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创新思路论文(精选11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
高校贫困学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和贫困学生基数增大的实际情况,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突出问题。加强对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及精神层面的系统研究,从全局角度考虑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在原有资助体制基础上拓展创新途径,成为了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出口。
1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1)孤僻不合群。部分贫困学生因为自身经济方面的弱势而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沟通中表现出不适应、放不开甚至不合群。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规避自身经济上的窘迫,面对贫困带来的挫败,内心复杂、多疑,不愿与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交流,严重的甚至出现了人际交往的困难与障碍。
(2)自卑敏感不自信。贫困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在成长背景和阅历经验方面与一般学生的差距较大。进入到大学校园以后,开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对客观环境不同造成的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差异表现得极为敏感、不自信,与旁人交往后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3)学习压力大。贫困学生所在的地区教育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导致贫困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之经济方面的压力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进入高校以后学习模式的转变,贫困学生大部分在学习成绩方面不理想。还有的贫困学生专注于兼职打工赚取生活费用,又形成了进一步的恶性循坏,影响学习。
一、高校贫困生的特点
(一) 经济生活的贫困性
经济贫困是高校贫困生的一个主要特征, 正是由于经济上的贫困而导致了他们各方面的缺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经济低下, 家庭负担较重, 大学学费主要靠贷款、亲戚帮扶、政府资助;二是基本生活没有保障, 由于家庭支持较少, 故他们得通过勤工俭学等途径来维持基本生计, 这必然将分散其学习的精力, 故贫困生中取得学习奖学金的比例不高。
(二) 社会地位的弱势性
高校贫困生在学生群体乃至整个社会阶层中的收入、权力、教育等方面都处于底层, 居于各种社会关系的最边缘。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原因故参与各种资格培训的机会很少, 在就业时可寻求的帮助较少, 能够整合的社会资源比较匮乏, 最终成为经济分配的最末端。
(三) 承受能力的脆弱性
有研究表明, 经济困难已经成为继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之后排在第五位的压力源[2]。这部分遭遇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应对社会变革、环境变化、某些突发事件时的承受能力比较低, 一旦有变故, 直接就沦为经济和心理上的“赤贫”。在外在表现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表面坚强型, 平时处处争强好胜, 想以别的优秀来掩盖经济贫困带来的自卑;二是楚楚可怜型, 认为自己就像是上帝的弃儿, 没人管没人爱, 始终自怨自艾;三是无动于衷型, 对一切都无所谓, 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他人的喜怒哀乐都与我无关;四是死皮赖脸型, 这部分贫困生认为世道不公平, 所以理所应当地获得他人的帮助与照顾。
二、高校贫困生教育引导工作中的问题
(一) 贫困生认定“简单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基本上都是根据贫困学生个人的贫困申请和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民政局的证明材料来确定的, 这种以“政府红章确认贫困资格”的作法简单明了, 容易统一标准, 便于操作, 但是其弊端也显而易见:有的地方政府并未对申请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严格审查, 对于高校而言, 核查又有一定的难度, 故导致部分拿着贫困证明的学生却并不贫困的现象;还有一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由于身处山区或贫困农村, 县市级以上的贫困证明开具难度大, 反而无法在高校中被认定为贫困生。
(二) 资助工作“平均化”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怀力度逐年增加, “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理念成为了检验各高校助学工作的一项标准, 因此本着“让阳光撒遍每个角落”的理念, 高校在发放各类困难补助的过程中, 大多采取了平均主义的办法, 将助困金的数额、受助人数按照院系人数比例进行分配, 院系也根据这一作法将其分派到各个班级。这一作法一方面忽略了学科之间、专业之间贫困生分布的不均衡, 造成了困难生少的班级和困难生多的班级所获得的资助无差别, 另一方面忽视了学习优秀贫困生和“等、靠、要”贫困生之间应区别对待的问题, 难以真正实现公平。
(三) 助学贷款“复杂化”
贷学金制度是国家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起着预借个人未来收入、增加个人教育投入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为高校贫困生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在助学贷款发放过程中曾一度出现高违约率, 导致各家银行对助学贷款的发放是慎之又慎, 而且在达成放贷意向之前和高校之间往往还有附加条件, 如要求高校存入一定量的保证金, 选取该银行发放员工工资等, 而高校对于这种贫困生的“诚信”贷款, 却没有有效的手段来控制学生还贷, 因此助学贷款办理手续异常繁琐, 战线亦拉得很长, 所以部分学生干脆不申请。
(四) 勤工助学“粗放化”
虽然国家和许多高校非常重视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 各高校也普遍设立了勤工助学基金, 并成立了相关的指导机构, 但是就我国目前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而言, 仍然难以形成规模, 属于“粗放”的状态。一方面由于各高校逐步实施的“学分制”教育尚不完备, 学生的课时安排不均衡, 导致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或过于零散, 用工部门很难有效进行整合, 故大部分只是象征性地让学生从事一些工作, 给予的报酬也比较少, 不能真正解决贫困生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另一方面, 现在高校提供的大部分勤工助学岗属于“重体力、轻脑力”的岗位, 很难完全发挥高校学生的优势, 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同时也使部分贫困学生在从事勤工助学工作的同时, 成绩出现下滑。
(五) 思想教育“同一化”
高校由于辅导员配置比例的不合理、素质良莠不齐等因素, 对贫困生有针对性的、全程的、个别的思想教育很少, 各高校对贫困生往往是重物质方面的援助, 轻精神层面的帮扶, 忽视了贫困生的思想、心理的需求, 将其等同于一般的思想教育工作, 仅在贫困生受到资助、办理贷款、开展勤工助学时, 通过签署诚信承诺书、开设讲座、举行征文演讲赛等形式在面上普遍地进行感恩诚信教育。
三、高校贫困生教育引导模式的创新
(一) 贫困生的界定动态更新
从学生踏入高校起, 就应建立贫困生档案, 档案中应分为基础项目和动态项目。基础项目包括:贫困生的基本资料、个人经历、家庭状况、家庭收入来源, 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生源所在地政府机关的贫困证明, 以及以往的受资助和奖惩情况。动态项目包括进入高校以来贫困生的成绩、任职、奖惩、受资助、贷款、勤工助学情况, 每学年或每学期的自我生活状态评估报告 (包括家庭经济现状、平均月生活费、配备电脑、手机情况、手机月话费等) 及监督组 (辅导员、班主任、班支委干部、寝食成员组成) 观察报告, 建立动态、全方位的数据档案。
(二) 经济扶贫推陈出新
1. 合理分配, 优化配置。
对于各类资助金, 在学校层面可以根据各院系在动态贫困生库的人数比率进行分配, 院系再按同种方法分配至班级, 解决贫困生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同时合理分配“奖”与“助”的比例, 提高助困金中“奖学金”的比例与数额, 注意保护贫困生的“自尊心”, 鼓励贫困生“争先创优”, 自豪地取得助困金, 逐步扭转“等、靠、要”的现状。
2.“缩助增贷”, 盘活资金。
国家助学贷款有金额限制, 学费和生活费不能同时贷款, 而各高校在接受国家、省市资助金的同时, 自身也配套了一定数额的资助金用于解决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问题, 各高校可以模仿国家助学贷款的模式, 将配套资金以小额无息贷款的形式发放给需要的贫困生, 相对而言, 其手续得到一定的简化, 若干年后学生又陆续还贷, 校内配套资金就得以循环利用。
3. 整合资源, “授之以渔”。
在推荐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方面, 着重考虑贫困生的现实需求, 一方面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另一方面使其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 积累一定的技能与经验。因此在助学岗的设置上, 注意“体力”岗与“脑力”岗的比例;在招聘体制上, 注意因“才”招聘, 给相关专业的贫困生提升能力创造机会;在社会资源利用上, 可以发动相关企事业单位将在高校设立助学金的模式转化为助学岗位, 吸纳部分贫困生进入企业见习、实习, 并可在工作中全方位考核学生, 择优留用, 学生也可以在岗位上提前体验工作状态, 提高就业竞争力, 更好促进专业学习, 实现双赢。
(三) 道德扶贫注重诚信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 诚信是他们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 因此作为高层次育人场所的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观念教育, 把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是建立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注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培养, 在日常工作中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学生骨干的作用, 利用身边同学的激励效应, 强化道德素质教育工作的基础;三是树立自强不惜的先进典型, 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
(四) 心理扶贫关注人心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成因相对更复杂, 家庭经济贫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决不是唯一的原因, 专业选择不理想、课程学习困难、大学生活适应不良、家庭关系复杂、交友模式单一、恋爱关系不稳定、生存资源有限、就业前景迷茫等都能加重因经济贫困造成的自卑情绪, 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 高校要尤其关注贫困生的心灵成长, 防止因经济贫困而孳生出“多贫”现象。
1. 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
一方面对贫困生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及时对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另一方面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学生干部心理技能的培训, 使其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开展心理关怀工作, 增加工作的触手。
2. 发挥贫困生的主体作用。
在扶贫工作中, 贫困生处于接受帮助的受助者的客体地位, 他们在整个资助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在对贫困生的教育引导中要注意发挥贫困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与其沟通、交流和了解, 指导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发展方案, 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正, 同时监督方案的实施, 直至大学毕业。在整个过程中, 引导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张扬个性、培养和发挥特长、增强各方面能力的途径, 有意识地锻炼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3]。
3. 关注贫困生需求, “对症下药”。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求, 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并且随着发展阶段和生活条件的不同, 人的需要也表现为不同的层次。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是满足他们最低层面上的需求, 他们还要最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因此在贫困生不同的求学阶段, 针对其改善学习条件、追求理想信念、探求真知、寻求心理支持、经济独立、顺利就业等的需求及时关注, 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其需求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陪伴他们顺利度过高校的生活, 并教育和引导他们合理认知自己的生存现状, 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塑造自身的新型人格, 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合作及如何生存。
参考文献
[1]刘冰.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中的“三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71-73.
[2]宋迎秋, 姜峰等.综合性大学学生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8, 16 (1) :13-15.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发展思路
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校企共育卓越园林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
G648.4
一、研究背景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之一。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组织管理水平、专业知识的转化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也能促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性高校,在进行双创教育中,既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尤其是重点院校的发展模式,也不能完全摈弃,应着眼现有的情况,借鉴其他高校的基础上,寻求自身的发展模式。
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思维、意识、综合能力等方面,通过校内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及与高校与企业联合共建等措施,实现创新创业的培养。黄林楠,丁 莉指出:创新是指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创业是利用各种资源,洞察商业机会,形成创业产品,创业和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并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括教育目标体系、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1]。周志成,周华丽指出创业教育是利用学校、社会、政府三方的资源,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激发创造天性,具备创业技能的素质教育[2]。尚大军则指出创新创业的教育是一个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以培养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3]。刘畅强调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主要包含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首创精神和质疑能力、开拓精神和专业应用能力[4]。孙畅指出了创业教育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造能力和应对不确定环境并构建了创业课程体系。刘明、王渤、王杏周[5],文丰安[6],陈航[7]等人均包含着对创新创业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三、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的现实困难
地方性高校占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他们担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大环境下,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成为企业的共识。在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形式下,地方性高校要融入行业、企业的发展,必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但在现实情况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面临诸多困难。
(一)人才培养方案难以实现创新創业的培养
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均按照学校统一的固定模式,包含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目标和定位均围绕培养以专业技能和专业应用为中心,课程体系包含着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主干课程以及专业实践固定模式。学时学分有着一定的控制。这种突出了对专业知识认知过程的培养模式促进了专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面对专业人才竞争激励,面对着省属及重点高校的人才优势,面对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全面化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必须改变固有
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创新创业实践难以满足实现培养目的
地方性高校由于条件和资源有限,学生的创新创业主要分为二种模式,一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对创业感兴趣的同学围绕自己创业内容,通过搜集创业知识、市场调查、咨询专业教师、接受短期创业培训等措施实施创新创业。二是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利用创业项目与企业开展合作。这两种模式实践具有片段化、零散性,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拓展不具有长效性和系统性,对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实现创业梦想影响不大。
(三)地方性高校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
创新创业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教师。地方性高校由于受到地方经济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引进具有具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存在一定的困难,大部分教师创新和创业技能和经验较为缺乏,从事创新创业经历的教师更是缺指可数,这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影响较大。
(四)创新创业平台与企业结合度不高
创新创业教育只有和企业相结合,才使得其教育内容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智力成果的转化才容易被市场接受。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课堂教学所占内容较多,学生的实践依托于兴趣和教师的带领,自身的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难以提升。其次,地方性企业多属于小型企业,一些企业与高校合作意愿不强,另一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重点院校的教师,使得地方性企业参与学校创新创业发展数量不多。
四、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建创新创业能力的模块化教育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自主创业。根据学生在学习階段的不同需求,围绕创新创业的意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开展由浅入深,由泛到精的教育。为此,创新创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依托市场、行业能力需求,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针对性。
(二)充分利用校内创业园的条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
高校要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获得最大的效果,须按照专业内容与市场需求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园。在创业园中建设有开展创新创业的设备和实践基地,并引入企业参与创新创业的项目的实施和运作。学校要给予企业较为优厚的条件,积极引入企业入驻校内创业园。作为学生来说,要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多与企业开展沟通,将专业知识及创新创业通识模块化内容相结合(表1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和能力。
(三)实施“双团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推动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单枪匹马进行项目的实施很难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要把一些兴趣相近或是创业内容相近的同学组织在一起,每一组分工明确,且组内进行相互讨论,能够集大家的思维解决问题,创新创业的效果会明显好些。此外,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的教师来说,要积极的引进企业人员,增加双师型队伍的比例,要形成一个指导团队。团队协作对于分析和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和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及创新创业政策
对于高校来说,要设置创新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团队创业,依据创新创业的内容及规模设置不同等级的创新创业基金,满足学生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另外,积极的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将学生的项目进行积极的推广,寻求他们的支持。对于创新创业的老师和学生要加大政策的鼓励和引导,给予经济及其它方面的优厚条件,激发学生及老师的创新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58-160
[2]周志成,周华丽.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理念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5(20):40-42
[3]尚大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5,(9):86--90
[4]刘畅.基于创造性学力理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管理,2015(4):247-251
[5]孙畅.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47-250
[6]刘明,王渤,王杏周.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多层次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8):80-81
[7]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1,35(5):12-14
[8]陈航.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探索[J].教育评论,2015(9):72-73
作者简介:
贫困生问题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社会问题,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贫困生的问题,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以及贫困生家庭、个人共同努力构建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资助体系。目前,大多民办高校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形式单一,如:奖学金、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还有近几年出现的助学金,但大部分同学主要还是依靠银行的商业贷款.来缓解燃眉之急。但是由于商业银行担心将来的还款风险,不太愿意贷款给学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商业贷款,因此,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贷款无门、欠钱上学的情况。就把包袱转嫁给无国家财政拨款的民办学校了,长此以往,欠费学生数量增多,必将影响高校教学的正常运转。各民办高校一定要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建立健全本校的资助制度体系,探索新形势下的贫困生帮扶新模式。
3.2注重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深入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校方,自新生进校起,就要建立详细的学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建立一套完整的贫困生在校期间信息库,同时,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情况,为帮扶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其次,要注意提高贫困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眼前的贫困是暂时的,明白国家、社会、学校在帮扶工作中所做的努力.要让他们知道只有坚定信念,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并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实践,才能真正改变他们贫困的现状。再次,及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动向,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培训与辅导活动,增强他们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经济脱贫”之前做到“心理脱贫”。
3.3帮助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拓宽贫困生就业渠道
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必然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社会不会以为其是贫困生而降低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的选拔标准,因此,高校在对贫困生帮扶时除要教育和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摆正心态,给自己合理定位以外,更要注意贫困生能力的培训.主要是个人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如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生涯决策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等等。学校要为这些学生多提供和创造时间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等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增加社会竞争力。
3.4加强贫困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保障解决“就业难”问题
要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率,除了在技能上给与帮助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之外.还要给他们提供就业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调整就业的期望值,已确立自己的就业定位,顺利就业。根据贫困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帮助消除择业恐慌心理,同时通过举行专题报告、讲座对他们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心。还要有争对性地为他们收集和反馈用人信息,积极地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思路与方法研究 作者:张信宾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4期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特点,提出一些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思路与女法。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加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34
摘 要: 在以网络传播为主体的新媒体时代,舆情监控已成艰难之势,高校站在风口浪尖也是在所难免。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学生有知识懂网络技术,且爱议论时政,兼之社会的诸多问题包括就业困难、社会不公、阶层固化等给高校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使得不少学生借助网络表达偏激意见,围观拥堵热点事件。高校要做好宣传工作,就必须创新思路,以超前的思维、准确的定位、新型的载体、多变的手段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宣传工作 创新思路 提升形象
近年来,不少高校发生的事件,在网络形成了围观和拥堵之势。每一次事件出来,都会在社会激起阵阵涟漪,甚至掀起风浪。
一、高校缘何成了舆情灾区
高校成为网络舆情的灾区,有其背后很深的根源,一是新媒体时代舆情监控变得十分困难;二是高校学生因为有知识懂科技,善于利用网络科技表达意见,也是个钟缘由。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已经由传统的媒介传播时代进入以网络传播为主的新媒体时代。相对于传统的媒介传播时代,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为主要传播手段、以媒体单向传播信息,新媒体时代可以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革新与变化。一是传播手段更加先进和广泛,包括网络的微博、论坛灌水、QQ群信息、博客播客,也包括手机短信、飞信、微信等,传播更加迅捷,也更加广泛;二是由于传播手段的先进和广泛,使得信息传播成了双向甚至多向传递,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公民都成为一个信息源,成为一个媒介;三是由此造成的舆情控制难度相当大,相对于传统媒介时代的动辄封杀,新媒体时代的任何事件都很难被掩埋,群众对于事件的知情权和意见表达权更容易得到满足和体现。
就高校本身而言,高校师生善于借助网络表达意见,高校更多承载了社会关注的目光,也使得高校更容易站在舆情的风口浪尖。高校师生因为有文化、懂电脑网络科技,能够借助现代科技及时传递信息表达意见,因此成为新媒体时代媒介的主力军和生力军;高校师生更加关注社会事态,有一定的人生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得他们愿意参与到舆论当中,甚至愿意主导舆情风向;从1998年以来的高校扩招带来生源大幅增加,由此带来师生良莠不齐,也使得高校出现更多网络水军、愤青等,在网上推波助澜、呼风唤雨;同时,这些年由于扩招带来的就业困难、高校师生素质降低道德滑坡导致的社会的诘难、社会由于腐败、分配不公引起的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拉大等各种矛盾,也迅疾在青年师生中引起强烈不满,这也使得高校师生很容易借助高校本身的某个特定事件而大做文章;另外,教育承载了国人中国梦、大国复兴的重大压力,也使得社会民众对于高校本身的各种事件更多投注关切,以上种种因由,自然使得高校站在舆情的风口浪尖。
二、高校创新宣传方式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
酒好也得会吆喝,酒香尚怕巷子深。进入以网络媒体新兴发展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宣传的作用更加凸显。因为与传统媒体向社会和受众单向传递信息不同,在新媒体时代,每个受众也是一个信息传递者,借助网络和手机等现代传播工具,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信息源。这使得传统的正面宣传更难以为受众所接受;宣传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非可控性;同时,纷繁复杂的信息,无限扩展的信息量,也使得宣传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难度也随之增加。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高等院校的对外宣传发展也经历了大的转变,过去是皇帝女儿不愁嫁、酒好不怕巷子深,多少带有一点崇高的神秘色彩,现在,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效益竞争及公开透明的信息社会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展,高校也开始更加注重营销。因为,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形象的毁誉已经不单纯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即学校或者媒体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发布,而是社会公众尤其是高校学子与学校、媒体的信息博弈。在网络大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高等学校的学生,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自主和民主的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充裕等原因,更成为信息的重要源头。兼之从1998年开始的教育大扩招,高校从精英教育转向市场化的大众教育,高校学子的素质也变得良莠不齐,部分高校学生由于借助网络愤青、追逐新奇出名效果等原因而采取的激进的信息传播举措,也将高校推上了封口浪尖。传统的“正面宣传+负面堵截”的方式已经不很适用。对于高校而言,要提升形象,提高社会美誉度,就必须创新思路,未雨绸缪,内外兼修,双管齐下:对内必须狠抓建设,勤练内功,真正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并积极疏导学生情绪,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对外必须主动开放,提高办学透明度,积极广泛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及时有效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三、强化传统媒体宣传的创意,突出新兴媒体的效应
纸媒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电视媒体则从大众遥控时代开始向特定受众传播转变。选择传统媒体开展宣传,既要抓住合适的时间、面对特定的受众群体,更要有很强的创意,比如,选择一个学校的重大活动、庆祝日,在形式上尽量有新意变化。或者,充分发挥拥有高学历高知识高素质人才的优势,创作一些优秀的节目如电影(微电影)、电视剧(微型剧)、小品、相声等,通过在节目中植入学校品牌,可以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探讨
通过问卷调查, 采取卡特尔人格测验量表对宜宾市及周边泸州市, 自贡市的六所本, 专科院校的各个年级的贫困建档学生和未建档的非贫困生, 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分别对600名两类学生进行统一测试, 发出问卷调查表各600份贫困生问卷收回578份, 非贫困生问卷收回590份, 问卷有效性分别为96%和98%。通过采用WI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贫困生在有恒性, 忧虑性, 独立性和自律性四个方面分值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而在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实验性六个方面分值贫困生又明显低于非贫困生。统计分析结果告诉我们, 贫困大学生普遍较朴实, 做事比较审慎、保守, 在心里和行为上甚至有退缩倾向。利用统计的相关数据, 比较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次级人格因素, 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的性格的内倾性与外倾性与非贫困生差距明显, 表现贫困大学生相对比较内向, 在人际交往中、人际沟通中表现出不积极、不主动。同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也往往表现出不自信。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归因分析
根据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群体心理理论告诉我们, 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往往会养成相同或相似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为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根据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 结合人格理论, 笔者认为形成高校贫困大学生以上心理特征的成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远离网络导致信息不畅通、消息闭塞、生活状态与教育落后, 使其认识缺陷和思维深度不够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生源地据统计分析有76%的来自农村, 其中有41%来自于边远山区。根本没有网络, 信息的不畅通, 消息的闭塞, 生活状态的落后以及基础教育的相对落后, 导致了贫困大学生在身心发展求知最关键时期, 见识、认知有限、在智力潜能的开发的欠缺又形成了贫困大学生聪慧性方面与非贫困生的明显差异。由此也导致了部分贫困大学生的过分自卑心理, 以及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受挫。
2、亲子关系的缺失以及内心的不平衡状态, 经济上的拮据导致其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缺乏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根据统计分析有78%的来自多子女家庭, 据调查其中有近48%的贫困生表示家庭缺乏关爱和温暖。家庭亲子关系的缺失致使他们从小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甚至对家庭及其父母未产生认同感。在人际交往中采取回避的方式封闭自己, 由于缺少同伴和父母的沟通和交流, 性格内向, 自轻、自贱、自畏等偏离的自我意识也极易产生, 退缩的外显行为特征尤为明显。贫困大学生中有16%的同学习惯于用不平衡的心态来看待现实的差异和不公, 言语上刻薄, 在行为上叛逆, 甚至导致人际危机。同时又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们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 客观上又加速了自我封闭的性格的形成。
3、渴望成才, 意志品质坚强, 成就动机强烈
据调查数据分析, 有77%贫困大学生从小由于家境的贫穷使之从小就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 同时导致了心理的早熟, 从小就为父母分忧, 穷则思变, 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的动力相当强烈。意志品质, 克服困难的毅力相对坚定。因而在自立、自律、恒心和忍耐力反而往往要优于非贫困学生。高强度的成就动机推动着他们不断努力, 同时也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利用网络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1、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牲, 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该档案应该包括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特别要对他们的“心理贫困”予以高度关注。根据建档的不同档案, 确立不同的教育方式, 做到因材施教, 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和贫困的信心, 同时, 该档案也有利于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建立, 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和经济帮扶功能充分发挥, 形成教育的合力。通过学校资助中心、班级、生活部等机构和组织对他们进行自助、助人、服务社会教育, 教育他们正确看待和认识贫困, 勇于面对客观事实, 树立战胜贫穷和困难的信心。帮助他们正确的自我定位, 设计好近期, 中期和远景目标, 积极向上, 奋发进取。
2、开通校园微信公共平台,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微信是新媒体, 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完全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微信公共平台有1对1交流功能, 可针对不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提供1对1的对话疏导。微信的消息推送功能以发送语音的形式, 使教育者与贫困大学生交流信息的传递更具人性化, 更贴近生活。开通校园微信公共平台, 也可实现心理疏导一对多的交流, 增加交流的互动性, 更有利于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间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对他们突出的心理问题 (如自卑感、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 可进行分析、讨论, 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且竖立信心。同时通过微信公共平台组织贫困大学生以自身为主角, 开展一系列“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 使他们从内心融入社会群体, 不仅仅学会了与他人积极相处, 也消除了孤独感, 同时自身的人格也得到升华。
3、拓宽交流渠, 提高交际能力
针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相对不高, 乐群性相对较低, 心里也比较自闭的特点, 可利用校园微信公共平台实现大学生间文字、图片、语音等方面的互动沟通, 拓宽贫困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渠道, 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有利于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通过校园微信公共平台, 可开展“肯定性团体训练”及各种社交技巧训练, 实现认知重建, 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技能,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处理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
4、让贫困大学生参与校园微信公共平台管理
通过让贫困大学生参与校园微信公共平台管理, 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增强自尊感和成就感。从微信平台管理的社会实践中找回自尊感, 找到成就感, 学习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使贫困大学生认识到, 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和信心, 懂得拥有知识和获得自信就是拥有财富。
5、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
高校要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 正面引导师生以平等友善的心态来善待贫困大学生, 不仅不能歧视他们, 还要多理解、多帮助他们, 尽量减轻他们的贫困感和自卑感。在班集体、伙伴群和小群体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人际氛围。调适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理情绪, 开启其封闭心灵, 增强其交往能力, 从经济、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帮助他们。高校微信公共平台是校园师生获取校园新闻的主渠道, 是营造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师生只要通过微信搜索到公共平台号或二维码, 即可加入参与自信互动, 获取新闻、休闲娱乐信息等, 随着微信公共平台功能开发得越来越多, 学校提供的新媒体服务就越多, 为大学生营造出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 有利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子华.《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1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策略.
关键词: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65-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扩招以及收费制度的改革使得由于家庭困难而无力支付学费的贫困学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贫困生也受到了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各种资助政策纷纷出台。同时国家提出了“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资助工作理念。各个高校也非常重视资助工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基本做到保障贫困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
但是,伴随着资助力度越来越高,资助范围越来越广,部分贫困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思想动态。例如有的学生觉得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而有的学生将资助的钱用在了奢侈消费上。如果这种情况继续蔓延,不仅会让国家和社会资助人士寒心,更是有损知恩图报的社会美德。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资助工作经验,挖掘感恩缺失的原因,探寻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试图帮助贫困生更好的成长成才,使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上来。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目前,各个高校具有完备的资助体系,建立了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认定为基础,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补、减多种措施有机结合的助学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部分贫困生感恩缺失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具有一些自卑的心理,对资助行为容易产生误解,认为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资助是理所应当的,认知层面上不知恩、情感层面上不感恩、意志层面上不报恩。
2.有的贫困生缺乏自立自强意识,没有积极改变现状的态度,等着别人资助,靠别人的资助生活,找别人要资助,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更有甚者不好好学习,毕业了不找工作,不愿意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回报社会。
3.有的贫困生存在铺张浪费现象,目前国家的资助政策很好,除了将资助所得用于交学费,可能还会有一部分生活费的补贴,有的学生没有自制意识,不将钱财用于营养和学习,去网吧玩网游,买奢侈品,最终成为了经济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双困生”。
4.有的贫困生心存感激,但由于性格内向或者是缺乏感恩平台,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没有适当的场合和机会让贫困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恩意识。他们只是无法正确处理自尊需要和社会交际之间的冲突。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父母对于孩子的宠爱:“再穷不能穷孩子”,这是很多贫困生家长的心声,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所有的苦自己吃,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从不心疼,将自己所有心思和希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告诉孩子只要学习好,以后有出路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这让孩子慢慢忽略的父母的艰辛,忽略了对父母的感恩,父母本身就觉得对孩子的一切付出都是天经地义的,影响孩子感恩意识的养成。
(二)学校对感恩教育不够重视:从小学到大学,老师们基本上最重视的就是升学率、学习成绩等硬指标,却往往忽视了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的软指标,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也局限于经济资助,没有很好贯彻“资助育人”的新理念。
(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一部分人只追求经济利益,急功近利,这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当前,一些学生不孝顺父母、不尊重老师、受助者对资助者漠视等负面新闻也对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产生暗示效应。
三、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贫困生往往存在经济和心理的双贫困,心理压力往往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如自卑、狭隘、封闭等,学校应加大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力度,针对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贫困学生,进行有区别的心理教育与疏导,让学生意识到贫困是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必然产物,摆脱贫困就低人一等的想法。同时,学校教师应加强与贫困生的沟通,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合理定位并设立目标,创造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二)丰富感恩教育的形式,运用网络新媒体。通过课堂教学,增进贫困生对于“感恩”的认知度,开设相关课程,分层次、分阶段实行教育,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潜移默化的传递感恩意识。创造实际场景,让学生从情感上去体验,使受助者的心灵得到启迪、感染和升华。让学生参加实践,让他们切身的感受到金钱来之不易,家长挣钱不容易,社会捐助人士挣钱不容易,从而能够从心理上铺设感恩的苗头。
(三)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宣传优秀模范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教师就是学生最贴近的榜样,所以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潜移默化,将感恩之心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慢慢的学会感恩。
(四)拓宽感恩教育的路径。学校的感恩教育一定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例如志愿者服务,支教团,看望孤寡老人,给留守儿童补课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快乐,使他们懂得感恩社会。同时,感恩教育也要与家庭教育相契合。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进行家访,与贫困生父母加强沟通,为实施感恩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将孝顺父母作为感恩教育的第一指标,在重要的节假日开展感恩活动,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
四、结语
我国资助工作开展应该建立在感恩教育的基础之上,在帮助贫困生走出物质贫苦的同时也应该强化其思想道德品质,运用多种途径唤醒感恩意识,让感恩意识植根于心,使感恩教育伴随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戴世琴.蒙平川.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今日南国,2008,(3).
[2]徐瑞妍.当前大学生感恩缺失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因此,要从社会性的角度去激发人的首创精神,并最终为人类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核,就是要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首创性。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归根到底就是要突出人的发展,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这就要求:首先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其次要尊重人的需要。把人当作人,凡是涉及到人性展示的方面,都是值得理解和尊重的。再次要肯定人的价值,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想方设法实现人的更大价值。“以人为本”具体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即要确立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依靠学生办学校,以为学生成才服务为办学宗旨,切实保障学生的利益,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现行高校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学生管理体制面临新考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原来单一的教育体制日显僵化,教育和管理理念渐趋落后,已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与日俱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转变。譬如,学生工作的管理职能正逐渐向服务职能转变: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生已经完全自主择业,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社会资助转变。这一系列的转变都需要有新的、系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方式来保证实施,而目前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办法尚未完全在普通高校范围内形成。另外,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原有学生教育管理的单一模式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改革原来的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体制。
(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empirenews.page--]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地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乃至语言习惯。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首先,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尤其是凶杀、色{学}情、诈骗等不健康的信息的冲击,使高校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发挥;其次,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滋生、蔓延地,污染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使得大学生难以辨别和抵御,有的上当受骗,有的甚至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三)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变革 目前,全国范围内许多高校已普遍实行了学分制。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打破了学年制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班级观念淡化,形成了以课程为纽带的多变的听课群,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在一起学习,学生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的学生,同时还要管理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而且还要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定向学习变为自主选择的学习,学生管理工作由学年制下的指令性管理变为指导性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寻找和构建新的“平台”。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新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实际上是建立一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开放学校市场,允许社会上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开发校内市场,这些经营者进入高校市场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学生在缴纳各种费用的同时也逐步树立了教育投资意识,对学校教学、生活条件有了更多的要求,这就使二者容易产生矛盾。在这种新形势下,探索新的学生管理模式意义重大。
三、以学生为本,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管理中的以学生为本,就是着眼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从学生需要出发,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与学生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格局,适应高校发展要求,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通过转变角色来应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一)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改行政命令式的管理为引导、激励式的管理。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及其他管理部门的教职人员应充分尊重学生,改变原有的行政命令式的、千人一律、无条件服从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应在尊重学生个性及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个人发展规划档案,引导、协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及其自身素质来为自己制定人生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并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阶段性目标和计划(短期目标),通过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进行过程管理,激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长期目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从利于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角度、从关心学生各个层面需要的角度出发。[!--empirenews.page--]尊重学生的公民权利,应首先承认学生的公民身份,并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管理条例,管理应以正面强化的激励方式为主,尽可能少用惩处措施,惩罚和处分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的人性化一些。
(二)加快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改变过去致力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基础类、通识类和人文类课程的比例,改善传统的专业教育过专过精的模式,以满足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提高毕业生对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职业流动性大等现象的适应性,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增强教育学生的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面对面学习来增强感性认识;三是注重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真正地深入到农村、社区、工厂等基层,以此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兴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高低和对工作的敬业程度直接关系着高校培养人才的优劣。因此,高校应花大力气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其中,师德师风的建设应成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教师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对待学生要持有爱心、热心和责任心,切实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注意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地位,降低乃至消除大学生对被管理者的逆反心理,实现他们的自我管理。学生管理宜推行在学生处指导下的,以辅导员管理和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相对的学生管理模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这种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制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自己。
山东省聊城市人防办任维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人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好宣传教育工作,不仅是做好人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实现人防事业突破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国家、省人防部门的总体部署,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人防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人民防空普法和“五进”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2000年、2004年市人防办被表彰为“全省人防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在刚刚结束的济南军区人防宣传工作会议上,市人防办主任宋新全被表彰为“人防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冠县人防办被表彰为“人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一、提高认识、摆上位置是做好人防宣传教育的先决条件 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公众了解人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唤起社会各界对人防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具有十分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首先,搞好人防宣传教育是贯彻落实《人民防空法》的需要。《人民防空法》明确规定: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但正是由于人防工作“长期准备”的特殊性,很难引起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对人防工作的足够重视,包括各级领导在内的广大公众对于人防事业的麻痹和淡漠已成为制约人防建设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只有加大人防法规宣传教育,才能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人防法制观念,澄清社会各个层面对人防工作的模糊认识,够唤起全社会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防空法》、依法履行人防义务、积极支持人防建设的自觉性,营造人防工作的法制基础。
其次,搞好人防宣传教育是加快人防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市人防工作基础差,积累能力弱,各项建设欠帐较多,与先进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加大《人民防空法》宣传,唤起公众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调动广大市民和投资商参与人防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出有利于加快人防建设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三,搞好人防宣传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人民防空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和平时期可以直接为救灾、救援和日常生活服务,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主体,因而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加大人防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处置突发事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摆在人防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更是各级政府应密切关注的战略全局问题。
二、适应形势、创新思路是做好人防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在巩固以往宣传教育成果的同时,立足于建立人防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在“三个创新”上狠下功夫。
一是创新载体。按照国家和省人防部门的统一部署,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人防知识进机关、进学校(党校、行政干校)、进企业、进社区、进网络“五进”活动,使宣传教育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进机关,主要是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人防法规,邀请视察《人民防空法》贯彻落实情况以及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形势报告,发放《人防简报》、《人防杂志》,在地方媒体报刊连载人防法规政策、发表专访等形式;进学校,主要是在全市28所初级中学开设人防课、组织室外训练、开设展室、举办人防知识竞赛等形式;以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新时期军事斗争方针、现代战争特点、人民防空的地位与作用为重点,把人防教育列入领导干部培训计划和党校培训内容;进企业,主要是在部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人防法规、观看宣传片、现场宣讲等,突出宣传人防建设多元化的必要性和人防工程建设的各项政策;进社区,主要是充分利用社区公益栏、板报、活动室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进网络,主要是依托政府网站和创建人防专业网站,将人防法规、人防知识、人防动态及时向社会公开,真正实现了全方位宣传、“无缝隙”覆盖、长效化教育的格局。我们还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聊城日报、聊城通讯等媒体,对人防法规、人防知识和建设成果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
二是创新内容。我们针对不同的对象实现了宣传教育内容的四个转变:即由传统的防空袭知识宣传向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特点和防护宣传转变;由单一的防空内容宣传向防空、防灾“两防一体化”宣传转变;由单纯的人防战备效益宣传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宣传转变;由低层次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升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宣传转变。在教育形式上,不拘泥于传统的发教材、发传单、发文件、写标语、出
板报等,如针对机关干部的形势报告,学生的室外训练,企业和社区的公益宣传栏,播放VCD宣教片等形式使受教育者感到内容新颖、形式灵活,极大地增加了参与的兴趣和接受程度。
三是创新招法。首先做好向领导宣传。为了找到向领导宣传的切入点,我们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不管基础条件多么差,都要立足挖掘自身潜力,扎实做好人防各项工作。人防“结建”、人防行政执法、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等项工作均有了很大进展。有了这些“本钱”,我们不失时机地向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宣传人防,并结合实际提出今后人防发展的谋划和建议。其次,坚持“行政推动”与过细工作相结合。无论是“五进”活动,还是各种公益宣传活动,都是在政府组织下、各部门行政推动下开展的。但是大量过细的工作还要由人防工作人员来完成。特别是在开展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中,人防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到“笑容满面、态度真诚”,而且要学会“拉关系、处感情”,最后达到愉快合作的目的。据统计,“五进”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有42个机关、37个大中企业、28所学校、219个社区开展了人防知识学习教育,受教育人数达到105万人次;活动中,共制作条幅、展板180条幅(块),出动宣传车11台次,设立社区公益宣传栏219个,发放人防知识课本教材5万余册,印发宣传资料22000余份、自行编制印发党校、大中专教材100本,发放VCD光盘82套、挂图20套480张;利用电视台播出新闻90余次、手机短信130万余条;在《聊城日报》开设人防法律法规宣传之窗32期,在《齐鲁晚报》发表专访5期,在聊城行风热线上线2期,在《中国人民防空》、《山东人防》、《齐鲁晚报》、《山东商报》、《聊城日报》、《聊城通讯》等报刊刊登宣传稿件120余条(篇),利用人防网站发布人防法规、《公民防空防灾行动指南》及人防动态460余篇,人防网站日均点击120余人次。
三、立足建设、搞好结合是做好人防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 人防建设是人防工作的核心,必须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这既是开展人防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检验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为此,在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我们大力开展人防建设,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上寻求突破。
一是切实加强了警报建设。去年我们在市区新增防空警报30台(套),使市区警报音响覆盖率达到100%的基础上,实行了警报设施的社会化管理,建立了档案,确定了专人管理,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使
聊城市区的防空警报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今年,我们又新增 7台移动警报器、14台电声警报器,进一步扩大了辐射范围。
二是全力抓好“两建同步”工作。抓住建设“强市名城”的有利时机,我们协调财政、计划、建设、国土、城管执法等部门,进一步理顺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流程,把人防地下工程建设纳入建筑项目开工的前置条件。为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和管理,我们从人防工程规划设计、图纸审查、质量监管、峻工验收、维护管理和征收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人防工程“应建必建、应收必收”。
三是认真抓好“防空防灾一体化”工作。为加快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实现人防向民防转轨,我们在抓好建设、电力、卫生、公安、消防、环保、通讯、交通等人防专业队伍建档、整组、实名制、训练及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预案的同时,结合聊城实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全市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保障措施,使市政府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救援能力大大增强。
四是积极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宣传与执法相结合是贯彻落实《人民防空法》、维护法律严肃性的有效手段。为使行政执法达到双重效果,执法人员做到深入工地,先宣传、后执法,以取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联合执法查处机制,联合市行政执法局、市建设质量监督站,对“十五”以来,聊城城区的已建、在建项目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共对132个单位进行了跟踪查处,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人防法的权威和尊严。
四、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做好人防宣传教育的重要保障 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人防宣传教育工作难以开展,这也是我们在开展人防宣传教育中最深切的体会。
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一个以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为副组长,以综合科为牵头单位,各有关科室为成员的人防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强有力的人防宣传工作领导班子。在年初制订工作计划和措施时,同时制订人防宣传工作计划和措施,每季度党组研究一次人防宣传工作,及时解决宣传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全年安排人防宣传经费50万元,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计划措施到位,经费保障到位。2007年以来,市政府先后13次研究解决人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一些人防行政执法案件、执法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人防经费征缴等制约人防事业发展的难题先后得到解决。如在执法机构问题上,成立了人防许可科,整建制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并将原人防收费站更名为人防行政执法监察支队,专门负责违法案件的查处;在人员编制上,将我办原有行政编制由过去的10名,增加到11名,在人防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问题上,2007市地方财政列支人防经费167万元。市委组织部等七部门联名下发了《关于加强人防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职责。市人大组织对《人民防空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和视察;我市加挂“民防局”牌子,市五大班子领导都有代表出席;这都给人防宣传教育工作以极大地鼓舞和支持。
二是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聊城人防工作近年来得到了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如每年的“4.12”、“9.18”人防法制日宣传活动,都有多个部门配合宣传。市教育部门在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开展人防教学方面做得四到位。组织、司法、街道社区、宣传部门以及党校、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为人防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
三是有一支高素质的人防宣传工作队伍。全市共选拔了80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文化水平高的优秀干部组成人防宣传教育队伍。其中从事宣传报道工作的14人,从事人防教育的66人。各县(市)、区和各国有大中型企业也都建立健全了人防宣传教育领导机构。同时给宣传报道人员配备电脑等设备,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规定每两年召开一次人防宣传总结评先表彰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四是建立行之有效的人防宣传工作制度。我们认真落实宣传教育责任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宣传任务纳入责任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完成任务好的给予奖励,反之则取消评先评优资格。通过实施一系列奖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人防干部职工参与宣传报道工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全国高校普遍进行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当然贫生的数量也在随之不断增加,贫困生的心里健康教育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重视,然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针对贫困生的具体情况来认真分析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特点,针对性的给出对策,从而帮助贫困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个别群体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可以直接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援助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1、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可以从一下7个方面进行判断:第一,是否拥有加强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规划;第二,是否能够正视自我,拥有准确的自我认知;第三,是否能够拥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第四,是否可以和同学、老师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是否合群;第五,是否拥有稳定的人格特征;第六,是否拥有很好的适应不同社会环境;第七,是否拥有和其年龄相符合的行为特征。
2、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大部分的贫困生,最初仅仅经济贫困,但是长期的经济贫困非常容易使这一部分群体产生负面的情绪以及强烈的挫败感,加上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非常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自卑、焦虑、怨恨等等。
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贫困生,减少和避免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以及经济贫困等现实原因,导致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贫困生形成健康、正常人格特征,助其成才以回报并服务社会。
二、高效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据江苏大学孙永明老师对江苏大学的贫困生和其他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高校贫困生中有13.4%经常性的出现焦虑症状,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的5.9%;同时有20.92%的贫困生有较重的抑郁倾向,而普通大学生仅仅只有2.4%;另外还有32.8%的贫困生认为自己存在人格心理问题。以下是此次研究中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总结。
1、自卑和焦虑心理
自卑和焦虑是大部分贫困生进入大学之后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大部分贫困生在大学以前都是一群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特点,希望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各种现实的经济原因导致出现了巨大的心理落差,非常容易导致其产生自卑和焦虑等应激反应,而如果这种应激反应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超越了贫困生心理所能够成熟的范围,就非常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回避大学生活,学习兴趣低落等等。
2、敏感和依赖心理
敏感和依赖是一种正常的人格特点,但是由于贫困生自卑和焦虑的心理特点,非常容易使他们出现敏感过度和过度依赖的心理特点。同学和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他们刻意的放大,并视为对自己的嘲弄。进而导致他们出现刻意的避免和室友以及同学发生正常的交往关系,以及刻意的回避集体生活与活动等行为。同时这些刻意的回避又会导致其出现强烈的挫败感,并形成依赖心理,表现为缺乏自信、无法自立和自主,在很多事情上都没有自己的主张,总是希望其他人能够提供帮助,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将这种帮助视为同学对自己的认可,产生对于获得帮助的依赖心理。而一旦这种帮助被拒绝,又非常容易刺痛他们敏感的神经,并被放大成为同学看不起自己的表现,进而再一次加重了其依赖心理。
3、嫉妒和怨恨心理
嫉妒如果可以得到正确的对待,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动力,嫉妒是贫困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是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对于贫困生而言,如果无法及时有效的处理内心的嫉妒心理,就非常容易产生怨恨同学、怨恨社会、怨恨领导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嫉妒是一种非常容易出现的负面心理,尤其是对于贫困生而言,经济条件之间的落差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产生嫉妒心理也是正常,但是如果这种嫉妒心理无法得到释放,就容易转化为对非贫困生的怨恨。少数严重者还可能会在行为上对被嫉妒者进行攻击,用他人的痛苦来平衡内心的不平,让自己得到满足。
4、压抑和孤僻心理
压抑和孤僻是很多贫困生都会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之一。由于和非贫困生很难找到共同的语言,导致这一部分学生不得不经常将自己的情绪放在心理,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表现。而导致这些负面心理出现的原因,往往也是贫困生自我处境所导致的,比如经济上出现了拮据的情况、身体上出现了问题等等,他们都不愿意去寻找帮助,进而导致他们经常会感到孤独、空虚和困惑,进而表现的异常孤僻,但是由于自我意识的局限性,又无法激发其走出这些困惑的想法和决心。久而久之,压抑和孤僻必然使其出现精神放方面的疾病,比如缺少年轻人应该又的朝气,缺乏热情,整体的怨声载道,总是感觉身心疲惫,严重者还可能会产生轻声的念头。
三、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校对于贫困生的心理教育缺乏系统性和提前预设性
贫困生进入大学之后,首先遇到的心理问题就是自卑和焦虑,这种心理特点可能从其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已经出现了。而对于现行的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援助,往往都局限在了贫困生进入高校之后,而没有在其進入高校之前就进行干预,从而导致贫困生对于其将要面对大学生生活缺乏基本的预见性。因而当期内心深处对于大学的憧憬和现实的残酷形成强烈的落差之时,必然会表现出自卑和焦虑。
2、社会对待“贫困生”群体存在偏见
敏感和依赖心理的产生存在一定的社会性,当今时代金钱之上的社会意识让所有的人都害怕贴上贫困的标签,大学也未能避免,比如在很多高校都出现了攀比的风气,甚至很多高校学生,为了穿名牌、用品牌手机,出现了“裸贷”的事件。这样的社会风气,必然会让贫困生更加的敏感,使其形成依赖的心理,靠别人的帮助、赞美来获得存在感。
3、学校对贫困生的帮扶方式存在不当
嫉妒本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但是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帮扶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贫困生的心理特点,比如有的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帮助的时候,为了体现公平和公正,因此都会采用公开贫困生的信息,进而加重贫困生本身就存在的嫉妒心,加重其心理上的不平衡;同时在对待贫困生的方式上,绝对公平也是很难做到的,也容易加重这些学生的怨恨心理。
4、学校社团组织对贫困生的心理帮助工作存在不足压抑和孤僻是很多贫困生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但是,如果可以帮助这些贫困生找到自己的兴趣,以及让他们获得和自己有着同样兴趣的朋友,那么压抑的心理就会立刻得到四方,并且不会可以的让自己孤立起来。但是现在的学校社团,往往不会将为贫困生提供帮助,当成自己的责任,甚至不愿意接纳贫困生的加入,进而促使这些贫困生陷入一种求助无门的境地。
四、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延伸至高中阶段,提前助其摆脱自卑和焦虑心理
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大部分贫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片面的认为大学是美好的,是象牙塔,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地深处的自卑和焦虑。由此,要想避免贫困生进入大学之后出现自卑和焦虑的心理问题,就应该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让贫困生做好与非贫困生相处的准备,使其对大学生活形成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如此即可避免其在进入大学之后出现自卑和焦虑的心理,做好应有的心理准备。
2、建立独立的“贫困生”心理干预部门,助其摆脱敏感和依赖心理
敏感和依赖心理是一种比较容易通过心理干预就能够摆脱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出现这些问题的贫困生而言,高效应该建立系统性的心理干预部门,不仅要有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同时也要让各年级的辅导员以及学生会干部学习一些心理援助技巧,如此才能够帮助所有的贫困生摆脱敏感和依赖的心理困境。
3、加强对贫困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助其摆脱嫉妒和怨恨心理
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效在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关注要远远低于经济上的帮扶,由此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但是却加重了他们的嫉妒和怨恨心理,使贫困生产生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对于贫困生的帮扶方面,应该警惕贫困生出现“身心”贫困的问题,并正对贫困生进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其摆脱嫉妒和怨恨心理。因此在帮扶的方式上一定要绝对的正确,比如可以让贫困生参与社会福利院、残疾儿童的自愿者工作,如此不仅可以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可以让他们正确的对待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高校社团活动,助其摆脱压抑和孤僻心理
社团是大学生活最具有色彩的一个部分,遗憾的是,贫困生由于其成长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原因,无法像非贫困生那样多才多艺,所以很多社团都不愿意接纳他们,从而使他们陷入更加压抑和孤僻的状态,所以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让其担任其帮助贫困生的责任,积极的接纳贫困生的加入,如此必然能够极大的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程森成,夏江敬.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个性分析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4)
[2]张永红.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5,(16)
[3]谢君萍.关于加强贫困生心里健康教育的思考[J].浙江工商職业技术学院报2005,(1)
[4]孙永明,钱秋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5)
[5]夏珊.探究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报,2013,(5)
【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创新思路论文】推荐阅读:
高校学困生06-14
高校法学教育机制创新论文01-18
新媒体时代高校形象宣传的思路创新07-05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思路与方法研究06-13
高校艺术教育方法探讨论文01-17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与对策论文07-02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07-08
高校思政教育积极心理学应用论文10-08
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