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共9篇)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篇1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攀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尤其突出,其就业心理问题也更为复杂。文章对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本文所指的贫困大学生特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是来自较偏远的农村家庭,或是由于出现重大事故而造成的经济困难家庭。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攀升,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加上高校的办学体制与社会需求的部分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另一方面,高校的培养体制――并轨制的出台,使得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很大一部分由国家完全供给转向了国家和家庭共同负担模式,这使得部分家庭应学生上学出现了负债想象。据统计,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约占20%的学生属于困难生群体,他们中间有近80%的学生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助学贷款经历或因学费而造成的家庭欠债等现象。这部分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就业心理问题也更为复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不良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焦虑

这是由于心理上受到了来自外部就业环境的压力而引起的心理方面的冲突或挫折,其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等。相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愿望更为强烈,一方面是来源于他(她)们在毕业后就会面临着还贷、还息的经济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来源于心理层面的压力,此种压力大多来自于家庭的期望和自身心理层面的影响,如家庭希望其毕业后尽快能找到一份挣钱的工作,自身也迫切通过积极努力获取工作等。这些过分的心理压力必然会引起某种程度的心理焦虑。

(二)抑郁

抑郁是指在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以情绪低沉、忧郁、沮丧、自责、压抑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状态。就业抑郁心理产生于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往往因为屡屡遭受挫折,不为用人单位认可、接受,导致情绪低落、心情紧张而压抑,抑郁寡欢,意志消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了正常择业。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怨天、怨地、怨父母的悲观失落情绪,缺乏继续作战与战胜困难的勇气。有的甚至会表现为饮食失调,身体消瘦,彻底失去继续参加择业竞争的信心,较长时间陷于择业失败事件的阴影中而难以自拔。就业抑郁心理在贫困大学生中表现较为明显。

(三)冷漠

这种心理是由于在就业应聘中遭遇挫折后的一种消极反映。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这部分学生相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对挫折感更为敏感些,抗挫折的能力较弱一些,在遇到应聘挫折后容易产生冷漠心理。其表现为缺乏自信、对事物缺乏兴趣等。

(四)自卑

这种心理表现为对自己或要应聘的职业岗位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就业招聘中缺乏自信,一遇到在应聘过程中的小挫折就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好或者能力欠缺等。这样会导致他们失去就业的勇气和信心。

(五)幻想

此种心理是指违背客观规律的,不可能实现的,荒谬的想法或希望。由于受到了就业前的应聘挫折,部分贫困生开始产生幻想心理,寄托于有朝一日某个大公司的重要岗位来学校招聘他,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分析自身因素,结合应聘岗位的岗位职责,细致地制定可行的应聘方案。

二、应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第一,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对困难生进行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贫困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他们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和系(院)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媒体、网络等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对困难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对贫困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单独的心理测试,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他们正确面对择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贫困生家庭要给毕业生减压,帮助其缓解就业前不必要的就业压力。

作为贫困生,其就业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压力。与出身于富裕家庭学生相比,一方面他们在物质条件方面欠缺,另一方面在就业过程中也不会具备后者所拥有的社会关系,因此,其就业前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作为贫困家庭,要多关注孩子的就业心理,进行适当的心理减压,对于贫困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贫困大学生应多关注就业市场,较早的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自身应自立自强,在校期间要多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应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明确岗位职责,努力做好大?W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表明,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的学生要比没有做的同学在就业过程中更能积极主动和自信,就业的成功率相对要高。

第四,贫困大学生要学会做好就业前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常见方法有:自我转化法、适度宣泄法、松弛练习法、自我安慰法、理性情绪法等,贫困大学生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锻炼,以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就业前的各种压力。

第五,政府要多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部门应多加强对贫困生就业的援助,建立长期的就业援助机制,形成稳定的就业援助网络,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第六,社会要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公平公正的就业平台。

贫困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其成长应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用人单位在用人问题上应保证公平公正,避免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

总之,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贫困大学生也应多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多加强就业心理方面的调试,保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

作者简介: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篇2

一、贫困生就业难是综合因素形成的结果

具体分析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

1. 社会就业大环境

因为我国高校扩招, 高校毕业生增长迅猛。据统计, 2001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4 万, 2016 年高达770 万。毕业生数量翻了7 倍多。但是就业岗位的增加程度远不如此比例。待就业人员与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 造成了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应届毕业生就业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困难。大学生早已从“天之骄子”退为“大众化劳动力”。贫困生亦是如此。

2. 个人家庭小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和家庭环境密不可分, 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贫困生的家境贫困, 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是有异于富裕家庭的。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受到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贫困生的综合素质较低会导致就业能力较低。贫困生可能自小就受家庭影响而存有些许自卑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信心的缺乏会造成不能利用相关平台去提高素质、锻炼能力。这些诸如社交礼仪、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在招聘的过程中使得贫困毕业生处于劣势。

其次, 贫困生的就业渠道、就业资源非常有限。在当前的社会, 贫困毕业生只有通过自己寻找就业机会, 形成的是社会支持较少, 就业渠道较窄, 就业机会较少的局面。

就业资费也是贫困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业期望也是贫困毕业生寻找工作的一个阻碍。因为家境贫寒, 所以自己会非常努力的去争取好的就业环境、就业待遇, 以期完成父辈们改变生活境况的愿望, 也改变自己比较困苦的生活。如此, 形成的结果是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较高。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贫困生的这种就业期望无疑会更加大就业难度。

贫困生就业虽然有很多劣势, 但也具有一些富裕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没有的优点。例如继承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具有很强的自理能力, 学习刻苦, 自强自立, 有很突出的优秀品质。这些都是被某些用人单位看好的。

二、降低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 政府提供倾向贫困生就业的政策。

政府要对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统一调控, 减少就业歧视, 把一些对贫困大学生不利的就业政策给予取缔。要鼓励贫困毕业生到基层去, 到西部去, 到农村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那么需要政府制定更优惠的政策。比如工作的薪金待遇、合同期满后再就业的优先优惠政策等。有关部门还可以制定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贫困生, 比如对招聘会门票、一些资格考试的报名费进行减免等等。

2. 学校针对性开展就业工作, 提高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

对贫困的大学生要多加关注,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上, 学校应当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让贫困生树立信心, 得到大家的尊重和理解。能力上, 指导他们多参加、多参与各种活动, 担任一些干部职务, 多做一些学生工作。通过工作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

学校还肩负着对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职责。要让贫困大学生学会知恩图报, 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常怀感激之心, 增长本领, 用行动来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他人和社会。

学校还要完善自己的就业体系, 提供适当的、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及服务。让贫困生客观的评价和认识自己, 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要正视现实, 敢于竞争, 但不要好高骛远, 就业期望值过高。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现实先完成就业。

3. 贫困毕业生本人也要做出相应的努力, 提高就业能力。

要克服自卑心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家庭的物质条件匮乏但不能阻挡精神世界的富有。

要自强自立。保持自己生活的勤俭节约作风之外, 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得到一些收入。贫困生在为自己生活甚至学费打工的同时也会深入了解社会, 为以后走入社会打下基础。

要构建自己良好的知识结构。在校期间应当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各种文化课程。同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出真知, 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当前社会上的各种单位招聘, 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很多企业看重学生其他能力例如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团体协作。在考核的时候会注重应聘者的情商和逆境商, 最后看的可能才是智商。

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贫困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 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适应社会需求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树立全新的就业观, 先就业再择业。

总之, 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任重而道远, 需要多方协作。

参考文献

[1]徐先战.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 (11) .

[2]王忠华, 姚佳, 吴济龙.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1) .

[3]欧阳萍.严峻就业新形势下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之我见[J].金田.2014 (12) .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篇3

关键词 贫困生 就业心理 误区 对策

目前高校毕业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在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2285.15万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3%,人数在527万人左右;经济特别困难学生166.1万,占7%。”2012年的大学毕业生有680万,有120万不能及时就业,不能及时就业的学生中,贫困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社会的就业压力使得处于就业弱势群体的贫困大学生更是雪上加霜,他们在面临物质窘迫的同时更是面临着相对更大的精神压力,强大的精神压力是贫困大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从而间接的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社会信用问题,甚至影响社会治安。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以及相关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贫因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折射出了贫困大学生在就业程中存在的心理误区。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我们以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问卷》360份,其中有效问卷331份,调查界定出贫困生约有105人,其中女生63人,男生42人,研究对象的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个专业。结果采用Excel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工具

(1)调查问卷。研究工具为自编的半封闭式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毕业班学生的经济水平及,就业状况、就业心理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比较贫困学生,非贫困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研究贫困生就业,

(2)访谈。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选取了8位贫困生进行访谈 其中男生5人,女生3人 研究对象涉及学院与问卷调查相同,访谈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奋斗目标、压力状况、自我认识等方面。访谈时间为20至30分钟。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首先,贫困大学生相对于非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忧虑更大。调查显示,以感情、家庭及人际关系为主的人生烦恼指数已经远远地落后于就业烦恼。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就业烦恼排在了所有人生烦恼的首位,约占68.29%的比例。而就忧虑程度而言,经济状况欠佳的农村籍学生以70.84%的比例高出城市籍学生将近5个百分点。

其次,经济困难使得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目的性更强。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使得大学生就业有着极强的目的性,这一点在贫困大学生中尤为突出。相对于非贫困大学生来讲,贫困大学生身上担负着更多的家庭使命,他们的家庭对他们的期望是动力,但同时更是压力,处理得好就会成为成功的催化剂,而处理不好就是一座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在这种压力之下,贫困大学生在技能的学习中往往会付出的努力更多,他们凭借所付出的努力更是希望有一个好的未来,相对非贫困生来讲,他们会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找到回报优厚的工作。因此,这造成了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对就业地域和待遇看得较重,倾向于选择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和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的单位(见表1),结合表2 可进一步发现贫困生愿意去落后地区 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的较少。

调查发现,在升学与就业、就业与创业两者间,贫困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和创业的人数很少,大多选择直接就业(见表3、4)

再次,经济困难造成贫困大学生信心缺失。在以往的研究中,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对于自己贫困背景不是很在意,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改变现状,但是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介意自己贫困背景的大学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有36.8%的贫困大学生更希望自己是非贫困,认为家庭经济状况越好衍生出来的就业机会就越多,今后的发展和家庭经济状况成正比。17.3%的贫困大学生对“就业中条件好就业更强”、“就业好坏与家境有关”持认可态度。在选择影响就业因素时,约62%的贫困大学生认为经济因素造成不能就业。持此类观点人数比例的上升说明,家庭经济背景已经成为部分学生在就业中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疏通,将会使贫困大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从而导致还没开始就业就已经输在了心理的起跑线上。

最后,社会的不规范造成贫困生竞争意识的错位。严峻的就业形势严重的打击了部分贫困大学生积极的就业态度,加上社会上一些就业的不正之风更是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部分贫困大学生放弃了正规的就业渠道,选择走捷径。具体表现就是尽自己和家庭的一切可能找门路,拉关系,甚至为此上当受骗者也不乏其数。在走访已签约的贫困大学生中,有53.7%的人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父母、亲戚朋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表5显示,41.7%贫困生认为在就业中社会关系最重要,访谈中也有多人提及单位在录用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即使有较强的个人能力也会因为社会关系的缺乏而丧失机会。

2.原因分析

首先,相对于非贫困生来讲,贫困生思想压力过大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一是家庭物质条件的缺乏。相对于非贫困大学生而言,贫困大学生要面临更多因物质缺乏而带来的困难,这种无法一时改变的窘境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心理脆弱的学生很难走出这个阴影;二是封闭的自我空间。贫困大学生的自我封闭源自自尊心,而这种主观的自尊的建立又源自于物质缺乏的自卑心理,在这种双重心理的作用下,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不断地打折扣,也导致了贫困生对于外界信息了解有限。调查数据显示,贫困生对基本就业程序很熟悉或是了解的占被调查者的48%,比非贫困学生的59%要低出11个百分点。

其次,相对于非贫困生来讲,贫困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制约因素较复杂,主要受到以下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是家庭成员的影响。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肩负着更多的家庭责任,毕业之后的贫困大学生回报家庭的责任在家庭成员的期望当中变得尤其重要,这就使得贫困大学生找一份能够有能力回报家庭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热烈的期望也值得理解,抛开传统的“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思想成分来讲,很多贫困大学生的学费来源是贷款和父母借债。被调查者都迫切希望通过就业还清欠款。这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二是个人虚荣心及地区经济不平衡所致。如有些贫困大学生好不容易才从欠发达地区考出来,从思想当中就没有回去的打算,还认为自己是草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应该去发达的地方找个体面的工作。

再次,贫困生竞争意识错位的原因主要出自三个方面:一是弱者情结。“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对源自家庭的暂时性贫困缺乏正确的认识,把自己摆在一个等待救助的弱者位置,还没有树立起敢于竞争和公平竞争的意识。”在访谈中,当问及人际交往对象时,大部分的贫困生都以原来的朋友为主,大学内交往的朋友较少;二是急于求成。贫困毕业生普遍急于找到一份工作,想尽快结束贫困生涯.

三、结论与对策

透视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我们发现,以往“知识改变命运”的主流观点正在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挑战,特别是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讲,但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又并非纯粹的经济问题,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心理上的困扰,方法和技能上的匮乏,职业选择的矛盾和道德诚信的问题等,既有个人方面的因素,又有社会、学校和家庭方面的原因。

(一)作为个体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贫困大学生要不断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是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得以增强,不要刚毕业就有很多不符合实际的就业想法,这一点在大学期间就应该得到锻炼。除了学好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要尽可能的多掌握些与今后就业有益的知识和技能,不要放弃任何能够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机会,这样才能为今后就业打牢基础。

(二)学校要加强就业观念的教育

就业未动,理念先行。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直接影响着其就业心理,因此,高校应将就业观教育摆在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首位。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一是主动的、积极进取的就业竞争观。消除自卑心理和等、靠、要、思想。 二是脚踏实地的敬岗爱业观。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抛弃虚荣浮躁思想。三是科学的职业选择观 妥善处理好个人与家庭、社会、待遇与发展、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三)加强就业阶段的心理干预

贫困大学生是心理障碍高发人群,就业阶段又是其心理问题高发时期,因此,加强就业阶段的心理干预对贫困大学生而言十分必要。高校应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心理困扰的表现和原因,针对不同类型,如焦虑型、抑郁型和虚荣型等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拟定相对应的辅导计划。二是提高贫困大学生参与就业心理辅导的主动性,增强心理辅导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三是帮助贫困大学生掌握积极的心理自卫方法,正确认识求职挫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掌握基本的自我调节方法,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力。四是心理辅导。思想教育与职业指导的有机结合,丰富心理辅导的内容和方式,以提高其吸引力、感染力、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五是加强对辅导结果的反馈追踪。根据贫困大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调整辅导方式和方法,尽可能地给予关注。

(四)政府和学校有责任帮助贫困大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地落实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充分的考虑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的建立贫困生就业渠道;其次,作为高校应该从市场和信息两个方面着手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在有形的人才市场中,高校应该积极地和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实时的进行供需形势沟通,形成定制需求和定向培养的双向就业机制。同时积极有效的建立就业供需信息收集、处理、发布和交流系统,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牵针引线。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 我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研究[D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dd9b830e79563c1ec5da7121.html

[2]张艳.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分析[J].民营科技,2010,9:69.

[3]苏伟,杨红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理论探索,2012(02)

[4]徐惠红,沈枞枞.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5)

[5]徐静英.河北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

作者简介:

郝红霞(1970.7- ),女,汉族,河北深泽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车玉芬(1970.9- ),女,汉族,河北威县人,硕士,邢台现代职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徐建平(1982.12- ),男,汉族,河北任县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

2012年度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河北省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分析及调适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1329。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篇4

点亮一盏心灯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打开搜索引擎google,在大约15000项“心理高压人群”查询结果中,有一半以上关于大学生:“大学生:新的心理高压人群”、“三成大学生郁闷”,“毕业生成高压人群”等,而在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中则以就业压力最为突出。

一、近年来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我国人事用工制度以及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从“统包统分”过渡并转型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工作年限延长,使社会接受毕业生的力度大大减少,军队裁军和每年正常转业退伍军人的安置等,也给毕业生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

自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迎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高峰。官方数据称2011年大学毕业生数量达到660万余人,毕业生人数与岗位相比显然供大于求,待就业人数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取向、不同性别的就业趋势差异日益明显。这些新形势对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讲,既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负担。而近些年我国出现的高等教育严重滞后、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则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信心不足,心理负担加剧。

二、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一)虚荣心理

随着高校大范围的扩招,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的光环退失殆尽,但其“高级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却始终未改。“面子”比“票子”重要的观点不在少数。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充满优越感,自以为学识渊博,是一个“人才”,不肯从基层做起,到头来往往是“眼高手低”。虚荣心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二)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对全国近百所高校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三)怯懦心理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因为就读的学校不是名牌、所学的专业不热门或自身的条件不够优秀等原因,自觉处处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推荐自己的勇气,不争取就业机会。过度的自卑会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在用人单位的招聘者面前畏首畏尾,过分紧张,不能适当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往往因此错失就业机会。

(四)承受力差

2012年,华师武汉传媒学院校通讯社对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华师武汉传媒学院等13所武汉高校进行了一项网上问卷调查,调查表明,超六成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少独生子女似一碰即碎的“瓷娃娃”。66%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挫折时都向父母以及身边的朋友求助,仅有34%的学生选择自己想办法解决。较差的心理承受力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难以处理所面临的不顺与挫折,进

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控对策

(一)调整就业期望值,建构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谋求理想的职业就必须认清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当前,高校急剧扩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方向,充分了解自己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从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个性、能力以及家庭情况等出发定位职业期望值,在职业定位基础上建构正确的择业观。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求闲、怕苦、虚荣、功利、攀比等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他们的职业选择与发展。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加强择业观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发扬传统的艰苦创业精神,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二)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为顺利就业打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三)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就业的竞争力。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学校应努力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了解,从而提高自己各项能力。大学生活一开始,就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标。利用课余时间,拓宽知识面,培养能力。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触,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升就业能力。

(四)进行就业心理疏导,增强就业心理承受力。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出现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与毕业生的认识水平、社会阅历、心理承受能力等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除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客观现实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

浅析贫困大学生生存问题及对策 篇5

摘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以来,教育收费越来越高,大学生心理、教育质量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大学生群体中贫困大学生成了这几大问题的集中承受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巨大的生存压力?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怎么来面对及解决这个问题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工作重点。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大学生存

贫困大学生所面临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基数大。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其中,农村贫困大学生又占贫困生总数的90%以上。经济困难生占在校生的比例比我国贫困人口10%的比例数还要高,可以看出大学里的扶贫任务比农村的还要重,因为扶贫对象是大学生。

二、贫困大学生上学难,费用大问题。

从学费上看,据统计,中国大学生的年平均学费是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那么一年的总消费在一万一千元上下,四年的消费就是45000元。81.0%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2%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达79.8%。从大学生日常消费来看,据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布的全国九省一市3000名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中所述,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费平均每月只有约250元。在大城市,这250元只能满足学生们的吃饭等基本需求,还有约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而贫困生周围的同学平均在576元左右,是贫困生这项支出的两倍多。对于高档手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更是遥远的奢求。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巨大。

北京青基会的调查表明,在北京的高校中,经济上的贫困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贫困,与周围那些吃穿无忧的同学相比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自卑。对于战胜生活贫困他们缺乏信心和勇气,转而产生了对国家社会学校资助的依赖心理。农村贫困大学生大多数思想单

一.见识较少,认知比较狭隘。这造成他们自尊心很强,在交往面前渴望交往又担心暴漏自己缺点,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人际交往上的恐惧和封闭心理。经济上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四处奔波,打工、勤工俭学,然而这又直接挤占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和学习障碍。受教育条件和个人特长单一的限制,他们在集体舞台上表演的空间很少,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他们集体意识淡薄,凡事以个人兴趣为中心,自我意识明显。

四、贫困大学生就业难。

据调查,43.84%的贫困生偶尔参加校内勤工俭学,34.25%的人是有就参加,没有就不参加,仅有8.22%选择的是总是参加从未中断过,从不参加的占到13.7%,这说明在高校中勤工俭学的机会很少。既然勤工俭学机会少,他们就会寻找外面兼职,以解经济贫困之忧。然而现实是校外兼职的机会少,成本高、风险大,并且与专业基本无关,大部分是一些促销、家教之类的工作。

在贫困大学生眼里就业比普通学生更为重要,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偿还学费或者助学贷款,面临的是必须及早承担家庭经济负担的重担,面临的是自己在城市里迅速扎根立足的生存压力。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比普通学生要高。调查显示,对于将来的就业单位,80.83%的人希望在将来能到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10.9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只有6.85%的人选择建设新农村。即便如今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大学生也没有放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以及软弱的经济实力,致使他们在“公平”的应试初始就处于劣势,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的就业期望值相互矛盾,导致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两难境地,使他们的就业更加困难。

造成贫困大学生生存现状的原因

1、家庭原因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家庭。40%的贫困学生家庭年收入在 3000 元以下。绝大多数贫困学生的家庭收入在全国农村平均家庭年收入线以下。贫困生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为父母打工及种田收入,这些低附加值的收入是极其微薄的。他们父母的知识水平大多是初中或更低且缺少培训机会,这样他们父母改变家庭收入的机会将会更少。长期以来国家重东部轻中西,重工轻农,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中西部严酷的自然条件,以及国家在扶贫政策中不当等原因都加剧或造成了家庭贫困,而家庭的贫困就成了他们贫困的最主要原因。

2、政府原因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政府不顾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不顾高校教育承受能力大肆盲目扩招,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又是初期的少,08年教育投入占GDP总量3.48% 仍未达到4%目标,中国实际公共教育投入仅占GDP的百分之二点四,低于印度的百分之二点七,相当于美国的一半。教育投入经费有限就使得学费从“免费午餐”到计划招收的大学生基本实行公费培养,再到1996年上涨到2000元,高等教育收费不断大幅度攀升。

在就业上面,政府引导不够,力度缺乏。在大学生自主就业上面政府具体支持不够,政府虽然口头上承诺要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在优惠贷款、创业培训、政策宣传、税费减免等具体细节政策上面都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而对于贫困大学生创业方面政府真正的支持政策更是少之又少。政府虽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但是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基层的那点收入对于还贷是微不足道的,对于早日脱贫更是杯水车薪,再者对于从农村出来的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梦想就是在城市打拼,而不是回农村,这是他们心理上不能接受的。在考公务员方面,背景人脉资源比任何时候都要重要,即使笔试中通过面试中仍然可能被种种理由刷掉,考公务员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要难得多。

3、高校原因

学校对大学生有了勤工俭学、助学金等资助,但是资助方式不恰当,过分宣传,没有充分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这加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学校现行的就业指导方式单一,就业渠道狭窄,没有针对贫困生专门的就业指导,没有使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帮助贫困生就业。

在贫困生教育方面,学校并又有充分跟贫困生进行有效交流,更缺乏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这导致近年来贫困生自杀、犯罪等社会问题比比皆是。另外高校乱收费、高收费也是造成贫困生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4、社会原因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进程中,旧的社会规范受到各种冲击而逐渐瓦解,新的社会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法制道德意识还不强,社会上出现了极强的功利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上存在的政治意识弱化、缺乏诚信和责任感淡薄等问题。而这些影响无疑对贫困大学生更为深刻,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在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里,贫困大学生更是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扭曲。

贫困大学生生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1、国家方面

国家应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贫力度,加大扶贫投入资金,改变以往只输血不造血的扶贫政策,不做表面文章。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为农民开拓就业市场,对农产品价格予以扶持,使贫困生家庭真正脱贫,为贫困生上学创造坚强后盾,解除他们后顾之忧。

在就业方面,国家应该为贫困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在就业培训、企业招聘、政策宣传等方面进行政策指导,缓解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税费优惠政策,使得部分有能力有条件的贫困大学生也能通过自主创业走向富裕之路。

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降低高校学费,坚决打击制止高校高收费,乱收费现象。在对贫困生助学贷款方面,应该出台更加宽松的政策,坚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国家可以放宽助学贷款的金额及期限,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费压力,使他们更加集中地投入到学习

中来。在学费收取方面可以适当降低贫困家庭学生的收费标准,可以根据地区贫富差异设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但是要设立严格的贫困审查标准,防止部分非贫困家庭钻空子。

另外国家应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步伐,这是影响所有农村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原因,国家也应该加大对社会企业等单位的宣传加强企业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认同感、降低对他们的就业歧视等、2、高校方面

大学应该在贫困大学生心理方面加大辅导力度,最大限度的防止出现因贫困自杀、因贫困犯罪等令人痛心的现象。在对贫困大学生自助时尽量照顾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理,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丰富他们的心灵,使他们不在封闭自己,不再自卑。

在就业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减免学费和贷款的方式鼓励贫困大学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学校可与社会团体和企业联合,建立订单式培养的就业模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发挥他们的特长,弥补他们的不足,以使他们在就业时能够和普通同学没有差距,并可以发挥自己来自落后地区能吃苦的优点,顺利实现就业。在就业指导方面更家有针对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而不是泛泛空谈就业指导。

3、家庭方面

贫困大学生家庭中,父母应该加强自己的就业技能,努力学习科技知识,靠科技致富,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坚实后盾。贫困生的帽子也是因为父母的贫困,而不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另外家长尽量不要给贫困生过高的期望,这样会加大他们的心理负担。贫困生的家庭中,家庭代沟可能比一般家庭要严重,因为贫困生所接触的外界事物远比其父母要多,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和其父母有很大不同,因此双方要多理解宽容,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幸福不但是靠钱累积起来的,没钱但是相互支持理解同样可以幸福。

4、贫困大学生自身方面

贫困生应该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不能养成“等、要、靠”的习惯,通过努力实现就学和就业。贫困大学生上学期间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增加就业资本,提高自己综合能力,而不是像部分大学生那样昏昏度日。

贫困生要改变就业观念,创新就业方式,不能单一的依靠学校和招聘会,要学会利用人才市场、网上招聘等新型的就业媒体,拓宽就业渠道。选择自主创业、基层就业、民企就业等方式就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大学生也应该降低就业期望值而不是一味的盯着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也不单单选择沿海大城市,应该把眼光放宽一些,改变精英教育阶段就业的观念,择业时应当从自身的条件出发, 摆正心态, 合理定位, 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到基层单位、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观念。

参考资料

1、李建英、王晓翌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研究

2、卢秉繁高校农村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刍议

3、张敏生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浅析

4、佚名中国农村贫困大学生上学难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论文 篇6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出现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多年来,相关部门和各高校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和扶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贫困大学生就业情况没有得到改善,所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率对推进高校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观念;就业态度

高等教育是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的就业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贫困生作为高校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他们的就业情况不仅关系着千万个家庭,还关系着高校与教育的使命和社会的稳定、国家的未来。“不能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是教育部多次向中央直属高校和地方政府下达的命令,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因此,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篇7

由表1发现, 我院贫困生人数有逐年增多的迹象, 进而对我院2008级护理系贫困新生做了一个心理状况的调查, 共发出调查表225份, 收回有效调查表225份, 据此对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汇总, 结果见表2。

调查表明, 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贫困大学生不仅经济困难, 而且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 要建设和谐校园、培养高素质人才, 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中心工作。

1 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1 家庭因素

1.1.1 家庭经济困难

经济困难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父母的辛劳使他们充满内疚, 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想法使他们倍感压力, 学习的同时需要打工筹集学习、生活费用这些都折磨着他们的身心, 与同学之间的经济差距、无法依靠父母的经济资助来提高自身能力和获取就业的机会等导致他们心理失衡。

1.1.2 家庭教育失当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贫困大学生的父母一心期望子女改变贫困命运, 只重视对子女的文化教育, 忽略了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他们一般所受教育程度较低, 教育方式多简单粗暴, 忽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在子女考入大学后认为他们此时只需要提供经济支持, 而忽略了对子女心理的进一步关心, 在子女遇到心理问题时不能给予足够的家庭支持。

1.2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是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一些学校催缴学生欠费的方式不当, 甚至很直接地给学生戴上一顶“贫困生”的帽子, 使学生情感受到伤害。大学校园内出现的“小资文化”使贫困大学生边缘化, 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被其他同学歧视或被无端猜疑使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备受煎熬。贫困大学生勤奋好学, 学习成绩一直是他们的骄傲, 学业的压力已成为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 各级、各类学校长期以来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1.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贫困大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催化剂。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使学生之间的消费层次悬殊, 这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社会在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过程中存在一些缺乏关爱的地方, 如张榜公布贫困大学生名单或在会场当众让贫困大学生上台领受捐赠, 这些做法使贫困大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就业制度的改革及高校扩招使得目前就业竞争空前激烈, 使贫困大学生自入学起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1.4 个人因素

部分贫困大学生自身性格的缺陷也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人格缺陷如多疑、自卑、不善表达感情等。在中学阶段, 在应试教育的“高考大棒”指挥下, 他们整天埋头读书, 这种人格缺陷被隐藏, 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这些缺陷马上凸显出来, 使他们无法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 在面对贫困时易形成错误认知, 如把贫困当成耻辱, 羞于承认贫困, 既不愿接受资助, 又不愿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现状, 从而产生心理行为的偏差。

2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2.1 自卑心理

经济水平和个人能力差异导致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 并且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因而终日忧虑不安甚至自暴自弃, 产生退缩行为。

2.2 人际关系不良

由于性格方面的缺陷造成对贫困的错误认知, 使贫困大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 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不与同学交流, 回避与教师的沟通, 将自己隔离于同学和学校之外, 人际关系淡漠。

2.3 怀疑、敌对心理

这主要表现为部分贫困大学生总是认为他人不怀好意, 时刻提防着他人, 甚至对他人怀有敌意, 情绪激动时易与他人发生争吵、打架等冲突, 严重时甚至会酿成校园恶性事件。

2.4 偏执心理

贫困大学生中有些人自以为是, 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 拒绝接受他人善意的劝告, “不撞南墙不回头”。

2.5 抑郁心理

家庭贫困、学业和就业的多重压力使贫困大学生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 学习兴趣明显减退, 自我评价降低, 严重者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3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消除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方法,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讲座、心理沙龙,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等方式, 对所有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使他们了解心理发育的特点,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 这也有益于贫困大学生在面对不良刺激时能有效解决心理问题, 妥善疏泄各种负性情绪和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 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并防止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3.2 积极开展心理普查和早期干预

3.2.1 开展心理普查活动

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应该通过SCL-9 (临床心理状况自测量表) 和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及个性特征的普查, 建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筛选出高危人群, 跟踪分析, 同时一定要注意严格保密。

3.2.2 加强预报制度的建设

筛选出的高危人群应及时通报给学校的有关部门, 特别是学生所在的系 (部) 领导和辅导员 (班主任) , 要求他们随时关注这些学生的日常表现,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给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 以便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3.2.3 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

首先要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出现心理问题时, 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以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避免心理问题加重。心理咨询可采取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个体咨询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得到详细的指导和信息保密。团体咨询可促进贫困大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获得情感支持, 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网络咨询可以给一部分不敢或不愿当面咨询的贫困大学生一个倾诉的机会, 使他们宣泄不良情绪, 同时避免了在前两种咨询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紧张感, 更容易发掘并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潜在的问题。

3.2.4 防止精神疾病的漏诊

一旦发现贫困大学生有严重的心理危机或怀疑是患精神疾病者, 应及时与精神病专科医院联系, 请精神病专家协同诊断, 以免误诊、漏诊事故的发生, 同时免费或低价为他们提供科学的治疗, 以防自杀、自伤或者伤人事件的出现。

3.3 营造健康的校园及社会环境

3.3.1 重视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

高校应努力营造一个“比学习、比奉献、比创造”的良好校园环境, 帮助学生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观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 促进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互相帮助, 使贫困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和坦然面对贫困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缓解自卑情绪, 树立自信。

3.3.2 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应体现人文关怀

不仅高校, 整个社会都要关注贫困大学生, 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 关心和帮助他们。目前, 全国高校已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困难, 但每一所学校仍应大力挖掘社会资源, 使受惠面更广,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体现人文关怀, 避免炒作、张榜公布, 避免贫困大学生当众受赠, 切实维护贫困大学生的自尊。

3.3.3 社会就业政策应向贫困大学生有所倾斜

贫困大学生承载着改变家庭命运的使命, 他们的顺利就业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不能否认的是, 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 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 这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大学生多半求职无门, 因此社会就业改策应向贫困大学生倾斜, 一可通过组织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贫困大学生;三鼓励并奖励他们到急需人才的西部和广大农村就业, 使他们学有所用;四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 为他们提供创业的机会和资金, 鼓励自主创业。

3.4 寻求最广泛的社会支持

贫困大学生维持心理健康不仅需要同学、学校、社会的帮助, 家庭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成长过程中, 父母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的家庭氛围, 既不能过度地呵护孩子, 也不能过分严厉要求, 除努力满足孩子生活上的需求外, 还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 尽可能地减少来自家庭的压力。

3.5 改善贫困大学生的性格缺陷

应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展现自身的能力, 获取他人的支持, 树立自信, 同时学习他人的社交技巧和应对方法, 完善自身性格。

总之, 面对日益增多的贫困大学生, 维持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只有搞好这项工作, 高校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在未来国际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能勇于面对的有用人才。

摘要:贫困大学生日益增多, 其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甚至发生危害校园安全的恶性事件, 这使得维持他们的心理健康工作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对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究, 并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普查和早期干预、营造健康的校园及社会环境、寻求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完善自身性格等方面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篇8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里,高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他们及其所在的家庭都是政府与社会需密切关注的弱势群体。关注高职贫困生就业,是政府、社会扶贫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的必然要求,更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意义。为了了解高职贫困生就业现状,以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和就业指导工作,本课题组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毕业生中的部分贫困生以及非贫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一所公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有在校生7000余人。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高职毕业生200名,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8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97.98%。贫困生98名,非贫困生96名。本问卷采用自编《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为保证结果真实可靠,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答卷。调查问卷写明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填写答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就业意向、就业期望、就业成本支出等方面。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高职贫困生的就业意向方面

在高职贫困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中,有96.6%的贫困生选择就业,高于非贫困生的83.3%;而选择继续深造的贫困生比例为1.7%,略低于非贫困生的5%,说明高职贫困生就业意愿强烈;而在自主创业方面,贫困生比例为0%,低于非贫困生的5%。贫困生家庭经济拮据,他们比普通学生更迫切地想参加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早日摆脱贫困的束缚。若选择继续深造,则需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这些无疑令高职贫困生望而却步。

(二)高职贫困生的就业期望方面

对于工作收入,高职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存在一定差异。希望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贫困生比例为25.8%,而非贫困生为37.3%;希望月收入2500—3000元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差不大;而希望月收入在2000—2500元的贫困生比例为27.1%,高于非贫困生的18.9%。说明在工资收入方面,高职贫困生的要求比非贫困生低。这与他们想尽快找到工作,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心理有一定关系。在用人单位性质上,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贫困生比例分别是42.4%和47.5%,而非贫困生则分别是20%和48.3%;另有6.8%的贫困生选择了外资、合资企业,非贫困生则无人选择此项。而选择民营企业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比例分别是3.4%和10%。可见,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的职业。在选择工作地点上,高职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不大。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选择在东部城市就业,而不是走向乡镇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大多数贫困生都肩负着各自家庭脱贫致富、光宗耀祖的使命。因此,在择业上,他们更加关注那些体面、稳定且收入高的工作,而忽略了自身的条件及客观环境的制约。来自家庭的压力以及贫困生自身就业观念的滞后势必会导致了他们在就业道路上错失良机。

(三)高职贫困生的就业信心方面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67.8%高职贫困生树立了“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体现了他们在就业心态上积极务实的一面;也有一部分贫困生表现得“焦虑和茫然失措”(10.2%);而只有5.1%的贫困生认为他们已“准备充分,应付自如”,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缺乏信心。此外, 70.3%的贫困生认为他们的就业压力来自于“缺乏专业技能和相关经验”,高于非贫困生的56.7%,说明贫困生对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但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其就业信心略显不足;与此同时,在“学历低”的选项上,两组人群的选择差异不大,约1/3的高职学生认为高职学历低,不利于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另外,30.6%的贫困生认为家庭条件差,缺乏社会关系也对自身的成功就业有一定的影响,高于非贫困生的20%。

(四)高职贫困生的就业费用支出方面

调查反映出高职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水平较非贫困生的低很多。18.6%的贫困生月生活费低于400元;59.3%的贫困生的生活费在400-800元之间。在就业花费是否能承受的调查中,15.3%的贫困生认为“难以承受”;62.7%的贫困生选择“放弃一些不必要的费用”;16.9%的贫困生认为“勉强可以承受”;仅5.1%的贫困生认为支付就业费用的问题不大。现如今毕业生的就业费用节节攀升,服装费、资料费、培训费、交通食宿费等各种花费往往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令本就经济拮据的贫困生对求职望而生畏。这就限制了贫困生的求职范围,减少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高职院校促进贫困生就业的对策

(一)引导高职贫困生明确自身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现如今就业市场上人才供需矛盾激化,就业难问题将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培养的往往是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工作的人才,那些涉及各行各业的基层岗位就成了高职毕业生最主要的归宿。但是,高职贫困生往往受到传统的思维的影响,盲目追求城市生活和高薪体面的工作,不愿意下基层、回家乡和选择艰苦行业。这种片面的就业观只会让他们与工作机会失之交臂。因此,要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高职院校首先要帮助他们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明确自身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各种途径来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如班主任或辅导员个别谈话辅导、开设就业指导课讲解就业形势、举办优秀的贫困毕业生座谈会等等,引导他们放眼未来,改变非大城市、非高工资不去的片面观念,使自己的追求尽可能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二)加强高职贫困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应将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作为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突破口,系统全面地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需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日常的心理辅导,及时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排解负面情绪,以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今后的挑战。

(三)帮助高职贫困生做好职业规划,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高职贫困生往往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认识不清,加之对职业世界缺乏认知、基本技能不足、心理脆弱,一旦求职受挫就容易失去信心和勇气,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要以全程化的思维来指导贫困生,重视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始业开始,高校就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知识讲座、就业咨询、就业经验交流、座谈等形式,帮助贫困生确立职业理想,提高职业素质,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多次就业,逐步到位的职业发展意识,找到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在加强贫困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对贫困生这一群体予以特别的关注与关爱。在贫困生求职过程中有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为他们提供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求职面试技巧、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指导。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专业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与就业困难的贫困生进行一对一结对,全程关注他们的求职就业。另外,针对求职经费困难的贫困生,有条件的学校可考虑对他们提供就业资助,如发放就业补贴、奖励资料复印费等等。

(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高职贫困生就业帮扶计划

在帮助贫困生就业的问题上,高职院校需大力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一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他们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可以拓展一批用人单位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以接纳贫困生参加寒暑假和毕业实习;也可以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与学校建立“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发挥社会媒体宣传作用,让社会了解贫困生的需要,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如浙江省教育厅每年都会联合《钱江晚报》开展“百名优秀贫困毕业生就业推荐活动”来宣传优秀贫困毕业生的事迹,方便用人单位甄选聘用。三是提倡企业、社会团体等与学校建立贫困生的帮扶体系,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动员事业有成的校友发动社会人士帮助推荐贫困生就业。

注:本文系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科研立项

项目“高职贫困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9

1、专业技能不过硬

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有许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或技能操作不熟练而被企业淘汰。比如,有的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对专业知识一问三不知。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发出“这些学生上学时候都干吗了”的感慨。所有人力资源经理都表示不会录用专业技能差的求职大学生,企业不会培训他们应该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就业观念有待调整

大学生求职目标容易锁定大企业、好企业。所以被访谈企业中的知名企业可以“优中选优”的挑选人才,而一些小企业“望才兴叹”,招不来急需人才。85%的人力资源经理指出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锻炼。如一家大型企业,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北京生源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外地工作,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又希望能够留在北京。同时,部分人力资源经理指出大学生缺乏踏实作风,频繁跳槽,这给他们留下不好印象,影响他们对大学生的招聘录用。

3、沟通能力和自信心不足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尤其是专科生,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本来就信心不足,害怕遭到拒绝,在竞聘时特别是和本科生同场竞争情况下,专科学生往往自信心不足,不能放松,不敢理直气壮,说话没底气、怯场。根据我们对30家企业对求职大学生学历起点要求的统计: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3%、28%、51%、18%、0%。

4、缺乏团队意识

部分大学生过分崇尚“个人奋斗”,缺少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不能很好地融入公司之中。主要表现为行为取向功利化、缺乏合作意识。日常活动中以个人目标为中心,处处想着个人怎样获取更多的实惠,功利化取向明显。而合作意识淡化,对集体的事情和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在这方面与具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者形成明显反差。

三、企业的用人偏好

虽然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种种问题及不足之处,但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大多数人力资源经理认为:大学生虽然缺乏经验,但充满朝气活力、观察力敏锐、富有创新精神。大学生这些特质尤其成为时尚、设计方面公司招录员工的标准。例如某家网络公司,我们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该公司急需具有创新思维的青年人来捕获信息。也有一些中老年员工过多的企业部门需要新鲜血液,例如某大型金融国企的行政管理部门,该部门以中老年员工为主,对于新型管理理念不能够充分掌握,所以就需要招收相当比例的具有管理学背景的年轻人。

同时,根据对访谈记录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在企业的用人方面,人力资源经理有以下四种明显的偏好:

第一,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100%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参加过志愿活动、村官经历、专业实践等活动的大学生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用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学生。

第二,看重工作经验。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缺少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来说,一些企业往往不考虑他们,招聘时明确规定了相关工作经历年限。如某家金融公司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但没有裁员,反而吸收大型金融公司因金融危机裁减的资深员工。该公司2009年的招聘中,就明文规定“要求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这样的条件。

第三,追求名校毕业生。90%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简历筛选过程中,资质相同条件下,看重知名院校的毕业生。

第四,具有用人“惯性”。这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经理在招聘录用时会倾向选择某些特定高校的大学生。人力资源经理的用人思维倾向可以用“晕轮效应”来解释。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反映在人力资源招聘中就是,若企业在录用某所大学的学生后,该校学生表现优异,就会使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肯定该校人才培养质量,用人时会优先考虑录用毕业于该校的大学生。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根据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企业的用人偏好,下面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学校与学生相结合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转变就业观念,客观评价自己,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转变职业理念,脚踏实地,愿意从基层做起,主动把握就业机会;其次,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专业问题上有一技之长;最后,注重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求职时就会有自信。尤其是对于非名校的大学生来说,这点更为重要。

总的来说,大学生应该在学校的指导下,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目标有方向地学习知识,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通过一系列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专业相关的社会工作,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积累经验,用“人无我有、人有我熟、人熟我精”的优势在竞争中取胜。

第二,从学校来说,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设臵、课程设臵、学科建设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应用性专业,不断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知识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其次,动员学生珍惜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学校组织各种活动的机会。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了解社会, 认识自我,不断积累经验, 增强自信心;最后,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为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例如对于大一的学生,可围绕了解自己、专业、职业开展系列课程;对大四学生则主要是求职技巧的指导。

第三,从学校与学生相结合的角度,应充分开发校友资源。高等学校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与创造者,其社会影响正是通过分布于社会各个行业的校友实现的。校友资源,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资源。毕业的学生,常常称自己的学校为“母校”, 母校这个词突显了校友与学校之间的天然联系,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学校发展的无形财富。高校可以邀请在各行各业里做出成绩的校友回校给在校学生做报告,采访杰出校友,通过新闻报道、校友通讯、校友人物传记等形式,宣传其先进事迹,总结其成长历程,用校友的奋斗经历和感人事迹激励和引导学生,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从更直接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来说,校友可以给学弟学妹们提供实习、工作机会。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专业技能不过硬、就业观念落后、沟通能力和自信心不足及缺乏团队意识等问题;在企业的用人方面,人力资源经理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看重工作经验、追求名校毕业生和具有用人“惯性”。据此,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学校与学生相结合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给高校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

一、成因分析

(一)自身主观原因

1.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大学生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好高骛远。多数毕业生渴望找到待遇高环境好工作又轻松的岗位,但这些岗位往往比较稀缺,并且对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有较高的要求。二是攀比心理。不少大学生患得患失,求职时唯恐自己找的工作不如同学找的好,怕丢了面子,在求职过程中往往犹豫不决。

2.向往大城市。笔者长期在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从日常求职登记和历次人力资源交流会情况看,进行求职登记和参加交流会的大学生非常少,绝大多数大学生不愿在县级企事业单位就业;从每年就业报到情况看,本科以上返回原籍的大学生也比较少。原因是许多来自农村和边穷地区的学生,他们读大学的目的就是要离开农村,离开边穷地区,因为农村和边穷地区的生活条件确实比较艰苦,比起城市来讲确实存在很多的不便利。

3.学不成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高中毕业生只要愿意上大学,只要有钱,即便没钱有关系也行,几乎都可以进入大学学习,无非是院校的档次和知名度存在差异而已,造成无数纨绔子弟和缺乏学习能力在过去根本没有机会考入大学的群体也进入大学。同时,部分大学院校,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教学质量,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不管,只要交钱就行,三四年大学过去,虽有大学文凭,却无半点本事。笔者在陪同企业招工时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拿着本科文凭,对所学却是一问三不知。

4.不愿到企业就业。当前存在的考公务员热,有的招录岗位竞争比例达1000比1,1000个大学生在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周围不少亲友的孩子毕业不到人才市场求职,也不到用人单位应聘,而是呆在家里埋头苦读,以求在公务员或者机关事业人员考录中一举成功。原因是公务员和全供事业岗位工作稳定,退休后生活有保障,而到企业就业,工作会比较辛苦并因经营形势变化存在不稳定性,很多企业还不为员工办社保,退休后缺乏保障。

(二)社会客观原因

1.供求矛盾。“供求矛盾”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下,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毕业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实现均衡,否则则会失衡,导致“就业难”。“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一是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毕业院校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不适应市场需要,比如当前高校毕业生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尚未普遍确立,许多人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就业期望值偏高,从而造成了就业意愿与实际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人为加大了就业难度;四是用人单位出于直接“使用人”的需要存在重男轻女、片面强调工作经验等用人导向;五是中小企业虽然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但因其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品牌、管理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不优等问题普遍缺乏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六是公务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开选拔虽然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但同时也助长了毕业生非“铁饭碗”不去的观念。

2.市场缺陷。围绕高校、地区、行业存在不少就业市场,但是未形成较统一的大市场,导致市场化程度低,信息渠道不畅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选择和匹配的成本较高;同时,市场规则不统一,发育不充分、不完善,部分市场甚至秩序混乱,导致市场就业的不完全竞争,造成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有的毕业生甚至被迫放弃市场就业。

3.办学失范。高校扩招之后,一方面是民办、合资、股份制等非公办高校异军突起,另一方面是公办学校的层次升格愈演愈烈,还有网络教育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这样一来,大学院校越办越多,招生人数年年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创历史纪录。然而,不少院校只求招生人数,只重经济效益,却忽视专业的科学设臵,不是按市场需求设臵专业,也不是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设臵专业,而是什么专业经济效益好,什么专业热度高,就设臵什么专业,更别谈必要的设施投入和严谨的教学质量了,造成学历的泛滥、文凭的贬值。

此外,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户籍、性别,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都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务措施的出现得到了一定缓解,但距离由毕业生就业障碍转变为就业动力还有不小差距。

二、对策建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加有效岗位需求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导致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岗位比较缺乏。为此应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大局中来考虑,树立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理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创造更多的自主品牌,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经济发展拉动人才需求。

(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适合对路人才

高等学校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的主要阵地,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增加教学设施投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树立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是关键的理念,开设更多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选修课程,增强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要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适度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招生计划,按照社会发展方向适时调整专业设臵,努力为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路人才。

(三)着力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媒体宣传,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并利用案例分析、课件演示、交互式训练等直观、简明、形象的指导方式,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质量和水平。要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分析市场、客观认识自己、克服心理障碍、找准自我定位,突破传统就业观念束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要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技巧,增强信心,善于辨别和利用市场信息,善于自我展示和推销,通过市场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各类媒体要与各级人社、教育等政府部门想结合,加大政策宣传和文化渗透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自主创业、竞争就业、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干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克服目光总是瞄准大城市、心里总是想着高待遇的思想障碍,勇于到西部、到农村、到厂矿、到边穷地区就业,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引导用人单位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让员工充分享受经营发展成果,努力在工资、食宿、社保、娱乐等方面为员工提供良好服务,努力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前来效力。

(四)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扶持政策,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要加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逐步构建全国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尽快形成覆盖省、市、县、乡、村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时就业服务。尤其要加强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选拔富有吃苦耐劳精神、无私奉献意识,喜欢基层工作、乐于并善于同基层群众打交道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制约促进就业工作的瓶颈。要加强促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微利项目经营税费减免等各项政策扶持服务。要继续贯彻好“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计划,落实好资金保障,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农村社区就业创业,并通过大力宣传在基层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基层就业市场最广阔、最能发挥聪明才智、最易脱颖而出、最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浓厚氛围,逐渐转变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成才观,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以提供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就业岗位。为什么欧美国家大学生就业比例高得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没有中国这么突出?就因为欧美国家的经济已发展到以高端经济、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为主的高级阶段,金融行业、软件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需要高素质人才的产业比较发达,而传统的制造行业等低端产业结构大批向亚洲等地区转移。所以欧美国家对高端岗位的需求会比较多,在就业市场所占比重较大,因而能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

(二)尽快立法,使就业市场走向规范化

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要建立和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尽快建立和实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规定就业市场开设的条件、程序,制定出全国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办法。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遏止“权力就业”,制止欺诈行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运行。尽快制定毕业生就业市场交易规则,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行为,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完善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审批制度,明确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条件和审批程序,提高交流会的实际效果;加强毕业生招聘的管理,对招聘单位进行资格认定,明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止乱招、滥聘、乱收费、性别歧视和毕业生随意违约等违反政策规定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明确供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执行《高等教育法》、《劳动法》、《合同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章可循,并逐步达到规范化、法制化。条件成熟后应尽早出台《市场就业法》、《公平机会就业法》和《大学生就业法》。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行为,优化制度环境,反对就业歧视,使毕业生就业真正走向市场化、法制化。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是就业指导定位问题必须落实。国家要求“全程化指导”,多数学校均未落实。据调查:52.9%是大四才开始抓,光靠毕业前“临门一脚”根本不可能完成就业指导任务。许多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还保留着很强的行政工作痕迹,没有以塑造大学生、“教之以渔”、提高其就业能力为中心,相应地也缺乏现代社会的服务意识,缺乏竞争社会的客户意识,缺乏文明社会的生涯意识,缺乏信息社会的技术手段,缺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要塑造大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

1、树立“职业指导”理念,树立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要把“就业指导”改为“职业指导”,由把毕业生送出校门上升到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的层次,帮助毕业生作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个人对自己职业发展总体计划和总轮廓的勾画,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有机整体。个人职业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与个体所处的家庭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每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特别是大学生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职业的选择对于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指明了途径和方向。因此,对大学生而言,职业规划就应在明确自己兴趣和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制定出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升级的关键一环。

2、树立全程指导理念,将管理转变为服务。要树立对大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四年全程服务的理念。要淡化和去除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色彩,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心实意为学生服务。为此,要加强以职业指导为中心的职能部门,配备专业化职业指导队伍,做到专家化。要常年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心理辅导课,并使职业指导工作渗透到学校各部门,融入到各科教学之中,开发就业指导的隐性课程,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提高指导效果。

(四)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理念已在越来越多高校受到重视。就业教育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而创业教育则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要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闯出了大学生创业之路,学校建有鼓励学生创业基金和相关机构,并有专人进行创业指导。四川2006年有533位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并均已获得稳定发展。希望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简化相关手续,降低创业门槛,积极给予扶持。各高校也要加强对创业学生的关怀、支持与资助,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使他们能成功地走上创业之路,茁壮成长。

(五)制定配套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国家虽然对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有优惠政策,但政策的落实和完善还存在问题。例如,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可享受工资优惠政策,但有年限,不利于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和边远地区长期工作。在助学贷款,深造学习和晋升机制上还应有明确的措施。

对策与建议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臵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臵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就不一样。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或是心理素质差,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性失业。

★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是市场发挥优势的重要保证。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臵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

★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上一篇:初一英语竞赛听力训练下一篇:随笔散文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