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共8篇)
【摘 要】当前,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通过对就业难原因进行探析,提出政府、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毕
业生应积极配合,采取相应对策。
大学生就业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工作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国家、学校和个人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历来为政府和公众所瞩目。从政府的角度看,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最有效配置是教育资源最佳的利用,是国家快速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从学校的角度讲,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学校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个人而言,这是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从1993年开始试行并轨招生、缴费上学制度到1997年全国高校全面并轨.毕业生分配制度也随之由原来的“统包统分”的就业办法逐步被“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所代替,继而全面实行“国家政策指导下,大部分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概念已成为历史名词。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把大学生这一重要人力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重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已成一个现实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历程
(一)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的历程
从西方国家就业指导的发展来看。学校的就业指导与具有普遍意义的就业指导在共同发展中经历了从一致性到有所区别的过程。美国是世界上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高校的职业指导与社会普通成员的职业指导与“就业安置”是同义词。到60年代初,人们已认识到:学校的职业指导不能只限于择业期的安置。以金兹伯格和萨帕为代表的发展心理学派创立了“帕森斯的理论”.他们认为:高校的职业指导不是学生毕业时才有的一个临时性的事件,而应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美国学校的职业指导于60年代初期就正式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并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其它国家的就业指导受美国影响较大,但借鉴中也有创新。例如,1958年日本文部省发布的训令指出,学校的职业指导统一使用“出路指导”或“出路教育”:前苏联从开展学校的职业指导活动开始,就创造性地借鉴了美国的经验,用“职业定向教育”来表达学校的就业指导.其教育行政部门多次指示,把职业定向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我国港台地区一般称为生涯指导,同时开展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辅导活动。[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及现状
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当时的清华学校就开展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并且成立了相关的机构,随后其它学校也纷纷效仿。为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整体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此相适应,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实行了“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根本不需要考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86年起高校开始试行“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学生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全部由高校派回生源所在地,由当地政府安排就业,此时,高校也没有感到就业的压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化,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20世纪80年代末
期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工作发展迅速,有关就业指导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十分活跃。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一类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和课程。1995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不久又编写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凡此种种举措为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了舆论宣传、政策法规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准备。从1999年起,逐步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国家教育部已明确提出将毕业生就业率定为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将这一指标公诸于众,要求各高等院校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中心来调整学校的招生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就业方法等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如果大批量不能就业.学校就无法取信于社会,优秀的高中生也就不愿报考,生源质量不高又必将影响到毕业生质量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一旦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将直接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事关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人为因素,主要原因如下:
(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迅速扩大,毕业生供给量大幅度增加,从全国范围来看,2002年全国高校
毕业生人数还不到150万.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175万人。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
对记者说:“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2]也就是有30%(167.7万)的大学毕业生没
有找到工作,加上2009年全国高校新增大学毕业生611万,那么2009年要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将突破778.7万大关。可以看出,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在继续增加。
(二)社会吸纳毕业生能力减弱
从总体上来讲,就业的难易直接与社会提供的职业岗位多少有关系,而社会职业岗位的提供,又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城镇人口增长迅猛,城镇失业率逐年递增,加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工作,从而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冲击;其次,以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和吸纳者。由于传统产业向现代企业转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较多。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应下岗的人数增加,安排企业内部富余人员的任务繁忙,进而影响了接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再则,由于国家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压缩了公务员数量,各事业单位也逐步开展“减员增效”。所以,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持续减少。据原劳动保障部统计,近年来每年在城镇要求
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就业的大约在2 400万人,但是每年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 200多万个.再加上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大约有800万人[4_。从理论上讲,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才50%左右,而高校大学毕业生规模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今后几年解决高校毕业生总量、消化增量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
(三)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矛盾
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错位是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关联。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周期是4年。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至4倍,由此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4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4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5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 ;从学历层次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当前,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程度较为严重,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即使市场上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早已人满为患,但很多学校的这些专业还在继续扩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如此之快,而现在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机制,以及学科建设却明显滞后。据调查,“长线专业年年剩,短线专业年年缺”的现象仍然存在。另外.由于高校专业招生制度、专业设置滞后.而且专业教育又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校的学习效果。
(四)用人单位准入门坎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各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用人自主权,在接收毕业生时.已从过去的“数量型”转化为现在的“质量型”,从“饥不择食”转化为“挑肥拣瘦”。
1.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学历越高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可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
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3.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4.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一般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影响。
(五)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落差大
1.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政策的束缚,“官本位”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一些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只有到了国家党政机关.当名国家公职人员吃皇粮才算不辜负自己和家
人,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2.怕苦怕累。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相当多的毕
业生是希望留在大、中型城市,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较好的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人才匮缺.各
级政府每年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到内地、沿海招聘人才,但都很少有人主动问津。更有甚者,一些
西部地区生源也不愿意回去工作。他们宁可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家乡建设。
3.一些毕业生依赖思想严重。一种是依靠学
校,一些学生认为学校有义务提供一个好的就业岗位,“进了大学就等于有了生活保障”,缺乏学习
动力和参加实践的自觉性,等待学校分配工作:另外一种是过分依赖父母及社会关系,缺乏进取精
神和责任感,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毕业,只等父母找好工作单位去上班。
4.一些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一是基础知识
掌握不扎实,专业水平、业务技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没有工作经验,更不能联系实际;二是思想素质差。“大的干不了。小的不愿干”,既希望事业有成,又贪求安逸,缺乏诚信,没有脚踏实地的品质。这些都是当前用人单位不愿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思考与建议
大学生就业不仅仅关系到就业,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因为教育就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主渠道。对社会底层人群而言,子女有希望,他们就不会绝望。如果大批普通家庭发现对子女高昂的教育投资换来的是“毕业就失业”的结果,容易影响社会和谐。[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国家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现有的劳动、人事、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也刚刚起步,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市场机制调节就业的方式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与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不能等待国家和社会先解决上述问题,或者放任学生,任其自行解决,因为毕业生作为学校的终结产品,其就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招生、教学、发展等许多问题[s-。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
1.政府应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导和宏观调控的力度。教育部每年都要公布一项指导性的就业计划,建立与之配套的制度与法规。同时重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工作。对那些只顾个人私利、擅自毁约、不按就业合同办事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和经济制裁。
2.加强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切实扩大用人单位的人事自主权。
3.建立全国统一的一流的就业信息网,定期公布全国各地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这样,既有利于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进行选择。
4.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公平就业法》。努力克服就业的“代际效应”,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
平、公开、公正竞争,通过法律手段避免不正当择业行为的出现.尽可能地为高校女性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5.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是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而是长期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城乡、东西部二元分化造成的结构困难,使高校毕业生走向西部、基层就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在西部、基层就业的回报与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入不成比例,因此,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最大的就业困境是市场渠道不通畅。要使高校毕业生真正进入城镇、基层、农村、西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以及自主创业,必须扫除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上的种种障碍,将政策导向落实到制度保障,才能使各种倡议不流于12I号。f-~-)m人单位应采取相应对策
1.用人单位要主动向毕业学生介绍自己单位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情况,也可
在高校相应专业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励制度。既使学生增进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也使用人单位有的放矢地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2.应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合理使用人才资源。用人单位要从自身实力、发展潜力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毕业生发挥最佳效能.而不应只追求高学历、名牌大学毕业生,造成人才浪费。
3.为学生提供参加见习、实习的机会.这既有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增加.又能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以后的招聘工作打下基础。同样,也为学生提供了发现自身不足而弥补的机会。
(三)高等院校应采取相应措施
1.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
2.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树立既有专业性,又能通用的人才观。
3.设立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常设机构。开展就业指导与实训,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4.广泛收集就业信息。信息量多而广.毕业生双向选择的余地较大,签约率相应也较高。
(四)大学毕业生应持的就业态度
1.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打破“一次分配定终身,从一而终”的陈旧观念。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与加强学生管理和提高办学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适应就业大环境和学校人员结构的变化,适应学生思想的变化,积极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观念上的更新促进工作上的创新,建立建成学习型就业工作队伍。
一、高校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就业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在高校学生就业中,存在五多五少的问题。
1. 学生人数多,单位需求少。
毕业生人数相对较多,但是单位的需求人数却减少,这就使得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指导毕业生就业,成了摆在就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2. 国家政策多,学生知情少。
学生就业观念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脱轨,国家制定了很多大学生就业政策,但学生了解较少,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足。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政策解读和就业指导,并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梳理现状,辨明方向。
3. 就业渠道多,学生思路少。
学生掌握信息渠道单一,只关注学校就业网和辅导员提供信息,往往容易忽略其他就业信息来源,忽视主观能动性,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积极寻求多方帮助,多方了解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4. 就业地区多,当地生源少。
从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大城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对小城市、边远城市和经济落后城市不予考虑,而这些生源地的学生又相对较少,以致岗位需求和学生要求严重不匹配。
5. 经验获取多,纵向传承少。
高校就业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但是就业工作人员却相对更替频繁,就业工作的经验传承几近缺失。高校年度就业工作中应注重就业工作的纵向交流和经验总结,借助就业工作人员例会、年级会、工作总结等平台实现就业经验在工作锋模范事迹在网上大力宣传,以榜样的力量熏陶他人,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还可开辟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题页面,普及安全知识,避免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搭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学院及系部可利用微博、QQ群、邮箱及飞信等网络工具建立师生沟通的平台,及时解答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的各类困惑的问题,有利于将隐患扼杀在萌芽当中。
四、安全教育进校园
校园文化是体现高校发展的内涵,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校人员和学生之间的纵向传承。同时借助招聘单位调查问卷,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在下届毕业生就业中及时调整策略,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二、就业指导经验
就业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状况的综合评估和检验,更是实现学校与社会接轨的有效渠道,是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时期。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涤荡着毕业生的心灵,也考验着全体就业工作者的能力和耐心,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成了高校就业的关键。在要求就业工作者自身加强就业指导学习的同时,我们同时要求毕业生们择业时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参考但不参照往年的就业统计,依靠但不依赖四年的学习成绩,专注但不专一于自己的就业理想。正确把握就业的客观形势,积极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努力寻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最佳定位点和结合点。
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学院就业指导以做好“三治”为保障:治管、治教、治学。
1. 治管———机构健全,高度重视。
高校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以高度重视和极端负责的态度做好毕业班的就业指导工作。
在学生层面,成立就业服务小组,作为就业领导小组的重要补充,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就业工作。同时利用飞信、QQ群等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建成学校就业网———学院和宿舍的宣传栏———班级宣传栏的三级宣传网络,为成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健全就业跟踪制度,建成未就业学生数据库,持续跟进,保持实时更新。
2. 治教———循序渐进,功在不舍。
(1)大一年级———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加强学风班风建设,提高学生能力。
大一正是学习基础知识、拓宽视野、拓展能力的最佳阶段,在此阶段积累的技能和经验,直接决定着未来的职业竞争力。
通过帮助学生做好进校后的大学规划,学生树立基本的职业愿景,实现“努力有目标,奋斗有动力,前进有指引”,进而关注和指导学生学习,主要开展“学风建设月”、“一帮一”助学活动等。此外,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学校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学分日益边缘化的同学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为就业做好学习上的保障。
(2)大二年级———以国防教育为纽带,加强学生理想教育,增强国防热情。
大二年级学生逐渐接触社会,探求真知,适时开展国防教园文化当中是高等教育发展探索的新内容。安全教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对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掌握防范技巧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对策如下:
(一)定期开展安全文明月活动。
学校安全文明月活动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在安全文明月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性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育,将成为日后学生选择国防,献身理想的原动力。
通过优秀党日活动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依托暑期社会实践,积极走访国防单位,及时将学生情况和有关单位进行交流。除了宣传学校和搜集用人信息外,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学生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实地考察、有效宣传,不仅使相关单位看见了学生的风采,而且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国防单位,有效开拓了毕业生的就业市场。
(3)大三年级———以事业引导为支撑,充分发挥党团作用,评估自身现状。
大三年级学生基层党团建设日益完善,借助学生组织,实现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将成为学生日后择业的关键。
要把做好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就业工作的全面开展。借助党团等教育阵地,教育广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成自我评估,确定职业走向。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针对当前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眼高手低、心高气盛和就业后频频跳槽等现象,在学生中开展“爱岗敬业”的专题教育,同时邀请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校友及毕业班辅导员和学长现身说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事业观。
(4)大四年级———以就业指导为抓手,借助学校就业资源,实现就业理想。
大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知识和就业技能,借助学校提供的良好就业资源,及时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将成为学生实现就业理想的关键。
通过举办就业专题讲座,以及其他就业指导课、网上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在毕业生中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和程序的指导,同时加强在需求信息、就业技巧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建立就业专栏、不断更新就业网站等,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预备和心理预备;组织各班召开就业主题班会,邀请班主任和系主任参加。
大学四年是学生拓展空间、增强能力的关键时期,把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纳入学校教育总体规划,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注重下厂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技制作、课外活动等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结合学生特长,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
3. 治学———以人为本,服务学生。
就业工作是毕业班工作的重心,牢牢把握学生工作中的这一中心,并在实际就业工作中加以运用,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全面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真诚帮助学生,细致引导学生实现自助;多种资源并举,创新举措,吸引更多资源。
(1)全面了解学生,全面帮助学生了解自我。
开展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全面了解学生的就业动向和思想动态。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把握学生就业心理,全面了解学生。
通过一对一的谈话沟通、邀请招聘单位领导开专题讲座、学长答疑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刻剖析自我、了解自我,进而努力实现自我。
(2)真诚帮助学生,细致引导学生实现自助。
在落实就业指导工作时,做到真心、细心、耐心,千军万马齐动员,千方百计想办法,千难万险谋思路,千言万语做推荐。
千军万马齐动员:初步形成全员就业领导格局,要求各系给予充分的关注,动员教职工参与就业,向相关院系的主任或教授、毕业班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和其他教学老师寻求支持和帮助,实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
千方百计想办法:学生充分就业,掌握信息是关键。利用多年“走出去、请进来”与多家用人单位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邀请这些单位来学校招聘,并借助他们为学校牵线搭桥引荐用人单位。并积极畅通信息传播途径,借助QQ群、飞信、公共邮箱等平台为同学及时提供就业信息。
千难万险谋思路:加强就业追踪调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传承。对已就业学生,特别是对就业比较集中的单位或领域进行分析,保证下一批毕业学生高质量就业。在学校组织的大型招聘会和来校宣讲的单位中发放招聘单位调查问卷,了解企业需求和学生优劣,做好分析总结工作,用以指导以后的就业工作。
千言万语做推荐:在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时,热情招待迎接并积极推荐学生。就业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冲在就业第一线,做学生的强大后盾。
(3)多种资源并举,创新举措吸引更多资源。
学生就业除了借助学校就业资源外,还可以借助家长力量寻求就业支持,依靠
其他高校同学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同学资源发现就业机会,利用网络搜寻就业需求。
三、就业工作展望
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就业服务对象在逐年更替变化,因此就业工作需要大家结合学生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思路方法,与时俱进。以后的就业工作重点着手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1.就业工作的纵向传承。
就业指导工作是需要方式、方法和经验的实战性工作,学生工作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这极其不利于就业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因此必须将就业工作详细规划落实,全体学生工作人员结合学生当前主要任务,逐年递进地做好就业辅助工作,并借助工作例会、座谈会、报告、总结、心得等多种形式,依靠交谈、座谈、写作等多种渠道分享就业工作经验,逐年积累,保障年度就业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2.职业规划的系统推进。
毕业生的就业不能止步于找到自己的岗位,应该寻求到自己的职业和事业。通过当前状况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别比较,制定长期规划,积极采取行动,实现目标和现实间的链接。这就要求就业工作人员将就业工作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生涯,将职业规划落实到大学生活的每一阶段。
大学是培养人的机构,除了为学生谋出路外,更要为学生谋发展。将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融入大学教育的使命和职责:通过教学向学生教授知识、通过培训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技术人群、通过研究推进知识的不断更新、通过学习促使知识的传播、通过交流升华人的境界和对知识的领悟、通过教育提高素养。
引导学生在未来步入职场时,关注的应该不仅仅是自己的薪水、待遇等,更应看到自己应该选择进入什么样的行业,服务于怎样的组织,在组织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岗位上作怎样的贡献。做有志有为的青年人,做求知上进的大学生。
摘要: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就业服务对象逐年变化,因此就业工作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思路方法,与时俱进。本文围绕高校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就业做法与基本经验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校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做法与经验,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1]王蜀见,李晓彤.现代化进程中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建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04).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中指出,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工作。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形势严峻。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无论是在就业能力和水平及就业观念等方面,很难满足市场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造成学校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浪费不仅会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变得极为迫切。本文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靠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毕业人数剧增,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进入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而相应的社会却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截止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了19万,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中国社科院2012年《社会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08年大学生失业率为9.1%,2010年为12%,2011年为17.5%,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数十万人没有找到工作。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时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然而高新技术产业在增加就业方面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空间受到挤压,同时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力逐渐缩小,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二)高校的专业学科设置滞后,满足不了市场的有效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不断延伸,涌现新的岗位和专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然而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盲目地增设热门专业,没有较好的把握市场动向,致使社会供求大于需求,毕业生在市场求职中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仍然是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课程老化,缺乏弹性,同时采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使得学生不能根据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更重要的是缺乏个性和创新思维。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满足不了有效的市场需求,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缓解就业压力,加快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三)市场资源配置及公平性不足
长期以来,教育是实现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很多就业体制和机制并不完善,导致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机会越来越少,就业不公平现象严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够完善,许多人事管理制度仍然带有计划体制的色彩,不少用人单位都受到限制。社会关系为就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外求职渠道狭窄,信息不灵通,也加剧了就业的难度。而占有社会资源较少的毕业生更难找到工作。这两个因素显示出人才资源配置的非公平性、主观性。这种用人机制稳固了了阶层固化,很难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导致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高校缺乏对毕业生有针对的、完善的就业指导,他们只注重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方法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与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所以要搞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就应加快完善相应的服务机构、配备专门化的人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南。
(五)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为大学毕业生社会化程度偏低,很多学生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另外在择业观念上,高校毕业生求职期望值偏高。大多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就业选择单一,多数倾向于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等行业。职业规划意识淡薄,人生定位不准确。
二、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已有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尽力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创业,并研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长远措施。
(一)面向基层,提高就业率
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指出,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工作。他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西部偏远艰苦的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扩大基层就业项目规模和范围,引导毕业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和领域建功立业。这一番讲话揭示了各类人才成长的科学规律,进一步指出了基层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虽然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有了较大的转变,但仍有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不愿去基层。如何使面向基层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转变就业观念是前提,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到基层、一线去,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由之路。其次,党和政府为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就必须制定含金量高的优惠政策,只有积极落实面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工作和生活条件上逐步缩短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畅通面向基层的人才选拔机制,才能增强基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走进基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大正能量的重要路径。
nlc202309020631
(二)经济发展是根本
习近平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他还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一是要在发展中同时实现高增长与高就业。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资源要得到优化合理的配置,避免结构性的失业,把就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产生推动经济和就业的双重效果。把扩大就业作为民生之第一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第一目标。
(三)高校应建立完备的就业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真正意义的就业指导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只有完善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方式和方法以及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才能在组织和队伍上给予坚强的保证。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扶持更多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是支持青年创业,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相关创业优惠政策。二是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注重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和专业性。三是加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建立就业指导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提供完整的信息,实现高校就业服务于社会。
(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相统一,高校不能盲目地扩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增强学生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第一,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注重对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符合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第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降低教育成本,培养社会急需的,适应不同岗位的实用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 刘晓波,张志建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建平.增强责任意识,全方位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4)
[3] 刘伟.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8)
[4] 鲍光明.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
[5] 应届大学生就业状况全调查[N].北京商报,2009-06-16
[6] 韩海浪.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N].教育探索.2010.(10)
[7]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作者简介:万金,女,(1990年11月——),西南石油大学,在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专业论文
浅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
浅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
摘 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高校招生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如何妥善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本研究将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引导和鼓励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增强科研项目单位和骨干企业吸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困境;对策
引言
近年来,新疆经济高速发展,而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日益突出。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低,在就业方面结构性失衡,高校对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对称,因此,健康有序的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体现公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它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政治问题,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我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同学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我校历年的就业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汉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远远低于汉族学生,基本维持在20%左右,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为严峻,状况更加令人担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3.1 语言、文字的障碍
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汉语水平的高低日益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校第一年都必须接受汉语预科的学习,各高校还对民族班学生实行汉语授课汉语考试,但由于大部分民族学生在其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和成长期更多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教育,在家庭还受家庭语言氛围和习惯的影响,很少有机会练习汉语。
3.2 用人单位的偏见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居住地域,民族心理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部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展状况不理想,某些用人单位由此形成某种偏见,认为少数民族毕业生不能很好地胜任他们的工作,在招聘人才时不愿意要少数民族毕业生,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这种偏见会慢慢改变。
3.3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少数民族毕业生大都把目光聚集到社会职业认可度较高的行政单位,其次就是企事业单位、部队等有稳定工资或福利奖金保险等方面较有保障且承担的社会风险小的单位。如今在转型社会中,职业和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大学生端着“铁饭碗”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应有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却极为淡薄。
3.4 时下金融危机更是加大了民族学生的就业压力
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下,将会显得更加地信心不足,就业将变得更加困难。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
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就业问题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4.1 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其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要适应现实,战胜自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通过与汉族同学加强交流,积极参加能有助于提高自身汉语水平的活动和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适应当今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4.2 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鼓励到基层工作
高校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更加重视对少数民族毕业生择业心态的引导和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到南疆地区和国家急需人才的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建功立业。
4.3 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并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并结合少数民族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同时加强与各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4.4 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
解决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培训和指导。特别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交际、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开展相关的就业培训工作。积极做好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总结研究工作,认真收集和研究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逐步形成人才培养与就业间的良性循环机制。
4.5 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就业市场
目前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社会事实,不能单纯地以经济快速发展来解决,需要政府大力加强国家政策支持与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引导,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的各项政策,建立共享、规范、高效的就业市场,发挥网络优势,扩大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途径,调节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结论
新疆的特殊性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新疆高校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新疆少数民族人才的合理配置,各民族的团结、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是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事。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不仅要靠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努力,少数民族毕业生自身更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提高自己,适应就业市场,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马文华.新疆教育史稿[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45-46.[2]姚维.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心态走向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2):35-40.[3]陈峦,马小洁,姜波,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2):10 9-111
摘要: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存在若干抑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因素,使城乡对高校毕业生巨大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因此,调整产业结构、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提高城乡就业水平是破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12-0039-04
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40%,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持的“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认为,就业率在90%以上表示毕业生供不应求;70%~90%之间表示供求基本平衡;50%~7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压力;30%~5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困难;30%以下表示可能产生就业危机。按此标准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确出现一定困难。这是否说明,经过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连续数年出现就业难,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已供过于求?对此,学界普遍持否定观点。郑功成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61.1%的水平。以大学毕业生仅占我国劳动力5%的比例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看,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并不存在过剩问题。王德文认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仅相当于新增就业人数的1/4到1/8,与新增就业人群的总体相比,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又具有择业竞争优势,从总量上判断,大学毕业生就业应该不成问题。既然大学毕业生并不存在总量过剩而是仍处于“求大于供”阶段,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却表现为供过于求?对于这个问题,现有文献的解释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只存在于城市、发达地区等主要劳动力市场,而农村、欠发达地区等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数量绝对不足。那么,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即使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无业可就”也不愿意到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对此,学界有着不同解释。赖德胜把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看作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相对过剩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绝对不足并存的主要因素。曾湘泉认为,这种性质的就业难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调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基本素质密切相关。郑功成认为,城乡之间的鸿沟使大学毕业生只能考虑城市,地区之间的巨大发展差距又促使大学毕业生只能更多地挤向发达地区。如果对不平衡的发展格局视而不见而简单地责备大学毕业生缺乏到艰苦地区就业的社会责任,显然不符合每个人在择业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自利性的法则。针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多重分割的局面,本文从城乡劳动力市场视角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并提出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表现
(一)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
城市劳动力市场能提供各类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企业管理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和技术辅助工作岗位,准入的学历“门槛”高。该市场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发展前景好。然而,现在的部分高校毕业生难以存城市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在城市劳动力市场,我国高校毕业生之所以供过于求,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供给增长异常迅猛。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的107万人陡然升至2009年的611万人,净增504万人,扩大了5.7倍。如果加上以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已超过700万人。其中,打算到城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直占较大比重。二是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需求少。以温州大学为例,从2006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看,只有1.4%、2.4%、1.0%的毕业生如愿到三资企业、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就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岗位更加激烈。
另外,我国一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除存在工资福利水平低、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外,还缺乏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也得不到保护。对200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雇主类型调查表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民营企业及个体企业”雇佣了34%的“211”院校毕业生、44%的非“211”院校毕业生、60%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是所有类型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然而,高校毕业生在这种类型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似乎也越来越呈“供大于求”这种态势,那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已使我国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幸存下来的中小企业大多在艰难挣扎,这使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二)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劳动力市场很难找到合适岗位
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由于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收入水平相差甚远,而且提供的工作缺乏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与发展机会,因而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选择到县以下乡镇和农村就业的比例一直极低,2003年为6.2%,2005年为7.4%,2007年为5.8%。即使他们愿意到农村就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据报道,在全国率先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的201名农村定向培养毕业生,真正回到农村的不足10%,原因在于回到农村后,即面临“做农业人多地少,干副业无从下手,想创业又受到种种限制”的困境。这说明目前农村对高校毕业生的潜在需求还没有转化为现实需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
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呈现“供大于求”态势,是因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存在抑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因素。
(一)产业结构扭曲与三次产业水平低制约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
产业结构扭曲能通过两种机制抑制劳动力需求增长:其一,产业结构的扭曲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其二,产业结构的扭曲还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不协调,从而削弱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最低,劳动力投入比重非但没有降低,其绝对量反而不断增长;第二产业增长最快,但尚难以吸纳众多的毕业生;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增长却比较缓慢。产业结构扭曲特别是非农产业结构的扭曲,必将削弱经济发展特别是非农产业创造城镇就业需求的能力。以上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弱化,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从“九五”时期到“十五”时期,我国平均就业弹性系数由0.13下降到0.11,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量从94万人减少到80万人。
另外,三次产业水平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不足和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的根本原因。我国第一产业总体上属于传统农业,对人力资本要求很低,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吸纳众多高校毕业生。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工作岗位一般劳动力就能胜任,没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相应的就业需求。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现代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严重制约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及待遇低对高校毕业生缺乏吸引力
近年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差距,首先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761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781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高达3.31:1,绝对额相差11 020元。而由于农村比城市的消费品价格上涨更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与经济发展差距相比,城乡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也较大。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村庄道路状况差、饮水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社会保障缺失、医疗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缺乏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设施和条件。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农村对高校毕业生潜在的巨大就业需求难以通过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信号发送出去。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也倒逼高校毕业生挤进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意愿格外强烈。
(三)高校毕业生热衷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收益行业就业
由于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而是被户籍制度、人事编制及其他相关政策所分割。以上海为例,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地劳动力与外地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1995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地劳动力与外地劳动力的工资差是1.7倍,1997年扩大到2.3倍,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6.4倍。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的行业差异也非常大。高收益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工资比低收益行业高49%以上。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差异还体现在录用与解雇、劳动条件、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正是这种巨大落差导致高校毕业生更热衷于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收益行业就业。另外,近年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趋于萎缩,供求严重失衡必然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竞争异常激烈。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提高非农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能力
就业的产业分布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变动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规律性现象。只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相互协调,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城乡就业总量扩大进而拉动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否则,只会抑制经济增长与城乡就业总量扩大,进而弱化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的引擎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非农产业结构偏离度止降转升,产业结构扭曲程度再度恶化。这是我国一般劳动力就业弹性系数和高等教育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城乡就业总量增长缓慢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破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首要任务,是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现代第三产业,努力提高非农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能力。
(二)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
首先,必须彻底摈弃没有城镇化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从产业分工与协作的需要出发,科学规划和促进多层次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并在城市群与产业梯度联系中积极促进小城镇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城市就业机会。其次,必须在政策理念与设计上从城市偏向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清除两种户口、两种身份、城乡分割、公民权利不平等的制度根源,保障公民自由流动和迁徙的权利,构建城乡劳动力的平等就业机制,消除高校毕业生城乡工作转换成本。
(三)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水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最终来自三次产业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我国高校毕业生之所以形成就业需求不足的市场态势,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国各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不高,以吸收一般劳动力为主,没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相应的就业需求。因此,必须提高各个产业特别是第一、第三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具有劳动就业市场化、劳动关系依法管理、失业时紧时缓和劳动力频繁流动等特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还缺乏高标准的劳动力市场设施和统一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问题仍较明显,还没有真正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还没有覆盖全社会;劳动关系法制化建设任重道远。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落后,劳动力流动极为困难是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这些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需着力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近几年不断扩大招生,生物专业的师范类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生物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问题的出现和高校教育质量下降、扩招幅度太大、教育结构不够合理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关联。为了能够彻底解决生物师范类学生的就业问题,要参考当前的社会需求进行招生规模的调整,对于教育结构进行优化,将交叉学科人才与新兴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上日程,进行就业指导、职业培训与相关教育,将学生的教育质量提升上去。本文对于高校生物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总结,对于高校生物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对于我国高校的生物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国家宏观经济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 在某些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这种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变化中, 我国开始出现“下岗”一词,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 这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还有就是, 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 我国也从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毕业生与市场的“双向选择”模式, 这也对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的情况是, 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而是要给高校毕业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原先的被动就业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就业, 这在思想和观念上都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的影响
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 人口基数的过大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人口问题不仅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而且也制约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 全国招收研究生51.09万人, 比上年增加6.45万人, 增长14.45%;其中, 博士生6.19万人, 硕士生44.90万人。在学研究生140.49万人, 比上年增加12.19万人, 增长9.50%;其中, 博士生24.63万人, 硕士生115.86万人。毕业研究生37.13万人, 比上年增加2.65万人, 增长7.69%;其中, 博士生4.87万人, 硕士生32.2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39.49万人。而且, 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披露,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高达2 700万人。在每年新增的1 700万适龄劳动人口中, 在城镇就业的约为700万。这就是说, 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由此可见,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在迅速递增, 这给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 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 但是, 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 远远达不到需求量水平。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 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3. 高校规模扩大和高校扩招的影响
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的连续扩招, 也给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 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就业难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高校以及社会共同的感受。进入新世纪, 我国高校毕业生以每年60万人左右的数量激增。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95万人已经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人左右, 总量增加近六倍。扩招不仅致使人数的急剧增加, 而且扩招加剧了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的失衡。近几年来的高校扩招, 许多高校来不及论证, 就扩大所谓热门专业的招生数, 以期获得最大的招生利益, 导致在人才市场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滞销”。扩招还对教育、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 使毕业生的质量下降。这些毕业生由于没有受到严格、恰当的教育培训, 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变化, 因而被社会所拒绝。此外, 扩招还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 毕业生及家长的预期回报心理加强, 就业期望值偏高, 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产生矛盾。高校的扩招虽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 但从理论上或从长远的角度看, 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 不愿到贫困地区、艰苦行业和低收入单位工作, 出现了“好多事没人干, 好多人没事干”的怪圈, 人为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现象。这些因素的产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
1. 国家政策措施的积极引导, 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
国家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 担当着一个积极主导的角色。国家在不断地、积极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9年11月20日, 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了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 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 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出台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新政策, 并且制定地方性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 建立为农村基层输送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尤其是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 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 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政策, 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新的支撑平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 要摸清底数, 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 努力帮助他们就业。可见, 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重视, 正在积极努力地去解决日益严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2. 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步伐转变。高校毕业生应该认识到, 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将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应当不仅仅只培养出“知识型”人才, 更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才。使市场与高校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从而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 许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产生了结构性的脱节现象, 高校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 不断地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这样, 就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毕业生与市场的衔接度, 增加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另外, 高校应当充当一个中介和桥梁作用, 把高校与市场紧紧地衔接在一起。让学生在刚进入高校之初, 就开设就业教育课程, 使他们在入学初就有一个良好的就业观。对于在校的学生要给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实践活动, 使他们尽量有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 在就业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为未来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 高校应当积极地与用人单位联系, 搭建桥梁, 提供就业信息,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改善措施, 一定能够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
3. 高校毕业生自身应转变就业观念, 适合社会市场需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 大学毕业生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摒弃从众、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 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化就业的现代就业观念。首先, 高校毕业生应当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 在知识、能力、素质、观念等方面适应市场需求, 增强自身竞争力, 多利用实习、实践等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 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 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校毕业生不应该等待机遇, 而要树立“不等、不靠、不攀比”的思想, 着力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高校毕业生应当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定位自己,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积极寻求与社会接轨的机会。高校毕业生不要把自己的就业期望定的过高, 切莫“眼高手低”。高校毕业生应当理性的看待这一问题, 从自身问题找起, 转变观念, 积极地投身到就业市场中去。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 要抓住机遇, 把困难当做尝试, 拥有顽强的自制能力, 坚定的自我信念, 面对生活充满期望, 充满热情。其次, 高校毕业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 这也是比较现实的就业和发展模式。在明确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前提下, 高校毕业生需要把握住当前可以抓住的一切机会, 首先实现就业, 在岗位上努力地工作学习, 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 学习人际交往和职场规则, 使得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而后可以通过再就业形式, 改善自己的境遇。这样在就业的道路上, 高校毕业生从身心到思想上都有了一个充分的准备,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找到自己的定位。
总之, 面对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 高校毕业生应当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以充分适应社会, 做好就业准备。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吉明明.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1) .
[2]袁贵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不松懈不动摇, 全力以赴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72/info1258933418700572.htm, 2009-11-23.
[3]关进礼.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社科纵横, 2010, (1) .
[4]尚广海, 瞿浩, 沈道晴.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2) .
[5]易方.立足时代需求树立科学就业观[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3) .
关键字 毕业生;就业观;对策
一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
1.就业目标缺乏稳定性、长期性
很多高校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只看重眼前利益,将就业出发点仅限于福利待遇,缺乏个人长远的发展目标,只顾安逸享受,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有的毕业生将自己的就业目标仅限于国有企业,不注重能力发挥,对一些发展前景很好的其他性质企业视而不见,从而导致自己就业后只是短期安逸但是长期发展并不如意,甚至面临失业的危险。
2.职业选择急功近利
一些毕业生在职业定位上,只注重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学业成绩,倾向于能够展示自己才能的单位,而不顾国家和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现实,或者是过于看中社会地位,把进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作为实现当“领导干部”愿望的跳板;还有一些毕业生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目光集中在大城市,即使不能发挥自己专长,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千方百计到大城市就业,出现了“宁要大城市的一张床,不要小县城的一间房”现象。
3.职业认知存在片面性
有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于那些热门职业,不管有多困难也要去争取,对于冷门专业远远的回避,不管职业是否与个人专业特长、发展前景有无联系,没有对自己职业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进行正确、客观的认知,缺乏对国家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和行业发展状况等的全面的把握。
二 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出现误区的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紧张,使毕业生对就业前景产生了担忧和疑虑,造成焦虑性等不良心态。市场经济要求等价交换与竞争,它在提高人们热情与积极性的同时,也促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片面追求就业的物质化,过分强调自我发展而忽视社会需求。获得高薪的工作职位即实现了自身价值,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盲从等不良就业心态。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当前一些高校的做法导致了毕业生就业观产生了错误。一是高校教育体制的的一些弊端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当前一些高校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专业划分过细、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全面和彻底等导致部分毕业生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的现象。二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很多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对于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少。
3.家庭方面的原因
父母的价值观念往往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多数的家长仍希望孩子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就业而不愿到个体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导致毕业生精神负担很重;还有的家长在子女将要毕业时,拼尽全力,托关系、找门子帮助子女安排工作,使很多毕业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达到了极点。
4.自身方面的原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后就开始精神松懈,造成自身的知识面过于狭窄,专业知识不过硬,导致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另外,很多毕业生普遍缺少社会经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理想往往脱离现实对社会的认识不足,容易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
三、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对策
1.政府部門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就业市场、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氛围
开放、多元、自主、平等、重利是当今市场经济的特性,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政府必须继续加强就业市场的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宽广的渠道;继续完善就业法规建设,把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增加就业工作的透明度,排除不正之风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干扰,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就业氛围。营造良好的就环境为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制度保障。
2.学校应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与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首先,要确立毕业生择业观教育目标系统。通过建立择业观教育系统帮助毕业生调整择业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打破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从一而终的陈旧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积极投身社会基层,树立到到西部、到农村建功立业的观念,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其次,要构建择业观教育方法体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和择业观念,引导毕业生结合自身的主客观条件选择职业目标;再次,要营造择业观教育环境。要把大学择业观教育纳入高等教育内容体系中来,构建择业观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价值观。
3.家庭要引导毕业生树立恰当的职业目标,帮助毕业生确立客观正确的择业观
每个家庭因为经济状况、知识层次、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就业理想和抱负也不尽相同。恰当的职业目标是家庭成员对大学生生活、工作、事业发展的期待和愿望,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有着或明或暗、或多或少的影响力,是大学生建立价值标准、职业抉择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充分尊重毕业生的理性选择,要知道不一定是大城市城市或者发达地区就一定能够干成事业,要明白只要敢于竞争和奋斗,即使在农村或者偏远地区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而且一定要让毕业生懂得成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艰辛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11-30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07-24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特征与缓和对策05-30
高校外教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09-07
浅析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08
高校学生收费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06-29
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研究06-26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合同记录06-17
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07-26
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