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探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和主要种类

金融风险是指各种经济体, 包括金融机构在内, 在金融活动或投资活动中, 由于市场经济因素或金融因素的不确定性变化而受到的损失的可能。根据其概念, 科将金融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等。

二、金融风险的成因和特点

金融风险的防范可以说是一个老话题, 然而, 由于金融在民生发展乃至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如何在新形势下, 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做到防范金融风险, 也就变成了一个当下的新话题。在不同的政策指导方针下, 面对的金融风险大不相同, 同样, 风险的成因也有所不同。

我国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飞速发展的经济给社会发展, 国力的增强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机遇与风险并存。金融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也是金融风存在根本原因。企业在金融活动中有自己的决策, 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行业的生产力都有剩余, 市场上约有30%的商品供求平衡, 企业都处于商品过剩的状态。这样, 使得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显得尤为困难, 这也就导致了金融风险日益明显。

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主要指的是微观主体的影响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对微观主体的影响主要指的是对地方的相关金融机构、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地方的一些企业、个人的影响。然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不仅会使得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相互转化, 使得地方财政的风险向外转化, 对国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还会使得经济秩序发生混乱, 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就我国当前发展的特点, 目前我国金融风险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 隐蔽性

我国的各种金融风险往往以各种形式变化潜伏在金融活动和投资行为中。

2. 集中性

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 原因在于我国企业融资渠道主要集中在银行。

3. 社会性

国家处于改革阶段, 在经济上的政策也是经历着从旧体制到新体制的转化。然而, 群众的金融知识还不足够, 虽然金融意识有大幅度的增强, 但风险意识还十分薄弱, 人们渴望寻求投机方式一夜暴富的心理泛滥, 这样一来, 一旦风险爆发, 则会造成群众的慌乱, 这样不利于社会稳定, 不利于和谐社会, 反过来还会阻碍了改革的进行。

三、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问题

1. 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干预过多

金融机构的管理大多遵循经济规律和管理策略, 有其自身的兴衰运行规则。然而许多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实施了一些不必要的干预。当然, 完全依靠经济规律运行, 不如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国家政策的人为宏观调控, 以有效规避风险, 加快发展。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干预多是为了解决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 这就给金融机构带来了额外的风险。最直接的干预措施就是政府任命金融机构的主要领导人, 或者政府出面干预主要领导人对于管理事务的决策。这样, 金融机构的自我管理就成了空架子, 成为了政府进行经济行为的工具。

2. 相应的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

从银监会地方分支机构到人民银行, 再到农业银行, 都是不管调整监管主体, 这样极易导致金融监管出现权利真空的现象。第二, 上至中央监管机构, 下至地方监管机构, 都未能够明确其各自的职责, 使得目前不少地方的监管工作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第三, 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情况屡有发生, 使得金融监管也存在不够公正, 不足以服众的现象。

3. 金融机构本身的缺陷

金融机构本身的缺点是金融风险的源头。首先, 我国金融机构公司的法人结构在设置上缺乏科学性, 这指的金融机构在产权问题上就不够明确, 风险可见一斑;第二, 金融机构的包袱巨大, 原因在于我国政策当中的国家调控, 地方政府就借此机会介入到金融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当中, 许多情况下是用于解决地方政府自身的财政赤字问题, 因此, 金融机构的压力巨大, 包袱也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 金融机构的管理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第三, 部分金融机构的自身实力不足, 在激烈的市竞争中产生挤兑风险的可能性较大。未能良好有效的对自身实力进行提升, 使得金融风险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四、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防范金融风险主要分为宏观金融风险防范和微观金融风险防范。微观金融风险防范主要包括对个体、企业的经营管理, 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或避免企业和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的损失。宏观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发生金融危机, 将经济的发展置于一个较为稳定的金融环境中。

与宏观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相比, 微观金融风险的防范更加关注在整个运行机制中的个体。本文主要关注国家在宏观政策方面如何对金融风险进行规避和管理, 因此, 本文着重介绍对宏观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

宏观金融风险防范主要调控对象是针对市场上的所有参与者进行管理。主要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订恰当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包括中央政府或金融监管当局直接实施或控制的全局性政策, 例如,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管理制度等。在我国, 经济政策是金融监管当局控制金融活动的方针和指导准则。因此, 对经济政策的改变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经济政策必须要能够调解市场, 但更重要的是, 首先它必须是适应市场的。因为对于经济政策的修改还是要通过改变金融风险的水平而体现出来的。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债券来调节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调解基准利率来调节资金的供求, 在外汇市场上购进或抛出外汇以保持汇率的稳定等。

2. 建立市场运行的法规体系

市场运行原本有其自有的法则。但除了其自身规律外, 国家需要对身处于其中的人或单位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市场运行中的不确定性, 从而降低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 制订市场运行办法和有关法律;第二, 制订经济实体经营范围的法律法规。

3.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从经济实体进入市场, 到市场运营, 到退出市场, 全程都需要国家金融监管当局进行监管。首先, 金融机构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才能够被批准进入市场。在这一环节, 要设立机构必须有法定投资者的数量和足够额度的自有资本, 要有合格的业务管理人员, 以及其他必备条件。只有管理好准入条件并且坚决执行, 才能够保证进入市场的经济实体的质量, 为之后的投资行为和金融活动奠定合法健康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降低风险。其次, 对各类机构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管和金融风险监管, 具体可以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两种方式进行。非现场检查时指连续收集和分析某经济实体的各种数据高爆等信息, 从而推测其经营状况和发展模式。最后, 要对机构的市场退出进行监管。在市场运行过程中, 一旦有经济实体变得不再符合市场运行要求, 那就需要将其清理出场外。要建立对金融机构接管、合并、兼并、收购、破产的法律法规, 对吃出市场的机构给予及时的清算, 而且在整个清算过程中, 都要有监管机构的参与和督导。

4. 运用科学手段减少金融风险

在监管的过程中, 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对经济实体进行测算和监督管理。要能够综合分析监管对象的业务性质和特点, 能够预测业务活动所存在的风险, 并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防范与避免。无论是从经济发展健康的角度, 还是从保持社会稳定的角度, 都是有利的。因此, 在整个的监管过程中, 需要依靠的是科学的手段, 而非纯政治维稳的手段。

当然, 科学的方法需要一定时间的摸索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 要能够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特有的政治指导方针来实施, 而不是简单地将国外的相应做法照搬照抄。然而, 即使是在强调我国特殊性之时, 也不能够抹杀对外学习的重要性。当前, 国外通常会采取保值方式来减少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以及利率风险, 具体手段是通过期货交易、期权交易、远期交易等工具, 或者多种工具进行组合。银行能够通过建立风险准备金, 来确保信贷资金的正常运作。

可见, 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能够使得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手段越发强大, 越发有力。

(5) 完善银行体系来强化金融体系本身带来的风险

金融机构自身的薄弱缺失是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金融体系的薄弱主要体现就是银行体系的薄弱。由于政府、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进行, 银行这一环节的薄弱直接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 只有将银行体系壮大完整, 才能在本质上强化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能力。例如,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银行陆续开发出了企业化、商业化的运行模式, 但是在产权这一本质问题上却未能得到整合。可见, 对于银行体系本身的完善也是迫在眉睫。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 经济得到飞速的增长, 而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也随之增大。金融风险逐步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大话题, 而且上升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高度。本文对金融风险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并且结合我国的发展特点, 对当前防范我国金融风险机制的建立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探讨

参考文献

[1] 阎梅.金融安全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J].经济师, 2012 (06)

[2] 祁晓维.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J].财政金融, 2015 (03)

[3] 刘艳伟.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浅论[J].技术与市场, 2012 (19)

上一篇:复杂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下一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