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学论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论文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化教学论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论文(共16篇)

电化教学论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论文 篇1

学工作总结

音乐教学工作总结小编精心推荐

音乐教学年度工作总结 | 音乐教学年终工作总结 | 音乐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涵,在要求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材不断更新,执教人员也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总结自己以住的经验和不足,以至在课堂上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

一、思想方面

我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向其他老教师学习,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方面

服从学校的安排担任小学部三、四、五年级以及中学部七年级的音乐课程,在课外认真组织和指导学校举办的音乐活动,在课前,我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制定学期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课后,积极参加科组活动,与科组同级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相互讨论学习,取长补短,研究教学方法,积极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方法。然后根据要求,写好教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科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上好课的前提

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三、个人学

音乐教学工作总结小编精心推荐

音乐教学年度工作总结 | 音乐教学年终工作总结 | 音乐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涵,在要求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材不断更新,执教人员也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总结自己以住的经验和不足,以至在课堂上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

一、思想方面

我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向其他老教师学习,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

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方面

服从学校的安排担任小学部三、四、五年级以及中学部七年级的音乐课程,在课外认真组织和指导学校举办的音乐活动,在课前,我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制定学期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课后,积极参加科组活动,与科组同级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相互讨论学习,取长补短,研究教学方法,积极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方法。然后根据要求,写好教案。初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科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三、个人学习

工作之余,我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在假期我积极进行学历进修学习。

四、努力方向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平时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唱结合,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是对本人思想工作的一点点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小编精心推荐

数学教学年度工作总结 | 数学教

学年终工作总结 | 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电化教学论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论文 篇2

人们对于“家乡观”这个字眼并不陌生, 然而, “家乡观”究竟是什么?怎样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中体现出“家乡观”?一些音乐教师对此却很少去深究。

笔者在深入调研中发现:由于一些音乐教师自身缺乏应有的“家乡观”理念, 因而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中, 对新教材或是完全照搬书本上的东西去教, 或是浅尝辄止……导致了音乐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缩水”, 音乐教育改革的目标也难以顺利实现。

江西, 不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 还有着一大批优秀、丰富、翔实的本土音乐资源遍布全省各个地区, 如高亢辽阔的兴国山歌、优美古朴的赣剧和生动活泼的采茶戏等。我们音乐教师作为艺术的传播者, 有这个职责去传播家乡的音乐文化, 弘扬人间正气, 塑造美好心灵,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懈地努力, 并且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把“家乡观”引入音乐教育中, 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传承江西历史文化及其地方音乐

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本土音乐, 应该对其本土的历史文化做一详细的探究。对于江西本土音乐的教育, 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家乡观”理念, 积极、主动收集、整理一些描述江西的地域地貌、人文风情等书籍, 认真读懂江西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 并努力传承这一文化, 因为这些历史文化与其本土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认识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 在对江西的历史文化有一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再涉及与自己有关的专业, 广泛收集江西各个地方流传的经典音乐进行分类、梳理, 并加以学习、消化。在自身了解、掌握了江西本土音乐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乡土音乐”进课堂等形式, 使学生爱乡音, 重乡情, 不断激发学生对江西本土音乐的兴趣和喜爱, 培养学生深深热爱自己家乡音乐的情感, 达到有效增强学生维护、发扬自己家乡音乐的责任心和自豪感, 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坚持以审美为核心, 旨在塑造美好心灵

音乐教师在备课时, 就应着力挖掘出江西的每一首本土音乐作品中的独特美, 在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应努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体现这种美, 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使学生为课堂上展示的本土音乐所吸引、所感染, 与之产生共鸣, 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 情感得到提升。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 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 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在鉴赏江西本土音乐的同时, 只有坚持以审美为核心, 才能培养学生正直的理想和信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即塑造出美好的心灵。

三、面向全体学生施教, 关注个性鼓励创新

在传授江西本土音乐的同时, 音乐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施教, 使每个学生作为一名江西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自己家乡音乐的独特韵味。然而,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一些音乐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并未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有的提问只是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 以至于一堂课下来, 绝大多数学生对这堂课没有收获到一定的成效。这种教学法严重挫伤了大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在对学生传授本土音乐时, 要重视每个学生的积极作用, 要深入了解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对其本土音乐的不同认识, 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使得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一定的施展。

四、倡导人人“爱江西、爱家乡”, 培养全面发展新人

首先, 音乐教师应当发挥学科优势, 引导学生在鉴赏江西本土音乐的过程中“求真、向善、尚美”。要因势利导, 教育他们“爱江西、爱家乡”, 为他们培养一种“家乡观”的理念。同时, 要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感受、体验自己家乡的音乐, 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美的氛围中激发他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初中音乐学习心理与音乐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 初中音乐 学习心理 音乐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123-01

音乐与人类的心理、行为息息相关,音乐能健全审美力、丰富想象力、发展感知力、加深理解力、增强创造力,陶冶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外部动机激发

首先,适当地运用奖惩制度。在音乐课上奖励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他们感到乐于接受这种奖励。奖励的形式主要以精神奖励为主,教师应把握好教学尺度,多表扬、多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创设合作的课堂气氛。音乐课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学习合作意识,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相互配合、团结合作的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与合作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2.内部动机激发

外部学习动机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它依赖于情境刺激。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时,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如:学唱歌曲《七子之歌》时,教师充满感情的讲述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我国澳门的历史故事,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生热情高涨、情绪激昂,纷纷表现出对帝国主义的愤怒。在这种氛围下教师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并让他们畅谈自己的见解。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演唱时准确的把握了歌曲的表现情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次学习,就达到了学生由学习内部动机激发学习外部动机的效果。但这样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所以教师要时常在课堂上注意这方面的启发激励。

二、学习情境的创设

学习情境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想象、手工、口述、图形等手段使获知达到高效,这种情景伴随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程度的创新。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讲解、提示、手工、图形等多种形式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风格、调式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勇于表述自己对音乐与众不同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

三、学习兴趣的激发

1.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陈旧简单、单一枯燥,很难引起学习音乐的兴趣。初中音乐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究为手段,音乐教师要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音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探究与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初中音乐教学内容过多、过深,特别是乐理知识、乐器演奏等让学生畏而却步,大大减弱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深浅得当、准确把握,才能全面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喜欢音乐。

3.充分挖掘教学亮点

音乐学科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往往是由音乐的独特性、表现性等魅力吸引的。音乐教师要注意充分挖掘音乐中的亮点,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如:教师应用诗歌、图形、声象、多媒体等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特殊兴趣,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保持一种积极地心态,爱音乐、向往音乐,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让音乐走进学生心里。

4.帮助解决学习困难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初始阶段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如乐理知识、音乐简谱等,闯过这些难关,学生就能顺利地掌握音乐的基础乐理知识,兴趣也会渐趋稳定。否则,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就会困难重重,学习音乐的兴趣就会锐减。音乐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由有趣、乐趣变为志趣。

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篇4

一、教材内容与分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材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着重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学习方式上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及创造力,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任意遨游,汲取营养。注重信息传递上的多样性,注重多媒体教学,教学活动过程生动活泼,具有创新性.二、教学目标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同时促进学生品德素质、智能素质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帮助有音乐爱好的学生形成音乐某一方面的特长。在本学期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视音乐艺术实践,拓展教材范围,力求勾践开放的内容体系,突出新教材的特点.三、学生情况分析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教材辅助手段,体现新教材与时代接轨的特点,注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通过音乐去丰富

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愿望.四、课外及综合实践活动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五、教学方法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把育人放在首位。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消化、吸收。

3、运用各种不同肢体语言和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4、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表演的意识及兴趣。

6、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六、评价工作安排

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活与改善的功能。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初中音乐教学随笔 篇5

初中音乐教学随笔范文一

我们的音乐活动离不开感受,在音乐中让幼儿充分的去感受音乐是很重要的。我们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创新,幼儿身上潜存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敏感的思维能力,我们要把孩子融入到音乐活动中,促进孩子多元智能的开发。从感受音乐入手教幼儿学习音乐,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表现欲和自信心。会表演、会创编学习积极主动,印象深,记得牢,从而使“学会”变成“会学”再到“创造性的学”,使幼儿在充满音乐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让幼儿扎实的学到知识,并利用已学的技能进行创新,发展提高了幼儿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实在教唱歌曲的时候,首先让幼儿感受曲子,理解歌词,从而启发幼儿表达出来。在学《高高的苹果树》这首歌时,我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了一个高大的苹果树下画两个席地而坐的小孩,简单、明了。让幼儿联想自己在树下会干什么?在丰富实际感受的基础上对歌词中的词意有了进一步理解,使其产生相应的感受,然后我用歌词按照歌曲的节奏来朗诵它的内容,并让幼儿学习。当幼儿学的容易时,他们对自己有了信心,对活动有了兴趣,也促使他们会自然的按自己的意愿感受音乐、表达音乐。然后我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学唱三遍后我把画上的苹果擦去换上几个橘子,让幼儿来学习创编新的歌曲。最后让幼儿来想出还可以换成什么水果树。边唱边跳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他们的发展特点,他们的表现有了粗浅的技能和经验,他们不但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平时多让幼儿观察自然、生活中的一些启发,同时也给幼儿一些示范动作,教给他们一些表达方法。在创编动作时,当唱到“我们唱歌,做游戏”时,幼儿都会随着音乐结合生活中的事创编各种动作;如:两两相对拍拍手;几个人拉成圆圈开心的转一圈;站在地上点头等;在创编动作中,逼真的表现出了孩子们投入的喜悦之情。

我觉得这样上有几个好处:

1、用简笔画来代替了原来的图片,简单、明了,减少了教师准备教具的时间,但却不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我想这样的方式可以多用。

2、音乐的活动环节清楚,层层递进。从学唱、仿编到创编,逐步加深难度,使活动富有挑战性,而不是机械地反复。而且在学唱仿编不同的水果树时幼儿也同时在熟悉、学习歌曲的节奏、旋律。

3、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在活动中,有的孩子提出换成“西瓜”,于是马上有孩子反对:“西瓜不是长在树上的”。通过的讨论、交流和碰撞,丰富了孩子们的经验。

初中音乐教学随笔范文二

其实每次走进教室,都能感觉到学生们对音乐的渴望。我也在想:怎样样才能把每一堂音乐课上好,让学生在繁重的文化课之外也能够找到他们精神与心灵的乐园怎样样才能透过音乐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充满着物欲的时代得到最大程度的升华

其实音乐课是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他们热衷于流行歌曲、歌星影星,相反的却是孩子们对教育部门精心编排的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更不用说那些让学生们听起来枯燥乏味的欣赏曲了。我们的教材不必须适合每一个地区的学校实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深一步的探讨和反思。

一、课堂音乐教学重点教什么

音乐课不单纯是唱歌课,但仅唱会歌曲的多,如何唱好歌曲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专学唱歌,长久以来,学生就会感受到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注意力集中到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里。

器乐课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

欣赏课并非文学课。有些老师的欣赏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要掌握好定位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设计好的环节进行教学,而忽视了课堂突发,临时应变等。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理解器。

总之,此刻的音乐课堂仍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教师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育不断完善和发展。

初中音乐教学随笔范文三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面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因为吸取教训,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所以我认为及时对自己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音乐教学应该从那些方面进行反思,反思后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第一、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和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却发现,在农村,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他们没有那么好的先天素质,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为主。条件允许的时候还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对于有素质的学生,也可以让她来做带头作用,教大家一起来识谱,这样就起到了带头作用。

第二、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所以我对自己的音乐课做了相关的调整,前5分钟是师生的相互问候,用音乐唱出来。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半。

初中音乐趣味教学陈剑 篇6

文章主题:初中音乐趣味教学 作 者:陈剑 组 别:中学单位名称:深圳市南芳学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讯地址:深圳市南芳学校邮 编:

*** 416188391@qq.com 518114

初中音乐趣味教学

摘要:音乐趣味教学又称音乐快乐教学,它是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的新的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内部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借用器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因材施教化难为易、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思考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趣味教学在音乐教学中也是极为重要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数音乐教师不注重此类教学方法的研究。他们总是沿袭多年的陈旧教学方法,即:发声、识谱、视唱、教歌、听音、练耳、节奏、齐唱。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早已程式化、呆板化,学生早已厌烦,如不改进,音乐教学怎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从事音乐教学已有几年了,现撰成此文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借用器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我校的器乐教学已有几年了,它的出现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我每次都给同学们布置一些常见的练习曲,如 “我的名字叫中国”、“小白菜”、“小河”等,这些小曲生活气氛浓郁,同学们吹起来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此外还及时购进了一些小型打击乐器,如“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钹”、“撞钟”等,每次上课总利用几分钟进行节奏训练,有吹有打,使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另外,在学唱“黄水谣”、“采茶舞曲”、“梁祝”时,我让同学们亲自将这些小曲敲打一遍,通过这种练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内涵的领悟。尤其当他们演奏成功获得教师的夸赞时,他们更是喜出望外,从而拥有了有一种成功感、胜利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此外,我还带一些其他乐器进行演示,使他们在实际示范中懂得更多的器乐知识。如我在讲中国戏曲时,我向大家介绍了京胡、板胡、二胡、唢呐等乐器,让他们在具体的环境中体会什么叫“西皮”?什么叫“二黄”?各反映了剧中什么人物?什么性格?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自然而然的掌握枯燥的音乐知识。

二、因材施教、化难为易。

过去的音乐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和解决识谱能力。堂课上,老师们要用去多半的精力去解决识谱问题,在师生都筋疲力尽后才接触到音乐作品。这种教法不但没有使学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反而让学生感到音乐课枯燥无味,最终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尤其在教谱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让学生在谱上标出唱名,结果使得学生到初中毕业也不识谱,成了名副其实的“音盲”。

为了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在唱歌教学中,我打破那种“节奏练习--读谱--唱词”的教学顺序,用先学唱歌曲,后学认歌谱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只要多听几遍范唱,一首新歌不到十分钟就学会了。有了歌曲的旋律记忆,再学歌谱就比较顺利,歌谱中的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这些难点节奏都不攻自破。有关这些节奏的概念,我尽量讲得浅显易懂,并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巩固这些概念。如“x x”节奏,让学生边打“x x|”节奏,边模仿知了的叫声:三连音节奏,让学生听着他们所熟悉的“国歌”前奏部分,打2/4拍节奏,或按2/4拍指挥图示指挥,让学生按“咚达达|咚达|”的维族舞蹈节奏读谱,然后让学生以铅笔盒当手鼓,敲出这个节奏句,并请能歌善舞的同学到前面表演舞蹈,电视上再播放一些新疆人生活的画面,真是人人参与,各显神通。这些趣味的教法不仅降低了课堂难度,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同时也体验到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三、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也是趣味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创造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实践是产生一切创新的基础。所以在音乐课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看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学生在学完一首维族民歌后,让学生根据曲目的节奏特点自己编创几个小节的节奏,例: 2/4(xxxxx|xxxxx)|然后再填上旋律,当一次小作曲家,这既是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梭探,也是对其潜能的挖掘及创造思维的培养。

初中音乐的创新教学 篇7

近年来,国外一些先进的音乐教学法传人我国。无论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还是奥尔夫教学法,都无一例外地把音乐创作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创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领域,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作环境、条件和创作方法,提供求新求异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机制,有利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胆识。而目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作教学还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许多老师认为:“创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太不现实,音乐教学只要完成教学的本体目标就行,他们尚未认识到创作教学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独特作用。

创新教学研究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音乐创作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化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人创新素质中的作用;通过对创作教学的研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胆识;使之逐步养成多向可变思维的习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深化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运用;强化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人创新素质中的作用。

创新教学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个人素质、调整知识结构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转变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式,这些都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凭借音乐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的关系。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伙伴”,为学生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如果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无论学生是否具有音乐天赋,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音乐教育要敞开胸怀,真诚地拥抱每一名学生。

创新教学也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其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教育。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用丰富多采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法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亦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创新教学研究的内容

即兴创作

它是指创作前无需周密酝酿,充分准备,仅就当前的感受而创作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创作活动。它是音乐创作教学的入门阶段,只要引导得法,就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创作兴趣。创作类型有节奏旋律问答、节奏重组、乐句填空等等。

节奏旋律问答,用一个节奏或旋律乐句作为上句或下句进行一问一答的简单创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先念或唱上句,答者创作下句,上下句之间不能有停顿,下句应落在稳定音上。

节奏重组,根据先前准备的若干张节奏卡片上的节奏,进行节奏的重新排列组合,看谁排列的样式最多。

乐句填空,写一两个未完成的乐句,由学生完成空缺小节的创作任务。注意乐句的半终止和终止音的正确运用。

指导性命题创作

它是由老师命题,或由学生自己命题,在教师指导下,有一定训练目标的较高层次的创作活动,创作类型有音乐制作、命题作曲、为歌曲、乐曲配伴奏等等。

音乐制作,以探索声音、模仿音响为主要目标,教师预先设定一种音响情境,给一个命题,学生利用人声或其他音响材料、乐器等,进行音响的探索和设计,最后进行表演。

命题作曲,由教师命题,并提出创作要求及提示创作方法,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由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自由命题。

为歌曲、乐曲配伴奏,学生根据乐曲的节拍、节奏及情绪特点,配以固定节奏型的伴奏,伴奏型可分为打击乐伴奏、人体打击乐伴奏、人声伴奏。

课外音乐创作实践

它是指第二课堂中配合学校演出活动的有一定价值的音乐创作活动。老师需作细致、深入、具体的指导,它对于进一步发展特长生的艺术才华,培养特长生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是不可忽略的教育过程,体现了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创作类型有:为诗歌歌朗诵选配音乐、创作班歌及校歌、为舞蹈表演选配音乐等等。

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构建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为宗旨,给学生提供创作的自由空间,建立一种“主体创新”的新型创作教学模式

音乐以其声音铸造语言,音乐的想象是人类艺术创造和科学发展的思维宝库。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构建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为宗旨,给学生提供创作的自由空间,建立一种“主体创新”的新型创作教学模式,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

即兴创作的基本教学模式: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创作。

指导性命题创作的基本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确定命题———点拨指导———总结评价。(学生)情感唤起———个人探索———小组创作———表演交流。

课外音乐创作实践的基本教学模式:聘请学生老师指导咨询确立创作主题———启发引导点拨———实施创作过程———协调指导完善———进行成果展示———总结评价提高。

弱化教学考核,鼓励学生自主评价

新课程对教学考核的标准不再作统一规定,考核标准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提倡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音乐创作教学是以强调有探索性的生动活泼的创作过程为手段,而不过于强调创作结果的发展性教育。因此,音乐创作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探析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 篇8

【关键词】初中音乐 乐感 音乐鉴赏 教学

乐感的具备需要一定时期的有效积累,音乐鉴赏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接触大量优质乃至经典的音乐作品,在不断的欣赏教学中来形成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与体会。在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范畴,要透过各种优质的音乐作品的赏析教学来促进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形成,让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力更强,这样学生的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才能够得到真正提升。

一、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有机会接触与欣赏到大量优质的音乐作品,这是学生能够对于音乐形成自己的感受的一个基础。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应当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加丰富。课本中涉及的多是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这部分音乐当然有其教学价值,但是,却不是音乐的全部构成。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课本内容的补充,比如,可以引入一些学生更熟悉,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类型。透过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乐感和音乐鉴赏力,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学生大多喜欢听流行音乐,教师可尽量选择一些与学生兴趣爱好相近的音乐作品,有利于其对作品的理解,并促进其自身乐感的提高。比如,在听完齐秦的《北方的狼》后,教师先引导学生感悟歌曲描述的情感内容,在了解了歌曲的感情之后,再让学生聆听其他类型的作品,使其能够根据自身体验和感知对作品内涵有正确的理解。让学生接触到各类不同的音乐作品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一个重要教学途径,这个过程也能够让学生的乐感逐渐形成。

二、提升学生自身的乐感

随着学生接触的音乐作品的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会一点点增强,自身的乐感也会逐渐形成。这个时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多更为专业化的训练,让学生的音乐素养有进一步的提升。比如,可以让学生尝试欣赏一些更有内涵的音乐作品,或者是让学生慢慢接触一些更加丰富的音乐形式,让学生的乐感也变得更加丰富与立体。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乐感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指导非常重要,有效的引导过程可以促进学生音乐感受力的直线提升,并且能够更快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主要是为了提高其综合音乐素养。所以,不仅要重视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引导其进行自主演唱。在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时,教师可采取从整体至局部的方式。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与理解《青藏高原》该首歌曲时,应先让学生从曲名、歌手整体把握歌曲的思想情感,再对每句歌词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这样学生才能细细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教师可以采取这种重点曲目深入剖析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乐感的形成与深化,通常都会收获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转变课堂教学的固有形式

随着学生乐感和音乐鉴赏力的逐渐形成,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在一点点加深。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透过转变固有的教学形式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的乐感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可以更加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体会过程提供舞台,让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更强。比如,可以让学生结合一些曲目或者剧目来编排舞台剧,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话剧、戏剧等更有艺术价值的音乐形式,这些都会让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9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反思

《课标》中明确指出 7--9年级学段目标为:进一步增进音乐兴趣的要求,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等。在这节课中,我通过让学生们模仿蝴蝶飞、鸟叫声等各种动物的姿态与叫声,根据对乐曲的理解创编故事情节并描述出来,谈论歌/乐曲中所表的意境、几首歌/乐曲它们的相同与区别等,增进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力和模力,他们用肢体语言和思维创造表达出了对乐/歌曲的理解与赞赏,。同时,他们的音乐表现力,知识面、审美、欣赏水平也提高了。如:能够分辨出各种西洋、中国民间传统乐器及他们独特的音色,了解了作曲家格里格与圣--桑,体验到了中国民间乐曲与西方乐曲之间的区别等等。

不足之处是,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表现力还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表现在,回答问题的人数上,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大胆地举手发言。我想,应该是课堂上鼓动力度不够,如果在课前用 2、3分钟作简短的有关“欣赏”“审美”等方面语言动作的兴趣导入,或者是在课堂中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站起来”“动起来”,展示自己的想象,让他们跳一跳、动一动、离开椅子,课堂效果会更好一些。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篇10

一、前言

初中作为我国中学教育的初级阶段,标志着小学生向中学生身份的转变,但是思想和小学阶段相比,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学习性心理较强,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初中音乐课程的开设,既是国家提倡“音体美”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同时初中音乐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灵感思维,陶冶情操,优化知识结构,缓解学习疲劳等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效果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既有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策略方面的因素等等,针对此种状况,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已经把音乐有效教学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那么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如何实施,涉及到的具体教学策略又有哪些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者深思。

二、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狭隘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导致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初中音乐教师观念狭隘,认为音乐又不是升学考试科目,没有必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教学,就是自己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不会受到表扬或奖励,只要按照正常的教学任务授课即可,至于学生是否学到知识,学的多或少,掌握音乐知识的深浅程度,一概与教师无关,这样的教学心态,教学观念,又怎会到达有效教学的目标,实施有效教学,转变教师观念才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基础所在。

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为,教师台上精彩的讲解,照本宣科,学生台下被迫的机械的听讲,记笔记,课堂气氛沉闷无比,枯燥无味,整节课结束,老师教学任务完成,学生似乎从“苦海”中解脱出来,下课后反而变得活泼好动,这种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目前有很多老师依然在采用,久而久之,学生们在严肃而紧张的教学氛围就会产生对音乐的厌烦心理,进一步在课堂上表现出抵触行为,如打瞌睡,无精打采,分神等等,在这种教学状况下,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3.师生关系不和谐

师生关系不和谐是目前很多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普遍现象,主要是由于很多老师不论是在教学或日常生活中,始终把自己摆在“教师”的地位,对学生始终是严肃而紧张的态度,无形之中给学生造成一种“绝对权威”“高高在上”“不容侵犯”的形象,学生们对老师本来就是敬畏的心理,如果老师平时的表现不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不是经常和学生们一齐交流,探讨的,不是把学生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或“弟弟”“妹妹”“好朋友”来看待的,学生们也就只好“敬而远之”了,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加快,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已经受到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实施的方法和策略也是因老师而异,各不相同,本人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是班级的灵魂,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而引领不仅仅仅是音乐知识的传授,更是认真,负职责精神的传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就应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首先对音乐的认知方面,教师就应转变观念,树立音乐同其他学科,如语数外一样同等重要的观念,无论是不是升学考试科目,都就应认真的,一丝不苟的去教授,最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这种精神的影响,进而好好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都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否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而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多种音乐器具的使用,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避免传统以往的教师一个人讲解,学生被迫听讲的局面,其次还能够在讲解课本知识之前,播放一些与之相关的流行歌曲或古典音乐,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再次除去课内教学外,教师还能够组织学生多进行课外活动的音乐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为实现音乐的有效教学带给有利条件。

3.多元评价,增强自信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持续兴奋地情绪学习。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但是,评价不是生硬的,为了评价而评价的。找准课堂评价的时机,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中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点,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生适时的鼓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被欣赏的完美,从而更加有信心,有兴趣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4.改善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不和谐,致使老师和学生一见面就会表现的“剑拔弩张”,老师看见学生是面无表情,一脸严肃,而学生一看见老师就头疼,哪里还有心思听老师讲解?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为一句空谈,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持续愉快的情绪,营造简单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讲,从而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就顺利的实现了。

四、结论

初中音乐的创新教学 篇11

近年来,国外一些先进的音乐教学法传人我国。无论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还是奥尔夫教学法,都无一例外地把音乐创作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创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领域,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作环境、条件和创作方法,提供求新求异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机制,有利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胆识。而目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作教学还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许多老师认为:“创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太不现实,音乐教学只要完成教学的本体目标就行,他们尚未认识到创作教学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独特作用。

创新教学研究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音乐创作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化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人创新素质中的作用;通过对创作教学的研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胆识;使之逐步养成多向可变思维的习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深化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运用;强化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人创新素质中的作用。

创新教学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个人素质、调整知识结构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转变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式,这些都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凭借音乐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的关系。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伙伴”,为学生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如果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无论学生是否具有音乐天赋,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音乐教育要敞开胸怀,真诚地拥抱每一名学生。

创新教学也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其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教育。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用丰富多采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法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亦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创新教学研究的内容

即兴创作

它是指创作前无需周密酝酿,充分准备,仅就当前的感受而创作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创作活动。它是音乐创作教学的入门阶段,只要引导得法,就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创作兴趣。创作类型有节奏旋律问答、节奏重组、乐句填空等等。

节奏旋律问答,用一个节奏或旋律乐句作为上句或下句进行一问一答的简单创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先念或唱上句,答者创作下句,上下句之间不能有停顿,下句应落在稳定音上。

节奏重组,根据先前准备的若干张节奏卡片上的节奏,进行节奏的重新排列组合,看谁排列的样式最多。

乐句填空,写一两个未完成的乐句,由学生完成空缺小节的创作任务。注意乐句的半终止和终止音的正确运用。

指导性命题创作

它是由老师命题,或由学生自己命题,在教师指导下,有一定训练目标的较高层次的创作活动,创作类型有音乐制作、命题作曲、为歌曲、乐曲配伴奏等等。

音乐制作,以探索声音、模仿音响为主要目标,教师预先设定一种音响情境,给一个命题,学生利用人声或其他音响材料、乐器等,进行音响的探索和设计,最后进行表演。

命题作曲,由教师命题,并提出创作要求及提示创作方法,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由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自由命题。

为歌曲、乐曲配伴奏,学生根据乐曲的节拍、节奏及情绪特点,配以固定节奏型的伴奏,伴奏型可分为打击乐伴奏、人体打击乐伴奏、人声伴奏。

课外音乐创作实践

它是指第二课堂中配合学校演出活动的有一定价值的音乐创作活动。老师需作细致、深入、具体的指导,它对于进一步发展特长生的艺术才华,培养特长生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是不可忽略的教育过程,体现了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创作类型有:为诗歌歌朗诵选配音乐、创作班歌及校歌、为舞蹈表演选配音乐等等。

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构建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为宗旨,给学生提供创作的自由空间,建立一种“主体创新”的新型创作教学模式

音乐以其声音铸造语言,音乐的想象是人类艺术创造和科学发展的思维宝库。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构建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为宗旨,给学生提供创作的自由空间,建立一种“主体创新”的新型创作教学模式,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

即兴创作的基本教学模式: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创作。

指导性命题创作的基本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确定命题——点拨指导——总结评价。(学生)情感唤起——个人探索——小组创作——表演交流。

课外音乐创作实践的基本教学模式:聘请学生老师指导咨询确立创作主题——启发引导点拨——实施创作过程——协调指导完善——进行成果展示——总结评价提高。

弱化教学考核,鼓励学生自主评价

新课程对教学考核的标准不再作统一规定,考核标准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提倡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音乐创作教学是以强调有探索性的生动活泼的创作过程为手段,而不过于强调创作结果的发展性教育。因此,音乐创作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一方面,以掌声和“真棒”“高见”“见解独特”等简短而真诚的表扬,使学生看到希望、增添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诱导学生发挥想象、释放潜能、尝试创新;另一方面,用延迟评价的办法,给学生一个再认识、再理解、再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忽略“结论”重视“过程”。于是,兴趣——探究——创新——成功形成了永不枯竭、永葆激情的音乐创作教学生命线。

初中音乐愉快教学尝试 篇12

一、创设创新氛围, 引导学生做表演, 进行愉快教学

表演是学生喜爱的形式之一。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创新氛围,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 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玩、去实践, 使学生真正投入到音乐世界中, 从而实现师生的和谐互动。

例如, 在教唱歌曲《咱当兵的人》时, 我把学生分成三组, 分任海陆空三军, 音乐开始, 每组学生自编动作, 随着音乐节奏进入教室, 踏步;行军礼;手握钢枪动作;左手像走正步一样横放胸前, 右手下垂;右手放胸前、立起、向上伸直;踢正步;甩头等等各种动作, 当把这一系列动作连起来做时, 我都被学生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 不自觉地加入到学生表演的行列中。学生对自己想出的动作特别有感情, 因此, 在表演时也特别带劲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学生在自觉、积极、主动参与的情况下, 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又如在学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 我们可以先播放《吉祥三宝》让学生欣赏, 让学生判断具有我国哪个民族音乐的特点, 接着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片段, 通过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的图片、蒙古族服饰的照片、相关的风俗资料等, 让学生体会歌曲所描绘的“风吹草地见牛羊”美丽、富饶的草原景色, 感受歌曲抒情、宽广的旋律, 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般的美好境界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深处萌发一股热爱美丽大草原的情感。这时再鼓励学生去表演, 去发挥。学生情绪高涨, 边歌边舞, 全身心地投入到优美动听的音乐中。拓展练习是孩子们回忆会唱哪些关于草原的歌, 会跳哪些关于民族的舞蹈。学生们自由表演、发挥, 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舞蹈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二、学生自制乐器, 增强学习兴趣, 进行愉快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表现出音乐的时候, 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才会进一步提高。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一些日常用品和废旧物, 自己动手制作乐器, 如有的学生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锤;有的用旧锅盖当小镲, 有的用铁丝将两个啤酒瓶盖串在一起当碰铃;有的将碗中倒入不同量的水, 用筷子奏出七个音符等等。

例如, 在教唱歌曲《我们在一起》时, 我做了一个集体练习:把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 第一组击小鼓, 第二组打小镲, 第三组敲击串铃、三角铁, 第四组唱歌, 第五组舞蹈表演。五组轮换表演, 唱、奏、歌、舞交融, 所有的热情都展露了出来, 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激发了学习兴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自由想象, 创作音乐, 进行愉快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推动世界,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自编歌曲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已经掌握一定知识的中学生而言, 他们已经具备创作简单歌曲的能力。我们不难发现, 很多学生在高兴时嘴里会轻轻哼唱, 而唱的内容是自己随意“创作”的曲调, 可能并不完美, 却是学生音乐创作的雏形。音乐创作有很多形式: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为指定的节奏加上音高即兴唱出来;或为安排好的音高即兴加节奏唱出来;还可以旋律接龙, 根据上一乐句接下一乐句;或者让学生发挥情感自编歌曲。学生感到自己的“作品”被大家接受、认可, 充分体验到音乐创作的快乐, 灵感得到创造性发挥。

四、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进行愉快教学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只有在融洽、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 才能很快地进入音乐, 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 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轻轻地问候, 一句鼓励的话语, 都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欲。因此, 教师要精心备课, 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课堂上以创新能力为前提, 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对于课堂中可能出现的不愉快因素, 教师要以冷静、宽容、大度的气质, 巧妙地融而化之。

总之, 实施愉快教学, 可以让学生以轻松的姿态上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音乐课。用生活击活课堂, 用音乐点缀生活, 让音乐与生活密切结合, 使学生从中领悟音乐的真谛, 从而去发现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

摘要:愉快教学是教师怀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运用特定的方法、技能和技巧施加并影响学生, 激发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教与学的活动。实施愉快教学,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构建出自主互动、开放合作、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形态。本文通过创设创新氛围, 引导学生做表演;学生自制乐器, 增强学习兴趣;自由想象, 创作音乐;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四个方面, 阐述了在初中音乐课堂实施愉快教学的思考和实践尝试。

关键词:以人为本,愉快教学,创新,和谐

参考文献

[1]陈静.巧用教学策略, 打造快乐音乐课堂[J];北方音乐, 2013 (11) .

[2]廖乃雄.音乐教学法.中国音乐学院出版.2005 (7) .

[3]廖乃雄译.奥乐夫音乐教育法初步.安徽文艺出版社会, 1987.

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篇13

1)课程名称:音乐鉴赏教材使用情况:

2)任课班级:高一段

3)计划教学时数:18课时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本学期的音乐欣赏主要包括了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作音乐亚非拉民间音乐三个方面。让学生学习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和了解学习世界音乐文化同时也了解了音乐文化与其他艺术形式其他人文文化的同构关系有益于学生开阔文化视野。

2)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以达到素质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篇14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乐曲《饮酒歌》,感受乐曲不同部分的情感变化,从而歌剧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地表现乐曲并能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了解歌剧《茶花女》,并能哼唱《饮酒歌》的主题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听赏音乐的主题,哼唱歌曲,并感受乐曲不同部分的情感变化。

【难点】

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分析、理解音乐,了解演唱形式。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茶花女》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介绍歌剧《茶花女》的故事情节,引出课题《饮酒歌》。

(二)感受体验

1.初听乐曲

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是男主角阿尔弗雷多在女主人公薇奥莱塔举行的宴会中举杯祝贺,用歌声表达对薇奥莱塔的爱慕之心,薇奥莱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回答,所以在速度上是稍快的。

2.复听乐曲

并设问:歌曲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剧的第一幕表现了两人的对唱表达了他们互相爱慕之情,在最后一段客人们的合唱也增添了这首歌的热烈气氛,所以《饮酒歌》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音频,引导学生聆听时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歌曲的旋律重复了三遍。第一遍为阿尔弗莱德的`独唱及朋友们的合唱;第二遍为薇奥列塔的独唱以及两位主人公的对唱,最后有合唱呼应;第三遍是客人们的合唱。

2.教师播放视频音乐,引导学生随音乐体态律动,感受音乐的起伏,并结合乐谱找出发生起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这首单三部曲式的分节歌以轻快的舞曲节奏、明亮的大高色彩及六度大跳的旋律动机贯穿全曲,在装饰音——倚音的辅助下,表现了主人公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充满青春的活力。同时又描绘出沙龙舞会上热闹、欢乐的情景。

3.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跟琴哼唱。

4.教师播放《茶花女》片段,伴随音乐,引导学生已小组的形式,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歌剧的魅力所在。

5.完整地播放音乐,深入体会歌曲的情感变化。

(四)巩固提高

教师通过播放威尔第的另一部歌剧《弄臣》片段,并提出问题:此作品与《茶花女》有和不同?请小组展开讨论后,教师顺势介绍作者威尔第的生平。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感受歌曲《饮酒歌》不同部分的情感变化,了解歌剧。

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篇15

一、引入流行音乐的初中教学现状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 目前我国在流行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 局限性大。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会出现极大的局限性, 主要是以国家规定的音乐教材为主。众所周知, 在教材中基本上都是民族歌曲和经典歌曲, 而初中生对这类歌曲的兴致不全是很高, 感觉很难理解, 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缺少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入, 使得音乐教育的成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 教师观念陈旧。

许多教师对流行音乐认识不深刻, 并且认为流行音乐没有艺术性、科学指导缺乏, 因此, 很多老师都会本能地对流行音乐产生排斥。带着这样的教学观点, 流行音乐无法在教学中大量融入, 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改善。

3、学习积极性低。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 青春期少年对学习的积极性低, 所以必须要调动学生积极性, 才能让音乐学习更加具有激情。

二、流行音乐在初中教学中的策略

针对在音乐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可以采用将流行歌曲引入融入的方法进行改善。以下是对流行音乐引入初中教学,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策略。

1. 选择教育意义强的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也应该建立在教育的范围中, 学生在对不同流行音乐进行赏析的同时, 也可以对其中的教育意义有所领悟, 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 能够在思想上进行改变。例如:《我的中国心》是张明敏的代表作品, 节奏酣畅淋漓, 慷慨激昂;同时, 也将对中华民族的眷念深深的融入进去, 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之中,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举多得。

2. 符合学生心理的流行音乐。

初中生处于人生一个特殊阶段, 因此, 流行音乐也应该选择那些符合学生心理状况的曲目,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也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下, 身心良好发育, 在音乐的气氛中, 对生活、人生有所领悟, 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例如:周华健所唱的《朋友》、何炅代表作《栀子花开》等, 都是有着深刻的内涵, 《朋友》中学习友谊的重要性, 拓展交际, 也需要看透友谊的真正本质。一生一起走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而不是酒肉朋友。张韶涵演唱的《隐性的翅膀》, 旋律欢快, 情感如此真挚, 在歌词之中, 感受到那种不屈不挠的信念与毅力, 以这样的方式传达正能量, 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3. 开创多媒体教学。

现在的教学方针之中, 多媒体绝对是核心领域, 能够直观便捷地传达所需要讲授的信息。在进行流行音乐教学的同时, 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性教学, 所达到的教学效果绝对会稳步提升。学生在学习流行音乐的过程中, 听觉、视觉方面同步接收信息, 能及大地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在教育意义上而言, 多媒体教学为初中生的音乐理解、学习提供了一条捷径, 可以更快更方便地去掌握流行艺术中音乐的技巧与韵律。

4. 运用方式需注意。

优秀的流行音乐, 都是在某种创作背景之下完成。而这些创造的背景更能够给人深思, 这点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的一点。例如:《感恩的心》是一个天生聋哑的女孩子, 从小父亲离世, 母亲与她一直相依为命, 直到妈妈也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在极度的恐惧与悲伤之中, 她用自己的语言, 来向她的妈妈诉说, 她会好好活下去, 妈妈可以放心的离开。在妈妈离世之后, 这位小女孩一直都在大雨滂沱之下, 一遍遍地用手语做着《感恩的心》。这首歌有一个如此凄美、婉转的悲情故事, 极具内涵, 在优美的旋律之下, 感人肺腑, 教育意义极大。

5. 有民族意义的歌曲。

选择歌曲之时, 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民族意义的曲目, 效果肯定会更好。现在有很多歌曲, 虽然有民族歌曲的元素与传统音乐进行融合, 却依然受到中学生的喜爱。比如《青藏高原》、《天路》、《最炫名族风》等, 这些歌曲跟中国传统歌曲大有不同, 但是也很有民族韵味, 加入这样元素的流行歌曲, 能够将传统与流行拉近距离, 让老师、同学之间能够加强交流, 在潜移默化之间, 让学生可以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6. 歌曲选择把握“度”。

流行音乐融入教学课堂之中, 想要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还是要注意在“度”上面的把握。首先是在质量上的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 不能一味的对优点进行宣扬, 而将缺点隐藏。让学生看到实物的正反两面, 对任何东西都要进行客观对待, 不能盲目;数量也要在掌控之中, 在教学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 应能够恰当把握, 适可而止, 让学生能够理解即可。

7. 教师素养需要不断提升。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传导知识的作用, 因此, 教师的专业素养、文化情操, 都会直接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流行音乐将艺术和社会相融合, 教师需要从多个渠道去了解音乐, 能够使流行音乐的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不仅是在课堂上, 在学习之外的时间, 也可以针对流行音乐积极的开展课外活动,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见解进行接纳, 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性, 彼此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 这也是教学过程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选择流行音乐有针对性, 才能将流行音乐课堂开展得更好。

流行音乐必将是未来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引导学生对待流行音乐能够客观理智,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是当前初中教育的当务之急。初中音乐教育, 将一些教育意义强、容易被接纳的流行音乐引入, 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可以培养起音乐欣赏的情操、理想, 对流行音乐进行品鉴,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 也是一项极好的教育途径。针对我国在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 而这样的策略有利于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进步。

摘要:音乐教学模式是现下初中教育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高低, 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对以后的音乐艺术追求也是有极大的影响, 良好的音乐气氛也对处于身心发展状态中的初中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加强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引入, 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对音乐的兴趣, 对于现在教学中已经出现的问题, 也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本文在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进行了探讨, 并且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引入

参考文献

[1]高亚娟.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黄河之声, 2012, (10) :43.

[2]胡芸.探索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青乐的运用[J].新课程:教师 (下旬) , 2012, (2) :39-39.

[3]刘丽娜.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与流行乐曲的结合[J].教育界, 2012, (32) :121.

[4]蔡成风.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导入[J].考试周刊, 2013, (2) :182.

[5]华星兰.融流行音乐于初中音乐教学中[J].教书育人 (教师新概念) , 2013, (8) :40-40.

探讨初中音乐教学 篇16

【关键词】寓教于乐 音乐活动 音乐素质

学生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在现今许多中学里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节奏教学上,一方面学生学习了音乐理论知识,却无法正确、流畅地读出一条节奏或通过唱谱自学一首歌,即使模仿,也缺乏流动感。另一方面,却有很多学生在业余时间,花费高昂的学费进行器乐或声乐的专门训练。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单一的、老套的教学形式;理论、机械、枯燥、缺乏活力的内容,抑制着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导致他们潜在的音乐才能、创造力、想象力逐渐地,甚至有可能是永远地消褪。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音乐教育理所当然应走在素质教育的前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才能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适应新世纪的教育需求呢?

一、寓教于乐,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寓教于乐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中学生在娱乐中产生积极情绪,受到美的感染。乐理知识表面看来比较乏味,可通过有趣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ru] ml sola”五个唱名的音高时,在课前用不同颜色的纸做出五组头饰,分别写上唱名。游戏时,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每组队随便站在一起。教师弹一遍c大调音阶,然后改变顺序弹奏五个音,各组学生听到后边唱边迅速排列,展开比赛。这样趣味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通过听、唱形成准确的音高概念,并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听辨能力。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美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鉴别能力,使他们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情境,使他们在美的旋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想象,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譬如,在欣赏童话故事音乐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陶醉在欢快、活泼、优美、动听、有趣的音乐声中,情不自禁地舞了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自然表演得非常精彩。通过欣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质

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巩固与提高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扩大音乐视野,丰富音乐经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下面主要谈谈以大型团体表演为例的课外音乐活动的点滴体会:

(一)课外音乐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大型团体表演的排练当中先让学生听唱,理解歌曲,逐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诸方面表现要素,使学生在美的素质、美的陶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例如,可以在排练器乐合奏《黄河大合唱》和有关电影歌曲时,使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快乐和幸福,由音乐联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队歌的磅礴气势,提出表现这段音乐的情绪应加大动作幅度和力度,更改后,经学生一表演,确实达到了比较完美的效果。这样一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发展了艺术素质,提高了艺术能力。

(二)课外音乐活动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在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充分表现。学生的表演才能得到施展,潜能得以挖掘,找回了自信,“我能行”成了学习生活的动力。在鼓励学生个性表现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和谐美,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学生参加音乐活动之后,往日的“娇骄”二气没有了,不但能吃苦耐劳,而且为集体争光,以集体利益为重。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思想不只是口头上的慷慨激昂,而是闪烁着行动的光芒,尤其是体现在日常生活学习的一言一行中,这让所有关心爱护他们的人感到了无限的欣慰。通过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换来的不仅是全体学生音乐知识的丰富,更主要的是对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因此,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发挥“两主作用”,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

这里所说的“两主作用”,即是教学之中我们所坚持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两主”教学原则。教学中的“两主”作用虽然提出很久了,但是真正开始实施还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以后。中学音乐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但是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下只强调学生“听话”,“依照教师、教材学习”,很少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之中发挥自己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新时期、新观念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两主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强调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公。音乐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学生服务。那么,在音樂教学中怎样才能发挥好“两主作用”呢?应始终把学生放在主要的地位,把音乐教学中的学习权、主动权下放给他们。即教师在始终站在“导演”的角色为学生指导,不能一切由教师包办代替。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锻炼自己,培养学习能力。高中学生已有各方面的音乐基础,教师可以放手让他们学习乐谱知识,学习音乐中的唱法、技巧。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音乐社团,自己排演文娱节目。教师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指导好学生。

上一篇:教学方法设计的主要依据下一篇:工商局不予立案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