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通用10篇)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 篇1

为适应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便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一重大职责。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应重视学生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其成为他们架通未来事业成功的桥梁,这应该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不当所致,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造成的。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需要三者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生活当中处处都是课堂,家长和学校之间应当形成互动,有效地开发生活当中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家庭活动当中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这种主动交流能力培养的情境还可以搬到课堂上,通过情境再现的形式,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语言行动提出必要的指导。教师爱应当多关注身边的资源,向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孩子学习同时学生又特别感兴趣的书籍、报刊或是电视节目等,以此来让学生模仿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丰富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条件成熟的地区还应当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优势作用,定期由专家向家长传授如何[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谈话氛围

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使学生的表达顺利进行,教师就应该努力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表达氛围,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表达习惯。首先就是要给学生以信心,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双向互动的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于语言表达技巧的浓厚兴趣。语言表达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这样的语言表达实践活动才能迎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样教学效果也才能实质性的提高。我们不应当死死管住学生的嘴巴,课堂上多进行师生互动,课间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小学生在互动当中自评自省,活跃课堂氛围,拓宽表达空间。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题地位的基础之上,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之中,自由自在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这种形式的思想碰撞,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丰富起来,他们的思维体系也在循序渐进中慢慢得到完善。其次要建立一种真诚、接收、理解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师道尊严”,教师以严厉、威严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是,这样会让小学生更加害怕教师,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只有老师真正放下架子,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发自内心地“移情”于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才会克服心理障碍,对学习产生 安全感,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表达自己的内心的观点,这样训练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最后教师还要考虑到每个同学的个体差异,针对各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尽管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每个个体之间又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别。因此在教学当中应当尊重这样的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机械地区要求所有人都能达到一致的水平,同时在评价体系上也应当因人而异,给予每个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必要的鼓励,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一些表达能力水平相对薄弱的小学生,尽量在提问时选择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并尊重学生的天真观点,及时给予其必要的鼓励和自信,循序渐进地改善。

创设课内外真实的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

教师应巧妙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他们熟悉的人或事,做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而不是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或是下笔都是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教材内涵,创设形式多样的交际情境。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示范如何开始发言、如何去倾听别人的声音、如何去评价、如何指正别人的不足再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在每次习作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口头作文。指导他们就某个题目有条理、流利、有表情地讲述,如:《我的烦恼》、《我的小发明》等等。再如习作教学《春天的发现》,先让学生体验自然、接触自然,用心感悟,然后在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流利地表达出来。通过不断的全方位训练,学生的讲述既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作文水平自然有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语言的表达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处处留心,有效开发、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努力营造和谐、互动的交际氛围,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的实践活动,努力拓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途径,落实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操作中,积累经验,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为他们成功地进入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彭丽雅。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得研究[J] 2012年第8期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 篇2

一、转变观念, 给予学生“说”的机会

国际数学教育界已把数学语言列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针对这一要求,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把课堂教师说得多的“单向活动”真正转变为“双边活动”。把握时机, 让学生多说。

1. 复述题意, 引导说明学习内容

在教学中, 一道题目出示出来, 很多教师采用的往往是先请学生读一下题目, 然后就进入解题环节, 有些反应慢的学生甚至还没弄明白题目是什么意思。这样做使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对题目的感性认识上, 没有引发对题目更深层次的思考, 学生未能突破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不能将学生的思路理清。而复述训练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语言, 促进学生语言的规范, 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 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例2时, 订阅下面的杂志, 最少订阅1本, 最多订阅3本。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 (《科学世界》《七彩文学》《数学乐园》) 看完题目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 有一位同学说, 订阅三种杂志, 最少订阅一本, 也可以订2本, 也可以3本都订, 另外同一种杂志只能订一本。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也明确了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便于解题。

2. 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说清解题思路

随着课程的改革, 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动手操作”已经在我们的课堂上尝试。苏教版教材, 同时也提供给学生很多合作交流的机会, 合作交流也给了每个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观点的机会。他们在交流时互相提醒, 互相纠正错误, 长此以往,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另外通过交流, 集思广益, 在向全班汇报时, 他们会更加自信,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 让学生拿出一个四条边都可以活动的长方形, 用手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观察讨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变”与“不变”的关系。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 很快得到结论:形状变了, 面积变了, 因为高变了。但不论形状如何变化, 周长始终不变。当某个学生在向全班同学汇报时, 学生往往会全神贯注地倾听他的表达是否有误, 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3.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说出学习心得

通过总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虽然小学生的概括能力有限, 但如果你能多给他们说的机会, 并加以适当引导, 他们会越说越好。

例如, 学习《找规律》后总结时, 我说:“这节课我们一起发现了数学中一些有趣的现象, 你有些什么感想与收获呢?”学生你一句我一句, 零零碎碎说完后, 我又问, 谁能把刚才同学们说的归纳一下, 完整地说一遍?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意识。

二、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我发现低年级学生回答问题时举手踊跃, 年级越高, 举手发言的情况就越少。这倒也不足为奇,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地复杂起来了, 在回答问题上, 生怕自己说错了而招来别人的嘲笑。长此以往, 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越不说, 越怕说;越怕说, 越不会说的恶性循环。因此,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极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而浓郁的兴趣一直被认为是学生学习的“润滑剂”, 只有当学生有了想说话的愿望时, 他们才会情绪高涨, 畅所欲言, 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在积极的言语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而训练形式过于单一、老套, 就难以让学生迅速产生说话动机。要让学生把自己融入课堂活动中, 首先得引发学生的兴趣, 使课堂活跃起来。在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采用多种形式, 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次, 教师要努力挖掘和营造适合数学教学的生活情境或仿真情境, 以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实践欲, 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表达热情。

例如,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时, 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动物王国里的小兔要盖新房子了, 小动物们很热心, 纷纷赶来帮它盖房子, 希望把它的房子盖得既坚固又漂亮。 (出示情境图) 你们瞧, 它们干得多起劲呀!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比一比, 你能知道什么?创设这样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下转第51页) (上接第49页) 同时学生也“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了”。

三、传授方法, 指导学生“说”的技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兴趣的培养是开头, 方法的指导则是关键。说话也是一门艺术, 要求说话者能准确、明了地把自己的思维活动, 通过数学语言展示给听众, 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所以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中尤为重要。

1. 教师作出“说”的示范

可塑性强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我们知道, 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原型启发”。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 也离不开“模仿———创造”的过程。因此, 我们教师课堂用语的精炼、严密, 具有启发性。特别是有关数学概念的表述, 数学问题的阐阐述述, 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感染学学生生, 给学生以“示范”, 使学生仿有“范范例例”。

2. 训练学生学会会听听

要学会一种语语言言, 第一步就是听。只有身临其境, , 置置身于语言环境中, 才能收到良好的的学学习效果。所以, 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生不不仅能专心听老师讲话, 而且还要认认真真地听课堂上每个同学的讲话, 要听听后后作出思考, 也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话作作出判断, 有自己的见解, 养成听的的好好习惯。再次, 我们还要给学生指导一一些些发言的技巧, 例如语言表达的节节奏奏、速度、语气变化等。在学生形成一一定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时, 进一步启发学学生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3. 对学生的说作作出出要求

数学语言与其他语言不同, 因为在数学的“词典”中, 只有“记叙”, 没有“描写”, 也没有“比喻”, 更不能有“夸张”。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把数学语言说得完整、准确、简洁和有条理。一定要言简意赅, 干脆利落, 不能拖泥带水, 更不要添枝加叶。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对策

在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逐渐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语文教师应该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学生以往的被动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言,活跃语言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1.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依据教材设计有趣的教案

比如,可以利用提问增强互动效果,在教案中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想要解答这些问题的欲望。另外,还可以在提问时融入质疑的因素,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亮点,同时质疑现有课本内容与生活中的差异,培养学生辨别能力。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散思维,同时还可以适当补充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发言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上活跃的往往只有那么几个学生。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太严肃,使课堂气氛过于紧张,学生不敢也不愿意主动发言,这样白白流失了许多锻炼自己语言表达的机会,无法有效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改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摆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民主的课堂关系,努力营造出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通过课堂角色的转换,严肃的教学课堂将不复存在,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还能够在活跃有序的课堂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收获自信。

三、教师要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

比如,举办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或者是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开发家庭教育资源,让家长陪伴孩子一起学习、进步。

总之,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途径,促进师生感情沟通,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构建和谐的互动课堂,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吴翔.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4(03).

作者简介:杨晓凤,女,1975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就职学校: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马海哈萨克族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Countermeasures of Train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Yang Xiaofeng

Abstract:From students to stimulate expression of a desire, create relaxed classroom atmosphere in two aspects of speech to talk about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e ability of language expression.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countermeasures

浅议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4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旺盛期。如果错失良机,就会阻碍孩子语言的表达与发展。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到“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多年的幼教工作使我体会到: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单纯的集体的语言教学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那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以下供大家参考: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语言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魅力。

1、发现幼儿语言中的积极面,激发语言表达欲望。有时,成人的一些不良的语言行为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当一个孩子的负影响增多时,教师千万要注意孩子的变化,积极引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向积极的一面发展。孩子语言的发展是建立在他们对语言的理解上,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并以信任、理解、接受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孩子交流的愿望自然增长,同时也能把握好孩子的语言兴趣,促使其语言的发展和丰富。

2、增加幼儿自由活动时间,鼓励幼儿自由交流。爱说,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在活动中要增强幼儿的意愿活动,每天都给孩子一点聊天的时间,让幼儿与幼儿互相交流,在自由自在的闲谈中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言语表现是非常有趣而丰富的,在不受成人的干扰下,他们有着自己的言语交往方式。例如:有一次,我班有三、五个孩子在教室的一角窃窃私语。看到我走进,她们立即停止交谈,而当我视而不见地走过,她们又兴奋的交谈起来。原来,她们在玩“老师与学生”的游戏,彤彤在当老师,其余几个小朋友当学生。瞧,老师和学生正在“上课”呢!只听到老师说:“一二三。”学生齐声道:“坐坐好”、“小眼睛”、“看老师”……

从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到,孩子的语言表现本身是无好坏之分的,教师应看到、听到她们的语言表现。她们是否乐意用语言与他人交往,是否会用语言去解决问题等等,而不是单纯地以回答是否完整,是否清晰给予评价。

3、把握幼儿的语言兴趣,提高讲述语言的积极性。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孩子们的语言兴趣,并给孩子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氛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成人与幼儿就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时,不仅能引起幼儿对说的愿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和幼儿交谈的质与量是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的因 素。在丰富发展孩子的语言时,也应注意教师的日常积累,只有教师成为生活的欣赏者、教育者,才能更敏感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兴趣。才能发挥巧思、捕捉孩子们喜欢的话题,更加以引导与丰富。

二、在主题教育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让幼儿成为创设主题环境的主人,使幼儿“想说”。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于外界而获得的。让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可以使幼儿更加理解环境的内容,更加喜欢与环境交流,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总能产生“想说”的欲望。因此,在主题环境的布置中应特别注重让孩子动手参与。只有当孩子们充分参与主题环境的布置,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后,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想说的愿望,一些平时不喜欢当众说话的孩子,也会主动地向大家讲述自己作品。

2、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幼儿“敢说”。在开展主题活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为幼儿创设一种“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平等,宽松的语言交流氛围,使孩子们敢想、敢说、敢问。活动中,充分地认识到幼儿的认知局限性和个体差异性,更多地鼓励他们提问,关注他们的交流,帮助他们参与问题的讨论,无论是幼儿同伴间的讨论还是与教师的交流,教师都有以同伴的身份出现,给予肯定或帮助。不管是哪一类幼儿,不管他们的问题有没有价值,也不管他讲得完不完整,对不对,老师都应力争做到不轻易去打断,否定幼儿的提问或谈话,尽可能让每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在这种宽松的语言环境氛围中,孩子们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问、敢说”,这样的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兴趣、提供机会,使幼儿“喜欢说”。在主题活动教育中,只要孩子们能说的就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去说,让他们拥有充分表达的机会,这样孩子说的欲望 就会越来越强烈。达到他们“喜欢说”的效果。首先让幼儿充分讨论,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了解的知识,这时,教师不直接给予答案,而是加以引导,鼓励支持幼儿通过多种渠道去寻找答案。幼儿在寻找答案过程中,产生了成就感,这时孩子的兴趣浓厚了,积极参与的愿望高了,孩子们就能大胆地进行交流,也就充分满足了他们说的欲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在家园结合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的语言发展并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够学习的很好的,而是要分阶段按照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比如:有的孩子生活经验丰富,他的表达能力就强,表述起来也要轻松,流畅。而相反有的孩子缺少社会经验,不经常与人交往,他运用语言的机会也就少,表达某件事情时,常会表现出一种内心空虚的情绪。还有一种胆却的心理,讲话语无伦次,甚至无话可说。针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沟通。对 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幼儿要进一步培养,对那些存在个体差异的幼儿,则需要幼儿园老师和家庭父母合作。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要培养孩子一种积极的态度,要和小伙伴多多地交流,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教师也要经常带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等活动。父母也要为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多与同伴交往,并懂得一些礼貌用语。有时间经常带领孩子去公园,超市,游乐场等公共场所,这也是锻炼孩子的又一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磨合,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会有所提高的。

如:我们经常进行亲子语言游戏活动,围绕课题计划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让家长共同参与,既了解我们的具体过程,又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配合,帮助幼儿在家复习巩固;同时鼓励家长天天与幼儿交谈15至20分钟,既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又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提高和加强亲子沟通;在此基础上还举办各类有关语言表达方面的经验交流、语言游 戏观摩活动、家园联欢等活动,取得家长配合,使家长重视起来并参与到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计划之中,促使家长能步调一致地与我们共同配合进行培养。

一、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是提高小班幼儿语言表达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小班幼儿自我约束力差,上课坐不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完老师的话,插话问题严重;听不懂老师的提问,对老师提的问题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不去听,自己玩自己的等等。针对小班幼儿在倾听方面的特点及问题,加强对小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1、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帮助幼儿掌握倾听技能。

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可以边玩 边听。我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一些专门培养幼儿倾听的游戏,如: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音乐游戏《找小猫》、表演游戏《小兔乖乖》、《下雨的时候》、《拔萝卜》、传统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等。这些游戏中的角色都是幼儿熟悉的对象,心中的偶像,而且它们有一个共性,都有一对会听的耳朵,儿童特色浓,具有趣味性。在游戏中我放慢说话速度,说话口型都稍有夸大。这样使幼儿不仅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也能看清发音的口型,用长期的听觉刺激、强化幼儿的倾听能力。

2、良好的语言氛围是培养幼儿倾听行为的关键。要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老师花费很大的精力。培养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合幼儿倾听的氛围,我每天利用放学前的20分钟给幼儿安排了定时倾听活动及固定的各种活动。活动融音乐美,语言美,文学美,形象美为一体。活动中让幼儿边反复倾听生动、形 象的故事,边看相应的图画,如:请幼儿观看DVD《熊妈妈的生日》《小公鸡早早起》等;边倾听音乐性质对比很明显、情节鲜明的音乐,且这种音乐配有生动的故事介绍,如:歌曲《数鸭子》《小蜜蜂》等。作为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幼儿去发现,感受这些美,让幼儿在美的感受中获得满足,不知不觉中学会有意识的倾听,集中了注意力。

3、及时的鼓励是培养幼儿倾听行为的动力。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时会出现几个表现欲极强的幼儿,而有的幼儿又过于安静。针对这一情况,我会既表扬前者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又适当地控制他们的过分表现,使其明白不仅要自己讲,也要让同伴讲;而对那些较安静的幼儿,则要鼓励他们认真倾听活动要求、规则,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表现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学会积极地表现自己。

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是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领,我们从小班开始就注重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对他们 一生都有益处!

二、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环境就是教育,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1、创设优良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愿意讲话。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同伴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对他们来说都是生疏的,此时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要去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当第一次见到每一个孩子起就以亲切的话语、和蔼的态度接待他们并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老师、同伴发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说话的愿望。因此,我们教师为了使孩子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老师和小伙伴,要抓住时机有意识地将活动室布置成童话 般的世界,设计各式各样的语言角,如:阅读角、木偶纸偶角、图书讲述角,逐周更换形象生动、富有情绪的墙饰,使他们想说话、爱说话,主动创造说话的条件。使幼儿从感情上得到满足,想到老师象妈妈一样可亲可信。陌生感、胆怯感情绪消除,开始感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产生说话的愿望,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使幼儿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

2、创造轻松愉快的交往环境,让幼儿自由讲话。从实践中我体会到幼儿之间自由和大胆的语言交流有利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所以,为小班幼儿创设活动的环境时,应注意给幼儿一个自由交往的空间,打开心扉自由地与教师、同伴交流;结合小班幼儿好动、好问特点,在一日生活中,有意为幼儿创造条件自由说话,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地增加对幼儿语言的刺激,提供给他们大量的玩具,尽情地玩玩说说,彼此协商,在共同游戏与活动中学习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语言结构不断进行调整 和组合。每天利用来园、离园的时间,教师有意识地轮换和幼儿自由谈话,让他们既轻松又自主的接受许多相应的词汇,如:“您早”、“谢谢”、“再见”、“漂亮”、“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真可爱”、“不慌不忙”等;结合幼儿生活和开展创造性游戏,如:一件衣服、一条裤子、买一个苹果、搭建一辆汽车等,教会幼儿逐渐地使用数量词:条、件、个、双、只、辆等,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条件下,即满足了玩的愿望,又进行了语言的训练。

此外,在户外活动中,教师通过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孩子们产生想说话、爱说话、要说话的强烈欲望。我常常看到孩子们自己组织起来,利用石凳、石椅、玩沙场地等,边玩边交谈,他们在动中练,练中动,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喜欢说。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考虑到从丰富幼儿的词汇和鼓励幼儿说完整话这两方面进行: 1.丰富幼儿的词汇。因为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起来的。

因此,平时我很重视幼儿词汇量的积累,不仅在各科教学中丰富幼儿的词汇,还把幼儿要掌握的词汇进行归类,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例如:在《干干净净的小木屋》故事里的几个动词:小熊拖地板,小猫擦窗子,小松鼠洗盘子。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我就请三名幼儿分别做拖、擦、洗的动作,使幼儿初步理解这几个动词的含义,然后又通过游戏的方法,将“拖、擦、洗”进行消化,通过游戏等手段使幼儿不仅理解了词意还激发了说的兴趣。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幼儿的词汇量不断增多,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幼儿在说出好听的词汇和句子后,体验到了成就感,激发了说的愿望。

2.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因此,从小班开始就要坚持要求鼓励幼儿学说完整话。幼儿在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意愿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引导他们,“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述,好吗?”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他们总是断断续续地讲,有时根本就不能表达清楚,于是,我就利用一些游戏来耐心引导他们说完整话,如:在角色游戏《医院》和《美美超市》中利用具体地问题引导幼儿的思维,“请问你要买什么?”“我要买……”,“请问你哪里不舒服?”“我肚子痛……”等等。就这样,幼儿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不断得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了。

总之,小班时期是发展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小班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使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为培养适应现代高科技发展的社会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总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教师的语言可为幼儿语言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与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四、在教学中培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在游戏活动中注重丰富幼儿的词汇。

孩子语言的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需要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指导和启发。比如学习儿歌,教师要以抒情地语调去朗诵,使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一种享受,同时渴望去学会这首儿歌。并能与老师一样朗诵地那么美。教师也要认真解释诗歌的内容大意,并让幼儿学习一些词汇的运用。讲故事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感情地把故事内容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力求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孩子既想听,又愿意听,还会去模仿老师,把故事情节表达出来。相反,枯燥的讲述很难让孩子们接受。

有一天,早上数数、飞飞来的比较早,我们两位老师跟幼儿交谈了一会后,飞飞就跑到娃娃家里去玩了,数数也紧 跟着去了,那里正好放了一个天线宝宝,数数抱起了天线宝宝,在哄它睡觉,嘴里还不停的唠叨着,后来又来了几个小朋友,过了一会,我听到几个幼儿在畅谈“天线宝宝”的事,穿红衣服的是拉拉,一个说不对是丁丁,丁丁头上是天线不是这样的,当时我没有打断他们的争论,只是在一边听他们说,午餐后,我跟他们谈起了天线宝宝,没想到发言的小朋友这么多,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几个小朋友也说了几句。

2、以上几方面都极容易被我们所了解、所掌握的。除此之外,还可以:

1、在组织观察和游览中注重幼儿词汇的掌握,社会和大自然是幼儿学习语言、丰富词汇的活教材。所以利用户外大自然引导幼儿讲述,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效果远胜于课堂上利用图片等引导幼儿讲述。当大自然展现在幼儿眼前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 所见所感,这时教师引导幼儿说完整的描述语句,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游戏活动中注重丰富幼儿的词汇。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的气氛中,也有助于语言的发展。

3、在教师与幼儿的无意识谈话中,教师只要通过简单的诱导,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只要你留心了,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空间无所不在。当然,教师的语言素质对幼儿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促进自身语言综合的素养,才能有效地培养祖国的下一代。

4—5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旺盛期。如果错失良机,就会阻碍孩子语言的表达与发展。以我多年的观察发现,有些孩子到了大班之后,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很不理想。他们虽然和同伴交流时滔滔不绝,但如果让他们回答和表达某件事情时,就会支支吾吾,他们难道真 的不会表达吗?

三、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为了克服孩子们在众人面前不敢说,不敢表达的心理。我经常给孩子们提供“大声说出来”的机会。就是让每个孩子走到前面,无论是说、学,还是逗、唱。都会受到老师和同伴的评价和鼓励。这也是激励孩子和促进孩子语言表达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促进孩子无论表达的好与差,只要大声地在大家面前说出来,就会得到赞赏。孩子们因此就可以克服胆怯的心理。心灵的天窗就会被打开,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在日积月累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对幼儿的每一次表达给予表扬和鼓励,哪怕是说了一个字,让幼儿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当幼儿出现语句不太完整时,教师也不要急于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从我们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后,使某些胆小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好的幼儿都找回了自信,大胆举手。

在仔细观察图片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是中班幼儿比较欠缺的方面。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 篇5

胡晓明

(吉林省敦化市江南镇中心学校)

语言表达能力是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积累和语言思维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文化在逐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来说是必须要具备的一项能力。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对汉字、词汇的积累和应用,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在未来的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地方,无论是中学的考试作文,或者大学毕业论文,或者工作总结等都需要语言表达,这些都凸显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二、初中语文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不到位的原因

尽管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不断强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导致教师们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的讲解目的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忽视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只有积累,没有运用,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大量背诵古诗词、现代经典文段、抄录好词好句等,但是仅仅积累是不够的,要学会运用,才能起到实效。

三、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措施

1.认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获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生活中的.运用。无论是与人交流,还是文章写作,无时无刻都需要进行语言表达。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让他们愿意学习。

2.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害羞、恐惧的心理,在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正;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多多表扬学生;要肯定学生的勇气,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问题难度比较大,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互相分享,通过别人的回答完善或更正自己的想法,同时可以吸取其他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经验;其次,教师要不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4.营造轻松的氛围

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保障,教师要用爱心教育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用温和的语气、鼓励的目光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习,通过课堂氛围的调动让学生更积极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参考文献: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 篇6

商丘市虞城第一实验小学

杨淑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很容易被忽视。殊不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说得好,自然愿听、肯想、会做。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会做不会说,爱说说不出的现象,尤其低部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更经常出现课堂中老师提出问题以后的冷场现象。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从一年级开始,根据教材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多形式地对数学语言进行训练。

一、要给学生创造发言的平台,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从学生进入小学课堂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始,就可以通过师生互相介绍自己让每个孩子发言了。每次接手一年级新生的第一节课,我都要每个孩子大声地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我叫***,今年几岁,是**小学一年几班的学生。”个别较活跃的学生还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学习理想、学习目标以及对集体的寄言等话题。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孩子们第一次体验到在集体中发言的乐趣,感受到在课堂上发言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是在班级同学和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好机会。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论是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还是概念教学,都要鼓励学生动口说,大胆说,大声说。一开始,部分孩子可能说得不太好,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较长较难的问题可带着说,同一个问题让多个学生重复说,优秀生带着说,后进生跟着说,慢慢地,鼓动全班学生都有说的欲望,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举手,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一定要做到及时点评,给孩子们多一些表扬鼓励性的赞扬,少一些消极打击性的批评。开学几个星期后,我基本掌握了班里哪些学生的表达能力稍差,课堂上,总刻意让这几位学生回答一些比较简单地问题,只要他们大声地回答问题,我都给予表扬,如班里一位男生,开学初几个星期几乎不主动举手发言,在学习《

6、7的加减法》一课时,我让他说说怎样计算“5+1”,一开始,他站着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于是,我鼓励他:“没关系,大声地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说错了不要紧,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帮助你。”终于,他大声地说出“5和1组成6,5加1等于6。”我即刻夸奖他说得好,而且声音响亮,告诉全班同学要向他学习。当时,我可以看到小男孩脸上露出的灿烂的笑容。从那节课以后,数学课上当我提出问题,这名男生经常主动举手发言。平时,我明确地告诉学生,当老师提出问题时,都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半个学期过去,班里的学生已经渐渐形成爱发言、想发言、抢发言的意识。

二、要训练学生用规范、简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数学语言具有严密、简练、科学等特性,学生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才能构建准确、清晰的数学概念。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发现许多学生会做但不会说,有的学生明明意会得很好,但说出来却词不达意,没法子把意思表达清楚。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一年级的教学中,特别应注重培养学生说规范话的习惯,使他们能用语准确、表达完整、条理清楚。

1、训练学生使用规范的单位名称。

数学课上,经常出现学生用错单位名称,尤其是应用题学习时,还有学生不懂怎样正确使用单位名称。所以,我们要从学生一开始学习小学数学就教他们准确使用单位名称。如在一年级上册第一节课《数一数》看图叙述时,让学生结合数数正确使用单位名称。如9个女孩、10个男孩、6朵花、8棵树等。平时,看图说图意时,也应强调学生准确使用单位名称。

2、训练学生把问题表述完整。

对事物完整的表述过程是对事物进一步的理解过程。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没有说完整话的意识,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几乎都习惯简单地说出答案。因此,无论在教学的哪一个阶段都要对学生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如,从最简单的1加1等于几开始到比多比少的问题,再到图画应用题,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等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叙述的问题,都要突出训练表达的完整性。如在下册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提出问题“54比72怎样?”几乎所有学生都只简单地答“少”或“多”,这时就应及时让学生完整地说出“54比72少”、“72比54多”。培养学生完整地叙述问题,需要从学生的最基层学习开始,否则,等学生习惯了用简单的字、词回答问题,再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3、训练学生把事件说得有条理。

数学学习中,学生对事情的条理化叙述,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学中培养学生叙述的条理性尤为重要。如教学《美丽的田园》一课时,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叙述 “树上有5只小鸟,空中又飞来11只,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有条理地叙述图意,列式自然不成困难。

4、训练学生准确地说数学名词术语。

学生在接受新概念时往往认识比较模糊,又由于一些方言习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出现表错语法,用错数学用语等。如在《小小养殖场》这一课中,“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差不多,我让学生反复对这些词语进行比较,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更正。所以,教学中应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和不易理解的名词术语反复进行比较,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

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不但要注意引导,还要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以使人人都有说的机会,日常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让学生锻炼。

1、老师示范,学生跟着说。

这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个年龄的学生还不懂怎样准确使用数学语言,但儿童的模仿能力都很强,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然后让学生跟着说,随后也可适当指名让个后进生说,这样,让全班学生得到了锻炼,稍差的学生也能树立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同桌互说。

说给同桌听,这一形式最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开口说。如学习加法后,完成教科书中“做一做”的题目时,我让学生先把每幅图的意思说给同桌听,再独立填写算式。巡视时,我发现平常不敢举手发言的孩子也说得兴致勃勃,他们会说了,写起算式来也得心应手。

3、分组讨论。

课堂中,可适当地把学生安排成几人一个小组,指导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接触正规的小学课堂,对于讨论这样的形式也还不熟练,老师可在他们讨论时给予帮助,告诉他们怎样展开讨论。分组讨论不仅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4、接力的形式说。

在课堂中,我们经常把这样的形式叫做“开火车”,即让一个学生说第一句,往后的学生接着说下面的。在口算题目、数数等教学中,这种形式最为适用。如学习数的顺序,我让学生“开火车”数数,每个学生数一个数,从0数到100的时候,往下的学生就要接着倒数,在这样的锻炼中,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了,同时也培养他们认真倾听的行为习惯。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 新大纲也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可见, 语言能力强弱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有很大影响。再者, 人与人交往中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听说读写, 是沟通交流, 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就能合理的对语言加以组织梳理, 更好的理解别人的意思, 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减少自卑感, 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鉴于此, 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 要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 适时创新方式方法, 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大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 课堂内外说

语言表达能力强不强, 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说。因此, 加强小学生在语文课堂内外说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心理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 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的学习性情大部分来源于成功的体验。鉴于此, 老师要大胆鼓励孩子们尝试说带来的快乐和成功的感受, 在课堂上, 老师要尽量减少“自说自话”的时间, 尊重学生主体性, 在课堂秩序可控的范围内, 尽量延长学生回答问题和交流问题的时间。比如, 老师可以就某篇课文中的一段抒情描写,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谈谈主人公当时在想什么, 为什么这么想, 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等, 加上老师合理的引导和点拨, 久而久之, 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不经意间就会有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 老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一些有创意的形式提高表达能力, 比如, 可以让学生自主成立“演讲小组”, 自主确立主题, 自主开展演讲活动, 然后找机会把分散的小组集合起来, 让大家完成一场演讲比赛;也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将自己的感想大胆说出来, 讲出来, 不做限制, 不做要求, 然后用复读机或其他设备录下来, 找机会和同学们分享。总之, 要鼓励学生创新手段, 有效将课堂内外的时间利用起来, 大胆练习说、谈、演讲的能力, 积小成大, 积少成多, 长期坚持下去, 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将是明显的, 有效的。

(二) 课堂内外读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 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 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之一, 就是阅读朗读, 因此, 阅读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帮助学生丰富词汇, 积累语言, 增强语感, 逐步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特别注意的是, 老师要指定一些音韵和谐、意境优美、琅琅上口的段落或句子, 让学生反复朗读, 读出韵味, 读出情趣, 读出美感, 进而形成准确、流畅的说话习惯。课堂外, 老师要鼓励学生热爱阅读, 尤其是要将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大声朗诵出来, 根据所读内容反映的情景或场景, 用学生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朗诵出来。老师可以适时组织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中的文章或段落读出来, 对于表现优秀者给予合理的奖励。可以说, 只要长期坚持让学生在课堂上记忆常用词语, 名言警句;只要长期鼓励学生在课外朗读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 意境优美的散文, 还有含蓄隽永的诗歌, 都会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 课堂内外记

要想培养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老师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 而是要适度延伸, 鼓励学生养成课堂内外随时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久而久之, 能让学生在语言表达时感到胸有成竹, 出口成章, 会大大增强学生在表达时的信心和能力。就像俗语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个优美的句子, 一段精彩的描写, 读的时候感觉享受其中, 也觉着能记住这些名段佳句, 但事后不久就会淡忘。因此, 养成随时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具体来讲, 在课堂上, 老师要提醒孩子们随时做好名段佳句的记录, 课外, 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记住好句好段, 并通过某种形式使孩子们集中起来分享自己的积累成果, 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可以说, 笔记落实于记, 只要长期坚持, 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情感, 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言表达 应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同时又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做其实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现阶段由于人际交往沟通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重要,对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语言表达能力。

一、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并非是单方面原因所致,家庭、学校与社会都有责任。因此,只有通过三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解决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缺乏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应该建立紧密联系,让生活成为课堂,家长与学校应该进行有效互动,加大对生活当中学习资源的开发力度,在日常生活当中,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创设同样的情境,并且教师要对学生的语言行动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师应该充分开发身边所具有的学习资源,比如书籍、报刊或者是电视节目等,并且将这些学习资源向家长推荐,让家长督促和引导孩子学习和模仿,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家长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定期组织专家对家长进行培训,向家长传授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交流工具是口语表达,口语能够帮助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能够加快信息的传播。但是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只是机械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处于被动状态,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意见,或者是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能予以纠正,通过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有效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学生在使用口语表达的时候,自己可以成为课堂主人,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除了利用口语之外,学生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便于同学和老师理解。另外,如果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能照本宣科,还要有其它方面做铺垫,比如表达艺术和表达心理等。通过特有的语言表达艺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课内外真实的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

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是能够创造真实的或者模拟交际情境来锻炼学生,尤其语言的听说练习。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语言表达能力培训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口语交际话题进行充分挖掘,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内学习如何描写和表述人或者事物。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交际情境,并对教材内涵充分挖掘,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示范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以及如何提出其它同学表达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等。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采用学生口述的形式开始教学,并且指导学生怎样表达自己的作文思路才能条理分明、婉转流利并且生动有趣,比如口述《我的理想》《我的梦》之类的作文。对于有些类型作文的教学要让学生首先体验自然、接触自然、并且用心感悟自然,让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之后,再通过自己的语言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思和所感。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训练,使学生的作文描述能够条理分明,其作文写作水平自然就会大幅度提高。

四、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谈话氛围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需要进行重点工作是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能够流畅表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教师要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和互动的学习氛围,以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表达习惯作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出发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双向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语言表达过程中要做到双向互动。双向互动比较符合小学生语言表达特点,采用这种方式开展的语言表达实践活动才能突出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开展语言表达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进行师生双向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而不能死死管住学生嘴巴。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进行自评自省,加强师生之前的互动,拓展学生的表达空间,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欢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欢快自由,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小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进行思想碰撞,在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能够使小学生渐渐形成思维体系,并且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完善。

【总结】

总而言之,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教师而言,要充分开发身边所具有的学习资源,对于家长而言,要根据教师推荐的方法,在提倡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学生还要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银玲.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3(1):24-25.

[2]王能龙.如何提高高中生写作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2(34):35-36.

低段小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9

一、语言的含义及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是什么?”人类很早就关注语言:语言是存在、语言是中介,语言及其理论的发展是有逻辑的。马克思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是一种行为,具有认知、表达与交往功能。语言作为人同世界关系的中介,是有其本质和特征的,它有以下多重含义:

(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社会中的第一交际手段。语言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人类需要交流,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第一工具,它在交际中有生命,语言在使用中变化发展, 获得新的生命。

(二)语言是一个符号体系。整个语言系统实际上是个符号关系的系统, 它有两个方面组成: 即形式与意义。社会交际的要求构成潜在意义系统, 社会意义系统通过语义系统得到实现;语义系统通过语法系统及语音的形式得到实现。语音系统本身也是一个规则极其严密、丰富的系统。

(三)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文化载体。人类思维依赖语言这个工具, 而语言又是思维过程和结果的体现。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规律必然要在语言中反映出来。语言是文化信息的代码, 可以说, 一种语言的历史, 也就是民族思维活动和文化发展的历史。

(四)语言具有特殊的生理基础。动物不可能学会人类语言, 小孩过一定的年龄就不可能顺利地学会语言。这种种现象表明人类大脑中有一套特殊的语言习得和处理的机制。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信息技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交往日益频繁,它要求社会成员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适应语言传递技术现代化的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面对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注重信息和交际的今天, 训练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语言就显得更加重要。斯大林也曾说过:“语言是工具、武器, 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 交流思想, 达到互相了解。”因此,语言是一个人知识水平外显的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是人际交往、表达思想感情、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不可缺少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来讲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

二、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现状 在母语环境下,语言表达一方面是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条理的讲述自己所见所闻,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另一方面,是在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气组成词句。由说一句话到说几句话,由说几句话到说一段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内容、表述不明白的问题、表述学习体会等。但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词汇贫乏,掌握的句式也有限,因此语言表达能力很低,说话不完整或表达观点不明确。学校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场所,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发现,现阶段小学生低段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学生在学校的课堂学习环境下,不是所有科任教师都能够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培养,学生接受语言训练的时间有限,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效果也就不太明显;另外,在南方地区,学生在家庭环境里多数是用方言交流,更加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长期如此,严重阻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缺少表达的机会与平台

学校的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0分钟,班级学生较多,教师又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不可能有时间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且针对单个学生的练习也比较少。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锻炼口才、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三)存在表达上的困扰 由于长期缺乏锻炼的机会,一些同学在课堂或其他公开场合下没有勇气发言,或者在发言过程中出现怯场的现象。其实,学生大多数都非常渴望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但因缺乏训练,缺乏技巧,缺乏表现的平台,从而导致在表达的过程中思路混乱,没有条理,缺乏感染力,无法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

三、低段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创设良好语言环境.充分利用课文插图, 运用观察和想象说话

“注提”使语文课本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 对小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 感染力。可以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如出示一幅图,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画面的内容, 然后再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叙述的, 说出自己叙述的跟课文中写的有什么不同, 怎样叙述比较好等。叶圣陶先生说过: “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 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低年级语文课文中的插图, 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方便, 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联想的天地, 通过静止的画面, 可以联想各种活动的动作、表情、语言, 并把联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 给学生再次提供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课时,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海底的产物后, 放配乐朗读和幻灯片, 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 眼前静止的彩然画面, 在悦耳动听的配音朗读中便活了起来, 他们仿佛真的来到了海底世界, 看到了色彩斑澜、形态各异的珊瑚, 穿往如梭的各种鱼, 听到了各种奇异的声音, 这时再让学生把脑海中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便跃跃欲试, 一篇篇富有想象力的短文就脱口而出了。2.让学生替老师说话

有时为了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的话讲一半后, 可留下一半给学生去说, 如教《大海的歌》时, 学生描述完大海早晨日出的美丽景象后, 教师可以说: “这时, 我来到了码头上, 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景象, 我就会深深地呼一口气, 然后我

就会说: “啊!......谁替我把后面的话说完?”学生便根据教师的提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滔滔不绝地赞美大海早晨的景色。3.补充课文中的省略部分

课文中的省略部分是进行说话练习的极好材料。学生通过对省略的内容进行想象, 不但训练了语言组织的能力, 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诚实的孩子》一课, 列宁在姑妈家玩捉迷藏的游戏时, 不慎打破了花瓶, 列宁当时没勇气承认, 回家后写信向姑妈承认了错误, 让学生想象列宁在信上写了些什么? 如果是你打碎了姑妈家的花瓶, 你在信中会怎么说? 这样把列宁要讲的话变为自己要说的话, 学生觉得很亲切, 也就有话可说了。4.精心设计板书, 进行说话训练

板书存在于每一堂语文课中, 它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现代语文教学主要凭借手段之一, 被称为无声的语言。把这种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 这又是一种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方式。利用层层分明概括全貌的板书, 不仅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而且能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氛围, 使学生根据板书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根据板书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

(二)重视语文教学的两个环节

1.重视拼音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使孩子借助拼音,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字母学习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①利用字母的形状,训练学生说短语。刚入学的儿童在生活中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不够规范。在拼音教学中,充分利用他们的感性认识和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因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能有力地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教学字母“o”,可提问:“这个字母像什么?”学生会展开他们的想象力,与平时生活中所接触的形状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学生会争先恐后地说:“字母o像气球”“字母o像圆圆的嘴巴”等。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圆圆嘴巴o o o”或“圆圆气球o o o”。这样,不仅强化记忆了字母的音和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学生规范语言能力。②.利用教学插图,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具体的话。在拼音教学中,每一个声母都配有一幅彩色插图,这些插图来源于生活,富有情趣,并与声母的读音构成具体形象的联系。如教声母“b”,先出示挂图,提问:“图上画了什么?”学生有的答:“一个女孩。”有的答:“收音机。”这时,教师点拨:“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学生答:“一个女孩在听广播。”为了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老师趁机追问:“一个什么样的女孩怎么样地听广播?”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一个漂亮的女孩坐着听广播。”有的说:“一个可爱的女孩专心地听广播。”这样,学生不仅能说一句完整通顺的句子,而且引出了字母“b”的音和形。“广播”的“播”读得轻短些正好是“b”的音,收音机的样子是“b”的形状。

③.在字母的反复练习中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在学习比较中寻找规律,在体验中形成能力。声母“b、d”的教学是个难点,它们在形体上相似,容易混淆。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找出这两个字母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想办法记忆。教师可先引导说:“右下半圆b b b,左下半圆d d d。”老师提问:“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母的?”这一问,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响应,有的说:“一竖和右下半圆b b b,一竖和左下半圆d d d。”还有的说:“小小广播b b b,马儿蹄印d d d。”每种记忆方法就是一句完整的话,在两个字母的对比记忆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两句完整的话,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2)在拼音复习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汉语拼音的学习需要不断反复的巩固。但是不要就复习来复习,而是将说话与拼音的掌握融合在一起,以说促记,以记推说,使拼音的复习成为系统。这样,不仅掌握了所学的声、韵、调及拼读方法,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①.在比较复习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每种事物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加强记忆,拼音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在比较巩固练习中,贯穿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准确,又增强复习巩固的效果。拼音教学的复习巩固,可分为:字母形的比较,字母音的比较,以及字母先后排列顺序不同的比较。只有让学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才能使学生更准确无误地掌握每一个音节。如:比较“iu—ui”,老师可问:“这两个字母怎样比较记忆。”有的学生答:“i在前,u在后iu、iu、iu,u在前i在后ui、ui、ui。”有的学生答:“一张邮票iu、iu、iu,妹妹微笑ui、ui、ui。”学生在比较记忆的过程中,不但增强了对音节的记忆,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②.在色彩复习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艳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能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辅之以说话训练,可以增加他们动脑机会,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我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书写音节,红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黄色代表声母,绿色代表介母,白色代表韵母,然后再以比赛的形式说出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有时,我将平常学生容易读错、混淆的字母用特别鲜艳的色彩书写,如声母中的t与f,韵母中的ei与ie,en与eng,让学生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同处与不同处,再让学生练习拼读,加强记忆,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论文 篇10

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我校作为一所镇级中心小学,具有实验性和示范性,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学校硬件设施堪称一流,校园人文和自然环境优美,现已成为地级教学示范校,先后获得省市县级各种荣誉称号20多个。学校兴建了微机室、实验室等专用教室,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文献资料丰富,有比较充足的研究经费,为该实验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今年4月28日我校申报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的课题实验,此后到学期末主要安排实验教师自主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新学期的课题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课题组是一个“素质好、水平高、功底厚、能力强”的科研集体。课题主持人为地级优秀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有丰富的课题实验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参与研究人员中有省级优秀教师、地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课优教师或教坛新秀,他们朝气蓬勃、进取心强、勇于开拓,有奉献精神,是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这些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条件。

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活动非常重视,他们亲自领导课题实验研究并多次从外地请专家讲学;学校保证每周不低于两小时的集体理论学习时间,全天开放阅览室、图书室、微机室,为开展研究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今学期开始后,我们首先带领教师继续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材料。对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的:“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实验的方向。对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传统教学的一个弊端,就是把学生当作机械的灌输对象,最终导致学生抑制了主动表达和交流的需要。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处在观众的地位,即使偶尔举举手答个问题,也不过是配角罢了,简单说出答案(几个数字),或是只言片语,草草了事。时间一长,有些学生就形成了不爱发言的、不愿交流的闭锁习惯。

进入实验阶段,我们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备课。学校领导跟上抓集体备课,和课题组的老师共同讨论教学设计,共同探讨课题实验中如何调动学生的表达积极性。通过探讨,教师们总结出了几种方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运用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等。教师上课的目标明确了。

2、课堂教学。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一节课,让一名崔慧上课,其他教师听课,然后共同评论这节课。通过讨论,使老师们逐步明确了这一课题的内涵。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道路。

3、召开课题教师座谈会。学校定期组织课题教师座谈会,共同商讨课题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今后的方向:

1、如何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

2、如何使学生开口说话。

3、如何让学生把问题表达的完整、准确、有条理。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课题实验阶段总结

上一篇:六上语文复习材料下一篇:6.21中小学培训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