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通用14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篇1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的以外,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实验的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以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在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成功与失败、教给学生生物实验“四步分析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还是必要的!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并就实验分析的方法进行初步探索,总结归纳成了“四步分析法”。

一、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三”)中,选取的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择。

二、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三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3、关于纯度问题。有的实验如“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这一实验对蔗糖的纯度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所用蔗糖放置时间过长会被微生物分解成还原性糖,那么用斐林试剂检验时也会出现砖红色的沉淀。

三、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压片一步也容易漏掉。

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3、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四、显微镜的分析

需要用显微镜的实验,有时会因为操作的失误,或显微镜镜头污染等问题,而影响观察,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显微镜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对光程序、高倍镜观察程序等。有的学生不按程序操作,结果既耽误了时间,又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而且易损坏显微镜。例如常有学生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把盖玻片压碎了,弄脏了镜头,就是由于这些学生在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这样,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眼睛看着物镜,同时下降镜筒,让物镜接近装片,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观察到清晰物像。此外,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有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观察。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贯彻,大纲

高中生物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的关键。新大纲通过教学目的、课程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中注意的问题、考试考查重点几个方面将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分为了六个部分进行。新大纲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1世纪的总体要求, 体系完整、知识系统性强、内容与课时吻合。其中经典的生物学知识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高中生物教学新大纲特点分析

新大纲中对原有体系进行了调整, 高三年级的选修内容改为复习高二年级的知识和初中的生理卫生内容, 体现了教学大纲充分考虑了学生高考的需求。同时明确高中生物知识教育方面、思想教育方面、能力培养方面三方面的教学目的。同时更新了高中生物教学知识点, 指出了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门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 说明了高中生物教学应着眼于基础教育。同时强调了高中生物教学应通过教学过程及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基础实验技能。

2 如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贯彻执行新教学大纲

2.1 加强教师培训, 领会精神, 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首先要加强教师新大纲的学习, 使教师深刻理解新大纲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等。通过深刻地领会新大纲的主题思想及具体要求, 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新大纲落实到实处。另外, 由于新大纲中对于知识结构也进行了改变, 因此, 授课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更新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以适应新大纲的要求。

2.2 加快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 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多数高中已经开始实施多媒体教学, 但是其并没有将多媒体的优势真正地发挥出来,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地应用到教学中, 将其优势最大发挥。

2.2.1 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辅助生物教学

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 把本来在课堂上无法得到的直接经验通过多媒体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化为较形象的知识、较理性的知识化为较感性的知识, 使知识形象化地表现出来。如声音、灯光、图片、照片、动画以及电影的有机组合变化, 起到传递感性经验的作用。计算机灵活多变的组织和表现方法还能有机组合教学材料,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加深理解, 掌握原理, 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应该根据教学内容, 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设计。

2.2.2 利用多媒体环境, 进行学生自学辅导

利用多媒体环境, 进行学生自学辅导是一种替代教师讲授的形式, 作为对课堂补充, 教师根据教材的要求, 编制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知识讲解、举例说明、信息演示、评价打分、反馈建议等方面的内容。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下, 由计算机向学生提问, 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在计算机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 除了可广泛接受多媒体传递的社工内务教学信息的刺激以外, 还有其独特的地方, 首先是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学生掌握人机交流作用中的主动权, 能充分参与学习;其次, 学生可以按人类思维方式, 即学习过程中的非线性网状进展方式去获取知识, 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控制和调整学习过程。

2.2.3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实验辅助教学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生物实验, 它除了具有录像优化实验的相同效果外, 它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按照生物教学的要求, 模拟出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模拟演示, 有利于学生提高求知欲望和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教学中的规律。

2.3 加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改革, 促进新大纲的实施

新大纲从素质教育和培养未来社会合格的接班人出发,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要求, 要达到这些目标要求, 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 真正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 改进教学方法, 使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从面向少数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化, 从重智育向知、情、意、行协调发展转化, 从重知识、理论向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和技能、能力并重转化。因此在贯彻执行新大纲的过程中, 必须通过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加快新大纲教学目的的达成。

2.4 加快高中生物教学实验的实施, 促进新大纲教学目的中实验教学目的的达成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 细致的观察是实验所必须的要求,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时时要求学生细致、全面, 而且要有条理地进行实验。对于实验中的现象等进行详细地观察及记录。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 还要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实验中的错误现象要及时进行纠正, 加深学生对于实验的感受,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但是开设实验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在原有5个实验、实习的基础上增加到24个, 学校的实验设备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尽早根据新大纲的要求, 配备实验设备;教师应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创造条件, 开齐上好实验, 否则就难以落实大纲的教学要求。

3 处理好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促进新大纲的实施

作为学生未来技能的基础, 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 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 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就成为一种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 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发展学生的素养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虽然存在矛盾, 但它们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高考考纲界定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 其实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素养提高为核心任务的教学, 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因此, 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要废除“高考”制度, 而是要进一步完善考试和“高考”制度。就现实的高中教学而言, 抛开应试而谈学生发展是不现实的, 以追求学生升学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是教学的悲哀, 是对学生未来的不负责。我们不能期待两者的完全重合, 但追求两者的最大交集则是每个教师应该做的。

4 结论

高中生物教学作为高中基础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学效果对于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新大纲的实施为我国高中学生基础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但是对我国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新大纲, 我国必须提高高中生物教师的培训与学习。通过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促进新大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欣.高中生物教与学[J].西南教育科技, 2005, 12.[1]王欣.高中生物教与学[J].西南教育科技, 2005, 12.

[2]吴利军.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前沿, 2006, 7.[2]吴利军.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前沿, 2006, 7.

[3]赵东强.关于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培养目的分析[J].科教导报, 2006, 4.[3]赵东强.关于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培养目的分析[J].科教导报, 2006, 4.

[4]张晓东.高中生物教学经验谈[J].信息科技, 2004, 9.[4]张晓东.高中生物教学经验谈[J].信息科技, 2004, 9.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篇3

一、先了解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预测,也可能是在以往教学中的遇到的。)并且能找出这些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行性进行深入思考。

(一)对学生的思考

学生是教学的基本对象,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广度、以及层次,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修正、强化来达到教学要求。

(二)对教材的思考

首先要通读教材,把握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找准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是否有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

(三)对组织教学的思考,包括问题如何设计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四)总体评价

教学效果、教学反思与改进方案。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主要反思以下几方面:

(一)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反思

生物知识的学习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内容时,可以和学生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分为几个阶段?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当有同学提出“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为什么有的细菌是好氧细菌?”问题时,互动的内容就更进一层。

(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

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思维等能力。如在“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时,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求含糖量高,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植物组织,课本选定是苹果,可提问:“选用西瓜可以吗?如何鉴定人体血液是否有还原性糖?”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

老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生物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相应的审美能力。如:由“三鹿奶粉事件”讲食品安全,通过北极的冰山融化,联想气候变暖。使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同学们,我们要有环保意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讲到这里,师生情感产生共鸣,,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

(四)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的分析,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解决办法。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下面谈谈对课后日记的反思:

1、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有的放矢寻找“办法”,使之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逐渐趋于“完善”。例如讲授“种群”这个概念时,看起来学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组成一个种群”。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同种生物”既包括幼体还包括成体的所有集合,既是一个进化单位,也是一个繁殖单位。

2、记课堂的成功之举

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如在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把复杂、繁琐的知识用简明的字组成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Ι”。这就有助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这些做法显然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意”之作。记录它们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3、记学生见解

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如在讲述《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中,材料选择,要求白色或近白色水果组织。教材选择苹果、梨。有些学生提出用西瓜作材料,因为西瓜甜。最后,经过讨论,西瓜不可以直接用于实验。红色会相互干扰。这使学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加以反思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督促我们更加认真备课,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4、记再教设计

通过梳理与反思,特别要反思学生的意见,因学生意见是自己教学效果的反映,这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渠道。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高中生物生物教学总结 篇4

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生物实验室实验教学工作,以及高二(3)班生物教学工作。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本学期高二的生物要完成选修1和选修3二本书的教学,教学任务重。本学期实验是量多,特别是初一和高一,还有就是高二生物技术实践课。现就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验室工作

1.在实验教学工作中,首先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常规的实验内容,掌握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与教师任课的大致进度和时间,在开学做好本学期的生物实验计划,为实验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工作。在每一个实验中, 药液的配制、选材都将预先实验,取其最佳的实验效果,达到实验的目的。根据任课教师开出实验通知单,或在特殊情况下,提前告知要做的实验(但在实验后要及时补填实验通知单),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做到准、净、齐和及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对有些实验,实验教师应事先亲自试验,若有改进的实验或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的,向课任教师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在实验过程中要协同教师随堂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者帮助任课教师进行实验课的指导。生物实验中指导年黄倩倩进行实验准备和教学。

2.实验室管理。我行了一个全面的整理维护和维修。实验室的贵重仪器特别是显微镜,进行维修;如显微镜箱体、目镜物镜污染、镜筒下滑等情况,本人利用无课的间隙对其进行修理。很多仪器藏污纳垢严重,也一并进行了清理清洗工作。实验室的仪器使用以后防锈防尘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较精密的显微镜等仪器,每使用后,要认真清理和擦试镜头和有关活动的部件,然后装入箱内保存,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玻璃仪器使用完毕以后应该及时清理清洗的,玻璃仪器重新进行清洗整理和贴签,分类分规格放置,这样使用起来方便,便于管理。不能无序放置。备用的玻璃仪器不能都拿出来使用。对实验室的仪器用品,要象对待自己家的东西样爱护,仪器做到常清点,常保养,常维修,随取随用随维护,药品使用注重节约,用多少配多少,用剩的药品集中放置。玻璃器皿、玻片标本的破损给予相应的记录。熟炼地操作使用生物实验室的仪器,并介绍给课任老师使用。在学期结束前,将仪器进行全面清理和维修,做好记录,并进行盘点。做好实验室的水电管理工作和防火、防毒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把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按时打扫实验室卫生,确保室内外的整洁。

3.认真做好实验台帐的管理,对新进仪器的进行录入仪器帐目表中。对实验通知单,分组演示实验和仪器使用维护和维修等做好记录。对仪器柜贴签,对玻片标本盒帖签,对滴瓶帖签,对应配已配仪器录入电子文档,对仪器药品进行盘点并录入电子文档,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

4.优质服务,提高实验效率。生物实验室更新了仪器柜,仪器的摆放既要科学合理,看上去又要使人有一种舒适美观的感觉,我开学后首先利用无课的间隙,对实验室内的仪器进一点重新安置,按照仪器的类别,分柜摆放,根据仪器大小规格,移动仪器柜内活动隔板的位置,将仪器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对仪器柜门和抽屉贴小标签,将仪器进行分门别类分层分柜。仪器、药品存放做到分类存放,定橱定位,取用方便,效率较高。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在实验结束,也应及时清洗、整理、归放。

二、高二生物教学工作

1、本学期的高二已经完成了生物已经完成学业水平考试,文理已经分科,对理科生而言生物是一门主科,新课教学内容主要是选修1和选 修3,选修内容也是高考的内容,因此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在学期初,就制订好全学期的教学整体计划,并告诉学生,使师生紧密配合好。

2.注重新课学习,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构建知识网络。生物学基础知识教学是学业水平的基本要求,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模块学习必须立足课本,以大多学生己有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并根据开始确定的临界生分层教学。教学内容要细而全,要有层次。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本基础题为水准,把深刻、精确、熟练作为教学目标。在方法上可运用概念图和图解,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归纳、整理和分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图。引导学生学会识记的一些方法。强化新知识的消化吸收,给学生多练的机会,如绘制概念图,绘制图解等,听写默写概念,背诵朗读基本原理等等,划出课本中重要的句子段落等。布置适当的作业。重视课前的复习巩固。进行章节复习小结。遵循学习规律,“学识习之”。利用图解和概念图有助于形象识记,动员学生的运用多个感官,如手写口读,眼看心记,克服遗忘。3.以课本为主进行,选修1 能做的实验尽量完成,给学生充分动手的空间。使学生产生兴趣。对课本中何涉及到很生僻的概念,领导学生读,学会读书是个不错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作用,也让学生体会到“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规范训练答题,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审题时,看准关键词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重视题干中的指向性条件;分析时,要突破思维定势,利

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落实好与题目契合的知识点及其相互联系;组织答案时,要特别注意答案的科学性、精确性、逻辑性、创新性,正确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全面考虑,答全要点,行文要简洁流畅。要规范训练和提高解答选择题的精确性,做到一次性不失误或少失误;训练学生解答简答题时,除加强解法指导、重视解题思路分析外,要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

4.注重探究式学习和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内的师生互动式,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式学习,在有效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的,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生物学教学中的多种问题,反思教学中的自身行为,对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问题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和提升已有的认识,进,使课堂教学达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效果。开展研究式学习,拟定研究性学习的题目,指导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生物的科学素养。

5.平时我也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三人行,必有我行焉。我注意平时和其他老师交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教学方面的好的经验、方法,学习管理学生方面的好的办法,本学期取他人之长对我的帮助不小。本班在中考中取得了好的成绩,感觉非常圆满。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篇5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

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的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2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第1课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生物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从之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在这样理念的促进下,“引导──探究”发现式教学法应运而生。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就是“引导──探究”式学习过程。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1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的知识为基础。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Ⅰ)。

(2)技能目标:能够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Ⅱ)。

(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②参与交流。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理解酶作为催化剂的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PPT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理解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方法]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通过生活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我们熟悉的化学无机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但是需要高温、高压等条件。而在人体内,大约每分钟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完全是因为酶的作用,酶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是怎样起作用的?

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解决方法] ①利用PPT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②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

五、设计思路

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既然学生们知道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就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酶的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然后通过过氧化氢酶的实验来让学生理解探究实验的设计原则、一般思路,得出的结果。教师利用PPT的方法直接给出更加形象生动,容易理解。要求学生记住探究实验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量原则。以及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对照实验等概念,再通过对实验中自变量改变训练学生在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变量。

学生通过亲身感知酶的作用,顺理成章引入酶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知识点。利用PPT中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以及绘制“没有催化剂、无机催化剂、酶的催化效率曲线”的比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催化作用更加显著)。

六、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实验材料

七、教学过程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学生对酶的概念掌握的不是很好,注意教学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如活细胞产生(交代来源)、具有催化功能(只有一个作用)、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或RNA)。

2.酶的催化特点: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学生学习时,容易将第三个特点忘记,需要强调。

3.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学生接触这个概念时,化学中活化能的概念还未给出,所以接受起来很困难。注意讲授过程结合PPT上形象的漫画图及动态图说明酶的作用机理。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 篇6

来到二十中任教高中生物已经两个星期,在生物科组的老师帮助下,以及自己的努力,教学工作渐渐走上正轨。这两个星期里,给任教的六个班共上了3节新课。在这里我主要针对第一章第二节细胞多样性的这课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这一课共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给同学们展示不同种类细胞形态各不相同,体现出细胞形态的多样性,并从细胞形态结构的不同点出发,引导同学们感受细胞结构的不同则导致功能不同这一观点。又让同学们在形态各不相同的细胞中找其结构的相同之处,再引导同学们理解动植物细胞有统一性。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与生活有关的例子,或者是让同学们联系到初中学习过的内容,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比如,在讲解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时,可以让同学们翻开课本的第四章,观察一副人的正常红细胞的形态图片,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红细胞的形态,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同学们思考,红细胞的作用,以及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对其功能的行使有何益处,等等。还可以给同学们举另一个例子,初中生物课上同学们以及观察过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同样可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给同学们讲解洋葱表皮细胞排列得非常紧密实际上有助于它起到保护和支撑洋葱内部结构的作用。通过这些熟悉的例子,可向同学们渗透结构决定功能这一观点。多举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例子,或是给同学们展示一些新鲜的图片,可带动课堂气氛,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注意,引导同学们对问题的思考,让同学们感觉到生物课堂的有趣。

在同学们对细胞形态结构开始感兴趣的时候,给同学们讲解要观察这些形态多样的细胞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对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初中的时候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上可以让同学们边观看课本中显微镜的图片,边让同学们回忆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我则在黑板上把显微镜的一些基本构造列举出来,并逐一给同学们介绍各构造的使用方法及功能。对课本中的观察细胞形态的实验也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整个实验过程,包括如何取材,如何制片以及制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就是用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重点讲解显微镜观察过程中的方法和步骤,让同学们理解为何先使用低倍镜观察再使用高倍镜以及为何在使用高倍镜过程中只能细调,不能粗调,等等。这一教学过程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简单的图片,让同学们可以直面地去理解。高中生物的学习主要是建筑在理解上,不能单靠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中,可从这些教学过程中给同学们渗透学好生物必须要多思考,多动脑以及勤动手。讲解完整一使用过程后,我还和同学们一起来总结,使用高低倍镜头的一些对比。可以从放大倍数,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视野的明亮程度等方面去总结,让同学有一个更深入的体会。再者在这一课中我还给同学们讲解了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一个上下左右颠倒的虚像。并通过一道简单的题目让同学们理解何为上下左右颠倒的虚像。我在黑板中画了一个字母“b”,告诉同学们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问大家实际中这一物体形态如何,并给出了四个选项A.“b” B.“d ”C.“p” D.“q”。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给出了正确的答案。通过这一个例子,增强了同学们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以后遇到相似的题目也能很快正确地答出。最后还给同学们留了一道思考题。在课堂中,我认为不能只是教师一味地讲解,必须要通过和同学们一同思考问题,一起解决问题,给同学们留一些高考的常考点,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们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要研究教材,制定教学过程,还要多做高考题,挑选出典型的题,留给同学们思考,并及时给出答案,才能增强同学们的做题能力。

这就是我对上这节课的一些见解,由于经验不足,望大家可以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谢谢!

李敏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 篇7

一、精心设计课前问题, 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应该先布置一些思考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主动学习的习惯, 还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 扫清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 提高听讲水平, 使课堂笔记更有针对性。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 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由此来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尤其是对学习后进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受益。

案例:必修I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1) 咸菜是如何研制的、连续嗑带盐的瓜子, 你的口腔和嘴唇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 腌制咸菜时, 常常要放一些盐, 却不加水, 然而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 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 (3) 蔫了的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 会有什么变化? (4) 你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例子呢?

这样的问题设计看似简单, 但因联系生活, 又紧扣教学内容, 学生不仅感兴趣, 还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线索。

二、巧妙设计课堂导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言是教学活动的开始,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设备,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调动学生求的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集中精力;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等作用。

案例:在学习《植物激素调节》一课时, 可以这样导入:形容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 “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 通过羞花导出植物的感性运动, 在通过生活中的植物向日葵的生长, 导出植物的向性运动。生物学有许多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 生活实践能使学生有亲近感和实用感。可以使学生从已知领域容易地进入未知领域, 能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课堂教学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系统内的信息传递。即信息在教师——学生, 学生——教师, 学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课堂教学的成败, 取决于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 掌握了多少, 有什么样的能力提高, 也就是取决于信息传递的效率, 即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制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有来自学习内容本身特点的;有信息载体形式的;也有交流方式的等等。

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一门学科, 学习和研究生物都离不开对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观察、实验等直观形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应用各种直观手段。如通过模型、幻灯等直观教具来增强学生的认识。在课堂上通过设置问题, 层层递进, 通过带有悬念的问题不断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应该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 教师要营造好对话环境, 构建好对话关系, 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对话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要创造教学情境, 使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教师要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刺激, 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心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增加一些反馈性的评价, 通过课堂上的教学评价, 巩固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增强学习信心, 增加信心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板书设计的重要性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是教师语言艺术的书写形式。好的板书能提炼出一堂课的精华, 可以配合教学突出重点, 加深印象, 增强效果。一副独具匠心的板书, 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更是学生认知的“脚手架”、教师教学的“导游图”、师生互动的卷轴。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 我们很有必要去继承和发扬那些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传统教学方法。

板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板书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途径、板书是有效的学习必要途径。

板书设计的原则:概括的精炼行、计划的周密性、思路的条理性、内容的启发性、形式的没感性、书写的规范性。

五、课堂总结的重要性

一节课即将结束时, 经常有教师会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们有什么收获?很多人认为课堂小结只是流于形式, 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 但我认为有效地进行课堂小结可以使学生受益匪浅。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成功设计好课堂小结, 既可以冶情励志、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又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既可以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可以承上启下, 为新课作铺垫, 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摘要: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高中生物应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同学, 倡导探究性学习, 注重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通过改变教学方式, 精心设计课前问题, 提高教学效率, 巧妙设计课堂导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增加师生互动, 给予充足时间思考讨论, 加大精讲精练, 拓展教学环境, 增多教学辅助手段, 尤其在实验方面, 使用幻灯片, 图片等教学工具,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2]《学周刊》2011年32期

高中生物教学浅见 篇8

【关键词】课堂导入 课堂气氛 课堂模式 课堂时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39

正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每一位教师也都有自己的教学理想。有的教师继承韩愈的《师说》精神,专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使命;有的教师不仅努力完成知识的传授,更尝试多样的途径发展成为学生的心灵工程师和良师益友;有的教师则不断推进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双向提升。其实,不论是哪一种教学理想,都与我们的学生息息相关。

毫无疑问,教学理想的实现需要教师脚踏实地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其中教师对于课堂的专注更是必要的。不论是课堂导入、课堂气氛、课堂模式还是教师对课堂时间的有效运用都是影响我们教学理想实现的重要因素,因而也是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思考和潜心研究的。在学生高中时期需要学习的众多科目中,高中生物是一门对学生记忆能力和理性思维要求都比较高的科目,生物教师提升教学艺术的任务就更加必要了。本篇文章即以高中生物的教学为例,浅谈笔者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一、不断提升课堂导入的教学艺术

课堂导入在传统的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有的教师甚至认为,高中生物学习本来就时间短、压力大,进行课堂导入环节,是一种浪费宝贵课堂时间的表现,还不如直接教学。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有中国有句俗话叫作:“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堂导入是引导学生们快速进入学生状态、了解本堂重点的必要的过程,是为学生课堂上更好的学习状态打基础的阶段。我们甚至可以说,好的课堂导入就是教师成功教学的一半。而高中的生物知识在跟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枯燥性,因此,就更需要精彩的课堂导入环节。

举例来讲,高中时期,生物课中关于细胞的知识是必须要重点学习的。在课堂开始的时间,教师可以将与细胞研究有关的整个历史脉络讲给学生听。学生被跌宕起伏的细胞发现研究史所吸引,自然就会时刻紧随教师的脚步,以积极的学习状态进入这次的生物课程学习之中。好的课堂导入,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哪些是学习感兴趣的,哪些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哪些与本课的重难点联系紧密等等许多因素都是教师要提前充分考虑的。

二、不断致力于轻松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

毋庸置疑,课堂气氛奠定了课堂进行始终的一个重要基调,不同的课堂气氛类型带给学生们的学习感受是不相同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往往可以更好地发挥潜力、提升能力,所以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够在一个相对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往往更能时刻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高效地学习、学好生物知识。但是凝重压抑的课堂气氛,只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让学生感到紧张和不安,学生不仅很难顺利掌握该节课的知识,还有可能渐渐厌倦高中生物这门课程,失去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建立和谐美好的生物学习气氛呢?我们认为,教师首先要加强师生交流,拉进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平等沟通,让学生逐渐信任自己、进而对这门功课的学习建立信心和感情。学生喜欢任课教师、喜欢这们功课,就会逐渐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生物的学习,和谐的课堂气氛自然就能逐渐建立和形成了。另外一个方面,教师要注意自身教学语言的艺术,更多地使用一些简洁明了、富有幽默感的教学语言。总之,教师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中致力于建立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尽最大可能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努力激发学生们探究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三、不断尝试新型的课堂模式

不同的教师在课堂模式的选择上有自己的喜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突破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尝试新型的课堂模式。这样不仅有益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艺术、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之間的互助和合作,所以我们就可以定期开展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的课堂模式。学生们通过热烈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不仅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实现彼此之间情感的联结。教师在学生们探讨的时候也要善于观察,观察学生们的谈论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能够提高效率、明确方向、有的放矢。

四、不断研究课堂时间的高效运用和分配

对于课堂时间的高效把握向来是教师们不断研究的一个教学艺术。因为课堂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而我们需要传授学生的知识虽然是有限的,但是因为知识拓展范围的无限性和学生接受能力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并不能保证每一节课的时间都是足够使用的。

(1)未雨绸缪,我们就应该首先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充分的准备,在备课的时候就明确制定出课堂时间使用的规划方案,甚至具体到每一分钟的使用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划。课堂导入计划花费几分钟、什么时候讲重点知识,重点知识计划占用多长的课堂时间等等都是教师理应做到心中有数的。只有事先做好计划,我们才能避免在课堂上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2)此外,我们在分配课堂时间的时候,还应该预留出一定的自由时间,这个自由时间是比较关键的,它在备课的时候不涉及到任何教学活动的进行,是我们教师教学缓冲的一个时间段。如果学生们当堂的学习效果很好,那么我们就把这个时间用作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或者是开展一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趣味活动;如果学生们未能完成重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我们就要用这个自由时间来进行二次的讲解和答疑解惑。总之,只有擅长合理规划课堂时间高效实用的教师,才能真正把握住每一节课的机会,最多地引导学生们全面掌握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篇9

从教高中生物教学五年,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心得,反思总结了一下,感觉收获很多。

一、关于成功导入新课

一个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情景,师生共同愉快地进入教学主体内容。那么,如何做到成功的导入呢? 1.采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这种方式主要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或影片,甚至听一段解说等等,由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热情,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转入正题。

2.通过当地的特点导入

学生对家乡的资源特产都比较熟悉,如果以此来导入新课,不仅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了解家乡,关心家乡。3.以旧拓新,“启发式”导入

高中生物内容较多,知识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在授课时常常采用“启发式”导入。例如,在讲授“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内环境与稳态”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做为桥梁,引出新课内容。这种方式能利用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真正做到有启有发,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另外还可以借教具导入,以名人轶事或科学家生平导入,通过练习导入等等。

二、关于优化教学方法

一堂课的核心是教学主体内容,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首先是做好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授法:这是传统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学生只要把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经过整合、贮存到自己的头脑中就可以了。当然不能整节课都采用这种方法,但对一些新知识的教学来说,讲授法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用于其他教学活动。

2.谈话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或知识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师生间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是很常见的方法之一,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指定的问题展开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体现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之一。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有助于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这种方法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4.直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用亲身实践或具体事物来激发起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知识的教学过程。常见的方法包括演示实验、教具、多媒体课件等,这种方法能直观地展示学生周围不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感性认识。

除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外,还有许多方法,比如探究法、学生自学法、观察法、启发法、角色扮演法、调查法等等。一节课中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有些内容可能采用探索式最好,有些采用谈话法最好,而有些可能适于启发式。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因素,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比如我在设计《植物组织培养》一节的教学内容时,对于原理部分,第一次讲课时利用了学生自学法和谈话法,先让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内容,然后通过提问讲解。听课的指导老师建议这一部分直接切入就可以,因为学生在必修一中已经学习过细胞的全能性,而且原理部分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因此不必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看课本,直接用谈话法启发学生思考有关问题就可以。后来我改用了这种教法,果然学生能对答如流,教学效果很好,看来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选择教法。

三、关于灵活驾驭课堂

“教师的生命在于课堂”,课前要精心备课,而在课堂中能否顺利发挥还要看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一个好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会时刻注意学生的变化,观察他们是否对讲解的内容感兴趣,是否在认真听讲,听懂的程度如何等等,相应地来调整课堂内容和节奏。当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以适当调节一下课堂气氛,鼓舞学生振奋起来;当观察到学生不太懂的时候,可以用更明了的方法去讲解;当某个学生表现不错时,还可以让全体同学为他鼓掌,这些都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好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篇10

比如在引入新课的环节上,我改变了过去单一提问复习的方式,做了一些改变。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出现的现象入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而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到学有可用,或通过一个科学家对某项研究的艰难历程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与艰辛,或让学生先做试验,埋下伏笔,然后从分析试验中的疑问入手,疑问解决了,新知识也掌握了。

我在教学中努力贯穿着这样一个理念,就是让学生多自学,独立思考,然后辅以讨论、交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料,但资料后设置的问题,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较难,所以我将原有的题目简化,分解为更简单的小问题,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对以后学生无论面对高考,还是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解决都大有裨益。

在实验教学中,以往的做法是先讲步骤,演示过程,学生依着做。这样做,学生只是机械的重复,没有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能到达实验的目的。我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尝试,实验前只交代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及注意安全的问题,其余的均由学生去学、去做,放手让学生操作。当然,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我及时地与学生沟通、探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挖掘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新课改,我只是一个学生,还在学习理论、摸索教学的过程中。

高一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反思

伊拉哈中学海淑荣

本节课是以学生的兴趣为根本出发点,首先以学生收集的资料来讨论蛋白质的作用,引入主题,学生较感兴趣。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分组讨论的方法,学习蛋白质的结构及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数量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回答,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展示挂图,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讲解蛋白质的结构时,与功能相联系,使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让学生学习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中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初探 篇11

一、有效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学设计,都是教师备课的成果。要想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就必须进行有效的备课。

那么如何有效备课呢?备课需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首先,要备好学生。因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我们教学的对象,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是学生是否在一定时间内学会了某些知识或者技能。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分析学生的心理,按照学生的个性和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的表述方式和教学方式。其次,要备教材。即将教材研究透、吃透,将教材中的课程任务、目的、要求等熟记于心,钻研教学大纲,弄清所授课程的重点,掌握本学科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要点、重点、难点、疑点和弱点;从总体上明确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注重实践”上要达到什么程度,合乎什么规格;考虑对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提出明确而恰当的要求。再次,要备好教法。每节课适合使用什么样的教法,每个教法如何使用,都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并作出选择。

二、有效使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要想达到有效教学,除了备课之外,还要有效地使用教学方法,以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实,对于高中生物而言,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实验法、游戏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这些方法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虽然都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却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课堂教学。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都是针对某一类的教学而言的,并非所有的教学都适用某一类教学方法。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也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适当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总之,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方式。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各种方法结构协调、合理,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我们所有学科教学的主体都是学生,所以有效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的参与。课讲得再热闹,也是教师一厢情愿,只有学生参与进来,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因此,我们生物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不仅把学生的人拉进课堂,更要将学生的心灵和思维带动起来,打开他们的心扉,扣动他们的心弦。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具备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四、设计课堂练习和及时讲评

有了科学的备课,选择了良好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和及时讲评,这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讲授完一节课后,设计练习和及时讲评是很有必要的。如何有效地设计课堂练习和及时讲评呢?首先,教师要准备好适当的习题,这些习题需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学生可以举一反三,通过一道题了解并掌握一类题;要总结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好这些练习,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多给机会地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将课本知识引申、拓展,使学生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能试着去解决拓展问题,从而触类旁通,提高解题能力和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注重讲评,并非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就大功告成了,真正的有效课堂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讲评,趁热打铁,让学生在做完练习后第一时间知道对错,知道自己存在的欠缺,体验到做题的快乐和成就感,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环。

五、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抓住这门艺术,提高这门艺术的有效性,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并将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希望我们生物教师可以携起手来,共同创建和谐的、高效的生物课堂!

高中生物情感教学策略探讨 篇12

一、情感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 情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纽带。

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 情感的交流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是一种双向活动。有人把师生关系中出现的紧张现象归罪于学生, 认为学生素质差, 缺乏教养, 这是不公正的。因为与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一样, 在师生关系形成中教师也处于主导地位。高中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 自尊心极强, 逆反心理也较强, 教师如果不了解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 采取不恰当的方法, 就会使师生关系出现裂痕, 给学生带来心灵的创伤, 当然也不利于教学的进行,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 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肯定的、良好的情感情绪体验, 如心境愉快、充满热情、乐于创新, 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 这时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 可以高效地发挥机能。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让学生成为“好之者”、“乐之者”。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 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生物科技人才也应由我们去培养。在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并利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和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枯燥的内容生动化,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情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源泉。

特级教师斯霞说得好:“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从内心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 如饥似渴地去学习、进修、刻苦钻研教材, 深入细致地备课, 想方设法地制作教具, 全力以赴地去上好课, 并耐心地去辅导后进生。”所以我们应当有坚定的信念和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以强大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激励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完成教师的自我超越。

二、实施情感教学的策略

1.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 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 和学生打成一片, 与他们成为朋友, 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差距, 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 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 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允许学生质疑问难, 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 巧妙拨动学生的情绪之弦, 使学生愿意亲近老师, 相信他讲的道理, 喜欢听他的课。

有价值的问题是形成良好教学氛围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要注意设置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提高了能力, 同时又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2. 尊重每一个学生,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 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教育, 我们的对象是人, 这就决定了这份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差别。要教育好人, 尊重和爱是第一位的。要学会欣赏学生、尊重学生、爱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才能让他们信任你、喜欢你。

除了尊重和爱学生以外, 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公平和平等, 现行的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我们的评价体系, 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功利化”, 关注、关心的仅仅是少数尖子生, 可事实上, 大部分学生是中等或后进学生。如果教师能够公平、平等地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用关怀和理解去帮助每一个学生, 必将使他们得到均衡发展。

3. 强化教师自身的情绪智力。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师情绪低落或者是无法控制自己不安暴躁的情绪, 或是教师不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 都会使教学活动受阻, 无法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情景中相互交往的两个方面, 教师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 但总的来说, 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教师的情绪智力因素也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有效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条件。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首先要以自身的愉悦情绪来引发学生的愉快情绪, 为教学创设良好的情绪背景。苏联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说, “不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 不能够成为良好的教师”。教师必须能“经常朝气蓬勃, 没有任何愁眉不展的面孔, 没有任何郁郁不乐的表情, 经常准备着去行动, 具有快乐的情绪——真正乐观, 愉快和朝气蓬勃的情绪”。在此基础上,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进行过程中, 要仔细倾听自己的讲授, 同时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 并根据自身和学生的反应, 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 使教学内容课堂情境、教学情绪相协调, 使学生满足于并感兴趣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篇13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资料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务必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的基本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资料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善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2、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潜力,及时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主要反思以下几方面:

2。1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生物知识的学习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资料时,笔者和学生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当有同学提出“细菌属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为什么有的细菌是好氧细菌”?问题时,互动的资料就更进一层。

2。2对学生潜力培养的反思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潜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思维等潜力。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细线划细划匀,甚至有时还会把纸划破,此时笔者提问:“你能找到替换毛细吸管的更适宜的划线工具或划线方法吗?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潜力。

2。3对学生情感构成的反思老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生物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笔者先简单愉快地说:“同学们,据史学家考证,六千年前,陕西、甘萧一带是个风景优美,充满生机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参天,遍地绿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讲到这儿,学生因受老师情感的感染,内心充满喜悦,那种对完美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之后情绪沉重地说:“由于人们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同学们,我们要有环保意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讲到那里,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我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的分析,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善以后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前推荐:“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下方谈谈对课后日记的反思:

3。1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有的放矢寻找“办法”,使之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逐渐趋于“完善”。例如讲授“种群”这个概念时,看起来学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组成一个种群”。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同种生物”既包括幼体还包括成体的所有集合。

3。2记课堂的成功之举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到达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如在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的变化状况,一向是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把复杂、繁琐的知识用简明的字组成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源难成对;联会构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Ι”。这就有助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这些做法显然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意”之作。记录它们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3。3记学生见解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如讲授“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时,学生经常混淆“S区和H区”,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说“Stop”的意思是“运动”,可与“运动性失语症”联系,即S区受损伤,造成的疾病为“运动性失语症”。这使学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加以反思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督促我们更加认真备课,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3。4记再教设计透过梳理与反思,个性要反思学生的意见,因学生意见是自我教学效果的反映,这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渠道。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资料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这样能够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我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学生的学习潜力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高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 篇14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优秀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我以新课标为依据,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重组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本节的主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这是一个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的过程,学生缺乏直观经验,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动画和物理模型模拟等,使这一内容直观化;侧枝内容是rna的种类及遗传密码的概念、种类、特点等。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繁杂,我将它们置于本节课之前和之后分别讲解。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用2课时。由于课时调整,我在上完dna结构后直接跳跃讲述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因此,本节教学主要是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描述,而且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达到理解层次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观点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为什么是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呢?”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本节教材的另一特点是插图多而且复杂。插图包括结构示意图、化学组成区别图、转录过程流程图、翻译过程流程图和一个mrna分子上的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示意图等。能否处理好教材中的插图,是本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dna分子结构后,已经能够建构dna的分子模型,并掌握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同时对dna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dna的其他问题,学习的欲望强烈,但是学生往往会陷入学习时明白,学完了就糊涂的困惑中。因此在每节课前都有一个复习旧知识的环节,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能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理解密码的简并性。

2、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基于以上分析,在整体上我决定,一方面从学习目标的任务入手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完成什么是转录?怎么转录?什么是翻译?怎么翻译?这四个问题。另一方面调整课堂结构,不再利用传统的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教学叙事程序,而是采用从整体到局部,先了解全貌再深究细节的程 序;在策略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设置问题串,层层设疑,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法上,采用多媒体课件、模型模拟等形式,把抽象、复杂、微观的过程动态化、形象化、宏观化。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悟和理解,又能节省时间。但教材中的八幅图表不能放弃不用,否则就会忽视了学生的识图、辩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在学法指导上,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过程

篇三:高中生物必修一 走进细胞优秀教案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第一章走进细胞的引入,让他们体会一下学习细胞的好处。〖板书〗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边思考边回答。

〖生答师提示〗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 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问题〗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

〖板书及问题〗

一、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学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教师总结。

表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思考与讨论〗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

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

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小结〗让学生思考之后看第四页第一二段。(第一课时完)〖复习引入〗略。〖板书〗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问〗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那些层次?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学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教师总结。

表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

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

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小结〗略

〖作业〗课后练习一二题。

〖答案〗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

拓展题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

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上一篇:房地产交换合同下一篇:小学六年级作文:劳动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