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精选8篇)

浅析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篇1

【摘要】PLC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其教学方法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仅仅是教会学生专业的基础知识,更是希望他们能够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并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就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教育改革背景;PLC教学方法;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当代学生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PLC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了,以至于高校专业教师也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在PLC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上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由于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因此也使得部分教学目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主要对高校在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浅析,并借此希望有效地提升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质量,进而增强学生今后工作的社会竞争力。

一、PLC的基本内容

(一)PLC的基本概念

PLC,其实就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是一种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主要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其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所以它的硬件结构基本上是与微型计算机相同的,基本构成主要有电源、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

(二)PLC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我国技术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变得尤为迫切,计算机领域也在这一发展转型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对优秀PLC优秀人员的强烈需求。与此同时,也对高校计算机专业PLC方面的课程教?W方法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不过,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很多从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在PLC方面的专业实践能力都有待提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相关专业的教学方法严重脱离了高校的实际办学要求。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对PLC专业方面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想要在教育改革这一大背景下开创一支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内部必须对计算机专业PLC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二、加快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必要性

(一)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和社会人群需求量的加大,近几年,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普及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但是对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却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维修和解决。尤其是PLC编程中出现的状况,甚至让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士也无计可施。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从而使企业发展中类似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作为高校,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改变PLC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PLC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其实,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理念以及加快教育改革工作提出之后,对每一个计算机专业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二)改变传统的PLC教学模式

以往,高校计算机专业PLC方面的课程教学模式都比较传统,比较典型的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将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最终只会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对PLC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比如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凭借其形式变化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和优势,牢牢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增强他们的思维以及创新意识。与此同时,也使学生对相关PLC的理论知识掌握变得更加牢固,进而提高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的效率。说到底,这一系列教学方法的变化都是对传统PLC教学模式的颠覆。

(三)充分调动学生对PLC知识的学习兴趣

PLC是计算机教学专业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中时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前半堂课上积极听课,后半堂课上则表现得心不在焉,从而也使得整个计算机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枯燥乏味,不利于PLC相关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

实际上,高校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通常都是比较被动的。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必须要对PLC这样枯燥的教学课程方式进行转变,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比如,在课堂上,尽可能通过PPT展示PLC的外部结构及外部设备;或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讲授控制输出类的基本指令OUT、SET。这样的方式既能调动高校学生对PLC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推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教育改革。

三、PLC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难以满足社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随着现代市场的成熟发展,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对于PLC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变得尤为迫切。尤其是随着现代企业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相应地也对高校在PLC课程上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PLC教学内容和方式依旧难以满足社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调查发现,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PLC理论知识,根本不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至于学生毕业之后根本不懂得如何完成编程、系统控制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不利于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事业的发展,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对于人才的引进和需求。总之,教师在进行PLC课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做到与时俱进。

(二)极度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源

高校PLC方面的知识教学,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但是由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都相对比较差,以至于长期得不到教师和院校的高度重视,从而导致以下两大教学资源的欠缺。

首先是教师资源的欠缺。总体而言,高校计算机专业从事PLC方面知识教学的师资力量是参差不齐的,一些教师不仅不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就连教学方式也极为落后,以至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尽职尽责。比如教师在教学《PLC技术基础》这一门侧重实践课程的时候,由于对相关问题分析得不到位,难以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掌握到重要的内容。

其次是设备资源的欠缺。众所周知,PLC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但是很多高校由于获取资金的渠道极其有限,无法购买相关的器械设备并建立PLC实验室。除此之外,一些院校虽然能得到部分企业的支持,却把资金投入到学校翻修等不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中,最终导致该专业的学生难以获得实践的机会。

总之,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校在PLC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资源不足的问题,而这无疑是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

(三)专业教学体制问题众多

虽然高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PLC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

首先是教学观念的深入影响。虽然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再面临较大的考试压力,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旧单一,陈旧,尤其是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完全不顾其是否科学,依旧把理论教学和成绩等硬性指标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素质道德教育的培养。长此以往,该专业的学生思维就会被禁锢。

其次是教学课程设置得不合理。虽然高校在PLC教学中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样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之中。不过研究调查发现,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还是更偏向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并不注重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有效衔接,最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变得很差,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他们今后就业的。

四、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一)PLC教学方法将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大背景下,PLC相关方面的教学方法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一体化,主要指的就是能力培养、技能训练、综合素质这三方面的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整个课堂中往往是理论课与实践课交叉进行。不过,鉴于PLC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应该是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而理论教学则应该是为实际应用服务的。

所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围绕PLC技能训练实验、PLC综合课程设计训练以及PLC控制系统设计这三个主要实践环节来完成的。通过这样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顺利地完成PLC的正确选型、PLC的程序设计与调试、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的整??过程。总而言之,在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值得期许的,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提高技能、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PLC教学方法将呈现出立体化的发展趋势

所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实际上强调的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并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在计算机专业PLC方面的教学内容,则是将教材、教学参考书、多媒体课件、现代化实验平台等融为一体。比如: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这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就可以将课内讲授和课外自主式学习实现有机地结合,这样也能促使教学内容互相渗透,进而突出PLC基本原理、基本编程方法及基本技能等相关内容学习的重要性。总而言之,立体化的教学方法模式一旦形成,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之上会更加注重PLC教学内容、方法、实验、技术与生产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也更加利于提高学生运用PLC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PLC教学方法将呈现出案例教学的发展趋势

案例教学法其实是计算机专业课堂上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生动有趣而又形象的教学案例,学生能够深刻地领悟到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PLC课程的教学课堂上,将会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

实际上,案例教学法就是将一个个生动的单个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体现在PLC课程的教学上,就是将PLC的定义、指令、程序设计的方法由枯燥变得生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带式运输机普遍应用于金属矿物输送、煤炭输送等工业环境中,而为了防止启动或停止时物料在系统中堆积起来,甚至损坏设备,在物料输送的过程中,各设备间必须要按照严格的顺序启动和停止控制。

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该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首先对学生进行控制过程的仿真演示,除了使用欧姆龙CP1E-N40型PLC为控制器,还要利用组态王软件制作监控界面,以此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系统的启动过程和停止过程。由此可见,将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到PLC相关课程教学中,学生能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

(四)PLC教学方法将呈现出任务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

PLC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知识,教学方法即便要做出调整,也要注重完善相关实践性方面的知识教学。为此,教师可以以布置任务的形式加强PLC知识的教学。比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完成PLC应用调查报告;引导学生围绕课前提出任务完成PLC程序设计或实用小制作。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实验调查,甚至对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不过,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所围绕的知识内容都是PLC方面的教学,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任务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围绕“完成一个PLC应用系统”这一任务为主线,进而展开对问题的层层探讨。总而言之,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

(五)PLC教学方法将呈现出多样化评价的发展趋势

PLC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实际上也是教学方式改变的一大体现,主要表现为将PLC理论课程成绩和课程设计考核的评定分开进行。

其中,理论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包含四个部分:一是平时成绩,指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出勤及课堂提问回答的表现;二是实验成绩,指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完成课程实验中所规定的实验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所提交的实验报告的具体情况;三是调查报告成绩,即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PLC应用调查报告相关的情况;四是学生最终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

至于课程设计考核,其目的就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让他们明白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其最终成绩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平时成绩,指课程设计出勤及工作态度,这只是最基础的考核内容,除此之外,还有系统软硬件设计、系统安装调试、设计资料整理、答辩成绩。

无论是理论考试还是实践考试,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否得到有效的培养,说到底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总而言之,教学评价多样化模式的出现,对学生成长、教师教学以及PLC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在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尤其是各种应用于PLC的教学方法开始变得更加新颖,进而有效提高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水平,同时也利于为社会企业培养出更多PLC方面的专业人才。众所周知,PLC专业课程是计算机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相比于其他课程,它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性专业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浅析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篇2

(一)对舞蹈受众碎片化的理解。所谓受众,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网页浏览者等。1受众是不同的个体,由于时代、民族、 职业、地域、年龄、性别乃至个人经历、修养、心境等因素, 使受众者对作品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这些心理感受必然影响到受众对作品的接受。“碎片化”的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对碎片化的研究最早见于上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文献中,2也是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

在碎片化市场下,社会的分层化日益突出,而随之产生的舞蹈受众碎片化现象也相当严重。笔者认为舞蹈受众不是舞蹈传播者的侍从,可以任意驱使,而是某种意义上的主人, 具有很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和对作品的选择、 理解与判断能力,并不轻易被舞蹈传播者任意支配。对于欣赏者而言,可以选择感性的欣赏,也可以选择理性的欣赏。 那么,为何会产生受众碎片化呢?笔者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研究有所帮助。

(二)形成舞蹈受众碎片化的原因。1.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指社会上的各种事物,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群体、 社会交往、道德规范、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影响舞蹈受众碎片化最重要的因素是不同民族的地域因素。我国地域辽阔,拥有56个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与民族文化的差异,少数民族的舞蹈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而且民众都能歌善舞,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舞蹈。正是因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种类繁多,从而导致受众群体分散,碎片化十分严重。如在欣赏者看来,北方的秧歌就绝对不同于南方的花鼓灯,藏族的锅庄舞也与傣族的象脚鼓舞迥然不同。所以,要想缓解地域因素给舞蹈受众带来的碎片化,就需要创造具有民族性的舞蹈艺术,这样既有利于民族舞蹈的发展,也可以扩大受众面,尽早解决受众碎片化的问题。2. 个人因素。人是社会中的人,在受社会影响的同时,自身的个性发展也决定了舞蹈受众必然产生碎片化。第一,不同年龄群体导致舞蹈受众分化严重。以年龄属性作为分析对象,是我们了解舞蹈受众碎片化的基础。比如:儿童只会觉得舞蹈《拔萝卜》好看、好玩,青少年对街舞等一些潮流舞蹈情有独钟,老年人则会认为舞蹈《东方红》《洗衣歌》能使他们热血沸腾。由此看来, 不同的年龄层次分化会产生不同的受众群体,所以舞蹈作品的创作者也要更多地考虑到年龄所带来的舞蹈受众变革。第二,不同的审美态度对舞蹈受众碎片化有明显的影响。所谓审美态度,就是对艺术作品采取一种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一部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否被全部人接受,这是一个未知数。审美态度在舞蹈接受中是一种审美能力,欣赏性的审美使受众被作品的意趣吸引,并且在审美层次上展开想象和情感活动,而批判性的审美往往带有比较明确的功利性,不仅不会被舞蹈作品吸引,还会对舞蹈进行批判,不断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受众碎片化对舞蹈的现实影响

首先,受众碎片化必然会使舞蹈节目的内容多元化,更能满足受众的需要。近年来,舞蹈事业蓬勃发展,倡导“快乐舞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源于生活的素材都可以创造成舞蹈。比如反映家庭现实生活题材的舞蹈 《家》和《如果爱》,体现儿童生活的《我可喜欢你》等, 任何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是舞蹈追求和向往的,不论是现实美或是现实丑,经过艺术手法加工后,都能成为有情感的肢体动作,同样可以震撼心灵。尤其是近些年兴起的《舞林争霸》等真人秀舞蹈节目,通过电视媒体传播,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

从另一方面来说,受众碎片化使舞蹈不再精益求精,为了追求市场利益和所谓的“票房”,以满足受众的兴趣为标准,水平较低,导致舞蹈内容庸俗化和同质化,降低了舞蹈的文化导向作用。更有甚者,为了使受众数量达到最大化, 就要取悦、迎合受众的口味,将舞蹈艺术“低级化”,大量复制单一、肤浅的内容,无任何情感意义可言。由此看来, 我们必须尽早解决舞蹈作品庸俗化和同质化的问题,为舞蹈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市场。

三、以受众为本,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

(一)保证舞蹈的核心受众,增加潜在受众。所谓舞蹈核心受众,是指一个舞蹈最主要的收视群体。准确地分析和研究核心受众,研究舞蹈怎样定位才能吸引和保持核心受众,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舞蹈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东西,多数欣赏舞蹈的人是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和老师以及舞蹈研究者们,他们就是舞蹈的核心受众群体。舞蹈的创作要以核心受众的诉求核定自身高度,同时也以自身的诉求定位核心受众,保证和维护好核心受众,提高其忠诚度是舞蹈进行传播的基础。舞蹈的创作并不可能针对所有受众,也不能以所有受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但是,可以在具有稳定的核心受众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潜在受众,丰富舞蹈内容,以群众为本,更加贴近真实生活,把高高在上的舞蹈艺术与大众生活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雅俗共赏,从而扩大舞蹈受众群体。

(二)提高舞蹈对受众角色的人文关怀。在当代舞蹈界, 人文关怀作为一种舞蹈创作理念已不是生僻的术语,然而, 能真正理解并做到人文关怀的却并不多见,很多只是停留于表层。舞蹈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必须通过提高创作者自身的文化品位、塑造人文的舞蹈品格来自救。

现实题材舞蹈《父亲》就是一个融入人文关怀的最典型的例子,它用群体舞蹈形象集中塑造了退休老人的心理情感与性格。舞蹈的最大亮点在于编导关注民生,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在动作语言和服装的设计上追求质朴、贴近生活。这样朴实的舞蹈,表现了人世间最能打动人的父女之情,触动着受众的内心,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跟着它动情,这无疑扩大了受众面。可见,能感动就能融入,只有能触动人心的舞蹈作品,才是大众所喜爱的。

(三)加强市场调研,坚持走受众碎片化“专业型”路线。 受众是舞蹈传播的归宿,想要吸引更多的舞蹈观众,就应该确定哪些内容题材能引起多数人的兴趣,寻求题材的热点, 从而扩大受众面。成功的舞蹈作品应该能准确把握受众的观看欲望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在前期做好市场调研,要科学合理,根据自身舞蹈的定位、观众的喜好来确定不同受众对舞蹈的不同要求。

在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后,舞蹈就要融入社会开拓市场,碎片化带来的是一种机遇,它或许能成为规范舞蹈市场的一个有效手段。碎片化产生的是分众化趋势,在面对众多不同的受众群体时,笔者认为必须坚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就是走碎片分众化的“专业型”路线。所谓“专业型”路线, 就是要强化舞蹈队伍素质,以提高舞蹈创作者自身的文化与专业素质为本,精钻舞艺,精益求精,把目标锁定在具有特定需求的小众市场,创作优秀的舞蹈作品,让每一个舞蹈都成为精品,都能实现舞蹈自身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隆萌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屈一峰.浅谈受众的艺术需求[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浅析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微课 大学英语教学 实践与应用

一、微课的涵义

微课是以“一分钟演讲”为基础,通过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微课的引入者是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关研究人员又进一步丰富了微课的教学内容。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广泛的应用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当然,也还没有形成对微课程的统一定义。现阶段,大家对微课的认知还是以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的,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是某个教学环节进行讲解、进行记录的简单的教学活动。笔者认为,所谓微课是以短小的视频为基础,将整门课程切割成若干个单元,并将其化整为零的教学模式。微课被引入我国以来,以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

总的来说,微课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微课这一教学模式是以短小的视频为基础的,因此,微课上课时间非常短暂,往往在10分钟以内。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课的效率。众所周知,学生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很难从始至终一直集中注意力,这就导致学生在授课结束后,记住的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授课内容。微课的应用则有效的改变了上述问题,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其次,微课内容针对性较强。微课主要是在短时间内对一个或是两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只要学生有一部手机或是一台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微课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微课一方面可以通过PPT的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简短的视频表现出来,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赢得了广大高校大学生的青睐。正因如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组织微课录制,从而为高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方便。

二、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现状

虽然,现阶段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大学英语课堂中来,且相关部门还提出了多种举措来实施网络教育和多媒体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英语课程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具体来说,现如今的网络教育和多媒体教育仅仅是将实体课程搬到了网络,虽然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的魅力,难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教师“不在场”,导致很多高校大学生在听网络视频的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有的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还会出现睡觉、打瞌睡的现象。这样看来,所谓的网课其实就是将人的灌输转变为机器的灌输,学生厌学的现状还是难以改变,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还是难以提高。

三、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课堂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微课是一种视频教学,教师在教学的导入阶段、重点难点教学以及课后拓展方面都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这样,一方面能够使枯燥乏味的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其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具体来说,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复习旧课。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实际出发,依照英语教学的要求,制作相应的复习视频,这样有利于学生课后观看,巩固以往所学过的知识。在英语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制作微课的英语教学内容有很多,包括专业术语、专业性词汇等等。

其次,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根据英语教学的需求,在授课之前设计新颖的问题,制作精美的视频作为课堂导入,这样,可以有效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很多专业知识应用到视频材料制作上面,这样有利于学生顺利的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再次,难点教学。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广大高校大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既涉及专业知识又涉及语言障碍,不仅如此,在学习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难点,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以视频的形式记载下来,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最后,拓展练习。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点、课后习题、阅读材料,以微课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并提醒大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拓展知识的覆盖面。

2.自主学习。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首先,微课时间短,内容精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更容易吸引广大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通常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学所阅读的文章往往篇幅很长,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教学内容进行条块分割,则能够为大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微课时间较短,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果能够学会一些知识,也能够使高校大学生充满动力。

其次,微课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微课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只要具备一部手机或是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极大的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完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最后,微课的学习方式针对性更强。微课适宜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实际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不仅如此,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重复播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这样,可以迅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微课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1.打造内容完整、系统连贯的微视频链。高校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授课之前,应当制作两种类型的微视频,一种是知识型微视频,另一种是实践型微视频。知识型微视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教学内容的引进,二是项目预备知识,三是课程的拓展。在上课之前,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对教学内容以及预备知识进行了解,而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微视频进行课后拓展,这样,既能够提高整个高校英语教学的效率,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知识型微视频相对应而存在的是应用型微视频,这种微视频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项目实践过程,二是训练重点分析等。英语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微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理论知识的提升打下坚实而又牢固的基础。

2.以传统教学为基础,不断丰富微课的教学内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微课其实就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着重注意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实体教学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以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能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深入的了解课堂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制定相关的训练资料,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打造微课教学互动平台,提高教学效率。高校英语教师应当打造一个微课教学互动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将微课内容发布到平台上,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只有这样,高校大学生才能够在授课之前或是授课之后实现自我学习。教师通过微课教学互动平台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实现相互交流与沟通,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出来,实现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活跃了课堂氛围,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英语网络“讲”堂和现实“学”堂的双向构建。因此,微课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将微课同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微课的积极作用,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晓,李智高.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44-45.

[2]欧阳志群.微课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教学刊,2015,15:85-86+88.

[3]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8:159-162.

浅析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篇4

三网融合背景下未来的数字化电视终端将会在功能上更加强大,每一个电视机的厂家所推出的数字化电视功能将会存在差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以及智能化趋势发展。数字化电视终端的硬件SoC芯片系统在未来设计中将不会涉及操作系统之上的部分,仅仅是专注在芯片性能研究以及稳定性上。从AMD以及Intel的发展历程上来看,更加专注芯片的性能稳定,甚至不涉及BIOS系统。与我国的情况不同,从制定标准减少争议上进行考虑,可以从靠近芯片BIOS层面进行定义,从而减少分歧与利益集团的无谓争斗。若每个芯片厂家在制作过程中都有相对统一的依据以及标准,则有助于芯片发展的良性循环,若多个SoC芯片设计公司可以在高端的SoC芯片上面进行竞争,则运营商不仅可以得到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数字化电视终端产品,而且还能够形成开放化的公平竞争局面,进而打破其封闭状态。

3.2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电视终端在软件上的发展趋势

从某种程度上讲,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的中间件平台与传统数字化电视背景之下的具体要求是存在明显不同的,可以支持三网融合的相关中间件平台应支持互动性的电视业务以及跨行业领域的相关服务,同一个应用可以在不同的终端中使用,或者是在不同终端中存在不同应用风格,从而提供整套服务,也为中间件的运行提出了全新要求。从软件角度出发,仅仅实现BIOS层面的开放性是远远不够的,其应用层API的标准化以及开放是不可或缺的。目前,由于CA技术等框架原因的限制,数字化电视软件在终端技术上仍然是相对封闭的。CoogleTV所推出的Linux开放平台以及Android操作系统数字化电视嵌入式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运营商的业务加载问题,从而吸引了大量国内数字化电视终端企业的跟进,这也标志着未来的三网融合下数字化电视终端技术开放式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方向。值得说明的是,我国是完全有能力使国内的部分终端企业进行联合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开放式数字化电视终端嵌入式软件的。

4结语

总而言之,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电视终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一项复杂性以及专业性都相对较高的工作,关系到我国数字化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三网融合的背景条件下,广电运营商们要更大范围地来充分考虑中间件的业务平台,并在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推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在数字化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国情,规范数字化电视产业链每个环节的操作技术标准,从而建设世界性的且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性信息网,进而促进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电视终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惠清.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数字电视终端技术发展[J].电视技术,(4):1-3,9.

[2]李新国.地面数字电视终端现状及智能电视安全技术发展[J].广播电视信息,(4):30-31.

浅析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篇5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教师角色 转变策略

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地发展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信息化时代给教育领域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使教师不得不审时度势,一方面要继续肩负教书育人的传统使命;另一方面,应及时把握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方向,有效地应对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各个环节的冲击,从而在信息化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使教育更好地发挥出其育人的价值。

一、教师角色转变的必然性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信息时代的网络世界里,教师与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上课、做作业、上辅导班也不再是学生巩固学业、提升自己的唯一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手段如计算机、手机、远程视频等获取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近年来慕课的大规模来袭,使得学生仅用一台电脑就能修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些颠覆传统教育观念的学习方式更加提高了学生对自身知识增长、智力发展的自主性,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在信息化时代尤其如此,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在课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已经获取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以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教学效率。

(二)师生关系的变化

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教师的角色被严格地限定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这种教育虽然有助于培养学生尊师守纪的良好品格,并且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地获取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但学生完全被培养成为一台台的学习机器,其自主性、批判思维、创造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和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才的需要。再者,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能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优胜于教师,这也对教师“知识权威者”的形象产生冲击。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下,一方面应当继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则要大力提倡“教学相长”的民主型师生关系。正如《师说》中所言:“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尤其是在当下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更应明确自己的角色,以更加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交流思想、探索知识,通过与学生开放性的互动达到学生和自己各方面发展的完善。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自清末民初我国引进班级授课制以后,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就一直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虽然它对于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无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无法落到实处,同时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班级授课制自身的缺点也使得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选择、教学手段的灵活性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实施受到限制。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尤其是受“应试”的驱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屡见不鲜,由此造成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学组织形式也开始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有形的教室中,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极大地扩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对学生进行授课、指导、答疑和反馈,同时教师也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个性化辅导。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尽快适应这种虚拟空间内的教学方式,以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应然

(一)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利,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授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而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获取学习资源的意识和习惯。2.教授学生搜索网络教学资源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检索、识别、筛选、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3.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利弊,增强学生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自觉性。

(二)学生成长的对话者

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师生交往沟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自由的空间,教师能以一个更加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通过一些网络社交工具,教师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内心世界,并且,通过这种虚拟的交谈方式,学生也更容易对老师敞开心扉,这对于学生健康人格及良好生活情趣的塑造都是十分有益的。教育信息化所催生出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适当地放下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姿态,以一个朋友的角色陪伴学生健康成长。为此,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上学习状态,还可以在课下利用互联网远程教学为学生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疑难困惑。2.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地使用社交工具结交朋友、建立人际关系,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相互之间的互动与分享。3.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避免过于依赖技术的支持从而出现情感分离的现象,产生虚拟与冷漠的情感效应。4.通过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思想,不断修正学生拥有的不恰当观念及行为,在与学生的谈话中融入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之下,教学组织形式以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以及管理自动化对班级授课制产生了冲击,尤其是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需求。这一系列的变革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课程的建构者,更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作为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利用互联网密切关注教育领域内的热点问题,把握新形势、新变化,学会分析研究各种理论的教育教学价值,并能将先进的教育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2.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解决的策略。3.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教法和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善于从教学反馈中总结经验,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4.增强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意识。

(四)终身学习者

网络信息时代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知识每时每刻都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进行更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长的对话者以及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自身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新知,才能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信息时代终身学习者的身份对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1.学会使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获取教学资源,并能将优异的信息资源整合到教育教学中。2.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真实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如:能够熟练使用powerpoint、dreamweaver、photoshop等软件呈现教学内容,能通过电子白板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化、生动化和个性化,能够运用平板电脑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反馈。3.在通过培训和自学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也应当不断完善和充实学科知识、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

三、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教师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所应该做的首要之事,只有在思想上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断探索出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活动中的方法。首先,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更应该受到重视,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成为其自身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做到“学问思辨行”相结合。其次,教师应该转变“授人以鱼”的思想倾向。21世纪真正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如何学习的人。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且能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现有知识水平以及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再次,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观。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逐渐转变终结性评价方式,而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要更加注重整体性、全面性、发展性。

(二)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为了在信息化背景下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付诸实践,教师必须通过专业发展教育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教师所应具有的信息素养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如:文字处理、因特网基础、文稿演示、网页制作、课件制作等,也包括教师搜索、甄别、分析、处理、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在职前教育中,教师要修习教育技术等相关课程,掌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在职后的继续教育中,教师应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逐渐完善综合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通过亲身实践来增强信息意识的敏锐性,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熟练性。

(三)树立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负面效应。如:网络上五光十色的图片和视频容易使学生分心,各种垃圾信息将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树立起信息安全意识,做好引导学生在信息化的海洋里进行探索的指路人,增强学生的辨别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在课下自学的过程中能合理选择优质信息资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传播的负面效应。此外,教师自身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也应善于甄别网络课程资源,及时过滤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教育教学活动。最后,教师应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在引用其他教师的网络课程资源时不应私自窃取,而应该标注来源,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浅析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篇6

与布局规划调研

一、本县城镇化的总体趋势和突出特点

(一)巧家县区域基本情况

巧家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东接鲁甸县,南连曲靖市会泽县、昆明市东川区,西与四川省宁南县隔江相望,北临四川省金阳县,是出入滇川大通道。县城距省会昆明市280公里,昭通市225公里,成都市450公里。县境南北长98公里,东西宽157公里。金沙江环流于县境西北,牛栏江萦绕于县境东北,滇东北最高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41米的大药山主峰屹立于县境中部。巧家地处攀西经济圈腹地,连接昆明滇中经济圈,是钥启金沙江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门户,是上承乌东德,中居白鹤滩,下启溪洛渡、向家坝金沙江中下游四大电站的关节点,是内地与云南之间“交通走廊”、“文化走廊”、“经济走廊”的辐射地带,是中西部地区从陆上南下经四川进云南与东南亚各国交往的门户、桥梁和纽带。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形成了独特的“两江一山”地貌。亚热带与温带共存的高原立体气候比较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下桃花山上雪、一日之行四季衣”是巧家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

巧家县城由来已久,古有堂琅之称,近几年,城镇规模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城市结构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在住房、交通、环境卫生等方面已有所改善,但与全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及要求差距还很大。

(二)巧家县2020前城镇化进程分析

区域的竞争是城镇的竞争,城镇的竞争又体现为区域中心城镇的竞争,因此在区域城镇系统中,中心城镇也就担负着辐射和引导区域整体发展的关键职能,中心城镇的综合实力愈强,主导职能愈突出,则该城镇系统的中心趋势就愈明显,也就对区域发展的推动力愈大.针对巧家目前形成的“弱城弱镇”、中心城镇带动辐射能力薄弱的现实,未来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城镇规模等级与空间组织结构,强化中心城镇地位和作用,形成合理的中心地体系,增强城镇系统功能,从而提高城镇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强县城的发展,扩大规模,增强集聚能力,成为13万人口的城市,形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优先提升巧家县城的中心地位,培育为一个能够卓有成效地辐射带动整个县域,形成昭通南部重要的发展极;扶持大寨镇、老店镇(中心镇),形成县域重要的增长极,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县域次中心,带动县域片区发展。重视一般建制镇集积聚效应的提升,形成带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据点,从而在整个县域形成不同层次、紧密联系,互动发展的区域发展中心体系与中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城镇化道路。

(三)巧家县城镇化的突出特点

白鹤滩电站的建设,给巧家城市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巧家城镇规划巧家县城空间结构为“一湖一岛三区”形成沿交通干道发展的依山面水、城景交融的亚热带湖滨城市。“一湖”即为位于县城东面的白鹤滩水;“一岛”即为县城南面的邱家梁子。待水库建成后,将形成一个背山面水的岛屿,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作为旅游发展用地;“三区”即为蒙姑的工业片区、中部的老城片区及其南面的新城片区;“交通干线发展”:县区主要沿白鹤大道和该线后的过境公路这两条南北的道路呈带状发展;“依山面水、城景交融”:依山,就是背靠玉屏山;面水,就是面向白鹤滩水库。形成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互织的亚热带湖滨城市。届时,巧家县城人口固定预计可以达到13万左右,加上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目前县城的中小学校以及职业中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巧家县城至少要增加高级中学两所,初级中学一所,县直属小学两所、县幼儿园三所、扩大现有的职业中学办学规模,这样才能基本满足当前日益发展的城镇化带来的办学需要,才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

二、城镇化进程中教育改革发展与学校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速城镇化引发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近年来由于我县城镇化发展迅速,但是教育配套却相对滞后,目前我县城区仅有公办幼儿园一所,小学三所(县直属二所,镇属一所),初级中学二所,高级中学二所,职业中学一所,除高中和职业中学现阶段勉强满足办学外,小学和初级中学均已远远不能满足办学需要,以初级中学为例,县城仅有巧家县第三中学和第四中学两校,根据2011年春季学期教育统计数据,第三中学占地55.2亩,校舍建筑面积13576㎡,教职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室99人),有教学班36个,学生2443人,平均每班学生68人;第四中学占地31.06亩,校舍建筑面积14556㎡,教职工106人(其中专任教室88人),有教学班29个,学生1940人,平均每班学生67人。参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标(建标109-2008)》标准第三中学占地需要124.53亩,差69.33亩,校舍建筑面积需要37402㎡差23826.33㎡,第四中学占地需98.89亩,差标准67.83亩,校舍建筑面积需要29701㎡差15145㎡;按照城市中学师生比16:1计算,第三中学需教职工152人,差41人,第四中学需教职工121人,差12人。两校的班级学生也严重超过45——50的标准,其他生均占有量如图书、实验器材、计算机室、实验室等也严重不达标。

学龄人口流动规律及政策分析

流动人口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各城镇出现的新的人口问题。近年来流动人口已进入家庭化阶段,“举家进城”已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广泛参与城镇建设,其未成年学龄子女也随之进城,他们子女的就学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根据调查:

流动人口子女流动性大,入学率低。流动人口在城市期间工作更换频繁,一般未成年孩子随父母流动,随着父母工作岗位的变换,居住地也变换频繁,造成孩子上学难。不少学校反映,流动人口学生流动性大,有的学校学生年流动率在30%以上,这种状况使部分流动人口子女难以得到适龄教育。

政策扶持缺位、空位现象严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现行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即向适龄学生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应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解决,教育经费预算也是按照户籍学生人口数由县(市)区财政下拨。而流入地政府没有用来承担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教育的专项资金,所以从政策上说,对这些孩子的入学,流入地政府不负主要责任。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不能得到流出地、流入地政府的支持,流动人口子女难以享受到城镇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子女入学一切都得靠自力更生,靠找个人关系。

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理念都在这个过程中大为改变,人民对办学的要求已经不是人人有学上,而是从有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改变为人人有好的学校上,有享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在这种理念下,办“重点学校”办“名校”成了一些学校的办学理念,甚至地方政府也有意扶持这类学校,久而久之,好教师流向“重点”、“名校”,优质生源挤向“重点”、“名校”,所谓“重点”、“名校”学生挤破门槛,人满为患,农村学校门可罗雀,形成恶性循环,使“教育公平”成了一句空话,也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反而使更多的人享受不到优质教育。“重点”、“名校”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最大的瓶颈,办优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最薄弱的环节。

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问题

土地资源是有限资源,在今天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越来越紧张,大中城市寸土寸金,小城市也毫不逊色,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标(建标109-2008)》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24班制(1080名学生)需用地34226㎡(51.33亩),农村寄宿制中学24班制(1200名学生)需用地41370㎡(62亩),城市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参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标(建标109-2008)》,我县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达标。譬如上面列举的巧家县第三中学和巧家县第四中学的占地两校均不及标准的一半,而随着巧家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城区学校数在“十二五”期间高需要建设二所搞中、二所初中、二所小学、三所幼儿园,根据相关标准估算,约需土地560亩。这就需要政府有勇气放弃土地带来的巨大利益,做教育好用地规划、解决教育用地难的问题。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随迁教育的问题 流动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多数为初中、小学水平,他们来到城市后,切身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据调查,93.2%的人认为“孩子没文化,今后就没出息”,95%的人不愿意自己的下一代将来成睁眼瞎,再当打工仔,自己再辛苦也要让孩子上学,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上学。很多农民工认为,“大人赚钱全部为了孩子”,改变了以往“赚钱为了造房子”的传统想法。所以农民工子女有迫切的上学的愿望,但是由于城市的教育资源是统筹安排的,也是有限的,在这中状况下如何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呢?笔者认为:

首先,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应该在城市、城镇和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之间达到基本的均衡,力求实现城乡居民子女受教育机会均等。

第二,大力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让农民工的留守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第三,对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措施。

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应与本地居民子女就学待遇同等,教育经费预算由以往的按户籍学生人口数下拨的原则改为按在校学生人数下拨,鼓励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吸纳学生,不足部分从收取的城市建设管理费中提取部分经费予以补足,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

非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也要有合理保障。农民工所在城镇应考虑农民工素质、技能、进城时限及对GDP和纳税的贡献,在其具备在城镇生活和居住(含租房)的基本条件时,可以为其解决户口问题,其子女就学问题也就解决了;对于临时进城的农民工随带子女非义务教育的就学问题,在由所在城镇地方财政承担主要经费的前提下,流入地的城镇学校有权根据学校的学生容量决定是否接受其入学,如能接受,则其费用应由户口所在地拨付当地标准的人均教育成本款额,再由家长补足该城市与户籍所在地教育成本的差额来解决,既不应由该城市地方财政承担,也不应收取择校费。

四、城镇化与学校布局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研究室主任杨银付说“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前,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反之农村人口下降,对如何布局校点,整合教育资源,确保教育公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有助教育的发展 由于大量的人口涌进城市,农民工举家进城,导致城市人口增长,适龄入学人数增多,这就意味着城区学校数要增加,规模也更大,这对集中优势资源办学是一次机遇,同时由于城市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饮食、住房条件等大大好于农村,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安心从教、乐于从教。所以无论是教学设施、师资力量都会较好,在这样的条件下,优质教育就有了前提和保障。

合理的学校布局可以推进城镇化建设

由于城镇筹措教育经费多种渠道比较畅通,学校设施齐全,教师稳定,相比农村学校而言,办学条件较好,符合上良好的学校,享受优质教育的理念,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就读,这些学生进入城镇后,需要解决吃住、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交通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拉动了城镇消费,刺激了城镇经济发展。所以根据城镇规划发展合理布局学校也是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五、城镇化进程中学校布局规划的策略和举措。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山、边、穷地区许多自然村布局过于分散和规模过小(甚至只有几户)的状况,在些地方修建学校是一种巨大浪费。不少希望工程捐助建在自然村的校舍因生源过少而弃之不用,就是应该吸收的教训。所以要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特点、教育发展水平等实际,按照高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的“两集中”原则,打破乡镇、村组行政区划的界限,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进行布局调整。

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分类别、步骤、年度推进校舍建设,有计划地撤并一些学校,比如“一师一校”,以及学生人数较少的校点,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推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和优化配置。

突出重点,发挥效益。结合实际,按照轻重缓急,相对集中使用好资金,优先改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重视配套实施,提高办学条件。在建设校园硬件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学生上学道路,低年级学生进校后的生活保障等问题。如为了方便较远的学生入学,应该考虑校车接送,对寄宿制学生实行配备生活老师及心理辅导老师,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因地制宜,多样结合。采取规模办学的寄宿制或乘车上学、或几个村分年级交叉招生交叉上学、两三个学校联合办学及复式教学,适当放宽教师编制,采用非正规办学辅助、部分科目的教师“走教”等多种形式进行办学。

总之,城市化的发展问题是关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发展的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素质,人们的整体素质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化的进程,它们之间涵盖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不是单一的,它需要地方政府的正确决策,有力的措施保障,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与参与„„。

浅析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篇7

一、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日语人才的重要性

由于越来越多的业务交往在跨国企业间进行, 因此, 外语人才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 外语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国际市场的供求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要充分利用企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品和采购各种生产要素, 而国际市场信息基本上是以外文发布的, 所以企业只有通过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才能获取这些信息。其次, 外语人才能够驾驭现代经济交易方式, 节约交易成本。现代交易方式是以信息网络技术和银行信用为依托的, 如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电子商务。外语人才能够熟练地运用先进的交易方式和手段, 进而为企业节约大量交易成本, 缩短交易周期。最后, 高素质的外语人才能够代表企业同国外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引进和吸收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经验, 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企业外语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随着国际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日本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在急速发生变化。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 日本企业必须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在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中日本企业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日本人是无法实现国际化的生产经营的, 应该不论国籍地雇用且活用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同时随着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各国经济的崛起, 各国的工资水准逐步提高且急速走向市场化, 日本企业从原有的海外进出以“生产基地”的模式逐步转向“当地市场化”的模式, 这就要求在中国的日资企业在市场开拓过程中, 雇用、活用了解中国市场需求和中国式的运作方式, 且具有较强日语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二、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日语人才需求的特点

日资企业需要的是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具有较高日语水平的优秀人才。具体而言, 日资企业在录用日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时非常重视毕业生的日语能力, 他们期待学生具备能够用日语执行和完成工作中的大部分业务的能力;在较高日语能力的基础上, 日资企业对于学生在企业中的适应性素质, 对企业的归属感, 以及长期安定工作的决心也是非常期待的;此外, 日资企业也希望毕业生是充满活力, 是能给企业内带来活力的人才。

各调查结果表明, 日资企业要求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大致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1) 商务工作中所具备的日语能力。包括针对不同对象和场合而分开使用的会话交际能力、电话和邮件等“非面对型”的交流能力、书写文章和整理资料的理解能力。

(2) 了解商务文化和商务知识, 包括对日本企业的组织性和工作方式的了解。

(3) 学生能初步具有作为“社会人”在企业中工作的“社会人意识”, 以及“社会人行动”的能力, 包括团队意识、规律意识、协调性和掌握商务礼仪等。

并且, 日资企业在以上三方面能力要求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了期待日语专业学生具备能够给企业带来活力、能够理解日本企业“异文化”的立场。

三、高校日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以往大学的日语教学较多地强调单一的语言学习, 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和素质能力的训练培养, 培养的学生知识面较窄, 视野和思路不开阔, 走上社会后常常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因此, 大学教学一定要紧密联系社会, 联系实际, 且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下功夫。

根据未来日语专业发展的方向, 一般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中除个别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外, 还设有各种语言基础知识、语言技能、翻译基础知识等专业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是体现日语专业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要求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进入大三年级后除继续学习相关日语课程、日本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日语水平外, 专业课程设置上可适当增加文化、国情、经济、国际政治等方面内容, 尽量体现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最新的信息成果的课程, 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跨系学习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当然, 无论是日语基础课程还是公共课、选修课程, 在建设过程中均要从学校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出发, 未经论证盲目开设课程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在课程设置上可采取压缩课时的做法, 实行“弹性学时”, 做到减时增效,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努力提高他们的应用和交际能力。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也要保护好内容的质与量, 注意教学内容在教学整体中的作用, 力求内容新颖, 切合需要。当前的日语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陈旧和更新缓慢的问题, 学校应给予人力、财力支持并依靠基层教学单位逐步更新知识, 以满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办学效益的需要。并且, 优化课程体系也要注重教材的编写。教材是反映教学内容的主要渠道, 学校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加强管理, 使教材能较好地反映语言规律和其它必要知识。

此外, 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民大学作了较好的探索。人民大学的日语教学特点是将双语 (日语和英语) 与外经贸教学作为本科生的必修专业课。为此, 大一和大二开设的都是“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课, 而到大三及大四高年级时则开设日本经济、贸易、金融、经贸谈判及函电等课程,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朝着经贸学科发展。学校还开设有模拟教室进行教学, 使学生置身于逼真的谈判场景中进行模拟谈判, 练习写函电文章。同时还利用该校文史哲和政经法综合院校的优势, 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 自由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其它专业, 鼓励他们听各种文科类的公共课和讲座,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视野,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日语教育的文化内涵和人才培养的趋势

当今世界, 文化学习和文化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日本文化进行深层次了解, 是日本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因为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我们都可以纳入到广义的文化中来理解和把握, 而且我们只有理解了存在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之根底的文化内涵时, 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上述各种问题本身。也就是说对于日本, 我们不仅要从政治、经济、历史和国际关系等角度观察和研究, 而且要特别重视文化的范畴, 从文化传统、价值观、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深入的探索。我们不仅要研究日本人的外部行为, 更要分析深藏于其行为中的思考方法, 了解其赖以行动的思想模式。简而言之, 就是要研究“日本”这一模式的文化根源。例如, 在谈到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局限时, 人才的流失是其独有的特点。通过对日企员工流失与欧美员工流失的比较, 日本企业员工主动流失率为17.86%, 被动流失率为6.61%, 主动流失率是被主动流动率的2.7倍。但与欧美企业员工随时面临被“炒鱿鱼”的危险相比, 日企员工的雇佣相对稳定。但为什么一些优秀的人才不愿在日本企业工作呢?他们往往有很好的人际关系、管理经验、教育背景及相当好的语言能力。通过调查和研究, 我们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不习惯日本的企业文化和日本式的经营作风。如果能在高校日语教育机关中适当地增设日本企业文化、日资企业就职指导、日语商务文书写作等课程, 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实际商务情况的技能, 又有助于学生了解日资企业和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还有利于培养他们进入企业工作的作为社会人“预备军”的基本素质。

高校的日语教育机关可通过多种渠道推动“产学合作”, 即建立高校日语专业和日资企业间有效的合作关系。一方面, 设立定点的日资企业的实习基地, 促使企业与高校共同培养学生。另一方面, 可进一步推动高校日语专业成为几家定点大中型日资企业的培训基地, 为日资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从而做到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拓宽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途径。

五、结论

综上所述, 单纯注重语言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新时代的发展。21世纪对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求迫使我们改变教学理念, 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和完善。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 各国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 作为交际工具之一的日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在这场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学科综合化、人才复合化和培养融合化的大趋势, 这也意味着日语教学面临着更高的挑战, 我们必须不断地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吕良环.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8) .

[2]肖坤学.经济全球化:外语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广州大学学报, 2001, (10) .

[3]杨艳.加入WTO后外语人才的需求与外语教育问题, 北方经贸, 2002, (5) .

[4]戴德忠.日语教育在中国[J].人民中国, 2004-08-03.

[5]卢贤梓.日语专业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6, (4) .

浅析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篇8

关键词:MOOC 课程建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知识经济、科学技术、国力竞争的挑战日益严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已成为各大高校奋斗的共同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涉及到师资队伍、教材课件、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方面面,他们整体决定了课程建设的好坏。因而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已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共识。

一、明确大学课程建设的含义

大学课程建设是指大学按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的各个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并形成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体系。课程是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案教材等有机组合来具体体现的教学活动,它既包括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也包括必需的教学条件和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1]。

那么什么是MOOC?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形成的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它突破传统课程时空上的限制,依托互联网使得全球的学习者在家即可学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课程,突破传统课程人数限制,能够同一时间满足大规模学习者,同时拥有较高的入学率和较高的辍学率,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2]。

MOOC的出现引导了课程建设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正是契合了社会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课程建设的构成,以此为立足点,站在国际化视野的角度上,探讨大学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寻求改革推进的根本办法。

二、MOOC时代的大学课程建设发展趋势

2012年MOOC元年的到来,社会进入全面普及信息化时代,对知识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知识搬运和应用,更迫切需要的是知识的创造和革新。高等教育必须要紧抓社会变革,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持续改革课程的结构体系,超速更新课程的先进内容,引领新的教育课程改革,从MOOC的风靡来看,有以下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1)因材施教,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

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大学教育方面都应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共同的目标。在引导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更需要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人生态度等方方面面负责;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因人而异的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强调个人的发展的同时,兼顾到个人与社会健康和谐的融合;保证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培养,同时更进持续改进,关注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2)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因此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需要的是他们开发新知识、建设新课程的能力。为此,各国普遍重视高水平师资引进与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如1983年,美国发表《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随之提出了影响较大的几大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报告,即《明日之教师》、《改革师范教育的呼吁》;自九十年代开始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运动以来,美国真正认识到学术素养对培养高质量学生的重要性,加快了教师教育的步伐,颁布了《明天的学校——建立PDS学校的原则》(1990)、《头等大事:为美国的未来而教育》(1996)、《科学教师师范教育改革建议》(1998)等教师教育改革文献,积极开展教师培训[3]。

(3)改进课程管理制度,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进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要求各大高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和优化课程管理制度,给课程教学提供无忧的条件保障和制度保证。教育评价方面,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都在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有效、科学的现代教育评价体系,深入评价反馈,持续改进的理念,真正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过去重考查的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学业成绩评定,如英国开始在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实施全国统一的考试与评价,其目的是加强对教育质量的跟踪监控

(4)革新授课方式,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国际化通用人才

2012年MOOC元年席卷全球的态势迅速成长壮大,现已有220多个国家600多万名参与学习者,动摇了沿袭数百年的高等教育模式。基于MOOC的教育改革亮点在于,它通过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交集起来,对学习者没有特别的要求,任何求知者,只要是对此方面感兴趣,都可以免费参学。

三、开展MOOC建设,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作为直接面向学生的基础的培养载体,它的质量充分表现了学校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学术层次的好坏。从而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结合MOOC建设,更新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教育模式,同时带动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运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平台,糅合全球精品课程,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对高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宣传展示学校实力,提升社会影响力。通过MOOC的推广,高校可以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示学校的教学特色,增强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知名度。

(2)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利用建设网络课程的机会推动教学资源整合与建设,完善课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与无缝连接。

(3)借鉴国内外建设经验,改善提高本校教学质量。通过对国内外其他高校优质课程资源的学习借鉴,完善和提升我校教学资源,进一步改善课程模式。

(4)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通过对网络课程的管理,监督学生课程学习统计数据,为教学建设、教学政策提供可靠改进依据。

参考文献:

[1]周岭.大学课程建设及其发展趋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163-165.

[2]张小帆.基于MOOC理念的高校就业指导课模式初探[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8):55-58.

上一篇:it行业个人总结下一篇:模型制作课程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