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精选11篇)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篇1

关于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文/王素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对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思想理念、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上,要求不断的创新与改进。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阿赫实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一下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虽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理念、模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创新,但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予以应对。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

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内高中学校的很多化学教师在代课时,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近乎死板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老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早已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给他们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则不仅会在思想观念上难以接受,而且可能会因对新的教学模式不熟悉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重新研究教材、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等。实践中可以看到,这对很多教师而言,根本不现实。然而,迫于形势的压力,不得不应付了事。此外,很多普通高中学校,特别是一些较为偏远地区的学校,条件非常差,以至于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先进教学方式难以落实到位。

此外,国内普通高中学校的化学课程教学,严重脱离了我们的生活,使化学成为高高在上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对其可谓望尘莫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当前国内普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只是将一些枯燥、乏味的化学方程式,抽象的化学反应讲给学生,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化相差甚远,甚至没有任何一点联系,以至于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分析,我认为要想实现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以新理念为指导。在当前的形势下,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即老师的教学活动均应当严格遵循益于引导学生知识、技能的积累以及主动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教会学生获得、加工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尤其要求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基于此,教师应当跳出知识传递者的定位,师生之间的关系应当发生转变,应当以平等、合作和互助为标准。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有学习积极性,才不会感到有压力。

2.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实践中可以看到,只有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比如,在学习“氯气化学特点”时,可先讲一个故事作为课前导入。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和英法联军交战时使用了化学武器,拆弹后冒出很多的黄绿色气体,战壕中的联军士兵吸入体内后相继阵亡。此时,指挥官马上命令士兵转移到高处位置,这样才保住了战壕中部分士兵的性命。一个学过化学的指挥官还下令让士兵脱下自身的衣服,沾上水、尿液,然后捂在鼻子上,挽救了很多士兵的生命。那么该种黄绿色气体是什么呢?有学生猜对了,就是有毒氯气。()接着即可引导学生开始关于氯气的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听得全神贯注,由此可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已经实现。

3.将化学课堂教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原本比较抽象的化学反应变得生动、亲切,将理论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必要的。实践表明,学生因对化学感到熟悉而觉得学习根本没有压力,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比如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交流,提供控制和平台。通过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引导他们进行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同时这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良好途径。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并不唯一,只有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增潭。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J]。学园:教育科研,(24)。

[2]白艳萍。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一代:下半月,2012(10)。

[3]程鹏祥。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探索[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2)。

[4]赵福忠。浅谈打造高中化学的有效课堂教学[J]。中国科技博览,(08)。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蒙古族中学)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篇2

一、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有效教学包含三重意蕴: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中外专家对有效教学都有一定的研究:例如,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加里鲍里奇等教授认为:有效教学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明确的任务导向、学生要投入、成功率要高。我国重庆师大黄翔等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应当是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 是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是富有个性化的、多种学习需求的过程。

二、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1.有效“互动”

“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多元的, 是多情况、多内容、多难度、多形成的互动体。在情境上既有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 还有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 发人深省的问题背景;内容上不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 还有生活经验的积淀, 生命意义的领悟;师生关系上, 既有师与生, 还有学生与学生, 小组与小组, 个体与群体, 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 以此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让学生去猜想, 相互充分地交流。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进行了角色转型, 由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与学生一道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引导者。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方法。而创设情境的途径很多, 有耐人思考、激发人兴趣的导语, 生动活泼的实物展示, 趣味盎然的化学实验等。需要注意的是, 好的教学情境应该让学生积极产生问题, 发散他们的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中要达到“师生互动”, 就要勇于将验证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 变教师展示为学生随堂实验, 通过让学生动脑、动手, 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 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 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化学教师做好“师生互动”, 让师生成为“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既能增强师生的交流, 推进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又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 为教育的成功创造条件。

2.有效“实验”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手段之一,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应原理, 透过现象看清反应的本质, 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实验,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引导学生假设, 引导学生正确操作,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获取知识与技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选择仪器。如制氧气的装置:固体加热制气体所需的仪器。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教师尊重学生不同感受, 引导学生主动地有个性的实验, 尊重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的独特体验, 引导学生反思, 评价实验。如钠与水反应, 有的观察到溶液立刻变红色, 有的观察到熔化, 有的看到小球四处游动, 有的听到有嘶嘶的声响等, 应引导学生全面观察, 反思自己不足。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验中的困难。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获得成功, 所有实验现象都会明显。因而引导学生反思实验, 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 比实验本身更重要。这样会使实验教学效果最大化。

只有让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实验, 从实验中获得发展, 真正动手操作, 动眼观察, 动脑思考, 才能使实验探究发挥传授知识与技能, 培养科学素养的固有功能。

3.有效“预设”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是复杂多变、动态生成的。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 更需要我们对各种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与布置, 做到胸有成竹。因此, 一定的课前预设是必不可少的。高质量的课堂生成源自于高质量的课前预设。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 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 成功的教案预设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提高教学效益。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 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情感波澜, 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 让预设转化为生成, 使课堂教学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根据新课程的的基本理念和课程事实的实施要求, 预设不再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一对一的设计, 而是变固定式教案为多假设式方案。这种预设应该是弹性的, 留有一定的空间, 使教师能在实施中调控整个教学现场, 能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应付自如, 能在发现学生感兴趣且有价值的东西时因势利导, 使课堂充满生气。在备课时, 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探究会有哪些答案, 实验可能会出现哪些异常情况, 题目有几种解法等。在一些情况下, 教师要有意设置“陷阱”, 让学生形成思维的障碍, 使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探究发现、交流撞击, 然后在课堂上自然形成一些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宝贵资源加以利用。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同构共建, 教师只要课前精心预设, 就能将课堂教学演绎为精彩的动态生成。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效果效率 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60-01

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课的开始便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就谈不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情景之中,掀起迅速积极情感的浪潮。

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酯》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冬去春来,桃红柳绿,花香遍野;夏去秋来,桃李满枝,果香满园。大自然慷慨地四季飘香,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香味从何而来?通过创设精彩的课堂引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信息。因此,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窗口,生动形象、奇幻变化的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不但要做好演示实验,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

3. 我们生活中的物质环境无不都是化学元素组成,身边发生的许多现象也都是化学反应的结果,学生从出生起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经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适当增加现实生活中化学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巧设悬念、分组竞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并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一旦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新课程积极倡导有生命力的有效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心是学生,特点是以学定教、以学促教,提高三维目标的达成度,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思维始于问题。构建有效课堂,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非常重要。“是不是”“会不会”等表层问题是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中的疑惑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探究,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对过去过多运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更能体现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希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发展,增强积极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并完善其人格和人生观。

跟氯气及氯水有关的内容,在传统的化学教材中是以“纯粹化学”方式出现的。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而且对知识的理解只能是一知半解,对知识的掌握只能是死记硬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设计从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来引入,使课堂处于一种较为轻松但又能引入思考的气氛中,在整个设计中体现“探求未知”的想法 。例如:在在探讨次氯酸的漂白性时,先由学生讨论,提出假设,然后自己做对照实验:把水、盐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颜色不褪去,从而顺理成章地推出起漂白作用的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

四、设计变式习题,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如何使课堂有效甚至高效备受关注。习题的变式教学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形式,它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和评价作用。越来越多的化学教师正尝试着利用变式这一“法宝”进行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化学课堂变得丰富精彩,和谐高效。习题的变式教学设计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很有效,尤其是对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个理想、有效的变式问题是离不开形式民主参与的,同时它也课堂教学中各层次学生的现实需求,因此变式要贴近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取向,这是教科书无法达到的。按这样的要求设计变式,有利于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引导学生反思,发挥练习对学习策略的矫正作用

波斯纳于1989年提出了个体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者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将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效率。学生所做的练习既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反映,又是其学习品质的体现。发挥练习对学习策略的矫正功能要从优化练习批阅的方式和强化练习过程的反思入手。

当然,高中化学中引导学生反思的形式多种多样,反思内容丰富多彩,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反思,可以使学生对一个问题能从多方面考虑、进行广泛深入地思考和选择,通过反思,能使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原有认识的错误和不足,善于从旧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迅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反思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认识,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方法及获得结论。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篇4

扶风县法门高中樊纪云2011-6-30

2011年高考成绩已经揭晓,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度很高。但从高考英语成绩来看,我们也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有很多英语教师尽管平时教学很辛苦,工作也认真负责,但他们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而有些老师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上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他们的英语教学工作并不那么吃力,但他们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却很好。虽然考试成绩不 能说明一切,学生的英语学习层次也有差别,但这一现象却再次引发了我们对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认识。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通过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所收获,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有所提高,使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有进步,努力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二、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学生角度来看,现在的高中生都是90后,他们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巨变期,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是非判断能力强,审美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要求独立的心理很突出。他们对新生事物认识快、接受快,有一定的理想,能很敏锐地观察社会,关注国家世界大事,对教师的要求极高。他们能很快地接受高科技信息,知识面广。讲义气,重友谊。在英语学习上已掌握了一定的

1方法,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他们的表现欲望强,在英语学习方面渴望成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环境也各有差异。这些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客观地影响着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

(2)、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心理。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又包括学习的信念、目的、动机、兴趣、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多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潜在地影响着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

(3)、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积极向上的教学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的质量。现在的高中生对英语教师有很严的要求和希望。作为英语教师不但要有本学科扎实而系统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英语教育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还要有过硬的教学技能。应该说,英语教师本身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是问题,他们欠缺的是教学理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技能。

(4)、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对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5)、师生关系和师生共同创设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也是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

三、如何提高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以上对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的分析,要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重新认识学生和自我,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在实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注意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有针对性地实施英语课堂有效教学。

(2)、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修养。只有这样,英语教师才能以自己的广博知识和人格魅力更好地更有效地服务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3)、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在实施有效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就要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既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师生平等关系中的首席。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4)注意精讲精练,突出英语语言实践。在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集中优势时间重点突破课堂教学要求中必须突破的疑点、难点、要点和考点,注意做到精讲精练,突出英语语言实践。

(5)、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加强教学经验总结

教师成长过程是经验加反思的过程。在实施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方法、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教师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得失”的思考,既可以让自己品尝到教学成功的希望,同时又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补救、调节教学措施,更好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我对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樊纪云

扶风县法门高中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论文 篇5

摘要:处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实施背景下,注重对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就比较重要,从教学的模式上加以优化,不断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就能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水平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高中化学教学低效的问题和有效教学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实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高中化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现状;有效教学

高中的化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的利用价值作用的发挥有充分的了解,在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优化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通过从理论层面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进行研究,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水平提升就有着积极意义.

一、高中化学教学低效的问题和有效教学内涵分析

1.高中化学教学低效的问题分析

从高中化学教学的低效的问题来看,主要就是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和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学必须要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实施,在教学的目标使设置要和实际教学情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没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合理化设置,在教学要求上过高,导致一些学生很难完成既定的任务,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再者,高中的化学教学中,会涉及到诸多的实验内容,但是一些学校在相关的实验器材上根本就没有得到完善,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方面很难完成任务.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效率相对比较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着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能充分注重学生的实验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实际中一些教师就没有注重化学实验教学.这就导致了教学的低效化.另外,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在对实际教学方法的应用上没有科学化呈现,这也是造成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化学教学要通过科学化的方法加以应用,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水平的提升.但一些教师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就有着诸多的难度.

2.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教学内涵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要能从多方面得以充分重视,在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能进行加强.将有效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就比较重要.有效教学的理论在上世纪就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是在实际教学中,能采取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的效果良好呈现,让学生的知识获得,以及教学的质量最大化的呈现最为主要的目标.在有效教学的策略应用下,对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就比较有利.

二、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为能够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目标的实现,就要能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笔者结合实际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相应探究,通过这些策略的应用,对实际教学的发展就有着积极作用.第一,对高中化学的有效策略的实施,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将化学知识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得以有效提升,在学习的动力上才能充分的调动,从而将化学知识的学习效率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在具体的有效策略应用上,教师就要能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加以应用,这样才能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将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激发,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第二,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要能充分注重人性化教学的理念融入.在新的教学环境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素质教学就有着要求上的提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将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得以重视,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习群体,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第三,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可结合化学的教学内容,采用情景创设的方法.在情境创设的方法应用下,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就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相符的,对学生的`主体性有着注重.例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金属钠的内容讲解中,教师就要能够通过相关的问题情境设置,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能力上进行加强.可将相关的案例进行呈现.广州珠江河段曾经出现过水雷,有几个装满了金属钠的铁皮水桶浮在水面上,其中有两个已经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有现场同志说发现的时候已经在冒白烟,并有一个窜出了黄色火苗,然后就发生了爆炸.其中有群众说,没想到在水中也能着火.在这一案例的引入下,就能将学生带进到情境当中,促进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对金属钠的一个特性进行说明.这样的趣味性教学就能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在这样的趣味性的情境设置下,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得以良好的呈现.总而言之,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就要能从多方面得以充分注重,只有在教学的科学策略实施下,才能有助于教学的效率水平提升.此次主要从理论层面对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在相应的策略实施下,就能有助于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永生.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实践的探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01)

[2]钱祥军.创新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J].理科考试研究.(21)

[3]杨志武.重新审视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效性的思考[J].中学物理.2014(20)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篇6

(一)有效“讲授”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的“讲授”似乎不重要。其实,必要的 “讲授”是不能少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能说会道”的老师来说更是如此。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尽管化学课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 “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神似的表情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离子键中离子键的概念: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学生容易把相互作用理解为相互吸引,解释相互作用时我是边演示,边讲授‘当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到一定距离时,由于存在电子层和电子层、原子核和原子核是相互排斥,当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时,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了稳定的离子键’。

(二)有效“习题教学”

首先 要将典型的习题进行全面剖析, 带领学生一起分析, 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到习题的分析和解答中的迁移能力, 以及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 也是中学化学教育评价的趋势。其次, 教师要将习题的处理和新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尤其是, 要将运用新知识的重要习题, 在课堂新知识教学后进行处理, 作为新知识的应用巩固, 及时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共价化合物时,可以选择以书后练习题为例,分析并且引出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再者, 教师要对习题教辅资源进行筛选, 选择难度适合、考查点适合的题目, 不要让习题牵绊教师的教学。有的教辅习题质量较差, 挂着新课程配套资源的字样, 内容却是原来教辅资料的简单重组。在新课程实验区, 教师按照新课程进行教学后, 学生不会做教辅中的习题, 教师不是对习题进行筛选, 而是将习题中涉及到的内容(新课程中不作基本要求的内容), 在课堂上进行大量补充, 这是不倡导的错误做法。

(三)有效“提问”

对高中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 篇7

海南省自2004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担任高中生物教学。在新课改大背景之下,我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并努力进行了课改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迷惑,影响了新课改理念在教学中的进一步实施,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地进行课堂有效性教学?我结合了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外出培训、听课交流和调研,对高中课堂有效性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以下是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教学效果的思考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改的首要任务。目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缺乏的现状是:僵硬地套用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致使不同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盲目崇尚新异;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学习效率较低,浅学、苦学、厌学和倦学的现象较为普遍。所以,本次课改强调的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比如以生物科学发现史的学习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理念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史沿着科学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这样能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家的方法。以此使学生能逐渐培养探究科学的态度、方法和思维的品质,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新知识,使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探究性学习等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讨论与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对教学的有效运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辨证的,即所谓的教无定法,但教要得法。各方法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立体结合,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性教学。

二、处理好课标、教材中的活动和实施过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指挥、激励和评价的功能,有效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并能在课堂教学中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能更加准确地认清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新课标和各种版本的新教材都有一个特色,设置了大量的探究实验,出发点在于通过探究活动的设置和开展,使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其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发掘知识,使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但是在实践运用中日益突现出各种问题,引起各种对新课标的质疑。因而,在实施过程中,我是这样来进行的:

1、用心去体会,能发现问题

在教学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是实现有效性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及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手段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等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在目前实行的大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一次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如何使这种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用心去体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坚持经常性的反思,并不段地发现问题。

2、热诚细心沟通,大胆尝试改进

在教学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动力,教师心中有学生,“蹲”下去与学生对话,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活化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身心去关心学生的成长,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学生的思维,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关系协调一致,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努力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缺乏沟通,教师就很难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较难把握住问题出现的原因,更谈不上找到解决问题发方法。在课堂上,言语与非言语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确教学中的问题,能更好地提出可行性的方案,能更好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在搞清了教学的问题所在后,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主动查找原因,并能尝试改进、纠正和调节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细心观察,根据发现的问题来找到相应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3:及时作出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其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思想水平并符合现有的条件,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法才是切合实际的,才是具有操作性的,千万别照搬他人的教法来硬套在本身上。

及时作出教学反思是尝试改进教学的延续,在进行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经解决,则要进一步去强化和深入,以达到巩固好的教学方法。如果尚未解决,则要继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是出现了新的问题,则应该针对新的问题尝试更好的改进方法。因而,要想成功地调整好教学反思,教师不仅要精心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发展。整的来说,既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三、把握好应试能力的提高与学生全面发展两者间的利害关系

在新课改背景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为教育教学目的。而作为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但是,高中教学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高考,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因而高中课堂教育教学同时又要服务于高考。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考纲对命题的要求是:一方面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把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尊重科学,有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从近几年来的高考命题来看,以科学素养考查为主,比如在生物题中,实验的设计与分析,题目中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表达能力等成为了高考题的主流。所以,在新课改理念之下,高中教学要依据高考大纲。在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对高考的应试能力提高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两者的利害关系。

四、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已高度应用于课堂教学,从声音、画面图像等不同的角度调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落实起到促进作用,使得教学内容的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直观与抽象等方面能够有效地相互转换。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来教学,这一问题我们值得考虑。例如,对于一些公开课、优质课,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动画、声音都能用上。而我认为这些教学形式不带有普遍运用性,只不过是表现和展示的功能罢了,它不能完全适用于其它教学内容。毕竟课件的制作所消耗的时间、精力是相当大的。因而,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时间等条件下,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应该注意把握好使用的时机。如对于生理方面的教学,马上使用动画进行讲解,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使他们失去了思维的过程。而对于实验内容,如果也按这样的方法进行,学生只能是很好地模仿完成实验,但同时也使他们失去实验过程的尝试,一些探究环节根本没有去进行。这样一来,长久下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精神、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等也就逐渐失去。因而应用现代化设备进行课堂教学,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使用,更有利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创造。因而,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切实理解新课改理念,理论联系实际,精心选择,认真设计出适宜的教学策略,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给新课改下的高中有效性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让课堂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高中教师应如何通过在课堂上开展有效性教学,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关键词:高中课堂,有效性教学,新课改,新课标

参考文献

[1]蒋敦杰, 许冠学.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南出版社, 2004.

[2]周小山, 严先元.新课改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思考

教学有效性的发挥,体现于教师以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点掌握度,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并能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去。基于这种要求,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师授课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比以前要有所改变和创新。这种注重内容加形式的授课模式的应用,为的是达到学习者与课程内容和谐一致的步调,使学生与教师形成融洽的互动关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将知识学到手,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得益于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这一目标。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使之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学方案是教师提前设计好的书面化的教学思维。包括:每堂课教学中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通过何种方式传授给学生;以及每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案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的发挥。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角色,教师的教学意图直接决定了每堂课程内容的授课方式以及授课目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思想上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授课观念,不再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将学科知识真正作为一门技艺传授给学生拉近知识与现实的距离。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对本门课程产生切身的体会,从而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初中化学的课程内容,非常地贴近现实生活。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精确把握新课改的化学教学目标,突出学习重点,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从实际出发,找好课堂授课的切入点,做到既贴近实际生活,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避免做出许多无用功。创新思维,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寻求新的教学思维的发展,为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选择生动有效的导入方法,调动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老师”,这句话体现的就是兴趣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通常来讲,一个人对某件事或物产生了兴趣,不用强迫也会自动地去研究探索事物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对于化学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具备了这些以后,只需要教师稍加引导,就能轻松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关于兴趣的培养有很多方法,这里讲述的是通过使用别出心裁的课堂导入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拥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堂彩,是保证整堂课学习效果实现的前提。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时,笔者先请学生们观看视频,有关浓硫酸倾倒泄露事故。然后提问,泄露的是浓硫酸,事故处理的关键物质是熟石灰,它是一种碱,它们两者之间会不会发生反应呢?给学生们大胆猜想、质疑,揭发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

三、注重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研讨和论证。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在导入时,给学生观看视频,大胆猜想,浓硫酸和熟石灰会不会发生反应,如果发生反应应如何验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是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高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篇9

对高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对高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作者:新高考简化而聚焦反复而突出--对高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广州教育局教研室李月容现在离高考约170天,除去学业测试(一周)、春节假期(三周)、一模(一周)、二模(一周)和“五一”黄金周,语文课时满打满算也只有80节左右,而新高考考纲一共有51个考点,每个考点要做到过两遍都很难,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就更显突出。老师们如何将自己对考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考场的有效操作,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真正能从“懂”到“会”到“对”到“熟”到“巧”的程度,这需要老师深入研究考纲、考点、考题和学生的情况,用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以智慧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施教,这样才能让学生能“悟”、能拿分,确保课堂教学有效。下面就上期《教学信息》刊登的几个课例和平时在学校听课的典型个案,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以便与老师们沟通交流,共同探讨高三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一、高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课例展示【作文审题指导课】广东省实验中学特级教师罗易的《话题作文审题》指导课流程:学生出话题,老师审题,并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现出来--学生观看教师审题的思考过程--学生归纳出审题的“几招”(8种方法),老师帮助整理成3种方法(师生达成共识)--学生出话题并运用这3种方法审题。评点:老师根据学生的程度(侨中学生)和对事物的认知规律,采用一边示范,一边点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着操作,当学生遇到难题时,老师除了不断给予鼓励外,还帮着架桥、铺路、设置台阶,让学生顺着攀爬,使之由“懂”到“会”进而达到“对”(能拿到分数)。【作文讲评课】广东省实验中学邓翅跃教师的《点破照应,克服游离》作文讲评课流程:老师指出学生议论文写作存在“分析论述时扣中心不紧,容易游离中心”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是“照应点破”--呈现作文题目及学生文章,要求学生采用互评和自评的方式评改文章--老师从“题意理解、可借鉴优点、存在问题、修改思路”几方面导评--学生提出修改意见,由学生推选一位输入文字快的同学配合作者当众进行修改(此过程中,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同学间相互评价修改意见,老师则充分发挥导评作用。老师预先也准备好自己的修改意见,但先不出示,避免影响学生的互评)--老师投影出示自己预先准备好的修改意见,与学生的对照,学生修改如有胜过老师之处,则大力肯定学生的智慧,同时鼓励学生对老师的修改意见进行评议--要求学生反思自己作文有否游离中心的现象,并尝试用红笔改正--实物投影学生修改好的作文,由学生自述修改的依据、修改的体会、修改后的效果,老师和其他同学加以评价--学生自己总结克服游离中心的其他方法,并自觉运用到写作实践中;课外要求学生按今天学到的修改方法,继续对自己的作文修改。(课堂中充满随机的因素,所以实际操作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处理)评点:老师的睿智在于敏锐发现学生文章中突出的问题,并能找准突破点,“牵一发而动全军”地提供切实可行的修改思路,在直观展示修改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修改的方法,更重要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掌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地聪明起来。【文言虚词复习课】广州市第16中学汪晓湘老师的《文言虚词》复习课流程:选择一个“以”字带起18个虚词的复习--考纲要求--命题形式--“以”有哪些意义和用法(让学生阅读《备考指南》相关内容,思考其运用的规律和解题的方法)--教师归纳,并用一组题目检查学生能否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解答,及时纠正和引导--布置相关作业,用堂上学到的方法解决其它虚词的复习。评点:老师巧妙地借助备考资料解决虚词复习问题,精讲多练,举一反三,驾驭课堂轻松自如而又能步步落实,课堂实效性强。【文言翻译复习课】广州培英中学黄少明老师的《文言文翻译》复习课流程:考纲要求--命题形式--“请你做解题者”,学生动手解答高考题目--教师就“解题思路、命题者命题思路、评分细则”等进行点拨--“请你做命题者”,指定学生就课本某册某单元的范围学着命题,要求拟出评分细则--学生互动解题,命题者评分并解答评分的依据--师生共同归纳翻译方法和规律--布置作业(课内外兼顾)评点:以“请你做解题者”导向关注高考命题者的思路和评分细则拟定的研究,以“请你做命题者”导向复习整理积累和踩点拿分的规律把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思维训练有强度,收效大。【文言断句翻译训练课】广东华侨中学王萍老师的《文言断句翻译》训练课的流程:课前朗读(有关背诵材料)--默写检测(投影)--复习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投影)--学生完成翻译练习--展示学生作业,学生自主点评,教师联系课内知识点拨、小结--课外文言断句翻译综合训练--复习文言断句方法(投影)--学生完成课外文言断句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断句、翻译--教师小结:文言翻译的两个“联系观”:联系课内知识的观念;联系语境的观念--布置断句翻译作业。评点:训练目标明确,训练重点突出,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而且“默写、翻译、断句”步步落实,课堂训练实效性强。【扩展语句复习课】广雅中学何菲老师的《扩展语句》复习课流程:考点诠释和分类(教师简单介绍)--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课件展示学生作业答案(已分错误类型)--学生讨论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师生共同总结解题要点--教师用课件展示学生优秀答案--学生结合题目要求赏析其优秀之处--教师总结优点--同类知识的限时训练--学生辨析题目要点--教师投影学生作业答案--学生分析同学作业答案--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方法。评点:这节复习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尤其是课前教师针对学生的知识“盲点”、将作业存在的问题分类组合,在施教时注意引导学生一一辨析,师生共同归纳方法和规律,学生不仅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更重要是懂得如何操作。【语言表达・鲜明复习课】广州市第五中学刘文岩老师的《语言表达・鲜明》复习课流程:课件展示“中学生玩网络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反双方的辩词--学生分析哪方辩词更旗帜鲜明--诠释“语言鲜明”考点--新题示例--评分标准--解题方法探讨--实战训练(分“判断、填空、修改、拟写、综合运用”几方面组题)--总结--布置相关作业。评点:这是一个新的考点,教师大胆探索,以实例导入引起学生的重视,然后抓住考点要领进行诠释、解题方法探讨和组题训练,让学生不仅加深理解考点,对各类可能出现的题型做到心中有数,并能运用刚拿到手的“钥匙”解决问题。【现代文阅读复习课】广东省实验中学徐梅娟老师的《如何读懂文章主旨》现代文复习课流程:呈现测试中有代表性的答案,让学生对照答案分析自己丢分的原因--展示答案及评分细则,对照给出合理分数--教师明确丢分的原因:没读懂文章的主旨--教师引导分析文本,明确读懂文章主旨的方法:①详略见主旨;②把握象征义--利用学过的课文《五猖会》及刚考过的调研卷阅读题《银牌,重似金牌》来进一步佐证--升格训练(完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捕蝶者》)。评点:这节课抓点准确。针对学生现代文阅读普遍存在的问题--没读懂文章主旨就答题,结果造成严重时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自己作业答案、对照评分标准找出拿不到分的原因,然后通过具体文本的阅读(利用现有的教材资源)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豁然开朗,并马上要求学生现学现用,巩固提高。二、高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特点众所周知,广州市的高考备考经验:“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高三课堂教学最讲实操性,它成功与否,关键在有无落实。以上课例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他们遵循了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知识点一个个落实,能力点一步步落实。都体现了高三语文复习课的共同特征--简化而聚焦,反复而突出。这是高三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1.注重程序性知识,精讲陈述性知识所谓“程序性知识”,主要指操作的要领,作用在于指导学生更快地掌握技能。技能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言语运用属于“智力技能”。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这种技能,就必须精讲多练,反复夯实基础,使学生在考场上真正做到“能读会写”。所谓“陈述性知识”又称“知识”、“语义知识”等,是一种静态描述,它不能自动转化为能力。对于这类知识的讲授一定要注意“适度”,打个比方,它只是“学步车”,我们学习它的最终目的是抛弃它自己走路。讲得过多、过细,轻重倒置,结果适得其反,而且白白浪费了学生的时间。2.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五个层级:懂、会、对、熟、巧高三语文课堂教学就近期目标而言,是为了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夺取高分。老师如果过多地讲授“陈述性知识”,学生只停留在“懂”的层级,还不会操作,更不要说拿分了;老师如果还教给学生方法,学生能上到“会”的层级,但不能确保得分,因为这方法也许还停留在老师自己的层面,因此很需要师生在解题实践中共同归纳出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将“钥匙”握在自己手中;老师如果辅以作业训练,注重反馈,针对学生存在问题设法突破瓶颈,及时纠错,学生就能拿到分,上升到“对”的层级;老师如果每节课都能做到讲练结合,限时训练,对知识重点反复锤打,学生就能达到“熟”的程度,确保完卷,应该拿的分都能拿到,而不至于留下遗憾;老师如果能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对题目进行改造,变式训练,学生就能达到“巧”的水准,若能这样,无论高考怎么考也不需要害怕了。3.注重组题训练,避免随意性“随意”就是盲目,就是不负责任。面面俱到、大海捞针、眉毛胡子一把抓,以为只要将所有的&quo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篇10

摘要:如何开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从10个方面来浅谈:1.教师的作用;2.教案的编写;3.关于“预习”;4.巧设引言;5.开展探究教学;6.关注课堂的意外;7.加强提问教学;8.建立学习小组;9.注重教后记的撰写。苦干加巧干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

从2005年暑后我市全面进入新一轮课改开始,课改在我市轰轰烈烈的进行了4年,现在是一个《课程标准》,多版课本,我市一直推行使用沪教版。我们也经历了化学分值从100分到70分再到80分的变化历程,也经历着因分值的变化而导致课时的变化、化学学科地位的变化,但课标没变、考纲没变、教学任务没变这一对矛盾。如何围绕课标、考纲上好每一节课,将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作为一线老师,如何开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初中化学老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下面按课堂教学程序,将我想到的、看到的、做过的、读过的、困惑过的谈些看法。

一、怎样看待教师的作用

在充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老师的地位如何呢?课堂改革还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权利和尊严!同时,把教师不可一世的权威消解了淡化了,还原为和学生平等的学习合作者。但是教师作为平等的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不是一般的合作者,它是“平等中的首席”。面对学生交流展示,教师放任自流;或廉价地说“很好很好”,这不过是让萝卜和萝卜一起烧,结果永远是萝卜而教师应该是这锅里的牛肉,最后的结果应该是萝卜烧牛肉,萝卜从中汲取了营养才更美味。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应该仅仅是组织者,更应该是引领者和拓展者。他应该敏锐地发现或者说捕捉一些契机(或者是在学生的讨论,或者是直接激疑),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把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无限开阔的地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高超的教艺,教案的设计最能体现这一点。

二、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聪明、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也是我们开展有效教学的保证。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答应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

许多学校都有基础教案,备课组统一,发挥集体的聪明,甚至是电脑打印好。那一定要进行二次备课,让自己的教艺和聪明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发挥,千万不集体备课变成集体偷赖。

三、加强“预习”

课前预习有以下几点好处:1.预习可以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2.预习可以提高听讲水平。3.预习可以提高笔记水平。如何预习?有效预习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那么应该怎样预习,不同的学校、老师有不同的做法,基本要关注以下两点: 要妥善安排时间。最好在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

要明确任务。为了保证预习的效果,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恰当的指导与引导,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课时预习导引,使学生的预习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

不能把预习作为新课的前置,对学生的预习提出太高的要求。要将预习定位在扫清基本障碍,疏通知识脉络的层面上,假如太难,会让学生的预习爱好降低

预习检测:1.简单。2.省时。3.诊断。4.铺垫。

预习检测肯定要,但检测往往让学生生畏,它不应当成为一节好课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应从出色的引言开始。

四、引言要注重情景设计

情景的设计要巧妙、有趣、要有新意、目的性要强等。常见的: “实验”导入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如在化学起始课中教师先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如小小照明弹、清水变牛奶、空杯生烟等等,让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爱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化学故事”导入法

例如在讲《燃烧》一节时,喜欢引用原载于«辽宁青年»题为“思维的枷锁”一文。有这么一位考古专家在深山中发现了一座古墓,通过考证他确认里面埋葬着一千多年前的一位富可敌国的王侯,那位考古专家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推开坟墓的门时,眼前的景象却吓得他魂飞魄散:在棺木的上方很多熄灭的吊灯中竟然有一盏还燃烧着。这位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从来没有见过能燃烧1000多年的灯,惊骇之余转身便逃,再也不敢回到墓中。仅仅几天之后,另外几位考古学家得知消息,赶到这里,却没发现那盏燃烧的灯,他们顺利地取出了文物。为什么呢?学生带着迷惑开始本节课学习,燃烧的条件讨论完后,谜底也就解开了。原来,那盏看似一直燃烧的灯的燃料里含有磷。墓穴被封闭后,耗尽了氧气的灯全部熄灭。墓门打开,新鲜的空气涌入,那盏着火点很低的磷灯开始自燃。

真理往往是朴素的,但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任何事情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都可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固定的思维模式是人生的大敌,当我们被某个思维定式桎梏时,我们唯有具备打开思维枷锁的勇气和聪明,属于自己的奇迹才有可能出其不意地降临。

这样的开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景中步入学习佳境,那样的结尾不仅让学生获知解惑,也让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本节课得到体现。

“激趣”导入法

如在学习《硫酸》一节时,教师请同学们来猜一个谜面:醋瓶倒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再如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引言:学生的爱好被调动起来,教师趁势导入新课。该法注重寓教于乐教学原则的应用,它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的知识,感悟深奥抽象的道理。

引言的方法还有很多,素材要靠平时收集。引言的素材一定要有科学性。探究性思想的渗透,是新课标和重要理念。

五、开展探究性学习,课堂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教材是探究性素材的发源地 课堂永远是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要立足教材,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可以在预习导引中,教师提出教学实验的若干问题,交给学生选择确定自己的设计方案,查阅资料,独立或小组合作设计初步方案,从中先出具有代表性的方案,集中在课堂上由设计学生进行演示、交流,介绍自己设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由学生评定优劣,共同探讨实验成败的原因。如: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难道只能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系统地进行探究的第一个实验。学生设计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实验方案,当然基本上都是从资料上找的,但我们要求他们讲出自己所选装置的优点和不足。并按探究的步骤尝试写探究报告。

倡导探究性学习,必须深挖教材内容,为系统性的探究性学习寻找信息源。实际上,教材中许多的演示实验和有关数据表格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很有必要对教材中那些能引起探究的知识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如:在学习了原子的构成后,根据教材表4—2“几种原子的构成”中的有关数据,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虽然有些问题超出了教材范围,也不是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我认为,正是课本上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探究情景和信息源,为什么我们不花点时间去探究呢?要知道,也许上述每个问题花了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但学生知道了怎样从已有知识中去发现和获取新的知识,而不管他的发现是多么幼稚,甚至可笑亦或错误,这种大胆猜想和假设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步骤之一。

不管我们课前怎么预备,课上总会有一些意外发生,让化学课堂中的意外绽放光彩

六、让化学课堂中的意外绽放光彩

演示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化学实验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中经常出现异常现象,不少演示实验失败的几率相对较高。即使在老师充分预备的情况下,仍会出现实验失败的情况。教师若能坦然面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CO2的性质和制取”时,在演示时把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通到紫色石蕊试液中,学生很快就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了,但当把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时,石蕊并没有恢复紫色。直面实验失败,把实验的失败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体现了教学中,教学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学生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中,学生把产生的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正常情况下,澄清石灰水应该很快变浑浊,可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通好长时间,仍看不到浑浊。此时他必然会请教老师,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适当引导,学生就会通过思考得出自身实验失败的可能性:是石灰水可能存在问题;是可能发生了其他反应加以引导。

应当说教学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很多:做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实验时,上面的蜡烛先灭了;NaOH溶液中滴盐酸时有气泡产生;酚酞试液滴入到盐酸中有浑浊?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先变红后褪色?做中和反应时,剩余溶液蒸发时闻到刺激性气味;铁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看到少量的气泡;做喷泉实验时,水没有喷满圆底烧瓶;这些略加改变,就成为了信息题、探究题中的素材。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快乐,培养了在实验意外中探究失败原因改进实验的能力,即实验意外-意外的合理猜想-设计实验求证-改进实验。这也是中考试题中很好的素材。

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是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形式,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手段,是老师点拔的重要途径,也是老师展示教艺的重要方式。老师提问的场所很多,课堂、预习导引、辅导、练习等。

七、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课堂提问是课堂教育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然而多数教师都有感觉: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问题气氛不够热烈,与教师的交流逐渐产生隔阂感,这给化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那么,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怎么办呢?巧妙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形式,可以帮助扭转这种状况。

提问应具有思考性

<?xml:namespaceprefix=vns=“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xml:namespaceprefix=w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word“/>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在设计“微粒之间有空隙”预习导引时,针对课本水与酒精的混合,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玻璃管上空的空隙里有什么?假如实验过程中,向玻璃管中先加酒精后加水,现象以如何? 提问应具有艺术性

例如:在检查原子的构成预习效果时,不是问原子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而是展示一幅图:通过这幅原子结构模拟示意图,谈谈你对原子的结构有哪些熟悉?

提问应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

提问应具有探索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这些独特的思维过程,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呢?能用提供的药品,来验证你的结论。(仪器任用)水、氯化钠、高锰酸钾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课堂提问往往是教师操纵的,由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设置一些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但也不可忽视学生的提问。如:冰水混合物为什么是混合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什么不下沉?Na2CO3溶液为什么显碱性?冰的密度为什么比水小?蜡烛的烛芯的棉线有什么用?可燃冰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大量开采?CO2为什么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什么70%--75%的消毒酒精杀菌最好?超导材料的使用不是违反了欧姆定律了吗?学生善于提问,敢于质疑,这是好现象;教师回答不出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也是正常的,这有助于促使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教师不必要也不可能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给出确定的答案,有的问题科学家都在研究中,但应该知道并能指导学生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虽然提问是一种较好的课堂教学武器,但并非提问越多越好,“满堂问”和“满堂灌”同样不可取。因为过多的提问,学生精神过度紧张,轻易造成学生的疲惫,也就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因此,还要把握好提问的密度,做到适度适时。

八、建立学习小组,提高学习效率

一个班集体内学生人数较多,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又都愿意学习呢?治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化整为零,使活动单元缩小化,任务具体化,效益就能最大化。班级内根据人数的多少可化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6人为最佳。小组内设正副组长各一名,小组内,人人结成对子,互相督促、互相鼓励、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长既是学生中的一员,又要充当教师的角色。化学学习过程,要检查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可以请组长、副组长帮忙,让老师得到一些解放。在课堂也可以进行一些小组间的竞赛。如学习了元素的化合价后,可以让学生提问,让几个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答,最后进行组间评选。各项评选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可以给予表扬、奖励。让拖小组后腿者感到别扭,他的滞后能否得到组内同学的谅解。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可以说他并不太多在乎老师的看法,在同学的看法他们往往很在意。

九、教后记可以提高教师的品位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假如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他指的反思就是教学后记。课时,一般教师会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等花费大量的心思。在课堂教学之后,假如发现确实有独具匠心之处是应该归纳和总结的;另外,再具体的教案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忽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聪明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忽然而去,不由自主”,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稍纵即逝,会再也想不起来,造成很大的遗憾。教学后记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记录你了解的学生中的困惑和问题。2.记录你教学中的疏漏和探索。3.记录你教学中的亮点。

当然开展有效化学课堂教学,还有很多要注重的方面:初、高中的衔接,习题的选择及讲评,概念课的探究等。总之让我们: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只有苦干加巧干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84-01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是一门理科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自然学科,与物理、数学科目具有相似之处,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因此在化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提问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由此看出,课堂提问对学生非常重要,其能够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开启智慧的大门,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探讨。

二、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通过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这需要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注重问题的严谨性和针对性,提出的问题要新颖,并且具有思考价值,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切实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目前在高中化学提问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教师由于对课堂提问的原则性理解的不够到位,导致在课堂中提问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具体表现为很多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只顾自己讲课,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甚至不提问问题,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中昏昏欲睡,学习兴趣低下;其次,还有的教师在课堂中没有经过思索就提问,使得提问的问题没有任何教学价值;还有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是对于问题欠缺设计和思考,提问的过于繁琐,每讲到一句教材内容就要提问一句,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最后还有一些教师提问时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提问的问题太难以回答,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解“复分解反应”时,需要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几个化学方程式找出它们的相似规律,这位教师便直接提问学生:通过这几个化学方程式能够看出什么相似规律和共同之处?由此看出这位教师在提问时欠缺考虑,提问的缺乏层次性,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回答,不仅降低了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高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建议和思考

1、提问要有针对性

化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检测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因此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这样能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提问意义。比如在学习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先为学生展示钠与水的剧烈反应,学生通过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已经初步了解到钠与水的剧烈反应能够生成氢气,在这一基础上,为了能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道:“钠与水能够生成氢气,那么钠与酸能反应呢?钠与酸能够生成什么呢?比钠与水反应剧烈吗?”通过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兴致勃勃的投入到思考当中,在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同时再进一步认识钠与酸的反应性质。

2、提问的问题要难度适中

化学课堂提问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学生回答出来,而是通过提问让学生能够提高思维能力,所以教师选择的问题要符合高中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如果提问的过于简单,则缺少了让学生思考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提问的意义。而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一时很难回答出来,不仅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提问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掌握和理解。

3、所提问题要有深度和广度

高中化学教材中每一节都有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在提问时要突出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尽量选择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学生来说有重要的作用,深度可以使学生在原有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广度则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到从前学过的知识,并将知识很好的链接起来,便于记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知识的成就感和乐趣。

4、提问具有趣味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问的问题若一直严肃死板很容易使学生失去探究兴趣,若是在提问中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讲授“原电池原理”时,教师在提问前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18世纪的伦敦,有一位贵族夫人由于牙齿被虫蛀,所以补了一颗不锈钢的假牙,后来又因为车祸掉了一颗牙,这次这位夫人又补了一颗金牙。自此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位夫人经常出现头痛、失眠等症状,很多医生给她检查了后都查不出病因。你知道她得了什么病吗?学生们纷纷被这个故事吸引了,争先恐后的要教师说出结果,教师这时便适时引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等学完今天这节知识点后,你们就知道这位夫人的病因了。通过这种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兴致勃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程亮斌.高中化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反思[J]. 新课程(上). 2014(07)

[2] 戴菁菁.周素琴.演示实验巧改进 化学课堂显活力[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3] 袁来德.化学课堂提问中“度”的把握[J]. 中国教育学刊. 2010(04)

[4] 史 云.学生作为自主研究者——创建富有意义的化学课堂[J]. 江苏教育研究. 2010(23)

上一篇:摩托罗拉专卖店开业庆典下一篇:高沟镇中心小学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