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文化背景差异与外语教学(精选12篇)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文章试将中英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交际称谓,并分别从文化角度审视了这两种称谓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
作 者:郭骅 作者单位: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外语教研室,河南,信阳,464000刊 名:大众科技英文刊名: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2006“”(5)分类号:G04关键词:中英称谓语 差异 文化背景
关键词:中英文化差异,高职英语教学,问卷调查,文化教学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外交流的重要性众人皆知。中国加入了WTO后,给国人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外语教学改革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深化。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如何消除文化差异给英语学习造成的障碍,促进英语教学,成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为了全面地了解高职院校文化教学的现状及其师生对中英不同文化的理解,笔者设计了教师和学生两套问卷,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希望对外语教学改革尽绵薄之力。
二、相关研究
英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与英语国家的人顺利交流。然而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掌握英语国家们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就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黄建华、陈楚祥曾说:“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文化,他们不仅用不同的符合命名同一事物,而且赋予不同的文化语义,亦即尽管不同语言中的一部分词语所指意义(referentia meaning)对全人类来说是不同的,但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宗教信仰、心理因素等方面的不同,其蕴涵意义对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背景来说,可能是不同的。”
而张应强也曾在他的《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中指出,教育属于文化的范畴,教育本身起源于文化。
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一书中指出,文化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它不仅能够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我们界定环境,确定行为规范。文化的传播、冲突和分化在不断进行,所以几乎所有不同时代都要进行文化整合。
由此可见,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文化差异,并教会学生中英不同的文化知识及其内涵,为他们的语言学习扫清障碍。
三、师生对中英文化的了解偏差
1. 对文化概念的了解。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教师中持非常赞同态度的占80.2%,赞同的占18.7%,而学生中非常赞同的占58.3%,赞同占36.9%。从这两个选项的总和来看,教师和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差异不大,但教师非常赞同的比例与学生相比超出20多个百分点,说明教师的认识更深一些。所以,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要给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讲解,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记忆。
2. 对东西方人性格特点的理解。
对于美国人的直率,中国人的含蓄,教师中非常赞同的占3.3%,赞同的占22%,学生中非常赞同的占5%,赞同的占19.4%。在这点上,教师和学生的差异性不大。我们认为,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根本差别是,西方人直接(direct),东方人含蓄(indirect)。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学习与比较,然后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
3. 对西方重要节日的了解。
对于了解西方重大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母亲节、情人节等的日期、由来和意义的叙述,学生中非常赞同的占1.5%,赞同的22.9%,不了解的占40.4%,教师中非常赞同的占20.9%,赞同的占51.7%。师生间差异性非常显著。对于笔者来说,学生的回答有点出乎意料,随着国门的打开,许多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节日都被我们所接受,而且学生的思想也逐渐西化,乐于庆祝西方的一些重大节日,然而他们都很盲目,随波逐流,真正了解其内涵的不多。教师要尽其所能将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真正融入西方的节日文化中。
4. 关于寒暄的理解。
和陌生人碰面主动打招呼,教师中占31%的人和学生中占34.3%的人会觉得莫名其妙。中国文化对师生都根深蒂固,就连教师都不例外。在西方碰面打招呼是非常正常的事,即使陌生人之间。从理论上来讲,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但真正地接受西方文化还有待时日。
5. 关于英美国家历史、地理知识的了解。
对于到英美国家旅游自己的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已经够用的叙述,教师中非常同意的占6.6%,赞同的占14.3%,学生中非常赞同的占1.7%,赞同的占4.4%。这说明高职院校师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欠缺,尤其是学生可谓匮乏。因此师生都要增强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意识,平时从多方面加强积累。
6. 关于价值观方面。
对于用过的东西或不想要的东西,便宜卖朋友或他人,教师中非常同意的占2.2%,赞同的占20.9%,学生中非常赞成的占3.7%,赞同的占20.5%。师生双方持赞同观点的人都不多。在西方,人们讲究独立、推崇节俭,即使是家人和朋友之间,经济上也都很独立,所谓亲兄弟明算帐,而在中国,亲朋好友间竭尽全力帮助,可谓为朋友两肋插刀。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四、如何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1. 增添文化教学内容。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之一,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在英语课中,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补充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并拓展文化知识的输入面,并重视中英文化比较,有计划地布置学生做大型课外作业,充实其文化底蕴。
2. 积累文化学习素材。
对于学习来说,学生是主体,他们的作用无法替代。教师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收集大量文化知识素材,并把各科中出现的文化知识加以归纳总结,使自己的文化沉淀不断厚实。
3. 创新文化学习形式。
为了避免枯燥,可以采取别具一格的形式让学生们置身于不同的英语文化学习环境中,如举办外教讲座、看英文原版电影、走进国际事物活动场所等,让学生亲临其境地享受原汁原味的文化大餐,轻轻松松学好英语。
五、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文化教学已受到广大师生重视,但由于环境、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解偏差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的文化教学现状还不够理想,本文提出以上建议,希望对师生了解中英文化差异、改进外语教学有所帮助,请广大同仁赐教。
参考文献
[1]黄建华, 楚祥.语词典导论 (修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司马云杰.文化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中英文化 差异 翻译
在翻译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了解所涉及的语言背后包含的文化特征,对于语言中所涉及的文化要素要十分清楚。这是很多学生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并不具备的一点,也是高中英语翻译教学要不断完善的地方。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深化对于跨文化知识的渗透,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让学生在文本翻译中更加准确与恰当。
一、习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
中英文化差异可以体现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习语中所包含的很多不同的表达习惯。习语是最能够体现一门语言的特征,并且表现出语言背后的文化特点的一种表达方式。习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并且往往能够生动形象的表达某种观点或者阐述某种现象。正是因为如此,习语的使用才异常广泛,对于习语的翻译也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要点。很多学生在不了解中英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展开的习语翻译会出现很多错误,有的甚至会让人啼笑皆非。正是因为如此,在习语的翻译教学中才应当深化对于文化背景的渗透。这样才能够避免各种翻译错误的产生,并且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习语是人们长期沿用的定型词组或短句,由于其较强的稳定性使得习语不可随便乱翻译,文化的差异在习语中的体现也尤为明显。例如,不少学生把“挥金如土”误译为“to spend money like earth”(应为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再如,“猫哭老鼠”应译为:to shed crocodile tears.从上述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译好句子,必须要掌握中英文化知识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翻译过程的准确无误。在高中英语翻译教学中深化对于习语中的文化差异的渗透很有必要,这是让学生对于中英文化差异有更好的认知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二、单词的字面含义与引申含义
很多单词在理解时不仅要清楚其字面含义,了解其中的引申含义也非常重要,这往往是单词真正会表达的深层次含义。在剖析单词的引申含义时又不得不谈到单词背后的文化背景,很多单词的引申含义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才应当深化对于单词引申含义的挖掘与剖析,并且结合特定的文化背景来引导学生对于这些含义有更好的领会。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在英语翻译时做到准确无误。
比如单词peasant的汉语意思为“农民”的意思,但这两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英语的peasant通常带有贬义,相当于汉语中的“乡巴佬,教养不好的、粗鲁的人”。而汉语中的“农民”通常不含这层意思。还有一些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引申含义完全不一样,请看下面两个句子,字面相似,但由于引申意思不同导致整个句子差别很大: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他是最后来的)。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it.(他决不会干那件事)。这些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教学范例,让我们意识到单词教学中强化引申含义的挖掘的重要性,这也是翻译教学应当关注的一个要点。
三、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中英文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的含义上,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这种差异也很明显。大部分学生对于汉语的一些特有的表达方式都非常清楚,但是对于很多英语的典型表达方式却并不是太了解。不仅如此,学生还经常会将汉语的表达方式套用在英语中,这就造成了很多典型错误。在翻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于英语中的典型表达方式有良好认知,并且要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中英文化的差异。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学生的翻译过程准确恰当,这也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不同文化背景下会形成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英语中的有些表达法在汉语里找不到与之对应的项目,不少学生就胡乱套用一些汉语的表达方式,这就会造成各种错误。所以在双语互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英汉各自的地道表达法来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如:“要学好英语很难”,可以译为It is difficult to learn English well.(形式主语)又如“我想你错了”应当译为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否定转移)这些都是很典型的英语表达方式,深化学生对于这类知识的认知对于提升学生的翻译技能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
结语
在高中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中英文化差异的有效渗透,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翻译过程的准确恰当。教师要让学生们对于习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有良好认知,并且要让学生有效辨析单词的字面含义与引申含义,这些在翻译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要。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白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学生的翻译过程准确恰当。
【参考文献】
[1] 郭晶晶. 论翻译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张蕴梅.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探究[J]. 考试与评价,2011年11期.
[3] 刘妍.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探究[J]. 新课程(上),2011年07期.
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中英语言交际,除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作 者:邓宜芬 Deng Yifen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德阳分校,四川德阳,618000刊 名: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2(3)分类号:G04关键词:中英 文化 差异
[关键字]
跨文化交际 一般风俗 餐桌礼仪 食物习惯和爱好 交友 问候 称呼 交际套语 口语习惯词汇
文化是一种上层建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而且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密不可分。而“跨文化交际”,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 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①。英国有他自己的社会风俗与礼仪:
一般风俗
跟中国相比,车辆在马路的左边行驶。驾车者会给行人让路,但并不总是这样。大部分人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在火车站或地铁站、公共汽车站、银行、邮局等地方等待服务时要排队。在自动提款机旁,人们会有意识地与正在使用机器的人保持合理的距离。在自动扶梯上,靠右站好让别人通过。提出请求时要说“please”,接受了帮助或服务后要说“thank you”,无论事情多么微不足道。 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不速之客会让人讨厌。避免在晚上10点后打电话到别人家。晚上11点后打电话很可能被英国人当作有紧急事件。使用主人家的电话前要征得许可,并且要商量怎样付电话费。在室内吸烟可能不被主人接受。如果你确实想吸烟,先询问主人会被视为礼貌的行为。 在中国的宴会上,客人在最后一道菜吃完后会迅速离开。而在英国文化中,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聚会因此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被邀请去主人家吃饭,一吃完就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
餐桌礼仪
安静地吃东西并且吃完自己碟子里的所有事物是礼貌的行为。剩下食物可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把叉放在盘子上,把刀放在它旁边表明你已经吃完了。如果你还在吃,就把刀和叉分开放在碟子上。 英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聊天。但要同时说话和吃东西是很难的。而在吃东西的时候张大嘴,哪怕是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诀窍是:吃东西和说话交替进行;只往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须张大嘴,用一只手遮住它。
食物
人们不吃动物的所有部分,如头、足和某些器官。他们如果看到中国人食用每一部分,可能会感到震惊。在英国人的食物中马铃薯替代米饭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不习惯用餐时吃马铃薯,不要不好意思要米饭。
习惯和爱好
卫生的标准似乎不同。人们不喜欢化学品,却不把碟子上的洗洁精冲干净就用它。“Do It Yourself”(D.I.Y.自己动手)和园艺是许多英国人的爱好,因为在英国人工非常昂贵。如果主人在自己的花园上化了很多工夫,他们很可能会为它感到骄傲。因此,恭维他们的花园是进行进一步谈话的很好的开始。
交友
通常,英国人不喜欢过于亲热,觉得这样肤浅而且不真诚。太多的热情和关注会让他们感到奇怪和不自在。所以和他们建立友谊确实要花些时间。隐私对于英国人来说十分重要。个人问题,或例如婚姻、恋爱关系、财政、健康等话题应当避免,除非对方是很好的朋友。酒吧是英国人喜欢与朋友相聚的社交中心
六年制本科师范生是基于我国农村小学师资落后、教师生源质量下降等情况,为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而实施的培养计划。湖南省教育厅从2010年起启动实施了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笔者多年从事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工作,针对这样一批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实践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这是符合教学过程的规律和特点的,因为它能快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但是书本知识的相对权威导致了教学实际中教师的权威,潜移默化地促使大多数学生一般不会质疑书本、质疑老师,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逐渐退化; 再加上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大都是来自于农村,而且是初中起点,所以有着年龄小、英语基础较弱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往往体现出比较强的负面情绪,如恐惧、不安和自卑等。这些负面情绪会阻碍学生运用有效的批判性思维学习。
二、批判性思维培养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培养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少研究表明,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及技能训练,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六年制本科师范生是我们未来的小学教师,是培养祖国新一代的中坚力量,如果他们作为教师本身都缺乏批判性思维,那么他们以后培养的学生也会如此,那么何谈创新,一个民族何谈进步? 另外,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门国际性语言,以英语为媒介的各种信息及文化每天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面对这纷繁复杂的英语信息及文化,六年制本科师范生作为新一代培养的教师,更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对各种英语信息及文化不是全盘接收,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要作出筛选和判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观念。
三、把中英文化差异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有效结合的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离开文化因素或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要全面正确地掌握某一民族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此,外语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教授该门语言,还应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该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外语教学过程不光是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习得的过程。众所周知,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都会受自己母语的影响,那么通过中英文化差异的比较,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也会更准确深刻。中英文化差异教学贯穿英语教学的始终,因此,把中英文化差异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效结合,找准批判性思维与文化差异的切入点,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十分重要。基于如上各方面的分析和考虑,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中英文化差异教学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
1. 在词汇教学中将中英文语言差异教学与培养批判性思维有机结合
对中英文语言来说,其差别之一主要表现在词汇差别。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外,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即该词所隐含的附带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因此,教师在词汇讲解中不能简单地把英文单词与中文翻译对等,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只会使学生头脑僵化,并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例如: “individualism”中文翻译成“个人主义”,但并不等同于中国真正的“个人主义”,英语文化中强调的是个人独立 ( independence) 以及自由( freedom) ,强调“个性”,而汉语文化中“个人主义”则侧重于“自私”,是贬义词。教师如果在讲解这个词时能深入中英文化差异的讲解,学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
又比如表示颜色的词汇,在中英文中不只是简单的颜色之意,还有很多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教师在讲解颜色词语时,如“blue”( 蓝色) ,可以先了解学生对这个词的看法,让他们去回忆、思考; 然后教师解释蓝色具有“忧郁、压抑”等含义,如“blue - mood” ( 沮丧的、忧郁的) ,而蓝色在汉语中表示单纯的颜色。英语中有很多由“blue”构成的词语,但译成汉语时却已全无“蓝色”之意,如“cry the blues” ( 无精打采) ,“blue blood” ( 贵族) ,“bluebook” ( 黄色书刊) 等。最后由学生总结、反思。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中英文差异的讲解,并将其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加强其记忆,深化其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英语表达和句型教学中将中英文化思维模式差异教学与培养批判性思维有机结合
思维模式是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形式、方法和程序等思维习惯与思维视角。英汉文化思维模式分别属于西方和东方两个体系,是在各自特定的历史、地域、社会制度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具有各自的特点,在语言层面表现很明显。
受个体主义价值观念影响,英语思维模式属逻辑分析型; 而在群体主义影响下,汉语思维模式属伦理综合型。英语和汉语在词组、句子上的不同正是这种思维模式差异的具体反映。
英汉思维模式在对空间、时间认识上有不同的思维视角。英汉在词组的排列顺序上存在差异。教师在讲解此类差异时可以采取间接策略,此策略通过教师不断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养成批判性思维。教师在提问时,应该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设计的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也要注意层次性。
如教师在讲解地址时,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五一路—66号,英文表达是66 Wuyi Road,Changsha,Hunan province,China; 让学生观察英汉不同表达,然后提出问题: “表达的差异是什么? 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然后教师解释这是因为英汉文化思维模式不同,汉语在表示地址时采用从大到小的顺序,而英语表达则相反。接下来教师再设计问题: “除了地址表达的差异,还可以想出其他方面有类似的差异吗? 请举例说明。”学生们必定会想到日期表达也是这样,汉语表达2010年1月1日,相应的英语 表达应该 是Jan lst,2010或者1st of Jan,2010。这些提问不但满足了在认知能力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激发了师生间的互动,而且帮助学生跳出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不仅如此,英语句子内部逻辑结构严密,SVO结构多,主语和宾语位置固定,且不可缺少。相比之下,以表意为中心的汉语,其结构则松散许多,完全意义上的SVO句子较少,多为多动句。英语中若缺少主语或宾语或因结构过长发生位移,多用形式成分如代词“it”,填充结构功能上的空缺。教师在讲解这类句型时,先要解释中英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并举出典 型的例子,如: I found it interesting to learn cooking. ( it做形式宾语) 我发现做饭有趣。It is reported that SARS problems have been undercontrol in China. ( it做形式主语) 据报道,SARS问题在中国已经得到控制。
举例完后,由学生仔细观察中英文句子差异,不难看出中英文句子特点有所不同,学生就会接受不同的表达,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地思考,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通过差异比较法,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更深刻,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3. 在交际教学中将中英文化交际礼仪的教学与培养批判性思维有机结合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言交际规则和礼貌准则。礼貌标准的差异性是和在不同文化中礼仪的不同起源以及长期历史过程中受社会、历史、地理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文化价值是分不开的。
例如,六年制本科师范生的听说课程教材的第二册第一单元,主题是关于如何结识新朋友,课文中给出了一些话题,如: age,likes and dislikes,politics,salaries,hometowns,the weather等,要求学生选出与人初次见面可以聊到的话题。教师在讲解这类交际用语时,可以采用合作性策略。Facione等人 ( 1995)研究发现使用小组讨论及合作学习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这类策略通常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将学生分配到由不同语言水平和不同性别的学生混合组成的异质学习小组中,一起思考和解决问题,共同形成结论。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组,分组一定要考虑学生语言水平的差异和性别差异,力求分组的均衡性及层次性,然后采取小组讨论,选出相关话题,并就选出的话题来组织对话。在选取话题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在此类交际中,一定要考虑到中英文化的差异。学生通过与他人密切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可帮助其更进一步质疑、反思并澄清自己的观点,以达到拓展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最后,教师再做出评判、总结。
四、结语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与新闻导语语篇翻译
■肖妮
导语是新闻不同于其他文体的重要标志。在都有导语的文体特征外,中英新闻导语也有自身语言文化特点。在翻译中,这些差异会对译文产生影响。
语篇是翻译的客体,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经常会面对各种语篇材料。由于语篇脱胎于文化语境,文化因素自然会积淀在语篇中。作为文化载体的语篇,能反映一个语言团体的社会、历史、心理特征。所以,对原语语篇的正确理解必须联系它赖以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语言特点。译者首先要熟悉异域文化及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从文化的视野看,翻译实质上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具体到语篇翻译来说,翻译是译者把负载着文化信息的原语语篇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转换成译语语篇的形式,完成文化移植的过程。
导语是新闻基本内容的概括,处于新闻开头以引导读者阅读新闻。导语多为一个句子,通常包括新闻五大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或 how)。
中,英文化分属于东,西方文化,其语言表达方式,篇章结构必有不同。这些差异会影响中英文新闻导语的互译。
1.语法结构
导语是新闻的浓缩,其句子必须有高度的容量,结构严密。在此方面,英汉导语各有特点。
1)英语常用短语动词,句中意义紧凑,较多使用名词和介词;汉语则喜欢用短句,句中意义松散,多使用动词。如,
Norway's prime minister cannot use his new bomb-proof car despite a threat of attack by al Qaeda because Norway's state road authority says it is too heavy,Reuters reported Monday.
路透社周一报道,尽管受到基地组织威胁,挪威首相还是不能使用他的新防爆炸轿车,因为挪威道路管理部门称新车太重。
此句为英语简单句,但附属成分多。中文无法用一句长简单句表达,这会使中文读者很难断句,造成理解困难。因此,须将其划分为几个意群,由多个小句表达。
2)英语多用长复合句,汉语相应改用短句
英语有从句和不定式短语,结构严谨,有些导语句子长,从句多,如,
The director general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r.Halfdan Mahler,yesterday predicted that up to 10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may become infected with the AIDS virus in the next four or five years and that by that time it would cost at least$115 billion a year to counteract the disease,when virus may vary as time goes and become harder to control.
世界卫生组织执行长官Halfdan Mahler先生,昨天预言在今后四、五年内全世界将可能有1亿人感染爱滋病;届时,由于爱滋病毒有可能变异,难控制,每年可能需要投入15亿美元来对付它。
上句中有几个关联词that,and,that,when,and。其中有几个连词无实际意义,由于中文中没这样一些关联词,故在表达时,应按汉语的习惯按功能及语义把原句分成若干意群组,取消所有无实际意义的关联词,最后进行调整,自然排列,意思就比较通俗易懂了。
2.要素排列
1)英语导语常在结尾部分交代新闻出处,而汉语中,消息来源常置于开头。这是因为两国文化的差异和人们的思维习惯不同。如,
Politicians are the least trusted people in Britain,with more faith placed in car salesmen,a survey released on Tuesday revealed.
据本周二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政客在英国是最不被信任的人,对其信任度还不如汽车销售人员。
2)英语导语常在句首强调原因和方式,把主语置后;汉语中则把主语放首位,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习惯追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太注重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常自然铺排事实。而西方人强调自由表达个人观点,直接明了,观点鲜明。如,
Trying to pass another car while traveling at high speed brought serious injury to two men last night when their automobile overturned twice on Washington boulevard at Potter Avenue.
昨晚,两名男子在波特大街的华盛顿大道口发生车祸,严重受伤。他们的车在试图高速超越另一辆车时连打了两个滚。
此句若按英文语序表达,开头没有主语,中文读者会很难理解。
导语,作为新闻的导入,起到引导读者,概括消息的作用。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中英文新闻导语的结构,要素排列会有一定差别。在进行中英新闻翻译时,须留意这些差异以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使其自然,地道,引人入胜。
[1]白靖.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陈明瑶,卢彩虹.新闻英语语体与翻译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2006.
[3]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一、 师生关系
在中国,学生称呼师长为某老师,即便是英语老师,也是习惯尊称加姓氏。而英国学生常直呼老师的名字,他们的老师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称呼。在笔者刚去英国的时候还觉得这样直呼老师的姓名很不礼貌,时间久了,就觉得这样称呼反而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这句话足以体现教师在中国教育文化中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对于学生而言,对老师的绝对服从就是尊师的体现。传统的中国教师是无法容忍西方学生同自己讲话时的那种平等的姿态,更不必说上课迟到、嚼口香糖,甚至公开质疑教师的观点。然而,在英国,我们经常看见很多的英国学生在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参与课堂讨论,教师也会坐在学生旁边,一起讨论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英课堂气氛的明显差别,前者紧张、沉闷,学生被动,然而,后者是轻松、愉悦的,教师在课堂内担当的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课堂活动的参加者。
二、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国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属于应试型的。教师会花大量的时间同学生一起练习应试技巧,通过搞“题海战术”来帮助学生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传统的。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还有一个看似微不足道但也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国的成班率很高。每个班学生人数一般为40~60人,像这样的大班授课制很难达到师生互动的状态,而英国的班级人数仅为3~15人,最多也不超过30人。这种小班授课制更有益于各种小组讨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能更有效地开展,同时教师的关注面将会更加集中。
相对而言,西方的教育体制被称作是素质型的。教学的目标重在开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并不是通过他是否在各种考试中取胜,而是看他是否具备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英国的英语教学课堂,教师更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有热情地、有兴趣地去学。笔者在英国学习英语教学法期间,我们的导师并不是从理论上跟我们说什么是“全身运动反映教学”(Total Physical Response),或者说这是权威英语教育家研究的,非常切实、有效的英语教学法,而是先让我们自己在课堂上体验这种教学法,然后让我们去讨论它的利弊和运用的局限性,这就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活泼。
三、课堂中心
在讲座式和讨论式的课堂中,中国留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前者。他们习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希望教师能把关于一个主题的全部知识倾囊相授,而不愿让教师提太多的问题。因此,英国教师往往认为中国学生在口头交流方面很被动,甚至很薄弱。在他们眼中,中国学生宁愿从事全班性的集体活动或是个人活动也不愿意参与小组活动。然而,中国学生们自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很积极,虽然不太主动活泼,但一直保持着和教师的同步思维,存在的不足只是不太适应结对子、分组讨论之类的课堂交互活动罢了。
另外一个值得指出的就是,“沉默是金”“静水深流”等传统观念对中国学生的影响深重的。很多中国学生不善张扬,这也正是为何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难以琢磨”的原因。“Don’t be shy, speaking please!”是外籍教师在课堂上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我们到课堂是为了听老师讲,而不是听其他同学讲课!”对于抱着这样观点的中国学生而言,小组讨论为那些喜欢“炫耀”的西方学生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久而久之,中国学生对这种“无意义、无收获”的课堂活动越来越反感,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浪费时间”的体现。同时,他们认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可能给予的答案或结论并非是标准的,甚至是错误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讲解方应该是教师,而不是任何其他同学;如果真有必要进行分组讨论的话,也应该把它放到课后,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从教师那里获得标准、正确的答案。
不同的是,英国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课堂更像个讨论会场。教师不是费力地把一个问题解释得清清楚楚,而是设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必须积极投入到活跃的思维当中去,热烈、生动的讨论自然也就会时常发生了。当学生遇到很难理解的问题时,会立刻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会再次设法引导学生的思维,直到解决问题。师生之间的这种不断交流自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圣经词汇汉译中空缺产生的原因
1.1 人们生活经验的差异
生活背景的差异会造成区域间人们生活经历的不同, 对各自的语言文化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进而产生认识上和精神信仰上的区别。圣经是由希伯来语与希腊语来写成的, 因此, 包含了西方文化起源时代的诸多认知上的东西, 这与东方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宗教理念都是大相径庭的。我国身处东方文化发源的中心, 与西方人民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与经验, 因此, 很多圣经中的词汇, 在汉译过程中无法用现有的词来代替, 只能通过我们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推断, 并创造出相近的词汇来填补语言上的空缺, 加以注释。例如, 我们众所周知的极具宗教色彩的词汇代表—Amen (阿门) , 寓意是但愿如此, 心诚所愿。由于我们缺乏这种生活体验, 没有经历过西方宗教形式主义的影响, 因此, 只能采取音译的办法, 并加以注释, 帮助人们理解宗教词汇的内涵。
1.2 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诸子百家的深远影响为主, 强调了天、地、人的结合与其中相互联系的奥妙, 强调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地位。例如, 西方的天文学发展与我国的天文学历史虽有异曲同工之效, 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信息却是相去甚远。在西方, 人们将征服自然作为追求目标, 重视物质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包含的功利成分较重。这种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造就了词汇创造出发点的不同, 在圣经中用英文注释的“end of the world”, 是有“伸张正义的时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刻的意思, 而中国人却将它理解成为“世界末日”。造成这种认知上的出入, 究其原因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的。
1.3 民族心理的差异
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崇拜和民族象征, 这种精神上的支撑, 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行为和感情。在圣经中“dragon”一词有“撒旦”的意思, 是一种邪恶的代名词, 而在中国人的情感上却很难接受。因为, “dragon”也有“龙”的含义, 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和最具代表的精神象征, 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 象征权力、珍贵、吉祥与喜庆。民族心理上的差异, 会对两国文化造成不可逾越的鸿沟, 对文化交流的互通产生一定的压力。
2 圣经词汇汉译中的空缺的翻译途径
圣经的翻译工作者首先要信奉遵循圣经精神指引的宗教, 这样才能够挖掘其中真正的内涵, 以一种相对比较专业的视角来运用另一种语言阐述圣经传递的信息。对于, 圣经汉译过程中所遇到的词汇空缺, 我们应当本着“文化翻译”的态度, 力求贴近真实原著含义, 采取适当的翻译手段来填补两国语言词汇库中的空白。
2.1 音译法
在国外的文献和书籍中, 人名、地名和一些新兴的概念通产采用音译法来解决, 完成西方文化的本土化嫁接过程, 进而丰富汉语的词汇储备。在英语国家中, 很多人的名字都来源于圣经, 因此, 通过圣经中富有来源意义的人名和地名的编译, 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现代西方人英文名字的演变过程和其背后的相关内涵, 增进对外来文化的了解。
2.2 意译法
外来词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带有深刻寓意的词汇, 这种词汇不局限与表面的含义, 文化底蕴较为深厚, 在汉译过程中无法找到与原文内容对等的词汇。为了填补这种语义上的空缺, 通常可以采用意译法, 运用中国强大的成语文化来汉化外来词句, 也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强有力的概括性词语来解释。例如,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可译成明珠暗投;the eleventh hour可以译成“酉初”时刻。这种概括性的词汇在圣经中经常可以见到。
3 结束语
圣经是西方文化中的代表, 圣经的汉译过程中, 存在很多词汇组织上的问题, 从文化背景的差异来看, 这些词汇的缺失不可避免, 但却可以通过汉译工作来补充我国的外来语词汇量。圣经的汉译过程也是两国文化的整合过程, 是跨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翻译技巧来解决词汇缺失的问题, 是圣经汉译工作的重点。
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宗教信仰的不同, 造成了很多带有宗教和文化背景词汇或语句在汉译过程中存在意译不够精准, 汉语词汇难以表达或语意包含不够全面等问题。对于圣经一类寓意深刻、语言形成期较早的宗教类书籍的汉译过程中, 可以采用音译法、意译法和创新译法等方式来解决圣经词汇在指称意义与语用意义的空缺时的翻译问题, 很大程度上辅助了早期英文文献的汉译工作。
关键词:翻译,圣经词汇汉译中的空缺,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陈述军.《圣经》汉译及汉译《圣经》在中国的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9 (1) .
一、背景文化差异
(一)饮食观念
中国的传统农业从早期的采集、狩猎转变而来,仍然保留较多的采猎野生资源的习性,故有很广泛的食谱,以及变化多端的烹饪技术。中国的菜谱种类繁多,如:“回锅肉”(stir fried sliced boiled pork)、“五柳时鲜”(sweet and sour seasonal fresh fish)、“红烧广肚”(braised fish maws in brown sauce)、“海米珍珠笋”(dry shrimps and tender corn)、“菊液马蹄露”(chrysanthemum and water chestnuts cream)等。而西方的传统农业是畜牧业,种植业占较小的比重,奶食和肉食充足,辅以少量的麦食,其食谱及烹饪较中国要简单,从英文词汇就可以看出,如:omelette(简蛋卷),pudding(布丁),pastries(甜点),coffee(咖啡),steak(牛排),T-bone steak(丁骨牛排),filet steak(菲力牛排),sirloin steak(沙朗牛排),club steak(小牛排),green salad(蔬菜沙拉),onion soup(洋葱汤),potage(法国浓汤),corn soup(玉米浓汤)等。西方烹饪的样式相对较少,因而在词汇汉译上要注意突出其原材料。
(二)礼仪风俗
由于中国有着两、三千年的封建统治的历史,封建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非常重视血缘关系,强调等级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里外分明,因而在称呼上有爷爷与外公、奶奶与外婆之分,亲属关系亲疏,长幼和性别等方面不同,故称谓区分严格而细密。清代梁章钜的《称谓录》有三十二卷,今人编的《称谓大词典》更是收了一万二千多词。而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在称谓上就简单多了,无论是爷爷还是外公都叫grandpa,叔叔、舅舅都称uncle,姨妈、姑妈都称aunt。另外,中国人几千年来受“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突出自己,听到别人赞扬时会说:“哪里,哪里。”“我做得还不够。”而西方人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所以这时则会说:“Thank you.”
(三)情怀寄托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所制,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种事物产生不同的联想,同时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意义,事实上,这是由于“共同继承的概念模式”所致。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鸟(cuckoo)和蝉(cicada)往往是悲伤凄切和忧伤的象征,“杜鹃啼血”的形象源于周末蜀王杜宇(号望帝)死后魂魄变为“泣血杜鹃”这一典故。于是千百年来,“杜鹃啼血”就印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心中。对西方人来说,杜鹃并不具有这种固定的悲剧象征。有趣的是,英文的cuckoo既可以象征欢乐,也可以表达忧伤。如下面的两首感情色彩截然相反的诗就出自同一位诗人之手。
Obiter new-comer!I have heard, I hear thee rejoice. (To the Cuckoo)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 a melancholy strain:
A voice so thrilling ne’er was heard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bird (The Solitary Reaper)
再如其它英文词汇,汉语中的喜鹊总是与喜事、吉祥相联系,而英文中的“magpie”却常和“唠叨、饶舌”相关。英文中的“chicken”含有懦弱、胆怯的意思,而中文中的小鸡却无法使人产生这样的联想。
(四)教育理念
中国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认为,教师教书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让自己达到道德和人格完美的“至善”境界的方式,真正的教师,不仅应该有学识,更重要的是他的道德和人格的完美修养,通过传授知识和思维,使学生达到人格上的完美,这才是真正的传道。中国古代佛文化中的“拈花微笑”,和古代老子思想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都是这个观念;而西方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仅仅只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思维的一个过程,而独立思考才是教书育人所要达到的目的,英文词汇中“mentor”(精神上的导师和益友)便是这种理念的体现,也就是说,更重要的是如何独立思考和自己学习,因为这种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比任何的知识本身都重要。
教育“education”这个单词源于古希腊的教育理念,西方人更喜欢把它理解为“leading out”的意思。美国人在1954年的一场关于教育的意义的争论:被认为是建国以来对民权震动最大的官司,最后以黑人白人小孩不再在种族隔离的学校上学告终。主审大法官Warren指出: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就是把一个人内在的天赋引导出来。一个赞成传道而使人的人格和社会的责任达到圆满,一个则希望通过学习达到自我和天赋的展现和最大化。西方更偏重于个人价值的体现,而中国更强调社会道德的圆满,也就是整体群体的契合。
二、思维理念差异
(一)价值观
中国文化作为伦理道德型的文化,其思维方式是典型的辩证逻辑,重意合,重理性,它呈螺旋型上升,从整体观出发,强调“天人合一”,“追求物我不分,万物有情,天人同体同德的圆满境界”。而西方文化重形合,重逻辑思维,注重辩证思维,重视对自然的研究。西方流行个体主义,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强调“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己”。傅雷先生曾经说过,“……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
看看相关英文词汇:self-reliance(自力更生),它是西方价值观思想的核心之一,与“self”相关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无所不在,如self-confident(自信),self-respect(自重),selfmade(自制)等。而self-confidence也是西方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他们喜爱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用品,如Adidas(运动鞋),Mackintosh(雨衣),Wellington(惠灵顿长靴)等。西方人甚至经常爱用“I think...I believe...My opinion is...”这样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开头语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中国人开头却喜欢引用别人的话来作为自己观点的依据。
(二)休闲娱乐
中国文化由于受到儒教“中庸之道”的影响,传统的中国人大都喜欢选择不耗体力的娱乐来修身养性,如围棋、乐器、书法、京剧等,而西方人更注重体力的锻炼。这些文化差异在中西语言的词汇里是不难找到见证的。“琴瑟失调”、“弦外之音”、“扣人心弦”等都与弦乐器有关,可见弦乐在传统中国的流行。“高山流水”说的是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现在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来表示出色的音乐和得遇知音之意。
看看相关英语词汇:球类运动遍布全世界,但大多数球类运动起源于西方国家,所以有很多关于“ball”(球)的英语词汇,如:rugby(橄榄球),ice hockey(冰球),cricket(板球)等。riding(骑马),racecourse, racetrack(跑马场,赛马场),jockey, polo(马球),show jumping competition(跳跃赛),steeplechase(障碍赛)。back the right horse(下对了赌注)和jockey for position(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均源自英国的赛马运动。infighting(近战),straight punch(直拳),uppercut(上钩拳),righ hook(右钩拳)都出自拳击比赛。
(三)象征意境
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的封建传统及其原始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比较感性;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其象征意义少了神秘,多了些理性。
英文中red这一词汇,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都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积极意义,但是英语中的“red”还有其它的含义,它表示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pink(粉红色)在中国文化中又叫桃花色。唐代诗人崔护写下“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以桃花与女人相比,追其根源,是女子为修饰自己而施用粉红色胭脂水粉,脸色白里透红,可与芬芳灿烂的桃花相媲美;而在西方文化中,粉红色却象征精华、极致,如in the pink of health(极健康);它又象征上流社会,如pink tea(上流社交活动),pinkcollar worker(高层次女秘书)。绿色(green)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重性,侠和恶。这是因为在人类原始时代及其以后的漫长生活过程中,人类借助它来保护自己,赖以生存下来;但同时,绿色也保护着人类的天敌及其它凶残的食人动物。西方文化中的绿色(green)象征意义却跟青绿的草木颜色有很大的联系,它不仅象征着青春、活力,如in the green wood(在青春旺盛的时代),而且表示新鲜,如green recollection(记忆犹新),也表示幼稚、没有经验,如green hand(生手),它也象征妒忌,如the green-eyed monster(妒忌)。
三、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建议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它反映语言的发展状态。词汇越丰富,语言就越丰富,越发达”。英语语言的美丽,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乎其浩瀚的词汇量。在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英语的词汇量是最丰富庞杂的,其总词汇量达一百多万。从公元449年到公元1100年的古英语时期就有五万到六万词汇,那么,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词汇的时候,应当如何去学呢?
(一)转观念
在初学英语时,我们一般只记一个单词的一个词义和一种用法,而学好英语则要求全面了解这个词的词义及用法。如果思想上还没有这种认识,背单词时还停留在一词一义、一词一用的阶段,背下再多单词仍会感觉捉襟见肘。懂得用词是掌握词汇的高级阶段。VOA Special English这个节目仅用1, 500基本词汇来表达国际舞台上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却能做到准确、及时。可见用词能力不代表所需词汇量越大越好,而是要往深处发展。一个句子、一篇文章不是词的简单组合,词与词、句与句之间更需要有一种协调。
(二)学联想
英语本身有很多“前缀”、“后缀”、“词根”,可以帮助你的记忆。前缀如“re”,“in”,“post”,后缀如“er”,“a”,“ism”等,与其他部分结合,就可共同组成一个新词。如果掌握了这些前后缀,便可以很方便地猜出一个生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三)忌硬背
很多中国人把背单词、记词汇奉为学习英语的必经之路,但是孤立的背诵便会遇到“浴缸效应”(此处比喻渗入大于渗出),短时记忆难以转化为长时记忆。因此记词汇建议放到文章中去,在读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形容词和名词相搭配,哪些动词和副词相搭配,哪些动词和介词相搭配。例如说“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易写成“great change”,而英语中的说法是“dramatic change”、“change dramatically”。注意词的惯用搭配,这就好比关注一个人的同时也关注到他周围的人一样。
(四)会辨词
只知道一个词的词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知道这个词与其他词,尤其是其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别。比如说:carry和shoulder都可表示“承担”,而且都与名词responsibility搭配使用。由于shoulder是人体的一个部位,作动词用应该是表示人发出“承担”的动作,如果句中主语是post(职位),那选shoulder就不合适,而应该选择carry。对于词的辨析,只有通过多看例句,观察这个词的使用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只背词义,恐怕很难辨得清楚、用得正确。
(五)勤思考
学习英语不能只把它当作一个单纯的学外语的过程,而要多多思考,多多对比。想想与中文的用法有何不同与相同之处,这便又回归到上文所说到的深层次考量上的思维与文化差异方面了。比如说,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而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是“吹牛”。而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talk horse)。当看到这个短语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首先,它用的是“马”,而不是“牛”;其次,在horse这个可数名词前面,既没有定冠词,也没有不定冠词,这是英语中的一种习惯用法。如果你在这个地方仔细思考了,那么在表达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错误了。所以说语言植根于文化,要学好、学精一门外语,就必须对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懂得他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样说出来、写出来的东西才不至于像林语堂说的那样:“血和肉是英语,但是骨架子是中文。”
学习词汇绝不提倡死记硬背,词典上的解释是死的,语言的运用是活的。学习者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多读、多听、多看,记下的单词要常复习,而且应当带着语境去复习。记住:你说的英语必须是听人家这样说过的东西,你写的英语必须是自己读到过的东西。
摘要:本文从中西方若干理念差异入手, 对中西方背景文化和思维模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进而提出了对英文词汇学习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背景文化,思维模式,词汇学习
参考文献
[1]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何桂权等编.新东方英语.海外文摘出版社, 2004.
[3]肖立明.英汉语比较研究[M].湖南出版社, 1998.
摘要:本文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语言文字本身等几方面论述了英语和汉语存在的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语言符号 文化交流
0 引言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两个民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生活环境、宗教信仰以及美学观念都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反映在分属两种不同文化的听、说、读、写和译等语言交际活动中。由于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鲜明的“特异性”或个性。这种文化个性,必然导致不同的文化之间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本文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语言文字本身这几个方面来对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
1 物质文化即文化的物质部分,包括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其中尤以生产工具最为重要
英国曾是一个极富有攻击性的国家,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统治着这个世界。而对于自己的国家,英国人似乎并没有任何“破坏性”,上百年的古建筑没有一丝一毫的破坏,狭窄的只能容下两辆车的街道出现在伦敦的中心地段,五层楼的老宾馆没有电梯。你也许觉得这些很难想象,但英国人乐于继承这些事物,哪怕它几个世纪从未改变过。中国人讲究一个破旧立新,有了新鲜事物,就把旧的彻底清除。现在我们城市的街道上甚至找不到超过20年历史的建筑。我不能说这意味着我们留不住历史,但却可以说明英国人不会破坏历史。在人口日益膨胀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通过重新建造更高的建筑以满足人口的需要。英国以它们不多的人口,有理由让每一段承载着历史的建筑、街道到如今还安然竖立。这样的保守让英国的现代与历史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没有任何的不协调。这可能有些奇怪,矮小的三层建筑旁盖起了全新的摩天大楼,但这就是英国。
2 中英文化在精神方面上的差异主要是指民族思想、文学艺术、哲学、历史文化背景等,如西方现代的自由平等观念、民主制度和科学精神都源自于古希腊文化,而中国受儒释道影响较深刻
英国人的性格似乎也带有这样那样的保守。英国人不善言谈,更尽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他们认为过分的亲密往往带有几分不礼貌。这样性格一方面被称为保守,在另一方面又被称为绅士,永远彬彬有礼,虽然有很多的规矩规范着自己。但不要以为这样的英国会停滞不前,他们的开拓探索精神也是出了名的。在英国,在剑桥,就仅仅是在三一学院里,几百年来无数个未知的奥秘被揭开,无数个为人类进步奉献一生的科学家曾在这里完成他们的事业。英国,不论是在牛津剑桥,还是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都为有理想有探索精神的年轻人提供了环境,也就是这样的环境,加之英国人一贯严谨的作风,孕育了一个大国和它科学技术的领先。从这一点来看,英国人并非只是保守,而是有的放矢的运用着他们的创新精神。
中华民族素以好客而著称于世,对别人无微不至的关心是中国传统美德,但在交际中容易引起英美人的误解。例如一位发音标准,口语流利的翻译第一次陪同一位美国专家参观,每到一处,总要关切地说:“You come this way,Dont walk too fast,You are old,You must be very tired.”这位翻译自以为对客人照顾得很周到,令他大为不解的是,这位美国人第二天再不愿与他外出。这位美国人认为,这位翻译不懂礼貌,对他说话就像对待一个孩子一样,太小瞧他的自理能力。中国人好客,希望通过情感的表达来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而英美人办事则十分讲究原则,用“在谈判桌上是对手,在桌下是朋友”来形容英美人的处事原则是十分恰当的。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交际场合,人们自觉地遵守着谦让的礼节。在英美文化中,当人们受到赞扬时,通常是欣然接受,并说声“Thank you”。许多中国人到外企去求职,在面试时,当问及有何特长和能力时,他们总是显得很谦虚,结果往往错失良机。因为在英美文化中没有自谦的习惯,他们的竞争意识极强,在求职中总是侃侃而谈,有十分的能力决不会说九分。
3 语言要素的差异
人的交往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进行,一切知识的继承和传递也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实现。人们用语言在自己的头脑里建造了客观的世界,所以语言不同,对世界的反映也不同。例如对颜色和味道的表达,有的语言词汇很多,可以区分许多极细微的差别,而有的语言词汇很少,区分力很低。中国人常用酸、甜、苦、辣、涩来形容味道,难道世界上所有物质就只有这五种味道吗?中文里有“你”和“您”两个词来表示第二人称,英文中就只有一个“you”,以致当中国人面对年长尊贵的英国客人说话时,很不好意思直呼“you”。其实英美人的语言中对年老位高的人表示尊敬,不是用一个词,而是用句型的不同来表达的。
中国受几千年封建文化思想及环境、宗教因素等的影响,形成了其特殊的具有自己独特风格魅力的风俗习惯。比如说汉语的“天生有福”,到了英国人那里成了“生来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 );再如汉语成语“一箭双雕”或”一举两得”,用英语说是“一石打死二鸟”(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词汇的文化内涵与其使用场合即文化背景有关,某些词由于经常在某些场合出现,会慢慢产生一种象征意义,汉语、英语皆如此。有些词的指代意义及其文化内涵与汉语的相同或对应.如“fox”一词和汉语中的“狐狸”是对应的,且在英、汉两个文化环境中都表示“狡猾”这样的文化内涵;有些词的指代意义与汉语相同但文化内涵只有部分相同,如“family”一词的对应词是汉语的“家人”,但“family”一词在英语中专指夫妻及子女,通常不包括上一代人,而汉语中的“家人”却上一代甚至上下几代人都包括在内;有的词的指示意义相同而文化内涵完全不同,如“dragon”一词的汉语指示意义是“龙”,在汉文化中它是吉祥之物,是权力的象征,所谓“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等,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恶之物。如果不清楚英汉文化对龙的象征意义不同,把“望子成龙”直译成英语,则成了“望子成凶”。又如,汉语中的“茶”并不与英语中的“tea”完全等同,他们对茶的联想完全不同,英国人会把茶与舒适、放松联系起来,而中国人至少会把茶和比较正式的风俗、礼仪联系起来。因此我们要善于从文化这个层面上对英汉的相应词汇和文学典故加以比较、分析、归纳,从中发现两者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其语言的影响非常明显。我们在正确看待和评价这种差异的同时.要通过阅读英文原著、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等途径来研究、比较英汉两种文化差异,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中西方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一起,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时,也要客观正确地评价中英文化的历史地位与相互关系,树立起不同文化之间互相补益,互相促进的历史主义观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汇通,学习各民族先进文化,发扬民族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董广杰.魅力与魔力——中西文化透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一、对外汉语的教学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培养、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对以汉语研究、教学和翻译为职业的学生则必须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多半是成年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爱德华·安东尼说:“语言的背后是有故事的, 并且语言不可以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基础形态, 民族文化对于语言的约束性是非常明显的。民族文化的差别, 发展文化的轨道在语言中会留下深深的印记, 民族文化对语言的约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是表达范围;另一方面, 是表达方式。并且民族语言也反映出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民族文化对语言有着非常强烈的约束性,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语言也影响着地方文化。正如爱德华·安东尼在《语言》所表示的方法是, “语言是一种文化功能”“语言的内容, 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 语言的词汇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 文化史和语言史沿着平衡的路线前进是完全正确的。”语言自身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自然载体, 渗透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并且人是使用语言的文化的缔造者, 是一种高级的文化产物, 不可能摆脱文化之间的约束。
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人类在情感与思想上表达的方式不外乎就是语言, 在这个社会中语言的表达是无法取代的, 就像是字、词组、语法等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构成所谓的语言系统, 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化, 它都必将是人类社会所必须的, 是我们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体现。由此可见, 在对汉语教学的进程中加入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时, 可以使得学生了解并喜欢上中国的历史文化, 这样能够更好去理解并运用汉语。可见, 文化的差异是在语言学习进程中的一大障碍, 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很难的到突破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最为根本的特征就是文化的学习与语言的学习是要有一定的统一性。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这个语言进行文化的学习与理解, 并且通过语言学习、推广并且传播这种语言文化。因此,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进程中, 通常我们可以发现, 很多在语言上有些用法使得学生总是会弄不懂或是含糊其辞,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使得学生不能够进行完全的理解与掌握。也就是说, 语言的核心就是词义, 并且基础是词汇, 而且词义与文化的关系最最为密切的, 可以说词汇也就是表现着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的一种特殊语言结构的方式, 在词汇结构中文化内涵的发掘也是需要花费很打的功夫。在对词汇的内部结构上看来, 汉语的词义与词形中的关系要比西方中的表音文字是更为紧密, 在汉语的词汇中一些词形是直接来表示词义的, 可以说是包含着较为丰富的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的特征中, 其固定词组与习惯语的作用是突显的, 成语典故大都是与民族得习惯与心理是息息相关的。然而, 吕必松先生曾说过:“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语言, 就必须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因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因素。”同时, 在外汉语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汉语词汇和语音以及语法的规则, 这样使得学生能够在交际进程中的表达完全符合语言要求的规则要素外, 还要帮助并且使得他们充分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和这种特定民族文化背景所产生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 能够让他们口中说出来的话非常得体并且有效地传递心中所想的信息。
三、对外汉语教学要求
1.要对外国学生多元化的文化背景进行尊重。
学生的来源是多样化得, 其中带来的文化背景是多元化的。然而怎样尊重这些外国学生的一些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心理和学习特点等差异, 这将成为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进程中所面对的必要问题。所以, 我们必须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认识与了解, 并且把握这些国家学生中的特点和这些特点的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这些文化差异进行教学活动。
2.要不断满足这些外国学生对汉语文化知识的强烈渴求愿望。
这些外国学生来中国对汉语进行学习, 我们要满足外国学生对汉语文化知识强烈的获知愿望, 只有这样能够保证他们学习得到很好的效果, 也是这样才能体现所谓的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这样一来, 合理运用好这跨文化得交际理论, 来对学生进行并且设计教学中的内容, 在此根据各种国家的学生学习特点以及思维习惯等等进行教学, 使得这整个教学得活动更为富有其针对性与实用性, 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这个原则。所以, 掌握并且积累一些数量的汉字等, 这样才能使得语言表达与学习的沟通更为通畅。外国学生中学习汉语一般都有一下这两种情况:第一种, 也就是汉字的背景, 就如母语的书面语中有一些是华裔子女以及是汉字学习者;第二种, 则是没有汉字背景, 其主要是一些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学生。在美国学生进行学习汉字时的特点上看, 汉字和拼音进行比较, 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很微弱的。在初学者中来看, 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基本就是零。汉字字形与字音联系, 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 都是需要花一些功夫才可以在他们头脑里建立起来。不管是对这些有汉字背景还是没有汉字背景的学生来看, 我们的汉字教学必须得结合汉字的发展变化规律, 然后根据学生们的不同特点并且采取不同方法和手段, 对他们讲解现代的汉字中形音义, 来帮助学生对书写以及认读、学习和掌握汉语的一些书面语。
3.要拓展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视野。
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 不论处在哪个学习阶段, 给学生适时讲授中国文化都是必要的话题。我们应当把中国文化融入到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去, 这样才不会偏离对外国学生进行学习汉语动因与目的, 才会体现出以学生为本这一重要原则。可以通过以下这三个方面对外国学生进行中国文化视野的培养。第一, 也就是掌握好我们中国民族文化的特征。我国文化是博大精深得、源远流长的、种类繁多的, 这五千年的发展史是世界文明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文化基本特征也就是民族特征, 民族存在标志也就是其民族文化。所以, 要让外国学生能够掌握好我国文化中的民族性, 也就是掌握了我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李瑞环先生曾经说过:“文化总是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 即包括汉民族的文化, 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既包括悠久的古代文化, 也包括近代和现代文化。”能够完整地把握我国文化中特有的民族性, 这样才可以真正的领会我国文化中的主导精神意识。对一个对外的汉语教师来说, 要是能够把我国的中华文化中这种博大精深并且源远流长以及影响深远的三个最为显著特点给外国学生传授清楚, 这样也就能够把我国文化中的主导精神传送到外国的学生思想以及心灵的深处。在其中体现我国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精髓特征, 这才是我国中华文化中长立不倒的根本。第二, 准确地导入我国文化基本的内容。在给学生们讲授我国文化时永远都不会做到面面俱到的, 如果我们把握不好, 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就会失去, 这样就无法完成我们预期的效果, 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在内容的确定上, 我国汉语教学界看法各有不同观点, 有几个方面大部分是相同的:一部分是知识文化, 书本中所传授的诸如、地理、建筑、服饰、旅游、饮食、绘画、舞蹈、教育历史、文字、音乐、哲学等。一方面, 就是我们的交际和文化, 一般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 如我们在生活中如何, 问候和称呼, 什么时候应该感谢, 什么场合应该邀请和婉拒, 什么行为应该赞扬和批评等。第三, 让外国学生尽可能地领会我们中华名族的文化精髓。我们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可。从远古时期的周口店人, 秦始皇统治时期修筑的万里长城到明清时期两个朝代共同建筑的北京故宫和苏州园林, 我国还有许多文化遗产被联合国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所以, 要给学生讲解要具有一定代表性, 听过但不太了解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从他们的兴趣入手, 这才是让他们尽快了解中国文化的捷径。老师不要只注重讲解, 还要结合教材和多媒体材料。第四, 外国学生在遇到困难时, 我们需要主动地去帮助解决。外国学生一人来到中国这个陌生的国家进行学习与生活, 他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难以解决, 因而老师则是他们所求助的第一个对象。在这个时候, 对外汉语教师就要主动地去关心并且爱护我们的学生, 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 我们要尽最大所能来帮助。再有国外学生来中国求学, 通常都会受到语言的交流不通、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的不同, 很容易造成他们和人们沟通上的不便, 日常生活上会产生不适应性, 学习压力增大, 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以上的问题是避免不了的, 通常是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来帮助他们。对外汉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及时的沟通与帮助, 要让外国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国人民是乐于奉献、礼让待人的。这对外国学生感受到中国以及中国人民这种友谊与感情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语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 我国的话语权在世界上将会得到必要的重视。因而, 从全球上来看, 中国特有的文化正在被很多的外国人所喜爱, 并且不断地进行宣传与传播。因此, 对外汉语教师要承担起教好外国留学生这个重任。
摘要:汉语作为汉文化的物质载体, 是我们汉文化的外在反映, 包含着我们深厚的文化思想。汉语学习正在全世界形成高涨的热潮, 对外汉语教学蓬勃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加速融入世界体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个必然现象, 更是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文化和语言文字独特魅力的显现。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理念,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刘峰.我国行政伦理失范成因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4) .
[2]兰久富.东亚价值观的自我-群体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3) .
[3]刘立新.英语文化教学模式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4) .
[4]魏莉.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教学模式[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9,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