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之我见(精选13篇)
论文摘要: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嗣互渗透、协调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缱康成长历史教育应该贯彻于一切教育学科之中.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历史学科中的素质教育也应责无旁贷地贯彻于历史教学全过程,并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自身规律 以及独具的教育功能来进行。通过中外历史的教育.进 行思想品德、行为教育,尤其注重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实施证明“异步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之
一。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异步教学法呢?下面就我个人对“异步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上课前准备
1、学生分类。分类标准一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二是根据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知识基础。我们将学生分为三类:
A 类:智商较高,双基扎实。学风端正.学习主动且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良好以上.占全班学生人数的20%~30%。
B类:智商一般,基础不够扎实,能力较差.学习方法较死,虽学习很刻苦但成绩提高缓慢.全班学生人数50%~60%类:学习无兴趣,不努力,基础差。能力低学习成绩不理想,处于“学习脱轨”的状态.占全班人数的10%~20%。
2、认真设计编写教案。教案是教目标及教学设计的文字表现形式。编写 教案 既 要规 范 化又要有鲜明的个性。教师对目标要求、重点难点、课堂提问、基础训练、能力培养、作业布置、预习和复习内容、板书设计等方面要作出通盘的考虑。教师讲授.学生活动互相配合.浑然一体.特别是师生活动必须反映 出内容、方式、时间、安排顺序、组织方法.教案的编写要对A、B、c 类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分清层次,也就是有一定的梯度在教案中写清A、B、c 类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写清A、B、C 类学生的预习提纲;写清A、B、c 类学生的 提问和质疑;写清A、B、c类学生的活动;写清A、B、c 类学生的作业。
二、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的教案分层次设计课堂教学也要分出层次,对C类生侧重双基的训练,而对A、B 类学 生 则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把“掌握学习”教学模式与“个别化”教学漠式锚合起来.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体现分别施敦、分准进.使三类学生都能达到他实际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学习目标在历史教学中我的做法是:确定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异步教学法则更多的强调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可见.确定学 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三、注意信息反馈.及时作好分类辅导
教学信息反馈最有效的途径是平时作业和阶段测试.因此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及时地布置作业,进行阶段测试。我根据异步教学法把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分类作业.也就是设计出A、B、c三组易中难作业题 .面向全体学生有层次,有梯度。如 C 类
用心爱心专心 1
学生只限于完成 A 类题组,B 类学生完成 B类题组,A 类学生完成 B、c 类题组,同时鼓励 c、B 类学生做 B、C 类题组。第二步是帮扶作业。课堂是完成内容数量相同的练习时,A、B类 学生完成后按分配的任务检查、督促、辅导C 类学生。第三步是区别批 改 作 业批改侧重于A、C类学生,抓两头促中间.对c 类学生重改或面批。测试,不论是单元测试,还是期中、期末考试,都要分层次设计考试内容.试题为达标题和提高选做题两部分。对c类学生来说.让他们做达标题并鼓勋他们做提高选做题 :对B类学生来说.在做好达标题的基础上,可以做选做题.提倡全做:对A 类生来说.达标题和提高题必做当然.真正的把“异步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搞好。仅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做是远远不够的.我所做的一些探索是肤浅的简易的.还需要不断的深化,还要我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进而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一、把握能级要求, 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
初中历史的能级要求分为三个层次:“识记”“理解”“运用”。
“识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了解”“说出”“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 为识记层次要求。
“理解”——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 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 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 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述”“归纳”等行为动词的, 为理解层次要求。
“运用”——形成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 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 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 为运用层次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须深入研究教材, 正确把握能级要求, 以达到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图文资料, 加深对史实的理解
中学历史教材有相当数量的插图 (历史地图、表格、代表人物画像等) 和文字资料, 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充分利用它们, 不仅能克服学生因强记历史人名、地点、年代、时间、事件等单纯知识的枯燥无味等非智力因素的心理障碍, 而且由于它们给教材增强了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图文资料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利用课本图文, 加深理解。二是根据需要增加一些图文资料, 创设新情境, 加深理解, 以增强直观性。出示不同的地图, 让学生进行比较, 这些通商口岸和经济特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开放的形式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这样做, 活跃了学生思维, 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三、构建知识体系, 提升对整体知识的理解
初中历史的每一个单元, 是一个整体, 在一个单元结束后, 师生共同构筑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强化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用如下表格作一总结:
这样, 学生容易理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从而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 只有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国际地位, 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知识整体性的学习是系统的, 有条理, 有重点的学习, 既便于知识的储存, 又便于知识的提取, 能够有效地保证历史学习的质量, 提高历史学习效果。同时, 把握结构, 梳理线索, 提取系统知识要点, 归纳历史认识的过程, 也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归纳和综合概括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有利于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四、加强理论修养, 强化论从史出的能力
中学历史教材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编写的, 对历史的认识贯穿了辩证法的、历史的、唯物的观点, 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诸如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在矛盾中前进, 矛盾形成历史运动;历史上的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是前进性与曲折性, 上升性和反复性的统一, 呈螺旋式上升运动;一切历史发展都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必然性处于支配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杰出人物只能顺应而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趋势, 更不能主宰历史。
上述基本观点在历史教材中虽无直接表述, 但却渗透在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和分析中, 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如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为例, 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法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理论上认识, 两国革命实质上是封建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旧的封建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革命后两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表明革命后建立的新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认识和掌握这些观点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 全面分析历史原因和结果, 阐述历史发展规律, 掌握解决具体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比如, 有人说:“如果光绪皇帝是实权皇帝, 戊戌变法未尝不可取得成功。如果袁世凯短寿早死, 辛亥革命前后的局势恐怕也不一样”。这些观点之所以错误, 是因为它只看到历史的偶然性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仅看到现象而未能抓住本质。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历史作用;只有把必然性与偶然性, 现象与本质结合起来, 才能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联系, 揭示历史发展的真实面目, 农民阶级由于自身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这样经常分析引导, 才能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 正确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 史与论有机结合, 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关键词:历史教学 素质教育 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作为历史课教学,理所当然也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创新。
一、对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应侧重以下几方面:
1.改革与创新的意识
现代社会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从理论观念上、办学体制上、考试评估上、课程教材上、教学方法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则出现了推理式、辩论式、程序、图示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法。改革与创新意识已成为现代历史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2.具备广博的学识及敏锐的思维能力
历史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备其它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教师思维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3.准确、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历史教师的语言既要准确无误地表达教学内容,又要丰富生动,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常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对于基本历史史实的讲述,可以抛开教材,融入教师的声情语调,用趣味性的、幽默的语言像讲故事那样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教师所设定的历史时空中,而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如历史事件的横向比较、经验教训的总结等,则运用简练、严谨的语言加以阐明。
二、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历史教师深人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含义,恰当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结合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来介绍做人的道理,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度责任感;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的人生价值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内涵,启发、教育、感染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中国人民遭受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等几次大规模的侵略,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涌现出了无数民族英雄和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这些民族英雄和斗争事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为了摆脱外来侵略,中国的有识之士和先进分子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终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通过以上史实的讲述,同学们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深刻的道理,从而更加热爱共产党、祖国和人民。
三、实施素质教育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将一系列有关的表象融合在一起,创造图文并茂、生动真实的环境,并能构成一幅新的景象,用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现出来。同时它的直观、可视也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且具有信息量大、范围广、摄取便捷和资源共享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多个角度,跨越时空提供声、像、图示等信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感知的手段自由地获取信息,从而有助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性地为学生构建多途径、多方式和开放式教学环境,学生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和进行自主学习。初中历史教师如能正确使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历史课教学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它丰富的表现力、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可以营造一种充满趣味的、让学生自觉参与并能够同学生产生心灵呼应的直观教学情境。这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创新和实践活动中去。还可以重视影视、录像片的利用。当前一部分影视、录像片真实地再现了现代世界发展的曲折历程,这些历史镜头所起的作用是教师用语言描述所无法看到的。利用这些影视片,既有效弥补教材的不足,又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四、改变学法,教会学生学习
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经验的方法的总和。素质教育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方法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得高兴,学得快乐,并学有收益,确实是每位老师经常探索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乐学常把学生带到愉快的心境,使教和学产生共鸣、产生动力和主动性,这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事实教育了他们,“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将永记心间,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和精神支柱。运用此法,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教育自己,要比老师一味的说教效果好,他们不但学到了书本中的知识,还学到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白岩完小 周 云 2009年11月
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之我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讨论这句话的正确与否没有意义。但作为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必须经过大量认真、科学的推理、实验论证的科学学科来说,是否能培养出长久保持浓厚兴趣的学生就尤为关键了。
在我自己的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也许是到多数同学都厌倦了以往科学教师日复一日且空洞的科学知识说教,厌倦了过去枯燥无味的科学课堂,我班内的所有同学几乎对科学实验课特别感兴趣,喜欢科学实验课中各式各样的科学仪器,对于能自己动手探究喜欢科学知识更是欢喜雀跃。
从这个意义上说,好像学生对科学实验课的兴趣已经不是问题了。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清楚,现在学生对科学课、科学实验的热情只是暂时的,这点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所产生的热情远远不足以让学生的兴趣维持多久,这股新鲜劲儿一过,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科学课及科学实验的热情会很快消退,必然会再走回原来的老路子中去。
这是我们现阶段贯彻落实“普实”工作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它决定了我们 “普实”工作的最终成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时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经过这几周的实验课教学组织活动,我认真进行了思考后得出结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趁热打铁。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探究科学道理的兴趣。所谓“趁热打铁”就是趁现在学生刚接触到科学实验,对科学试验中的种种有着浓厚兴趣的大好时机,以科学的教育引导手段,在巩固学生现有学习、探究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究热情,有效促进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良好品质的养成,为每一位学生将来获得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兴趣培养的角度出发,“趁热打铁”是最符合兴趣培养的科学规律的选择,开展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但如果错过了现在这个大好时机,让学生的热情消退后才想起来抓兴趣培养的话,恐怕到时候的培养效果效果就会是事倍功半了。
首先,我觉得现在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切实发挥好课堂主导作用,避免以往常见的越俎代庖类似事件的不断重演,大胆放手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探究问题答案。
其次,实验教师要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做好学生的引导、帮助工作,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实验准备,确保每一个实验都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获。
再次,实验课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良好科学态度的养成,规范学生实验习惯,尽量让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找出更多的科学问题,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实践得出结果,有效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最后,注意营造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的平台,让学生更多的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学生能否继续对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保持兴趣,是决定着整个工作的成败的标志。
【文章摘要】高一历史课堂是否有效、实效直接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教师的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历史学习。本文主要阐述个人在教学中获得的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见解。对于高一历史课堂: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由初中生形态向高中生形态转型,包括学习观念、考试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使学生能够适应高一阶段的学习,适应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其次,教师也要采取一些有效性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如教师的创新意识;注重课堂导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教学等。这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自主学习,使历史课堂既达到教书传授知识的目的,也实现育人陶冶情操的目的。
关键词:高一历史课堂形态转型课堂有效教学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科目的数量(增至9门课)、容量增加了,在高考面前负担也加重了。如何使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历史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谈一些个人见解:
一、教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形态向高中形态转变
初中阶段历史课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现行初中教材是按照通史形式编写的,学生只有学好通史知识,知道上下五千年的基本史实,才能掌握、理解深层次的知识。目前,初中历史已经纳入中考范围,这使得初中生的历史水平整体得到提高。然而,初中历史课仍然是老师、家长、学生不重视的一门学科,存在教学过程的间断性,应试突击性的问题。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高一初期,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历史课的地位,不懂得如何去学习、运用历史知识,更不能实现育人陶冶情操的目的。
自2005年江苏省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材由原来的通史变为专题模块史。南京地区的五大模块分别是:必修部分的必修一(政治模块)、必修二(经济模块)、必修三(思想文化模块);选修部分的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修模块中必修一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政治活动,而政治活动又总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因此了解这些重大的制度、事件和人物,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历史必修课程政治模块的重要目标。必修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进程中的重要史实。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的社会生产或经济活动总是与一个社会中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把握这三个基本要素也就把握了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人类的经济活动一方面创造了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与政治活动、思想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学习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历史,要关注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感受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要认识到它与人类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发展的联系。其中的世界史部分相对于旧教材又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内容。高一阶段历史教材的知识是基础,是重点,也是难点,又是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和选修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比重较大的部分。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形态向高中形态转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高一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今后两学年的历史教学做准备。这种形态转型包括学习观念转型、考试观念转型、学习习惯转型、学习方法转型等。
1、学习观念转型
老师在高一第一节历史课上就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把原先思维中通史概念,哪怕是一知半解的概念作为基础,使学生尝试接受高中模块史模式,使其逐渐适应高一历史学习。教师从总体上向学生介绍高中历史教材的构成特点,使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习、理解和运用什么。使学生对历史课重视起来。
另外,详细介绍新高考方案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由原来历史是副科观念转变为历史是高考科目观念。使其意识到高中阶段历史课除去必要的基础记忆之外,也重思考、重理解和重能力。
2、考试观念转变
考试观念对于现在学生和家长的影响很大,是否属于必测、必考的科目直接关系到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
初中阶段考试形式是开卷,这种观念在高一开学初期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要让学生了解高中历史学科考试形式是闭卷。在文科中是必选的选修科
目,考试成绩能否达到B级以上直接影响其是否被本科学校录取。即使是必修科目,需要参加每年4月8日举行的江苏省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对于普通类考生,成绩需要达到C级以上。
初中生进入高一之后,对历史科目的考试观念改变了,会促使其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加深对课程的认识。
2、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转型
初中历史的教课形式和应试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甚至于造成部分学生轻视课堂学习,只是把它作为“学科调味品”。有的历史课堂甚至于被其他科目占据,老师、学生只是在考前突击一下,因为在学生看来历史可以不看、不记、不理解,考试时在书本上找一找即可。使初中历史课出现间断性、应试突击性的现象。
高中历史课要求学生重视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会思考、会探究。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中学生不能只简单记忆知识点,问几题“我不会做的题目”,应该注重培养“老师为什么是这样呢?”“与我平时感觉怎么不同呢?”的思考方式。对于学习中“吃不饱”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课外“加餐”。
学习历史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学生应该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如阅读相关书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介获取知识,拓展知识面。
二、教师应该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高一历史课按照要求是每周2课时,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能够充分利用45分钟,发挥个人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当前的考试要求。如:了解、理解《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2008年高考说明》,把握一课的要旨,使教学具有明确的导向,重点、难点适宜得当。
2、重视课堂
一堂课有好的导入,可以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课一开始就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艺术表演,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教师可以培养自己独特的方式以吸引学生。如: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开端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发言,去探究,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教学效果明显。
注重学法指导。课前紧贴课标和教学要求,设置教学案,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这四种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重要。
针对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教学评估分层。让全体学生都可以体验成功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能力的发展。
注重历史与现实结合。在教学中把历史知识与时事相结合,增强历史的实效性;与名胜典籍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注重教学手段多样化,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以使语言无法反映的历史情境得以再现,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教学时要善于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生活展现、实验演示、表演体会及利用电脑、实物投影、电视、录像等多媒体进行图画展现、音乐渲染等等,这样可将枯燥、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适量的作业与测试
高一历史学科保证学生每天有15分钟的课后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如制作历史小报、自绘历史漫画等。以达到巩固知识,适应高考的目的。
4、要坚持写教学后记,自我反思,寻找自身的不足,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每次的教学后记可以让自己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并不断改进。
5、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开展“教师合作”。
“教师合作”有利于发挥教师整体功能。通过集体备课,协同施教,实施教学过程的通力合作,使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引导教师进行合作教学,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
思维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从而达到一种“默契”,形成巨大合力,最大程度的提高教育的整体功能。通过“资源共享”使全组历史教师不断进步,共同提高,特别是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三、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转变了观念,学会了怎样学习。教师在教授时又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既达到了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对高
历史学科课时少,学生学习用时少,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不够,近几年,历史教学质量在我市出现了大幅下滑趋势。要想在初三短时间内把学生历史成绩抓上去,关键是教师要运用积极高效的复习策略,在如何抓教师“教”和学生“学”上下工夫。
一、依纲靠本,夯实基础
“纲”即《课程标准》,“本”就是教材。综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历史真题,不管是开卷还是闭卷考试,其立足点依然是考查教材上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和一般的历史常识。所以我们在复习时,最重要的一步仍然是重视课本,以本为本,夯实学生基础。抓教材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高分的前提。部分同学认为开卷考试无非就是翻书抄,简单。其实,开卷考试也要有一定的课本知识积累,只有熟悉教材,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才能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应该按照板块、单元、知识点逐条逐项地复习教材。该死记的要死记,该理解的要理解,该综合运用的要综合运用,绝对不能遗漏任何知识点。切记:没有死记硬背,就没有活学活用。“万变不离其宗”,掌握教材是关键。
二、横纵联系,综合归纳
历史复习,我们不能就事论事,还要注意把握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对不同时代相关历史问题进行纵向分析与比较,又要注意对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能力渗透和知识迁移,形成互相联系的历史知识体系,让学生构建出历史知识网络。横向联系就是教师要把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复习,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比如把发生在1861年的中外历史事件串联复习,由中国洋务运动开始,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等。纵向联系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发展进程联系起来复习。比如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复习就可以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知识点连起来复习。对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运用题要以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为素材,比如关注生态保护、资源利用、两岸关系、西部大开发、朝鲜核问题、中东和平问题、中日关系等问题,加强政史地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三、寻找“热门”,“知古通今”
所谓“热门”,就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全国各地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题,给我们以强烈的启示:必须把“历史”和“现实”结合,实现“知古通今”、“以史为鉴”。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我们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国家前途命运,以当前热点命题,锻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能力,要求学生关注中国乃至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重大热点事件。如:资源问题、三农问题、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战争与和平等。具体到201
3年重大事件: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两岸关系的发展、钓鱼岛问题等大事。在复习中要利用这些热点问题所体现的历史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围绕中心问题,创设新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加强学法指导
首先,要抓住关键字眼,如标志、转折、最早、最大、第一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其次,对复习中觉得重要的地方可要求学生用红笔打记号:有△、波浪线、括号等标志。最后,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办法。一是抓住关键词强化记忆;如抗战的胜利,洗雪了耻辱,成为转折点。二是10分钟记忆法。上课后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背诵指定的内容,然后教师检查。有时让学生在课堂上齐读、默读,老师讲解,学生做笔记、做练习交替进行,尽可能让学生不觉得疲劳。三是线索记忆法。如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八年级历史下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调整的过程,可整理成1952年土地改革——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增强履职能力, 关注学生发展, 在亲师信道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兴趣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的自身素质、人文素养对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具有深远的影响, 教师要把音乐教学作为一种事业追求、人生目标, 通过报纸杂志、网络传媒上学习前沿理论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经验, 增强自身的履职能力,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根据教学目标的需求和学生成长的实际情况, 对学科知识进行加工处理, 将教材内容、知识要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对话、交流、互动, 营造“宽松民主、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 学会运用各种音乐要素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笔者在教学《哦, 林中那间小屋》内容时, 指导学生用抒情柔美、充满激情、连贯圆润的声音和丰富多样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在激情引思中催生学生的认知情感, 使其体会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运用, 从而引导学生探究音乐语言的表达特点, 提高声音表达能力, 使学生深刻体验作品的情感, 突出表现歌曲所要表现的音乐情感和音乐形象, 在优美的旋律、朴素的语言中体会两代人传承着保护大自然的精神, 感受人们对美好环境的赞美与向往,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热情, 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创新教学策略, 优化教学方法, 在师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教师要注重转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 不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音乐技能。教师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 创设开放式、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旋律”等学唱音乐、表现音乐, 不断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学有所学, 学有所得。如笔者在教学《蓝天白云》一课时, 我让学生根据我的手势, 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进行演唱, 使学生感受音乐要素, 产生丰富的联想, 用自己的歌声展现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 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升与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结合起来, 可提高音乐教学的质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的方法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 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发现、创造、享受音乐, 提高学生感知音乐、认知音乐的能力。
三、拓宽教学渠道, 链接现实生活, 在结合实际中放大音乐教学效用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注重拓宽教学渠道、拓展教学内容, 在放大效用中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国内重大的音乐活动, 拓展学生音乐文化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在教学《江河大地》内容时, 笔者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在联系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大自然, 在此基础上, 我以“雨”为主题, 选择一些兼顾中西, 不同情绪、不同主题的乐曲对教学活动进行补充, 为学生编织出一个多彩的“江河大地”的世界, 结合教学实际, 把绵绵的雨丝中蕴涵的纯真友谊、天真的童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音乐的情感中催生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达成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表现出的进步和“闪光点”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体会成功的愉悦感,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样,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催生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而且较好地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袁灶初级中学)
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优化音乐教学方法、有效开展科学评价, 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与健康发展。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转变教学策略, 创新教学理念, 整合教学内容, 让音乐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教学实际, 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科学制定教学过程,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人文性、表现力, 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效。
关键词:初中生物;观察能力;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04-01
一、观察是认识过程的基石,明确观察的重要性和目的性
观察是指有目的地应用各种感觉器官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的事和物,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初中生物学习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上述诸项能力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也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科学地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1)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要性。观察指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关键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利用生物学家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身边的现象而发现生命活动规律的例子来教育学生。例如;达尔文通过细心观察发现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物种的起源、生物的变异性和遗传性、生存斗争等,创建了进化论;被喻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法布尔通过细心观察写出了《昆虫记》,详细描述了许多昆虫的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教师要重视这些例子,并利用好这些例子让学生知道观察的重要性,并通过这些实例教育学生要做“有心人”,激发他们观察的主动性,只有有了观察的主动性,才能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2)明确观察的目的性。研究发现,知识掌握快,理解性强的学生,他们观察的目的性很明确,而一般的学生观察只是出于好奇,他们的观察带有盲目性,没有明确的目的,就是看得再仔细,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为了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我在学生观察前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什么?要找出什么规律?这样观察时学生有明确的目的,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最重要、最关键的现象上,就很容易看到所要观察的内容,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力即观察事物或现象的技能和主观条件就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例如学习《家禽》一节,我让学生在观察时,先确定了明确的观察目的“家鸽适应飞翔生活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老师我准备好的笼子里的家鸽和家鸽骨骼标本并结合平常见过的飞行的家鸽,就很容易从各个方面找出家鸽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二、强化观察方法指导,授之予渔,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法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开启生物之门的钥匙。科学的观察方法能帮助学生顺利打开生物科学之门,提高学习效益。然而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力是很必要的。(1)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而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如在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解剖花的结构实验中,首先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我们向学生提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会招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蜜蜂及其它昆虫前来传粉?从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特征上的区别。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而观察水稻花结构时却没有这种蜜腺结构,使学生弄清虫媒花与风媒花的结构差异。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2)对比观察。即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另一方面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在叶序上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绿色植物,叶序相似之处是因为光合作用的缘故。例如:鳞翅目昆虫的分种要从头、胸、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种主要观察胸部。常见的灰蝶科与凤蝶科容易混淆,通过对比观察从同中找出异点,灰蝶科翅正面花纹少,颜色单一,腹面花纹较多,颜色较多;而凤蝶科翅正面和腹面花纹和颜色都多。这样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对各科、种的生物特征就易掌握。(3)重复观察。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巴甫洛夫的“观察、观察、再观察”,就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如观察脊髓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脊髓具有反射的功能,属于低级反射中枢。该实验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脑的切除是否干净,因此,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观察。在实验中首先让学生把去脑的蛙进行翻身反射试验,这样来确定脑是否除荆当然这种实验要反复进行观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验证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时,也应该重复的使用不同浓度硫酸来进行刺激,反复进行观察,最后使学生认识在适宜的条件刺激下,脊髓能完成低级的反射功能。
开封市金明区水稻中学牛朝南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多年来,不少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认,初中作文教学效益低下的问题仍相当严重。经过三年艰辛地作文训练,临到初中毕业,一些学生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记叙文,不会写普通的应用文。一篇作文错别字,病句连篇,不忍卒读。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结合自身语文教学的实践,我认为初中作文教学中应把握好一下五种关系。
一、做人与作文的关系。
“文如其人”。文章是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只有一个热爱生活的学生,他的文中才能看到对生活的炽爱;只有一个极富同情心的学生,才会在文中表现出别人的关怀和体贴;只有一个责任心极强的学生才能写出忧国忧民的篇章。因此,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思想工作者。在课堂内教学生作文的同时,必须教学生如何做人,塑造学生崇高的人格。如果不是让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怎样提炼中心的技巧,就想使学生写出一篇思想深刻的文章,那无异于缘木求鱼。学作文必先学做人。
二、社会生活与作文的关系。
中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无话可写。一写作文往往喜欢抄袭作文书中的一些事件,或是略加改造,而缺乏鲜活生动的素材。鲜活生动的素材从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从生活中来。君不见古今中外不少大作家,并非语文专业科班出身,有的甚至只有初中或小学学历,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写作的理论和技巧,但他们的作品却广为人们传诵,流芳千古。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拥有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经历,并把这些经历作为自己创作的不尽源泉。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学生积累了大量鲜活生动的写作素材,就不会再愁无话可写了。
三、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不少语文教师常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割裂开来。阅读教学就是分析课文,作文教学就是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写。结果一到作文课,学生就满腹愁云,这又怎能写出好作文呢?我总相信一句话:每一篇课文就是一篇极好的习作例文。它的中心提炼、布局谋篇、详略安排、细节描写、语言运用,都值得学生学习。因此,我常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
来。阅读课时常就是作文课。如我教魏巍的《我的老师》时,就让学生明白怎样通过几件事情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的写法,再让学生选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的几件小事,安排好详略,写出来,读一读,看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性格。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先组织学生反复诵读“买橘送别”这段描写,让这份浓浓的亲情感染每个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感人的原因是因为作者运用了真实的细节描写。再启发学生回忆起自己的亲人或师友,把他们生活中那些平凡但感人的细节描写出来。这样,学生在动情之时,又有榜样作参考,就会觉得作文原来也挺容易。有了写作的冲动,写文章自然就顺畅多了。
四、“模式”与“无定法”的关系。
“文无定法”是多数人认可的作文原则。但如果由此而全盘否定“模式”,也有失偏颇。“模式”本是人们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比较合理的最一般的文章形式。“模式”能够长期存在本身就说明它有一定的科学性。只是众人千篇一律毫无变化的模仿,才使它变得索然无味。对于一个初中学生来说,我认为先应该让学生掌握作文的一些最基本的模式,如横列式结构、纵列式结构、记叙文的四段式、议论文的等。再鼓励学生超越模式,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形式。正如练习书法,先要描红临帖,掌握字的结构、运笔的原理,打好基础再超越字帖,形成自己的风格。如一味
强调“文无定法”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反而会觉得无所依凭,不知如何下笔。
五、快速作文与精雕细琢的关系。
一段时间来,快速作文颇受人青睐。这是又一定道理的。一方面,一节课之内写出洋洋洒洒六七百字,缺是一种能耐;另一方面,短短两个小时的语文考试,要做那么多基础题,还要写一篇六百字以上的高水平的作文,没有平时有素的训练,是很难的。但快速度并不等于高质量。即便是名家大笔,尚需“两句三年得,掐断数径须”,更何况这些初学写作的毛头稚子。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既快又好?我总结为四个字——快写慢改。“快写”就是要求学生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成稿,一般要求45分钟完成600左右的作文。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集中精力,快速作文的习惯。“慢改”就是作文写好之后,切不可教师写一个评语就了事,而要采取相互批改、小组批改、教师面批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的优劣,自己再进行修改,如此反复两三次,使较差的作文能够合格,较好的作文能精益求精,再上档次。这样下来,一个学期虽不过写了三五篇作文,但学生掌握的很牢,每次作文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是进步。从而增强了学生作文的信心,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当然,初中作文进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绝非以上几点所能全括。然再教学中如能正确把握好这几点
而写字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我们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任重而道远的。近几年来,《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初中生不但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而且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并且还提出,汉字的书写要规范、正确、端正。因此,我认为应把培养“写字”能力作为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来抓。
考试时,如果我们初中生在做题时,字迹潦草,形体散乱,粗心大意就会影响卷面分,即便是有的学生字写得工整,但是错别字连篇,仍然会影响考试成绩。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有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既抓识字教学,又抓写字教学,做到“两手抓”的效果。
首先,要让初中生认清写好字的重要性
先不要急抓写字教学,因为,没识好字也就写不好字,要让学生认清识字的重要性,减少写错别字的现象。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呢?一是,学生刚进七年级时,就可以带学生到市场上去考察,让“错别字现象”现身,主要是观察街头巷尾的对联、广告、招牌以及盗版书籍等等。二是,让学生回想电视节目中主播或嘉宾读错的字音,看电视字幕中出现的错别字,参观书画展中潦草的字要求学生辨认。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当然,谈的内容要围绕着写草字、错别字的危害展开,认识到:嘉宾读错字和电视字幕中出现的错别字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书画展中潦草的字常人不认识所造成的后果来谈。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要学好语文,首先要会拼拼音才能认识字,仅仅认识字还远远不够,写字不能潦草散乱,要规范、工整等。并且让学生搜集出现“错别字现象”字迹潦草的源头。总之,只要我们老师让学生认识到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做到有的放矢,那么,写字教学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一半了。
其次、要让初中生对写好字有明确目标
很多学生,在一进初中之时对写字有一股认真劲,但是没有明确的目标,有的学生,即使有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语文教师指导他们定下明确的写字目标,并随时监控。
在使用硬笔,圆珠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字、行书,以便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不间断的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第三、要让初中生对写好字有兴趣,出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推动学生写字练字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自觉坚持练字的有效法宝。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字练字兴趣呢?首先,得让我们学生知道,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文字中能够作为书法艺术品而为数不多的一种文字,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并利用都德《最后一刻》来教育学生,使其热爱汉字,引发其写好汉字的动机。其次,组织学生参观正楷、行书书法展,让学生体验规范书写汉字的美感。并在初一时多组织办黑板报、手抄报、书法比赛等活动,及时予以奖励,将优秀作品发表在学校网站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感化,使校园逐步形成一股“写好字是优生!”的文化氛围。逐步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
第四,要让初中生受训练,精指导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书写态度和书写功底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没有一桶水——一手规范字,就不能起到示范作用。所以说,教师必须练好“三笔字”(毛笔字、硬笔字、粉笔字),甚至还可以将书写纳入教师的招聘考核中去,促使教师练就一手好字,成为学生的活字帖,成为学生的榜样。学生自然就会模仿教师进行规范书写,写字教学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如果只有教师优美的书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汉字书写知识,并正确的指导学生写字汉字。比如:要让学生会很好的辨认字形,记住字的一些明显笔画特征,当然汉字的细小部位也不能忽视。学生要在正确笔画笔顺基础上,理清运笔方法、运笔节奏,使所写的字结构不松散,形态不呆板,逐步由正楷字训练过渡到规范字、行书的书写,不断提高书写的速度,完成写字教学任务。
第五、转变观念,提供条件
有的学校为了抓教学质量,把课排得满满的,没有专门的写字课,不提供学生写字训练的空间,导致教师们产生紧张感。教师们于是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不去。有的学校是师资配备不合理,无法排写字课。有的教师板书意识不够,在板书时潦潦草草,没起到示范作用,总之,我们教师观念不转变,没有写字训练的空间,都会严重影响初中的写字教学,达不到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当然,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觉得写字教学是小学教师的任务,初中语文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是不妥的。殊不知,初中的写字教学与小学的写字教学是一脉相承的,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因为,我们老师在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写错字的现象,还必须给自己不断地充电。就连我国老一辈著名的播音员夏青是播音界的“泰山北斗”,他都要随身带着一本字典,当遇到拿不准的字就要查一查,而被同行誉为“活字典”,就不要说我们教师了。从夏老身上,我们体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正含义。我们教师应该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一、历史意识的培养
首先应明确目的、培养兴趣。教师每一学期的第一节课都要抽一定时间进行不同层次的历史学习目的教育,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平时的教育中进行历史学习目的强化教育,以此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是一门科学——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科學。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人类认识自我的钥匙,历史可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教会你做人的道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起点。二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基本史实一无所知,或者知之不确,就不可能有历史意识。因此,通过历史教学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这是形成和发展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三是强化素质教育。历史教学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历史是一门思想性和思维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志向;培养学生运用辨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来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的核心内容。四是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历史不能复制,但它留下了许多痕迹,如古代遗址、遗迹、文物等等。教师应该充分加以利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利用和保护历史文物古迹的意识。
二、历史教学中参与意识的培养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由于历史本身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往往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距离感。教师可以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到历史教学中来,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把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教学效果。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师要尽可能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教学模式,历史课堂不应只用讲述法、谈话法、讲解法,而应依照学生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如“讲读议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改变“课课一个样,常常一个腔”的教
学模式,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历史。此外,还可以开展演讲会、故事会、知识抢答、辩论等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重历史作业的创新。历史作业是巩固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课前设计、双边活动、启发提问、导语结语等环节的创新,而忽视了作业这一重要环节。其实,科学而有效的习题,特别是认知性习题、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媒体,也是掉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在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或同一个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作业布置方法,比如,对于成绩较好的班级或学生布置的作业多为主观性、开放性习题,而成绩较差的大多以客观性习题为主,这样做收到的教学效果很好,它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且能做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抄袭现象。因而改革历史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赋予历史作业更多的创造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参与性,既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摆在每一个历史教师面前的任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
三、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推动初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强大动力。问题意识的出现并非灵光乍现,而是脱胎于长期积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是缺少大量的知识积累。对历史学科来说,知识储备的缺少必然会制约问题的产生,想要孕育一个创造性的问题需要的是广泛长期的准备。在平常的学习中应该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广博地摄取不同的思想观点,在内心不断的碰撞、冲突与矛盾中共融与升华,这才能为创造性问题的产生提供基础,发展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的。为了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在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基本史学能力培养的同时,可以设置一段时间或者一节课,鼓励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知识与联想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师要尽量去欣赏与理解学生的问题。比如“头脑风暴”法,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问题。二是在平常的学习中,在学生广泛阅读相关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问题记录下来,集中时间,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评比出“伟大的问题”,并且进行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享受问题提出与解决的乐趣。课堂提问是学习性问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教师或学生试图引出对方言语反应的信号。这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还有体态语言。教师应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
一、历史教学原则要创新
历史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 具有层次性和联系性强的特点, 其中包含了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起因和结果、中外历史间的关系、历史和现今的联系等。学生通过学习历史, 开拓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提高了自主分析历史和了解历史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去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 重视学生在分析问题、概括问题、比较问题等方面的训练,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二、历史教学理念需要创新
要想创新教学, 离不开教师新的教学理念, 这是创新的前提。新的教学理念指导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但是在当今历史教学中, 还延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还是比较重视应试教育的, 正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所以,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和发展,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既教给学生知识, 又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是主宰者, 只强调自己的教, 而不重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的。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 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 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 而成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传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这样会给学生增加更多的学习负担, 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 新时代的教师要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要在教学中树立创新理念。
三、历史教学手段要创新
在历史教学中, 教学手段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技术随时变化着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内容都在不断地变化,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需要不断变换教学手段, 而这些变换都需要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对教材钻研的主动性。在历史课堂上, 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主要依靠学生探究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 初中历史教师不管运用哪些教学手段, 都要考虑到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另外,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探究的过程,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可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所以, 教师在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 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有效利用校本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能进一步探究历史资源, 达到历史教学创新的目标。
四、师生关系要创新
在以往的课堂中, 教师占主导地位, 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整个过程就是教师在不停地讲解,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是紧张和无趣, 对历史教学毫无兴趣可言, 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所以,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首先, 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 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其次, 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 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 还是在课下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 都要体现民主和尊重, 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了解, 共同合作探究。最后, 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大胆想象、大胆发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 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五、培养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创新,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 教师在教育创新方面通过不断努力和探索, 已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不能满足教学创新的要求, 这部分教师还需要继续学习和努力, 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教学需要教师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组织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活动, 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在新课程改革下, 初中历史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总之,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教学创新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愉快地学习和成长。因此,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 一方面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另一方面, 学校还要为教师创造学习和进修的机会, 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条件, 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慧舫.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新思考[J].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1 (7) .
[2]刘桂玲.历史教学创新之我见[J].时代报告, 2011 (10) .
[3]鲜秀芬.浅论历史课堂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东方青年教师, 2011 (19) .
[4]徐杏丽.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开展与创新[J].中学课程资源, 2008 (10) .
林文利
“有效教学”,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加涅的观点,就是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基于以上学习心得,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了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与实践,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收获语文教学的独特喜悦。
一、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五大转变 叶圣陶先生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与探究,从而使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实现了五大转变。
如,在课堂教学结构中,我特别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听音乐、猜谜语、读图画、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引名言警句、设置问题、营造情境、直奔课文等,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习的冲动,让他们感受语文课堂是如此的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与想象,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譬如在新任教初一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一开始就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语文课语文课,那么你心目中的语文是怎样的呢?在学生思考之后,我就有感情地背诵了这样一段话:“有人说语文是巍巍的昆仑,语文是那草尖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语文是那名城古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荒郊野外随风飘散的蒲公英;语文是无声的冷月,语文是静谧的菏塘„„语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老子口中娓娓道来,语文伴着腾腾杀气被当阳桥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在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下流淌,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然后告诉学生“我的语文是晨起衣衫窸窣的轻盈,是午后荫下蝉鸣的欢快,是月下独酌咂舌的充实,是床头灯下阅读的惬意,是冥思遐想的闲适,是静静聆听的享受,是击打键盘的快感,是擦亮火柴的袅袅思绪,它是指间的舞蹈,嘴角的抿笑,发丝在风中飘扬的旷达。我的语文平凡到穿越生命的历程,却让你不知不觉。”这样,一下子就勾起了学生对语文的重新认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投入初中的语文生活;在学习诗歌《理想》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和“勾践灭吴”、“破釜沉舟”等故事,从而深入感受文章要揭示的“人类有了理想,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主旨;学习《看云识天气》时,首先带领学生利用早读时间观察云像的形态变化、色彩变化,然后提问能否说出今天的天气状况,有什么科学依据等,激发他们一探究竟的学习兴趣;学习《散步》一文,可让学生撷取记忆里的温馨花絮与同学共享,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又升华了对文章的理解,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学习《风筝》时,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引出对于鲁迅的介绍,回顾小学学过的课文,引起知识的牵联,再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要在本文中表达一种什么思想与情感,自然激发了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兴趣,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必然是有效与高效的。
因此,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五大转变: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师生在教与学中共同感悟、共同体验;变“聚焦式”教学为“立体型辐射型”教学,营造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变“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变“知识传授”为目的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对学生作出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
二、营造教学氛围,还学生以课堂 课堂教学要想达到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的目的,教师首先要洞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如果课堂上有学生有小动作、开小差,那一定是教师给了他偷懒的机会。每堂课,每位学生都有40分钟学习的权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给他们40分钟的收获。要想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任何一个学生的时间,教师除了必须在课前作好备课这一环节的工作外,在课堂上必须留意每个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只有这样他才能知道学生是否在全神贯注。只有保证学生是在做与课堂有关的活动和反应,才能顺利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此,语文学习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问难中学,应当是语文教师的首要职责。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还课堂于学生。一般情况下,我将课堂结构设计如下:先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进行思考,懂得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全班齐思考,齐讨论,共同来解决问题;最后是通过个人的体验与感悟,能对课文内容提出与众不同的、新颖的、科学的见解,以期达到“语文学习是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起训练,使之相辅相成,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叶圣陶语)的目的。当然,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时,我十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控:一是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静盼,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基础;二是讲课时,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一个学生发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人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师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善于启发诱导,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譬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我采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式,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提出具体要求:将这篇童话故事改变成适合表演的剧本;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变,可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并将人物性格特点尽情展现出来;充分考虑人物的特点,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为了能够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反复阅读课文,讨论有争议的内容,并找老师求证,高质量地达到了设定的教学目的;为了表演好节目,小组同学人人主动、热心地参与讨论、改编和排练,提出改进意见,收到了合作学习的高效。这就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环环相扣的过程,从而保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成效最大。而作为教师的我,却在课堂上充当了一个欣赏者、评价者的角色,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过这样开放、合作、探究式的教与学,学生们既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会了怎样学语文,也体验到了主动学习后成功的喜悦,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立了保障。
三、实现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真正作用,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课前三分钟的古诗词诵读之后、在课堂朗读课文之后,我总是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再由我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再如,在作文教学中,可进行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活动,都旨在以学生激励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当然,激励性评价也要适时、适度: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地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就学得专注,也学得开心,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相对较高。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之我见】推荐阅读:
初中历史 史料教学之我见05-26
历史课堂教学之我见09-13
初中英语词汇目标教学之我见11-12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12-17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论文12-09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之我见12-17
初中历史教学故事07-04
初中历史期中教学总结10-17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