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培训前沿问题

2023-0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就业培训前沿问题

江苏电力培训,创新模式领跑行业前沿

江苏省电力公司是江苏省最大的企业,也是国家电网公司所属最大的省级公司。多年来,江苏省电力公司始终重视生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新世纪初,在公司的第一份“企业战略”中,技能人才与技术、管理人才相提并论,在全国电力行业率先提出“三支队伍,同步建设”的“人才高地”方针,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展开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显著的成效引起了行业内外的一致肯定,2004年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江苏省电力公司大胆创新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广泛重视。2008年8月,新华社在《国内动态清样》上发表《江苏省电力公司创新机制建设技能人才队伍》一文,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李源潮同志当即作出批示:“江苏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很有成效,请注意总结”。

江苏省电力公司下辖13个市供电公司、51个县供电公司,服务全省电力客户3200多万户。江苏公司历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工作,十年前便提出建设“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近年来更是保持“争先、领先、率先”的精神状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推进组织变革、规范用工管理、加强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机制、提升队伍素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11年,江苏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专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同业对标“专业管理标杆单位”的称号,7项对标指标均排名国网公司A段,其中三项指标排名第一。

江苏省电力公司不断强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待遇优先、培养优先、使用优先”三剂良方,逐一破解长期困扰国有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待遇偏低、培训陈旧、通道狭窄”三大顽疾,初步实现了“为一线输送人才、在一线培养人才、让一线留住人才、从一线选拔人才”的目标,使职工技能水平快速提升,为推动“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了不竭动力。

优先之一:

注重多重激励,保证高技能人才“待遇优先”

调整薪酬分配导向,逆转收入落差方向

江苏省电力公司把薪酬待遇视为队伍建设的关键源动力,积极落实待遇机制的配套,让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种种理念落地生根。公司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改变了一线骨干人员收入低于机关部室专业管理人员的状况,形成“一线高于机关”的新落差方向。通过提高技师、高级技师和双师型人才薪点区间上限,让他们取得比机关专职人员更高的升薪空间,班组长的收入水平达到管理部室相应专职岗位的1.2倍,首席技师的收入水平为班组专业工程师的1.1倍,班组专业工程师的收入水平达到管理部室相应专职岗位的1.1倍。

延长高技能人才工作年限,提升价值激励效果

公司参照高级知识分子延长退休年龄、退休返聘的做法,让取得技师及以上等级的人员可以获得更长的工作年限,这一做法,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使广大技能人才在“被需求”中,体验到更多的人生价值。

精神表彰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新形象

在物质待遇提高的同时,江苏省电力公司注意从多方面对优秀技能人才加以关心、鼓励,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江苏电力报》设有专栏,定期报道一线先进典型,并选取优秀人物制作操作工艺示范片,供公司系统员工观摩;编制《锤炼》电子杂志月刊,向全系统单位展示一线优秀员工精神风貌;将服务明星刘平所在的营业厅命名为“刘平营业厅”;推荐一级技能专家、线路工人的典型王金柱参加省委“党员先进性教育事迹报告团”,展示杰出技能人才的风采。一系列的举措,为高技能人才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优先之二:

创新培训模式,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优先”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技能人员培训中盲目追求文凭、过多知识灌输、一刀切式脱产办班、针对性不强、灵活性不够、实际效果不好等弊端,切实达到提升技能人员的能力、改善工作绩效的目的,江苏省电力公司提出了“一个核心,两个同步”的培养新模式,即以“能力培养”核心,实现培训设备与现场设备水平同步,培训师资水平与现场技能水平同步,在培训机会、培训资源、培训实效等方面优先保障,从而实现了技能人才“培养优先”的目标。

推行单元制培训,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培训新模式

为引导员工参与培训从“证书导向”向“能力导向”发展,2006年,江苏省电力公司开始实行“单元制等级工能力培训”的新方案:按照“知识够用、技能必备”的原则,编制各岗位、各等级能力分析表,以此作为培训的标准;培训机构依据能力分析表,按照小单元、模块化的要求,设计培训方案;员工对照能力分析表开展能力差距分析,从培训机构提供的“菜单”中选择最急需的培训单元,确定年度计划;并规定任何脱产培训项目时间不超过七天,员工一年参加脱产培训不超过四次。这样的培训机制,极大地激发了生产技能人员“我要学”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并很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从之前公司系统一年仅有千余名员工被“安排”接受等级工培训,到如今每年主动要求参加单元制培训的员工超过1万人次。

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训练设备与现场设备水平同步

在不断地创新与摸索中,江苏省电力公司深深地意识到做好技能人才培训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动手能力问题,他们制订了“培训设备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按照“现场同步、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了培训机构的设备投入力度,每年用于建设和完善一线生产人员技能训练室的设备投资在3000-8000余万元,保证了实训设备与江苏省内电力装备先进水平同步,使来自系统各单位的生产技能人员的能力得到同步或超前提升。

运用网络大学平台,拓展培训时空

为了让学习更便捷,江苏省电力公司于2006年建成网络培训学院,实现了以网络为核心的在线学习新模式,提供多媒体课件自学场所,通过积分制鼓励员工进行自学,提供在线虚拟课堂,实现异地开展培训,开展各类自测练习、竞赛、技能鉴定考试。目前,网络学员升级成为公司网络大学,共有1500多门电子课件,每天都有超过2000人在线学习,共举办考试近5000场,参加人次超过40万次。目前,网络大学已经成为江苏省电力公司“教学活动的主平台,专业研讨的主论坛,能力传承的主渠道,知识管理的主窗口”,在国网系统中成为领军企业,位列使用规模第一、应用深度第一。

推行周期制培训师制度,实现培训师资水平与现场技能水平同步

为实现培训师资水平与现场技能要求同步,江苏省电力公司借鉴干部援藏的方式,从2005年起探索建立了“周期制兼职培训师”制度,先后从各供电公司选拔了103名生产一线的技能骨干到省公司各培训中心担任为期一至两年的培训师,专职从事培训任务。在培训教学中,这些兼职培训师把各自高超的技术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工作方法传授给学员,保证了培训效果,提升了培训质量。同时,他们通过培训教学,能够静下心来梳理知识、总结经验,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悉,江苏省电力公司还将启动“千名培训师”计划,进一步加大兼职培训师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激励力度。

优先之三:拓展成才渠道,保证高技能人才“使用优先”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和不适当的舆论导向,在企业“有文凭、搞管理、当干部”几乎成了唯一体现人生价值的职业发展通道,技能人才得不到选拔重用,他们的价值得不到恰当、全面的肯定,难以看到真正属于本职业的发展前景,失去了提高岗位技能的积极性。近年来,江苏省电力公司通过为技能人才拓展成才通道、搭建成长舞台,鼓励双师型人才等方式,不断增强职业发展吸引力,确保高技能人才得到优先选拔使用。

设置成长阶梯,拓展技能人才成才通道

江苏省电力公司在核心班组设立专业工程师岗位,在生产工区设立首席技师,并在公司层面选拔技能专家,从而形成了专业工程师、首席技师、技能专家的职业发展通道,让广大生产一线员工看到了良好的职业前景。为了更系统地规划公司人才体系建设,公司按照职业发展通道的思路,建立起适应各类人员的“领导职务、职员职级、专家人才”三条平行发展、又相互贯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同时,努力探索技能专家的选拔办法,以“看技能不看文凭,看贡献不看资历”为原则,评选出36名省公司级技术、技能专家,并颁发专家聘书,发放专家津贴。通过选拔,不仅挖掘出一批优秀技能人才,更向全公司宣示:埋头一线工作,照样可以成为公司宝贵财富,有贡献就是人才,“当干部”不再是唯一选择。在公司上下大力拓展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的实践中,很多掌握了一定操作技能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也开始垂青技师、高级技师证书,选择走技能人才道路。

探索人才评价新模式,搭建技能人才成长舞台

创新开展“双元制大比武”。技能竞赛在江苏省电力公司具有广泛基础和优良传统,经过近10年来的不断努力,已形成了规范化、周期性的竞赛制度,每年竞赛7-8个工种,坚持全员普考与竞赛相结合,所有工种轮流练兵,并在江苏省人社厅、总工会的支持下成为省级赛事。通过技能竞赛,全公司共涌现出573名各级技术能手,有力地促进了技能人才培养。同时,为改变单一的技能竞赛模式对技能人才选拔的局限性,自2011年起,在生产技能人员中创新开展了岗位竞赛活动。岗位竞赛是以信息系统中员工日常工作痕迹为依据,将生产人员的工作数量进行标准化积分,名列前茅的选手授予技师和技术能手称号。技能竞赛与岗位竞赛合称“双元制大比武”,其本质是基于“技能考试”与“业绩考核”二元有机结合的一种竞赛组织形式。此举有效地促进员工能力与岗位绩效的双提升,对一流员工队伍建设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构建“让事实说话,用业绩证明”的人才评价体系。江苏省电力公司在技师、高级技师鉴定中,坚持职业能力考核与工作业绩评定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起一个由企业负责的工作业绩评定、鉴定机构负责的鉴定考核、评审委员会负责的职业资格评审三大模块构成的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多维度科学评价模式。公司制定了《电力企业特有工种业绩评定标准》,由自行编制的114个技能呈现、人才培养、职业道德等要素构成,为企业对高技能人才业绩评定提供了可信度高的量化依据。

为探索先进的职业技能理论知识水平测试方法,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效率,江苏省电力公司还开展了“电力企业标准化知识题库和智能考试系统”课题研究,完成了20个供电类工种共46396题量机考题库的编写并成功运用3年,为鉴定提供了高效灵活、客观公平的考核手段。

注重政策引导,优先选拔使用双师人才

在针对新进大学生的成才引导上,江苏省电力公司出台文件,鼓励新进大学生扎根生产一线,先学技能,引导他们成为“技师+工程师”型的双师人才。同时,公司提出当管理、技术岗位出现空缺时,优先使用、优先提拔双师型人才的政策导向。大学生在积累一线工作经验,向高技能型专家人才发展的同时,也拥有了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资本,双师人才的选拔导向极大地激励了一线大学生磨练技能的积极性,员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多可选择的“光明大道”。目前,全公司在产岗位已经拥有1133名双师型人才。

“三个优先”,为人才强企注入不竭动力

通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困扰国企多年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考核、待遇一体化”的难题在江苏省电力公司得到较好的解决,技能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与2002年相比,公司生产技能人员中高级技师由11人增加到1052人,技师由700人增加到8573人,高级工由3500人增加到6799人,电网主营产业高级工以上人员达生产技能人员的64.7%,并涌现出一大批技能专家和能手。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能手9名、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17名、享受政府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技师”21名、省技术能手153名,并多次在中电联和国网公司组织的技能竞赛中夺得桂冠。

江苏省电力公司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也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用户满意企业、江苏省文明行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诸多荣誉;并相继成为全国电力行业、江苏省、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单位”。

十年间,从理念到行动,江苏省电力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工作,为我们展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的全新的技能人才培养之路,也为广大电力企业树立了一个卓越的技能人才培养标杆。

附录1. 江苏省电力公司人员结构详情

截止到2011年底,江苏省电力公司长期在岗人员共40747人。

学历情况:中专及以上学历的职工34446人,占84.5%。本科及以上学历职工18780人,占46.09%。

专业技术等级情况: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数达7976人,占19.57%。其中,高级、正高级职称人数达1970人,占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比例9.34%。

技能等级情况:2011年公司职工技师、高级技师人数达13353人,占32.77%。其中,生产技能岗位技师、高级技师人数达9625人,占生产技能人员比例37.66%。

专家队伍:2011年江苏公司各类专家人才达1166人,占2.86%。其中,国家级人才7人,国网公司级人才90人,省公司级人才250人,地市公司级人才819人;经营管理类人才65人,技术类人才277人,技能类人才824人。

附录2. 李世倩技师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工人先锋号”

2012年5月16日,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能培训中心李世倩技师创新工作室被江苏省总工会命名为“工人先锋号”。以高级讲师、高级技师李世倩同志领衔的李世倩技师创新工作室,自2002年成功研发第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真系统以来,他带领的团队已先后开发了60余套涉及电网运行的各类仿真培训系统,在电网运行仿真、变电站仿真、虚拟仿真等多个领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华东电网公司、江苏省公司、培训中心及江苏省公司系统各地市供电公司电网调度、变电运行技能竞赛和技能培训工作,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李世倩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工作成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整个团队力争通过不断创新,在“十二五”期间针对智能电网、数字化变电站、特高压仿真、虚拟巡视与检修、调控一体化、数字物理仿真、网络学院在线培训等方面有所突破,继续站在仿真领域的最前沿,为江苏乃至国家电网培养又好又多的高技能人才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孙旭敏

第2篇:中国物流成本前沿问题考察报告

作者: 宋 则 常东亮来源: 时间:2007-7-3 15:19:58访问次数:554

内容提要:优化经济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发展中国现代物流产业,迫切需要有符合自己要求、经得住推敲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及其实际数据的支撑。而从国内外的差异和混乱中理出头绪,探索科学实用的物流成本宏观和微观分析框架与核算方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性工作。造成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是制造业,困扰商品流程优化的还是制造业。因此,制造业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应该是,也必将成为物流成本研究的重点领域。

关键词:物流成本 核算体系 流程优化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不仅带来了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而且越来越无法容忍陈旧低效粗放的商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在经济―总量块头‖急剧增大的场合显得尤为迫切。而从动感、节奏和流程优化的竞争、较量中获取经济利益,恰好是新世纪的新动向和新特点。种种迹象显示,无论是出于内因还是外因、主动还是被动,中国正在进入以优化整合产供销流程和内外贸一体化为基础,求解实体经济运行质量长期偏低难题的新阶段。其中,实行流通创新、加快流通现代化,是中国加入这一国际化新潮流的前导性战略步骤,紧随其后的将会是整个制造业的陈旧流程得到全面改造和提升,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得到全面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贯穿中国制造业和流通业的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实体经济角度观察,物流经济活动及其衍生出的物流成本几乎无处不在,从而使物流成本核算成为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且,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链条的拉长,导致物流时间、物流成本在产品总时间和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使得物流成本核算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越来越复杂,对物流成本状况的客观描述越来越困难。因此,我们认为,促进流通现代化,加快发展中国现代物流产业,迫切需要符合自己要求、经得住推敲的、可靠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及其实际数据的支撑。

二、物流成本的分析框架:概念、分类、特征及影响因素 从扫描、甄别已有的文献、方法和思路入手,有助于新的发现。纵观物流运作在国外的发展,由重视功能到重视成本,再到重视服务,物流管理的发展进程始终没有停止。而物流管理的核心是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的关键是物流成本的核算。换句话说,物流成本是物流管理的手段,是衡量物流运作绩效的工具,自然也就是物流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物流成本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一是因为物流成本忠实地反映着物流活动的实态;二是因为物流成本能作为评价所有物流活动的共同尺度。

在这种背景下,物流成本的研究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简单照搬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理念和核算结果;另一方面是不同组织机构对中国国内物流成本数据的估算、分析,无论在总量,还是企业的实际支出,甚或行业标准,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我们发现,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物流成本具有模糊性的特点,造成了统计范围与口径大小不一,或者干脆是概念界定混乱,混淆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物流成本的边界。

如前所述,从实体经济角度观察,物流经济活动及其衍生出的物流成本几乎无处不在,从而使物流成本核算成为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且,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链条的拉长,使得物流时间、物流成本在产品总时间和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使得物流成本核算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越来越复杂,对物流成本状况的客观描述越来越困难。在在这种场合,为避免―一锅煮‖,物流成本考察需要区分层次。

我们认为,讨论物流成本问题,首先应该界定说明是哪一个层次的物流成本。宏观物流成本是从国民经济总量的角度出发,分析国内物流活动的总开支水平,常见的指标是国内物流成本与一国GDP的比例,该比例越小,说明其物流业越发达。

中观物流成本是采用标准管理的理念,研究某个行业、产品,甚至是某项服务的―平均物流成本‖数据,从而建立分行业或分产品的物流成本参考标准。既然是一项基准型指标,就必须要求一定的样本数量和时间跨度,相比发达国家动辄二三十年的行业数据积累,在中国该项研究还尚未起步。 微观物流成本简单地讲,就是单个具体企业的物流支出,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相对比较充分,不过争论和分歧也较大。现有文献谈及物流成本的概念,通常是基于微观物流成本而言。1956年,美国一本讨论航空运输经济的著作首次论述了现代物流成本的雏形。随后,刘易斯•克林顿和斯蒂尔把物流成本定位于实现物流需求所必须的全部开支,包括从供应商到消费者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参考《日本物流手册》,所谓物流成本被理解为用金额评价物流活动的实际情况。物流成本的大小,取决于物流活动的范围和采用的评价方法。在中国2001年制定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主要有客户服务成本、库存管理成本、运输成本、批量成本、仓储成本、订货处理和信息成本 6 类。国内部分学者在撰文分析物流成本时,大多沿用了上述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观物流成本的概念相对接近的同时,对其核算范围的解释则大相径庭。丹麦学者Frede Kristensen(1997)认为,指出物流成本是识别物流环节持续的成本改善的战略工具。物流成本核算的对象包括两类:一类是资本成本,指的是产品被―锁闭‖在物流环节,从而导致事实上被企业所占用的资金成本;另一类是运作成本,包括物流人员的薪水和办公开支、仓储、流通加工、物流设施维护、信息技术、包装、损耗、税收、水电热、租金、保险、清扫费用等等。这种分类办法的优点在于指出了成本改善的取向是减少原材料和产成品在物流环节的耽搁及时滞,降低资金占用成本;物流运作费用由于受物理极限的约束,并不是成本改善的主要对象。

1999年,Carlos, F. Dagazo在其出版的《物流系统分析》一书中把物流成本归结为克服商品空间障碍的移动成本和克服商品时间障碍的持有成本;前者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运输成本及装卸成本;后者则对应地分为租金成本及等候成本。它从物流功能的角度诠释了物流成本的边界,显得直观明了。

此外,为了核算和分析的方便,物流成本通常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1)以财务会计中费用发生为基础,按照交付形态的不同,可以把物流成本分为本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和向其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其中本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又进一步细分为企业本身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工艺费、维护费、一般经费、特殊经费和委托物流费用。(2)按照物流功能的差别,物流成本可分为实物流通费用、信息流通费用和物流管理费用三类。(3)按照物流活动的不同阶段划分,物流成本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阶段的物流成本。另一种说法是包括供应、内部和销售物流成本(倪国爱,2000)。 比较国内外学者关于物流成本的分类办法,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外学者更注重企业的物流隐性成本和资金的机会成本,而国内学者更强调企业实际发生的物流显性成本。这反映出二者在物流理念上的差别和对成本指标的不同理解。由于中国内资企业管理的粗放和融资方面存在的软预算约束,导致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时间价值的现象比比皆是。可喜的是,国内部分学者正逐步认识到物流隐性成本的重要性,并开始对此加以研究(张梅琳,2002)。 由于前述的原因,物流成本最值得关注的特征主要有两点。第一,界定和核算的复杂性,由于物流活动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导致很多成本项目都无法准确掌握,统计时难免挂一漏万;更主要的是,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成本的,因此在企业的损益表中并没有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厂内运输成本通常被计入生产成本,订单处理成本可能包含在销售费用当中,部分存活持有成本又可能算作财务费用。如此种种,不仅影响到物流成本的准确性,也制约了物流成本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性。 第二,物流成本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现象,一种物流功能的成本削减可能会使另一种功能的成本增加;对于企业物流的决策者而言,必须记住唐纳德在《物流管理》一书中的提醒,研究企业物流成本时应该着眼于供应链的整体而不是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 。

影响微观物流成本的因素包括物流结构、客户服务水平和物流规模三个方面。首先,单个企业的物流活动作为生产环节的辅助和延伸,受到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特点的影响,当内部的物流结构因此确定之后,物流成本也就不只是物流部门可以控制的,如过多进货或过多生产造成积压的库存费用,以及紧急运输发货的费用等。其次,物流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其本质是一种服务,不同的服务水平将会产生不同的物流成本,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正比关系。最后,物流成本随着物流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主要针对物流配送的半径和物流中心的数量而言,适度的物流规模通常对应着最低的物流成本。

确定了微观物流成本的概念、范围、特征及影响因素之后,中观和宏观物流成本的基本理论体系对此加以引申即可得到。诚如前文所言,中观物流成本分析的对象是某个行业、产品,甚至是某项服务的平均物流成本水平,数据来源于对企业的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进而通过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来推断经验性的物流成本参考标准。因此,它的可靠性依赖于微观物流成本核算的准确程度。采集数据时,必须注意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成本主体(核算对象)的一致性,二是核算标准的一致性。特别是第二点,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中介组织在统一核算方法和标准方面承担许多基础性的工作。

就宏观物流成本而言,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参照对微观物流成本的论述,本报告认为,宏观物流成本指的是全社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为了消除时间和空间障碍而发生的有价值的商品运动和静止行为所耗费的成本开支总额。在此,突出―有价值的商品运动和静止行为‖,旨在反映物流活动创造社会价值的增值型服务本质。具体来讲,宏观物流成本包括了有形的物质成本与无形的资金成本的总和,物质成本又包含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人员管理、信息处理、物流设施投资及运营费用等各项开支。 探讨微观物流成本与宏观物流成本的关系不能简单化。在理论上,宏观数据应该由成千上万个微观数据累积迭加而成;但在实践中,由于物流系统的开放性和企业边界的模糊性,导致微观求和的办法行不通。从两种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改善来看,即使微观企业物流实现了帕雷托效率,但是全社会物流系统不一定就处于最优化状态,二者不是简单的倍乘关系,这也算是一种―合成的谬误‖吧!而中国脱胎于条块分割计划管理体制,物流系统和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反帕雷托效率‖的状况尤其值得关注。

三、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至关重要。物流成本的本质体现在借助数据对物流活动进行评价,从而说明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根据前文对三个层次物流成本的探讨,我们认为,中观物流成本实际上是不需要直接核算的,它可以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采集到的微观物流成本数据样本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一个基准,作为普遍成本改善的目标值。也就是说,它依赖于众多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结果。因此,我们只对微观物流成本和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加以讨论。 由于微观物流成本与宏观物流成本在分析角度、成本改善方面的截然不同,特别是传统的企业成本会计与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之间不构成一一对应关系,所以我们认为,两种物流成本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1、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就企业物流成本而言,目前介绍较多也比较完善的统计工具有两个,分别采用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和作业成本会计体系。 所谓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也就是利用现有的财务报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而企业的两个主要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分别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收入及费用成本。在此情况下,体现在现有会计报表中的物流成本属于可视成本开支,即显性成本。然而,在部分学者看来,它只是企业物流成本的一部分,另一类隐性成本,如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产品损耗、退货、缺货损失等,也应该计入企业物流成本的范畴(张梅琳,2002)。 结合中国企业计算物流成本的实践,我们可以按照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统计物流成本的完备程度,把它们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指物流核算只考虑了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和向公共仓库支付的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而不考虑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这反映了国内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认识层次,对于现代物流成本的核算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第二等级是在企业物流成本的统计框架内不仅包含了运输费(包括包装费与搬运费)、仓储费(仓库的固定资产折旧、设备折旧),也包含了直接人工费、利息费用、办公费、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和存货损失 等,尽可能地把企业发生的显性成本都涵盖了进去。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是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阶段和我们行动的目标。即使如此,对企业总的人工费、办公费在多大程度上用于物流活动,归入物流成本,仍然存在着一个如何剥离的问题 。第三等级是同时囊括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在内的企业物流总成本,这对于单个企业的物流管理来说,无疑是极有助益的,它是物流概念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趋势在成本领域的反映,但限于一系列操作上的难题,像如何界定和量化隐性成本等,在现有的成本核算体系内还难以实现。 行文至此,我们需要返回去重新强调一下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这就是在于实现物流管理的优化,核算过程并不是企业会计份内的工作。物流成本核算之所以被列入管理会计的范畴,其原因就在于此。我们认为,考虑到企业因核算物流成本而增加的工作量和时间损耗,物流成本计算到第二等级已经够用。

作业成本会计体系,又称为ABC(Active-Based Costing)成本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美国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他首先在1952年出版的《会计师词典》中提出了作业会计的概念。1971年,乔治•斯坦布斯(George Staubus)对此概念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但当时却没有在理论界和企业界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88年,美国学者库伯(Robin Cooper)和开普兰(Robert Kaplan)发展了斯坦布斯的思想,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并在过去10年中受到广泛的关注。 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是基于如下理论基础,即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换言之,它突破了产品这个界限,而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它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并把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下图为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逻辑流程。

图1 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逻辑流程 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时,通常会发现核算结果要比基于传统会计体系核算的结果大出许多,这被间接地当作前者优于后者的依据 。不过,根据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逻辑流程来看,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即由于它是从作业层次入手,把成本按活动分类,因此便于企业分析成本结构,暴露物流流程问题,改进管理水平。Pohlen and Lalonde(1994)曾阐述了作业成本法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识别冗余活动;发现某一个或多个渠道成员的过多资源消耗;以及渠道结构变更分析 。

尽管作业成本法被认为是确定和控制微观物流成本最有前途的方法,但是它的有效使用首先必须有一套能够控制物流活动过程的预算体系和物流服务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相配套;其次,在核算过程中,资源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分配环节会牵涉到分配方法和工作量的问题,大多数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才能完成。 目前,对于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除了介绍和应用较多的传统成本会计、作业成本会计之外,也有一些学者基于供应链的思想和隐性成本难以度量的考虑,提出了其他物流成本的统计办法。比如基于成本指数的物流成本评价体系,通过模糊分级办法构建评价指标,确定相应的状态指数和指数权值,进而计算出成本指数 ;或者在分析隐性成本时引入模糊聚类分析法等。它们都是把模糊数学的思想应用到微观物流成本统计的典型例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我们感到,由于其中包含了定性分析的成分,免不了受研究人员主观因素干扰的嫌疑;再者,其可操作性和说服力都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因此,这类方法也只限于对前两种定量统计方法作补充使用。

2、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如果说研究微观物流成本是为了方便企业开展物流管理的话,那么核算宏观物流成本则是为了制定物流政策、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原有的经济学往往把商品流通假设为―无摩擦‖的运动,这在150年前的资本主义早期阶段似乎是可以的,但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成本必须加以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宏观物流成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而言,给以高度重视并尽早开展研究应该是题中应有之意。而这恰恰折射出中国以往在有关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

由于存在―合成的谬误‖,宏观物流成本显然不能用微观物流成本数据简单相加而得。因此,发达国家在核算宏观物流成本时,都采取了另起炉灶的办法,在已有统计体系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包括主要物流功能在内的分析框架。接下来,我们分别探讨美、欧、日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1)美国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美国宏观物流成本核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现在的《美国物流报告》是由美国Cass信息系统公司副总裁罗伯特• 德兰尼(Robert V. Delaney)负责撰写,而这项工作事实上从1973年就开始了 。由于德兰尼在给出宏观物流成本的结构时,使用了哈佛大学教授赫斯凯特(J.L.Heskett)在其专著《商业物流》第二版中提到的方法,故而他把美国宏观物流成本称为―美国商业物流系统总成本‖。

美国的宏观物流成本由存货持有成本、运输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存货持有成本除了包括仓储成本、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费用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其中利息是当年美国商业利率乘以全国商业存货总额得到的。仓储成本测算时涉及到公共仓库和企业自有仓库这两块。公共仓库的仓储成本数据可以从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的《服务业调查报告》中获取,而企业自有仓库的仓储成本数据则是德兰尼先生自己测算的。此外,全国商业存货总额涵盖了农业、采矿业、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所有行业门类的数据

第二部分运输成本是直接从美国ENO运输基金会出版的《美国运输报告》中得到的货运数据。分为公路运输、其他运输方式与货主费用三个类别。公路运输包括本地卡车运输费用与城际卡车运输费用。其他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费用、水路运输费用、油料管道运输费用、航空运输费用、货运代理费用。货主费用包括货主企业运输管理部门的运营费用和货物装卸费用,这项成本虽然数额较小,但究竟是如何估算的,目前还不得而知。 第三部分物流行政管理成本,是按照美国的历史情况由专家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存货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总和得出的,分别包括订单处理及IT成本、市场预测、计划制定及相关财务人员发生的管理费用。美国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在物流成本总额中的比例一般为4%。 (2)欧洲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产业在欧洲已经步入了成熟发展的阶段,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性政策。但在欧洲,宏观物流成本的测算尚没有规定的范式,相关的研究主要是根据调查和预测。从统计学的意义上讲,欧洲的宏观物流成本是指包括了运输、仓储、包装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费用在内的全社会物流总成本。下面让我们分项说明。

首先是运输成本,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轮船运输、航空运输、货主运输等形式,将这些不同形式的运输方式所形成的费用累加,就得出了运输成本。

其次是仓储成本,包括人工费用(工资)、占压资金成本和利息、货物损毁、保险费用等。同样,仓储成本既包括公用仓库,也包括私人仓库。

第三是包装费用以及仓储、搬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费用,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的费用既包括资金方面的投资,也包括设备方面的投资。

从现有的资料分析比较,欧洲的宏观物流成本核算并没有把管理费用单列,而是将其分散在仓储和包装、搬运等各个方面。但其测算方法与美国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3)日本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日本对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主要借鉴了赫斯凯特最早提出的方法,即由每年公布的就业统计和库存统计等各种数据来推算出总体物流费用,此外也参考了德兰尼的推估法,站在货主的立场来推算部分国内物流成本。具体核算时,是将宏观物流成本分为运送费、保管费及物流管理费三者来统计。

一是运送费,分为营业运送费和企业内部运送费,前者又包括卡车货运费、铁路货运费、内海航运货运费、国内航空货运费及货运站收入等项开支,各项累计之和为运送费总额。

二是保管费,将经济企划厅编制的《国民经济计算年报》中的国民资产、负债余额中原材料库存余额、产品库存余额及流通库存余额的合计数乘上日本资材管理学会调查所得的库存费用比例而得。这项保管费不是狭义的保管费,它不仅包括仓储业者的保管费或企业自有仓库的保管费,还包括仓库、物流中心的库内作业费用和库存所发生的利息、损耗费用等。用公式表示为:保管费=(原材料库存余额+产品库存余额+流通库存余额)×原价率×库存费用比例。其中,库存费用比例=利率除外的库存费用比例+利率。

三是物流管理费,由于无法用总体估计的方法求得,所以依据《国民经济计划年报》中的《国内各项经济活动生产要素所得分类统计》,将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产出总额,乘上日本物流协会(JILS)根据行业分类调查出来的各行业物流管理费用比例0.5%计算得出。

四、国内外关于中国物流成本研究的评价

我们发现,中国对物流的引进、研究与欧美及日本有很大的不同,发达国家侧重于研究物流与企业的关系,从微观角度对物流进行研究。而中国,从引进物流的第一天起,主要集中研究和考察国民经济中的物流,从宏观角度和社会再生产领域考察物流,这是由中国的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所决定的。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生产企业及其他流通企业才开始真正关注物流,对物流的研究也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可以说,中国物流的研究,经历了从宏观向微观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对物流成本的研究也概莫能外。

1、国内外对中国宏观物流成本的统计分析 出于种种用途,国外的一些机构和公司最先对中国的宏观物流成本进行了测算。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来源不

一、方法各异的测算结果后来被国内学界广泛引用,这种―不问出身、拿来就用‖的做法反而模糊了人们对中国物流成本的客观判断。归纳起来,报道中的中国物流成本数据有以下几个版本。 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的数据,中国的宏观物流成本在1990年为50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4.5%;1997年该比例进一步上升为16.9%。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12%,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出世界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 。 ② 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中国2000年全社会物流成本为14863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16.7%,比发达国家高出将近一倍。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中说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讯。从市场运行成本的角度分析,物流业的突出作为是其对普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所做的贡献。 ③ 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组2001年在其《中国物流报告》中采用了美国经验的方法来测算中国宏观物流成本。它是这样分析的:―2000年末,中国的名义GDP值已达89400亿人民币(10770亿美元),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大致相当于1970年的美国经济规模。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名义GDP(1990-2000)每年增长17%,明显高于美国1960-1970年间的7%的增长率。1970年,美国物流成本占名义GDP的14.7%。库存费用占名义GDP的5.4%,而运输成本占8.8%。在2000年中国名义GDP值达到10770亿美元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中国市场的物流成本可能高于1580亿美元,即名义GDP的15%。‖ ④ 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在2001年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合作,编写了―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认为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

针对上述结果的可信程度,很少有人做出过评论。直接原因是国内的文献在引用时,并没有提及具体的核算框架。更深层次的背景在于宏观物流成本的测算范围广、项目不统

一、数据来源各异,有时候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甚至完全依赖人为的估算。

尽管如此,借助于国外的统计结果,我们仍然能够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当前中国确实存在着物流效率不高、运行成本较大的问题;与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相比,物流业的发展已经相对滞后,处于急待改善的境地,未来的宏观物流成本有很大的节约空间。

与国外研究机构相比,国内对中国宏观物流成本核算的研究略显迟缓。2001年6月,由国家经贸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联合举行的现代物流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中国2000年全社会流通费用 为17880亿元,约占当年GDP(89404亿元)的20%。

200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牵头成立了中国物流成本研究课题组,开始探索建立中国物流成本的分析框架,如下图所示。

在这一核算体系中,宏观物流成本由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三部分组成。其中,基本运输费用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上运输及管道运输等方面的费用;支付给运输辅助业的费用指的是提供搬运、装卸等货运服务而取得的收入;各种运输设备的维护与折旧费用涵盖了运输行业的固定资产(运输工具、铁路、公路等)的运用、维护及折旧所需要的服务费用;企业自家运输费用包括企业自己装卸、搬运、运输和配送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流通中商品等方面的费用;库存占用资金的利息支出是用年末工业和流通环节的库存余额乘以一年期贷款利率求得;货物损耗则是先计算库存余额与工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产出之和,然后乘以平均货损率 ;管理成本主要是指物流企业的人员工资、日常营运开支、水电气、通讯、办公等费用 。

该项研究测算了中国1991-2000年的宏观物流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结果显示,2000年中国宏观物流成本为14589亿元,占当年GDP的16.3%。 我们认为,尽管这个核算体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宏观物流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具体指标的分类和界定不当,导致测算过程繁琐、人为估计过多,与实际的成本状况偏差较大。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商榷。首先,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在测算基本运输费用、运输辅助费用和仓储费用时,采用了间接统计的办法,而建立数据的间接联系必然需要一些假设前提存在。比如各种运输工具的吨公里运输费率彼此相同,仓储人员、运输人员和运输辅助人员的工资率是一致的等等,而这些假设前提在该报告中没有得到验证。其次,保险费用和企业自家运输费用核算方法有误,与实际出入较大。最后,货损率、管理费率均是基于以前的样本调查而得,其可靠性有待考证,而使用一年期贷款利率作为资金占用的成本,也有不妥。

200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决定建立全国物流统计制度,并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年发布权威统计信息。根据其公布的数据,2000年,中国宏观物流成本为19003亿元,占当年GDP的21.3%。这与2001年中国物流成本研究课题组的测算结果不相吻合,其自身的矛盾反映出宏观物流统计方法的不完善和迟疑态度。

据了解,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并不是唯一一家立项研究宏观物流成本的国内机构。2003年,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和天津市统计局合作,共同完成了《中国物流产业核算制度及统计核算体系研究》的研究项目。据报道,该项目突破了欧美国家学者惯用的统计核算方法,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利用投入产出原理推算中国物流成本,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进一步完善了物流产业的核算体系 。遗憾的是,我们没能得到有关该项目更多的信息,无法对其做出评价。

2、国内外对中国中观物流成本的研究

根据上一部分的讨论,中观物流成本是指通过调查统计,得出的行业平均物流成本数据。这一指标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不仅统计涉及的行业很多,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美国Establish咨询公司就是一家统计行业物流成本,并对外发布《物流成本和服务数据库调查》报告的专业机构。迄今,该公司已经积累了包括30个行业,长达28年的基础数据。

在中国,物流成本的数据因经济部门不同而不同。吉布森(Gibson)2001年研究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行业物流成本比欧洲平均要高20%,中国的企业平均物流成本可能占了制成品总成本的30-40%。另一个来源则认为,―与供应链有关的成本可能是中国批发价格的30-40%,而相比之下,美国只有5%到20%。 ‖香港贸易发展理事会(2002年)也提到了一个评估,它认为中国的企业物流占了生产总成本的40%,占了整个生产周期时间的90%。

在物流部门中,关注的一个重点是货物破损率。据报道,就快运消费品而言,中国的破损率是5%,而发达国家大大低于1% 。布瓦约(Boillot)和米歇朗(Michelon)2000年对中国企业物流成本进行了分解。他们的报告说,与运输活动的21%相比,损失和破损占了总成本的48%。他们引用了行业估计的数字,即把目前管理物流的做法改成签定小合同,物流总成本就可以下降37%。在他们的评估中,所出现的成本下降大部分都归因于减少了损失和破损。此时,管理费可能增加,反映了——就时间和经验而论——更高水平的管理投入需要更高的成本。 目前,国内尚没有机构建立分行业或分产品的物流成本参考标准,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统计方法缺乏了解,即使调查也不会取得有效的样本数据。虽然国内学者定量分析的能力比较薄弱,但依据对中国物流运作的整体把握,仍然形成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定性分析成果。比如,认识到影响中国物流成本的主要环节在于制造业。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2004年2月16日公布的统计显示,2003年中国内地社会物流总值近3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占社会物流份额最大的是工业品物流,总值约为25万亿元人民币。 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放慢,导致巨额资本占用,这是中国物流成本过高的一个根本原因。惠普公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管卡莉•菲奥丽娜女士2002年12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惠普采购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认为: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成本高以及物流企业管理分散正在影响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这与国内部分学者的意见不谋而合。(参见宋则主编:《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当然,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壮大,及企业物流成本理念的逐步深入,通过问卷调查或抽样调查的方式,建立作为标准或基准的中观物流成本体系,将是必然的选择。

3、国内外对中国微观物流成本的研究 根据微观物流成本的概念,它属于单个企业的成本核算范畴。自从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1962)首次提出企业物流管理是―一块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以来,已经过去了40多年。在此期间,美、欧、日等物流研究和实践都很发达的国家一直都把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优化作为重点,予以强调。我们认为,中国物流成本研究的重点未来也必将由宏观层面向企业领域靠拢,并与国际接轨,这本身就算得上是一种进步。 鉴于国内企业对物流成本理念知之甚少的状况,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普及和推广微观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有时候,也涉及对某企业采用不同方法核算物流成本的效果比较,在此不多赘言。

日本神奈川大学的唐泽丰教授曾经把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分成四个阶段,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别是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采用预算管理制度、设定基准值或标准值与财务会计制度接轨。他认为日本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基本停留在第三阶段。而中国目前一些先进的企业要解决的还是物流成本的核算以及逐步建立物流预算制度的问题,也就是说,介于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

五、关于物流成本的几个观点辨析

当物流成本及讨论深入以后,迟早会发现某些需要进一步判断并尝试给出答案的重大问题。而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中国构建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至关重要。

1、 微观物流成本在精确性和适用性之间如何取舍?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追求管理优化,通常会要求业务部门用精确的数据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对于成本核算来说,更是如此。成本数据的精确性本身就反映了一个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因此,从表面上看,微观物流成本追求精确性的问题是勿庸置疑的。

然而,我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首先,考虑到微观物流成本的复杂性,如何做到精确化本身就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其次,物流成本的核算目的,纯粹是为了进行物流管理。而物流管理既可以涉及整个企业的物流流程优化,也可以只是某一局部功能的提升。如果核算物流成本是为了物流活动的计划、调整或评价,那么只要核算与想要计划、调整或评价的领域相关的部分成本就行了。如果核算的目的是管理整个物流活动,则需要核算物流成本总额。因此,物流管理需要特别注意,制订计划时成本核算的范围与事后评价阶段的成本核算范围是否一致,否则无法进行比较分析。这时,对物流成本的可比性要求比精确性要求更高。最后,成本管理同样需要遵循适度原则,不惜代价追求绝对化的精确可能从经济角度看并不划算,相反,企业更看重的是适度的―准确性‖,而非绝对的―精确化‖。

2、 中观物流成本究竟存在不存在?

目前,中国对中观物流成本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除了与物流研究水平整体不高有关之外,还受到某些盛行观念的影响。比如,认为物流不存在所谓的行业平均成本值,因此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 首先必须澄清的是,由于各行业的经营特点和产品类别不同,每个行业在物流运作方面都会有一些共性,虽然不同企业在―共性‖的基础上,通过物流结构重组和流通渠道创新会导致―个别物流成本‖的出现,但这并不能抹煞同行业企业之间在物流成本中竞争机制的作用。而竞争会产生相互比较的需求和冲动,会自发地形成―社会平均必要成本‖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物流成本尺度。其次,由于中国在企业层面尚未统一物流成本核算标准,可就造成了不同企业的统计结果彼此失去参照意义,但是这恰好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其实,当企业都可以用同一标准度量物流开支的时候,一个行业平均成本的参照系将会变得异常重要,正如一个行业会自发形成平均利润一样。诚然,物流管理的基本工作主要是按照建立物流结构、合理运用、评价、优化这样一个动态程序,循环往复地进行。但是如果有了一个基于竞争机制之上的行业平均物流成本作为参照系,不啻于为企业的物流管理增添了外部动力,有效地避免了管理盲点的发生。

3、 宏观物流成本与GDP在多大程度上相关?

目前,国内外衡量一国物流成本的先进程度时,经常使用的指标是宏观物流成本与GDP的比例。该比例越高,反映出所在国的物流越不发达。针对这种论断,一些有独立创见的学者审慎地注意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即在对比不同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时,不能忽视各国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别这一重要影响因素 。两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之差不能完全由物流成本水平之差来解释,而至少应部分地由两国物质生产及流通部门占GDP的比重之差来说明。因为物流活动基本上是从属于物质生产活动的一种派生性活动,物流业务总量的扩大在总体上取决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及需求规模。在制造业比重较高的场合,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通常较高,这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并不矛盾。 从时间纵向来看,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使用同一种方法核算出的宏观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也会在经济低靡、物流需求不足的时候出现下降趋势,此时并非因为物流管理效率提高的缘故 。

尽管上述分析具有合理性的成分,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宏观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这一指标的意义,并因此而忽视对宏观物流成本的统计。特别是在较长时间跨度内考察一国的物流成就时,该相对性指标还是有相当的解释力。当然,考虑到该指标确实存在着的内在局限性,我们强调要关注宏观物流成本统计框架内各单项数据的变化情况,用对绝对量和成本结构的分析来弥补原有单一指标的缺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以物流成本为核心指标的社会物流统计体系,加强对物流总额、物流增加值、物流投资、物流基础设施等辅助性指标的统计工作。

4、 宏观物流成本与微观物流成本之间有中间地带吗?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宏观与微观的物流成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它们的分析角度、核算方法、改善思路都大相径庭。同为物流成本,难道仅仅因为核算范围的差异,就能割断它们之间天然的联系吗?显然不能。 如果把国民经济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话,单个企业只是其中一个活跃的子细胞。当有机体内部出现血液流通不畅的时候,子细胞的营养供应必然会受到影响。同样,当一国的宏观物流成本与GDP的比例过高,远远超出了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时,国内的企业物流成本必然也会较高。从这一点来看,二者是有对应关系的。 目前核算的微观物流成本还只是针对单个企业而言,随着供应链思想的发展,要求企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优化自身的物流运作。即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客户,而且要考虑自己的供应商;不仅要致力于降低企业自身物流作业的成本,而且要考虑使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最低。这恰恰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98年对物流定义更新之后的一个主要思想,即强调―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进一步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我们认为,未来把供应链物流成本作为宏观与微观物流成本之间的中间地带加以研究似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六、促进国内物流成本研究的思路及建议

我们发现,作本报告所尝试的基础性研究虽然十分劳神、颇费时日,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诚心,但收获和心得也是显著的,至少在讨论问题和提出建议的场合,探查了一些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到了下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通过对相关问题的一番全景扫描、甄别和思考,我们初步提出以下思路和建议:

1、加强合作,通力攻关,建立科学合理的宏观物流成本分析框架和数据库,并由政府授权的权威统计机构定期发布物流成本评估报告

中国由于纵向行政体制的影响,至今还没有一个跨行业、跨系统的物流研究、管理机构,物流研究和信息数据分析处于一个个―孤岛状态‖,同物流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南辕北辙。虽然物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各自在其行政体系中有具体行业的研究机构,但研究领域只局限于本行业,行政隶属关系、资料的匮乏,限制了、阻碍了人们对宏观物流成本的系统化研究。表现在物流统计方面,分别有物资统计、商业统计、市场统计、交通运输统计、储运统计等,行业划分过细、条块分割、封闭发展,造成统计核算口径各自为政、宽窄不

一、互不衔接、数据混乱,与现代物流成本的概念差距较大,无法综合反映宏观物流活动。 为了改变国内目前有关宏观物流成本说法不

一、莫衷一是的状况,首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宏观物流成本分析框架,彻底摒弃各研究机构和职能部门的门户之见,相互沟通,加强合作。唯其如此,才能避免研究的低水平重复,减少统计口径混乱、数出多门、相互矛盾的现象。其次,通过核算,得到宏观物流成本的数据之后,必须授权权威统计部门定期发布,同时对成本结构和趋势变化情况做出有效地解释分析。再次,对数据信息发布要建立问责制,改变―数出多门、估计推测、随意发布、依据缺失‖的状况。发布机构有责任对数据信息形成的统计框架、来龙去脉和缺失不足等等做出合理的解释。

2、尽快统一中国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规则和方法

企业的物流管理离不开对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正确把握。当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核算方法了解不多,少数先进的企业虽然知道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掌握正确的核算方法。即使勉强算出来,也不能有效地为企业所用。在这方面,国外的做法可资借鉴。例如,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从美国引入现代物流,至1977年,日本运输省流通对策部根据流通理论和经济活动制订了计算物流成本的基本方法,公布了《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1992年,日本通产省政策局流通产业课又编写了《物流成本计算实用手册》,使得日本企业能清楚地了解公司在物流业务方面的费用开销,从此为日本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事关中国物流产业未来发展走向的基础问题上,行业中介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关各方应尽快建立协调机制,确定物流成本指标,统一核算方法,研究数据挖掘和组织实施物流行业信息管理工作。

3、加强对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信息体系的物流管理数据接口研究,同时改革企业会计准则,推进物流成本科目的试点

尽管为了有效地测度宏观和微观物流成本,可以在核算方法上加以创新,但必须认识到,方法创新并不能代替基础数据的统计。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既要注意挖掘现行统计体系中的可用成分,也要逐步构建更加适用的统计框架。

就宏观物流成本而言,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有基本的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的统计,其他相关指标均没有公开的统计资料,或零散、分散在众多的机构组织当中。为了弥补数据的不足,应该充分利用现行统计体系和信息系统资源,反向研究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体系的数据结构及其与物流管理基础数据的接口,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数据剥离、补充专项调查统计和分析测算解决方法。 就微观物流成本而言,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现的是产品分类下的权责发生制,而不是围绕着物流功能制订的。因此,利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物流费用自然不够理想。考虑到从物流成本核算到物流管理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未来有必要在会计科目中增设物流成本项目或者分立的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物流管理成本项目。当然,这样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正式推广之前,必须先加强试点工作。

4、开展对物流成本分行业、分地区、分类别的细化考察 企业不仅需要了解自身的物流成本情况,也需要了解同行业企业的物流成本。只要在国内统一了微观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并且在企业层面加以应用,就有了获取分行业、分地区、分类别的中观物流成本数据的基础。 选定行业领先企业,通过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获得行业物流成本的标准化数据,这是一个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获得中观物流成本数据提供了方便的渠道。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积极资助有关的行业中介组织、专业研究机构、期刊杂志和高等院校等开展对行业平均物流成本的抽样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此外,也要创造条件展开与国外咨询机构之间的合作。

5、在具备科学可比性的前提下,加强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的国际比较和国际交流,加强国内物流成本实际状况变动的实时跟踪监测

尽管物流各环节的经济活动很早就客观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但无论是物流的概念,还是物流统计分析体系,在中国都属于舶来品,引入时间并不长。正因为如此,国内对物流成本的研究成果也多是依靠引进、介绍为主。

为了尽快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实践和研究方面的差距,加快经济运行节奏,当前必须广泛地开展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对一些物流指标的比较,如宏观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反映不同国家物流运作的先进程度,从中总结出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和措施。

必须注意的是,数据的可比性首先要求核算方法要保持一致。因为中国已经加入WTO,并参照国际标准颁布了新的《国家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所以,可以考虑参照美、欧、日等国家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来制订我们的测算大纲。进一步来看,还可以仿照这些国家编制物流成本指数 ,以便加强对国内物流成本实际状况变动的实时跟踪监测。

6、物流成本研究和对策要同国民经济流程优化紧密结合,制造业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应当是研究和对策的重中之重

优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商品流程是物流产业的一个主要任务。流程优化的含义是指在商品流动过程的顺畅程度或流程效率不断提高、流通时间不断缩短的同时,所引起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耗费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这一动态过程可以通过它所形成的个别综合成本不断低于社会平均综合成本的程度加以衡量、比较,还可以表现为某一单项流动成本的下降并不引起其他流通成本或综合成本的上升,我们权且称之为商品流程中的―帕雷托最优‖ 。 物流成本的研究和政策建议,归根结底是为了在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不断减少物流费用的支出。这正是商品流程优化的核心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分析物流成本的目标就在于其能够促进商品流程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到动态化、快节奏的―第三个转变‖ 。

目前,造成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是制造业,困扰商品流程优化的还是制造业。25为了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要求从业人员能够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以及相关的信息流动做到7R,即正确的产品、正确的质量、正确的条件、正确的顾客、正确的地方、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成本。这也正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实质。因此,制造业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应该是,也必将成为物流成本研究的重点领域。

参考文献

Carlos, F. Dagazo, Logistics Systems Analysis. Springer-Verlag, Berlin, 1999. Kaplan, R.S. and A.A. Atkinson, 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entice Hall, New York, 1998. Morgan Stanley, China Logistics. 2001. [日]日通综合研究所编著,吴润涛、靳伟、王之泰等译,《物流手册》。1986年2月,中国物资出版社。

香港贸易发展理事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强供应链的效率—运输与物流业》。香港贸易发展理事会,香港,2002年。 肯•吉布森,《分析趋势:预测亚洲物流业的前景》。在―迈向最后的疆界:物流业与高效供应链‖大会上的发言,2001年9月27日。 约瑟夫•布瓦约、尼古拉斯•米歇朗,《大中华新经济地理》。中国展望,第30:18–30页,2000年7月–8月。

罗文平、科里斯托夫•芬德利,《加之WTO之后的中国的物流业》。为加入世贸组织和消除贫困写作班准备的报告,北京,2001年10月26–27日。 唐纳德等著,林国龙译,《物流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宋则,《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6月。 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陈小龙、朱文贵、张显东,《ABC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应用》。实用物流技术,2002年第6期。 崔南方、钟秀丽,《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42卷。 胡晓燕,《基于供应链绩效评定的物流成本评价体系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27卷。 王佐,《物流成本怎么算》。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第4期。 王佐,《物流到底是什么——兼论物流理念研究》。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第2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成本研究》。中国物流成本研究课题组,2002年12月。 成耀荣、严宝杰,《物流成本计算》。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第3卷第1期。 李克宁,《谈物流成本与GDP》。中国流通经济,2002年第4期。 刘金明、王耀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关系》。物流技术,2004年第5期。 徐天亮、刘志学,《中美物流定义的分析与比较》。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年第9期。

第3篇:柯城区招商引资前沿问题的思考

柯城区经贸局戴泽军

二OO九年十二月

当前,柯城区招商引资趋势积极向好,但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不少,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应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一、机遇问题

2010年,柯城区招商引资面临三种机遇:一是宏观政策的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支持结构调整提供保证。二是产业转移机遇。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部分发达地区将加快“退二进三”的速度,有许多产业转移出来,将给我们招商引资带来历史性的机遇;三是企稳回升的趋势更加积极向好,给企业投资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企业将在提升中发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面对机遇,柯城区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对:

(一)、思路上要在研究和把握宏观政策导向上下功夫,使政府的思路与宏观经济政策相街接,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转型升级主战略和主抓手。

(二)、对策上,要把有限的空间资源配置给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切实提高资源、空间利用效率。

二、瓶颈问题

2010年,柯城区招商引资面临的三大瓶颈:

一是空间问题。积极的招商势头,使工业园区的项目用地供不应求。从2009年下半年的招商引资形势看,东港柯城工业园和航埠工业园发展空间问题已经凸现出来,尤其是航埠工业园,发展空间已经出现“预定”现象,问题十分紧迫。

二是能耗、环境容量问题。随着先进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力度的加大,一批“三高一低”项目将陆续转移出来。对此,能耗、环境容量等不可移动要素将成为这一轮招商引资的又一大瓶颈。

三是产业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培育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限制淘汰一批”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产能过剩,淘汰限制产业将被拒之门外。

如何化解:

1、如何缓解发展空间问题是2010年招商引资工作的焦点和难点,开发区(园区)战略重点应从招商引资转向拓展发展空间,集中人力、精力、财力抓好、抓早、抓落实,为招商引资提供空间支持。

2、制订项目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格“三高一低”项目的准入。同时要引进高端产业、稀释一批能耗和环境容量。

3、认真实施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导向,严格控制限制产业的引进,禁止淘汰类产业的准入。同时,要加大存量企业的提升改造,提高产业的价值链。

三、信息问题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招商引资的竞争,首先是信息的竞争,信息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信息人的竞争,而信息人的信息源主要来自于信息点。

(一)、激活信息人。所谓信息人有二种概念:一种是招商单位或称招商小分队。这是目前柯城区招商引资的重要力量。每个单位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关系源,都有利用人缘、地缘的空间,开拓这些资源,调动积极因素,为招商引资提供信息帮助,是招商小分队的优势。另一种是招商员,分专职招商员和兼职招商员。招商员的招商信息多少,取决于其本人的人脉关系,也就是开拓和整合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水平。

专业招商员的基本要求是“一诚”、“二知”、“三会”。“一诚”就是招商员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即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忠诚;“二知”就是知己知彼,既了解投资主体又熟悉引进主体,即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三会”就是会讲(招商文化)、会写(协议、项目建议书等)、会协调,(在引进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即应对招商引资的水平和能力。为此建议:

1、强化招商素质提升工程,把素质培训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财力上、时间上、人员上提供保障,每年安排1-2期高质量的培训班,不断提高招商队伍素质和水平。

2、定期开展招商信息反馈,交流制度。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3、建立完善招商员评议奖励制度,以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成效显著者给予表彰,激活招商员的积极性。

(二)、布好信息点。招商引资信息就如情报,具有一定的价值性、竞争性和保密性。因此布好信息点至关重要。

1、挂职式

近几年各级政府每年都要选派一批干部双向挂职,为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共谋双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利用这一有效资源为招商引资服务,搜索招商引资信息既简接、又实在。然而就目前挂职情况看,一是时间短;二是经济部门比例少;三是没有明确任务。建议:

(1)、合理定位挂职期限适当延长挂职时间,便于熟悉情况,开展工作,为挂职人员营造宽松的环境,提高工作积极性,可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补助。

(2)、适当增加挂职人数,尤其是提高经济部门挂职的比例;

(3)、明确挂职期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给予考核,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嘉奖。

2、驻点式

驻点式招商就是2009年区委区政府派出驻先进发达地区的专业专职招商机构,特点是目的性强,目标任务明确,人员经费落实;从实践情况看,已初步显现招商效果,下一步建议:

(1)、“招商办”应转换为产业资源对接或者山海协作办形式,更有利驻点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衢州市政府是资源与产业合作办事处)

(2)、加强产业对接,驻点人员要积极开展产业调研,掌握所驻地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布局、优势、特点,以及转移的重点、方向,并提出如何对接的思路,及时向派出单位报告,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区委区政府开展产业对接当好参谋。

(3)、驻点人员要积极开展横向联系,争取所驻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为产业对接转移发挥桥梁作用。

3、聘任式

选择一批愿意为柯城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的,在先进发达地区有一定人脉关系的企业老板(或自然人)经本人同意,区委、区政府可聘任为产业对接联络站站长或产业协作办主任的职务,同时建议做好:

(1)、制定出台聘任办法,明确职务、职责、聘任期限、待遇。

(2)、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信息交流会,及时分析招商引资的形势,制订对策。

4、流动式

主要是以乡镇(街)、部门自已组成的招商引资小分队,这种形式具有灵活、便捷的特点,就是哪里有信息,就往哪里招。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招商小分队的优势,并做好:

(1)、对完成招商工作任务较好的单位,区政府要给予追加一定的招商业务费,确保招商引资活动的正常开展。

(2)、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的理念,对提供招商引资信息源,信息质量高,,并先引进项目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者,除政府的奖励外,各单位也可制订配置奖励政策,给予鼓励。展望2010,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积极应对,2010年就一定能实现新的跨越。

第4篇:当前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杨建华 姜方炳 尹鸽 发布时间: 2009-02-22 08:00 光明日报

当前,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领域: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和谐社会研究、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建设与社会质量研究。

社会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

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研究历来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在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现代化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新的社会利益关系格局也逐步形成。社会变迁及社会结构和利益的分化会不会导致社会不同群体的对立和冲突,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从总体上说,近年来学界关于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研究

一般社会学的理论从古典学者那里开始,一直研究有限的几个基本问题:社会秩序是如何维持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变迁是如何实现的?社会成员如何为其生存和人类再生产获取资源?社会变迁理论就试图研究并确定社会的内部与外部变迁,社会变迁的实体、动力、规律、单元、层面,社会变迁的初始动因、基本前提、一般形式、实际过程、具体途径等。社会变迁理论还试图研究、确定社会变迁的维度,如速度、深度、方向和可控制性,以及能够改变原有制度的外部和内部的变革力量,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联。近几年,学界对这一问题关注较多的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国家和区域发展、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增长收益的分享、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等。一些中青年学者还从新的视角来研究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如从社会分化与整合的角度、非常规行动视域、社会化小生产理论框架建构等研究分析了社会变迁及中国现代化问题。

2、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分层的特有机制

对这一论题的探讨,相关研究在理论取向和解释逻辑上呈现出基于不同学术范式背景的差异。学者李强引入国家政策变量分析它对分层机制的作用,认为影响社会分层的具体机制有三个层次,依次是“基调理论”、“大的政策原则”、落实具体的政策。李路路认为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导致社会阶层结构的变革,由“决定性”转向“交易性”。孙立平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尤其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出现了结构性“断裂”,同时,他还认为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形成成为社会变迁或社会转型过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他学者则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流动的规模、速度和流动机制等方面,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和阶层分化机制并非如此简单。

3、社会中间阶层的崛起、特征与社会功能

社会阶层结构的中间部分即中间阶层是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关于中间阶层的社会学研究几乎都是围绕中间阶层的理论界定、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存在与发展及其构成特征等问题展开的。学者李培林、张翼以收入、职业和教育作为三个基本维度,对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中产阶级规模以及中等收入者的规模进行了测算,并比较了“客观中产”和“认同中产”在社会态度一致性上的差异。但这个所谓中产阶级,学界目前认为并不是一个具有统一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取向的“阶级”。一些学者认为分层研究在对当前中国的现实进行解释时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例如,学者冯仕政就从阶级分析和分层研究两种范式的内在逻辑出发,结合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形势的变迁,回答了为什么要重返阶级分析的问题。

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是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建构,目前还处于翻译引进与研究并重阶段。近几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在费孝通先生倡导的“文化

自觉”思想的引导下,有关建构本土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愈益明显。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坐标里如何挖掘、总结“中国经验”,推进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学研究涉及的重要论题。

1、社会学理论上“中国经验”的挖掘与总结

在学界,“中国经验”最初只是一些文化学者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提出来的。真正把“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则是社会学者致力于社会学本土化的结果。李培林教授先后发表的《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现代性与中国经验》等多篇重要论文,对这个概念的理论特性做了明确界定,对其历史内涵也做了系统阐释,并且通过分析中国经验与东亚现代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探究了中国经验的特殊性与世界现代化规律的普遍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他社会学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特定领域出发,注重挖掘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知识元素。

2、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倡导

本土性是学术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学术科学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场世界性的运动。所谓本土性的价值取向,其实质就是要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通过这种研究,能科学地描述和解释中国的社会现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预测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并能检验、修改、补充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丰富国际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中国社会学者大都坚持认为,从西方导入的社会学要在中国生根、发展,必须要将中国社会文化特征和民族性容纳到社会学里,必须创立与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相吻合的社会学,必须以服务于中国社会及中国社会大众为根本目的。这种价值取向保证了从西方导入的社会学在服务于社会需要中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它通过对社会现实迫切问题的思考或解决,结合到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并围绕中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和实际需要而向前推进。

3、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反思与推进

社会学在中国属于舶来品,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现阶段中国社会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还是通过译介的方式从西方引入,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往往落入西方理论的窠臼,比附现象较为普遍。但综观近几年发表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学方法论研究的前沿已经推进到社会学研究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社会事实”的认知问题、在认识论层面如何正确把握社会学研究实质的问题,以及方法论立场反思等领域。这种推进实际上是通过对目前社会学研究普遍采用的一些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的反思来实现的。归纳起来,在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问题上存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目前中国社会学经验研究普遍采用的问卷调查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这实际上是对自然科学及其研究范式的仿效,忽略了社会过程与自然过程之间的本质差异,因此具有局限性。我们在具体开展这种研究的过程中,确实不能把社会现象研究化约为自然现象研究。第二,深度访谈也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界越来越多地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在收集研究资料的同时展开对访谈对象的言语及其在访谈语境中有意无意地表露的行为的真实意义进行理解的过程。为此,研究者需要暂时搁置自己的知识与立场,通过交谈进入被访者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要随时保持反思性的观察力,以便能够发现并追问与被访谈者相关的问题与事件的真相。第三,我们的社会学研究往往是用西方的理论尺度裁剪中国的具体经验事实,这容易使研究陷入情景误置的陷阱,跳出陷阱的途径之一是寻找适合探索转型逻辑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

和谐社会研究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我国社会学界对和谐社会研究便给予了极大关注,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进行了认真探讨,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社会学者陈光金、吴忠民、周全德等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学围绕着和谐社会的界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和谐社会研究的生长点等论题,展开了广泛研究。

1、对和谐社会内涵及特征的理论界定

学者们认为,社会学界主要是从其内涵和特征两种角度对和谐社会进行理论界定。在内涵界定方面,如今社会学界已达成共识,即社会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人自身关系的和谐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其中人自身关系的和谐是其他两种关系和谐的基础。在特征方面,学者们有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社会结构合理、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公正有序、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完善、生活方式文明化、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和信念等多种提法。从精神实质上看,所有这些提法与中央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相吻合的。

2、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必要性来说,学者们认为,我国社会达到初步小康水平后已进入一个矛盾凸显的高风险期,如何防止拉美陷阱及杜绝苏东危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可能性而论,陆学艺强调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已得到国内学者的普遍认同,政府与公共社会的沟通与协调逐步加强,民主、富强、公正、和谐、自由等价值理念已逐步被融入社会决策主流,和谐社会将逐步从一个理论上的蓝图演变为生活中的现实。

3、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方略

社会学界普遍认为,社会结构的不合理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社会制度改革与社会政策创新的滞后、社会失范和社会价值迷失这三者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问题。对此,李强、陆学艺、周晓虹等学者主张以构造合理社会结构、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创新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作为手段,去化解和消除那些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负面因素。具体地讲,就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调节好收入分配、建构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升弱势群体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机会,等等。

4、和谐社会研究的生长点

学者们认为,由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战略任务和一个历史过程,所以可以肯定,和谐社会研究将会在较长的时间里成为一门“显学”。就目前来看,和谐社会研究的重要生长点包括这样一些方面:社会整合机制研究,社会公正研究,社会管理研究,社会阶层研究,社会流动研究,劳资关系研究,利益协调机制研究,社会组织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社会政策研究,民意表达机制研究,社会基本价值观研究,等等。

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研究

1、社会组织研究

社会组织是相对于国家政权组织与市场经济组织而言的,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利益表达的组织化形式,也是现代公民社会发育成长的重要依托;对其进行恰当的社会定位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诞生了各类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理论和实务研究异常活跃。相关学者除了继续探讨社会组织的性质、作用等问题之外,还针对各类社会组织的定位和功能展开具体研究。学界普遍认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是对国家社会管理的参与,起着在国家与公民之间传承社会政策、反映公民意见和需要的传导机制作用,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各种专业协会,一直是社会组织研究的重要对象。

2、社会政策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政策的概念和应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社会政策“摆脱了被动应付矛盾和问题的阶段,步入了在矛盾凸显的发展阶段而能引致和谐的佳境”,创造了在矛盾凸显中引致和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政策。目前中国的社会政策研究包括应用社会政策研究与社会政策理论研究两大领域。

应用社会政策研究是中国社会政策研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应用社会政策研究关注面更为开阔,分析视角也渐趋多维化。传统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向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教育、医疗、住房等多领域拓展;政策过程、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与经济发展等都成为社会政策分析的重要视角。另外,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社会事业的改革目标和方向也是近两年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其中,核心问题是这些领域是否应当市场化,应当如何理解近年来这些领域出现的种种弊端。目前学界还未形成相对一致的观点,但总体说来,中国社会事业改革的总体方向应当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确保社会公平与分配正义。

社会政策理论研究聚焦于社会政策范式与社会政策性质解释两个方面。关于社会政策的范式,资产建设成为主要的思考方向。关于这一点学界总体说来有两种观点:一是应将社会政策看成一种社会投资行为,注重人力资本投资是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精髓;二是中国需要借鉴国际上资产建设型社会政策理论,以公共援助促进人们尤其是农民及其组织和社区形成并扩大其资产。关于社会政策性质的理论阐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取向:或者从文化和阶层视角进行社会性探讨,或者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进行功能性研究,等等。这些探讨丰富和拓宽了社会政策的理论思考和理论研究的方向。

社会建设与社会质量研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并把一系列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第一次写入中央文件,把社会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其中“一位”,这对中国的社会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目前学界对社会建设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1、社会建设的理论思想

学界在对社会建设的内涵与内容、原则与目的探讨上,普遍认为社会建设是从社会所处的现实发展阶段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的各项建设。其主体由政府、社会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及公民构成,其原则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其目标是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其内容包含了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建构、社会流动机制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阶层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区建设、社会安全体制建设与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等9个方面。

2、社会建设的实践进程

社会建设实践包括多个方面,其中,近年来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发展获得了难得的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中央政府先后实施的一系列支农惠农举措不仅对农村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引起了中国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学界对与新时期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领域如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社会资本、文化传统、乡村治理、村民自治及城乡关系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三大关系上,即城乡关系、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社会质量虽然与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的研究紧密相关,甚至只是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研究的一个方面,但是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社会学界关于社会质量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有学者有所涉足。但是,从研究成果和学界的关注度来说,2004年以前有关社会质量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低迷状态,有所涉及的也大都是经济学界的学者。但是,从2004年开始,社会质量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社会质量的研究更是引人注目。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第5篇:水利工程学科前沿讲座前沿讲座

遥感科学与技术

1.遥感: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泛指通过非接触传感器遥测物体的几何与物理特性,而又不直接接触物体的技术。 2.遥感的特点:①宏观性 ②综合性 ③多波段性 ④多时相性 ⑤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 ⑥快速

3.遥感器:接收从目标中反射或辐射过来的电磁波的装置。其组成:传感器由收集、探测、信号、记录系统组成。

4.遥感平台:搭载遥感器的平台。 5.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遥感试验、遥感信息获取、处理、应用。

6.遥感的分类:按遥感工作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按电磁波分: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按目的分: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地质遥感、海洋遥感、水利遥感。

7.遥感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① 人类及其生存的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灾害频繁、资源耗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遥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环境变化、灾害预报、资源预报)

② 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的需要。 ③ 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的需要:用于国土资

源规划与管理,城市的发展,精准农业,智能化交通等领域。

④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

1、 遥感卫星:⑪气象卫星 :①地轨和高轨卫星

②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信息,减少数据处理③短周期重复观测④ 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⑫陆地卫星(资源卫星) ⑬海洋卫星

2、 遥感在水利中的应用: ① 原理:水体的光谱特性,不同水体的水面特性,

悬浮物的性质和数量、水深和水底特性不同。 ② 在近红外图像上,水体成黑色 ③ 在雷达图像上,水体成黑色

④白天水体为暗色调,夜晚为浅色调

3、 遥感在水利中的应用:

① 在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方面的应用 ② 遥感在旱情监测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③ 水土流失调查与动态监测方面的应用 ④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有效灌溉面积调查 ⑤ 在大型水库区环境容量方面的遥感应用

水利遥感在干旱沙漠区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古河道的变迁、河床及河口、三角洲的演变,大型水库坝址的地质调查,水利工程的前期规划以及水资源水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调查等方面也都有不少的应用。

11、 效益分析

1、洪涝灾害的监测与评估 :①社会效益 ②经济效益

2、在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方面

3、遥感在水利工程的前期规划、大型水库工程的地质调查、环境容量调查

12、遥感在水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遥感应用单位性质和机制问题

2、遥感数据源问题

13、 未来的方向与需求: ① 开展遥感在险情、隐情快速探测方面的实验与研究

② 建立精度较高的基于灾情的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

③ 发展我国自己的地球卫星

⑤ 继续开展大面积快速探测地表土壤前期含水

量并与水文气象等进行洪涝灾害监测 ⑥ 建立快速传输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14、GPS(24卫星)

⑪GPS定义: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点位测量导航技术的一种(①空间部分 ②地面控制部分 ③用户设备部分

GPS信号接收机任务:捕捉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进行处理

GPS的定位基本原理利用测距交汇确定点位 GPS点位的特点:

① 全球地面连续覆盖24颗均匀分布卫星保证地

面任何地点

② 功能多、精度高、操作简单

③ 实地定位速度快,可在1s内完成 ④ 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强 ⑤ 两观测点间不需要通视

14、GIS

① GIS信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图形等介质来表达事件、事物或现象等内容、数量和特征,从而向人们提供的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

信息特征: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共享性 ② 数据:一种未加工的原始资料,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图形等都是数据。

③ 数据是信息表示载体,信息是数据的表示的内容。

④地理信息:关于地理信息实体、现象或关系的本质、特征及其运动状态、规律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 ⑤ 地理数据:各种地理特征、现象和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及关系,周期性特征和时域特征的部分称为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⑥ 地理信息特征:

1、空间分不性

2、属性特征

3、数据量大

4、信息载体多样性

5、时序性

⑦ 信息系统: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

⑧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空间信息系统(整个地球或部分区域的资源,环境在计算机内的缩影)

⑨ GIS发展阶段:

1、起始

2、发展巩固

3、推广应用

4、蓬勃发展

⑩ GIS构成:硬件、计算机、外设、网络设备、GIS平台软件、数据库软件、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分析程序。

⑾、结构:知识维、逻辑维、时间维

⑿、GIS软件平台的功能组成:数据输入模块,图形与属性编辑块,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数据输出与表示模块、用户接口模块 ⒀、5个方面的问题:位置问题、条件问题、变化趋势、模式

11、GIS可以做什么?

管理海量数据、浏览查询、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生成数字地面模型(地形分析、网络分析、路径分析GIS应用构成)

12、空间数据结构类型

A、矢量数据概念(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b、栅格数据

16、GIS的现状:基础空间数据建设部门、市政设施部门、公众服务部门、金融服务部门、社会经济部门、能源部门

水利信息化系统

1、系统组成:信息采集、洪水预报、防洪调度、灾情评估、信息服务、汛情监测、会商信息气象系统

2、防汛系统→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系统

3、技术在水利中的应用:防汛抗旱、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文监测、流域规划、农田水利

4、水资源利用:

① 水资源对生态影响分析

② 地下水流系统化学组成时空变化分析 ③ 高光谱对地下水分析 ④ 降雨后河流蓄水动态分析 ⑤ 水资源污染评估

⑥ 子象元分类用于水质分析 ⑦ 水体演变遥感动态分析 ⑧水政管理

⑨水资源水文地质图 ⑩水资源规划

⑾水资源对人类影响分析

⑿地下水质与土壤及水文化状况分析 ⒀区域水资源综合分析 ⒁水利设施分析

⒂水利制图,水土流失分析

5、水土保持:水评价、流域三维生态景观

6、水环境监测:a、高光谱、光谱分析 b、淹没地理分类 c、变化检测 d、基于专家系统的水资源分类

7、水利工程规划:a、南水北调水利工程规划 b、城市泄洪系统示意图 c、GIS与水利模型集成应用d、水利工程规划评估

远程自动化监控技术

1、设计原则:

①全面规划、分级段结合工程建设逐步设施 ②采用技术先进,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 ③灵活、方便,功能及扩充性强 ④愤青项目的主次

2、基本功能:数据采集、数据通信、管理、系统检测、系统显示、优秀的监控管理系统软件、防雷、抗干扰性功能、监控数据外部接口 水文自动检测系统:

⑪ 、a水情自动采集系统:数据采集、遥测站、中继站和中心站组成超短波通讯水情自动测报系统b流程:

⑫ 水质监测系统:a、设置水质检测站 b、对未实现,自动采集的重要水质参数、人工检测后输入c、建立水质数据库d、建立预测分析模型,水质评价等模型

⑬闸门监控系统功能:a、自动监测上、下游水位及各扇门的开度和运行状态信息b、可实现近地控制、远程测控c、根据设定模型自动监控启闭闸门d、故障传警,越线告警功能 ⑭泵站监控系统

1.“数字都江堰工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①空间化:高精度的定点、定位。②数字化:对信息的数字化以便量化处理。 ③网络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合理利用,实现互操作。

④智能化:应用3S技术和模拟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供决策支持。

⑤可视化:在信息资源的输入、分析过程、输出

等方面实现虚拟现实的仿真。

第6篇:近代化学前沿

有机合成中的生物催化

07级化学三班郑黄涛

背景介绍

近年来生物科学发展迅速,酶科学方面研究颇多,许多人将微生物转化或者酶转化技术应用在有机化学合成中,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中的某些重要反应都已可以用生物转化或是微生物转化替代。尤其随着对单一对映体功能的药物需求量的增长,生物催化也已经用于不对称合成中。

研究对象

生物催化指的是,利用某种酶将有机合成原料(底物)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产物)。在通常的生物体内,酶仅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催化生物新陈代谢中必须的反应,但它的催化作用并不局限于生物自身的物质,同时也能转化外源物质,即催化非天然反应。 相对于传统的有机合成方法,酶催化有以下一些优势:

1、高效率

通常情况下,相比于传统催化剂,酶促反应可以将速率提高108-1010倍,有时甚至高达1014倍,大大超出传统催化剂催化能力[1]。

2、环境友好传统的有机合成催化剂,有些需要强酸强碱高温高压这样的苛刻条件,实现这些条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有些催化剂含有Cd2+、Hg2+等重金属离子,甚至CN-这样的剧毒物质,对环境也是大大的不利。而酶本身来源于生物体系,自然是可以被自然界降解的。

3、温和条件使用,大大避免了副反应

4、酶彼此相容[2]由于各种酶催化条件相似,专一性又强,由此可以采用一锅煮地方法,连续催化多步反应,省去了转移中间体的麻烦。

5、强选择性酶促反应就很强的选择性特别是立体选择性,因此可用于不对称合成。 研究方法

针对各类生物催化反应,改变影响生物转化速率的各个因素,比如微生物种类及培养方法、反应介质、底物结构以及一些物理因素如氧的供应、搅拌系统、搅拌程度和温度等,以研究各种条件下的转化速率。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生物转化领域已经进入了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阶段,在当今有机合成中酶已经占据重要地位[3~5]。

此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就是其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由于生物体对药物手性要求非常高,往往只有一种对映体有药效,另一种无药效甚至有毒性,于是药物的手性合成就显得尤为重要。酶本身源自生物体系,有很强的立体选择性,在此方面自然极其有用。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先锋霉素的生产,当用化学—酶法时,制备步骤有以前的l0步减少到了6步[6]。 水解酶由于对底物要求宽泛,对映选择性高,不需要辅酶因子,最常用于有机物生物转

化,对水解酶的研究最多,应用也最多。[7]

随着化学家对非天然化合物生物转化研究的加深,也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形式与纯度的的酶的商业开发与应用。[8]

研究前景展望

此领域有待开发一套简单的模型以帮助预测一个给定反应的立体化学结果。另外还需要寻找更丰富的可用于生物转化领域的酶,以扩大该领域的应用面。

总之,随着人们对绿色化学的重视,以及对有机产品手性要求的提高,有机合成中生物转化的应用将越来越宽泛,相信它在不久的将来将会体现出不可估量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Menger FM(1993)Acc.Chem. Res. 26:106 Only proteases are exceptions to this rule for obvious reasons. Turner MK (1995)Trends Biotechnol. 13:253 Faber K,Franssen MCR(1993)Trends Biotechnol.11:461 Faber K(1997)Pure Appl. Chem.69:1613 Bruggink, A. In Enzymes in Action, Green Solutions for Chemical Problems,

Eds. ; Zwanem-burg. B., Mikolajcyky, M.; Kielbasinsky, p., Nato Science Seri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 2000 , pp. 449~458. Faber,K.Biotransformations in Organic Chemistry,4th ed.,

Springer-Verlag,Berlin,2O0O.

White JS,White DC(1997)Source Book of Enzymes. CRC Press,Boca Raton

7、

8、

第7篇:前沿讲座

智能控制及其应用

院 - 系: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 业: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年 级: 2011 级 学生姓名: 朱 丹 学 号: 2011204082 任课教师: 杨承志、冯丽辉、万舟

2011年11月

摘要

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工智能、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仿生学、进化计算和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高度综合与集成,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智能控制的主要方法有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与专家系统,为解决那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方法。目前,智能控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军事航空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智能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 专家系统

ABSTRACT

Intelligent automatic control is the advanced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It is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subje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ybernetics, information theory, system theory, bionics,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computer and so on . It is a new edge of the overlapping subject. The main method of intelligent control are following: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 fuzzy control and expert system.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mplex control problem which is difficult to solve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It provides effective theory and method. At present,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services, military aviation, etc, and has a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words: intelligent automatic contro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uzzy control expert system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这对自动控制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促进了智能控制理论在控制技术中的应用,以解决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智能控制不仅包含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系统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内容,而且还从生物学等学科汲取丰富的营养,正在成为自动化领域中最兴旺和发展最迅速的一个分支学科。

一、 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传统的控制方法是建立在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之上的,而智能控制是针对系统的复杂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提出来的。IEEE控制系统协会把智能控制归纳为:智能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模拟人类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一个智能控制系统一般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智能控制具有混合控制特点,系统能以知识表示非数学广义模型和以数学表示的混合控制过程,采用开闭环控制和定性决策及定量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式;

2.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足够的关于人的控制策略、被控对象及环境的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3.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能力,能从系统的功能和整体优化的角度来分析和综合系统,以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 4. 智能控制系统有补偿及自修复能力;

5. 智能控制系统能对复杂系统(如非线性、多变量、时变、环境扰动等)进行有效的全局控制,并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

二、智能控制的主要方法 2.1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是基于模糊推理和模仿人的思维方法,对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对象实施的一种控制,其成功应用的根源在于模糊逻辑本身提供了由专家构造语言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控制策略的一种系统的推理方法,以模糊集合、模糊语言变量与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以先验知识和专家经验为控制规则。其基本思想是用机器模拟人对系统的控制,就是在被控对象的模糊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控制器近似推理等手段,实现系统控制。在实现模糊控制时主要考虑模糊变量的隶属度函数的确定,以及控制规则的制定二者缺一不可。

2.2 专家控制

专家控制是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将人工智能中专家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同自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在未知环境下模仿专家的智能,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专家系统一般由知识库、推理机、解释机制和知识获取系统等组成。知识库用于存储某一领域专家的经验性知识、原理性知识、可行操作与规则等,可通过知识获取系统对原有知识进行修改和扩充。推理机根据系统信息并利用知识库中知识按一定的推理策略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解释机制对找到的知识进行解释,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人机界面。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与组织,按某种策略适时选用恰当的规则进行推理,以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控制。专家控制可以灵活地选取控制率,灵活性高;可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适应对象特性及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好;通过专家规则,系统可以在非线性、大偏差的情况下可靠地工作,鲁棒性强。

2.3 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神经元的活动,利用神经元之间的联结与权值的分布来表示特定的信息,通过不断修正连接的权值进行自我学习,以逼近理论为依据进行神经网络建模,并以直接自校正控制、间接自校正控制、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等方式实现智能控制。随着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模型不断推出,在智能控制领域中,应用最多的是BP网络Hopfield网络等。与传统控制相比,它具有以下重要特性:○1非线性神经元网络在理论上可以充分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2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3并行式分布处理机制;○4数据融合能力。目前神经网络在信号处理、系统辨识和优化、模式识别、故障诊断、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功应用,它对智能控制的发展应用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 智能控制的应用

目前,智能控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军事航空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机械制造

在现代先进制造系统中,需要依赖那些不够完备和不够精确的数据来解决难以或无法预测的情况,人工智能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智能控制随之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它利用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制造过程进行动态环境建模,利用传感器融合技术来进行信息的预处理和综合。利用模糊集合和模糊关系的鲁棒性,将模糊信息集成到闭环控制的外环决策选取机构来选择控制动作。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功能和并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在线的模式识别,处理那些可能是残缺不全的信息。

3.2 智能仪器

随着微电子技术、微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仪器正朝着智能化、系统化、模块化和机电一体的方向发展,微型计算机或微处理机在仪器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仪器的核心组成部件之一。它能够实现信息的记忆、判断、处理、执行以及测控过程的操作、监视和诊断,因而这类仪器被称为”智能仪器”。

3.3 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是一种能够代替人类在非结构化环境下从事危险、复杂劳动的自动化机器,是集机械学、力学、电子学、生物学、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高新技术综合体。机器人研究者们所关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机器人运动的规划与控制。一个规定的任务出台之后,设计人员首先必须作出满足该任务要求的运动规划;然后,规划再由控制来执行,该控制足以使机器人适当地产生所期望的运动。

3.4 智能监控

在许多的工业连续生产线,其生产过程需要监视和控制,以保证高性能和高可靠性。为保持物理参数具有一定的精度确保产品的优质高产,我们已在一些连续生产线或工业装置上采用了有效的智能控制模式。例如,旋转水泥窑的模糊控制、汽车工业的高级模糊逻辑控制、轧钢机的神经控制、工业锅炉的递阶智能控制以及核反器的知识基控制等。

3.5 医疗过程智能控制

从70年代中叶起,专家系统技术就被成功的应用于各种医疗领域。医用智能过程控制的新例子之一就是一个用于控制手术过程中麻醉深度的病人平均动脉血压(MAP)的模糊逻辑控制系统。MAP是衡量麻醉深度的重要参数。在该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时,我们采用模糊关系函数和语言规则。本系统已在许多不同的外科手术中得到成功应用。

四、智能控制的发展前景

智能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军事航空等多个领域,解决了传统控制无法解决的实际控制问题。但是智能控制仍然只处于开创性阶段。就目前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来看,智能控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理论研究,给出智能控制的稳定性、可测性、可控性、鲁棒性定义及准则;○2解决知识获取和优化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动态系统的知识获取和分类; ○3加强各种智能控制方法结合的耦合度; ○4加强学习问题的研究,进而加快收敛速度,提高实时控制能力; ○5融入更多领域知识,拓宽智能控制的范围。

智能控制是一门跨学科、需要多学科提供基础支持的科学,智能控制很难存在普遍、统一的理论体系,因此,建立具有开放性、形式非唯一的集成化智能控制框架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安宁,邱玮炜,戚焐. 智能控制综述[J]. 技术与市场,2010,5(17):10-11. [2] 胡博.智能控制及其应用[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10,1(12). [3] 宋胜利.智能控制技术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4] 习玲丽,王永初.智能控制的发展前景[J]. 国立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2006. [5] 魏峰,胡腾,王晓明.智能控制研究的发展及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7(8).

上一篇:唐宋诗词经典下一篇:农经统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