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经典

2023-0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唐宋诗词经典

唐宋岭南诗词中的“芭蕉”意象写作

内容摘要:唐宋岭南诗词中的“芭蕉”意象有侧重外在形态描写而不注重内涵寄托的特点,较为常见的有“蕉林”“蕉和荔”“红蕉”这三种表现内容。造成唐宋岭南诗词中“芭蕉”意象数量少且内涵没有进一步拓展延伸的主要原因,一是这一意象在唐宋时期的泛南方化倾向;二是受到南贬文人复杂内心感受的影响。

关键词:唐宋 岭南诗词 “芭蕉”意象

岭南,又称岭表、岭外,概指五岭i山系以南地区。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其具体所指随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而有所差别。大体而言,唐代岭南地域范围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而宋代岭南区域则包括广东、广西及海南一带。由于五岭的交通阻隔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唐代之前的岭南鲜少进入以中原为主流的文化视野中。唐宋之际,随着大批中原人士因着各种原因流寓岭南,岭南在文学作品及文化典籍中出现的频率有了大幅度提升。本文提及的唐宋岭南诗词,即是指唐宋期间流寓岭南文人所做诗词及其他文人以岭南为题材的诗词作品。

芭蕉是热带、亚热带植物,常见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其中尤以岭南地区最为繁多茂盛。早在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就出现了“诸柘芭苴”的记载,由此可知,我国栽种芭蕉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芭蕉以其宽大优美的叶片及油亮翠绿的色泽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并一再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及至唐宋,有关芭蕉意象的文学作品数量已经蔚为可观,同时,经过长时期的文化积累,这些诗词作品中的芭蕉意象的内涵意蕴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最为常见的意象有:“雨打芭蕉”,如杜牧的《雨》:“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蕉叶题诗”,如岑参《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题诗芭蕉滑,对酒棕花香”;“芭蕉喻空”ii,如白居易《逸老》:“筋骸本非实,一束芭蕉草。”又或者以芭蕉之卷舒写欢欣或忧愁的情绪,如李清照《添字丑奴儿》:“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等等,不一而足。

唐宋岭南诗词中的芭蕉意象总的呈现出侧重外在形态的描写,而不重内在意蕴寄托的特点。大致说来,较为常见的有以下三类描写:

一.蕉林

从大量唐宋文人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芭蕉是作为园林景观植物,为满足人们的视觉及听觉审美需求服务的。如杜牧《芭蕉》就有云:“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又如宋代王十朋的《书院杂咏·芭蕉》中云:“草木一般雨,芭蕉声独多。主人栽未足,其奈客愁何。”出于这种诉求,芭蕉栽种只求其有,并不求其多。然而唐宋时期的岭南地区则不然,芭蕉在这里是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成片种植的。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早在唐太宗在位之时,广州进贡给朝廷的贡品中就有蕉布。iii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花木门·水蕉条中记载道:“水蕉不结实,南人取之为麻,缕片,曝干,灰煮,用以绩,布之细者,一匹直钱数缗。”可见当时岭南人有种植一种不结果实的芭蕉品种以供纺织用。

因此,唐宋岭南诗词中“蕉林”出现的频次不低。如欧阳炯《南乡子》其二:“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摹写具有浓郁地域色彩和生活气息的岭南风情画,借岸边女子的笑谈引出芭蕉林里有人家的炎方景象。无独有偶,我们在稍后北宋黄庭坚的《谢陈正字送荔支三首》其三中也可以看到相近的描述:“斋馀睡思生汤饼,红颗分甘惬下茶。如梦泊船甘柘雨,芭蕉林里有人家。”“甘柘”即为甘蔗,与芭蕉同属岭南常见经济作物,甘蔗雨和芭蕉林交织成典型的南方物候。向子諲《西江月·番禺赵立之郡王席上》中也写道:“风响蕉林似雨,烛生粉艳如花。”写风吹过蕉林发出的如下雨般的声响,独具岭南风味。

二.蕉和荔

芭蕉果实形似月牙,皮薄而果肉饱满,味清香而略甜,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常见的水果之一。唐宋岭南诗词中,文人们常常將其与颇负盛名的岭南佳果——荔枝相提并论。实际上,唐宋文学中荔枝的书写是跟随着它的进贡地点改变的,其中心经历了由唐代巴蜀到宋代闽地的转移,但岭南作为荔枝的重要产地之一,随着南来文人的吟咏,岭南荔枝也逐渐声名鹊起。其中最广为传唱的无疑是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二首》其二)

在对蕉和荔的吟咏中,有本土人士不无骄傲的介绍,如田开的《临封杂咏》:“我爱临封好,诗人兴味长。岭南蕉子国,海上荔枝庄。民有百年寿,家藏十种粮。宦游无远近,乐处是仙乡。”田开是恭城(今广西恭城)人,此诗作于诗人知封州(今广东封开)任上。虽不免有溢美之词,但也真实反映了当时岭南这两种作物种植之广;也有南贬文臣满是感慨的向往,如李纲的《次贵州二首》其二:“怀泽为邦古郁林,江边邑屋树森森。山连八桂峰峦秀,地近重溟雾雨淫。岁久承平消瘴疠,时危争战觉幽深。试谋十亩膏腴地,丹荔青蕉获我心。”贵州即今广西贵港,时局动荡,一贬再贬、壮志难酬的遭遇让身衰心疲的李纲在遍植蕉荔的岭南陋乡萌发了归隐山林的念头;还有未至岭南者对未知之地的遐想,如薛敏思《送欧阳令之任粤中》:“大隄二月柳初舒,秣马飘然别故庐。自取通才分剧邑,谁怜修路奉除书。绿蕉丹荔千山度,瘴雨蛮烟百粤居。此去县中花事好,早将佳绩报双鱼。”送别将至岭南赴任的朋友之际,遥想彼处应有设色分明的满山绿的芭蕉、红的荔枝,却也有对瘴雨蛮烟的担忧。芭蕉与荔枝一道,建构出了诗人们的岭南印象。

三.红蕉

红蕉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芭蕉科植物,相对于其他芭蕉品种,红蕉的花色艳红,与青翠的叶片形成鲜明对比,更具观赏价值。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描述道:“红蕉花……色正红,如榴花、荔子,其端各有一点鲜绿,尤可爱。”[1]然而红蕉喜温不耐寒,因此其栽培难度较大,唐宋时期以岭南最为多见。唐刘昭禹在《送人红花载》中写道:“世上红蕉异,因移万里根。艰难离瘴土,潇洒入朱门。叶战青云韵,花零宿露痕。长安多未识,谁想动吟魂。”可见这个品种移植之不易。

红蕉以其独特的外形成为岭外之人对岭南遐想中的一抹固有的亮色。唐代王建的《送郑权尚书南海》中写道:“七郡双旌贵,人皆不忆回。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敕设薰炉出,蛮辞咒节开。市喧山贼破,金贱海船来。白氎家家织,红蕉处处栽。已将身报国,莫起望乡台。”于送行的美好祝愿之中构想岭南处处红蕉的美丽景色。殷尧藩在《送韩协律胜起容府幕》中也有诗句云:“云收碧海连天水,风动红蕉滴露光。”设想海上云彩消散,碧水蓝天相接,一望无际;清风吹拂,红蕉像露滴花心那样光彩夺目,美艳无比。它同时得到了南来文人的瞩目,李绅在《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中描写这种让他印象深刻的植物道:“岭头刺竹蒙笼密,火拆红蕉焰烧日。”极写其颜色之艳,仿佛灼烧烈火直逼红日。

显而易见,唐宋岭南诗词中的芭蕉意象从内在蕴含上而言并不深刻。而且从数量上而言,它在唐宋岭南诗词中的众多植物意象中为数也并不多。这与唐宋芭蕉在岭南的广泛种植似乎并不匹配。究其根本,原因大约有如下:

其一,与其他更具岭南特色的植物意象相比,唐宋岭南诗词中的芭蕉意象地域从属性并不那么分明。这些植物意象是指一出现就往往能让人直接联想到岭南的,如李珣《南乡子》:“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孙光宪《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李珣《南乡子》:“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提到的刺桐、桄榔、木棉及豆蔻皆属此类。

而芭蕉,由于其栽培区域的不断扩张,到唐宋时,已经能够在南方大部分区域乃至北方部分区域成功存活了。芭蕉种植区域的扩大,与唐宋园林艺术的长足发展有关,受到当时经济发展及社会思潮的影响,人们对园林造景艺术手法、建筑与山水花木的搭配融合以及动植物的畜养栽植有了更高的认识和追求。芭蕉的外形优美、生长周期短,又富于文人雅趣因此广受欢迎。唐宋时期,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富庶的城市经济使得园林造景需求倍增,芭蕉种植地由前朝的皇家苑囿普及到了民间园林。据《玉堂闲话》描述:“天水之地,迩于边陲,土寒不产芭蕉,戎师使人于兴元求之,植二本于庭台间,每至入冬即连土掘取之,埋藏于地窖,候春暖即再植之。”[2]天水,即今甘肃天水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寒冷,常态下芭蕉难以过冬,然则在此时就已经摸索出窖藏过冬的法子。可见其栽种范围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这种植物的地域属性变得模糊化,唐宋时期芭蕉变得随处可见的结果,是使它在唐宋诗词的书写中成为泛南方化的植物意象,从而更多地与“江南”“南方”而非“岭南”捆绑在一起构成人们的刻板印象。比如徐波在《论古代文学中的“雨打芭蕉”意象》一文中就认为,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雨打芭蕉是江南水乡典型的景象。在他看来,江南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江南易使人产生清秀、空灵、温柔、婉雅的联想,而“雨打芭蕉”这一文学意象本身所具有的柔美、轻盈、清婉的风味比较能体现江南的美学特点,因此,在人们的审美体验中,雨打芭蕉是属于江南的。[3]

其二,唐宋岭南诗词中的芭蕉意象的复现频次不高,内在蕴含不深刻还与南贬文人的心态有关。时至唐宋,作为“教外之地”的岭南成为朝廷安置逐臣的聚集地。清代郝玉麟纂修《广东通志》,于该志《谪宦》前言道:“仕宦谪籍岭南尤众,岂非以古荒服地而蛮烟瘴雨之乡欤。”[4]宋沈晦诗云:“五岭炎热地,从来着逐臣。”据统计,唐代289年中,有姓名及贬地可考的贬官共2456人次,其中岭南到高达436人次,为南方诸道之最,仅盛唐玄宗一朝,贬赴岭南者即高达71人次,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域。而宋代谪宦岭南之人,载入史籍者达499人次。湮没无考者,则更是不计其数。[5]这些卷入政治斗争旋涡,成为权力较量下的牺牲品的逐臣贬官,带着对岭南瘴疠地的恐惧,以及未卜前途的担忧,还有从高位坠落的不适感与失落感,交织成了复杂的心理感受。如同受伤后不停舔舐伤口的困兽,他们很难全情投入于岭南的奇花异草,秀美风光,这些现实层面上的感官刺激也往往要服务于内心情感抒发的需要,作为其兴发的铺垫。如李德裕的《谪岭南道中作》云:“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他固然也注意到岭南独有的桄榔、椰树、红槿及越鸟,但这些不过是引发他断肠思乡情思的外在导索罢了。又如宋代洪皓《芭蕉》:“芭蕉非一种,南粤竞成丛。结实联房绿,舒花焰火红。 象蹄形甚伟,筒葛纴尤工。羁旅牵愁思,秋窗夜雨中。”即使也描写到芭蕉的美丽外形,终究还是落在羁旅愁思的情感表述上。

综上所述,唐宋岭南诗词中的芭蕉意象数量不多,意蕴不深刻,往往止步于对芭蕉外形的简单摹写。这与唐宋时期芭蕉种植范围的扩大,芭蕉意象的泛南方化地域属性有关,也与这一时期南贬文人的沉重心境下的情感表达述求有关。正因如此,唐宋岭南诗词中的芭蕉书写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参考文献

[1]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327.

[2]李昉等著,《太平广记》.卷140(引述《玉堂闲话》,中华书局,1961.

[3]徐波.论古代文学中的“雨打芭蕉”意象[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3):79-83.

[4][清]郝玉麟《广东通志》卷262,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侯艳.唐宋历史地理与诗歌地理中的岭南[J].广西社会科学,2014(11):105.

注 释

i五岭:一般认为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及大庾岭。

ii芭蕉喻空:陈寅恪先生认为,受印度佛学比人身于芭蕉等易于解剥之植物影响,魏晋文人往往以芭蕉中空说明阴蕴俱空,肉体可厌之意。见陈寅恪《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

iii見《元和郡县图志》第三十四卷至三十八卷。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宋词岭南意象研究”(项目编号:2017KY0641)成果。

(作者介绍:梁欢华,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作者:梁欢华

第2篇:莫砺锋教授讲唐宋诗词(下)

好了,我已经讲了一半时间了,接下来的时间全都开放给各位老师,大家希望在哪方面跟我交流交流,欢迎大家提问。谢谢大家!

问:您刚才比较多的谈到了《唐诗三百首》,能否请您评议一下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

答:这位老师问的是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清代有好几种唐诗选本,比较有名的是两种,一种是王渔洋的《唐贤三昧集》,还有一种是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这两种选集之所以比较受人重视,就在于都体现了某一种文学观念,体现了某一种诗歌理论,因为王渔洋和沈德潜都是清代著名的诗论家。那么沈德潜的诗论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儒家的温柔敦厚,所以他认为最好的诗歌,都必定是温柔敦厚的,当然这个温柔敦厚也有一个潜在的价值判断,就是要符合当时的道德观念,其表现方式则是温柔的。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选诗比较多,他不像《唐诗三百首》,也不像王渔洋的《唐贤三昧集》,只选了400首诗,他选了近2000首,所以没有太大的偏颇。

所以作为一般读者的阅读对象来说,《唐诗别裁》太多了一些,我们不能要求一般的读者阅读那么多的作品,但是就学术价值来说它是很有特点的。他的选目是体现其诗学思想的, 假如你读他的诗话,对其中某一条条文的感受不是很深刻的话,那就可以读读《别裁集》,它里面的选目会印证那些诗歌观点。但是沈德潜这个人跟皇帝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他是专代乾隆写诗的刀手,也是一个御用的诗人,所以他的价值判断一定是最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口味的,他强调温柔敦厚,基本上体现了这样的一种价值观。但是应该说《唐诗别裁集》对于名家、名篇的关注是比较全面的,大部分的唐诗名篇书里面都有。

问:莫教授,《春江花月夜》是非常有名的唐诗,闻一多先生讲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的鉴赏我看的也比较多,我想听听您对这首诗的评价。

答:《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后来才走红的。作者张若虚是从初唐入盛唐的人,他比李白还早一点,但是他的这首诗在他生前一点都没有名,一直到宋代的时候还没有名,我们现在在明以前的典籍中间没有发现任何人评论过它,也没有选到选本中间去。他最早是出现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郭茂倩编乐府诗的宗旨是,只要是乐府诗就收录,《春江花月夜》收进《乐府诗集》,并不表示郭茂倩重视它。一直到明代,李攀龙的《唐诗选》开始选它,然后才有人注意到它,但是还没有把他看作是最好的作品。直到清末民初的时候,王闿运评它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就是张若虚仅凭这一首诗就是大家了,人们才开始关注它的。闻一多对它有最高的评价,就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那以后,大家都认为它是名篇了。到现在为止,关于《春江花月夜》的学术论文至少有50篇了,但是没有什么更好的文章,就是关于这首诗的正面的评价,闻一多已经把他表扬到顶了,我们就没有办法再说什么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李泽厚在他的《美的历程》中又提到这首诗。李泽厚把这首诗放在一个什么地位呢?就是放在快要产生李白了,快要到盛唐的时代了,放在那里。李泽厚还认为这首诗里面表现的是宇宙意识,闻一多的文章里也说到过,就是对宇宙的一种迷茫的感觉,诗人把天上的月亮、永久的大自然跟短促的人生进行对比,闻一多已经有这个意思了,李泽厚更加清晰地说了这一层意思。就是在宇宙面前的迷茫感,尤其是一种少年人、青年人的迷茫感,尽管觉得迷茫但是并不哀伤,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从那以后,还有一篇好的文章,就是我的导师程千帆先生写的,他不是具体分析它怎么美,而是说这首诗为什么没有在古代得到重视,而到了明代才受到了重视,就是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有变化的,这个变化就反映了从唐至明的文学观念的变化。除此以外,那么多的赏析文章,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这首诗是很可讲的,我相信各位老师都喜欢讲它。张若虚把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都写到了,它的中心意象还是“月”,他没有一个固定的视角,他的空间和时间都是转换的,它不是像有的诗一样,就是发生在一个楼上。他写的是一种非常丰富但是又很普遍的意思,它不是写某一个人的独特的生活经历,他是写大家都会感受到的,那种抽象的、普世意义很强的东西。所以这首诗拥有特别多的读者,但是奇怪的是长期以来它又没有受到重视,原因在于它是初唐的歌行体,初唐的歌行体到了李白、杜甫的七言古诗产生以后,这种诗体基本上被超越了,所以就不再流行了。而明代文学有一种复古的观念,所以李攀龙等文人就特别重视这首诗,又把它从典籍里面挖出来,然后就受到重视了。

一篇很好的优秀作品,一旦有人给予它特别高的评价以后,大家就都会接受,然后就走红。《春江花月夜》主要是经过两个人的鉴赏,当然首先是李攀龙选了它,然后王闿运、闻一多他们几个人给它高度的评价,后来大家都接受了。假如没有碰到这样的人,说不定到今天它还埋没在那本《乐府诗集》中间,因为《乐府诗集》中有好几首《春江花月夜》,有隋炀帝写的,陈后主写的,它不是最早的一首。这首诗的接受过程很有意思,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问:我想问一下,从您的角度来看,我们来给高中生讲诗词应该把握什么样的角度。比如说我们讲《春江花月夜》,有的时候钻得太深,学生接受不了。现在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但是我们在读这些诗歌的时候,需要的是“静”,我们怎么样才能“静”?你能不能结合这几点,给我们讲一讲?

答:我觉得,对中学生讲这些作品,实际上不要求讲得太深,就是你不要把这篇作品中间的所有的意思都讲完了,学生应该有他自己思考的和感受的东西,教师不必把它们包办了。教师讲得太全面,留给学生自己体会的空间就没有了,这样可能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最好要引导他一下,启发他一下,有的部分留给他们自己去体会,最成功的教学我想应该是培养他的兴趣,你把他的兴趣培养起来之后,课外他自己就会去读,课堂教学永远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实际上很多东西要靠他自己去学,这一点我想本科阶段和中学阶段是一样的。我们在大学中文系给本科生教文学史,也不想把所有的东西讲给他听,很多东西留给他自己去读,自己体会,这是比较活的教学。语文教师和数理化教师不一样,数理化教师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它是有限的,语文却是无边无际的,是一个开放式的体系。我们在课堂上也许会教学生读五首杜甫的诗,但是杜甫的好作品哪是只有五首呢?至少有100首。所以我们要培养同学们对杜诗本身的兴趣,这样就最成功了。至于说到读诗的环境和心态,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元好问有两句诗,叫“好诗端如绿绮琴”。就是好的诗就像一架古琴,“静中窥见古人心”,弹古琴的时候一定要很安静。大家喧嚣得不得了,声音都听不见,无法欣赏古琴。元好问说读诗的时候也要这样,要安静,要有一种宁静的心态。所以要是在分贝很高的歌厅里读诗,那肯定读不进去。读诗的时候最好是对着一盏台灯,窗外面是凄风苦雨,你把窗帘拉上,这个时候读诗最好。

我自己进入诗词的阅读,完全是在插队的时候。因为原来在高中比较喜欢数理化,课余的时间也看看科普的书。后来下乡插队了,数理化也学不下去了,因为碰到不懂的地方没有人指点,而且也找不到合适的教材,所以很快就停止了。后来就胡乱看书,在那种情况下,我就爱上了诗词。我是单个插队的,不是和很多同学一起到农场的。我那个生产队里只有两个知青,我们的茅屋孤零零的,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我在农闲的时候,比如下雨天,就可以看书。这个时候非常的安静。我还有一种安静的心态。因为我出身不好,如果我出身好的话,整天想着招工、招生、当兵,那肯定就心态不安静了。因为我出身不好,这些事情轮不上我。所以每次有了招工、招生的消息,我都心如古井、波澜不惊,因为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我只管沉静在我自己的世界里。这种情况下我开始读诗词,就钻进去了。

刚才说到李后主,大家都知道他是亡国之君,而且他也不是一个仁慈、开明的君主,他是一个昏君。他把南唐的政治搞得一塌糊涂,很快就亡国了。亡国的时候他又没有勇气殉国,当了俘虏,被抓到开封去了,过了两年又屈辱地被毒死了。这样的人物,他的生平经历,他的情感,跟我们是格格不入的,他和我们的身份完全不一样。但是他的词,我在插队的时候开始读,真是感动。“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我们当知青也是这种感觉。尽管他是一个皇帝,还当了俘虏,我是一个中学生,被赶到农村去插队了,但是人生基本的喜怒哀乐是相通的,所以这个时候读,就读进去了。

后来我看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一切文学,用血书写的作品是最动人的。李后主被俘虏以后写的词,可以说是用他的血泪写成的。因为他每天用眼泪洗面,这样的文本就非常感人。所以我想读诗一定要有一种非常安静的环境。你心态要安静,不能浮躁,如果你还在想着名利,想着读这首诗能不能写一篇论文,能不能出一个成果,那肯定读不好。要在完全摆脱掉物质世界和外界干扰的情境下才能读进去。当然,现在大家都很忙,社会是快节奏,这个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我们无法选择,我们就生活在这里面。我想现在的中学,校长对你们的管理肯定跟我们大学里差不多的,教师整天忙。你要能忙里偷闲,给自己创造一个比较好的阅读环境。你不要想着我怎么备课,不要想着写一篇论文,你就把阅读当做一种人生的享受,这个时候就能读进去。大致上是这样的。

问:我想请问一下,我听过一些说法,说古诗词是可以用来唱的。我也听过一些用戏曲来唱的诗,感觉是唱不是吟。请问莫教授,到底古人是怎么吟诗的呢?

答:现在由于材料的缺乏,我们已经很难完全复原,我们已经不太说得清楚,唐代和宋代那些诗词的歌唱方式。按照原来扬州大学一位叫任半塘的教授的说法,唐代的诗歌,特别是绝句,都是歌唱的。唐代的绝句就是当时流行歌曲的歌词。宋词更是这样,宋词每一首都能歌唱,都有曲谱。但是唐宋的时候没有录音设备,后来那些曲调就失传了。词乐的失传是很奇怪的事情,很可能是由于词的写作越来越案头化了。像柳永写了词以后就给歌女唱,但是慢慢的就文人化了,就是在桌子上写,词人更加关注文字,所以就跟音乐慢慢分离了,后来这个词乐就失传了。

有一位美国的美学家,叫苏珊·朗格,她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她说一首流行歌曲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曲,一个是它的词。如果它真正流行起来,人们记住的仅仅是它的曲,词就被忘掉了。词与曲不能并列,当然有一个时间是并列的,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一定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文学的部分加强以后,音乐就衰落了。或者,音乐的部分加强以后,文学的东西就消亡了。诗词基本上也是这样的。后来文学战胜了,就是后来的作者越来越关注文字的部分,文字怎么样才能写得更精美。音乐的部分就不怎么在意了。为什么不在意了呢?因为文字的部分是不断地在变化和创新的,而音乐部分是基本不动的。

比如说《满江红》,随便谁写的《满江红》都是这样唱的,但是文字大家就可以争奇斗艳,大家想方设法在那里创新。久而久之,作者的关注重点都在文字上了,而不在音乐上了,因此后来曲谱就失传了。失传了怎么办呢?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我们怎么才能复原呢?目前是这样的情况。少量的词牌我们现在还是知道词乐的,像姜夔的一部分词。他有17首词是他自己创作的词牌,以前没有的,他是音乐家,他怕人家不会唱,他当时就在上面标了曲谱。我们古代的工尺谱是有缺陷的,它不能完全复原为现代的五线谱,只能大致上复原。那么为什么古人的诗词都能唱,现在不唱了?后来变成吟诵了?就在于诗词的音乐部分慢慢地弱化了,而文字部分则强化了。文字部分强化以后,平仄的特点和效果反而得到凸现。

这里我跟大家介绍一个观点,就是南朝有一个诗歌理论家叫做钟嵘,他写了一部书叫《诗品》。《诗品》中有一个非常主要的观点,就是反对当时写诗的人注意平仄。沈约等人早就提出要把我们汉字的四声有规律地运用到诗歌的写作里面去,就是写诗的时候不能光注意意思,还要注意声调,注意平仄。钟嵘反对,他说以前的乐府诗都是歌唱的,所以要讲究平仄。现在的诗歌不唱了,就不用再讲平仄了。钟嵘的观点是错误的。正因为不唱,平仄就更加重要,平仄是在不配合乐谱歌唱的情况下,在吟诵文本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一种音乐美。它的规律基本上是对称的,又是不断地变化的。这样我们读起来就琅琅上口,有抑扬顿挫的一种美。但是这个东西毕竟不是曲谱,它的变化没有那么丰富,读起来悦耳的程度肯定比不上音乐。至于说具体的吟诵,就我接触过的老一辈学者来说,要是吟诵的话,基本上都是用南方的方言来吟诵,可以说普通话吟诵的效果是不好的。因为普通话没有入声,没有入声的话,现在的平仄和古人的平仄就已经不一样了。前年我在香港待了半年,听了香港组织的几次吟诗会,因为他们用的是广东话,广东话不但有入声,而且有九个声调,所以那边人的吟诵非常的好听,非常有抑扬顿挫的特点。要是北方话就不行了,入声取消之后就很难调节了。特别是入声变成了平声的话,读起来就一点节奏感都没有了。很抱歉我不会吟诵,但是里面的道理大概是这样的。

问:孔子说过:“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似乎很强调诗的实用性。请您谈一下这个实用性的问题。

答:孔子的时代,实际上也是整个春秋时代,有一个特殊性。他那个时候的诗歌是一种外交语言。《左传》里面有很多的例子。《左传》里写到两个国家会盟,两个国家谈判,双方的代表经常用赋诗的方式来表达意思。对方赋诗一首,我也赋诗一首。对对方的要求,甚至对对方的谴责,都用赋诗来表达。这样就使得外交语言变得很委婉,不是那么直截了当。不光是孔子,现在我们的温家宝总理也是这样的,温总理几乎每一次长篇讲话里都会引用一段诗词。诗歌是一种很好的外交语言,春秋时代各国之间有什么会盟或者礼聘活动的时候,每个国家都有外交的辞令,这个外交辞令要说得非常委婉,同时要把意思表达出来,而且还要显示你这个国家的人有文化,在文化上能压倒对方,所以他们一定要赋诗。古人说“登高作赋,能为大夫”,就是你不会登高做赋,不会做诗的话,你做不了大夫,这是一种必备的训练。当然孔子对诗的功能的理解还不仅仅是这样的,他还认为诗歌能陶冶人的性情。

我一直觉得假如一个年轻人唐宋诗词读的比较多的话,他就不会去偷人家的,不会去抢人家的,他有一种基本的修养。因为你在阅读这些诗词的同时,实际上你也受到了古人的美好情怀的熏陶。苏东坡有一句诗叫“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说你读了好的诗词之后,整个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就升华了。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当然希望全社会都重视这一块,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如果青少年都喜欢读唐宋诗词的话,我想很多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可以由这一块来解决。人文素质教育是很重要的,把优美的东西教给青少年,对熏陶他们的人格是很有用的。

问:请问莫老师,您如何看待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在我看来,如果辛文房有较超卓的才华的话,《唐才子传》完全可以成为一部新的《世说新语》。可惜作者没有超卓的才华。

答:这个《唐才子传》肯定不能和《世说新语》相比。《世说新语》不但具有史料价值,它在文学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它的文本现在看来,都是一些很美的小品文。《唐才子传》远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唐才子传》的作者辛文房,他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人,是一个西域人。他当时已不能感受到唐代的文化氛围,他都是根据史料来写的。现在我们学术界比较看重的《唐才子传》的一种文本,是中华书局的傅璇琮先生主编的,叫做《唐才子传校笺》,你去看看那个校笺部分,比如他说李白什么什么,这其中的史料都是有来源的。所以它是后人为前代的一批文学家追写的传记,他的写作目的和方式,跟《世说新语》是完全不一样的。应该承认《唐才子传》中没有特别优美的文字,如果有的话也都是别人写的。如果原来的史料写的不是太好,这本书也就不是太好。那么《唐才子传》的价值在哪里呢?它把唐代的主要的文学家的生平用一本书的形式非常集中地做了介绍。基本上把唐代三流以上的诗人都写到了,所以一卷在手,你就全部都知道了。

《世说新语》不一样,它几乎每一条都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还有,《世说新语》的时代,就是东晋、南朝,那个时代和唐代不一样,他们注重创造所谓的魏晋风流、魏晋风度。“风流”这两个字实际上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冯友兰有一篇文章叫做《说风流》,他就是说那个时代的贵族、士大夫,平时的言行都非常优美,他们生活的本身就充满了诗意。所以《唐才子传》是不能跟《世说新语》相比的。

问:南京师大附中的一位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他说今天是现代诗人海子逝世20周年,请问你作为一个知青,你喜欢现代诗吗?你觉得读现代诗和唐宋诗有什么不同呢?

答:首先非常抱歉,我几乎没有读过海子的诗,除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外,其他的我都没怎么读过,我也不认为海子所说的“大诗”真是新诗的发展方向。他一生都想写一首大诗,但是到死也没有写出来。作为知青,我想说的可不一样。海子不是知青,他是70后的诗人,70后跟我们这些当过知青的人完全是两代人,我们对于人生的基本态度,我们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跟他们是有相当大的代沟的。我现在还没有看到很好地反映我们知青生活的诗歌作品,应该说那个时代不属于海子,而是北岛、顾城的时代,当然他们都要比我们年轻一些,即使他们下过乡,也是后来下去的,跟我们不一样。非常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一批人当中还没有产生什么现代诗,因为那个时候的生活本身是跟诗歌绝缘的,生活就没有什么诗意,没有写诗的土壤,当然那个时候实际上也是不能写诗的,假如你要表达真情实感的话,你是有危险的。你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灾祸,所以那个时候基本上是鸦雀无声,大家集体沉默。所以那一代人的生活至今都没有人好好地用诗歌来表现。到了北岛、顾城的时候,应该说他们的诗,在情绪方面是有一点与我们相通的,特别像北岛写的“我不相信”,这种话确实是跟受过欺骗的知青相通的。我作为一个知青,对于以海子为代表的下一代的现代诗,应该说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读现代诗,只到北岛、顾城这一代为止,再往下就离我太远了。我读不懂,我也不能欣赏,我觉得读那些现代诗,还不如读唐诗宋词好。与其读中国的现代诗,还不如读外国的现代诗。我觉得我们的现代诗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矫揉造作,他们写的不是人们原生态的生活,他们写的是一小部分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矫揉造作出来的一种情感,情感是扭曲的,文本表达方式也是扭曲的。我甚至觉得有很多的现代诗是不美的。一首诗如果没有美感的话,那算什么诗?诗一定要有美感。

我个人的看法是,从五四以来,我们的现代诗还没有产生出经典。五四以来的白话诗,比较早的那部分,我们还是读的。从胡适之开始,到后来稍微晚一点的艾青这些人,我都读过,但是我读来读去,没有发现像唐宋诗词那样的经典。请问,五四以后有哪一首诗能称为经典?有哪一首诗是老百姓都很喜欢的,家喻户晓,很多人能背诵,有这样的作品吗?没有。郭沫若那些很有名的诗,那些“女神”啊,时过境迁,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读,现在还有什么味道吗?不说胡适之那些诗了,“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了。郭沫若“女神”中的一些诗,当时的青年刚刚要打破封建的牢笼,走向社会,走向革命,那个时候读,可能还有一点味道,是时代的豪言壮语,但是我们现在读起来有点像狂语,“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这像诗吗?我觉得没有诗意。我一直认为中国现代诗的走向,它的前途肯定寄托在白话诗身上。现在虽然有很多人写诗词,但是要想让诗词恢复到以前鼎盛的时候是不可能的。但是至今为止,我们的白话诗还没有产生经典,希望不久的将来从白话诗中产生经典,产生像唐诗宋词的名篇那样受到大家欢迎的经典。

问:您看《百家讲坛》《文化中国》这一类电视文化专栏节目吗?您如何评价这些电视文化专栏节目?

答:《文化中国》是哪个电视台的?我不知道。是上海台的吗?《百家讲坛》我知道是央视的,因为我去过。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不看这些节目。我看电视,只看很少的电视剧,比如说最近播的《北风那个吹》,当然我只看其中的知青阶段,他们在乡下的阶段,他们回城以后就不看了,回城以后的内容跟一般的电视剧没有什么区别。除此以外,我必看的节目是《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再加一个《动物世界》。《百家讲坛》现在受到很多批评,比较多的批评来自于学术界,大部分的意见都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进行批评的。我觉得这里有个认识的误区,就是你不能要求《百家讲坛》讲的内容有学术含量,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你说你给初中文化水平的人讲学术研究,他们听得懂吗?电视台还要注意收视率,你讲学术研究,讲考证,那谁要听啊?所以不能在这个栏目中间讲学术,这个栏目完全是一个普及性的栏目,它就是要求把我们的文化知识向大众普及,让一般不接触我们学术研究的人也来了解一些情况。我2008年在《百家讲坛》讲了唐诗以后,收到了大概600多封听众来信,很多来信都是热情地鼓励我,并希望我再去讲。我觉得我光在大学里教书,对社会的贡献太小了,能有机会为社会做点事情,向大众普及一些古代文化传统中比较优秀的东西,还是有一点意义的,所以今年又接受了央视的邀请,最近在讲白居易,希望能比较准确、比较生动地给听众朋友介绍一些白居易的情况。

(南京大学文学院;210093)

作者:莫砺锋

第3篇:唐宋时期汉赋的经典化过程

摘要:唐宋文学家在创作实践中对汉赋的认可与接受,促进了汉赋的经典化过程,主要表现在传统题材的拓展、艺术形式的发展、表现手法的学习等方面。文学家、评论家在理论上的批评总结,也是汉赋经典化的重要途径。唐宋时期理论上出现了一种“去经典化”的文学思潮,但主流还是肯定汉赋的功绩,对汉赋的发展、价值、作家作品、创作手法等方面予以评价。这种肯定对于汉赋经典化起了积极的作用。唐宋时期对于汉赋的注释、选辑、摘引等,也是经典化的途径之一,为明清时期大规模的汉赋文献整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汉赋;唐宋文学;文学经典化

收稿日期:2007-09-05

作者简介:张新科(1959—),男,陕西眉县人,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谓文学的经典化,是指文学作品产生之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经过不同读者层的阅读消费与接受,那些不符合人们消费观念、审美观念和没有价值的作品逐渐被淘汰,而那些被人们公认的、有创新、有价值的作品则得以广泛流传,并且成为经典,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经典化的过程,是读者对文学作品接受的过程,也是作品被扬弃的过程。汉赋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经过后代多层次读者的阅读与消费,其代表性的作品逐渐被经典化。笔者曾以汉魏六朝时期为例撰写《汉赋的经典化过程》一文,探讨汉赋的经典化问题,今再以唐宋时期为例,进一步探讨汉赋的经典化过程。

文学作品产生之后,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首先在于它本身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由于经典作品本身的价值存在,使它能够成为一种优秀传统,得到后人的认可,并把它作为学习的对象,或明或暗、或多或少、或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接受。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辞赋发展史上重要的时期,作家创作的辞赋作品大大超过了前代,据《文苑英华》仅唐代保存下来的就有1000多篇。清人王芑孙《读赋卮言》中说:“诗莫盛于唐,赋亦莫盛于唐,……踵武姬汉,蔚然翔跃,百体争开,曷其盈矣。”唐宋时期文学家在创作实践中对汉赋的学习与接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传统题材的发展。宫苑、田猎、都邑类是汉大赋的重中之重。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羽猎赋》、《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等,极力铺排,大肆夸张。这类赋作在唐宋时期继续产生,尽管数量和篇幅不如汉大赋,但在整体构思和写法上仍然学习汉大赋。《唐摭言》记载萧颖士评李华《含元殿赋》在“《景福》之上,《灵光》之下”(何晏《景福殿赋》、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对李白的《明堂赋》、《大猎赋》,祝尧在《古赋辨体》中评说:“太白《明堂赋》从司马、扬、班诸赋来。”“《大猎》与《子虚》、《上林》、《羽猎》等赋首尾布叙,用事遣词,多相出入。”对李白的《剑阁赋》,祝尧评云:“其前有‘上则’、‘旁则’等语,是擎敛《上林》、《两都》铺叙体格,而裁人小赋。”杜甫自许“赋料扬雄敌”、“赋或似相如”,他的《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官赋》、《朝享太庙赋》、《有事南郊赋》)、《封西岳赋》亦极力模拟汉赋的铺陈手法。李庾《西都赋》、《东都赋》仿效班固《两都》、张衡《二京》亦非常明显。宋代文学家写宫殿、京都的赋也增加了不少。杨侃《皇畿赋》写汴京近郊景色,作品借主客问答点明自己虽慕《二京》、《两都》,但却有创新:“彼言其内,予言其外”。把描写的重点放在郊外,与汉大赋重点写城内不同。北宋写京都的作品还有周邦彦《汴都赋》、李长民《广汴都赋》等,从文学传统上来说,都是对汉大赋的学习与继承。丁谓《大蒐赋》写田猎,其序言中说:“奇言逸辞,皆取之于心,相如、子云之语,无一近似。”话虽如此,但毕竟司马相如、扬雄写田猎在前,学习他们的长处是肯定的。

汉赋中贾谊的《鵩鸟赋》借鹏鸟表现作家身处逆境时的思想。张衡的《鸿赋》(已佚),从其序文可以看出,也是以鸿自喻的作品。赵壹《穷鸟赋》更是如此。此后,祢衡的《鹦鹉赋》,陈琳的《骥赋》,曹植的《鹦鹉赋》、《蝉赋》、《离缴雁赋》等,以物喻人,抒发对个体生命的强烈感受。与大赋的铺排事物不同,小赋往往融主观感受于外物描写,写出作者个人的内心情感,创造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达到人与物的和谐统一。这种传统,也被唐宋作家继承。初唐卢照邻撰写《穷鱼赋》,其《序》云:“余曾有横事被拘,为群小所使,将致之深议,友人救护得免。窃感赵壹《穷鸟》之事,遂作《穷鱼赋》。”作者借穷鱼表现其当时处境,明确指出自己创作学习汉代赵壹的《穷鸟赋》。高适的《鹘赋》写鹘“心悠忽于万里,思超遥于九霄”,但“比玄豹之潜行,同幽人之在野”,以此展现自己桀骜自负、怀才不遇的心态。李白的《大鹏赋》以邀游九天的大鹏表现自己追求自由的叛逆精神。杜甫的《雕赋》描绘威猛刚毅、疾恶如仇的雕鸟“奋威逐北”、擒孽狐、攫狡兔而终不见用,表达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以及对统治者不能选拔真才的愤慨。

汉赋中有自我解嘲一类的作品,这是在专制政治压力下文人以委婉的手法讽刺现实、表现个人的情感的一种方式。东方朔的《答客难》、扬雄的《解嘲》等开其风气,崔篆《慰志赋》、崔驷《达旨》、冯衍《显志赋》、张衡《应间赋》、班固《幽通赋》、蔡邕《释讥》等作品相继出现。唐代以来,许多文人在政治仕途不得意时,也往往创作这样的作品,如韩愈《进学解》学东方朔《答客难》,清人蔡铸《蔡氏古文评注补正全集》指出:“体格是从《客难》、《解嘲》、《答宾戏》得来。而此文扬人抑己,尤胜前作。……至篇中用韵,亦步子云之后,更为可诵云。”《送穷文》学扬雄《逐贫赋》,黄庭坚《山谷题跋》卷4评道:“《送穷文》盖出于扬子云《逐贫赋》,制度始终极相似。而《逐贫赋》文类俳,至退之亦谐戏,而语稍庄,文采过《逐贫》矣。”还有李翱《幽怀赋》、《释怀赋》等,都继承了汉代的这一抒情传统。

汉赋中有述行赋一类的作品,也是后代学习的榜样。这类赋的源头是屈原的《涉江》,汉人有进一步的发展,如刘歆《遂初赋》、班彪《北征赋》、班昭《东征赋》、蔡邕《述行赋》等。这类作品,形式上以征途为线索,内容上往往就沿途所经地的史事抒发感慨,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唐代高适《东征赋》是天宝三年(744)高适由梁入楚时所作,将身世感叹与怀古感时融为一体,其写法学习班彪《北征赋》。宋代晁补之《求志赋》带有自传性质,叙述自己前半生经历,并由此兴怀古之思,也是取法于班彪《北征赋》。邢居实《南征赋》是随父由京师出知随州时所作,亦仿班彪《北征赋》。

2 艺术形式的发展。唐宋时期对于汉赋的学习与接受,还体现在对汉赋的超越和发展。从赋的形式来说,唐代的赋,一方面仍然有大量古赋的产生,这是传统;另一方面为适应科举考试而出现了律

赋。它在继承经典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改造,形式上更加严格。霍松林先生《论唐人小赋》一文中对于唐代的骈赋、四言诗体赋、骚体赋、文赋、律赋、俗赋等多样化的体裁进行了全面分析,可见唐人在赋的形式方面多有继承与创新。宋代文人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基础上,也有新的突破,形成一种自然平易的文赋,散文句式与骈文句式相结合,这是对散体大赋的发展,并且增添了许多议论色彩,如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但不管怎样变化,总是脱离不了赋的基本特征,自觉不自觉地以前代经典为榜样。

3 表现手法的学习。汉赋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被唐宋文人继承和发展。如唐代富家谟《丽色赋》写美人,学习司马相如《美人赋》的笔法,既把美人写得光彩照人,又以此寄寓年华易逝的悲感,使传统的美人题材有了新的内容。张九龄《白羽扇赋》,学习班婕妤《团扇赋》的传统,但又表达虽被抛弃尚且感恩的思想,也有了新意。薛胜《拔河赋》、胡嘉隐《绳伎赋》写杂技,由于是单写一技,所以比张衡《二京赋》写百戏更为细致。柳宗元《瓶赋》针对扬雄《酒赋》而作,《晋问》脱胎于《七发》而能自出机杼。杨敬之《华山赋》,可追《子虚》、《上林》。卢肇《海潮赋》写海潮,学习枚乘《七发》。皮日休的骚赋《九讽》学习王褒《九怀》、王逸《九思》。欧阳修《山中之乐》在构思上学习淮南小山《招隐士》。唐宋时期许多作家怀念屈原,柳宗元《吊屈原赋》、刘蜕《吊屈原辞》、苏轼《屈原庙赋》、苏辙《屈原庙赋》等,基本学习贾谊《吊屈原赋》,但在具体内容上又各不相同,如苏轼的作品以“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作为一篇主题,与传统思想有了区别。汉赋中最常用的手法是主客问答,唐宋的辞赋创作大都继承了这一手法,如李华《言毉》是一篇赋体寓言,仿汉赋问答体形式,以客与晋侯的问答结构全篇。柳宗元《起废答》也是寓言性的作品,作者假借与“黧老、壮齿”的对话,讽刺邪恶的社会现实。米芾《参赋》以参星为题,采用问答形式,从参星“主民”这一天象出发,将主旨归之于现实政治。孙樵《大明宫赋》借梦中与宫神的问答,抨击当朝的黑暗腐败。程俱《采石赋》假借乡三老与采石吏问答以抒意。刘过《独醒赋》以酒为喻,寓庄于谐,用问答体的形式、诙谐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现实和人生的看法。这些作品所用的手法是对汉赋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4 其他方面的学习。除了赋体文学以外,唐诗宋词中的作品,也从不同的方面借鉴学习汉赋的方法。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韩愈《山石》等,虽然是诗歌,但都有铺陈的特点。《蜀道难》可与《剑阁赋》对看。读《北征》又使人想起《北征赋》,“自京赴奉先”的题目,无疑带有“纪行赋”的特点。柳永的词。以铺叙见长,《望海潮·东南形胜》等作品颇见铺陈之长。可见赋的铺陈手法在诗词创作方面颇有影响。

文学家在创作实践中对汉赋的认可与接受,促进了汉赋的经典化过程,使那些经典作品和重要作家深入人心。当然,文学家对汉赋的革新与超越,以新的思想和样式出现,也是经典化的积极方面。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孙樵的《大明宫赋》,虽说沿用汉赋的宫殿题材,但在思想、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已超越了汉赋的局限,因而更具有感染力,也成为经典性的作品。李清照的《打马赋》也颇有特点。打马是一种游戏,但李清照写得非常神妙。“此赋以战阵喻对弈,这是马融《围棋赋》以来人们常用的成法。但易安写的是打马,故更觉二者妙合无垠,特别是她不局限于一般地写战阵的机谋,而是由此联想到谢安任用谢玄大败符坚的故事,再进而写到当时的形势,希望也有骅骝、(马录)駬一样的豪杰出来,恢复故国,这就把一个看来极不足道的题材变成表现崇高的爱国思想的作品了。”可见,传统的题材和写法被突破后,也会产生新的经典作品。

文学家、评论家在理论上的批评总结,也是汉赋经典化的重要途径。

唐宋时期,文化背景、文学思潮发生重要变化。初唐时期,文坛上批判六朝以来的华靡文风,进而上推到汉赋华丽的风格。中唐时期,由于崇尚儒学而掀起的古文运动,从文学创作的层面上直接反对骈文。这场古文运动一直延续到宋代。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对汉赋采取否定的态度。在汉赋的经典化过程中,理论上出现了一种“去经典化”的倾向,这与创作实践上对汉赋经典的学习形成了明显的矛盾。《大唐新语》卷9载唐太宗对房玄龄说:“比见前后汉史,载扬雄《甘泉》、《羽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两都赋》,此既文体浮华,无益劝戒,何暇书之史策?今有上书论事,词理可裨于政理者,朕或从或不从,皆须备载。”这种观点直接影响到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刘知几认为:“若马卿之《子虚》、《上林》,扬雄之《甘泉》、《羽猎》,班固《两都》,马融《广成》,喻过其体,词没其义,繁华而失实,流宕而忘返,无裨劝奖,有长奸诈,而前后《史》、《汉》皆书诸列传,不其谬乎!”刘知几认为汉赋“喻过其体,词没其义,繁华而失实,流宕而忘返”,并从劝善惩恶的实用功能出发,对《史记》、《汉书》收录辞赋予以否定。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所表现的的观点更为偏激:“自微言既绝,斯文不振,屈、宋导浇源于前,枚、马张淫风于后。谈人主者,以宫室苑囿为雄;叙名流者,以沉酗骄奢为达。故魏文用之而中国衰,宋武贵之而江东乱。”此论竟然把王朝的衰亡归罪于辞赋。杨炯从风骚传统上否定汉赋,其《王勃集序》云:“贾、马蔚兴,已亏于雅颂;曹、王杰起,更失于风骚。”柳冕甚至认为辞赋是亡国之音,其《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云:“至于屈、宋,哀而以思,流而不反,皆亡国之音也。至于西汉,扬、马以降,置其盛明之代,而习亡国之音。所失岂不大哉!……子云知之,不能行之,于是风雅之文,变为形似;比兴之体,变为飞动;礼义之情,变为物色。诗之六义尽矣。何则?屈、宋唱之,两汉扇之,魏晋江左,流波不反矣。”这是传统的风雅政教思想的体现。

在“去经典化”的倾向中,人们对于汉赋的重要作家也有许多的指责,尤其是对司马相如和扬雄。由于俩人在生活经历、政治仕途上有些所谓的“污点”,他们的人格乃至辞赋作品都受到批评。如《东坡全集》卷92载苏轼说:“相如遂窃妻以逃,大可笑。其《谕蜀父老》云以讽天子,以今观之,不独不能讽,几殆于劝矣。谄谀之意,死而不已,犹作《封禅书》。相如真可谓小人也哉!”晁说之《景迂生集》卷3“司马相如、王褒、扬雄之言,迂于事而近谀。”_7J黄震《黄氏日抄》卷46云:“《封禅书》祸汉天下于身后,且祸后世,罪不胜诛。”《黄氏日抄》卷47云:“相如素行不谨,立朝专是逢君之恶。或者犹以其文墨取之,不知《大人》等赋,《封禅》等书,正其逢君之具也。吁!尚足置齿颊间哉?”对于扬雄,苏轼《答谢民师书》批评日“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并认

为扬雄的仿作内容肤浅简陋,“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朱熹《楚辞后语·反离骚》解题中批评:“雄固为屈原之罪人,而此文乃《离骚》之谗贼矣,它尚何说哉!”在《楚辞辨证·晁录》中又指出:“雄乃专为偷生苟免之计,既与原异趣矣;其文又以摹拟掇拾之故,斧凿呈露,脉理断续,其视宋、马犹不逮也。”这样的批评,使人们对汉赋作家产生轻视和抵触心理。

当然,全面来看,唐宋时期对汉赋的评论主流还是肯定汉赋的功绩,这对于经典化的过程起了积极的作用。唐宋时期对汉赋的理论总结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来说有些倒退,没有系统的理论阐发。就零散的评论来看,主要涉及如下方面:

1 汉赋的发展。关于汉赋的发展历史,前代已有较多的评论,尤其是《文心雕龙》,对汉赋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唐人对此问题的认识,继承了汉魏以来的传统。如《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其后逐臣屈平,作《离骚》以叙志……宋玉,南国词人,追逸辔而亚其迹……贾生,洛阳才子,继清景而奋其晖。并陶铸性灵,组织风雅,词赋之作,实为其冠。自是著述滋繁,体制非一。孝武之后,雅尚斯文,扬葩振藻者如林,而二马、王、杨为之杰;东京之朝,兹道愈扇,咀徵含商者成市,而班、傅、张、蔡为之雄。”基本上勾勒了从先秦以来辞赋的发展情况。把屈原、宋玉看成汉赋的渊源。白居易《赋赋》云:“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于荀、宋,渐恢张于贾、马。”这又采用班固《汉书·艺文志》和萧统《文选序》的观点。范仲淹《赋林衡鉴序》:“人之心也发而为声,声之出也形而为言;声成文而音宣,言成文而诗作。圣人稽四始之正,笔而为经;考五声之和,鼓以为乐。是故言依声而成象,诗依乐以宣心;感于人神。穆乎风俗,昭昭六义,赋实在焉。”这是继承《毛诗序》的思想传统,总论赋的产生及其作用。

2 汉赋的价值。对汉赋持反对意见者不少。他们用不同的标准衡量汉赋,如儒家诗论中传统的讽喻标准,真实性标准等等,这些标准前代都用过。在批评的同时,也有肯定。如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说:“汉之盛时,有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扬雄能文,其文辞以传。”杨时《送吴子正序》说:“若贾谊、董仲舒、司马迁、相如之徒,继武而出,雄文大笔,驰骋古今,沛然如决江、汉,浩无津崖。”

3 汉赋作家、作品。对人格、作品予以批评否定的很多,尤其是司马相如和扬雄。但也有推崇的,如《朱子语类》卷139云:“林艾轩云:司马相如,赋之圣者。扬子云、班孟坚只填得他腔子,如何得似他自在流出?”《楚辞后语》评班婕好《自悼赋》:“至其情虽出于幽怨,而能引分以自安,援古以自慰,和平中正,终不过于惨伤。又其德性之美,学问之力,有过人者,则论者有不及也。呜呼贤哉!《柏舟》、《绿衣》,见录于经,其词义之美,殆不过此云。”许觊《彦周诗话》云:“(王)丰父尝与仆言:班孟坚《两都赋》,华壮第一,然只是文词。若叔皮《北征赋》云:‘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而筑怨’。此语不可及。仆尝三复玩味之,知前辈观书,自有见处。”

4 汉赋创作手法。对于汉赋中的模拟倾向,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并未完全否定,认为文学创作都有一定的模仿阶段:“扬雄作《太玄》以准《易》,作《法言》以准《论语》,作《州箴》以准《虞箴》;班孟坚作《二京赋》拟《子虚》、《上林》;左太冲作《三都》拟《二京》;……枚乘作《七发》,而曹子建述《七启》,……虽华藻随时,而体律相仿。”洪迈《容斋随笔》卷7则对模拟提出批评:

枚乘作《七发》,创意造端,丽旨腴词,上薄骚些,盖文章领袖,故为可喜。其后继之者,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崔骃《七依》,马融《七广》,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张协《七命》之类,规仿太切,了无新意;傅玄又集之以为《七林》,使人读未终篇,往往弃诸几格。……东方朔《答客难》,自是文中杰出,扬雄拟之以为《解嘲》,尚有驰骋自得之妙;至于崔骃《达旨》,班固《宾戏》,张衡《应间》,皆屋下架屋,章摹句写,其病与《七林》同。

《容斋五笔》卷7也指出:

自屈原词赋假为渔父、目者问答之后,后人作者悉相规仿,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以子虚、鸟有先生、亡是公,扬子云《长杨赋》以翰林主人、子墨客卿,班孟坚《两都赋》以西都宾、东都主人,张平子《二京赋》以凭虚公子、安处先生,左太冲《三都赋》以西蜀公子、东吴王孙、魏国先生,皆改名换字,蹈袭一律,无复超然新意稍出于法度规矩者。

这是对汉赋模拟风气的批评。汉赋作家不仅模拟前代的屈原等人,也模拟当代的枚乘、东方朔。模拟的思想根源在于经学的思维模式,往往以前人的作品为榜样,缺乏自己的创新。对于汉赋夸张、想象的手法,前人也多有批评。左思在《三都赋序》立足于“征实”,批评汉赋作品中不少记载失实之处:“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桔夏熟;扬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若斯之类,非啻于兹。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则出非其所;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唐宋时期,人们的认识有了变化,如王观国《玉海》卷7指出:“上林、甘泉、西都、东都,皆王者居处游燕之地,四海九州珍异之物无不毕聚,是宜赋者之所夸美。而太冲独责以‘假称珍怪,虚而无验’,则误矣。”这是比较公允的评价。实际上,汉赋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是文学自觉的体现,今人龚克昌先生曾指出: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魏文帝曹丕的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见《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先生的根据是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也就是近代所说的为艺术而艺术。根据鲁迅先生这个标准,或用我们今天所说的所谓自觉地进行艺术创作的标准,我都认为,这个“文学的自觉时代”至少可以再提前350年,即提前到汉武帝时代的司马相如身上。

这是对汉赋艺术的高度评价,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唐宋时期的文人,大多数从实践上学习汉赋,创作辞赋,具有崇尚经典的意识,但同时又从理论上存在着“去经典化”的倾向,他们没有专门的理论体系,甚至没有《文心雕龙·诠赋》那样的理论文章,而大量零散的、感性的批评,造成了汉赋在此时期研究的表面化。也正因此,唐宋时期没有从理论上很好解决汉赋存在的合理性。毕竟,汉赋作为一代文学,在汉代文坛上独树一帜,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各种层次的选择与评论,逐渐被人认可。唐宋时期理论上的弱化,使汉赋的经典化过程显得力量不足。

对于汉赋的注释、选辑、摘引等,也是经典化的途径之一。唐宋时期这方面的成就为明清时期大规模的文献整理奠定了基础。

1 唐代的“文选学”。《文选》是唐前文学作品

的经典,开篇即从赋人手,全书共收赋作55篇,其中汉赋23篇,另有《吊屈原文》、《七发》、《难蜀父老》、《答客难》、《解嘲》、《答宾戏》不以赋名篇实则为赋的6篇。唐代注《文选》者颇多,重要的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的“五臣注”,尤其是李善的《文选注》最有影响。李善注《文选》内容广泛,涉及多个方面,有作品的解题、作家小传,还有文字校勘、释义,除征引前人的注释外,还大量采用经、史、子、集文献以资注释。“文选学”的盛行,对于汉赋的经典化有重要作用;一是扩大了《文选》中汉赋作品的传播,二是进一步巩固了汉赋经典作品的地位。

在注释汉赋方面,还应特别注意唐代以来对《史记》、《汉书》、《后汉书》的注释,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李贤《后汉书注》等,对于收录的汉赋作品进行了详细注释,为以后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前三史”收录整篇汉代辞赋作品的情况,据笔者初步统计,大致如下:

《史记》9篇:贾谊《吊屈原赋》、《鹏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难蜀父老》、《哀二世赋》、《大人赋》、《封禅文》,东方朔《答客难》(褚少孙补《东方朔传》)。

《汉书》24篇:贾谊《吊屈原赋》、《鸱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难蜀父老》、《哀二世赋》、《大人赋》、《封禅文》,东方朔《答客难》、《非有先生论》,扬雄《反离骚》、《甘泉赋》、《校猎赋》、《河东赋》、《长杨赋》、《解嘲》、《解难》、《酒赋》,汉武帝《李夫人赋》,息夫躬《绝命辞》,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班婕好《自伤赋》,班固《幽通赋》、《答客戏》。

《后汉书》12篇:冯衍《自论赋》,班固《两都赋》,崔驷《达旨》,崔篆《慰志赋》,蔡邕《释诲》,马融《广成颂》,张衡《应间赋》、《思玄赋》,杜笃《论都赋》,赵壹《穷鸟赋》、《刺世疾邪赋》,边让《章华台赋》。

这三部史书收录了大量的汉赋作品,对于保存汉赋作品起了积极作用,也加强了史传的文学色彩,对此,笔者曾有专文论述。

宋代王观园《学林》、王应麟《玉海》、洪迈《容斋随笔》、朱熹《楚辞集注》等,都对汉赋的语词、名物等有详细考释。这说明汉赋在宋代有较大的市场,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方面学习和接受汉赋,对汉赋的经典化具有积极意义。

2 唐宋时期的类书。类书摘录汉赋最多的是《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据踪凡先生统计,四大类书摘录汉赋多达248篇,占今存汉赋总篇数的90.55%。我们进一步来看,被四大类书同时摘录的作品有24篇:贾谊《鹏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美人赋》,扬雄《酒赋》,傅毅《舞赋》,崔驷《七依》,班固《西都赋》、《东都赋》,李尤《平乐观赋》,张衡《西京赋》、《东京赋》、《南都赋》、《舞赋》,马融《长笛赋》,崔琦《七蠲》,徐干《齐都赋》、《七喻》,王粲《游海赋》、《大暑赋》、《七释》,陈琳《武军赋》,刘桢《鲁都赋》。

这些作品中有10篇见于《文选》。有的作品被多次摘录,如张衡《西京赋》在《太平御览》中就被摘录20多次。如果将范围再扩大一点,被三种类书收录摘引的作品有:贾谊《鹏鸟赋》,枚乘《梁王菟园赋》,刘安《屏风赋》,司马相如《哀二世赋》、《大人赋》、《长门赋》,刘彻《李夫人赋》,王褒《洞箫赋》,扬雄《蜀都赋》、《长杨赋》、《逐贫赋》,班婕妤《自悼赋》,桓谭《仙赋》,冯衍《显志赋》,杜笃《论都赋》,傅毅《洛都赋》,班固《幽通赋》、《答宾戏》,班昭《蝉赋》,李尤《辟雍赋》、《德阳殿赋》、《七叹(款)》,张衡《思玄赋》、《归田赋》、《冢赋》、《髑髅赋》、《羽猎赋》、《七辩》,王逸《机妇赋》、《荔支赋》,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王孙赋》,刘梁《七举》,桓麟《七说》,蔡邕《青衣赋》、《笔赋》、《弹琴赋》、《伤胡栗赋》、《协和婚赋》、《协初赋》、《瞽师赋》,祢衡《鹦鹉赋》,阮瑀《筝赋》,徐干《西征赋》,繁钦《暑赋》,杨修《出征赋》,王粲《登楼赋》、《浮淮赋》、《神女赋》,刘桢《清虑赋》、《瓜赋》,应场《驰射赋》、《灵河赋》,丁廙妻《寡妇赋》。这些作品中,见于《文选》的有11篇。与四大类书摘录的作品加起来,共有21篇作品见于《文选》,也就是说,被三种、四种类书摘引的作家作品,基本包含了汉赋的经典作品,可见经典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尽管类书摘录的作品大都是片断形式的,但由于它为皇帝、太子、文人士子学习和写作使用,这对于汉赋经典作品的传播颇有意义。

3 文章选集。作品的选集,实际是用当代的标准筛选前代作品,由于各人经历不同、思想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作品选。但不同的选集总有一致的地方,如楼昉《崇古文诀》收录的汉赋作品7篇:贾谊《吊屈原赋》、《鹏鸟赋》,扬雄《解嘲》,司马相如《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班固《两都赋序》、《西都赋》、《东都赋》。这些作品都见之于《文选》,说明人们对于经典的认同。当然,也有一些文人出于另外的考虑,所选作品未必是前人认同的经典,但这种收录也进一步扩大了经典的范围。经典并非一成不变的。如佚名《古文苑》收录的汉赋作品是:贾谊《旱云赋》,董仲舒《士不遇赋》,枚乘《梁王菟园赋》、《忘忧馆柳赋》,路乔如《鹤赋》,公孙乘《月赋》,羊胜《屏风赋》,刘安《屏风赋》,中山王《文木赋》,司马相如《美人赋》,班婕妤《捣素赋》。曹大家《针缕赋》,扬雄《太玄赋》、《逐贫赋》、《蜀都赋》,刘歆《遂初赋》,杜笃《首阳山赋》,班固《终南山赋》、《竹扇赋》,马融《围棋赋》、张衡《髑髅赋》、《冢赋》、《温泉赋》、《观舞赋》,黄香《九宫赋》,李尤《函谷关赋》,崔寔《大赦赋》,王延寿《梦赋》、《王孙赋》,张超《诮青衣赋》,蔡邕《汉津赋》、《笔赋》、《弹棋赋》、《短人赋》,王粲《浮淮赋》、《羽猎赋》、《柳赋》。该书还收录了汉赋的部分残篇:贾谊《歔赋》,刘向《请雨华山赋》,刘歆《甘泉宫赋》,傅毅《琴赋》,蔡邕《协和昏赋》、《琴赋》、《胡栗赋》、《述行赋》,王粲《大暑赋》、《述行赋》,刘桢《大暑赋》、应场《灵河赋》。这些作品,有的不见于《文选》,有的不见于类书,它们的存在,对于人们全面认识汉赋具有重要价值。

宋代的陈仁子,不满足于《文选》所收作品,为了扩大经典的范围,编撰《文选补遗》,专选《文选》未收作品,其中收录汉赋作品有24篇:枚乘《梁王菟园赋》,贾谊《旱云赋》,孔臧《谏格虎赋》、《杨柳赋》、《鹗赋》、《蓼虫赋》,司马相如《哀二世赋》、《美人赋》、《大人赋》,班婕好《捣素赋》、《自悼赋》,扬雄《逐贫赋》,冯衍《显志赋》,班固《竹扇赋》,张衡《髑髅赋》、《冢赋》,马融《围棋赋》、王延寿《梦赋》、《王孙赋》,赵壹《穷鸟赋》、《疾邪赋》,中山王《文木赋》、邹阳《几赋》,羊胜《屏风赋》。

以上这些著作,对于汉赋的收录,除了文献价值外,还应看到它们在汉赋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在经典化过程中,选辑作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里需要特别提到朱熹的《楚辞集注》和《楚辞后语》。

《楚辞集注》和《楚辞后语》是在晁补之《重定楚辞》、《续楚辞》、《变离骚》基础上形成的,但选录的作品颇有不同,《楚辞集注》除选录屈原、宋玉等楚辞作品外,还选录了汉代贾谊《惜誓》、《吊屈原》、《服(鸟)赋》、庄忌《哀时命》、淮南小山《招隐士》。《楚辞后语》选录与《楚辞》有关的作品29家52篇,其中汉代诗赋15篇。这些作品,大都是抒情类的作品,辞赋类有贾谊《吊屈原》、《服(鸟)赋》、刘彻《秋风辞》、司马相如《长门赋》、《哀二世赋》、班婕好《自悼赋》、扬雄《反离骚》、张衡《思玄赋》、王粲《登楼赋》。在朱熹看来,这些作品与楚辞的抒情风格相接近。这些抒情辞赋,经过朱熹的宣传,进一步扩大了传播的范围,使更多的人学习和接受。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唐宋时期汉赋的经典化过程有多种途径,与汉魏六朝时期相比,有倒退的地方(如理论上的总结),有进步的地方(如形式上的发展)。汉赋在经典化过程中,理论方面出现了“去经典化”倾向,这是因为时代变了,文化氛围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变了,评价标准变了。唐宋时期,大赋的经典地位逐渐退让,骚体的、抒情的、咏物的作品受到推崇。在许多评论中,大赋的代表人物司马相如、扬雄受到批评,甚至因为人格问题而否定他们的辞赋创作。但从实践上看,大赋的地位并未动摇,我们通过选集、引用、注释等方面看,司马相如等人的作品仍占重要地位,这是汉代以来所形成的经典,已经深入人心了。总体上看,经过唐宋时期的经典化过程,出现频率较高的作家作品与汉魏六朝时期没有多大变化,贾谊、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人的作品始终高居榜首,尽管人们评价的标准不一,但他们成为汉赋的代表人物则不可否认。

唐宋时期对于汉赋的经典化,在汉赋的整个经典化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明清时期赋学高潮的出现以及汉赋经典地位的确立,都与唐宋时期有密切关系。对于明清时期汉赋的经典化问题,笔者将另撰文进一步探讨。

责任编辑 杜 敏

作者:张新科

第4篇:唐宋爱情诗词

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花开日一作:花开夜;南内一作:南苑)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阑通:栏;飘飘一作:飘飖)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苏幕遮·怀旧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一作:留人醉)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代·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版本一)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版本二)

长相思·其一

唐代·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唐代·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代·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阑通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

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

松冈。

雨霖铃·寒蝉凄切

朝代: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

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解连环》周邦彦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王维

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竹枝词》刘禹锡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李商隐 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李商隐 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李商隐 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秋风词》李白 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杜牧

第5篇:唐宋诗词论文

2015-2016 年第1学期 《唐诗宋词》课程论文

姓名孙仲期

班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1401 学号 0202140108 论文题目《秋风词》:此时此夜绵绵不绝 任课教师周秋良

【内容提要】李白《秋风词》以其所描绘的悲凉画面、诗人的绮丽想象和对哀婉思念的直呼而闻名于世。而“相思相见之河,此时此夜难为情”一句更为诸多文学作品所引用。诗词的内容、音律及所体现的感情值得仔细推敲、品味。【关键词】古典文学/秋风词/思念 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前人也有认为此诗是早于李白的郑世翼所作,但反对者多。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诗体”一章说道:“有三五七言。”自注云:“自三言而终以七言,隋世郑世翼有此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郭绍虞先生校释曰:“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据。案《诗人玉屑》无?秋风清?以下各句,以从《玉屑》为是。?秋风清?云云,见《李太白集》,当是李作。

一、《秋风词》内容《秋风词》原文如下

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白话译文 秋风凌清,秋月明朗。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朋又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真是情何以堪。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早知相思是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以女子的角度来写相思之苦。中暗怀落叶当能聚散,寒鸦可以飞栖,而人生何日相见的感叹。

二、《秋风词》的音韵 单调三十字,六句四平韵平平平(韵)平仄平(韵)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韵)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韵) 在后人的编写下,《秋风词》成为了古琴曲中的著名小曲之一。谱本出自民国初年《梅庵琴谱》。原谱后记云:“虽为短曲,而回环往复,意短情长。按、散相应之处甚多,初学入门,颇易於领会。而熟弹之後,亦不以短小而忽之。月白风清之际,一弹再鼓,动无穷之幽趣焉。”这段话说明了《秋风词》此曲的特点,虽是小曲,但却内容丰富,情感动人,其曲调流畅婉转,曲意幽怨缠绵。它用回环往复的手法,描写出了无限的相思、相恋之情。

三、《秋风词》与其他文学作品

认识《秋风词》是从金庸《神雕侠侣》开始,在沈从文《边城》处感受愈深。我想从读这两本书感受的起,谈谈我对这首小诗的理解。

《神雕侠侣》一书结尾处: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正是:”秋风清,秋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神雕侠侣》的第一回题为〈风月无情〉,第四十回题为〈华山之颠〉。这部“金庸小说情书第一”的杰作以咏风月开始,以咏风月作结:风月喑喻男女间的情爱,金庸既要引用这首诗,当然要依前四句的意象,融入华山之颠的夜色。乌鸦叫声凄厉,可能是自顾自的鸣叫,也有可能受人干扰受惊而叫,那得看观者如何理解诠释,而秋风卷叶,到了诗人的眼中又可以联想到人生的散聚。金庸引这首〈三五七言〉,是为了最后的两句: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第 1 页共 2 页

第6篇:唐宋诗词大纲

唐宋诗词研究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

唐宋诗词研究唐宋文学的拓展课程,主要从诗词各自的发展线索看这一时段的诗词发展脉络,在内容安排上与文学史不尽相同,更侧重于诗词本体的发展而较少参杂复杂的社会因素。

二、教学目的

通过唐诗宋词研究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诗词本体发展的线索来看待相关作家的成就与贡献。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唐诗宋词研究是对唐宋文学的延伸和拓展,可以说它从文学本身的发展角度更真更纯地反映了当时代人的文学创作成就,抛开了复杂的旁线,更单

一、更清晰地考察作家、分析作品,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唐宋时期诗词作品的魅力。

本课程在学生学习了古代文学第

一、二段的基础上开设的,有了相当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与唐宋文学同时开设,使两者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时期的作品,更容易形成。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6学时,一般在第五学期开设。

四、教学内容 第一讲 走向高潮的初唐诗 教学要求:了解初唐诗歌形式的发展、 “文章四友”、“吴中四杰”;理解王绩的诗歌创作;掌握初唐四杰的文学成就、陈子昂的文学理论及其创作 重点难点:初唐四杰的成就;陈子昂的文学理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古人把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从唐高祖武德到唐睿宗景云大约一百年,是为初唐。

二、初唐的诗歌革新:南北诗风合流;初唐四杰重振“气骨”;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风骨,指出了唐诗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初唐诗歌形式的发展:长篇歌行的扩展;律诗和绝句的规范化;古体诗歌的渐变。

四、王绩的诗歌在题材和内容和艺术表现上使南北朝分道而行的山水适合田园式初步合流,在唐代的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中起了先导的作用。

五、“初唐四杰”使诗歌“由宫廷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在强烈的爱国热忱中贯注了人生的远大理想,抒发抑郁不平的苦闷,以及对边塞形式的密切关注和重义轻生的豪侠意气,表现了社会上一般人的生活思想和正常健康的感情。

六、“文章四友”指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

七、沈佺期和宋之问对律师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八、“吴中四士”,指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包融。他们的诗歌大多描绘吴越清丽的山水,抒写亲切动人的人生感触,在应制体充斥一时的诗坛上,以纯净优美的意境和悠扬宛转的旋律使人耳目一新。

九、从武后到玄宗开元前期,陈子昂和张悦等诗人以刚健清新的风格,振起初唐诗歌的骨力,在艺术上为盛唐开出古雅一源。

第二讲 盛唐气象

教学要求:了解盛唐的诗歌革新;理解山水田园诗派及其代表人物、边塞诗派及其代表人物;掌握盛唐诗的精神内涵、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高岑的边塞诗、王昌龄的七绝

重点难点:盛唐诗的内涵;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一、盛唐的诗歌革新: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二、盛唐诗歌的风骨的内涵:站在宇宙和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在追求建功立业的热情中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和铮铮的傲骨;赞美独立的人格和高洁的品质,在出处行藏的选择中大力标举“直道”和“高洁”。

三、盛唐诗歌声律的完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歌行和绝句的兴盛。

四、山水田园诗繁荣的原因:征召辟举是取士的路径之一;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游学之风盛行。

五、孟浩然的诗歌重视清新而浑然一体的感受,善于把握微妙的情绪,并统一于清旷的境界。

六、王维的诗歌:善于以疏放的线条和劲健的笔力勾勒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善于用清新的笔调、匀润的色彩,精致地描绘山林优美晴空的境界以及生活在这静美环境中的闲情逸致;许多描写乡村风光和农家生活的名篇更多地体现了清新纯朴的风格以及善写平远景色的特长。

七、盛唐边塞诗继承建安诗歌“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风骨,又吸取了六朝诗歌善写离愁别怨的长处,形成了悲壮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开阔的意境,为盛唐诗增添了无限新鲜壮丽的光彩。

八、高适诗歌“多胸臆语,兼有气骨”;岑参边塞诗以英雄主义的精神描绘了塞外行军、征战、送别等各种生活情境,富有浪漫的奇情色彩。

九、“七绝圣手”王昌龄

第三讲 李白

教学要求: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思想;理解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掌握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重点难点: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一、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多渠道的入仕方式;对现实的认识与批判。

二、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李白诗歌以《庄子》、《楚辞》为源,广泛吸取了阮籍的渊放、郭璞的超拔、鲍照的俊逸、谢眺的清秀,并融合盛唐清新豪放的共同特点,形成了壮浪纵恣的独特风格和高远宏阔的艺术境界。

三、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把自我形象和艺术视野放大到极限;比兴寄托手法的运用;“清水出芙蓉”的语言风格。

第四讲 杜甫

教学要求:了解杜甫的生平,“忧国忧民”的情结;理解杜甫对律诗的改造;掌握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重点难点:“诗圣”、“沉郁顿挫”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处于唐王朝极盛而衰的突变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兴衰对比具有特别强烈痛切的感受,盛世所赋予的远大理想和时代责任感在乱世中得到深化,对现实的批判产生震撼人心的激情和力量。

二、包罗万汇的艺术成就:“寓记载之实”的诗史;对律诗和绝句的改造;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三、称雄百代的开创精神:用新题歌行反映时事;艺术技巧刻意求变;对七律尤有新创;卓越的语言大师。

第五讲

诗变于盛衰之际

教学要求:了解讽喻诗的兴起;理解刘长卿的感伤乱离之作;掌握李益的诗歌创作。

重点难点: “讽喻诗”;“大历十才子”的创作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批判时政的思潮和讽喻诗歌的兴起:元结、顾况标举诗教说,开始将初盛唐以来偏重以颂美王政为主的观念转向讽喻,提出诗歌应总结兴亡治乱的教训,达到规讽时政的目的。

二、江南迁客的感伤乱离之作:刘长卿诗含情悱恻,吐词委婉,境界清空,可代表诗歌从盛唐向中唐过渡的最高成就。

三、气骨中衰的大历十才子:歌行古诗渐趋繁富,更注重词采;五七言律诗渐趋省净、渐近收敛、追求清雅;刻意炼句,讲求风味。

四、李益和其他大历诗人:除以上三种倾向外李益、刘方平、张继等人也均以名篇传世。

第六讲

中唐两大诗派

教学要求:了解张王乐府、元白诗的通俗化倾向;理解韩孟诗歌;掌握新乐府运动的意义、“长吉体”的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元白“新乐府”、“长吉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张王乐府:张籍和王建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以反映社会现实,是元白创作新乐府的先导。

二、元白的新乐府:元和四年,李绅、元稹、白居易出于进谏的需要和教化的目的,写作了大量的讽喻诗,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对当时政治和其后诗歌的发生产生了显著影响。

三、元白诗的通俗化倾向:变旧法为简易之习;接受中唐以来市人小说、传奇、变文的影响,在长诗中铺排敷衍故事。

四、韩孟诗派:诗歌当中有一部分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但更多的是为自己穷愁潦倒的遭遇大声疾呼,鸣其不平,愤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追求新奇的表现手法,崇尚奇峭险怪、生涩奥衍的审美趣味,善于驰骋想象,在构思、命意上痛下功夫,在遣词造句上好难争险,是他们在艺术上的共同特征。

五、李贺与“长吉体”:李贺的诗歌主要抒写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极端愤激之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诗歌能深入捕捉景物给人在心理上带来的无形的感觉,用浓重的辞采表现鲜明强烈的印象和气氛,刻意追求精致美丽的意境。

第七讲 中唐诸家的沿革

教学要求:理解姚贾诗派及其艺术风格;掌握刘禹锡的怀古诗、柳宗元的山水诗

重点难点:柳宗元的山水诗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诗豪”刘禹锡:政治生涯中遭受的挫折,使刘禹锡心怀激愤不平,写下了大量的政治讽刺诗;他的怀古诗往往就历史地陈迹相像出优美而怅惘的意境,寄寓兴亡盛衰之感,语言浅显而含蕴深厚;刘禹锡还很善于向当代民歌学习,创作了许多声情并茂便于歌唱得七言绝句。

二、柳宗元与山水诗:柳宗元的大多数诗歌是反复吟叹自己在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抒写寂寞愤郁的贬谪之感和思乡之情,以及重新振作、大展宏图的希望。艺术上较有特色的主要有两类:一是述怀感旧的长篇五排;一是即景即物兴寄寓意之作。柳宗元的山水诗继承了王孟德精神旨趣和审美观照方式,成就很高,描写岭南风光的诗篇,构思奇特,富有浓郁的南国情调。

三、姚贾诗派:姚合和贾岛是两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都以苦吟来表现隐逸闲居的生活和日常所见的自然风物,有追求清冽平淡的共同特色,他们的五律在唐末五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八讲

盛唐诗坛的余晖

教学要求:了解晚唐诗的总体特征;理解杜牧的清新、温庭筠的秾艳;掌握李商隐无题诗的成就

重点难点:李商隐的七律、杜牧的七绝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杜牧:杜牧的诗风华流美、雄姿英发,在萎靡的晚唐诗坛上以俊迈雄健的气概“独持拗峭”,形成这种风格主要是由于他对时事的独特看法以及“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的创作方法。

二、李商隐:李商隐的政治讽刺诗议论透辟尖刻,态度消极悲观;七绝咏史诗构思奇特,含蓄曲折,以针见血;无题诗细腻绮靡,主旨遥深。仕途的失意,时代的没落感,多愁善感的性格,难言的爱情悲剧,构成了李诗当中浓厚的伤感情调,用典深僻,想象奇丽,风格纤浓,语言精工是他在表现上刻意求新的特点。

三、温庭筠:温诗的主要特色是典丽精工,婉曲含蓄。乐府七古极为秾艳绚丽,寄意深隐,在艺术上明显受到李贺的影响。

第九讲 词的起源和敦煌曲子词

教学要求:了解燕乐、词的起源;理解词的概念;掌握敦煌曲子词的特点 重点难点:敦煌曲子词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词原指配合对隋唐以来新兴燕乐歌唱的歌词,后来逐渐脱离音乐,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在唐代称为曲子词,后来简称词。词又叫诗余、乐府、长短句;亦称乐章、歌曲、倚声、琴趣等。

二、词的起源跟唐代经济发展、五七言诗繁荣、燕乐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还与酒令著词有关。

三、词起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大多为民间词作品。其拙朴的风格,保存了早期词的原貌,同时还具有民间词向文人词过渡的特征。

第十讲

花间词

教学要求:了解花间词派的产生背景和代表人物;理解温庭筠和韦庄的创作成就;掌握花间词派的概念

重点难点:花间词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花间词人:五代后蜀赵崇祚辑于广政三年(940)选录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等十八人词500 首,编为《花间集》十卷。《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韦庄(并称“温韦”),其中温又有“花间鼻祖”之称。

二、温庭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致力于填词的人,其词题材比较狭窄,多以妇女生活为题材,大多是写宫女的宫怨、少妇的闺丑、思妇的青丝、歌伎的生活等等。常常运用比兴、象征、暗示、烘托等手法,使艺术表现更加曲婉含蓄。

三、韦庄的词在题材内容上除描写女性生活和男欢女爱外,尚有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多是抒写离愁别绪、沦落失意、漂泊之苦等。韦词常常运用清朗疏淡的白描笔法写景、抒情和刻画人物的心理,因而形成了比较清丽自然的主体风格。

第十一讲

南唐词

教学要求:了解南唐词的特点;理解南唐的代表词人及其成就;掌握李煜词的特色

重点难点:李煜词的特色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南唐词的特点:词人文化修养高;词多从唐代抒情七绝来,格调高,是士大夫词的先驱;南唐词人多是全力作词。

二、冯延己: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有《阳春集》,留词一百多首。其中《鹊踏枝》十几首最能代表他的成就。这些词着力抒写人物内心无可排遣的哀愁,语言清新流转,不象花间词人的雕琢、堆砌,把从温庭筠以来的婉约词风更向前推进了一步。

三、李璟:存词四首,蕴含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后主李煜的词境较接近。代表作为《摊破浣溪沙》,其文字与形象极为优美。

四、李煜:字重光,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文艺才能,是唐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的。今存词约35首左右,他的词以亡国(39岁)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不加掩饰地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近花间;后期词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一任真实情感倾泻,涕泪交流,至情至真,而较少有理性节制,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丽质天成。

第十二讲

宋初词风的转变

教学要求:了解宋初词的特点;理解范仲淹、欧阳修的词;掌握柳永词的成就。

重点难点:柳永词的成就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宋初词风大抵沿袭南唐词风,但总体趋向已经从男欢女爱转为感慨人生,由艳情转为述怀。

二、晏殊:是宋词的先驱,所著《珠玉集》是宋人流传后世的第一部词集,后人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轻怨淡愁和惆怅落寞的情怀,风格雍容华贵、清新委婉。

三、晏几道:有《小山词》传世,多是回忆当年与歌儿舞女过从的风流生活,善于以浅语道深情,小令中有长调气格。

四、范仲淹以少量佳作为宋词开拓了较为壮阔的意境,欧阳修词境界明快爽朗,为后来苏轼一派豪放词风导夫先路。

五、柳永:有《乐章集》传世,他学习民间新声,进行俗词创作,写了很多长调词;在艺术上铺叙展衍、曲尽形容,情节生动,层次清楚,表现市民生活情趣的通俗慢词显示出一种崭新的艺术面貌。

第十三讲

苏轼对宋词的革新

教学要求: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掌握苏轼对词的改革。 重点难点:苏轼对词的贡献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

二、苏轼把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了词的领域,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对词境的开拓;以诗为词的手法,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创造出一种新的美学风范。

第十四讲

苏轼门人的创作

教学要求:了解相关词人的生平和创作;理解贺铸词的特色、黄庭坚的词;掌握秦观词的成就

重点难点:秦观词的成就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词与黄庭坚齐名,内容多写柔情,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婉丽,辞情兼胜。

二、贺铸词兼具婉约与豪放之长。名篇《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中有“梅子黄时雨”句,因而得“贺梅子”美称。

三、黄庭坚:有《山谷词》传世,词品较杂,前期受柳永影响较多,后期转为学东坡。总的来说有缺乏韵味、好尚典故的弊病。

第十五讲

周邦彦和词的律化

教学要求:了解中后期其他词人的创作;理解《清真词》的律度和词法

重点难点: 《清真词》的特色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晁补之的《摸鱼儿》、张舜民的《卖花声》、李之仪的《卜算子》、李重元的《忆王孙》均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之作。

二、周邦彦进一发展柳永、秦观的婉约词风,格律法度更为精审,开出姜夔、张炎一派。周词内容以艳情和羁愁为主,其长调善于铺叙,绮丽工巧,一些小词较疏朗明快。

第十六讲

李清照和南渡词人

教学要求:了解南宋前期词坛概况以及张元干和张孝祥词的创作情况;理解李清照词的分期及特点、李清照《词论》中的主要词学理论;掌握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南渡初期张元干、张孝祥等爱国词人,上承苏轼的思想、艺术传统,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成为当时词坛的主流。

二、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有《漱玉词》。她的词以靖康之乱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词主要体现了一位少女、少妇得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南渡以后的词主要表现国破家亡下的爱国情绪和对丈夫的怀念。

三、“别是一家”是李清照在其《词论》中提出的词学概念。在《词论》中,李清照以亲身参与创作的实践经验,梳理总结词的发展流变,并对词坛诸多名家进行批评品鉴。

四、李清照的词作,语言清新朴素,流畅浅易却又不失精致优雅;意象组合独特;从南宋以来,就不断有人模仿李清照的艺术风格而作词,号称“效易安体”。

第十七讲

辛弃疾和豪放词派

教学要求:了解辛派词人的创作情况;理解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掌握辛弃疾词的艺术特点。

重点难点:辛词的艺术成就及主要作品赏析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

二、辛弃疾的创作根据题材的不同,大致可分为:表现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失意的悲愤;登临怀古,抒发忧愤;运用词的传统题材、传统手法,表现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个人政治遭遇的感愤;表现农村闲居生活情趣,描写农村景色和农村习俗;其他感事、抒怀、咏情之作。

三、辛弃疾对词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词境的新开拓;对词体的熟练运用;对词的体裁局限的突破等几个方面。

四、辛词的艺术成就:绮丽的幻想、个性化的夸张和拟人化表现,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对比兴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语言方面,以文为词,更加自由,变化无端。

五、陈亮词以气势见长,往往直抒胸臆,语言斬截痛快,风格雄放恣肆,与辛词相似。但过分外露,缺乏内敛而少余蕴。

六、刘过词效辛词而又自成一家,他的《龙州词》,第一次展现了南宋中后期特殊的文人群体——江湖游士的精神风度、生活命运和复杂心态,具有独特的生命情调和个性风格。

第十八讲

姜夔和南宋词的雅化

教学要求:了解南宋中后期词坛概况;理解姜夔、吴文英词的内容;掌握姜夔、吴文英词的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姜夔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姜夔兼工诗词,精通音乐。他清雅的词风追求,代表了南宋后期词的主导倾向。姜夔善于以清刚雅健的语言,冷峻的抒情基调,表现孤独寂寞的人生悲凉感受,形成清空、秀雅的风格。这种词风影响了南宋后期的许多词人。

二、吴文英有《梦窗词》传世,其词以“质实”为主要特点,以用字秾艳凝涩、结构曲折绵密、境界奇丽凄迷自成一宗,无论炼字、用典,还是构思取象,都深受李贺、李商隐和温庭筠的影响。

三、史达祖的《双双燕》(咏燕)也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之作,他能合秦观之幽怨和清真之情切而化之,较之姜词风流艳冶过之而意境气骨不如。

五、附 录

1.教材:《唐诗宋词十五讲》,葛晓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考核:本课程的学习成绩,一般通过考勤、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综合计算,三者的比例大致为2∶3∶5。

4.学生阅读书目及参考材料:《唐宋词选释》,俞平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唐宋词欣赏》,夏承焘,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版;《宋词选》,胡云翼,中华书局1962年;《唐诗选》,马茂元,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第7篇:唐宋诗词鉴赏

唐宋诗词鉴赏、练习

第一课:山水胜色

(一)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白话译文】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作者离开长安东游时,途中寄给旧友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衬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情景融合得很自然。月夜宿孤舟,心中愁闷,自然而生怀友之情,因而热泪横流。全诗情景交融,更加突出作者对旧友的思念和失意后的愤激孤苦。

【鉴赏训练】

1、前两联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清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情的。(4分)

答:

2、后两联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请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答:

(二)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白话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作品鉴赏】

这首《汉江临眺》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诗歌抓住了江南水乡的特点,首两句先写襄阳的地理位置,接着四句描绘水都风光,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其中“流”“有无中”“浮”“动”又把这山水写活了,似有醉翁观景的妙处。真不愧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手笔。末两句写出观景人的心境和对襄阳美景的赞叹。朗读这首诗,我们不禁会联想到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鉴赏训练】

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4分)

答: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三)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

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白话译文】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

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作品鉴赏】

这首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诗人面对着秀出南斗傍的庐山,借对庐山风景的描绘,向曾与自已同游过庐山的卢虚舟,倾吐自己居名山、做隐士的愿望。诗人浓墨重彩地描写庐山雄伟美丽的景色,希望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

(四)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白话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不知不觉就到了渝州, 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作品鉴赏】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诗中咏月的地方,都在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诗人感到很陶醉。 【鉴赏训练】

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4分)

答:

(五)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白话译文】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取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消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一声木橹声响,忽见青山绿水。回身,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作品鉴赏】

作本诗时作者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本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名句“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尤为人称道。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 【鉴赏训练】 鹊桥仙 陆 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陆游《鹊桥仙》中的“渔父”和柳宗元《渔翁》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和“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都是写渔夫的生活,但表现手法不同,试作分析。(4分)

答:

(六)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白话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作品鉴赏】

这首五律是贾岛的名篇。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好友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它之所以脍炙人口,主要在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首联用很概括的手法,描写了幽居的周围环境,突出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颔联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颈联写回归路上所见,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尾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鉴赏训练】

“僧敲月下门”一句用了什么手法?请简析之。(3分)

答:

鉴赏训练参考答案

(一)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和月照孤舟等景象,渲染出清峭孤寂的环境,抒写暗淡悲凉的情绪,突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和孤独情感。

2、后两联是作者向朋友倾诉客居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抒写了作者思念故土和怀念友人的真挚感情。

(二)汉江临眺

1、前两句描绘出了水天一色、广阔渺远的山水远景,后两句描绘出了水势浩大、波澜起伏的眼前景象。

2、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四)峨眉山月歌

1、示例:秋夜的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上,随波荡漾。

(五)渔翁

1、“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两诗中的渔翁都过着远离世俗红尘的隐逸生活,都体现了他们清远的心境、高洁的志趣。

2、陆词该句是通过细节正面描写(或动作描写/细描/直接描写/实写)渔夫打鱼的日常生活,柳诗该句则未见渔夫,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或景物描写/间接描写/虚写)渔夫怡然快意的生活。

(六)题李凝幽居

“僧敲”句,用了反衬手法。此联写在皎活的月光下,万籁俱寂,但突然发出了几下敲门的声响,这毕毕剥剥的声响进一步衬出了月下幽居的安静,以响衬静。

第二课:边塞军旅

(一)塞上听吹笛 高適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白话译文】

寒霜落尽,胡天明澈,牧马已还,在皎洁的月光下,悠扬的羌笛声回荡在戍楼之间。 请问那梅花究竟在何处落下,没想到在春风的吹拂下,一夜之间便布满了关隘山川。

【作品鉴赏】

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三四句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其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来的。同时,它还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其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 【鉴赏训练】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结合诗句,请简要叙述。(3分)

答:

2、诗歌最后两句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

(二)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白话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思乡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鉴赏训练】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4分)

答: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3、高適的《塞上听吹笛》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异同?(3分)

答:

4、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三)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白话译文】

您难道不曾看见?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的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作品鉴赏】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创作的一首雄奇豪壮的边塞诗。诗中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四)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白话译文】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作品鉴赏】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没有人不想班师复员,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厉,拼命死战的结果无外乎“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 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 【鉴赏训练】

1、“野云万里无城郭„„胡儿眼泪双双落”四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4分) 答:

2、“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答:

(五)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白话译文】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金甲,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作品鉴赏】

王昌龄的边塞诗有不少篇章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这首诗便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次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第三句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语言概括而形象鲜明如见。末句代战士们立誓,正面地讴歌他们的忠勇。有了前三句的铺垫,战士们的誓词分量才显得更重。

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鉴赏训练】

1、请将

一、二句设想成次第展开的广阔画面。(3分)

答:

2、试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4分)

答:

【参考答案】

(一)塞上听吹笛

1、描写了一幅苍茫而又清澄的画面。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趁着月色,战士赶着马群归来,明月朗照,洒下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

2、运用了联想(想象、虚写)的表现手法。三四句虚写景,由将士所听之曲《梅花落》想到故乡盛开的梅花,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二)夜上受降城闻笛

1、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2分) ①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②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③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2分,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给分)

2、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2分,能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诗句展开分析思乡之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1)两首诗都表达了征人思乡的感情。(1分)高诗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意境澄澈壮阔,感情哀而不伤(乐观开朗);(1分)李诗写月如秋霜,充满寒意,夜风送来呜咽的芦笛声,意境寒冷凄清(愁惨),感情悲凉哀怨。(1分)

4、高诗寓情于景(1分),由听到的《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的感情;(1分)李诗直接抒情(1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1分)[或:李诗叙事抒情(1分),通过叙写征人望乡,表现思乡之情。(1分)]

(四)古从军行

1、①作者通过“野云”“雨雪”“大漠”“胡雁”“胡儿泪”等意象,②从多方面刻画了边陲凄冷酷寒的环境,③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④为下文抒情做铺垫。(每点1分)

2、答案示例一:①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②“年年”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得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③如此对比,讥讽统治者穷兵黩武、草菅人命、好大喜功。(每点1分)

答案示例二: ①这两句诗运用典故,②诗人借用汉武帝为求区区蒲桃启战端的典故,③讽刺了当今统治者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每点1分)

(五)从军行七首(其四)

1、青海湖上空,浓云弥漫,绵延千里的雪花显得苍茫暗淡。(1分)越过雪山,是荒漠中的一座孤城。(1分)再往西走,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1分)

2、前两句情景交融,后两句直抒胸臆。(1分)前两句描写云海弥漫,使绵延千里的雪山也昏暗了,边关孤城矗立,荒凉孤寂的景象,(1分)表现了戍边将士艰苦的生活环境。(1分)后两句塑造了身经百战的边关将士形象,抒发了将士誓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1分) 第三课:咏史怀古

(一)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白话译文】

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作品鉴赏】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无能,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二)金桐仙人辞汉歌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白话译文】

茂陵里埋葬的刘郎,好像秋风过客匆匆而逝。 夜里曾听到他的神马嘶鸣,天亮却杳无踪迹。 画栏旁边棵棵桂树,依然散发着深秋的香气。 长安城的三十六宫,如今却是一片苔藓碧绿。 魏国官员驱车载运铜人,直向千里外的异地。 刚刚走出长安东门,寒风直射铜人的眼珠里。 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 怀念起往日的君主,铜人流下如铅水的泪滴。 枯衰的兰草为远客送别,在通向咸阳的古道。 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 独出长安的盘儿,在荒凉的月色下孤独影渺。 眼看着长安渐渐远去,渭水波声也越来越小。 【作品鉴赏】

《金铜仙人辞汉歌》诗中的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所抒发的是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四句是第一个层次,借金铜仙人的“观感”慨叹韶华易逝,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为“客”,表现了李贺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精神。中四句为第二个层次,用拟人化手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的酸苦惨凄情态,亡国之痛和移徙之悲跃然纸上。特别是“酸”、“射”两字,把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完全揉和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末四句为第三个层次,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衰兰”一语,写形兼写情,而以写情为主(因愁苦而“衰”);“天若”一语,设想奇伟,意境辽远,感情深沉,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双”。末联进一步描述了金铜仙人恨别伤离,不忍离去,而又不能不离去的情怀,感人至深。

(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白话译文】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是昭君怨恨。 【作品鉴赏】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这是《咏怀古迹五首》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说明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鉴赏训练】

1、结合具体诗句谈谈王昭君“怨恨”的具体内容。(3分)

答:

2、杜甫咏怀古迹,寄托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本诗借咏王昭君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怀抱?(4分)

答:

(四)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白话译文】

玉树后庭花的旋律不再,天子之气也消失了。敌人攻入都城,围兵景阳楼,戍楼空无一人。六代以来达官贵人的坟墓旁远远近近长满了树木,六代的宫殿也长满了荒草。只有石燕不管刮风下雨,仍在云端飞翔,江豚不管白天黑夜仍在风浪中出没。六代的杰出人物都离去了,只有这金陵的景物多么与洛阳相似啊。 【作品鉴赏】

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锤炼字句方面很见功力。例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颈联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则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这样,既写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形象,又烘托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至于炼字,以首联为例:“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表现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王气终”则与尾联的“豪华尽”前后相应,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读来令人不禁怅然。 【鉴赏训练】

1、本诗描绘了哪些画面?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

2、这首诗歌“浑写大意”“涵盖一切”,试从总体上作具体分析。(4分)

答:

(五)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白话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作品鉴赏】

吴乔《围炉诗话》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读到这里时,读者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骑”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六)乌

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白话译文】

活着就应该作人中豪杰,死了也应作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过江东。 【作品鉴赏】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鉴赏训练】

乌江

(李清照)

(朱淑贞)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注:朱淑贞生卒年代稍早于李清照,正处于南北宋交替时期。

1、这两首咏史诗有哪些相同点?(3分)

答:

2、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首?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理由。(4分)

答:

【参考答案】

(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1、(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被远嫁匈奴,在北方沙漠之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死后还留在这远离故土故乡的异域土地上。

(2)“画图省识春风面”,虽然美貌宫中第一,但却不为君王所知,未能得到君王的宠幸,在匈奴单于来向大汉求婚的时候,被君王选中外嫁异域,自此便远离故国故土,远离故乡的亲人,生活在与汉族截然不同的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之下。

(3)“环佩空归月下魂”,昭君至死都未能回归故里,死后又被葬在塞外,因此,诗人只能想象昭君的魂魄乘着月色从千万里之外归来,她要看看自己的出生地,看看自己几十年未见的亲人。但一个“空”字,又让诗人不得不戳破这美好的幻像,越发感慨于昭君的悲剧人生。

2、本诗借咏王昭君来抒写诗人自己的怀抱。王昭君一生的悲剧性和杜甫的何其相似。杜甫尽管有抱负也有实现抱负的才干,尽管二十年如一日地践行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始终不被重用,没有一展抱负的平台与机遇。杜甫一生四处漂泊,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走向,无法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哪怕只是安定的日子也不可多得。杜甫晚年更是颠沛无告,漂泊无依,思乡而不得归,思亲却不得见。因此,“昭君怨”又是“杜甫怨”,琵琶曲诉说的何止是昭君一人的怨与恨!

(四)金陵怀古

1、选用松楸荒冢、禾黍残官、石燕拂云、江豚吹浪等画面,抒发了对风云变幻、王朝兴替的感慨。

2、首联追述隋兵灭陈的史实,并抓住了金陵由胜转衰的关键;颔联从大处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尾联照应开头,抒发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六)乌江

1、吟咏对象相同,都是写的项羽;(1分)作品风格相同,都写得慷慨豪放,都是“金刚怒目”式的作品。(2分)

2、(1)更喜欢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李清照赞扬(咏怀)项羽,是对当时宋王朝屈膝金人,偏安江南,不思恢复故土,却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的强烈嘲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掷地有声的千古名句,不仅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美,也是李清照热爱祖国,反对异族侵略的感情流露。(4分,“赞扬”1分,“嘲讽”1分,“反对异族侵略的感情”2分)

(2)更喜欢朱淑贞的《咏史》。作者既用“盖世英雄力拔山”来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同时又指出项羽的不能用人,因而导致兵败身亡的可悲结局,表现了她对国事的关心。(4分,辩证分析,每答出一点给2分)

第8篇:唐宋诗词朗诵大赛

唐宋诗词朗诵大赛唯美落幕

11月23日下午两点,由海路文学社主办的湖北大学第六届唐诗宋词朗诵大赛之决赛在人文楼隆重举行。古代汉语老师黄斌,现代汉语老师邱庆山,语言学老师李霞纷纷出席并担任评委。经过层层筛选,决赛共有15名选手入围。

此次活动分为五个环节:有“备”朗诵,抽签即兴朗诵,诗词鉴赏,才艺展示,有奖问答。决赛伊始,民乐团同学们的一曲《挥剑问情》带领着大家一起走进古典文化的殿堂,深深打动着现场观众的心,同时也使活动氛围高涨。接着,各位选手依次上台进行朗诵部分的比赛。选手们都很投入,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抑扬顿挫,有的则是深情款款,如泣如诉。7号选手王燕飞身穿大红色上衣,为大家激情朗诵岳飞的《满江红》,她那铿锵有力的语调,合适而又有力量的动作无不震撼着全场,虽是女子,那种豪迈之气毫不逊色于男子。“李煜来了,李煜来了!”比赛现场,伴随着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和惊异的内容,一位身着古装,摇着扇子的翩翩少年大步出场。现场一阵欢呼和惊讶,一时间还陷在“李煜来了”的思想中无法辨别眼前人物的真假。他就是8号选手贺健峰,他用低沉慢速而又长叹的悲伤语调吟出《虞美人》,让我们在他身上隐隐约约看到了当年李煜的身影,他的即席抽签朗诵——李清照的《鹧鸪天》也传达了诗人的那种深切而痛楚的感情。随后,这次比赛中惟一的选手组合10号选手“青鱼组合”闪亮登场。他们男女搭配并且借用道具共同深情演绎着《钗头凤》中的凄美爱情故事,词中的哀伤之情也感染到了大家和评委。

前两个环节结束后,黄斌老师代表评委评价了朗诵部分各位选手的表现,“每个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没有谁对谁错”。接着,嘉宾组的弹唱歌曲《姑娘》再次点燃了大家的情绪。第三个环节诗词鉴赏也紧随其后,各位选手随机抽签选择诗词对其进行相应的鉴赏,本环节选手们就敏锐的反应,准确的解读,精准的表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比拼。大家都各抒己见,慷慨陈词。

接下来,最好玩最好看的才艺展示环节也到来了。15位选手自由组合为五个大组,各自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才艺。其中第一大组的小品《天天播报》内容搞笑有趣,现场的笑声不间断。并且还将表演过程中的一幅画让现场评委题词,大家纷纷围观。最后五号大组王燕飞组的京剧演唱节目更是精彩绝伦,引人入胜,他们组各个表演都惟妙惟肖,绘声绘色。最后该组的才艺展示环节荣获最佳团体奖。才艺展示过后,开展了互动环节即有奖问答,题目主要跟古诗词密切相关,大家积极参与,现场又沸腾了起来。

最终,7号选手王燕飞以93.67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随着颁奖环节的进行,历时三个小时的大赛唯美落幕。

第9篇:唐宋诗词大赛初赛篇目

一、唐宋诗部分(200首)

骆宾王《在狱咏蝉》 骆宾王《咏鹅》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宋之问《渡汉江》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贺知章《咏柳》 贺知章《回乡偶书》 张九龄《望月怀远》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凉州词》 王翰《凉州词》 崔颢《黄鹤楼》 王湾《次北固山下》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孟浩然《春晓》 孟浩然《宿建德江》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过故人庄》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出塞》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闺怨》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相思》 王维《鸟鸣涧》 王维《汉江临眺》 王维《使至塞上》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鹿柴》 王维《竹里馆》 王维《杂诗》 李白《静夜思》 李白《独坐敬亭山》 李白《秋浦歌》 李白《送友人》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塞下曲》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望庐山瀑布》 李白《早发白帝城》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望天门山》 李白《赠汪伦》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长干行二首》其一 李白《赠孟浩然》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蜀道难》

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白《将进酒》 李白《怨情》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杜甫《望岳》 杜甫《登高》 杜甫《蜀相》 杜甫《春夜喜雨》 杜甫《水槛遣心》 杜甫《月夜》 杜甫《春望》 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登岳阳楼》 杜甫《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江村》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赠花卿》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赠花卿》 杜甫《绝句》 杜甫《八阵图》 杜甫《春日忆李白》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高适《燕歌行》 高适《别董大》 高适《除夜作》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春梦》 岑参《山房春事》 岑参《逢入京使》 刘方平《月夜》 张继《枫桥夜泊》 刘长卿《听弹琴》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送灵澈》 韦应物《滁州西涧》 韩翃《寒食》 卢纶《塞下曲》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孟郊《游子吟》 孟郊《登科后》 张籍《秋思》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柳宗元《江雪》 李绅《悯农二首》 崔护《题都城南庄》 崔郊《赠去婢》 贾岛《剑客》 贾岛《寻隐者不遇》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 刘禹锡《赏牡丹》 刘禹锡《浪淘沙》 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一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卖炭翁》 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暮江吟》 白居易《问刘十九》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菊花》 李贺《雁门太守行》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徐凝《忆扬州》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杨敬之《赠项斯》 杜秋娘《金缕衣》

温庭筠《商山早行》 许浑《咸阳城东楼》 张祜《纵游淮南》 张祜《何满子》 赵嘏《长安晚秋》 杜牧《山行》 杜牧《清明》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牧《江南春绝句》 杜牧《遣怀》 杜牧《泊秦淮》 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题乌江亭》 杜牧《赤壁》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登乐游原》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贾生》 李商隐《蝉》 李商隐《常娥》

黄巢《不第后赋菊》 陈陶《陇西行》

曹松《己亥岁二首》之一 李频《春日思归》 陆龟蒙《别离》 陆龟蒙《新沙》 罗隐《自遣》

罗隐《嘲钟陵妓云英》 罗隐《牡丹花》 罗隐《蜂》 罗隐《西施》 聂夷中《伤田家》 秦韬玉《贫女》 鱼玄机《赠邻女》 韦庄《台城》 韩偓《哭花》 章碣《焚书坑》 张泌《寄人》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崔涂《春夕》 王贞白《白鹿洞》 林逋《山园小梅》 范仲淹《江上渔者》 王安石《梅花》 王安石《元日》 王安石《泊船瓜洲》 苏轼《春宵》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食荔枝》 苏轼《赠刘景文》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黄庭坚《寄黄几复》 李清照《夏日绝句》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游山西村》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书愤》 陆游《示儿》 杨万里《小池》

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朱熹《春日》 朱熹《观书有感》 林升《题临安邸》 僧志南《绝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卢梅坡《雪梅》 郑思肖《题画菊》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二、唐宋词部分(60首)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张志和《渔父歌》(西塞山前白鹭飞)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李煜《忆江南》(多少恨)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欧阳修《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蝶恋花春景》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陆游《卜算子咏梅》 陆游《钗头凤》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 蒋捷《虞美人听雨》

上一篇:话剧社团活动计划下一篇:就业培训前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