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保险税收制度的思考(推荐10篇)
[关键词]保险税制;整体税负;总准备金
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财政税收密切相联。一方面,保险担负着经济补偿职能,可以弥补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帮助受损企业及时恢复生产,减少财政支出,有利于财政稳定。另一方面,税收政策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杠杆,能直接影响保险业的发展。例如国家对保险业实行低税收政策,可以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反之,则会抑制保险业的发展。因此,适当的税收政策有利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而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又可以保证税收收入的稳定性。然而,我国目前保险税收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保险业的发展。
一、我国保险税制现状
(一)内资保险企业的税收状况
我国保险税制是1983年国家实行利改税的财税体制改革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根据现行税法,国家对保险业主要在两个环节征税。
1.营业环节的税金。主要是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营业税以实收保费为税基,税率从1997年初由5%提高到8%,其中寿险的储蓄性业务、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及农业保险免征营业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不作为境内提供的保险,为非应税劳务,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以营业税的5/8为税基,城市、县城和农村的税率分别为7%、5%和1%;教育费附加以营业税的5/8为税基,税率为3%;印花税则对财产保险合同按保费收入的1‰贴花,对农牧业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
2.利润环节的税金。主要是所得税,1997年以前,人保所得税税率为55%,平安、太平洋保险为33%;从1997年初,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33%,对寿险业务免征所得税。
(二)外资保险企业的优惠政策
1.我国税法规定,营运资金超过1 000万美元,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外资保险公司经营所得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并享受第一年免、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
2.外资保险企业可享受再投资退税的优惠。外资保险企业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本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可退还其已缴纳所得税的40%。
3.外资保险企业免交附加于营业税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此外,外资保险企业缴纳所得税时在计税工资、职工福利费、捐赠支出、业务招待费、利息支出、坏帐损失、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的规定都比较宽松。
二、现行保险税制的弊端
(一)整体税负偏高
由于我国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所以保险企业税赋中的营业税占绝大部分。从1997年初,营业税税率由5%提高到8%,加重了保险企业的负担。首先,从国内各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的税率为3%,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国家资产的税率为5%,娱乐业执行5%~20%的幅度税率,金融保险业的税率为8%。比较起来看,保险业的税率较高。其次,与同样执行8%税率的金融业相比,保险业的税收负担也超过了金融业。因为金融业以利息收入作为税基,而保险企业以保费收入作为税基,但保险企业收取的保险费并不是保险公司的纯收入,而是对投保人的一种负债,最终将以赔款的形式陆续返还给投保人。这与金融业以存贷利差为计税依据是不同的,所以,保险业实际税负比金融业高。最后,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保险业税负水平也偏高。在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保险业往往执行较其他行业轻的税率,如在法国、英国、德国以及荷兰等国家,除征收所得税外,另一重要税种即为增值税,但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对保险企业实行免税的优惠政策;泰国的营业税税率为3.3%;美国各州有所不同,但一般在2%左右。多数国家的营业税因险种而异,因国情而变,通常采用比较宽松的、倾斜的财税政策。可见,我国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是较高的。[!--empirenews.page--] 保险业的高税负,从眼前看,固然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但是在保险市场日益开放、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都从根本上限制了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更不利于保险企业经营的稳定。
(二)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
税收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公平税负,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面对竞争,一方面,为了保护中资保险公司不受冲击,在对待外资保险公司的政策问题上,采取了对外资保险公司进行限制的措施,对市场准入规定了若干条件。虽然我国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享受一定的优惠条款,但是随着加入WTO谈判的进一步推进,这些优惠条款最多只能维持5年,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保险市场是迟早的事情,以后再也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对外资保险企业的限制性政策来保护民族保险业。另一方面,外资保险公司在受到一定限制的同时,也享受一些中资保险公司无法享受的超国民待遇。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中资保险公司不得向企业投资,而外资保险机构可投资股票、房地产、购买企业债券及发放贷款,在资金运用上占尽优势。在对外资保险企业的限制逐步放开,且外资保险公司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实施向外资保险企业倾斜的税收政策,必然损害内外资保险企业的公平竞争,妨碍中资保险企业的正常发展。
(三)影响总准备金的积累
保险公司的各种准备金从来源看,只有两个渠道,一是从保费收入中提取的准备金,二是从保险公司的利润中提取的总准备金。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应付较长期内可能发生的巨灾风险,如洪水、地震等可能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从利润中提取并累积形成的,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总准备金积累得越多,其信誉越高,参与竞争的实力就越强。按照我国现行的做法,总准备金是按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而保险公司由于要负担较高的税负,因此其税后利润相对减少,必然影响到总准备金的积累速度,减少保险投资中的可用资金量,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四)导致税负不公平
首先,是税基不同造成的税负不公平。中外资保险企业缴纳所得税时,在职工工资抵扣、坏帐处理、捐赠支出和业务招待费等方面的规定大不相同。如内资保险公司规定职工工资的抵扣标准是人均月收入不得超过550元;而外资保险公司则无此规定,职工工资可据实从成本中列支。内资保险公司提取坏帐准备金的比例为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0.3%~0.5%,呆帐准备金为年初放款余额的1%;而外资保险公司则按年末放款余额或应收帐款余额的3%提取坏帐、呆帐准备金。内资保险公司的捐赠支出扣除比例为税前利润总额的3%;而外资保险公司则无此规定。总的来说,对外资企业税收条件比较宽松,而对内资企业则比较苛刻,这就形成了实际税基上的差异。其次,税率、税种不统一。中资保险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而外资保险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另外,对外资保险企业不征收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同业不同税,造成税负不公平。
三、我国保险税制改革的具体措施[!--empirenews.page--]
(一)降低保险业的税负水平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不同于一般的金融企业,税收政策应当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从世界各国的做法来看,一般都将保险业同其他行业区别对待,采取较为倾斜的政策,扶持其发展。考虑到保险行业维系着社会稳定并面临着市场准入的威胁,以及国际保险业的平均税负水平,把我国保险业的综合税率降低到30%左右,以体现国家对保险业的扶持,进而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首先,我国的所得税税率为33%,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还算适当。如日本为37.5%,英国为35%,法国为42%,泰国为35%,卢森堡为34%,但世界各国都在做降低税率的努力,因此,从长远看来,所得税税率也应适当降低。其次,如前所述,营业税税率不仅与其他行业相比较高,与外国相比也较高。在我国暂时不能免征营业税的情况下,建议将税率降至3%或至少恢复到5%。最后,印花税税率为1‰,其税率虽然低,但因其计税依据是保费收入,所以实际税负并不低,因此,建议对保险合同的印花税适用较低的税率如0.3‰或0.5‰,或者根据不同种类的合同,规定不同的税率。
(二)取消外资保险企业的优惠政策
外国保险公司投资于中国,主要是看准其潜力巨大、发展滞后的保险市场,而非经营成本的低廉,带有明显的市场导向型特点。可见,外国保险公司到我国投资并不是针对我国对外资保险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际资本“利益最大化”原则,即使我国取消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只要我国有比他国更大的市场潜力和更能获利的因素,外国投资者就不会放弃对我国保险市场的投资。因此,有必要取消对外资保险公司的优惠政策。
首先,统一所得税税率,取消外资保险企业15%的优惠税率,统一按33%的税率征收。一是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二是给内资企业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其次,统一税种,内外资公司征收相同的税种,对外资保险公司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国家为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来源而采取的一项税收措施,为开发建设新兴城市,扩展、改造旧城市,发展城市公用事业以及维护公共设施等提供资金来源。根据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应该对受益者课税。最后,统一内外资保险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扣除标准要统一。计税工资、坏帐提取比例、业务招待费提取比例、捐赠支出的扣除标准都要统一。
(三)改革现行营业税统一税率的做法,分险纳税,充分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
税收追征期 (通常称作“税款追溯期”或“税款追征期”) , 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可以征缴入库的期限。其中所说的“未缴税款”, 一般是指纳税人没有履行纳税义务而未缴纳的应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解缴已扣缴的税款;而“少缴税款”, 一般是指纳税人没有全部履行纳税义务只缴纳了部分税款而少缴的应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全部解缴已扣税款而少缴的部分税款。
我国有关税收追征期的规定主要见于《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五十二条) 及其《实施细则》 (第八十三条) 。分析相关法条可知, 税款追征期可分以下三种情形。一是由于税务机关的责任, 具体是指税务机关适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不当或者执法行为违法。因此而致使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 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二是因纳税人的责任, 具体是指非主观故意的计算公式运用错误以及明显的笔误。因此种情形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同时, 在此种情形下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追征期可以延长到5年。三是对偷税、抗税、骗税的, 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予以追征。
二、我国现行税收追征期制度的缺陷
1. 所规范情形不周延。
我国《税收管理法》在对追征期的分类上, 采取了正反共用的列举规范方式。首先, 从正列举来说, 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实现对每一种情形的周延列举,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 更无法谈及涵盖其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其次, 对税款追征期规定的三种情形, 其区分标准也不唯一。即前两种情形“因税务机关的责任, 或者因纳税人的责任”从责任主体出发;而第三种情形则是将行为的违法性质作为先决条件。而这种制度上的跳闪或者断裂已经给执法实践带来许多难题, 税收检查中经常会遇到纳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 而在现行法律中却难以找到与之对应的追征期规定的情形。
2. 立法不配套。
面对立法之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我国长期主要依靠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众多的规范性文件来支撑。以此来维持着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的运转。有关税款追征的问题也是如此。如法释[2002]33号、国税函[2005]813号《关于欠税追缴期限有关问题的批复》, 以及国税函[2009]326号《关于未申报税款追缴期限问题的批复》。如无上位法的授权, 国家税务总局的行政回函以至于规范性文件是否对此具有解释权力, 法律效力又如何, 能否在将来的行政诉讼时得到法律维护, 均属未知范畴。
3. 税收追征期的性质不鲜明。
我国现行法律只有一个统一的追征期, 而未明确税收追征期是确立在税收核定期限的基础上, 还是建立于税收征收期限的条件下。从税收程序出发, 税收的最终实现分为两个阶段:税收核定与税收征收, 虽然我国现行税法并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 但实际操作却如此, 此点可从税收保全及强制执行措施中得以体现, 即必须以确定纳税人欠缴税款的事实存在及欠缴税款的具体数额为前提。这一前提的确定过程即可视为税收核定。既然存在这两个程序, 就应当有相应的核定时效与征收时效的限制。《美国联邦所得税法》第六千五百零一条规定, 该法所适用的税收应于申报书提出后3年内课征。如果以印花纳税, 则于纳税期限开始后3年内征收。至于征收时效, 该法第六千五百零二条规定, 在核定期限内课征的税收, 应当在课征之后6年内以扣押或司法程序征收。如果纳税人与稽征机关协议延长征收期限, 则遵循协议。我国台湾地区的税收时效制度也属于这种类型, 其“税捐稽征法”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三条分别规定了核定期间和征收期间。既然我国现行法律只有一个期限的规定, 笔者认为, 视其为税收核定期, 符合税收的本质属性。
4. 税收追征期年限规定不合理。
税收核定期性质前提下的税收追征期, 需要设计、规定一个与之相适合的追征时限。笔者认为现行的“3年”、“5年”之规定, 不够妥当。一是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不相符, 需要对其适度延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而“3年”、“5年”的规定, 从法律法规设计上, 使得本应属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税收大量流失。就立法的前瞻性而言, 以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立法设置作为参考, 如《德国税收通则》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 德国核定期间的长度是:关税、消费税、关税退给及消费税退给为1年;其他税收及税收退给为4年。在税收核定期间, 有逃漏税收时为10年, 因重大过失而短漏税收时为5年。
二是不利于体现税收的本质特征。税收追征期限既然是对国家征税权所予以的一种限制, 那么就应当首先考问国家权利能否在此期限内最大限度地得到保障。从全国看, 经过税务稽查通告要求若干重点行业纳税人自查的补税额和税务稽查实施检查的年查补额合计, 目前已达千亿元。总体而言, 现阶段我国纳税人法制观念还不是很强、自觉缴税意识也不高、税制设计复杂而计税更难搞懂, 税员不去征不去查、经营者就不缴。部分纳税人做不到自觉申报、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依法纳税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 其在持续生产经营情况下、发生的存续期间应纳税收, 如果没有在主观上最大限度尽到义务, 国家只法定一个短暂的追征时效, “流失”的、放弃的已不仅仅是些许国家税款与财税部门的部分权利, 而是法律应维护的国家权利。
三是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不符。经济法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社会本位, 即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追求实质公平。法定的追征期限若短, 则那些不懂得照章纳税和不愿意依法纳税者轻而易举地逃避赋税义务, 会使得相关利益群体间失去平衡, 国家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财力减弱。
四是与我国的税收稽查工作现状不匹配。现实的税收检查工作, 一般围绕案件多发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安排检查计划, 而经常兼顾不到“少数纳税人已有多少年未接受检查”的情形。以目前全国税务机关的检查力量, 每年对纳税人的检查面不到6%, 对重点税源户、纳税大户的平均检查面也只有10%, 理论上一个税务检查轮回需10至12年。况且一次常规税收检查一般只就近3年的纳税事项而实施。因此, 我国有限的稽查资源, 不高的检查频率, 在所管辖的税务稽查区域, 在法定年限内, 有许多纳税人可能在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不会被税务机关抽检。在现实中, 多数税收查补税款, 并非属于纳税人“主观故意”, 也未发现何种违法手段, 是不能够按照定性偷税去处理的。如此局面下, 对于经检查发现的、违法事实已然清楚、调查取证条件具备, 而只是超出了法定追征期限的涉税问题及其应征税收, 只能无奈地依法予以切割, 无疑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法定流失。
三、完善我国税收追征期的立法建议
1. 对于“纳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 明确其追征期;
对于上文所述的征纳双方都有责任或第三方责任导致未缴或少缴税款之情形, 除明确追征期外, 还存在加收滞纳金的问题, 对此, 可借鉴民法上关于过错责任的分担, 对滞纳金的加收做出区别规定。
2. 从立法上明确我国税收追征期的属性, 这既有利于税法的理论研究, 也对实践有重大意义。
3. 对现行税收追征期加以延长, 参考各国立法例以
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 笔者认为应当将现行《税收征管法》中的“3年”、“5年”, 分别延长至“5年”、“8年”。
摘要:追缴税款是税务稽查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随着纳税人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新情况不断出现, 如何具体执行追征年限等难点问题逐渐增多。对此, 在理论界存在若干的观点, 税务执法实践中也把握不一。本文通过对税收追征期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介绍与剖析, 指出我国现行制度追征在其外延、性质, 尤其是其期限时长本身之不足, 阐述了适当加长税款追征期等完善立法的必要性和些许见解, 以此希望有助于《税收征管法》的修改。
关键词:公平 保险 养老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全面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中,也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由此可见,“公平性”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养老保险的角度对如何完善公平性进行论述。
1 公平的含义
公平作为一种是非观念和价值观,通常情况下不带有任何的倾向。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公平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样包含养老保险制度等各种制度、系统,以及活动准则。
公平可以分为客观公平、主观公平。所谓客观公平指存在着相对的公平性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所推崇的公德和伦理。
在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目的,一方面为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提供合理的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养老保险二次分配收入,进一步调节社会财富,使财富由高收入人群向低收入人群转移,从而对社会财富进行均衡分布。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是公平的。此举即消除了贫富悬殊的现象,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夙愿,更重要的是顺应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维护社会公平的属性。
对于主观公平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公平性评价过程产生的影响。对于公平的理解和判断,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自己付出的劳动、获取的报酬等,人们总是在自觉、不自觉地与他人进行对比,并以此为依据对公平性做出判断。
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就存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主观意识。例如,将自己的养老金与其他条件差不多的人作比较,如果一样多甚至自己多了,就是没问题;反之,则认为自己吃了亏,要求更改等,这是一些退休人员评价养老金是否公平的标准,然而很少有人考虑发放养老金条件。
2 完善相关制度的公平性
应该通过立法等方式对不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修改,然而实际生活中的不公平则较为复杂。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问题,涉及的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历史遗留问题、公平理念缺失、制度设计方法欠科学等原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乡、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退休人员之间养老金差异过大等。
2.1 建立城乡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
为了使城乡居民都能一视同仁地参加养老保险,我国需要建立健全城乡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养老保险政策。只有去除农村、城镇之间的歧视性标签,同时去除附着在户籍上的利益标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的公平性,真正发挥养老保险的作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是建立城乡公平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对关乎城乡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大问题进行顶层设计,进而加快推动统筹城乡养老的脚步,并使之健康、持续发展。
二要尊重地方首创精神。改革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强调国家的顶层设计并不意味着地方就无所作为,改革创新,地方的探索和实践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三要夯实基层平台,提高各级经办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养老工作正快马加鞭,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基层平台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少地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养老经办存在机构、人员、经费、场地不足的问题,与我国养老事业发展并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筹城乡养老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加大投入,建设好各级基层养老服务平台,以便为民众提供更多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另外,我国各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切实维护养老保险政策的公平性、权威性。
2.2 建立不同就业形式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我国社会中,非正规就业人群常处于弱势地位。非正规就业的人群与正规就业人群相比,一般从事的工作都具有短期性,并且雇主不愿意为其缴纳养老保险,甚至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部分群体在年老时,根本没有社会保障。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人群之间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问题,通常情况下,需要从养老保险的管理模式、经办体制入手,通过优化服务方式、简化办事流程等方式鼓励、吸引非正规就业人群积极参保。
2.3 建立不同单位性质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应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首先,做好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明确其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事业单位参保奠定基础。
其次,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来说,需要建立单位、个人共同缴费的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在参保范围内,统一纳入在编、非在编人员,同时将退休待遇与缴费的时间进行挂钩,而不是与行政级别挂钩。
最后,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纳入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并且单轨运行。在过渡期,对于养老保险可以进行相应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队伍的稳定。同时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管理职能不断推向社会,一方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的不满,另一方面可以激发这部分职工的危机感,以及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公平是养老的本质属性,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总而言之,要解决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险的各种不公平问题,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套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要从城乡统筹的视角促进相关制度的整合与协调,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并依靠公平的养老保险体系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真正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国家改革与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邹翔.完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J].中国社会保障,2012(07).
[2]江泽林.养老保险专题讲座心得体会[N].陕西日报,2014-
05-06.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重要性
在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过程中,不少干部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又回到了以前的专管员制度?实际上,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决不是简单地名称改变,也决不是制度的回归,而是继承与发展,扬弃与创新。为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摈弃错误认识,充分认识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意。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税收事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必然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这是税收工作应当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目前税收征管工作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要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找准影响和阻碍征管质量提高的症结,对症下药。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推行,不是改革的倒退,是对过去专管员制度的发展,是对现行管理制度的一种完善。正如总局谢局长所言“„„要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以往专管员制度,发扬其优点,纠正其弊端,根据征管工作客观要求加以改进和完善。”
第二,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是新形势的客观要求。过去的税务专管员所处的时代环境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当时企业性质比较单一,以集体经济、国有性质为主,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纳税人数量较少,企业经济业务和经济核算比较简单,社会处于一个刚刚改革发展的初期。专管员是“一人进厂,各税通管,征管查集于一身”,对企业实行“保姆式”、“填鸭式”管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94年以前的专管员制度时代相比,现在的经济结构和规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内、外资的融合,企业的经济成份更加多样,性质更加复杂,经济业务更加多元,企业规模愈来愈大,集团公司、协作企业、分支机构、甚至跨国经营愈来愈普遍;财务制度、税收核算逐渐与国际接轨,已经从以前单一的强制的比较统一的财务会计、税收核算向复杂的、更体现企业经营特色的,财务、税收相分离的方向转变,税务人员一下子难以透过复杂的经济现象看清其蕴涵的税收变化,税源、税基管理监控更加困难,靠单个的税务人员监控根本难以到位。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征管手段、措施、方法等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为此,总局适时提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设想,适应了当前形势的发展。
第三,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是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我们税务部门适应新的征管模式的要求,取消了专管员制度,对征管人员进行了专业分工,但由于岗位设置过细,客观上增加了业务衔接与传递的复杂性,人为地增加了工作量,也由于只是注重形式上的科学分工,而不注意严密管理的实质,征、管、查之间缺
乏有效衔接,信息割裂,似乎没有一个税务人员能说得清企业情况,税源、税基监控不力,漏征漏管户增加,造成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的出现。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可以吸收过去税收专管员按户管理涉税事宜,摸清税源情况的优点,又可以通过新的征管模式对管理员的科学界定,摈弃“征管查于一身”的弊端,将纳税人的事管好,做到“管户”与“管事”的有机统一,切实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提高税源监控质量,提升征管水平。
第四,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是提高纳税服务质量的迫切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到税务领域就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纳税服务现已提到法律的地位,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和全方位的税收服务。要做到纳税服务,必须有一部分干部承载这项工作,而税收管理员正是这样一个有效的载体。税收管理员通过不定期深入企业,在掌握企业情况的同时,通过与企业、纳税人面对面的交谈,使税务干部近距离接触纳税人,听取纳税人意见和建议,提高征管水平,增强执法刚性,拓展服务渠道。这样既宣传了政策,也解决了企业难题,更密切了征纳关系,树立了国税良好形象。
二、抓住根本,大力加强税收管理员的素质培养
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若干意见》(国税发[2004]108号)中,指出: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分片(业)管理税源的工作人员。税收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按片负责对纳税户的税源管理工作,一般不承办征收税款、审批减免缓税、进行处罚等事务。通过职责可以看出,税收管理员主要应具备以下四种素质意识。
一是思想道德素质。税收管理员作为公务员,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思想道德指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敬业意识。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特别是以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形象地讲,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敬业意识、敬业精神,有了敬业精神自然就会钻研业务,就会恪守职业道德,才能够忠于事实、严格执法,廉洁奉公、遵守法纪,顾全大局。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没有坚定的政治素质,在更为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税收管理员必会走向社会的对立面,不仅不能完成打击犯罪、维护正常纳税秩序的任务,还可能与违法犯罪分子同流合污,大肆偷逃国家税款。所以说思想道德素质是税收管理员素质的根,灵魂所在。
二是业务专业素质。税收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工作,它所涉及的领域之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之紧密,其职业特点是其他职业所难比拟。一般而言,税务干部的业务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了税收、财政、审计、经济管理、行政管理、财务会计、法律等各门类的学科知识。作为税收管理员,其业务专业素质则更强调具体、实用、灵活。而这些专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有助于提高税收管理员自身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些能力也是业务素质的综合反映。税收业务专业素质既是税务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也是税务管理员正确履行其职责的基本保证,更是税收管理员素质构成要素中的技术性基础。作为一名税收管理员,他的业务素质具体包括岗位专业能力,必须熟悉和掌握做
好本岗位工作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胜任本职工作;综合分析能力,必须透过密密麻麻、枯燥的数字,准确判断,查准症结,抓住根本,通过现象找出本质;写作表达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善于宣传税收政策,会写税源分析报告;经营管理能力,懂得企业经营管理,熟悉工业流程,精通成本核算,解决实际问题,使税务管理更具有实效性。
三是责任意识。当前的税收管理员要定位在“信息采集员、纳税辅导员、税收宣传员、税收监控员”四员身份上。要做好“四员”,税收管理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全面掌握所辖税源户籍变动情况,核实管户生产经营、财务核算情况、申报纳税情况税源管理等情况。要做到这样,就要做到四勤,既“嘴勤、手勤、腿勤、脑勤”。“嘴勤”,就是要多问。对企业经营状况要了解,掌握在手,熟透在心。对案头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深入纳税人经营场所进行了解,调查研究,多问为什么,弄清弄懂;“手勤”,就是要多动手。对“一户式”管理的各类资料要精心收集、整理、完善,对企业的各类相关数据要熟悉掌握,查对钩稽关系,做到心中有数;“腿勤”,就是要多跑。要做企业的“税收顾问”,送税收政策下企业,提高企业纳税意识。要做企业的“财务会计”,对企业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与税法不相符的问题,帮助企业及时完善。要做企业的“电脑技术员”,对企业进行个性化的纳税辅导,提高企业远程申报质量;“脑勤”,就是要多思考。不仅思考税收业务知识的运用,还要对发现的疑点进行仔细查对,深挖根源,研究对策,解决问题,举一反三,提高整体工作效能。
四是清廉意识。税收管理员直接与纳税人打交道,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代表着党的形象和国税形象,必须清廉治税。在工作中,要牢记党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忧、不为血缘圈、友情圈、工作圈所围。要从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收税”这个基本问题入手,把为人民服务贯彻到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树立“服务也是生产力”的新观念,把为纳税人服务作为税务人员的根本职责要求,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税收管理由监督型向服务性的战略转变,努力构筑“服务型税务机关”。
三、强化措施,务求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实效
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实行税收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为此,我们要集中精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务求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实效。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这是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前提。加强税收征管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税收管理员制度能否推行到位,发挥其潜能,前提在于各级领导是否重视及重视的程度。为此,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清当前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充分认识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紧迫感。要健全组织,转变作风,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创新思维,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的税收管理方式方法。要健全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领导小组,设立具体办事机构。各级领导要将税收管理员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贯穿于各项工作中,确保落到实处。
——强化税收管理员素质建设,提高税源监控的质量和效率。这是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基础。一是充实税收管理力量。调整征、管、查人员配备,充实税收管理力量,使税收管理员占一线征管人员较大的比重。积极探索不同规模纳税人的管理办法,实施分类管理。要突出管理重点,在税收管理员力量分配上体现重点税源重点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重点企业的管理。同时建立科学的岗责体系,通过明确各岗位的权利与责任,实现以事定岗、以岗择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税收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其开展税源监控管理的业务技能;三是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提高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素养,增强其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税源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
——明确管理员职责,优化税收管理业务流程。这是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关键。一是确立管理原则。要对税收管理员进行明确规定,实行“三不管”原则,即不管税款征收,不管减免税审批,不管立案涉税案件的查处。税收管理员管什么,即对什么实施监控成为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税收管理员将税源管理职责落实到户,负责所管辖税源户的日常管理职能,包括日常检查、信息采集、资料核实、纳税服务等,其中,特别突出对所管户死信息的核实与活信息的采集,即负责核实企业税务登记信息、纳税申报信息等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负责采集如企业工艺流程、工资计算方法、主要耗材、投入产出比、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时变化情况等活信息。二是明确管理内容。管理员要按属地化原则划片管事,负责辖区内纳税人的日常管理,及时了解辖区内税源变化情况;要对纳税人追踪入户,知情到点,实行零距离联系税源,把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变动情况,了解掌握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要负责所管纳税人的信息采集、资料收集,并整理、立卷,录入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税源实行后台监控;要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纳税情况,对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三是制定管理方法。要采取适合于管理对象的管理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监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基础税源和纳税情况。对重点税源企业,利用“金税工程”、“一户式”管理手段,强化对物流、资金流的监控分析,综合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对中小企业建立监控指标体系,对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综合评定;对个体纳税户,在管理上突出抓好集贸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个体经营大户的管理,并将临界起征点的业户作为重点监控对象。积极推行定额调整听证制度,推行阳光办税。
——严格考评制度,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这是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保证。首先,重组税收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和重组税收业务,简并、简化内外工作程序、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税收征管整体效率。其次,建立税收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对税收管理过程进行细化分类,实行定岗、定责、定量、定级、定酬,建立对各岗位工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等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考核与监督。第三,完善《税
实行“行业费率”和“差别费率”确定企业工伤保险缴费率的初衷,主要目的是利用费率杠杆促进企业的工伤预防和安全生产。原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原国家安全监管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中,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参照 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行业划分为 3 个类别 :1. 风险较小行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服务、餐饮仓储、邮政电信、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教育科研等行业 ;2. 中等风险行业,包括房地产业、体育娱乐、水利管理、轻工制造、建筑安装等 ;3. 风险较大行业,包括石油加工、化工制造、煤炭开采等。按照《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规定,这 3 类行业的基准费率分别要控制在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 0.5% 左右、1.0% 左右、2.0%左右。用人单位属一类行业的,按行业基准费率缴费,不实行费率浮动。用人单位属于二、三类行业的,用人单位初次缴费费率按行业基准费率确定,以后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1 3 年浮动 1 次。具体办法是,在行业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上下各浮动两档 :上浮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120%,上浮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 150% ;下浮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 80%,下浮二档到本行业的 50%。
我国工伤保险实行“行业费率”和“差别费率”主要是学习和借鉴了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工伤保险的费率制度。据有关资料介绍,日本工伤保险现在有 50 多个费率,最高为工资的 14.5%,最低为 0.5%,每 3 年由厚生劳动省调整一次 ;加拿大对企业的费率可以上下浮动 20% 左右,最高可达30%,对事故率高的企业给予惩罚,对事故率低的企业予以奖励,鼓励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减少事故与职业病。在实际操作中,我国“行业费率”和“差别费率”的划分还不够科学,作用还不甚明显。相反,苏州、上海等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实行大体统一的费率,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实践表明,如何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伤保险费率制度?我国工伤保险费率应该像日本、德国那样“细化”,还是应该考虑社会保险的共济功能,实行“粗线条化”的费率制度?这些还需要深入实际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推敲商榷。由于工伤保险理论、管理手段和水平乃至管理队伍还远未完善,我国工伤保险“行业费率”和“差别费率”费率制度的完善成熟还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除了上述确定费率方式,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就业形式和具体情况,还可以采取其他确定工伤保险费率的方法。新《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据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部长令第 10 号发布了《关于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对难以直接按照工资总额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企业,如建筑、服务、矿山等行业中的建筑施工企业、小型服务业、小型矿山等用人单位的缴费办法作出了规定。
按照《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实行以建筑施工项目为单位,按照项目工程总造价的一定比例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 ;商贸、餐饮、住宿、美容美发、洗浴以及文体娱乐等小型服务企业以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可以按照营业面积的大小核定应参保人数,按照所在统筹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和相应的费率,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 ;也可以按照营业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小型矿山企业可以按照总产量、吨矿工资含量和相应的费率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
上述方法中,“按工程造价比例提取”和“吨矿工资含量提取”等方式具有一定代表性。日本、韩国等国家就针对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征缴方式。对工厂、商店等“连续事业”确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征缴工伤保险费,对建筑施工企业等“有期限事业”则实行“按工程造价比例”预先提取工伤保险费的方式,即按照建筑工程造价的一定比例(一般为 20% 左右)确定工资基数,再按照工资基数的一定比例提取工伤保险费。目前,这种确定费率的办法已被我国的湖南岳阳、福建厦门等地学习使用。湖南岳阳、福建厦门两地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发文,在建筑项目立项之初就从工程预算中按比例提取工伤保险费。岳阳的提取比例是工程造价的 20% 的 1.4%,厦门为工程造价的 20% 的 1%,然后按照“实名制”,从制度上实现了建筑企业流动工人工伤保险制度的“全覆盖”,解决了建筑施工企业工人流动性大、参保工资基数确定难等实际问题,实现了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的“应保尽保”,为这一高危行业织起了“无形”有效的保护网,较好地保障了建筑施工企业工人的工伤保险权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吨矿工资含量提取”方式的原理与“按工程造价比例提取”基本一致。
在被保险人因第三者责任造成的伤害而向保险公司获得索赔后, 保险公司应该以谁的名义向致害的第三方进行追偿?被保险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之后就要相应的放弃向第三者追偿损害赔偿金的权利, 而将此权利让渡与保险人, 那么代位求偿权的行使有没有违背权利自由行使原则?代位求偿制度当然使被保险人不会从保险事故中获利, 但保险公司从中获利了吗?在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进行保险金赔偿之后, 向第三者进行追偿时, 怎样才能保证被保险人全力协助其顺利获得追偿呢?
二、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法律渊源与立法基础
根据相关记载, 代位求偿权这一概念是英国法官Lord Hardwic在Randal起诉Coackran这一案件中最早提出的。当时, 英国的法院将代位求偿原则适用于一切具有损失补偿的契约, 而保险契约因具有损失补偿性质, 从而普遍应用了代位求偿原则。
民法中的债权让与制度在保险法律关系中使用代位求偿权, 它实质上是一种债的主体变更, 法律基础遵循损失补偿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和不真正连带债务原理等。损失补偿原则是指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 被保险人有权按照合同的约定获得保险赔偿, 用于弥补被保险人的损失, 但被保险人不能因损失而获得额外的利益。损失补偿原则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有损害有补偿, 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只有在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 才能获得赔偿, 否则将无权要求进行赔偿;二是防止发生道德风险, 即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不得利用保险合同要求不当赔偿。过错责任原则, 即被保险人的正当利益由于第三人的错误行为而被损害。根据过错责任原则, 在此的第三人最终应当为自己的过错行为而进行相应的赔偿, 这样既可以对第三人的错误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 也可以对受害人有所补偿, 使其的损失可以降到最低。所以, 代位求偿制度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情况下, 使得保险人、被保险人以及第三人的平均利益得以最大化, 同时不破坏法律不允许双重索赔的规定, 维持社会秩序正常发展, 还是对实际行为和权力利益相互平衡的权衡的结果。不真正连带债务这一原理最初是由德国法学家阿依舍雷提出的, 它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德国在普通法时期对连带之债二分论 (即共同连带和单纯连带) 的基础之上, 而且是渐渐由单纯连带演变而来。
我们所说的不真正连带债务是指存在多个债务人的债务由于债务人之一对债权人履行义务从而最终偿还的债务。也就是说, 每个债务人由于发生了不同的债务关系而偶然产生了相同的给付条件, 虽然他们都承担着对债权人的债务义务, 但若其中一位债务人履行义务将使全体债务人的债务得以免除。由此可见, 民法意义上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存在, 必须满足一下五个条件:一是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每个债务人债务人之所以拥有债务的原因是个不相同的, 是由于不同的法律条件而产生的。二是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 由于债务人的债务是在不同的原因条件下存在的, 所以债权人对每个债务人的债务都拥有独立的债务请求权, 而不是对一个债务人群体的债务权。三是不真正连带债务之间的联系是偶然存在的, 每个债务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关联, 也没有什么共同的目的。也就是说各个债务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纯属偶然。四是每个债务人的给付条件都是一样的或者大体上相同, 而且每个债务人都具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 债务的赔偿没有多少、种类之分。并且, 当其中的一位债务人赔付了全部的债务, 相当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解除, 债权人不得向其余的债务人提出索赔。五是基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概念, 最后承担不真正连带债务责任的将是最后承担债务责任的债权人。最后得出结论, 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债务责任与第三方对保险人的债务责任之间存在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关系。不真正连带债务即是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核心内容。
三、我国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情况
(一) 保险人应以谁的名义行使代位求偿权
我国的《保险法》并未对保险人应该以谁的名义行使代位求偿权做出明确的规定。从理论出发, 保险代位求偿权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赋予保险人的法定赔偿请求权, 虽然是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赔偿请求权, 但是被保险人一旦将该权利独立, 保险人即可以自己的名义向第三人行使代位求偿权, 而不需要得到被保险人的同意或是转让。从实际中看, 保险代位求偿权是由被保险人主动将求偿权利转让给保险人, 而不再对第三人享有;保险人也因为受让于被保险人转让的这一部分权利, 而成为实际的追偿人, 从而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追偿权。所以, 保险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第三人行使代位求偿权, 这在我国的法律范围内是允许的, 实际上其也具有独立的诉讼主权地位。
(二) 代位求偿权的行使有没有违背自由行使权利原则
被保险人的保险标的由于第三方的行为而引起的保险事故的发生, 在保险可保范围之内的, 被保险人对第三方有损失补偿权, 对保险人拥有保险金给付请求权。被保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分别向第三方或者保险人提出请求, 也可以同时提出请求。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所有选择权不得加以干涉, 被保险人也不得因此而获得额外的补偿金额, 这是违背代位求偿制度的基本原则的。在被保险人请求保险人给付保险赔偿金后, 保险人进行赔付后, 可以对第三方行使代位求偿义务。在此情况下, 被保险人不能够向第三方提出赔付其从保险人处获得的保险赔偿范围内的损失金额。即使提出请求, 所得赔偿应最终归保险人所有。
被保险人其他权利的行使并不受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影响。根据我国《保险法》第45条第3款的规定:保险人的保险赔偿金额不足以弥补被保险人损失的, 被保险人仍可就其未弥补完的损失向第三人提出索赔。当第三人的财产无法同时向保险人和被保险人进行保险金的赔付时, 首先应当满足被保险人的权利, 使其遭受的损失得以完全补偿, 只有当保险人获得足额的赔偿后, 保险公司才能以保险人的身份对第三人行使代位求偿权, 进而弥补自己的损失。为了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最大化, 应当将维护被保险人的权利放在首位, 在被保险人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满足后, 再考虑保险人的代位求偿利益。
(三) 保险人是否从中得利
保险人在给被保险人支付了保险金之后取得了代位求偿权, 这样一来保险人会不会从中获利呢?更进一步, 若真的获利, 保险人是否会由于代位求偿制度的存在而降低保险费率呢?从理论角度来看, 保险人很有可能通过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进而降低保险费率, 但是由于我国的大多数保险属于商业保险, 因此即使在这一方面减少了保险金额的赔付, 可保险的商业性质决定了这些补偿都将对于股东红利有所提高。从实际出发, 我国的一些保险险种中的代位求偿权的补偿份额与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用相比是很小的一部分。换句话说, 就是利用代为求偿权而取得的赔偿占保险人总赔偿额的比例是极低的, 代位求偿制度对保险费率的影响是很小的。也就是说, 如果保险监管机构对代位求偿制度的监督管理放松的话, 不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保险人通过代位求偿原则降低保险费率是可能发生的事情。
(四) 代位求偿原则是否避免使第三者逃脱责任
根据对前面代位求偿权的分析, 代位求偿原则真的能够使第三者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这样是否有利于社会公平呢?在这一点上更多的是主观臆断, 理由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保险人在进行保损失险赔偿前, 通常会要求被保险人先对第三人责任方进行法律上的索赔, 除非第三者肇事逃逸或者没有经济能力进行赔偿, 否则保险人不会对被保险人进行赔付。如果被保险人向第三者就民事责任索赔顺利时, 自然可以避免第三者逍遥法外, 不用代位求偿的介入。如果第三者肇事逃逸, 则通过公安机关立案后, 也会绳之以法。如果是第三者经济能力有限, 法院会根据其经济能力先进行部分赔偿, 但是债务依然是存在的。从这个角度来讲, 代位求偿权在避免第三者获得额外利益时并没有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二是由于保险人收取保险费用, 建立强大的保险基金, 加强了保险金赔付的能力。与被保险人相比, 保险人的资金实力相对雄厚, 保险人尽管拥有代位求偿权, 虽然面对巨大的诉讼成本, 但是相对于被保险人而言, 保险人并没有较大的积极性去追究第三方的随时赔偿责任。
四、个人想法
第一, 代位求偿制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保险人获得额外的利益, 保证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利, 从而使保险发挥出其保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功能, 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由于代位求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存在一些问题, 这使得它没有完全体现社会的公平性原则。所以对于代位求偿原则, 应该明确在《保险法》的基础上将保险人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 今后保险人在制定特殊险种的费率厘定时, 将保险人可能因为代位求偿而得到的赔偿条件计算入厘定保险费率的重要依据之一后, 保险人才有权获得代位求偿义务。
第二, 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代位求偿原则理念的转变, 这就使得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即是指, 法律对于是否由谁取得保险代位求偿权并不做过多的要求, 而是进行较为宽泛的规定。也就是说, 在保险事故发生后, 保险人不是直接取得代位求偿权, 而是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或保险事故发生后, 在进行保险理赔时, 约定保险人以何种方式取得代位求偿权。这种立法理念很好的将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关系定义为双方当事人订立契约的关系, 赋予双方自由协商的权利, 从而促使保险人更好地行使保险代位求偿权, 被保险人更好地履行协助义务, 充分实现保险代位求偿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美华.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相关限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 (9) .
[2].郑文.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理解与适用[J].中国检察官, 2008 (9) .
[3].袁伟.解析保险代位求偿权诉讼难点[J].经济师, 2008 (1) .
[4].周金升.论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及对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的要求[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8 (2) .
[5].张祖平, 孙圣林.保险代位求偿权对被保险人的限制[J].保险研究, 2003 (1) .
[6].巴秀丽.完善我国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的立法建议[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 .
[7].张秀全.保险代位求偿权探析[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 (6) .
关键词:存款保险;金融体制改革;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
前言:存款保险制度能够保证资金安全、保证金融市场平稳运作。但是研究表明,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一旦银行资金出现问题,就无法保证存款人存款的安全,政府则需要大量的财政支付来赔偿存款人的损失,从而削弱经济市场约束力;与此同时,一旦银行运营出现问题,存款保险机构会对存款进行赔付,但当银行稳健运营时,便会独占利润,因此银行会有进行高风险投资的可能。由此看来,我国应结合自身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现实的存款保险制度。
一、存款保险的效用及副作用分析
1.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多年来,为保障居民存款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始终实行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却不容小觑,因此将其换为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首先,在现有基础上,应当深入整改中国的金融体制、加快银行业改革的速度、打破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公平竞争的状态。其次要培养存款人对风险的识别能力,提升其对银行的监督力。与此同时,存款保险制度旨在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所以应大力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免受侵害,提升公众信任度。
2.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效果
对于我国来说,为了规避风险,维持金融系统平稳运行,将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完成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这项制度的建设可以有效规避部分系统性风险,如提升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度,保障存款人的存款利益不受侵害,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金融体系稳定,维持金融系统平稳运行,增强银行业间有利竞争,在投保银行出现资金问题时有效减轻社会震荡等等。
3.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主要包括发生道德风险、影响储户储蓄、增大银行财务压力等三个方面:道德风险是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会引发的首要风险;其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将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多年以来,存款人由于高度信任国家信用存致使我国居民储蓄一直很高,国家对存款人在银行的存款全额保险。与此同时,小型金融机构本身就需要考虑资本充足率,缴纳保费要求其资金具有一定实力,因此在短时间内,保费的缴纳或许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资金压力,尽管大型国有银行有一定的资本,但因为存款较多,应交保费数额也很大,故也给经营带来难题。
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条件
1.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阻碍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显性存款保险使得信用可以保障的范围变小,经营空间变小。从操作方面看,征缴保费、确定投保对象和保费时点、调整已缴保费等等方面操作十分困难。除此之外,如何投资运作及监管存款保险也是一大难题。在国际方面,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体制不能对金融机构的信用作出评价,很难设计出公平的信用评级体制。
2.制度建立的有利条件
近几年来,国内各商业银行资本及资产负债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资本充足率达标单位迅速增多,达标银行占比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大银行成功清理了大量不良贷款并成功上市,中小银行面对竞争采取差异化战略取得成效,非金融机构的经营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银行业的监管水平显著提升等等。这些条件都为显性存款保险在我国有效发挥其职能提供便利条件。
三、几个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在考虑国情基础上建立制度
目前我国经济市场环境缺少存款保险制度,试行存款利率市场化风险很大,结合各国经验来看,并非所有条件都是最好就能使利率市场化达到最优,因此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充分参考我国国情。我国现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故要将这种隐性担保转变为显性担保。在建立过程中,应给每个阶段一个过渡期,先变隐性担保为显性担保,再健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所需的构成条件。
2.制度建立所需的要素
首先,为避免权力过多下放导致的监管不力,我国存款保险机构应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其次,需要强制各银行加入存款保险机构,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逆向选择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更适合我国银行业机构数量多、不公平竞争的现状。由于建立这一制度可以扩大保险范围,对存款进行全额担保,因此更要加大监管力度,扩大监管范围,防止银行借此保障进行高风险投资活动。除此之外,政策调整时间应事先公示,调整期过后正式运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并确定保险金额上限。
3.加快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银行体系应能够适应适应社会发展,参与市场竞争,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银行监管系统,要拥有更为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着力建设金融基础设施。
首先,应从金融业的整体性角度出发,大力倡导所有商业银行试行存款保险制度。其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更应注重它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尽可能减少至上而下的行政干预,同时,商业银行的赔付责任也必须在制度的覆盖范围内,停止对国有银行的政策及资金上的帮助。与此同时,保费的多少应由银行自身的经营及风险管理能力来决定,针对各个银行进行统一的经营及风险状态评估,并由此给出不同的保险费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过程中应采用逐步推进这一稳妥的方式。(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万幸.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再思考[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4)
[2] 陆爱勤.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模式的思考[J];国际金融;2010融;2010,1007-6964[2010]06-1002260-0112
[3] 谢平、王素珍、闫伟.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J];金融研究;2001,(05)
[4] 赵保国.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01)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是指在构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坚持城乡统筹的理念和要求,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制度,逐渐打破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分割的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养老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然而这里我们需要加以区别的是“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把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地加以考虑,但是城乡一体化更多的可被作为一种长远奋斗的目标,它强调的是城乡融合的结果,而城乡统筹是要尽力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强调的是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区别“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克服城乡统筹的急于求成的误区,树立循序渐进的观念。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下,从城乡开通、联合、再发展到城乡融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具体包括保持财务的可持续性,合理划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的责任,科学规划推进策略,这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当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然而在制度设计中,并没有将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分开,而是把他们放置在一起,共同管理,由于社会统筹基金并不能满足对已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支付,在实际中,直接采取了占用个人账户基金的办法,使个人账户基金成为空账。由于覆盖范围的扩大和个人账户的空账,使政府正在积累着大量的未来偿付责任,在日益人口老化的形势下,制度将面临更加严重的财务困境。因此采取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缴费率、提高基金的回报率、增加政府财政补贴、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给付水平等增收减支的办法,才可能使制度在长期内具有财务支付能力,保持财务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据开示吸收借鉴
引言
证据开示(discovery或disclosure)又可称为证据展示,证据交换,指的是在开庭审理之前双方当事人相互向对方展示自己所掌握的证据。它是作为诉讼中提前获知对方当事人所掌握的证据的一种方法而应用和发展起来的。至于设立证据开示制度的目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58年unitedstatesvproctorandgomble.go案中指出:证据开示制度的目的在与使审理能够在光明之下进行,他必须排除借裁判演恶作剧的把戏。在可能的范围内基于开示的争点及事实展开争论,换言之,裁判不应是对立当事人及其辩护律师开展智力竞赛的舞台,而应是追求真实和正当结果的场所。【1】由此可见美国确立的证据开示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当事人搞“证据突袭”,这也是其他各国设立此制度的初衷。不过从根本上说,设立证据开示主要还是为了诉讼公正和效率。
证据开示源于16世纪下半期英国衡平法实践,至19世纪英国司法改革,合并衡平法和普通法诉讼时,证据开示程序才开始形成。1938年美国《联邦诉讼规则》(trcp)将证据开示制度法典化,正式确立为一项法定程序制度。【2】作为一种新的程序制度,它尽管有助于法庭的公正审判,但是在设立之初,他也是不完善的,暴露了许多问题,如制度制定的不完善,容易被钻空子,借开示之名,拖延诉讼,以至于反而影响了诉讼效率。因此,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多次通过修正案对《联邦诉讼规则》进行完善。同时,英国也在不断改革,至1981年《最高法院规则》和1984《郡法院规则》制定时,英国证据开示制度才发展完善。
经过不断发展完善的证据开示制度在诉讼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有效的防止了“证据突袭”。所谓“证据突袭”就是一方当事人玩证据游戏,在庭审中神不知鬼不觉的便出示一些证据,使对方当事人一时无法应付,从而陷入不利境地,而对方借此优势往往能够赢的官司。由此可见,证据突袭严重影响着案件的公正审理,因为他好象是对方代理律师辩论技巧的展现,而非案件真实情况的反映,显然有失公正。而证据开示则要求双方当事人于庭审之前互相向对方展示自己所掌握的证据,能够使双方都作到心里有数,从而在庭审中能够有针对性的展开辩论,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近可能接近案件的客观真实。
(二)显著提高诉讼效率。法庭审理不仅需要保证诉讼公正而且也要保证诉讼效率的提高。证据开示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证据突袭”其本身就能够避免诉讼拖延,确保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另外证据开示制度使当事人在庭前展示证据,这样就可以剔除双方都认可的证据,因此在庭审中仅对有争议的证据展开质证,这样也有利于法官尽早的把握双方都认可的事实,节省了法庭调查的时间,减轻了法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诉讼效率。
(三)有利于促进庭前和解。对于民事诉讼来说,和解无疑是最好的结案方式,他既可以节省诉讼资源,有可以缓和双方当事人的敌对情绪。经过庭前的的证据交换,当事人之间的优劣势已摆明,对诉讼结果也很容易预料到,因此也就很容易达成和解。
(四)有利于防止在审判中随时提出证据,拖延诉讼。证据开示制度往往与举证时效制度相配合应用。也就是说,证据开示能够利用举证时效制度督促双方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中能够尽可能交换所有证据,否则超过举证时效,法庭就不组织质证。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因新证据在庭审中随时提出而导致的延期审理,减轻当事人的讼累。
为进一步体现税收管理的公平、科学、规范、严密、高效原则,我国在近年确立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加强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使我国走上税收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税收收入逐年增加,但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必须依照“平等、节省、便利”的原则,不断创新征纳制度,提高征纳流程的顺畅度,加强征纳双方素质培养,明确征纳双方各自的主体地位,形成互动关系,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
1.税收征管的概念。税收征收管理主要是稽核税额和征收税款过程的管理活动,是征收机关行使征税与管理税收权力的日常征收管理工作。它是国家行使政治权力的体现,是对纳税人应纳税额征收入库过程进行组织、计划、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
2.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现状。第一,纳税申报和税款收方式逐渐多元化。在新《税收征管法》中,税务机关依据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方便纳税人、降低税收成本的原则,纳税申报有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申报等,税款征收方式多样化,根据不同纳税人可以实行灵活的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等方式。第二,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主要税种与各地区收入均呈现协调增长态势。随着税收征管改革深入和加强,各级税务机关加强了税源管理,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初步实现了从单纯考核收入任务向收入任务与征管质量双重考核的转变。第三,税收管理科学化、信息化逐步推进。实施金税工程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管理系统的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第四,明确了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促进了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的形成,也促进了纳税人服务体系的建设。
1.我国税法体系不完善,税收管理缺少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建设,税收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税收立法的要求也就越高。但目前我国税法体系不健全,未设立《税收基本法》。税收法规的不完善,税收政策又经常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征纳双方对税收法律法规的了解和认知水平不同而产生对同一纳税事宜,双方会有不同的意见,税务机关执法行为不够规范,容易造成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征纳矛盾。
2.纳税申报的效果不理想,流于形式。建立纳税人纳税申报制度是税收征管运行机制运行的基础,也是深化征管改革的主要内容。由于纳税人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各不相同,对税法和税收计算方法的了解程度不够,从而建立自己申报纳税的意识还不成熟。另外,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供的纳税申报资料的审查监控不严格,纳税人纳税申报不真实,少报虚报问题严重,使纳税申报在流于形式。
3.发票管理不到位,致使税款流失严重。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普通发票的管理。我国纳税人主动开具发票的意识薄弱,或者是为了得到商场或餐馆的优惠而放弃开发票,这是现代纳税人最普遍的偷税行为。这种行为严重的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的秩序。
4.税法普及力度不够,税收征管效率低。虽然我国把每年的四月作为税法宣传月,但是税法的宣传范围太窄,大都是在城市进行,而且过于形式化。因此纳税人不了解税法,更不懂税收的计算,自觉纳税意识还很低。另外,从总体上看,我国税务人员素质偏低,依法行政观念淡薄。所以征纳双方之间缺乏一种互动关系,这将成为整个税收征管工作的薄弱环节,最终会导致税收效率的下降。
1.加快税收法律体系的完善,尽快推出我国的《税收基本法》。《税收基本法》是税收领域的根本大法,在整个税收法律体系中居于母法地位,对各实体法和程序法起着统帅作用。同时,制订《税收基本法》也是规范中央和地方税收权限、协调税法与其他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治税、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的需要。因此,制定税收基本法是我国税收法制的重大事件,对于完善我国税收法律体系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2.进行纳税人诚信建设,提高纳税申报质量。要不断地加强税务工作人员和税务干部的业务素质培训,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税收法律法规和各种反偷税、避税手段的不断学习,练就税务人员的“火眼金睛”;税务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改进服务态度,认真回答或帮助解决纳税人在纳税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要切实提高纳税申报材料的可信度,税务机关应该建立纳税人的诚信档案,应将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录入诚信档案中。
3.夯实发票的管理,严防税款流失。发票有奖制度各个相对于餐馆、商场的优惠策略而言已经逐渐失去吸引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发票管理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改革,防止税收的大量流失。第一,可以将发票与商家的收据、小票联系起来,实现发票与收据一体化;第二把发票与商品的售后服务联系起来,购买商品没有取得正规发票的,一律不给予提供售后服务;第三,把发票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联系起来。
4.加强税法的普及,建立纳税人与税务人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我国税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人因纳税而减少的那部分收入在他所得到的公共服务中体现出来,应该加强普及税收知识,提高纳税人作为纳税主体的光荣意识以及纳税人的税收计算能力。提高税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素质,强化监督,实现税收征管工作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互动。
[1]吴旭东.税收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对我国保险税收制度的思考】推荐阅读: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探讨05-26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07-18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09-16
我国新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简单回顾09-17
浅析我国的保险营销12-08
我国养老保险问题的探讨09-17
浅议我国保险经纪人的规范发展11-09
对我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07-02
浅析我国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12-06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