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论文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道德论文(推荐8篇)

网络道德论文 篇1

网络道德及网络宣传刍议

网络社会对道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冲击,我们必须正视网络发展给我们宣传工作带来的种种挑战,针对传统工作方式的.不适之处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加强网络的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网络宣传的水平.

作 者:张小燕 ZHANG Xiao-yan 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7刊 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年,卷(期):3(4)分类号:B82-057关键词:网络道德 网络宣传

网络道德论文 篇2

1.调查目的

1987年9月20日22点55分, 钱天白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 并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20年中, 网络以其迅捷的速度、生动的形式和浩瀚的容量向人们传递着信息与知识, 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挑战。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 而且由此而形成的网络文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不仅有积极影响,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和消极作用。这一切都使人们在尚未仔细品味到网络的“甘甜”之前, 已经开始领略它的“苦涩”。

当代大学生是最早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一, 他们受互联网的影响也较大。2007年7月,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表明, 中国网民的比例已超出中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其中学生占1.62亿用户的36.7%, 18~24岁网络用户占33.5%, 其中学生占50.2%, 大专以上用户占43.9%。可以说, 在高校, 互联网已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圈, 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们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愉悦, 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 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 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道德失范。

中国互联网20周年之际, 我们对红河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 并希冀在此基础上对红河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进行合理的对策研究。

2.调查地点

云南红河学院。

3.调查方法

随机抽样法, 具体方式有问卷调查、个别采访。

4.调查对象

红河学院部分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2007年9月20日, 我们对红河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7份, 其中男生占51.3%, 女生占48.7%。

通过对问卷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多数大学生对网络保持了较为清醒的认知态度。82.8%的同学认为如今网络上的道德状况一般或较差;88.3%的同学认为上网时应该遵守道德;提倡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同学占85.8%。但是在现实的网络生活中, 却存在许多道德失范的行为。其具体的表现为:

1.网络成瘾难以自拔

常见的网络成瘾主要有交际成瘾、游戏成瘾等。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询信息, 而上网交友、玩游戏的也均在半数以上。越来越多的学生患上严重的网络成瘾症。有大学生坦言, 自从上大学之后, 几乎每天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电脑前度过, 或者在寝室、或者在网吧。由于过多的时间在网络中度过, 不仅对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危害, 同时影响了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学习生活。

2.网络言语缺乏约束

传统的道德以个人的信念、意志为内在机制, 并受外界的舆论监督。但网上交往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削弱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机制, 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网上交友时发生人身攻击、粗言谩骂的不道德行为。当问及“对现在网络聊天时的骂人现象的看法”时, 10.2%的同学认为“没什么, 很好玩”, 8.1%的同学回答“别人都在骂, 所以我也骂”。虽然有62.9%的同学非常反感在网络聊天时骂人, 但是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承认在网络聊天时骂过别人。

3.浏览色情或暴力网站

大学生的性生理已经成熟, 而性心理还处于发展阶段, 他们对性知识和两性关系充满好奇, 加之性教育的滞后, 大学生的性心理、性卫生知识跟不上需要, 于是只能从一些色情网站上来满足他们对性知识的需要。同时许多色情网站往往以病毒的形式侵入搜索引擎使大学生避之不及, 深受干扰。20%左右的被调查同学承认有意或无意浏览过色情信息;23.9%的同学经常见到有人在浏览黄色网站, 54.8%的同学偶尔见到有人在浏览黄色网站。

4.网络随意作假现象严重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 正在日益发挥着它在资料搜寻方面迅速、省时的优势, 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 同时滋长了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 养成浮躁的学风。76.1%的同学有过通过网络下载文章来完成作业的经历, 其中部分学生采用偷梁换柱的方式。调查还显示, 大部分同学不愿在网上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有73.1%的大学生表示“在网上聊天时说真话”要视情况而定, 8.6%的同学直接说不会;在网上填写自己真实的个人资料的同学仅占26.9%。由于大部分人随意作假而导致了网络诚信危机, 97.5%的被调查学生不相信或不全信发布在网上的公共信息。

5.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

调查中发现, 不少学生在好奇心和好胜心的驱使下, 存在恶意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有7.6%的大学生承认曾经用非法手段进入或攻击他人网站, 有24.9%的同学表示“有过要入侵他人网站的想法”。甚至16.3%的大学生承认“想过下载非法的黑客软件去盗取别人的账号”。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 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网络文化的特殊性

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文化。网络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1) 开放性与多元性; (2) 自主性与平等性; (3) 隐蔽性和匿名性; (4) 虚拟性和随意性。这些特殊性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国界, 没有篱笆的世界。它与生俱来的开放性特点导致了网络信息的庞杂多样、良莠不齐。网上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尤其是色情与暴力的横行, 对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极富好奇心的大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容易在大学生心灵上引起负面效应, 从而导致他们的网络行为失范。网络的自主性与平等性使网络空间中人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得到张扬, 人的自由、平等得到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优化, 在这隐蔽的网络空间中, 如果个体未能正确认识自我, 很容易导致人格的扩张或萎缩。网络生活的隐蔽性和匿名性虽然张扬了道德主体的个性和自由, 却导致了虚拟性和随意性。网络社会中, 人们随意篡改个人身份, 行为方式、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被普遍怀疑、否定或被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很难以真实的态度来对待网络世界, 而且在交往中往往不去考虑网络交往活动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弱化对他人的责任感, 无形中导致了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失范行为。

2.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之一。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 虽然他们在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 但是心理的发展并不同步, 无论是社会认知、情感成熟还是自我意识, 都处在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 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因为随着知识的增加和生活阅历的丰富, 大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情感、自我意识等各种能力逐步提高, 并不断走向成熟、深刻、丰富, 但是有时看问题不全面、易偏激, 对事物发展的本质缺乏理性思考, 尤其是面对丰富且特殊的网络世界, 容易产生消极因素, 从而出现道德失范。同时, 大学生的品德结构正处于发展之中, 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缺陷或瑕疵。在缺乏“他律”的网络环境中, 品德结构中的不完善之处不但没有得到弥补, 反而有所扩大、滋长。网络道德失范实际上是大学生原有的道德问题在网络上的映射。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

网络文化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载体, 但不是根本原因。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 如果大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综合素质, 也就不会出现道德失范行为。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靠自律, 二靠教育。

传统的德育注重外塑过程。师生间隐含着森严的等级关系, 教育者居高临下, 强制性的灌输现成的道德规范,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义现象严重, 尤其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问题, 道德教育只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 而不太重视人格的培育, 即德育目标和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品德心理的严重背离, 把学生驯化成了绝对服从者。当然, 这种“权威性、约束性、强制性、被动性、他教性”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对于培养青少年责任感和义务感、更好的运用道德的约束功能制约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然而伴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的突飞猛进, 传统的学校德育模式日益呈现出其明显滞后的一面。在网络时代, 德育工作对象的人际交往频繁, 在对外界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的同时, 他们对单纯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差异感到迷惑, 他们对现实中师生尊卑与网络所赋予的民主、自由感到不解, 从而导致其道德价值观的混乱, 进而会感到现实社会的虚伪, 产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排斥和逆反, 致使学校德育收效甚微甚至难以开展。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江泽民同志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 信息庞杂多样, 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 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 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 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塑造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全社会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 必须形成一个整合家庭、高校、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1.加强网络管理, 净化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要“清源”, 即从源头上堵住侵蚀大学生思想的不良网站和糟粕信息, 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 人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快网络立法步伐, 促进信息法规的建设。道德原则和舆论能够在道义上约束和规范人的举止, 却不能惩罚超越道德界限的不法行为, 要真正遏制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 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面对网络建设的严峻形势和迫切需要, 各种网络法规、条例相继出台, 对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还必须不断健全网络法制建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其次, 加强网络的监管和安全防范。公安信息安全检查部门应通过提高网络技术, 加强网络监控, 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的健康、正常与规范化的发展, 以尽量减少网络文化在校园中的负面影响。再次,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在网络立法管理的同时, 还需要建立网络道德思想体系, 加强对全社会的网络道德教育, 培育全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安全意识。面对层出不穷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高校必须建立网络道德规范, 用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 通过制定与实施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规定等增强高校网络道德规范的强制性约束力, 进而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2.改变传统德育方式, 形成网上网下合力

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网络道德教育的场所, 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 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 发挥网络优势, 形成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的教育合力。

首先, 重视网络利用网络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课堂教学中, 德育仅仅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并且课堂教学有其局限性, 不能很好地解决所有学生生活中实际面临的思想道德问题。网络的互动性和隐蔽性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一方面, 教师可以在通过校园网发表一些有指导性的思想道德论述, 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刷新”自己思想认识上的薄弱和不足之处;另一方面, 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校园BBS、博客、电子邮件等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有针对性的帮助, 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 也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其次, 注重网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通过和学生们平时的接触中, 以谈心、讨论、辩论的方式, 想学生之所想, 关注学生之所关注, 真正做到网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网下走进学生的道德生活。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如网页设计大赛、网络知识竞赛等, 引导广大学生参与, 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上述这些活动, 倡导青年大学生文明上网, 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规范氛围, 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生活环境, 从而使学生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中能够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更为重要的是学科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尤其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关键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 通过网络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 将正确的、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内容移植到网络道德建设上来, 传播主流价值文化,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建立起弘扬网络主旋律的阵地, 把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向文明的方向和轨道。

3.加强大学生自律教育, 提高免疫能力

人在总体上是有理性的,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缺位并不是主流。同时必须看到, 部分大学生的道德失范并不是技术本身造成的, 因为技术无所谓好坏, 关键在使用它的主体——具有思想的人。正确网络道德的形成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免疫力的提高,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那样:“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 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因此, 必须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 提高网络道德素质,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各级各类学校应尽快把网络伦理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使学生将网络伦理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并加以遵守, 以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以及面对信息技能吸引的自控、自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使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 都能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遵守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道德, 以文明上网、文明建网、文明网络为己任, 做网络文明的实践者, 网络家园的创造者。

网络的道德问题 篇3

关键词:网络;道德;法律

中图分类号:D6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103-02

1 网络时代,虚拟对现实的挑战

近几年来,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科技发展的新时代。网络的便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便捷,由此而衍生的很多网络道德问题成为社会上难以解决的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的虚拟空间挑战着法律的现实世界。

网络规模上的突破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一个重要体现,网络技术的改进和普及、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为网民数量大量、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中国互联网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将来在国际网络社会中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表明,中国网民于1997年的63万增至2005年的1亿;2005年以后,以每两年增加1亿网民的速度上升;2009年1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3亿,于同年5月达到3.2亿。

2008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网民数量第一,同时跃居世界第一的还有中国宽带网民数和国家域名注册量,这3项重大突破举世瞩目。数量上来看,网络规模具有很大的突破,那从质量上来看又将如何呢?

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恶搞、不负责任的谩骂、对他人的人身攻击、造谣、网络诈骗、流氓软件……这些挑战道德准绳的负面影响带动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的不良信息而导致犯罪的现象屡屡出现,更有甚者在铁窗的那一端以空洞的眼神、嘲讽的语气、冷漠的表情对着记者讲述一切犯罪经过,却毫无后悔之意。他们的心态问题严重,变得毫无人性。

2 网络道德问题的规范和原则

什么是网络道德?很多人认为网络道德属于道德问题,但笔者认为网络道德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已经不仅仅是道德方面,不完全属于通常意义上的道德范畴。如网络色情,由于在中国所有色情活动都是法律法规所禁止的,法律法规所禁止做的事,企业或者个人一旦涉及,其行动已经构成违法。可以看出,网络色情触及到法律范畴比道德范畴更多一些;再如网络盗版,它已侵犯当事人的版权,损害了著作人的利益,更使得盗版现象猖獗旺盛,令市面上盗版音像制品禁而不止,也已构成了违法行为。

从上面的两个方面可以看出,网络道德问题更多的属于法律范畴。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尤其是自我控制能力与分辨能力较差的未成年人,这就意味着需要对网络道德标准进行规范。在解决各种各样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时,应从客观分析现实生活中人的利益着手。网络道德与社会道德总体应该是一致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反映。一般而言,网民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道德素质,在虚拟空间也会有相应的道德品质体现。网络发展同样需要自律,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

3 如何建立网络道德的规范体系

网络道德的失范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错误行为,它是道德意识和品德心理畸形发展的具体反映,具有危害性。很多人认为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里,可以畅所欲言,不负责任。有些人把网络视为人格的放纵,对网络空间观念存在错误理解。

3.1 提高网络教育

互联网应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媒介,可以对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产生显著的影响。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网络道德教育都有独特的优势,传统思想教育的封闭性受到网络社会开放性的极大挑战和冲击。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对事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及挑战心,就像海绵一样吸食着各个领域的知识。学校所教的知识过于片面化,甚至有些时候会回避一些问题,促使青少年们对这些方面知识的好奇,从而更容易的受到网络负面影响。由于大多青少年都有着一帆风顺的学习与生活,自我中心观念较重,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淡薄。在虚拟网络中,他们扩大追求自我满足感,以体验个人的成功,从而忽视社会责任。网络道德失范正是他们缺乏道德责任感的直接体现和反映。教育工作者除了重视对学生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和科学精神熏陶,并引导学生对网络进行自我辨别。

3.2 优化网络文化环境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网络本身并没有创造文化,而是对现有的文化进行传播,网络仅是一个传播的途径。对网络文化的优化其实就是解决网络外文化传播的问题。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上进行技术监控,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填补网络漏洞,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最大限度的剔除和限制色情、犯罪等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努力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

3.3 制定网络法律

许多网民之所以在网上胆大妄为,是因为在网络的言行不需负任何的责任。当网民的道德意识水平不高,又缺少相应的法律制约时,只要有少许的环境因素的诱导,就很可能会导致人的行为的失常。由于互联网本身发展的不成熟,缺少一套相应的规范体系,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就会表现出来。

4 净化网络应以法律约束为主,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制度建设道德原则和舆论能够在道义上约束和规范人的举止,却不能惩罚超越道德界限的不法行为,要真正遏制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这是法律特有的属性所决定的。

4.1 可度量性

每个人道德标准以及对道德的认同,很难达到具体的标准统一,更无法有效度量,而法律一经制定就有明确标准,在法律范围内的网络操作均会受到保护,反之就会受到相应制裁,因此更能适应净化网络的要求。

4.2 紧迫性

网络在传播信息为人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棘手的问题。诸如网络骗局、色情冷滥、暴力充斥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和生存发展,因此净化网络迫在眉捷。

4.3 实效性

正因为网络的净化已是刻不容缓,人们需要一个成效显著的办法。道德自律可执行性和可督性弱,在控制不良行为方面显得苍白无力,而法律是强硬的,快速有力的,因而净化网络应以法律约束为主道德自律为辅。

面对网络建设的严峻形势和迫切需要,各种网络法规、条例相继出台,对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必须不断健全网络法制建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对利用网络进行诈骗、偷窃、发布虚假消息、传播色情、制造病毒等违法、犯罪行为,还需加大打击惩治力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减少网络不良道德行为的发生。

5 网民自主道德意识的培养

网民的道德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网上的道德行为,对网民的自主道德意识的培养就成为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从本质上讲,理想的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人们内心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要求,是一种“道德感”的培养。由于网民各方面素质的参差不齐,网络自主道德意识的培养主要是网民道德责任感的培养,由于网络环境的自由、开放,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导致网民在网络的接触中遇到前所未有的道德认知冲突,当一个人具有了强烈的道德修养愿望,并具备了自我修养的能力时,道德认知冲突能够增强网民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另外网络的道德论坛也可以增强网民的道德推理能力,在一种平等的讨论式的环境中,人的道德意识的提高相对容易得多。

总之,科技的发展也呼唤着道德的进步,加强网络德育、净化网络环境、重视网络道德问题,这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Network Moral Question

Zhou Wei

Abstract: Is mature along with the Chinese Internet unceasing trend, brings the network morals question appearance comes out, how standard network morals do become the realistic condition which urgently awaits to be solved.

网络道德 篇4

王梦珠

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毋庸置疑,当今时代的风口就是互联网爆发式的蓬勃增长。互联网作为一种不同于任何传统传媒的载体,正成逐渐为现代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WEB1.0逐步过渡到WBE2.0再到如今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浩浩荡荡的大潮正在席卷全球。工作学习的闲暇之余,随手打开微博、微信朋友圈分享当下的喜怒哀乐,几乎已是所有网民的习惯。

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网络社会也是构成当今社会的一重要部分。但是不同于现实社会有着法律的桎梏和传统道德的约束,网络社会生活中似乎存在着更大的自由,似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随心所欲、畅所欲言。但是前段时间,央视新闻联播揭露了“微博秦火火造谣传谣事件”让人恍然大悟,其实网络社会并不是一个科技所创造的“世外桃源”——网络其实是真实社会的另一个映射。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具有高度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多样性等诸多特点。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信息以及微信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的各种伪科学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由于网络监管力度的不足,信息社会中网民的网络道德显得格外重要。而大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感又是一个当务之急。

大学阶段处于一个培养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大学里所形成的“三观”几乎会影响其一生。当代大学生都是在网络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网络、电脑、游戏等伴随他们一路成长,其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深受网络媒介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网络时代特点的价值取向。

根据李普曼的“拟态环境”观点,某种程度上网络时代中人们所了解的世界都是媒体想让我们了解的世界。大学生毕竟是生活在校园圈儿内的群体,人生经验的积累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三观,对善和恶的辨别能力较差,从而使自身经常性的处于矛盾、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中,道德观念容易弱化。而网络不如传统媒介的一点是,恰恰是没有经过那么严格的筛选过程就直接面向社会。所以大学生在网上容易受到西方国家所推崇的一些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影响,甚至有关煽动反动、暴力、分裂等一些涉及国家安危的内容会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待网络事件大学生应该学会报以怀疑的眼光,做到不人云亦云,不轻易相信媒体单方面的报道,要形成自己价值判断和善恶观。

网络是一个自由的传播媒体, 大学生上网有很强的自主性, 这就给他们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现有的网络道德只能依靠个人的自觉行为和自觉意识时, 网络道德的约束作用就不会那么明显了。所以在广大网民的网络道德平均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道德的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通过立法将网络主体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以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 什么是必须做的, 什么行为是禁止的, 从而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

立法机关、法律工作者应加强研究, 制定出适合网络的道德法规, 完备的道德法规可以有效地预防、遏制、减少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可以使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不受其他网络不道德因素的侵害, 使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对于那些还没有自律能力, 不能通过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来约束自己的大学生, 通过法律手段, 从而放弃那些不遵守网络道德的行为, 在实践中接受教育。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就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其中关于诽谤信息被浏览5000次或被转发次数达500次可判刑的一条已经被网民津津乐道。

此外,大学生网络道德作为其社会道德的一个缩影,并不能与实际生活脱轨。以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为代表的,一直被热议的“老人摔倒了到底扶不扶”社会话题在网络舆论中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无论是大学生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都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发表各自观点,核心内容都是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传统。单单从网络舆论来看,让人不禁为之兴叹公众的道德责任感之高。但社会现实呢?远没有网络上的和谐融洽。雨天路滑,骑车的老人不慎跌倒,在雨中苦苦哀求着寻求帮助,但来来往往的路人依旧形同陌路,不愿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让人心凉,感慨那些在网络上传统美德爆棚的人都“隐身”了吗?

网络道德的论文 篇5

有关网络道德的论文

《网络道德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摘 要】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进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在享受网络带来的益处同时,因为其隐蔽性的特点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产生不道德问题,青少年群体也同样置身其中。在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教育的关系,教师更应该发挥其主导性作用,为完成新时代下网络道德教育这个系统工程而努力。

【关键词】网络道德;青少年;网络文化;网络道德教育

一、网络道德问题的现实存在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人们进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传播由单向传播变成了互动交流,大家熟知的报刊、广播、电视的方式被扩展,这样开辟了人们的交流空间,它使这个空间变得开放和自由。人类想象中的情景和听上去遥不可及向往,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变成了触手可及的事实,让人们亲身体会乐享其中。在网络这个无边际的虚拟空间中,人们尽情发挥、畅所欲言,人们可以在家中享受到无穷的生活乐趣,还可以获得信息和资源,丰富自己,更可以在网上进行贸易和商贸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有这些对人们的生存都能提供无尽的财富,人们似乎活的更丰富多彩。

网络的两面性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在人们急速的进入网络时代,享受便捷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网络中的某种不良现象,它利用网络隐蔽性的特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留言板上的不健康言论进行人身攻击、谩骂,肆无忌惮的虚假新闻,充斥网上的网络色情。横行肆虐的黑客。所有这些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网络道德问题。

网络具有超时空性,它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种立体途径,这种立体途径体现互动性、多媒体化,扩大了青少年的交往面。人们都有自己的社会属性,在网络中青少年的互动渐渐淡化了这种属性,甚至去除了交往双方的这种属性。人们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人们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在一项调查报告中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上网的人都缺少被监督的压力,人性中恶的一面在低约束甚至无约束的约束下得到宣泄。青少年网络道德情感的弱化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隐蔽性,青少年网上道德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而且这种虚拟世界的道德弱化会影响现实中的道德行为。因此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是虚拟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网上的信息资源其实是取之于现实,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的,网上信息资源其实是对现实信息的重组,相当于网络中的问题与现实中的问题是相联系的,是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具体体现,并不是单独的新鲜事物。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实中和在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品质和素养是相联系的,虚拟和现实之间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探讨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因此网络文化的存在为青少年构建了更加艰难凌乱的外在环境,需要青少年在困难面前积极应对,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网络道德水平,青少年要认清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关系,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网络文化对人类的道德生活有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双重的。首先,网络文化它改变着人类的价值体系,并且网络文化还推动着人类活动的科学化、技术化、和知识化,也就是新的`物质基础和科技基础。网络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工作方式、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促成了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产生;网民所需要的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正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各类道德规范的形成丰富了人类道德的内容。其次,网络文化会产生负效应,网络使工作方式改变,体现在运用和传播中,由于互相之间的隔离会使人们变得孤独寂寞,导致感情逐渐变淡;网络犯罪的出现呈现低龄化、专业化、国际化等特点,它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在侵蚀青少年的头脑,传播不良内容、截取情报、侮辱他人、侵犯隐私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盗窃金钱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第二,道德在网络文化的运用、传播和发展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道德是一种社会精神,它是依靠人们所具有的某种内在力量和外在力量而形成,比如信念、习惯和受教育情况,以及舆论这个外在的支撑,所以道德可以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其次,道德对网络文化具有评价和指向功能,评价和指向即用道德评价人们行为的善与恶、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判断,通过评判来推动网络文化的正方向,评判的依据是阶级和社会的道德标准,并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良心加以引导,使其方向不发生偏差。再次,道德的规范和调节功能,也就是说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对个体的约束,个体之间的约束,以及利用个体自身内化来积极主动地来进行调控。

三、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施

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动传播教育的施教者,通常在道德水准和个人素质方面都可被认为是佼佼者,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虑都具备广泛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条件。

青少年的自制能力弱,好奇心强,辨真假能力差,容易受到误导误入歧途,如果想在网络生活的道路上平稳行进,就需要通过及时和良好的引导。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很明确,会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崇拜,可以利用教师的领导者形象言传身教,掌握德育的领导权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并且调动其积极性。网络道德教育方式以交谈为主,教师要与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不仅体现在地位上的平等,还应该在生活和互联网中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新形势下,青少年网络德育教育从观念到方法面临改革与创新的需求。树立新的网络道德教育观念;持之以恒的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教育;解放思想,更新方法,建立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恪守网络道德 文明上网 篇6

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

为大力传播文明风尚,弘扬文明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我校师生员工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我校文明风尚传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践行文明风尚、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全面提升学校整体文明素质,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为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机构

为做好此项工作,我校成立了文明风尚传播领导小组: 组 长:彭彤(书记)

成 员:学校校级领导、科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

三、活动内容

1、在学校显要位置悬挂文明风尚宣传语,营造浓厚的文明风尚传播氛围和道德文化底蕴。

2、建立学校文明风尚传播QQ群,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开通文明风尚传播微博,积极配合中国文明网开展重大网上宣传活动,努力搭建文明风尚传播网络平台。

3、制定职工文明上网规范要求,引导职工恪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具体内容为: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自觉遵守有关保守国家机密的各项法律规定,不泄露党和国家机密,或传送有损国格、人格的信息;禁止在网络上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及社会公德和有伤社会风化的信息。不得发表任何诋毁国家、政府、党的言论,不得发表任何有碍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言论。

(3)不得擅自复制和使用网络上未公开和未授权的文件;不得在网络中擅自传播或拷贝享有版权的软件,或销售免费共享的软件。网络上所有资源的使用应遵循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利用网络盗窃别人的研究成果和受法律保护的资源。

(4)不得使用软件的或硬件的方法窃取他人口令,非法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阅读他人文件或电子邮件,滥用网络资源。不得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禁止破坏数据、破坏网络资源,或其它恶作剧行为。

(5)不在网络上接收和散布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等有害信息。不得浏览色情、暴力、反动站点。(6)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散布谣言、诽谤他人、扰乱社会秩序的不良信息。

(7)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8)有违反上述规则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将视情节给予严肃处理。

吉林油田高级中学

2013.2.28

文明风尚传播宣传语

1、传播文明,引领风尚

2、公德在我心,文明贵在行

3、培养公德心,争做文明人

4、抵制不良风气,倡导文明风尚

5、倡导精神文明,弘扬社会正气

6、文明出行我示范,文明礼仪我践行

7、强化文明意识,提高文明素质

8、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9、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个个争当文明使者

10、共建文明家园,同创美好未来

11、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12、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

13、遵守文明公约,争做文明市民

14、行为体现修养,细节彰显文明

15、以文明求发展,以发展促文明

16、塑窗口形象,树行业新风

17、美德贵在坚持,文明重在行动

18、让文明更灿烂,让城市更美丽

19、礼让彰显个人素养,文明体现城市形象 20、文明出行每一步,畅通生活每一天

吉林油田高级中学 师生上网行为规范

第一章

为了加强对校园网的安全保护,维护社会稳定和学校正常教学及科研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涪陵十八中校园内(教学区、教师宿舍区)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第二条

涪陵十八中网络管理小组负责校园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及监控工作,保护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公共安全,维护校园网用户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

不得利用校园内的计算机网络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学校、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利用校园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信息;

2、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信息;

3、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信息;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信息;

5、泄漏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

6、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信息;

7、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信息;

8、公然侮辱他人或者诽谤他人的信息;

9、损害学校形象和学校利益的信息;

10、其他违反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信息。

第四条

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1、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活动;

2、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活动;

3、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活动;

4、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的活动;

5、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第五条

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校园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六条

校园网不允许任何个人或单位未经许可自行建立网站,一经发现,立即取缔,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七条

未经学校批准,不得在校园内任何建筑物中私自设立计算机网络(包括有线、无线)。

第二章

网络安全

第八条

使用校园网的用户必须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有关计算机互连网络的法律、规定、制度和管理办法。

第九条

用户欲接入校园网,必须自觉遵守学校有关网络安全的管理规定。第十条

鉴于互连网上存在危害严重的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木马程序、恶意软件,以及较严重的网络攻击等行为,入网用户负有保护自身及不影响其他用户安全使用校园网的义务和责任。

第十一条

网管小组检测到可能或已经对校园网产生危害的事件,或者接到有关安全报告并确认后,可以中断有关子网或主机的网络连接,以保护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

网管小组负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上网信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将及时上报学校,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第十三条

入网用户须接受并配合国家和学校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吉林油田高级中学

关于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的通知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广大市民参政议政、关注民生、传播文明、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扩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我校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活动的深入开展,经研究,决定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推进网上文明传播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创新志愿服务网络化模式,推进志愿服务全面发展,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使更多的志愿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倡导者、实践者,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壮大网上宣传力量,做好网络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网络文明健康发展。

二、队伍建设

(一)基本条件。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要求政治思想过硬,热心精神文明建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社会风尚;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文字写作水平和熟练运用互联网能力,熟悉网络宣传工作。

(二)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对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建设管理,组织壮大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推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将进一步研究制定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固定的网络联系方式。

三、工作内容

(一)做好信息报送。收集整理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等情况,编发相关文字、图片及音视频材料,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二)引导网络舆论。通过撰写博文、评论等方式,参与中国文明网、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各级文明网站等主流网站讨论,引导网上舆论。

(三)传播网上文明。围绕上级部门部署的工作,通过电子邮箱、QQ、短信等方式向教职员工发送有关宣传内容,并在各重点网站的博客、论坛等互动平台,转发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附:吉林油田高级中学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名单

吉林油田高级中学

2013.2.28 附:

吉林油田高级中学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

队伍名单

组 长:彭彤 副组长:赵强 孙迎新

主要成员:田玲玲 李金 王坤 叶帅 李畅 张媛 王婷婷 郑红梅

主要职责:

(一)做好信息报送。收集整理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等情况,编发相关文字、图片及音视频材料,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二)引导网络舆论。通过撰写博文、评论等方式,参与中国文明网、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各级文明网站等主流网站讨论,引导网上舆论。

网络道德审判规制 篇7

一、道德审判

道德审判是相对于司法审判而言的。因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许多在道德上缺失的事情并不违法,这时就要进行道德审判,促其道德回归。所谓道德审判就是通过社会舆论、网络媒体等方式对一个人的品质、行为是否符合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等道德规范进行评判,促使其在良知驱使下回归道德底线。

道德审判古而有之,宗祠文化体现了道德审判的雏形和内涵。许多立在宗祠、写在族谱中的“族规”、“家训”,都教育子孙注意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从政官德、经商道德等修炼。提倡以孝事亲、以诚待人、以信为本、以忍处世。对于违反“族规”、“家训”的行为,往往会受到族人的集体谴责。传统的道德审判,对规范族人的道德行为、维护儒家伦理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的那样,在“熟人社会”结构中,道德对人的行为起着巨大的规范作用,因为人们都互相熟悉,一个人如果做了违反道德的事,就会受到大家的集体排斥。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宗祠、部落、村落生活逐渐被城市化,中国社会逐步演化为“陌生人社会”。对做了不道德的事而受到众人谴责的担心大大减少,这是构成道德失范、诚信沦丧的一个重要诱因。网络时代尤其是“人肉搜索”的出现使情况有所改变。一个人如果做了缺德的事而被曝光于互联网上,瞬间就可能被成千上万的网民付诸道德审判,想隐身于“陌生人”中继续逍遥已不再可能。正所谓“我们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社会里”,“社会中每个人所拥有的个人隐私正在消失”,“网络是个人隐私的终结者”。(1)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在网络技术上取得的进步,再次把世界从一个“陌生人社会”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熟人社会”,部分还原了“熟人社会”的道德审判规则,同时也凸显了道德审判的利弊。

二、网络道德审判的特点

网络道德审判以网络为道德法庭,与传统道德审判相比,体现出以下特点:

1、审判主体的虚拟性和海量性在传统道德审判中,审判者往往是宗祠、部落或村落等熟人,受审者可以清楚地知道谁是审判者。但在网络这个以虚拟化主体构建起的时空里,网民以拟制的网络代号将自己完美地隐藏。(2)受审者往往无法利用自己的力量揭开网络面具寻找出现实的审判者。而且,审判者是成千上万的网民,要想找到具体的审判者犹如大海捞针。

2、传播范围的无限性传统的道德审判方式,表现为在熟人范围内的口耳相传,其传播范围基本限于熟人圈内。而网络道德审判则往往利用电子公告栏、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进行。由于网络空间的无限拓展性和信息传输的光速迅捷性,受审者一旦在网上遭到道德审判,从理论上说全球范围的人在瞬间都会知道。无论从传播的广度还是速度来看,其产生的影响都是传统道德审判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可能给受审者造成的伤害和不良影响,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彻底消除。

3、审判手段的隐密性与传统道德审判相比,网络道德审判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可以在瞬间完成。审判内容又是以数据代码信息为表现形式,很容易被更改、删除甚至不留痕迹。对缺乏网络技术知识的受审者来说,很难发现自己于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被审判。

三、网络道德审判的规制

(一)规制的必要性

尽管网络道德审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解读为社会诚信与道德的回归,但这并不能构成其逾越法律底线的理由。在部分“人肉搜索事件”中,网民极力声讨丑恶的“行径”和“当事人”,固然多是出于一种对传统道德的维护和人间正义的坚守,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部分网民在未弄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运用网络“人肉搜索”脱离网络的虚拟性,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信息资料,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为上或言语上的侵扰,肆意发布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这已超越了“匡扶正义”的合理范围。而且,网民的情绪会通过“人肉搜索”转化到现实生活当中,给当事人带来实质性的伤害。美国《纽约时报》认为“中国网民重道德轻法律”,其他海外媒体对“铜须门”事件中的网民冠以“网络暴民”。(3)网络道德审判由于言辞的煽惑性很容易“错杀无辜”,使人们丧失正确的判断和理性的思考,引发集体性的“网络暴力”,给社会带来无可挽回的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网络道德审判规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规制的设想

1、以法律规范对网络道德审判进行规制

“人肉搜索”处于互联网规范与现实社会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网络道德审判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界。我国现行的网络立法尚未对网络道德审判的法律边界加以界定,传统的法律规范更不足以解决网络道德审判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应调整视角,从传统观念中超越出来,分析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的不同,制定一套适用于互联网的新规则,以有效调整发生在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关系和行为,使道德审判受到法律规范有效制约。

对于网络道德审判的法律规制,应主要立足于解决审判者的网络言论自由权和受审者的私法权利不受侵害这一利益冲突问题。根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都要受到法律规范的制约。言论自由的行使边界就是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利。网络言论同样也应受到现行法律关于言论自由权的规定。由于审判者对网络言论自由边界的理解和认识不清,导致其在对受审者进行道德审判时容易侵害受审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明确网络言论自由与他人私法权利(主要包括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的法律边界,使网络道德审判行为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2、以网络道德标准自律审判行为

对网络道德审判的法律规制是正义的最后防线。通过法律制裁对网络道德审判不当行为产生的威慑力来约束网络道德审判行为,不足以净化网络道德环境。基于网络道德审判本身具有的道德属性,将网络道德审判行为列入道德规制范畴,是非常有必要的。

道德规制一方面靠审判者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来实现,另一方面还需政府的正确引导。从某种意义来说,网络行为也属于一种行业行为。我国对行业行为倡导建立行业自治组织。事实证明,这些行业组织在规范管理行业行为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设立网络管理行业组织,将所有的网站经营者列入行业组织管理范畴,制定相应的网络道德标准和网络行为纪律,对网站经营者以及网民的网络行为予以规范管理,对违反网络道德和纪律的行为及时予以处理(包括通报批评、警告、谴责等),从而使网络道德审判在道德规制下进行。

3、倡导审判对象行为化

目前的网络道德审判,常常仅因受审者的某一行为就对其人格、道德做出全盘否定,这实际上有失偏颇、对受审者是不公平的。在传统的道德审判中,由于大家之间彼此认识,在对受审者的某一不道德行为进行审判时往往会考察、结合其以往的一贯表现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而网络道德审判,大家彼此不认识,网民对受审者的审判,更多地表现为自身情感的宣泄,常常忽略了受审行为本身。

笔者认为,网络道德审判的最终目的在于消除不道德行为,而非对受审者进行打击报复,为此,建议将审判对象行为化。网民在发现不道德行为时,可对该行为本身进行道德评判,从而达成广泛共识、形成统一道德标准,对不道德行为本身进行抨击、否定,给当事人施加强大的无形压力,不宜以受审者为主要评判目标和对象,忽略不道德行为本身,转向对受审者的人格攻击、全盘否定,甚至损害受审者的合法正当权利。

总而言之,审判对象行为化应成为网络道德审判的主要形式。网民应加强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自觉接受网络道德规制,在进行道德审判时应理性审视自身的网络道德行为,对自己的行为严加约束。以网络道德审判方式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唯有此,才能不断提升民众的网络道德水平、有效净化网络环境、构建和谐的网络秩序。

摘要:近几年来,成千上万的网民集体发起大规模的“人肉搜索”,令被搜索对象的身心遭受伤害。对于“人肉搜索”的规制,引起法律界、社会学界、互联网领域专家的重视和呼吁。作为“人肉搜索”的衍生物,网络道德审判已突破了传统道德审判模式,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界。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制,有利于提升网络道德水平、净化网络环境、构建和谐的网络秩序。

关键词:网络,道德审判,规制

参考文献

①彭礼堂、饶传平:《网络隐私权的属性:从传统人格权到资讯自决权》,《法学评论》2006年24卷第1期

②胡胜发:《美国计算机、自由与隐私大会》,《国外法律信息》1999-1

网络道德论文 篇8

网络文化  中小学生  道德问题

网络文化的传播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促进了人类的知识增长和技能发展,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1],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趋显现。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用先进的网络文化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中小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

根据CNNIC的最新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比例均有上升,其中初中学历人群涨幅较为明显,显示出互联网在该人群中渗透速度较快[2]。作为最大受众群体的中小学生更容易被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侵蚀,产生一些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价值观模糊

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大大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但也把国外、港台一些腐朽的思想和低俗的价值观传播进来,很容易误导他们的价值观。很多中小学生认为那些善于投机取巧、博人眼球的人更容易一夜走红,从而对脚踏实地的努力嗤之以鼻。博客和论坛本是网络上发表个人言论、抒发个人情感的平台,但因为网络的开放性、隐匿性、虚拟性和无约束性,加上中小学生易冲动的性格特点,很容易产生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甚至恶言谩骂等现象。这些不良情绪通过网络传播扩散,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名誉,还不利于社会和谐。网络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中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但同时也增加了道德抉择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引起道德与信仰的混乱与相互冲突,造成信仰危机与道德缺失。

2.暴力倾向

天津市社科院在一项连续十年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发现,近年来网络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八成网络游戏与暴力、血腥有关,经常玩网游的青少年中有暴力倾向的比例是普通人的四至五倍;沉溺网游的孩子容易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变得冷漠、孤僻、叛逆,缺乏人情味。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18岁以下未成年人群的暴力案件逐年递增,而且案件的实施者越来越低龄化、团体化。2000年未成年人暴力案件主要集中在17、18岁,而到了2006年,其平均年龄已下降到15、16岁。天津市社科院专家指出,本市未成年人群的暴力案件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增加、犯罪年龄降低,除了不科学的养育模式、教育等因素外,长时间接触充满暴力、血腥、战争的网络游戏是重要原因之一。[3]

3.信任缺失

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匿名的。人们常常无法分辨在互联网另一头与其聊天的到底是“轻舞飞扬”还是“痞子蔡”,还要常常为网络购物买到假货而头痛不已。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随着网络无法面对面交流的陌生人模式的发展,信任感也开始土崩瓦解。“南京10岁女孩走失”的求助微博曾一度引发人们对信任危机的思考。微博中走失的那个女孩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令人遗憾的是,经警方证实,该微博的发布竟是一个11岁女孩的恶作剧。这无异于“狼来了”的恶作剧,愚弄了善良网友的同时,更将使社会信任危机雪上加霜。

4.人格冲突

有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在网络中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对自己在现实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侮辱谩骂他人是不道德、不礼貌的,但在网络上却任意为之。有19.2%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0.6%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调查数据显示,7.3%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情绪不好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4]

5.爱情婚恋观扭曲

中小学生正处于性发育的关键阶段,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于性的渴求,使他们无法拒绝网络上低俗、色情信息的诱惑。各种色情网站、以性吸引眼球的网络事件泛滥,使得本应是美好、含蓄的男女之情,现在变得日益“速食化”。一些论坛和网络影视作品鼓吹“爱情自由”,为“小三”正名,也把中小学生的爱情观、婚恋观引入歧途。这种对于爱情和婚姻不负责任的态度,将会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中小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原因

科技进步发展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因此,人们对于科技的崇拜已经到了近乎狂热的地步。我们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却对科技进步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或控制力度不够,对科技进步的盲目崇拜很容易误导公众走向急功近利,忽视精神世界的建设。网络上屡见不鲜的学术剽窃、“枪手”代写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可见人们对于成果追求的不择手段。再者,西方文明的渗透,使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冲击。道德相对主义就认为,不同社群不同个体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观点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统一的。由于不同社群不同个体所作所为乃至其一切信仰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也不存在客观的是非标准。这种思想在社会上特别是在中小学生中泛滥,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丧失集体主义的坚定信念。

2.个人原因

中小学生的身心都处在发育成熟的转折期,他们已经有“独立感”和“成人感”,开始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希望证明自我。然而,中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是非对错的分辨能力还比较有限,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蛊惑。再加上我国的特殊国情,绝大部分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享受家人呵护的同时,缺乏与同龄人的沟通和交流,孤独感十分明显。根据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层次[5]。网络正好迎合了中小学生需要层次中的多重需要,使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需要在网络世界中得到满足。但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小学生很难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游刃有余,现实需要面对的各种难题常使他们不知所措,进而产生心理障碍,引发道德问题。endprint

3.家庭和学校因素

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家庭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往往侧重“智育”,一切向考试分数看齐,从而忽略了他们思想道德的发展。对于孩子接触网络文化,家长要么放任自流,要么全盘否定。一些家长对网络文化的了解不够,视网络为洪水猛兽,一味地认为网络上都是暴力、色情、欺诈信息,因而粗暴地制止孩子上网,甚至采取打骂的手段,这无疑加剧了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家长不但不能以身作则地给孩子做好榜样,反而起了负面的、消极的作用。学校片面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德育。比如有些中小学将信息技术课简单理解为计算机技术的传授,而忽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根本。

三、应对中小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几点思考

尽管网络的不当使用会对中小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切不可因噎废食地割断他们与网络的联系,而是应该举全社会之力,共同营建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1.强化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首先,要处理好网民、网络文化管理者和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关系,实现各取所需、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网民是和谐网络文化中最重要的目标群体,主要通过自我约束来达到个体自律的目的。对于网络运营商而言,网络文化的内容是灵魂,网民是上帝,只有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与信誉。作为管理者,应注重对网络文化的科学管理,在对网络文化内容进行硬性控制的同时也应该扶持一些重点的网络新闻媒体,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

其次,我国网络文化管理部门职责分工横向交叉、条块分割严重,既造成了各管理部门相互扯皮,又浪费了政府的管理成本。网络文化管理牵扯到的各个部门,如公安、文化监察、电信、商检等等,应明确各自的职责,统筹管理,进一步细化网络文化管理的责任范围。

最后,要加快网络文化法律体系的建设,提高立法质量,把网络文化管理的立法工作纳入到国家整个法制建设的框架中。在跟踪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动态的基础上,加快立法进程,使网络文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国家网络文化的安全。

2.培养中小学生的网络自律精神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传统伦理不仅有其存在的充分理由和社会需求,而且也是我们必须由之开始的创造新伦理新文化的根本和主要资源”[6]。儒家对于自我修养和道德自律的注重,主要体现在“慎独”思想上。“慎独”强调从主体自身的意志出发加强主体的道德修养与自律,积极进行对自身行为的内省与反思。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慎独”思想对于中小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解决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在网络生活中,中小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道德权利和义务,理性对待网络文化,洁身自好,注重道德修养的自律和提高。通过“反求诸己”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克服不良思想和行为,在实践中改造自己,真正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变成自身的自觉意识,从而成就网络世界中的理想人格。

3.加强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国外的很多高等学校都开设了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美国计算机协会(ACM)1992年公布了《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7]。不仅如此,其网络伦理教育已经覆盖到幼儿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借鉴,从我国的国情和网络实际情况出发尽快制定统一的网络道德规范,以此规范网民的网络言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以培养儿童的责任意识和信息素养为基础;同时,应当在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道德、法律、法规,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在高等学校中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介绍高科技时代正确价值观、正确的网络行为、网络礼仪、网络法规与政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生活与个人成长的和谐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价值观。

4.打造网络道德教育合力

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牢固树立大教育观的思想,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老师应该掌握网络道德教育的主动权,教育学生要遵守网络道德,同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让他们在文明网站上吸取营养,减少其接触不良网站的机会。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早期成长过程中,其兴趣、态度、习惯,乃至性格都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上网问题上必须端正态度,以身作则,健康上网。社会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那样具有针对性、主动性,但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也非常重要。尽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不允许16岁以下儿童进网吧,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是在网吧接触有害网络信息的,因此,加强对网吧的经营管理,促使其规范经营,是中小学生免受不良道德影响的有效途径。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随着人类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而产生。如何对网络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要在科学分析网络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伦理思想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对于网络文化背景下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为解决网络社会中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

参考文献

[1]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2]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t20120

723_32497.htm.

[3] http://games.qq.com/a/20071114/000364.htm.

[4] 张新明,王振.我国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探析.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4).

[5] JerryM.Burger.人格心理学.陈会昌,等,译(第6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6] 万俊人.儒家伦理传统的现代转化向度.社会科学家,1999(4).

[7] 项家祥,王正平.网络文化的跨学科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作者:潘小军(1972-),男,四川蓬安人,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

上一篇:造船厂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财政领导任职前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