB。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3】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二、其次要明白微课制作的要求:【4】
(1)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3)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4)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5)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6)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7)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洁之美)。(8)视频画质清晰。
(9)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10)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11)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音频格式有:AAC(.aac,.m4a, and.f4a), MP3, and Vorbis(.ogg and.oga)
三、微课的制作方法【5】
(1)工具与软件: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或snagit或CyberLink YouCam,ppt软件
(2)方法: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
(3)过程简述:第一步,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执教者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第三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微课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个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生动有趣的画面可以即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微课中,将课本的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大大增强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主动去理解去探索。在绘声绘色的微课视频中,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微课营造的氛围带领同学们有意识地去学习去收获知识。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不知不觉爱上美妙的数学。课前应用——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解铃人。
二、感官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学习进度,教师将学生的视频分发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的确定学习本节课程的时间,不必像传统课堂上那样只能跟着教师的进度走。同时,学生在利用视频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视频播放的进度,容易的、会的内容可以选择向后快进,没学会的,可以重复播放。这样就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老师不用担心学困生学不会,优秀生也不会因教师对知 识的重复而觉得浪费时间。这就是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影响。课中应用——让微课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引路人。
三、放飞翅膀,构建互动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再进行二次备课,调整教学过程——以学定教。创设典型的例题,在微课的辅助下,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积极思考,发散思维,大胆解决问题。对于有异议的问题进行辩论交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发表不同的见解,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名师“帮我”教学。在师生中分享微课资源,让学生“择师”学习。发放与课堂有关的微课,学生就可以 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样没有时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方便之门。以微课之钥,开启高效复习之门。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框框,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在线课程,在课堂上回顾和进行课堂活动,教师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微课更多的是预设,师生无实际的互动,课堂上则应更加注重生成,强调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微课把部分教学活动由学校搬到了家庭,同时也把相关的巩固与拓展由校外移到了校内。这些都是微课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教师在进行课堂结构设计时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做出合适的调整。微课的出现使得学生的学习从学校上课时间拓展到了课前和课后。因为处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只要有网络,只要有MP4或手机,电脑等播放器,所有学生可以做到随时学,在任何时候都能观看教师的授课,学习到他感兴趣的内容。而且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学生也能进行这种自主的学习。那么,学生通过在家庭中观看网络中的微课视频,无形中就将教师“教”的时间进行了延长,可以做到提前学、学后巩固和解惑等,从而也拓展了学生“学”的时间。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开拓教师的视野。
由于微课在制作时,要求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明晰,或针对计算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择其一点设计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才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那么,在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微课,最终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
五、对教育自身的发展 现在的微课热,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过去录制的大量 “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而全,冗长,难以直接加以使用。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文献【1】彭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2013,江西教育,江西教师论坛 文献【2】蒋玉清,《什么是微课,其主要特点是什么》,2013年,江西教育,江西教师论坛
文献【3】周清华《微课的主要特点与微课资源的开发》,2013年江西教育,江西教师论坛
摘要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结合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在中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运用微课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木义笔者结合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分析,提出了一此建议。
关键词:微课 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微”字71=头的内容逐渐形成。微信、微博、微电影等71=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教学中,“微课”形式应运而生,它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71=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知识较抽象的学科,结合微课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一、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使用的重要意义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微课有助于学生充分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演练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二,微课有助于学生个体性差异的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卜,教师的教学仅仅能够保证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运用微课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个性化的引导,并且能保证全体学生在课程的引 导之卜都有泉著的收获。第三,微课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课模式的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有了微课,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有效避免了优秀生的时间被浪费的情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的运用
(一)备课阶段分层,分层制定学生学习目标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会直接影响教学层次的划分。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划定一个底线,有针对性地设计一此高层次的教学内容。在使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之后能深入地分析学习内容,保证学习好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能够有机会获取更多的知识,保证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能够有效吸收课堂教学内容。
(二)结合微课对教学课堂进行延伸
由于微课是教学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教学的基木内容,促进教学71=展的有效性。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利用微课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延伸,让学生能够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从课上延伸到课课外。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一个资源库,每节课结束之后,将相关的教学资料放到资源库中,为学生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女I I在学习将义木框插入到WPS义字当中后,老师可以将义字插入、义木框插入、义木框修饰等内容和课后练习都放到微课资源库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能够在课外时间及时地复习、巩固知识点,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充分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三)教学中结合微课进行分层次的引导
由于中学生所处环境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因而他们的学习基础各不相同。这给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如果教师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基木情况,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将微课的内容渗透到备课、教学和课后练习的各个阶段,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微课内容进行学习。首先,教师要先确定学生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布置好基木学习在务。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对照着微课讲解的内容通过暂停、重播等方式进行学习;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入地了解更深一步的知识。这种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能够保证学生 充分地利用学习时间,进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结合课后辅导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后复习与课后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步骤。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需有效利用微课教学模式,以保证教学开展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课后练习的基木情况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具体详细的分析,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微课视频再次观看,巩固学习的薄弱点,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结语
结合微课71=展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深入研究学生的基木情况,为学生录制恰当的微课视频,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保证学生在使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取得进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点的有效掌握。微课的运用能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都能获得丰富的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义献
巨1习张亚娇.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 用效果研究巨J习.酉安:陕酉师范大学,201
巨2习侯琳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应用微课的策略探 讨巨J习.课程教育研究,2016.巨3习毕慧敏.活用微视频成就高效课堂—对高中信
一、“微”难题
乡村小学的学生有别于其他发达地区的学生, 很多家庭并没有电脑和网络, 对于如此“高科技”的“微课”学习模式, 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学生也没有利用网络学习的先例和习惯, 即使有条件的家庭, 对于网络的使用也停留在看电影、聊QQ、玩游戏的层面上, 很难真正展开“微课”的效益。据笔者观察, 微课在乡村小学推行的难题, 一是设备跟不上, 二是学习习惯难改。
设备问题与经济相关, 许多家庭解决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解决, 而学习习惯是一个慢慢培养与修改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刚从纯黑板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过渡到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模式, 尚未进入网络自主学习模式, 所以较难适应以视频为主的微课学习。对此,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地加入一点视频, 让学生逐渐接受并习惯这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如此, 在经济条件适宜的前提下, 学生才能更快地进入“微课”的学习。
那么, 在课堂上该如何添加微课的内容, 添加怎样的微课内容呢?如果只是简单地生搬硬套, 把以课外学习为主的, 教师自身拍摄的“微课”强加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学生的作用甚至比不上教师的现场讲述。视频中, 教师千篇一律, 不厌其烦地重复同一个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是枯燥乏味且浪费时间的。若播放其他名师的作品在初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但时间长了效果也不佳。
二、“微”尝试
“微课”在乡村小学的星星之火在哪里?这个问题让笔者想起了2014 年秋, 一次去外校听课的经历。在数学组的评优课上, 有两个学校的老师在课件中加入了学生的视频。一个是三年级的老师, 在讲《年、月、日》的课题中, 播放了一个女生演示握拳数月份的视频, 使得观看的学生兴趣大增, 个个看得津津有味。一个是四年级的老师, 在讲课的最后, 通过视频中两个女生的操作演示, 向大家介绍了记录数据的方法, 让人印象深刻。
这两个例子在当时只是让笔者耳目一新, 但是结合疯狂袭来的微课风潮, 却让笔者在2015 年春季学期校内公开课上有了一个新的尝试——为班里的孩子也来一个视频秀。公开课的课题是《三角形内角和》, 这节课的内容以学生的思考和验证操作为主。为了添加上“微课元素”, 笔者邀请了两位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作为这节课的“小老师”, 分别担任“撕一撕”和“折一折”的讲解工作, 并为他们拍摄了时长近两分钟的操作视频。
公开课进行得很成功, 学生对于“小老师”的演示很感兴趣。在课堂中聚精会神观看,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遇到了问题, 除了向老师和同学们寻求帮助, 还会不时观看点子白板上循环播放的“小老师”演示。这让笔者看到了一种新的“微课”模式—小老师视频微课模式。“微课”的主角不再是老师, 也可以是学生;“微课”的学习时间不再是课外, 也可以是课堂上;“微课”的作用不再是查漏补缺, 个性学习, 也可以是画龙点睛, 趣味教学。
三、“微”改变
公开课的成功经历让笔者想做出更多改变。除了数学, 笔者相信有更多的学科可以融入到这个微小的微课形式改变上。于是, 笔者做出了更多的尝试。
某节科学课上, 当笔者讲解到《简单电路》的内容, 需要学生用实验材料制作简单的电路时, 很多学生都显得手足无措。即使小组共同制作, 也往往需要教师分组依次指导。这让笔者又想起了“微课”。让学生课后进行科学课的“微课”学习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但笔者可以把相应的“小老师微课”内嵌入课堂本身。
笔者邀请了上一节科学课上表现最好、制作最快的某位同学担任本次科学课的“特邀小老师”。让他提前学习了“红绿灯”的制作, 并为他拍摄了制作“红绿灯”的视频。课堂上, 在经过了必要的课前引入之后, 笔者并没有像之前讲解《简单电路》时那样, 让学生跟随笔者的步骤, 一步一指引, 机械重复笔者的制作过程, 而是神秘地道:“这节课, 有一位小老师要给大家演示红绿灯的制作过程, 你们猜猜他是谁?”以此引出神秘的小老师。视频中, 小老师一个步骤一个解说, 每当用到新材料时总会对着镜头展示清楚所用的材料, 虽然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生动, 可是基本的步骤方法却让人看得清楚明了。因为拍摄的是“红绿灯”制作过程的特写, 又在之后的几次分段播放和步骤讲解中加入了适时的慢放, 关键步骤的重复播放等操作, 学生对于每个步骤每个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 学习效果很好。进入到动手制作环节, 学生有疑问可以观看循环播放的小老师视频, 毛智聪同学也主动帮忙指导其他学生, 二者相结合大大减轻了笔者的负担。同样的一节动手操作课, 因为拍摄了一个小老师的“微课”视频, 从原来一个老师分身乏术地讲解指导, 变成了教师, 小老师和视频教学的共同指引。一个细微的改变, 造就了不一样的成功课堂。此后, 笔者开始有意识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出镜”机会, 并收获了许多精彩的课堂。
四、“微”反思
微课以视频为核心, 通过视频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以教师为主角的微课视频大多作为课堂的补充, 让学生可以查漏补缺, 个性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 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学习模式。但是乡村小学的学生并不具备进行课外微课学习的软硬条件, 而课堂式的小老师微课视频学习模式, 能够充当起学生学习模式过渡的桥梁, 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渐适应以视频为主的学习模式, 为将来适应微课的学习模式奠定基础。
以学生为主角的微课视频不同于课堂上的随机提问, 受邀的学生可以从容准备, 反复彩排, 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对于受邀的“小老师”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锻炼。而其他学生对于同伴的表演也有着极大的期待, 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3]。同时, 微课本身所具有的内容短小精悍、主题突出鲜明、讲解可视高效、资源重复利用的特点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对课堂本身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 小老师微课视频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本身以学为主, 在演示过程中难免存在表述不清晰、讲解不到位、重难点把握不准确、演示出错导致频繁重拍、许多知识模块学生难以驾驭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局限了小老师微课视频的发展。
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 微课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怎样在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下, 融入到微课的大潮流里, 依然是广大教师研究的主题。
五、结束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 正开启着教育的“微时代”,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了微课的开发与教学实践中。在这股“微课”热潮中, 希望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冷静思考, 实事求是, 避免盲目跟风, 生搬硬套。一样的微课, 在不同的土壤中可以开出不一样的绚烂花朵。让我们依据自身情况, 通过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以及学科特点的分析, 找到自己的“微”出路, 指引学生的“微”方向。
参考文献
[1]徐靖程.微课, 开启教育微时代[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 :11.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 :12-14.
一、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直观的形象以及色彩较为突出物体较为敏感。针对这一特点,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改善某些教材设计不够完善、学生不好理解教材内容的情况,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小学生注意力,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色彩鲜艳的图片,直观的形象以及动画的应用,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引起他们兴趣的最好方式。由这些元素所组成的微课,可为学生创设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使教材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使原本较为枯燥的学习过程变为享受学习乐趣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月光曲》时,教师可利用微课将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的情景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月光的清幽、景色的美好,使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乐趣。再如《开国大典》一课,许多同学未去过天安门,仅仅通过插图,并没有办法感受到天安门广场的气势宏伟,从而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效果。而微课的使用,可以通过教学视频与图片的配合展示,更形象地描绘出天安门的宏伟、人群的激动,视觉与听觉配合,刺激学生的感性认知,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达到教学目的。
二、调动感官,引导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有兴趣,才可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意愿,主动学习。教学,顾名思义是“教”与“学”的统一,而教学活动便是将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活动,教师设定问题、引导点拨,进行教的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教师的引导,分析探讨,从而理解并获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课,可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进行《一夜的工作》一文的教学时,如若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足,则无法体会他的伟大,以及他的人民公仆的形象。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并结合微课,让学生自主收集周总理照片及其生活事迹,在课堂上利用微课进行展示,从而加深学生对周总理工作状态的了解。再结合课文,提出问题,并用微课展示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分析,自主学习,动脑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收集资料以及自主动脑学习的过程中,便可更好地体会周总理工作时的废寝忘食,体会到大家对周总理的爱戴,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情境中。同时,教师还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其全方位的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活力。
三、调动积极性,突破重难点
对小学生来说,其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调动,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大多被动的、固定的接受知识,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自主性的学习模式。而借助微课,可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课文内容,突显文章的重点、难点,并将其以学生易于接受、感兴趣的形式展现,从而发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例如,学习《和田的维吾尔》时,教学的关键点在于突出我国民族风俗的多样性。但学生在此方面了解甚少,从而无形中增加了教学难度。此时便可利用微课,结合视频及图形的展示,使学生对当地人民生活的风俗习惯有一定了解,从而更好地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讲授教材知识。学生对此感兴趣,增加了学生学习动力,增加了学生对和田的风俗的了解,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长期的实验与观察测试,可以发现,进行微课教学,可以明显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其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微课教学,可以提高预习效率,学生在课前观看相关微课视频,对内容有一定了解,从而在课堂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优秀教师微课的观摩,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微课教学,可以使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在微课指导下,学生可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也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全文: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0-12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0-07
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微课的应用探讨06-04
绘本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7-28
PPT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7-11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实践中的应用研究07-14
远程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0-26
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11-24
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1-09
CAI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模式初探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