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分析

2023-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多元文化和诚信的来源及涵义

关于“元”,《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元,始也”,即为“物之本”、“本原”的意思,指具有原创性的、独立性的东西。根据这种解释,“多元”是指多个本原的共存,即具有原创性的、独立性的多个体系的共存。费孝通先生在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中,根据有关我国各民族文化的起源的研究指出,从最初产生时起,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多元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复杂,信息流通越来发达,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由于多元文化的发展,我们不得不认清一个现实:当我们一方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流文化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不断对我们进行着冲击和腐蚀。大学生作为紧跟时代潮流的一代,受到的挑战尤其大。

诚信,作为一个人立身立业之本,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中华民族的古老美德,它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

2 大学生中存在明显的不诚信行为

从近年来媒体和高校自身公布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失信现象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而且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根据湖南科技学院陈平在2007年所做的一个关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的调查得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程度由重到轻依次排序为学习、生活、经济、就业四个方面,其中学习不诚信行为发生人次达到抽样人数的102.3%,生活方面不诚信行为发生人次则达到调查抽样总人数的79.52%。”可想而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严重情况。根据某些媒体报道,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论文作弊现象严重,作弊者手段也越来越高超和隐蔽,甚至群体作弊。

(2)恶意拖欠学费。

(3)制造虚假履历,在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等方面造假,尤其是毕业时造假履历十分突出。

(4)网络诚信缺乏,网络欺诈和发表不实言论甚为普遍。

(5)助学贷款不还。国家的助学贷款,本是为贫困大学生解决上学的问题。但部分大学生的信用缺失,恶意逃避还贷。

这样一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在大学生诚信培养的质量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大学生失信行为,也无法使之形成诚信品德。

3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的原因分析

诚信缺失的原因可分为主观与客观,社会、家庭与个人,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除了上述因素,还有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3.1 社会因素

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社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而市场经济自身的带有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则容易侵蚀到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见利忘义、道德失范。虽然做人要讲信用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类的古训也未曾少见。从市场反映出的情况来看,无照经营,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合同欺诈,虚假招标,骗税逃税,伪造假账,恶意拖欠,变相传销……这种种行为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洲”。

3.2 学校教育的体制漏洞

当前,在我们的诚信教育体制上也存在很多漏洞。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只要把成绩搞好,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而在我国,诚信被大多数人视为是一种美德,无须再去进行系统的教育,从而导致诚信教育淡化。诚实守信的人应该被予以肯定;而不诚信的行为则应该得到处罚。如果有的学生因为某些不诚信的行为反而占到了便宜,这些错误的信息就会大量繁殖,直接冲击着大学生还未完全成熟思想,令他们心理转变进而效仿。此为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原因之二。

3.3 家庭教育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不少在娇纵中长大的大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许多不诚信的做法,他们却不认为是错误的。这也是导致学生诚信观不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做法不尽如人意,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缺少榜样的示范引导。

4 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研究

目前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现途径和路径大体可以分为:加强外部制度建设和诚信评价机制以从外界进行约束;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内在诚信品质。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应该相互为用,彼此补充,二者不可偏废。

3.1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不可偏废的一个环节,加强诚信道德建设不仅是全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有学者认为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应该:突出诚信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应该强化专门的信用管理规章制度;重视和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充分发高校教师的表率作用;提高高校大学生对诚信教育的认识,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细化大学生学术诚信制度的内容;提高学生在诚信管理中的参与度等。

3.2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制度建设

大学生诚信制度体系既是一种管理制度体系,又是一种伦理价值体系,其建设应有核心的价值原则作为指导。“诚实守信的重新建立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个人的道德自觉,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制度、机制和环境的强有力的保障。”

(1)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评价教育体系

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在于诚信教育与校风建设、基础文明建设、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大学生实体性诚信规则与大学生程序性诚信规则。大学生实体性诚信规则主要由以下几种规则构成:一是大学生政治诚信规则,包括政治认知诚信规则、政治信仰与情感诚信规则、政治实践诚信规则。二是大学生学习诚信规则,包括课内学习诚信规则、课外学习诚信规则、学习考核诚信规则、科学研究诚信规则。三是大学生经济生活诚信规则,包括与学校发生经济关系的诚信规则、与社会经济组织发生经济关系的诚信规则、与家庭、老师和同学发生经济关系的诚信规则。四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诚信规则,包括日常生活交往诚信规则、网络交往诚信规则、社团交往诚信规则、社会交往诚信规则。五是大学生就业创业诚信规则,包括就业诚信规则、创业活动诚信规则。大学生程序性诚信规则是保障实体性诚信规则得以实现的规则,主要由以下几种规则构成:一是大学生诚信评价规则,包括诚信评价指标体系、诚信评价的方式和途径。二是大学生失信教育与处罚规则,包括失信行为的认定、失信处罚的适用、失信行为的记载与取消、失信处罚的申诉和救济。三是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规则,包括诚信档案基本内容、诚信信息征集、诚信档案的管理与使用。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大学诚信教育的制度建设方面除去应建立完备和科学的诚信评价体系外,学者们还探讨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设想,以期就大学生在大学的诚信行为和表现以档案的记录下来,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制度建设和约束力,并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结合起来,并将其与就业、推荐等挂钩,加强了从外部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约束,从而保证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效果。

在诚信档案的内容方面,应当包括学习诚信信息(迟到、早退、旷课记录);学术诚信信息(作业、论文完成情况、考试作弊记录);经济诚信信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和使用救济、补贴和资助,缴纳学费、住宿费等记录);求职诚信信息(荣誉称号鉴定、证书真伪验证,签约履行状况记录)等部分。

3.3创建和谐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

和谐、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呼唤诚信,文明守纪,共建和谐校园”的学生文明诚信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规范,增强大学生文明守纪、诚实守信意识,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的意义和重大的诚信教育工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随之带来的文化差异也在不断加剧。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诚信教育带来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如何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 龚光军、曹贵康.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5):25-27.

[2]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DB/OL)(中发[2004]16号文).

[3] 董娅、廖小明、刘维,大学生学习诚信的现状调查与深度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55-57.

[4] 陈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程度及成因[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20-22.

[5] 常永军、王大力、樊磊,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61-66.

[6] 黄廷强.大学生诚信品德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重庆交通大学首届辅导员创新工作论坛,2011,12(55-58).

上一篇:室内无吊顶天花的流行与艺术处理下一篇: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