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文化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网络文化是指大学生在校园内以网络为主要载体开展的精神文化活动和物质文化活动的总称,它包括网络文娱活动、网络学习活动和网络创业活动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网络文化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网络文化论文 篇1:

高校网络文化促进高校和谐发展教学研究

摘 要: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笔者将针对网络性事件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力求找出其应对的方案。在很多专家学者看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文化教育、法律教育以及文明用网的自身素质并且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能够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加强网络监控,及时的处理不良的传播信息,这样便也可以大大降低高校网络性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高校网络文化;教学研究

作为国家培养重点人才的阶段,高校教育的管理就成为了国家的重中之重,然而正处于叛逆青春期的孩子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易于管理。尤其是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令网络在高校生活中普及开来。通过优化网络管理、切断不良信息传播源等方式规范网络文化,以达到促进高效和谐发展的教学目的。

一、高校网络性事件的现状和特点

从《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篇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文件中不难看出,当下的网络信息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期,但是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他给人类带来的效益,同样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麻烦,诸如高校网络事件的频发已经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将很多大学生看作是传播不良信息的主力军,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产生一种连带效应,这样便会造成大范围内造成影响,将一点点小事,无限放大,严重影响现实中的人们生活,然后又通过网络在进一步的扩大,这样的网络文化对于高校和和谐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一)网络的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

这是网络最为显著的特点,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时代不同于父辈们的时代,他们懂得利用信息,知道怎样获取信息,知道运用信息知识,明白网络用语,并可以大肆的传播、转载,评论速度之快令人发指,被广为转发的文件,图片等信息内容大都是一些具有消极影响的,一些负能量,具有严重的个人色彩和个人情感等,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情,这样的事件进行如此巨大的宣扬会使得事件无限放大并引起社会争论,自然就会影响到高校教学中的和谐发展。

(二)局部放大性明显,急剧恶化

在很多人看来,大学生属于那种一条腿已经进入社会,一条腿又留在学校的半个社会人的角色,正是由于这样,大学生还不能准确的认识这个社会的复杂性。而且他们大多会以组团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的,这写人集结在一起就容易令网络事件的特性得到放大。所以,即便是个体性的问题,一经发到网上就会使很多人产生相同的看法,将本来虚无的事情就放大了数倍,再加上网络还具有极强的不真实性,使得原本看似没什么的事情就被变成了一件严重的事情了。大学生也很容易就相信这条披着羊皮的狼传言,加上从众心理作祟,就会表现出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以至于给高校教学的和谐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三)网络与现实联系紧密,集散快捷

小事情集结在一起就形成了大事件,而网络往往就扮演着这个集结的角色,将现实中的事情放到网络上找寻有相同看法的声音;同样也可以将网上不好办的事情折射到现实中也会变成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件。然而,现如今的大学生大都是非常懂得该如何运用网络知识的,这使得网络和现实事件产生了交叉并遇到催化剂,使得现实和网络之间可以自由的转换,方便迅速。

(四)连锁性强,极易多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掌中宝。并且一家人大多是4-8口,再加上其他的连带关系相信人会更多的,这样一旦某项事件在大学生身上发生则会产生一种连带的事件的发生,并影响社会的治安。

(五)不可预见性强,易潜伏积聚

当社会中发生某件事情时,大学生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往往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案通常都会和大学生们的想法呈相悖的状态,这样在他们心里就会形成不同于现实的落差,在很多情况下就会通过网络来找寻和自己心里一样的答案,解除自己内心的焦虑、困惑与质疑。但是这种不好的情绪已经在他们的内心中占据了一小块地方,所以当再有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时,会急剧的引爆他们内心对于这种事情的反感心态,就会很容易引发一种突然性的事件。

二、促进高校和谐发展教学对策

学校和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是需要全人类的共同维护和创造的,但是当有这种高校网络事件发生时首先会对学校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次将会波及社会,使得事态呈现一种水波形状的传播方式。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对于现在而言处理好这类事件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是极其重要的,这对维护社会环境、建立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素质养成的行为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一)注重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

第一,引导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心中有一个过滤器,将那些网络上不好的信息过滤掉,并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这样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选择会使学生的心理向着一个积极向上的事态发展,克服他们对于现实中不同的心理负担,这样就可以积极有效的减少类似的网络性质的群众事件的爆发。即便在快要发生的时候,大学生也可以做出正确选择。第二,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支配他们的现实行为的,当一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情感修养时,那么他的行为也是道德的,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道德认识,加强自我的修养。正所谓思想有多高尚,那么你的行为就会有多高尚。如果大学生们都将加强自我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时,那么,做出来的事情也会是积极向上的。这样即使有一些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大学生也会学着将事件向着一种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的,如此,便会对整个社会提供一个积极作用,做到一个表率,这也为维护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提供了一个积极作用。第三,被认同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一种感受,只有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以后才会更加积极的去做。当大学生抵制,反对网络的事件的发生得到了大家的共同认可后,就会很自然的产生一种愉快的心里,这会使得他们对自己内心的道德情感的标杆有一个新的认识,加强了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同样这也会降低网络性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起到促进高校教学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注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法”是社会发展的天平,每个人在他面前都是平等的,人的一切行为都要有个准则,那就是要遵纪守法,同样网络行为也要守法。所以说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进行法制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及网络行为,并且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让大学生能够自觉自律,形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可以提高他们法律意识,使得在面对一些突发的网络群众性事件可以进行适当处理,理智应对。第二,这样的教育可以使得同学们更加理智并且以法律为准绳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避免了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候的过激想法,让他们有了一个行为做事的标杆,从源头杜绝或减少网络性事件的发生。最后,在进行过法律教育的大学生可以正确的面对高校网络群众性事件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他们也会以法律为标准,找寻处理方法,进而减小事件发生对社会和学校的负面影响,使得更多的学生对于这类事件的评论更具有导向性,更加的客观真实,促使网络文化发挥出了更多的积极作用。

(三)注重制定完备可行的应急预案

第一,制定一系列的关于应对突发性的高校网络性事件的方案以备不时之需,他的作用是可以在面对突发性高校网络性事件时可以准确及时的找到应对策略。首先,由于此类事件发生大多是很棘手的事情,制作方案可以提高解决的效率,当然发生是可以分清主次,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将问题细化,减弱,这样就会将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那么给社会与学校的影响就会相对较弱。第二,减轻负担。高校网络性事件的发生会给学校管理层的人带来烦恼,当大学生都有意识的去参加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时就会大大降低管理者的负担,使得问题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波动,以至于事态不会恶化。假如高校的管理层能够在高校网络性事件发生之前就提前做出准备,明确分工,那么即使在问题发生时也会令事件朝着一个可控的局面发展。这样的话对于管理层来说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就会减轻管理层的压力,提高他们应对复杂的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降低损失。高校网络性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可以使得在突发事件之后的恢复变得迅速,在问题发生后可以马上找到问题所在让所有人各尽其职,提高应对的效率。管理者也会在处理问题时有条不紊,维护了高校教学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公军.网络群体事件的成因和对策研究[J].现代视听,2014(11):46-48.

〔2〕郝其宏.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与治理——以社会情绪表达为分析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4(12):168-171.

〔3〕贾红秋,宋晓明.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及其应对策略[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4(06):61-65.

〔4〕林凌,陈法彬.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治理[J].文化与传播,2014(06):31-35.

〔5〕李玉杰,王峥.网络群体性事件规制论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5):46-48.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杨山林

高校网络文化论文 篇2:

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路径探析

摘 要:高校网络文化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潜移默化地引导并激励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涵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展现文化育人的内涵。随着5G时代的来临,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将与新媒体一同迎来新一轮变革,因此,正确地发挥好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作用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文化育人;价值引领

一、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意义

(一)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力

高校网络文化具有平等性、大众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等特点。高校开展网络文化将拓宽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高校文化传播中存在的知识垄断、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增加了大学生汲取文化的平等意识;运用高校网络文化的平台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发表见解,而且可以分享他人的观点、思想,有利于学生跳出对事物的固有看法,接收新想法、新事物,进而唤醒其创新意识,挖掘其创造力。

同时,高校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可以自由、积极讨论以表达各自想法的平台。针对不同话题进行探讨时,有助于帮助学生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针对同一话题的不同见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进而全方位地深入分析问题,获取自身对其的独到观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二)形成社会导向,树立健康观念

自由、开放的高校网络文化教育的环境打破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局限,学生可以运用网络文化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与不同主体开展观念看法的沟通,激发不同思想的碰撞。基于此,高校網络文化满足了学生对学术探索的需求,实现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效应,发挥了网络文化育人的作用。

高校网络文化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在为学生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网络文化的交互性与渗透性使学生易被一些存在问题的言论左右,影响他们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判断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选择。基于现实状况,学生应以客观理性的心态进行网络文化教育,在现实文化教育与网络文化教育中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念,逐渐适应现实生活与社会化发展。

二、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现状分析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的载体,可以充实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进而体现国家的综合实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一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模式、创新思维、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另一方面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仍有一些现实情况亟须重视。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定义模糊

高校网络文化应运而生,诸多学者对其含义各抒己见。其中,丁义浩认为,高校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高校文化的交融,是在高等教育进程中出现的新型文化形式;郝兆杰等人则认为,高校网络文化是高校师生依托于现代网络平台载体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此外,还有研究将网络文化建设局限于高校范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络文化的发展空间,割裂了网络与整个社会的客观联系。因此,关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什么”有待更多学者跟进深究。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不明

高校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只有设定确切的预期目标才能明确使命、坚定步伐。目前,高校对网络文化建设的定位尚有以下情况。首先,部分高校对网络文化建设的功能设定存在意识局限。部分高校由于对互联网平台功能的认识尚浅,因此将校园网络的建设仅仅局限于学校对外宣传和开展网络工作的工具,忽视了网络文化对高校建设、师生交互以及学生成长等方面的作用。其次,部分高校未能充分运用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部分高校虽将高校教育工作与网络文化结合,但未能适时利用互联网平台的特性开展新闻时事、实时活动等有助于师生开阔眼界的创新性活动,缺乏对网络文化建设的舆情信息收集与效果评价反思,使育人功能收效甚微。最后,部分高校对网络文化的服务质量建设一带而过。部分高校忽视了网络文化的更新维护与日常监管,导致师生接收的信息资源时效性滞后、借鉴意义不强,影响师生之间文化交流的互动性和影响力,校园网站未能适时更新、维护革新,逐渐降低对师生的吸引力,使网络文化建设的服务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统筹机制

高校进行网络文化建设中,如果缺乏科学可靠的管理制度与统筹机制,那么在建设过程中将遇到以下困惑。首先是“谁来建设网络文化”的问题。部分缺乏全面统筹规划的高校将网络文化的建设主体设置为“各司其职,各行其事”的形式,这种设置形式缺乏对于建设网络文化的全局意识,割裂了建设工作的合作关系,影响建设工作中协作效应的充分发挥。其次是“建设成什么样的网络文化”的问题。一些高校运用网络平台传播的文化内容缺乏高校特色,内涵实质不够深刻,内容视角缺乏创新,其文化的传播形式方面也存在着传播形式单一、校园网站缺乏实时更新维护、网络平台设计呆板、缺乏寓教于乐的有效互动环节等局限。最后是网络平台建设制度是否健全问题。建设制度贯穿于高校网络平台建设的始终。建设初期,部分高校由于缺乏科学全面的统筹规划,其建设机制不能完全实现“各司其职,程序完善,协同发展,衔接顺畅”的建设目标。建设中期,部分高校可能缺乏对待引进的教职员工、管理团队进行包含招聘、培训、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完整的管理程序规定,也可能缺乏有效信息收集与反馈、平台监管与绩效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建设后期,如果高校忽视了网络平台建设的后期管理与维护的制度设定,将极大影响高校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影响平台建设绩效评价。

三、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发展建议

根据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建设的现状分析,依托网络文化平台的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施效果具有双重性,因此高校应立足自身建设实际,不断探索创新适用的网络文化平台,以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本文针对上述的研究现状,将从价值建设、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培育正确观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吹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培养未来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便是高等教学工作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还指出,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平台开展有助于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念的文化教育,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充实文化教学实质,开设网络哲学、网络道德等拓展学科,渗透核心价值观念教育。同时,网络文化内容的设定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科学品德素养和思想文化修养,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为学生提供网络文化的优质服务。

普及高校网络文化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是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心愿,助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民之所愿、心之所向。偏离了的思想是不受欢迎的。如果思想仅为吸引人而不经推敲,那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底蕴的偏离。因此,我们需要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因网络的大范围宣传而偏离其思想内核,我们应该将它更生动深刻地诠释,让它在建设高校网络文化的进程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引领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动向。

(二)营造健康环境,健全高校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制度

具備可行性和约束性的管理制度是顺利建设高校网络文化的理论规范和行动指南。科学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需要聆听各方意见并合理采纳,以更好确定其规范性、约束性、科学性的作用。高校应广泛宣传、言传身教网络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学生应把该规章管理制度作为自我行为准则,以身作则,共同成就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科学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应奖惩分明,根据学生行为进行奖惩,学生不同的不当行为要接受不同的惩罚,但要切记一切优先于学生教育发展而非惩罚学生。如果在生活中发现有不合适的言论、文章时,要立刻指出其言论、文章中的不当之处,并且进行删帖等一系列的补救措施的实施。对学生要进行教育,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可能出现的恶劣影响,根据恶劣影响的不同程度进行不同的处分。

(三)重视网络文化组织建设,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队伍

高校网络文化教学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开展文化教育工作,其目的是培育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青年,为国家建设提供精通理论专业知识、综合素养水平高的全方位人才。因此,高校要构建一个科学文化水平高、思想政治觉悟高的教育工作者组织,引导高校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该高校组织将分成两支队伍,一支是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科学文化教学的专业教师队伍,他们凭借坚实的理论知识积累与丰富的教学经历积淀为学生授业解惑;另一支是高度关注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方向、培育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师队伍,他们切实关注学生的在校生活,重视学生的思想动向,对为学生思想观念的引领发挥关键作用。

高校要建立教学队伍行为规范制度,以规范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事业;并要为教育工作者定期开展与教学质量指导和思想政治引领有关的培训课程,助力高校教学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红艳,陈雅俐.基于三层次结构框架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10):76-82.

[2] 冯刚,张芳.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9,(5):176-183.

[3] 黄燕.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9):82-86.

[4] 何裕,左芳舟.新媒体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重塑[J].北京教育(高教),2017,(11):13-15.

[5] 丁义浩.以“微”搏大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孙宏烨

高校网络文化论文 篇3:

基于史密斯过程框架的高校网络文化获得提升模型研究

摘 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面临大学生获得感持续偏低的问题,结合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分析,以史密斯过程框架为基础,提出高校网络文化获得感提升的重点应是增加文化获得,并以高校网络文化目标群体的文化需求为导向,构建了高校网络文化获得感提升模型。

关键词:文化需求 大学生 网络文化 获得感

一、引言

网络是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教育和培养的新环境,高校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的新手段。据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为7.10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29.9%,大学生群体正成为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高校需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分析

1.理论基础。史密斯政策过程框架是政策研究的经典模型。结合学者们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定义,本文认为,高校网络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多元性为特征、以网络技术为支点的网络活动并由此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校网络文化具有教育和文化两大属性。高校网络文化是有文化熏陶功能的网络公共环境,文化属性对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而言,公共性和政策属性凸显。因此本文认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与史密斯政策过程模型相切合。所以,本文以史密斯政策过程模型作为理论依据,深入分析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及其相关因素。

2.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根据史密斯政策过程模型,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过程由四大组成部分构成,即理想化的校园文化(决策系统)、建设供给系统、目标群体以及环境因素。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这四个部分都会对高校网络文化产生影响,导致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出现非理想的状态,并形成反馈。同时,高校网络文化难免产生文化不适的现象,经过处理、反馈后会产生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调整这一环节。

首先是理想化高校网络文化设计,即建设决策环节。这一过程是决策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产生理想化的高校网络文化。其次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这是主体环节。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环节是理想化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系统、目标群体和环境因素等部分相互作用的系统。建设系统是包括高校师生在内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者建设网络文化的过程,是对理想化的高校网络文化设计的实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群体包括校内师生和校外人员,校内师生是高校网络文化的主要目标对象。环境因素包括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高校网络文化是环境因素的映射。现实环境是高校内部环境和社会环境,虚拟环境是整个互联网环境和舆情。其中内部环境是高校网络文化发挥教育功能的主環境,社会环境和虚拟环境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反馈调整环节。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管理和产出都会让目标群体产生获得感偏低,经过处理和调整后,向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决策系统反馈,形成调整后政策和措施。当前,反馈和调整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建设结果调试的主要手段。

3.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的问题分析。本文基于史密斯模型,分析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分析可知,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具有两大特性。第一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具有复杂性,表现在网络文化自身具备复杂多元的属性、建设环节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互联网传播对复杂性的加剧。第二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具有调整性,一是基于建设环节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的调整,二是基于获得感反馈所做的调整。尽管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有反馈和调整环节,但目前的反馈调整环节并不能解决获得感偏低的问题,因此,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反思和调整。

三、基于史密斯过程框架的高校网络文化获得感提升模型

针对获得感偏低的问题,目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发力点是增加教育获得,即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基于教育效果进行调整和反馈环节。这就意味着文化获得容易被忽视,而目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又缺乏文化获得提升的环节,因此,文化获得偏低是获得感持续偏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提高教育获得的前提下,增加文化获得是提升获得感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模型的调整在于增加面向目标群体的网络文化需求感知——甄别系统,并使目标群体的实际需求信息进入决策系统。文化需求感知——甄别系统分为感知和甄别两大步骤。

首先是需求感知,需求感知有需求信息获得和预测两大功能。需求信息获得是以目标群体的实际文化需求为导向,建立需求信息感知机制和需求信息表达渠道,实现文化需求信息的精准识别;需求信息预测是基于网络文化的技术特性,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对目标群体文化需求信息的预测,使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实现预见性。其次是需求甄别。对于五花八门的文化需求需要进行甄别。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需求信息需要进行反馈,进入决策系统,不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需求信息需要引导和教育。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史密斯模型为基础,针对获得感偏低的问题,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进行调适,增加目标群体的高校网络文化需求感知—甄别系统,形成文化获得和教育获得的双向提升,形成高校网络文化获得感提升模型(如图1所示)。

四、结语

本研究结合史密斯模型,分析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及获得感提升过程,并以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为主轴,析出高校网络文化的教育获得和文化获得,以此为着力点,构建了高校网络文化获得感提升模型。该模型清晰展示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各环节的整合和相互作用规律,创新性地突出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文化获得的部分,并针对文化获得设计了文化需求感知——甄别系统,对于提升高校网络文化获得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指导和激励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8-03.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2]陈桂花,王东维.论习近平系列讲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08):8-10.

[3]ThomasBSmith.ThePolicyImplementationprocess,PolicyScience1973,(4):197-209.

作者简介:木帕里色,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讲师。杨三,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基金项目: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专项课题阶段成果.

作者:木帕里色 杨三

上一篇:金属纳米材料论文下一篇:农村公共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