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精选8篇)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是教学有效性追求的目的之一。小学科学的三维教学目标给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指出了方向,它要求我们的课堂既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参与度,又要通过科学探究最终达到科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科学方法的了解与应用,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的形成,科学习惯的培养,并学会学习。
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深刻解读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引领有序的探究活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既注重认识层面的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静态的内容,又要抓住操作层面的利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的内容,从而使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发展的主渠道?下面谈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追求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约,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如在教学三下册《磁铁》这一单元时,从第一课时“我们知道的磁铁”的教学中发现,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兴趣课里已经接触过了磁铁,对磁铁的相关知识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因此,在接下来的的“磁铁的两极”“磁极的相互作用”等教学中,我及时修正了各课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等逻辑思维能力和体验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从整个单元的教学的效果看,正是由于目标的制定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主体性和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情,较好地完成了本单元三维目标的达成。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不完全一样,因此确定教学目标还应该因人而异,不仅要兼顾全班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地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有结构的教学材料,引领探究活动紧扣教学的重、难点
材料是科学课探究活动的依托,有结构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从趣味性、基础性、实践性原则出发,同时要尽量排除无关的干扰因素,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使他们能发现问题形成合理的假设,明确研究活动的目的,确定研究活动的程序与方法。例教学《比较水的多少》,有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能用更多的方法去比较水的多少,给学生的探究活动准备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包括天平、秒表和漏斗。但由于教师忽视了对材料结构性的研究,上课时,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用天平和用秒表、漏斗来比较少的多少了,不但费时费力,还完全偏离了目标要求;而在另一次的研究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除了盛水的容器外,只准备了几个果冻壳、一个圆柱形杯子和一支签字笔。这组材料的出现,不但马上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问题的核心即同一标准上,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而且为第二部分内容“量筒的认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和迁移的作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通过呈现有结构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本次探究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要用到哪些材料,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实验过程中要重视对哪些现象的观察,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实验的兴趣,更能提高探究实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完成对科学概念的自我建构
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一般是先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再进行实验取证,经过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和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其中分析、归纳过程是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提升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与培养。通过教师引导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等方法,使每个学有所得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和完整,并将此提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对科学知识的自我建构。如六上科学《增强抗弯曲能力》一课的教学,在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研究中,教师通过“同学们推测形状改变可以增强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下一步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可以折哪些形状?估计哪些形状有较好的抗弯曲能力呢?怎样进行测试?”等一系列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中更好地把握住观察的重点,更好地控制相关变量,使实验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实验操作结束后,又通过“观察测试的数据,与没有折的纸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的研讨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和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忠实地实施预设方案,排斥了学生有个性的思考,限制了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学生的创造智慧受到阻碍和压抑,教学也变得沉闷和程式化。在新课程教学中,生成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碰撞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关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有一些无法预料的事件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精心预设。生成则是预设的延续和动态升华。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机智地处理课堂中师生动态生成的资源。如教学三上《蚂蚁》,我设计了先让学生观察蚂蚁,再讨论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样解决的,然后选择一种最科学的方法再继续观察;接着让学生比较蚂蚁、蜗牛、蝗虫的身体特点。整个观察活动学生都很投入,情绪高,讨论热烈,一切都在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蚂蚁是怎样走路的?它有6条腿,走路时先抬哪只脚,后出哪只脚呢?”问题一提出,我一时也愣住了,这是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一个问题。但学生们已经开始相互就这个问题开始了讨论,争论声也越来越大。于是,我放弃了原来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对此开展了探究活动,学生们想出许多有效的办法,并聚精会神地开展了研究。看到学生个个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也许科学的种子已经在学生的心田里发芽、开花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需要教师随时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容忍并尊重学生的质疑,乐于倾听学生的“不和谐的脉搏跳动”,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才能有效提高科学探究的效果。
总而言之,有效的科学课堂应该是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了学生幽闭的新智,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
匡庄完全小学 刘全叶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与实
践》
类别:┊作者:匡庄完全小学 刘全叶┊发布日期:2010-6-11 16:19:00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匡庄完全小学 刘全叶
在进一步深化现实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人们往往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但集中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实际普遍存在的有效性问题,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我们即使有再好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改变目前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因此,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科学把握新课程理念,转变科学学习方式转变科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科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地把握,有效地实施。
1、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问题,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性的目标追求必须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必须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在参与中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因为参与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参与而参与。参与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既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又要避免由于对主动参与的片面理解而导致盲目追求形式参与、表面参与的倾向,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不断地体验与感悟,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要确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科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科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科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科学的学生观。倡导科学教学要启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的科学教学观念。
2、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上,更表现为内在的思维上,即不仅仅是参与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而且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以探索为中心的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相关知识体系,追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发展为正相关。如果不以内在思维的深层主动建构为目的,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热热闹闹,为参与而参与,那只能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流于形式,使得大部分的课堂参与时间成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多大价值的无效参与时间,甚至被这种表面的主动性所迷惑,认为这就是学生的有效主动参与,这在现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并不乏见。因此,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更突出地体现在其思维参与的建构性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索、动手操作,通过连续的、经过阶梯向前推进的、递进式的参与学习活动,由初级水平不间断地发展到高级水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真正实践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是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
2009-6-9 浏览(1421)【大 中 小】
一、真正重视科学课程
在小学阶段多数科学课教师均为科学兼职教师,专职教师缺乏,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专职教师,但课时安排过多。造成低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学的科学课程不属于学生与学校认定的主要课程,在思想上没有很重视这门课程,就造成教师在课前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活动材料准备不充分等,不能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因此就不能保证科学课的质量。
要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要先从教师的思想上改变科学课不重要的观念,只有真正认识了科学课程的重要性,课堂的有效性才能被充分实行。只有在思想上转变的教师才会精心地准备课堂。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济南市历城区教研室 钱凤芹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对于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课来说似乎太短,许多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安排的内容还没有探究完就已下课了!是40分钟时间太短?还是自己教学低效?恐怕不言自明。对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笔者向大家提如下几点建议:
一、避免主次不分,保证学生集中时间重点探究 下面是笔者听一教师在上《降落伞》(青岛版教材五年级内容)一课时所做的时间分配记录。
导入环节用时20分钟。播放空中跳伞的有关音像资料用时5分钟,对伞的结构进行探究用时2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制作了一个降落伞用时6分钟,试放飞用时2分钟,引导提出探究问题“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用时4分钟。再加上组织纪律,导入环节共用时20分钟左右。
真正意义的深度探究用时15分钟。在这15分钟里,学生要研究伞面、伞绳、悬吊物等对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影响,既要设计对比实验的计划,又要根据计划制作降落伞,还要放飞降落伞观察实验的现象。因为时间太短,每个小组只对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了研究。
汇报交流用时5分钟。各小组匆匆将结论得出,因为已经超过40分钟,所以教师省略了质疑的过程。
课外拓展延伸作业布置用时1分钟。草草收场。
关于降落伞,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在电视上、图片中对于降落伞的结构早就非常熟悉了,至于做个降落伞,学生甚至在没有上学时就有了制作和放飞的经历。学生在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问题之前,已经有过对降落伞的初步认识,并且已经有过玩降落伞的经历。这是学生的现有发展区。而学生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则是已有经验在本课探究中的一个最近发展区。因此,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是本节课探究的重点内容。而在本则案例中,教师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学生的现有发展区,显然是低层次的教学。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果教师对探究的内容不分主次、无有轻重缓急,重点探究的内容都把握不住何谈教学的有效性?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不分主次、时间分配不科学是造成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每节科学探究课都有一个重点的探究内容,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时要把握住重点内容集中时间重点探究,不要让次要的探究占用过多的时间。因此,对于《降落伞》一课的导入环节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在课前就做好降落伞,课堂中比赛放飞,从放飞中发现并研究影响下降快慢的因素。这样重点探究的活动学生就能进行得更深入,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就有了提高有了新的认识,也就是说学生得到了发展。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效果吗?
主次不分还表现在对教学形式的过分追求上。对此人们批评最多的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上,的确,有些科学教学也未能幸免。科学课注重探究过程及探究体验,很多内容使用多媒体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有些教师就是喜欢使用,不管什么内容都要使用多媒体,美其名曰:创设问题情境。但有时往往本末倒置,只注重了情境设计这一形式,忘记了情境创设的目的。这也是科学教学中应努力避免的。
二、避免浅尝辄止,提高学生探究的深度
浅尝辄止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管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方法的掌握都如蜻蜓点水,浮在表面,在情感态度维度目标的达成上更是危害至极??思维不深刻,学习态度浮躁。对此,建议大家坚决杜绝,坚决杜绝课堂上的如下表现:
1、只提问不探究
很多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注意了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可取的。但是要警惕这种现象,在问题情境中学生提出了众多的问题,但是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所有提出的问题都去探究,怎么办?教师们通常的做法是选择那个自己早就预设好的问题进行探究,其余的问题一句“课下自己探究”匆匆了事。学生提出过多与探究主题关系不大的问题,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会用课堂中的时间去想自己刚刚提出的问题,另外学生提出问题要占用课堂学习时间,这些都会造成教学的低效。
当学生过多地提出与探究主题无关的问题时,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了: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偏离了探究的轨道,对问题的点拨和梳理是否到位?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只汇报不交流
有的课堂教学对探究所获得的数据或结论,只是走一个汇报交流的形式,那种一人说众人听的现象只是汇报,不是交流。没有经过交流和质疑的结论其科学性是要打折扣的,学生的思维是不严谨的。因此,在交流汇报中,对于听者要求有质疑,对于说者要求有反思。结论得出要重证据,要符合逻辑,这样的思维才更深刻更严密。例如下面这则案例:
教师在教《土壤里有什么》一课。进入到探究后的汇报交流阶段学生1:我们组对于“土壤里有什么”这一问题作出“有水”的结论。理由是给土加热后,土上面有气体跑出。学生2:气体就是水蒸气吗?(学生1的结论显然证据不足,学生2体的有理。)经过其他组质疑后,一组学生又完善了自己的实验,让气体变成可以看得见的液态水,才算说服了其他学生,结论的得出才更加可信。
可见,科学教学中只汇报不交流,学生的思维难以走向深入。
3、只有探究程序无有思维发展
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上,教师往往在注重探究过程的同时,忽视了探究过程要和学生探究需求一致性。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环节是符合探究程序的,但是如果看学生的表情则不一定是符合学生探究需求的了。没有主体积极主动参与的探究是低效的,正如下面这位教师所谈:
“在教学《钢笔吸水的奥秘》(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一课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谈自己给钢笔加墨水的体会来导出研究问题的策略。学生表情漠然和茫然,心不在焉,这样做实在没有新意,只是单纯地为了导入科学教材中的课题。后来在另一个班上课时尝试着将问题导入作了改变:教师拿一个空玻璃杯和一张硬纸板,将硬纸板盖在杯口,然后杯口朝下,手托纸板,问学生如果松手会出现一个什么现象?学生不假思索的喊道:纸板会掉下来。教师接着问:怎样做才能不让纸板掉下来呢?学生还是不假思索的喊道:用手托住纸板。教师再提出不用手托住怎么办?这时学生安静了,开始思考想办法。在学生束手无策时教师给学生演示杯子吸纸板的实验,学生一下子被教师的神奇表演深深吸引,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的激发出来了……”
正是学生看到的现象(纸板不掉落)与自己的已有经验(纸板会掉落)发生了冲突,学生才具有了要探究个究竟的欲望,以后的探究活动才符合了学生探究的需要。在低效的科学课堂中,我们的教师往往喜欢对教学环节“贴标签”,这个环节叫问题提出,那个环节叫拓展延伸,殊不知只有当你贴的标签与学生的探究需要相吻合时,探究的效果才能扩大化。
4、只会教教材不会使用教材
“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是新课改以来一直倡导的教材观,这是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提高有效性的一个途径。在此只点到为止。
三、避免无准备探究,保证学生探究的效果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探究材料齐全,探究目的明确,探究计划周密,在探究前做到“万事俱备”了,探究的效果才能保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探究材料是真正实施探究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学生只能做“纸上谈兵”式的“想象”探究,无从谈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首先要有这一物质保证。新课改以来,许多探究材料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材料,给材料的准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是影响科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因素。建议大家在课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在科学教学中还发现,学生明明自己已经设计了研究方案,学生讲述自己设计时也头头是道,实验时本该没有问题,但结果却令人吃惊,往往实验时间过后,只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经历了无效或低效的探究呢?其实学生在实验前的计划上还是欠周密。为避免学生做“无用功式”的低效探究,建议我们的教师宁可多花一些时间在方案设计的讨论和质疑上,也要让学生科学设计方案,也要形成严谨的探究态度,提高探究的成功率、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即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教师的一则教学反思:
“在本课(《谁热得快》)的教学过程中,在进行四个探究活动的设计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认为这是体现了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使我很快发现,“自主”不应是“自流”,如果按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顺序对四个探究活动进行调整,效果会更好。第一个活动是将套在手上的黑白塑料带置于热源(蜡烛)的两侧(等距离),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到深色物体的吸热本领比浅色物体大。第二个活动是将黑白纸置于热源(蜡烛)的两侧(等距离),观察哪一个颜色的纸先燃烧,学生的视觉会告诉他们观点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再让学生通过温度计测量进行其他两个实验,学生就会得心应手,还能体会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由此看来,指导学生实验前是要考虑再三的。” 当然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还有许多应该注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小学科学课与自然课程有很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是课程目标的重大调整,由特别关注自然知识转向关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涵。例如执教《纸的观察》(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个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能力,而有的讲课教师就明确告诉学生要研究纸的特点,其教学的落脚点就是总结纸的特点;第二个活动的重要价值是学习用测量和计算的办法让学生去经历观察活动,拓展观察的途径,而有的教师就非要学生计算出准确数据不可。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目标追求是有很大偏颇的。
就科学探究目标来说,虽然科学探究不仅涉及到提出问题、做出假想、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数据、进行解释、表达和交流;虽然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一般要经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或猜想→收集证据→解释→评估→交流和推广。但是小学科学教学各学期各年级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以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为例:三年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上,包括体验知道什么是科学观察、不断扩展观察内容、不断学习和扩展观察的方法。四年级在此基础上重点是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五年级重点是调查研究,调查和研究有关的科学的问题,在调查研究有关科学问题中理解科学概念、培养探究能力。重视了对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以及充分讨论,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逻辑推理能力。即使是同一学段,教学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例如《材料的特征》(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和《杠杆》(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虽然教材规定设计的活动都能够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收集证据→解释→交流的过程,但是前者重点在收集、加工数据,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后者侧重于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尤其是如何制定科学探究计划。
二、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一方面,它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生成性,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还要保证给予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以必要的指导、帮助和激励。因为新课程所提倡的科学探究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多重任务。
首先要创设平等和谐的探究环境。教师要倡导课堂教学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心交给学生,与学生做到融合,是科学探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经常面带微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用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蹲下来和学生交谈等激励的动作都能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需要,巧妙地利用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变化,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其次要激活学生的内趋力
再次要有开放的课堂设计
在科学教学的过程:---
1、收集事实;
2、整理事实材料;
3、研究事实材料,得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结论;
4、解释学到的科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环节设计要有开放性,幅度要大,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进入探究状态,进行充分的探究;只有开放的幅度大,学生才可能少受教师的遮断刺激。如在《教学电路出故障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出示了带底电池和灯泡,让学生用电线接亮小灯泡,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却还是难住了学生,学生上台演示时,接来接去都搞不明白这线该接在何处,后来请同学们共同探讨,终于得出了结果,原来只要把底座的弹簧压倒,就能把电线插进去就行了。虽然花去不少的时间,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
从以上的教学环节看,教师没有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活动,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参与,保证学生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而且这样开放性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一种易于掌握,又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因为环节大,学生才能真正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体,体现他们的自主。
因此,教师要从建构主义出发,安排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把每一个环节都做细了,做透了,使学生真正高度地投入。一节探究课,教师都希望学生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像科学家一样真刀实枪地干科学,但有时却不能如愿。学生可能只对探究活动的某一环节感兴趣,探究目的不明确,说不出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师的心里只能留下遗憾。如制作彩虹时,只往空中一次又一次地喷水,却不分析彩虹不会出现的原因。教学《热胀冷缩》时,学生只对吸管中的水滴会往外推,向里流感兴趣,到底是水还是空气在热胀冷缩,全然不顾。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为动手而动手。究其原因,是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思维相脱节,探究只成为一种外在形式。
因此,在学生探究动手前可以先请学生设计一份实验方案,把原来直接向学生提供材料而让学生想一想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做比较合理,在动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探究中一边动手一边做记录,再想想探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留一点时间请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谈谈探究的体会和感受,相互之间做一些评价。这些环节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指手划脚或省略,使学生真正懂得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在探究中教师要预想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达到探究的有序,而不凌乱。因此,备课要备两头,课前向学生调查。一般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都有根源,教师要善于疏导或对症下药,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
升序
文章评论
降序
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科学把握新课程理念,转变科学学习方式 转变科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科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地把握,有效地实施。
1、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问题,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性的目标追求必须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必须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在参与中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不断地体验与感悟,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要确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科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科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科学的学生观。倡导科学教学要启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的科学教学观念。
2、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上,更表现为内在的思维上,即不仅仅是参与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而且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以探索为中心的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相关知识体系,追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索、动手操作,通过连续的、经过阶梯向前推进的、递进式的参与学习活动,由初级水平不间断地发展到高级水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真正实践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是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主要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教学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选择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力争在现实条件下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较大可能的教学效果的活动过程。
1、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 “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趋向于全面性——既重视现代生活、工作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既培养高尚完善的人格,又发展其强健的体魄;既提高其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
2、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科学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科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中,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有效的教学参与;
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以及内容。应当坚持鼓励性教学原则,不断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一旦出现“同学互励、教学相长”的局面,便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
探寻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邱永富
连城县罗坊中心小学,福建 连城 366200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认可的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自课程改革以来,可以说大部分教师是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并朝着新课程方向扎实推进的,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科学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下面就结合教学案例,谈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案例一:《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材共有三项活动,一是安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二是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距离的关系,感知弹力大小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三是认识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距离越远。在研究教材文本时,我认为生活中弹性、弹力现象很多,学生也司空见惯,但真正有目的去注意这种现象,并进行研究的很少。本课设计应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等方法,多方位强化学生对弹力的体验与感悟,增进对弹力的产生和大小认识。
为此,根据这三个探究问题和学生的前概念水平,我制定了三个目标:(1)科学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2)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更具体,容易操作,更利于开展有效的探究。
思考: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等功效,它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核心。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因此要注意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细化,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并随时反馈目标达成情况。
案例二:《保护鸡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6课)本课属于“材料”单元,是在前几课研究材料的特征、材料的选择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认识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制作物品的重要性。在处理教材时,我把这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根据保护鸡蛋的要求,有目的地选择材料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上。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因此我把制作“鸡蛋保护器”放到课前,要求鸡蛋不碎就行,不管什么形状和用什么材料。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设计(还可以利用家长资源)、定型、改进。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鸡蛋保护器,然后进行比赛,了解鸡蛋破碎的原因,最后通过让学生反思失败原因、教师播放课件拓宽学生思路(碰碰车、滑翔伞和我国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返回地面的图片)改进、小组选出制作最好的再比赛、教师展示等环节,使学生明白影响鸡蛋保护器保护效果的因素和了解常见材料的不同特性及创造性的选择材料。
思考:教材虽说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但不再是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它只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认知发展等提供的一个范例。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的理念,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灵活地处理。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要向学生呈现、提供什么内容,如何呈现这些内容。
二、大胆放手,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案例三:《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在探究材料的沉浮能力这一重点时,我为学生提供一组大小、轻重不一(铜钥匙、硬币、大头针、塑料片、泡沫、积木、木制棋子等)的材料。并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说桌上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并进行分类——猜沉浮——汇报交流——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学生实验——交流研讨——小结应用。
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教师只在两个交流研讨中进行引导,其余大多数时间是学生自主亲历探究的整个过程,不仅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而且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指向性明确,学生很快就得出——金属材料在水中容易沉,木头材料和塑料材料容易浮,以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轻重、大小无关的结论。
思考:课堂是师生最主要的活动空间与生活场所,是课程最主要的时空支撑条件和核心载体。即使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质量水平仍然与学校教育质量水平划上等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简单的移植或简单的“授——受”,而是必须经历一个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充分授权,就是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本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去自主地提问、探究、并寻找信息和寻求答案。充分授权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情感、智力、个性诸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主动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拓展探究空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案例四:《保护鸡蛋》
为延续和拓展教学内容在我布置了两个问题:(1)养鸡场如何把鸡蛋运出去卖?(2)我们知道陶瓷制品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碰碎。现在工厂有一批陶瓷工艺品需要运到北京,供货商想减小碰撞对陶瓷的影响,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还有让学生在家里找出四种生活中保护易碎或易碰坏物体的方法。
其实,在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如:天气单元,养蚕,昆虫的观察等等)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都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后续的探究。思考: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陶行知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及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科学源于生活,增强他们应用科学的意识。
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课堂有效性的实现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明确科学课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理念,关注不同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亲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什么才是小学科学教学的真正有效性呢?笔者根据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情况谈两点看法。首先,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真正有所得,才可称真正的有效性。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方面,小学科学教学的宗旨是培养科学素养,而培养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否则,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句空话。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电磁铁的构造、基本性质以及改变磁极的办法,你就得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电磁铁,亲自去实验、去研究;要让学生搞清小电动机转动的奥秘,你就得让学生亲自去拆开电机看构造并接通电源看转动。离开学生亲自实践,单纯仅靠背知识性的答案去应付期末考试,谈不上小学科学教学的真正有效性。次之,在探究的基础上,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设计制作一些科技小作品,才可称真正的有效性。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小学科学教材中涉及这个方面的内容也较多。五年级学生探究完光传播特点之后,就得让学生寻找和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潜望镜、万花筒;六年级学生探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之后,就得让学生能正确解释过节时燃放的鞭炮为什么会升向天空等许多问题。完不成这些设计制作任务,解答不清应知的一系列问题,谈不上小学科学教学的真正有效性。
我们小学科学教学中还有哪些问题,什么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真正有效性,如何再进一步真正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每位小学科学教师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继续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
之我见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
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每位科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前段时间,笔者曾对分别实施了一年、两年、三年新课程的三、四、五年级学生和未接受新课改的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相关调查问卷,有47%的学生认为“经过科学课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收获”,仍有53%学生认为“收获一般”甚至“没什么收获”。分析之后,发现了不少潜在的问题,引发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二、当前科学教学中的“高能低效”现象
当前科学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可最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造成此种“高能低效”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现象中看到问题的症结。
现象之一:教师提问缺乏有效性。
教师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废话太多,提问不明确,造成学生的无序思维、无效思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现在大家都十分重视让学生在课的开始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但教师经常采用的是泛泛而问——“今天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导致学生想出了一大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缺少科学性和可研究性,甚至其中会出现非科学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肯定是耗时低效的,课堂在学生盲目的回答中空耗。
现象之二:学生思考缺乏有效性。
课堂活动,追求“量”忽视“质”,缺乏对活动内容“少而精”的提炼,没有深入开展探究,过多停留于表面上的热闹。在小组探究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场面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主动参与,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肤浅与浮躁。科学探究需要动手实验,但更需要冷静的思考与求索,没有了思考也就没有了研究。在调查中,有56%学生喜欢“活动内容多,只注重简单研究的科学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现象之三:课堂探究缺乏有效性。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在课堂探究中常有许多学生不按照要求和规程进行操作,不知道该怎么操作,更有学生把桌上的器材当作玩具在玩;有时候组内的个别学生承担了小组探究的全部任务,成了小组的主角,部分学生在小组中只是一个旁观者。“自主·合作·探究”成了自由分散的活动,自主滑向了自流。在调查中,有40%的学生对参与小组活动持观望态度甚至不参与,虽然相比上常识课的六年级学生的70%有较大改观,但仍是为数不小的一个群体。我们的科学教学,少了这40%学生的参与,教学有效性自然大打折扣。
现象之四:课外拓展缺乏有效性。
科学探究活动光靠课堂40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在课外加以拓展,让学生继续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可是,有多少学生真的去探究了?又有多少学生的探究成果有所反馈?缺乏教师指导与督促,没有反馈结果的课后探究活动,仅仅是一种形式,并不会取得多少实质性的效果。在调查中,只有38%的学生会在课外继续开展相应的科学观察与研究,相比常识教学下的六年级学生的11%有明显增加,但仍折射出课外拓展活动的低效现象。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综合以上现象,当前的课堂教学之所以低效,究其原因,首先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包括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其次是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教师不能按教学预设较好地驾驭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再者,课后的拓展延伸走过场,缺乏必要的约束与反馈,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教学有效性,就应从课前准备,课堂指导,课后延续三方面加以考虑。
1、课前的充分准备。
课前准备充分与否,会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了材料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1)备教材
备课为上课服务。备课,不是把教参上的目标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深刻理解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新课标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在编写科学课堂活动预案时,要理解教材,要研究教材中每个活动内容及活动的内涵,研究教材中每个探究性活动之间的结构及前后联系,才能构勒出一条清晰的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基于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活动线索。如果教师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就动脑设计预案,那么设计的预案将偏领教学目标,从而人为造成课堂教学的“高能低效”。
(2)备学生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在于学生。课前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一堂课学生要有所发展,首先要明白学生的起点在何处,有哪些已有的知识,有哪些已会的技能。在调查中,有23%的学生认为自己原有的科学知识较为丰富,62%认为一般,15%认为不丰富。可见,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忽视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无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高。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才能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对学生的实施有意的影响;才能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台阶,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有所发展。
(3)备材料
课前的材料准备如何促进有效教学?最简单一句话:材料要有结构性。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选择哪些材料,准备多少数量的材料;是必须的还是可有可无的;是指向概念的还是容易引起学生无关注意的,何时呈现,以何种方式呈现等等,都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思考。如果材料太多,一下子呈现,虽然学生的思维广度扩散了,但思维的深度就大打折扣了;如果材料太少,太简单,那么思维上就会有定势。因此,建构有结构的材料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2、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指导与调控。(1)有效的活动编排。
在探究活动的安排上,不要追求贪多求全,让科学探究活动讲究形式上的完善,而要追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科学思维的价值。一节科学课是不是需要这么多的活动?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活动深入地把它做好、做足呢?因此,一堂只有40分钟的课里,我们面对众多的目标,就要懂得选择和放弃,活动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深入挖掘“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内涵。
(2)有效的小组合作。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个别学生经常包揽了全部的探究任务,其他成员充当了“观众”的角色游离于小组探究之外,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虽然与小组成员的构成有一定的联系,但问题的实质是组员之间缺乏合作意识,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指导不到位。小组合作活动应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参与探究的机会均等,经历整个探究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体验到自己在团体内的价值。有了小组分工,并不是小组的合作就会融洽投机,这时教师就应当及时干预,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团结互助,从而促进有效的小组探究。
(3)有效的指导调控。
在学生探究前,缺乏动手之前的动脑;活动结束后,没有引领学生质疑不同小组探究方法的差异,没有时间去关注未成功学生的反思。也就是教师没有挖掘探究活动中产生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导致学生只局限于已有的经验,在已知的知识内兜圈,最终只获得一些零碎的、局部的、片面的直接经验,导致整个探究活动低效,科学学习结束在肤浅的水平上。如果老师舍得花时间去利用课中产生的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并引导学生去思索,去讨论,去感悟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
因此,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深入到各个探究小组,把自己作为一名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和学生“打成一片”,以一个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一方面教师可以敏锐地观察学生探究中的困惑、需要以及他们的投入程度等等;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指导和引导,不让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的及时指导和个别指导,对这一小组来说也许是最有效的教学。同时,也应注意指导的针对性。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有效的指导促进有效的探究。
3、课后拓展活动的指导与反馈。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科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我们在教学中,总习惯把拓展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但是,我们有多少学生有浓郁的兴趣,有这样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进行研究?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研究在课外没有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教师要么不布置课外探究活动,如果安排了,就应将拓展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应加强指导与督促,要有适当的反馈。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真正引向生活,走向社会,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总习惯于将“少数个体成功”等同于“群体的成功”,将“教师成功”等同于“学生成功”,将“课堂成功”等同于“教育成功”。这片面的成功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效果是不全面的,当我们在欣赏孩子们喜欢我们的科学课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的真实标准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促使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获得发展的系统。怎样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琢磨,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0年01月04日 08:56:01 来源:四川省绵竹市齐福学校【字体:大 中 小】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面对科学课教学的现状,针对教学实际中的“有效教学”笔者提出几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出探究的“真实问题”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一个好的问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引领学生主动而积极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要使学生产生“真实问题”,创设情境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不管问题由教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重要的在于提出问题的环节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能不能使他们有好奇心,能不能产生探究的欲望。因此,我认为从几方面来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效果较好。一是言语导趣。语言是师生传输教学信息的第一载体。准确精练、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如一首好歌拨动学生的心弦,不仅能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而且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教学的预定情境。二是悬念导趣。新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悬念,诱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在教学中常常设置问题,特别是把科学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示给学生,从而引起他们的激动与兴奋。三是实验导趣。色彩鲜艳的画面、具体生动的形象、活动多变的事物、奇异罕见的现象,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科学实验更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实验是我用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常规武器。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主观特征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如在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在两杯水中分别放入一个马铃薯,有浮、有沉的现象。学生马上被这奇怪的现象吸引住了,从而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四是情景导趣。在科学课上,我们有时需要有意识地创造生活情景,以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当科学探究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时,学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其探究的欲望和自信也就更为强烈。如教学《指南针》,我先播放一段课件:一群孩子在大自然中迷了路,不能辨别方向,此时他们饥寒交迫,急需赶路,往哪走呢?谁来帮帮他们呢?学生身临其境,在浓浓的生活氛围中,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究是鲜活的,是具体的,科学并不神秘,马上来了兴趣。
二、把握教材的目标定向,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为了实现科学课程的应有教学价值,首先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其次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有整体性认识;其三应该切实研讨教材,把握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避免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
如在教学《拱形的力量》一课,将原定科学知识目标“认识拱形结构和拱形受力的特点,了解拱形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改为“拱形由于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显然影响了探究活动的效果。前一种目标表现在课堂上是学生的探究方向不明确,教师提问和引导的方向也不明确,课堂上所设计的探究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冷静分析一下并没有多大的探究价值。学生所获得的实验事实只是简单罗列并没有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认识。通过修订目标更多地关注了“科学概念”的教学,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层层深入,学生的认识也得到了循序渐进的提升和发展。
四、善用激励评价机制,确保学生的成就感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好的评价。首先教师要创设评价氛围,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拍手赞扬、点头赞赏等,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寻找闪光点,给予鼓励或者报以一个亲切的微笑等;另外要建立激励评价机制,让更多同学参与评价,使更多学生乐于参与到科学学习之中,确保学生的成就感。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09年秋季小学科学学科县级主题教研培训资料——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研讨主题】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辅导材料】
问题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的作用
1、在探究活动前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究的欲望;能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进一步明确探究的目的,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给思维以动力。
2、在探究活动中创设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能够凭借观察、实验和文献资料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3、在探究活动后创设情境,能够扩大学生视野,增长知识,促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得的知识能够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要小而具体。
如:四年级的《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在一杯水里不断地加盐,它能不能不断溶解,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问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学生沉默,却很少有人举手。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先明确:一杯水有多少?盐的多少怎么算?怎样才算溶解了?明确了这样的问题,科学探究就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建立了联系。
2、情境要有启发性。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如《溶解的快与慢》一课的教学,教师首先出示:清水(一杯)、固体物质(一袋)(教师为了实验现象明显,易于学生观察,固体物质用小儿感冒冲剂代替)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说:“老师把这袋固体物质放入水中,能不能知道固体物质溶解的是快还是慢”,很显然,只用之一杯清水和一袋固体物质很难得出固体物质溶解的快与慢。再让学生设想实验需要的材料,考虑实验方法;最后将“问题、材料、方法、步骤”各要素统一到研究计划的制订当中,逐渐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这样的情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3、情境必须以“有结构”的材料做支撑。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讨论、归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情境要具有现实性。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深入挖掘教材、精心领悟内容,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精心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自行探究。
三、创设情境的方法
根据教学实际,采用观察、实验、谈话等方法,谜语、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问题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是:
一、问题过大,缺少“脚手架”,思考难以入手。
再如:《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节课,教师创设情境:在一杯水里不断地加盐,它能不断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之后问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这似乎成了科学课上的一句不能不说的话,但从中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显然太大了,学生沉默不语,让学生无从下手。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明确的问题是:
1、一杯水有多少?
2、盐的多少怎么算?
3、怎样才算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明确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然后,再让学生设想实验需要的材料,考虑实验方法;最后将“问题、材料、方法、步骤等要素统一到研究计划的制定当中,逐渐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二、问题不明,缺乏引导,学生活动无效。
如:五年级的科学课《斜面的作用》。这是我们这次教学视导和跟踪调研活动中听的一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先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分别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个弹簧秤和长短不一的两块光滑的木板。
教师对学生说:请你们拿出自己的笔袋,我们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探究“什么是斜面?”“斜面有什么作用?”
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课题板书,学生把头凑到一起,教室内一片嗡嗡声。教师开始巡视指导。大约过了30分钟的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汇报,结果是学生热热闹闹地“玩”了30分钟。
然而,教材把这一内容明显的分成了两部分:一是“在同一坡度的斜面上拉不同物体所用的力不同”,二是“不同坡度的斜面拉同一物体所用的力不同”,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亲自观察,自己发现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的问题不明确,又缺乏科学、正确的引导,学生不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结果白白浪费了40分钟宝贵时间。
三、问题太多,缺乏思考,形成的知识不扎实。
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的探究活动。教师提供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萝卜、带盖的小瓶(5个,装有多少不一的石子)、橡皮等材料,依次进行实验,研究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这也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步进行的两项实验,而老师却把它们列在一个实验中,因此学生得出的结论是:“看不出物体的大小、轻重与物体沉浮的关系”是必然的。
师:物体的沉浮真的跟物体的大小、轻重都没有关系吗?问题出在哪里呢?真的没有关系吗?我们接下来该怎样办呢?
课堂出奇地安静,学生低头思考,面有难色。
在实验前,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大小和轻重都有关系,可初步实验后又看不出关系来,学生前概念又模糊了,怎么回事?老师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学生来不及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同时从多角度关注同一个物体,是有很大困难的。当学生的思维迷失了方向,用“我们接下来该怎样研究呢?”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后续探究活动,显然不是上策。
教师可以用以下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转化前概念:
1.出示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五个正方体,实验演示后提问学生:现在大小与沉浮有关吗?
2.出示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五个小瓶,实验演示后提问学生:现在物体的轻重与沉浮有关吗?
3.将以上材料混合,实验演示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现在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又有关系了呢
这样材料出示的顺序体现出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对材料的深刻认识,使学生对物体的沉浮认识不断向“既关注大小,又关注轻重”的方向发展,这实质上已指向物体的“密度”了。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材料结构紧密相关,教师要善于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学生的思维发展角度设计好问题,让科学探究更有趣更有效。
问题三: 实验操作的有效性
2003年进入新课改,2005年《科学》课进入我们的课堂,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使用了整整4年,感觉到无论是《科学》教材本身,还是《教师用书》,都进行很大调整,比以前更系统、更具有操作性,原来教师无法把握的知识问题都能解决了,科学性更强了。但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尤其在实施实验教学时,老师们通常会遇到如下问题:
1、学生急于动手、争抢着做实验,实验缺乏目的性;
2、随意的改变实验内容,实验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3、学生表现浮躁,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现象,实验缺乏有序性;
4、发言时只顾自己自我表现、不顾他人(老师和同伴)的意见,也不会质疑别人的观点,实验缺乏批判性。
针对上述问题,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同时,我深入课堂听课,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思考,总结出如下几点建议供教师参考:
一、呵护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科学课是科学教育的启蒙课程,只要求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本身就十分强烈,而科学课中的一些内容又是他们从小就缠着父母问个不停的东西。还有那么多好玩有趣的活动可以参加,这一切都是求之不得的。这是学好科学课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学生常常会有一些“胡思乱想”,有的学生在实验操作时会偏离内容,随便摆弄实验仪器。其实,这些都是他们的天性——爱玩造成的。他们还没有建立最起码的科学实验的规范,我们老师心里要清楚,千万不能误会了这种行为。越是有这些现象,老师就越要顺应学生,并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多多的表扬他们,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想法,鼓励学生“突发奇想”。这不正是老师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好桥梁的最佳时机吗?想看就看,想问就问。“想看”就要琢磨,一琢磨,问题就出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课堂上,探究活动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另外,对于刚开始学科学课的孩子来说,教师还要注重多演示、多讲解即将开展的活动,扶着他们学走路。比如,三年级(上)一开始就是《植物》,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大树。老师就要做给他们看:怎样看、怎样用手摸、怎样测量、怎样运用拓印等手段去认识大树。
对于刚开始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扶”就更有必要了。
即引领着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又最大限度的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收益终生。
现在我们的孩子到小学毕业的时候,这种好奇心不仅没有长进,甚至减弱了,这需要我们老师引起重视。南京师范大学的 郝京华 教授在一本刊物中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在国外的一个飞机场上,有两个大胖子的老者正蹲在地上聚精会神的盯着什么看着。原来他们被一个小孩子玩的陀螺给吸引住了,陀螺一会儿正转,一会儿又反转,正正反反的在那里转。这两位大胖子(物理学家)一直在盯着看,看这个陀螺是怎么回事。其实科学家和我们常人相比,不同在哪儿?不同在他们的好奇心能保持终生。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
二、精心策划实验活动,规范科学探究程序。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探究性实验相对于验证性实验,两者原理不同,探究性是指人们在结果、现象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设计去探索,进而获得结论。实施科学课教学的几年来,实验活动的有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了。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在开展实验活动时,急于动手,抢着操作,其他学生旁观者有,闲谈者有,或做其它事;不按规定操作,实验结果出不来;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时,有的学生只顾自己说,不听别人的发言。分析下来有这些原因: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学的设计不合理、不严密。有时要求学生一次完成许多操作步骤,三年级的学生会理解不清,记不住,弄不懂;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不合理也是一个原因。
那么为了三年级的孩子不再出现这些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精心准备最适合的材料,不打无准备之仗。
1、科学实验前,让我们准备得再充分些。教师在课前自己要认真的十分投入的把每个活动和实验都做过一遍,并对实验要作好记录,什么地方要注意的,什么地方需要全神贯注观察的,心中要有数。比如,今天的《温度与气温》一课,“在什么地点测量温度最能代表当地的气温?”第一次试教课时就出现了“想象与现实相矛盾”的问题。学生一致认为:“测量温度应该在通风、太阳直射的地方”,然而,现实科学恰恰相反:“是在通风、有阴凉的地方测量温度,能够代表当地的气温”。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的、十分投入的把每个活动和实验都做过一遍。
另外,课前材料的准备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同时也要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自制教具。这些预先做的准备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部分。比如,6月份我县“小课题研究现场会”之前,在红旗小学听课中就发生了这样几件事:“小瓶盖儿和我捉迷藏”,“不听摆弄得橡皮泥”,“难以治服的易拉罐儿”。
我们老师还要打破上下课铃声就是探究活动的始终,开放的探究学习不仅在学习的方式,还体现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上。如,在执教《植物》单元时,课前收集树叶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活动。成功的准备活动,不但能够完成好多科学课的教学目标,还能大大减轻课堂40分钟的压力,使科学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实验动手之前,要帮助学生学会制定计划,把问题都考虑周到了。实验的目标是什么、实验的步骤、实验需要注意的地方、实验时的关注点在哪里、及时的记录实验现象、及时的和伙伴交流、实验后的简单整理等等。有的学生一时间记不住的,老师应该利用板书或者课件展示“实验记录单”或“实验报告单”等等,时刻提醒学生。这样使学生逐渐的养成进行科学实验活动的良好的习惯。
2、展开实验研究时,能潜心于实验观察中,不浮躁、不流于形式。科学实验最忌不恰当的比赛,学生会因为争强好胜而忽略了实验中转瞬即逝的现象,这会使他们养成不好的习惯。比如在执教《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这一课时,学生在做面粉是否溶解于水中的实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不轻易下结论。许多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面粉出现了沉淀,这是不溶解的一个特征。这时候能下结论了吗?这杯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不能确定,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混合物过滤,才能确定,才能得出结论。学生的心能静下来,对科学实验来说非常重要,吵闹、没有意义的比快只会使他们越来越浮躁。在一次市级大赛课上,我看到一位老师在做“观察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的变化”的实验中,他同时播放了一段音乐,学生一边欣赏着高锰酸钾在杯中划出一道道美妙的弧线,一边沉浸在动听的音乐中,这时候他们的心也是浸润在科学课所特有的悬思、想象的乐趣中的。
3、制定分组实验的管理规范。充分考虑这种课型的开放型特点,即合作探究式。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角色或人物,指定某学生担任实验小组长或小组同学轮流担任小组长,给每个同学编上号,按编号规定每个同学做什么,既分工又合作。教师可以制定小组实验的纪律和实验情况评比标准。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小组实验时有人抢着做这做那,而有人则在一边只管看。人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个人的工作又相互联系,大家都在为完成同一项任务努力,对他们形成具有合作探究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养成科学探究好习惯。
在发言时不能只顾自己的自我表现、而不顾他人(老师和同伴)的意见。要学会养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倾听、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质疑,“交流质疑”是科学课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环。科学质疑是带有主观性的,每个人对一个实验的解释、对一个现象的描述都存在个人的主观性的。有了个人的主观认识就有了不同的声音,也就有了争论有了质疑,所以,质疑本身就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郝京华 教授又给我们举了例子,“在五十年代末中国,在农村全家老小一起敲蒸锅、敲脸盆,从早晨到晚上的敲,这是为什么呢?为了让麻雀飞的根本不敢停下来,最后累死。很奇怪的是老百姓没有质疑,我们的科学家也没有质疑,这件事情究竟科学不科学?麻雀是吃粮食,但麻雀吃粮食和吃害虫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就是国人没有这种批判质疑的精神,使得我们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 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他们会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能保持较长的时间;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研究任务前,会提出问题,会制定一个周到的计划,会付诸研究活动;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甚至社会问题的时候,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审视。这些起步教育对于学生、老师,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问题四: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性
(开安一小 王宏达供稿)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往往在鼓励孩子们去探究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给予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在我们前一段的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一定的科学学习常规,能够有组织、按步骤地进行一些实验操作,但实验结束后学生的热情似乎也结束了。在组内分析实验现象进行交流时只是个别好学生在说,有的同学一言不发;选汇报员进行汇报时更是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爱说;在全班交流时,学生不注意倾听他人观点,人云亦云,跟风的多,持批评态度、有不同见解的少;还有的学生在交流时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记得在上《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时,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将气球套在空试管口上,放在蜡烛上加热,然后气球鼓起来。但在汇报时,一位学生说:“我看到气球鼓了起来,实验说明气球受热膨胀了。”我想,也许学生对实验材料天生的好奇也就注定了他实验操作的盲目性。于是我提醒他注意“是气球受热了吗?”“空试管真的是空的吗?里边有什么?”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对,我们做的是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是空气受热膨胀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生不注意思考,兴趣点只在实验操作上。我想,如果继续下去,学生的探究活动也许会事倍功半,真正得到的东西很少,科学素养提高的也有限。
在科学教育中语言虽然不是学习的第一目标,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在猜想、讨论、交流的同时却可以逐步建立起表达能力。
要让学生的所思所想能表达出来,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说,懂得说的方法,同时要有说的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既不怕说错,也不怕说不全,而且能够做到声音洪量,语言清晰,条理性强。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我在平日教学中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们愿意说。
三、重视科学记录,让孩子有话可说。
学会做研究记录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记录能较好地保留学生在观察、实验等活动中发现的现象,出现的问题,好的想法、数据等。做了记录的学生与没做记录的同学相比,他们的研究更深入些,特别是交流时语言、逻辑更有序。例如,在《点亮小灯泡》一课中,当提出“怎样让灯泡亮起来”这个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并且画出猜想到的能使小灯泡发亮的方法,并将这些想法贴到黑板上,这就是学生最原始的想法,通过这样一些图,不仅能让别人很快明白你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能让你的脑子更清楚,帮你更快地将问题弄清楚。接着,再进行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同学们将实验所收集的信息和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规律。汇报时表达得思路清晰,语言简练。
一、运用开放式授课
科学教材立足于基础教育, 富于趣味性、思想性, 突出了培养学生能力, 渗透了许多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内容。教师要紧紧抓住教材的这些特点, 除搞好课堂教学外, 要紧密联系实际, 采取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例如, 以《保护植物》一课为例。学生都非常爱看动画片, 我抓住这一点, 在课程的开始, 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大家都很爱看动画片, 下面我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大家思考一些很重要的问题, 请你仔细看, 看完后还要说说你有什么想法。”这时, 学生的一双双眼睛都很专注地观看环保动画片。看完后, 学生纷纷举着小手要阐述自己的想法。“把树砍光, 就没有氧气了人类和动物就会憋死。”“把树都砍光了, 地球就会消失。”“我们得保护树木, 树木光了, 地球就会变成沙漠, 人就没法居住了。”……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发现、创造, 激发出了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唤起了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从而主动学、乐于学。在此, 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学好科学课的信心。对此, 教师应紧密结合科学教材, 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学习科学家不怕艰苦、持之以恒的精神, 树立学好科学课的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科学知识的获得, 主要在于平日的观察与实验。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对学生获取科学知识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 有计划地向学生布置一定的观察任务, 实地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观察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 写出自己观察收获。其次, 要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用多种感官和仪器来观察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主体的主要属性。如秋天落叶纷纷, 学生会视而不见。此时,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提问:叶片正背面色度为何不一?秋天为什么会落叶?萝卜分别放到盐水和清水中有何变化?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观察,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趣, 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教学中还应注重训练学生把整体分为部分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的方法。例如, 在教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动物中找出外形比较相似的动物, 然后从外形相似的动物中, 观察它们外形的共同特征。
三、重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现在的科学教学都配备了比较齐全的实验材料, 因而我们有条件带领学生做各种实验。例如, 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大气压力实验、水的浮力实验等。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的兴致会很高。如做大气压力存在的实验时, 关键是杯口要平, 杯中的水要满, 而且把纸盖在杯口上不能有缝隙, 水中不要有气泡。这个实验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来做,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实验失败。教师讲清楚了做此实验的关键,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 小心翼翼, 不敢疏忽。学生的精力大多集中在了实验的结果上面, “杯子倒过来以后, 纸板会不会掉下来呢?”当实验做成功时, 学生一个个都激动地呼叫起来:“老师, 纸板真的没有掉下来, 实在是太奇妙了!”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做各种实验, 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在科学课教学中, 有些内容是讲不清楚的, 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了才能使他们恍然大悟, 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例如, 指导学生做植物标本, 像这一类课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因而不能单纯用阅读和讲述的方法, 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对于这种课, 我总是想方设法到大自然中去采摘、去寻找、去观察,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留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鼓励者, 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保障。“参与”就是全身心地投入, 也就是说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器官通过教师引导参与整个教学活动, 自己动脑,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力求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掌握知识, 获得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例如, 在学习《磁铁》一课时, 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电磁铁以电磁铁的性质。我在课前准备好足够数量的实演材料, 在课堂先告诉学生电能可以转化为光、热、磁等形式的能量,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把电能转变成哪几种形式的能量。学生很容易想到了电灯发光, 电热毯发热, 再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电铃就是用电能产生磁性, 靠磁性吸引电锤敲打铁铃, 发出声音。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最后, 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人人动手, 分工合作, 使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来研究, 从而得知其性质。
五、巧设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巧妙设疑, 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有益的。如在《浮力》一课的教学中,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而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受到水的浮力。基于学生的这种认识, 教师不应该把结论告诉学生, 而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设计实验。教师适时进行实验总结, 并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然后, 我又把橡皮泥、牙膏皮做成盆状, 放在水面上浮着让学生看。学生纷纷议论:“刚才橡皮泥下沉, 怎么这会儿浮在水面上了?这真是怪事。”教师引导:“这就是科学, 里面包含着深奥的道理, 请同学们去研究吧!”这时,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纷纷表示要做好研究。这样, 通过巧妙设疑,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还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1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方向
中考《考试说明》不仅是广大师生复习备考的依据,还是命题人员命制试题的依据。因此,在复习备考前老师和学生都要认真研读。首先,要了解各知识点的考查要求,使复习有正确的方向,把握复习的深度、难度,提高复习的效率;其次,要认真研究样卷与题型示例,熟悉题目类型、试卷结构以及各题目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并体会题目中对科学现象、概念、规律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方式,注重答题的规范。然后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和要求,结合科学教材进行章节和专题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2注重知识的梳理和整合,使复习目标结构化、网络化
初中科学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内容,面很广,教学时间跨度长,前后章节几乎没有联系。这种编排易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导致在复习时学生往往不能够形成知识网络,更不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各个关键知识点的联系。复习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方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指导学生把相关的各章节中零散的、单一的知识点重新进行归纳、整理,串成线、连成网,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让学生较系统地理解、掌握科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点拨来逐步建构学生的知识网络。例如在科学九上《简单机械和功》专题复习中,笔者让学生浏览该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建构思维导图(图1),然后分组讨论,集体进行完善,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通过建构思维导图,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网络,然后在教学中将其分解细化,夯实基础。
3精讲精练,避免重复低效的练习
临近中考,老师手中有各种资料,模拟卷、考纲例卷之类的。如果不加选择一味地采用,或是把复习课简单地安排成练习、考试、讲解课,将导致复习低层次的重复,会做的,一直会做,不会做的,仍旧不会做。我们老师要对复习有把握,学生会的不讲,少做,不重复做,要讲学生不会的,有疑问的。一定要精选典型的例题(重点、难点、易错点)对学生进行解题的指导训练,指导学生思考例题的本质,找出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指导学生思考解题的技巧,总结解题的方法,并适当进行知识拓展,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练习的方向性、有效性,避免大量低效重复的训练。 我们要避免复习课老师讲得越少越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误区,笔者认为,必要的老师讲是需要的,并且讲时最好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是穿插二次实验,这些都有利于改变课堂的沉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化复杂为简单,抽象为直观,加深对复习内容的掌握。
在复习中,针对学生学习的疑点,或是在作业批改中出现的问题,考纲的重点内容,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讨论交流,暴露学生思维,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是很有效果的。[FL)]
[TP6CW56A。TIF,BP#]
[FL(K2]
在复习课上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赶复习进度。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学生就多一些自主探索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对审题的深思和全面,多一些引起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如要求学生将试卷中做错的每一个题做一个认真的分析,更要反思,为什么做错了?为什么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是审题问题还是计算问题?
例如图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拉力F的作用下运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将
[TP6CW57。TIF,Y#]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
有许多同学选C,保持不变,因为小车是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就是没有阻力,所以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会因惯性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实答案应为B。虽然拉力逐渐减小,但毕竟存在,因为光滑水平面没有摩擦力,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且拉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所以物体的速度将增大。老师经常会说,这道题为什么讲了很多遍了,为什么换一份模拟卷训练时又错了呢?因为我们在平时习题讲解的过程比较单一,基本都是老师讲题目,学生做题目来巩固,很少留给学生思维的机会,缺乏内化。
在精选练习时,我们也要研究近年来中考试题的命题特点,选择一些如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应用能力,关注社会发展,聚焦时事热点,注重实验探究,引导科技创新,开放性,综合性的试题并加以适应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挖掘课本实验的内涵,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注重探究,强调过程” 已成为中考改革的突破点,是近年来中考科学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并且试题素材很少采用教学中做过的实验,以免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回落到对知识的记忆上,这对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和意义的理解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因此学生易失去答题的方向,或是答不全,失分高。因此我们在中考复习中,要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审视已做过的实验,做到“一个了解”: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五个学会”:学会控制条件,学会使用仪器,学会观察分析,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学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例(2014年宁波)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日行灯的反光碗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
(1)初步探究
【猜想】日行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碗表面物质熔化后变白。
【查阅资料】反光碗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200 ℃~280 ℃,可长期在130 ℃下使用。铬的熔点为1800 ℃。
[TP6CW58。TIF,Y#]
【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20 min测一次反光碗发白处附近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升高,3 h后保持在75 ℃左右。
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CD#3]。
【分析评价】上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由:[CD#3]。
(2)进一步探究
【观察】发现灯座的焊接点附近有松香残迹。
【查阅资料】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粉末为白色),有松节油气味,密度1。06~1。09 g/cm3,软化点72 ℃~76 ℃,沸点约300 ℃,加热后能挥发,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提出假设】反光碗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CD#3]产生的。
【制定方案】发白处用[CD#3]来清洗,使它溶解。
【实验】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固体溶解,反光碗重新变得光亮。
该中考试题素材不是直接采用教材中做过的实验,但又来源于已做过的基本探究实验,如温度测定、物态变化、溶解实验,利用所学知识探究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温度和时间,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秒表;因为75 ℃没有达到反光碗内物质的熔化温度,所以上述的证据不能支持猜想。松香能挥发再冷凝而产生白色物质,并且松香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因此应该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来清洗。该探究考查不是简单地落到对知识的记忆上,而把侧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理解吸收上。
铁炉小学 林吓弟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我认为当今的教学不再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掌握、发现知识的方略和灵活而执着地追求知识的态度,语文的教学贵在平时知识的积累、思考、实践,我以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合作关系,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这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尊重和信任他们,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学生从老师身上感受到温暖的爱意的和殷切的期望,体验到成功和自信,汲取到知识和力量。反之,老师如果非常严厉,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就会疏远老师,就会和老师之间形成一条无法逾越的沟坎。如何才能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呢?我认为:
其一、在课堂上多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练习,调动每一位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说话,主动参与的能力。
其二、宽容和善待那些敢于提问的同学。
学生能向老师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不管他们提出的问题对错如何,我们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敢于表现自我的精神。
其三、用一颗爱心去融化学生的“错误”之冰。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小学生来,犯错是常有的事情。教育应因人而宜,不能千篇一律。当学生犯错时,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有时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往往会得到不理整的教育效果。
二、课前预习,激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的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时,就会积极自学地参与。苦,不觉其苦,累,不觉其累,兴趣指向的地方,总是伴随着快乐和满意的情感体验。所以兴趣是一个人内驱力被调动起来的标志,它积极推动人参与活动向纵深发展。
在教学每篇课文时,我总要引导学生自学。在预习时,我要求学生先通读课文两遍,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自学或小组座谈来解决一些较容易的问题,而对一些较难理解决的问题,则先让学生做上适当的标记,等到讲读课文时,我再引导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讲读课文时,努力向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变“操纵学生”为“学生参与” 在课堂时间的限制下,教师往往偏重于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总是着眼于让学生用最高的效率,最短的时间去掌握已定的知识目标即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教,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从表面上看,有问有答,也让学生参与进去了,实际上这是在教师的操纵下完成的,回答问题只是在相应的限制下完成的。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我应尽可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积极思维。凭单一的看图和阅读,讲读方式进行教学,是很难领悟其中的意境,只有不断地向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古诗中去,才能现解古人当时的心境,正确地领悟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精讲精练,推动学生自觉参与,变“抄抄写写”为“巩固练习”
练习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巩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在如今思维已非常活跃的孩子们中间,仍采用“题海战术”,恐怕难以奏效。一方面,大量的习题练习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机械地,重复地练习往往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抗心理;另一方面,“题海战术”的使用,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今后学生的发展,老师们采用“题海战术”可谓用心良苦,不仅学生受累,教师也受苦,总想有所收获,但这样反复地训练,只能让学生学会了“照葫芦画瓢”考试中题目稍作变化,学生便无从下手。
我们不妨从齐白石老先生的国画中去感悟,他的国画驰名中外,得益其善于“布白”,教师为何非要向学生传授每一个知识点呢?应适当地给孩子们留一些学习,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五、树立“素质作文”理念,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内容摘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规范的深入理解和对科学探究的不懈追求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习成为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过程。重视探究活动的开展,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科学课堂是开放的,课前的准备与课后的延续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关 键 词:科学探究 激发兴趣 实验操作 提高素养
《科学课程标准》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质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教师必须通过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过程中感受、体验并内化。所以科学课上必须有科学活动,科学活动必须有学生参与,学生只有参与了,才能提高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抓好课堂教学是关键,目前,“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已经成为《科学》这门学科的一个基本教学特点。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必须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根据近几年的科学教学体会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
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以为这样才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教学设计上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为此,有必要重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新课程下的教材不应是学生和教师学习的唯一工具,而是教师放飞设想的起点和创造性教学的载体,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火把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泉眼。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基础。
因此,要引导好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教师要做到: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地创新。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挖掘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教学中才能够熟练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部深层次的含义、熟练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创新型处理。其次,在教学中要精简探究活动数量,控制活动中的变量。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 1 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亲身经历给他们深刻地体验。因而活动多了,如何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那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握好重点,围绕这个点,做深做透,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而千万不能浪费时间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让学生跟着你草草收场。所以与其热热闹闹,丰富多彩,还不如减少某个活动或某些环节,保证充分的时间,把每一部分做透了,做细了,那么学生的收获可能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了。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可见,实验教学在科学课中处在决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但长期以来,实验并没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得到落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许多实验是由教师演示了之,或者是教师出示教学视频一笔带过,更有甚者是以讲解式取而代之„„这样的科学教学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呢。
(一)教师要提高实验操作指导能力。
1.明确实验目标,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观察事物、做一件事前,只有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每次实验前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为了这样的实验目的,教师应当为学生准备好适当的教学器材,控制好材料,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意外而打乱课堂教学。
2.实验时,要严格“操作过程”。学生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操作的把握程度。喜欢动手做是学生的特点,但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驱使下盲目乱动,一动手就忘了纪律,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或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使实验失败,这就需要明确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执行。为了不遏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运用各种办法明确操作过程。
(1)独立设计补充式。有的学生实验较简单,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指名学生说出,其余学生讨论补充。
(2)学生操作补充式。在实验时,也可以请其中的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其余观看,再讨论应该改进的地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这一实验过程印象深刻,等全体进行实验时不会犯与之相同的错误。
2(3)教师演示提示式。部分学生实验,其中的某一步较重要,是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那么就要求教师预先提醒学生注意,甚至要示范讲解来演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搭起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
(二)学校要加快加紧科学实验的软硬件建设。
目前,由于小学科学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师资紧缺和实验仪器的不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我区有些学校,还没有实现科学教师的专职化。许多科学教师身担数职,或由一些教龄短和年纪大的教师任教,科学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兼任。
另外,实验器材也限制了实验教学实现的可能性。要学生能够做好实验,配备好实验器材是必不可少的。但学校很难做到配备齐全的教学仪器。在教学中,器材不足的原因有这样几点:
1、教学需要的科学器材较多,学校配备不全;
2、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器材的耗损;
3、学校经费不足。
在硬件方面,学校应加大投入,配齐电教设备,以保证科学教学的现代化。另外也应配足科学实验器材,这是因为实验教学的课前准备相当重要,实验器材的到位是实验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也是搞好实验教学的前提。倘若这些实验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实验教学就无法正常开设,更无从谈起实验教学的质量了。同时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吃透教材熟悉实验,提高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能力。
科学实验是学生们认识世界,认识科学知识的最主要手段,它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实验的合作探究。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努力引导他们正确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日常的科学课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课堂上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布置了一个研究课题后,让学生各自观察,接着再让同一小组的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马上抢着各说各的发现,随后老师请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举着手高喊:“我!我!”,叫声响回响在整个教室,唯恐别人抢了先。学生甲说了自己的发现后,教师问还有别的发现吗,可站起来的学生乙竟说了与学生甲相同的发现。若同学说得不够正确,老师会问:“你们对这位同学的回答有什么想法?”可随后站起来的学生却仍在说着自己的发现,与老师的发问毫无关系。教室里乱作一团,老师终于发脾气了:“安静!我看谁听得最认真!”并指名让学生复述刚才的提问。此时,未能发言的学生在叹息声中一个个垂头丧气,有的则不甘示弱,仍在下面悄悄地说着自己的发现;有的干脆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有的虽毕恭毕敬端端正正地坐着,却一言不发。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的机会太少,使学生既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清楚地表达自己 的意思。他们只管自己说不管别人听不听,他们在意的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潜意识中交流的目标是教师,因此当其他同学发言时与自己无关,只是在等待下一个轮到自己与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由此看来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听和说能力的培养。
表达与倾听是相辅相承,交替发展的。学生在表达和倾听中传递信息和接收信息,还会经历把信息进行整理,在内部消化吸收和情感体验的过程。随着倾听与表达深入,思维活动的水平也就会得到螺旋式的上升,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由此可见,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科学教师要时刻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构建结构性材料,引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深切体会到科学学习的无穷乐趣,也会越来越喜欢我们的科学课!那么在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活动也将会开展得更健康更有效。
四、培养学习兴趣,让科学学习更有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
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教育起主要作用。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他们就一定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参与学习。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精心创设情景,引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就取决于充满诱惑和问题的情景。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探索的动机,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2.采用实验的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全面提高科学的学习质量,做好科学实验是关键一环,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计出许多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师演示“热喷泉”的实验。在一只盛有少量水的烧瓶上塞上带玻璃管的瓶塞,玻璃管直插到瓶底,教师用热水浇在烧瓶外面,瓶里 的水立刻从玻璃管上喷出,就像喷泉一样。学生看了实验感到十分新奇,迫切要求知道这是什么道理。这时教师进行“热胀冷缩”知识的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强化动手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更能提高学习兴趣。马芯兰教师也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的确,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维和想象最为活跃,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无论是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上,均得到发展,特别是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与轻松。因此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如上“二氧化碳”一课时,让学生先把三支高低不同的蜡烛放在大烧杯里点燃,然后把事先制好的二氧化碳沿着大烧杯壁倒下去,结果越低的蜡烛越先灭,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作用。
4.利用媒体趣味性,诱导学习兴趣。
在科学教学中,电化教学可以通过声、光、图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更加积极主动。比如教学地震和火山的形成这课时,首先播放有关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录像,把学生先带入其气氛中,使他们在没见过地震和火山时感受其情景,从而产生想了解该现象的形成原因的欲望。
总之,教师要努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学生的思维和知识之间架设桥梁,学生就会发现科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并在愉悦中获取知识。只要每个科学教师,从我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个孩子身上做起,不断地积累和创造,引领学生走进生机盎然的科学殿堂,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科学课质量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浙江省小学学科教学建议(试行)》;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领域拓宽了,知识结构整合了,学科特点突出了,然而,静下心来审视这些新、活的品德课堂,却发现有些课打着新课程的旗号,过分强调新潮、前卫,注重形式,盲目跟风,变得浮躁了,肤浅了,眩目了,甚至无效了。具体表现在:
1、为活动而活动 新课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但有些教师不管教学的需要,热衷于设计游戏、小品、绘画、唱歌、实验等活动,这些活动确实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但是课后反思才发现,虽然学生快乐了,但他们学到了什么呢?
2、廉价表扬太多 学生是需要鼓励和表扬,可现在有些品德课上,教师的表扬太泛滥了,学生表现平平,也要大肆赞赏:“棒,棒,你真棒!”同学们又是奉命鼓掌,又是翘大拇指。有时甚至连被表扬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棒在哪里。
3、课件音响泛滥 品德课上是需要一些多媒体课件,但是有些品德课堂上课件画面太多,让人眼花缭乱,音乐声太响,画面变化又快,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和咀嚼回味的时空。
4、学科整合杂乱 社会生活是综合的,我们的品德教学也是综合的,但有些品德课上语文的、数学的、自然的、社会的、不明来路的一锅煮,品德课堂成了大杂烩,四不像。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课堂。我们要提高品德学科的教学有效性,必须聚焦课堂,依据课标,削尽浮华,让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为此,笔者在平时的品德教学中,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
新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我们在品德教学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观念,确立好教学目标,走好实施新课程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它将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起着灵魂的作用。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不能以品德学科基本特点的丧失、教学目标的迷失为代价。品德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一定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时既要依据课标,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学情。
二、每节课的目标要求一定要放在全课、单元、全书,甚至学年的总体教学目标中思考,教学目标要有整体性、针对性、层次性、延续性。
三、要整合时代、社会信息,结合一些道德、法律、心理、自然等内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一定要细化,具体可行,不要说些学生无法达到的要求,不要摆花架子,为设计而设计。
在确立教学目标后,我们品德教师就要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不要脱离教材,也不要照本宣科。我们品德教师应该多问问自己:通过教学学生能学到什么?在哪些方面可以获得发展?新的教学内容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哪些是需要老师帮助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什么问题?在进行教学前,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课堂上才可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长。
二、立足学生实际的生活
品德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回顾一些品德课堂,老师在讲台前讲得唾沫横飞,可学生却是事不关己,致使一堂课下来,学生左耳进右耳出,收获不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们感觉在这个看似生活的课堂上,谈论的都是别人的事,和他自己的生活毫无关系,大道理谁都知道,老师所讲的不是他所关心、所希望解决的问题,于是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活动的真实性和贴近性,要紧紧围绕出现在学生们生活当中的一些事情展开,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资料,如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故事,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困惑等,然后根据活动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尽可能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科学的思维,保持课堂的张力,让学生边活动边思考。只有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才会真正地去倾听别人的讲话,并且思考自己发言时该说些什么。我们要让学生觉得在这个品德课堂上所学的不仅是他感兴趣的,更是他生活所需要的。比如,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让同学们行动起来,要为爱护家乡出份力,可是小明的爸爸却说,家乡的事不关小朋友的事,只要搞好学习成绩就行了!如果你是小明,你又该怎么办?通过这个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明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又如在教《我与小动物》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讨论我们该怎样爱护动物朋友?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讲真话,讲实话,同学们在交流中知道了不要破坏小动物的家,不要恶意伤害杀死小动物,在动物园里文明观看小动物等,为小动物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关注学生内心的体验
品德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在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居于首位的,其中情感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情感由为重要。对于品德课而言,教育就应该是一个内心的历程,它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更要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一个有效的活动,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情境模拟,都必须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强烈感受,让他们产生真实强烈的内心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他们去讨论、去思考。
课堂的活泼并不仅仅是指教学形式的活泼,它还包括学生思维的活泼。因此课堂的“动”也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是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动脑,积极思考问题。真正的好课上教师应该与学生一同去思考。“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让它燃烧。我们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教学仅仅留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思维的过程。教师不仅要让孩子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更要加强引导,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使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比如,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知淡水的重要性和水资源的短缺,可以设计一个动手的小活动,让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表示地球表面的圆形图片,引导学生先剪去陆地部分,然后剪去海水部分,再剪去地下水等不能用的资源,使学生的心灵一次次地收到震撼:我们可以利用的水资源竟少得这样可怜!通过这样的活动,给了学生丰富的内心体验,相信留给他们的感悟是很多的。
四、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过去,学生习得品德的主要方式是接受学习,老师总是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和道理,缺少一个儿童自己自主、感悟、内化的过程。其实,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师的启发才会生效。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是强调儿童通过生活学习生活,让他们在主体自身的活动中获得经验,通过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构建优良的品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关系到教育效果的首要问题。比如,在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这一课前,就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行动起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和父母合作、去社会上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我们这儿民风民俗。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就得到了充分发挥,就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学到很多的东西。然后,我们在课上就可以针对孩子们收集到的内容展开交流,可以让他们展示照片、播放录像,也可以请嘉宾发言,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民风民俗的魅力。课后,可以让学生去学学当地的一些民间手艺、做一些特色小吃、学一些民歌小调等,更加激发学生对这些民风民俗的珍惜和热爱。当然,在活动中老师也要有所引导,民风民俗并不都是好的,要学会在生活中能够正确看待善恶、美丑,知道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迷信的,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保证学生学习数学有兴趣
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学习的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学生真正学到数学知识。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使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数学有兴趣。
如: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6的乘法口诀”,不料,我自信的话语还未落地,学生中出现了一个声音:“我会!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嘘!老师看你呢!”同桌捅了这位同学制止他往下背。随后,又有七八个同样的声音:“我也已经会了!”并摇头晃脑地背起来。我一时不知所措,愣住了。几秒钟后,我稍稍镇定,说道“既然会了,我就请一位同学来背背”,孩子们跃跃欲试,被叫起来的学生非常熟练地背诵。“那你们都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意思吗?”我柔声问道,一位被叫起的同学不很流畅地说出了意思,看来不少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我以此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每人数出喜欢的6个学具,通过摆图形来交流验证口诀。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最后学生不仅编出了6的口诀,还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编7、8、9的乘法口诀。
其实“我已经会了!”这不是学生学习“6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才有的心声?只不过二年级学生童言无忌,敢于直言而已!没学就会背,乱了我原先建立在学生“零认知”基础上的设计阵脚。之后,我不是喝止学生的“叽叽喳喳”,让学生“懂装不懂”,而是重审自己设计,由“理解口诀由来———熟记———运用”调整为“大胆猜测口诀含义———组织学生操作、交流、验证———寻找1~6口诀编写规律———尝试编7、8、9的乘法口诀”。
二、要重视教学的行为,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益
课堂上要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我们应该做到: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能克服外界的干扰,聚精会神地听讲;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勇于对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学生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探索、创新精神得到了发展,也受到了思想品德的启蒙教育,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重视教学的行为,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如教学二年级“长度单位”,让学生测量了部分物体的长度后,问:你们现在还想知道什么物体的长度?一位学生脱口而出:老师,你的腰围是多少?其他学生哄笑并大声响应,老师一愣,显然这问题不是预设的,虽然这只是一名学生的要求,但问题一经提出,便众望所归。于是教师“将计就计”,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测量:
生1跑上讲台,拿着米尺,小心翼翼地围着老师的腰绕了一圈。
生2:可以用一张长长的纸条,对着米尺,把刻度画下来,当卷尺来量。(自己制作软尺,想得真绝。)
生3:干脆拿一根绳子围老师的腰绕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
生4:借老师的皮带量。
这似乎是老师最倾心的方法了,刚想刹住,一位学生又说:“老师,我有更好的办法。我一拃有10厘米,只要用手量你腰围有几拃就可以了。”
究竟什么办法最好?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寻找答案。
“老师的腰围有多少”,这问题蕴涵着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既有现实性又带有一定挑战性。从老师愣住的表情,可以知道这决不是我预期的认知目标,但我捕捉住这意外生成的问题变为可贵的教学资源,殊途同归,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我们可以看到,生成性的课堂,学生积极性很高,智慧得到充分展示。对于学生想出的各种测量方法,教师不以成人的眼光简单评判,“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用自己的速度学习数学”。当让孩子们用想出的办法在我身上“折腾”后,学生掌握的不仅是测量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依附之中形成和发展了。
三、要注重教学反思,保证数学教学更有成效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这就要求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的吻合状况、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写数学日记,可以写对某一个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记述他们在课堂上探究的经历, 还可以畅谈他们的新发现。这样经过教与学的不断反思, 数学教学就一定能向纵深发展, 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性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应该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合适、恰当的再创造, 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情达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閱读时才能把握朗读基调和语气。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的事情,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根据该文的内容及中心思想,朗读该文的基调就应该确定为低沉缓慢。朗读时又要根据每擦一根火柴小女孩内心的情感“悲—喜—绝望”的变化适当变换语气、速度和语音,这样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品味语言——训练朗读技巧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
1.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
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如《梅花》一文中,“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
2.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
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蕴含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学生才能理解、领悟。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从我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两个极端的爱下努力向前驶去。
3.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
课文诸如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或者具有总起、过渡等作用的句段,都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好素材。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优美的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时间的可贵并珍惜时间,从现在做起,把握好今天,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三、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
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对语言、文字、句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了解句与句之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模仿。因此,教师对教材中准确的词语、优美的句式和生动的片段,要多做范读,突出语言特点。坚持这样的练习,就能慢慢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水平。
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用哀婉的语调描绘情境: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教师悲伤的语气,悲痛的表情,把文中人们送别总理的感人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无限悲痛和深切怀念的感情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深深热爱和缅怀总理的思想感情。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成为朗读的样板。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做好朗读的指导和示范。
四、扮演角色——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录音范带。小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在他们听的过程中,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朗读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语言表达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当学生听过示范朗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朗读方式的尝试。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推荐阅读:
提高差生学习成绩的几点做法11-08
提高班级有效性管理的几点思考06-22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09-17
提高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09-08
提高中职PLC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11-06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几点思考06-02
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07-18
【1】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10-01
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的方法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