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现状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就业问题现状(精选8篇)

就业问题现状 篇1

文法学院

社061班

闫晶

32号

摘要:残疾人是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则是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残疾人的数量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大的,结构也呈现出多样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残疾人在就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根据现行的一些政策在所学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解决措施

中国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该调查表明当时残疾人有5164万,占全国总人数的4.90﹪;2006年4月1日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根据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公布的主要数据可以得知,到2006年5月31日为止,我国残疾人口已经达到了8296万,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6.34%。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就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建设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解决措施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残疾人劳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残疾人家庭及自身的问题

残疾人在当代家庭中被置身于“另类保护”状态。在过去,残疾人被称为“残废人”,大多数残疾人家庭都不指望残疾人有什么发展。因此,残疾人家庭从一开始就对残疾人处于一种放弃或一种保护照顾状态,基本上正常人能帮助做的事情很少去让残疾人做,残疾人生存意志力渐渐地消磨掉了。在过去,残疾人家庭普遍不重视对残疾子女的培养教育,一般残疾人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到高中读书的残疾人属于凤毛麟角了。虽然现在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所改变了,但也并没有很好的好转。

残疾人自身还存在自卑和“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不愿从业。残疾人由于身体的障碍,在对外交往中和正常人相比存在许多不便,他们自身就会存在一种矛盾心理左右着他们对问题的认识。一些残疾人在精神、智力上的缺陷,使他们和正常人交往中陷入了难以解脱的复杂情感之中。同时社会上一些人对残疾人存有偏见,残疾人在出行、生活和工作中受到歧视。因此,残疾人在心理上常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压抑感,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不能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还有个别残疾人认为我是残疾人,国家就应该养活我,总是指望得到政府的照顾和扶助,不愿走自食其力的路,于是在生活和处理一些事情上,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很严重。实际上,许多残疾人存在许多潜能,如果残疾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本来应有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残疾人也能做出让正常人敬佩的作为,但如果自卑心理很重,那么残疾人就会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在就业路上会越来越窄。

(二)残疾人服务体系的不完善

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就业市场建设滞后。现有的体系由于一些职能尚未发挥,存在着歧视残疾人就业的现象,就业信息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畅通。特别是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条块分割,资源不能共享。一些企业由于招用残疾人数有限,很多残疾人得到招工信息时已为时已晚,只能又白跑一趟。还有一些残疾人因对招工信息的真实性持有怀凝态度,造成招工单位录用不足。

(三)从残疾人就业环境来看

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会在长时期内不断挤压残疾人就业空间。从就业的大环境来看,中国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如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国有企业大量下岗职工需要安置,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这使得中国在未来15年内的就业形势都是十分严峻的。残疾人作为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弱势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这一大背景下,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就业竞争的全面影响和严重冲击,会被挤到更加有限的领域就业。

另外,对残疾人的偏见与就业歧视在较大程度上成为残疾人就业的人为障碍。社会上仍然存在的对残疾人的偏见与就业歧视也是影响残疾人就业的一个问题。

二、促进中国残疾人就业和发展的措施

1、在市场化就业的大环境下政府要矫正劳动力市场机制对残疾人就业的失灵。市场经济坚持优胜劣汰原则,但是残疾人因为自身的缺陷,与健康人相比处在不同的就业和发展的竞争起点,国家应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道义,给残疾人就业以特别保护和扶助,不断矫正劳动力市场机制对残疾人就业的失灵。

2、通过残疾人就业制度创新来促进残疾人就业和发展。构建中国新型的残疾人就业制度,要对现有的就业制度进行创新,这是促进残疾人有效就业和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3、形成政府主导、职能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中国政府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残疾人事业,包括残疾人组织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支持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和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和文化发展的成果。

4、激励自强创业。加入WTO后,我国可新增就业岗位1200万,就业机会增长33%,然而,这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而且就目前国内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区区1200万也是杯水车薪,残疾人的就业机会并非从此走出弱势阴影,因此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还需在自强创业上给予极大鼓励。(1)政策激励。政府的政策扶持是极其重要的,政府应该对自谋职业的残疾人提供优惠政策,除安排长期低息贷款用于创业外,在税收方面也实行重点优惠政策。同时,也可以对吸收残疾人员的企业给予有关政策优惠,以鼓励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对不按限额比例招用残疾人的企业处以罚款,用罚金补助那些雇用残疾人较多的企业,或用以鼓励残疾人创业的奖励金,用政策的杠杆来促进残疾人就业。

(2)事迹激励。政府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残疾人的自强精神,以激励广大残疾人的创业信心。从中国古代的左丘明、孙膑、司马迁、鉴真,还是现代的刘伯承,高士其、华罗庚、吴运铎,还是外国的贝多芬、拜伦、海明威、爱迪生、奥斯特洛夫斯基、罗斯福,是自强使他们名留青史。张海迪、桑兰的灿烂笑容,可以鼓起残疾人必胜的勇气。

(3)互助激励。残疾人中的成功者是最好的榜样,残联组织可以通过协会的形式,开展互助活动,以激励残疾人创业。比如社区服务领域,它所蕴含的岗位多,就业门槛底,比较适宜残疾人就业。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开设洗衣店、缝纫店、自行车美容修理店、儿童用品租赁店、图书店、小型超市、小型健身馆等,有的可以通过协会管理,开成连锁店,互助互利,增加品种,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构建起社区就业服务网络。(4)援助激励。对一些想创业但无法靠自身力量跨出这艰难一步的残疾人,应该用援助的办法,扶助他创业。比如残联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保障金的规定部分,援助有一技之长者进行创业,或者对开办企业者,帮助联系协作方提供业务订单,循序渐进。当然,在整个残疾人就业工作中,要有一支热心和富于爱心的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要达到三个要求:一是开拓型,勇于创新;二是专家型,注重研究;三是公仆型,甘于奉献。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才能真正把残疾人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实现蓝天下的挚爱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2、16、18,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张琪、吴江,《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研究》,76,北京,中国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3]王永平,《论残疾人同步奔小康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新疆日报,2003,05,02 [4]卢连才,《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7,北京,华夏出版社

就业问题现状 篇2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教学质量

学校办得好不好, 教育质量高不高, 最终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上。毕业生就业质量包括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岗位成才率及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随着大众教育时代到来, 高等院校不断扩招, 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攀升,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天然地与就业市场关系紧密。所以, 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是考验高职教育的重要标尺, 是引导高职教学改革的风向标。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意义

我国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积极调整高等教育体系结构, 于1996年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以培养职业或职业岗位中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这一战略行举措对大规模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优化人才结构, 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 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大局。首先,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能否实现。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是谋生道路之一, 只有确保高职毕业生的高就业质量, 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并能就业的迫切需求, 才能让人民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 高职教育承担着面向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 这是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最密切、最直接的联系。因此,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与否, 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二)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水平。一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要素是学生, 培养出的学生是否能顺利成为社会新的劳动力, 能否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能否在就业中为社会创造财富, 这都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 进而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二是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会影响学生和家长的择校方向, 如果高职毕业生就业难, 导致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质疑, 降低了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可信度, 进而影响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 最终限制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 高职学生就业难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扩招的形势下,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国家教育部预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611万人。如此庞大的应届毕业生队伍, 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 下岗职工, 农村剩余劳动力等, 以及面临国际经济危机, 2009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可谓雪上加霜。但扩招并不是造成就业压力的根本原因, 我国不是人才过剩, 而是仍然不够,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仍需要大量人才。就业外部原因极具压力, 但内部原因起到了根本影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根据用人单位反映, 高校培养的学生不是社会迫切需求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操作技能不强、独立工作能力不高, 普遍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

三、就业状况折射教学问题

高职院校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 从专业的设置、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特色的形成, 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都有了较大成果。但是, 由于受传统高等教育思维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存在。

(一) 高职办学方向不明确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侧重应用性和实践性, 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而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 脱离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失去了高职教育应有的特色, 造成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两方面:一部分院校仍停留在高等学历教育阶段, 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上注重学科课程教学, 强调全面系统的掌握学科理论, 忽视实践环节教学;而一部分院校则完全倾向于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 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技术, 既忽视了高层次专业理论教育, 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导与培养。

(二) 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却没能与市场需求挂钩。在设置专业时, 没有进行相关行业、社会背景和人才需求调查论证, 没能以人才市场需求适当调整专业结构。导致所开设专业没有特色, 甚至与普通高校雷同, 所以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三) 教学缺乏实践性

现行的高职课程体系无法完全准确地适应社会实际需求, 与先进技术及现实实践严重脱节, 教学内容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不相符, 以致所培养人才不适应岗位要求。当前, 多数高职院校仍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重在理论学习, 缺乏真实、完整、连贯的实训环节, 实训条件也远不能满足人才培训目标需要, 从而难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一) 面向市场, 准确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技术教育, 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高职教育。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办学, 专业设置既要符合社会需要, 又要具有其特色。高职院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体制, 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通过劳动力市场反映出来, 院校根据这种信号进行专业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针对性, 同时具有本院的特点, 努力创造具有本院特色的拳头专业。在专业设置时应做到:一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从拓宽学生就业面出发, 设置复合型专业。

(二) 调整培养模式, 把握培养方向

高职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个定位决定了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因此, 要想培养出熟悉业务流程、专业技能过硬的学生, 学校务必把“产、学、研”结合起来, 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并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组织技能培训和鉴定, 确保毕业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培养方向上, 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即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动手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贯穿于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切实做到把传授知识课堂与现实工作过程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提高全面素质。

(三) 突出高职特色, 提升核心竞争力

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重点的传统教学不同, 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突出较强的职业性。因为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而制定的, 所以它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必须突出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岗位及应用的要求进行设置, 才能突出专业特色, 突出高职特色。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要是通过实习实训, 实践教学的两个必备条件是:其一具备实习实训的设备和场地, 其二是拥有成熟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能够熟练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开发与建设实训基地的投资, 在校内校外建成一批规范的实训场所。同时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实践师资队伍, 聘请企业有实战经验的人员担任定期培训, 并有计划地派老师到企业参加实践, 提升老师的操作能力。

五、结语

我国只有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这是我国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从根本上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 要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 实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就业再就业的现状与对策 篇3

2003年是我国把就业再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的第一年。劳动保障部及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在8月份中央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后,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展明显。2003年,全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59万个,全面完成800万的目标任务。全国共有1038万下岗失业人员领取了《再就业优惠证》 ,有440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全年400万的目标任务,其中,帮助“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20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任务。2003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底上升0.3个百分点,实现全年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

2004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再就业任务依然繁重。从总量上看,全国下岗失业人员仍有1400万人左右,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仍达1000万人的规模,城镇就业供给总量合计2400万人左右,就业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随着并轨工作的推进,下岗转失业人员增多,控制失业率的任务相当艰巨。今年全国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已经确定: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主要措施:

一是明确目标责任,狠抓政策和工作的落实。继续坚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将就业再就业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衔接,形成良性互动,切实把扩大就业的目标有机地体现到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各项工作中去,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集中力量解决政策落实中的操作难点,全面发挥政策促进就业效应;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社会化;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的运转管理;以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落实帮扶措施,推进就业援助制度化。

二是加强职业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相互促进。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出发点,努力做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加快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面推进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农民工培训等各项培训工作。2004年将实施培训10万新技师计划,组织实施400万人的再就业培训和30万人的创业培训,实现职业技能鉴定规模增长20%。

三是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有效控制失业率过快增长。在积极促进就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继续采取减少和控制失业的措施。主要包括: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兼并和改制改组,把握关闭破产工作力度,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规模性裁员;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险的并轨工作,把握好并轨的节奏和力度,防止因过于集中导致失业率急剧攀升;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尽可能将富余人员安排在辅业企业,避免大量推向社会;继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失业人员尽早实现再就业。

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篇4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1、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的调查

就业能力[1]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足雇主需要并实现就业、维持就业的全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大学毕业生只有充分就业,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就业市场上,就业能力是决定“买方”对毕业生进行取舍的最重要因素。就业能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范围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正如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所指出的那样,高职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完善就业能力结构,提高就业能力实践水平,无疑是提升其就业潜能的最佳策略[2]。

为进一步明确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作者采用调查问卷、座谈、咨询企业有关专家等途径,走访了多家企业,做了大量调研[3]。

1.对车间主任的调查。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企业工作实际困难准备不足,对企业用人要求不清楚。二是岗位技能欠缺,新进大专毕业生对于设备操作能很快掌握,但很少有学生能将工艺设备、质量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并自主处理突发事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三是没有认同感,工作不努力。四是大专毕业生在工作中很少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2.对企业老总的调查。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92%受访者认为学生创新能力不强。老总们认为并不是学历决定创新能力的高低,普遍认为创新能力与较强的企业认同感、爱琢磨、干过岗位与工作经验多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建议学校应加强创新方面的训练,应加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近的模拟训练,而不是单纯的思维训练,要突出团队意识与动手能力,不能纸上谈兵。

3.对高职毕业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3.3%学生认为学校内所学的知识用上的不太多,甚至有学生认为完全用不上。主要原因为专业不对口,学校理论讲授太多,实践机会太少。98%的学生希望学校增强岗位实践技能训练。100%的学生希望学校加强就业前的培训,认为在入学时就应当讲解专业特色与就业形势。69.8%的学生准备跳槽。

综上分析,企业普遍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应该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真正把自己塑造成符合企业所要求的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说明高职教育需要改革的地方很多,高职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能力不足,经企业严格面试并录取的学生,在工作中也可能被淘汰。因此,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企业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马上解决。

二、高职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生表现出就业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①学习能力不强。当前我国部分大学毕业生学习能力不足, 这跟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②创新能力缺乏。高校设置的一些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辅修课,但由于专业课任务繁重,大学生还是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③动手能力薄弱。高绩效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期望比较高, 很多企业希望学生一毕业就马上能胜任工作。但是用人单位大 多认为大学生缺乏动手能力, 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才能投入实际工作。

④职业素养缺失。调查中,同学们认为面临择业时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是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和专业水平占55%,实际上外语和计算机是大路学问,是任何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认为缺乏职业素养应具备的管理能力、人际沟通、团队精神、实干精神和综合素质等的仅占45%,而综合素质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缺失的。

三、高职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高职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导致学生就业能力差;另一方面是学校的培养计划于社会需求之间有巨大的差距。

首先,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多数企业认为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现在企业最希望的员工是稍加培训就能上岗的大学毕业生,可是这除了需要知识的底子之外更需要实际动手能力的底子,而这个底子毫无疑问的应该由学校来完成。一个好的职业院校里的学生应该是“半个工人”,他们在校期间一多半的时间是要在校内实训车间或校外实习基地里面度过的,这就要求学校要在实习基地方面舍得投入,培训相关的师资,形成良好的实训制度,让职业院校的学生真正的学会职业技能。然而就笔者调查发现,全国大部分的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都明显滞后,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是待在教室内的,而不是实验室。这直接导致了学生技能培训不到位,实习犹如“走过场”,动手能力弱是必然的。

其次,高校培养计划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仍主要是学业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他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

总之,要想改变学生就业难的困局,必须深入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建立广泛实用的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精加工”,最终为社会培养出“留得住、用得着、下得去” [2]的合格产品。

参考文献:

肥胖问题现状 篇5

肥胖病是现代社会性问题

现代肥胖所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健康问题,而且已经上升到社会问题、医疗问题以及经济问题。我国作为相对不太发达的国家,大家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生活物质不是特别丰富,在那个年代买生活用品都是定量供应的,从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国家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我们城市、农村里面,保健医生比较关注的是营养不良的孩子,是消瘦的孩子,从八十年代后,城市里面和一些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肥胖孩子越来越多,从增加状况来看,从肥胖对身体的损害来看,很多国家都有过很深刻的教训。

肥胖是一个健康问题,肥胖会导致孩子心肺功能受损,胖一点的孩子稍微动一点就喘和累,同样年龄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比另外一个孩子超出十斤,相当于这个孩子每天背着十斤的米在身上,心脏和肺部功能和其他身体功能,无形当中就受重了。为什么成年人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就是这个道理,身体其他功能长期以来受负荷,时间长了以后,这些脏器的功能就容易受损,在成年人当中如果肥胖的话,糖尿病、高血压患病会大大增加的。

肥胖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有些我国有些地区的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了,肥胖对身体的损害不仅仅表现在身体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心理方面,有很多肥胖的孩子和成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心理问题,我们国家的研究和国外研究都已经证实了一点,比如青春期女孩,由于对肥胖状况比较自卑,对于自身状况的不自信,会影响到她们潜能的发展。在肥胖的人群里,择业、受教育程度、幸福的感觉、家庭婚姻的满意度都和非肥胖人群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个在国外文献报道里多一些。如果一个社会有大量肥胖人群,有大量有心理问题的人群,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健康方面的,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什么说肥胖还会使经济发生一些改变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儿童期,有很多家长已经非常关注肥胖这个问题,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很多金钱带孩子做肥胖治疗,在这方面支出很大的,在成年人里,由于对身材苗条的追求,对于社会认同的一些看法,有很多人花很多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减肥,这个就有可能给家庭和个人带来很大的治疗费用上的支出。如果整个社会里面,肥胖的人群特别多的话,很有可能说,一个家庭原来比较富裕的,由于在这方面支出比较多,很可能会影响到富裕度。一个地区,如果说肥胖的人群增加的话,由于肥胖带来一系列治疗问题,很可能会使当地治疗费用支出增加,治疗负担加重,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使富裕起来的经济被重新被拉下滑坡。

调查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在我国人群中的总体规律是北方高于南方, 中部地区介于其间;女性高于男性;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高于内地农民。我们认为这一模式的形成与调查人群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方式和习惯、经济收入水平、体力劳动强度, 以及文化知识结构等有密切的关系。

1、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人群肥胖率增势迅猛,目前全球近1/10的学龄儿童超重,其中1/4肥胖。调查显示,近20年,我国经济发达城市的学龄儿童超重合并肥胖率上升了4~6倍。伴随肥胖而来的是成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增加和低龄化,以及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等成人慢性疾病向儿童青少年人群伸延。儿童青少年肥胖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极为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深入研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病因,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显得尤为重要。

2学生、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肥胖患病率迅猛上升。季成叶等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肥胖现象在我国学生中正在迅速蔓延,并且呈现出从城区向农村,逐渐低龄化的趋势。2008 年我国卫生部发布第四次死因调查报告,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主要死因,而且青少年肥胖已达到3000 万,而超重和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防治肥胖已成为21 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卫生研究课题之一。如不及时采取有力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我国将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更快的速度出现肥胖和超重的成倍增长,从而影响下一代人的身心健康和将来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学生肥胖问题日趋严重,男女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城市男女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已接近或达到欧美各国中小学学生1997 年的水平。这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从1985 的690 元上升为2005 年的10493 元。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是直接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家庭富裕的青少年的超重及肥胖风险是不富裕家庭的1. 6 倍。在英国儿童肥胖的快速增长的现象主要发生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阶层。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的膳食模式,以及以车代步、静态的生活方式等等必然导致肥胖发生呈上升趋势,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我国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3中年人

各地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存在极大差异。在超重严重的地区, 中年人群超重率已超过50%;o 一般来说这种人群差别表现为: 北方高于南方, 大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 女性高于男性;? 中年人群的超重目前尚主要表现为/ 肥胖前期0 , 肥胖率在绝大多数人群中低于10%;?与80 年代初相比, 90 年代初各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上升;与90年代初相比, 90 年代末多数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再次大幅度上升我国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正呈快速增长,在二

十世纪90年代初期,一般人群中,BMI 不小于25kg/m2者为14%,到1998年增长为27%,增幅接近一倍。以往研究提示:超重和肥胖是患心血管疾病和

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同时伴有中心性肥胖,即腹型肥胖时,似乎患病风险更大

4成年人

在中国的城市中,有52%的成年男性和42%的成年女性属于超重或肥胖。据保守估计,我国目前至少有7000万人遭受肥胖的困扰。大中城市有近1/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症状,成人肥胖率9.68%,其中北方大中城市超重率已高达50%^-60%,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十分相似。另据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2004年1月日公布的调查数字,北京人患有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等八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的总患病水平为31.8%,比2000年北京慢性病患病水平高出了4.5个百分点。其中,城区患病率高于郊区县,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肥胖病分列在总患病率水平的前名。这表明我国的肥胖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5老年人

我国部分城市老年自然人群中的肥胖现状,阐明年龄不小于60岁人群中超重、肥胖、腹型肥胖和体脂不均匀分布的流行特点。方法在我国部分城市不小于60岁人群的超重率(男35.90%,女37.70%)、肥胖率(男9 10%,女16 57%)、腹型肥胖率(男45 26%,女58 11%)和体脂不均匀分布率(男17.26%,女10.30%)。肥胖人群分布特点有男、女间差别,地区差别和年龄组之间的差别。结论在我国不小于60岁人群中的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分布随地区不同而不同,腹型肥胖是较好的与老年增龄相关的指标。

所以说减肥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你的健康和你的整个人生!预防肥胖,从现在做起!!

石家庄学院

政法系

社会工作专业

10级01班

张宾宾

我国就业现状与措施 篇6

一、我国劳动就业状况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劳动就业规模逐年扩大,城乡就业人数大量增加,城镇失业率保持着较低水平,就业结构有所改善,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据统计,从90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资源以每年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加,1995年末达到8.3亿人。城镇新就业人员720万人,年末城镇从业人员18606万人,比上年增加426万人。1995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2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9%。具体特点如下: 1.就业结构逐步改善。一是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数增加很快。1990年到1994年每年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人数约增加600万人。二是就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在1995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2.2%、23.0%、24.8%,与1994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比第二产业高出1.8个百分点。

2.劳动效率明显提高。据有关部门分析,按人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社会劳动生产率,1994年为7100元,比1990年的3185元增加1.24倍,平均每年递增22.5%,按可比价计算平均每年提高9%,是建国以来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

3.目前我国就业领域呈现了一些新变化。第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就业形势呈现压力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就业压力随之增加,同时也充满良好的机遇。及早地在改革大潮中找到自己适合的就业位置,已成为当今劳动者实现自我的追求。近几年劳动就业竞争机制开始形成,城镇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不断完善,吸收和容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将随之增加。据人口资料测算,1996年我国劳动力资源总数将达到84690万人,比1995年净增1100万人,按全年GDP计划增长和上半年实际执行情况,预计全年城镇需安排1200万劳动力,城镇失业率将比1995年的2.9%有所上升。

第二,就业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城乡“双向流动”模式正在形成。当前劳动力流动日趋活跃,值得注意的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规模有所缩小,而由城镇转向乡村的劳动力反而有所增加。据测算,城镇人员到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目前已达1000万左右。全国1.3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城镇劳动力占8%左右。

第三,私营个体经济规模逐渐增大,其中兼职人员增多,人才群体呈年轻化,整体素质大为改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1995年全国城乡私营个体从业人员达5570万人,比上年增加1146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有2045万人,增长31.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1%,私营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增长迅速。

第四,政府不再扮演安置就业的主角,劳服企业迅猛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劳动就业单靠政府实施政策性安置,显然是不够完善的,只有把劳动力引入市场,劳动者的素质、价值才能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企业和劳动者才能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者由从政府安置就业转到市场竞争就业,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力的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一条龙服务。职业介绍机构到1995年末达2.5万多家,其接纳劳动力供求登记1500多万人次,介绍就业1300多万人次,成功率达86%以上。在城镇新就业人员中,除部分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尚需统一分配外,绝大部分就业者都是通过市场体系实现就业的。

第五,对外承包劳务有强劲发展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劳务市场的参与度也逐步增大。自1979年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开始,到1994年底,我国累计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劳务合同55610多份,合同额360多亿美元,营业额220多亿美元,创外汇15亿美元,外派劳务86万多人次,为国内缓解了一些就业压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我国的劳务出口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总体水平低,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结构单一,出口地区狭窄等。

第六,就业领域内经商热有所降温,择业改革带来了求知热。由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有一技之长、知识全面、层次较高的受聘者,倍受青睐,成为他们增加收入实现就业的重要因素。前段时间的盲目经商、下海热有所降温。一些未能找到理想单位的大学生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途径,以适应市场就业竞争机制。另外还有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在工作中更加感觉到先进理论知识的缺乏,也返回校园。

二、劳动就业面临的两难选择

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和投资的就业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无疑给扩大就业增加了一定难度。但如果迫于巨大就业压力,大量安置劳动力,反过来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去在人口剧增的条件下,我们将城镇失业率从1978年的5.3%,降到了90年代的2.5%,这一成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用人单位往往是完成了用人指标,却完不成工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指标。相当一部分人并非因劳动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而就业,这些人实际上由社会公开失业变成企业内部隐形失业。目前全国近40万个工业企业面临着经营机制改革和技术改造的双重任务,而最终目标是走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的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我们知道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传统部门,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减少了劳动力需要,企业冗员必将涌到社会上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同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使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能力缩小的矛盾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一定缓解。总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要算投入产出的一笔帐,而且也要算促进就业增长的帐。要处理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企业破产与减少失业的矛盾。推行企业破产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转轨的重要改革举措。资不抵债的企业破产,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对国家财政减支增收都是有利的,既可以减少国家财政补贴,又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闲置国有资产。近年来我国部分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出现程度不同的停产半停产现象。据劳动部门统计,1989年以来我国城镇企业停产半停产失业职工人数经常保持在600万人左右,如此大量的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显然与政府减少失业的目标相冲突。目前之所以还有许多资不抵债的亏损企业不破产,关键是破产企业原有职工的安置问题。3.农村劳动力进城与城镇劳动力就业的矛盾。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既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也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很多领域中进城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盲目而无节制地涌入城市,特别是集中在某些大城市,其规模速度都远远超过了城市的承受能力。姑且不论交通、治安、环境等诸方面的问题,即从就业机会来说,数百万农民工“突袭城市”大大冲击了城市就业市场,使城市待业青年、企业富余人员、破产企业职工的就业环境更加严峻。

4.劳动力数量上供大于求,而质量上供不应求。我国是个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不会改变。据劳动部门测算我国每年新成长的城镇劳动力约为1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将达3000万人,国有企业冗员3000多万。但在如此巨大的劳动力供给面前,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力仍然十分短缺。在城镇1.2亿企业职工中,高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很小,象上海这样的老工业基地,高技术工人只占职工总数的5.2%,在乡镇企业中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则更低。

三、关于就业的若干政策建议

1.确立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岗位增加的积极就业战略。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现阶段要实现就业工作重点转移,即从以安置待业青年为主,转向在安置好待业青年的同时,重点加强和做好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和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是富余职工和失业职工的安置问题,只有解决好此问题,就业工作才能与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挂上钩,使我国就业形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到根本改观。2.加强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统筹调控。目前继续实行城乡完全隔离的政策已不可能,城乡统筹已成为大势所趋。首先,应该在推动农业深层开发,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容量,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其城市化进程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同时,根据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可能,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大中城市的规模、速度、从业范围(尽量使之与城镇劳动力互补)等方面进行适度调控,使之有序化。另外引导城镇多余劳动力向农村转移也是解决目前城镇劳动力过剩的一条新思路。同时劳动部门的职能应由城市向农村延伸。

3.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劳动积累补资金积累之不足。由于国有企业的劳动力目前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过去城镇主要依靠国有企业安置就业的格局,将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应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广泛吸收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为国营大中型企业减少富余人员,建立一支精干的职工队伍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通过劳动积累弥补我国资金短缺之不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应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有关经济政策上把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区分开来,制定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调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以扩大就业。

4.在强化国家对就业的宏观调控基础上,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体系。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不意味着放松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和调控,特别是在采取适度从紧宏观政策的情况下,必须把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主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同时,国家也应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拥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使劳动者拥有充分的择业自主权,从而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提供服务”的就业新格局,达到进一步改善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实现公平的竞争就业。在此基础上,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就业服务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企业,使之相互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

残疾人就业现状及问题调查分析 篇7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社会公平,就业促进

残疾人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 某种意识、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 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法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 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等权利。我国是人口大国, 其中又有6.34%为残疾人口, 其总数达到8296万, 涉及到7050个残疾家庭和3亿多残疾人亲属, 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在我国庞大的残疾人口中绝大部分具有劳动能力, 只要有适当的训练的扶持, 均有能力从事社会工作。实现残疾人劳动就业权不仅仅是维护残疾人的法律权益、实现残疾人人生价值, 更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促进公平正义, 推动我国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业环境还有很由此可见, 我国残疾人就业环境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不断改善, 主要表现在就业率不断提高, 就业规模正逐步扩大以及残疾人就业服务不断改进。据调查, 我国十五岁以上的残疾人当中, 有劳动能力者占27.42%, 有部分劳动能力者占42.99%, 合计可参与劳动的残疾人数达70.41%。而1987年, 我国残疾人实现就业率不足50%, 将近一半的残疾人处于失业状态。到了1998年, 我国残疾人实现就业率73%, 2003年达到83.9%。在这一些列变化数据的背后体现出的是我国残疾人就业率的攀升。为实现残疾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都中方针,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 通过多种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在切实有效的方针政策支持之下, 我国残疾人已实现就业2266万人, 其中城镇463万人, 农村1803万人《法制办就<残疾人就业条例>答记者问》新星的残疾人就业事业发展迅速, 正逐步推动我国残疾人经济增长。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政策改革、使用技术培训、项目支持等多方面扶持, 于2005年实现全国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3048个, 为残疾人就业服务作出重大贡献。

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多问题, 特别是在当今整个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背景下, 残疾人待就业群体因自身身体因素限制就业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尽管国家及相关部门已采取部分措施扶持和改善残疾人就业现状, 但就目前来看, 我国残疾人待就业群体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 我国残疾人就业群体存在诸多不平衡现象, 其中包括城乡差异、性别差异以及残疾人类型差异。据调查, 我国农村可就业残疾人就业率为35.65%, 是城市残疾人就业率35.65%的两倍, 农村残疾人退休年龄普遍比城市残疾人晚二十岁左右。与男性残疾人相比, 女性残疾人的就业率更低, 城市残疾人中男性残疾人比女性残疾人就业率高13.27%, 农村则高于17.83%。在职业构成方面, 女性残疾人较男性残疾人更多的从事农林牧渔等生产性行业活动。而在残疾人内部, 各类残疾人之间的就业率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 言语残疾人的就业率最高, 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就业率居中, 多重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的残疾人群体就业率最低。其次, 残疾人就业结构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从残疾人从事的就业结构来看, 我国就业残疾人口长期以来主要集中从事农、林、牧、水利、公交运输、邮电等行业。1995年 (第八个五年计划) 以前, 这些行业的残疾人占已就业残疾人总数的93%以上, 且97%的就业残疾人群体从事的是体力劳动。

为改善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 促进我国残疾人就业水平的提高, 国家及相关各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加强法制建设, 保护残疾人平等就业权。残疾人受自身条件限制, 在劳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其就业形势过于严峻。因此需在运用市场的协调功能的同时发挥政府法令的强制性特征,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采取包括财政支持等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从制度上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其次大力加强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以推动残疾人就业水平。从体而言, 应加大政府财政在残疾人教育方面的投入比重, 加强残疾人师资力量、教学环境、软硬件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在改善残疾人普通教育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在职前教育方面的投入比重。通过改善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提升残疾人整体素质及劳动就业能力, 从而从残疾人这一主体上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其三应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 扶持残疾人就业。具体应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鼓励残疾人参加职业培训, 提高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和针对性, 因人、因岗分类实施培训, 并逐步提高残疾人职业培训的层次, 残疾人培训应确保非营利性, 应减免培训费。鼓励有创业激情和能力的残疾人接受残疾人创业培训, 积极做好开业指导、咨询服务和后续扶持工作;最后, 应弘扬正确的残疾人就业价值观。目前, 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如把残疾人当成社会的包袱, 把帮助残疾人看成是施舍和恩赐, 把残疾人看成是低能儿。许多用人单位更是担心残疾人麻烦, 拒绝其从事许多一残疾人现有的能力能胜任的工作岗位。因此, 必须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 残疾人更要自立自强,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坚持做一个能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王亚栋, 《中国残疾人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2006, 01.

[2]高大成, 《论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R].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01.

[3]国家统计局编, 《2005中国统计摘要》[b d].2005.

[4]张建伟, 胡隽, 《中国残疾人就业的成就、问题与促进措施》[J].人口学刊, 2008, 02.

草业科学就业现状浅析 篇8

关键词:草业科学;就业形势;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07-02

中国草业科技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草业效益、草业科技教育总体水平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由于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暴发,现在一些国家、一些部门的经济正在复苏,但其负面影响还广泛存在,如失业率增大、家畜饲料上涨、畜产品安全等问题引起了草地畜牧企业效益下降,也恶化了就业困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去企业就业的积极性[1]。甘肃农业大学的草业教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草地畜牧业和草坪业的发展培养大量人才,并创立了“四个生产层”、“季节畜牧业”、“草地成因学说”、“综合顺序草地分类法”、“畜产品单位法”等理论思想,为草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由于存在着就业难的大问题,限制了学科的发展。因此,针对当前特殊历史背景,分析草业人才需求变化,认清企业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差距,推进草业实践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

如果把高校毕业生看成一种蕴含技术、道德文化等方面财富的产品的话,社会需求的增加会对产品质量产生极大促进作用,也会主导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因此,根据高校毕业生分配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第一阶段:统包统分时期。即从解放后到2000年,这一时期高校招生人数变动很大,但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人数在缓慢增加;这个阶段的毕业生分配以国家计划分配为主导,学生由户口所在地政府负责分配,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自我奉献,学生的自主选择度低;这一时期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的招生也是面向全国,人数有限,毕业生在生源地的就业小,社会上有人曾称甘肃农业大学是培养“县长”的院校,这个时期属于“精英”教育阶段。第二个阶段:国家计划分配和市场分配并行时期。在我国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并将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带动下,大众高等教育呼之欲出,也就开始了高等教育的量的扩张。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人口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大学教育于2000年左右开始了扩招。这标志着大众教育阶段的到来;相应地国家的毕业生政策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就业制度,过去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变成了政府、学生双向选择行为,择业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政府和学院起推荐作用。但是,国家有限的计划内分配名额,远远满足不了扩招的需求,2010年毕业的600多万大学生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应还剩60多万尚未就业。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目前,全国有草业本专科专业20多个,达到年培养本专科生1200名,硕、博士近200名的培养水平,从事草原畜牧和草坪业的人数不到其中三分之一。这几年,大致情况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考研,进入就业缓冲时期,社会上称这种现象为“被考研”,一边违心地攻读学位,一边创造好的就业机会,2011年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本科毕业167人,应界考上硕士的有45人,占总人数的27%,有的学生还在为自己心仪的学校而努力复习,如果班级内女生较多,考研比例还会增加;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进草业、畜牧或其他公司,提升个人技能,逐渐实现创业梦;其余三分之一学生,分回原籍,汇入年年增大的招考大军,“逢进必考”,有许多草业科学的毕业生就在为了一个相对高福利、稳定的工作而不断参加这类考试。扩招以前,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文凭是敲门砖,进了事业单位,工作环境比工厂噪声小,工作中不出意外的话,都能干到退休,领到退休金,所以人人想上大学,学生苦学,家长苦供,老师苦教,这是一个美梦。但是,“毕业即失业”“教育贫困户”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就业形势的变化,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面对这种教育困境,我们一方面期待着教育和社会改革,同时高校和大学生更要抓住时机,针对社会需要,努力实践,增强内功,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是在人才济济的今天脱颖而出、立于不败的明智之举。

二、关于提高草业科学就业的设想

2010年左右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一方面大量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又为招不到员工而犯愁。甚至个别大学毕业生连最简单office都不怎么会,怎么快速适应企业工作?技工岗位大量空缺,让企业的生产步履维艰;学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训机构,必须尽快反思教学过程的不足。当前,多数学生并不凭借专业知识而就业,而是以专业性不强的综合能力完成工作,学非所用,这也对部分教师的专业教育自信心产生了打击。针对当前现状,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1.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能力。从当前国内高校教学过程分析,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主动性和强制性,如果你学这个专业,不管有无兴趣,笔试你必须过关。教材与生产环节相比,教材讲基础性的、讲成熟的理论,按成书周期大概落后于生产5年左右,考前一周复习足可应付过关,因此考试高分与能力提高是两回事,不学你拿不到学分,学了如无经验积累又有何用?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大学所学差距太大,学习兴趣不浓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在这种学习兴趣普遍不浓的情况下,四年大学应该学习什么?一是积极参加实践教学,熟悉牧草栽培、加工和营养成分评价过程,熟悉牧场规划和草坪建植方法,这些都是实用技术,不仅要加大学时,更要排除门户之见,聘请一些社会专业人员上讲台,增强信息互动;二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凝炼独特的思想和方法,培养文明习惯,提高探索型的学习能力,这些可以受益终生。

2.建立院校企业平台,促进学校就业能力建设。由于学校的努力,2010年底与用工单位签约的学生较多,有高尔夫公司、养殖企业、园林绿化公司、化肥和农药销售企业,能占到到本专业毕业生的20%左右,但是最终能坚持在公司呆下去的不到毕业生的5%,大部分不考研的学生经过权衡利弊,决定回家参加各类面向农村的就业考试。这种现象说明草地管理、牧草栽培专业的应用领域非常狭窄,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吸纳就业能力差,因此加大校企长期合作,有助于端正学生就业态度,推进可行的就业实习计划。一位在新疆泰昆集团参加了2个月实习的草业科学的学生,他的学习体会可以代表很多毕业生的心声。虽然车间工作又苦又累,他认为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和专业知识,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并将主要不足总结如下:①急功近利,心情浮躁;②社会经验不足,不能迅速适应社会;③专业实践知识缺乏;④意志不坚定。所以学校和教师要坚定树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重要导向”的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完善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实现社会角色的合理定位,从而为学生具备充分的“就业力”,选择理想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3]。

以素质教育的标准来评判教学过程,能看得见、能马上用得着的技能如英语、计算机及网络知识,这些学生比十年前的学生大有提高,他们有很好的基础,很强的上进心,如能给予热心的关怀,使之尽快地融入企业文化,他们会成长得更快。

3.提升草业科学社会影响,减少就业门槛。在青海湟源职业技术学院,其草业系毕业生可以参加两种职业认证,即牧草栽培工和草地培育工,这种明确的职业认证标准,有助于在社会上对号人座;相反,许多草业本科生会在人才市场上遭到诘问“草业科学是干什么的?”,由于学习内容主要涉及草原生产和草坪管理,在城市人才市场上很难找到对口工作。同时在全国各地的公务员考试中,包括法律基础、图形推理、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课程,均与草业专业知识相差十万八千里,更明显的是草业科学限制性较大,如《2010年甘肃省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简表(市州)》中,招收总人数1123人,其中畜牧专业需要人数仅2名,而草业科学的名额为0个,其他不限专业的如工商行政管理和税收征收及管理职位为252名。人们不禁发问,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是国家重点学科,为什么在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考试中被排除在外呢?对此怪现象,可能有两种解决途径,一是取消公务员报名时的专业限制,二是顺应国家草地建设的形势,提升草业科学为一级学科,扩大社会认知度。

参考文献:

[1]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2010,30(4),92-97.

[2]常万里.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55-56.

上一篇:对合作学习的感悟下一篇:身份代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