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涵义所谓文化产品,主要是指人们利用多种生产方式制造出来的用来满足社会成员或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物质形式。而公共文化产品一般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作为投资主体生产出来的免费或无偿供相关社会成员或群体使用以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的物质形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公共文化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公共文化论文 篇1:

浅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

摘要:文化作为精神文明传播的载体,推动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搞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基层文化活动的重中之重。在广大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往往依托于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不断的反应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要求,协调处理好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将会大大促进农村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建设。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在城市市民的生活里伴随着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相对比较完善,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文化资源的方式相对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化,而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获得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就非常非常的单一。近年来国家开始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的方式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但从总体上讲成效明显,不足也比较突出。以旬邑县各村镇为例,全县投入145个文化活动室,大部分活动室存在着各项基础设施比较简陋,桌椅陈旧,书籍单一,无网络等等缺陷。在旬邑政府每年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科技下乡活动这些形式感重于实用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在为广大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渗透力非常差。近年来旬邑县把广场舞作为一项重要的群众文化生活在各村镇普及,组织专业老师下乡教,组织各种比赛提升大家学习广场舞的热情,但广场舞并没有成为广大农村地区常态化的娱乐形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落后导致教育、科技、思维等多方面的落后,也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旬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建设为例,围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进一步阐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在农村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对群众文化建设具有推动和引领作用

一直以来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农民一直都在为温饱问题辛勤耕作,绝大多数农民思想观念较为原始陈旧,有很多落后的行为品行需要通过好的文化氛围慢慢去影响改变。公共文化服务的力量在这个时候效果较为显著,许多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成为老百姓汲取文化营养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渠道。以旬邑地区为例,因为旬邑地区本身城乡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广大农村文化发展单调落后。面对这种不平衡相关部门可以积极调动所有有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因素,利用农村地区自身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将公共文化建设好,通过外力为当地文化生活注入新鲜血液,潜移默化的推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方向,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素质品行,促进广大农村地区和谐社会和美丽乡村建设。

在我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务即是一项创新的文化治理理念,也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题,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以旬邑为例,一直以来广大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是缺失的,人们的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也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因为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文化活动比较原生态化,群众文化建设赶不上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量。公共文化服务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己任,扎根于社会需求中,面向全体社会提供免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系,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坚实后盾,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对群众的社会文化建设具有引导作用。

二、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一定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反应着一定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准确的把握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点,根据群众的需求打造更实用更接地气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这对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体系,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意义重大。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全面普及开来,伴随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拆迁户聚集的社区化村落也在迅速发展起来,居住形式的改变在悄然的改变着群众文化建设的形态,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在不断体现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要求。以旬邑为例,多年来旬邑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比较单一,整体水平不高,群众文化活动相对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与外界的接触比较少,文化形态比较原始,加上群众文化创作主体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人才特别紧缺,群众文化创作赶不上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量。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农村出现了一些比较时髦的文化形态,比如跳舞,自娱自乐的民间音乐班等等,这些文化形态要生存长久发展下去,需要农村公共文化的相关服务工作的支持,这些现状都将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三、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建设共同促进着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了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小康社会不仅要人民享受较高的物质生活同时也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建设经济的同时将文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到实处,才能实现真正全面的惠及十三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农村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起到牢固的奠基作用。农村文化建设的全面繁荣要处理好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作好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后勤保障。

我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这是在新时期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指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的重要环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不仅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生活,也在影响提升着一个民族整体的文化素养,用文化交流,文化认同的方式改善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

小结:群众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建设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是一对引擎,他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农村文化活动中。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坚持的庞大工程,政府在用行政手段推进的同时应该尽可能的吸引社会其他力量的积极参与,不断发扬八方聚才,多轮驱动,多渠饮水,逐渐将农村公共文化服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大众化,真正为广大农民服务。其次要积极培养市场化的文化机构,鼓励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引导专业化的市场服务主体提供专业化的文化服务,发动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全过程,实现“群众点单”定制文化需要,达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极大满足。

参考文献:

[1]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2]张明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文化馆.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11.

作者简介:吕芳艳(1984-),女,汉族,陕西咸阳,助理馆员、硕士,旬邑文化馆,民间民俗文化研究,管理与组织理论研究。

彭勃(1984-),男,汉族,陕西西安,助理馆员,本科,西安市长安区文化馆,音乐理论实践,民俗文化活动。

作者:吕芳艳 彭勃

农村公共文化论文 篇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文化惠民工程调研

摘 要:以在陕西省礼泉县阡东村走访观察及对当地村民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研究为基础,总结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文化惠民工程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文化惠民提供建议如下: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提升文化素质;充分利用地区高校人才优势,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繁荣。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建设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旨在推进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地不断完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并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一、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惠民工程的内涵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组织和投入为主导,社会积极参与为补充,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传播和普及文化科技知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农村提供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农村公共娱乐性文化服务、科技知识性文化服务、文化教育性服务及道德规范性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二)加强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基本措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

二、礼泉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及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落实咸阳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情况,了解当地群众的评价及建议,笔者设计了一份关于受访者基本信息情况、当地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情况等几大块内容作为这次调查主要内容的调查问卷,共计30小问题。本次计划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实际发放596份,收回有效问卷576份,有效率为96.64%。调查问卷由调查员进村入户独立完成本次调查问卷得出的相关数据,能反映礼泉县阡东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惠民工程实施的真实状况。

(一)礼泉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及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现状

1.“三馆一站”建设

“三馆一站”即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根据笔者的走访观察与调研情况来看,阡东村及其周边地区“三馆一站”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加之宣传力度不大,使相当一部分村民对其情况无所了解。

2.农村书屋建设

农村书屋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最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阡东村村委会设有农村书屋,书籍资源较为充足,但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仅有10.2%的调查对象知道该村的农村书屋,绝大多数村民知晓度不高,读书者寥寥无几,书籍翻阅度不高,甚至可以说流于形式,没有将农村书屋的作用发挥到实处。

3.广播电视网络村村通建设

近年来,陕西省广播影视事业持续稳步发展。根据笔者统计的数据显示,有20.6%和68.9%的村民选择上网和看电视作为自己获取信息与知识、了解社会动态、休闲娱乐等的一种方式。

4.当地新农村特色文化

要促使农村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阡东村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及民间特色,尤其是传统民俗“高秆社火”,其演员以当地村民构成,近年来多次被邀请在全省演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5.广场文化活动

阡东村委会广场是村子各类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白天在活动中心老人们进行着各类棋牌活动,青少年则利用篮球场、乒乓球台、简单的健身器材开展健身活动。晚上当地舞蹈爱好者舞起自编自演广场舞,在娱乐中起到健身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化素养。

6.三下乡活动

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在阡东村开展“三下乡”活动的程度不高,75.6%的受访者表示近年来从未有高校在阡东村开展过“三下乡”活动。

7.农村电影放映

阡东村电影下乡方面做得较好,能够达到每月一场的基本要求。根据调查分析,女性观众对爱情、古装类型的电影兴趣较大。男性则对动作、战争等题材的电影兴趣较浓。青少年感兴趣的电影类型是动画、科幻类。而喜剧题材的电影受众面较广,性别年龄区分度较小。

(二)存在的不足

1.农村基层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重视不够

农村基层政府大多认为经济建设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是促进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往往只在口头上重视文化建设,而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落实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与农民需求脱节

从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阡东村青壮年男性多外出打工,多以少儿、妇女、老人留守村落,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需求差别较大。以音乐为例,当前音乐创作方向多推崇娱乐、时尚的素材,没有深入了解农民的审美需求,造成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薄弱。

3.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分布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全,利用率较低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大多局限在县乡政府所在地,与农民群众的生活相隔较远,农民群众难以享受这些公共文化资源,并且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不全,利用率较低。

4.农村基层文化站虚设,缺乏落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专业人才

一些乡镇名义上设有文化站,但文化干事往往还要负责文化工作以外的工作,职能发挥不突出。而村里文化站更是一种门面和摆设,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因为农村不重视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且待遇较低,不愿到农村,致使农村长期缺乏落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专业人才。

三、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加强文化惠民工程的措施

(一)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政策为指导,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目标

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明确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目标。

(二)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财政投入为有力支撑,加快推进“三馆一站”建设实施进程,坚持以村民为本,最便捷、最直接惠及百姓。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鼓励地方电视台开办农村频道,根据农民需求提供与之息息相关的文化节目。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努力将农村书屋建设落到实处,积极推动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出版发行。切实贴近农民群众的需求,积极展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三)培养新型农民,提升文化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因此要从娃娃抓起,不断巩固和完善现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为新农村建设储备有力的建设后备军。同时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丰富和提升农民技能素质,提高农民生产能力,培育新型农民。

(四)充分利用地区高校人才优势,加强与“高校合作共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繁荣

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从分利于地区高校人才优势,加强与“高校合作共建”。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和积极性,帮扶农村文化人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繁荣。加强与“高校合作共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对艺术人才的迫切需求,相关专业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总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农村文化建设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立足于“十二五”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新起点,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发展力度,让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积极将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努力开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Z].中办发[2005]27号,[2005-11-07].

[2]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3]梁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曾海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09.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6]陕西省“十二五”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EB/OL].http://www.shaanxi.gov.cn/0/1/65/364/857/1239/251.htm,[2012-

10-17].

[7]杨建新.大力推进文化惠民[J].今日浙江,2008,(8).

[8]庆跃先,张东明,等.安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效益研究——以凤阳为例[J].江淮论坛,2011,(1).

(责任编辑:田 苗)

作者:马凯 范玮熠 刘青

农村公共文化论文 篇3:

农村公共文化的场域、空间表达与结构再造

关键词: 场域理论;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文化空间;结构再造;价值认同;

摘 要: 农村公共文化的场域运行需要调适国家本位与农民主位间的博弈与竞争,以期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判断与文化契合。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生产的实践表达,再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在内容、主体、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需要从现实空间、生活空间与制度空间三个方面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的空间结构,以达到载体聚合、需求聚合与价值聚合,最终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好农民对农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文献标志码: A

农村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日常生活生产中所形成的行为方式、道德情感与理想追求等,是农民的精神依托与价值归趣。农村公共文化是农村文化中为满足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部分,它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构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将其作为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1]44这一科学论断为我国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持续推进,逐步建立起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共建能力与共享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实现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转变与重大突破。

然而,受城鄉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文化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进程中,亟需正确审视农村公共文化的场域运行,调适国家本位场域与农民主位场域之间的博弈与竞争,以期形成共同认同的价值约定与文化契合;亟需科学再造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结构,有效寻求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路径,满足好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实现好农村居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冲突与契合:农村公共文化场域的有序运行

布尔迪厄认为,场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区域概念,“从分析的意义上来说,场域可以定义为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网络和构型”[2]13-14,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而且“每一个子场域都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3]142,同时“利益既是场域运作的条件,也是场域运作方式的产物。利益推动人们参与到特定场域的游戏之中,相互争夺”[2]15。简单地说,场域是行动主体间相互争夺有价值的主导性资源的社会空间。冲突是场域的动力之源,这一冲突现象同样表现在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实现农民的文化利益为价值追求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领域。国家文化场域与农村文化场域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国家本位和农民主位权力层级造成的文化资本占有的差异。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中隐含着国家文化引领与价值主导等政治性目的,由于“场域层级所处的位置及关系”和“信息资本的不对称性”等结构性因素的存在,如果这种“引领”和“主导”与农村文化场域自身运转的逻辑、规范与常规无法形成契合,当国家文化场域与农村文化场域同时运转时,很容易引起价值冲突,造成场域间力量的博弈与竞争,加之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位的冲突,最终造成国家文化不能有效地与乡村文化“合流”而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国家文化场域在与农村文化场域运转中常常出现着“力量失衡”的情况。因此,必须要从文化场域的逻辑中融合与调适这种情况,让“力量失衡”变成“力量平衡”。只有这样,农村公共文化场域中的国家文化和农村文化才能有序运行。

场域也并不是“冰凉凉”的“物质小世界”,每一个场域都有占主导地位的资本和属于自己的“性情倾向系统”,“惯习是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4]惯习和场域是一种互动关系,惯习具有场域性,惯习只有在场域内才能发挥作用。农村公共文化场域关系指向了农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的“惯习”。农村文化场域的“惯习”是农村生活居民在日常生活、交往和实践中长期所沉积形成的性情与习惯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突出的个体性。农村文化场域冲突的根源,在于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实践的客观场域与主观惯习之间缺乏合理的价值趋同与关系联结,在于农村文化“惯习”与国家文化场域内的整体性价值趋同缺乏必要的观照。对于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来说,强调文化基因的同一性和稳定性也并不意味着制约农村公共文化的个性化发展,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公共文化个性化与国家文化整体性“惯习”之间达到契合。因此,农村公共文化场域的建构需要在农村公共文化个性化与国家文化整体性之间调适各种关系,寻求价值契合,从而发挥预期功能,形成价值统一,真正实现农村居民文化需求、文化表达与国家文化价值导向的统一。具体而言,主要是调适国家本位场域与农民主位场域之间共同认同的价值约定,明确文化权益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意蕴,形成一致认同的价值判断和取向旨归,并通过不断落实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实现预期功能,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发挥提供政策协同框架。只有这样,铺就起来的农村公共文化场域才能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良性有序运行的基础性功能,从根本上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与文化表达需要,最终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的发挥提供制度相容的条件。

马克思指出,需要不仅是人的本性,而且作为人的“内心的意向”,构成了人们活动的原动力和原目的。[5]286农村公共文化场域的发展始终要关注农村居民“在场”,尊重农村居民日常生产实践活动的现实基础,关注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与文化权益表达。然而,在现实环境中,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文化弱参与在不断加深,不同场域中的多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型塑了农村居民公共文化弱参与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农村居民的多样性文化需求在政府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有限文化供给中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这种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编织了农村居民弱参与的空间特征。不过,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村居民的主体性地位在国家不断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程得到重视。虽然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得以改观,但国家还必须在建构农村公共文化场域时,充分尊重农村居民个性化“惯习”型塑的现实基础,重视文化价值的规范和主流文化的引导,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展示农村居民文化兴趣的个体差异与影响。在尊重农村居民个体“惯习”的基础上,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反映农民居民的日常生活经验,满足其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的文化表达需求,不断引导农村居民个体逐步适应国家文化价值引领,完成农村公共文化与国家文化场域关系的调适,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为”。

二、编码与解码: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生产的实践表达

从广义来看,文化是整个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综合表达,其生产生活实践必将依托空间得以展开。“空间生产”可以从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的表征( representation of space)与表征的空间( representational space)[6]33三维向度来考察。“空间实践”主要表现为生产与再生产以及体现每一种社会形态特征的特有的各种地点和空间设置的“可感知的”空间;“空间的表征”则体现为每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秩序的“被构想的”空间;“表征的空间”被理解为“居住者”“使用者”或“占有者”生活于其中的“可经验的”空间。[7]38-43同时,“空间不能再被理解为仅仅是一种社会交往的环境,相反地,应该被理解为权力和反抗的工具”[8],是国家权力与意识形态运转的场域,也体现出权力反抗与规训的工具性价值。

具体来说,“空间的表征”主要强调专家、政要等加强主流文化引领、国家权力渗透,是对文化空间的监督与控制;“表征的空间”主要是受权力统治支配与反抗统治秩序的生活与居住空间,最后权力塑造主体与生活居住主体两者间的权力支配与权力互动在“空间实践”中得以完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承载。可以说,当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实践表达。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凸显,“村庄的公共空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很难形成和组织有益的公共生活”,从而导致农村人际关系不断疏远,农民“缺乏与他们实际生活相匹配的文化”,使得“许多人缺乏对未来的良好预期与希望”。[9]25农村居民以公共空间为基础的巨大文化交往与文化表达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部分农村文化日益凋敝。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期,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整体上处于基础供给层面,以新建乡村公路、水利桥梁、乡村学校、广播站、文化站等基础硬件设施与文化传播机构为主,主要加大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和传统意义上的宗庙祠堂等设施和场所的建设力度,极大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实践”。但国家利用行政权力通过意识形态渗入的方式进行文化改造,限制了农民的选择空间,弱化了农民的参与,窒息了乡村社会内生文化的良性发展,出现了国家供给与受众需求不对等的情况,造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完成的“空间实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正效应并不显著。近年来,随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服务内容、功能定位、资金投入和运行管理逐步标准化,但由于农民文化需求和文化品味的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給出现了“结构性失灵”。[10]农村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与供给内容同质化的矛盾、需求结构主体性与供给主体碎片化的矛盾、需求满足便捷性与供给方式单调化的矛盾比较突出,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内容、主体、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显现了农村公共文化在“空间实践”上的困惑。文化空间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作为媒介与策略的工具性价值还需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公共性是公共文化空间最主要的特征。哈贝马斯在论述“公共领域”这一政治学概念时,认为“公共领域”的本质是一个强调主体间平等对话的平台和空间。目前对公共性与公共文化空间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城市,对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观照有限。然而,“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11]9在乡土熟人社会中,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大部分都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中得以展开,反而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公共文化空间单元。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差序格局”,是对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与社会结构的生动描写。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着现代性社会转变进程中,既兼具现代社会的现代性与风险性特征,同时也夹杂着乡土社会里散落着的乡土秉性,“差序格局”也得到了延续与扩展,原本以血缘为纽带的“差序格局”逐渐呈现“分子化”格局和“理性化”趋势。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不断型塑着社会关系结构,传统的血缘、姻缘与亲情逐渐被信息、信任、财务、社会资本等现代性因素所取代。然而无论“差序格局”如何发展与改变,与团体结构中注重成员间的平等关系不同,其实质还是以“己”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同时由于社会交流与交往加剧,“差序格局”社会结构中的信息、信任、财务和社会资本等因素在空间与场域所造成的“时空分延”状态导致了社会关系的“脱域”现象。[12]22这一社会结构关系势必影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放在当前语境下,充满焦虑的脱嵌社会弱化了农村居民参与文化事务的主观意愿,公共意识缺乏的人际关系进一步消解了农村居民参与文化事务的场域,从而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需求表达不畅,参与积极性不高,进而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的不平衡。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仅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而且还必须从受众的角度研究‘解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消费者的需求表达,尊重民众的意见。”[13]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不仅需要国家文化权力的监督与控制,还内蕴着社会主体文化权利的实践。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不仅是规划者起主导作用的“空间的表征”,也是农村居民使用者主体感知的“表征的空间”,国家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编码”与基层社会进行能动性“解码”相交融的支配与反抗,应力求核心价值与文化需求有效“耦合”,达成空间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效果的最大化的价值追求。

三、聚合与构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结构的再造

农村公共文化作为基层农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益的存在方式,是一个复合的概念表述。基于当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生产的现实境遇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实需要,通过现实空间、生活空间与制度空间三个维度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的空间结构,以实现国家意识形态对乡村社会隐晦而深入的渗透和农村居民实现文化权益的实践表达,有助于形成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场域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一)基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的载体聚合

农村公共文化的现实空间是一个具有地理位置、实体构造等真实存在与具体可见的物理空间,是农村居民进行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与活动空间。空间只有“在人类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过程中打开”,才能真正“成为人类交往实践活动中对象化的中介和中介化的对象”。[14]10-11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农村公共文化的基础构建不仅包括线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涵盖了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两者相互增益,助益农村公共文化的载体聚合。

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与保障。“为其他人创造一种文化的努力是不可能彻底成功的——不管这里的其他人是根据阶级、性别、种族、国家还是别的什么来定义的, 因为文化只能从内部,不能从外部来生产。”[15]465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中,依据农村的现实条件与资源环境,通过实体场所的构建,传统文化的再造,特色地景的构造,地域资源的整合等物质实践,加快传统型的宗庙祠堂,文化娱乐设施,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等基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并设计出富有乡村文化符号,符合农村文化和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空间,使其成为传播现代农村文化的物质载体。

在农村公共文化现实空间的建构中,深挖乡土文化资源,培育农村内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结构性短缺。所以,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农村优秀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系统发掘、整理和传承农村传统乡土文化。

进入新时代,互联网资源已经成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然而,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 72.7%,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 36.5%,我国非网民规模为 5.88 亿,其中城镇地区非网民占比为 37.8%,农村地区非网民占 比为 62.2%,农村人口是非网民主要组成部分。[16]由此可见,城乡间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状态尤甚。因此,需要不断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完善农村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着力实施网络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地区的有效覆盖率,尽快推进农村互联网建设,实现农村公共文化场所与公共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着力将“智慧城市”建设向农村不断拓展,促进“互联网+”向广大农村的加速渗透。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省级数字图书馆,重点打造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数字网络平台,加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的纽带作用,通过数字图书馆的方式同步到农村地区,实现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力求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利民惠民,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载体聚合。

(二)主體构建:农村公共文化的需求聚合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所有个体都有融入群体并与他人和社会产生互动的需求。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个人生活空间的依存与延伸,农村居民个人的生活空间在日常文化生产生活实践中以其特有的方式与文化空间相连接并重构起各种文化政治关系。马克思在谈到人的主体性时将“自由个性”作为其核心要点,落实到农村文化上来也就是文化表达自由。不能简单地把农民视作消极被动的服务对象,要尊重农村居民文化表达需求,切实让他们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建设中来,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中确立农民的主位意识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要义。

由于历史原因与城乡二元格局的长期存在,农村公共文化长期处于滞后发展状态,然而无论是何种状态,正如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始终强调的一样,思想对人心的入侵有许多是无意识的,在同一文化空间,不同文化的相互影响,不是融合而总是“杂交”。因此,在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再造上,要树立“底层”思维,坚持以农村居民为中心,以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与利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线下基础文化设施与线上网络公共文化供给,将各种空间文化符号融合到农村居民生活空间之中,使其成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情感抒发与自我文化表达的需求载体。

落实在农村公共文化领域,就是坚持以农村居民为中心、以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为导向,要充分尊重农村居民的主体性地位,变农村居民由被动的文化享受者为主动的文化生产者和参与者。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手在活跃农村文化、传承传统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把文化载体建设与地域特色地方品牌打造紧密相连,实现了隐含国家意识形态宣传政治目的的形式展示,激发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命力与创新力。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创新载体等举措鼓励农民公益性自办文化,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主办、企业合办与农村居民自办相互结合的文化供给格局与多元供给模式,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留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情、听得到乡音、饱含有乡韵、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阵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标准化,不断满足农村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三)权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的价值聚合

农村公共文化的空间实践反映了国家进行空间治理“编码”与基层社会进行能动性“解码”相交融的支配与反抗的空间。[17]与前两个方面比较而言,制度空间主要是强调国家主流文化的强势介入,注重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引导和关注。其主要宗旨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贯穿于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体系当中,力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转化为农村居民的文化自觉追求。由此可见,国家希望通过知识、道德、思想和文化进行规训,将主流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农村居民的脑海中,通过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分配、社会整合与政治认同,运用符号化、美学化和理性化等多重手段来形成制度空间的构建。

毫无疑问,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权威构建需要依据国家对新时代农村发展的乡村文化的价值引导为方向,将体现思想道德规训、核心价值渗透、主流文化介入等涉及权力、控制和监督等体现国家文化的意识形态意图“规训”通过无形的展现支配。首先,围绕“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平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新时期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的目标定位,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一场、两堂、三室、四墙”建设标准为安徽省首次实施,具体为农村建设一个标准的文化乐园,其中包括一个兼具文化舞台与健身设备的文化广场,可供农村居民集会和举办各种典礼、庆典与进行学习培训的礼堂,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与文化活动室,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以及本村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地方名人与发展愿景的文化墙,以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

的硬件设施建设标准,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将原来分散在文化、科技、体育、教育、工青妇团等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通过协调机构有效整合,建设成集基层文化宣传、黨员教育、文化休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形成文化聚合效应,达到整合文化传播功效;其次,增强互联网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实时通信与及时分享等特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建立“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与客户端)与专题网站等方式,为境内农民群众订制相应的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产品,不仅可弥补农村地区分散广、活动组织难的不足,扩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还可以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农村居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达到引导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的感觉认知与价值聚合的作用。

四、 结语

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农村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与精神动力。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所组成的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其所形成的场域由于结构性因素容易造成国家本位与农民主位间的博弈与竞争,容易造成场域间“力量失衡”,需要不断调适场域间共同认同的价值约定,形成一致认同的价值判断,保证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实践表达有序开展,并最终形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一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都以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其逻辑起点和绩效标竿,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发挥提供政策协同框架,这在我国农村文化亟待发展的现状下,为农村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有效的行动尝试。

立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效用最大化和尊重农民文化需求,从底层视角探索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场域,构建农村公共文化的结构模式,不是传统“乡土中国”的时代回归,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城镇化高速发展,农村居民大规模“退出”农村体系的背景下,不断消解国家主体与农村居民主位之间的文化价值冲突,努力寻求国家文化与农村文化间的价值认同,实现国家文化渗透,激活农民文化自觉,最终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 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1):32-35.

[5]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 (English Version)[M].Oxford UK & Cambridge USA: Blackwell, 1991.

[7] 张笑夷.列菲伏尔的“空间”概念[J].山东社会科学,2018(9):38-43.

[8] L·杰泽斯基.空间政治学——评《后现代地理学》和《后现代性的条件》[J].陈晖,译.国外社会科学,1992 (1):75-79.

[9] 董磊明.以乡村组织为主导的新农村建设[C]∥李小云,等.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0] 陈建.超越结构性失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 (9):37-43.

[11] 费孝通.乡土中国[M].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12]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3] 吴理财.编码与解码视域中的公共文化服务[J].江汉论坛,2012(1):141-144.

[14] 孙江.“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5] 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1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8-20)[2018-09-02].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17] 刘名涛.乡村文化广场的三维空间及其治理[J].文化艺术研究,2016(4):40-49.

责任编辑:马陵合

作者:疏仁华

上一篇:高校网络文化论文下一篇: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