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通用13篇)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 篇1

2011年3月3日,乌鲁木齐市第99小学语文课题组开展了《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课题培训。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校长石理、教务主任董平及全体语文老师。活动由教研员陈晓玉主持。

乌鲁木齐市第99小学地处米东区东部,学校打工子女多,家庭教育问题比较多,心理辅导效果不佳,学校教育受到家庭教育困扰。为了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语文课题组参加了国家级课题《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的研究》的研究。

本次课题培训,教研组长王学红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依据和假设、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原则、价值、对象、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具体实施步骤、研究成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讲解。本课题共分为三个阶段,2011年1月---2011年6月为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3年6月为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结题。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 篇2

小周是一名从外校转来的学生。初进班级时,大家对他热情对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三天两头的调皮行为在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麻烦,这让他成为了一个问题学生。眼下,又有学生来向我告状了,该怎么办呢?怒骂一通?写检讨?向家长告状?显然,这样的处理只会火上浇油。我想了一下,问道:“班级要出黑板报了,我知道你很擅长画画,这期黑板报,你能帮忙完成它吗?”小周顿时一愣,紧接着点了点头。在接下去的两天里,小周非常“安分守己”,黑板报也按时完成了,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他。课后,小周主动来到我办公室与我交流,我知道了他有一个孤独的童年和一个严厉的父亲,孤独的他渴望和同学打成一片却始终不能如愿,导致他变成了一个问题学生。言谈间,他聊到了他喜爱的音乐、篮球、美术,可又悻悻地说家人都不支持他的兴趣爱好。此时,我心中有了一个解决方案。

二、再识与对话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沃土,是什么铸就了今天的小周呢?显然家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决定与小周的父母约见交流。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我开门见山地表扬了小周帮忙出黑板报的功劳,还建议是不是可以让他参加学校篮球队,一旁的小周又惊又喜,第一次的交流就这样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小周在此后和我的交流中说:“你是第一个没我告状的老师,谢谢你!”我笑着说:“老师只有一个要求,接下来你必须认真完成作业,可以吗?”“没问题!”加入篮球队后的他,果然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我把他认真打球的样子、进步显著的作业用手机拍摄下来发给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也在电话中第一次表扬了他的儿子。我趁热打铁,单独约见小周父母,向他们表达了小周内心的孤独,请他们多陪伴小周。

三、思考与尝试

为什么之前的小周会屡教不改?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的肯定与关注,但在这个因为父母忙碌而错过关爱孩子成长的家庭,孩子最渴望的恰恰是来自父母的关注。在与其父母的面谈中,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周平时除了篮球还喜欢什么?”没有想到,小周的母亲一脸茫然,倒是小周的父亲在思考了几秒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想应该是摇滚音乐吧,这还是我带给他的影响,我自己非常喜欢摇滚,没想到一来二去他也喜欢上了。”“那么,为什么你们在想要关心他、认可他、激励他时,不多问一句:你想要什么呢?也许,不用去购物、不用出入豪华场所,更不需要用高雅艺术来装点,或许只要在家中和父亲共同分享一首摇滚曲;吃一回妈妈亲手做的饭而非下馆子等。成长并不只属于孩子,父母同样需要成长,陪伴就是最好的奖励。奖励的关键不是在于你花了多少钱,而在于你付出多少情感与爱。”听到这里,小周父母也表示了赞同。

四、改变与成长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 篇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发展,人们的婚姻观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追求幸福的婚姻生活。因此,不幸的婚姻家庭解体率居高不下,同时,离异再婚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据民证部统计,1979年我国的离婚率为4%,1999年就上升到了13.7%,2003年更是达到15%以上。随之而来的是再婚率的迅速上涨;我国1995年再婚人数为离婚人数的37.69%,2004年就达到45.65%。”这是十年前的统计数字,而近十年来,离婚率和再婚率有增无减。但是,人们对再婚家庭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却少之又少,尤其是再婚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

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里有一部分学生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其中个别学生是离异再婚家庭孩子,笔者对他们给予了特别关注,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跟踪分析及心理教育辅导。下文选取其中一个离异再婚家庭的学生为例,探讨中职离异再婚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个案学生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

东东,男,17岁,中职一年级。

(二)家庭背景

东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在其七岁时离异,他跟随父亲一起生活,姐姐跟随母亲生活。不久后,父母分别重组家庭,他的继母带来两个女孩跟随他们一起生活。父亲现在A城市做家居装饰工作,继母随其父一起工作。平时,其父母为生计奔波,无暇照顾东东。由于从小继母对其各方面要求比较严格,他与继母之间经常发生争吵,双方矛盾较深。在东东初一时全家搬到A城市,恰逢此时,东东的生母也来到A城市打工,于是,东东私自跑去跟其生母一起生活,这导致其与生父和继母之间的矛盾恶化。初三时,其生母离开A城市回老家,东东拒绝跟生父及继母一起生活,于是离家出走,一个人在外面租住出租屋。

二、个案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作为该生的班主任,笔者特别留意东东的日常表现,同时,笔者跟其父亲谈过几次,跟该生也有过多次交谈。通过这些素材的积累,基本了解了该生的基本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安全感

东东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看待事物的观点和态度比较消极,很难信任他人,总是怀疑一切;一旦相信他人,就会十分依赖,如重视友情,依赖、信任他认为可以信赖的朋友。

对于再婚家庭的子女来说,原有家庭一旦破裂,就会失去原来的温暖和关爱。所以,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父母一旦离婚,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从而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害怕失去。而当其进入父母新组建的家庭后,他们往往很难接受继父或继母,极易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是继父或继母抢走了他们的亲生父亲或母亲的爱。同时,对他人产生怀疑,不易相信他人,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连自己最亲的父亲或母亲都抛弃了自己,还有谁可以相信呢?所以,这样的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于是开始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寻求温暖和依靠,所以,他们更重视友情或师生情等家庭以外的情感。

(二)情绪不稳定

东东在家表现与在学校表现完全不同。据他父亲讲:“东东在家时沉默寡言,不说话,有事总是闷在心里,从来不跟父母谈心,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而且十分冲动、倔强、叛逆,每逢家长与其谈话就吵架,跟家长对着干,尤其讨厌继母,相互之间经常吵,根本无法沟通;任何事都很倔强、偏执,完全不考虑家长的意见。”而据笔者观察和接触了解到,东东在学校的表现完全不同:他是个积极勇敢的学生,课上喜欢发表独特的见解以引起老师的关注和表扬,课下同学关系良好,幽默风趣受同学欢迎。

心理学调查研究表明:“离异再婚家庭的儿童,当其与亲生父母在一起时会感到快乐和自由,而在继父、继母面前,则表现出冷漠和拘谨。”由此,我们了解到:再婚家庭的孩子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得到父母双重的爱,而是要分场合地享受爱和被爱,因此,再婚家庭孩子学会了不同场合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有的学会了察言观色、小心谨慎,有的是用暴力、愤怒的方式反抗不满;同时,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友好,如同学、朋友等,而对自己不喜欢或讨厌的人表现出极端的愤怒或小心谨慎、沉默寡言,如继父、继母。总之,情绪时好时坏。

三、个案学生心理问题辅导策略

根据以上问题,笔者作为该生的班主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辅导帮助计划,努力为其创造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

(一)教师付出满满的爱,信任尊重学生

离异再婚家庭的孩子往往没有得到父母充足的爱,造成安全感缺失,患得患失,害怕失去,对他人不信任,自闭等。所以,既然再婚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里得不到爱和温暖,那么,教师就应该伸出慈爱之手给予学生充足的关爱,同时,信任并尊重学生,保护其人格,鼓励其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逐渐建立自信心,增强安全感。

本案例中的东东,笔者在担任其班主任期间一直关心其生活、学习,经常找其谈心,甚至在得知东东生活费不够用时,为了保护其自尊心,拿出钱借给该生使用;笔者在得知刘东东有意在周末做兼职挣生活费的情况下,十分支持其勇敢自立的行为,并为其提供兼职信息,鼓励其参加课外生活实践;同时,鼓励其参加班级和学校活动,他在班级的辩论赛和学校篮球赛、足球赛中都表现非常积极,并取得很好的成绩,只要看到他有一点点进步,笔者就及时进行表扬。帮助他树立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计划,鼓励其在学业上取得成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时,他已经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二)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关爱孩子

再婚家庭中,当孩子进入父母一方新组建的家庭时,再婚的亲生父母往往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而忽略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有些继父母不能像亲生父母那样无私地关爱继子女。更甚之,有的父母甚至认为孩子是两人之间感情的障碍,因此,往往对孩子的管教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因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不足,对孩子的爱也有限。很多再婚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缺乏关爱,导致人格发展不健全,情绪不稳定。因此,在离异再婚家庭中如果注重家校沟通合作,教师主动了解情况,家长经常跟教师沟通,那么,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家长更多地关爱子女。

笔者根据东东家庭的基本情况,先后取得了其本人及其父亲的信任。笔者在确定了帮助计划之后,一直坚持与其父亲定期沟通,了解双方关系的进展,及东东在家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问题提出教育建议,教会家长关爱子女,教会子女理解父母,使双方关系解冻,让东东重拾家庭温暖。

(三)激励学生努力自强

个别离异再婚家庭的中职学生会自卑,因此,对于自卑心较强的学生,我们可以用补偿心理来增强其成功的欲望,鼓励其努力学习、自强、自立并获得成功。

在本案例中,东东对任何事都不自信,有自卑情绪。于是,笔者积极鼓励东东参加学校和班级活动,如篮球赛、足球赛、辩论赛,在比赛的过程中他和同学们共同努力取得成功,因此,在这一系列竞赛类活动中,他屡屡体会到追求成功的喜悦,渐渐地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无论在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努力、越来越优秀。

四、个案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成效

经过近一年的关爱辅导,东东变化很大。这些关爱使其渐渐对周围人产生信任,并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也对学习、课外活动等方面产生兴趣,并在很多方面取得成功。

(一)信任他人

一年以来的心理辅导使东东渐渐开始信任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他有了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且经常跟朋友一起出去玩;与同学友好相处,经常一起参加各类比赛;开始跟老师谈心;甚至在第二个学期末离开了独自租住的出租屋回到了父亲和继母身边生活……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现象,说明他的安全感增强了,对他人有了信任感。

(二)活泼开朗

通过家校合作的心理疏通和辅导后,东东情绪相对稳定,回家后也有了笑容,能够主动做家务,帮助家长做事,并主动跟家长聊学校生活等;同时,在学校的表现更加积极主动,对同学热情友好,对老师有礼貌,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业余爱好更加广泛。

五、启示

通过系统辅导离异再婚家庭学生,笔者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并得到一些启示。

(一)关爱学生,满足基本需要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前四种需要属于低级需要,也称缺失性需要;后三种为高级需要,也称成长性需要。每一个需要都是在前一个需要得到满足后发生的需要,因此,必须把低级需要满足了才能满足高级需要。在辅导离异再婚家庭学生过程中,始终坚持爱的教育,关爱学生的一切,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集体活动,即,首先满足其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基本需要。

(二)因材施教,激发成功动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个性,正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学生也如此,其生活在不同类型的家庭中,自然带有不同的“烙印”。因此,需要对每个离异再婚家庭的学生进行个别研究,了解其特殊情况,因材施教,探索其内在需要,激发其成功动力,促使其积极向上、自强不息。

(三)家校合作,辅助家长教育孩子

马忠虎教授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使学校能在教育学生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使家长能在教育子女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的指导。”自古以来,家庭和学校就是教育的两大阵地,甚而家庭教育更早于学校教育,因此,早期的家庭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质量。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让学生充分享受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关爱,使其快乐健康地成长。由于离异再婚家庭个体不同,其差异也不同,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经常沟通合作,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2013—2015年度重点研究课题《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RZX201302,主持人:宋伟。]

问题学生个案研究 篇4

Yuxin Chen

[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学生行为纠正的有效性,以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升。方法: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的各个层面,制订辅导的切实计划。结果: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可以较好地纠正问题学生的行为,提高该学生的学习成绩。结论: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细致的教育是问题行为学生转化的一种良好方法。

[关键词] 问题

个案

研究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金某,独生子,16岁。性格直爽、好冲动。头脑较聪明,很讲义气。母亲在家,父亲外出做生意。一个月回家一次。父母对金某很宠爱,在各个方面都尽量满足金某的要求,对金的期望值也比较大。

二、问题行为的表现

1、金某在学校的前两年经常跟其他同学打架,在同学和老师的的印象里不好。

2、金某是住校生,有时候不遵守住宿制度,晚上不按时就寝,大声在宿舍讲话。在课间经常和学生打闹,和同学打架差点被开除。本来是留校查看,认错态度好,学校给通报警告处分。

3、学习兴趣不大,上课爱说话,扰乱课堂纪律,有时候不交作业。各科成绩经常亮红灯,每次月考总分在班级后几名。上课睡觉是经常的事情。

4、思考问题往往以自己的愿望为出发点,对他人是绝对化的要求。执拗、偏激,对矛盾归因时只看对方的错误,对老师的批评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经常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因此我和各位任课教师很头痛。

从以上行为中,可以判断金某品行存在障碍,急需矫正。

三、制定方案,科学辅导

1、父母与家庭治疗(主要是消除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矫正母亲的错误教育观念和行为。金某母亲很溺爱金,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爱护金某,呵护过度,孩子有时候违反了校规,她就到老师那里讲个不停,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如何如何的乖,或者为孩子开脱责任。我多次跟金某母亲交流,反复强调孩子犯错误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能正视孩子的错误是不利于正常教育的。矫正金某的错误需要一个过程,着急是没有用的。家长应该耐心疏导,帮助孩子逐渐克服缺点。孩子有问题后,推卸责任、埋怨、责备都只能事与愿违。

其次,是合理运用奖励技术。及时奖励其合理行为,使其好的行为及时得到强化。奖惩结合,奖为主,但奖励要有原则,不能超越许可的范围(一次因为金某考试达到了母亲的目标,于是给他很多的钱,又是吃又是玩,表扬到天上)。

再次,是建立和睦的朋友式的父子关系。父亲应放下尊严,同孩子多谈心,打开孩子的心结,知道孩子心中想什么、希望什么、喜欢什么,多鼓励孩子,不能因为自己忙就不过问。

2、认知治疗。

对于问题行为学生来说,对自身行为的正确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认为认知过程中金某对当时情境的评价、对周围人的反应,以及在特定事件中做出的自我陈述,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必备资料。

首先,说服教育是认知治疗的第一途径。转变金某的道德意识,主要采取与其谈心的方式。我选择了金某喜欢的方式。尽量不选择在办公室,这样金某可以放松与我交流。每次谈心之前,我先确定谈话主题,设计一些问题,逐渐了解金某的道德水平。如“为了帮助同学出校,自己装病”这件事情,让金某认识到,不管自己主观想法多么的好,自己多义气,但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这种说理教育虽然力度不大,见效不快,但是只要得法,一定能治标治本的,相反,急于求成,用教师的权威说服学生,会适得其反。

其次,问题训练是认知治疗的必由之路。心理学认为,孩子对于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倾向于用一种带有敌意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做出解释。如一些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总是坚决的排斥和强烈的拒绝,认为自己没有错,或者是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面子,证明自己行为的正确。这是错误归因引起的。因此,必须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考虑问题的所有可能性?我需要评价我是如何去做的?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训练金某应用这些步骤解决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训练题目来自于金某的生活实际。如你上课睡觉、大声说话,老师提醒你或者同学提醒你,你怎么办?你不写作业不交作业,同学或者老师批评你,你该怎么办?在训练中使金某熟练运用这些步骤,能够做到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第三,激发动机是认知治疗的最佳方略。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追求的影响。情绪是学习动机主观因素中极为活跃的重要变量。金某由于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经常受到批评,缺乏成功的体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对学习内容厌倦,对老师的教育有很大的抵制态度。金某是我的常客,只要稍微留意,会经常看见金某立在办公室里。于是我考虑对他的教育是否少了什么,我就以平等相待的态度及亲切和蔼的微笑、鼓励的话语是对他。对金某来说,缺少的正是以上这些。通过这种方式,他的行为发生了一定的改观。

四、治疗与辅导过程中的问题

1、耐心疏导

教育的奇迹来自于平时的引导中,课上课下,我尽量找机会给金某表现,让金某体验成功的感觉。作业认真表扬、积极回答问题表扬、考试成绩好表扬等等,以这些闪光点为契机,耐心正确引导。有时候金某的一些小毛病,如作业没做完的时候,借口悄悄地去操场玩篮球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不是指责,而是积极地去跟金某交流,了解其中原因,再下结论。事情过去后,我让金某冷静思考,把当时事情全过程再回忆一遍,自己找到出错的原由,强化他正确认清问题。

2、允许反复

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因为受原有习惯的影响,主体会做出自动的反应。错误有时反复出现,我们要认识到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所以急于求成,或者遇到问题就灰心是不可取的。

一次,金某与陈某开始是开玩笑,而后,金某对陈某一直奚落自己感到恼火就动手打人,结果两人在食堂门口打了起来。通过学校和班主任的教育,他慢慢认识到自己的不对。通过治疗与教育,金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支持与鼓励,求知的需要随之产生。表现在金某上课开始听讲,参与课堂问题讨论,作业积极完成。我不断积极鼓励,使其成功感得到强化,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对金某的教育见成效。下学期的多次模拟考试,金某的各科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英语有了很大的改观。

五、个案小结

1、辅导方法

在辅导过程中,我始终尊重金某,理解金某的行为,信任金某的行为,和金某真实地交流;同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逐渐引导金某进行对自己行为的独立思考;减少金某对我的戒备心理,能够听我的话,这就为我的教育奠定的很好的基础,我在此基础上,帮助金某解开了一些心底的“结”;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引导金某自己不断鼓励自己、相信自己。

2、经验与教训

建立很好的师生信任关系,这是我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给学生不断树立学习自信的“韧”劲。从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之交流,既尊重了学生,又达到了教育的效果。辅导者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允许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及行为反复,才能趋于稳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以转化学生的不良行为。

3、反思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 篇5

此文发《素质教育》2017.4.我的教育叙事:用爱心转化“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与反思 湖北省巴东县茶店子镇民族初级中学

张茂华

邮编:444315

每个班都会有问题生,有学习上的也有行为上和思想上的。在教育问题学生时,老师一定要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因为他们成绩差是因为基础太差或智力问题,所以只要他们努力了,就给以他们充分的肯定,并要安排好学生经常帮助他们,对他们取得的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做好行为和思想上的问题生的工作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对老师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笔财富。这需要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不要轻言“放弃”,要改变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我们要想办法弄清学生问题的根源。即社会原因,家庭原因或是个人原因。找到他们情感缺失的那一部分,让他们学会慢慢长大。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以“问题学生”个别案例为切入点,谈谈怎样用爱心转化“问题学生”。

孙某某,男,17岁,轻度弱智。学生个人素质本身决定品德差。既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而且家长力所不能及,因此,经常上课不认真听讲,摆弄小动作;课后疯闹,口吐脏话,甚至打架欺负别人;回家也缺乏父母的教育,他妈妈在他很小时就出走了,爸爸则出外工作,日常开销靠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支持。

该生胆大,脾气大,纪律散漫,常闹事,对人傲慢无礼,不肯踏实努力做事,故成绩平平。但是他性格外向,脑瓜很灵,尤其擅长体育运动。而且自尊心极强,特要面子。另外,他对爷爷奶奶的感情较深,但在他们面前有时也要发脾气耍性子。

[家庭背景]

首先从他的家庭情况来分析。他的母亲在他四岁时就与父亲离婚给年幼的他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随后母亲没了音讯,使得他自小就缺乏母爱,拉开了与同龄儿童的距离。他的父亲也不管他,常年住在外面,常年不和儿子见面。父亲也未尽到应有的教育,拉大与他的心理距离,使得他对父亲很冷,毫无感情可言。平日里他一直由爷爷奶奶照管、教育。他们总是过于宠爱、也放任甚至无力去管教他。于是他在家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到学校后,也认为凡事都要依他,谁都得听他的,稍有不如他意,他就肆意指责对方,小则辱骂,大则动手。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差不多每天都有投诉,故同学们不敢与他交朋友。

其次,他的脾性让他易冲动,对于教师的管理也不屑一顾,常常自暴自弃。对别人缺乏信任感和爱心,当然也不会去爱别人。为人冷漠无情,并沾染一些坏习惯,如抽烟,喝酒。

[措施和手段]

1、耐心激励,换位认知。“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它要求教师要有耐心,对学生的不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忍耐、等待;对其转化过程中表现的闪光点或进步,则要及时挖掘,予以激励,使其有成就感,并转化成前进的动力,从而树立改正缺点、纠正错误的信心。因此,看到他早早地来值日,我就在班上表扬他。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而是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体态语言给予暗示,提醒他不要影响课堂纪律,等到课后再找他进行个别谈话。谈话时我多以朋友的身份、以商量的口气,常采用“角色换位”这一方法,引导他自我检讨,找出自己错在哪里,该怎么正确理智地处理,同时也让他逐步学会宽容和体谅别人。

2、量才而用 建立威信。有一回,上体育课我发现他跑的很快,就对他说:“看来我们班的运动会有优秀运动员了。” 他吃惊地又有些得意的看着我并且说:“我长跑行,短跑也很快,我是飞毛腿。”他笑着,他当时笑得很灿烂。于是我接着说到:“那我推荐你去参加我校的足球队,力争为我们学校取得好成绩。”过了几天,我和体育老师去推荐了他参加校足球队。同时我也对他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我告诉他:“体育老师同意先试2个月,第一,看看你是否能按时到校训练。第二,你在足球队的行为是否影响大家。第三,你在训练中是否能刻苦,是否有坚强的毅力。如果你的表现很差,随时退出校足球队。”他听了我的话马上答应,说“我同意,我一定努力做到。”结果,他每天早早的来到学校和其他学生一起坚持锻炼,在训练过程中遇到跌伤,他也能克服疼痛,坚持训练。他代表我校参加了全国特奥足球比赛中为上海市和我校争了光。借助这个机会,大力地表扬了他,让他成功的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另外,为了较好地约束他的行为,消除其一些不良的意念于萌芽状态。我有意让他当纪律组长,负责他那一排的纪律、卫生。在我的协作下,他的工作完成很出色,他的组一直比较规范。以此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同学的重视,从此他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规范,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增加了。

3、多管齐下 以诚感化

对他这样的学生仅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位强化管理。我了解到他自幼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对他们还有感恩之情,所以我对他进行多次家访,取得他爷爷奶奶的支持,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多次与他谈心,利用爷爷、奶奶的亲情去打动他。在学校三八节组织的给母亲的一封信活动中,由于他情况特殊,我鼓励帮助他给奶奶写封信。于是他用自己最普通的语言给奶奶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奶奶长期来抚养自己的感恩之情,做到这些对于别人来说也许不足为奇,然而对一个“问题学生”来说真是不易,对于他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为此我还特地利用班会课,在全班进行了表扬和肯定。

[心得与反思]

现在他的脾气有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绪,同学关系也相处得较好,学习成绩也进步了。本学期他与同学只打过一次架,事后他主动承认错误,自我检讨,还写了反思,确实有了一些质的改变。面对他的转变,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2、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可及时通过家长收集和反馈的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和变化;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使“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 篇6

【摘 要】如何做好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心理适应期并实现个人角色的转换,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家庭某大一新生适应不良的典型个案研究,分析了导致个案适应障碍的原因,并提出了挫折教育、养成教育这两大辅导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角色转换适应障碍挫折教育养成教育

一、问题的成因剖析

1.理想和现实的适应障碍

人有两个“自我”。“理想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对于将来的“我”的认识。“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对现实中的“我”的认识。周某作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在步入大学殿堂前一直是校园里的宠儿,学生中的尖子。因此脑海中设计的“理想自我”是完美的。对于他来说考入重点大学,再次成为宠儿就是他的理想和目标。这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导致他滋生了强烈的失落、沮丧、消沉等情绪,从而一蹶不振。

2.生活环境的适应障碍

周某从小家庭教养的方式为“专制型”。父母对孩子不尊重、不理解,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在家里家长利用对孩子的监护权来建立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不允许孩子有不同见解。从小学到高中十多年间父母和他之间除了谈论学习没有其他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父母给周某规划好理想甚至选好了大学的专业。在孩子的生活方面可谓细致入微,事事包办造成了他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进入大学身处全新的环境,他顿时感到无所适从,人渐渐消沉,靠沉迷于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同时,由于父母一些观点的偏执,造成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取向的狭隘。这容易造成孩子的认识偏差,在其今后的人生中,只要不如意,便怀疑自我,甚至容易丧失自我。

3.人际关系的适应障碍

周某进入大学,离开了高中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离开了和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置身于新的人际环境。面对陌生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由于中学时“一心只读应试书”,交往面比较狭窄,几乎与社会没有接触。进入大学面对来自四面八方而性格各异的同学便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和别人相处,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也不知道怎样与人沟通,更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和智慧。导致大一新生人际关系紧张,宿舍关系僵硬。

4.学习环境的适应障碍

(1)学习目标的迷失

由于教学目标的差异,大学教育更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而在课程安排、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方式上均不同于周某已熟悉的“应试教育”模式.在中学,他的目标很明确――学好老师教的知识,按部就班,考上父母期望中的重点大学。并且过惯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读书为高考的相对单一的生活。而到了大学后,学习的目标就不明确了,毕竟大学没有了往日如同高考这样的里程碑,也没有了“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这样所谓的人生目标。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感到眼花缭乱、难以选择,迷失了自我本应有的目标。

(2)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缺乏

在高中学校学什么、怎么学都由老师安排好,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教育模式“教主宰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形成了比较封闭的思维习惯。同时,家长盼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的目标锁定在“考入重点大学”,他们的思维是完全定势的。这就形成了从形式到内容;从学校到家庭;从老师到家长;从观念到行为全方位、多层面的封闭性管理模式。然而,大学比较强调的是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并且老师授课进程较快,不像中学反复讲解。所以学生要学好大学的课程,就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周某正是由于缺乏这些能力,导致了他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

二、辅导策略

1.挫折教育

(1)积极和家长沟通,发挥好家庭在大学生挫折教育当中的积极作用

帮助周某分析原因,尽快让他走出阴影适应现在的大学生活才是关键。其次、建议家长要学会自我剖析,不断地审视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否合理,要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第三、希望家长要注意与其相处的内在质量,建立和睦、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这样才能增强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第四、启发家长学会尊重孩子,聆听孩子的心里话,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平时多注意与孩子交流感情、交流思想、交流观点和看法,塑造孩子比较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个性。第五、恳请家长保持和孩子的联系,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对他的`教育和引导。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自我抱负水平

一个人对自我认识和评价越接近本人的实际情况,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如果过低评价自己或过高评价自己,就会产生自闭或自傲,使人感到焦虑不安或忘乎所以,有可能造成行为的偏激,导致心理问题。高考失利对于周某的打击之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和家庭赋予的期望值过高而引起的。让周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自我抱负水平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为他分析高考失利原因,和他交流谈心,让他真正地从心理上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其次、要求他坦然面对现实、从头起步。没有考上重点大学,进入了三本学校,这已经是事实,就应该从心底来接受它。无论自己在中学时代多么的优秀,那只能代表过去。优秀是对一个人过去的总结和评价,并不代表他的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第三、要欣赏自己的优点、比如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篮球打的很出色等。

(3)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树立新的奋斗目标

要合理地给自己定位。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有自己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应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而达成。只有这样,才既可以增强自信,又可以提高自我的满意度,维护心理的平衡。没有奋斗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为了帮助周某找到真正的自我,重燃他曾经的热情,激发其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与其谈心,使他意识到,没能考上重点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人生新的起点,只有走好每一步,以后的人生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我们协助他定好近期目标(比如落下的科目将如何补上,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和远期的目标(比如大学五年的目标是什么,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如何规划等)。在这个时期只有让他树立了新的奋斗目标,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才有可能从阴影中走出来,并找到为目标奋斗的动力和源泉。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我们针对他的情况对他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第一、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包括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介绍关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书籍给他阅读。第二、心理咨询。①我们定期深入周某的课堂和宿舍,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心理问题。②将他转介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由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对其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和引领。③朋辈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

2.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正规的训练、严格的管理、系统的培养等多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信、行”等素质,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大学生虽然已经进入青年阶段,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定型,仍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内容,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塑造人文精神。鼓励周某多选修人文课程,在课堂学习中积累丰富多彩的人文科学知识。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他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2)以学生宿舍为依托,注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宿舍作为学生相对固定的场所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它既是学生栖身的场所,又是多种思想交流、碰撞、冲突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宿舍就是一个“小社会”。所以如何使周某在这个“小社会”中健康成长、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培养起独立自强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对他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学生宿舍管理办法来规范其行为,让他意识到“宿舍是我家”让他习惯在集体宿舍准时起床、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参与公共劳动、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等等。使他在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中,增强自理自立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宿舍美化大赛”、“宿舍文明标语征集大赛”等,以这些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会与人相处,注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养成

周某大学以前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对封闭的。要使其感受到大学生活的快乐,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是首要任务。首先、建议对自己以前的人际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原先封闭的原因。其次、学会用一种宽容与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再一味地以自己的标准苛求别人。第三、正确看待同学中出现的一些小摩擦,懂得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要想达到一致,就需要同学之间多交流,多宽容,不能因为一些小摩擦,而将自己封闭起来。第四、逐渐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能一味满足自我,而忽视他人;也不能为了友谊而单方面服从,失去自我。第五、学习交往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不断增长人际智慧。

(4)调整学习方法,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首先,引导周某尽快的从应试教育的惯性中摆脱出来,了解和把握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料室、网络等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其次、聘请专业导师对他的专业学习给予指导,帮助她掌握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及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在他取得一定成绩时,及时给予于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帮助她树立自信心,同时,引导他养成自我反省,不断进取的习惯。

三、个案总结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 篇7

【关键词】强迫症;支持性心理治疗;疏导疗法;家庭人际关系治疗;有效辅导

一、发现问题

在当今社会,离婚率不断攀升,普通高中里也出现了很多重组家庭的学生,据我对班里54名学生的统计,重组家庭的学生有6人,占了全班人数的11.11%,通过我的观察发现,重组家庭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高,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更内向,更不自信,其中也出现了2例强迫症状的学生。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据报道,近日从上海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和医院的心理门诊了解到,在所有前来求诊的患者中,强迫症或有强迫行为的患者占20%,其中白领占20%-25%,而大学生所占比例竟高达60%!离婚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居多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得当最易导致孩子出现强迫症心理问题。高中生强迫症心理问题在抽查的一个班里占的比例如此之高,假如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对学生以后的求学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重组家庭强迫症心理学生的个案剖析

学生身份:小金,18岁男孩,农村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

家庭情况:父亲为司机,亲生母亲在生下他一个月就和他父亲离异,父亲再婚,后妈生下一儿子。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家族内没有发现精神病史。

学生情况:该学生在高一学习成绩尚可,高二后,学习成绩下降。我找他谈话,他支支吾吾很久,告诉我主要原因是上课时或做作业时思想不能集中,老是想着两件事:第一件事情:同班有几个男同学运动会期间爬围墙到网吧通宵,回来被学校抓获,他们爬围墙出去他事前是知道的,他担心这些同学认为是他向老师告密的,因而恨他。第二件事情:中午在寝室里午睡的时候,他和另外一个学生没睡觉在下棋,结果下到一半,他去厕所,寝室门开在那里,值周老师进来没收了象棋,并批评了正在下棋的同学。事后他一直担忧这位同学为这件事恨他。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金的情况,我在首次咨询之后,去学生、任课老师、家庭里去了解小金平时的行为表现,并想方法让他用文字写出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通过我自己的细心观察,得到了以下的结果:

(1)学生反映:小金同学平时沉默寡言,在人多的时候不爱说话,平时的行为和同龄的同学不太一样。

(2)任课老师反映:小金同学做事情比别人慢一拍,有时明明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个任务,他还停留在前一个问题上。早自修任课老师布置了任务,他却从不按任务来,自己管自己坐在位置上看书或者发呆沉思的样子。

(3)家庭反映:小金的父亲打电话给我反映,由于是司机,早出晚归,很少和儿子交流,以前都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儿子不听话的时候也采用打的方式来教育,进入高中以后,总感觉儿子周末在家做作业不认真,半个月回家一次,回家以后很少和父亲交流,一天到晚关在房间里,和他的后妈基本没多少交流。

(4)成长中的事件影响:为了不露痕迹地让他反映成长过程中的事,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特地布置了一篇作文《爸爸,我想和你说》,看他写上来的,就是一件让我很震惊的事:初中里的时候到网吧去上网,爸爸找到了我,把我关在家里打,打的一身是伤,以后看到爸爸都会发抖,感觉很害怕。后来就不敢在爸爸面前大声说话。

(5)我的观察:小金平时的精神状态:眉头紧锁,焦虑不安,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反应比平常的学生慢一拍。每次找他个人谈话以后,他总是很忧郁的样子。

在首次咨询以后,我给小金做了份强迫症自我筛查问卷。

小金在10个问题里,1、3、4、6、9、10题都选择了“是”,详细分析该学生的症状表现,询问他对自身强迫症状的认识,为什么会觉得同学怀疑他,为什么会觉得同学记恨他,以及他在精神、身体方面的问题,同时对他进行心理评估,发现他并无精神病态,家庭中无精神病史,该学生无重大疾病史。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感知正常,记忆力正常,思维清晰。该学生的强迫症主要是心因性的,表现出的症状是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且病程超过三个月,故诊断为神经症中的强迫症,可排除该学生有精神病性疾病。

三、重组家庭强迫症心理学生的辅导对策

(一)辅导方案的理论依据

根据研究表明,强迫症主要的心理治疗可以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还可以进行认知领悟疗法、精神分析法、行为治疗、森田疗法、疏导疗法等。

(二)辅导方案的设计

针对该学生现有的强迫症症状,又是一名有一定知识基础的高中男生,于是,我决定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疏导疗法对该学生进行辅导,一共咨询辅导了8次,设计的方案如下:

(三)辅导方案的实施

(1)支持性心理治疗。该疗法指合理地采用劝导、启发、同情、支持、消除疑虑等交谈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问题,改善心境,缓解心理矛盾冲突,提高其信心,给予学生某种形式和某种程度的精神上的支持,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康复的过程。

我一共找学生交流三次,隔天进行一次。

第一次:我采用谈话的方式进行。

我耐心地倾听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倾诉后,心里的怀疑和压力会有所缓解,采用深入浅出的话语让他了解强迫症的症状,指导他把注意力从强迫症状转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这有助于减轻对生活中事情的怀疑,鼓励他:“其实很多同学在我面前说你做事很认真,同学向我反映你的人缘也很不错呢,你所认为的同学记恨你、怀疑你的事情是没有的。”又劝导他说:“你的强迫症症状并不严重,只要你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每天一产生强迫情绪就记下想到的一些内容以及次数,如果产生强迫症状,就要做放松训练,不要过多去想,转移注意力,就可逐渐淡化这种不良情绪。”

第二次:我采用书面交流的方式进行。

我让学生把这段时间记下来的出现的强迫症的内容和次数交给我,我看完后,逐条对他进行分析。他写到的事情有:“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回答不够准确,同学看我的眼光里都是嘲笑,他们一定是看不起我。”“寝室里一个同学的台灯找不到了,我看他是在怀疑我。”“我作业全做对了,同桌不是很相信,他大概是怀疑我是抄来的。”我为了消除小金的疑虑,找了这几个学生了解情况,他们都说没有怀疑他,然后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反馈给小金,打消他的疑虑,缓解他的心理矛盾,并表扬他,学习上很有自己的见解,同学都很佩服,他的眉头才慢慢舒展。

第三次:我采用写信的方式进行。

我私下让班里每个同学写了一封信给他,夸夸他的优点。当我把一叠赞美他的信交到他手上的时候,他激动地涨红了脸。我这样做,是为了用集体的力量来帮助他,让他相信我并没有骗他,他是优秀的,同学们都是喜欢他的,提高他的自信心。

(2)疏导疗法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者用准确、鲜明、亲切、适当、合理的语言,分析疾病的根源和形成过程,疾病的本质和特点,教给患者战胜疾病的方法,激励患者同疾病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充分调动患者的能动性,逐步培养患者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矫正的能力。

我很平和地告诉他强迫症的一些知识,教给他战胜疾病的方法,他也表示会积极地配合。

我耐心地询问他是否喜欢运动,他告诉我初中的时候喜欢打篮球,但上了高中因为学习忙,很少打。为了发挥集体的力量,我在班里组建了班篮球队,他当队长,还用班费给班里买了个篮球,让他每天都有运动的时间,都有和同学一起交流的机会,并私下叫几个积极乐观的学生多引导他,让他敢于在同学间交流。打篮球这项他喜爱的运动,不仅成功地转移了他的注意力,而且锻炼了他的能力,增强了他的自信。

我让他学会自我暗示。当产生强迫症状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他们没有怀疑我,我做的很好。”

我把他的病症告诉他几个要好的同学,请他们帮助和监督治疗。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治疗会更轻松更有效点。当他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让他的同学朋友简单说句:“你做的真不错。”给患者他带来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消除他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3)家庭人际关系治疗.家庭人际关系治疗强调人际关系的因素,避免单纯研究孤立的个人行为。这种思想注重研究行为问题的整体意义,它强调在治疗患者的同时,为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咨询。

第一次家庭人际关系治疗:我特地到他家家访了一次,他的爸爸很感激我对他儿子的关心,很配合我的工作。我让他的爸爸不能再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儿子已经大了,应该转变以前靠“打”为主的教育方式。周末回家的时候不要只问学习,多利用司机的优势,带孩子出去玩玩,多交流和肯定孩子,对孩子的自信增强有很好的帮助。他爸爸表示会积极配合。对他的后妈也谈了谈,让她多关注这个孩子,多在她的亲生孩子面前表扬这个哥哥,增强他的自信以及在家庭中的归属感。我告诉他的父亲和后妈,小金的强迫症心理问题的根源还是来自于家庭,希望家庭努力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家长表示会积极配合。

第二次家庭人际关系治疗:我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告诉他的父亲,小金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疏导疗法的进展,并告诉他这两个辅导的方式,让他的父亲和后妈注意孩子在家的心理状况,配合我的工作,对孩子进行关注、引导、鼓励和咨询,适时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我。

第三次家庭人际关系治疗:家庭交往技能训练。电话告诉他的父亲用单独带儿子出去旅游的方式和孩子走近,人在旅途总是有更多的家的观念,通过单独和儿子出去旅游,可以消除父子之间的冷漠和无话可说的尴尬。建议他的后妈用教他的弟弟打篮球的方式和小金进行交流,不仅增强他的自信,也可以增加母子之间的交流。有了开头,有了共同语言,家庭人际交往也就水到渠成了。他的父亲几天后打电话告诉我,带儿子去了一趟短途旅行——爬大慈岩,旅途中打消了父子之间的隔阂。后妈也反映从没发现运动起来,这个大儿子如此能耐,赞美之后,儿子的脸上也不再那样冷漠。

(四)辅导效果的评估

在得到我的建议以后,学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家庭方面也积极配合我的治疗,对孩子关爱有加,看他平时的笑脸也多了很多,眉头也不再天天紧锁,病症基本得到控制,学习的注意力也集中了不少。

四、重组家庭强迫症心理学生的教育反思

这段时间的辅导工作暂时告一个段落,通过对该案例进行的详细分析,可以得出该学生主要的心理病因是:家长教育方式不当以及家庭重组后缺少母爱引起的,也有自身的性格问题。传统专制的家庭教育方式最易导致子女的强迫性倾向。

心理辅导和干预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对强迫症的正确认识,积极主动地配合我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才能更好地消除症状,成为一个乐观自信的高中生,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以及对我辅导工作的配合。

一个多月后,小金的爸爸和他的后妈来到学校校访,告诉我在家里,小金话多起来了,也会和他们说说班里的一些趣事了,还会教弟弟打篮球,他们觉得很欣慰,对我也表示了感谢。

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小金学习时候的注意力集中了不少,在数学考试当中还考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的自信找到了,笑脸也回来了。

这次的心理辅导是有效的,但是病情会有反复性,我也会继续关注这个学生,让他能够更好地成长,更自信地面对他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现代学校心理辅导》.

健康教育培训小结 篇8

2011年我所根据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要求,加强乡村医生健康教育的培训工作,提高防病治病等预防保健的知识,现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培训计划,强化领导:

为了落实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健康教育培训任务,年初就制定了2011健康教育培训计划,根据计划成立了以付所长为组长,计划免疫、卫生执法和血地防等为成员的业务培训小组,并确定了。等3名同志为健康教育培训员,定期对全乡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

二、强化重大疾病防治培训:

截止2011年10月,在每月下旬开展乡村医生例会,作为主要培训时间,共组织开展了10次例会,会议上有健康教育兼职培训员及和天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组织对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培训,根据传染病的发病季节以及季节性多发病的特点,重点春季流感与禽流感防治、在春节我国罕见的低温暴雪天气,及时组织培训了低温防病的知识,并开展了群众的宣传,保证了无冻伤的发生。3月份培训了肺结核的早期发现、转诊以及短程督导化疗的方法,提高村医对肺结核的诊治水平。4月我省实施了扩大计划免疫,及时组织学习新的9苗防11病,并要求培训后立即开展免费接种的宣传。5到8月份重点是夏季肠道传染病的继续学习,今年重点培训的是疾病发生的监测等。9月份是新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方面的知识培训,10月份是冬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学习。同时还组织开展了4次专门的培训会

议,分别针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新发的手足口病的诊断与预防、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以及演练的掌握和问题奶粉事件的早期筛查等进行了专题培训,突出实用的发病背景,防治方法及主动免疫进程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处置能力。截止10月底共计培训会议10多次,培训380多人次,人均25学时,人均受教育5次以上。

三、强化群众健康知识的培训:

与天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道组织卫生工作小分队,下村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等培训工作,重点深入到镇敬老院、学校及偏远的村,以接受健康咨询的形式开展对群众的健康教育培训,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培训资料近3000份,接受群众健康咨询2000多人次,同时在9月份开展了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和与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二率分别达到85%与92%,达到我省其它地区水平。说明我镇的群众接受健康教育取得了收获。

四、不足与打算

健康教育培训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培训人数及培训广度还不够,今后我所将加大对所有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还选派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健康教育及新技术的培训,学成后以多种方式培训,提高所有人员的健康知识。

绵山镇中心卫生院

二O一一年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个案研究培训小结 篇9

(阶段小结)

初村小学 刘永强

当今社会单亲家庭、过失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的焦点。这些孩子缺乏了家庭教育、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造成了心理素质脆弱,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有: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偏科、马虎、学习成绩较差等;行为上的有:多动症、攻击性行为、贪小便宜、经常性迟到、顶撞老师、随意说谎、离家出走等;心理上的有:孤僻、嫉妒、失落、冷漠、不合群、自卑、耐挫性差、考试焦虑等。

这学期我教的是五年级三班,虽然班级人不太多,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品行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学生有些共同点,就是缺乏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自卑心理严重,组织纪律性差,学习成绩低下,行为异常,品德不良。这些学生是怎么差了的呢?经过观察和调查我发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大多数“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最先是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中腐朽的生活方式及家长本身行为不端为学生的品德不良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家庭中无人管教,如父母忙于生意无暇顾及,或双双外出打工,孩子由老人照看,或父母不和,父母离异等等,这些情况都为学生的良好思想受到不良影响提供了条件;三是家庭管教不当,严厉有余,爱抚不足(或没有爱),使孩子在感情上受到创伤,情感上产生了逆反心理;四是家庭无原则的溺爱与庇护,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了温室。

二、社会原因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纸醉金迷的生活极易侵蚀学生的心灵。如淫秽、凶杀、暴力影视等等,这些不良腐朽的东西使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易入歧途。尤其是社会上的一些无业小青年、小团伙,他们穿着奇装异服,理着怪异的发型,大把花钱,成天迷恋于网络游戏等行为,常会引来一些中学生羡慕的目光,导致部分学生模仿他们,不思进取,偏离正常轨道。

三、自身原因

多数“问题学生”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挫折,尤其是学生基础差,不被人重视,或自尊心受到打击,丧失了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再加上意志品质薄

弱,经受不了不良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成了老师心中的问题学生。

如何能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就成了一道摆在学校和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只有教师转变传统的观念,改进学校教育与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让这些“问题学生”能感受到爱,使他们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让他们从“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尊重“问题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健全人格的场所,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没有爱心的教育,就等同于一具没有血肉的“干尸”。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教师应倾尽自己的爱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能和老师成为朋友,这样老师就更能洞悉他们的心理动态,从而掌控和教育学生。在研究中我发现,问题学生比优秀生具有更为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更渴望平等和成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表扬。所以,我们就应转变传统的观念,用一种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当我在课堂上遇到一些“问题学生”的小小进步时,我总会毫不吝啬的把“大拇指”送给他,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对这一部分学生放手不管,只要不影响自己的教学工作,不在本堂课上捣乱,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看到受到表扬的孩子满脸高兴地坐下时,我知道,他们又向我们集体靠近了一步。所以,我觉得充分尊重这些学生,以他们为本,所有的工作围绕他们的健康成长而进行,让他们在我们特意创设的环境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让其能够真切地感悟到“我也行、我能行”,那将是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工作上面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二、注重教育方式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行为矫正工作,必须对症下药,如对态度冷漠,与教师故意对立的学生,要更加关心和亲近他,从动之以情入手,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顾;对由于无知而犯错误的学生,应重在摆事实、讲道理,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自控能力较差而经不起诱惑反复犯错的,应给机会让其锻炼,不能一棍子打死,恶语相向;对调皮捣蛋而有能力的,要委以具体的工作,一方面发挥其积极性,同时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实际中得以提高,让其在成功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大家对他的重视和关心。做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没有一定的方式方法,一切都需从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教育,需要注意的是要强化他们行为习惯的矫正和养成,经常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

三、寻求家长配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学生的出现与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相关。

社会问题仅靠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改变的,因此,转化问题学生,一定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诚恳的和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制定相应的教育转化措施。同时,学校也应开展各项富有吸引力的活动,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他们爱学校、爱集体、爱家、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中级教育技术培训小结 篇10

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一眨眼,我参加的这一期中级教育技术培训临近尾声。回首一个月来的培训过程,点点滴滴,都在心头。

一、我的收获和不足

这一期的教育技术培训,开阔了我的眼界,增强了我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锻炼了我的意志。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坚定了我认真、执着的态度,锻炼了我的意志。习惯了在网上复制、粘贴的我,一开始做作业1的时候,由于要原创,感觉压力山大。对照作业提示,根本无从下手。甚至装个思维导图软件,都搞不懂。断断续续地做了一个多星期才做完。上交后,导师判了个不合格,无语啊!也不知道怎么改,就暂时先搁着。接下来的作业2、3、4、5,我努力调整好心态,积极认真地学习模块内容,终于一路艰辛地完成了规定内容,并且全部通过。现在想想,真不容易呢!完全是凭着认真、执着的心态,才涉险过关的。2.这次培训中,我学会了用思维导图来规划、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包括单元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评价体系等等。感受到以思维导图为代表的这类教育技术软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3.获取和整合资源的一些小窍门。比如说下载文档的一些诀窍;图片处理的技巧和相关软件、网站;一些教育资源丰富的好网站。4.主题资源网站的制作,相对来说,这个内容对我的实际教学帮助不大,只是相当于一个能够与他人共享的文件夹而已。5.不足之处:有些模块的学习内容没有学懂、学透,只是浅尝辄止。例如主题资源网站的制作,评价体系中各要素的评价量规表的制定,都还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学习和研究。与学伴的交流沟通的效率低下,泛泛而谈、发发牢骚的时间多,探讨、研究模块内容的心思少。

二、单元计划的实施

1.把培训中学到的教育技术扎实有效地落实到教学中去。例如:把主题单元学习内容、实施方案、评价体系等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清晰,明确流程和关系。2.设计、制定单元教学实施方案及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方案。努力贯彻、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位中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让教育技术的力量,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健康高效地发展。

三、我的感受

1.任务重。本次培训规定学习的内容有8个模块,7次研讨,6个作业。先要学习模块内容,接着要在学懂的基础上完成研讨和作业,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白天在学校里工作,放学回家,还有忙着处理家里的一堆事情,夜深了,还要完成艰巨的培训学习,太不容易了。

2..时间紧。本次培训内容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结束,太短了。一线教师只有在每天深夜和双休日中才有时间学习培训内容,研讨话题和完成作业,常常看到QQ群里的学员在午夜凌晨时分还在讨论着作业。就拿我自己来说,睡觉凌晨一两点起来写作业已经好几次了。学员们都是严重缺觉。或许有人说。时间是挤出来的。我试过了,挤出来的零碎时间是很难用来完成作业的。往往是刚有了一点思路,就被打断,做别的事去了。

3.有效交流少。同班学员之间的有效交流很少,往往是在发牢骚,并没有在探讨作业。4.心力交瘁。这次培训到现在,感觉人很累,很疲倦,为了尽快完成作业,把一部分工作和家庭事务都拖延了。幸好,培训的研讨和作业都做得差不多了。身心可以恢复恢复了。

四、项目助学导师工作

关于如何承担项目助学导师工作,我不会去思考这一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这一工作的性质、内容不清楚。二是自己清楚自己的水平,先提高自己,再提高自己,没有然后。

个案追踪小结 篇11

经过一个学习的跟踪记录和教育,涛涛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喜欢抢小朋友的玩具,很没有礼貌 为此,还与他爷爷沟通,家园一致地帮助涛涛,教会她一些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想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对同伴说一句有礼貌的话:“把你的玩具借给我玩一玩好吗?”等等。让爷爷为她准备好奥特曼的玩具,满足孩子玩的愿望。

以前涛涛不但没礼貌,还要欺负其他的小朋友,有一次还抓了一个小朋友的脸,老师也对涛涛加以引导,让他明白: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不可动手打人。与他爷爷沟通,爷爷说:涛涛在家经常看一些“打打闹闹”的动画片,因此,经常模仿里面的动作,逐步形成了打闹的习惯。经过这件事,爷爷和我达成共识:有选择地看电视,并加以引导;多多提醒涛涛,不要动手打同伴,有什么事可以告诉老师。

经过了一些事情之后,涛涛现在变得懂事了不少,他学会了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也学会了去帮助别人,宁可自己失去争取第一名的成绩也要帮助同伴,真是了不起!看着涛涛点点进步,我也为之高兴,希望涛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更好的表现自己!

其实孩子跟父母的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想还是要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让他能更好的成长!

问题学生个案分析 篇12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2)班数学老师。对于本班学生,我已经非常熟悉,学生们的基础相比是比较的,班里学生个别只有2年级的水平,让他们学习5年级的知识,是相当的困难。我为他们着急,也为他们担心,这样学习下去,可能毕业都比较难。我爱他们,所以希望他们都能顺利的走完学习路上的每一步。那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后,课外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下面是我班学生的受导案例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王生辉

性别:男

班级:五(2)

年龄:13

二、个案学生基本情况: 在本案中称为“该生”。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能按时按量完成。性格孤独,不能与任课老师沟通,与其他同学关系不那么融洽,对学习失去信心,没有进取心。

三、找出问题的症结:

与该生进行沟通、谈心,另外进行家访,调查一些学生,分析了产生那些问题的原因:作业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学习基础差,有的题目不会做。与老师不能沟通,与其他学生交往不融洽不与别人交往。由于考试成绩分数低,对学习失去兴趣,认为自己不行,就不思进取。

四、尝试转化对策:

针对问题的原因我进行了以下转化对策:

1、我与家长联系利用有效的契机以及他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该学生比较喜欢打乒乓于是我鼓励他:“你是能干的孩子,如果你能把对打乒乓时的兴趣也放在学习上,那你在学习上经过努力你学习肯定有进步。”让其树立学习信心,找到自我,提高学习兴趣。

2、与任课教师联系对该生进行关爱、帮助。在课堂上,鼓励该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哪怕回答是错的,只要能有勇气回答就可以了,从而培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让该生能够在组内与学生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利用课余时间,联系任课教师给该生进行开小灶,给与补缺补差,夯实学习基础,提高学习能力,明确学习目的,使他积极主动学习。

四、转化结果:

现在该生学习成绩虽然不是那么理想,但有了进步。上课能够主动回答问题。能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主动与其他学生交往,与同学关系比较融洽。学习不懂的问题能够主动地问老师,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提高了。上期末学生成绩良好。

五、问题学生转化的认识:

教育技术培训小结2篇 篇13

一、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这个培训的内容是信息技术的能力培训,主要内容是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理念和技术,侧重还是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信息技术只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作为工具和平台,起到协助作用。

本次培训中体现的教育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都是近几年提出的,是比较新的,与时俱进的,其实施过程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为背景的。

教材的编写以主题学习为主线,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设计、实施、资源建设、评价等涉及的各种单元化模块内容贯穿起来,一以贯之,教材本身就是一个主题单元的设计。这比一些教材将这些单元内容独立进行教学显得更加连贯,对于教师来说,对理解这些内容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是有帮助的。

二、对教学过程的感受

每个学习单元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要求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进行相关的活动设计,而各个活动设计的内容都是基于一个主题开展的,这样,培训的各个单元就是在完成一个主题学习活动各个阶段的过程,整个培训结束后,一份可以进行课堂实施的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也完成了。这种结合教师实际进行体验式学习的活动,在各个单元学习的过程中让我能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及时应用其中,同时,通过整个过程的经历,让我掌握了设计一个主题学习活动的需要经历的过程和方法。

每个单元学习完成后,都要进行知识、技能的及时反馈,并进行学习的反思,这些及时的措施既是一种评价,也是一个小结。

三、学习过程中资源、平台给我带来的启发

如今,各个学校都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觉得它不仅是教学形式和手段上的变化,信息技术最终还是要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服务,如何提升,除了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理念和知识、能力外,学校提供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应用平台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次培训过程中,培训平台提供的作业上传、自我测试、反思讨论等功能很好提高了教学效率,而其中提供的思维导图、学习资料等资源又为提升学习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感到学校在进行教学平台和资源的建设时,不一定要充分发挥技术的复杂性和先进性,技术操作上简单一些,资源内容与教学内容贴切一些,教学应用效果会更好,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实施。

四、培训后关于教学实践应用的想法

教育技术培训的理念与方法虽然不是第一次接触类似的内容,但让我感到这是今后教育技术应用的方向,也是今后教学设计的重要方法,或许现在让老师每节课都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培训,让老师能树立这种意识,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这种理念,尝试在部分教学单元采用培训中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那么,这些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应用能力一定会得到质的提升。

教育技术培训小结(2):

近两个月的网络远程培训结束了,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分享,让我们一起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许多学员的精彩讨论与优秀资源令我受益匪浅,在我担任天河080117班网络教学主讲工作期间,虽然适逢身体不适,但能得到各位老师的鼓励与支持,还是非常愉快地与大家一起作战!我从开放模块、设置课程、引领学员培训,到把握每一个模块的学习目标、掌握讨论和作业的评分尺度、撰写有效的评语、反馈培训情况都坚持虚心学习,勤奋大胆工作,我希望能够用我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程度去感染和影响每一位学员的学习态度。所以我非常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评语,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力争以工作认真、为人热情、积极向上的健康形象为学员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培训时间虽短,但同样令我收获颇多。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开展《教育技术培训》是一种以网络远程教学为手段的创新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正是这样一种突破时空界限的网络远程培训模式,需要培训的管理者、实施者和学习者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适应这种以网络远程手段为代表的继续教育新的模式。只有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尽管如此,《教育技术培训》的培训对象是教育的一线教师,几乎全都是肩负沉重的工作压力和琐碎的家庭负担,容易对本次培训繁重的学习任务产生抵触情绪。另外,由于培训时经常 “网络阻塞”,导致平台操作反应迟缓,更进一步滋生了学员厌学的情绪。若我们没有及时做好引导工作,学员们将会产生消极思想,敷衍应付学习,甚至抵制学习。

因此,我在培训中及时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在教学班级的通知栏上醒目公布了个人联系电子邮箱还有班级交流qq群号码等,学员首次登陆平台,即可轻松获得主讲教师的联络方式。主讲教师保持长期网络在线,坚持每天登陆qq以及邮箱,及时与学员进行交流。通过及时回应学员的各种疑问,能有效消除学员的学习忧虑,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学习氛围良好酝酿。

二、学员基本情况

上一篇:无效成本管理下一篇:教学能手的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