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语文教学

2022-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有效进行语文教学

如何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

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教学活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智力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了较大的重视,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依然存在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教师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从而导致他们的语文素质以及能力培养受到忽视。所以,从根本上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高中语文教师以及专家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准确定位高中生阅读水平标准

所谓的阅读水平标准是新课程标准对现代高中教学活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实施的主要依据,只有从根本上把握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标准,才能够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在多数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师只是根据实际考试需求、教育教学经验以及教材状况来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但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以及标准得到了重新的定位,若教师仍然凭借过去的经验来开展教学活动,很容易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造成严重的资源和精力的浪费。

只有从根本上对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相关标准进行把握,才能够对教学内容的外延以及内涵进行准确定位。教材中提供的实际教学内容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阅读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包括对阅读内容进行重组和重选,对阅读内容进行重新拓展和挖掘,并根据课程标准中明确的学生阅读水平来进行准确确定。

二、尊重高中生的实际阅读体验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的是主人的角色,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要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发挥主导作用,从教学实际状况出发,把学生摆在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从而让他们能够成为阅读教学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对于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就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阅读教学活动的安排及设计要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从根本上提升阅读目标以及阅读效率的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转变学生的传统阅读方式,从较高的层次对阅读教学内容要求进行理解。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能够从“技能与知识、方法与过程、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等不同的层面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各种阅读教学内容的分析只是局限在知识解读层面,对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方法、能力、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很少关注。这种传统的文本阅读习惯很容易导致原本生动丰富的文本变得枯燥和干瘪,还可能导致教师以一种线性思维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设计与选择。另外,任何知识的生成以及发展都有着自己的特征,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对知识的生成进行认识,才能够对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从而保证学习方式的科学性。

三、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之上对新的因素进行运用,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这些因素逐渐成熟,取得完善和发展,保证教学工作达到新的水平。阅读教学要尽可能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密切关注,并且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阅读教学活动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尽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意识,创造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还要给学生制定阅读目标,通过领悟自得、示范点拨以及师生交流等活动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在各种多样丰富的阅读活动中,让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进行评定和反馈,从而提升自主反思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流程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包括解析文本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定位阅读教学目标、选择阅读起点、预设阅读结果等。通过关注学生的实际阅读体验、传授给学生阅读方法、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能够实现良好的阅读效果。目前很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选修课本,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课程的开发以及实践存在重合,只有对一些旧的教材或者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或者完善,才能够在节约开支的基础之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教师要从根本上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有效的阅读教学措施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保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262700)

作者:侯正玉

第2篇:初中语文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教学

摘 要:初中语文读写结合讲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是适应语文综合评价的必然趋势。当前大部分初中语文课堂,并没有实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和写作辅导授课中,过于依赖方法与技巧的传授,欠缺教学的整体规划。文章基于在初中语文中实行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结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困境,提倡初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海量阅读中拓展写作思路,积累写作素材,在比较阅读中学习写作技能,在细节阅读中提升写作质量,不仅较好地实现了读写结合教育,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教学管理;读写结合

一、 引言

语文学科的教学,阅读与写作是重中之重,且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良好的阅读能力,定能在写作上有所成效;优异的写作水平,定能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在阅读与写作方面,比重越来越大,对学生在读写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阅读与写作训练,提高读写教育质量,增强学习效果,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文章将阐述初中语文课程开展读写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读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积极探索有效将初中语文读写进行结合讲学的有力措施。

二、 读写结合讲学的现实意义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和教师都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夯实语文字、词、句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理解能力、情感感知力、社会实践能力等。

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中增强语感,扩大知识面;强化学生在习作方面的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二)语文综合评价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育对学生的书面测评中,阅读测试与写作测试,其分值比重占60%~70%,不仅在测试卷中对阅读课外文章的考查篇幅越来越多,阅读量也越来越大,同样,在写作方面首先对字数要求越来越多,其次对书写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初中语文教育的评价标准,是整个语文教育宗旨的综合体现,满足了我国培养素质化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初中语文学科的测试,更好地开展教育评价,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策略。

三、 读写结合讲学的现状分析

(一)读写教学分离

就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而言,大部分并没有采取读写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授课,语文课堂讲课模式仍然是以课文阅读分析为主,每周定期开展一至两节习作辅导课程。所以,就目前的初中语文教育现状来分析,阅读讲解与写作辅导基本处于分离的状态。

教师习惯于按照教材的顺序来设计教学内容,所以,语文日常教学常常围绕课文的讲解为中心,适当加入写作练习的形式开展。读写结合授课的模式,一来打乱了教材的设计顺序,二来课堂时间有限,课程内容设计方面不宜过多,导致读写结合讲学难以实现。

(二)欠缺整体规划

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不重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没有将课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性教学方案,纳入整体教学规划中。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在分析一篇课文的时候,仅仅只是就课文内容、主题思想、文段理解、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讲解,较少地将课文阅读与文章写作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方式是就课文而教课文,割裂了阅读与写作本质上的互通性。

由于缺乏对阅读和写作进行整体规划,导致学生没有阅读+写作的整体概念,并且掌握不了两者之间的互通互补关系,把阅读与写作单独割裂开进行学习,无不给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和写作练习造成一定的学习负累,不利于保障语文学科的学习效率,对提升语文综合能力也产生不利影响。

(三)過于依赖技巧

语文阅读和习作,从学习方法上来说,都具备一定的技巧性,教师通过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写作技巧,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在语文思维技能方面有所收获。

但是目前来看,有部分初中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授课和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方法和技巧,教师把解题技巧、写作技巧作为了课堂教学重点,甚至当作学生考试获得高分的砝码,而学生把学习技巧当成了学习的动力,甚至成为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走捷径的法宝,这种现象势必对教与学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 有效开展读写结合讲学的有力举措

(一)以海量阅读开拓写作思路

海量阅读,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就提出来的要求和目标,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课业量相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相对轻松,是打牢阅读基础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海量阅读任务仍然不能放松,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开展海量阅读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好家校配合,加强互联互通,把阅读活动真正落实到位。

初中语文课堂学习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学习内容,对初中学生而言,做到海量阅读,对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初中学生应当培养热爱阅读、善于阅读的好习惯,通过海量阅读,从中启迪思维,开拓写作的思路。

初中语文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加大课堂阅读量,把阅读的过程进行分享和总结,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还应当把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引导学生总结阅读后的感想,撰写阅读笔记、读后感、读书小结等。良好的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逐步训练而成的。

有时候学生会遇到许多写作问题,比如不知道如何下笔,无话可说,甚至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开展各项阅读活动,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再对其进行仿写、抄写好词好句来开启学生的写作思路。一方面,使阅读与写作教学得到了较好的结合,另一方面,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走出写作困境。

(二)以比较阅读学习写作技能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阅读讲学的方法也得到了创新与发展。一方面,教师要保证课堂阅读的份量和知识面的开拓,另一方面,要注重通过阅读来反哺写作,提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这里推荐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阅读法,它是当前部分初中教师经常会运用到的讲课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拿三至四篇阅读材料,多的情况下可以选取七至八篇阅读材料,为了满足课堂时间有限的现实状况,应以内容节选的阅读材料形式为主,采取分组学习讨论的形式,进行比较式阅读学习。这种阅读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一定数量的、有可比性的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料。

例如,教师可以将阅读材料进行分类,叙事型的文章作为一个类型,说理议论的文章作为一个类型,散文作为一个类型,小说作为一个类型,戏剧作为一个类型等。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叙事类型的文章,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思路;通过比较阅读议论说理的文章,总结议论文的写作方法;通过比较阅读散文类型的文章,学习散文写作的精髓。总之,学生能通过比较阅读,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相关的写作技能。

不同的作者,必然存在不同的写作方式和特色,学生要善于在不同的阅读中,体会作者的真实情感,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要从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有所提升,争取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写作习惯和写作套路,熟练掌握写作的技能,加强训练获得写作进步。

(三)以细节阅读提升写作质量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重视细节阅读。海量阅读能使学生开拓写作思路,积累写作素材,比较阅读能使学生掌握写作技能,而进行细节阅读则能使学生在写作质量上有所改善和提高。语文教师既要有整体规划、把握阅读质量的能力,又要在细节阅读教学方面下功夫,细节阅读的分析和理解,对写作方法和思路的开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学生在进行细节阅读的过程中,能对文章的布局谋篇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能对重点段落的描写进行详细赏析,能对好词佳句开展细细地品读和体会。教师在开展细节阅读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最好能用专门的笔记本对细节的知识点如好词佳句等进行摘抄,对写作思路与方法进行总结,熟练理解和记忆,做到活学活用,恰当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提升写作质量。

开展了细节阅读,如何有效地落实到写作环节中去,是值得每个教师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建议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针对细节阅读,开展有针对性的细节写作训练,比如开展人物描写训练,心理活动描写训练,语言描写训练,动作描写训练等,从细节写作训练,字、词、句、段的細节运用方面,不断磨炼、捶打学生在语言应用、语言感觉方面的能力。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水平。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课堂教育模式,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向的必然体现,更是满足当前语文学科考核评价的需求。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转变教育理念,加强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整体规划,探索更多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善于运用现代语文教学辅助手法,丰富语文课堂讲学形式,引导学生在海量阅读中开阔写作思路,积累写作素材;在比较阅读中总结写作手法,掌握写作技能;在细节阅读中锤炼细节写作方法,提升写作水平和质量,为培养初中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剑.基于阅读,优化写作: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文理导航,2019(25):11.

[2]赵申旭.初中语文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以九年级为例[J].数码设计,2019(4):148.

[3]周红.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探析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13):356.

作者简介:

岳毅,江苏省宿迁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作者:岳毅

第3篇:如何创设有效情境进行音乐教学

摘 要: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学是体验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离不开情感体验,体验性音乐教学法是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体验,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游戏情境;问题情境;探索情境;生活情境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学是体验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离不开情感体验,体验性音乐教学法是中小学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创设有效情境进行音乐教学呢?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不专心听讲,爱说爱运动,不爱学习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投其所好,利用小学生爱说爱动的特点,通过创设游戏教学情境,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游戏教学,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小动物唱歌》这一节课时,我事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一些表演道具,上课时让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模仿,学生有扮演小山羊的,有扮演狗熊的,有扮演小猴子的等等,让学生边模仿边唱歌,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音乐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创设生活情境、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可见艺术实践对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力引导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活动,让学生走进音乐,利用音乐实践来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因此,教师要巧妙地捕捉生活现象,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生活情境。

例如,在学习过《粉刷匠》一课后,我让学生开展创编其他劳动情境和歌词的拓展活动。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过哪些劳动,学生纷纷诉说:有值日生、扫地、拖地、叠被子……接着我让学生伴着《粉刷匠》的音乐,创编一个自己劳动的情境,学生兴致盎然地活动开了,有的模仿扫地,有的模仿拖地,还有的模仿叠被子等,劳动场面真是热火朝天。有了这些体验后,我就让他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唱给大家听,顿时那些创编好的学生纷纷站起来进行了表演唱。学生在表现和创造中得到劳动感受,活跃了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学生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到音乐的乐趣与魅力,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真正体验中音乐的存在价值。

三、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创造动机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而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则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对创设问题情境引起高度重视。

如,歌曲《小熊请客》,这首歌有三段歌词,客人分别是小猫、小狗和小鸡,学生很容易唱会。为了鼓励学生进一步创编,我随即问:“小熊过生日还邀请了其他许多的动物,大家猜一猜还有谁呀?”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很多。我立刻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扮演其中的一个小动物,自己创作一段歌词,唱出动物快乐的心情呢?”于是大家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兴趣高涨。通过这一环节的诱导,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激发,在这种音乐教育中获得的语言既丰富,又牢固。

四、创设探索情境,强化学生自主感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音乐课堂则是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场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更应把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允许他们大胆设想,敢于质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创设一个个探索的情境也很必要。

如,在执教《黄桷树,山茶花》这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创编的兴趣,增强感受力,当学生会唱歌曲以后,我就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根据这首歌的曲调创编歌词。经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有的学生将歌词改成:“黄桷树啊,山茶花,美丽的侯川我们的家,學校是个好地方,老师同学聚一堂,学习知识多又多,美好的生活在前方。”还有的学生改编成《家乡是个好地方》等等。这样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自己不停地思考,在想象与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虽然有的学生表现得不太完美,但他们仍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编辑 韩 晓

作者:曹菊霞

第4篇: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高家小学高丽云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四个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若想让一堂课上得成功,首先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并通过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心理出发,激发学生产生学习需求。教师的导入要新颖、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自觉学习的状态。教师的教学组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给学生创设自学机会,让他们自我探讨,再通过教师的适时指导,学会自我发展,建立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如教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时,我准备了许多小彩旗,告诉同学们,快过“

六、一”了,你们想不想把教室装扮漂亮一些?(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课上让学生装扮教室学生非常感兴趣,把教室布置得非常好。而且这一单元的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就连本班的两名从不交作业的差生,也能完成作业。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具体到一节课,课堂教学目标是其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因此,要收到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按照教学规律来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机动地准确落实教学目标。教师在一节课中,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三、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教学话语要简洁明了,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听全面;教学手段要先进适合,能让学生易理解、易接受、易记忆;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适合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学得快。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四、学生应怎样进行学习

第一、在每节课之前,快速预习是一个好学生的普遍做法。第二,上课要认真听讲 。凡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全神贯注,目不斜视,高度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第

三、要认真做好复习 。课后一定要复习,而且要循环往复的复习。因为人的大脑在储存新的信息的同时,又要把先前的信息忘掉一部分。只有循环记忆,反复复习,才能把知识学习得扎实、牢固。

总之,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是值得我们老师不懈追求的核心问题。让我们踏着时代的步伐,努力营造出一个个充满快乐、师生气氛和谐、充满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绿色课堂!我坚信: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让我们的课堂有效起来。我们一定会乐在其中,更醉在其中。

2010.5.30

第5篇: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之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提问

王波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线全体教师思考的问题,探索的问题,更是一个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今的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的今天。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这中间,课堂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从课堂提问这个自己角度来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是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善于发问,那么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学习也会很积极很主动,学习效果就会很好;反之呢,如果教师不善于发问,或问得不得法,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就差一些。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是为提问而提问,提的是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低效提问、无效提问。那怎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提问呢?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呢?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特征

1、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是一种最原始,却又是最有效的提问方法。教师精心设计的有目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问题提出后,适当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又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提问启发,重在“善诱”,要启发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如果“一语道破天机”,定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所以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为重要。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

2、开放性,广泛性

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尽可能使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其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进而答案也是开放的,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第二,提问对象的开放性,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成绩一般的学生,或学有困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更要在我们的提问范畴内,如果这部分学生没有被调动起来,我们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失败的。

3、适度性,梯度性 对难点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梯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我们很常见的,如“对不对”之类的无效提问,以及由此引出的简单答复。这样的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投教师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真正的课堂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4、反馈性

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是课堂提问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选择恰当的回应方式会引起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及时正确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既可以纠正错误,强化学习动机,又可以激发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评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批评、训斥等消极的反馈方式,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而肯定、赞扬的积极反馈方式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二、进行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这就要教师主动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提问理念,掌握促进有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教师要想进行有效提问,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问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神态要自然安祥,以亲切的眼神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也许,学生思维正确,也许学生思维出错,无论怎样的答案,教师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而是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另外,提问的面要宽,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只有创设出一个自由驰骋、宽松自如的氛围,才能使师生间情感交流畅通,才能消除学生的诸多心理障碍,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参与

2、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

课堂上低效重复的提问制约了我们教学效率的提高。我觉得要尽量减少问题的量,努力提高问题质,让问题少,让问题精,这才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理由是什么?与其他同学的回答比你要怎么改?你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如讲“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课前提问时只设计一个问题,那就是“通过前几课对三角形的研究,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我想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只要是在认真听课的学生就都会自觉地在脑中搜寻他所掌握的关于三角形方面的知识。就是这样短短的一句话的问题,却能很有效地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的旧知,这的确值得我们学习。问题很简单,方式很简单,达到的效果却很不一般。长时间的教学,使自己深刻感觉:问题设计的如何,课堂质量真是不一样啊!,看来问题的设计还真需要我们老师下一番工夫啊!

3、掌握提问的言语策略

提问的言语特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课堂内师生间交往的主要形式就是言语交往,其中教师提问的言语是传达信息,刺激学生思想的主要工具。教师提问的言语既有在对话言语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即谈话双方互为听众,互相支持的情景性言语的特点,又具有独白言语所特有的严谨性、系统性和节奏性的特点,从而避免对话言语的随意性、间断性。教师提问的语言要具有一定的准确性、间接性、形象性、情感性和节奏性。而提问与陈述、祈使相比是一种更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如果教师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进行引问.往往容易被学生所忽略或者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机。但是,如果教师以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引问加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提问的话,可使学生进入一种疑难情景,使得他必须集中精神来进行思考,并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从而提高思考质量,提高课堂质量。

4、要善于使用等候策略

在教师的提问前、在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之间、在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评价之间,教师要有意识的停顿,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就是所谓的等候策略。等待对激活学生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当教师学会把等候时间从1秒钟增加到3-5秒钟(特别是对于高水平的问题)时,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将出现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迸发出的思维火花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收获。当然,等待的时间并不是机械固定的,也并不是越长越好,等待的时间与问题的思维水平层级相关。思维水平层级越低,所需要的等候时间就越少;反之,需要的等候时间就越长。教师应根据自己的问题水平确定自己的等候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时能正确把握住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心理,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与粗暴地打断沉默,急不可耐地寻求学生的答案相比,在从容的沉默后,教师更可能获得预期的结果,更可能与学生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因为在这个“时间差”里让全体学生能主动动脑思维,积极参与认识活动。

精心设计问题,是课堂的“灵魂”。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会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有效教学。我想:这也应该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也需要我们作数学教师的要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思维,问出学生的情趣,也问出学生的创造。

第6篇:如何进行有效识字教学

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使我们认识到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以下笔者从识字教学方面谈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一、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即对学习充满浓厚兴趣。说到兴趣,我觉得小孩子的兴趣最好调动了。只要是游戏,没有一个不爱参加的。前一段时间,我校为了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其中有一项是‚推荐好书‛,就是让学生把读过的书介绍给其他同学,要让其他同学喜欢上这本书,看看谁推荐的书最多,效果极好。以此类推,如果在识字教学中搞一个‚我的识字乐园‛之类的活动,是不是也可以调动孩子的兴趣呢?我有以下构想:

建立‚我的识字乐园‛。在墙上划分出区域,分给每个孩子,一人一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乐园‛。随时往上面添加新字,并且每添加一个新字,就让这个孩子给其他人讲一讲字的读音,组词之类,然后再讲一下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它的。识字乐园建立之后,要及时地给与孩子评价,这样不至于使得刚刚调动起来的兴趣又湮灭掉了。可以拿出整堂课的时间来讲评。比如谁认识的字多了,谁的识字方法好了,谁写得工整了等等。可以用小星星来奖励他们的劳动成果。当然讲评的方式还有很多,我仅仅是拾人牙慧罢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识字、游戏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孩子的识字兴趣。下面是我校研究识字教学各个教师的识字游戏方法:

1.捉迷藏:把字卡藏到容易找的地方让孩子找。找到了,读一读,表扬一番。也可让孩子去藏字,老师找字,读字。

2.玩玩具:跟孩子玩什么玩具,就在玩具上写上相应的字,让孩子认读。

3.做动作:边教字边做动作;教‚跳‛字做一个青蛙跳的动作;……等等。凡是动词都可以做相应的动作,加深印象。

4.装表情:教学带感***彩的动词和形容词可用脸部表情。如教‚笑‛字,要带动孩子哈哈大笑,教‚哭‛字要和孩子一起装作哭的样子;动作、表情的适当夸张,可加深孩子识记。

5.钓鱼识字:把字卡当作鱼撤在地上,让孩子去‚钓‛,钓来一个字卡教一个字,此法可把孩子认过的字当作鱼让孩子钓。成人读一个字,孩子必须钓到那个字,读出那个字才算钓到了‚鱼‛。也可以几个孩子比赛看谁换钓到‚鱼‛。这方法用来复习巩固效果好。

6.表演识字:让孩子表演他最喜欢做的游戏,如孩子喜欢当小大夫,就让他坐到写有医生的位置上,对病人问这问那,用听筒在听,开药方,打针……这时候教他识读,‚医‛、‚药‛、‚病‛、‚针‛等,就不会太难。

7.吃东西识字:孩子在吃东西时,往往是最高兴的,这时教他识读字,兴趣也会高些。如削菠萝时教‚菠‛、‚萝‛,切西瓜时教‚西‛、‚瓜‛,吃棒冰或糖果时教包糖纸上的那些字。

8.讲故事识字:给孩子讲故事,边讲边把故事中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在黑板上写下来认一认,讲完故事后读一读,让孩子复述时再认一认。这样既不影响讲故事、故事,认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节记得更牢。

9.踩字过河识字:地上画两条平行直线当作是一条河,河中间放若干个字卡当作‚桥‛,孩子要从‚桥‛上‚过‛河去,先要读出一个字才能上前踩中跨到前面的这个字上,读错了重教重读。过了‚河‛还要从‚桥‛上返回来,再一个字一个字读过来复习一遍,能做到一字不错返回来的要大大表扬。

10.教布娃娃识字:让孩子当小老师,让布娃娃、绒毛狗、熊猫等绒布玩具当学生,成人当班长喊‚起立、坐下‛识字……此法用来复习已经学过的旧字有很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低年级孩子的记忆特点,就是善于记忆形象直观的内容,而不善记忆抽象的东西;习惯记忆感兴趣的东西,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不易记也不乐于记忆;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不论何种方法,都要根据孩子学习情绪高低进行几分种到十几分钟的游戏学习。不要间断,要反复练习,以防止遗忘。当然,防止遗忘的最好的

方法,我认为还是阅读。学习的时候,要把文字、图画、玩具、小红花、表扬栏等综合起来运用,不一定面面俱到,但要避免单调。

二、明确学习目标和所学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识字的目的是为了用于阅读。那么是不是要等到我们识字的数量达到了固定的标准才能够去阅读呢?我想这大可不必,阅读和识字实际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在阅读中识字,就是我们常说的‚随文识字‛,这应该是一种很不错的识字方法,但是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文‛,那么就太狭隘了。

有好多适合低龄儿童识字的,带拼音的童话、儿歌等,都可以让孩子们尝试着去阅读。教材的编写固然考虑到了孩子的年龄特点,但是仍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既然小孩子喜欢听故事,那么老师找他们感兴趣的故事书,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孩子们听,然后,把他们带到阅览室中,告诉他们老师的故事就是从这些书上看来的。看看你们能不能自己也试着读故事呢?学过拼音之后,或许有些孩子就能够借助拼音阅读浅显的故事书了。每次读完之后,都找两个孩子说一说自己读的故事,以及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又认识了那些新字之类。

三、选择乐于参与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 则能让学生在小组中增加锻炼的机会,通过组内同学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在我的识字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更是让全班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能力大大提高,魅力尽现。 掌握好生字、新词,积累一定量的词汇,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更是一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但是有些学生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侯就开始教他们认字识字,还有的学生在幼儿园和电脑、电视中认识了许多字。因此,上课时他们常会东张西望,无精打采,对老师的识字教学毫无兴趣。可是,跳过识字教学又不行,因为班级中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识字能力较差,已有的识字量也不多。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对‚识字‛感兴趣,使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我就先教会学生利用拼音和笔画、部首学习生字字音字形的方法,再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合作学习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这样,已有识字基础的学生就能在小组中帮助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更好地学习生字,积累词语,提高识字能力,而能当‚小老师‛的他们对识字的兴趣也高多了。

在教学一年级语文《识字1》时,我先让学生们学会‚日字旁‛、‚木字旁‛和‚草字头‛三个部首,再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学一个生字,学会它的字音、字形,并给它组词。于是,组长们先根据组内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一个组员负责学字音,一个组员负责学字形,其余组员则负责为生字找‚朋友‛。接着,学生们便开始各负其责地合作学习生字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都仔细地倾听着别人的学习结果,并及时地加以提醒、纠正或补充,思维的火花在不停地碰撞着。最后,学生们再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听,同学们开始汇报了!‚我们一组学习的是‘春’,我要提醒大家‘chun’中‚ch‛是翘舌音,跟我读,‘chun’。‛学字音的同学自信而清楚地汇报着,并领着全班同学一起将生字读正确。紧接着是学字形的同学站起来分析字形。最后便是其余组员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汇报组词情况:‚春天,春风,春雨……‛,积累词语。当遇到词汇量很多的情况时,学字音、字形的同学也可以一起参与汇报。这样一圈下来,全班同学就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生字都学会了,而且学得很扎实而又不枯燥。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巩固了识字方法,提高了识字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在大家的汇报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很棒!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们的词汇量更是大大增加,并常会有令我惊喜的‚好词‛出现,如,‚兴高采烈‛等。学生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一个人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而我则在一旁担当起指导和提供一些成语让学生积累的任务,不再喧宾夺主了。

一学期下来,学生们都具有了很强的识字能力,在课堂外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识字教学要想依旧充满吸引力,就得改变原先的教学方法。为了再次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并充分运用他们已掌握的识字方法,我在教学中引进了具有激励作用的‚分层评价‛,让学生们根据分层要求和组内同学的实际,合作学习生字。教学第二学期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在学生们初读了课文后,我就出示了本课的全部生字,并提问道:‚这些字你们都认识吗?‛部分学生说全认识,也有学生说几个字不认识,一个字也不认识的学生没有。于是,我便请他们把不认识的字拎出来作为‚难字‛,而那些已经认识的字就作为‚简单字‛。随后,我再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识字途径。有的说爸爸妈妈教的;有的说是报上看到的;有的说是电视里看到的;还有的说是外出游玩时看到的。我马上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认识许多字,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简单字‛,我就放手不教让学生们自学,还有几个‚难字‛就请学生们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我先让学生们一组选一个字,想想自己能用哪些好方法来记住它,并为它找‚朋友‛。然后请他们把好的方法介绍给自己的组员,看看哪组识字的方法最多。同时,我提出了分层要求:想到一种识字方法的小组,老师就给他们组插上一面蓝色小旗,想到二种识字方法的小组,老师就给他们组插上一面黄色小旗,想到三种及三种以上的小组,老师就给他们组插上一面红色小旗。学生们立刻兴趣盎然,纷纷开动小脑筋来想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在复习巩固过程中,我则运用了抽读生字卡片这一传统方法。整堂课不仅新旧模式相结合,更使每个学生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拓了思维和想象,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彻底改变了以往花去整堂课的大半时间来一字一字地教,一字一字地学,学生学得无精打采,老师更是讲得口干舌燥的识字教学旧模式,为我的识字教学带来了活力;还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展示的机会,识字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集体意识都显著增强,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是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语文素养,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教学,是读写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低年级识字教学,并且要下大力气去研究它,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会出现‚效率低缓‛的现象。

第7篇:如何进行有效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点击数:

1002 更新时间:2010-1-1 22:22:24

广东教育杂志社 蒋小青

【摘 要】从最近几年高考书面表达的成绩和对具有代表性的学校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依然相对薄弱。本文分析了写作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1. 问题的提出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然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书面表达占25分,2002年抽样中的平均分是13.3分,得分率50%略多一点,几年来都是如此。其实,高考的书面表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大约100个单词的书面材料”。若改用汉语表达,大概与小学

三、四年级的水平相当。既然要求不高,但得分率为何如此之低呢?

2.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针对“哑巴”英语,听说能力受到了关注,阅读能力也得到了重视,相比之下,人们对写的教学意义就显得估计不足(杭宝桐2000)。首先,大部分教师没有写作教学计划。写作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或只作零星的写作训练,没有系统性。其次,训练次数严重不够,检查措施一点不力。根据对川西中学2003届化学班和生物班两个班的高三学生的调查发现,在高一时有的老师布置过一两次,有的老师一次也没布置写;在高二时,有的老师布置

五、六次,有的布置十多次,但几乎都没有检查或批改,实际上大部分学生一次也没有写。最后,是训练的方式方法不当,忽略了写作教学的规律,特别是绝大部分老师过早地把写作题与高考“挂钩”,对行文限制过死,不便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由此观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加强和改革势在必行。

3. 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对策

3.1教师要提高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认识

新课标指出: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它们“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的英国英语教学专家杰里米"哈默也认为:写作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技能本身,而且还可以巩固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又因为写作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所以对那些语言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写作更加适合。再说,写作时多用单独学习方式,这正好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因为“进入青春期后,高中学生性格变得更为闭锁”“独立自主的需要在高中生的需要中居重要地位”使得高中学生倾向于更喜欢单独思考的学习方式(黄冰、蔡寒松2001)。

3.2学校要加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管理

可以说每所学校的教务处都规定了语文教师每学期布置和批改学生作文的次数,但规定高中英语教师要布置和批改英语作文次数的学校,可能会寥寥无几了。事实上,相比之下,规定写英语作文更为重要。因为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学生通过“说”的输出量与汉语相比,英语就少得相当可怜。一周大约5节英语课,不到4小时,而这4小时中,除了被老师所独霸时间外,学生说的时间又有多少呢?因此,通过写来增加输出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学校对英语教师应当布置和必须批改的次数与质量作出硬性规定并做好督促检查就显得非常必要。

3.3有关部门和老师要设法营造英语写作环境

学校、教研组可以考虑办一个校级的英语报纸或刊物,专登学生英语日记、作文或作品。同时,设立校内英语新闻广播,播放学生采写的英语新闻。还可利用中西方节日开展英语征文竞赛、书信竞赛。如,教师节可以来一次“A letter to Mr/Miss…”或“A Story about Mr/Miss…and me”的征文;母亲节可以来一次“A Letter to Mother”等。这样既可使学生“在用中学”到英语,又可使学生得到文化的熏陶和受到情感的教育。

3.4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有益的尝试,觉得以下几点具体做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现提出来与同行商榷,请同行赐教。

3.4.1要有专门的写作教学计划。根据大纲或课标对各年级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习俗和社会交际的实际需要,写出本学年或本学期的写作教学计划,包括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具体措施、每周安排(体裁、可能的内容或主题、批改方式)等。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作适当的修改或调整。

3.4.2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写作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先学会运用简单句、并列句、再到复合句;先写正确句子、逐步过渡到围绕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观点去写有中心的文章;由不限定时间到限定时间,由限定时间长到限定时间短,由限定字数少到多;先采取控制性写作(controlled writing)、再到引导性写作(guided writing)、最后才到自由写作(free writing),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4.3把写同听说读结合起来训练。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以说为重点的对话课之后,可要求学生将对话改成短文。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可事先讨论,然后再写。在听一段故事或对话之后,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其大意说出来然后写出来。阅读课后,在学生复述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成约100词的短文或摘要,也可根据故事情节续写,还可布置一篇类似的作文。如,学了“Karl Marx”之后,布置写“邓小平”。

3.4.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精彩文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英语文章也是如此。指导学生平时多读多背那些有典型文体特征的好文章或段落,如,My friend Paul will never forget his first chemistry teacher. He was a little man with thick glasses, but he had a strange way of making his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And his lessons are not easily forgotten. (SEB1L6)背熟后对写人的特征就很有帮助。还要多背一些优美句子、谚语、俗语等,写起文章来也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冰冷三尺非一日之寒。) Great hopes make great men. (伟大的抱负造就伟大的人物。)等。

3.4.5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用英语写作的习惯。依据课标以人为本,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我们要提倡和鼓励学生用英语写给亲人、朋友、老师写信;用英语写日记;若班主任是英语老师,可要求用英语写假条,写留言短,用书面英语与老师谈心或反映情况,或给老师写每周情况报告或总结。老师要适时表扬经常用英语的同学,如,给每月写20篇或每期100篇日记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

3.4.6注意把基本训练与开放作文相结合。要进一步抓好简单句的五个基本句型和there be句型的结构扩大化训练;要进行象I like English. For one thing…and for another…之类的开放性写话练习;最好不要过早过多地按高考题型来给学生练习,因为为了便于阅卷评分,高考作文对材料限制过死,没有多大想象发挥的空间,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思想,要根据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与需要,布置一些开放性作文,使他们有写作的愿望,做到有感而发,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做的作业。如,What do you think makes a god teacher?/ Is it right for Bush to start the war on Iraq? Why or why not? 3.4.7批改方式要灵活多样,鼓励最为重要。如果要天天练笔,周周作文,要做到篇篇改,句句改,老师显然是做不到的。这可采取同学互相改,或采取过一段时间之后回过头来自己改。当然老师也不能不改,可抽组抽人改,但一定得保证一周或两周内,每个学生必定轮一次。关于语法、词汇方面的错误和篇章结构、逻辑衔接方面的错误,改多改少要因人而异。差生只能选改,不可全改,否则会使他们失去自信,优生一定要全面改。不但要评论写作技巧,还要尊重学生观点,关注学生情感。最重要的是借此机会与学生书面沟通,特别是加上热情而又真诚的话语。如,对那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可写上Writing in English is difficult, but you work so hard. I’m sure you will make progress before long. 对基础差但书法好的同学可写上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 Keep on trying, and you’ll make progress. 对那些已经有进步的同学可写上I’m very glad to know that you’ve made so great progress. 或Congratulations!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对那些写得好的同学可写上You article reads quite well. I really enjoy reading it.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方法”。

4. 结束语

在世界上,与外语阅读、口语教学理论研究相比,外语写作教学研究的历史比较短,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左焕琪2001)。有中国特色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就更少了。让我们携手从当前中国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和社会需要,大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或地方特色的英语写作教学原则、模式、内容和批改方式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左焕琪. 外语教育展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杭宝桐. 中学英语教学法(修订本)[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教育部. 全日中学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M]. 2000. [6]Jeremy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October2000

第8篇:如何有效的进行教学评价

语文教学的评价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评价到底是为了什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语文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语文不同的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的程度,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语文的潜能,建立自信,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力量,获得鼓励,培养自信。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完善教学管理,推动语文课程的建设。

从近几年来的公开课、演示课来看,教师的评价好像走进了一个误区,大多数的教师评价语过于苍白无力,比喻"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会观察,你观察的真仔细。"完全忽视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肯定与否定,说话摸棱两可,只抓住以鼓励为主,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摸摸糊糊,不知是对是错,反正教师表扬了我,那肯定是对的,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养成一种惰性。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他回答问题也无疑是有些教师事先没有准备好的,对于这样的事情,有些教师只是溥衍了事,有的则是干脆排斥在外。长此下去,真实的心声听不到了,创

造灵机也没有了,个体差异也没有了。那评价的作用何在呢?

⑴恰当的评价是激励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酵母"。它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在课堂上,有效的评价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成为学习活动的向导。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以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以外,还要注意引领学生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我最棒",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让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欢乐。

⑵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的表现力。通过多向互动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如:我在上课时,曾要求每位学生做一个简易的盒子,在外层写下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内层写自己的新的创意,然后彼此交换,学生们会发现每一个盒子都有精彩,都有独到之处。再让他们相互说一说,你可以看到孩子们脸上异常兴奋,都想积极表现自己,他们的表演会很精彩。所以说评价的效果是无穷的,评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那如何有效的实施评价,我在实践教学一线有以下点看法:

①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语文的外延也是生活的外延,教师评价时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教学的形式美及名式美.,使知识的传授、思维感化寓于优美、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之中,使文与道更好的统一起来。教师有了深厚的文化功底,评价起来才得心手,运用恰当。

②幽默的评价方式。幽默式语言评价,指教师运用诙谐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的评价。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学生们发出的一阵阵笑声,这些笑声,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幽默式的语言评价。一位教师《荷叶圆圆》时,其中有这样一段是:"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教师指名生读后,师评价说:"你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课堂氛围顿时高长,学生的兴趣来了,课堂效果也无形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幽默式评价能调节课堂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

③崇拜与渴望"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是神圣的,是那么高不可攀,多么希望自己也是一名教师,指挥着千万的读书者,站在那神圣的讲台上,让他来当一回小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同时也参与了生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对自身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促进其自身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热情的保持。学习活动的投入以及学习成就感的获得,才能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如:我在教学生字时,把同类的字进行分析比较。"三日为晶,三口为品,三木为森"我大胆的鼓励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把平时自己识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一位学生上台说"我认识很多字,我买东西吃的方便袋上字我问售货员阿姨,我在路上走时认路标,我在家里问爸爸妈妈,他们都叫我小问号。看到孩子红扑扑的小脸,我也由衷的高兴,既让他们当了学习的小主人,也让他体会当教师的快乐。

④评价的多元性。评价的多元性不仅指教师的语言,还应包括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条名言等,口头的可不断变换表达方式,语气要诚恳,要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行动去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沐浴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激励爱河中,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我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的草原美景,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时,教师此时神情必须专注,站立不动,进入陶醉的状态,生读完后,边叫几声老师,老师还没反应,有学生会说老师在发呆,老师及时鼓励学生是因为学生读的好,学生从教师这一系列的动作与神态,就知道文章写得很美,自己读得也很美,让老师沉醉其中了。因此,他们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激情之语便喷涌而出,整个课堂也活力四射。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肯付出,一定会有收获,师生课堂也会更精彩。

第9篇: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

乐山镇中心学校

李显红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作文指导书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认真观察、丰富积累、模仿借鉴和重视作文修改,教师多用鼓励性语言,才能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开启写作的源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提笔作文总感到腹中空空、力不从心,纵有生花妙笔也难成文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的重要性。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作就会生动。在学校里,除了学习我们还有很多课余文体活动,如六一儿童节活动、大课间活动、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在社会上,有琳琅满目的商场,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是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二、提倡学生积累材料,丰富积累和选择

学生的社会阅历浅,涉世未深,积累的写作素材自然比较少,如果完全凭想象胡编乱造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少年儿童喜爱的中外文学名著,并适时开展诸如讲故事比赛、写成语比赛等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摘抄名言名句,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知识。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勤于动笔,对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或片段,鼓励学生背诵、抄录和仿写。只有经常创造机会,引导学生把所听、所见、所读、所想、所感有条理地记录下来,才能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看到,有些学生虽然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作文时却无计可施、无从下笔。这是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的锻炼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说,或者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整理思路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为此,我们可以每周开设一节说话课,除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表达、续编改编故事、讲述复述故事等口头语言能力的训练外,还要让学生讲从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上听来、看来的大事趣事和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学生说过后,再鼓励他们写下来,作为一份写作素材整理积累下来。这样以后,学生写起来就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三、重视例文、范文的作用,提倡模仿和借鉴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当然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写出自己的特点。作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由表达、完美表达的能力。在学生初步具备用书面语言表达事件、陈述思想的前提下,采取模仿的方法,即对成功作品的仿写,是较快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而在模仿的同时注意到创新,即从“仿”中写出“新”意来,则是促使学生真正形成自己写作能力的必要的,同时也是重要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成功之作本身先走向作者,再走回自身,让自己练习出用作者之笔写出自己的文章的能力。写作训练显然不能仅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而在此基础上创新,即在模仿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所特有的新东西、新内容、新感受、新形式、新视角,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好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主要是启发工作。当学生重新从别的作品、作者回到自己,这时,常规的观察方式、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可以熟练运用的技术,学生要做的是如何运用它们写出自己的文章。他们把视线重新投向生活、景物、事件、情感,从中发现可供写作、值得写出的东西,教师即需要指导他们放开思路,从而不断地有所发现。

四、重视作文修改,多写鼓励性语言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反复的修改,每一篇习作,都得让学生不断地进行修改,先自己修改。老师只有大胆放手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自改过程中得到炼意、炼句、炼字的反复训练,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后要认真读,找出其中写错的字,用得不准确的词语,揣摩不通顺的句子。然后同桌互评,再一次引导学生根据作文存在的问题再次修改。把文中不具体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多余的词句删除,把不合适的地方修改过来,把错乱的段落与层次整理过来。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表达能力。最后全班交流。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评改作文,还使自己的文章再一次升华。只有时时刻刻不忘作文讲评,作文修改,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认真观察、丰富积累、模仿借鉴,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喜欢写了,爱写了,写得有真情实感了,写作质量自然就会提高了。

上一篇:文明村民代表发言稿下一篇:病案病历复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