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共11篇)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陆庆勇

摘要:所谓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实就是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得到提升和进步。众所周知,语文的课堂气氛是最难调动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塑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在如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教师去完善和改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运用有效的方法使高中语文摆脱枯燥无

味的现状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收获了多少,而不是教师讲授了多少,学生的进步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多的教学成果。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下是笔者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做出的几点简单阐述:

一、转变传统观念

长期以来,大多数高中生错误地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课本,这也是我国教育的弊端,为了考试而学习,只注重考试的教学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的文学功底薄弱,综合素质较低。随着我国对教育的不断改革,课本知识已不能应付考试,需要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拓展教学的内容,结合时代的事物进行教学,不断丰富课堂文化。

二、培养学生兴趣

学习的根本动力是兴趣,同样,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知识有极强的兴趣时,就会主动去研究、追求,这是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最直接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知识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很多的实践证明,创造课堂教学意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让课堂“活”起来

如果课堂气氛低沉,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就会被牵制,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意识的传播。因此,教师需要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构建一个和谐的、民主的课堂,减少对学生的强制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轻松的状态,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遨游在语文的`海洋中。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还要有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能力。所以,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为培养人才做出贡献。

四、因材施教,巧妙提问

因为教材在不断改版,就要求教师应该跟上甚至超越教材改版的速度,以超越教材的姿态和理念去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一样的教材有不一样的特点,有的较为详细,有的则留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自己学习,这就更加突出了在整个语文学习中一个语文教师的重要性。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教材,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清教材中的内容和编排的体系,让学生从细节到整体对语文课本有了解。其次,每一位教师应该认真体会每一个版本教材所带来的内涵精神,要把教材中所带有的精神传递给学生。最后,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研究所蕴含的启示,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就可以做到深入浅出,驾轻就熟,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无疑是很好的。

另一方面,由于语文本身的特性,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疲倦的感觉。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效果虽然不是每个教师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但教师可以在课堂提问上多做研究。提问得有技巧、有意思,频率适合活跃课堂气氛,难度又恰到好处,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是每个教师都在提高课堂有效性上都应该努力的

方向。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性格以及知识的不同,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者与学习者二者有机结合,通过正确的引导,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融入课文的精神学习中。久而久之,就能达到一种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课堂的有效性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叶圣陶说:“教师所务,惟在启发诱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意识对于实践有主观能动作用。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应当启发诱导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从意识形态上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极大潜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去开拓,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具体地讲,就是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而建立一个宽容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学习最基本的兴趣。最后,再结合教材,因材施教,在课堂提问等各个环节开动脑筋。这样的教学才是灵活有效的语文教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源活才能水清。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新课程改革也才能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发展。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2

1. 做好班级学情分析。

班级学情也是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之一。每个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都不一样。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都要了解清楚。只有了解了这些方面的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如何,需通过学生验证,具体表现为考试成绩。有的学生成绩总是原地踏步,其原因有很多种,如: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枯燥,无法点燃学生的热情之火;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等。语文老师只有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2.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灵魂。有效教学体现在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书上的知识是死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学活,目标不能定得太死,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明确目标。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又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主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全新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

首先,学习方式上应使学生由以往的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进程、学习的方法全由教师一人决定,学生学习没有自主权,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把“定论”喂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体验与感悟,更没有创造活动;学生只能服从,不能怀疑;只能接受,无需创造。这些都不利于建立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要谈得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净化语文教学的环境,就必须重视课堂和谐生态。

其次,师生间应构建对话关系,促进主体间的协同生长。语文教学中,对话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作者、文本,它们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形式交流,它指主体之间在认识活动中彼此走进对方心灵的碰撞、沟通、提升与升华。举世推崇的文化经典《论语》就是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实录,表面的问答本质上是人生观的碰撞、融合与提升。通过立足于实现生活的真诚对话,完成知识传播与人格养成是对话教学的真谛。

4. 发挥教师语言、肢体、表情的感召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思维在不同状态下,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会不一样。当人们的情绪、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时,接受新事物就快,反之则慢。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让学生“会学”和“乐学”。而充满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如何才能优化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尝试。

4.1 将情感注入语言、肢体、表情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就需要用生动形象、充满情感的语言打动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激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只有通情才能达理,达理必先通情。教师在讲课时应注入了自己的感情,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2. 将幽默注入语言、肢体、表情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

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在交流中,人们用表情和手势表达感情。肢体语言专家曾说:“假如失去了肢体语言,婴儿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正常人。”其实青少年也如此。教师的语言、肢体、表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达到理论和知识的获取的高效,也同样要求教师拥有生动、活泼、极富感染力的教态。

5. 把握学科动向,自主研究分析。

从教材教学的角度来说,教书便是一种熟练工,但事实上教学不可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而是不断趋向于丰富、多样化的。所以,教师应摆脱故步自封的心态,多关注、分析学科教学动态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变革,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上好每一节课。

我结合他人经验与自身教学实践,对近年来兴起的“新材料作文”进行了分析研究,使得学生能比较明确地理解这份“新意”,继而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以下提出几点粗浅做法,在这里同广大同仁一起探讨。

一、课前精心准备

1.了解学情,强化课前预习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这种“生本”理念必须在教学的设计之初就应该得以体现。在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研究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当然学生课前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

2.整合资源,研发、创生语文课程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语文教材作选择性的取舍、补充,特别要删掉学生和教师读来生厌的文章,要增加进教师与学生都十分喜欢的好文章,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把师生都喜欢的语文利用到极致,这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益的一个好思路。

教师要善于从宏观上驾驭课程,构建自己的阅读教学序列,写作教学系列。要高度重视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和资料的收集、储备、整理和提炼。

3.明确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教学之前,教师都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教参中的有关提示,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

二、创设优美的课堂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造诗意的情趣氛围——这是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的必需,这种情境驱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那么如何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氛围呢?

1.运用优美的导语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种精彩的开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导语激趣煽情,形成课堂的势能。精彩的课堂导语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不可企及的范本,又能起到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

2.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现代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合理地利用它可以为语文课堂创设诗情画意的美学氛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全新的手段,为语文教学创设情境。

3.通过巧妙设问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爱因斯坦说過,“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善于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

4.联系生活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生活是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有诗质,教师要动脑子,让生活走入课堂,让课堂进入生活;让语文贴近学生的感性实际,在课堂上让学生动乎情,悦乎心,用生命去诠释语文。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1.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课堂的心理地位。

语文教师应该知道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课堂的心理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自觉的形成学习的能力,同所有的同学一道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个体同整体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体,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活动,对课堂产生情感依赖。

2.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语文教学组织。

语文课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语文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语文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

3.尊重每一位学生,给所有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以问题为纽带,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首先必须善于提出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发人深省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然后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1.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趣”。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

2、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悬”。

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

3.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巧”。

现代教学的事实表明:语文教师通过提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而且好的提问还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问的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这样,问题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语文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精”。

教学问题设计的“精”,是指语文教师在设疑时围绕中心、总体设计,在“关键”处设疑,决不随心所欲、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讲求过程、不重结论,具有可思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4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却凸显了,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何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老师针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5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学家黄光硕就曾有过“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说法,这足以说明作文在高中语文中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接着从多元互动、开放训练并自主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属于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语言输出的关键点,从客观上反映出这个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比如,语言表达、语言组织等等。因此,要重视高中作文教学,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从而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纵观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很多时候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把“高考”当作教学的中心,在作文教学的时候完全参照高考的模式。此外,在作文教学中,课堂基本是教师占据主导位置,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比较少。基本都是教师先给学生确定写作的主题,要求学生写作的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结尾是表述自己的决心,之后再给学生读几篇写得好的范文,让学生模仿着去写作,最后是教师进行批阅。这样就导致学生一直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作文课变得非常枯燥。加上一部分教师会把写作看作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很少对语文写作教学进行反思,导致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缺少真实情感,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多元互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是一种对话活动,其开放性比较突出。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随笔的良好习惯,具体的内容和形式都可以自主决定,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感和意思进行畅谈,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把作文的阅读对象不断的扩展,可以是老师,同学,也可以是父母等,这样多元互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写作心态,用乐观的情绪看待生活。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发挥,不能强制学生写作,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心中有“读者”,找出写作的趣味。具体途径如下:首先,可以在班级中开辟相应的作文发表园地,展示优秀作文,那些连续展览三次以上的学生可以享受一次免写作文的特权,提高学生自主写作的欲望。其次,多元化交流,鼓励学生自主投稿,可以把稿件投向校园文学刊物,也可以参加社会上举行的作文大赛。再次,建立班级作文博客,在每次作文课之后,由每个小组选出一篇写得好的文章贴在班级作文博客中,大家可以在博客中发表对写作的见解,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学生写作交流提供了平台。

(二)开放训练,自主领悟写作技巧

首先,阅读与积累。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行,语文教材的内容逐渐体现了人性化特点,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但是由于教材内容非常有限,而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阅读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针对阅读中那些抒情、记叙或者修辞运用的比较好的段落和语句,让学生进行扩充或者续写,那些关键情节、人物言行的精彩部分都可以是学生写作积累的素材,从而更好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再次,美文模仿。适合学生阅读和仿写的美文能让学生明确什么叫写作。在美文阅读的时候,让学生注重作者描写人物所用的表达方式、故事情节的具体构思等等,穿插一些杂志和散文等,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安排其写读后感,学生通过阅读、研究,时间一长,学生就能在写作中灵活应用。再次,小小说创作。小小说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由于其情节性强,结构比较短小精悍,虚构性明显等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高中学生个性张扬的特点,涉及的社会生活也比较深入,越新颖越受欢迎,能够活跃学生的写作思维,是高中作文教学训练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自主评价,强化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评价也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文所述,传统的作文评价一般都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阅,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对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提高帮助不大。要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可以转变作文评价方式,让学生自主分析其写作内容,让学生罗列出自己写作的提纲与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先把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交换作文,大家在互相观看了彼此的文章之后,逐个发言为大家讲述自己的写作思路,介绍自己文章中用到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思想以及故事情节等,其他小组成员在听的时候,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表达出自己的修改见解。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写出的文章存在很多缺点是在所难免的,让学生分组互相交换对作文来一次浅层的修改,教师做最后的总结批注,这样一来,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能够把握好作文批改的主动性,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进行改正。通过这样的作文批改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最好的阶段,他们已经开始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当高中学生发现了写作带来的乐趣,能够全身心投入作文写作中去,其取得的进步就会非常明显。所以,我们要认清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多元互动、开放训练并自主评价,高中作文教学一定会出现满园春色。

参考文献

[1]刘颖.现阶段语文写作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内江科技,2015(1).作者简介:田秋悦,女,1992年生,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学科语文。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6

浅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上完一堂语文课后,我经常会问自己:“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里,究竟收获了什么?”这个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着高中语文课的存在价值,因为在有些外行人看来,高中语文课可有可无,学不到什么。本人通过这些年的语文教学,大致总结了一些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下面我将分条陈述:

(一)课前备课:将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细化,将其渗透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①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这是一个囊括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本学期我作为高一年级的语文备课组长,结合高一语文课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的知识水平,从“课程目标”中细化出高一两个学期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然后将这些教学目标渗透到每一课的语文教学中。

比如高一上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小说和记人散文,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边城》(节选)、《合欢树》、《最后的常春藤叶》、《一碗阳春面》、《促织》、《香菱学诗》、《群英会蒋干中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所以我在“感受·鉴赏”这个课程目标中细化出了“学会用人物描写方法鉴赏小说和记人散文中的人物形象”这条具体可操作的课程目标,并将其渗透到这些课文的教学中。每一堂课有重点地完成一到两个教学目标,让学生至少“一课有一得”: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②,这个特点决定了高中语文课具有多维的教学目标。多维的教学目标要在某一堂课中(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得到完成是不太现实的,即使勉强完成,学生也难以掌握,从而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古人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此我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课文的特点,进行细化,进行分解,让每一堂课都能有重点地完成一到两个教学目标,这样经过一个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一个高中阶段,学生就能踏踏实实地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同时他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也会得到提高,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也会逐步形成。这

也符合“高中语文课程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个课程性质。③教师要钻研教材,备课要做到“广”“深”“新”:

虽说一堂课只要有重点地完成一到两个教学目标,但是教师的课前备课决不能仅局限于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内容。因为语文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永远不能完全知道学生会在语文课堂上提出怎样的问题,说出怎样的见解。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向导,应当在备课时,对教材研究得更为周全、更为深入。此外,学生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从“80后”到现在的“90后”,再到将来的“00后”,他们的思想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理念,用现有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指导他们学习语文。教师只有有“备”而来,才能理解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才能在课堂上灵活应对学生的提问质疑,才会挥洒自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形成“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与教师(引导者)共同来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具体策略如下:进行有效提问,有效提问具有如下特点:

⑴ 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文章精彩之处;

提问切忌单求课堂“热闹”,弄得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

⑵ 要难易适度,切合学生实际;

提问时,如果发现某个问题对学生而言太难,无法回答,就设法降低难度,换一个学生更容易回答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这样就避免了学生长久回答不出的尴尬,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不至于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⑶ 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让答案具有多维性;

理解或鉴赏性的提问,它指向的答案空间要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鼓励独特见解,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或者对他人的想法产生质疑,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比如我在上《边城》节选时,先让学生看了《边城》全文,然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翠翠的祖父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当时很多学生都认为祖父是一个不

贪钱财,重义轻利的人,可有一个学生却提出了质疑,他的依据是在《边城》的某个章节中写道:当渡客要给祖父钱时,祖父不收,让翠翠去还给渡客,可是自己却不声不响地留下了一个铜子,于是我的学生怀疑祖父是一个贪财之人。我们就他的质疑展开了一番讨论,最后也是这个学生领悟到祖父性格中不愿直言,“弯弯曲曲的性格”,而我们最后感到正是祖父这种“弯弯曲曲的性格”产生了他人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翠翠和两兄弟的悲剧,同时也使这位重义轻利的老人被我们学生误解为贪财之人,这样小说人物的性格就有了一定的连贯性,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教师要善于倾听,营造平等、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

在一些语文课堂中,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对课堂内容进行“满堂灌”,或虽有提问但仍是教师主讲,学生往往只是在被动地记所谓的答案,一堂课结束后,学生甚至不明白自己写了什么,更不用说对文本的理解了,这样的语文课其实是收效甚微的。而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必须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位引导者,他要善于倾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无论他的成绩好坏,能力强弱),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质疑、发表独到的见解,并且善于把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我记得一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曾经告诉我,语文课堂的板书必须根据学生的回答而改变,不能根据事先设计的板书一成不变,板书尚且如此,上课的过程更是要因“生”而变,这就要求一个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洞察力、反应力和应变力,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课后作业:作业的设计要围绕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而展开:

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作文题目的宽泛性和写法的多样性,作文的教学往往无从入手。

我在每次布置作文之前,都会介绍一种写作方法以及一些相关例文,然后设计一个可以用这种写作方法写的题目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这样通过这次写作,学生就能更好地巩固和掌握这种写作方法。作业的设计具有多样性,评价具有激励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各方面去。”④所以语文学习的功夫在课外。要提高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业的设计必须具有多样性,不至于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比如我给高一学年设计的语文作业包括剪报、随笔、课外读书笔记、读书小报、名句每日积累、《文言文助读》“每周三练”、简单的律诗创作等等。当然,除了作业的多样性外,很重要的就是作业评价要具有激励性,让学生能欣赏自己的成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我在批改作业时经常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我最喜爱的学生诗作”评比,选出各奖项,以资鼓励;把学生好的作文在班级里进行交流等等。

总之,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而教师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 ②③《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④《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52页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篇7

新课标里,语文教学要提高有效性。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存在老多弊端。学生一般对课程存在喜恶感。对自己喜欢的课程就认真学习,反之就不理不问。因为处于高中这个特殊时期,学生厌恶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个负担。

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角色的转变。目前,我国对课程进行了改革,新课程主张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应该改变学习的方式。以前在教学体系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处于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师注重的是自己更好的讲授知识,却往往忽视学生的反应与参与。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学生显得无关紧要。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未必全身心投入到听课中去,容易出现开小差的状态。

我们应该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让学生成为主体,让学生完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2.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在新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影响学生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弄明白这一点,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要弄明白学生心里想要的是什么,要顺着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课程,要了解教学的真实起点,大力推动学生的认识水平。

3.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精神和力量源泉。如果学生讨厌一门课程,任凭教师讲得怎么天花乱坠,学生也会觉得没意思。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不是强求的,需要培养。如果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首先要让学生爱上语文,对语文产生兴趣。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小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我们可以在课前进行一些小互动,例如每天可以读一些学生写的优秀文章,每周进行一个演讲活动,让学生自己规划内容,可以进行演讲,可以讲笑话、可以讲故事,甚至可以唱歌。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一种期盼感。

现在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高中学校几乎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备。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因为它能给学生提供感知对象,一般多媒体设备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生动形象,充分跳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运用多媒体软件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多媒体里面的声音感情丰盛,另外还有剑桥大学里面的风景,让学生爱上诗,也能更好的了解这首诗的意境,更好的学习。当然,教师要注意不能一味的去依赖多媒体,而忽视学生对教学知识的领悟。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各位能更好的了解生活中不容易接触的知识。

4.重视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省时高效。原来的教学体系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的接受教师教授的内容,这样模式下的学生,解题能力特别好,但是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比较差。在新的教学体制下,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敢于创新的能力。

(1)我们不能偏科。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同样对待,不能排斥任何一科。每一科知识的学习,有的是让学生以接受的模式去掌握,这个还是需要教师的讲解和指导;还有一些知识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我们在进行接受模式时,教师和学生要用眼睛进行交流。如果学生的眼神里充满自信,那么就代表他已经领悟了老师讲的内容,如果学生眼睛里透露的是疑惑,教师就应该思考一下,用不用换一种方式讲解。我们在进行探究学习时,要注意让学生进行探究,但并不代表是处处都需要探究,我们运用探究方式,是探究这些内容是不是需要探究,怎样才能促进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2)我们可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应该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人自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不再是原来被动局面,而是他让他们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做到优势互补。我们要把它建立机制,是每个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使每个学生都为“学习小组”的荣誉而战,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不断完善自己,让他们自己去学会参与教学。

5.调整课堂练习,提高课内学习效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是知识巩固和运用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我们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决定每个学生课堂练习的数量和要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选择性的课堂练习,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我们还可以改变课堂练习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课堂练习的形式,例如把判断题改成改错题。这样的方式,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在新课标里,怎么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今语文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针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怎么有效的去解决,成为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策略;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0.引言

教育改革实施以来,高中教材一直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作为当下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思考语文教学应该持有哪种价值取向,我们要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管大家不断强调语文的重要性,但语文学科的地位并不高。我们只能抓住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1.有效课堂

我们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有效课堂,其一:真实的课堂,也就是一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需要演练和作假。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其二:平时的课堂,也就是常态课,主要对学生的成长过程更为关心,其更具有可行性。其三:丰实的课堂,有问题产生和提出的课。它的意义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有它不可复制的过程。最后一方面:扎实的课堂,也就是有意义的课。有意义学生才愿意去学去参与。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使命就是让学生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去,这才有意义。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1课堂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不同

教师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对其理念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灵活运用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的确是需要一个过程。以往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在新课改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一个问题下来就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倒是很乐意交流沟通,但多数讨论的内容都与问题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教学形式久而久之便把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给扼杀了。学生都没有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课堂有效性就更说不上了[1]。

2.2学生对语文科目的懒散态度

学生由小学时期到高中天天都与语文相接触,对语文已经产生可有可无的心态了,因此在语文课堂当中多数学生想听课就听课,或者做其他的科目练习,有的学生甚至无视老师的存在自顾自的玩手机和其他的同学说话,对语文课堂的教学秩序产生严重影响。他们对语文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应付老师欺骗自己。许多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也只是迫于老师的压力,对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从不去积极的思考,以往学过的知识更做不到主动归纳和总结,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2.3薄弱的基本功及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部分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树立了的明确目标,但因为自身语文基本功底差,和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却不见提高成绩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长久以来导致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一上语文课就怕,看到语文试题也跟着头疼,对语文的学习存在不知所措的忧虑心态。如何改变以上这些状态,让学生重新对语文抱有热爱,让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有效课堂,是作为身在语文教学一线教师应当完成的使命。

3.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相关措施

3.1结合学生学习现状精选教材资料进行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规律的探寻。因为适合学生的内容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树立“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要超越语文,学习教材是为了要超越教材”的理念,教师和学生必须要突破“文本”,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内涵[2]。尤其是现今的新课标教材,属于不完整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间,由教师和学生去创造性的完成,以达到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之目的。

3.2重视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首先,问题要具有典型性。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们在一堂课中往往只对某方面的内容能集中精力。其次,问题要具有层次性。例如:在对《祝福》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想到的是如何把握文章主旨,从而提出的问题就是“文章最终揭示了什么?”但这样的问题往往太单薄,学生也不知如何回答。倘若教师把问题转换为“祥林嫂是穷死的吗?”、“她怎么死的呢?”、“到底是谁害死了她?”等,给学生明确的目标,一步步按照问题发展来回答,自然而然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同时也不会觉得老师提出的问题枯燥无味[3]。

3.3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善于把教学过程创设成有利于学生一心进取,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环境,那么语文教学就会灵活丰富起来,学生也将得到多元化的发展。研究实践得知,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和参与。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自身创造性的解放。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著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应该说师生是平等的,语文教师只是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学习、进步、成长中的首席代表。

3.结束语

总之,教是帮助学生学,学生应该是学会而不是教会。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时刻关注教与学的真实状态和复杂关系,即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了什么,从而做到“七天抓五天,一天抓白天,白天抓课堂”,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霞.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教育实践).2013,(2):138.

[2]常文侠.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学研究.2013,(1):304-306.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9

摘 要: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教育事业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足以跟上教学改革的脚步。高中地理课程作为学生的高考科目之一,是学生在日后求学工作中依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有效性

引言

地理是我国教学中最古老的课程之一,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一直进行着相互依赖、相互索取、相互抗争,时至今日,地理教学已经不在仅仅拘束于自然地理,扩展到了和谐发展、资源旅游开发等层次。因此相关教育部门把更多的视线看向了高中地理教学,但是效果差强人意,学生的学习质量仍旧停滞不前,主要原因就包括课程教学模式不足以促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也有更多的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在不断的探索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但往往事倍功半。[1]

一、建立合理的教学指标与学习目标

科学的教学指标可以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消化吸收。教师通过课堂内学生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情况与接受能力,结合课程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进度,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不能太过繁琐,超出学生接受范围,亦不可太过简单,应利用课堂有效时间,使学生对教学课程总结吸收。1)课堂教学目的 学生在课堂上所接收的知识,是最为清晰明确的。因此在规划课教目标时,教师要确定本次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的。例如学习国外地理时,要与中国地理相互对比,体现某一地区的独特性,增强学生的记忆,并且在学习地理的同时,讲述该地区的人文特色,使教学更加饱满。2)学生的归纳总结 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课程的全面教学。而教师在确立学生学习目标时,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整体表现,合理规范的布置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在有效时段内牢记理解课堂讲解内容。并且教师在日后课程教学时,要时刻结合以往课程,促进学生对课程深入的了解。[2]

二、提升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学生由于年龄、经?的缘故,往往会受到自身情绪与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技巧,正确引导学生培养高中地理上的学习乐趣。一旦学生对高中地理由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程教学效率。1)现代技术教学 目前,各学校已引入多媒体教学,高中地理教学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形、影片对地理进行充分讲解,学生经过视觉听觉的冲击可使记忆更加深刻。例如在讲解地球公转与自转时,学生通过课本与教师的讲解,无法在脑海中形成空间动画,而经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在屏幕中清晰直观的感受公转自转时,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四季与昼夜的更替规律,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进行中充满成就感,感受地理学的神秘。2)地理科学实验教学 当下教学的与时俱进,使得各大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地理实验室,其中,包括天文、自然、城市规划及湿地生态等等。学生可以经过实验,来真正理解某一地理现象或概念。例如通过地理实验,可以宏观的观察海流运动,结合教材中讲解的洋流四季分布图和洋流分类,加深了学生的课堂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学习趣味,促使学生主动的记忆吸收。3)布置趣味问答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不由自主的自问自答,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而在教师问答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来提问,这样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至于太过无聊,进而丧失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国外地理时的人口数量,涉及到了巴西,可以提问:“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场上,表现出色的国家有:巴西、土耳其、韩国、德国与塞内加尔等国,五个国家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国家”。这样通过趣味问答,使得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并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图像识别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省市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是高中地理学的特别载体,同时教师亦可通过图像来实现串联课程的目的,因此提升识图辨图技巧,对学习高中地理有着重要影响。并且通过学习地理图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细微观察力、逻辑分析能力等。在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进行中,对学生的识图判别及逻辑性思考等方面的要求也是愈加增大,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识图判图能力。但是学习地理图像,不可一味的照本宣科,这样学生会感觉乏味,容易造成思维转移。

可以通过图像具体化、比喻化的方法使读图变得既简便又有趣。各省市及各国家的轮廓在图纸上都是抽象化的,但是仔细观察思考,会发现这些轮廓都有这一定的特征性。例如我国四川省的轮廓很像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轮廓很像一个十字;看世界地图也有直观的感觉,我国的地图轮廓是一只斗志昂扬的雄鸡,挪威国家的轮廓则很像一只抖动尾巴的小蝌蚪,智利国家的轮廓类似于高尔夫球棍。通过这样类似的比喻,可以使学生脑海里记忆某个国家省市轮廓时更加的形象具体。[3]

也可以通过对某个地区的特色进行记忆,在提高读图能力时,亦可对当地的人文地理、历史特色进行回忆。例如我国最北端省区为黑龙江省,最南端为海南省;实行一国两制的省区为香港、澳门及台湾;哪里的烤鸭最出名--北京;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为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为澳大利亚;提到NBA想到的是美国。

通过识别地理图像,学生能够有效的将脑海中杂乱无章的知识快速的进行梳理归纳,使头脑变得清晰,迅速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高考前的归纳总结

高考是学生步入高等院校的敲门砖。因此教师在学生临近高考阶段,要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足够的关心,开导并调节学生情绪,而知识的掌握亦不能放松。高中地理教学在高考冲刺阶段要立足于巩固教材基本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学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各个圈层间的联系变化等;人文地理学中各地区人文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结语

高中地理教学提高效率的措施有很多,可通过建立合理的教学指标与学习目标,用有效简单的技巧提升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及识图辨图能力,最后高考再进行具体性的有科学性的归纳总结。当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依据学生自身情况,对当下常规地理教学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0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教学常态,成为人们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推进中有思想的教师的一种共识。本文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结合笔者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一些尝试与实践,旨在探讨适合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提高

初中

语文

课堂

教学 有效 实践

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为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课堂教学毕竟是落实以上标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有效教学”,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加涅的观点,就是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基于以上学习心得,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了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与实践,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收获了语文教学的独特喜悦。

一、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五大转变

叶圣陶先生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占有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接受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其思维,在合作探究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形成能力。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掌握的知识是最为牢固的,也是最不容易忘的。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热情,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实现了五大转变。

如在课堂教学结构中,我特别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听音乐、猜谜语、读图画、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引名言警句、设置问题、营造情境、直奔课文等,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习的冲动,让他们感受语文课堂是如此的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与想象,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譬如在七年级第一节语文课上,我一开始就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语文课语文课,那么你心目中的 语文是怎样的呢?在学生思考之后,我就有感情地背诵了这样一段话:“有人说语文是巍巍的昆仑,语文是那草尖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语文是那名城古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荒郊野外随风飘散的蒲公英;语文是无声的冷月,语文是静谧的菏塘„„语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老子口中娓娓道来,语文伴着腾腾杀气被当阳桥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在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下流淌,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然后告诉学生“我的语文是晨起衣衫窸窣的轻盈,是午后荫下蝉鸣的欢快,是月下独酌咂舌的充实,是床头灯下阅读的惬意,是冥思遐想的闲适,是静静聆听的享受,是击打键盘的快感,是擦亮火柴的袅袅思绪,它是指间的舞蹈,嘴角的抿笑,发丝在风中飘扬的旷达。我的语文平凡到穿越生命的历程,却让你不知不觉。”这样,一下子就勾起了学生对语文的重新认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投入初中的语文生活。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五大转变: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师生在教与学中共同感悟、共同体验;变“聚焦式”教学为“立体型辐射型”教学,营造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变“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变“知识传授”为目的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对学生作出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

二、营造课堂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文本都应该为学生服务,最大限度的去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就明确指出:“反思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一点是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中的失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老师讲解提问,学生举手,获得准许后才能回答,而如果有学生未获得教师批准就脱口而出问题的答案,则被视为“插嘴”,被视为扰乱课堂纪律,甚至被视为是对教师的大不敬。长期以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被粗暴的剥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无从发挥,不难想象,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能收获什么。

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 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以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一定也是学生学的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事实上,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课堂教学要想达到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的目的,教师首先要洞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如果课堂上有学生有小动作、开小差,那一定是教师给了他偷懒的机会。每堂课,每位学生都有45分钟学习的权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给他们45分钟的收获。要想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任何一个学生的时间,教师除了必须在课前作好备课这一环节的工作外,在课堂上必须留意每个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只有这样他才能知道学生是否在全神贯注。只有保证学生是在做与课堂有关的活动和反应,才能顺利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此,语文学习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问难中学,应当是语文教师的首要职责。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营造民主、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还课堂于学生。一般情况下,我将课堂结构设计如下:先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进行思考,懂得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全班齐思考,齐讨论,共同来解决问题;最后是通过个人的体验与感悟,能对课文内容提出与众不同的、新颖的、科学的见解,以期达到“语文学习是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起训练,使之相辅相成,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叶圣陶语)的目的。当然,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时,我十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控:一是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静盼,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基础;二是讲课时,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一个学生发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人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师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善于启发诱导,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譬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我采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式,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提出具体要求:将这篇童话故事改变成适合表演的剧本;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变,可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并将人物性格特点尽情展现出来;充分考虑人物的特点,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为了能够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反复阅读课文,讨论有争议的内容,并找老师求证,高质量地达到了设定的教学目的;为了表演好节目,小组同学人人主动、热心地参与讨论、改编和排练,提出改进意见,收到了合作学习的高效。这就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环环相扣的过程,从而保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成效最大。而作为教师的我,却在课堂上充当了一个欣赏者、评价者的角色,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

要想营造民主、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还应该师生互动起来。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参与到学生的竞争中。“老师和你们比赛读,看看谁读得好”、“有没有敢向老师挑战的”、“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亲近,感受到老师与自己的平等,因此,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畅所欲言。课堂的氛围自然而然的活跃、和谐了。

通过这样开放、合作、探究式的教与学,学生们既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会了怎样学语文,也体验到了主动学习后成功的喜悦,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立了保障。让我们真正走过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有效教学实施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方向的和提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实现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真正作用,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课前三分钟的古诗词诵读之后、在课堂朗读课文之后,我总是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 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再由我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再如,在作文教学中,可进行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活动,都旨在以学生激励为评价主体,通过学生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发现,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听得专心,说得由心,读得用心,写得贴心的特点,并且这一学习过程会让他们经久回味,难以忘怀,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情感的主要途径有:角色朗读、音乐渲染、情境再现、艺术性描述、联系学生自身生活经历等等。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注重课堂语言表达,挖掘文本情感之美,通过音乐让学生沉浸于文本营造的氛围中;通过朗读让学生体味作者内心情感的迸发,引起共鸣;通过回顾自身生活经历来唤醒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来拉近作者和学生的心灵上的距离。此外,教师自身也应该充满激情,深入挖掘体悟并且利用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从而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师生思维也就异常活跃,教学效率自然提高了。

当然,激励性评价也要适时、适度: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地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就学得专注,也学得开心,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相对较高。

四、适当引入多媒体,有效服务语文教学

学生每天面对同一块黑板,本来就已经够单调了,如果每节课都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式和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这势必抑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严重遏制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还要善于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投影、录音以及运用各种教具,充分调动各种可用因素。但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有泛滥成灾的趋势,在这些课堂中,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其实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有时候只是传统板书的替代品,这样的多媒体运用造成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提高了多少也值得怀疑。美国大众传媒学家施兰姆曾说:“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他的意思是说,在课堂教学教具的选择中,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而现在很多时候出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的应用显然违反了这一原则。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有效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呢? 第一,能够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语文教材中有部分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仅靠教师的讲解很难明白,这个时候多媒体的运用一定是个不错选择。

第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引入多媒体教学时要特别注意,不能一味的注重形象和趣味,而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和密度的训练,增加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应该突出强调它的交互性,而不只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问题的答案也是固定的,学生只是被教师一步步的引入他预先设计好的“圈套”,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教师牵着走,教师被课件牵着走,这个语文课堂就只有一个冷冰冰的语文课件,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这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的悲哀吗?

当然,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的措施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教师应该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应该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应该寻找合适、有效、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应该加强语文课堂空间和时间的管理;应该考虑到生生差异,既不要把学习后进的学生晾在一边,也不能让学习先进的学生“吃不饱”。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形式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项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余文森:《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3、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高中语文阅读涉及内容宽泛,其要点也较多,在短短的一堂课时间内掌握全部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高中语文阅读不仅仅要求学生看、读、听、说,更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掌握知识要点。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碰到学生对阅读重视不足、阅读缺少方法等情况,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整体记忆不够深刻、赏析能力欠缺,最终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高考成绩。因此,找到有效教学方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质量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变得十分频繁。能够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看法及意见,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生存技能。在高中新课改中,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意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高中生在走向社会后准确清晰地进行自我表述,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与成绩提高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了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高的重要性。

二、明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的,简言之就是首先要了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确定好最终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专注于“讲授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就是要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吸收转变为主动式记忆,授课教师不再受传统模式制约,学与教形成良好互动交流,而这就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理解鉴赏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主动意识。

三、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找到有效的策略从根本上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当下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难度。

1、初读教学。初读教学主要就是指授课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进行初步了解,这其中包括作者经历、写作背景、文章注释以及文章体裁特点等。通过对简要知识点的记忆,能够对整体文章内容有大致了解,更有助于接下来进行详细阅读。初读教学中教师还要通过正面引导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一次阅读并对文章结构思路形成大体认知,通过教师辅助使学生对所阅读文章的内容进行初步概括,将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与人物以及事物与人物之间关系理顺,并且能够了解主要出场人物的性格特征、文章的主题思想等。

初步教学阶段看似简单,实际却是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其对于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初读教学了解学生对信息的把控能力与观察能力,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对事物的概括能力,是否能够做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良好转换,对于学生所呈现的学习状态不同,教师要进行差异化讲解,根据学生对文章重点语句、关键词汇知识要点等的理解程度进行逐个解答,进而通过科学的初读教学,确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解读教学。解读就是要对文章进行通篇研究,本阶段教学对授课教师有极为严格的要求,也是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重点。在解读教学中学生要对语文阅读内容所涉及的重点词汇、语句作用及使用意义进行充分理解,对句子的表面意思做理解分析,并且要对其出现在整体语境意义及作用进行分析。在解读教学阶段中,教师要对文章词汇、文章语法等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词汇的积累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难点词语,并且对文章主题、描述对象、事物特征、情节结构等进行全面阐述。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在此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起到主动作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具体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鉴赏教学。鉴赏能力的高低对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是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实际上,一篇流传于世的好文章其写作手法的运用十分讲究,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在鉴赏教学中,教师本身要具备极高的鉴赏能力,并且要根据文章内容对创作意义、艺术特点及创作效果进行深入感知,然后将自身所得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学会鉴赏。此外,根据阅读内容,教师要正面鼓励学生主动认知并且大胆创新。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与感悟,促使学生将自身感受、看法见解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模仿等方式对阅读内容进行大胆创新,以具象的表达方式对知识进行有效记忆。鉴赏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强调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的鉴赏教学,能够让学生找到文学阅读与实际生活的共鸣,并结合现实进行创新演练,有助于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关于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是当下所有高中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不断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爱上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占据主动,为学生创建和平、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对知识的认知主动找到难点、要点,并对其充分理解记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在朝夕之时,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多角度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并对阅读过程中遇到难点进行耐心讲解,从而确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丽红.高中语文海量阅读教学探索与反思[J].语文知识.2016(13).

[2] 张伟卓.试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6(36).

[3] 马丽冉.高中文言文背诵教法探讨[J].学周刊.2016(36).

[4] 张明文.试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2(02).

[5] 杨淑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

上一篇:山西教师继续教育网下一篇:宇宙的未来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