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精选8篇)

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 篇1

杨秀凌

摘 要:结合辽宁情况,从多个角度全面、深入剖析了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失业的致因,并从劳动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自由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以及挖掘就业潜能、提高经济对就业吸纳能力等角度,提出了促进经济振兴、解决城镇就业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振兴,城镇就业,劳动力供求,劳动力市场

国有企业在辽宁长期占有较高比重,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改制后,2004年辽宁仍有国有企业4 482户,同期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7.1%,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7.6亿。国有企业发展的不景气,在制约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同时,也导致了城镇职工大量失业。尽管2005年后政府通过陆续推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普惠制就业培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安置等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国有经济的吸纳就业能力也出现了反弹迹象,但2007年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仍分别有38.2万人和55.2万人离岗。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千方百计帮助失业人员就业;另一方面,新的失业人员则在不断涌现,他们与城镇原有失业人员及新增劳动力人口中的失业者共同汇聚成了城镇失业群体。

一、辽宁城镇就业问题的致因分析

1.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发展演进方面的原因。人口发展有其规律性,目前,辽宁人口已步入年老型,在此阶段,受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演进规律影响,劳动年龄人口进一步延续着成年型人口后期的高增长态势且持续累加,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中位年龄在持续攀升,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劳动力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特征。一方面,数量效应导致劳动力供给高涨;另一方面,结构效应则在抬高经济活动人口平均从业年龄的同时,引发年轻劳动力供给的未来不足。目前,对辽宁劳动力市场影响最大的是数量效应。在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不够普及、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数量效应直接导致了一般劳动力的供过于求,造成突出的劳动力供求矛盾。辽宁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主要体现在一般劳动力市场和部分知识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中,如一般劳动者就业困难、某些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等;有的知识技能型劳动力市场,如机械类技工市场、IT人才市场等,则呈现供不应求格局。可见,辽宁城镇失业和就业问题与其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发展演进规律密切关联,是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口大量累积于劳动年龄时段的结果,也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阶段不能有效吻合、匹配的必然结果。

2.传统制度安排和政策限制导致劳动力流动不畅,劳动力大量滞留和积压于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失业人口倍增的重要原因。传统经济体制的僵化、呆板以及管理上的条块分割,不仅将城乡间、地区间以及部门、行业间的劳动力市场人为分割开来,而且将人口和劳动者严格固定在城或乡及某一单位和岗位,人口和劳动力难以在城乡间、地区间及部门和行业间自由流动。而长期以来政府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统分统配、大包大揽,又使劳动力大量流向并长期积压在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成了社会冗余劳动力的“收容所”。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制、机制和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在政企和政事分开改革大潮下独立出来的国有和集体单位纷纷裁员,或因经营管理不善被兼并或破产倒闭,一时间失业人口迅增;另一方面,大量长期滞留、积压在农业部门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工业化和城市化感召以及城乡间、工农间巨大收入差距驱动下大量涌入城市,与城镇劳动力在无“进入壁垒”和低准入门槛的行业和部门形成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原本突出的劳动力供求矛盾。

3.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体系不能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导致劳动力不能合理流动和实现有效配置。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地区和行业分割现象长期未得到解决,加之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内部人”屏蔽,使劳动力供求信息不能广泛、及时传播和区域共享,既严重制约了劳动力流动,也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跨城乡、跨区域和跨部门调剂和有效配置。而政府和社会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又经常出现与市场需求不符或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结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一些失业人员因对政府提供的培训缺乏信心而不愿参加培训,失业人员知识、技能更新困难,难以实现跨行业、跨职业再就业。

4.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在活跃区域经济和吸纳就业中的潜能未得到有效开发。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是活跃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也是吸纳就业的“大户”。2007年辽宁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共吸纳就业422.1万人,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41.1%;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中中小企业吸纳就业220.98万人,占城镇从业总人数的21.52%。虽然与20世纪90年代比较,无论在吸纳就业总量,还是对社会就业贡献率上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相比,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对活跃地方经济和促进就业的作用还不够大,仍有较大发挥余地。

5.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2.7%提高到2007年的36.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225.4万人增至873.6万人,净增量648.2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40.1%。尽管如此,仍应看到,目前辽宁第三产业仍有较大潜力可挖。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般为65%~75%,中等发达国家则在45%~60%之间,而目前辽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仅为40%,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然而第三产业中多数行业部门的准入限制及其经营的垄断性,则给第三产业部门的优胜劣汰及市场竞争力提高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抑制了第三产业良性发展及吸纳就业能力的充分发挥。

6.一些城镇失业人员缺乏主动就业意识,专业技能缺乏或知识技能过于陈旧、单一,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辽宁,城镇职工大多就业于传统工业部门,长期从事专门化程度高且知识技能单一的劳动,知识更新频率很低,加之国有企业长期沿袭终身制就业模式,并表现出一定世袭特征,有的家庭两代甚至三代人在同一单位工作,家庭对企业有着较强依赖性,家庭经济的自主性因其成员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单一而显得非常脆弱。因此,在企业经营不善甚至破产倒闭时,个人及家庭经济往往受到较大影响,有的甚至沦为贫困家庭。这与广东、浙江等市场经济较发达省份城镇居民的多就业渠道、多收入来源状况形成了明显对比,由此也反衬出辽宁城镇经济在开放度以及劳动者在就业观念和自主能力方面与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笔者所做的调查显示:在辽宁,结构性失业及因观念落后而引致的自愿失业所占比重较大,劳动者知识技能单

一、“高不成,低不就”是很多人不能顺利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原因。

二、对策思考

1.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大力培育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尽管辽宁的劳动力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从目前情况看,辽宁对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特别随着今后辽宁劳动力由供过于求转向供不应求,中、高级技能人才的缺口会越大。基于此,今后辽宁应在加速科技和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同时,尽快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完善的失业和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以适应经济振兴和发展的要求。

2.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就业促进切入点、以互联网为信息平台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从加速劳动力资源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角度讲,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化、信息化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及产业、行业分割,进一步完善与劳动力市场相配套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对择业者的就业引导,是辽宁各级政府应着力做好的工作。

3.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刺激劳动力有效需求,来促进就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商业、旅游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等获得了迅猛发展,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劳动力密集型社区服务业及社会零售业等,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从辽宁实情看,一方面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特别是在加快第一、二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贡献率;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就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来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

4.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新型的大、中、小型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从吸纳就业的能力和效果看,能力最强(这里指总体能力)、效果最好的通常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少、发展质量不高,是辽宁很多城市经济和社会缺乏活力、市场适应力不强及城镇人口大规模失业的重要原因。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中小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中的作用举世公认,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非常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并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制度、社会和文化环境。鉴于此,辽宁可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基金和专项信贷资金来扶持中小型企业,同时,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提供优良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帮助中小企业尽快成长与发展。

5.通过财税和信贷政策及技术扶持,来引导和帮助自主创业。随着所有制结构变化,国外资本和民营资本正在成为社会投资的重要资本来源和支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与此相对应,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就业格局正在被多种经济类型难分伯仲的就业格局所取代。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我国的新增就业机会95%以上源自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对自主创业的大力扶持,为此,辽宁应通过加强创业培训及创业指导、完善信贷和小额担保贷款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借助财政和信贷及技术支持政策,有效引导和帮助大学毕业生及有能力的失业和在业人员自主创业。

6.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就业非农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流动转移。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在做好农村发展规划的同时,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支持及信贷和政策扶持,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以农业经营“能手”、种田大户特别是农业企业为核心,通过耕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及规模化经营,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农业主、副产品的精、深加工领域,不断拓宽、延长农业产成品的产、供、销链条,切实提高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和经营效益,还利于农村劳动者,进而引导农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城乡非农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 篇2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对策,城镇规划

具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成果显著。与此同时, 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而要缩小差距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1 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 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受经济、地理条件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 与苏南和浙江沿海一带的小城镇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不能适应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1.1 城镇建设不能科学规划布局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 在小城镇建设的前期, 缺乏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形成雏形后, 进行城镇规划, 但又难执行。1.1.1缺乏整体规划, 在小城镇建设上存在自由主义。小城镇发展的内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外因是交通的发展。在陆路不发达的时期, 小城镇的发展依从水路。随着陆路的发展, 小城镇的发展依赖于公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 (镇) 由于缺乏财力, 小城镇的建设都是依赖上级政府所建设的公路。为了拉动土地经济, 乡 (镇) 政府率先在公路边建起办公大楼, 不惜借债, 不惜改变南北采光方向。政府率先到路边发展, 政府的下属单位也要求沿公路发展, 造成这些小城镇的地图是长带形的。政府机关办公楼、工厂、学校、商店、居户等, 都沿着公路发展。这样的建设谈不上超前意识, 更谈不上科学布局。小城镇建设之初, 感觉街道还比较宽敝, 但3~5年后, 随着人口、车辆、店外店、摊外摊的增加, 人流与车流交织在一起, 小城镇成了阻塞交通的瓶颈。上级交通管理部门为了解决小城镇的交通瓶颈, 总以改道为措施。然而, 当公路的路线改变后, 小城镇的地图也随之改变。乡 (镇) 政府的办公大楼要动迁, 其下属单位也要紧跟着政府大楼动迁。

1.1.2 小城镇建设难以按照规划执行。

由于规划管理缺乏权威性、严肃性, 规划方案常常随着主要领导人更替和注意力转移而改变。一些领导干部对规划权威性认识不足, 思路不清晰。且在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为了办企业, 不惜破坏自然景观;为了办企业, 不惜破坏湖畔、湖面, 建设宾馆饭店, 任其污水流入湖内。二是为了突出“亮点”, 不顾交通安全隐患, 在交通的三叉路口, 建起小游乐场, 导致交通不畅。三是为了超额完成财政收入指标, 将黄金地块拍卖。由于规划没有权威性, 导致小城镇无规划的建设, 布局不合理, 城镇公共基础建设分散杂乱, 工商、税务、公安、司法、学校等职能部门不集中, 城镇功能区域不完善。由于规划没有综合意识, 建设随意性很大, 重复破坏现象严重, 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1.2 环境治理落后

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在环境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乱占道。一些店主觉得店铺面积小, 千方百计地侵占街道搭棚, 形成“店外店”;不能搭棚者就将商品摆在路边, 形成“店外摊”;另外, 一些居民也将杂物乱堆乱放于街道。二是乱停车。货运汽车、客运汽车、农用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三是乱丢乱扔垃圾。垃圾乱丢、乱扔现象严重, 居民环保意识差, 相关部门管理不善。四是乱贴乱放广告。小广告乱贴、乱放。五是乱养小动物。家禽散养, 四处横行, 排泄物污染环境。六是乱拉线。照明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网络线、晾衣线等随意乱拉, 极不规范。

1.3 基础设施薄弱

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由于财力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 短期行为突出。街道是依赖上级政府所建的公路, 投资改造少, 街道狭窄, 交通不畅, 路面不平, 环保设施不健全, 甚至没有下水道。缺少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 县城以下的城镇没有专门的文化体育场设备设施。“三场” (广场、停车场、运动场) 不全, 甚至没有。

1.4 规划建设生态意识不强, 缺乏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

城区内绿地严重不足, 缺乏绿化设施。楼房密度太大, 遮光现象严重。由于生态意识不强,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在任务的压力下, 常引进一些污染环境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 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规划常不到位。

2 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是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为解决农村一系列的现实矛盾指明的方向:发展小城镇,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 有利于解决现阶段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 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因此, 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抓住机遇,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把一般乡镇建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新型小城镇, 成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平台和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火车头”。

2.1 提高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意识, 规范规划的修编和实施2.

1.1提高县 (市) 、乡 (镇) 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的认识。组织县 (市) 、乡 (镇) 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学习、研讨科学发展观, 让他们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增强他们科学发展、总体规划和执行规划的观念, 摆正政绩与发展、政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1.2 推进小城镇规划和修编科学化、民主化。

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蓝图、管理的依据、经营的纲领, 对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布局、规模和功能定位起着指导作用。因此, 小城镇建设一定要规划先行[1,2]。规划建设要以人为本,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统一。一是变依赖公路为依托公路。区分街道与公路, 消除小城镇的交通瓶颈, 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即使是把公路作为一条街道, 也要拉开宽度;规划要留出停车场, 保证交通畅通。国道和省道要与街道绝对分开。设10~20 m宽的绿化带分隔, 减少事故和对沿路两侧的噪声、尾气和粉尘污染。二是小城镇规划要统筹兼顾,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改变过去沿路一条街长带型的公路城镇, 明确划分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特别是工业区与居住区要严格分开, 中间设立生态隔离区和绿化缓冲带。合理规划布局建筑密度, 控制容积率。三是树立“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观念。在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方面, 要吸取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过程中, 不能不顾环保而引进污染环境的企业。对于所有引进的企业, 都要坚持生产设施建设和环保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同步验收, 防止若干年后这些企业被迫再转移[3]。四是保证有足够的绿化空间。坚决执行城市规划规定, 旧区改造绿地率不低于25%, 新区建设绿地率不低于30%。在城镇规划建设中, 要合理用地, 科学投资, 搞好绿化, 即使现在条件不具备, 也要在规划上定好位置, 预留出足够绿化用地。五是留有足够数量的活动和运动空间。除广场外, 还要有运动场地, 以及休闲、娱乐、交流、演出场地, 提高城镇文化品位, 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健身等各种需求, 不断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六是保护好文物和名胜古迹。七是在规划新城区的同时, 更要规划老城区的改造。八是小城镇规划初步方案或规划修编初稿要公布于众, 让更多的本土专家参与讨论, 提出修改意见, 要通过同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修改, 最后通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定稿。县 (市) 城中心镇规划要通过全县 (市) 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定稿。

2.1.3 维护规划的连续性和权威性, 加强规划的监督管理。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加强规划管理和执法。要保持规划的连续性, 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对规划的实施管理一定要严格, 对不遵守规划的建设行为一定要认真查处。小城镇规划的实施, 要接受上级规划部门的监督, 县 (市) 城中心镇要接受地 (市) 规划部门的监督, 乡镇小城镇建设实施要接受县 (市) 规划部门的监督, 要接受群众、政协和人大的监督。在实施过程中, 若需要修改, 一定要按程序进行审查和审批, 要通过人大讨论通过, 并接受其监督。

2.2 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2.2.1 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就是要投入资金。垃圾处理要有转运、消化的渠道。污水净化要有流出渠道和净化的场所。车辆不能乱停, 要有停车场地。

2.2.2 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是要让“保持环境美”深入每个居民的灵魂深处, 提高居民文明的思想境界。一是制定乡 (镇) 规民约和社区居民民约。让居民自己讨论并约定, 做到互相监督, 互相促进。二是建立专人管理机制和专人监督机制。公共场所卫生由专人负责实行考评制。三是建立卫生长效机制。四是强化执法, 从源头抓起。比如, 严重污染环境的方便塑料袋, 要通过执行《环保法》, 对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家实行制约或取缔, 促使他们转产, 生产或销售方便袋的环保替代品。

2.3 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 解决制约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2.

3.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大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县 (市) 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建设, 并对财政困难乡 (镇) 给予重点倾斜照顾。对于县 (市) 城以下的乡 (镇) 土地出让金, 要取之于乡 (镇) 土地还之于乡 (镇) , 用于小城镇建设, 专款专用, 县 (市) 财政对其实行监督[4]。县 (市) 城以下的乡 (镇) , 要依靠上级政府对教育文化的投入, 建设好适度规模的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和文化体育场所;依靠上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建设好卫生院和防疫站。

2.3.2 加快住宅小区建设, 加速小城镇良性发展。

依托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路交通、集镇贸易市场等资源, 建设规模住宅区, 不仅能够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问题, 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社会安全体系, 推进社会和谐。有了规模住宅区, 把分散的农户集中到小城镇, 以促进广大农村的安全和稳定。让“三留”人员安全, 让外出经商或务工人员安心。一是给“留守妇女”增加安全系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村庄都只剩下老人和儿童, 这是犯罪分子的侵袭对象。二是给“留守儿童”增加安全系数, 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留守儿童”能够集中到城镇幼儿园、小学、中学就读, 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性, 让农村孩子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给“留守老人”增加生命安全系数, 有病可以就近及时医治。

2.3.3 制定优惠政策, 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多方引进资金和项目, 把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引到小城镇来, 形成人气聚集效应。

2.3.4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推进有关行业市场化。

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住宅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供水、供气、供热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政府要做好服务工作, 做好协调工作;银行要支持这些行业上规模, 上档次。

3 结语

总之, 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任务艰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要正确处理时间、质量与目标的关系;同时, 要不断地探索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研究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渠道。

参考文献

[1]尹德喜.加快新型城镇建设促进村镇城市化发展[J].城乡建设, 1994 (5) :21.

[2]王安石.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J].上海农村经济, 1997 (1) :26-28.

[3]岳立军.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中国土族, 2002 (4) :25.

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 篇3

关键词:辽宁省高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辽宁省高校应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及区域社会发展目

标,着眼于区域人才整体开发,以中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人才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充分利用省内的各种人才资源,为实现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一、辽宁省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科不强、专业不专

辽宁省教育厅已起草了《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条例(草案)》,“就业率低的专业应停止招生”等有关规定将以立法形式得以实现。这是对高等学校最低的和也是目前最难完成的要求了。高等教育在就业问题上已经与市场经济挂钩,所以专业与就业也就显示了巨大的矛盾:专业不符合市场需要;教育质量满足不了企业需要;资源有限;不具备足够的或最新的专业知识等等。如何以市场为导向,毕业出去的学生如何找到工作,这是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学校、教师不能转变观念,不能以市场、以学生为导向,那么,毕业出门的学生从企业产品的角度来讲也只能是个“半成品”而谈不上什么“产成品”或“商品”。辽宁省一些高校的问题是,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盲目追求大而全,不强不特、趋同趋热的专业较多。省内有21所高校开设了法学类专业,39所高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18所学校开设体育类专业。IT类人才培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仅本科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布点数就达47个,许多学校还开设了各类IT人才培养学院。这些专业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人才培养质量难保。人才培养质量难保,又有哪个企业愿意接着为学生的下一步“学费”而买单呢?

2、双师型的师资比例严重不足

双师型的师资比例严重不足,教师难以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与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指导,从社会聘请“能工巧匠”的用人渠道也不够畅通,这也是一个比较严要的问题。大学生面对的是市场经济第一线,用人单位用人的标准之一就是学生在该企业或该机构里能够胜任其工作,如果要求再高一点就是得有一些前瞻性的知识或能力储备。“双师型师资”的教师,不是有一个教师资格证,又考了一个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解决问题了。理论和企业实务的衔接还有一定的距离。“双师型师资”的教师,一是教师出身,二是得有该专业的实务操作能力,即实战能力。有实战能力的前提是已经取得本专业职业资格的教师,有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相关企业实习一段时间,这样授课才有针对性,知道该专业的理论落实到企业实务中,是怎样运用的,存在什么问题,有那些解决的办法,在课堂上提醒学生们应该注意些什么。但是,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和管理体制,并不适应双师型师资的要求,也没有足够的激励或支持的政策。如果教师总是按照书本上的讲,自己也不知道企业是如何运用的,学生对你讲的也会半信半疑;教师没有充分的第一手资料,讲起来也是干巴巴的、挺生硬的。一个学校,最重要的资产还是教师,这已是不用争议的问题了。

3、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衔接问题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有很多历史的渊源。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况下,为适应经济的发展或区域经济的需要,在特定高校设施特定专业也是有许多国家的高校已经做过尝试而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辽宁省高校的一些专业设置已严重脱离市场经济、脱离企业的真实需求。据有关资料披露,到2013年,辽宁以数控机床、船舶制造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以上,以软件开发、生物工程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以上,以会展、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以上,以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人才总量达到16万人以上。这些专业人才的需求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高校是否对自己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做过调整呢?招生计划及专业设置是否具有前瞻性呢?相反,有些专业又是每个学校都设置了,不同的高校相同专业的情况下,每个学校又有什么优势或是特色?千篇一律?有许多专业与市场是完全脱节,根本找不到用人单位。是学生配合学校配合专业,还是学校以学生以市场为导向?

4、培养人才的方式比较落后:墨守成规、标准答案

高校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于,现在的教学及考核学生的方式,墨守成规、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教师按照书本理论教学,期末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否,大多数情况下是以试卷决定学生某一转专业课程成绩的。成绩作为结果、结论性的指标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背书、背标准答案,背大块的演示过程。但是,这些理论的原理,在什么情况下用又该如何用等等问题,学生掌握得是否清晰?有些有案例背景的题目应该有各种可能的答案,因为世界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在很多情况下,因为人、因为时间、因为具体的企业背景情况是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的。参加了今年企业招聘应试的学生在应试之后才真正感觉到了:本来学的就少之又少,应试能够用上的就更少了。企业招人是招马上能上手的,企业也真的没空再来培训刚刚毕业却上不了手的“夹生”的学生。如果说学生不会,但说起话来一套套的,讲的吧还真没什么用,都是很空的大话套话。学生不缺乏“看书”的能力,“背书”的能力,缺乏的是知识转换的能力,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

二、辽宁省高校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如果招100名大学生,我会去中国,因为那里前几名的高校水平很高。但如果让我招1万名大学生,我就去印度招。因为那里的大学普及性比中国好”。这是Google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先生对中印高等教育进行的比较。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要求,值得我们辽宁省高校的教师用心地思考。

1、转变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社会职能。高校的教育改革一定是要做到:专业教育由窄口径向宽口径转变;培养模式由一体化向多元化转变;培养理念由强调共性向重视个性转变。将“打好基础、拓宽专业、加强能力、因材施教”作为教学改革的方针,坚持发展行之有效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性等多类型人才培养模式。辽宁省高等院校应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的人才,及时调整学科及专业设置。应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市场,了解企业,努力加大高等教育贴近市场的力度,要面向东北三省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有针对性的建设一批与就业市场有效对接的示范专业和品牌特色专业,使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社会同步。解决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校要以生活为中心,以学生生活为中心的学校是“活学校”,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介于二者之间的是“不死不活的学校”。我们应该做一个“活”学校,做一个能够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有用人才的“活”学校。

2、加强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天安保险公司大连分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签署了协议,成立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天安保险学院,采用“3+1”模式,充分利用校企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搭建理论与工作的两个平台。所谓“3+1”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3年,到企业实践1年。“3+1”特色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对口的实践舞台而不仅仅是讲台,为学生注入的是能力而不仅仅是学问,它为社会输送的是人才而不仅仅是毕业生。这样就缩短了就业上岗的过渡期,大大提升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优势,这是教学型学校的案例。如果是研究型的学校,就可以参照“清华大学”的做法。清华大学科研的模式是“把一个成果转化成一种产业”,也就是“带土移植”,其做法就是,为将课题成果转化为产业,课题组的教师要到“清华同方”的某一事业部做总经理、做业务骨干。这些教师只负责将科研成果予以技术化、产业化。诸如融资、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一系列具体事宜一概由公司统一管理。成果转化成技术、产业后,课题组的教师可以继续留在“清华同方”,也可以回到清华继续教书,再进行其他科学研究。清华人说,不是看着图纸就能造机器的,人需要细化,才能完成转换。因此,辽宁省高等教育应积极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创新之路。教师应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为驱动力,除广泛开展基础研究以外,还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应用研究,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工程服务,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的高等院校应解决专业课、专业设置与经济需求的关系,课程内容需要动态调整,应增设市场需求的选修课程、讲座及相关方面的培训;教师应采用“活页讲义”,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这些之后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这个问题解决的方式是,第一,实习基地的建立,与企业、机关、中介机构“合作教育”。作为交换方式,教师可以为这些企业、机关、中介机构提供后续教育或是理论培训及专业前沿理论的介绍,让这些企业、机关、中介机构的“大拿”们给学生讲授市场前沿最新的实务及实际操作流程。第二,“一线”企业界兼职教师的聘用。企业界不乏对高等教育充满热爱之情的人士,他们既有相当客观的学历又有若干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及经典的案例。需要高校解决的就是学时与授课时间的安排,聘请过来,只要时间能对的上,就是最好的“双师型”教师。第三,鼓励和资助教师参加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各种培训和学习,做到教师一直接受最前沿的理论与实务,同时拥有“双证”资格,并鼓励和给予一定的政策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校可以将此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个必要条件,这样会促使教师提高参加专业实践的积极性。因为,你考评什么,大家就会做什么。

4、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改变人才培养的方式

辽宁省高等院校,除了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与地方企业合作,进行产学研创新方式研究之外,还应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以保证有足够的实力支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各学校可以聘请名誉、客座、顾问教授,开展“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辽宁省高校可联合建立“大学国际化基金”,用以资助海外学者聘请、教师国外进修、参加重要学术会议、承办国际学术会议。这样才能资源共享、把握学术动态、联合申请课题、联合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带动和影响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搭建平台。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外交流,开阔师生的视野,了解和明确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及不足,找对问题,明确方向,这样才能形成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作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素质视是学校的生命线的氛围。“人人关心教学,一切为了育人”才能落实到实处。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人,但通过人可以改变的是理念、方式、教材、教学手段等。只有走出去请进来的次数多了,每一个教师都身临其境了,才能改变我们现在的“灌注”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标准答案的考试方式。强调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必须从教师做起。教师用功了学生才会有功。教师多接触市场一线的内容,多以理论来讲解、解释市场一线的案例,考核学生的方式也就可以灵活多样。在没有标准答案的“答案”之后,你让学生“打小抄”其也抄不到了。

同时,省内高校应该创新用人机制,激发教师人才创新教学活力;搭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办学创业的平台;构建人才施展才干、发挥作用的载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挖掘其聪颖,坚持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原则。这样,辽宁省的高等教育也就真正能够为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真正”的人才了。

参考文献:

[1]振兴东北的八大瓶颈与六大希望刘晓林 观察与思考2004.2

[2]东北振兴遭遇人才“死穴”:本地难留,外地难引 中国青年报 2004.2.24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适应新形势走出新路子温家宝 新华社 2003.8

[4]《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简章》辽宁省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 2008 4

[5]大连日报 大连新商报等

本论文为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辽宁省高等教育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策研究”。项目号20060101

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4

发布日期:2014-12-09 阅读数: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6.3 %上升到2013年的67.76 %,城镇的规模和人口不断扩大,城乡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与人口就业结构升级优化,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区环境与生态建设较大改善。本文对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现状及特点

(一)城镇化发展处于较高水平。

广东城镇化经过20世纪末高速发展后,进入21世纪达到较高水平。2000-2010年,广东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0.5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05个百分点。2013年末,全省城镇人口721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7.76 %,比全国高14.03百分点,分别高于江苏、浙江、山东省3.65、3.76、14.01个百分点,仅低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参照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城市化发展进程三个阶段的研究理论,目前广东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的发展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率达84%,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二)人口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广东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镇,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和产业构成发生了很大改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提高。2013年广东全社会从业人员中,三大产业构成为23:42:35,二十多年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了30多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5个百分点左右。从GDP构成看,2013年全省三大产业构成为4.9:47.3:47.8,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0个百分点,人口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一致。

(三)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在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全省已逐步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发展、东西两翼稳步发展、粤北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格局,以及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目前广东有4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2个,200-400万人城市2个,100-200万人城市7个,50-100万人城市6个,20-50万人城市4个,小城镇1132个。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各地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日益完善,全省建制镇建成区面积30多万公頃,城市燃气普及率94.93%,城市自来水普及率97.6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8.09%,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42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8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17%。统计表明,广东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均高于全国水平。

(四)城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城镇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461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625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30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71万人。广东积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12学年,广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0.6万人,有158.5万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占总数的52.7%。医疗卫生方面,全省城镇地区卫生事业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有较大幅度增加,人均拥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增加。在社会保险方面,2000年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215.18万人,2013年末增加到4183万人;2000年参加全省医疗保险5043.22万人,2013年达9179.75万人。

(五)城镇化拉动效应明显。

城镇化发展拉动广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8540元,比2010年增加13804元,增长23.58%。城乡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669元,分别比全国高22.76%和31.1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133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343元,分别比全国高33.91%和25.91%。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34.13平方米提高到2013年的34.5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29.23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33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为49.0 %,广东城镇家庭达到了相对富裕水平,农村家庭已达到小康水平。

(六)粤东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

十二五时期,随着“双转移”战略的逐步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增速开始快于珠三角,导致全省人口分布格局和城镇化发展开始发生改变。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59.38%、40.45%和45.98 %,分别比2010年提高1.67、2.78和1.69个百分点,同期珠三角地区提高1.31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特别是粤西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省内城镇化水平差距开始有所缩小。

二、存在主要问题

广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伴随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有的问题和矛盾显得相当突出。

(一)大部分外来人口还不能享受本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6903万城镇人口中,户口不在本地的有3000多万人,外来人口占城镇人口一半以上。近年来,尽管广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解决流动人口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广东是外来农民工最大的集中地,外来人口数量庞大,很多外来人口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报显示,2.5亿农民工参保率还比较低,多数农民工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大部分地区未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对象,城镇中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在珠三角地区,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城镇内部出现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新的二元矛盾;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收入的逐步提高,举家迁移的情况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地小孩要在城镇地区上学读书,更多外地老年人要在城镇安度晚年,外来人口集中珠三角城镇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二)城镇中外来人口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处于较差状态。

目前,大量在城镇中工作和生活的外来人口是从事一些较低层次的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广东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达50个小时,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偏大,但农民工的收入远低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从居住条件看,多数农民工在城镇买不起房子,只能住在集体宿舍或出租屋,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处于较恶劣状态。多数外来人口生活在城市底层,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融入城市的难度较大。

(三)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大量人口聚集于珠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城镇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和扩大,导致大城市和珠三角人口过度集中,小城镇发育不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广东小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为24.19%,低于同期全国39.72%的平均水平和江苏的36.32%、浙江的39.24%。广东小城镇镇区人口增长缓慢且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薄弱,综合承载能力不足,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导致数量庞大的人口集中到大城市,使珠三角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人口大量集聚往往造成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大城市问题的出现,给社会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主要目标是稳步提升镇化水平和质量,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推动1300万农业转移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力争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左右,着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广东新型城镇集化的首要任务。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和外来人口的融入。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各类城镇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在城镇落户,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境遇,加快农民工和个来人口融入城市的进程。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三)优化城镇规模布局,提高城镇建设规划与管理水平。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珠三角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构建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加快粤东西北地区社会经济振兴和城镇体系的加快发展,粤东西北地区要坚持走中心城市带动的城镇化发展路子,要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城,发挥好县城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进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改革创新,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现代治理体系。

(四)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带乡”的城镇化,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大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的差距。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供稿单位:农村处

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 篇5

摘 要: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现状,指出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中的主要矛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其应对措施,并指出土地整理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有效方法,强调只有做到在保证经济建设必须用地的同时,实现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耕地保护、土地整理

一、对城镇化的基本认识

城镇化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而产生的农村和城镇聚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城乡生产要素、产业结构互动和重组的过程。城镇化意味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多,意味着社会投资向工商业的比重加大。土地作为一种必要的生产要素,由于其本身的稀缺性,也会由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使城市数量增加和用地规模的扩大。

二、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结合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作为城市与农村结合的过渡,城乡结合是城市的边缘区,也是农村的边缘区,市城乡用地的焦点区域和城市扩增的前沿阵地,也是城乡用地矛盾最为激烈的集中区。城乡二元制土地管理制度造成部分地区无管制,部分地方双管制等矛盾普遍存在。由此引发土地利用无序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有:违法占地、乱占乱用、黑市交易、规划失控、管理混乱、污染严重等等,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都产生了严重影响。

三、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的问题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 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城镇建设进程中土地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方面人 口不断增加,为确保粮食安全,解决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现有耕地数量不能再减少 ;

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随着经济建设 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还要 占用部分土地,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又受到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和生态环境等诸多 因素的限制,潜力十分有限。土地利用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小城镇数量猛增,伴随而来的土地利用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并逐渐成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城镇化发展带给土地利用的问题具体表现:

1、耕地数量减少耕快。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使建设用地、工矿企业用地、交通拓展用地、农村私房建设不断增加,不仅占用了一定数量的耕地,且多数用地为优质 良田。

2、土地浪费严重。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严重,土地利用方式单一,经营管理粗放,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民在强大的负担面前,面对经济效益低下,弃耕、抛荒现象时有发生。

3、耕地质量下降。重用轻养,短期行为明显,对农用地的投入减少,加之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部分灾毁耕地难以得到及时恢复,进一步加剧了耕地总体质量恶化。

4、土地利用规划相对滞后,我国小城镇 的大发展早,而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则相对较慢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后,且长期缺乏严密科学规范,与城市规划脱节,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应有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土地利用规划的滞后是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 中缺乏统筹和长远考虑,遍地开花,盲目贪大求全,追求高标准,造成小城镇用地规模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

5、偏重规模扩张导致土地资源粗放利用严重。在小城镇建设中,各地一窝蜂建开发区、新区 但囿于当地经济实力,许多开发区资金、项 目不到位,致使大量土地“ 圈而不用”,土地长期闲置。部分地区虽然开发项 目得到落实,但由于地价低廉,因而建设用地大手大脚。在城镇规划中对于工业、商业、住宅等各功能区分布不合理,混杂现象很普遍。对生态和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生活环境反而较大城市差。

6、建设用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城镇在用地结构方面普遍存在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比重偏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在小城镇用地 布局方 面,存 在着乡镇企业、村庄和小城镇布局过于分散、城镇内部道路建设不规范、功能分区不明显、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低、建筑物布局零乱等问题,导致小城镇土地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城市集聚效益降低、生态环境较差、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缺少特色。

7、城镇建设占用影响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随着城镇建设占用耕地越来越严重,依赖耕地的粮食生产及其引发的粮食安全再次受到国人关注。1996—2005年间全国粮食总产量除在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的51 229.53万吨后,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并于2003年达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谷(43 069.53万吨),2004年后开始缓慢恢复,但总体上来说,1996~2005年间全国粮食总产仍以下降为主。虽然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很多,但在粮食生产技术未出现较大革新之前,耕地面积减少毫无疑问是引起粮食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四、我国城乡化土地利用的对策

作为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和财富之母,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社会财富应该为相关当事人所公平分享,否则将有损持续发展之土地基础,也有违和谐社会建设初衷。

1、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

地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尤其足我圈这样疆土广大的国家,更应该重视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土地,结合各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进行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小城镇建设不仅关系到自身发展,而且事关 区域乃至全国人 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小城镇发展战略不仅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以充分发挥地方优势,而且要始终坚持法定的规划原则。以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 田保护规划为龙头,以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城镇用地规模 和布局。这就需要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小城镇发展 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用途管制制度,在节约、集约用地 的同时,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努力促进农村人 口向小城镇集 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 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 中,使原来分散的小企业经过搬迁,旧村庄经过撤并复垦出一定数量的耕地。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的规定,在我 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按照原则编制 : ①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 占用农用地; ②提高土地利用率; ③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 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⑤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此外,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

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 当符合 国家规定 的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 占或者尽量少 占农用地。城市的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 的规划,应 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 的建设用地规模。依据以供给确定需求和用途管制制度,自上而下、层层控制,有选择、有重点、合理有序地渐进发展小城镇。在城乡用地总量的调控上必须做到农村居 民点整理补充耕地大于城镇建设 占用耕地。过去虽也这样强调,但完成的并不好。建议新规划应大力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在农村居民点整理上要引人激励机制,一是允许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村居 民点整治(不应再过于强调出耕地 比率),二是城镇用地指标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指标应直接挂钩,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增耕地,经批准后可直接转换为城镇发展 占用耕地指标。在编制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同时,树立城乡用地规划一体化的观念,将小城镇规划纳入村镇居民点体系规划之中,并充分考虑村镇体系规划和小城镇的城镇规划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建立起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区域规划体系,避免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脱节,防止小城镇建设片面追求外延式发展规模,用地粗放、浪费土地和乱 占、滥用耕地的现象,使小城镇建设步入有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2、坚持注重土地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并重。

在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的前提下,应力争耕地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并重,保证补充的耕地质量不下降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不是数量的平衡,而是数量和质量的双平衡。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能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 的土地整理质量标准,使土地整理质量的提高有章可循 ; 其次,应对整理增加的耕地进行地力鉴定。凡是对整理对象的土地其适宜性评价为不宜用作耕地的土地,政府部门不应投资对其进行整理 ; 凡是通过土地整理,用作补充耕地的地力或耕地的总生产能力与已占用的耕地是不相对等的,政府部 门在验收时坚决不予验收合格。

3、实施土地用途之间的置换。

农用地之间置换。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农用地资源,对开发整理出的土地能作为耕地的不得用于其他用途,通过土地置换,应把 园地、林地、渔池和建设用地按土地用途分区重新配置,采取园地、林地上山,渔池下滩等措施。

建设用地之间的置换。将零星分散于耕地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乡镇村工矿用地,通过土地置换,调整到旧村改造和乡镇工业小区闲置土地内,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之间的置换。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确保项 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并力争有所增加,质量有所提高的前提下,鼓励农 民在中心村、集镇集 中建房,乡镇企业搬迁入工业小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建设用地圈内选址建设。新址 占地面积应少于旧址面积,不得 占用基本农 田,确需占用耕地的,经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调查核实和批准,可以与腾出采的旧址(如旧宅、旧地)整理后增加的耕地进行置换,其建设用地可以不 占用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

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区域小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模式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小城镇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综合体现。在小城镇发展过程 中,由于小城镇所处的 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条件的优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区域差异性和等级体系特征。从 区位因素分析,目前我国城镇可以归纳为位于大中城市郊区的“ 城郊型”,位于重要交通干线或重要交通干线

交叉部位的“ 交通型”,位于边境线附近的“ 边界型”,以及若干类型兼而有之的“ 复合型” 4 种类型。从形成的动因分析,有通过乡镇企业倔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乡镇企业型”,有通过外来加工发展起来 的“ 加工贸易型”,有商业贸易集散地发展起来 的“ 商贸集散地型”,还有依托发达的工业或支柱产业发展起来 的“ 支柱产业型” 等。不同类型的小城镇遵循不同的客观发展规律,对应不同的土地政策和土地利用模式; 不同类型的小城镇用地指标,应根据小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特征区别对待

结语

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 篇6

唐 锋 石 雄

(中共松桃自治县委党校 贵州 松桃 554105)

摘要:小城镇建设是复杂、系统、长远的社会性工程。只有正确把握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精神,立足于具体的实际,才能理清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确保铜仁地区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实现城镇化战略目标。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战略;小城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On Qu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ongren Prefecture Area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TANG Feng SHI Xiong

(Sungtao Autonomous County Party School of CPCSongtao Guizhou 554105)

Abstract: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long-term social project.Only when grasped our country’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al strategy spirit correctly, and base on the concrete reality, can clear off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mentality, guarantee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the urbanization strategic target.Key words: urbaniz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small town construction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背景下,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欠开发、欠发达的铜仁地区来说,这是“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一个战略机遇。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思路,对推进我区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我区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区对小城镇建设予以高度重视,调整了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加大了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使我区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区小城镇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小城镇建设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和限制因素主要表现在:

第一,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水平较低。总体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依据和前提。没有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详细建设规划或缺乏高水平、高起点总体规划的有效指导,使得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呈现出短期性、随意性,既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也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规模较小,功能难以发挥。由于我区小城镇规模较小,对资源的积聚能力就 1

小,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城镇区域的经济也无法起到带动作用。目前,小城镇的户籍政策虽然有了松动,但也只有在一定区域内得到承认;另一方面,由于收费条件、子女上学等问题,农民对进镇落户仍有后顾之忧。由于小城镇人口扩张速度缓慢,小城镇在农村一定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难以发挥,难以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第三,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开发较晚,多数乡镇可支配财力有限,甚至个别乡镇财政收不抵支。加之,交通条件的滞后和投融资渠道不畅,曾在一定时期内上级资金要不来,外面资金引不进,民间闲散资金启动晚,致使小城镇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

第四,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区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非农产业比重较少,小城镇内的人口仍以搞农业为主,这与小城镇应以二、三产业为主的要求很不相符。即或有农产品的加工,其在工业中的份额也是很低的,不足30%;就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来说,又集中在批零贸易餐饮业。产业组成不合理导致小城镇企业自身发展困难,劳动力吸纳能力弱,对农业增值贡献小,制约小城镇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从而使小城镇缺乏足够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

第五,小城镇主导产业不明。良好的主导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形成小城镇发展的财力基础,而且它是决定小城镇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向,是小城镇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据了解,目前各县(市、特区)小城镇发展速度虽快,但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你有我有他也有,同构现象非常严重,没有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这样的小城镇,一般是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第六,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具体表现,一是小城镇的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缺乏专门化的治理和规范化的管理,绿化美化亮化水平相对较低。二是小城镇居民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偏低,小城镇公共秩序管理有待规范或提高。

在小城镇建设中出现这些问题,既有主观努力的原因,也有客观存在的因素。有片面地把城镇化理解为人口的区域性集中和集镇本身规模扩张的误区;也有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开拓创新,照搬经济发达地区的运作模式的原因,使得小城镇建设未能有效地结合区情、县情,大大降低了小城镇的聚集效能、规模效益及比较效益。

2我区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一是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规划。我区的小城镇发展战略规划工作应当把握好以下问题:第一,要体现特色性、科学性和超前性。即标准和起点要高,要体现我区地方特色,并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第二,要面向“三农”,着力破解“三农”难题,把“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第三,要站在全区发展战略的高度,按区位优势、资源条件、产业发展需求、人口规模和历史文化特色,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建制镇为两翼,科学规划各小城镇布局问题,集中人力、财力先行试点,建成一处,带出一片。第四,在小城镇的发展与模式规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我区小城镇建设规模推进速度慢,起步低,品位不高。

划上,一是考虑“工业主导型”模式,利用好本地的资源优势、传统技术优势,建立与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及其相关产业;二是“贸易主导型”模式,凭借本地资源、交通等优势,发展商业、服务业和加工业,发挥传统产品生产和集散地的优势。三是“风景旅游型”模式,以自然风光、文化特色为依托,通过与整体开发相结合,发展小城镇。对于“欠发达、欠开发”的铜仁来说,我们只有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必须注重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联系。小城镇位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其产业结构接近于城市,但在与农村经济的联系上比城市要密切得多。小城镇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从地域上看,小城镇发展最快、质量最高的地区实际上就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胶东半岛等。正是由于小城镇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这种天然联系,小城镇的发展必然不可能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而成为另外一个经济体系。各地发展的经验表明,许多小城镇正是把立足点放在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上,才逐步走出困境,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基于小城镇经济与“三农”的密切联系及我们自身的实际,在着力培育各类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的同时,在符合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应适当安排吸收东部地区一些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大中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退出来的、有利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其它产业,健全完善小城镇的产业体系,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三是拓展投融资渠道,解决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第一、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一是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和参与投资建设小城镇的公用设施,允许投资者以一定的方式收回投资,甚至赢利。二是允许以小城镇某项基础设施为基础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筹集资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或项目发包,并对建成后的基础设施进行管理、维护和收费。三是明确政府的投资方向,集中财力投资于公共设施及环境治理等一些纯公共物品的建设项目。四是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切出一块资金专门用于小城镇的公用设施建设,发挥国家投资对小城镇发展的拉动作用。第二、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城镇公共资产。一是把公共设施由“公共产品”转变为“城镇商品”,凡能抛向市场的,都推向市场,走资本运营的路子。二是盘活土地资本存量,充分发挥土地资产的效益,以地生财、以地建城。三是搞好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拍卖、转让,实行市场化运作,收回的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自我发展和更新的能力。第三、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在小城镇的各类建设项目,集中有限的资金,按照建设规划,建设好优先发展的中心城镇,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促使小城镇做大做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此外,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吸引外资的“政策洼地”,争取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信贷,以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优美人居环境。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应放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配套上,着重在于完善功能,通过切实解决好小城镇建设中的绿化美化亮化和公共休闲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达到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小城镇安家落户的目的。改善环境,要因地制宜,切忌在小城镇建设中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大气魄”。充分利用好建设秀美山川、改善生态环境的机遇,把创建优美生态环境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实现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为居民提供一个人与自然、人与城镇和谐共存的生活环境。

五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建成“主导型”产业。首先,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次,为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提供就业平台,解决好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搬得来、住得下、能发展的问题。也只有这样,小城镇建设才有生命力,才能算是成功的。

六是努力提高小城镇综合管理水平,为小城镇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小城镇的发展经验是“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因此,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第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搞好服务上来,为投资商和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二,要加快城镇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和引进城镇建设和发展急需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型人才,提高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决策管理水平。第三,要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大力发展繁荣城镇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结合社区文化建设,提高进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第四,要依法行政,搞好小城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逐步建立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城镇管理体制。第五,具体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整顿镇容镇貌,改变小城镇的脏、乱、差现象,树立小城镇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加强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小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三是加强小城镇的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小城镇的社会公共秩序,消除各种不安定的社会因素。

总之,小城镇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长远的社会性工程,只要我们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精神的基本问题有正确的认识,立足于具体的实际,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指导和管理,我们的小城镇建设一定是健康发展的。

参考文献:

曾治文.关于小城镇建设的反思.经济体制改革[J].1999(5)

周敏六.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农业经济问题[J].1999(9)

曾玉平.小城镇建设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城市问题[J].1999(3)

彭真怀.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访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记者访谈)

(责任编辑姚茂权)

收稿日期:2007-12-11

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 篇7

一、我国城镇幼儿园教育的现状

幼儿园教育是指“幼儿园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幼儿园教育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幼儿园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 根据我国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 以促进儿童发展为主题, 以提高儿童身心素质为重点, 以培养和造就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标, 从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环境4个领域, 提出了2001—2010年的目标和策略措施。但是我国广大城镇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 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管理机制相对不完善, 导致城镇幼儿园教育不能达到理想目标, 在保育和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二、目前我国城镇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对学龄前儿童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教育应更加重视创新精神、交往能力、主动学习等人格素质的培养。但是我国城镇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条件、教育发展状况、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 城镇幼儿园教育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通过对辽宁省彰武县城镇幼儿园教育状况的调查, 对城镇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育资源不足与分配不平衡问题

第一, 幼儿园数量相对不足, 办园条件差。首先, 据深入调查了解, 辽宁省彰武县城镇幼儿园数量相对不足, 由于幼儿增长率过快导致幼儿入园难, 入园率低成为普遍现象。其次, 由于土地、教学用房、教学设施等资源相对缺乏, 导致大部分幼儿园规模偏小, 教学条件简陋, 使得一些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从而不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 公办、民办幼儿园之间差距较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通过在教育部门的调查了解,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公办幼儿园的扶持远远超过民办幼儿园, 致使民办幼儿园缺少资金和能力来扩大幼儿园规模、增加幼儿园相关设施、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尤其是一些小型私立幼儿园, 资源缺乏问题更加严重。然而, 目前民办幼儿园的比重超过50%, 如果不能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 促进公办、民办幼儿园资源合理分配, 将严重制约幼儿园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 师资力量不足与教育质量不高问题

第一, 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学历、专业水平偏低。在辽宁省彰武县城镇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教师中, 只有20%左右的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甚至部分教师只具有高中学历。而且许多在职教师几乎没有参加专业知识培训的机会, 只有少数教师能够继续提升和深造。这严重降低了幼儿园教育专业化水平。另外, 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年龄普遍偏低, 缺乏教育教学经验, 不能熟练掌握幼儿教育的方法和规律, 导致了幼儿教师科学教育理念和专业教育知识的缺乏, 使得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上不去。

第二, 幼儿园教学内容不完善, 教学方法过于保守。许多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幼儿园教育的知识化、小学化, 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据调查了解, 幼儿园普遍都具有教材, 而且普遍开设语言、数学、英文等与小学课程接轨的内容。只有少数幼儿园开设了艺术、科学、安全、社会、礼仪等课程。加之, 许多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仅限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过分强调幼儿主体地位, 却忽视了教师对幼儿的引导作用, 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枯燥。然而孩子天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 新奇的事物、东西总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相反, 陈旧的东西则会让他们失去兴趣。所以, 现有教学内容和方法忽略了幼儿社会能力、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很难有效促进孩子的发展。

(三) 监管不力与管理机制不完善问题

目前, 有关部门对幼儿园办园规模、必备设施、教学环境、收费标准等缺乏严格的规范和监督。《幼儿园指导教育纲要 (实行) 》指出,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 在调查中发现, 许多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达不到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存在设施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接近40%幼儿园没有配备医务室、保卫室、消毒室等必要的功能用房。甚至许多幼儿园存在教室、寝室、餐厅通用的问题。另外, 根据许多幼儿家长反映, 部分幼儿园存在乱收费现象。有的幼儿园严重超出了收费标准, 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这些费用很难用于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这些问题出现是因为相关部门缺乏必要的管理条例和政策来规范办园行为。即使有相关政策, 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运行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进而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解决我国城镇幼儿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我国广大城镇地区应大力发展经济,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使当地政府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财政力量发展学前教育。一方面要完善公立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 另一方面要鼓励私立幼儿园的开办, 既要扩大幼儿园的办园规模, 又要保证幼儿园教学环境的质量水平, 切实解决好幼儿园入园难和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

另外, 针对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民办幼儿园办学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不足, 由于民办幼儿园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具有雄厚资金的投资者不多, 无法满足幼儿园发展的需要。所以, 政府应提供更多有利于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扶持政策, 为民办幼儿园提供更多的资金帮助。另外, 要加强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教学资源的交流共享, 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

(二) 加强师资队伍与教育教学建设

一方面, 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各师范院校应加强师范生从师技能的培训, 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素质的幼儿教师。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各幼儿园在岗教师的技能培训, 设立专项资金, 使在岗幼儿园教师具有定期接受学习培训的机会。另外, 幼儿园教师待遇水平低也是师资力量缺乏的重要原因, 应提高幼儿教师整体工资水平, 提高教师社会保障水平。

另一方面, 幼儿园应完善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方法。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教学内容, 扭转过度小学化倾向, 增加社会、艺术、科学、健康等教学内容, 引导幼儿树立科学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能力, 强化道德规范和社会角色意识, 逐步增加游戏活动和集体活动,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在合作中学习, 培养幼儿的各种综合能力,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三) 完善监督与管理机制的建设

首先, 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 在符合本地区幼儿园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征求广大幼儿家长及其它社会成员意见基础上制定有利于广大城镇幼儿园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严格执行相关政策, 根据开办幼儿园的准入标准切实做好幼儿园注册登记工作;坚决抵制安全水平、卫生条件、收费标准不达标的幼儿园。

其次, 教育部门要定期对幼儿园进行评估, 对幼儿园办园规模、收费标准、教学质量等进行严格监督;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定期对各个幼儿园的食堂、医务室进行抽查;消防安全部门定期对幼儿园安全措施、消防设施等进行严格检查;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或网站;对各个幼儿园评定等级, 严格惩处检查不合格的幼儿园, 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幼儿园, 相关负责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EB/OL].

[2]王兰辉.浅析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论坛.交流, 2014:224-225.

[3]教育部.幼儿园指导教育纲要 (实行) [EB/OL].

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 篇8

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生态/低碳

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产物,是符合民生需求的根本,是政府力推的重点改革。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成为未来我国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城镇总体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社区建设、消费方式的优化转型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全面建设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人文、绿色消费的生态城镇,成为了城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下文本人将就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相融合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背景

城镇化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改革与提升市场需求的重点工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就是要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内在载体。推行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力量;是实现城市发达与农村资源相互融合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发展战略。

二、城镇化建设中的环保问题

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城镇发展方向的同时,环境问题成为了阻碍城镇化改革的主要问题。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和大肆兴建工程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相当严重。现今部分正在推行城镇化建设的区域,城市的生态和人文环境正在发生不容乐观的变化,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城镇已经出现不健康或者是亚健康状态。城镇就如一个人的身体,而生态环境就是人体的心脏,生态环境搞不好,城镇必陷入瘫痪状态。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了如火如荼的阶段,面对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势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业日趋严重。比如,土壤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养殖业污染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将在城镇化建设中埋下隐患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整体进程。这些环境污染和破坏主要是由城镇化建设中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导致社会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令经济效益低下,最终将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平衡。

三、城镇化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就是建设生态化城镇,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镇化的过程中去,建设人、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生与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城镇。

1、依托生态产业发展,创建以产业生态化为核心的生态城镇

创建生态化的绿色新城,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城镇化建设,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环境效益问题,实现眼前利益和长久利益的和谐统一。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的和谐统一,就必须注重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坚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型紧凑型经济增长方式,重视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重视环保生态型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力争全面取缔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创建以生态型产业为核心的生态化新型城镇。

2、推行协调发展政策,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为基础,明确环境资源的所属权限,明确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建设生态化、和谐化的新型城镇,要全面贯彻执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城镇化建设计划和政策中加大对环境生态问题的考虑和认知,以环境的承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生态工业模式,将工业向园区聚集,集中建立清洁型产业园;推进生态农业模式,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生态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大力发展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自然生态旅游业,注重科学技术与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推行低碳经济和生活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

低碳经济就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开发新能源等多种手段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共存。

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尽量减少,减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积极提倡并践行低碳生活,注意节约用电,节约用气,绿色出行,尽量少开私家车,采取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坐公交车的方式,做到从点滴做起,为生活“减碳”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背景下,筑建城镇化建设宏伟蓝图,必须以国家政府的法律政策为约束条件,以先进技术和创新的扶持条件,全面正确地理解城镇化建设,合理统筹规划城镇化建设方案,合理节约地利用资源,保护和珍惜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进生态型城镇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娜.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学. 2014(04)

[2]史亚楠,佟光霁.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经济. 2013(08)

上一篇:高一物理考试试卷分析下一篇:表达人生感悟的伤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