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数学是基础学科,学好数学并能应用数学是时代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作者从数学素质的内涵出发,延伸到教学中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素质作探讨。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数学素质培养方法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论文 篇1: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初探

摘 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新的教育教学目标强调的数学素质除了基本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等能力,就是通过学习获取得知识、技能、素养的总和,还包括思想、科学、心理等范畴。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一直是我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素质;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要立足学生实际,让他们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成绩优秀的学生知识与思想加以深化,学困生也有所转化,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及人文素质,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良好的思维模式是学习数学的基本功

高中数学一个最明显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应用到生活与学习中。当今世界数学教育的改革热点是讨论“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数学品质。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高考改革内容强调:“继续发挥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将考查重点放在思考和推理上。”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的一大根本任务。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形成、发现过程。数学本身是一门演绎性很强的学科,然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本着学生可接受的原则,教材的编排不可能十分系统完整,在教材中许多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等的发现过程往往没有详细完整给出,只是完美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深研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改变驾轻就熟的“题型+方法”的教学方式,让启发式教学进入数学教学活动,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选择自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创造,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具体地说,可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创造性;利用知识应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连续性和广阔性;利用典型例、练习题的多解和延伸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学习中经验的积累和存在问题的矫正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向性和批判性。

二、在数学学习中探究创新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的学科,高中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创新。心理学表明创新能力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己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智力品质。在科学技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民族创造水平如何,已成为决定其荣辱兴衰的重要因素。江主席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是跨世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教会学生不断实验,大胆猜想是一种好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比知识更具有普通适用性,抽象概括性。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能终身受益。中学数学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技巧型(如特殊、一般、消元、换元、降次、配方、待定系数法等)、逻辑型(如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演绎、反证法等)、宏观型(如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归纳猜想、整体化归、数学模型等)。现代教育科研理论指出:教育要把实践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一步指导实践,使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高考改革内容也强调: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与高中水平相适应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猜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科学上突破、技术上创新等发明创造往往是从猜想开始的。牛顿早就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著名的数学教育学波利亚早在1953年就大声疾呼:“让我们教猜测吧!” “先猜后证──这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忽视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趣、难学。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猜想;通过对特例分析,归纳出一般(共性)的规律,作出猜想;通过比较、概括,得到猜想;通过从宏观作出估算,先有猜想,再有严密数学证明。这样“既教猜想,又教证明”,激励学生猜想欲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是生动、活泼,充满激情,并富有哲理的一门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介绍一些科学家的著名猜想、科学发现的重大作用,如介绍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猜想、我国数学家陈景润等人的杰出贡献,形成良好氛围。只有敢于猜想、大胆假设,才能促进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促使思维打破常规,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近几年开放探索性问题教学、数学应用建模教学如春风般吹进中学数学课堂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无疑具有巨大推进作用。

总之,高中数学是素质培养的重要基地,我们对其加以研究利用。加强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爱学”态度、“乐学”情绪、“会学”技巧、“自学”能力,突出“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我们深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素质教育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届时,我们的学校将成为一个培养和造就新时代人才的理想摇篮。

作者:熊运珍

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论文 篇2:

论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摘 要: 数学是基础学科,学好数学并能应用数学是时代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作者从数学素质的内涵出发,延伸到教学中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素质作探讨。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数学素质 培养方法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这个热点课题,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素质作探讨。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

何谓数学素质?众说纷纭,从素质的定义与数学学习活动相结合来讲,数学素质就是学生以先天遗传因素为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地提高。而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尽最大努力,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教师应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时,可以引入生活中房贷的例子,让学生课后动手计算家里的房贷问题,让学生置身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高考改革内容强调:“继续发挥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将考查重点放在思考和推理上。”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之一。

数学本身是一门演绎性很强的学科,然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本着学生可接受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深研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材,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先猜后证”这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可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严密性,忽视了实验猜想等合理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难学。

3.注重心理指导,严格养成教育

心理是一切人的行为活动的背景,心理素质已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部分,因此,中学教育绝不可忽视心理教育。中学数学心理教育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两方面来实施。

在心理认知过程中重点加强学生认知培养即对自己的认识活动进行自我体验、观察、监控,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在个性品质方面,要认真贯彻教学大纲中的个性品质培养,紧紧围绕培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教学,针对学习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树立正确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形成日趋稳定并发展能力和性格。

4.加强语言训练,促进信息交流,提高综合能力

数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代数、三角、几何中综合了很多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教学中应发挥数学基础学科的作用,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挖掘各学科知识交汇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正确运用数学语言加以运用。数学语言水平是反映一个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种形式,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离开语言是无法学习和交流的。一个学生能否流畅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准确理解互译各种语言。加强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培养学生素质起重大作用。

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不仅在于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仅在于解决多少数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应用数学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和社会实践,使学生能适应变化发展的世界,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实际应用题,都是经过人工改造,抽象概括出的问题。另外必须形成数学应用的强烈意识,让教师进行数学应用方面的培训,开展数学方面的研究。其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深入实行调查,进行数学建模活动,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动学生,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因此加强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爱学”的态度,“乐学”的兴趣,“自学”的能力,“会学”的技巧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育者的不断努力,素质教育必然结出丰硕的成果,我们的学校将成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张景中,曹培生.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张文丽

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论文 篇3: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探讨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科学严谨性的发展,还有助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学的全面展开,对学生各学科素质的培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为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让学生以数学化思维意识观察世界。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素质;培养

数学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素质意义重大。初中生正处于特殊的生理及心理发育时期,思维模式尚未成熟,学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活动较为复杂。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成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数学的生活实践价值,在提高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一、重视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教学面向全体,让数学学习吃力和学习有余力的学生都获得综合素质成长。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不能通过“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数学教学,只为成绩、分数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喜爱之情。而统一标准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现象。教师应遵循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目标,坚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在充分把握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展开针对性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支持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奥秘,指导、鼓励学习能力较低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数学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增强数学意识。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方法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数学观,让学生自觉地将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质。

二、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非常考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而有效的数学教学也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学生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进行综合分析、推理論证等一系列步骤的能力,是数学核心素质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学习掌握,还要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教学前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针对教材中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形成进行详细说明,启发学生数学思维,通过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创造,自主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将学生演绎性发挥到极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概念、定理的推理性教学,知识应用性教学、学习经验和问题的矫正性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连续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三、加强思想方法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传授只是数学教学的基本,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教会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学会联系各项知识,更加透彻地理解、内化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技巧型、逻辑型、宏观型,包括分类讨论、归纳猜想、类比、反证等,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学生自主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思维能力成为教学主要目标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给予学生具有思考性的指导,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模式。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将数学知识问题化,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成长体验,了解数学的本质。同时,当学生思维模式混乱,陷入瓶颈时,教师要给予具备思考性的指导,扩展学生思维视野。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要在准确把握学生思维状态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入自己设计的思维圈中,切忌具体性、直接性指导,发挥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之后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了解学生思维动态。

四、强化语言训练、实际应用训练

数学语言是数学素质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其中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强化学生数学语言训练,有助于学生利用数学语言的直观、生动、逻辑化等特点进行数学交流合作活动,在相互探讨、交流中共同学习数学知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数学问题。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利用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学生能直观认识所学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实用价值,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五、结语

总之,数学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为了帮助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为学生未来生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必须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分析世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广兰.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7(3).

[2] 柏华敏.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5(29).

[3] 杨 丽.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16).

[4] 蔡坚恩.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新课程学习(上),2013(6).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中心学校 325300)

作者:叶其回

上一篇:金融套利行为的金融经济论文下一篇:证券市场法制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