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23-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 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 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 新的理念没有树立起来、指导不够到位等因素的存在, 使得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 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 华而不实, 看着热闹却没有实效。我们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源泉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成长舞台, 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在这个舞台上奏出“和谐之音”。所谓融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 在相处的氛围中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 心灵的相互接纳, 形成师生真挚的感情关系。古语有云:“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取得了学生的信任, 学生就会把教师看作是完美的化身, 心悦诚服的向教师学习。

如许多优秀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中, 尽管对课本上的内容十分熟悉, 几乎能倒背如流, 但是在备课时, 把这些内容仍然作为第一课。他们正是用认真的备课和课堂中优雅、亲切的教态, 生动优美的语言, 准确精练的讲评来博得学生的好感和尊重的, 而且不断地从学生的笑脸和进步中得到激励和安慰, 思路更为敏捷, 教学信息渠道畅通无阻, 使教育、教学超水平发挥, 提高了教的效果。而学生也会把教师看做最信赖和仰慕的人, 他们喜欢上这种精彩的课, 把这当成一种享受, 就会积极配合, 专心听讲, 勤于思考, 努力学习, 对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 会尽量吸收,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是不言而喻的。如在教《春》时, 一个学生问到:“课文中说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为什么用‘嫩嫩的’, ‘绿绿的’, 不直接用‘嫩’, ‘绿’?”这个学生一问, 其他同学便笑:这个问题还值得问。那位发问的学生十分尴尬地坐下去, 这时老师就问其他同学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位同学举手发言:这是两个叠词, 读起来有一种美感, 还能传神地描绘出所写之景。我表扬了他, 这时那位举手发言的学生露出得意之色, 而首先提问的学生低下了头。我抓住时机, 自然地接着问:“大家想想, 这个有意义的问题是谁提出的?”所有的学生都用敬佩的眼光去看那位首先提出问题的学生。我就这样把握住了各个学生的心理反应, 时时处处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及时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课堂充满自然、真实、健康的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 学生也才能在正确的学习动机驱使下, 扎实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 才能在每堂课有所悟, 有所得, 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足印。

2 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向导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只有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他们才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苏教版九年级教材《孔乙己》中, 前面重点叙述的是关于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的内容, 许多老师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 都紧扣住别人对他的嘲笑展开对这一部分的教学, 无可非议, 这是一个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点, 可以使学生对孔乙己性格有直接的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 却发现没有把握好让学生理解孔乙己性格的阶梯, 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反映出来的表现不尽人意, 无法真切地体会到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等性格, 更不能兼顾到语言训练的方面。静下心反复读了无数遍之后, 我发现第二十三小节中的“窃”、“偷”二词能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的教学, 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首先针对“窃”、“偷”这二词进行换词的训练, 用以理解单个的这二词;然后引导学生在前面几节中, 联系具体的语句进一步理解这两个词, 使得这个点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板块, 继而由体会人物的性格, 这样一来, 学生对于主题的理解就深刻了。

因此, 在我们的教学中, 在解读教材时, 都要围绕着目标展开教学, 用一颗耐心, 一颗细心去挖掘, 去寻求, 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相关策略, 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的方法,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这样老师教着舒心, 对于学生来说也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3 扎实的学习过程是基础

崔峦老师曾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而要真真实实地做到这“三实”, 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 对学生真诚, 无私忘我的心。

以《“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例, 请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哈尔威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指挥全体成员逃生的, 请你在“__________, 哈尔威船长__________完成了__________任务, 快速默读课文 (生默读课文)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我巧妙地将“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训练项目融进自己的教学之中, 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 文字训练也得到了加强。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 但并不意味着抛弃内容, 语文所负载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 是寓于语言之中的。只要我们从教学内容入手, 结合语言文字的特点, 而不刻意地去追求语文教学的形式, 不拘泥于语文教学的模式, 我们就可以创造出多样的有效的语文训练途径, 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学好语言。

所以, 我们对一些训练, 不是讲要不要的问题, 而是如何去做的问题, 就像于永正所说:课标中没有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等字眼。我们也不必把这些东西看得太重要。我们所要关注的是怎样做才能更有效, 学生才更感兴趣, 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能得到人文的关怀和熏陶。

4 人文工具性的统一是纽带

上课如登山, 一堂好的语文课, 老师应该引领学生登上知识的高山、情感的高山、智慧的高山。是的, 一节语文课, 在老师的带领下, 学生的知识增长了, 情感发展了, 智慧碰撞了, 人格历练了, 那么, 我们说这样的课堂才是丰满的。在课堂上, 目标共建、资源共生、人际共和、成功共享。师生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传递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情感信息, 进行着心灵的交流, 思想的碰撞。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思维碰撞, 灵性进发, 共同建构, 自由舒展, 丰富课程的过程。

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情境之中, 课堂便能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新时空。这样的策略演绎在渐进中形成, 并实现目标。学生不仅获得了这样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在启迪他们如何获得真体验, 从而形成语文能力。

“有效”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有效的课堂, 让我们看到了根的舒展、茎的拔节、花的绽放、果的甜美……我们在这动态、开放而真实的课堂中, 体验着真实的体验, 收获着真实的收获。

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 用最少的时间, 最小的精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那么, 教师和学生就要做到师生关系的融洽, 学习方法的有效, 学习过程的扎实, 人文工具性的统一。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走进新课程[Z].

[3] 唐晓杰.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M].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2, 6.

[4]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上一篇:新形势下种子行业财务管理工作优化分析下一篇:平面设计的民族化表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