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共12篇)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篇1

【摘要】在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大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理应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本人就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谈点个人看法,以便相互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有效的预设 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实施,尽管对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耗时低效的现象。在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大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理应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有效的组织教学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了我对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的理解:

(一)课前准备充分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认为课前准备分为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预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奏”,是教师了解学情,把握课堂教学训练的重难点。指导学生预习,预设课堂生成的铺垫,更是进行深层次思维和训练的“保证”。平时我总是挑选出学生能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或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也能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师课前准备的就更多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前教师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教师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课前准备时还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二)学法指导到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终身受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

1、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2、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三)师生关系和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表达,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营造和谐课堂:

1.把鼓励带进课堂。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热切的鼓励。因此,对于学生的任何回答,我都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我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直至得出正确结论,即使一时答不出来,也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时间久了,学生就有信心上好语文课,爱上语文课,想上语文课。

2.把兴趣带进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教材中一些文本的单

一、抽象性,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学生带来自己最欣赏的文章,最感兴趣的故事和大家共享。并经常这样提问:“你对哪一段更感兴趣?”,“你最喜欢哪一句?”随着回答的深入,文章的内涵,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明朗清晰,而学生们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章更是在赏读中得到了更好的诠释。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到了被尊重,被赏识,和谐课堂的构建就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营造出来。

(四)课后练习科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是编者遵循新修订大纲的精神,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统筹安排、精心设计的,教师必须认真钻研“课后练习”题,了解编者意图,紧密结合“课后练习”的题备课,充分发挥“课后练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他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课文。

2、科学利用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何设计一节课学习效果的检测题目,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后探究练习题,它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有阅读、仿写、摘抄、背诵等,既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又与教学方法暗合,可以说课后探究练习题是一节课的主线,理所当然该在收课时好好检测。如《七律?长征》第一题:“这首诗展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一幅幅威武雄壮的画图。请你各用一句话把每幅图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并选择最喜欢的一副说说感受”。可以采用练习法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从学生的解答中了解诗意是否理解,从说感受中知晓学生对每幅画面的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第四题:“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和写法”。有背诵检测,有书写练习,有字音字形的强调,一举多得。

(五)优化课堂常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优化课堂常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习惯就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精神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应包括:探索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作业书写习惯、写作习惯、合作学习习惯、归纳小结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循循善诱,必将水到渠成。

总之,要提高教学课堂效率,要培养高素质的小学生,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教师有效引领,学生有效学习,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钟启泉等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包南麟等主编《小学青年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篇2

一、转变观念, 深刻认识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1. 构建高效课堂是落实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2. 构建高效课堂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课堂教学面貌有所改观, 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尚有差距。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才能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 构建高效课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 在课堂教学目标上, 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高效课堂的构建活动, 就是要真正使学生在学校获得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

二、大胆实践, 积极探索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与方法

1. 以校本教研为载体, 重点抓好集体备课

高效的课堂教学, 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集体备课是保证教学准备环节高效的最好方式。学校要成立集体备课组,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方案。真正体现集体智慧, 实现资源共享, 减少重复备课, 提高工作效率, 以促进学科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备好课标和教材。二是备好学生。三是备好导学案。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是:教师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专业引领———课案生成———个性设计。教师授课后, 要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以便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2. 以落实常规为抓手, 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学校要以落实常规为抓手, 切实抓好目标的落实。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和分析学生认知水平、生理心理特点、所学内容的心理认同程度以及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础, 精心设计出全面具体、重点突出、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单元 (或章节) 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要做到三贴近:一要贴近学生的情感。二要贴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三要贴近学生的思维状态。

3. 以培养能力为核心, 着力抓好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教会学生自学、探究、思维、合作、展示、评价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 以减负增效为目标, 认真抓好反馈与矫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收集学生的各种信息, 要及时采用各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且进行即时反馈和矫正, 给学生查漏补缺的机会, 防止知识缺陷积少成多, 实现当堂达标,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师要优化课后作业设计, 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避免超负荷和重复性的作业, 学校对作业要实行登记制度, 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时间, 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三、以评促改, 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的评价方法

1. 务实求新, 改变对学科和教研组的评价

学校要出台对学科和教研组的评价方案, 要注重对学科和教研组整体的评价, 主要看学科和教研组内集体备课的效度、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的具体措施和效果、组内各种管理制度落实等。

2. 轻负高效, 改变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高效课堂强调“以学评教”, 重学生学习行为评价, 要通过评学生是否主动学、积极学, 是否会学, 学得如何来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一评教师的主导作用:评价教学目标的制定, 是否恰当, 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评教师的教材分析, 是否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是否找准了知识的重点、难点。评教师对学生学习启发引导的时机和方法。评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组织调控作用。二评学生的学习状态:评学生的主体参与状态, 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评学生的思维状态, 思维活动和思维过程是否有成果生成。三评课堂目标达成度:评预设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目标的达成情况, 评是否有自然生成的目标达成。

四、建章立制, 进一步强化高效课堂的保障机制

1. 成立领导小组

学校要成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结合学校实际, 制订符合校情的活动实施方案, 并落实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制度。

2. 完善管理机制

学校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契机, 建立以高效益高质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 实现管理制度优化升级。学校校长及相关部门要以教学为中心, 以课堂为重点, 以抓常规教学为切入点, 狠抓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自习辅导、检测考试、教学反思等常规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研究的积极性, 为学校创建高效课堂提供优质保障。

3. 做好示范引领

各学校要加强校内教研队伍建设, 把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教研队伍中, 教研人员要加强对高效课堂的研究和指导。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要深入课堂, 积极参与学校高效课堂的研究, 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

4. 提升教研效益

学校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标, 不断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式。通过理论学习、同伴互助、教学反思等校本教研方式, 促进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 养成不断自我反思的习惯, 积极探索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途径和方法, 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5. 积极借鉴经验

学校要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等方式, 扬弃地、不拘一格地借鉴省内外课改示范校的做法。课堂教学改革要按照“先实验, 再推广”的原则稳健推进, 在实验班试验成功的基础上, 向全校推广。

6. 建立激励机制

组织有效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篇3

高效课堂里的高效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利用已会的知识转化成多少能力。课堂的高效必须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得好并快乐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怎样才能打造快乐高效的课堂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

一、加强高效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一)抓好课前教研,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准备

1.深入研究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教学的“总纲”,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试卷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对教学起指导作用。因此不仅要认真读,还要对其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2.时刻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新课程标准中,对知识内容要求调整的地方,教学时要相应调整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实验比重加大,题目中渗透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应在平时加强这方面的教学与引导。

3.认真钻研教材,参阅各种有关书籍。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师生在课堂上展开活动的主要依据。因此应深入理解教材,注意利用好教材。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需要教师不断提升教育与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为此,可通过查阅专业书籍、利用网上资源等方式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和对教育理论的再理解。同时,广泛搜集相关的习题,在训练中拓展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

4.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二)抓课中环节,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高效的核心所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精讲点拨”原则。

1.所谓“精讲”是指精选讲授内容,即精讲重、难、疑点,知识内在联系点。“精讲”要做到“三讲三不讲”。

“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第一个“讲”,重点内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有基础性作用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在新授课中重点讲授。在练习巩固时,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形成认知结构,或者在讲课过程中,设计有关问题,给予学生时间,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第二个“讲”,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就是难点。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上较常见,由于不会的同学很多,教师不可能一一给予解答,这就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通过知识传授形成技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第三个“讲”,重在易错、易混、易漏点,这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往往要三令五申。在测试检测时,容易暴露出来,我们应及时讲解、强调。

“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第一个“不讲”,好理解,学生已经会了,再讲也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说也是浪费时间。第二个“不讲”,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内容经过教师的加工,转化为“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自己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基本上能够掌握知识的大部分,这样通过“先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再讲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第三个“不讲”,有一些内容,虽然没有超纲,但是由于太偏,或者由于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讲了没有用,甚至易产生误导,还不如干脆删除不讲。

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讲的时间少了,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加强双边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故障排除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故障。

“点拨”,首先是对学习方法的点拨。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提高学习技能。要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分类进行指导。学生一旦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就具有了在知识的天空中腾飞的翅膀,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会学生思维的过程。只有通过各种有效方法,激活学生思维,才能抓住思维的关键点。通过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以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下转第101页)

(上接第87页)

(三)抓课后延伸,巩固有效教学效果

1.重视课后反思。反思性教学可以通过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积累教学智慧。每节课后,都应认真总结,坚持写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反思有效教学的标准,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反思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能否有效利用教材;反思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反思教学过程中有无亮点,是否有新提高。通过写教学反思并不断总结,会使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2.抓好测试质量分析。新课程改革,特别是在课时减少、学生自主时间增多、考试次数减少的情况下,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全面掌控与督促成为重要问题。对此,应充分利用所布置的定时训练内容和周末作业,做到必看、必讲、必评,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二、加强学习品质与方法研究,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教与学的关系中,核心是要关注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情况才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建设高效课堂,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很大程度上说,课堂是否高效取决于学生是否主动地学习,是否会学习,是否能持久地学习。因此,要建设高效课堂,就必须在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方面做文章。

(一)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

1.利用课堂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高效课堂的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课堂上培养学生优良学习品质的任务加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纪律、学习意志等是授课能否高效的重要内容。因此应注重充分利用课堂加强学习品质教育。

2.利用自习课让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学生自主时间的增多,对其课后独立学习提出更高要求。可通过安排定时训练和周末作业及课后练习,保障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学有所获。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一辆车如果动力不足将难以前行;一个学生如果学习动力不足就难以有效学习。常见的“厌学”现象、“分化”现象、“高原”现象,其产生的根源必有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学生学习常规方面加强建设,明确学生预习、上课、作业、课外活动、考试的基本要求,反复指导、检查、反馈、改进,促使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联系,在课堂上注重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身心成长与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

(三)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1.优化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觉、主动、高效地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这些重要的教育思想无不强调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在学科教学中,及时渗透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听课、复习、考试等方法。

2.积极配合利用学校学风建设的时机,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出学生学法上的问题,寻出对策,介绍先进学习理论,推荐一些实用学习方法。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篇4

兴凯湖中学 庞晓春 2013.7 首先从高效课堂的定义来看,它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要想让课堂效益最大化,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

第一、看学生是否愿意学,看学生是否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1、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首先加强情感教育,创造和谐氛围。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得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哲人曾说:“亲其师则信其道 ”; 还有一个成语叫“爱屋及乌”所以,能否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正在感受着这句话给我带来的效果。同初一孩子相处的过程之中,让我体会到师生的那种在课堂上的默契感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能让我在课堂上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无处不以德育为先!

2、在课堂上,组织丰富的活动,体验快乐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竞争也可培养孩子们追求成功的信心。针对这一点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课型,可将英语教学游戏化,竞赛化。心里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竞赛和游戏也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手段。

第二、学生“会不会学”。学生有没有掌握该学科的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又得归结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那智慧的点拨,和课后的耐心细致的学法指导。

1.课堂教学中智慧的点拨也是很见我们老师的备课功底。主要体现在我们老师仔细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老师能否制定出科学的高效的多媒体课件;在于老师能否针对自己的学生设计出学生能自主高效学习的有效教学活动。让学生既能够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学习活动,又能够又大量的知识的积累。

第三、学生乐不乐学。我把它理解成学生能否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学并快乐着”。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只要找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所在,并加以巧妙的利用,他们的积极性就来了。不用你跟学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他会自己主动来找你。现在上英语课,不用发贴纸他们也已经习惯举手发言了。因为这已经成了他们上英语课的一种习惯。既让他们完成了学习任务,又能让他们体会良性竞争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篇5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工作

自从2011年底,市教育局、教研室在全市推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以来,我们天度初中广大老师精神为之一振,立即在县教体局和教研室的指导下,把这一教改实验当作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事来做,高点认识,精心谋划,积极探索,强力推进,使这一新的教改实验很快在我校生根发芽,并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程

(一)引进理论,统一认识

2010年12月9号,在参加完市局关于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实验推进会后,我们在第一时间向全校老师传达了会议精神,特别强调了市、县两级教育局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要求全体老师务必从思想上认识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号召大家认清教育发展的形势,积极投身于这次改革实践当中,在改革中谋求学校的发展和自身的进步。

为了提高老师们的积极性,我们又于去年12月中旬分别召开了教研组、年级组会议,对我们以前开展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研讨成果进行了整理,把老师们都在思考的问题摆到桌面上,作为进行实验改革的突破口,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使我们明确了教改的方向,有了动力。

赵宏仓校长在几次会议上,向老师详细介绍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还通过视频观看了该校的课堂教学,向老师们详细介绍了高效课堂的理论和基本流程,让老师们大开眼界,产生了新奇感,也形成了一致的认识,为构建高效课堂实验改革奠定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观摩学习,实验引领

2010年12月16号,我们组织了九年级七班、八年级五班、七年级六班三个班的19名任课老师,去凤翔县横水一中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观摩活动,重点是看人家的教学活动是怎样组织和设计的,详细了解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流程,回校的当晚,我们就召开了备课组会,详细研究了这种教学方法,使老师们对这种教学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随即,我们就在以上三个班展开了尝试性实验,桌子围成组,老师变导演,学生唱主角,讲解变演示。

在实验初期,我们不断地摸索经验,并与外校形成互动,先后派遣老师去横水一中、眉县槐芽初中学等学校观摩听课达100多人次,带着问题去,拿着经验回,使我们的高效课堂实验越来越顺利,效果日益明显起来。2011年三月份,我们即在全校18个班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建章立制,硬件护航

我们也制定了与高效课堂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天度初中有效教学奖惩细则》、《天度初中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天度初中导读单、训练拓展单要求》、《有效教学集体备课制度》、《作业布臵要求》、《有效教学研讨、交流制度》及《有效教学督查、评比制度》《天度初中有效教学课堂评价细则》等等,实现了用制度管理有效教学实施的进程,这些制度使高效课堂实验工作一步一步趋向了科学规范。

为了满足高效课堂推广实施的需要,我们在硬件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先后购臵了一台投影仪,两台一体机和十台电脑,给老师设计和印制教学“三单”提供方便,为所有教室各安装了六面小黑板,供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还制作了高效课堂流程牌和学术助理、学科长职责牌。还多方节约,尽量满足每天印制“三单”近四百元的纸张和油墨费用,另外,为老师建立的集体备课室正在筹建当中,同时,我们还在校园设臵了有关高效课堂的标语、专栏和LED灯箱,营造了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浓厚氛围。以上投资共计约11万余元,这些硬件有效保证了高效课堂实验的顺利开展。

(四)推广普及,创建特色

去年四月份,学校根据我校高校课堂改革实验运行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了教情学情,明确提出了创建我校特色的目标,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研究学科特点,寻求高效课堂模式与学科的最佳契合点,建立适合本学科学生特征的教学流程,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并对各教研组上报的教研专题进行了逐一研究审批。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比如我们在政史、理化、生物、地理等学科中采用“两单”教学,把学生课外结构化预习放在课内进行,强化学科长作用,淡化学术助理这个角色,结合在学生中推行的自主管理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我们在老师中广泛开展了高效课堂研讨活动,以示范课,引领课、汇报课、研讨课、竞赛课等多种形式促进老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我校凡是一线老师都在各类课堂中有所展示,到目前为止,学校收交的各科老师上种类课的活页教案上百份,课堂自评、他评表三百多份,各科老师在听完课后都要写出评语与上课老师交流探讨,提出意见建议,这些活动为老师搭建了展示提高自己的平台,在交流中,我校老师驾驭高层次课堂的技能不断得到提升,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能手。

另一方面,我们要求老师们至少每月上交一份高效课堂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对自己实践过程中的疑惑和想法总结整理出来,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讨,共性问题全校以论坛征文的形式交流,目前,我们已经收集到种类材料近千份,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

老师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迅速成熟起来,学生也得到了减负增效的好处,目前,高效课堂模式已经在我校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常规,师生已经对这种教与学的形式普遍予以接受,我们也在不断在探索前行当中。

二、取得的成绩

有效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我们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随着新课程理念真正的落实,教师掌握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走下了讲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转型做了编剧、导演。学生真正地动了起来,成了课堂的主角,在“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拓展”这几个课堂教学主要环节中,学生能全员参与学习活动,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自己的表现方式,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自由表演,自由讨论,自由交流,学生的个性和特征得到了充分张扬,使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学习的主人的感觉,自学、互学、会学、乐学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提升。

2、课堂由老师的独角戏变成了师生共同活动的舞台

有效教学真正变成了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尽情发挥,乐于展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自信心普遍增强,自我展示的欲望明显强烈。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也随之增强,学生们更加团结,更加友爱,呈现出和谐课堂,和谐班级的良好氛围。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能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尤其是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断提高,师生的潜能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释放,学生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3、老师由主演退而变成了导演编剧

实施“有效教学”实验以来,教师备课时,不是走传统的从教材到教案的程式,而是“师生共备”;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答疑解惑,而是“师生共学”;课堂解决问题也不是一问一答,主要由老师来解决,而是“师生共议”;课后评价也不是教师层面的主观评价,而是“师生共评”。这样,教师的角色真正转变成为了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师生之间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式学习共同体,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洋溢着激情和快乐。

4、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实验以来,我们的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了普遍提高,特别是那些以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为了能在课堂上“露一手”而由原来的被动变成了主动钻研,学习的劲头和热情得到了激发,成绩也突飞猛进。

上学期,我校几次质量检测结果显示,学生的平均成绩与教改前同期成绩相比都有所提高,英语、语文、理化几科尤为明显,提高了5—8分。一一年10月份,我校九年级在县上举行的学科竞赛中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为学校增了光,也证明了高效课堂实施以来的良好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占有的教学资源有限,制约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强在“三单”研制中,老师们主要借助网络搜集教学资料,但是网络上适合我校生情学情的东西并不多,许多网站还要收费,是帮一些老师只能随便找些资料,使“三单”内容简单,缺少层次和目的性。

2、老师对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把握不准,当堂训练时间不够,训练量不足,或者在讨论环节上不能掌控恰当,造成拖堂或完不成教学任务。

3、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自学能力不足。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预习的习惯,适时复习巩固的习惯,课堂上所学知识没有真正内化掌握。

4、学生组织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各班的学习小组在学生相互讨论、优秀生帮助后进生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小组之间缺少竞争,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竞争意识不强。小组长、学科长没有发挥教师的助手作用。

5、缺少家庭的配合支持。许多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对孩子放任自流,不过问学生学习,不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在家时间和双休日失于管理,结构化预习、课后落实等环节不能有效完成。

四、今后的设想

1、继续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一边教学一边研讨,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课题,深入研究解决,以研促教,建立集体备课室,加强同头课研讨。

2、加强交流与合作,为老师创造更多的出门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纵向互动,取他山之石以攻玉,向同行学,向专家学,向先进学,提高老师驾驭高效课堂的能力。

3、不断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需求,适时适当调整教学节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高效课堂环境下得到发展。

4、继续加大硬件投入的力度,确保高效课堂改革实验顺利开展。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篇6

本次“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沙龙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一、教师以人为本,充分相信学生

学生课堂上真正拥有了时间和空间,才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学习。我想他们确实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确实把学生看成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李希贵老师说过,“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教育就不会有多少问题”。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尽管并不完全是老师“满堂灌”,但是学生并没有完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只是被动地听。这样就大大地助长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和懒惰心理。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地讲,大胆地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动”中学。我们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为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新课改的目的!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挖掘学生们的潜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让赏识教育推动课堂的有效高效发展

课堂上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讨论,尽量给更多的孩子以表现的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和学困生,为此课堂上,教师并没限制学生发言的机会,大家可以主动争取发言,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的学习有了兴趣,就有了热情,有了热情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上来了。

我觉得今后我们的课堂要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亲切、和谐的氛围,给课堂创造一种群体的感情氛围,使师生产生共鸣。由此,我感触颇深,我在活跃整体课堂的同时注意到个体的发展了吗?注意到个别学生的情绪变化了吗?亲其师,信其道。我用在课堂上有几

何?今后在课堂上,注意到用自己真诚的心,亲切的教态来组织课堂,来感染每一位同学,并且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三、教师精心备课,使学生们的课堂真正达到了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统一。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篇7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 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近年来, 我们着重从课型的角度探索构建“有效高效”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在构建“有效高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我们主要坚持以下三条原则:

1. 因学定教原则。

坚持学与教并重, 倡导因学定教。加强学生学情分析,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确定教学的起点、目标、方式方法等。

2. 对话生成原则。

坚持结果与过程并重, 倡导对话生成。在教学预设时, 给师生思维对话留下适度的空间, 促进教学活动有较多的生成, 既达成教学目标, 又焕发课堂教学应有的生命活力, 培养学生对话的基本能力。

3. 单元控制原则。

坚持效率与效益并重, 倡导单元控制。以单元为基本时间单位来整体、系统地规划设计、调节控制、评价反馈课堂教学活动, 确保单元内课时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更保证整个学期或学年教学目标的整体优化。

二、初步探索

借鉴成功教育的经验, 我们在构建“有效高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以“小步走、多活动、快反馈”为指导思想。

1. 小步走。

教学的步子要小, 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 使学生层层有进展, 处处有成功, 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 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 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

2. 多活动。

在教学中让学生大量参与教学活动, 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促使学生的能力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实现快速的提高;通过多活动让学生在情、知、意、行等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3. 快反馈。

在每一层次的教学过程中, 既有教师的“讲”, 也有学生的“练”, 还有教师的“检测”, 及时矫正乃至调节教学的进度,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经过实践与探索, 我们坚持了“总体构想、分段实施、学科推进”的思路, 推进了“有效高效”型课堂建设, 初步形成了一个学科教学模式群。

三、几种策略

依据“有效高效”型课堂的基本内涵, 我们重点探索了以下三类课堂的教学策略:

1.“主题教研、集体备课、个性修改、行为跟进”的设计策略。

我们把“以学定教”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 实行主题性集体备课, 追求国家学科课程生本化。其操作的路径是:主题教研→集体备课→个性修改→行为跟进。

(1) 主题教研。按照“公布主题—搜集资料—分析现状—个人自备”的流程, 组织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层次、精细化、主题性研究,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学情、学法等方面探索, 提高备课质量。

(2) 集体备课。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为宗旨, 着重精心研究教学目标的设计、明晰与达成;学情的把握和教材的有效利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师生活动的组织与调控;预设思路的调整与生成问题的应对;当堂训练的题型、难度与分层要求等, 切实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个性修改。教师个人根据自己教学特点和本班级学生的学情, 对集体备课形成的“通用性共案”进行个性化修改, 设计出富有个性特色的“补充性个案”。

(4) 行为跟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议, 分析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的差距, 修订、完善教学设计, 并对二次上课的教师进行跟进式指导, 督查课堂教学的改进情况。

2.“自学辅导、合作展示、精讲点拨、反馈矫正”的组织策略。

我们把“顺学而导”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理念, 按照“学、讲、练、评”四步骤组织课堂教学, 追求课堂教学精细化。其操作步骤包括“自学辅导、合作展示、精讲点拨和反馈矫正”四个步骤。四个步骤的顺序要因需而定、因课而宜。坚持情思交融、知能并重的原则, 按照“低台阶、小步子, 多对话、快矫正”的原则进行。

(1) 自学辅导。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 引导学生抓住自学重点, 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明确是看书还是操作, 是合作讨论还是展示交流;明确用多长时间, 应达到什么要求, 届时如何检测等。

(2) 合作展示。把学习任务分解到小组内, 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 对本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讲解、分析、展示, 既促进所有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又实现集体智慧的分享。通常每个小组只完成一、两项学习任务即可, 通过组际交流, 共享学习成果, 提高了学习效率;组内、班级合作, 让学生“把懂的东西做出来, 做好的东西讲出来”, 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迁移,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精讲点拨。落实“三讲三不讲”的原则, 即: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学会的不讲, 自己能学会的不讲, 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精讲点拨以调整学生思维走向、破除学生思维障碍为重点, 教师既把重点、难点、关键点、困惑点等讲清讲透, 又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知识体系的梳理。

(4) 反馈矫正。依据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每节课都安排当堂训练, 检测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促进全体学习的发展, 做到“保底, 拔尖, 促中间”。

3.“定点观察、试卷检测、自我反思、集体会诊”的改进策略。

(1) 定点观察。课前确定课堂观察点, 课中观课教师根据课堂观察点进行观课。洞察教与学的因果关系;洞察执教者行为背后的教学依据和假设;洞察教学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

(2) 试卷检测。按照原题、变化题、拓展题对学生进行检测, 检测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检测可以是当堂检测, 也可以是课后检测, 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控制在5~10分钟。试卷可以是教师全批或按比例批, 也可以是学生分组批。主张统计学生做题的错误率, 根据数据确定反馈矫正的重点。

(3) 自我反思。在集体会诊前, 执教者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反思, 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 着重分析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创新之处、困惑之处。集体会诊后, 教师把自己的反思记录在教学设计的“反思栏”内, 或者整理成文, 发表在校园网上。

(4) 集体会诊。要提倡“三个一”, 即:评课教师要肯定执教者课堂教学的一个优点;查找并分析一个问题;提出一条解决问题的建议。评课教师的评议内容不得重复, 以促进人人深层次思考, 实现教学智慧的共享。

浅谈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措施 篇8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措施

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在单位时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的过程。所以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在有效的教学措施上下工夫。

一、精心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更要认真研究课本和教法,充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高效就无从谈起。

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课堂低效多是由于教师教学观念较落后,没有积极采用新课改理念的原因所造成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转变教学观念,进而转变教学方式,以消除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2.活跃的教学状态

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目标的确定者、过程的参与者、问题的提出者、内容的总结者、方法的归纳者,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才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面对学生要有亲和力

面对学生一定要有亲和力,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激起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纵观所有成功的课例,课堂上师生关系都是融洽的,课堂氛围都是和谐的。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五、展示教师语言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真地揣摩自己的语言,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的语言,充分显现教师语言的魅力,这样才能使课堂语言富有激情、富有文采。

总之,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追求高效,减少低效,杜绝无效”的境界。全情的投入,且于细节处下工夫就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篇9

【摘 要】同学们在有效的时间内参与老师的教学过程并且完成教学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这便是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既不能完全将课堂放手于学生也不能过度压制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力,在课堂上架起一座桥梁,将师生互动发挥到淋漓尽致。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完成老师教学目标之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在相对融洽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高效课堂;师生互动;创造力

对于相对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是这样的,重视老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考试的成绩,相对忽视学生活跃性、创造力和自主学习方面。在课堂相对严肃压抑的氛围下,大多数学生只是在老师的灌输下,学习了课本的知识,学生是否有自己真实感悟,我们无从得知。初中时期,正是青少年培养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力的时候,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的确学到课本的知识,表面上看效率高,但其实因小失大。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中国教育出现高分低能的现状也与此相关联吧。因此,构建高效课堂迫在眉睫,以下是本篇文章的几点分析。

一、提高教师教学技巧,融洽师生关系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怎么将老师和学生保持一个节奏呢?提高老师语言技巧、风趣程度,老师可以放下身段,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而不只是我教你学。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变现力、善于观察的眼睛,会让学生更愿意听老师的课。迷人而有魅力的老师会让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时,学生天真无邪的笑容和一些看似不靠谱的想法却可以激起老师的灵感。如此融洽的课堂,而不是强迫灌输知识,学生学习到的就不只是文化知识,同时还有做人的道理还有温文尔雅性格的塑造,对一个学生的影响将是意义深远影响巨大的。

二、激发学生兴趣,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兴趣,就会提高整节课的课堂效率,在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知识,并不是觉得学习室一种痛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重视,从而提高自信和自我满足感、成就感。兴趣可以让枯燥的语文课本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兴趣可以让学习保持更加持久的动力,最终发展成特长。学生的求知欲与老师知识擦出绚烂的火花,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之海里徜徉。学生的思想被解开禁锢,便会萌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在解答中,既教会学生知识,又融洽了师生关系,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西方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人们在相对放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表现欲会大大增加,思维会更加活跃。老师从课堂的独裁者变成课堂的参与者,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三、小组互动,形成自学模式

(1)一个人的思维毕竟是有限制的。有人说:你的思想,我的思想交汇在一起,便形成许许多多的思想,你的灵感,我的灵感,就汇集成许许多多的灵感。打造小组模式,让整个班级融成一个个小组,每个小组在互相监督、互相比较中提高自己,形成竞争习惯,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同时,各个小组可以相互讨论、相互请教、相互学习,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班级体,有利于提高班级荣誉感、形成一个有爱的大家庭。

(2)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能讨论出来的问题就让学生讨论,大家都不明白的问题,老师可以针对性讲解,是学生对该知识点理解的更加透彻,影响更加深刻。学生在相互争辩中,练习了口才也激发了自己的表现欲,此时感觉上课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快乐。因为学生的思维在某些方面可能比老师想的更加全面,也可以弥补老师的漏洞,让老师明白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哪个地方,可以教学相长,教室、讲台成为学生展现风采的舞台。此时此刻。学生的各种潜能可能被淋漓尽致的挖掘出来,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3)学生的资质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强,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慢。如果只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可能会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因此,可以形成多对一互帮模式,既可以省去学生请家教的金钱时间,又可以培养同学感情,增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有些差生在优秀学生的帮助下提高学习成绩,可以提高自信,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学生在相互帮助下,提高竞争意识。而且小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小组会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学习状况重新分配,在小组中会形成一种模式。学前模式、预习模式、课堂模式、课后模式,在此模式下真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戏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五、创造力的激发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命脉,如果没有了创造力整个民族将是灰暗无光的。因此初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摆在很重要的位置,是任何人都不容忽视的。因为我国长久自古以来的硬试教育,整个教育模式缺乏创造力,不仅是教育机构还有老师学生,提高整个学生的创造力是紧要任务。

(1)课堂作业的改革,改变传统的课本问题方式,将更多的答案设置变得更灵活化,不只是一个标准答案,将每个题设置成不同方式的答案形式,不只是答案对了就可以,必须想出多种解题方案。将更多地课本作业改成实践作业,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中激发灵感,在实践中找到学习的途径。真正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老师家长的,学习不只是应付而是人生的乐趣。

(2)考试的改革,将平时的基本考试尽量简化,使学生有更多的空余时间研究新的知识,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成为多类型人才。可以设置多类型的智力考试,并计入学分,设置奖项,让这种智力考试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事,让每个学生的创造力都爆棚。

总之,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留白”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胆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动态生成的理念,要科学而艺术地融合“预设”“留白”和“生成”。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成为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追求语文课堂的高效,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理、趣的挖掘。只要我生命历程,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师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共同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余绪富.激活资源?品读感悟?高效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成功(教育),2012(06)

[2]刘鲁波,李喜凤,孟凡伟.做一个高效的阅读者[J].中国校外教育,2010(21)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篇10

秋长中学 谢映强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快速、高效、扎实地掌握课堂知识,掌握新课标要求的基本物理实验技能,提高物理的实际生活应用能力。由于学科不一样,教学内容不一样,教学对象不一样,决定了高效课堂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在中学物理进行过程中,教师应构建有效的物理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1)课前预习

预习对物理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学生对课前预习也给与肯定,但教师在课堂中提问要有针对性,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提高学生预习的信心。在访谈和课堂听课观察发现,有些预习的学生一直没有被教师提问,后面对待预习有些怠慢,而有些优秀的学生由于教师提问简单出现忽视预习的情况,因此教师要重视预习;在交谈中有些同学认为老师课前提问是自己有些紧张,虽然自己也预习但是老师布置一些题目做或问题思考会更好点,有些学生认为认为既可以使学生知识的学习,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对物理学习的认识及基础

学生学习物理的的想法比较单纯,目的主要是考上高中,这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习就是为考试升学,培养实验能力方面欠缺。学生物理基础一半以上处在一般水平,这也说明物理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也有教师的原因。在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对物理学习还是有兴趣,但教学内容不太合适相应年龄段学习,具有拔高性质,单纯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厌倦学习,导致物理学习基础不太好。

(3)课堂学习中的表现

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主动性、积极性还不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课堂教学也要注意学生专心学习的时间,要在提高学习效率上下功夫。在访谈和课堂观察发现,课堂教学基本上由老师主宰,以讲授方式为主,很少应用有效地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精神自然不足,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影响了学习、思考问题和学习的效率,当然课堂能专心听讲的时间也就不多。学生认为课堂上老师应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探究学习,关注学生的需求。

(4)学习内容

教师的教学内容还是需要老师做适当调整,用最优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满足学生发展。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注重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物理思维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及实验技能,因此教师只重视传授知识就会影响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5)课堂提问

教师的提问没有很好的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所提的问题还需控制难易程度,提出适合学生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应该加以重视,给与评价和鼓励,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在访谈和课堂观察中得知,学生喜欢教师提出适合学生学习和思考的题目,让学生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的让同学回答,是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有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再作回答,发散学生思维,对学生的回答给以评价和建议。学生认为老师应该通常学生提问,培养学生质疑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6)课堂教学方式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做得不够,对教学模式和策略的应用很少。与学生交流中得知,学生对物理发现学习和思考问题很感兴趣,喜欢在课堂上合作、讨论学习,希望自身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教师单一教学方式不满意,也导致学生学习失去信心。在课堂中笔者也发现教师讲的很起劲,但很多学生没精打采,有些学生思想已不在课堂上了,因此教师的教学有待转变。

(7)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指导和组织学生更好地学习,要对物理课堂学习提供条件及营造良好的环境。在课堂教学观察中发现,教师教学基本上很多,讲完课程做两道习题基本就下课,师生之间、学时之间的讨论很少,也没有真正的合作学习等。交谈中学生说上物理课就是跟着老师思路走,学习比较乏味,听完有些问题不明白,几乎没有专门探讨学习的机会,学习效果不太好。

(8)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影响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因为教学的落脚点就是学生学习,教师和教学内容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

(9)教学媒体使用

中学生认为物理课堂教师讲授太多,多媒体应用太少,实验演示太少,有些实验问题或难懂的问题通过现代媒体,及实验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

(10)学习策略

在课堂教学观察中发现,学生用理论与例题相结合学习做题比直接看理论做题快得多,而且学习比较深入。学生间互动合作学习比个人学习要理解深入。教师用传统教学方式讲课学生的反应和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讲课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不一样,比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堂讲学中,教师直接讲学生不太能明白,但教师用实验演示或让学生参与操作,学习效果比直接将好很多。因此,如何有效运用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好方法。

(11)课堂学习后复习及反思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篇11

关键词:教学内容;有效选择;自主学习

近些年来,新课改的推动力激发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我们的课堂也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倡导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学到什么,而是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因此,构建高效自主学习的课堂,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宗旨。自主学习不是单纯性地让学生自己看教材、看书本,交流讨论,做作业,教师完全淡出课堂,这种没有相应教学内容指导和具体要求的课堂无异于是放任学生自流,是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教师有效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艺术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在关注教学方式变革的同时,必须关注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不仅是编者编写教材时的主要工作,同时也是师生完成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由于教科书只能从一般要求和共性的角度提供基本内容,不可能全面反映所有学生的特殊情况和个性特点。教师要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规律等方面出发,在书本一般内容的基础上,选择、调整和组织针对性较强的辅助内容进行教学,才能适应学生需要,切实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选择教学内容,构建高效自主学习课堂呢?

一、以课标为依据,准确选择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前提,而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又是为实现课程标准服务的。因此,我们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首先必须分析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要求,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大州和大洋》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据此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概括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并能在地图上识别它们。在地图上识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洋、海和海峡。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并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位置,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深入钻研教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材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首要选择,是课程标准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曾几何时,公开课选手纷纷丢弃教科书,费时费力地寻找课外资源,有时其内容根本不如教材中的内容贴切、合理,与其这样舍近求远,不如好好利用手上现存的教材。因此,合理运用教材内容,深入解读教材中的文本资源,是提高课堂实效之本。当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教师要做到“活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融入进去,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和改编,选取更有效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将教材充分地激活,设计出鲜活生动而又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内容和演绎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红松之乡》教学中,我根据课标要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认真解读、深入钻研、合理把握,按照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红松之乡的森林资源丰富、过度采伐以及合理开发(吸取教训)这样一个逻辑顺序进行教学,这样整合使教学内容既有系统性,又合乎学生思维逻辑,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讲授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小兴安岭的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和从材料和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讲授林木的过度采伐时,我搜集补充了大量教材之外的图片和材料:林木资源的废弃和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过度采伐的危害,从而正确地认识到我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充分了解学情,有效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要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学情出发。部分老师备课也会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这说明我们教师对了解学情的重要性,或多或少是有所认识的。大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大体强调的也是根据学情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那如何根据学情,有效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呢?(1)以学生已有的兴趣、动机确定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来确定教学内容。(2)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确定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到目标的基础,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积极主动、有效地吸收和运用。这样的教学内容确定是在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和能力水平之上的,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了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度。(3)以学生已有的认知倾向确定教学内容。(4)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教学内容。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以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再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设置“爸爸去哪儿了之黄土高原”的情境,先用一系列图片展示了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然后用小主人公们的一系列问题(为什么黄土高原地表会这样呢?哪些行为会导致植被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带来什么危害?有什么防护措施?)贯穿全课,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对问题的探究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课堂充满了轻松、愉悦、高效的氛围。

当然,有效选择教学内容,构建高效自主学习课堂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学科特性等。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依据课标,又要参照教材,还要关注学生,因此我们要深入研读课标、教材,研究学生,选择有效教学内容,让我们的课堂充实、高效。

参考文献:

[1]陈新民.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12).

实现有效对话,构建高效课堂 篇12

一、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对话内容选择

根据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实际, 选择和运用有效地对话内容, 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之一。

1. 超越型内容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 针对性地抽取教材中超越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理解能力与知识基础的内容, 并选择或创设适当的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展开质疑对话、思考对话、分析对话与解决方法探讨的对话, 以期使其从大变小、从难到易。根据内容超越程度的不同, 难度大的有师生之间对话, 反之则学生之间对话。让学生在深入的交流中逐渐习得知识与总结方法, 并在不断突破的成功体验中, 实现高效地学习和能力培养。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 教师直接展示乒乓球、篮球、足球与圆珠笔的横截面, 让小学生从中寻找圆及其特征。虽然实物及其空间形体具有直观性, 但超越了他们的知识基础, 此时, 让学生采用画圆认识直径、折纸直观地观察和体验半径等方式, 去认识圆心、直径、半径与弧度等基本特征, 显然具有水到渠成的知识自然生成效果。

由于此类内容难度大, 教师在组织对话中务必加强指导, 避免小学生把焦点转移或置换, 以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计划性。在他们对话的过程中, 教师要适时地加以指点或点拨等, 既发挥知识教育也起到方法启发作用, 以切实加强课堂时间控制、环节优化。

2.趣味型内容

充分运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针对性地抽取和增加趣味型的内容, 为他们的学习对话和探究对话创造契机, 是激活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教学实施中, 根据课堂环节常规设置项目, 可以分为兴趣展示对话、趣味数学现象对话、趣味生活现象对话与趣味实践活动对话等, 让小学生把知识学习和知识消化、知识理解与知识运用结合起来。如在学习“轴对称再认识”时, 针对“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判定”的重点知识, 可以让他们从自己的学习用品、教室内的硬件设施、自己的衣物、以及家中的生活用品等切入, 开展直接的图形模拟、图形制作与图形解剖性的对话, 并可以在教材习题或教师精选展示习题的训练中, 完成知识对话学习的体验和生成。

由于趣味型内容往往是零碎化的知识点, 分布或融入在某个章节内容中, 在学生的对话组织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小学生按照数理学科的逻辑思维特点展开, 既学习新知识也要发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让他们把学习、复习、发现和运用结合起来。

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对话形式构建

结合数学学科知识的小学学段特点, 创设对小学生具有启发性与快乐体验的学习载体, 是顺利组织对话与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1. 质疑启发对话

质疑活动是小学生作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与发现问题的重要活动体现, 是教师组织对话且推动对话深入开展, 并让小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探索中生成知识和总结数学原理、定理与判定性质的常用手段。教学实施中,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差异,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小组、不同的学生进行启发, 启发他们从最陌生、掌握不准确与感觉难度最大的知识点切入, 去发起知识质疑, 引导他们在自主的探究对话中, 复习旧知识与总结和提炼新知识。

2.情境创设对话

学以致用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性能力目标, 是通过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与发现数学中的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推动小学生主动学习和成长。结合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的实际, 创设激发学生对话积极性的情境至关重要。操作性较强的创设方式有两种: (1) 多媒体技术运用虚拟创设。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示图片、Flash与视频播放等方式, 为学生创设了相对真实的数学情境, 在激活他们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让他们开展数学应用与服务生活的学习对话活动。 (2) 实物展示创设。即教师直接运用某种实物或模型, 在教室内做实验或展示的方式, 引导学生开展更加直观地观察、思考和总结性的对话活动。如在教学“小树有多少棵”时,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内的花园, 或者是他们周末常去的公园, 以及他们上下学经常经过路段的绿化带等区域的照片, 让他们寻找其中的乘数、被乘数, 并开展关于整十、整百、整千乘以一位数的计算对话活动, 使他们能真正地感知生活数学运用所带来的美与便利, 进而巩固兴趣与启发思维。

上一篇:写感恩母校的作文500字下一篇:X县区在市委人大工作会议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