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 现已成为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因此, 各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 应积极贯彻与落实这一先进的发展战略。不仅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生发展舞台, 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国家有效实现创新创业经济发展布局。而高校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 针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 基于双创背景下, 应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并需进一步进行深度研究, 从而获取有效的改革路径, 为大学生创建更加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过程中, 应明确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并深度了解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 还要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就业指导, 并能与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融合, 全面、综合的对他们开展教学活动。同时, 根据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与政策扶持, 高校应积极创办创新创业培训活动, 为大学生未来就业做好指导工作。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双创教学具有紧密的联系, 创业是更加自主的就业形式, 将就业者转变成创业者, 这样的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 学生未来参与创业过程中, 将会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 可为其他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这样可形成良性循环, 不仅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困扰, 还可帮助国家解决严峻的社会就业问题。因此, 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 应科学的融入就业指导工作, 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 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职业规划。
基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市场对人才需求标准不断提高。教育部门也应不断进行教育深化改革,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高校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 对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其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提升。而在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理念后, 各高校在教学管理中, 又多出新的教学内容。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针对于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而当前高校针对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使其产生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令高校的教学体制与人才培养手段不会被分割。而基于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促使教学流程不断被扩大。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若想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效融合, 需制定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 并使其人才培养理念能得以统一, 从而建立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的教育管理模式。而实际在开展这个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过程中, 应将以专业知识为主, 创新创业教育为辅。并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 融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手段、从而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科学的教育管理手段。
高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 基于双创背景下, 应科学的向大学生展开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模式。高校应善于运用政府的力量, 并整合社会资源, 使其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创建新的教学管理模式, 并将创新创业教育合理的融入其中。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不断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具体而言, 针对于改进与优化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高校可根据不同时期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新手段。
这个时期侧重于对大学生思想意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建立与提升。运用有效手段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可由校方指派专人对其进行培训与管理。
需向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各合作企业可向学校提供相应的实训基地, 使大学生获得相应的实践训练场地, 并为他们配置专业的培训教师, 帮助他们解决实践训练中遇到的相应困难, 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与合理的指引。在这个阶段, 需企业与高校进行有效配合, 并能进行有效互动, 从而确保其培训工作获得预期效果。
在此期间的主要管理任务, 是对大学生进行实时的跟踪调查、探访询问等工作, 并观察大学生基于理论基础上, 对创新创业教学的实践效果。高校教师应与大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 深入了解他们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感悟等, 并根据实际情况, 给予他们科学引导, 帮助他们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不断深化其创新创业理念, 逐渐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与此同时, 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 基于创新创业实训教学获得的教学经验, 可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理论教学中, 从而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与优势, 建立正确的认识。同时, 使参与实训教学的学生, 能更深入了解自身的优势与短板, 从而进行合理改进。
基于双创背景下, 针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 应注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从而向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时, 更具有针对性与指导性。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 基于完善的双创课程体系, 可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创新创业就业目标, 强化其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合理性、专业性,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是将教育理论思想合理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最佳路径。基于此, 进行具体论述。创新创业课程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高校应将双创教育具体应用手段, 纳入到教学内容中, 从而进行整体、全方位布局, 并结合专业课程进行科学的教学资源整合。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过程中, 合理接收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知识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管理。同时, 教师还可将课外社团活动、或是社会实践项目等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从而使其更具有实践性与应用性。
高校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 针对于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工作, 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融入到学科课程中。并按照不用学科的教学特征, 合理的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流程中。同时, 在课程设置上, 应根据其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分层次逐渐推进。如初级阶段侧重于创新创业理念与精神的培养;中级阶段可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高级阶段可设置有关实战演练课程, 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动手技能。基于此, 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 可科学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 还可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总之, 高校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并能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特征、以及当前社会对创新创业性人才的渴求, 将就业指导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进行有效融合, 从而获取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模式。基于此, 制定科学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并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在开展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时, 能合理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并逐渐提高他们创新创业能力。
摘要:双创背景下, 高校针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 应进行必要的改进。并明确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模式, 结合当前市场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标准, 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高校可积极改进并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模式、并有效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还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 有效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双创背景,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1] 崔欣彤, 嵇婷, 蒋晓婧.“双创”背景下连云港市大学生村官的创新管理模式研究[J].大陆桥视野, 2019 (5) :67-69.
[2] 洪流.“互联网+”背景下“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微[J].南方农机, 2019, 50 (2) :129+224.
[3] 赵春宝, 韩敏, 刘振.大学生“双创”教育背景下化学类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探究[J].科技视界, 2018 (28) :270-271.
推荐阅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06-11
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下的背景10-24
高中英语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思考07-06
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探索05-29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探究06-18
论幼儿园主题背景下有效教育活动10-13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究10-08
中山大学背景11-12
微课研究背景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