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 篇1

前 言

课堂拓展延伸教学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拓宽、加深,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培养创造性思维,它是由教者利用信息技术补充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资源,为本堂历史课教学服务的知识延伸。这些知识虽然不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但与本节课的历史教学有很强的关联,引入的这些知识对于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有较好的支撑与帮助作用。

有效一词既是指有效拓展延伸,又是指有效教学。有效拓展延伸的本质还是为了有效教学,两者之间是内在的的统一体。当拓展延伸部分的内容显示出高效性时,一节课的教学有效性就会随之增加。反过来,一节课的教学有效性必须要求拓展延伸的有效性。因此,为了有效教学,必须有效拓展延伸。有效是目标,拓展延伸教学是手段。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就内容讲内容,也就难免单调、枯燥乏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笔者以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切合时机地将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纵向点-线关系、横向交叉关系拓展延伸出去,不仅能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认知世界,而且能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而课堂教学的时限性、与受众普及性等因素终究限制了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也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有效性教学效果。长期以来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等于专业性历史教学,不是培养历史专家和学者,而是要在符合初中生成长特点的前提下,借助历史史实和资源进行文化知识素养的积累,进行能力和技能的养成,进行正确价值观和取向。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工具,搜集出来的相关历史教学资源,在用于拓展延伸教学时,是要进行甄别和筛选的。由此看来,拓展延伸教学策略很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拓展延伸的有效性,最终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定义为:在既定的时间内,对既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以拓宽既有知识的深度、广度、关联性和充要性,实现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现象和历史结果的深层次分析和理解,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性达成和升华的一种教学形式。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历史知识间的有效拓展延伸,历史与现实生活间的拓展延伸。目的只有一个: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为达成这个目的,所有围绕课堂有效拓展延伸的教学活动都属于这个范畴。

一、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的现状

(一)历史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通常是: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小结并布置作业,采用的主要是讲授法。[i]这种方式具有传递信息块、重视基础、注重考试应对。但这种方式容易产生沉闷的课堂,生成性问题也回很少,不能突出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传统的历史课堂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枯燥,老师认为讲得周到,学生学习效率却很低。师生之间就像两条纠缠不已的绳索,仅仅捆住师生的身心。

(二)有效拓展延伸教学是师生共同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一方面学生自身也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资源,获取相关的历史知识和信息,但对于网络资源提供的各种信息如何甄别信息资源的真伪、如何处理一些感性的资源信息,初中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还不足以做好这一点,另一方面新型的考试命题趋势,也常常引用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源作为信息题干,无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应试的能力、还是拓宽历史评价的思路,都是一种的要求,从这个角度说,无论是处于学习历史的热情,还是处于升学考试的需要,学生都希望将课本现有的历史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同样,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老师进行拓展延伸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文献资料等等,这些可以将过去的历史现象感性化,这非常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和思维成长的特征。

大多数师生都认可:课堂教学中联系时事热点和考试需要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教学。学生认为教学拓展能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思维、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三)有效拓展延伸逐渐成为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

笔者曾经和不同地方的历史教学同行交流,得知大多数同行都在或多或少的采用教材以外的资源辅助教学,大多数历史老师都在尝试突破传统的五步教学讲授法模式。其实这也是拓展延伸教学的体现,但这不等于有效拓展延伸。如何规范历史课堂的拓展延伸教学,如何实现双重的有效性,如何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有预见性的拓展延伸,大家并没有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共识。

二、历史课堂实施有效拓展延伸教学的可行性

(一)有效拓展延伸教学是历史学科综合性特点的要求

历史课程具有综合性特点[ii],这就为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提供了必要性。历史课程注重人类历史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与社会的全面认识。如何透过历史现象探究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发展趋势,从而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需要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对接,需要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

(二)有效拓展延伸教学是价值观取向的要求

历史学科一个很大的教育功能就是养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历史课程基本理念要求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这就为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提供了必然性。然而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少直接将史观交给学生[iii]。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如何构建积极的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取向显得尤为重要。适当的资源补充和拓展延伸,能够起到引导作用。

(三)有效拓展延伸教学是历史新课标内容设计的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设计的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为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可行性。课标受到时空的限制,以及为了增强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课程设计上采用六大板块、点线模式,这就必然导致某些历史不具备横向联系的综合性、纵向发展完整性等学习的优势,这就为有效拓展延伸教学留下了时空余地。

(四)有效拓展延伸教学历史新课标导向性要求

三维目标中,主旨目标是:学生能够感悟文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养成

爱国主义情感,拓宽国际视野,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的总体目标,就为问题的拓展延伸指明方向,不至于形成毫无目标的拓展,茫无天际的延伸现象。

(五)历史新课标为有效拓展延伸教学提供可操作空间

很多老师可能担心课堂因拓展延伸教学而生成的问题要么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要么可能是稀奇古怪的问题,会让自己无法合理解决而难堪。叶澜教授曾经在“什么样的课算是一节好课”中,提到了好课的标准应该有生成性和有待完善性[iv]。从新课标三维目标上看,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方面是有机的统一,凡是课堂拓展延伸而引发的思考和问题不违背基本的三维目标,都是合理的,有效的,都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就为历史课堂生成性问题及应对策略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这就为问题拓展延伸教学实施者增添了底气。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学生在课堂当中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产生一个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才能主动,学生没有问题,学生就没有了思维的动力,有疑问才能有创造的冲突和解决问题冲动。因此允许师生都可以带着新的或是悬而未决“问题”结束一节课的学习与探讨。

三、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实施策略

既定时间(课堂)内的既定内容(课标要求)教学和拓展延伸内容(三维目标)教学以及课堂生成内容教学是有机的统一体,既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又体现了相互排他性。课堂教学既需要既定内容教学,也需要拓展延伸内容教学,同时还需要因拓展延伸而衍生出来的生成性问题教学。三者共同构成课堂教学的三轮驱动力,缺一不可。没有既定内容教学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拓展延伸内容教学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三者相互冲突现象,表现之一是,既定内容过度,挤占拓展延伸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力,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则是拓展延伸过多,会导致生成性问题过多必然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使教学计划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失控化,从而最终偏离了有效性这一关键点。

为了更好的处理上述问题,有必要就这样的课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引导课堂教学更趋向有效性这一目标。教学策略不等同于一般的教学理念,也不等同于常见的教学方法,更不是具体的教学行为。它是一种总规划。尽管教学策略的分类方式很多,笔者倾向于将教学策略分为:“课堂指引策略和课堂管理策略”。对此,课堂有效拓展延伸策略可以理解为:如何进行拓展延伸的指引策略、因拓展延伸教学,让课堂产生的诸多生成性问题应对和管理策略。指引策略贯穿整个教学实践,重点在于教学设计的规划,而管理策略重点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的管理和调控。两者的切入点都与教学设计密切相关。为此,笔者从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的拓展延伸、导入的拓展延伸、课堂检测题的拓展延伸等角度谈谈指引策略的实施,从教学过程的管理与实施中拓展延伸、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延伸与应对等方面谈谈管理策略的实践。

教学设计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又可以分解为这样三个子系统,即课前系统、课堂系统、课后系统,每个系统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使命[v]。这三个系统工程,在我看来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课前三维目标的确立既依据,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管理,课后教学效果的检测评价与反思。而一节有效的拓展延伸课必须将拓展的触须延伸到上述三个环节之中。这三者之间是一个完整的三点一线的统一体。三维目标(课前系统)就像是打枪时瞄准的准星,就像是夜航中的航标灯,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管理(课堂系统)是其中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是体现有效拓展延伸教学的主体部分,它既展现了拓展延伸教学的预设性,也应该预留适当的空间,考虑课堂生成性问题的解决与应对。这是有效拓展延伸教学的关键。课后教学效果的检测评价与反馈(课后系统),是尾舵。它能够就真实反馈一节拓展延伸教学的课堂效果,为日后的教学拓展延伸教学起纠偏的作用。常规的教学设计可能重点考虑到课堂教学环节的拓展延伸,而忽略课前系统和课后系统的拓展延伸。这样的拓展延伸很容易迷失方向,也很容易形成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的局面。

(一)三维目标的拓展延伸

三维目标的拓展延伸包括:课标的分析,地位的界定,课标之间的纵横向拓展联系,课标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与应用;包括学情与三维目标之间的有效拓展延伸的可操作性的评估分析;基于上述前提下对三维目标的确定等等。

笔者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教学设计片段为例,该三维目标教学设计(课前系统)准备如下:

【知识与能力】

知道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

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背景分析,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是二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的分析与比较,理解公平对于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公平、正当合作能够互利共赢。

【设计意图】:人教版本上关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内容,主要讲述了背景、标志、《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等三个方面。我在三维目标设计中拓展延伸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两个方面。对于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结果,以及联盟建立的前后各国关系的变化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的学习过程,从而进一步拓展延伸正确的价值取向。很显然,本节三维目标设计的充分考虑到本课标内容相关的纵横向联系,也考虑到本课标在现实热点生活的视角和应用。

这样做:

1、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有利于拓展课堂有效教学的空间,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进而引发学生持久兴趣和积极思维,提供了引擎和发动机。

2、更能够通过过程的分析进一步达成情感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分析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这一点非常符合新课标“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这一要求。

3、为教学过程的设计指明了方向。

为课堂教学的严谨性、时效性、与拓展延伸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依据。为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也定下了拓展延伸“度”的把握问题。

(二)课堂教学过程与管理的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的拓展延伸说到底就是基于教学问题和问题教学的拓展延伸。三维目标搭建好的拓展延伸方向和思路如何在课堂教学换届中实施,最常见和最有效的莫过于史料的拓展延伸设置和相关问题的预设。史料的选择往往是为了问题的设置为标准,而问题的设置以三维目标的拓展与设置为依据。这样就为史料的选择以及史料的拓展延伸定下了基调,不至于迷失方向、提问失当等现象的出现。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采取设身处地的态度和给予同情之理解的原则去认识和分析[vi]。实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就是“情景再现”,如此学生才能在过程与方法实践中提高能力和升华价值观。根据史料来拓展问题,衍生新的触须,从而开启学生持久思维和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引擎和发动机,这是有效课堂拓展延伸的中心环节。

问题的拓展延伸教学是以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解答问题模式,还是教师提供相关的史料,学生阅读史料产生问题、学生探讨问题、以至于最后解决问题的模式,要依据学情而定。前者可能便于操作,但落实最终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和创新能力养成等三维目标方面,有效性要低一些。笔者倾向于后一种模式,尽管后一种模式操作起来比较难,特别是中途接手的班级,特别是学情不同的班级,但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尽管实施起来比较难,但确实是真正解决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养成创新能力,落实目标有效达成的最佳途径。

下面还以两种“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教学设计片段为例,谈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拓展延伸。

1、导入设计

【例】:慕尼黑会议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外交大臣说:我不知道你们是否从慕尼黑会议中得到什么好处,但我可以肯定的说,我们不是最后的受害者。

方式一:师提出问题“能否举例来验证捷克外交大臣的话,变成了铁的现实?”学生回答。

方式二:师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能提取那些有关的信息?”学生探讨后提出观点和问题,再解答。

【设计意图】:补充上述材料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当时推行绥靖政策的不仅仅是英法,还有美苏,这就为下面即将引出的美苏英法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做好了铺垫,增强了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空间,又开启了学生的严密性思维。

【例】老师提供拓展材料:德国突袭波兰时,英法德做法,美国的态度、苏联的如意算盘等史料,法西斯德国秋风扫落叶般席卷西北欧。

方式一:老师问“ 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

方式二:老师问“上述材料,一句话概述上述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

2、新授课设计:

【例】出示拓展材料创设情境。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共同的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与之抗衡。”

方式一:老师问“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指的是什么?”

方式二:老师问“如果你是罗斯福,说说你说这句话的用意。”

【设计意图】:通过引用罗斯福的这句话,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感知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某种必然性,从而培养学生任职特定历史背景下,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展示《联合国家宣言》内容

方式一:老师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有何重大意义?”

方式二:请同学解读《宣言》内容以及内容背后预示结果。

【设计意图】:设计上述问题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面临共同困境和挑战时,合作的必要性。同时为下一步引导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正当合作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合作的可行性。

【例】(问题拓展)回顾绥靖政策实质并解读下列材料: 1941年6月22日晚,丘吉尔发表演说:任何一个同纳粹主义作斗争的人和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保家卫国的事业就是全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

方式一:老师提问

(1)、丘吉尔等在外交关系上同苏联发生怎样的变化?

(2)、这种外交关系的变化带来怎样的影响?有何启示?

方式二:比较后,看哪一组提的问题最符合本材料信息。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促使了日后英法美等国和苏联在发法西斯问题上的一致性,并最终促成《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也表明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共同的敌人是可以联合的。

【例】(进一步拓展延伸),展示材料:全球化背景下发生了经济危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迅速抬头,他们借助美国的暗中支持,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起事端,导致亚太地区不稳定地因素增加。如何看待美国和日本在钓鱼岛等亚太问题上的这种合作行为?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这是不正当合作。其结果只会导致日本制造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和麻烦,危及到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也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现象和历史实质的分析,对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取向。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实践证明:相同的材料拓展,两种问题的设置,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这对于建立在学情与目标拓展情况的分析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尽管方式一,似乎是一问一答的“行为教学”,远比不上方式二,那种建构主义教学的效果。但总体上都能体现拓展延伸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课堂实践过程中,对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容易产生生成性问题,要求老师课堂预留的时空更大一些,对老师的调控课堂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方式二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但不管怎样,我觉得热闹一点,甚至是乱一点的课堂总比闷一点的课堂好!学生思维活动总比思维休眠好!

记得杨振宁教授在回答记者问及中国为什么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学者能获得诺贝尔奖时,他做了一个似乎不相关的回答:“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学生不善提问题、不愿提问题。” 这句看似不相关的回答,让人深思和倍感沉重,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尝试营造一个良好的“问题式”课堂、大胆创新,以培养更多的有创新能力的当代中学生,应是现时所有老师的职责。

3、教学评估和质量评价的拓展延伸

这是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的最后一环节。是对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达成情况的评估与验收,为指导今后的有效拓展延伸教学提供数据上的支持改进依据。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的评估以命制检测题的拓展延伸为主要方式。

“检测”作为有效“评价和问学”的一个环节,而问题的拓展延伸其实就是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延伸。这一点也非常符合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注重历史知识的多领域、多层次的纵横向联系”这个要求,也是未来命题的发展趋势。然而,如何处理好检测题的“问题和三维目标”的关系,如何体现检测中“问题”的基础性、提高性、多层次性、多角度性等要素,以实现检测的信度和效度,最终为有效拓展延伸教学的评估与检测提供第一手资料呢?

笔者从事多年的初中毕业班备考工作,一直尝试将检测题中的“问题与拓展延伸”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笔者再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相关的合作与对抗话题为例,谈教学评估中的拓展延伸。

【例】大欧洲一直是欧洲政治家的理想。之前,有人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然而历次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后来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让欧洲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才清醒的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的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列举两个试图以武力实现大欧洲理想的欧洲人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主要国家分别参与了相互对抗的两大军事集团。请写一战前欧洲形成的两大对抗性军事集团名称。并说说这些军事集团形成的影响。

(3)材料中的联合之路指20世纪60年代的西欧国家成立了什么组织?该组织建立的主要倡导国家是哪两个?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成立对于世界发展的积极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欧盟成立后,成员国公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4)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设计意图】:以合作、对抗、正当合作与非正当合作为话题,结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这一教学片段的三维目标进一步将课堂教学中拓展延伸的问题题目化,实现巩固与检测有效拓展延伸教学的双重目的。即实现了相关课标的纵横向联系,也实现了从历史到现实的拓展延伸。既启迪学生从历史角度理解合作、正当合作、对抗等话题,又运用史实进一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历史与时事热点之间的拓展空间(美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非正当合作及危害)。达到三维目标检测的目的。

四、课堂拓展延伸教学存在的不确定性

(一)注意度和量的问题。

一节课的容量过大,拓展延伸的内容多了,尤其是与课标相关的历史纵横向拓展延伸,这样的拓展延伸显得理性、枯燥,容易引起学生既有知识与新学知识的交叉干扰,容易引起“动听型和视听型”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导致学习注意力和积极性的下降,降低了课堂拓展延伸教学有效性。

(二)注意班级情绪的调控问题。

情绪调控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效率。这一点在“拓展延伸型”的历史课堂尤其重要,在涉及一些热点问题的拓展,比当时的如朝鲜半岛危机问题、金融危机问题、黄岩岛、钓鱼岛等问题等等,辅助的视频和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容易引起学生的兴奋情绪。有的学生在没有弄清楚老师拓展延伸这类问题“目的”的前提下,情绪一下子就高过了头,冲淡了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偏离了拓展延伸的初衷,中断了本来连贯的学习思维。降低了拓展延伸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调控好拓展延伸教学与上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今后进行有效拓展延伸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当今社会需要创新精神,创新无疑是一个不断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时发现新问题的过程。创新不是专家和学者的专利,它的普遍性原则要求必须从学生抓起,所以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情景再现的史料拓展及问题的拓展延伸”是目前公认为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之一,而被众多教育者认同。尽管有效拓展延伸的探究还刚刚起步,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实践。但我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和纠偏的过程中,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会越来越多的被广大同行认可、践行。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 篇2

一、读图析图, 实现知识断层的补充

通过地图册可弥补课本教材信息量的不足, 前后知识连接断层的缺陷;对教学进行有益的延伸, 更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如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如何与八年级上册联结?八上最后一个主题是解放战争, 学生只了解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占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垮台。而八下第一课即是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对于南京解放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国内的形势学生并不清楚, 这对学生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不易、西藏和平解放等问题产生困难, 感觉许多地方被架空, 出现知识断层的情况。我觉得教学中可利用历史地图册和历史填充图册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如讲西藏和平解放时, 指导学生阅读《全国大陆解放形势图》, 巧设问题:阅读形势图,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哪些地区没有获得解放?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解放军主要向哪些地区发起了进攻?通过观察形势图, 找时间信息, 了解解放军解放的步伐、全国大陆最晚解放的地区, 并结合地理、民族等因素分析该地区最后解放的原因。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大陆完全统一, 祖国还有哪些地区未解放?为以后一国两制的提出、港澳台统一大业问题作铺垫。通过学生读图、识图, 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的历史线索变得清晰了,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探究性学习也在实际教学中慢慢地形成。

二、探寻“历史长河”, 树立学生的时空观念

“历史长河”将一个单元的主要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 而历史教材在编写时更注重专题性, 忽视时序性, 学生学习时对事件的先后顺序混淆不清, 对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也很难把握。因此,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历史长河”的梳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事件的逻辑顺序、因果联系, 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发生是有时序性的, 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确立, 有利于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历史长河”———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30多年大事一览的应用。第一步, 学生查找与改革开放有关的大事, 按时间顺序一一列举。再结合课本上的改革开放形势图, 让学生明白我国改革开放的格局。第二步, 让学生查找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果。提示学生分类叙述, 可从经济、外交、法律、科技、体育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三步, 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改革开放的推进有什么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理清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通过“中国与世界”的环节, 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念

在地图册的“历史长河”旁边, 有一幅本单元重要历史时期的中外形势图。它的使用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在中国的某个历史时期, 世界大势如何, 从世界整体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中国历史, 以求开阔眼界, 避免历史学习中的片面性。

进入20世纪以来,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要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 就必须了解世界的发展。在学习中国现代史部分时, 应指导学生在关注中国发展的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同时, 也应放眼看到同时期的世界, 培养学生历史分析时的中外联系能力, 提升学生的世界观念。在进行拓展延伸时, 要注意适度原则, 不可过度, 以免增加学生负担。

四、巧用“江苏历史”, 拓展课程资源, 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地方史是中国历史的细胞, 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中国历史悠久, 每个地区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地方史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情味, 学生对此有亲切感、认同感, 对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有自豪感。

历史地图册的最后一个环节即为“江苏历史、现代历史”。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苏、一五计划时的江苏、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江苏、改革开放时的江苏等四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都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图片、经济发展成就图、柱状图等, 学生在了解中国发展的同时也见证了江苏蓬勃发展的历程, 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增强了他们作为江苏人的骄傲。

综上所述, 历史地图册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 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形成。教师借助于地图册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观察地图的能力, 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使用地图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 我们历史教师在课余之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地图素养”, 积极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和世界观念,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 在教学中, 历史教师还应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地图教学, 让历史地图在一图多样、一图多用等方面能更好地得以开发和研究、拓展, 为学生开放型的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让学生更多地尝到读图的乐趣, 也让我们的历史教学更为生动、充满激情和挑战。

摘要:历史教学图册是一种重要且易得的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图析图, 能实现知识断层的补充;通过“历史长河”的探寻, 有利于学生时空观的树立;“中国与世界”的分析, 有利于学生世界观念的形成;“江苏历史”有利于学生爱江苏、爱中国, 增强民族自豪感。这种直观的教学资料图文并茂, 色彩丰富, 能刺激学生感观, 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问题的巧妙设计, 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欲望;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有利于对历史教学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拓展延伸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但由于其他学科占用了学生较多的课余时间,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只是一门简单、不需要深入学习的学科,而不予以重视。这种现象导致了语文在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逐步降低。因此,语文学科的拓展延伸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改善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还极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施拓展延伸的措施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拓展延伸要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在学生可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如在教学《骆驼祥子》时,教师可以拓展延伸到老舍的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当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后,再引导学生钻研课文更深层次的含义,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

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学生为基础,还要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中,教师不能为了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运用生硬的技巧,把教学内容晦涩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拓展知识,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又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学生在学习了优美的文章后,教师可以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康桥,看见唯美的景色,自己会创造出什么优美的诗句。通过这种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走进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从多角度、多方面理解作者的感受,而不是机械性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在创新中使学生对拓展延伸的语文课堂充满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语文的奥秘,从而逐渐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把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意义

拓展延伸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和今后更高层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拓展延伸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文学才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符合《新课程标准》对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延伸出许多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从而深入了解课文的内涵和深层意义。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拓展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教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拓展延伸不能只依靠语文课文,还要与社会背景、人文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语文的魅力,使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过程,变成了探索语文奥妙与魅力的过程,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毛晓芳.初中语文拓展性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郭丽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和谐课堂构建探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0.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 篇4

福清市占阳侨中 何细妹

近几年许多教育者提出“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教学”是指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45分钟中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北师大的赵亚夫教授在他主编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中提出:有效教学应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对信息进行加工,通过积极的探索获得新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不应该是被动、消极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探索者。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必须破除“教师中心论”,确立师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论”,意识共享;抛弃教师“一言堂”和“单向灌输”,精讲多练与精讲多议相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因而营造一种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形成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应充分关注并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度与亲合度。所谓自由度指课堂宽松和谐自然。这里的“自由”,意在力求确保学生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保持、优化和张扬个性;所谓亲合度指师生平等合作交流。所谓“亲和”,则是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应有素养,创造保证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和谐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知识,它必须由传授者与接受者双边配合才能完成。对预定的教学内容来说,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与学双边活动,而影响这个质量水平的一条无形却又有力的杠杆就是情感因素。历史教师不仅要科学准确地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用充分的情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对学生抱有爱心。马克思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在此前提下教育学生,学生才乐意接受,教育方能获得成功。其次,尊重学生。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曾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种尊重就在于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的“完全平等的人”,而不仅仅是被管理的对象。没有尊重,教育就难以深入人心,取得应有的效果。再者,理解学生。教师应该更容易理解做学生的苦衷,因为我们也曾有过那段纯真而渴望的年代,让每一颗心灵快乐健康地成长,是我们对教育最大的理解。

二、活用教材,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笔者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广阔背景,在课堂教学导入中有意识增加故事情节,以本人在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授第五章“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战争”课文为例,先以朗诵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项羽兵败被围时唱的哀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引入到战火纷飞的古战场。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巧设问题情境。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 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重现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历史”原本是有生命的,是很生动的。在教学上,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还原生动、深刻、鲜活的历史,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历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与历史有关的影音,重现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在讲授红军长征一节,可以用江西民歌《十送红军》来渲染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百姓依依惜别的场景。如果再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介绍一二九运动时,脍炙人口的《毕业歌》,尤其是歌词中“满耳是大众的嗟伤,一年年国土的沦丧”反映出当时民族危机严重的历史背景,更能引起不同时代学生共鸣,激发其爱国情感。

又如使用具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创设情景,播放历史纪录片、历史影片或图片感受历史的真实,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绎历史人物,模拟历史场景等。学习知识的渠道应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来自书本、课堂,也可以通过课外书、网络媒体、实践而获得。为了找寻人生的答案,让学生明白,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当然,教师也要警惕上演“燃烧自己,却未照亮学生”的教学悲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情境重现,激发学生反思、质疑,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发挥历史教学的教育价值功能。有一位教学专家认为:建构中学生的历史能力,主要不是靠给学生灌输多少历史知识,而是在学生生理、心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吸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四、重视教学过程的信息反馈的调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未来学家宣称:“未来的文盲是指不会学习的人”。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让他们逐步做到在离开教师这根“拐杖”后自己也能够独立“行走”。这也是评价“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双方根据相互的信息反馈来判定自己的行为绩效,并对自己的行为活动作出调整和控制。教学信息反馈的调控功能就是这种反馈所具有的制约教学行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水平与策略的属性。为了积极有效地发挥教学信息的反馈的功能,教师应以正面启发和肯定为主,对学生进行教学信息反馈,要正确评价教学效绩,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状态,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调整,逐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 篇5

晋庙铺小学教师 韩晋芬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拓展是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信手拈来,不事雕琢,妙趣天成的。看似不经意间的拓展延伸,却能够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化文章主旨,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努力追寻着。

关键词:课堂教学 拓展延伸 把握时机 行之有效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将鲜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

1.课前拓展性阅读。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

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形态,如何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这里老师可简介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翻译说的“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3.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

苏教版新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 “搜集资料”的要求,如四年级教材《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语文课堂教学就如一道道菜肴,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就如烧菜用的盐,没了少了,这道菜则给人感觉淡而无味,多了乱了同样让人无法入口。因此,适量、适度的进行拓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拓展。

1.自然拓展

有效的拓展应该是跟文本之间有一种“互文性”的关系。拓展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也应该有一种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拓展时,也应该是自然的、不露痕迹的。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导入时,教师不露痕迹的运用拓展教学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个课堂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可爱的小蜜蜂》教学中,一位教师这样引出问题:

(1)出示蜜蜂采蜜画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描写小蜜蜂的课文——可爱的小蜜蜂(齐读)

(3)课题直接告诉我们什么?

(4)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杨朔写的,它的原文叫《荔枝蜜》,其中原文的开头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原文的开头,让学生自由读)

(5)同学们看了这段话,你认为作者对蜜蜂是怀着怎样的感情?(不喜欢)(6)是呀,为什么从开头的不喜欢到这里的觉得可爱呢?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从上述案例中看出,教者引用了作者原文开头的一段话,让学生从这段话中了解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是不甚喜欢的,甚至是带有害怕情绪的。那么为什么作者能从“害怕”到课文中的觉得“可爱”呢?一次简单的不露痕迹的拓展,让学生很快产生疑惑,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学文的欲望。

2.适度拓展

拓展延伸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一位老师在解读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没有单纯地在“绿”字上做文章,而是设计了想象说话环节:“ 又 江南岸”,让学生仿照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学生对春天太熟悉了,一至六年级也积累了大量的描写春天的词句,于是他们很快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用鲜活的语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们心中江南岸的春天美景:“桃花又红江南岸”“蝴蝶又舞江南岸”“小鸟又唱江南岸”„„

就这样,教师没有多余的讲解,更没有采用花俏的课件,而是采用一次简单的说话训练环节,让学生在适度的拓展中明白:在春风的吹拂下,江南又显现出一片绿色的、充满生机的景象。

3.巧妙拓展

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内外的适度拓展延伸,可以让语文更加充盈和丰富!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选择拓展的内容,适当地选择拓展的时间,则有助于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内心的感情之弦。

我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是这样拓展的:

在学习“山河壮丽”这一部分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的祖国著名的风景,然后让学生试着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一写;在教学“文化灿烂”这一部分的时候,这位教师没有给孩子们讲四大发明、文房四宝、三皇五帝、唐诗宋词„„而

是利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教者更多地引导学生回忆奥运会开幕式中所出现的那些中国元素,学生的表现很是兴奋。记载中华民族非凡智慧的“四大发明”、美轮美奂的中国画卷轴、浩瀚星河中飞舞的天女、多种多样的戏曲„„尽管孩子们说的不是怎么太完整、太精彩,但是从他们兴奋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更加关注祖国、关心祖国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在一次次交流与碰撞中更加深深地印入学生的心中!

这样的拓展方式,是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提升,进一步丰富了课文的内涵,使学生在拓展中了解了课文的写作特点,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人文感悟的同时,语言也进一步得到训练,在教学中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提倡教育创新的今天,学习语文再不能局限于课堂,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有效的教学拓展会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新的提升,使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有新的提高,所以它是语文课不能缺少的环节,而它首先应立足于课堂,再向课外拓展延伸。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尽可能地让语文课堂更开放,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充实,将教学思路变得更宽广,将教学方法变得更灵活。

“课后延伸”是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的是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是语文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实践活动。可是长期以来,好心的老师们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常常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原本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应该完成的,由于课堂教学中不厌其烦的问,收效甚微的讲,占去了学生自读自练的时间,却不得不把“提高质量”寄托在课后。家庭作业如海如山,反反复复、枯燥无味,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产生惧学与厌学心理。面对新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创新意识已迫在眉睫。

语文课的课外延伸活动是大量的,开展课外延伸活动应做到以下几点: 课外延伸的形式要多样化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内容更丰富多彩,形式更活泼有趣。课外延伸活动必须让学生感到这不是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而是觉得自己在娱乐,在创造,因而兴趣盎然。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独立思考、独立活动。

课外延伸活动的形式很多,这里仅列举几种:

1、开放性去“读”。新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课外阅读内容可以是课堂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以指导读和开放自由读相结合。可利用读书汇报、介绍好书、交流心得、开故事会等方法引导学生读书。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读中积累知识,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陶冶情操。如:学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可开展《小动物尾巴作用》的汇报演说活动。学生可通过阅读课外书,找资料等渠道了解了很多小动物的尾巴的用处。这样课内外结合起来,即丰富了学生知识领域扩展了知识视野,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2、突出层次性去“写”。学生在智力水平、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等方面都有差异。为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就要关注个体差异,设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是打基础阶段,要把一定时间留给学生,留给他们选择的余地。如:学完新字词后,可布置的作业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觉得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 篇6

【论文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境有效创设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物情境、多媒体教学情境、角色扮演情境、问题情境等众多的情境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实践新课标理念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情境的创设与教学目标和初中生认知特征等方面谈谈如何科学合理的创设情境。

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随着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历史教师依据新课标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和诱导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主动地探索和相互交流,从而学会学习并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新课标强调知识获取的过程,倡导对历史学习的体验与感悟,在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历史认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情感价值观,而“创设情境是解决问题、构建新知的前提”。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新课程理念实施的重要方法。

所谓教学情境,即指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氛围与环境。采用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具体教学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优化认知过程,构建历史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具体、形象、生动是教学情境的显著特征。初中学生正是形象思维成熟、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思想活跃,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正符合初中学生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由于历史史实具有很强的过去性,学生不可能亲身经历和感受。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往往能把历史事件的全貌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历史的亲近感、真实感,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实施历史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历史教师的关注和青睐,有力地推动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动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但也无庸讳言,在Et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据笔者所见,许多老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也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大体表现为:一是在一堂课中,创设情境太多太杂,学生面对情境中丰富的历史信息而无暇思考分析,导致情境的无效创设;二是创设情境中蕴含的有效信息量太少,无以促动学生的深层思维;三是情境的创设未能切中课堂的重点难点,情境创设走偏了课堂;四是情境的创设脱离学情(即学生的实际水平状况),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笔者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准备,不能在课堂上临时发挥。无论是引用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还是应用多媒体创设声像情境,抑或是学生的角色扮演,都应作周密的计划与安排,否则创设的情境失真,也就起不到情境教学应有的生动形象效果,导致情境创设的无效。

第二,情境的.创设应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精确切人。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对情境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解决课堂中的问题,达成课堂的教学目标。因此,创设的情境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当然,围绕教学目的创设的情境也不能太庞杂。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认知发展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

第三,情境的创设应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历史是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素有“文科中的数学”之称,这就要求我们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极具启发性、诱导性、探究性,要蕴含一定的思维深度,富含激发学生想象的信息,以此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情境信息,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如笔者在教学《同仇敌忾,抗战到底》课时,首先播放电影《血战台儿庄》片段,学生很快就置身于那血与火的战争场景中然后要求学生观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并找出日军进攻的方向,接着启发提问:1.日军向徐州进军的目的是什么?2.徐州保卫战的指挥官是谁?3.徐州战略要地在哪里?最后要求学生归纳分析,敌我双方争夺台儿庄,血战台儿庄的重要意义。在这一情境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学习情绪被充分激发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情境创设必须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能否突出,难点能否突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创设历史情境,就是为了帮助解决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情境的创设要能突出教学主题,紧扣教学的重难点,否则情境的创设只能是流于形式。如某老师在《秦的统一》一课的教学中,把大面积时间用来展示秦灭六国的军*战争的壮观场面中,而未能在本课的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上创设情境,导致喧兵夺主,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情境创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常用的历史情境有实物情境、问题情境、运用多媒体声像情境等等,但无论哪种情境的创设,都不能使学生只做“听客”和“看客”,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展示个性,展示综合素质,建立起“我能学”的自信心,实现“我会学”的信念,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有用学科,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鲜活、生动、有趣的课堂。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拓展延伸教学 篇7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有机体,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付出心血和智慧, 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 要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 实现教学目标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 为自己“充电”, 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这是古人早已总结出来的一个道理。加之现代电视、网络等的出现,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的增加, 学生视野的开阔, 因此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 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历史课程的要求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要注重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面, 适应新课程及综合化的要求;要增强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善于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还要学会寻求和利用各种教学信息, 加强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 关注教师之间的共同成长, 分享别人的教学经验。为了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教师应设法培养好以下技能:其一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其二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第三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第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第五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等。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教师应对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有所了解。

二、快乐教学, 寓教于乐, 促进学生发展

快乐教学符合初中生喜新好奇、情绪易变、趣味多样的特点, 它能创设愉快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并发展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因此教师要以“寓教于乐”为核心, 调动各种手段, 活跃课堂气氛, 共同营造和谐的氛围。这必然要求教师深钻教材, 挖掘教材潜力, 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蕴含的快乐因素和情感色彩, 创设情景, 引发共鸣。这种兴趣式教学要求教师巧妙导入, 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兴趣。例如, 我在教授初一历史《贞观之治》时, 课前要求学生看电视《隋唐英雄传》, 课中播放《大明宫词》片段, 它活跃了课堂气氛,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教学效果出奇的好。总之, 只有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真正做到变“苦学”为“乐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 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借助他人 (教师与学生) 的帮助, 必要的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一理论的核心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时, 教师必须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让他们在思、想、做、练的过程中提炼信息, 掌握方法, 学会运用和创造, 不断发展自己。首先, 教师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作为示范;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 归纳讨论结果, 轮流表述, 表述时注意史论结合;教师则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实践教学双边活动, 培养创造性思维。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

四、课堂激励, 唤起学生学习的动力

课堂激励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手段。由于个性差异, 学生在学习上也有诸多差异。有的学生充满自信, 学习无忧, 有的学生缺乏自信, 表现出退缩;有的学生学习刻苦, 自觉主动, 有的学生怕苦怕累, 懒惰躲避;有的学生面对困难, 迎难而上, 韧劲十足, 有的学生遇到困难失败, 就灰心丧气。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应该适当运用激励机制加以调整。

适时的激励, 不同的激励, 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 (1) 赞扬性激励。学生有了出色的表现, 有了进步, 哪怕是细微的闪光点, 他们都希望被发现、被肯定。这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的鼓励表扬, 就能让学生有成就感, 他们因此会兴奋不已, 从而激发自身潜能, 增强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2) 期望性激励。这类激励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优等生来说, 在课堂上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期望、更高的要求, 学生就会朝教师所期望的方向迈进, 提升自己的表现。对学困生来说, 他们内心也渴望被关注, 渴望因学习上有点进步而得到肯定, 教师应对他们设置较近的较易完成的发展目标, 并以“我相信你……”“我希望你……”之类的言语表露出你对学生的这种期望, 这样他们就会受到鼓舞, 从而为那份期望而努力。 (3) 培植性激励。就是帮助学生增强信心, 这一点很重要。不少学生在心理上自卑, 想说又不敢说, 怕说错出笑话。教师对这类学生要多赞美、少批评, 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避免用刺激性语言, 否则他们将更加自闭。培植出信心, 学习动力自不可言。 (4) 比照性激励。学生都有好胜心, 即使是学困生也不乏这个欲望。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横向对照, 看差距, 比优点, 对比中获取动力;也可以自身纵向对照, 找不足, 找增长点, 找出发展进步的信心。这种对比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而好胜心态下的思维是活跃的, 其灵活性、清晰性、流畅性远比缺乏对比的情况下要好得多。

有效拓展延伸激活中职德育课堂 篇8

关键词:拓展中职德育校本教材微课教学课堂活动

中职德育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然而当下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对德育课程并无好感,甚至存在着漠视这一学科的现象,这使得德育学科的育人效果难以彰显。造成中职学生漠视德育课程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德育课程理论性较强,抽象乏味,教材内容欠缺趣味性和可读性,枯燥空洞的大道理难以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同时社会的发展也造成教材的相对滞后性和局限性;三是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教学形式单一,以说教为主,课堂气氛不活跃。

要想改变中职德育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需要教师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之上,对德育教学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德育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多种形式巧妙地拓展课堂知识,延伸相关课外知识,将大量鲜活且具有时效性的教学资源带入课堂,从而营造开放、有活力的教学氛围,改变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激活中职德育课堂。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

一、充分挖掘优秀电视节目资源,借助时政热点拓展延伸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进入了“屏幕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屏幕”(包括电脑、电视、平板、手机等),他们更愿意接受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集于一体,教师可广泛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以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可充分挖掘优秀的电视节目资源,作为多媒体教学素材,借助时政热点对中职德育课堂进行拓展延伸。优秀的电视节目往往形式多元、内容丰富,选题紧跟时政热点,叙事讲究技巧,融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教学中选用优秀的电视节目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精彩、真实鲜活,解决了德育教材的相对滞后性和局限性的问题,改变学生对德育课堂内容呆板无趣的印象,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积极思考。例如在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第二课题《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时,笔者就选用了《焦点访谈》20140403期“高音炮轰广场舞”的节目视频,引导学生探究思索广场舞与居民休息权如何兼容的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政热点,提高了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众多,除《焦点访谈》外,《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经济半小时》《旗鼓相当》(原《状元360》)等节目中的资源,笔者在教学中也经常选用,还包括地方电视台的《非你莫属》《法眼》等节目资源也适合中职德育教学使用。除此之外,中职德育教师还应当关注本地新闻节目,在教学中可广泛引用本地的新闻案例,教学资源、案例的本土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二、精心制作微课,延伸课外知识,打破课堂时空限制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教学也应运而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根据教学需要在部分课堂中使用微课教学之外,还可将微课教学应用于补充或拓展课外知识。在教学中视教学需要或学生兴趣,可补充或拓展课外知识,但又常常受到课时的限制,此时微课教学就成为一种最佳的选择。它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为中职德育教学的有效拓展延伸提供了空间和载体。例如在《丰富多彩的消费》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当下最典型的信贷消费形式——信用卡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而中职学生毕业后也将达到申领信用卡的年龄,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对信用卡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但受限于时间因素,课堂上无法完成这一课外知识的延伸,因此笔者录制了一节10分钟的微课《关于信用卡,你必须知道的》,提供给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未来成为“卡奴”。又比如在教学《货币的神奇力量》这一课时,笔者录制了微课《货币发展史》,学生对这一节微课兴趣浓厚,也带动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学习热情。

微课教学手段的使用不仅能拓展延伸课外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中职德育教师应主动学习微课制作的相关技术,熟练掌握微课制作的相关设备和软件,精心构思微课教学内容,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课外延伸和自主学习的载体。

三、积极开展活动教学,巧妙拓展课堂知识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形式单一,说教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学习,对课堂知识不想学习,或听过就忘,造成德育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为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能学有所获,在教学中笔者常采用活动教学法,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并适当拓展课堂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中职学生参与活动热情高,渴望表现自己,采用活动教学法,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三课题《投资理财方式》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理财方式的优缺点、利弊,笔者提前两周布置学生分组进行10万元模拟理财活动。第一小组利用手机模拟软件进行10万本金的股票操作(中午时间操作);第二小组通过向银行咨询或上网查找,了解10万元储蓄的收益;第三小组查找用10万进行投资债券的收益;第四小组负责查找10万元存入余额宝的收益。课堂上各组派代表介绍各种投资的特点及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学生对这一活动参与热情极高。有了来自活动的亲身体验,学生对投资理财的知识有了更感性、具体的认识,而不仅仅只是教材上枯燥的文字。学生对相关知识印象深刻,真正学有所获,提高了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创新德育教学资源

当下,教育部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也提出德育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仅以教材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然难以实现目标。在此背景下,笔者同德育组其他教师共同开发了校本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创新德育教学资源,拓展了本校德育建设的新途径。编著的校本教材图文并茂,语言平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家乡在行动”这一栏目,精选了大量本县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向身边的榜样人物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笔者所在的教研组还开发了校本教材《致敬榜样》《记住乡愁》《悦读法律》,作为学生的课外补充读物,形成了一整套富有地方特色的德育校本教材,为德育教育的有效拓展延伸提供了条件。

上一篇:个人所得税法习题及答案下一篇:散文《曾经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