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背景
大学生自主创业背景、困难与对策研究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6年第8卷第4期
大学生自主创业背景、困难与对策研究
刘建设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C,646
1672—5344(2016)04—0065—03
201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做得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
动就业”。关于就业问题,关于自主创业问题,在前几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不同篇幅的或纲领性、或政策性的描述。从宏观上看,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缓解目前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增加社会财富等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从微观上看,自主创业可以磨炼大学生自
突出。相对于就业困难,自主创业则机会较多,项目选择余地较大。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经济进人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各级政府对极具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的支持、培育,会给毕业生自主创业带来机会。如“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刚刚兴起的新兴行业,由于其涉及的行业面极为广泛,大到风能、太阳能、工业电机,小到节能灯、节能家电等,并且代表了世界各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有望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起点。
(二)政府支持鼓励自主创业
为缓解就业压力,进一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完善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
各项服务,国务院相关部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xx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代会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将促进就业的权利、义务做了比较具体的认可,而且还明确规定保障自主创业的条款。2016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
身意志,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创业成功后甚至还可
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造福于他人,贡献于社会。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
(一)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而自主创业选择余地较大,自xx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
前景一度不明,经济发展、增速缓慢,以及我国高等
院校大肆盲目扩招等因素,致使我
国的就业形势一
直比较严峻。2016年毕业生总数为600多万,就业率官方数字为87%,理论上官方报告的就业人数里
面应该包括了名义上就业实则待业的所谓“灵活就业”等“被”就业的毕业生,实际就业率远没有官方
动;实施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对毕业生从
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三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合伙
数字显示的那么乐观,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仍然十分
【收稿日期]2016一07一12
汤黎虹,吴悦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制度资源考究.福阿金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4).
吴功海,王东升.大学生自主创业制约因素分析.山
东劳动保障,2016,(8).
等方面提供尽可能的优惠或便利条件,为创业者解
除诸多后顾之忧。同时制定、完善毕业生自主创业实施细则,制定配套措施,加强各部门协调。在创业
资金方面,政府可联合或组织高校、企业出资设立创
业担保资金,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担保,也可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对科技含量高、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等中小企业直接投资,与大学生创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可设立政府创业奖励基金,对好项目、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可实行创业奖励或贷偿机制。
(二)学校、企业给创业者提供更多锻炼、实践的机会
学校应加强自主创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上适当考虑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及融人社会的能力和意识。各高校应对有自主创业意愿并有一定自主创业条件的毕业生进行自主创
业培训,帮助他们熟悉有关政策法规,了解小额担保贷款手续,掌握经济管理知识,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激发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激情,逐步实现自主创业。结合毕业生的实际,合理确定培养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满足各类自主创业人员的培训需求。自主创业培训应与小额担保贷款、企业开发指导、企业发展服务、自主创业项目研究、市场前景调查、模拟自主创业实践等活动有机结合,努力提高自主创业培训成功率。企业则应利用现有资源,吸纳在校大学生以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方式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来,一方面给创业者提供
AStudyoftheBackground,the
曹国林.当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6,(11).
DifficultiesandCountermeasuresof
CollegeStudents7Serf—Employment
LiuJianshe
(InnerocationalBusinessMongoliaBusinessV
College,Huhhot-Inner
Mongolia-010070)
encoura—
—Abstract:Withthedeepeningofemploymentsystemreformandtheincreasingofuniversitygraduates。theem
ployment
ingserious.Torelieveemploymentstress-governmentisproblemofuniversitygraduatesisbecom
ginguniversitygraduatestostartself—employmentandsupplyingthemwithcertainpohcysupport.Inspiteofit;theenvironmentofuniversity
graduates’self—employment
isnotlooseandharmonious.It
isfacingproblemsanddiffi
cultiessuchasfunds。technologylimit-thedifficultyinimplementingpolicy-theself—qualityandabilityofstudents
etc.To
stead
dothe
jobselvesshouldactactivelybetter,government.school,enterpriseandstudentsthem
SO
as
to
promote
and
Keyself—employment.
words:self—employment;background;difficulty;countermeasure
1.背景知识与大学英语阅读的意义
英语阅读的内容反映在英语国家中的某些文化知识,从日常发生的故事到事物的说明都通过文化的形式来展示,从中体现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是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的生活就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地域的差异会造成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英语的阅读中会常常体会到在词汇的使用,在语句的含义,在日常生活用语中,在看待问题的思想上,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上等等,这些在英语阅读中能够出现的理解问题,都能体现出文化上的差异。
2.大学英语阅读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与就业联系的不够紧密
在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接受的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一定的脱节。一般都是,理论知识都是在课堂上教师教导的,实践的运用主要安排在课堂之外,大致是校外的实训,而在实训中,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训紧密结合,以至于理论无法真正的得到学习与掌握。因此,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进程与效果。
2.2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
大学英语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式经常使学生感觉到沉闷与无趣。学生上这种英语课时,会觉得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是一样的,并没有创新,同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2.3学生综合素质差异较大
由于每个学生的爱好兴趣不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对我们的教学实践带来了问题。一般来说爱好英语学习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好,其他的则是没有明显的效果。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学生之间领悟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都是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教师想要进一步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就要尽早解决这一问题。
3.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
3.1引入多样化教学方式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传统教学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大学英语如今的教学方式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改革与创新。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国外专业的英语发音等专业知识。或者利用现实情境的模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具体的实践,了解自己所学的不足之处。或者是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去真正的接触具体的工作,运用所学的专业性知识解决工作所遇到的问题,不断地提升自己,积累经验,使所学知识更为扎实。从此之外,变换教学场所也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鲜感,让学生首先对于英语产生兴趣,从而更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3.2多给学生制造了解英语知识背景的机会
多给学生制造一些与外国人接触的机会,在英语阅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懂的句子等等。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接触一些英语使用国的人群,与他们对进行一些交流就能够更好的来了解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在中国发生的一些趣事,了解他们国家与中国存在的文化差异。教师在课堂上面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英语国家的背景来进行教学,文化注入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英语学习的文化背景,从而更好的辅助学生英语课程学习。
3.3强化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单词学习方面,学生要对不同词汇的意思进行深入探究,在理解之后再记忆,每天都要定量式学习单词,然后隔天进行复习,反复记忆能更好地加深印象。让学生在词汇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能够记得更好更牢。对于英语翻译与国家翻译有颠覆差异的词汇和相近含义的词汇要进行分类记忆。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快速阅读,在第一遍的时候快速的进行浏览;下一步读的过程中进行标记,对重点的词汇和重点的语句,最后带着理解的问题来进行阅读,将问题还原到文章当中去。
结语
综上,国内外市场关于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改变现行教学方式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大学英语的教学必须注重文化参与,从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较强应用能力的技能型市场专门人才。
摘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多样化教学手段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辅助效果,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的创新改革,才能培养更多的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方面的人才。
关键词:背景知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小芸.英语阅读教学与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06).
[2]李艳飞.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3]刘姝.通过提高文化背景知识来提高英语阅读理解[J].科技经济市场,2013(03).
[关键词]大学;外延发展;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3-0086-04
On the background and prospect of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LIU Yao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Review,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Abstract: As China becomes the major country of higher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we should take the way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with quality promotion as the co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faces a variety of obstacles from ideological ideas to the mechanism system. It is clear that without reform, there is no way out; without touching the deep-seated problem, it is hard to see results. From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there is need to be improved urgently in the aspects of talent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service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The leading of the university to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is the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he foundation is talent training, the key i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core is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university; outside prolonged development;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我国大学扩招侧重于外延发展以来,尽管社会舆论对高等教育质量有很多质疑,但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没有人怀疑过。在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之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求大学尽快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吹响了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大学内涵发展的号角。
一、大学内涵发展:教育背景与面临问题
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在2012年第10期《求是》上,发表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文[1]。刘延东指出,“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面临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种种障碍,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拥有3100多万学生的2700多所大学中,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并不多。
(一)迈上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197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1988年达到3.7%,1998年升至9.76%。1999年,我国开始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接受高等教育的总人数超过2700万人,已经跃居世界之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同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的意见》,决定实施“质量工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从1999-2007年,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让更多的年轻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迈上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问题
2009年,“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提出了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尽管我国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之后,又面临结构变化、布局调整、质量提高、评价导向、制度创新等一系列更深层次发展问题,这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解决的问题。
刘延东指出,我国许多大学在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亟待加强的地方。有的地区和大学缺乏危机感紧迫感,改革动力不足,还没有真正把教育质量摆在生命线的高度,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压力不大,对提高教育质量缺乏战略谋划,投入的资源和精力不足。
(三)公众对大学内涵发展的看法与愿望
我国公众对大学存在问题的看法。2010年,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大学存在的问题有: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70.9%),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严重(61.0%),缺乏创新人才(55.8%),学术评价标准有问题(53.2%),缺乏一流的教育家(50.2%),管理不透明(48.6%)等。
我国公众对读大学的希望。大学扩招之后,一度出现了公众对上大学要获得什么的议论。2010年,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公众认为读大学的最重要收获有:获得独立思考能力(78.2%),掌握学习能力(58.1%),取得专业知识(54.6%)。
我国公众对好大学的愿望。2010年,中国青年报就公众心目中的好大学什么样的调查显示,71.4%的人首选“有独立自由文化氛围”,70.2%的人认为“对社会起到引领作用”,61.5%的人选择“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53.8%的人选择“培养出大量杰出人才”[2]。
二、大学内涵发展: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贯彻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学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也是大学内涵发展的基础。
(一)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的要求是,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大学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强化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强化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其次,要把握人才培养的三个着力点: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党和国家重视、全社会关切的一个重要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课题。
再次,大学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努力建设三大机制:建立杰出人才培养的特殊机制,如建立荣誉学院(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等)、基地班、实验班、小班化教学等;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协同创新平台来协同育人。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以生为本
大学要建立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满足学生需求,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努力培养个性化、多样化和复合型人才。
首先,把专业与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在选择中淘汰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不需要的课程,产生更多新课程、好课程,以丰富教学资源。
其次,把教师与培养模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通过挂牌上课,给学生选择好老师的权利。大学要形成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方案,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来选择,改变“千校一面,万生一格”的状况,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再次,把毕业方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允许学生通过学分转换,去适合自己学习的学校毕业,从而把好毕业关,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实行真正淘汰机制。这样学生也可以到其他学校毕业,形成因材施教与各美其美的动态平衡。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课堂、专业、课程与实践
教育教学是大学永恒的主题,面对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要求,大学只有在遵循其内在逻辑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坚持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制度,如浙大设立教学促进津贴,每年2000万,2013年就有500位教师获奖。努力建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3]。实行青年教师助讲制度,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行“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等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优化专业结构,建设特色和品牌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淘汰部分老专业,开设一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建立专业质量标准,引入第三方进行专业论证。制定好专业培养方案,实行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方案。推行卓越计划,实行校企合作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和卓越新闻人才等。
再次,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形成理论与实践、通识与专业、必修与选修结合的课程体系。增加通识课,适当减少专业课。增加选修课,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实践课,适当减少理论课。同时,要强化实践育人。重视产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改善校内实验室、实训室条件。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教育。
三、大学内涵发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大学内涵发展龙头在学科与专业建设,关键在科学研究。学科与专业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的环节,是影响大学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4]。
(一)学科与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办学定位上,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清晰的办学理念。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有巨大吸引力,是因为美国大学具有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来自于美国大学不同的办学定位和独特的办学理念。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伍德罗·威尔逊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这种强烈的定位意识,使它们格外重视自己的办学特色。
其次,在学科与专业建设上,常常追求学科与专业门类的覆盖率。近年来,由于大学排名与评估采用同一标准,以及地方政府和地方大学快速发展的愿望,致使大学在“做强、做大、追赶一流”的浪潮拍打下,迷失了自身的办学方向,盲目追求“大型化、综合性、高水平”,出现了盲目改名风、升格风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结果使学科与专业建设失去了方向。
再次,在适应社会发展上,往往忽视地方性与特色性。地方大学要在“地方”二字上做足文章,认真研究本地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认清自己的任务与职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查理斯·范海斯校长认为,威斯康星大学要在一个农业大州中生存和发展,教授的皮靴上不能不带有粪便,大学必须把整个州作为大学的校园。
(二)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改革策略
首先,要树立“三个立足于”的理念。立足于未来:考虑社会长远需求制定长远发展目标,不能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损害未来发展的空间。立足于地方:依据地方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确定学科与专业发展方向。立足于特色:以地方特色为基础,强化学科与专业特色,开发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其次,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地方社会发展需要,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与专业领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促进特色学科与专业的发展。同时,要着眼于未来和长远发展,为传统优势学科与专业的改造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外,要培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增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力。
再次,要实施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高度重视学科与专业的互补性,弄清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内涵和任务,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建设,走学科与专业建设一体化发展道路。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规划。
(三)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水平提升
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应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整合优势,打造特色”的发展思路,实行“改老、保特、扬优、支重、融合、创新”的建设策略,结合自身积淀和社会发展需求,凝练出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学科和学科群。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要处理好的关系。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二者如车之两轮必须协调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理顺二者关系是科学研究更具合理性的关键。学术导向与社会导向的关系,学术要服务于社会需求。突出特色和整体推进的关系,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是有特色的。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只重当前利益和近期目标的实现,难免会造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改革策略。定位由趋同向特色发展转变,以特色构筑核心竞争力。模式由相对封闭向开放合作转变,不断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评估由单一评估向多元评估转变,把促进学术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科研水平的根本标准。方向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引领转变,提高知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管理由经验向科学转变,注重科学管理机制与制度创新。
四、大学内涵发展:教师队伍与师资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队伍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主体力量,也是一所大学在社会影响力方面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一)教师队伍是大学内涵发展的关键
哈佛大学原校长詹姆斯·B·科南特曾说:“大学的声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所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博克校长在回答“为什么哈佛能保持第一流学府的声誉”时说,“要使我们常居于前列,归根到底是要有好的教授。”[5]
大学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的“第一建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标志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决定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大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大学教学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处理教材、教法、教师关系的关键在教师。科研和学科建设也要依靠教师,有了一流的教师,才能建设一流的学科,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
(二)创新教师队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是教师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要构建服从学科发展、教学工作急需的引才机制。大学要避免依据职称、学历引进人才的粗放式做法,而要从学校学科长远发展规划出发,从学校的社会定位出发,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学科与教学发展实际,引进学校发展急需专业的人才。
大学要创新教师管理的途径与环境。大学要创造“惜才、重才、用才、护才”的人才环境,教师管理要突出人性化,建设和谐人文环境,尊重教师的权利,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打造教师宜居的校园。
(三)推进教师岗位聘任,加强契约化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关于教师任用制度的改革趋势是,通过实行人员聘任制度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岗位分类管理转变,即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严格考核、契约管理。
大学要科学设置教师岗位。首先要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其次是实施合同聘用制,不断加强契约化管理,通过签署聘用合同明确学校与教师的权利义务,强化教师聘期观念与契约意识,以合同契约关系取代事业编制终身制观念。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是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问题。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席卷全球,长江三角,珠江三角出现工厂倒闭潮,许多企业也相继掀起裁员潮,纷纷取消校园招聘,2008年800万打工队伍提前回乡,170万毕业生工作没有着落,2009年人保部称有2400万劳动力待业,其中含700万毕业生。经过调查这些毕业生中很大部分是我们经济管理类。毕业既是失业这种离中国大学生曾经非常遥远的现象,如今已经真实地出现了。面对前所未有困境,我觉得我们:
首先,在客观上,要坦然正视现状。离开了象牙塔刚刚步如社会,我们对社会现状了解不深,面对危机往往是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就业选择时要多去关注当前的经济形势,了解国家的政策动向。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为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就业形式虽很严峻,但基层和中小企业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就业空间,面对当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转一转择业的方向不失为明智之举。面队困难才能克服困难,逃避问题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坦然的面对,镇定的处置,才是解决问题正确的态度,人生百年,承受不住太多的牢骚。
其次,在主观上,要正确审视自己。“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清醒地认识自己,正确地给自己定位,是逆势生存的必要条件。中国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我们走出了校门,不应该放弃学习,而是继续努力的学习增加自己的含金量,提升自己可竞争力。大学没有把我们培养成精英,那么我们就自己变成精英!大学生就业难有方方面面的原因,而我们有能力改变的却只有我们自己这一方面,很无奈,但也是事实!命运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时代可以有愧于我们,但我们不能有愧于时代,因为我们不能有愧于自己!最后,我们应该有坚强的勇气和信念,不要沉沦下去,甘心做一个待业青年。哀哀父母,生我劬(读音为渠)劳,每当静下来时,就想想父母他们用血汗来供我们上大学是希望我们将来有个好的工作好的前途,而不是为了培养出一个失业青年。我们当中很多人的父母是土里刨食的农民,供我们上大学也许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投资,他们可以不计回报,但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的投资打了水漂!
(杨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社会分层引发了大学生群体新的变化,这对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期待和结果,是大学生对德育目标的自觉追求。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大学德育目标自我实现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大学生也应自觉成为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者。
关键词:大学德育目标;自我实现;社会分层
,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2-0028-03
一、中国社会分层的现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消灭了剥削制度,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再存在。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978年以来,中国由原来的封闭和半封闭走向了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就业结构改变了,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原来“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分化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已经形成和壮大,“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社会学领域中对社会分层的研究认为,社会分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配方式或配置方式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自1999年1月起经过四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根据,将中国社会划分为由十个社会阶层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
二、大学德育目标及其自我实现的基本内涵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和灵魂。所谓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也就是说,在进行德育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何种品德的人,在观念中所具有的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具体来讲,当前大学德育目标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人大学教育全过程,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负责任的公民。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期待和结果。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耳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的前提是人对人的`信任,是人的荣誉和尊严在起作用。长期以来,冲破“教育者主体说”的桎梏、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意见》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中指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论述,为新形势下大学德育工作强化自我教育、促进自我实现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就是要求高校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按照大学德育目标的总体要求,切实增强理论武装的自觉性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启发、自我激励,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和要求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自觉追求。
三、社会分层引发了大学生群体新的变化
高等学校是各种思想、文化、理论的重要诞生地和研究场所,更是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源,是社会各阶层子女求学的重要场所。社会分层引发了大学生群体新的变化,特别是出现了生活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思想与心理困惑学生这些特殊群体。这对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
1.特殊群体之一:生活贫困学生
生活贫困学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高校并轨扩招、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逐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国企改革所导致的下岗职工不断增多等原因,不菲的上学费用令很多家庭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据国家有关部门1996年的调查统计,当时在校大学生中特困生就有几十万人;1999年,我国560万在校生中,贫困生有100.5万人,2000年则增至142万人。近7年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00多万人,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到2007年,我国在校公办普通本专科学生已经达到1700多万人,高校贫困生人数超过400万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在校大学生中已形成明显的分层现象,有人将其概括为大学里的大富之家、小康子弟、工薪阶层、困难生、特困生。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往往是通过亲友筹措、社会资助、助学贷款等途径来维系的,他们的月生活费一般低于150元,其中还有一部分月生活费低于90元的特困生,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况。
2.特殊群体之二: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社会分层带来了大学生求学观念的变化。少数家庭特别富裕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要么求学只是为了一纸文凭,要么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什么热门就学什么,不注重全面发展。由于地区和城乡教育的差别,一些贫困大学生在外语、计算机、知识面、综合素质等方面比较薄弱,进入高校以后,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难以安心学习,他们还要为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奔波。由于经济原因,他们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拥有随身听、复读机、电子词典、电脑等学习工具,课程学习受到影响。为了实现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一些贫困大学生往往寄希望于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进一步考研深造,但是就业期望和就业现实的落差,往往使他们专业思想难以稳定,专业学习受到影响。还有一些贫困学生一心考研,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考研课程的学习上,导致综合素质相对欠缺,个性不能充分发展。
3.特殊群体之三:思想与心理困惑学生
思想与心理困惑学生是指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认识过程中出现思想和心理困惑的学生。在思想方面,由于一些非正常的社会现象,比如,由于腐败、社会分配不公、行业不正之风、黑恶势力等而导致的社会分层的不合理流动,容易引起一些大学生对社会分层合理性的质疑;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个人利益与集体主义原则、公平与效率、诚信与竞争、义与利等许多复杂的社会、人生问题还难以深入理解,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在心理方面,一些家庭富裕的学生表现出张扬、自负、狂妄和浮躁,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表现出自卑、敏感、抑郁和封闭,这些都是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对于贫困生而言,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有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仇富”心态,有的学生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的学生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个别的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高校在大学德育目标自我实现过程中应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历史现象
社会分层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现象,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并鼓励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第一,社会分层是由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客观条件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同时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出现社会分层现象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共同富裕目标的。第二,改革开放是社会分层的初始动力。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社会结构是较为简单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导致社会利益分化,各种利益群体逐渐显现,人们的经济水平有了较大差别。第三,人的主体性的实现是社会分层的直接动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习惯于按“计划”行事和被动等待,缺乏主体性。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由于人和人之间体力、智力、受教育程度、勤奋程度等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和人之间的差异。第四,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分层的外部动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经济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增长,然而,这种增长并不是平均的,它加剧了国内社会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拉大。第五,我国公正合理的社会分层流动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政府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措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2.培养大学生自我实现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是个体对自己能在什么程度上完成某一活动的信念或判断。从其概念内涵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不是个体对自己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而是对自己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效果的期待。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自我实现大学德育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它能决定人们对德育活动的选择,影响人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培养大学生自我实现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效能感,一是要培养他们的道德信念,其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是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培养道德信念可以增强其对德育目标的期待;二是要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调动他们开展德育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策略,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引导其在德育实践中做出积极的归因;四是要运用强化原理,通过成功体验、榜样示范、目标激励等方法,强化学生自我实现德育目标的自我效能感。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关心大学生的成长
社会分层背景下,高校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特别是要关注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切实关心他们的成长。对于生活贫困学生,通过构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学金、助学金、“爱心基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在内的助学体系,解决其求学期间的经济困难。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帮扶计划,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对于有思想与心理困惑的学生,要对他们加强教育和疏导,与他们进行交流,帮助他们释疑解惑,并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五、大学生应自觉成为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者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强调的是一种国家、民族、社会利益至高无上的精神。张载的“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显示了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崇高精神。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应正确认识社会分层这一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现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树立起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的精神,自觉地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
2.培育健全的人格
社会分层导致利益主体和价值观念多元化,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以及金钱的诱惑、物欲的刺激和对名利的追求,有的人逐渐迷失了自我。人格是“以精神面貌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主导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特质的总和”[”。健全的人格是指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和协调。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强凋永远不要迷失自我,要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要自知、自尊、自信,在自我调控方面,要自乐、自励、自律,在自我发展方面,要自强、自省、自由,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3.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的特殊本质就是道德所具有的产生于群体、又存在于群体并调整群体内部人与人、人与群体关系的规范性。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前提,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要在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营造一种和谐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上,孔子以“仁”为至德,其中“爱人”是“仁”的基本精神。当今社会,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大学生要做到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和睦共处,正确处理好义与利、个人与集体、合作与竞争、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诚实做人,诚信做事,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4.培育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对高等人才的要求正向多元化发展,对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而中国梦提出――让每个人共享出彩机会,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新的亮点。将中国梦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创业训练中展示自我,实现多元化发展。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1.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国家的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竞争激烈,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批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具有市场开拓意识和雄才大略的`创业者。通过大学生创业教育,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摆脱大学生安于现状的心态,养成新一代大学生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个性。
2.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变革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就业问题尤为突出。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毕业生,如果他们不能顺利地就业,就会反过来制约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就业教育思维模式,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不断进行变革,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创新型人才。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变革的必然选择。
3.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
首先,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前提。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使他们了解自主创业所需要的条件,包括自身素质和外部条件,使他们掌握自主创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青年人是最具活力、最具创业激情、最具发展潜力、最具创造力、最能把握商机的群体,是创业的重点、创业的主体、创业的希望。通过创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三、“中国梦”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我国与国外发相比起步较晚,提供给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平台较少,创业训练不多,创业意识缺乏。将中国梦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思想。“中国梦”强调的实干精神,也是创业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其专业优势,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创业教育为组织形式的实践群体。
四、对策建议
我国传统的教育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因此,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推进大学生全面成长,加快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个合理、有效,有发展潜力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大学生创业训练营造校园内的良性创业文化,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创业的氛围,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利用学校的广播、校报、校刊、板报和橱窗等宣传创业成功案例,使创业的思想深入人心,让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能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
2、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建立起一套较符合当前情况的创业教育体系,全面开展面向全校学生必修和选修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发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条件,通过课堂理论的学习从而在潜意识层面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
3、选拔或聘请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因此可以依托校企合作、校友会等资源聘请企业经理人为创业教育客座教师。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上课更具有说服力,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接受教育,增加创业教育的可信度。
4、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熏陶和培养出良好的创业品质和创业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5、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硬件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仅要进行理论教育,同时还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如提供办公场所和设施等,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保驾护航,可以借鉴股份制公司的做法,学校也可作为出资方给学生以物质和经济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马金霞.浅谈构建吉林省创业教育体系的紧迫性与重要性[J].现代教育科学,(6):143-145.
[2] 齐鹏.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镇江:江苏大学,.
公共英语的教与学, 一直是我们谈的经久不衰的问题之一。如何让学生融入课堂?如何对英语感兴趣?如何变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在四、六级考试依然重要的今天, 我们如何帮助学生热爱英语, 而不是应付考试, 如何能引导做到自主学习?首先要提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本文试图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方面探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水平和主动探求英语的爱好, 进而改变对英语缺乏兴趣、缺乏信心, 根本就不懂英语不会说英语的现状。
目前, 我院公共英语教学在改革的大潮下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但是由于学生扩招, 实行大班制上课, 一系列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广大的学生普遍反映, 英语课堂是一种煎熬, 单纯的讲解相当枯燥, 收获也很小。有人甚至说其实上了大学没有学到什么新知识, 一直在吃老本, 还是高中学的那点东西。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学习英语是件痛苦的事情, 减轻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他们在相应文化背景知识前提下学习的趣味性, 降低他们的畏难系数。英语学习不光光是词汇和语法的积累, 更是文化的交融, 文化的学习。这要求我们不能只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必要的,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扩大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和能力。
2. 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 以电影《刮痧》作为第一节英语课的开端
郑晓龙2001年的影视作品《刮痧》, 由梁家辉和蒋雯丽主演, 在以美国为背景的环境中, 以中医疗法“刮痧”为线索, 展示了中西文化差异或者说是矛盾。影片中把中西文化的差异描绘得很详细, 在中国稀松平常的一件事, 美国人却看得很严重, 以至于差一点家毁人亡。最后当许大同的老板亲身体验了一把才消除了偏见。这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猛烈对撞。组织学生观看后, 他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了解得更深, 给大家的震撼效果。不同的国度, 不同的文化和思维。学生们观看后普遍要求更多地了解文化, 了解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一下子调动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2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的必要性。
学生普遍对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 多数认为其艰涩难懂, 不便于记忆, 学习过程中畏难情绪很高。背景知识的介绍对他们来讲风趣而新鲜, 听起来便于集中注意力, 在相关背景知识的引导下, 学习起课文内容觉比较轻松易懂。有助于英语教学过程的开展, 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了解西方文化的风土人情, 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满足学生学习语言的要求, 满足学生对异域生活的好奇心, 进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2.3 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可
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A ttitude Is Everything》的教学中, 我们首先介绍一下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各国人们的主观认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影响下, 形成了不同的心理习惯。在接受别人的称赞和鼓励时, 我们习惯的是谦逊, 微笑或者说点客气话之类, 并不正面做出喜形于色的表现;而西方国家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会自信高兴地接受别人的的恭维, 并且诚心诚意地做出感谢。我们极少有人很说出:“I amon top of the world。”这是由我们的悠久的历史及人文环境决定的, 我们自古谦虚为荣。不了解文化差异我们很难理解课文中语言知识。要想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一门语言, 就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一系列的讲解学生对中西方的文化就加深了了解, 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就带来诸多方便。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 在英语教学中, 英语的词汇、短语的讲解和学习必须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其语言的情境中进行。最后, 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与修养。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 学生接触一些西方文化知识, 了解到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和风土人情。帮助学生借鉴和吸收异域文化的精华, 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和提升价值观念并且有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文化背景知识导入融入课堂
3.1 注重课前的文化知识导入。
每一新课开始之前给学生预留话题, 让他们自己查找一些和课文话题相关的资料。在一节课开始时, 就某一相关话题随机让学生做演讲或组织活动。第一学期笔者采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 以书本为依据, 以讲解书本上所涉及到的词汇语法等知识为主, 而无暇顾及其他知识, 发现大多学生学习效果不是十分明显, 他们觉得和高中没有什么不同, 大多对英语没有什么兴趣。在第二学期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改变传统模式, 每堂课在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来传授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包括英语国家的政治体制、风俗习惯、传统、道德、社会文化, 生活方式、言语礼节、习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知识, 来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熏陶。比如:在《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一册教材中, 学习《Thanks, M om, For All You H ave D one》这一课前, 让学生自己搜索母亲节的相关资料, 在这一单元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母亲节的诞生的历史过程、创建者及一些庆祝方式, 然后结合我们中国的一些节日进行对照学习。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一方面, 真正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到了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让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都有所拓宽;另一方面, 文化知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3.2 加强课文背景知识导入。
翟象俊教授主编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选材十分广泛。这些课文都包含了许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注意将文化内容和语言材料相融合。在讲授课文前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化知识的导入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 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在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对文化有更好的理解。比如:学习《R unLike the W ind》这一单元时, 学生通过了解跑步的技巧, 进而讲到锻炼的益处, 讲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奥运会的诞生和演变历程等背景知识, 对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课文, 以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如此, 这些背景文化知识还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记忆效果, 使原本枯燥、单调的语言学习与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层理解能力大大提高, 同时也可以培养其文化比较能力及对待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提高文化素质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3.3 课下组织第二课堂, 给学生推荐相关歌曲相关电影等, 引导学生有效利用互联网。
学习《Smile》这一单元时向学生推荐《辛德勒名单》、《卡萨布兰卡》《朗读者》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相关的经典电影, 并组织学生自行观看英文原版电影。同时鼓励学生和外国朋友网上聊天, 学唱英语歌等。利用课外活动推动文化教学, 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加入英语社团给学生们提供和外教交谈和交流的机会, 亲自感受对方的文化, 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中。
4. 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让我们认识到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如果按照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大纲要求开展教学, 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 授课脱离学生实际, 按部就班, 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很难驱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若想学习和运用一门语言, 我们还需对其背后所储存的民族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高校英语教学中运用文化导入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兴趣, 高校教师应对该教学方法引起足够的认识, 并注意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宗炎, 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2]陈申,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3]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4]张红玲, 从跨文化角度看中国外语教学改革:中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现状调查[A].
【关键词】高校授课;新生;学习方式;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 6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19-02
高校教学过程一改传统授课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要的一点是抛弃了原来的强化式灌输,少了太多的管教与督促,增加了更多的自我监督与自我约束。
一、了解教学特色
(一)主动性与独立性
主动性是高校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构成鲜明的对比,两种方式在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中分别表现为“我要学”与“要我学”。“要我学”是外在诱因和强制的,只有外动力,缺乏内动力。“我要学”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并负有一份责任,是一种较为持久的内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艺术,才能使外动力向内动力转化,也成为持久性动力。
独立性是现代的高校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与传统学习方式中的依赖性相比,则具体表现为“我能学”。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若学生没有“我能学”的自信,则将迅速被时代所淘汰。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尊重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的信念。
(二)独特性和体验性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其学习方式本质都有独特的个性差异。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根据自己的独特性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教学中充分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注意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知识接受不求整齐划一,只要有所得即可。
(三)问题性和开放性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一个学生若能不断地提出问题,说明该学生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富于想象,善于质疑、勇于求异,使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在明了问题的基础上产生新问题,在问题中求知,“大疑则大进”,在问题中发展。发现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发现性学习的关键。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也就无从发现、无从探究、无从研究。总之,问题是发现性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发现性学习的归宿。
发现性学习则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习目标整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发现性学习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其目标具有开放性;发现性学习强调它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发现性学习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鼓励学生创新.其评价具有开放性。实际上,对于发现性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问题的开放性,要允许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
二、转变教学观念
面对学生和社会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办学最终目标,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摆正和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在中学授课中:教学是课程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学校教学的实体和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高校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它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完成自己教案中设定的内容,更是课程的创造和开发。教学过程应成为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二)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中学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项的“培养”活动,教与学的关系表现为两方面:
1.以教为中心,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给,生收;使课堂上的“双边活动”变成“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2.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则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单一体。学生的独立性丧失,最终遏制了学的“力量”。
高校授课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高校教学既要重结论,又重过程。过程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 所以,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把过程和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斯卡特金曾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这一语点破了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所带来的弊端,现在学生的厌学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具备以下能力:
(一)积极关注、健康引导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去关注具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要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要关注他们的情感,这堂课上学生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去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人格养成、以及关注人的结果,会使教学过程成为道德表现和人格体验,会使知识学习过程成为道德的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
(二)调整学生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把学生的学习目的从升学、考试调整到为自身发展、提高终身素质的轨道上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转变学习方式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有效地促进发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Z].香港中文大学,1994.
[2]王全.课程实施的学理分析:内涵、本质与取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4(1).
[3]李大伟.高等学校本科课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 2004(1).
【中山大学背景】推荐阅读:
广州中山大学11-03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11-05
中山大学环境工程10-01
中山大学无犯罪证明11-26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章程06-01
中山大学博士参考书06-28
中山大学校训自荐信10-07
中山大学翻译硕士复试心得11-12
外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2-11
中山大学信息技术考研经验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