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能力培养论文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是地理思维逻辑中的一种思维方式。从研究意义上来说,它符合有关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也充分地体现了有关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的文学素养,对于应对高考和日常教学有着较强的实践价值,同时也为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逻辑的运用提供服务。通过新课标的归纳法以及演绎法对高中地理课程进行简单分析,归纳出有关归纳、演绎法在范围和策略上的双向结论。
关键词:高中地理;归纳法;演绎法;教学
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是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它们担任的主要责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归纳演绎法与地理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地理归纳演绎法这样新的地理思维方式。本文针对高中地理教学对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一、在高中地理中有关归纳法的应用
要想将教学达到有效的提高,就必须运用一种学生都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在新课标的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运用归纳的方法来进行归纳学习,因为归纳法的学习比较符合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认知规律,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有关地理教材的很多内容本来就是运用归纳的方法说明的,特别是在基本的理论学习部分。就是说,归纳法也是有关教材编写的一种方式,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思路,让学生在感悟和体验中感知地球和宇宙的存在,并思考有何共同的性质特点,积极地引导并推理出有关天体的特征和概念。
二、有关地理演绎和归纳的教学意义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运用一些方法来引导学生的形象思维,要形成具体的逻辑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促进学生在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能力。有关高中地理教学要将重点放在问题的分析及对地理的认识上,这将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演绎能力和归纳能力,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详细分析。归纳出有关的地理原理从而演绎出实际的案例,对人与地的关系进行深入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在归纳法中应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一)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归纳
对于地理的教学目的就是因图识地,而这里的地是指实际的现象和相关的地理事物,而理是指相关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对于地理的学习,要尽量从地理的实际现象出发,进行逐一的归纳和概况。
(二)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灵活地运用归纳方法
对于那些地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学习归纳的方法。将地里知识进行透彻的分析,只有对有关事物进行深层的理解和分析,才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现象和事物,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三)对于学习条件的改变,创造性地归纳和总结
对于现代各种媒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关网络的普及,让我们更加有条件地将课程中可能出现的材料进行具体的分析且说明,这让学生对各个地区的实际现象与地理事物有了更详细的说明和了解,更加有利于对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有关地理演绎法的现状
通过对有关文献与书籍的分析和研究,我国对于地理的演绎法在实际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曾有专家认为在地理教学中的演绎法是学生对地理的本质与特征及实际的规律和原理的学习方法。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有四个主要的方面:首先,要对地理的原理和规律进行学习,然后要进行归纳和概括,形成具体的概念;再次要运用一般的原理和规律,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最后运用实际的规律去分析解决问题。主要在教学中强调关于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可以运用到的规律和逻辑的思维能力,来通过演绎的方法去推理解决问题。
五、演绎法在地理中存在的范围
(一)在有待解决的地理问题上,其思考的出发点是否为比较理性的知识
从地理的内容上来说,可以将内容划分为地理的分布和地理的演变以及地理的名称等方面。有关地理的理性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均处在一个较高的地位,因此,相对于有关感性的知识来说,较理性的知识更适合运用演绎法去进行分析解题。
(二)对于在逻辑学中运用的演绎法我们可以知道,演绎法是从一般情况到特殊问题进行的推理
对于地理演绎法是从原理的认识和地理的规律进行思维分析的方法。因此,在一些地理联系题中蕴藏着四海皆知的一般性法则,然后再加上题干中有很好的特殊情景,这时就可以运用推断演绎的方法进行解题。在地理解题中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法中比较常用的推理方式。
六、有关地理演绎法的特征
(一)地理演绎法具有“地理性”
首先,从地理演绎法的使用范围来看,大多数的地理知识较适合于地理演绎法。地理演绎法和其他科学的演绎法相比,在实际的逻辑上不是很严密,对于地理演绎法中主要是对于三段论的应用,但是其他的演绎推理形式在地理的解题运用中却比较少。
(二)地理演绎法具有“区域性”
在现代地理学的领域中,将综合性与区域性在地理学中视为两大特征。地理演绎法不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适用,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三)地理演绎法在实际的适用范围中具有“局限性”
尽管将地理的理性知识视为地理演绎法适用范围上的研究,但是并不等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可以运用演绎的方法来进行解题分析。比如,在有关酸雨成因和全球变暖的问题上。虽然两者都可以划分到理性的范围之内,但是学生在学习该方面内容时只要直接掌握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演绎。
七、有关高中地理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相关总结
本文对高中地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一)地理推理能力在学科中广泛研究和应用
对于地理的推理能力在学科中是比较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同时也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日前对于有关地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研究还不够深入。
(二)在地理的教学中,要培养高中生的实际推理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对地理实际的归纳和演绎能力进行发展分析,并发现演绎法和归纳法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法。
(三)归于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归纳法和演绎法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在实际的教学中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是学习的有效手段。而对于老师来说,在地理中使用归纳演绎法要做到灵活地运用,从而真正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关的地理学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掌握,还要积极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培养有关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演绎和归纳的能力。这也是对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本文对地理归纳总结和演绎能力进行具体的阐述,通过对地理课程的解析而整理出演绎归纳的方法。本文对地理教学中存在的演绎归纳法做了有关介绍。总结出有关课程目标的演绎能力和归纳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从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演绎思维和归纳的能力,同时也要对相应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希望能给相关学者带来有益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沈伟,曲琳.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展望: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12(12).[2]叶回玉.地理学科高中生运用演绎推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04).[3]刘倩.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对学生地理知识素养的培养作用及教材使用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4]刘曦.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教学衔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5]许青山.归纳与演绎 共性到个性:科技史复习个案研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01).[6]陆勇.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2(06).[7]李黔怀.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D].贵州师范大学,2007.(作者单位 杭州市萧山区第十一高级中学)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 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 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 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一个学生在学习“官渡之战”时指出:袁绍不会用人是导致其失败的加速器。“曹操赤脚迎许攸”说明曹操的成功是与其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这场战争的成败, 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疑义, 求得解决, 这样才能进步。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 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 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 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 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 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其次, 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 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 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 教师如果简单加以否定, 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 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 疏于思考。事实上, 只有犯过“错误”, 才能改正错误。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 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 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 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 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 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 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 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 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 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 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 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不断创设问题情景, 活化学生思维。
提问题是人的天性, 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 是创造的萌芽。所谓问题情景, 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 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情景。教师应以尊重为前提, 以激趣为条件, 以自主为核心, 注意在教学中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 一知半解, 不确定的问题情景, 制造悬念, 启发思考, 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 使学生探索作答。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 可提出问题:要不要重修圆明园?这时肯定会有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不重修圆明园。说明我们是一个敢于正视现实的民族, 是一个真正有民族自尊心的民族, 我们就应该留着这块伤疤, 让它时刻警醒我们:勿忘国耻, 奋起直追!”在学生内心萌发了一股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和对自己命运的关切, 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第二种观点:要重修圆明园。说明现在中国强大了, 同时也不再害怕侵略者来侵略了。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学生利用教师创设的情景, 多角度的思考, 活化了思维, 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 学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 而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是影响思维创造性发挥的前提条件。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水平, 用理解的方式对待他们, 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氛围。对于学生在探究时那种“违反常识”的提问, 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 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 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 都应该充分肯定, 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于敢于提出问题, 发现矛盾, 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 探索的过程也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 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 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 很难具有创新精神。因此, 教师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 分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后果时, 有许多同学提出“落后挨打”是一种“先进的工业文明对落后的农业文明的撞击”, 因这是中国落后挨打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观点。此时,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观点, 不能简单地加以抑制或否定, 而应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有效地剔除一些模糊认识, 认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性。
地理观察能力的培养认识始于观察。观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观察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地理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考察和研究,其形式主要有对各种地理事象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地理对象典型物品或模拟制品的观察和各种地图、示意图、图解、地理画片、照片、图表及其声光显示制品(录像、录音、幻灯、电影等)的观察。地理教学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如讲到高中地理矿物的有关知识时,让学生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和鉴定,从矿物的形状,颜色、硬度、透明度、条痕、解理、断口、磁性、自然延展性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再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可通过对有关地区的自然、经济图表、图片、电视录像等观察,让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地理的特征,从而使学生在分辨事物异同点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不同地区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多让学生观察,使学生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和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他们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
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指要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就是地理事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它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广阔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地理思维时要符合地理思维的这些特点。也就是说应该做到不论研究或学习地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都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各自然要素、各经济部门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以获得地理现象整体性的认识,避免只注意个别要素、个别经济部门而忘记其它要素和其它经济部门的顾此失彼的纰漏。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思维时,要善于辨别地理区域差异,掌握地理区域特征,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改造自然,突出区域性的特点,防止学生由于地理区域特征模糊,出现张冠李戴现象的发生。此外,对于空间广阔的地理事象,在引导学生思维时。要将地理对象同它所处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联系起来,借助地图,将地理现象联系地图进行思维,以便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
进一步创新知识的运用面与路径,实现最高效的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1中的《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针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重点,教师设置“洋流为什么会运动?洋流运动的能量来源?盛行风及地转偏向力对洋流运动方向有什么影响?”等问题,不仅可以根据问题来掌握洋流分布的情况,还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洋流对各区域造成的气候、渔业生产、航海与污染等方面的理解,由此做出运用性的思考,以实现学以致用的创新。由于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是具有明确目标性的,其学习的积极性与效率也是较高的,且直接让他们根据个人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或需要等,做出针对性的思考,达成其对知识运用的目的。
发现问题,是地理问题研究能力的最基本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学习中与知识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根据自己的需要展开切实性的研究。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知识性问题发现能力培养。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去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即让学生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1中的《山岳的形成》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对山岳的初步理解,以及对自己见过、感受过的山路,就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提出发现的问题,如山路的线路选择、坡度设计、隧道性的山路选址等,发现的这些问题会在班级形成一个围绕教学内容的问题集合,尤其是当所有学生都把问题展现出来的情况下,也就自然地展出了教学的知识网络,教师只需要略加指点很多的问题则一目了然。
纲要:
全文以隔行分开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导言:简述单元教学的含义;实施单元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关系;单元教学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主体部分:先总体分析,然后再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分析论述如何在单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善读多思;破除常规;激疑问难;拓展引伸。
结论:畅谈单元教学中思维培养的深远意义。
单元,亦称“教学单元”,是教学的基本单位,即教材中性质相同的或有内在联系、可以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一单元的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小阶段。一门学科的教材通常有若干单元组成;单元与单元之间也有一定联系。语文(在本文中“语文”指“中学语文”,“教师”指“中学语文教师”,余类推。下同)教材单元的划分,有助于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系统完整地进行语文某一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克服课与课之间的割裂。
中学教师语文教师(在下文中简称“教师”)实施单元教学(下简称“教学”)时必须致力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为在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中,发展学生智力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思维能力又是智力的核心。语文科实行单元教学,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开拓了十分广阔的前景。
单元教学在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能够在单维型思维训练的基础上,体现出多维型思维的特点,能够给学生提供多条思维的逻辑线索。首先,单元教学的“综合—分析—综合”的过程,能够给学生指出多维型训练的方向和范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体现出多维型的特点。其次,单元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多条思维的逻辑线索。由于学生首先通览了整个单元,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他们就可以居高临下、高屋建瓴地多角度分析理解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将各个知识点围绕单元教学要求有机地联系起来。另外,单元教学由于采取多课型教学,为学生的多维型思维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既然,单元教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这么巨大的作用;那么,应该如何在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总的说来,就是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这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通过善读多思、破除常规、激疑问难、拓展引伸进行更为深刻的、周到的思辨活动,敢于提出问题、乐于钻研问题;在此基础上,既又尊重老师,又大胆怀疑——科学探寻、勇于创新:
一、善读多思——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教学单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单元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具有周密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周密性是指思维内容的广泛全面,思维逻辑性强。一个人思维的周密性一方面取决于他知识经验的多寡。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思维方法与习惯。这是勿庸置疑的。在单元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广泛阅读,丰富其知识经验,更要让学生善于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在阅读中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首先是教会学生掌握思维方法。方法主要有:①边读边思,一读一思,如:第一遍,集中思考字词句意,第二遍侧重思考段落大意,第三遍重在篇章结构,四遍抓全文主旨,五遍专想语言风格„„;②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先思考简单、字面的意思,然后思考复杂、内在的底蕴等;③连类比较,辨析异同,如将同是反映学校生活的《最后一课》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比较。④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即阅读时要善于与储藏的知识挂钩,做“似曾相识”的联想。
帮助学生解放思想,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反复教育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取代。发现问题需要独立思考,钻研问题更需要独立思考。当然,在独立思考过程中还需要有海纳百川那种善于接受批评的可贵品质。单元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学习,而不是窒息学习。
单元教学中要有民主化思想。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易于谈看法,摆见解,由于某些因素的触发,会突破习惯性思维的羁绊,闪发出创造性火花,教师要倍加爱护;对课堂上出现的“神来之笔”,更要以极大的热情赞扬、鼓励。学生置身于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之中,思维能力就可得到有效的培育。单元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空间,即在语文课堂给学生无限的“空间”,让畅想的思绪自由飞翔;每节语文课都有真情的交融、高峰的体验、心潮的激荡、灵感的迸发;允许学生犯“合理的错误”,提出“做三件事有两件成功就是胜利”的口号,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育思想,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中思考的积极性。
二、破除常规——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坏如何,对各类知识信息的摄取、传递和迁移等创造能力能否得到有效形成,直接决定着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说,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衡量着教育的质量;而素质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质量,又必然反映着教师的教育水平。因此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鼓励创造精神,培养他们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应以用示范的榜样树起勇于怀疑、敢于创新的学者型教育者形象。要培养出敢于质疑、富于创造的人才,教师对学生最好的指导,莫过于他自己在单元教学中榜样性示范。可讲自己备课钻研教材中的疑问,介绍自己读书中的思考——心得体会,以自己质疑权威的创见,给学生心灵以强烈的感染。中国新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造就面向未来、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就应该树立创造意识,敢想敢说敢做,使自己成为创造性人才——创造力应是新世纪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宝贵品质。唯有如此,才能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充分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创造潜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学会天才的思维方法。要有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勇气。能发现并发展自身的创造力,敢于标新立异、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怀有强烈的思维批判性。
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动机。教师在单元教学中务必让学生明白:“能将书本知识为己所用,对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新的见解,说明你是一个有培养前途的学生。”“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可能垄断真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和创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务必有效地培育起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只要不是消极完全接受,而是靠动脑筋积极获取的,其中就不乏有创造的因素。
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在教学中相机诱导,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提倡“三敢”精神:敢向“资料”说“不”;敢向“课本”说“不”;敢向“教师”说“不”。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和课文作者,不是让学生成为偏唱反调的“抬杠高手”,而是希望他们具有实事求是、唯真理是从的科学精神和独立人格。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在尊重名家并学习名家的前提下挑战名家,不但应该允许,而且值得提倡。从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形成了主动活泼的局面。
提倡写作中有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变化、变革、求新,它要求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变化、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的分析思考,以期寻求尽可能多切新的立意,从而选取一二最佳主题。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有两种方法:逆向思维法,指与人们惯常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如写《雪》时可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赞美雪的温暖大地、滋润万物,“化”而后己的奉献精神,进而礼赞老一辈革命家的高洁品质。也可贬雪:鞭鞑雪的虚伪懦弱——以其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污秽,终见不得阳光;鞭鞑雪的穷凶极恶——凭借风势,耀武扬威,不可一世;鞭鞑雪的残酷无情——雪压冰封,千山沉寂,万物萧条,毫无生机。发散思维法,又叫多角度思维或多向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如命题作文《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从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脚踏实地,发散出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从牛辛勤劳作而默默无闻的属性,联系到鲁迅以牛自喻,郭沫若以牛尾巴自喻,茅盾以牛尾巴上的毛自喻,发散出谦虚谨慎的精神;从牛有一股子犟劲,发散出可贵的牛劲;如此等等。
三、激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探索性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之始,学之端。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只有提出问题,才有可能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就可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求知习惯。
逼学生提问——让问题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教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始。文章本是有情物,它所有者反映的人、事、景、物,大至大千世界,小至细微感情,都是作者智慧和心血浇铸而成,其中蕴藏着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功力。要根据不同文体进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教师须加以指点,引导学生树立“宝藏”意识,让他们见到“宝”,识别“宝”,进而主动积极地探求宝藏。教师逐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开始生疑一般只在文章字词表面,要指导他们深入到篇章之中,把文章的前前后后、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起来思考;学生质疑有进展时,再拓展他们的思路,要求他们把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持之以恒地步步诱导,有质量的问题加以鼓励、表扬,或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应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或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或从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激发学生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高质量的问题。高质量的问题,就是尽可能地紧扣教材训练重点的问题——单元和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自己研讨问题。教师在指导和带领学生深入剖析、把握单元各篇的精神实质时,教导学生不应满足于现成结论,要有透视文章以外意思的能力。对课文的内容、文字,涉及到的人、事、景、物,敢于大胆发表意见,评头品足,论是说非。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分析、判断、推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须分主、次、轻、重,按一定顺序巧妙安排(或全部或摘要解决),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与想象空间,让学生相互启发,寻求答案。辨疑、析疑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存,使其发挥作用,温故而知新。灵活运用多种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再次是善于求师请教、不耻下问。同学师友之间相互切磋砥砺,方有长进。
四、拓展引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实施启发式教学。孔子曾对启发式教学有过精辟的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对疑难问题前积极思考,努力探索问题的答案。要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不轻信现成的结论,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有种种假说、种种解释,经过分析、比较,特别是借助集体的力量加以评论,从而寻求正确的结论。
要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单元教学中还须注意想象力的培养。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思维力就强,能够把自己已知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种种新形象,或幻想出前所未有的形象。也可以说,想象力像活化知识的酶。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应从多种多样想象的方法中精心选择,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帮助学生开启想象,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在读写过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神思飞越,处于思考的气氛之中,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在默读、写作中驰骋想象,调动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对语言的理解、辨析能力可加强,对课文内容会产生种种精彩的看法。
教师在单元教学中,通过善读多思、破除常规、激疑问难、拓展引伸四个方面,改善和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大思维训练强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激发起创造性的思维欲望,使语文学科教育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一方沃土。
参考书目:
1、《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创造》(张翼健)1999/3《中学语文教学》
2、《中学语文教育学》(于亚中、鱼浦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李镇西)——1998/6《中学语文教学》
4、《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郑丁机 郑锡全)——2000/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5、《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于漪)——2000/1-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6、《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饶杰腾编)——开明出版社 1992年5月北京第一版
7、《关于反刍式单元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吕东)——1999年6月获得广东省英德市教学论文一等奖,尚未公开发表
8、《语文教学如何培养思维能力》——1997/3《韶关大学学报》
9、《自学学概说》——叶忠海主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
10、《唐宋散文导读》(熊笃)——1989年第3期《中文自学指导》
南城县一中游本遥
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当然是毫无异议的。但究竟通过什么途径,或者说采取什么手段来提高呢?我认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综合分析力。只有通过培养这些具体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
记忆力,对于学习各门科学知识,从事任何有益的工作都至关重要。“读”、“写”之间,记忆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的记忆力,虽然与素质关系很大,但主要还是靠平时的培养训练。中小学生年龄小,思想较单纯,脑子灵,这阶段记住的知识往往终生难忘。同时,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也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比如识字,区别形、声、义,复述、背诵课文等,都是锻炼记忆力的好办法,因此语文教师应抓紧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不论分散识字也好,集中识字也好,都要想办法让学生尽快地记住这些字,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我曾做过一个调查:中等资质的学生,在思想集中、弄清文章脉络的情况下,对于一千字左右的范文,象朱自清的《春》,大多读至十几遍就能背诵了。在此基础上,能否提高一步,逐渐减少读书遍数,仍然达到背诵。根据我平时训练证明,千字左右的短文,读三至五遍即能成诵者屡见不鲜,有些写得精彩的片断,往往是课讲完后,学生稍加复习,即可背诵。抄写课文也是重要的训练,因为抄写一遍,对于记忆而言,不亚于读十遍所获得的效果。这说明,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某种训练,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的。
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因循守旧。据说,人脑的功能相当于一台1014的电子计算机,可以贮存1000万亿信息单位,从这个意义讲,人的大脑就象一个“超级记忆银行”。青少年记忆力尤甚,14-20岁之间是最高峰。所以只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切合实际地按照高难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也是可以办到的。另外,由于人类知识总量每隔七至十年要翻一番,光靠脑力记忆仍然显得不够,因此,教会学生编索引,制卡片,列提纲,做笔记等,在学习方法上进行一些指导,也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二
茅盾先生曾说过:“故为初学者设想,凡技巧上诸问题(包括所谓‘练字’在内)固然不可不下一番苦功夫,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在观察力的养成。“我以为这话十分正确。我们教学,不能让学生死啃书本,而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热爱生活,洞察大自然的奥秘,诸如鸟兽虫鱼,山色湖光,日月星辰等等,以期有所醒悟,有所发现,从而把书本知识和客观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学生作文写得具体、形象、生动,就要教育学生留心各种事物,多看看,切忌浮光掠影,熟视无睹。比如观察人物,除了注意看他的衣着、行装、一般容貌,还应着力捕捉他的喜怒哀乐的变化,尤其是注意他“心灵之窗”的眼睛,他的动作、神态。又此如观察现象,应注意观察现象的“全过程”,每一细微演化过程均应心领神会,牢记心头。
语文课堂教学,务必注意形象性,不能光讲字、词、句,也应恰如其份地绘生绘色地形象的讲述。如讲鲁迅的《祝福》,我引导学生注意小说三次集中地描写祥林嫂的外貌,并指出每一次的外貌描写的不同,特别注意点明祥林嫂“眼神”的变化:开头是“顺着眼”,继之是虽然仍“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再次是“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待捐门槛回来,“眼光也分外有神”,受了晴天霹雳地一击之后,“眼睛窈陷下去”被鲁四爷赶出门之后,临死前“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转,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讲到这里,我喉咙哽咽着,学生也禁不住流下泪来,眼里充满着对祥林嫂的同情,对封建制度残酷迫害劳动妇女的愤懑。再如讲刘坚的《草地晚餐》,在对课文中写到朱总司令身穿什么,脚穿什么,背什么,拄着什么,脸上的皱纹怎样等作过一般的分析之后,我特别提醒同学注意:“棍子的两头已经磨得溜光圆滑”这句话,问同学们:“朱总司令的这根棍子为什么会‘溜光圆滑’呢?”学生答:“因为‘长途跋涉。”问:“总司令为什么要‘拄’棍子呢?”答:“总司令年纪大。总司令没有骑马。”讲到这里,朱总司令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大形象就俨然屹立在师生面前,崇敬、爱戴之情不觉油然而生。
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也应如此。不久前,我们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我先布置写《校运动会上》的作文,并嘱咐学生仔细观察,开始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写。后来由于学生仔细地进行了观察,这次作文普遍比较满意,其中,有的还颇具特色:“在投铅球的地方……一个同学走上来,拿起铅球,抬起胳膊,将铅球举到右耳边,然后作投掷的起动,身子慢慢地往右斜,突然用脚一蹬,身子向前俯冲,奋力一掷,铅球流星一般飞向远处,伴随着人们的喝采声,重重地砸在前方坚硬的泥土上,在那儿留下了大半个铅球印痕的小坑。当裁判员报过成绩后,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段文字之所以写得比较好,就是得力观察。对每一个动作不但看得仔细,还看出了人的精神风貌。足见,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文章就大体上写好了一半。
三
想象可以认为是智力的升华。人们常说,作家、诗人是富于想象的。其实,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又何尝不要丰富的想象力?大则宏观世界,小则微观世界,都必须赖于科学的推断,都需要想象。就写作而论,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无不需要想象。所谓塑造人物,所谓体验,设身处地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性格等等,都无不从生活实际出发而凭借于想象。
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比如我教陆定一的《老山界》,讲到写得最精彩处,作者一连用了若干个“象”字句来描写红军夜宿的所见所闻所感:“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等,教师津津乐道,满以为学生能够掌握这种写法,于是便布置学生仿照这种格式来一段“写景”,不料同学们竟面面相觑,虽经苦心孤诣,也象老糠里榨油,“逼”不出来了。后来,我在评讲《校运会上》这篇作文时,有意将事先从学生习作中集录的“象”字句介绍给同学,诸如运动员在竞赛场上,“一个个象猛虎下山,似蛟龙出海”啦,“象子弹一样‘嗖’地飞出老远”啦,“象离弦的箭风驰电掣地向前猛冲”啦,“象脱僵的野马,飞快地跑到终点”啦,“象轻巧灵活的小燕飞越竹竿”啦等等,学生听了深受启发。这次效果就迥然不同了!不久,我在批改习作《国庆见闻》时,发现有不少写得好的“象”字句。如“天蓝得象水晶玻璃般透明”,街市上“欢乐的人群象织布的梭子一样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人来人往,声音喧哗,真象炸开的油锅一样沸腾”,“蔚蓝的天幕,撒满了群星,初升的圆月,象一盘水银斜挂在东天”,“一排排的街灯,象群星闪烁,把个大街照得如同白昼”等等,好词佳句,纷至沓来,使人由衷地感到喜悦。
为了便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我觉得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敝开思路,放胆作文。对学生的习作,不应因为强调“写真实”而过于挑剔,更不应动辄批评指责。事实上,不允许想象加工的纯粹自然主义的“照相式”的作品是很少存在的,何况学生习作呢。即使学生习作中的某些细节看来不够真实,甚至近于荒唐,也不用大惊小怪,加以诱导就是了。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轻易折断青少年想象的翅膀,那是犯罪的。
四
综合、分析力,实际属于逻辑思维力。认识需要深化,完成“感性──理性”的“质”的飞跃,就要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力。由此即彼,由表及里,弃旧图新,透过现象看本质,都要进行综合分析。青少年理应正确地运用大脑进行判断,推理,从而不断地提出问题,获得正确的结论。可是现在有些学生,读了一篇课文,却常常不知说了些什么,不能提纲挈领地了其大意,简单的是非题、选择题大体上还可以,问题复杂一点就觉得脑力不顶用。有些学生思想僵化,遇问题不易拿定主意,茫茫然不知所措,或者看问题易走极端,等等。凡此种种,都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力?最近读了我省特级教师潘凤湘的教学经验介绍,似乎觉得有章可循。潘凤湘老师有志于语文教学改革二十多年,摸索出一套成功的.“八步读书法”。“八步读书法”,主旨在于教育学生“不动笔,不读书”,指导学生按一定的读书步骤读书,通过大量的“句、层、节”的练习,逐步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等于交给了学生一种猎取知识的武器。毫无疑问,“八步读书法”的许多环节对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力是大有裨益的。
但是,我在“移植”潘凤湘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感到棘手了。主要是由于师、生水平都存在差异,似乎暂时还不敢撒手让学生自学,于是采取了一种“过渡”的形式。这等于先给学生一根“拐棍”,待学生“走稳”之后,再撒手不迟。略述于后:
对于一般阅读课文,宜根据教学目的先拟出一个“阅读提纲”;“阅读提纲”包括字、词、句的知识,包括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阅读提纲”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主要供学生预习、思考和讨论。如阅读峻青《瑞雪图》一课,我就拟了这样一个提纲:
一、什么叫‘瑞雪’?
二、文章开头交代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暖和得如同三月阳春的气候是怎样骤然变冷的?
四、第三自然段一句话起了什么作用?
五、第四自然段怎么写下雪?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只写看到的行吗?六、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文章怎样从远到近?从“静”到“动”地描写雪景?
七、文章怎样写人的活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八、文章结尾一句表现了什么感情?
九、怎样理解袭、骤然、凛冽、纷纷扬扬、彤云密布、簌簌落落、万籁俱寂、白茫茫、粉装玉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五光十色、咯吱咯吱等词语?这些词语对描写“瑞雪图”有什么作用?你能用这些词造句吗?
十、文章哪几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摘下这些比喻句?
十一、你能用几百字描写一种自然景色吗?试试看?
这种“过渡”方法,经过实践,表明有下列优点:一是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比以前仔细了;二是人人动脑动手动口,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少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三是教师在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之后,只要稍加评点,无需喋喋不休地讲解了;四是学生通过有趣的争论,学得更主动,掌握的知识也更牢固了,不仅能提高综合、分析力,对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都是有益的。当然,这样做也有难处,备课花的时间更多了,准备的内容更广泛了,对少数学生的思想工作也更细了。但只要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教师还是舍得花力气的。
总之,语文课应成为广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课。衡量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不在于他讲了多少课书,而在于他讲这些课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什么“能力”。有了“能力”,则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识字,学生能熟练地查字典,遇到生字即能习惯地查字典,这就比课堂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强多了。正如叶圣陶同志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每堂课,教师都能精心设计,让学生有所得,尤其在“能力”上得到训练,有所提高,那未,天长日久,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万能“钥匙”,任何知识宝库的大门都将在学生面前洞开了。
抚州地区文教局教研室编
《教学研究》1981年4月
一、转换教学模式, 构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 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 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是被动性的。这正如众多的口渴者守住一只水龙头, 其弊端不仅仅是这些口渴者的解渴程度完全受这只水龙头来水量的限制, 更在于造成所有口渴者都会对这只水龙头产生依赖, 从而封闭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寻更多水源的意识。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 其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可想而知。为了突破这种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的局限性, 必须实现教师功能的转变。
1. 教师职能由“水龙头”向“水源向导”转化,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要使学生去除被动的等待思想, 教师首先要转换教学方式, 要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做到这一点, 教师在备课时需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理念要更新, 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应贯穿教学全过程, 彻底抛弃教师一讲到底的包办式做法;二是教学过程设计要注重互动性, 要加大学生思维的活动量, 实现教师功能由“水龙头”向“水源向导”的转换, 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去选择新的水源;三是要注意学生参与的广泛性, 教学中应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 避免出现只有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唱重头戏的现象。
2. 精选和优化课程资源, 诱发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心理。
“兴趣是发明创造的先导”, 要激发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内在动力, 教师就得将看似枯燥的知识进行“加工”, 再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印在其脑海中, 或是给学生设置知识运用的虚拟场景, 让学生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当学生感觉凭自己现有知识不足以解决问题时, 便会产生扩大知识面的潜在意识, 从而引发对知识的心理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获得的知识是从实践的需要经过自己思索领悟得出的, 这既能减少教师的口舌量, 又能达到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 广开知识源路,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变革?我认为,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1. 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论, 教师应着重从如下方面进行“自主学习”指导。
(1) 引导学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自己制定学习进度, 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 协助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
(3) 营造氛围,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 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 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当然, 在指导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该立足于课本, 知识结构的体系还应在某种程度上依据书本展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有着内在动力的支持, 并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另外还应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 并作出相应的调适。这时教师必须认真地从旁指导, 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最大的效果。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
在地理合作学习中, 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新课程理论认为: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合作学习, 都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不是以尖子生做小老师, 中下学生做听众的学习方式, 而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人人贡献出思维成果, 既是老师, 又是学生。小组学习后, 同伴讨论得出的结果属于集体, 每个学生都有所有权, 在全班学习汇报时, 应当由小组推选一位同学汇报, 其他同学来补充。在评价时, 教师应肯定的是这整个小组的学习成功, 而不是某一个尖子生的成功。
3. 建构学生的探究学习模式。
地理探究性教学把地理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的发展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地理世界只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 即是达到学生发展目的的手段与条件。因此, 地理教师不应盯着学生“地理课本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多少”, 而应始终着眼于学生“地理素质发展得怎么样”。所以, 在课堂中, 关键不是看教师讲得什么样, 而是应该看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必须增加学生紧张的交互活动时间, 尽可能提高学生地理活动的品位, 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智力加工的思维质量, 只有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 才能真正体现一堂地理课的效益。这样才能体现“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本质。
地理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以“启发”式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 以野外实习、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为探究方式,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发现与探究, 培养他们的探究创新能力, 所以, 探究性学习还须注重实践锻炼方法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更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生是否掌握某个具体的知识当然重要, 但更关键的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在地理探究式学习中我们往往训练学生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完成对一个地理问题、一件地理事件的思维过程, 也通过野外实践来完成具体的探究活动。这种学习重视思维过程训练, 淡化思维结果追求的做法, 会逐渐使学生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种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当趋向全程化、多元化和弹性化。
4. 改革学习效果的反馈和评价方式。
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起到补足后劲的作用。学习效果的评价应遵循客观性、激励性、艺术性、多样性原则。恰到好处的评价往往会从非智力因素方面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促使学生将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领域。
这节高中地理课学习的内容是《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探讨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在布局选址时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佳。企业的选址,需要综合考虑原料成本、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等多种区位因素,而其中往往有一种制约因素影响最大。例如甘蔗制糖厂,由于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而原料经加工后体积与重量都会大大减少,所以一般都会布局在甘蔗产地附近,于是我们把这类企业归为“原料指向型”企业。再如电解铝等冶炼型企业,由于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在布局选址时会选择建在大型电站附近,或者专门为这样的企业修建电厂,于是这类企业就成了“动力指向型”企业。此外,还有“廉价劳动指向型”“技术指向型”等。课堂中这位老师所说的饮料厂,因为它的主要原料“水”可以通过城市供水系统解决,而其他的原料如浓缩液、糖浆、果肉等体积与重量相对较轻且便于运输,而其产品如可乐、果汁、啤酒等都是体积大、重量大的,运输成本高,所以,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类企业一般都会在市场需求量大的城市内或城市边缘选址。以前版本的教材,把这类企业归为“市场指向型”企业。可是,真实的情形往往并不像书本中说的那么简单。课后,我与这位老师进行了如下的交流。
“你为什么在课堂上特别强调饮料厂属于‘市场指向型’企业呢?”
“我的学生,往往很难分辨企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通过加重语气强调,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通过演绎法的应用,他们就可以把一种类别的企业都记住,将来试卷中出现类似考题的时候就可以很快得出答案。”
“你用了一种‘快速成形’的方式,这是我们课改之前常用的,当时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有,你却没有考虑过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如果有其他可能怎么办?”
“有其他可能性吗?你能不能说一下?”
“某名牌饮用水,有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电视广告——‘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根据这个广告,该生产厂应当是哪种指向型?”
“原料指向型。”
“显然,广告中的饮用水厂属于饮料企业,但它并不是市场指向型。这说明什么呢?”
熟悉的教材遇到真实案例的挑战,让这位老师措手不及,一时无语。
这个案例,非常鲜活地反映出课改前后,在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以前,我们重在教会学生课本知识,特别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对比、分类等方法,对知识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归类,帮助学生记忆。而课改后的教学理念,强调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真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课堂教学做出改变,不是呈现内容之后让学生记与背,而是通过展示这条广告,展示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去分析、讨论,那么学生收获的,决不再是某些结论性的知识,他们在选择的过程中参与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是一种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以上案例至少可以给我们三点启示:其一,“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为了“导入”新课或者给课堂营造一种怎样的氛围,它本身就是学习内容的载体和课堂讨论的对象;其二,“过程与方法”并不神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稍微变换一下思路与角度,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其三“能力培养”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核心目标,让课程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这个过程,就是真正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责编 白聪敏)
【地理教学能力培养论文】推荐阅读: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11-23
通过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初探论文05-26
小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11-22
[作文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09-06
师范生教学评价能力实践培养论文01-03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论文05-25
浅谈生物实验教学中能力培养论文11-30
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论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