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通用12篇)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篇1

[摘要] 当前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出现了“新倾向”、“新问题”。课堂教学调查分析中发现,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着。其典型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体育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学习者的获得成功的欢乐。师生实际付出的精力与实际收效之比不协调、不对等。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经过教学实践与探索,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关键词] 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老师如何开展有意义的和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策略,使教师转变思维,努力使他们在基础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充分预设,提高体育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以来,“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尤其是更多的年轻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实际上,教学预设就是过去所说的教学设计。再通俗点讲就是备课。备课就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过程,同时设计好一份教学方案。以前强调不备课不能进课堂,现在仍然要做到不备好课不进课堂。因为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作出周密的策划。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如果没有教学预设的课堂必定是无法实施有效教学的。因此,我们在课前要从当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需要出发,突出学生这个主体,从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教学,即强调务实科学的预设。

2.教学必须关注生成。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往会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就是必须关注的生成性内容。关注生成,就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把这种生成性内容看作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形成新的教学方案。其实生成的问题原来就存在,以前我们讲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在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师应提高体育教学中的应变能力的问题,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说法,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目中有人的问题,都是如何对待学生的问题,都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

二、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工作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能驾驭课堂,把预设变成精彩的呈现,才是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元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l.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一节课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是导致体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各种形式主义的一个直接原因。因此,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灵魂,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眼下上体育课,有的教师目标随意性较大,主要有目标不完成和目标转移等情况,学生对教学要求大多数模糊不清,一堂课学下来不知道自己学些什么。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面对可供选择的诸多内容,应如何选?选什么?选多少?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以投掷类教学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投掷垒球中的挥臂动作,可以采用掷纸飞机比远、扔纸团、投绳等学习内容;为了提高投掷中的出手速度,则可以选择甩绳、小皮球等轻物对墙对地投掷等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可以采用单、双手抛、投实心球的练习内容。

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例如,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好多老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内容应该是下面主教材内容的前奏,能紧扣主教材,能为主教材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为整堂课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全国特级教师王仲生老师他在上前滚翻一课时,先让学生做“看天”和“看谁坐得快”的游戏。初看这是两个很普通的游戏,但是联系到后面的前滚翻教学,就觉得这两个游戏不是一般的游戏,这两个游戏中,隐含了完成前滚翻的要领(低头、团身),为下面的前滚翻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这样的游戏内容才真正具有实效性。

最后,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3.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1)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呢?由于班级中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因此,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可以有一个弹性的标准和要求。在体育课中运用分层的教学有很好的效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一个动态的分层,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同时亦可上升下降,从而起到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多个成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2)满足需要,激发兴趣。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喜欢上体育课。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新异刺激的影响,往往具有求新、求异需要——即对体育的内容和形式喜新厌俗。因此,要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新颖。如让学生做准备活动时,应杜绝单一无味的练习,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一些花样,如游戏性比赛、新颖的体操或舞蹈,有条件的还可配上优美的音乐伴奏,更能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之愉快完成练习。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3)倡导竞争,激发兴趣。

学生的特点是争强求胜,渴求表现自己,竞争又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所在。所以,在教学中应创设竞争情境,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竞赛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如: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比高、比远、比快、比反应、比质量、比作风等,竞赛结束时,教师必须进行小结和讲评,表扬优胜者,以示鼓励,满足青少年的好胜心理;对于失败的同学则要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到再赛的胜利。4.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难有学生的自主发展,课堂中双主体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协调和共同发展。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如教学耐久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每次课都注重在练习场地、距离和练习时间上的改变,跑时的队形可以花样多样新颖。如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重复接力跑,分组对抗等。这样使学生寓耐久跑于兴趣中,使学生感到耐久跑其乐无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四.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强大动力

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那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激励? 首先激励要适时。可见激励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当学生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表扬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他重燃希望。

其次激励要适度。把握好表扬的分寸,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向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过轻的表扬让学生失望、泄气;过头的表扬有时让学生产生自满情绪,或者反过来认为你在取笑他。

最后激励要讲策略。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励,即寓贬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我们老师一味追求讲“好听的话”,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很难确定听惯了“好听的话”的孩子,会怎样应对挫折,怎样明辨是非、认识自我。指出学生不足时,要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五.自觉反思,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课堂教学监控行为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方向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教师自觉形成教学内省力的一种方式。教学监控行为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之后的一个教学反思。

对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活动,应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教学重建三个方面来入手,建立有效的教师反思机制,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一方面个人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同时,根据教学情况适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另一方面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取得进步。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篇2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长久以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困难的根本性原因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体育这门学科并不在升学考察的范围之内,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完全将这门学科当成是一门辅助性学科来学习,而很多教师也是对于自身的教学工作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 这两方面的原因加在一起,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体育这门学科的教育作用绝不仅仅在于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更多的是在于通过体育活动来塑造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让学生具备坚韧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于体育教学目标的明确必然会提高很多教师对于这门学科教学的重视程度。而有了教师重视程度作为保障,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有了教师重视程度和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作为保障,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将会变成一个时间的问题,而不再是可能和不可能的问题。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高,学习的目的性也不是很理想,对于体育这门学科的学习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就需要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充分的发挥引导作用。但是主导地位不代表着主体地位, 诸多的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主动则必然会导致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降低,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直至完全的丧失,所以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参与课堂教学,作为一门需要学生充分参与的学科,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有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保障,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困难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体验式学习

如前文所述,体育这门学科需要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教学内容更多的偏重于实践和参与,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在课堂内容上做文章,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让学生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参与,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体验,感受体育所带给他们的愉悦和成长。在这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喜好来有针对性的鼓励学生积极实践,例如很多学生对于篮球项目十分热爱,平日也经常观看一些高水平的篮球比赛。 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点,组织学生开展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和班级内部的分组对抗赛,让学生在比赛之中懂得艰苦训练的重要性, 在训练之中思索比赛的成败。通过这样的身体和心理的参与,学生获得的绝不仅仅是运动技巧以及身体素质方面的进步,更多的还是心理方面的成长。除了要注重学生身体方面的体验之外,教师还要更加注重学生心理方面的体验,例如在比赛之后组织学生讨论整个比赛过程,让学生懂得反思自己,也懂得如何与其他同学相互协作,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另外也通过诸如此类的总结性的活动来让学生懂得平日艰苦的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只有努力的付出才会有预想的回报,也借此来磨练学生顽强的意志。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追求是每一位教育者所应该致力于的工作, 在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对于体育这门学科的认识,明确教学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来获得身体和心理上的深刻体验,并在这过程中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为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摘要:体育教学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毫无疑问是改善小学生体质,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但是长久以来的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问题一直都是广大教育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多年,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颇有感触,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关于如何有效的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体育课堂;有效性;体质健康

一、前言

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渐下滑,肥胖和视力不良问题尤为突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益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更好地引导学校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方面的改革,推动各地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度,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14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该“标准”要求各学校每学年必须进行一次覆盖全校各年级学生的体质测试工作,并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的一必备条件及重要参考依据。

小学体育课对学生的体质状况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在总课时一定的情况下,较高的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保障,而体育师资队伍对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从体育师资队伍这一视角对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

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概念界定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有效果:体育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学到关于体育运动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体育技能以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第二是有效率:根据学生自身情况,通过最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体育课等活动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并达到预期目标;第三是有效益: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及能力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根据以上三点并从学生在经过体育课堂教学之后,在身体健康、运动兴趣、运动技能等方面是取得了多大程度的进步进行衡量。

三、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师观念

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其教学设计、执行与反馈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课堂中更多的要求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评价方法的科学化等,因此,体育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创新,为更好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及内容选择

教学内容的设计影响着课堂教学有效性,关系着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新课程标准提出一切对学生有利的体育教学内容均可纳入选择范围。这就给予了教师很大的自由,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某一活动是否简便易行,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否有效,是否能够为生活服务,这样的教学内容才具有实效性。

(三)教学方法与实施策略

根据学生特点及教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有重大意义。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保证教学目标完成的前提下,适当运用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设置法以及分层教学法等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为教学目的服务。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体育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显然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四、当前小学体育课普遍存在问题研究

(一)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课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

大多数小学领导存在着“重文轻体”的观念,这主要是受之前的学校评价体系中强调文化课成绩的重要性、忽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等的影响。在新课改及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背景下,学校领导应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到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枯燥、缺乏创新

一方面,当前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大都还停留在队列队形、走跑跳投等基础性运动技能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故而无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的兴趣;另一方面,当前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选取的创新性上严重欠缺,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都是依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缺乏灵活、创新性。

(三)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小学体育教师由于薪资待遇及受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数体育教师年龄偏大,缺乏年轻体育教师,这就导致多数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要求;次外,老教师接受当前先进教学方式的能力较差,导致好多小学体育课教学方法依然较为陈旧,没有跟上高科技教学方式的步伐。

(四)体育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完善

当前来讲,小学体育课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单方面成绩考核为主,很少有学校会进行学生互评、小组打分等,也很少有学校有相对完善的学生问题反馈机制,基本做不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

五、结论与建议

(一)提高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加强领导重视,将体育教师、体育课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引發学生及家长积极性。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既重技能又重身体素质提高

1.加大课的负荷量,增加练习密度

充分考虑到课中要解决的任务、练习的性质、上课的条件等因素,教师充分备课,提高组织水平以减少不必要的队形变动等,改进教学方法如分组教学时人数适当、充分利用积极分子做助手,提高教学技术水平。

2.提高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及

注重各年级学习内容的衔接性和周期性,优化教学内容设置、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坚决落实课堂内容设计原则:以大纲为基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明确的目的性、全面性、可接受性、系统性。

3.重视家庭作业对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科学性及针对性,对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提高参与运动的主动性等都有很大帮助,体育教师要重视督促检查的作用,将家庭作业的效用真正发挥出来。

(三)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合当前年龄段的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当前生理等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其参与运动的兴趣,改进运动器材以适应学生的特点,教学课程安排中合理穿插相关游戏以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突出游戏性、韵律性等特征,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养成终生体育的良好习惯。

(四)加强对教师的再培训

根据学校体育教师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培训,定期进行优秀经验分享,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现代化、高效化,提升体育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

(五)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与反馈机制

积极构建周期性评价与目标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反馈评价机制,将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切实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蔡楠荣.课堂的掌控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杰伦迪迪克西.有效的课堂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篇4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被严格要求一味地在语数等学科中挣扎、喘息,造成了对文化课都有产生厌学的心理,却不知道体育深的锻炼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在体育课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到自己的活动中。但由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奇缺,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极少,专业业务素质普通低,农村很多是兼职的体育教师,就算有一两个体育专业教师也让他们主教语数、而忽略体育。很大程度上教师还是喜欢“放羊式”的管理方式,体育课就是自己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下课就集队。没有引导和有效管理,导致学生误以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当然学生乐于这样的体育,但教师没有能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质和深度去认识,不能达到《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信念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目前,农村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又不能吸引该学生……

为何让体育教师、学生改变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观念,值得每位上体育课的农村教师深思。

那么怎样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学习与思考我认为:

一、加强体育课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文化素质、提高专业知识,特别是兼职教师的体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率,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

预设解决方案:

由上级多组织教师培训;教师自身要有终身学习的觉悟,不断增强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二、转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群体,从我们体育教学中,我深深地知道,学生并不是讨厌上体育课,而是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都按照书本的规定的轨道去做,上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形成了体育的“教”与“学”的对立,由于学生反感于这样的体育教学,好多教师就不负责任,采用“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指导意识,导致学生误认为上体育课就是玩自己想玩的,做自己喜欢的,在跳跳蹦蹦,玩玩乐乐中上完体育课,让学生体会学生自认为的所谓“快乐体育”。

预设解决方案:

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更新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念和思想,不能懒于上学生反感的体育课,而采用“放羊式”淡忘体育的本质。好好在体育课上花心思使学生真正的在体育课上做到学中玩,玩中学。

三、树立新意,打破常规,提高体育的兴趣。

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教师的专业性不强和传统的“放羊式”的教学模式造成的,它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了思维定势,体育课就是玩自己想玩的,而厌倦于体育课的锻炼身体的思想。有了快乐,学生才喜欢教师上体育锻炼课,才能摆脱学生对体育课错误的认识。所以教师想要上好体育课就要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是观看表演的关系所决定的。”教师除了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台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同时也在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情实感。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好玩和对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好奇性,不喜欢墨守陈规,而我们在执教过程中,一个准备部分,一个基本部分,一个结束部分的训兽式的教学让学生不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快乐体育”。反而使学生厌倦正规的体育课,反感体育锻炼。导致学生只乐于“放羊式”体育,学生的这种恶性循环的造成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我们自己。要使教学发挥有效性,第一要紧就是把学生从“放羊式”的体育中吸引过来,使他们对体育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体育,这样才能形成教与学的合力,才能达到体育课的目的。打破原有体育课的教学常规,这样的课堂气氛才显得平等、自然、和谐而有生机。

预设解决方案:

在准备活动时打破以往那样以跑步,或单调的准备活动为主的练习,如:让体育课上增加优美、悦耳、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在优美的音律伴奏下做一些简单的韵律操,这样既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热身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女生,这种调动其积极性很显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在基本部分中,把猜谜语、讲故事和同学之间经常玩的游戏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自主合作的教学氛围,让体育课始终充满盎然的活力,激发体育兴趣。在教学跳和跑运动时,我适时增设进学生们平时喜欢玩的游戏,如:“单足跳越推人”比赛,规定人数、次数和技巧,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各种综合素质的锻炼,既锻炼了学生的技巧和跑速,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加强自主、合作的意识。这比单一练习短跑和跳远就有趣多了。又如“掷纸团击人“的比赛,我把一个班男女进行分组,规定好时间、人数,以时间用的少,击中人数多的队为胜队。同学们在互相配合,合作和叫喊声中越玩越有劲,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学生也不知不觉学会了投掷,全体学生参与的意识得到增强,课堂活跃气氛保持浓厚。

四、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体育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小学生实际,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意识,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项 目,也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允许的项目,自己编组,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引导并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

预设解决方案:

首先,教师要按学生兴趣进行分组,让他们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体育练习,同时教师注意培养各兴趣小组体育骨干,发挥小组骨干作用,减轻教师因分组造成的教育不均等,和教师疲惫的负担,为差异性教学提供强有利的保障。

其次,按男女分组,针对男女对体育爱好不同,男生可以选择篮球、排球、足球等授课内容;女生可以选择羽毛球、跳绳、呼拉圈等授课内容。通过这样的授课形成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唤醒他们自觉、主动选择练习项目的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技术技能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循序渐进,对症下药,不能心急,教师要适当将教学步子减小,从最基本的知识、技术、技能上分析问题,分析症结所在及产生的原因,耐心指导,有的放矢地鼓励帮助引导,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技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教要注意到体育课的结束,要巧妙选择轻松活动内容,使学生过高的兴奋度降下来,让学生能够得到身心放松,如:做一些轻松的小游戏或者教他们韵律操,让他们在“快乐体育”中轻松结束体育课。

五、指导科学学习体育方法。

出现意外伤害是体育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因此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尤为重要。

预设解决方案:

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增强科学锻炼知识,通过教学渗透给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将科学锻炼和医务监督的保健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同时对身体状况和身体机能有所了解,明确其利害关系,让他们有意识,有目标的锻炼和保护自己。从而建立一个科学锻炼的概念和减少在体育过程中造成的伤害和恐惧的心理,这样就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展开。

小学体育差生有效转化研究论文 篇5

1.体育差生的特点

1.1意志薄弱。体育课堂主要教学形式就是活动和锻炼,但是很多学生都无法坚持耐力性项目。例如1000米跑,如果没有毅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甚至开始对于体育练习产生恐惧和逃避的心理。1.2行为习惯和品德较差。在体育差生当中,一些学生运动能力比较强,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敏捷的思维,但是他们行为习惯比较差,不遵守课堂纪律,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课堂上他们非常爱出风头,不服管教。一些学生因为娇生惯养,不仅怕苦还怕累,他们不重视体育学科,觉得这是一门副科,不用投入过多的精力。一些学生不够了解体育课的特点和体育运动,对于体育课缺乏兴趣和积极性。1.3体质较差。当前小学生主要的健康问题是营养过剩和缺乏锻炼导致的肥胖,当前在小学生群体当中,体重超标的学生比例不断增多,这个群体也是体育课程的难点,在集体练习和比赛当中,他们可能会被同学当作累赘,遭到同学的各种嫌弃,这样他们无法体会到体育带来的兴趣,在自尊心的影响下,他们开始逐渐排斥体育活动,最后成为体育差生。

2.小学中高年级体育差生的有效转化措施

2.1增强学生的信心。肥胖型儿童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营养方面不够合理,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就是营养,这也是提高小学生体制和健康水平的条件。因此学校和体育教师应该加强教育学生的`营养知识,并且积极配合家长,改正学生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改善营养结构,消除学生肥胖的根源。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优势,增强他们的体育信心。这些学生通常都存在自卑心理。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心里就会暗示自己可能学不会,教师要利用学生的优势因素,例如肥胖型儿童可能力气比较大,那么可以让他们在投掷课上发挥自身优势,克服他们存在的消极心理。很多肥胖型学生无法完成翻滚动作,教师要多利用鼓励性语言给予他们信心,并且要亲自保护他们,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利用表扬和鼓励,不伤害体育差生的自尊心,使其可以对于体育运动产生信心。2.2转变观念。一些体育差生可能是因为主观原因造成的,他们的体质和运动技能可能并没有很差,因此转化工作就要加强思想引导。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采取说教的方式,还可以和家长、班主任加强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明确学生内心想法,利用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榜样的力量,通过生动的事例和科学知识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深入了解体育差生的心理特征,结合体育活动和他们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其可以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奥运冠军的成长过程,让他们的正面形象影响到学生,培养体育差生良好的体育心理品质。2.3加强课内外结合。对于体育差生,如果只是单纯依靠课堂训练,是无法转化他们的。因此不仅要实施课堂教学,还要时常组织他们参加课外活动锻炼,延续和补充课堂体育内容。课外辅导要有计划有组织,也要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利用体育骨干的积极作用和同学之间的团结性,组织“优帮差”等活动,让一名体育优秀的学生督促一名体育差生进行学习,或者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锻炼。教师要多利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提高体育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他们的体育项目成绩明显进步了,教师可以在班级板报和班会当中表扬,这样可以提高差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班级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2.4做好个别教育。针对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的让他们信服,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投入到体育课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找这些学生聊天,掌握他们的运动兴趣和喜好,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安排一节专项课,例如举行篮球比赛,教师也要参与进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技术,从而让学生开始崇拜教师。这样就会调整好整个班级的纪录,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对于一些怕脏怕累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将他们分在不同的小组,让其他的学生影响他们,通过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确这是作业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对于意志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信,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练习,这样才可以明确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可以让他们不再感到自卑,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

3.结束语

通过本文提出的有关转化小学中高年级体育差生的措施,希望有利于转化小学体育差生,使每个小学生都可以健康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周艳希.让后进生插上“隐形的翅膀”———小学低年级数学后进生的有效转化策略[J].新教师,2012(1):57-58.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篇6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文化课教育当选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现在。但体育教育作为重要的辅助课程,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也起着关键的作用。现在的教育正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新课改下推行的素质教育转变,小学体育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们的重视。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展开研究讨论。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育 有效性策略

前言: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身体素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年人如此,小学生更该如此。处在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身体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小学生非常重要。虽然体育课是小学课程中起辅助作用的一门课,但它对于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力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小学体育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

一、制定合理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也是义务教育的开端,具有先导性。虽然学生在学校中要以学习文化课和提升学习成绩为主要目标,但体育科目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下,小学体育教育和文化课教育同等重要。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要想顺利开展下去,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准确的目标是活动顺利展开的基础。在小学中展开体育教育,首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小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大纲去制定。还要时刻注意小学生的自身安全。小学的体育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其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只有明确的制定了教育目标,计划才能顺利的开展,并且有效的提升小学生体育教育的效率。

二、寓教于乐,将教学内容合理游戏化

在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就要设计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活动,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但同时对事物也具有喜新厌旧的特点。所以在现代小学教育中不能用传统方法进行教育,要革新教育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活动的兴趣。

首先,要创设情境,引起小学生注意力。如果只是单纯的体能测试,小学生不但不会感兴趣,甚至一些学生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许多学校会定期举行体能测试,如跑步、跳远等活动,这些都只是单纯的田径运动,但如果体育教师将这些运动趣味化,比如让每个学生扮演小猴子,将操场想象成大森林,让学生们每完成一项运动就可以开启下一段想象的旅程,这样通过想象来吸引学生,可以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体育锻炼。

其次,要将体育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游戏化,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着一些合适的小游戏,例如在投实心球的运动中,教师可以用同学们童年时代都比较熟悉的投沙包的游戏进行开场,将同学生们进行分组,进行丢沙包。然后进行小组评比。由丢沙包作为投实心球的开场,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很好有效的热身活动,又能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这时教师便可以展开投实心球的教学,学生们有了刚才投沙包的基础,又被激发起了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当然容易很多。

三、?M行评比,激发学生好胜心

小学生的好胜心和自尊心非常强烈,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充分利用在体育课上。例如,在课上组织班级之间的良性竞争,但是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竞争内容和比赛,赛后也要设置合理的奖品,以激发学生们的竞争欲望。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能达到锻炼身体,增强意志的目的。这也对小学生们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合理设计体育场所,适当增加体育器材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合理的体育场所和丰富的健身器材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场地供学生们运动,不论学校总面积的大小,运动场地是一定要设置的。如单双杠、足球场、篮球架、吊环等等设施,当然,这些体育器材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免让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收到不必要的伤害。而且学校要加大体育设施的经费投入,例如为学生们购买篮球、足球、排球等,可以作为奖项,也可作为体育课上使用的教具。设计的体育场所也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从他们自身需求出发,合理进行布置,力求安全、新颖、多功能进行使用。

五、教师进行多样化体育教学

在小学体育的课堂中,要做到多样化教学,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教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在各科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体育教学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操场上没完没了的跑步,跳远,也要适当结合多媒体设备,利用图片和视频为学生们讲解体育运动的动作要领和技巧。例如,在小学篮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NBA比赛时候的视频,小学生看到自己喜欢崇拜的篮球明星,利用直观的视频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小学生对于学习篮球技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看完紧张刺激的NBA比赛,在用网上的视频具象的讲解篮球的动作要领,然后带领学生们到操场上,由教师亲身示范篮球的动作要领,这样一系列动作下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打篮球的热情,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学生们掌握动作要领,也就能够合理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观念

如今科学技术的盛行,让电子设备走进了家家户户。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了当代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加之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导致部分小学生在假期时手不离手机平板,长期以来,导致了孩子身体素质下降。所以在学校饿的体育教育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们树立经常健身锻炼的思想观念,让这种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小学生懒惰,不想锻炼的错误思想。从而在体育课上更热爱运动,教师也就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效率,首先要从思想上抓起,接下来启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加之学校大力投入体育教学的经费,设计合理新颖的体育场所,一定能够让学生们热爱体育,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篇7

一、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教育阶段, 体育教学是最具教学意义与特殊价值的重要学科,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需求,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重点教学任务。在整个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规划, 全面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教学目标与规划也是不可忽略的, 能够让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迈向良好的发展方向。

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目标理解得越深刻,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越高, 就越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包括德、智、体、美等。

所以, 教师在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中, 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从教学中多个方面出发,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计划, 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 全面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1.更新体育教学观念符合时代需求

为了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师首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 符合时代需求。第一, 需要以学生为中心, 树立学生为教学主体。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学模式有利于体育知识的传播, 但是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能力培养, 所以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为学生量身打造设计体育教学计划, 全面激发其运动潜能, 提高其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第二, 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 培养其良好的体育训练观念。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自发自主地参与体育锻炼, 进行体育运动, 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另外, 体育教师要向学生阐述体育运用的重要性与价值, 让学生认识到参与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合理选择场地器材保证教学安全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 需要大量的体育器材与运动场地做配合, 并且还需要保证教学的安全性与秩序性, 这是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学校需要完善体育教学设施, 补充体育器材, 修葺运动场地。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要因地制宜、因材设计, 根据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任务和目标, 设计不同形式的场地, 同时场地应该具有高效性与实用性, 符合体育教学的需求。

另外, 体育器材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设施, 教师要尽量做到一物多用, 一用到底, 而体育器材的的质量、功能与数量又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所以更加需要合理使用体育器材, 提高其使用率, 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同时,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 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教师需要认真检查体育器材是否安全、完好, 数量是否充足, 以此来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性与秩序性。

3.动作示范标准优雅激发学生模仿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 动作示范是必不可缺的, 包括广播体操、篮球技巧、乒乓球技术和足球动作等, 都需要体育教师的示范, 而教学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做动作示范, 从而让小学生产生模仿的欲望,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标准、优雅、潇洒、漂亮的体育动作示范, 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动作, 还能够激发其学习热情与动力, 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另外, 在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中, 经过一定的教学指导,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动作示范, 不仅可以增强其信心, 还能够很好地展示学生的个性张扬, 满足自我表现。

例如, 在小学足球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著名足球运动员的比赛、动作或经典镜头, 让学生体验到足球运动的魅力。教师可以示范足球动作, 像传球、盘带、颠球和射门等。对于动作较为娴熟的学生来说, 教师可以让他们在同学面前进行示范、表演, 总结该动作的要点与掌握技巧。

小学体育的有效性教学 篇8

有效地开展小学体育教学也就成为我们需要讨论的

话题。

一、明确体育教学规范化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上,大多数学校采取了一

种保守的态度,因为小学体育课堂一般设立在室外,并且小学生一般自身控制力就比较差,喜欢与同学打闹嬉戏,这样就会造成课堂上比较混乱的局面,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一些学校为了合理规避风险,选择了停上体育课的做法,最终把体育课变成一门可有可无

的学科,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针对现阶段一些学校的种种做法,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指明小学体育课堂不能随意取消,更不能被其他科目随意取而代之;其次,教师在面对学生教学的时候,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硬性要求学生,而是要加以思想上的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学会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最后,如果有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可以给予小小的处罚,严明纪律,只有课堂纪律好了,才能更好地抓好课堂效率,最终让小学体育教学变成一门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科。

二、改善教学内容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并没有很好地做好创新工作,而是一直照搬照抄,永远是一些体操和跑步等老一套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不仅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学习兴

趣,而且也使小学体育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最终将其推入可有可无的境地。我们的体育教学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身体质量,这才是我们开设体育课程的真正目的。所以,为了改善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也应该在教学内容上多花点时间和工夫。例如,以往传统的教学当中我们都有跑步,但是孩子毕竟不是成人,都存在叛逆的心理,所以,为了增加一些趣味性,可以将传统的跑步改为竞技模式,将班级里的男生和女生穿插开,分好小组,以比赛的模式进行跑步,而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同时也增加了体育课的趣味性,可谓一举两得。再者就是我们的教学不能过于死板,而应该因材施教,例如男生女生的身体素质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分开教学,男生喜欢球类,教师就可以教他们踢足球、打篮球,女生喜欢皮筋、跳绳之类的游戏,所以老师可以指导一下女生跳绳,这样根据学生的情况而确定教学内容,不

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也能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这样才能让体育教学变成一门真正有意义的学科。

三、进行体育测评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一来得不到学校的重视,二来由于没有考试分数的限制,所以很难让学生在心理上重视起这门学科,也就很难去尽力学好这门学科。所以,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体育教学中也要纳入考试范畴,同其他学科一样进行紧张有效的考试。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所以我们的教师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避免一些突发情况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的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平时课堂成绩,一部分是最终的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半,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也能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要想真正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不仅需要国家在教学体制上做出变革,还需要学校和教师做到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配合,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小学体育教学变得真正有意义,从

而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孙寅超.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3(23).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篇9

一年级新生的体育教学要正视学生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活动举起和课堂常规教育为重点,通过生活游戏化活动,创设和谐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年级新生的体育教学要正视学生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活动举起和课堂常规教育为重点,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和谐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他们基本上还保持着幼儿园及家里的一些行为习惯,对学校的行为要求,课堂常规还很陌生,没有上课的概念,课堂上随意好动,课堂纪律难以维持。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怎样上好体育课就成了摆在我们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下面将我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变换方法,巧练集合

新生刚入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排队,由于他们才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甚至一些学生没有上过幼儿园,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很模糊,活动的随意性很强,经常是教师吹哨子,他们也没有意识站好队,依然打闹,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组织手段以促进学生集合站队能力的提高。

1、排队走出教室:由体育教师到班带队走到操场,为了便于学生记牢队形,我采用了按座位排队的方法,即座位与站队的位置一致,让四组的同学手牵手站立,记住自己左右边同学,而前后的同学则是自己的同桌或是前后桌,然后手牵手走出教室,一组一组依次这样站下去,四路纵队很快就能排好,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就能记住队形,效果很好。

2、左手叉腰找位置:新生集合站队往往会调整不好自己与同伴之间的间隔,站队时拥挤在一起。因此在站队时让所有同学都左手叉腰找位置,很好地解决了站队拥挤的问题。

3、举起拿筷子的手放在右边同学的肩上,拿碗的手五指并拢中指放在裤子中线上,其目的是他们让记住自己右边的同学是谁(如有用左手拿筷子的同学要个别指导)。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很难记住四个方向的同学,往往容易记混乱,采用这种方法只让学生记住右边的同学就容易多了。

二、以身示范激兴趣

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激励方法之我见 篇10

随着体育课改革热点纷呈,学生在体育锻炼时的心理反映和体育教学的效果等重要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激励是一种常见的刺激手段,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显著的效果。“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运用激励性方式,即用肯定、鼓励、尊重、信任等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能使学生改变消极的“我不行”的自我概念,增强参与的信心和主动性。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有效激励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榜样激励法。“你瞧,这么多双眼睛在看着你呢,大家都在为你加油呢!”,“某某同学真勇敢,跌倒了也不哭,好样的!”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榜样,学生不仅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而且榜样看得见摸得着,就在孩子们身边,这样说服力大,号召力强。

2、竞争激励法。“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个同学做得最好?”,“他做的真好,有谁想和他比一比?”,通过小组竞争、个人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并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领,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上进心,在战胜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到达目标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利用榜样激励法鼓励其他做得不太标准的同学向他学习。这样两种激励方法结合使用,效果当然事半功倍。

3、尝试激励法。若以生硬的命令口气,我们就会发现,越是生硬的命令,学生越做不好,因为生硬的命令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他们的活动热情。例如:教师在布置跳马任务的时候说:“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就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会不舒服,练习时放不开,效果肯定不好。但是如果换成另一种语气去布置任务:“同学们要认真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有关系,说明动作存在问题,老师再辅导你们。”这样同学们听了练习的时候就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就会比前者好的多。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经常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如:“试一试,老师信任你能行!”,“做错了没关系,大胆去做就是好样的!”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老师的语言是第二张脸孔,老师即使有再娇美英俊的容貌,却没有能让孩子感到亲切的语言,在他们心目中就永远是陌生的,孩子们会去听陌生人的话吗?多用谈话、商量的语气和孩子们交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不管他们说的、做的是否正确,让他们先表露出来老师再去说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把老师当成朋友,教学效果会更好。

4、强化激励法。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时,就对他的行为给予不断地肯定、表扬或奖励,从而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如“他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大家鼓励鼓励他,给点儿掌声!”。孩子的心灵是天真纯洁的,我们要用同样天真纯洁的心态来对待他们,才会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欢迎。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各种各样表现的机会,这并不要求他们表现得多么完美,哪怕他表现得很糟糕,只要得到老师的肯定,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

给予适当外在激励,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获得的小小的成功和点滴的进步,使用肯定、赞赏的语言,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某些过失或错误,使用谅解,引导的语言,促其反省并树立进步的信心;再加上各种体态语言的运用,如赞许的点头、期望的目光、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建立起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如“别人能做到的,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的很好,做得更好!”,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激励并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而是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这才能既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将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篇11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应用策略

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大多数好玩、好动,游戏对于他们来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因此,游戏教学是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吻合的。在实践中,老师要发挥不同游戏的作用,动静结合,让体育课堂充满乐趣,学生之间形成竞争意识,慢慢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的课堂机制让体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高,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大多数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都较为单调古板,小学生日渐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在体育课堂上不好动、易疲惫。如果在现有的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会大大提升体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教学的效果。

2.开发智力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智力的开发,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应用游戏让学生充分活跃大脑,灵活应用眼睛、耳朵、手脚,让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都得到开发,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大脑神经的功能,促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升智力水平,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变得越来越聪明。

3.陶冶情操

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小学生的品格塑造,体育游戏要有思想教育意义,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形成优良的品德,互帮互助、友好相处,陶冶高尚的情操。

4.培养合作意识

体育游戏是一个对团队合作要求极高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增强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在进行集体游戏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互帮互助完成游戏任务,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友好相处,在游戏中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在任务失败时,能够学会共同承担责任。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策略

1.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教师对用于教学的游戏选择是一个关键环节,游戏必须是基于教学内容,又有强身健体效果的;同时,游戏还必须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愉快游戏的过程中有道德情操和思想上的提升。趣味性是体育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游戏枯燥无味,学生自然没有参与的积极性,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游戏还不能是低级趣味的,必须具有教育意义,让学生在欢快进行游戏的同时可以领略其中的生活道理,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形成自主锻炼的生活习惯,提升身体素质和道德素养。

2.活泼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应用于教学中的游戏必须是具有活泼性的,因为只有活泼的游戏才能充满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除此之外,游戏还必须具有科学性,符合教学规律,只有能够科学组织和管理的游戏才能让学生在遵守基本学习秩序的前提下完成游戏。活泼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游戏才能体现教育功能,提升教学质量。

3.预防性与安全性相结合

作为小学体育老师,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因为参与活动的学生都是小孩子,自我保护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好防护措施,在选择游戏时要考虑学生的基本体质和技术水平,不能超过学生的最大负担,在进行基本教学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从而避免因准备活动不充足引起的抽筋或者扭伤,综合考虑各方面隐患因素,让学生在一个安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免受运动损伤,增强体育锻炼的效果。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发智力、增强体质的重要阶段,是促进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从现实的体育教学状况来看,很多学校的体育准备活动仅限于慢跑和关节活动,内容枯燥单一,很多学生提不起兴趣,这样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将游戏融入准备活动中,准备阶段的游戏可以有适宜的难度,既能活动筋骨,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进行篮球项目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选择“篮球接力赛”这样的游戏。在进行短跑项目教学时,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考验反应速度的游戏,比如,“数字追赶”的游戏。这些游戏都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轻松有趣的小游戏可以让学生舒展筋骨,达到准备的效果,还能让他们迅速进入活动状态,提升课堂质量。

2.在基本部分中的应用

基本部分即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课程的重要构成。基本的教学模式是将本堂教学内容分为几个阶段来进行:首先是教师进行基本的完整示范,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是进行动作的分解示范和动作原理讲解,学生进行模仿学习;最后是学生单独进行完整练习,老师检查指导。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此阶段灵活应用游戏教学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掌握体育技能。教师应该将教学动作与游戏进行结合,进行精心的编排,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完成体育技能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很快地达到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比如,在教授站立式起跑课程时,教师可以在示范起跑动作前,先介绍一个接力赛的游戏,让学生在学习后进行比赛,这样一来,学生为了在之后的比赛中取得胜利就会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比赛时,学生可以将刚刚学习的技能进行应用,经过几轮比赛以后,学生会不断地发现其中的规律,进一步探索提高自我的途径。游戏融入教学基本环节为课程的学习增添了趣味,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爱上体育。

3.在整理放松部分中的应用

最后的整理活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在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后,学生会渐渐疲惫,肌肉酸痛,神经紧张,基本的整理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肌肉,恢复体力。传统的整理活动是整理操或慢步跑,这种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新鲜感,学生基本不愿意认真做,因此,应该选择一些轻松、有趣的小游戏用于整理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放松身心,减轻心理负荷,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模式具有更好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身高、性别进行分组,结合音乐做一些有动感的操,或者指挥学生组合成不同的图案,在这个过程中,确保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游戏中舒缓了身体,还让学生学会了合作、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团队精神,让体育教学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改革,游戏教学引入小学体育教学势在必行,符合小学生的需求。作为小学体育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小学生的共同特征,选择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融入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帮助小学生健康地成长,促进小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月荣.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12.

[2]李友斌.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170.

[3]徐梓林.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的多视角分析与创编建议[J].科技信息,2011(24):279-280.

(作者单位 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中心小学)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篇12

一、创设有效情境, 让体育与生活相连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将良好的情境理解为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原动力, 何谓创设情境呢?事实上就是教师利用生活中形象可感的具体环境来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 在自己熟悉的味道中迅速地融入环境中, 收获一种主观上难得的精神体验,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 就是要在饱满的课堂情境中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 并使其收获基本的体育技能的学习效果。而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的理解力和生活环境为基础, 如果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 那么就失去了有效性, 也就更谈不上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例如在低年级队列练习课中, 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与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有机地整合, 具体的情境设定为道路交通情境, 以信号灯为体育教学的口令, 这样新鲜的教学手手段不仅使学生收获了队列联系的实效, 更能培养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自觉意识, “踏步走”、“齐步走”、“立定”这三种口令可以用“黄灯”“绿灯”“红灯”来代替,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三种信号灯来进行具体的操作时, 要让学生明确三种信号灯的代表规则, 黄灯是要等一等, 也就是说学生要原地踏步走, 而绿灯表示可以畅快地通过, 红灯代表前面有危险要立即停止前进, 在举起信号灯的同时, 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一起来配合语言进行操作, 这样的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有趣的体育训练方式, 一改从前的循规蹈矩的教学思路, 将生活带入课堂, 学生在其中可以充分地感觉到参与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可以说, 这是安全、德育和体育的有效整合, 充分地体现出了体育课的有效性。

生活处处有体育, 而体育也无处不生活, 将生活中的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积极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对于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发挥, 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仅如此,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融入社会的技能。

二、培养良好品质, 让体育与德育并存

良好的品质培养与健康培养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那么何谓意志品质呢?广义上而言是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去战胜困难时而衍生出的独特的心理体验, 体育作为一种竞技性的体力型运动, 良好的品质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它不仅仅是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份保障, 更是新课标中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的内容之一, 尤其是现如今的小学生都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 在遇到苦难的时候往往表现为意志力薄弱, 禁不起困难的考验, 因此, 体育课不仅是技能的培养, 更承载着学生品质的培养的重任, 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更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弹跳类活动的课程教学中, 很多小学生, 尤其是女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在意志品质上表现为动摇、胆怯等, 那么教师就要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恐惧心理, 还给学生以轻松的学习环境, 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进行有效地引导, 例如在做动作之前讲述动作的安全性和动作的要领, 教师选择一些活泼的学生进行示范, 这样一来, 学生在同学们的示范下就会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 如果还是不能缓解学生的恐惧心理的话, 也可以在器材上下功夫, 比如说, 降低“山羊”的高度, 加宽跳高架的距离, 翻松沙坑, 这样的细节却给了孩子们一份安全的感受, 使他们产生学习下去的勇气, 并收获成功的体验, 意志力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让他们觉得安全, 从而鼓足勇气, 获取成功, 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

体育课程中蕴含着很多可以对学生进行品质培养的教学内容, 比如长跑、接力跑等, 当学生感到身体不适时可能会选择退缩, 而教师的一句支持和鼓励就可能使学生在意志力的坚持中突破自我防线, 战胜苦难, 体育课由此而获得实效。

三、优化教学内容, 让体育与情感关联

一堂课犹如古代美丽的诗词, 在乐器的配合演奏下凸显出灵魂的乐章, 教师就是那乐器, 学生就是那站在风花雪月中的吟诵者, 张弛有度中凸显出动人的旋律。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要积极地用自己的语言和身体动作以及细心的观察将学生紧紧地吸引到自己的身边, 让学生一起与自己共同谱写那动人的旋律, 训练中一起欢笑、一起迎接挑战, 这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那么该如何地去构建这样的师生关系, 让情感充斥在体育课堂中呢?

例如在耐力跑的训练中, 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共同分享跑步中的点滴体会, 可以为学生讲述自己做学生时的跑步经历, 给学生率先垂范, 让学生以年轻时的自己为榜样, 获得跑步中的成就感, 在学生跑的时候, 教师可以紧随其后, 为学生递一块温暖的毛巾, 一个鼓励的眼神, 如此, 师生关系便会获得飞速的提升, 只有关注、关心才使师生关系获得和谐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体育素质差的学生, 教师的积极鼓励和背后的支持, 会让学生感到一种积极的学习体育的情感, 从而课堂有效性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教学内容是可以深度挖掘其中情感因素的, 只有师生在情感的支撑下才能获得体育教学的实效, 学生乐学、爱学不仅是建立在对体育课程本身热爱中的, 更是建立在对自己老师的情感上的。故而, 师生情感的建立对于课堂有效性的发挥极其有效。

上一篇:酒桌上礼仪文化下一篇: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和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