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

2022-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结合

摘要:在初中课堂的安排中,每一节课都被限定在短暂的四十五分钟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收获,如何在短暂的教学中让课堂达到更高的效率,是作为课堂推动者的教师必须考虑和规划的事情。高效的课堂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本领,增进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知识积累。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任务式教学;抓住重点;知识扩展

高效课堂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的课题之一,可以帮助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的、高效率的利用好课堂时间,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提升班级内更多学生的学科素养。高效课堂的建立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才能推进和完成的。本文将从高效课堂在初中历史学习的有效结合展开讨论,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任务式教学的融入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较为单一,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与任务分配也相对固定。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教学与学习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很容易进入烦躁和厌倦的情绪。而新课改之后的课程设计允许教师采用不同的手段以活跃课堂,尝试不同的方式以调动课堂。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之中融入任务式教学的学习方法,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教学时候,这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过程、世界各国对于世界大战的应对、各国态度的变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标志性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德国闪击波兰、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等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学习任务,引导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线进行梳理,并对各国态度转变以及采取措施的原因进行剖析和思考。任务式教学这种教学手段的采用使得学生的初中历史学习不再漫无目的,增强了其历史学习的目的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到课本内容的重点所在。

紧抓教学重点难点

历史科目因为自身的特性,而呈现出体系庞大、学习内容繁多的特点。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课外延伸与历史知识点讲解的界限与平衡,在保證学生基本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再进行适当的课外延展和思维发散。切忌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教师的教学要有重点和中心,学生学习的时候也要把握课程的主旨和大纲,分清学习内容的重点与非重点,主要关键与次要非关键。

例如,在进行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这一课教学的时候,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了苏联进入赫鲁晓夫统治时期之后社会主义道路改革的探索与失败,苏联在经济领域的尝试失败了之后转而进行政治领域的改革,放弃苏共的执政党地位转而实行多党制,直接导致了苏联政治体制的崩溃和苏联的解体。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上,两人的改革的侧重点、结果、影响和失败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独联体的成立和《阿拉木图宣言》的签订等等可以作为补充知识供学生了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就苏联国家的组成形式和苏联解体之后国家的组成形式和面临的危机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更彻底的去看待和分析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扩展课外趣味知识

历史课本是人类过去的故事的记载,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历史的学习特别具有趣味性,一旦学生培养起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对历史的长久、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保持高度的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课外知识的扩展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有效的方法,相较于规整严谨的正史,野史或者幕后历史故事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多角度的去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以这些历史事件为基础去预测未来世界局势的走向,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

例如,在进行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节课的讲解的时候,这节课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张骞出使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和中央与西域的关系是拥有很多研究成果的两个话题,由于本课的内容较少,涉及的知识点不多,因而教师在结束教学之后可以就这两个内容进行知识的扩充。例如汉朝时期西域古国历史遗迹的考察与探秘、丝绸之路可以追溯的历史、丝绸之路变化演进的过程、丝绸之路两端的国度“大秦”与“赛里斯”在通商中对于对方的美好遐想等等。这些课余知识与课外拓展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总而言之,想要建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教师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很多,既可以将任务式教学融入历史课堂以提升课堂效率,也可以紧抓历史教学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分清主次,因题施策,还可以利用扩展课外趣味历史知识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起用全面的视角看问题的意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常春.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6)

[2]彭永群.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文学教育(中),2013(03)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金石中学

作者:郑育倩

第2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现阶段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应该以学生为主,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水平,拥有较高的学科素养。为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坚持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其能够得到长远发展。在教育改革推动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使其能够深入分析数学内容,并全面掌握数学知识。本文从小学数学打造高效课堂应该坚持的原则入手,并提出了几点有效教学措施。

关键词:数学游戏;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从传统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学习水平也有待提升。为了满足学生的根本学习需求,教师要采取有效教学模式,为他们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以此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培养数学方面的各项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有一定提升,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打造高效课堂应该坚持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模式的运用,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并采取他们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自身学习上的优势。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教学应该坚持的原则,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所以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其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以自己的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打造的高效课堂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还要体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小学生还处于活动好动的年纪,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比较枯燥,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不乐于学习数学知识,参与的兴致也不高。而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仅深入理解了教学内容,还能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乐趣,并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有效教学模式的运用方法

(一)加强生活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学科知识,还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得心应手。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要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设置一些他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使其有亲切感和熟悉感,从而拥有了学习的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而且只有在不断提问中,学生才能懂得运用哪些知识点去解决哪类问题,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构建目的。

比如,在学习“简易方程”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应用题,如,某同学家每月用电量是75千瓦,交了电费x元,求每千瓦的电费是多少元?这类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在以后的学习和考试中也能灵活运用,学习水平也就得到了大大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实践类的任务,让学生去实际测量一些物品的长短,以此来锻炼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不仅提高了教学有效性,还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从而满足了他们的根本学习需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改变教学方式

小学教材中涵盖的知识都是一些基础性质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整体难度不大,但是也有一些个别知识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文字讲解,更不容易被理解,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高效课堂,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而且现阶段多媒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并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认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多媒体还具有很强的教学优势,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可以把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其观看和分析,同时还刺激了他们的视觉和听觉,有了丰富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学生不仅要全面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还要学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考验,而如果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话,就可以把各个物体的立体形式展示出来,为学生计算提供了方便,同时还使其有了良好的空间感,计算的结果更准确。此外,多媒体技术还能运在学生预习中,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多媒体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节省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效率也就得到了不断提升,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奠定了基础。

(三)通过合作教学,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强行灌输给学生知识,学生学习也比较被动,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通过积极地沟通和交流,为有效教学模式的运用创造条件。为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入手,以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交流的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各种问题。

比如,“复式统计表”中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要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知识,为了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为其布置相关的调查任务,如,班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或者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类别。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調查统计,加强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对复式统计表也有了一定认识。高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构建他们喜欢的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已经成为了教学的主体,这是打造高效教学课堂应该坚持的原则和基本前提。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也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通过高效教学课堂的打造,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其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从根本上满足现阶段教育理念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婧婧.教学有道——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20(5).

[2]白文利.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6):64-65+68.

[3]薛东.小学数学“四三三”导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刍议——以宁夏固原市实验小学高效课堂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67-68.

[4]曹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用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9):111.

作者:高国香

第3篇:“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是学生负担轻与重的关键,“当堂学、当堂会、保目标、减负担”应是教学的良性循环轨道。基于以上认识,我起草了“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这一想法得到局党委的高度重视,经过相关部门的多次研讨,下发了《关于津南区中小学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以此引领全区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研究与实践

1.确定研究的目标。

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构建“高效、优质、轻负”的课堂。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落实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实现教师—学生—资源三个要素和变量的高效组合,促进教与学效益全面提高。

2.明确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以有效教学为依托,并且通过有效教学加以体现。

高效课堂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活动与效率来检视。教师层面:单位时间内实施的教学活动在准确指向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内容、形式、密度”紧凑、合理、效率高;学生层面:单位时间内进行的学习活动在兴趣浓厚和课业负担较轻的前提下,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心理素质等内化、提升的幅度大、效率高。

3.建立完善的研究体系。

一是构建三级教研网络。发挥校本教研的主体作用、 镇域教研的桥梁作用和区级教研的枢纽作用。二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引领机制,对全区高效课堂操作进行全方位的技术规范和引领导航。

4. 架构课堂教学支点。

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一个意识”“把握六个比率”,以此来架构课堂支点,调控教学系统,提高教学效率。

“强化一个意识”,即以全面、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为最高准则,所有教学活动都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准确指向教学目标、保证完成教学(子项)目标,杜绝一切偏离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发生。

“把握六个比率”,即,时间比率:教学实施过程,预设或者应当占用的有效时间与实际投入时间的比率。流程比率:教学中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与实际实施的活动比率。提问比率:符合学生兴趣指向与思维曲线,真正有效、有价值的教学提问数量与实际提问数量的比率。练习比率:有利于学生形成能力迁移的有效练习时间与实际练习时间的比率。评价比率:真正有效、有价值的即时评价与实际评价数量的比率。吸收比率: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后,应当达到的吸收量(含知识获得、能力形成、情感提升等)与当堂验收实际达到的吸收量的比率。

5. 拓宽研究的渠道。

根据高效课堂研究的进展和形成情况,及时组织各层次的教学汇报活动,以及各级别的观摩课、汇报课、研究课等展示交流活动。定期组织以体现高效课堂理念为主旨的教学设计、说课、说教材等评比活动,以此诠释高效课堂的实践要义和操作规范,引领教学实践。

二、主要成绩

1.新的教学观和质量观逐步形成。

基层学校领导、教师对高效课堂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逐步转变了过去单凭经验教学、片面强调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负担是否过重、精力物力投入是否合理等传统观念,从而树立了将每个环节活动设计更加合理、更加省时高效、注重减少学生课业负担、使三维目标高效达成的高效课堂教学观和质量观。

2.学校的研究活力被激活。

“减负要从高效课堂做起,提高质量就要研究有效教学”已在全区上下形成广泛共识。高效课堂研究不仅为先进校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引擎,而且为边远薄弱校的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3.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内容处理上有广度和深度,实施安排上注意密度和适度,组织落实上体现力度和效度”的课堂在一批骨干教师中彰显。他们在市级以上的各类教学评比中成绩斐然,特别是参加市“双优课”评比,一、二等奖获奖率连续创我区历史最好纪录。

4.优质轻负的目标逐步实现。

实施高效课堂研究以来,全区上下关注课堂,决胜课堂,以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过程、理想的教学效果,逐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益,切实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三、研究与实践的反思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是一个因果互变的统一系统,只有把各个子系统,即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活动都做实、做细,实现效率最大化,把推进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资源)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化,才能实现过程高效与结果高效的辩证统一。

高效课堂作为教学成功的理想状态和最佳境界,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系统性很强的复杂工程,探索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作者:李存霞

第4篇: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

通过对实践中的课堂观察,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的教学。如果教的行为引发了预期的学的行为,我们可以说教的行为有效果,有效果的教以学生信任教师的教导,并愿意跟随教师的指引为条件。效果未必带来效益,卢梭曾经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有效益的教学是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帮助的,并符合教育理想和追求的教学。有了效果和效益的基础,我们才有可能讨论教学效率。对于教学效率,我们建构了这样一个公式:教学效率=同学们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教学花费的时间。这个公式并不适合所有课程,比如它不适合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体育课程。就适用这个公式的课程而言,我们有这样的假设:教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学生的学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性质(是否是智力活动)和学习水平(智力活动是否有适度紧张性)影响教学效率。

杜威把教育看成经验的改造。作为有目的、有意识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经验改造本身意味经验的优化,也就是要使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得到合理的改造和提升。优化的终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学“生”——学习生存的本领,感悟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优化体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有效教学的具体体现和实现。

促进优化意味着要发挥好教师作为“相对先知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经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入和精致,并具有面向未来和生活的拓展空间,发挥经验对未来生活的指导和影响作用,杜威说:“课堂教学可以分成三种: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

1 堂课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这种课堂教学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和同一科目的别的课或和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这是经验内容的优化。另外是促进新经验与原有经验建立联系,使之具有结构和体系的特征,这是经验结构的优化。经验的获得和改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失败和错误,也难免弯路和曲折,方法的优化就是对获得和改造经验的过程(包括思路、路径、策略和方法)进行审视、反思和优化。

在我们心中,有效教学是理想课堂其中的一个目标,在理想课堂的架构中,其中还有一个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和享受美好的课堂生活。学生美好的课堂生活和有效教学具有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关系,两者的共同基础是参与者在最近发展区内的紧张的智力活动。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促进有效教学,学生能够胜任且具有挑战性的智力活动本身具有乐趣。对此,英国文学家托马斯·莫尔认为,精神方面的快乐包括有智力以及静观真理时所获得的喜悦。“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能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苏霍姆林斯基)孔子也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法。“说”在何处呢?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说,学习就一定会“说”,不然就难以理解教室里有那么多的学生如坐针毡。我们理解,“说”在“习有所得”。即在复习和练

2 习中有所收获、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并且在收获、体验、感悟中意识到了自身的成长和变化。从这种意义上,注重优化是为了“习有所得”。进一步,要“说”,就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自己的“习有所得”。当然,这里的“所得”不能陷入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狭隘的功利主义陷阱,愉快的时光、同伴的友谊、视野的敞亮和开阔、内心的丰富和充实、自我的认同和实现,等等等等,都是重要的“所得”。

我们也可以给出这一要点的实践操作的三个主题词:交流、优化、快乐。交流是组织分享和展示,它是自身认识力量的一种外化的表达和实现,是一种自身的参与和认同。优化是组织概括和小结,它是在和同伴、和师长对话中内化的的经验完善和改造,是一种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快乐是在对上述两种活动审视时,去发现和获得内在的愉悦和外在的欣喜。

在课堂教学因为表面化、形式化以致效率低下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的研究应运而生,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的研究生发了高效课堂的概念和实践。我以为,有效教学研究大势所趋,过犹不及,高效课堂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曾经和一位朋友交流,问为什么把有效课堂改成高效课堂研究。这位朋友说:“有效教学研究是一个伪命题,教学总是有一定效果的,也就是总是有效的,现在我们的研究是让效率变高。”我并不赞成这样的说法,因为并非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效的。有效之“效”有效果、效益、效率等含义。效果是行为产生了预期的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结果的行为属于无效果的行为。一个简单的例子,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说“请大家看黑板”,有多少同学有跟随的行为,如果没有学生看黑板,教学就是没有效果的。到课

3 堂上看一看,老师讲话没人听说多么普遍的现象,所以,“教学总是有一定效果的”的假设未必合理,让学生愿意跟随教师是有效教学最基础的一个研究。其次,有效果未必有效益,南辕北辙的教学行为比比皆是,比如我们让学生练习,本意是巩固和迁移知识,但过多的联系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这就是有效果可能无效益的教学行为。对此,我自己的一个体会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追求优先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要合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性又不能以鼠目寸光的标准衡定,这也是有效教学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了效果和效益的前提,研究有效率的教学才有可靠的基础和方向;也就是在满足前两者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率如何更合理、如何实现更合理的课堂教学效率本身就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所以,仅从效率本身研究是对有效教学的片面化,狭窄化,有效教学的研究并不过时。

从效率本身的角度,我是主张“合适效率”而不主张“高效”的。我们都应该承认,教学效率是由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大多数学科而言,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是有学生比较紧张的智力活动带来的)带来的,“合适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度和密度是合适的。真理向前迈进一步也就成了谬误,合适时我们追求的,但不要过度追求“高效”。因为“高效”需要高强度和高密度的学习活动支撑,而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活动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古人就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人总不是机器,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机器,课堂上总要需要放松,需要身心从紧张到闲适的转换,需要从紧张到紧张的过度。在追求教学效率的时候,我们需要聆

4 听另外一个声音“教育是慢的艺术”。

总结起来,站在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不是执教者追求效率)角度,站在学生年段层次、个性特征有差异的角度,不仅从学生的学知识应对未来选拔和挑战,而且从学生要享受现实的愉悦的课堂生活的角度,我以为还是效率以合适为好,而不是越高效越好。

第5篇: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摘要】在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大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理应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本人就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谈点个人看法,以便相互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有效的预设 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实施,尽管对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耗时低效的现象。 在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大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理应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有效的组织教学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了我对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的理解:

(一)课前准备充分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认为课前准备分为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 “预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奏”,是教师了解学情,把握课堂教学训练的重难点。指导学生预习,预设课堂生成的铺垫,更是进行深层次思维和训练的“保证”。平时我总是挑选出学生能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或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也能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师课前准备的就更多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前教师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教师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课前准备时还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二)学法指导到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终身受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

1、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2、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三)师生关系和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表达,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营造和谐课堂:

1.把鼓励带进课堂。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热切的鼓励。因此,对于学生的任何回答,我都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我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直至得出正确结论,即使一时答不出来,也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时间久了,学生就有信心上好语文课,爱上语文课,想上语文课。

2.把兴趣带进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教材中一些文本的单

一、抽象性,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学生带来自己最欣赏的文章,最感兴趣的故事和大家共享。并经常这样提问:“你对哪一段更感兴趣?”,“你最喜欢哪一句?”随着回答的深入,文章的内涵,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明朗清晰,而学生们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章更是在赏读中得到了更好的诠释。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到了被尊重,被赏识,和谐课堂的构建就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营造出来。

(四)课后练习科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是编者遵循新修订大纲的精神,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统筹安排、精心设计的,教师必须认真钻研“课后练习”题,了解编者意图,紧密结合“课后练习”的题备课,充分发挥“课后练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他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课文。

2、科学利用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何设计一节课学习效果的检测题目,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后探究练习题,它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有阅读、仿写、摘抄、背诵等,既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又与教学方法暗合,可以说课后探究练习题是一节课的主线,理所当然该在收课时好好检测。如《七律?长征》第一题:“这首诗展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一幅幅威武雄壮的画图。请你各用一句话把每幅图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并选择最喜欢的一副说说感受”。可以采用练习法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从学生的解答中了解诗意是否理解,从说感受中知晓学生对每幅画面的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第四题:“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和写法”。有背诵检测,有书写练习,有字音字形的强调,一举多得。

(五)优化课堂常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优化课堂常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习惯就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精神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应包括:探索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作业书写习惯、写作习惯、合作学习习惯、归纳小结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循循善诱,必将水到渠成。

总之,要提高教学课堂效率,要培养高素质的小学生,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教师有效引领,学生有效学习,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钟启泉等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包南麟等主编《小学青年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4]李炳亭编著《杜郎口“旋风”》,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6。

第6篇:高效课堂构建与有效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构建与有效教学策略高级研修报告

我特别荣幸能参加“磴口县中小学教师高效课堂构建与有效教学策略高级研修班”。在本次研修中,刘永胜、程红兵、刘京海、关景双、钱守望等几位声势显赫的教育专家和各位参班教师分享了教育专家们经过多次求证且获得成功、能够引领当下教育的宝贵经验。田局长也就“磴口教育发展的思考”透彻分析了磴口教育的现状以及今后磴口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工作措施。研修班结束了,各位老师的教学研修却真正的开始了。摒弃以往专家云亦云的死板学习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我们都深深的懂得,理论和实践就是老鹰和小鸡的关系。一旦掌握了理论,你就会势如破竹,不可抵挡。有了”高效课堂构建与有效教学策略”这样的理论引导,才能有效地指导我的工作实践。对于我个人来说,虽然执教已有九年,成为了一名青年妇女,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是我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上有老,下有小,工作还想提升,孩子需要辅导。每天,朝与曙露同起,暮与星月为伴。这是我们所有小学教师的真实写照。虽然我们忙的像陀螺一样,但是我们激情依旧在,我们也想如同陀螺一样旋转出亮丽、优美的弧线。如果我能够让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心灵都觉得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光可以留下一点点的痕迹,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我要用我的激情点燃学生的理想,指引他们选择好自己的人生征途。

因此,我们今天的课该怎么上,我们今天的课堂该如何去进行?由此,大家在反思教育体系,包括我们的社会环境。我们心灵语言和灵魂的委缩,都表现在以下几点:我们国家使用统一的教材,虽然现在是一纲多本,但大多数教材还是统一的,几亿的孩子学的大体一样的文章。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但选来选去总停留在那有数的几篇上。我们的眼光完全一致,冥冥之中,有一种东西,框住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视野扯住了我们本来应该放眼世界,纵横古今的目光。全国认同一种精神言语方式,用这统一的语言方式去统一我们不同的大脑。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专家制订了那么多好的理念,但是我们生活中的教育根本没降下来,我自依旧,我们仍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老师,他们的引导与教诲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教学方式。因为我们的脑子像酸菜缸都锈上了,怎么洗也洗不净。我们还是要求学生在各方面都能获得发展,还想着我的学生怎么就和别人的学生差了那么远。我们的专家光在理论的天空打雷,不在实践的土壤上下雨,因为高考的指挥棒没变。我理解老师们都很难,但是,我们得改,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教学方式,用白岩松的一句话就是:痛并快乐着。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轻轻松松的学习,快快乐乐的学习。 我们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走进生活、体味生活,也应该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知识、捕捉文学、捕捉生活的心灵,去感受生活。我们的孩子们应该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高于生活的眼睛。教育之所以失真关键在于他们的心灵没有说话,思想没有说话。当他们想说时,真实的思想与心灵的感觉往往被公众的言辞所淹没。

因此,我想对各位老师说,只要我们活着,只要我们站着,我们就要活得最美丽。只要我们是老师,我们就应该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我们就是要无技巧地教给孩子生活。我们回首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我们有那么多的大师横空出世,他们的功底从哪里来?当然,书是他们的生活,那是间接的。读书也是学习的一个法宝,但是,生活更是学习的法宝。区别在于一个是直接的,一个是间接的而已。说一千、道一万,我们今天突然明白,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今天谈创新、谈高效课堂、谈有效教学,其实没有新,只是让我们返朴归真。我们的创新不是游戏,创新正本清源,回归本质的话还是生活,还是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在我们今天还不知道创新教育该怎么办的情况下,深一脚、浅一脚,想尽办法勇敢的走下去,使教育留给学生快乐幸福的体验。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个水。面对同学们渴望求知的眼神,面对家长那欣赏而理解的表情,面对同事们用发展的眼光看今天的教育,我还是觉得很惭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关于“高效课堂构建与有效教学策略”,我只是刚刚开始,我自己也没谱。专家的水平,专家的认知,专家的高超,我觉得我只能仰视才能看专家,所以我很惭愧。怎么才能对得起今天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和我相处的这段生命历程里,生命有所增值。回过头来一点感觉没有,最后还觉得没意义。如果我能够让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心灵都觉得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光可以留下一点点的痕迹,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所以,惭愧之余,我就得努力。我记得听任何人讲话,一般情况下你不一定都记得,但你会记得他的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观点。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怎么降下来,我们的教学怎么样让孩子知道,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就是我怎么想就怎么写,我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我们怎么能让孩子拿起笔来,在老师适当的点拨、指导技巧的前提下,让孩子总是感到不是多情总被无情恼,而是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从实践中来,我是一线的老师,我一直处于迷茫状态,但是,我还依然给孩子们上课,研究教学。

我们真的不容易,现在啊,我们上级教育部门给我们压力,校长给你压力,主任给你压力,就是不给你魅力,所以你也很痛苦。工资不高的前提下,丈夫还要爱,孩子还要爱,今天校长瞪了你一眼,你一惊,怎么着?我们还得同新课程一同成长,不成长也得成长,要让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说我们很难。今天的新课标就是让我们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以天使的身份走进孩子。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几天来边听边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自己以往的空洞说教,贫乏的激励语言,此刻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名师富于激励性的语言,不仅是有声语言,加之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喝着传神的目光,把课堂引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孩子们从老师自然流露出来的赞赏的语言和欣赏的目光中,建立起自信,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乐于思考,乐于展示。名师以读为主,以读带思的教学理念,深深地刻在脑海里。读出语言诗的味道,同时我也惊叹于名师备课的深入,内容旁征博引,引领学生走进书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到的语言的味道就是人生的味道,或诗意,或幽默,或丰富,或含蓄。而且这些味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信学生一定受益匪浅。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教育心理学要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在这节课里,我也留下了许多空白和遗憾,尤其是在亲情的感悟上,亲情也需要用相互宽容去呵护,有些感悟更是需要时间才能穿透,所以我们不能硬把他们塞给学生。感情也不是化学品,不需要教师用文字去提纯。用自己的真正感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教会他们读书及生活的方法,并教会他们“站着”读书,做一个始终站立着生活的大写的人,这也许就是语文课中的人文精神吧。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会有风风和雨雨——甚至有可能是暴风暴雨,要禁受得起时间和风雨的考验。当然,无论怎样,要坚信,最后总会回到雨过天晴的时候。毕竟人无完人。

对于本次学习,我有以下感悟: 1.学生立场与有效教学

有效的课堂不能单靠教师来建构,这里有一个立场问题。教师如果仅仅站在自身立场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不会发生的。教师还要时时把握住学生的立场,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照自身的教学,课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对“学生立场”的理性确认,面对真实的学生,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了解与关注学生的学习这个问题做真切而细致的探讨。根据内容的体式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确定“感情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师生互动,不断辨别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内容和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内容。教师的“学生立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发现在课堂上教师们满足的是如何完成教材的内容(或是单篇课文的教学或是写作训练),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基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美其名曰“以学生为主体”,其实只是一种“虚假的美丽”,教师不知道教学起点在哪里,教学终点在何处,教学目标有没有实现;相当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对老师的问题或随意说两句,或根据常识泛泛而谈,下课之后则云里雾里,毫无所获。当然,造成这种现象不能完全责怪教师,绝大多数教师是无辜的,因为他们的具体教学活动是初出师范校门时跟老教师或各级各类名教师学的,而老教师或各级各类名教师又是在各级各类“公开课”的熏陶下成长的。 2.即使讲不好课也要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shi 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正因为如此,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以下五种精神:(1)要有服务精神。(2)要有奉献精神。(3)要有敬业精神。 (4)要有协作精神。 (5)要有以身作则精神。

做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自己: (1)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2)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3)规范自我的文明素养。 (4)关爱每位学生。

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还要努力做到“三心”。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三心”——爱心、耐心、细心。爱心是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点燃孩子心底真情的火炬。爱心的付出是前提,关键是在工作中要有耐心,耐心是让每一缕友爱的芳香在孩子心中传递的桥梁,有了耐心,我们才会更加热爱我们的事业,才会更好的付出全部爱心。细心是灌溉孩子干涸心灵的细雨,是教师爱心的表现形式。让我们老师用爱去宽容他们, 给他们自我改正的机会,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战胜自我。 3.不断学习和自我发展

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时代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发展。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自古以来,这就是我们教师的形象。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完善。只有品质优秀的教师才能有人格魅力,也才能有感染学生的人格魅力,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 迈着时代的步伐,我们犹豫不得。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教育。

2014/7/11

第7篇:教学论文集 谈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

谈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

教学必须有效,教师应该坚决不实施负效教学,努力避免无效教学,革除低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教学最基本的效率诉求是:教学必须有效。否则就是误人子弟,拿孩子的明天开玩笑。

第一:教师的工作态度是有效教学的动力。

教师的工作态度应该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对业务精益求精,把学生的精神愉悦当成自己的追求,把学生的成长未来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只有这样,你才会爱教育、爱学生、爱教学。才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与教研上来。我们的教学才会有效。

第二:把握好课堂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复杂的内容教的通俗化,对此我深表赞同,其实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教学生活化的要求。要把握好课堂教学除了要做到把知识生活化;讲课要精要、精当、精彩、贴近学生实际;科学借助现代媒体外,我觉得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实际结合教学要求来设计情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感悟,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探究,教师做好引导 ,适时点拨,这才是最有效的。正如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第三:学生会学习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激发学生思考成为习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会学习,教学生养成好的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乐趣,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地学习肯定是有效的学习。当然,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已的,不能笼统的将什么、什么方法,关键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去分析、去感悟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可以再宏观上指导,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要注意技巧,让学生从提问开始,会问问题的学生必定是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是学生必然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所做的就是把她或他的这种不自觉的思考学习方法变成一种习惯。这才是确保有效学习的长效机制。

当前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学生今天的成长和明天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理性地分析课堂教学的新学化、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追求、构建真实的课堂教学,不歪曲新课改理念,彻底地让课堂教学成为鲜活的、发展的、动态的、师生共生共荣的载体,成为师生生命价值、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生态乐园!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在纠错、自查、整改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时刻提醒自己在每节课后自己主动反思:课上哪一个环节启发了学生?哪一部分是教学中的亮点?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喜欢回答?哪一部分教学效率高?下节课如何改进„„ 主动把学习的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8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向阳镇明德小学

王晓宁

一、课题名称: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树立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研究和解决课题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设计都要围绕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这一主题而展开。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现状分析向阳明德小学位于柳河县西部,比较偏僻。现有12个教学班,我担任四五六年级的音乐课。工作以来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认真上每一堂课。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多年骨干教师的我,注重课堂的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但留守儿童的增多是学习成绩差距很大;显然,学生的基础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发现问题—研讨互助—共同解决”的方式相互促进。教研停留在一般水平。 2014年我校申请的赏识教育探究已完满结题。2015年申报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也已结题。学校人人参与研究,各课题组开展有针对性的研修活动,把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自发研究的小课题,从小问题的研究中理解课程改革,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校对课堂教学具体步骤、时间划分等方面缺少具体规定,致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随意性太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 在各科教学中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究的现象。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中,也出现了新的倾向。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区质量调研中,我校的成绩与其他学校相比较落后。 在问题面前,我们意识到,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迅猛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处在教育改革风浪口中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效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基于以上缘由,我们申报此课题,是为了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高效教学观,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与课题一起成长。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范围课题涉及的对象:四年级学生。 课题涉及的范围:音乐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研究目标(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策略。(1)教学准备的高效性。(2)课堂教学的高效性。(3)训练检测的高效性。(4)课后辅导的高效性。(5)教学评价的高效性。3.研究假设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2)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

(3)通过“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常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4)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5)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6)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

(7)实行“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练”。 4.创新之处:全员参与,师生互动。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1.研究思路

以课题组为单位,由各负责人具体实施,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当前教改的前沿理论,在平时教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举行研讨课,发现问题,完善操作思路,进一步补充、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使之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实效性。开展课题组内研究,组织听课小组听课、评课;围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讨会;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理论知识,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形成课堂教学模式案例。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2)案例研究法(3)叙事研究法(4)经验总结法

3、技术路线(1)课堂结构体现高效率、高效果。(2)学生要肯学、想学、会学,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3)教师掌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履行“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只有极个别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的知识不讲;只有极个别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能讲清楚的知识,老师不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真正体现课堂的“平等、尊重”。

六、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组负责人:郭永课题组成员:张树森

徐芳

徐冬艳

盖春梅

蔡荣

王晓宁

王德艳

王云霞

陈秀杰

高新春

杨晓梅

七、课题进度。本课题研究期限从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约两年时间。研究进度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3到2017.5)申报课题,组织学习阶段。召开课题研究讨论会,通过调查、分析各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确定研究的范围。申报课题,等待批准。第二阶段:(2017.6到2017.8) 前期准备,调查学习阶段。1.学校成立《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并召开开题会,制定课题实施方案。2.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3.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第三阶段:(2017.9到2017.12) 深入实践阶段。

围绕课题继续进行理论学习。充分研读课标, 深入分析教材,摸清各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教学计划,精心备课 、上课。 第四阶段:(2018.1到2018.12) 全面实施阶段开展研究观摩活动。从对教学的有效性角度说课、上课、听课、评课。课题组教师以教学日记、随笔、案例、反思等形式进行评课、议课、诊课的经验总结,并明确提出调整意见。第五阶段:(2019.1到2019.3) 总结深化阶段。收集、整理实验报告,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组结题大会,成果出版与展示。 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及时表彰先进。全面收集、整理各种研究资料,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为结题作好准备。

八、完成课题条件及措1.课题组成员热情高,研究的意识强,有经验、有能力、有干劲,这些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保证。2.物质保障 设置专项研究经费,及时配备课题研究中所需的各种教学辅助工具。

九、预期成果。

1.全校教师撰写实验心得,教学反思,课堂录像在校内交流。2.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优秀教学案例、课件。3.教师撰写各种教学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4.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归纳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实况录象资料、专题学习资料、研讨会资料。5.撰写经验交流材料,展示教师获奖成果。6.各种类型的示范课和课堂教学实录7.结合具体实施工作,总结相应的规律,升华成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书面材料。

十、预计完成时间为:2019年3月

第9篇:参加“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策略论坛”学习心得

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

大学毕业后,我就很少有机会参加专业而系统的讲座活动,这次随工作室去广东深圳参加“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策略论坛”,是一次非常难得而可贵的机会。在三天的学习时间里,非常紧凑的安排了六位专家的讲座,每一场听完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在茶余饭后的短暂休息时间里,我们都会互相交流着彼此的收获和感受。短暂的学习虽然结束了,可学习后所产生的教学思考却是永远也不会停止的!

几位专家把自己多年甚至毕生的教学研究所得和教学思想精华,都在自己的讲座中展示着、渗透着,并折射出无穷的思考。每当一场讲座结束时,我都会去思考,思考他们所带给我的启发,思考我的教学,思考我自己!在写这个学习心得时,我感觉想写的东西很多,当把所有的关键词写下来并归类后,我看到了三天里我思想收获的主线,那就是: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关注课堂!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思考。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谢利民,在讲座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由“关注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转向“关注学习知识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研究就应该放在教学之首,我们在备课环节中,备学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喜欢看电影,喜欢听音乐,喜欢运动,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活动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你是绝对不会去做,或者很无耐毫无收获的去应付。我们的教学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课堂教学,甚至抵触,理由只有一个他们不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感兴趣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要从头做起并持之以恒,而不是想起了做一做。很多老师都会在初一或高一,本门学科开始时给学生一些兴趣点。比如:生物老师展示一下生物的DNA模型、上几届学生制作的细胞立体模型、或放一段生物科教片等,在开课前吊足学生的胃口。可是在进行常规的教学后。学生的兴趣慢慢的丧失了,进入了为学习而学习的状态。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某件事物由衷的喜欢和向往,并为之坚持而付出。人为的培养兴趣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去关注学生对本学科涉及到的什么方面感兴趣,然后逐步引导,放大到本学科的学习。我举个例子,在高一上生物课之前,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参观动物博物馆。回来后让学生谈谈对什么最感兴趣,并展示我们三年要学习的教材的目录,让学生知道我对什么感兴趣,我想学什么。从而建立好学生与课堂的兴趣对接点,然后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除了教学重难点的达成外,要在课堂中穿插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保持课堂有1至2个兴奋点。千万不要让学生为学而学。

2、需要是学习的动力。在我们每次的备课中,我们一定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你的设计学生喜欢吗?像这样要求合适吗?他们需要吗?他们想听你讲还是他们想展示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希望得到师长的称赞,同伴的认同。所以把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在你的教学设计下去充分展示自我,去展示、去点评、去完善。做一个像毛泽东一样的课堂指挥者,让学生去“真枪实战”。做一个像张艺谋一样的电影导演,让学生去“演绎精彩”。这样的课堂才是他们需要的。学生想去展示他们的才华,讲台和课堂成为了他们所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是他们智慧炫耀的舞台!

3、潜能是教学的源泉。教育是一个让个体不断完善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发掘潜能的过程。潜能的激发又在推动着我们的教育,这样才产生了无数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潜能的激发,对于个体能力的延伸是无止境的。它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谢利民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学生觉得不难,那难也不难;当学生觉得难,那不难也难。”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给学生设定一个个够一够就能够到的高度,那么当我们回头看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潜能是你无法估量的。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他会表演得很精彩,也会发掘到自己身上更多的潜能。多让学生说,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很能说很会说。多让学生表现,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越来越想展示自己!

4、情感是教学的质量。古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否对所学的感兴趣,很多时候都取决于他是否喜欢这个老师,信服这个老师。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推动教学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教学质量也就不言而喻了,所谓水到渠成也就是这个道理了。学生对老师的喜欢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喜欢哪怕在他毕业多年后仍然是不会变得。当学生觉得不认真做作业会对不起这个老师,他还会不去做好吗?当学生觉得考不好会没脸见你时,他还会不去加油考好吗?师生的情感是超越教育之上的精华。五年、十年后,还会有学生记起你看望你时,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值得自豪的,也是最大满足感的慰藉。五年、十年后,还会有这样一位良师永远也不会忘记时,这也是一个学生最值得庆幸的,也是成长路上温暖的港湾!

二、关注教师的自身发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更是教学的指挥者、设计者。如何授的精、活、实;学的乐、快、好,离不开教师精心的设计。如何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更离不开教师用心的思考。设计与思考的呈现,更多的体现出了一位教师的功底与潜能。

、教师的艺术

教学有法,可教无定法。在同课异构中,我们可以很多种教学模式,并从中学习到很多的教学艺术。这些艺术的背后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艺术魅力。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师教学的调控艺术;教师教学的启发艺术;教师教学的评价艺术。这些教学艺术都是做为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提升自己的必修课。

2、教师的转型

刚工作时,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模仿性教学:执行教材,教师教学生涯的起始。经过5年左右的教学后,我们进入到了合格教师的独立性教学阶段:教师职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到了这个阶段后,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将会出现一个“高原期现象”,此时也是一个教师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时刻。如果你固守现状,不愿多思考,不愿一次次挑战自己,设计出更好更精的教学,并记录下改革的点滴。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型为研究型与学者型教师。如果转型成功,那就进入到了创造性教学阶段,并逐渐形成独有的教学艺术风格。

3、教师的终身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做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新鲜且流动的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要能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教师的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秉着终身学习的理念,才不会让自己落伍,也才能成为学生信服的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上一篇:高速公路建设技术管理下一篇:酒店托管经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