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研课题研究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精选8篇)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 篇1

项目课题名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国经典文学作为我国文化的载体本应该是每位大学生必须了解的。可而今随着网络世界的愈发繁华,我们的经典文学正在被慢慢冷落。作为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国经典文学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

本课题以安徽科技学院各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研究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喜好情况和阅读动因;分析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学习情况及重视程度;探究我国经典文学逐渐被忽视的根本原因、解决办法以及策略,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

二、项目论证:

(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自己的特长、兴趣、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等)

1.课题组成员截至目前已学习了计算机基础,逻辑学等课程,正在学习大学语文、创造力理论与创新、信息检索等课程,我们想把自己大学所学课程联系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去,用实践去检验和锻炼自己。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工具,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加强我们对计算机的运用技巧;通过逻辑学的学习,使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加严谨,这为以后课题研究方式、过程等的安排提供了智力保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调查问卷;另外,我们想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帮助所有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观,这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及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都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我们想为国家尽微薄之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本课题四个组员的选择都很有讲究。第一,四个课题组成员都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且对经典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第二,课题组成员许志刚同学拥有非常好的组织能力,为课题组四个成员今后的合作提供保障;第三,课题组成员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高效地使用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各种软件;第四,课题组成员周敏同学善于交流,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能顺利完成实地采访工作;第五,课题组成员毛传莹同学语文功底扎实,擅长写作,对以后课题论文的撰写十分有利。

3.本课题组所有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面对身边同学对自己国家经典文学的漠然,我们想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案。力求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观,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

4.本课题组成员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1)课题组成员周敏:寒假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2010、年外国语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论文;暑期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2012年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

(2)课题组成员毛传莹:2012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移动课堂”课程论文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优秀课程论文 .

(3)课题组成员许志刚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年和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4)课题组成员姜军:《中国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

(二)立项依据: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创新点。(三部分逐项填写)

1.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

(1)对于当今人们对传承经典文学的态度的研究。

眼下读书界的“经典热”轰轰烈烈,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文艺报》204月期指出:“珍视经典,而且正确地面对经典,才能扫除我们土地上太多的尘埃。”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协会副会长指出:当代人要摆正对经典文学的态度。

(2)对于经典文学的传承途径的研究。

张岂之先生在学术研究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并且担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顾问。他认为:“关于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观点来梳理写成普及性的读物,都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是前提是要尊重历史,如果对历史尊重不够的作品,即使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引起轰动,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它们的学术寿命是不会长的,随着读者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学术研究的那些东西倒是永恒的.。

汤一介先生说:”国学经典书籍中对现在依然有意义的道理,让现在的小孩子跟今天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完全是可以的。特别是我们在比较浮躁的社会,通过一些传统的东西,告诉小孩子们对于现代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这种普及工作是有意义的,过去我们做过,我想今后我们也会继续做的。

方克立先生说:“经典的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过去的100多年,我们文化发展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我们过去的文化取向太过于向西方倾斜,年轻人感兴趣的都是西方的东西,我们传统的东西、特别是经典就更陌生了。青年人特别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对广大群众也要进行这方面的普及。

在这个物质社会,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精神财富已被物质财富击败,人们深感当代人可贵精神的缺失严重,许多大家都开始研究如何能让经典文学走进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助他们找回迷失的自我。

(三)前期准备情况:本单位所具备条件,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本单位所具备的条件:课题组四个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这为以后课题研究的开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次,课题组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熟练、高效地通过一些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次,其他三位课题组成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都多次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朱维铮:《”国学“答问》 载《书城》2007年第9期

(2)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版。 第108页

(3)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 载《学术研究》 2007年第9期

(4)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游国恩。 中国文学史(四)[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杨适。 原创文化与经典[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8)张杰:《高新技术时代经典文学的命运》,《社会科学期刊》,20第3期

(9)抗震、符均:《新文化格局与经典的命运》,《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第四期

(10)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第三期

(四)研究内容和提纲

1.研究内容:

首先,调查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

在英语和网络的强烈冲击下,经典文学逐渐被大学生冷漠,很多大学生甚至从来没有阅读过一本完整的经典著作,我们希望能通过各种调查方式详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

其次,实证分析语言学习者与非语言学习者对中国经典文学阅读情况(包括:阅读量,阅读内容、阅读动机等)的差异性。

通过调查问卷和图书借阅情况研究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了解中国经典文学的深度和广度,分析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阅读文学著作情况,探究二者阅读文学著作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性。对同一阶段的爱好经典文学者和非爱好经典文学者的语言学习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是否具有明显差异。

再次,深入探究影响大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学的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深入探究影响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经典文学的主要因素,分析造成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漠然的根本原因,研究中国经典文学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营造良好的文学阅读氛围,调动大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学的积极性。

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激发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如文学知识竞赛、书评竞赛等;还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增加他们对经典文学的了解;也可以开设选修课,成立社团等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解决他们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和遇到的困难。

2.研究提纲:发现问题(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传承远远不够)--找出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实证分析等方式找出根本原因)--解决问题(找出原因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帮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观,使我国经典文学发扬光大,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前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他们的可取之处,反思他们的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汲取经验。

(2)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各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了解他们对经典文学的了解和阅读情况,找出影响他们传承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通过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实地采访法。在校园内随地随时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采访,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他们对经典文学的态度,阅读量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通过实地采访,可以帮助被采访的同学树立更好的经典文学阅读态度,同时,也能为我们的研究收集有利的建议。

(4)实证分析法。运用SPSS13.0统计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技术路线:

提出问题-实证分析-解决方案

①提出问题:由于当今中国的大学生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这对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语言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文学对一个不成熟的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让文学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指导我们前进,也让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②实证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工具,结合我校各专业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阅读的差异制定中国经典文学调查问卷表,对我校各专业学社开展问卷调查,在结合我校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及对学生的座谈、访谈记录,统计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情况,分析造成大学生忽视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探究语言学习者与非语言学习者对文学继承的差异性。

③解决方案:通过对各专业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情况的研究,找出大学生忽视中国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和阅读经典文学对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的指导意义。以达到大学生重视继承中国经典文学的目的,并从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中丰富大学生的文学生活,指导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找出当代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量少的根本原因。

2.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国经典文学能被更好地传承;同时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他们的大学生活和精神世界。

(七)项目预期成果形式:

(1)公开发表与项目相关的论文(学生为第一作者,并在文中标明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课题资助);

(2)提交社会调查报告;

(3)通过专家组答辩。

(八)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 篇2

1 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内涵

国家统计局对“科研人员”的定义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自然科学技术专业人员,包括正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实习研究员、技术员等,他们是科研机构的主要组成人员。牟秉华等人认为科研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科研活动,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和科技能力的一类人,其中包括从事研究、试验性发展活动的管理、行政人员和直接为研究、发展活动服务的人员[5]。与普通员工相比,科研人员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掌握着组织的核心知识、服务和关键技术。上述界定均反映了科研人员的如下特征:(1)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2)直接从事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及为活动提供直接服务;(3)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是组织创新的源泉。

创新是一个涉及问题出现、想法产生和方法实施及成果评价的多阶段的过程,个体在每个阶段中采取不同的行为活动。创新行为是指个体在新想法产生、构成、推广及应用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6]Scott等认为个体创新行为开始于发现问题,然后产生创新想法或问题解决方案,并得到他人认同与支持,最终将创新想法产品化[7];KLEYSEN等认为个人创新行为包含5个阶段,即:发现机会、产生想法、形成调查、寻找支持以及应用于组织任一层次[8]。顾远东等发现,在中国情境下,个人创新行为可归纳为创意产生和创意执行2个阶段[9]。由此可知科研人员创新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新颖”,意味着想法应该是新鲜和原创的;二是“可行”,意味着这些想法可以通过行动实现;三是“有用的”,意味着这些想法对组织具有一定的价值;四是“动态”,意味着将想法产品化或制度化需要一定的过程。

2 科研人员创新行为影响因素

早期,学者们主要从认知方式、思维和人格特征等个体因素研究其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组织的目的是寻求具有创造性特质的员工,忽略了外部创新环境对个体创造性发挥的促进或制约作用,从而凸显出组织对创新员工的管理机制存在的缺陷。随着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开始意识到个体特质因素是相对稳定的,且不易改变,而个体的心理动机、工作情感等心理状态容易被外界因素(如:组织支持、领导支持、团队支持等)激发出对组织发展有利的创造性行为,因此,个体的心理状态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成了当时学者们研究的焦点。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技术创新在为组织获得最大利润、取得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给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及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此时,一些学者从哲学视角开始关注个体伦理取向、社会责任感及社会道德约束力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可见,个体创新行为从研究单一影响因素走向了研究多元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综合国内外文献,归纳出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工作特征、组织环境、社会环境四个方面。

2.1 个体因素

从个体特质出发研究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学者主要从人格特质和认知方式两个维度,人格特质包括创新型人格、主动性人格、外倾性等因素,Gough通过创新人格量表对建筑师、科学家等12组人员进行创新人格测评,发现得分高的员工会有更多的创新活动;已有研究表明,具有发散思维、外倾性、主动性人格等特质的员工更易于采取创新行为,Torranee研究认为一个人在发散思维过程中的灵活性,创造性能力,独创性和精致性四项指标可以衡量他的创新性[10];主动性人格对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11];另一些学者基于“大五人格模型”研究员工的一般人格特质,指出“大五人格模型”中的开放性维度、外倾性维度与个体创新行为紧密相关,Scratchley&Hakstian的研究证实了,员工开放性和其创造力显著正相关,而内控倾向会影响创造力的发挥。罗瑾琏等人通过对101家企业(289名主管,759名员工)的调查得出实证研究结果:员工认知方式(包括直觉维度和遵从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其中认知方式直觉维度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能够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发生,而认知遵从维度对个体创新行为的抑制作用不明显[12]。

此外,龙翔在其研究中指出工程师的名利观、实践能力观和技术效率观三伦理价值观制约并规定了工程师的工程行为[13],因此,工程师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其个人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在工程创新实践中的行为动机和伦理取向,使得建构的工程创新技术或工程创新产品按照他们所期望的价值标准呈现出来[14]。

关于个体因素的心理状态对创新行为影响因素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动机和情感是影响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动机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Amabile认为内部动机有利于个体的创造性,控制性的外部动机对创造性有害,但信息性的外部动机有利于创造性,尤其当个体内部动机的初始水平较高时,信息性外部动机对于创造性的激励作用更加显著[15];卢小君和张国梁结合中国背景对Amabile的观点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动机是促进个人创新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同时对创新构想产生和创新构想执行产生正向影响;外部动机只在创新构想的执行阶段产生促进作用[16]。冯旭等人对工作动机、自我效能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心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对个人创新行为具有直接的显著作用;外部动机通过对内部动机的影响间接对个人创新行为产生影响;自我效能对个人创新行为具有直接的显著影响;同时,自我效能还通过对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产生的影响,间接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产生促进的作用。再者,工作中的积极情感对员工在组织中的创新行为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17,18];朱苏丽、龙立荣论述了积极情感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积极情感在学习要求与创新行为间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19]。赵斌等人指出科技人员的创新意愿是其创新行为必然过程和决定因素,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构建基于中国情境的多层次的理论概念模型,研究发现科技人员创新意愿主要取决于创新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关键因素[3,4]。

2.2 工作特征

学者对工作特征与个体创新行为的关系主要从工作时间、工作要求、任务复杂性和工作自主性四个维度探讨它们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Amabile认为工作时间的压力对个体创造性思维活动有遏制的作用;对工作时间进行有时限的灵活安排,给予员工不被打搅的自由,有利于工作创新[15]。张敏在她的研究中发现,时间压力过大是不利于个体实施创新行为的,但在一定的面子观引导策略下,适当的时间压力还是能够激发个体创新行为[20]。当工作要求在员工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加强,它对创新行为与积极情感都是有益的;如果工作要求的强度不断加大,以致于员工感到超负荷的要求占主导,这时对创新行为与积极情感都会起到抑制作用[21]。个体在从事挑战性或复杂性工作时,能够产生较强的内在动机,增强员工对其工作的兴趣,从而产生高创造性[22]。已有研究证实,科研人员的工作自主性在一定的情境下会表现出较多的创造行为。

表1 国内外学者对个体因素与个体创新行为关系的主要研究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表2 国内外学者对工作特征与个体创新行为关系的主要研究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2.3 组织环境

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的组织管理目标而组成的社会实体。个体所处的组织环境对其工作行为、工作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将影响组织的工作绩效,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了组织文化、战略、组织支持、领导风格等组织特征都会影响组织成员的创造性。组织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对员工的行为具有导向的作用,杨晶照等人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以个体创新信念为中介,研究组织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效应;且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和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23]。宋典,袁勇志,张伟炜探讨了宏观层面的创业导向创新氛围变量对微观层面雇员心理授权与创新行为变量的影响,应用跨层次分析表明:创业导向有助于组织创新氛围的构建,而创新氛围会提升员工的心理授权和创新行为表现,且心理授权是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部分跨层次中介变量[24]。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战略实质上是组织的资源和能力与组织环境中的机会相契合,是组织内部的构成因素与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相互动态作用过程的桥梁[25]。Isaksen等人认为组织战略是组织的最根本目的,根据目标导向理论,下级员工会为寻求达到相应目标而表现出一定的行为,行为的前提是态度,因此从目标导向理论视角可以解释组织战略会对组织创新气氛产生影响;De-Jong&Kemp指出组织战略上对创新的关注、市场的差异化战略对员工的创新行为有积极影响[26]。

Amabile等人将领导支持看作是提高员工创新技能、提升员工创新内在动机的重要源泉[27]。身处支持性而非控制性的工作环境中,从事复杂性且具有挑战性工作的员工创造性强。顾远东,周文莉等基于组织支持理论检验组织创新支持感影响员工创意产生行为,并完全通过创意产生行为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员工创意执行行为,但在引入成就动机和工作卷入时,其影响路劲系数下降[28]。

吴文华,赵行斌探讨了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这两种领导风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交易型领导风格不利于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但是在与目标导向行为的结合下可以促进知识型员工创新;变革型领导风格可以通过组织承诺、创新型文化、员工满意度这个有机整体促进知识型员工创新[29]。

表3 国内外学者对组织支持与个体创新行为关系的主要研究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2.4 社会环境

科研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社会网络、社会道德准则等因素,影响着科研人员的工作行为。顾琴轩,王莉红基于科研人员个体的实证研究发现,科研人员个体社会资本两维度,即人际互动网络规模和人际互动网络密度对创新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30];Zhou等从创造力的交互作用视角出发,研究了社会网络与个体价值观交互作用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关系数量与创造力呈倒U型曲线关系,个体的一致价值观起到调节作用[6]。此外,社会支持通过个体感知内在地位影响到员工创新行为,个体的雇佣关系调节社会支持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31];在张红琪,鲁若愚的调查研究分析中,证明了顾客参与、顾客满意度会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32]。

3 结论与展望

如前所述,在探讨影响科研人员及相近群体创新行为问题上,学术界基本上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路径,如图1所示。从该图我们可以发现,影响科研人员创新行为有个体因素、工作特征、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的直接作用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个体心理状态的中介作用;工作特征在个体心理状态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对于社会环境、个体因素、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路径目前少有研究涉及到,如图1中长划线一点箭头所示。

表4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环境与个体创新行为关系的主要研究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图1 科研人员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研究框架

浅谈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26-02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其基本目标和核心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

一、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招考制度不合理

我国现有研究生选拔制度主要是通过笔试初选,复试后录取。笔试成绩起决定性作用,必须超过分数线才有复试的机会。笔试内容主要是针对基础理论和知识,基本上很少有反映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测试题目。而复试的考试过程和内容,通常没有充分考核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素质。这种招考形式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很大弊端,如一些考生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时,专攻与考研相关的考试内容,不关心与考试不相关的内容;一些考生是跨专业准备入学考试,专业基础知识相对不扎实,准备考试仅仅会 “背”初试时的专业课,对其他专业课的内容了解不深,为其入学后其自身学习、学校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带来很多问题。许多学生笔试成绩较高,但在创新能力方面较弱。这种研究生招考机制的弊端,使考试后录取的研究生存在着理论知识相对扎实而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另外,从目前的研究生培养上看,通常只要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平时成绩达标即可获得学历学位证,这种“严进宽出”的特点使学生不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在写作学位论文时不深入研究,不关注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不仅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使得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科研成果缺乏创新点。

(二)研究生培养制度不完善

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设置不合理,研究生培养在理论基础方面占的比重过大。另外,一些学校研究生的课程形式,多数还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很少有课堂报告和讨论的形式。如果改变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求研究生做课堂报告或采取讨论问题的形式,就可以刺激学生阅读大量文献, 能培养学生查阅和分析文献的能力,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一些学校研究生的课程安排较随意,要求不严格,学生不上课、教师调课停课等现象频繁,部分教师甚至让学生代替授课。另外,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生的不断扩招,每位导师所带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缺乏对研究生的指导和管理,加上有些导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繁重,更使得学生得不到导师足够的指导和帮助。一些导师没有追踪学术前沿,自身知识陈旧,不能很好地履行导师的职责。某些导师没有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即使让学生参与项目,也只是进行一些整理数据、收集材料等初级的工作,使得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锻炼,更不用说创新;一些导师不重视对学生学位论文的指导,要求不严,影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现今社会的学术风气比较浮躁,也让研究生很难静下心来做研究,致使个别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时出现抄袭、拼凑学术论文、篡改数据等不良现象。

(三)科研资源条件缺乏

各高校拥有的科研资源不同,那些科研资源环境薄弱、科研经费不足以及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科研团队难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情况(自然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 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不够广泛,另外,研究生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明显不足[1]。我国研究生由于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动手能力不强,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也大多是按既有的方法去完成项目,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虽然研究生招生数量在增加,但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经费投入(包括高等教育经费和高等学校科研经费)并未等比例增加,致使每个研究生能享受的教育资源日趋紧张,直接导致一些高校很难在图书资料、计算机及其他科研实验条件等硬件建设方面有较大改善。

二、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制度

研究生招考制度、淘汰制度以及培养过程中的激励制度等都会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培养。需要构建以“创新潜质”为导向的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2]。在制定研究生入学选拔机制时,应该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考试内容和题型都应突出评估考生的创新能力。目前,有些高校本科教育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对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活动、获得奖项及学位论文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评价,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分,这为评价考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参考。应重视复试的组织工作,加强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测试,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淘汰高分低能的考生。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对学位论文的考查不严格,使学生在做科研时缺乏深入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所以在培养环节应提高要求,如规定须在核心期刊或相当于核心期刊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才能获得论文答辩资格等,促使学生平时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认真撰写毕业论文。另外,可以建立起一套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估体系,将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交流、科研成果的创新程度等作为评估指标,对评价结果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励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行为。还可采取基金等方式,为学生的项目研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到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科研活动中。

(二)优化课程体系

设置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对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在完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的基础上,优化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布局和功能,全面反映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课堂教学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如采用学生查文献后课堂讨论、小型学术报告等形式,增加学生参与的时间,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在专业课授课时须随时增加前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跟踪学科发展方向的最新动态。

(三)强化导师的指导作用

导师指导是研究生培养中的关键环节,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导师队伍建设,可以建立一套开放式的导师遴选、 监督和评价考核制度体系,支持导师开展学术活动和创新实践,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首先,应提高导师队伍的素质,必须选择具有高尚品德、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能把握研究方向发展趋势的教师担任研究生导师。其次,一位导师不能带太多学生,须按其承担的科研项目、课程任务、研究经费等决定其指导学生的数量,课题和研究经费少的导师应少带或不带研究生。可实行联合指导研究生制度,使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同时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学术梯队的整体优势,这可拓宽研究生的思路, 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第三,导师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对导师要进行定期考核,不能一次遴选就结束,应支持导师进修,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学术交流,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最后,导师应尽量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包括文献资料、研究设备、研究经费等。

(四)注重实践活动

创新来源于实践,又最终应用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锻炼,让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是有效的方法。知识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促使学生加强对自身专业方向的理解,有针对性地改善学习方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应尽量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另外,最好建立产学研基地,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这对增加科研经费、增强科研开发实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无裨益。

(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学术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有良好的创新氛围才会有活跃的创新活动,要营造创新氛围,必须依托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建立研究生创新培养环境,建立实践和联合培养基地,举办学术会议和学术沙龙等办法来进行。首先,要加强学术交流,可以通过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等形式拓展学生视野,跟踪最新前沿动态,学习最新的研究方法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其次,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训练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研究生作为我国从事社会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及导师必须改革科研教学理念,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创新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育制度、师资、培养条件等,各高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知识经济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早日实现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玉清.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

2009,(14).

[2]杨卫,来茂德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 篇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运而生。就科研领域而言,大数据有望改变或重构传统的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模式,大数据一方面给人类的科研数据信息存储和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创造了数据挖掘和利用的巨大价值和机遇。本文将探索在大数据时代,科技查新机构通过资源整合、打造科研大数据等措施推动科技查新工作的科学发展,实现研究数据共享利用,从而实现科学技术研究的科学选题,避免重复研究,进一步推动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

1.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查新与科研创新的关系

1.1科技查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

科技查新是一项集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于一体的信息咨询工作,是运用手工检索及计算机检索等手段,对某一领域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对比分析,对待查的科研立项或科研成果或专题、专利发明的新颖性做出基于文献对比性结论的过程。目前,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研究已经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领域。因此,在科研课题申报中,即便是某一领域专家学者也不一定对所有科研信息做到全面的深入了解,可能会对特殊领域中的某些特殊课题的现状把握不够而做出主观性的判断。科技查新是科研创新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一份高质量的查新报告可以提供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尚未研究的空白点。科技查新既可以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避免低水平、重复性研究,又可以为科技成果的鉴定、转化等提供科学参考。同时,科技查新还可为科技人员进行科研创新提供可靠而丰富的信息,使科研人员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用于科学研究。如设立在河南中医学院的河南省科技查新站拥有如SCI、Pubmed、Spring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综合及医学数据库上百种,通过开展科技查新服务,已经为学校乃至省内的中医药类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科技查新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取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查新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前提,在科研创新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1.2 科研创新对科技查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科研创新更是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查新在科研创新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在大数据、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研究的分类呈现精细化发展,数据存储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从而导致信息资源的获取难度明显加大。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寻找有用的信息进行知识积累,并从中寻找空白点和创新点进行科研创新,是摆在科技查新人员面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与此同时,科技查新工作也暴露出的问题诸如服务服务意思和理念不强,缺乏竞争和市场化运作机制,查新数据资源不足、信息分析能力不高,服务内容分单一等都严重制约了科研创新的发展。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科研创新对科技查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科技查新工作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运作方式,提高科技査新质量。

2.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查新的现状

截至初,由国家科技部、卫生部以及教育部批准认定的查新机构,加上各级行政部门认定的查新机构已接近400家。科技查新工作得到了国家科研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受到了科技人员的广泛认可,科技查新用户群在不断地扩大。科技查新为科研课题的立项、科技成果的转化、专家评审等提供了客观依据,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保障,有力支撑了科研创新的发展。科技查新工作自身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科技查新数据库资源不断地完善,科技查新工作越来越规范,科技查新的质量也越来越高。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科技查新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多行业、多维度的行业格局,步入了良好的健康发展轨道。但与此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研活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要求,面对类型多、动态化、价值密度低的海量大数据信息,科技查新工作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有待改进与开拓发展。

2.1 查新数据资源建设与共享开发不足

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完善的科技查新文献资源数据库系统,国内各科技查新机构由于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订购的科技查新数据库也不尽相同,并且查新机构之间的数据不能共享利用,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

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科技成果等较难获取。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具有“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特征的大数据信息,单就数据库的查新是远远不够的,不把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纳入到科技查新范围,查全率的不足肯定导致结论的片面性。

2.2 科技查新人员的复合素质有待提升

21世纪科学技术研究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就是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不同学科之间的大跨度、多方式的广泛交叉以及边缘学科兴起。科学研究的交叉发展一方面会给人类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重大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对科技查新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查新人员若要准确捕捉与把握项目的技术创新点,需要了解各个学科的前沿知识并融会贯通,掌握不同学科的专业术语,制定出科学的检索策略,这就要求科技查新人员除了具备敬业、务实、探索精神外,还要具有广博知识面和专业技术理解能力、文献判读能力、计算机检索能力、写作总结能力、外语翻译能力等。因此,复合型查新人员的引进和素质提升迫在眉睫。

2.3 缺少科技查新质量监控环节

虽然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有《科技查新规范》,对查新合同、查新策略、查新程序、查新报告的撰写等内容做出了规定,但也只限于流程上和格式上的规范,对于科技查新报告内容的质量是无法做出客观评判的。虽然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设立了审核员审核机制,但审核员不参与查新过程,也只能对查新报告形式上的东西进行审核。由于缺乏对查新报告内容的质量监督,查新员和审核员仅凭个人道德和职业责任感的内在约束,容易导致失职和不负责任行为,使科技查新流于形式,降低了科技查新的权威性。

2.4 科技查新的服务模式还比较单一

一直以来,大多数科技查新机构都是被动的服务模式,坐等科研人员上门寻求查新检索服务。工作的内容也局限于对申报的科研课题的新颖性和创新性进行判断,出具科技查新报告供科研管理部门参考。由于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单一,如果科技管理部门没有科研课题立项申报、科技成果鉴定或评奖必须出具科技查新报告的硬性规定,则很少有人自愿、主动地来进行科技查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环境下,科技查新机构单一的查新服务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科技查新机构除了常规的新颖性查新之外,还需要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进行有效信息的挖掘,主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创新开展多种服务模式,推动科研创新的发展。

3.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查新推动科研创新的对策

3.1 推动查新机构资源整合,建立科研大数据

3.1.1 成立权威管理机构,推进数据库资源共享

虽然近30年来,我国的科技查新行业发展迅速,但由于这些查新机构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也导致了我国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缺乏统一的指导。特别是国家取消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行政审批之后,科技查新行业实际上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科技查新工作的健康发展,更谈不上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因此,应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科技查新行业管理部门,对科技查新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和动态评估,拟定行业发展规划,积极统筹整合各查新机构信息资源。一方面可以大力推进查新数据库的统一采购或者联合采购。实现数据库源资的共享利用,不仅能节约大量的购买经费,而且也能丰富各查新机构的数据资源,扩大检索数据库范围。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科技查新成果数据库,各个查新机构负责录人本单位的查新成果,通过统一的检索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实现科研课题的快速查重,提高科技查新效率。

3.1.2 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科研大数据

全球范围内,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成为趋势,有关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大数据战略性,大力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我国也与208月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就科研创新领域而言,国家有关科技管理部门要抓紧时间落实纲要精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统筹规划科研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科研数据资源和设施平台、整合分散的数据中心资源,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建立国家科研大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分析和挖掘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和长期保存工作,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能力,构建互联网信息保存和信息服务体系,打造科技查新大数据,为科技查新工作的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3.2 加强科技查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3.2.1 查新机构要提升服务质量,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查新机构要合理配置查新人员结构,除了引进高层次的图书情报人员之外,还要根据服务学科的不同,引进相应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大力培养复合型创新服务人才。毕竟术业有专攻,专业技术人员会更熟悉国内外该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在科研查新过程中能更好地与科研人员进行沟通。

3.2.2 开展专业素养+信息分析技能的培训,提升查新人员素养

科研查新人员不仅要具备计算机知识、数据库知识、信息检索技能和必要的外语能力,还包括掌握必要专业领域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研究。目前,国内查新员的培训内容往往只注重检索技能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科技查新机构应该根据科技查新人员的知识结构,采取开展专业素养+信息分析技能的培养方式并形成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2.3 推行按专业分工的查新工作模式

目前科研领域的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科技查新机构要逐步建立按专业分工的查新模式,即在查新任务的分配上,尽量做到将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课题分配给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查新人员完成。具备专业知识的查新人员熟悉本领域的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准确捕捉与把握课题创新点,也能更好地和委托人进行沟通联系,制定出科学的检索策略,工作起来也会游刃有余。与此同时,通过长期接触某一专业的查新项目,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查新人员专业知识的增长,提高查新工作的效率和查新报告的质量。

3.2.4 注重科技查新考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查新人员和业务素养和工作态度也是决定科技查新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科技查新机构要加强对科技查新人员考核管理,制定合理的工作任务和考核办法,本着公平公正、适时适度的原则,建立精神嘉奖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人才激励制度。从而激发科技查新人员的工作热情,避免职业倦怠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科技查新质量。

3.3 规范科技查新管理,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3.3.1 建立、完善专家咨询制度

查新机构应当根据查新专业的不同建立学科专家库,聘请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定期到查新机构作咨询指导和查新监督。学科专家专业性强,对其所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将科技查新中遇到的专业上的疑难问题及时向各学科的专家请教,弄清、弄懂课题性质,少走弯路,防止检索出现偏差。因此,建立完善的专家咨询制度也是提高科技查新质量的一个必要措施。

3.3.2 建立定期抽检制度

科技查新的整个工作流程都依赖于查新人员的智力劳动。虽然国内查新报告实行的是审核员签字的审核机制,但由于审核员不参与查新过程,并且也不可能对每个科研领域都很熟悉,缺乏对查新内容的实质性的监督审核。因此,查新机构要定期对查新报告进行抽检,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抽检到的查新报告进行监督检查,从而促使查新人员树立职业责任感,认真做查新,细心写报告,杜绝失职和不负责任行为。

3.3.3 加强科技查新的过程控制

我们知道,在产品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事前的产品质量控制阶段,事中的产品质量过程控制,事后的质量把关与处理阶段。而对于科技査新也按照质量控制三阶段理论进行管理,首先是加强事前控制——与科研人员的建立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有助于科技查新人员能迅速且了解课题内容,把握科研课题的查新点和创新点,确定检索策略和检索范围,为査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是加强事中控制——查新报告撰写工作。严格按照科技查新的步骤和顺序开展工作,并对每个环节制定相应的量化标准,科学、认真撰写査新报告书。最后是加强事后控制一一査新结果的监督与反馈。定期对科技查新报告的质量进行动态评估,建立査新用户的反馈机制,对查新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査找原因并加以改进,从而帮助查新人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科技查新质量。

3.4 将查新工作贯穿科研活动全过程,不断寻求创新服务模式

科技査新机构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科技查新的服务模式,变被动的检索査新服务为主动的信息服务。查新人员要多与委托人的沟通交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检索技能,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前期调研、开题立项、成果验收、成果转化等科研活动全过程。通过科技査新把诸多分散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归纳、整理,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帮助科研工作者科学立项。针对特定的用户开展定题服务,定期主动推送与科研项目研究有关的最新信息、收集到的相关文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可使后续科研过程保持科学高效,也为科技管理部门对科研成果鉴定等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4.结束语

科研创新事迹材料 篇5

张春祥,国际教育学院EET084班,中共预备党员,现任国际教育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兼电子科技联盟(协会)会长。走过的大学三年是他逐步充实的三年,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三年。自从他学习了电力电子、电力系统这些科目后,他就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远程集控等DCS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自学通讯原理、计算机编程、电子电路设计、PLC、单片机等专业知识。伴随着知识的积累,他开始进行一些相关的实验与制作,并且组建了ETDRT电子科技联盟(协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与大家分享,争取带领全院的同学学习科研创新方面的知识。

他也努力应用自己高超的计算机编程技术为学校、学院制作网站(页),编写一些类似电力系统所使用的集散式控制平台的软件来帮助学校进行学生信息服务的远程管理。“大学生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沈阳工程学院德育学分评定系统平台”就是他编写的两款最具代表性的学生信息管理软件。

“大学生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是一款集社区互动、远程教育、学科论坛、日常百分考核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学生服务软件。在软件中他创新地将手机加入到集控网络中。用户只需要通过手机短信发送一条指令到平台上,服务器就能通过获取发送指令短信的手机号码来确定用户的身份并执行该用户所发送的指令来返回相应的信息。此软件在学院运行期间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他以

此软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创作大赛,获得了社会科学类三等奖,并获得“十佳大学生科研标兵”称号。

“沈阳工程学院德育学分评定系统平台”是他应沈阳工程学院学生处的要求为沈阳工程学院开发的一款用于大学生德育信息采集、管理、查询的软件,他又创新地将发电厂所使用的DCS系统的工作模式加入到了“沈阳工程学院德育学分评定系统平台”中,使之工作更具灵动与方便。各系的辅导员可以通过该软件平台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点对学生的德育信息进行采集,包括日常百分考核、操行等级、德育学分、奖惩档案等;学生处的老师就会通过软件平台收到这些信息,并可以进行查询、修改等操作;学生也可以通过访问学生处的网站输入自己的学号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这使得学生的德育工作变得简单、公开、安全、透明。

他能够很好地把握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将学习作为提升学生会工作能力的工具,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学习,再将学习的理论和经验用于指导实践。在担任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期间,他从他所学的PLC编程设计梯形图中得到启发,为学生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制定了“标准化流程”,这使得学生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变得更加标准、统一,提高了工作效率。后来这一做法在学生会各部门中都得到了推广,成了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工作的特色。

当他看到学院计算机机房有很多计算机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并且还有很多都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影响了计算机机房的使用。他主动请缨,要求由他负责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工作。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来到机房进行细心而仔细的检查。很快他就递交了计算机机房报修清单。但当他发现这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开支时,他又请求由

他负责进行机房的义务维修工作。于是他开始了这项繁杂的工作。对于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他,这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维修过程中他不免会遇到不会的、不懂的,他就细心地上网查、向老师请教,边学边做。经过他的努力,终于所计算机机房修理好了,所有的计算机都可以正常的工作了,他漂亮地完成了这项大家认为他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他不但为学院修好了机房,节省了一笔开支,更为自己提升力能力,积累了经验。但他并没有将这些能力与经验独享,他曾说,这些知识是大家给我的,我不仅要将它还给大家,还要以我的经验作为利息,一并奉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通过ETDRT电子科技联盟(协会)这个窗口把这些知识与学院的同学们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并且夹杂着自己的经验与理解,使同学们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

在班级,他担任学习委员一职。每当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总是喜欢向他寻求帮助,因为他不但能耐心的将问题讲解得很清楚,并且总是夹带着自己的理解方法,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他常常以一种幽默又活泼的风格来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同学们笑着评价他这叫“快乐学习法”。他笑着反问道,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难道你不为懂得更多而开心吗?难道你不为能证明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而高兴吗?难道你不为别人因为你而懂得了更多的知识而愉悦吗?

总之,他的生活、学习都是与他的专业密切相关的,他时刻在努力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科研实践创新本领,每个暑假、寒假、五一、十一他都在学校多呆一段时间来学习其想要学习的知识,可以说这是他生活最重要的部分。

大学生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后更名为沈阳工程学院大学生德育学分系统平台)

沈阳工程学院德育学分评定系统平台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 篇6

一、指导思想:

2012年秋我校教科研工作以“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为指导,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学期的中心工作,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教师队伍建设年”为契机,以“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全面提高教学重量。努力争创“创新校园”。

二、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落实常规,求规范发展。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课程。一是落实学校行政巡视制度,做到“三查”:查教师、查学生、查安全。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按课程表上好每一节课。二是进一步落实巡课制度,做到每天“三看”:看课堂、看课间、看活动。切实保证教育教学常规的落实。

2、加强教学常规督导,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组织开展常规工作大巡视。学校将结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同时进行。采取随堂听课、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个别交流、小组评议等形式进行。巡视内容包重点是教师教学工作常规。学校将通过随堂听课、巡视全校各班常规教学;查看教师的学期计划、备课本、听、评课本、理论学习或读书笔记本、学生作业本、学生考试卷、考试质量分析、辅导学生记录、参加区、学校教研组活动记录、课题研究过程记录等来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常规是否规范。检查结束后将及时进行反馈。对个别没有达到要求的老师要求迅速整改,再进行验收。对做得好的老师进行展示、推广。

3、加强随堂听课。行政领导继续“三深入”,听各学科、各年级的课,及时和上课老师交换意见,加强对教师日常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4、严把质量分析关,确保学生都有进步。一是加强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对毕业班继续实行行政领导蹲点制,坚持“五个一”:坚持每月与所蹲点班级教师交流一次,坚持每周听或看一节课,查看一次学生作业,坚持每天帮扶一名学困生,坚持每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力争2012年毕业班成绩在全区再次取得较好成绩。二是重视单元检测。加强考后研究的力度。每次考查后,各教研组要认真组织对每一个班级的测试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分析每位后进生知识的缺陷,交流各自改进的措施,认真撰写质量分析。努力做到考一次,研究一次,提高一次。

(二)多元培训,促素质提高。

1、读书学习,在吸取中丰富涵养。继续深入开展“浸润书香 幸福成长”教师读书活动。定期组织“东山论坛”“名著再现”“美文鉴赏”“网络读书”沙龙等阅读交流活动,让立体多维的读书活动,使教师的学习更加深入,使教师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能力。读书活动要坚持“四个为主、四个结合”的读书策略:学习内容以学习教育名著和新课程理论为主,与博览群书相结合;学习形式以个人自学为主,与集体学习结合;学习时间以业余为主,与课余学习相结合;考核结果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与检查交流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相结合。

2、话题研讨,在思辨中提升智慧。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认为在教研活动中要引导教师开展有价值的互动,引导教师剖析问题、话题研讨,质疑思辨、推进辩论, 才能让教师在问题情景中提升思维、积极判断、建构经验。本学期我们将通过“教育智慧论坛”活动,每月推出一个话题开展研讨,引导教师们深入思考在教学工作、教育管理、自身专业发展的体验和收获,促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3、辐射带动,在互动中实现双赢。继续实施“青蓝工程”,进一步推进“名师”工程,采取“树典型、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的方法,让每位教师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显露身手的空间;学校将通过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科研成果展示活动,教师基本功展示竞赛活动,让广大教师体会教育的成就感。

(三)比武研究,探教改新路。

1、抓备课组阵地建设。建设备课组是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我校将继续以行政推动,教研推进为核心,积极创设有利于备课组管理学科教学的条件,形成教导处抓教研组,教研组抓备课组,备课组抓学科的管理体系。落实备课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让全体教师围绕某一老师的执教课,相互交流,集体研究,发扬团队精神,共同提高学科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时,组内成员备教材、备学生、备课程标准,通过备课梳理知识点,明确重点难点,通过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促使执教教师反思,改进教案,使其教学质量螺旋上升,达到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双赢效果。

2、抓教研组阵地的建设。教研组是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地。本学年我校仍以主题教研、理论学习、集体备课、集中听课、反思交流的教研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一是继续坚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教研能力。不定期的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教改活动,学习他人的有效的教研教改经验,并做好示范课的推动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掀起教研教改活动热潮。二是保证每周四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在活动时做到把主题教研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集体备课、集中听课与反思交流活动结合起来。每次教研活动,相应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共同进步。三是开展各项教学技能的比赛。通过教学基本功展示、课堂教学大比武、参与各学科的网上论坛活动,力求在开放中求发展。

3、抓立体多维活动的开展。本续期我校将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和宜昌市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方案另见)。二是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工作部署。广泛开展学习活动,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富理论储备;要开展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达成共识;要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与展示活动,夯实教师基本功,为“课内比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认真组织“课内比教学”的“一周三课”的实况录播和展播收看工作,积极争取参加录播活动,推出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实时收看本学段教学展播课。(时间为每周四下午2:00—3:00)充分发挥收看展播课的综合效应,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相关学科教师深入开展评课活动,撰写评课文章、心得、体会等。四是按照“名师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的模式,全面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学校将于2011年9月—11月开展校级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每个教师都要参加说课、讲课和观课、议课两个环节的,学校将对每个教师评出等级。并将比武过程与结果纳入教师成长档案和绩效考核之中。学校将利用网站设置专栏,及时报道活动动向和活动特色,及时做好宣传报道。五是在校级的比武的基础上,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区级教学比武活动,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四)课题引领,建“创新校园”。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学校将通过“六个一”提高教科研领导力,努力打造“创新校园”,促进教育创新。

1、建立一套教科研制度。一是校级领导带头教科研的制度。校级领导应带头参与并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二是教科研职能部门管理制度;三是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制度。每学年每个教研组、备课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四是课题组管理制度。按照课题计划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五是教科研保障制度。学校将积极为教师创设好教科研有利条件;六完善教科研的奖励制度。对教科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在评优、职称、培训、外出学习等方面优先考虑。

2、抓实一支教科研队伍。一是抓教科研管理队伍。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科室主任为副组长,教务处、总务处等中层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校级研究指导小组,负责教科研课题立项、评估、指导及成果推广,以教科研室为龙头,抓好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二是抓教科研骨干队伍,将进一步推进“名师”工程,采取“树典型、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的方法,在全校教师队伍中聘用一批教学骨干为教科研组长,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进一步提升其思想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达到影响与培养出另一批优秀教师的目的。三是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承担学校的一个小课题研究,或参与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研究并承担一定任务。

3、找准一个教科研支撑。我们将按照区级引领、分片包干、片片联动、共同提高的教科研思路,运用“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模式来展开我校的教科研工作。通过课题,我们要发挥教师每个人的特长,集中优势,攻克难关,形成科研合力。学校将外引内联,充分借助专家的支持与指导来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我们将聘请一批省市区专家作课题研究的顾问,给予指导。同时我们还将积极争取社会支持,争取更多的经费服务于教科研工作。

4、把握一个教科研落点。一是抓好教研组建设,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主题;四有:有研讨计划、有活动记载、有档案资料、有阶段小结;保障集体教研活动的数量,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要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总结提炼,积累经验。二是强化集体备课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三是以案例研究为重点,加强教研组的研究活动。要采取“找研究点、选课例、一课多上,反复磨砺”的研究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重点研究两类课:1.上好常规课。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2.打造精品课。学校将结合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打磨一批精品课。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通过阶段性研究汇报活动,如教学节活动、专题研讨会活动等进行集中研讨,得到理论的升化。

5、搭建一个教科研平台。我们将着力搭建三大平台:一是学习交流平台---组织教师开展读好书活动,引导教师主动学习、合作教学,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好书,并做好相关理论摘录,写好学习心得。鼓励教师上网阅览,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订购多种教学理论书籍和学科刊物,丰富广大教师教学与科研理论知识。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给教师一个开阔教科研视野的平台。二是实践创新平台---组织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给老师一个展示教科研成果的平台。如参加公开观摩课、赛课活动,加入教科研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定期开展“五个一”活动(每个课题组确定一个专题研究重点,组织一次专题研究学习,开展一次专题研究课汇报,组织一次专题研究座谈,撰写一篇专题研究论文)。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课堂实践来提高教师新课程实践水平。三是反思交流平台---认真组织一些常规性的学术沙龙,围绕中心工作确定沙龙议题,制定学术沙龙活动方案,定期开展研讨活动。

科研院所的企业文化创新研究 篇7

近几年,我国的科研院所已基本完成了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制,使得科研机构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然而,人们还保留着原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这对科研院所适应现代化企业经营会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深入研究科研院所企业文化的特征,挖掘其存在的问题,设计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文化创新策略是关系到科研院所企业顺利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科研院所的文化研究回顾

自科研院所转制以来,我国学者对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发展战略、组织变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关于科研院所的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作为解决转制问题的策略散存于各研究中;另一方面,也有少数学者对科研院所的文化建设做了专门深入的研究。

在将文化建设作为转制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中,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企业文化是科研院所在转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重新构建企业文化也被大多数的研究人员认为是科研院所实现成功转制的主要对策之一。魏宜瑞(2003)将“转变观念,建立适应转制的企业文化”列为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主要对策之首[1];李朝旭(2005)主张把团队精神作为科研院所的企业文化重要内容[2]。杜文华(2002)认为,科研院所转制面临着四个根本变化:组织性质的转变、组织职能的转变、组织权利的转变和组织理念的转变,并认为思想认识的问题、观念的转变、企业文化重塑等是影响科研院所转制的重要因素[3]。谢引玉(2003)指出,“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是创造转制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4]。

另一方面,也有少数学者对科研院所的企业文化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王铁山(2003)在《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后的文化差异、冲突与变革》一文中认为转制后科研院所存在三个方面的文化冲突:一是价值观体系的冲突;二是制度规范的冲突;三是行为模式的冲突[5]。舒德骑(2003)指出,建设企业文化已成为多数科研院所领导层的共识,多数科研院所开始从企业文化建设中受益[6]。总体看来,科研院所的文化研究还不系统,相关研究较少能够深入探讨科研院所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的文化建设的建议很难有针对性。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本文从文化创新的视角,分析科研院所的文化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文化创新策略。

三、科研院所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转制成为现代化企业后,一方面由于文化具有不易觉察性,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文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匮乏,科研院所企业往往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建设,或在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困惑,导致企业文化不能为企业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持,甚至是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1、文化内涵不适应竞争的需要

随着政府对于这些业务的逐渐开放,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开始加入,使得科研院所企业所在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求科研院所建立一种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价值观必须与企业变革所导致的结构和战略的变化相适应,企业在战略、组织结构管理系统和文化之间必须存在一种和谐[7]。而在转制后的科研院所企业中,其文化仍然是原来的院所文化,与新的企业文化需求不一致,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科研院所企业必然要按照新的运行规则对组织观念进行更新,对组织行为重新规范。

2、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系统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优良企业文化的培育需要科学地设置企业文化理念,建设完备的推行机制,通过各种文化传播网络进行文化的传播和巩固。而科研院所在转制前作为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支持自身发展的组织文化。而转制成为企业后,虽然有些科研院所意识到建设组织文化的重要性,但由于缺少掌握企业文化理论的相关人才,在文化的建设上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步骤,最终没有建立企业文化的日常工作机制,致使科研院所在文化建设上缺乏系统性。

其思路如图1。

四、科研院所的企业文化创新策略探讨

1、保留原有的优良文化基因

(1)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高素质科技人员的思维理性、严谨,在长期的科研工作氛围中,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已逐渐形成了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在转制后,科研院所大多转向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行业,从事生产、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虽然科研工作更需要走出实验室,直接面对市场,但这种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仍然是科技型企业必备的文化特质,是科研院所长期科研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应当梳理出来,并加以保留的。

(2)诚信可靠的社会形象。转制前,科研院所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是相关技术领域的权威者,研发工作主要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因而,科研院所在公众心目中代表着政府和公众,有着诚信可靠的社会形象。在转制后,科研院所虽然改制成为企业,但国家允许其保持科研院所原有的名称不变,这种诚信可靠的社会形象仍然停留在公众心中。这也是科研院所参与竞争、赢得市场的重要优势之一。因此,转制后的科研院所在经营行业以及员工行为上,应该大力贯彻诚信的经营理念,继续保持自己的诚信可靠的社会形象。

(3)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现代的科技型企业,同样需求关注社会民生,在自己的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树立自己企业公民的形象。所以,转制后的科研院所应该继续培育员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消除只把“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的思想观念。

(4)强烈的事业奋斗精神。许多科研院所都已成立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其发展史就是一部创业史。许多科研工作者白手起家,在基础设施条件差、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对科学执著的追求精神,在基础科学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种创业历史积淀成为一种强烈的事业奋斗精神,成为科研院所文化的核心文化内涵之一。转制成为企业后,科研院所面临着新一轮的生存挑战,直接面对市场,要开始又一次的创业历程。强烈的事业奋斗精神是科研院所转制后再次创业的重要精神支柱,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断的源动力。

2、导入适应转制的文化元素

(1)引入竞争性企业经营理念

(1) 树立市场观念。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任何一种创新,其结果都必须经过市场的检验。科技企业必须树立目标市场的创新,主动选择市场,占领市场。要使研究院所逐步具备面向市场的能力,使每个转制为企业的科研院所都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市场上求生存,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

(2) 树立竞争观念。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要素。没有竞争,市场作用就发挥不出来,竞争是市场活力之所在。只有竞争才能使企业更具活力,只有竞争才能促进行业发展,只有竞争才能推动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转制科研院所必须具备竞争观念,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求生存,求发展。

(3) 树立服务观念。要树立服务理念,把服务意识贯穿到计划、决策、科研、生产、营销、服务的全过程。科研院所是行业科技进步的主力军,特别要为行业内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其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稳住对国家和行业技术进步有重人影响的科研领域、重点项目,在推动生产力进步有突出作用的关键性技术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3) 树立人才理念。科研院所转制后生存方式的转变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及时配备承担各方面工作的相应人才。不仅要进一步壮大科研队伍,同时应及时配备生产、管理、经营等多方面人才,人才配备跟不上会严重阻碍企业经营。

(2)凸显系统的创新意识

科研院所人员对科技创新的含义缺乏全面理解。许多科研管理人员,特别是科研人员,把科技创新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片面突出了创新的技术色彩,而在如何围绕科技创新进行的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产品与市场创新则很少重视。因此,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科研院所应该突破旧有的认识,将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产品与市场创新都纳入创新的范畴,建立起系统的创新观念。

(3)培育团队精神

在科研院所中,科技人员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他们往往不擅长合作沟通。充斥精英的企业团队人员相互间如果缺乏沟通和协调,有可能会使他们的工作事倍功半,此时的任何高薪报酬都无法对他们起到任何激励作用,这对企业及个人的发展都极为有害。因此,在科研院所中培育团队合作的精神就变得至关重要,以人为主体结成的团队,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科研人员的科研潜力,为他们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使企业内部增加凝聚力、增强战斗力、形成团结协作的风气。

(4)建立学习型组织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相互分割的局面,不断学习和接受创新知识和新观念。在技术领域中不断地开发、更新、创新知识的能力,并将知识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即处理知识的能力决定了科研院所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学习贯穿科研院所的整个生命周期,是科研院所获得生存与发展,全面提升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3、建立科学系统的文化创新机制

首先,要提供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建立常设性的组织机构,将文化建设当作一项日常性的工作来开展,文化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其次,要建立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为了顺利保证文化建设日常工作的开展,科研院所需要建立文化建设规划制度,文化考评制度,文化宣讲推广制度(日常文化的宣讲制度、员工培训文化灌输制度、日常文化管理制度等)。竞争促进成长,在新的经营环境中,科研院所企业需要系统构建适合自身的文化建设方案,主动地进行文化创新,建设适应竞争需要的文化,以文化支撑企业变革和经营,才能在未来的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特长,获得健康、长远的发展。

摘要:在政策驱动下转制成为企业的科研院所, 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 依然保留着原有的观念和思维习惯, 导致其不能适应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本文分析了科研院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行了企业文化创新策略的探讨, 设计了科研院所企业文化创新策略。

关键词:科研院所,企业文化创新,策略构建

参考文献

[1]魏宜瑞.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对策选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4) .

[2]李朝旭.科研院所发展战略的制定[J].建筑科学, 2005, (2) .

[3]杜文华.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过程研究[J].山东冶金, 2002, (10) .

[4]谢引玉.转制科研院所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J].企业技术开发, 2003, (4) .

[5]王铁山, 袁治平.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后的文化差异、冲突与变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 2003, (4) .

[6]舒德骑.科研院所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企业文明, 2003, (2) .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 篇8

【关键词】奖励结构 竞赛理论 激励机制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4.3

正如Jensen and Meckling(1976)在“委托—代理理论”中所阐述的那样,当组织的拥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后,两者间的目标差异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道德风险,阻碍组织目标的最终达成,此时应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实现二者目标的统一。作为非盈利组织的高等院校,其科研创新工作同样面临着组织与成员间的目标协同问题,如何激发研究人员更为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更为努力的工作水准则是影响科研成果输出的关键。

文献综述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个人工作表现与组织业绩间存在显著关联,为督促员工更为努力地工作,主张依据个人工作成果进行奖励,以建立基于绝对表现的激励机制。然而,绝对表现评估方式因员工产出的不易测量或测量成本过高而存在执行困难。为此,Lazear and Rosen(1981)提出竞赛理论,主张根据员工相对表现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度奖励,并认为奖励结构是激励机制设计的关键,总奖金一定的情况下,奖金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激励效果。高校作为非盈利机构,其科研创新本身具有多向性和外部性,难以对每一项成果进行精确定价,此时若采用竞赛模式进行研究成果排名,并辅以恰当的奖励结构,则可能有效推动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

模型建立与分析

本文在探讨高校科研创新激励设计中依照竞赛理论基本模型之假定,假设存在两位完全同质(Identical)的研究人员j和k,其科研成果分别为Rj=ej+εj和Rk=ek+εk,其中ej和ek分别代表研究人员j和k的工作努力,εj和εk分别代表研究成果的外部随机扰动。由于科研成果不易在市场上精确定价和直接销售,故假设高校提留部分科研经费aF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其中F是科研经费总额,a是奖金比例。同时设计奖励结构(WH,WL),其中WH+WL=aF,且WH>WL,并令△W=WH-WL。设定科研成果较好的研究人员将获得较高奖励WH,否则只能获得较低奖励WL,则研究人员j获得较高奖励的概率为P(ej)=prob(Rj>Rk)=prob(ej+εj>ek+εk)=prob(ej-ek>εk-εj)=prob(ej-ek>ξ),其中εk-εj=ξ,且ξ:g(ξ),若令G(·)为ξ的累积概率密度函数,则获得较高奖励的概率可以改写为P(ej)=G(ej-ek)。此外,定义科研人员因工作而产生的负效用为Gj(ej),并假定C'>0,C''>0。根据本文之前设定可知,科研人员的期望效用函数为EUj=PWH+(1-P)WL-C(ej)=P△W+WL-C(ej),通过计算可得其一阶条件为P(ej)/ej△W-Cj(ej)/ej=0。

科研人员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必须付出恰可满足一阶条件的努力程度ejE。由于P=G(ej-ek),故一阶条件可改写为△Wg(ej-ek)-Cj(ej)/ej=0。由于科研人员j和k同质,故其最佳反应函数具有对称性,此时两人的最优策略选择一致,即ejE=ekE,均衡条件为△W·g(0)=Cj(ej)/ej,该式意味着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扩大奖励差额△W势必导致Cj(ej)/ej增大,由于C'>0,表明此时科研人员努力程度也在提高,这印证了通过设定竞赛式的奖励结构可提高科研成果输出的论点。此外,其他条件不变时,外部扰动变大将导致g(0)变小,此时若需维持科研人员的努力水准,则必须进一步提高奖励差额。此外WH+WL=aF,意味着△W存在上限[1],这表明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效果同样受到奖金总额的限制,科研基金总额的提高和奖励比例的提高,都有助于更好地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努力水平,并促进最终成果输出的提升。

结论与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面临科研结果市场价值不易精确衡量的难题,面对总奖励额度的相对固定,采用相对绩效评估方式有助于提高奖金的激励效果。为此,本文根据竞赛理论设计了基于奖励结构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模型,并通过分析提出以下结论。首先,加大奖励差额确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水准;其次,奖励结构的确定还与外部环境对于科研成果输出、准确判断及认定的影响程度有关,若科研成果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或其评定环节有失公允,科研人员将降低工作努力,此时通过扩大奖励差距可纠正此种偏差。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寡也同样影响着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机制的实质效果,同时,奖励比例也对激励效果存在正向影响。

因此,本文建议在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激励中,应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思路,强化通过科研奖励额度的显著差异化以保证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和工作产出。当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不易被客观反映或易受到外界环境左右时,必须提高奖励差额。同时,为了保证基于奖励结构的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还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及提高奖励比例的额度,以形成更为“宽幅”的奖励差额,增加激励效果。

注释:

[1]△W的上限出现在“All or Nothing”的奖励结构设置中,即科研竞赛胜出者获得所有奖金aF,而失败者则没有任何奖励,此时的△W=aF。

参考文献:

[1]林浚清,黄祖辉,孙永祥.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3,4:31-40.

[2]Jensen, M.C., Meckling, W.H..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05-360.

[3]Lazear, Edward P.,Rosen Sherwin.Rank-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um Labor Contrac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89):841.

作者单位:贾勇 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西安

上一篇:生态文明作文600字下一篇:诗经蓼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