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政课激励机制研究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众所周知, 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 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模式, 然而, 高校思政课发展到现今阶段也出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不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积极性不高, 思政课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埋头玩手机的休息时间, 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实效性。

当前, 高校思想政治课最主要的任务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方法论两个根本问题, 引导青年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不能简单等同于其它学科课程。思政课想要达到它的目标, 就必须要触及受教育者的灵魂, 教育者作为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 就必须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 掌握学生的需求, 因材施教, 巧妙的引导学生的动机, 组织恰当的激励行为, 达到教育目标。慕课, 作为一种可以吸引全球数以万计学习者的教学模式, 内在必然蕴含了有效的需要、动机、激励原理和机制, 对创新高校思政课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一、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原理

《管理学原理》中认为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是行为科学中激励理论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马斯洛是管理学激励理论的奠基人, 他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可分为五类: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充分肯定了人类追求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双重意愿, 同时揭示了影响人类行为的需要具备的特征, 即需要的多样性、需要的层次性、需要的潜在性和需要的可变性。

既然人具有多样的复杂的需要, 作为思政课课堂管理者的教师就要认识到激励不能只从单方面需要出发, 而是要以学生的多种需要, 尤其是通过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来激发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激励的过程起源于诱因和驱力, 即外部刺激和内在需要, 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事物时的一种紧张的不平衡状态, 为了消除这种紧张状态, 并与环境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个体采取行动的同时动机就产生了。这种采取行动的过程就必然会激发个体的积极性, 并且促使个体前进, 这也是人类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二、高校传统思政课缺乏实效性的现状分析

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 期间也逐步涌现出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但是, 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主宰着我们的高校课堂。虽然,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青年学生, 然而学生在课堂上仍是静听者, 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 教师主宰着知识和课堂。近几年来,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不断受到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工作也被纳入了国家文件中, 互联网思政教育、思政社会实践项目、各类创新型的思政教育应运而生, 但是任重而道远,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模式还占据全国高校思政课堂的半壁江山。

(一) 思政课的吸引力有待提高

高校传统思政课缺乏实效性, 其中一个表现是大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 思政课的吸引力低。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大学的数量越来越多, 2017年的高校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了654万人。如此大规模的生源数量致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合班上大课的情形非常普遍, 教师无法监督到每个学生, 因此, 学生低头玩手机, 看其他书籍或是睡觉的现象也成为常态, 能够抬起头听讲的学生屈指可数。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不感兴趣, 上课只是报个到, 临近考试时突击记忆课本上的知识点, 混过了考试, 这堂课也就结束了。但是, 这样的思政课根本没有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这是因为传统的高校思政课, 以及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并没有考虑到青年学生的特征和需求, 无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 思政课的实践性有待加强

大学生无法将思政课中的知识学以致用。在传统的思政课模式下, 大多数学生学到的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条条框框, 只是一些知识点和教条, 通过马克思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分析社会热点、约束自己的言行就更加困难了。大学生不会运用理论来指导现实, 根源在于课堂与现实的两层皮。传统的思政课没有挖掘到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学习动机, 事实上当今大学生群体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由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 大量的社会负面信息和干扰因素充斥着大学生的视野, 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对世界, 对人生, 对社会产生困惑, 如果思政课的引导不及时到位, 大学生很可能会误入歧途。因此, 高校思政课改革急待在全面认识大学生内在需要的前提下, 呈现出能够触及学生心灵, 激发学生求知积极性的答卷。

三、慕课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政课中的激励机制

慕课 (MOOCs,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 也成为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创新举措。慕课对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启示不仅仅在于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的革新, 更为重要的是慕课教育模式背后的教育理念。建立在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之上的慕课, 更多得传递给我们的是如何在各种技术的支持下, 尊重学习者的内在需要,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动力和能力, 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一) 慕课背景下思政课的人本理念

高校思政课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首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青年学生有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人格和劳动的需要。马斯洛指出:“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情感, 使人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的”1。传统的思政课课堂, 教育者高高在上, 简单粗暴、强制性得对待学习者, 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忽视了大学生的尊重需要, 这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堂无法产生归属感, 反而觉得自己对于课堂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从而游离于课堂之外。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慕课理念中的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基础, 强调学生个体的尊严和价值。慕课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从“微课程”的制作,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到“翻转课堂”的师生讨论、互动, 都体现了对学习者尊严和价值的尊重。首先, 基于学生学习时间长度特点, 放置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思政课“微课程”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可以被反复观看, 同时, 教学内容的浓缩更有利于提供学生启发性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步调, 形成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建立对思政课知识的内在动机。其次, 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微课程的内容, 在观看后对教师预留问题进行讨论, 共同拓展知识的广度, 加深理解的深度。这种团队学习的形式既满足了学生作为个体的社交需要, 又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次, 在翻转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通过对微课程内容、一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社会热点现象、事件的讨论和分析, 使大学生真正得能够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学生为本,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并启发学生提升个人价值, 学习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教师作为积极助力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真正地作用到学生精神的整体发展上, 帮助学生整体人的发展。

作为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慕课背景下的思政课也是符合当今90后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特征。近年来, 社会和媒体不再对90后妖魔化, 高校思政课课堂也需要接纳并尊重这一代“网络原住民”的个性特点, 行为方式, 并依此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

(二) 慕课背景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意识

我们以往的高校思政课承载了更多功利化的因素, 学生只把它看作是一门必须要通过的课程, 为了成绩好好学习。慕课背景下的思政课具有民主性和平等性的精神, 也顺应了人类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终生性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为别人学, 为文凭学, 而是为自己学, 为自己的生活和成长学习。同时, 慕课背景下的思政课翻转课堂大大改革了我们的教学方式, 课堂讨论在本质上是将思维训练的内容和实践引入了教学, 通过培养学生思考、联想、批判、创新等能力, 激发学生的头脑, 拓展学生的眼界,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再拘泥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主动探索新知识, 让大学生真正因为想知道而去主动认知, 真正因为需要指导自己人生的方法论而去主动实践, 从根本上激发大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 慕课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问题本位意识

慕课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该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以达到激发其自我实现需要呢?在组织思政课教学中坚持问题本位的意识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 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生主张“美德即知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美德的大学生,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的是苏格拉底式的责任。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 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 回答问题, 如果学生回答错了, 他再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慕课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问题意识的实践模型, 不论是教师在“线上”与学生的互动, 还是“线下”在课堂上与学生的讨论, 始终秉承了问题意识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灵魂, 从关注学生的思想现实问题出发, 积极回应重大现实理论问题,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内在修养的能力。

另外, 教师在理解并呈现教材内容和进行教学环节设计上都应该具有问题意识。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政课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不能继续是照本宣科, 而是需要教师在深入掌握并把握思政课教材的基础上, 将课程内容以若干问题的形式总结出来。同时, 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的, 毫不相关的, 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同时, 学生在学习下一个问题章节前必须要完成上一个问题章节, 学习就像游戏中的任务完成一样, 这样的设计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自我实现动机, 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摘要: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动机、激励理论为依据, 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以及高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结合高校思政课缺乏实效性, 以及学生学习思政的热情不高等现状, 探究“慕课”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课激励机制, 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把思政教育理念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

关键词:慕课,创新,高校思政,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辉, 马俊.MOOC背景下翻转课堂的构建与实践——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15 (2) :212.

[2] 高地.“慕课”核心理念实践反思与文化安全[J].东北师大学报, 2014 (5) :178-186.

[3] 梁瀛尹.慕课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7 (6) :281.

[4] 刘波.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 2013.

[5] 涂庆皓.激励理论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 (4) :74-76+95.

[6] 周三多,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7] 高再秋, 王珍, 李梁.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转型之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7) :42-44.

[8] 刘震, 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 2013, 23 (8) :17-20.

[9] 王畅.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 2014.

上一篇:公办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考下一篇:预应力连续箱梁的现场施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