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选12篇)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

保山市永昌小学李媛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美术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强调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那么,今天的美术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教学准备。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就是准备。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具准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备的范畴和内容。公开教学为什么给人的效果好,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准备充分罢了。美术老师只有心中有教材,只有课前有准备,小至一节课的准备,大至一个单元、一学期的准备,课堂方能做到有效。

二、强化训练意识。

教师要有强烈的训练意识。老师要形成一套自己的同时又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式的“规范”中自由地学习,自主地学习。训练学生学会最基本的美术语言,学会最基本的美术表现方法包括制作方法,学会想象,学会评价。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训练要求:美术基础好的,悟性高的,要训练他们学会创新和求异;美术基础一般的学生,要训练他们学会在不断模仿的基础是进行改进和添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训练他们学会临摹或模仿。

三、灵活运用教材。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对教材的简单地处理和传授,而应该将教材作为一种范例,把它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作为教师要能独具慧眼,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人类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中与教材有关的重要资源,并进行收集和整理。再根据自身和学校的条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处理,有选择地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来不断丰富和拓展以现有教材为依托的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就能很好地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质量,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据了解,目前我们美术老师一般都会“忠实”地履行教材,按教材编排课序、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要具备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

过分依赖教材,被教材牵着鼻子走,或是不理会教材意图,随意调换,甚至自行增删教材内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较好的做法是:在理解新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前提下,进行整体单元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特点,科学地调整课序,安排授课内容,达到灵活运用教材,优化单元教学设计与优化课时教学设计相统一。

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生动有趣的知识,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美术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五、感受美,欣赏美。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运用比较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从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教学中,都习惯用图片、黑板画去图解美术,由于画面是固定的,它们不能自如地随着美术的起伏发展而流动与变化,因此,在听觉与视觉的转化过程中,学生很难从静止的画面中感受美术那鲜活的生命力。这时如果制作简易动画演绎美术形象,可以帮助

学生更加细腻、准确地感受美术和理解美术。也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六、充分利用现媒体技术。

现代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从而可以让课堂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资料演示“集成化”。一改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手工板书耗时低效的现状。学校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

美术课堂教学,作为视觉艺术,强调形象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具备了这样的优势,可以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七、在分步中简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不管任务的难易前半节课教师讲后半节课学生做,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先示范,后制作,往往课后出来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作品千篇一律。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可以尝试一下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及认知规律出发,结合分步教学法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深入,层层扩散,层层启智。在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参与其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举一反三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得到了升华。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美术教学环境。

八、在讨论中感受。

记得赫钦斯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当然,讨论也不是一种形式随便的让几个学生聚在一堆说几句,而是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可以每组请一位学生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八、评价中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我们的教学就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艺术就是永无止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2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及体现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质上就是要求教师讲解的教学内容不应太高,不应脱离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应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可以实现相应的目标。有效教学是相对传统“填鸭式”“机械化重复式”的教学模式而言,要求教师充分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通过仔细的教材处理,合理的教学设计,有目的的例题筛选,进而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学内容选择的有效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教学规律应用的有效性。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所谓美术课堂的低效教学是指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做了很多所谓的“付出”,却未得到应有的效果,没有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现象。造成低效课堂的原因主要有教师教学艺术欠缺,课堂中缺少爱,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强,过分依赖课本,教学内容不明确,对于学生的了解较少等。

三、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重视教学细节,完善教学环节

一个重视教学细节的老师一定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重视教学细节是课堂有效性的保证,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精心准备教学用具。小学美术课教学用具的准备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比如上课需要用到的图片,实物模型和工具等等,都必须要精心去准备的。如果没有做好这一点就会影响学生动手实践环节,造成学生无法亲自操作,教师满堂灌,学生无反应,学生参与兴趣不高,教与学脱节,影响课堂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挖掘课堂教学环节。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导入设计,应该根据小学生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设计新奇有趣的导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2.创意绘画创设情景,激发孩子兴趣

创意绘画是开发儿童手脑潜能的课程,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将绘画教学与儿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孩子为主体,创意为主线的全新的体验式绘画模式。

创意绘画就是将绘画者的创意加入到绘画中,又跳出绘画本身进行创造想象,集合了多感官体验、记忆、想象、思维和情感表现为一体,借助儿童生活体验,在坚持以平面创意为基础的前提下,添加立体创意。在教学中要避免刻板枯燥的传统绘画教学模式,增加绘画课的生动趣味性和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性,孩子们在创意绘画的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启迪,创造力得到发挥,手脑的潜能都得到了全面开发。

创意绘画是一种新的绘画方式,相对传统绘画来说,学生更易接受。创意绘画引入美术课堂,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学生由于对创意绘画比较感兴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没有什么压力,学习的主动性很强,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好。再者,学生在进行创意绘画时,可以不受外界的规矩束缚,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把自己的奇特的想象加入到绘画中,打破了传统的固化的绘画教学,让绘画更具个性更富灵性。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入创意绘画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学习评价,增强学生信心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肯定学生的进步,对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坚持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都关注评价的激励作用,把评价作为美术教学中的动情点。在我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把评价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我在许多学习活动的点评环节设计了“我的收获和成就”的主题,目的是为了引动学生每一节课的学习结束后都能有所思考和总结,并且能把自己的收获与同学们分享。第二、重视与学习伙伴之间的相互评价。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我经常会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绘画作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作品,并且给出自己的评价和建议。学生们在互相欣赏和互相评价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和激励。第三、教师评价激励。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作业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在《画树》一课的学习中,许多小朋友画的都是五颜六色的,果实累累的漂亮的树,都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作品。但是我却发现有一个孩子的画只有几笔简单凌乱的线条,伙伴们都笑他画的好难看,我说:“朱晨晨小朋友很会画画,虽然他的画看起来简单,但其实他是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了被大风吹垮下来的小树,树下面的点点就是一粒粒沙子,原来朱晨晨小朋友画的正是被沙尘暴侵袭后的树林啊,他的想象力太棒了!”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会让学生找到自信,增加对绘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伟.小学美术兴趣教学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3.

[2]毕瀚书.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篇3

一、在游戏中学习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在比較中发现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运用比较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从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这种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通过不同作品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艺术形式的认识。运用作品比较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在讨论中感受

记得赫钦斯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当然,讨论也不是一种形式随便的让几个学生聚在一堆说几句,而是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可以每组请一位学生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评价中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4

摘 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应试教学理念以及所在地经济条件的制约,导致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而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是实现美术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提高能力、提升美术素养的主要手段,课堂效率对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有直接关系。因此,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美术课会因以下一些因素不能充分地体现出它的教学有效性:一是美术课不受学校、学生、家长重视,缺乏必要的学习用具,部分农村学校领导认为美术没有严格的考试,没有细致的考评标准,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所以学校不愿投资,购买美术教学设备;家长们认为美术对孩子们考大学帮助不大,不愿投资;二是美术课在教育教学评价上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一些学校对美术课的工作量是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工作量的30%,美术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选先等方面的待遇都低于其他主科教师;三是美术作为循环使用教材,往届学生使用后破损现象严重,上级只按比例配备教材,造成教材不齐,无法确保美术课的正常开设,更谈不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四是美术教材一些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相隔甚远,学生没有亲身体验,无法完成有生命力的作品;五是非专业教师教美术课。然而,不管什么原因,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我在美术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做法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

一、教学管理、教学理念的转变

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教学思想落后,学校领导、教师教学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美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对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意义。

二、灵活运用教材

对教材内容,我能用的就运用好,能改的就改好,用不了、改不了的就换掉。有些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隔甚远,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出课堂,将生活与美术结合起来,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结合民俗民风,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乡土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熟悉的氛围、熟悉的生活环境、熟悉的事物中,充分感受民族精神,了解民族文化,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比如,八年级《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一课可以拍摄家乡的凉州植物园夏秋两季的图片让学生体会;比如,可以利用粮食、谷物、树叶、碎布做粘贴画;如在讲《平面设计的盛宴》时,可把它与标志设计、民族服饰上的图案、家中的沙发靠垫图案、床单上的图案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讲解。

三、上课“形式”要为课堂“内容”服务

“形式”是指教学构思、手段、方式、方法、流程以及活动设置等,“内容”是指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比如素描课重点在于线条、构图、造型、明暗,让学生练习线条就尤为重要;水彩画重点让学生感受色彩的美丽,让学生学习色彩的搭配就尤为重要;同时,“形式”的选择应考虑发挥最大效果,即采取哪种“形式”对于解决“内容”更有效,比如中国画重点是意境的体现,让学生体会情景交融就尤为重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欣赏课要多看、多感受;素描课要多画、多练习;设计课要多联想、多创新。教学“形式”很多,但一堂课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说哪种形式就一定最好,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形式”,“形式”应为“内容”服务。

四、学练结合,分层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学练结合,分层教学。对于基础好的,悟性高的同学,要培养他们学会创新和求异;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让他们学会在不断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添加,从中感受作品的构思、图;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让他们学会临摹或模仿,从临摹中观察作品的构图、线条、色彩。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五、对学生适时适度进行评价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到:“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全方位、多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最好,哪种方法可行,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美术作业评价属于静态的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作出积极评价,要清楚学生的心理,看见微小的闪光之处都应及时鼓励表扬,要多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意见,在评价时,应以肯定、表扬为主导,少做批评或否定,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其劳动成果得到肯定和表扬后,都会表现出兴奋的心情,学习积极性会更加提高。即使真有问题,也应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要清晰有序、重点突出,针对性应强,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怎么去改,不能模棱两可,否则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取舍。

不管怎样,教师应以良好的精神和满腔的热忱,对孩子课堂表现或是绘画作品进行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摸摸头的激励、拍拍背的赞许,都会影响到他们对这位老师或是这门课的喜爱程度,或许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5

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

这篇论文是原创 [摘要]:

美术教学评价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引导作用,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可发展的方向,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肯定。如何设计更多更合理的美术教学评价方式,使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功能,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从评价内容和操作方法方面谈一下我的做法与体会。[关键词]:

有效

课堂教学 评价

近几年来,国际美术教育界有关进行美术教学评价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评价是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也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学生是一个充满个性、活泼、灵动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去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一、尊重学生个性,注重情感的评价

教师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多个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杜威曾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知教师的期望和评价,从而去充满热情地学习呢?

我在执教《我们的双手会表演》一课时,先带领大家玩了手形游戏,用手变出小孔雀、小狗、小兔子等动物。这时,一位男孩子举手说道:“手指不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传递信息,如一至十的数字、OK等手势,中国人拜年时做的恭喜的手势。”说着,他还淘气地做了个“V”的手势。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不为小男孩的精彩发言而暗暗喝彩。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表扬了这位学生,并即兴带领大家来做一做相关手势。小男孩看了看老师,兴奋的坐下,眼神中充满了自豪的表情。《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 要途径。”人文性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美术课以画为载体,承载人的情与意,是学生、教师二者感情碰撞的空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二、评价结果具有激励性

具有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和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教学中,教师关注个体差异,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让学生从内心体验成功,产生学习的动力。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评价要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我在美术教学评价中,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创新和勇于发展个性。在上《秋天来了》一课时,我以“秋天的礼物”作为整堂课激励学生的评价手段。课上只要善于倾听或者积极发言、补充的,画的有创意、构图饱满、色彩运用恰当的,都能获得一件老师准备的秋天的礼物:一片红色的枫叶、一朵黄色的菊花、一支金色的麦穗、一只诱人的苹果„„这种生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给学生美好的遐想,既激发了他们表达与交流的欲望,又给他们一种艺术的享受,还再一次突现秋天景物的特点,可谓生动有效,拉近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距离。

三、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注重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价,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同时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体现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为了甄别,体现以多维性和多级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现代评价观。

1、肯定性评价

美术课堂中的评价就是在教育孩子怎样做最好,肯定孩子的方法、能力等等,所以一定要有肯定性。不能模棱两可,否则这样的评价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取舍。否定的评价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因此使用时一定要委婉,因此尽量多鼓励,少批评。当然不是说不批评,必要的批评也是给孩子指明方向的。肯定优点就是放大优点,让缺点自动萎缩。

2、肢体语言评价:

教师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对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这种评价,简便、直接、有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3、技巧性评价

教师注重以多样的评价方法和技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发挥了评价的促进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和评价活动的兴趣。

⑴ 我在执教《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首先营造了很宽松的作画氛围,孩子们兴趣很浓,表现得无拘无束,有的学生创作出扎小辫的太阳,有的带帽子,有的瞪着大大的眼睛,有的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充满了儿童特有的气息。他们表现的就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可能会看不懂,不理解,甚至无法定出高低。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张贴在作业展示台上,然后提问,一是:“你认为哪位同学画的太阳既神奇又美丽?”这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做老师,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去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发现创造的价值。其评述是对别人作品的一种全新诠释,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并且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使绘画者发现崭新的角度。二是:“说说自己的小太阳有多美丽和可爱。”这个问题我提供给动手能力相对落后一些的学生,让他进行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去表现太阳。通过学生说,教师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以便教师能够了解他们绘画时的心理过程,以引导其心理向健康的方面发展,使作品的客观评价阐发出深刻的内涵,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参与,从中可以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

⑵ 同桌间交换作业,先对对方的美术作业在心里作一个大致的评估,并找出对方作业中的优、缺点,教师适当选出几对有代表性作业的在课堂的小结部分进行交流。这样的作业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在过了把“小老师瘾”的同时,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加深对本堂课教学要求的理解。

4、优化作品评价:

在作业评价的环节中,用我的面部表情“

”“

”“

”“

”“

”等评价作品的方式来代替传统“优,良,差”的等级评价方式,并把这些表情画在学生作品中最与众不同并值得一提的地方。老师喜怒哀乐的脸是种有趣并富有人情味的评价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大大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每个表情代表作品中表现优秀的一个方面和需要努力的地方,每一个表情都是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的评价。

6、立体动态化评价:

通过建立“美术档案袋”的方式,收集起记录学生成长与进步的一件件实物,一幅幅作品,最满意的作业、失败的作品、自画像、与各科学习相关的资料、小制作、学习感受、家 长反馈卡、小组评议等,让学生体会自己的进步。而“作品集”、学习成果展览更是从情感、态度、能力等多方面展示学生的成绩,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6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及操作动手能力,实现学生基本的审美需求。除此之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还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地增强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美术老师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开展学生个性化教育,关注艺术教育生活化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优化 教学策略

一、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当前,多媒体技术的全面发展及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为美术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手段。同传统的美术教学手法相比,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加实用、直观、生动、简便地传达老师想要说明的问题。

2.不断丰富课堂教学中的相关内容。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传播媒介、美术材料、视觉研究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美术在原有的表现手法和方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师应该从一种紧追潮流的角度看待教学过程,并不能简单地教授学生基本的绘画知识,更应该融合多种新鲜事物和材料于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利用美术课堂的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3.精心设计,吸引学生。一节课,如果我们用心设计,经常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角度想一想:这节课应该让学生做点什么?怎样才能主动地让学生做?需要哪些辅助手段学生接受起来更轻松、更快乐?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能吸引学生。

二、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课堂应该是学生产生学习热情,不断创新的地方,而不应该是老师灌输知识的场所。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将心灵和环境完美融合。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师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学生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踊跃地参与教学过程。良好教学氛围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像是一堂课的主持者,而师生互动才是这一过程的重要内容,师生积极互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始终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语言是值得每个老师探讨的一门学问,幽默风趣、抑扬顿挫、娓娓道来、和风细雨的教学语言,就像一碗菜中放的盐一样,如果没有盐,那么无论你再放别的什么调料,都是索然无味的。优美的教学语言不仅会给学生美的享受,还会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美术是一门注重实践和操作的学科,大量的实践和操作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因此老师应该放手学生大胆参与实践,从失败中学会自我成长,从成功中体验劳动的收获。对于学生的作品,老师应该多采用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就,也可能给学生成长带来巨大影响。

三、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组织美术教学。分层次地提出创新要求,不任意拔高。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增强创作的自信心。对那些构图能力强的学生,大可放手让其自我想象;而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则可根据自己所喜欢的一小部分进行改画:可改动作,可改色彩,也可增删„„这样,能让学生看到画中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创作,激发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欲望。需要指出的是,美术学科中是不存在所谓的“差生”的。这已被事实证明了。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个体差异性。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

四、关注艺术教育生活化

“艺术源于生活”“能力源自实践”,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滔滔不绝的空头理论会使艺术失去原本应有的魅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从动手实践中体会艺术的乐趣,课堂才会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互动式学习,从而实现学生的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农村初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课程资源,为美术课走进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基地,也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有利条件,我让学生把小溪中的卵石带进课堂,感受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从欣赏中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引导学生爱上石头艺术,进而激发创作灵感,动手、动脑对一块块天然造型不同的卵石审视、加工,充分调动想象力,创作出不同种类、不同风格、富有个性的作品。诸如《人像系列》《十二生肖》等。在创作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解到了人物造型上的五官比例、十二生肖的民间故事等知识,还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体验了艺术创作的价值。再如剪纸艺术,在它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今天,我却毫不犹豫地把它引进课堂,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剪纸艺术在操作上简单、有效,富有变化,材料随处可得,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创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平面的构想立体化,锻炼学生剪、折、刻等方面的手工艺,培养创新能力。一张张纸在学生的手掌中、刻刀下变成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作品,从粗糙到精细,从简单到复杂,在教室、楼道、校园的橱窗里,随处可见学生的劳动成果,在全校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和文化气息。艺术成就感在孩子内心逐渐萌生、发芽,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就会开花结果。

一堂美术课,要想吸引学生,就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展示教师的课堂魅力,让学生产生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师教起来就轻松了。总之,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我们要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美华.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审美情趣[J].学生之友.2011(18).[2]董启兴.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J].试题与研究.2010(4).(作者单位:乐清市北白象镇万家学校)

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衔接 篇7

一、深入研读教材,找准教材之间的差异

在教材内容上,初中美术教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宽度上都有所加深,难度系数变大。要想将教学有效衔接起来,美术老师必须深入研究中小学美术教材,发现其中的不同,然后在过度阶段将两者有效衔接起来,让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美术在教学内容上的变化。比如,同是对色彩的讲述,小学美术教材主要讲述生活中的冷暖色、色彩的色相、色彩的明度以及色彩的调合,侧重于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描绘,而初中美术教材主要讲述同类色与邻近色、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合等内容,侧重于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在内容上,小学美术只要求学生认识色彩,在作品中描绘色彩,而初中美术教学更重视学生对相近色彩的区别,在作品中创新性地运用色彩,难度加大。作为美术老师,应善于观察到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进入新知识的学习,逐步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将相关内容改的教学有效衔接起来,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光找准教材之间的差异还不够,这只是将中小学美术教学有效衔接起来的前提和基础,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初中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美术教育,再加上美术天赋的不同,学生之间的美术素养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过渡阶段的教学中,美术老师应善于洞察学生在美术基础上的不同,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依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开展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比如,在色彩的学习上,有的学生只会简单区分各种色彩并描绘出来,但有的学生对色彩的色相、明度和调合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这时,美术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方案,对学生在色彩的学习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让基础好的学生复习旧知,让基础不好的学生查漏补缺,这样,才会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进步。

三、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衔接的途径

1. 教学内容的衔接

中学美术老师需要分析中小学美术教材之间的差异,找到相似或是延伸的部分,初步找到衔接入口。小学美术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美术知识和一定的美术技巧,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中学美术则突破了启蒙教育,在内容上有所加深,难度上有所加大,是小学美术教育的延伸。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同一版本的美术教材,比如,小学美术教材是人美版的,那么中学美术教材应保持一致,也选择人美版教材,或是选择与小学教材有较多相似或延伸的教材,让学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中学美术的学习也不会感到那么陌生。

2. 教学方法的衔接

小学美术教育重在学生对美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重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主要靠机械地记忆学习知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思维能力。因而,小学美术的教学,主要通过直观的示范来讲解知识,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画出一些作品。而中学美术教学则不一样了,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授技能,难度加大,很容易到这学生失去兴趣,这就需要中学美术老师重视教学方法上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抽象的理解和直观的学习结合起来,将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创作各种美术作品。如果中学美术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小学美术老师的大不相同,比如有的中学美术老师过于重视理论的讲述,忽视示范教学,让学生感到很疑惑,难以理解,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

3. 学习方法的衔接

学习方法上,小学美术和中学美术也很不同,美术老师应重视中小学美术学习方法的衔接。小学生在学习美术时,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过分依赖老师和教材,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到了中学后,美术学习更重视独立思考,更重视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因此,中学美术老师在教学时,应适当引导学生逐步转变学习方法,实现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总之,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两者的衔接工作应得到广大中学美术老师的重视,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上的不同,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促进中学美术课堂的顺利开展,推动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

摘要:小学美术和初中美术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的变化,内容加深,难度加大,同时,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中小学美术在教学上存在一个过渡期,这就需要中学美术老师探究应如何将中小学美术教学有效衔接起来。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入手,研究有效衔接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学,有效衔接,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海静.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衔接[J].成才之路,2010.23:16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篇8

一、兴趣作引领,找准学生的兴趣点

例如:低年级“香甜的水果”一课,教师找准了学生最感兴趣的物体——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开始教学,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观察水果形状,吃水果品味道。然后来个变水果的游戏用橡皮泥塑造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模样,最后展示泥塑水果作品,环环相扣,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也十分乐意接受这种课堂呈现的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地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学习的快乐。

二、紧抓学生的特点,激发学习热情

估计很多的美术老师都听到过这样的投诉:“某某学生在我上语文或者是数课的时候偷偷画画。”一年级的学生豪×很不喜欢上语文课,特别是学拼音的时候他就画自己的画,全然不理会语文老师在讲什么,这可把语文老师气坏了。他向我投诉,并把豪×的画没收给我看。从他的画中看的出他很喜欢画《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的那几只羊和灰太狼、红太狼。画的还有模有样呢?这说明他在看电视的时候一定细心观察了这些动物形象否则不会画得形象逼真,多么细心的孩子呀!我让语文老师把这件事情交给我来处理。给豪×的画评上了三颗红星,找到豪×和蔼地说:“这是你画的吗?”

豪×沉默了一会儿,看看我点点头。猜想他一定是知道自己错了,心里害怕我责罚他。“画得真好!老师给你评上了三颗红星,你知道三颗红星代表什么吗?”

“画得好就得三颗红星。”豪×大声地回答。

“你画得很好,老师应该给你三颗红星,你是班上画得最好的学生。”

“我是全班画得最好的?”他有些不相信。

“是的,你画得很好。”他笑了,我把画递给了他,他拿起画就往办公室外跑。

“等等,别急呢?老师还有一句话没说。”

“叶老师,什么?”

“上课时老师讲什么要认真听,要是想画了就等下课后和同学一起画或者是回家画也行。”

“知道了。”

没过几天,豪×在走廊里塞给我几张纸,上面画着各种机器猫和史努比的形象。语文老师也没来向我告状了。有节活动课上,学生强烈要求我教他们画喜羊羊,说豪×的喜羊羊得了三颗红星,他们也要像他那样。

豪×没挨批评,更爱画了,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同学也喜欢画卡通形象。豪×在我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下按照自身的特点不断学习,进步。这不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隐形体现吗?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边预期达到的并可以预测的学习成果及具体的规格,它具有共同性、预期性、可行性、灵活性、可检测性。比如“亮丽的城市风景”这一课在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各色城市建筑风格的欣赏;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三是提高学生水彩绘画能力和色彩运用技法。一个课时完成。可是到上课后,我发现学生对于欣赏城市建筑十分感兴趣,个个豪言长大了要当设计师。绘画的兴趣也十分浓厚,但是由于眼高手低,绘画作业质量低下根本没有水彩的韵味。根据教本的要求,目标是没有完成的,值得根据六年级学生现有的美术水平和教学条件修改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在学习水彩的技法技巧时花三节课的实践操练,取得惊人的效果学生对于自己第三次的习作十分满意。

四、学校和老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多年以来很多学校的走廊和教室仍挂着名人和名言,以此激励学生好好学。在我们县城的小学也不例外。各个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几次以德育为主题的专题活动,以此教育学生好好做人。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一点,学生也迫切需要学校和老师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北京参观一位画家画展时发现来了许多的小学生看画展,不知道是画家的邀请还是学校的不请自来,这不就是在为学生创造一种教学环境的好时机吗?也许这些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和体会名家作品的内容与感情,但他们被美熏陶了一遍又一遍,对美和美的艺术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常看到很多的私立美术培训中心在教室的走廊里设立书架摆上各种学生喜欢的图书供学生阅览,墙上挂有各种形式的学生绘画作品及一些世界名画,楼梯拐角和教室的角落摆放着小型的雕塑作品供学生欣赏,每个学期安排几次外出写生课,举办一次画展。其实我们的公办学校和老师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说到这有老师可能要说了,那是私立的,他们有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我们农村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什么条件看画展,买什么图画书,更别说雕塑作品。其实不然,我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比如,每年的四季可以带学生写生校园四季的风景,农村有老房子学生画线描也是不错的题材,美丽的田园风光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不要把教材当做唯一美术资源,学会开发和利用美术资源。另外如若我们能放下教师的架子,不那么端着,让学生和老师成为朋友,而不是惧怕,学生也更加乐意学。深有体会的一次是教一年级新生的美术课,第一次课上我做了自我介绍,告诉他们我是他们这学期的美术老师,“我爱画画,也爱你们,更爱画画的孩子。”给他么欣赏了许多我的画作。第二次上课时,我刚一走进教室门口时就迎来了他们热烈的掌声。

“怎么鼓起掌来了?”我问到。

“因为我们喜欢你。”

“我们喜欢你来上课。”

……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大概的意思我明白了,心里十分高兴,这是对我的肯定。下了课,隔壁办公室的教师问我学生怎么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却像吃了蜜糖似的。

五、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9

[关键词]教学策略 有效学习教学运用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积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教学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过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死抱住西欧与苏联的一套训练方法,一味死抱素描,要不就钻在中国传统国画的套子里,在技法中磨来磨去,这种教学已太过时了。现在世界美术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术已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作为时代的精神尺度,美术教学必须向前看,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教学的现代审美品位。下面,笔者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实践,谈一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有效教学策略的意义

教学策略的含义: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在教育哲学的区域中,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在教学论的层面上,又侧重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来阐释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现象。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在国内外都在讲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学生学习教材,教材对学生有作用,而学生同时也对教材有作用,这就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解读了教材的内容,从而在自己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新的概念,而且建构是和教学同步进行的,学习者的学习完全是自主的活动。所以,学生的学习是自己建构的过程,这种学习是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学习过程。因此,有效教学策略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合作性的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建构,追求新时期条件下素质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统一。在理论学习上,探索三维度的关系(即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把握。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是:提倡学生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四点:一是教学的着眼点是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二是不承认差生,只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三是学科教学的注意中心是学科知识的获取过程;四是关注教学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二、有效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优化课堂要素的配置,追寻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学习者要具有高度的学习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学习的能力,衡量自主学习的三个指标是:学习目标的建立、学习方法的掌握及学习评价的实现。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针对课堂教学而言,台作学习可以理解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旨在促进学生的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学生(包括有学习障碍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各方面技能,使他们具有处处为他人着想、尊重不同观点、能与人合作交流的态度意识。具体有以下五个入手点:

1、从备课准备入手

策划课堂40分钟,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设计。过去的备课主要是从教师的讲而不是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备课,现在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各课。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还要进行教学反思。如:各《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时,我没有像过去那样让学生去设计服装效果图,因为学生不懂服装设计的知识,即使有好的构思也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而是为学生们准备了多种彩色纸和塑料布,让他们在小组里挑选一人做模特,其余同学为他设计“时装”。这样,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考虑,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而且,把抽象的设计过程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把他们的一些金点子和巧妙的构思直接表达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从教学活动入手

“活动一发展”教学模式是作为活动课程教学基本结构提出来的。“活动”即要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发展”即要求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为目标,“活动一发展”即要求教学必须遵循活动与发展的辩证统一规律。构建“活动一发展”教学模式旨在建立一个适应小学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体系,正确把握活动课的教学特征,探索其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活动课的特有功能,防止和克服活动课“学科化倾向或形式走过场”,提高活动课教学质量。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实践性、能动性原理与活动课程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提出“活动一发展”的观点,其意义有三层:一是强调活动的实践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实现“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能动过程;二是强调活动的发展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实现改造自我、发展自我的目标;三是强调活动与发展的相互作用,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整体效应。

在教《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时,其主要过程如下:

①创设情境。首先从欣赏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开始,然后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的服饰特点进行有个性的评价,从而激发起学生自己设计服装的热情,再让学生从本组中选一名“模特”并共同为他“设计”一套服装,引导学生们进入时装设计师设计时装的情境之中。

②产生问题。学生们看着老师提供的一堆彩色纸、塑料布和其它一些废旧材料时,不禁产生疑惑:这“服装”到底该怎样设计?随即就自发地开始了小组讨论。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们已经开始了自主探究;这样的讨论,为学生们进一步的合作提供了条件。

③观察、选择资料。这时,老师出示了一些“穿”了纸服装的洋娃娃。学生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得到了服装设计的灵感;经过再次的讨论,选择了自己小组需要的材料,并拿出初步的设计方案。

④解决问题。在小组取得一致的意见后,立即分工,为这位“模特”设计起来。“模特”也不会闲着,也参与其中。遇到难题,大家再共同磋商、共同解决。

⑤应用检验。各组设计完成之后,组织“模特”们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进行展示、评比。然后,全班同学投票评奖,以此检验各组设计的作品是否优秀。

3、从教师引导入手

优化讲解,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倡导简洁、精炼、有效度的课堂指导,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在《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虽然简洁,却非常有效。将本来深奥晦涩的服装设计通过为真人模特设计而变得形象直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4、从评价过程入手

加强教学评价方式的有效性。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在《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评比的策略,学生们进行了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这种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激励,诱导了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系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总之,教师运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践证明,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实施以上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0

内容摘要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是实施美术学科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单方面评价打分或略写评语,学生被动接受,无法真正理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美术作业教学中,应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首先要指导学生参与评价,其次引导学生自评、他评,再次老师补充评价和采取激励性评语评价,还可以进行作业展览式评价。

关键词

美术作业 多元化评价 实践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是实施美术学科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馈学习成果的一面镜子,更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单方面评价打分或略写评语,学生被动接受,无法真正理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作业还是采用“包办式”的全批全改,不仅会消耗教师钻研新课标和教材的时间,而且不利于调动小学生积极学习美术的兴趣,还会导致学生们只看老师批改的结果,而忽视作品没有画好的原因。所以我认为有效的多元化的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多元化作业评价的方式 1.指导学生参与评价。

起始阶段,学生评价作业时,往往不知如何评起,教师应在评价的方法上给予指导和启发。重点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画面中物体的形状、比例、色彩及组合关系等,扩大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树立起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欣赏能力与审美情趣。如教学《出壳了》时,要求学生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一幅小宝宝出壳以后找妈妈的情景或小宝宝跟妈妈在一起幸福的场面。学生根据要求作业后,我指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评价,提示学生:

(1)谁画的宝宝最淘气?(2)谁画的宝宝最令人意想不到?(3)谁画的宝宝爱睡懒觉?(4)谁画的背景最有趣? 学生围绕这几点积极思考,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仔细琢磨,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并对有些作业指出了不足。

2.引导学生自评、他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跃跃欲试,都想发表一下自已的观点,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已的想法、创作动机及画面中的优缺点。学生的他评,即让其他同学来评价,是对自评的补充,同时也是对作品的具体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另一种看法。自评与他评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这过程中,教师能更深一层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观点,从而促进师生双边活动,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如教学《茂密的花》时,讲评作业部分,我设计让学生从色彩、画面组织、有创意等几个方面让学生自由的来自评、互评,说一说谁的画面颜色最漂亮?谁的画面最有创意?谁画的背景最有趣?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对同学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通过自评、他评,最大限度地肯定学生的表现。评价中,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关注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

3.教师补充评价。

教师是受过一定专业培训的教育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评价过程中带有成熟的、理性的、全面的观点和看法。在分析作品的能力上更具合理性,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的自评与他评结果的补充与修正。

如:学生评价“这张画的色彩配得很好看”,这时教师应补充道“因为这张画用深底色衬托,使画面中的景物更醒目,所以色彩效果强烈”。又如在第六册风景画《我们的社区》的作业中,学生评价发现画面中的房子、树近的小,远的大,是不好看的,而反之则好看。那么教师要补充评价这是“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原因,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表现力。另外,教师适当对学生的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将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激励性评语评价。

有的学生原本涂色潦草,在下一副画中他的涂色认真仔细了,这就是进步;有些小朋友性格内向,画面构图缺乏张力,在下一副作品中注意了构图的特点,敢图敢画了,这也是进步;还有些小朋友原本对于美术学习缺少兴趣,但是有一天他执笔画了一副“大作”,这更是进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这样会让他们慢慢了解绘画,敞开心扉,感受绘画给他们带来乐趣。在美术作业里,写上简短的评语,表示老师对学生美术作品的看法。老师的评语要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肯定学生作业中优点所在。如绘画作业中,我便写上“构思新颖,你真的很棒,”。在撕纸作业中我便写上:“选材得当,色彩搭配适当,你最行”。对基础差的学生作业,我便写上:“老师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你一定行!”学生的作品能得到老师的好评,学习信心倍增,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很多。如果学生的作业中有不足之处,老师也应用“如果这样画,可能会更好看,加油啊!”等委婉的词语让学生修改作业中的不足。

5.作业展览式评价。

展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作品展览分为中期或期末展览,形式分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班级美术作品展览。展览评价作品的来源是学生自己档案袋内的作品,可以是本学期教学内容,也可以是课外学习成果,可以是绘画作品,也可以是工艺作品。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每学期中期举行一次,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参加,在学校的大操场上,设立展板和展台。期末举行的班级美术作品展览会,不求高水平,重在人人参与、展览会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布置。这样,用汇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在美术学科上的特长和相对较强的项目技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相欣赏互相评价。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审美观作出全面评价。评定应以鼓励为主,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和进步,保护学生自尊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多元化评价实践的效果分析

采用让学生参与美术作业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作业优秀率也随之上升,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综合素质也相应得到发展。

1.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的提高。

通过参与作业评价,学生能正确区分美与丑,视野也更加开阔,艺术涵养不断积累,审美能力从感性向理性迈出一大步。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陶冶学生的性情。

2.想象力、创造力的提高。

自评、他评、教师的补充评价,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扩展,这一切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作品中的内容也极具新意。如工艺制作课《树叶贴画》通过学生评价,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可不可以用水彩笔添上一些景物”,他们发现树叶添画使画面效果更佳;另外,又有学生联想到可用火柴梗、旧挂历、布等其他物品贴画,使画面各具特色。在评价过程中,师生的思想互相交流补充,学生的每一种好主意,都得到老师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地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挥笔,创造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

3.绘画技巧与动手能力的提高。

学生对绘画技能的理解和运用经常是顾此失彼。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对多幅学生作业进行恰如其分的评述,就会在自已的作业中摄取多人之妙笔而回避别人的不足。当一部分学生构图结束时,教师挑选有代表性的作业,及时让学生对比后评价,这时不用教师评价,学生就能明显地发现每张作业的优缺点,诸多问题也迎刃而解。从而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与动手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评价作业时要自已组织语言,用美术语言评价更不容易。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刚开始的评价中,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经常是语不达意。通过参与作业评价,多听多讲多练,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得到提高。如第一册《画太阳》一课,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已的画面编一个小故事,在自评时有位学生这样讲:太阳像个调皮的孩子,在蓝天上奔跑,他红红的脸上渗出一颗颗汗珠,他拉来一块白云当毛巾擦擦脸。他的脸太脏,白云变成了黑云,云儿哭了,太阳安慰他说:“别哭,我来变个魔术。”太阳从嘴里喷出七色霞光,于是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总之,我们更要追求和强化美术作业的个性化倾向,通过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设计和多形式的合理评价,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使他们不再感到美术作业是无味的,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教学氛围

美术课堂作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一种有目标、有追求,讲究效益的活动。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强调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将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提高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所谓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增进知识,获得进步。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应该体现美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具体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掌握小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获得欣赏美的能力,提高美术素养;最后,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使他们的美术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鉴于课程改革的大背景,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采取策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教师以有效的备课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高质量的备课是教师有效性教学的前提。教师有效备课应该更加注重设计美术教学课堂的结构,做到课堂上每个教学的环节完整、层次分明、衔接紧凑。除了教学内容的准备外,小学美术课对教具的要求也非常高。我们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充足的教具,没有充足的教具是不能达到有效性教学目标的。

2.营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许多课堂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满堂灌为主,这样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应该不断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创造以学生为主体,融洽、和谐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实践证明,在美术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往往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比较开阔,教学效率也明显提高。

3.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的训练过程

我们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上。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备课,活跃课堂氛围,注重教学训练的过程。教师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优化学习效果,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美术课堂上获得进步和提高。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2

在当前,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随之更新着。 不仅美术的教育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而且也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 因此,作为战斗在美术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有必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 了解美术教学应该做些什么, 明确学生该学些什么。 那么,美术课堂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以下是我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美术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进行自主、 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 填鸭式”“ 培训式”,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游戏是他们最习惯的活动,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果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玩中学”,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地研究并挖掘教材中潜藏的游戏内容和成分,利用并放大这些趣味内容,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的任务。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游戏的实际内容,设置一个既有趣,有特色,又充满吸引力的游戏名称。

二、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提高观察能力

美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 在美术教学中, 通过作品比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及其艺术形式的认识和掌握,还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和看待作品,加深认识的同时,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 要想让比较教学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要精心地选择和准备美术作品,作品本身需要具备典型性和艺术性;在教学期间,适时地给予学生启发和引导,引导中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赫钦斯曾经说过:“ 什么是教育? 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 ”我们这里所说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就是要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学会并得到自己思考、探索、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好组织工作,分好小组,并提出具体的讨论问题,期间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调控。 绝不能让小组讨论沦为“ 聚堆的小话时间”,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 此外,通过讨论,不仅能在深入感受作品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判断, 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促进学生发展

有效的评价,要求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轻学生的评价观念,而是更加注重教学过程,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教学手段。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通过学生自评活动,能够引发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反思,从而能自主寻找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多元的评价模式,能够有效弱化传统单一评价模式中的甄别和选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高三班主任的讲话稿下一篇:物业工程经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