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共8篇)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篇1

(一)(2007.9.1——2008.1)

执笔:金沙高级中学郑春萍

一、准备阶段:(2007.9.1——2007.10.1)

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动态,客观分析其它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情况,广泛征求意见,讨论、选题、制订并完善课题方案,做好课题审报工作,做好开题论证工作,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活动计划。

1、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有效教学行为调查表,确定研究研究课题,成立课题小组,讨论计划制定

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同时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目动态,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加深了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解,坚定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信心,也初步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

2、撰写申报书及研究方案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及课堂教学模式,确立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及评价体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文献借鉴、调查研究、对比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3、交流、探讨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学校是一所民办性质的学校,学生生源不是很理想,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和能力也不是太好,学习目标不是太明确。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育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为了适应新的课改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必须进行学习方式的改革,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素质教育是否真正落实。课题研究也具有实际意义:可以有效地促进历史改进原有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主动、探究、批判、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研究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来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引发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使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相吻合,使教学目标与21世纪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4、课题人员分工

5、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

二、实施阶段:(2007.10.1——2008.1)

制定阶段实施计划,组织教师在相关主题下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研究(开研究课、研讨会),撰写案例和论文。

1、理论学习,交流学习心得

每人学习一篇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章,并在全组交流,撰写学习心得。

2、组织一次教学研究

由郑春萍、邓伟英、孙东亮、孙建芳、王燕围绕有效教学策略上一节公开课,并写教学反思。

3、撰写论文

每个组员都写一篇论文,争取获奖或发表。

4、撰写阶段性总结 由郑春萍完成。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实施计划

(二)(2008.2——2008.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高二学生面临学业水平测试,高三的同学面临高考,作为教师就多思考如何在这一学期提高学生的复习的有效性,以应对四月份和六月份的这两场大战,工作计划《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活动计划》。

二、工作思路:

本学期将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初步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开展有关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三高考理论的学习和研讨,对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和教学设计的实施进行一定的分析。

1、强化有关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和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奠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为了更好的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本学期中我们将组织课题成员努力学习有关的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等,把握正确的考试方向,努力钻研各大市的各种考卷,使学生的复习更加有效,以使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2、落实有效教学策略的要求,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讨工作。

课堂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落实有效教学策略要求的主战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从我们的教学实际和需要出发,积极深入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把我们的研究服务于课堂教学,用课堂教学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使学生在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认真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反思。

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将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及时进行摘录,并能努力撰写成文,在定期和不定期的集体活动中进行广泛的交流与研讨活动,争取有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发表或获奖。

三、具体工作安排表:

二月:

1、制定好课题研究中期计划

2、参加课题组成员会议,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3、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活动

三月:

1、课题组教师的研究课活动,积极应对高二学业水平测试、高三的高考。

2、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

3、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各自研究的情况

四月:

1、组织好高二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并做好相应的总结工作。

2、高三教师讨论并研制出学生在最后一阶段的复习资料。

五月:

1、课题组高二教师及时统计过关率,总结本届高二的学业水平测试经验,并写成书面报告。

课题组成员积极研讨高三复习策略,在高三的最后一个阶段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

六月:

1、组织高三学生的高考,并做好相应的总结工作。

2、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

3、课题组成员对一学期来的研究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撰写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实施计划

(三)(2008.9——2009.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指导,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努力学习有效教学策略的先进理论和实际经验,全面贯彻和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用实际行动切实做好课题的各项研究工作。

二、工作思路:

本学期将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初步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开展有关理论的学习和研讨,对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和教学设计的实施进行一定的分析。

1、强化有关理论学习,奠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为了更好的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本学期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努力学习有关有效教育教学理论,正确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基本理念,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思考和研究如何在教学设计和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加以正确的理解和运用。

2、落实课程改革要求,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课题研究,落实课题要求的主战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从我们的教学实际和需要出发,积极深入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让我们的研究服务于课堂教学,用课堂教学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的所有成员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努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并积极邀请教研室专家和其他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有效指导。使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断深入课堂,深入实践,使我们的研究不断趋于完善。

3、认真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反思。

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中,我们鼓励成员积极将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及时进行摘录,并能努力撰写成文,在定期和不定期的集体活动中进行广泛的交流与研讨活动,争取有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发表或获奖。

三、具体工作安排:

9月:

1、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2、制定本学期的课题活动计划,分配研究任务。

10月:

1、课题组教师的研究课活动。

2、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

3、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各自研究的情况

11月:

1、各年级认真复习,准备期中考试。并及时总结。

2、课题组教师的研究课活动。

3、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

12月:

1、各课题组成员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认真研究期末考试的复习方法,争取在常州市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各课题组成员上好复习课,并出好复习试卷。

3、各课题组成员组织好听评课,开课教师做好反思。

1月:

1、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篇2

一、剪纸对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1)有助于幼儿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幼儿身体发育尚未完全,腕骨和指骨正处于生长的过程中,指挥小肌肉群的神经系统的机能尚未成熟。他们手部小动作的灵活性较差。这时,可以组织幼儿通过拿、握剪刀以及控制剪刀进行剪裁,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有效地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锻炼手的灵巧性。

(2)有助于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幼儿剪纸活动,有助于幼儿独立、自信、专心致志、坚持到底等个性品质的培养。幼儿剪纸,需要独立构思、自由创编,培养了幼儿的独立能力;剪纸操作时,幼儿一定要专心致志,否则就很容易剪断花纹;幼儿想要制作出完整的剪纸作品,必须从剪第一刀开始,坚持要最后; 当幼儿的剪纸作品获得教师的肯定时,幼儿的自信心也加强了。例如:剪纸活动“图形变变变”,要求幼儿将彩纸上的各种几何图形剪下来,然后幼儿用剪下来的几何图形拼成各种图案。彩纸上的几何图形比较小,部分幼儿东张西望,剪纸的时候不够专心,很容易就把几何图案剪坏了。教师指导时,要求他们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剪纸上,每一步都专心致志地完成,终于做出了完整的作品。

(3)有助于幼儿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剪纸中幼儿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有助于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用信封制作“纸制玩偶”,要求作品保留信封三条边的部分衔接。许多孩子画完之后剪下来,发现剪掉了信封全部的衔接。教师引导孩子集体讨论想办法,有个孩子建议把信封对折,然后在四个角上各剪一个小三角形,展开后一半画动物的头,一半画动物的身体。这样,作品不仅保留了信封三条边的部分衔接,而且制作出的玩偶大方、美观。照着这个孩子的方法, 全班都做出了漂亮的大玩偶,孩子们可高兴了。

二、教师在剪纸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1)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剪纸兴趣。幼儿平时很少接触剪纸。要想让孩子学会剪纸,首先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剪纸环境,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比如教室里墙面上布置一幅典型的剪纸画,窗上贴上各种各样的窗花,墙上挂起孩子自己动手做的花环等。教师应开展剪纸欣赏活动,开阔幼儿眼界,了解不同剪纸的风格特点、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欣赏丰富多彩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如“老鼠嫁女”“龙凤呈祥”“百鸟朝凤”等,使孩子与这些作品发生共鸣,感受到剪纸的魅力所在,从而对剪纸活动从好奇到喜欢。在幼儿剪纸活动中,可以通过欣赏部分剪纸作品来引出活动,激发孩子的剪纸兴趣。如:某教师在开展剪纸活动“红纸变变变”前,利用投影仪播放了由剪纸作品拍成的动画片《武松打虎》。动画片中的红纸一会儿变成人,一会儿变成老虎, 一会儿变成酒壶……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剪纸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活动非常成功。教师表演剪纸,引导孩子感受剪纸的神奇,萌发剪纸的欲望。剪纸活动“花儿朵朵开”的引入部分, 教师告诉孩子,她有办法把三张圆形的纸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孩子们相当好奇。教师随即进行剪纸表演,他们看着三张纸在老师的折剪下变成一朵美丽的花,都表现出愉悦、兴奋,提出想“试一试”的愿望。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剪纸的技巧。幼儿刚上小班时,由于不熟悉剪刀的结构、性能,还不能自如地使用。进入中班后,已有一定经验积累,这时要让孩子多使用剪刀,才能使孩子运用这一工具去大胆表现自己所认识的事物,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所以,教师应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握剪刀,还要着重指导幼儿剪直线、曲线、圆形、梅花形等各种线形。刚学剪纸时,应以随意剪纸为主,自然地去表现,然后通过观察,指导幼儿逐渐习得技巧。如学习剪圆,可以先指导孩子学会剪曲线,再逐渐学会剪半圆;在剪圆的时候可以将正方形的纸对折,然后剪出半圆,打开后即成为一个圆形。整个教学进程的难度逐渐增加, 十分适合孩子的发展水平。

(3)剪纸活动中的指导要点。“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日常的趣味剪纸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启迪幼儿的智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孩子在生日、节日、特殊事件等氛围中容易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利用生日、节日、特殊事件等进行剪纸活动,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提高。“三八妇女节”前,某园举办亲子剪纸活动。许多幼儿表示想剪花送妈妈,教师就指导他们折剪花朵郁金香。许多幼儿剪花时不要妈妈帮助,表示要自己独立完成才算是真正的礼物,有些还创造性地为花朵贴上了叶子。创造力通常来自于一种直觉和灵感,孩子的艺术思维更容易受他人暗示,如果老师不断问他在剪什么、想什么,他很可能因此放弃自己正在创作的主题。所以,一般在孩子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去打扰他们,除非他们无法剪下去了,再适当介入。即使介入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也要让孩子知道这只是一种方法,鼓励他们想出更好的方法。或者提出建议,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接受。当孩子具有强烈创造欲望时,他们的行为有时会有点手忙脚乱,兴奋得忘乎所以。这时,教师不过于强调在所有时间里保持良好秩序,防止干扰孩子的创造过程。

(4)合理评价剪纸作品,肯定幼儿创造成果。幼儿想法是原始的,没有太多限制,也没有技法的约束。他们就是剪自己所想, 剪自己所见,对他们而言,剪纸没有目的,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语言的延伸。对幼儿剪纸,教师不是用对待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幼儿的“作品”,不是只看剪纸是不是漂亮,形象是不是准确,而是重视剪纸中表达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学生课堂活动有效性研究 篇3

一、 活动形式和时间

课堂的40分钟应由教师主宰,但不能为教师独霸。教学活动的全部,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他有着和教师的互动、学生的互动和自己个别活动的时间。为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在时间总量上深考虑、加限制,在课堂时间总量的分配上大胆革新。另外,教师与学生活动的时间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思想,所以在课堂中还要注意教师与学生活动的时间值,一般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指标:

课堂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分钟)

一节课离不开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基本上贯穿于整个课堂。当然学生的个别活动在课堂中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师进行引导、组织、提问,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活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如小组合作、生生互评等。其中的1~3分钟的空白时间是为学生思考和调整等。不同的课型,在这三方面的时间分配也是有所不同的。以上的时间分配表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语文课堂上,识字教学需要教师的读音、方法的指导,此时师生互动的时间就占据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个体活动的时间与生生之间的互动时间大致相同,学生们要拥有充分的时间朗读、感悟课文,甚至对课文进行质疑解答等。老师与学生之间也需要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小结。在作文教学中,时间分配又有所不同,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练习如何写作,此时个别活动的时间就调整为23~25分钟。学生个体的活动时间多于师生互动的时间,而生生互动的时间也会增加,他们相互之间评价、修改习作等。数学教学中,新授课要理解文本中的概念,掌握一些计算方法,因此在这一类课型中,师生互动的时间比例就占了大部分的时间。但在学习这些概念的同时也需要学生自主去探究,并用练习去强化,所以安排5~10分钟来进行个别活动。

当然,时间分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毕竟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还必须根据课堂中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配学生的活动时间。

二、 活动数量

1.学生举手的人数

举手人数的多少,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认真在听,是否愿意上本节课,对老师的问题是否愿意接受。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举手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它与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规范和学生评价等因素有关,还有教师的因素。但课堂上要判断是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简单地看有没有问答,也不能简单地看举手的人数多少,主要看学生动脑筋的程度。如果问题刚提出,全班都举手,这很可能是提的问题过于简单了。相反,一个问题提下去,开始无人举手,但看得出学生在思考,片刻之后,有的学生举起手来,渐渐地举手的多起来。这才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效果。有的课上,教师提的问题,学生一答一个准,而且语句流畅,一个结也不打,这不一定是成功的表现,可能有三种情况:①事先准备好的,不真实的;②回答问题的都是好学生;③内容要求偏低了。这三种情况都不会使学生有较大收获。

2.学生展示的人数

新课标指出:现代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在课程改革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形成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就是要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要为每个学生创造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人的发展。”[1]因而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中从学生展示的人数来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面向全体,给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处于教室不同方位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

三、 活动质量

1.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活动的质量。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方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教师与学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师与学生不是灌输与被灌输、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而是一对对话的主体,在民主的气氛中,双方自由言说,互相倾听,在对话中分享、理解对课文的感悟,分享领略课文精神的愉悦。教师的活动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活动质量,学生的活动质量又反过来影响着教师的活动质量,两者是互补的。主要看学生能否与老师进行内涵丰富的对话;能否就某些问题交流看法,能否就产生的冲突与教师进行协商。

2.生生之间的互动质量

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合作学习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之间的一种重要体现;生生互动,不仅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而且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资源;而学习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资源利用和开发的过程,一种学生群体资源的个体分享过程。生生互动是教学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3]实际上,一切课堂行为,都发生在学生的同伴群体关系之中,都发生在由每一个学生所构成的环境之中。生生之间的互动质量主要看学生能否聆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能否与他人交流观点和看法;能否积极参与辩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

3.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质量

“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就是要以认真虚心的态度去研读文本,去感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去体会作者是怎样诉诸语言文字的。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地去探究文本,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得到审美乐趣,正因为这样,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是多元的,极富个性的,他们的思想既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4]与文本的互动质量主要看学生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能否对文本进行自主探究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是否善于提炼当前学习;是否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所追求的,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是教师所关注的,对于一节课中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还只是刚开始,在研究的路上要把握好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方面来反映教师的教,通过教师的反思改进教学,使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丁雪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理解[J].教育管理,2006(5):21.

[2]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特点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1(4):18.

[3]郑淑贞,盛群力.在合作学习中促进生生互动的有效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14.

[4]胡助金,玉玲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J].江西教育,2004(3):22.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篇4

课题名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立项单位:当阳市教学研究室 课题类型:一般课题

实验单位:当阳市玉阳初级中学 课题负责人:贺继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新世纪经济知识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基础教育加快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各学科相继提出了理念全新的《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的人文情怀,主张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以学促教,以学定教、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追求教学整体效应。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尚有差距,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时有显现。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提出“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立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有效教学”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力争使教师教得恰到好处,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得到发展,以获得积极的教学效益,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和较高的教学效率的综合体现,为初中数学教学真正落实减负增效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

本课题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依据数学教育观念而提出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因而它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另外,本课题的研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教师的有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促进其数学素养的有效发展,对进一步完善现代教师观、学生观以及现代教学观念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和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具体的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课堂教学现状

自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实施课堂改革已七年,取得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受到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关注较多的还是自己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身心自然、和谐发展,有的课越来越花哨,越来越复杂。形式化的东西多了,热闹的课堂背后却是教学有效性的缺失。有的课则弱化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有的课教学目标不集中、不明确、训练不得法、方法的养成与能力的培养被淡忘; 有的课教师一味依赖课件,课件制作越来越复杂与花哨,让人眼花缭乱,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对话,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探讨;有的课学生课堂上有效时间得不到保证,课堂效果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知识迁移能力差等;有的课教师只关注优生的学习效率,忽视甚至淡漠学困生,造成弃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而真正在学习的越来越少。

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我们的课堂费时多,教学效率低。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初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性的缺失:以教师主体作用压抑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学生主体间交流活动缺失;教师教学激情的缺失。

创造性缺失: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僵死,教条的课堂教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性的缺失:因家庭状况或教师关系的原因,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况,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不珍惜时间也不会利用时间。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就需要系统的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形成有效性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特点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课堂的研究成为探讨课堂教学的热点,这些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有效性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性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观念; 有效性教学更多的关注可测试或量化

有效性教学倡导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新的学习方式; 有效性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有效性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取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学校子课题研究内容:“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充分利用多种不同的调查方式,从学生学的角度和教师教的角度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

2.行动研究法: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3.课堂观察法:深入课堂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研究。主要用于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诊断。

4.案例研究法: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案例研究就是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经验总结法:通过各级各类研究课、示范课,研讨会等,及时总结、调整和完善;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11月-----12月)课题宣传、发动、计划阶段; ①教师反思查找制约我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②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交备课组、骨干教师讨论。③做好课题申报、立项等工作。

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5年7月)课题实施阶段;

①达到目标:95%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深度、学习的广度得到全面提升,教学成绩有明显提高

②各备课组确定子课题并制定本组课题实施方案 ③请专家、领导、学者莅临指导,对课题进行论证。④学习理论、问卷调查、探索探究性学习有效教学的策略。

⑤各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 ⑥案例研究,每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结合教学案例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探讨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⑦教师每月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写一篇教学反思并在集中学习时间互相交流、探讨、总结经验。

⑧2014年5月举行一次中期研究成果报告会。撰写论文,每学期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课题论文,不断充实文集。

⑨撰写中期报告,并有一系列论文发表或获奖并有优质课获奖。第三阶段(2015年7月—2015.11)总结深化阶段。

①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在全校加以推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②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③课题研究汇报课。每位教师准备一节课,每节课两种课型:多媒体教学的和非多媒体教学的。学校组织考核小组对每位教师进行验收。

第四阶段(2015年12月)结题阶段 ①撰写结题报告

②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论文、反思、课例、图片等装档。③申请结题

八、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过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课题研究,结合我校教师在全市上示范课、竞赛课等活动,使我校数学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新课程改革,主要表现在:

1.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

结合我校推行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实践,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面貌,使课堂教学方式产生了变革:一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探究;二是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三是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从而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明显增强

理想的课堂应有六条评价标准:一是参与度——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二是亲和度——师生平等合作交流;三是自由度——课堂宽松和谐自然;四是整合度——知识方法能力交融;五是练习度——引领发现体验实践;六是延展度——着眼关注生活实践。

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树立“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理念,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自练、自纠、自 思,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高效课堂”这一模式,教师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导和学的矛盾,才能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引路人”的角色,实现教和学的双赢。

3.课题的研究明显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

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的研究,一是提高了教师处理教材和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教师能根据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需要,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二是提高了教师研究学法的热情和能力,在探究学习的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研究每节课教什么,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三是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不具有探究精神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探究精神的学生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积极主动地探究.四是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课题开始以来,课题组成员共撰写多篇论文,其中有论文在省、市获奖,另有论文在国家级或省级刊物发表。计有多人次在各级层次上公开课、评优课或示范课。

九、收获与感悟

经过近三年多的探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已经快要结题,除了取得上面的成果外,我们觉得还有以下收获: 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巩固并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拓宽了教师对教学方式改变的思路,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要改革、模式要更新、教育科研必须先行。

2.促进了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密不可分,同样,教师的督导和学生的督促缺一不可。在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校本研究的思想,本着从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让教师们从行动研究中尝到了甜头,利于今后真正做到教与研的有机结合。

4.结题不息题。尽管我们这一课题按计划将要结题了,但我们仍要坚持本课题研究内容,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研究的成果、好的做法加以巩固与推广,并准备往下延伸。

十、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课题组成员都处于教学一线,理论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证。2.课题研究成果得不到及时的总结,理论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3.我们进行的是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研究,它所涉及的范围是很广泛的,研究的具体内容不能面面俱到,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4.如何和校本教研有机结合?

另外,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课题的有效展开。

十一、课题研究的努力方向

当然,我们的研究与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本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有效课堂的评价机制,努力实现充满活力、愉悦、高效的数学课堂。课题研究成败在教师,今后应继续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和指导。同时希望得到教育专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对此,我们充满信心。有效教学,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二0一六年三月(执笔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篇5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三星口乡总校 杨佳颖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在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要求我们教师糅合多种儿童发展因素,允许多种儿童语言和其它方面发展有关的符合系统的参与,从而促使幼儿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和强化作用下,产生积极地运用语言与人、事、物、交往的需要、愿望和关系,在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中动脑、动嘴、动手,成为主动探求并积极参与作用的语言加工创造者。那么如何通过有效、高效的语言集体教学活动形式来挖掘作品的价值与作用,如何让孩子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去建构相关的知识,促进语言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话题。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要想达到教学有效性,就要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为有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在幼儿园强调有效教学,可以使我们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课堂教学的时效,关注教学的设计与改进,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园是一所以“语言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多年来一直注重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在“幼儿园绘本教学”、“幼儿园故事教学策略研究”、“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指导”等方面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幼儿园有不少老师在多年的语言文学教育中开始形成各自个性化的教育特征和教学风格,部分教师在市级教学评优和语言教学公开展示活动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由于教师能力的差异,教师的实践智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部分年轻教师和非正规幼师毕业的教师对语言教学特征及其操作规律、指导策略仍然不能全面把握,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低效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1、重形式,在组织语言教学时,有些教师会忽视文学作品的内在品质,单纯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目标不明确;

2、轻体验,有些教师把活动的重点放在让孩子朗诵或复述上,活动中让孩子反复地机械地背诵,方法单一,忽视语言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孩子学习兴趣不高;

3、教学形式单一,受传统教育的习惯影响,在组织语言教学活动时,有的教师对讲述活动、故事教学、诗歌教学等都有一套惯有的教学模式,活动中不去关注孩子的需求,不去关注孩子的参与情况,不去推敲提问的设置,师幼缺乏互动,幼儿主体性体现不够,活动效果较差。因此,为了提高我园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高效,不断优化我园语言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努力使“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教学有魅力”,我园把《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作为幼儿园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关于“语言教学活动”的含义。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是指以集体活动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帮助他们获得倾听、表述、欣赏、阅读等语言经验,促进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得到发展。

2、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理解。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发展。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策略研究是指对从语言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形式、教学反思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效性探索与研究。

三、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价值就在于以“有效性”为切入口展开研究,促使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语言教学目标,促使教师运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来指导幼儿语言教育活动,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促进师幼互动,同时也促使教师从多方面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样一方面在追求教与学双边互动过程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全语言教育观念。即提倡开放式的语言教学,将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儿童合作学习的过程。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规则。从规范性和处方性角度考虑,有效教学理论关心的是促进学习而不是描述学习。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理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3、认知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学习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学上主张给学生最充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沿着仔细规定的学习程序,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

4、“全语言”理论

“全语言”理论认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从经验中获得,并非经由成人的刻意教导而来。语言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幼儿熟练地使用语言,能与人沟通。幼儿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是扮演主动的角色,积极建构自己的理解。

五、本课题研究思路:

1、研究的目标:从幼儿的需要和特点出发,以“优化语言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为主旨,以“凸显幼儿园语言教育特色,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目标,从语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反思等方面有效性策略研究入手,探寻激发“趣”、引发“行”的有效方法与相关教育策略,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育方式方法,反思传统习惯的教育模式,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建构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高效率课堂教学策略的机制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激发孩子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引发孩子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主动探求并积极参与语言表述和交流活动,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促使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2、研究内容:根据我园自身特点和教师需求,我们主要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目标制定有效性策略研究、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组织策略有效性研究、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评价有效性策略研究四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以“教学诊断”的形式,对语言教学活动的目标、教法学法、提问设计、活动评价进行诊断分析,促使活动不断趋于优化,从而实现活动的有效性。

3、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自2015年9月开始启动,规划到2017年12月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2015年9月):规划设计阶段,主要工作:

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设计课题研究计划、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相关部门审批、立项。

第二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开题研究阶段,主要工作: 根据课题的设计方案,对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探索与研究,积累相关的资料,随实验的进行,不断修改完善研究方案,使方案更具操作性。举办语言教学的观摩活动、语言中心组研讨会等。第三阶段(2017年3月——2017年10月)深入研究阶段,主要工作:(1)将初步实验的情况编制各种表格,收集积累各项资料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2)汇总小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写成实验研究的中期报告,并进行中期成果展示活动。

(3)在中期总结的基础上,各子课题的研究针对实际情况再作调整进行深入研究。

第四阶段(2017年11月—2017年12月)结题总结阶段,主要工作:

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实验报告,举办结题报告会。

七、课题研究基础:

1、课题前期研究的基础分析。语言活动是我园的教学特色,在语言教育方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几年,我园购买了好多相关的语言教育方面的书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老师对小中大语言教学的目标、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县级组织的语言评优及公开展示活动中,我园老师组织的语言教学活动均能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所撰写的多篇语言教学论文在省、市、先发表或获奖。

2、课题研究的清晰度分析。

课题在目标、内容上都非常明确,思路清晰。由于课题是一个从理念转变为实践的过程,其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教学活动来进行探究和验证,本课题操作性强,是课题研究获得成功的规划保证;另外,我园课题研究运行机制科学化、规范化,我们有科学规范的教科研制度,有较稳定的经费保证。我园多年来以科研促教研,教科研氛围浓厚,连续几年被评为“总校级先进教研组”,因此说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

3、研究人员的条件分析。

参与课题研究与实验的主要承担者为总校级教科研先进个人、幼儿园领导、教研组长和青年骨干教师,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县级和总校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有一位教师是中学高级教师。他们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在教科研方面勇于探索、勤于创新,有较强的课题实践经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同时,我园还有完善的科研制度,专门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准备聘请相关的专家担任指导顾问。

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方案(推荐)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有效课堂为主线,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生命质量。聚焦课堂、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环节,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主题

展示有效和谐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三、活动时间

2016年9月第五、第六周。

四、活动对象

全体语数外教师及其他学科任课教师。

五、活动目标

1、加强各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强化教学环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优课率。

2、加强学法指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使教师对“主动•有效课堂”的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

4、做好活动档案建设,总结经验,更上一层楼。

六、组织管理

1、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组成活动领导小组,确定活动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2、由教导处、教研组长组成活动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

七、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第四周)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领会“主动有效课堂”的内涵特征。要求:利用教研时间,对“主动有效”课堂的内涵特征进行学习,深化主动有效地理念。“主动、有效”课堂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效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的多样化统一。通过学习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勇于挑战---挑战自我,挑战课堂,挑战教材。

第二阶段(第五、六周)

人人参与磨课,积极开展同课异构等课堂教学展示,互相评课,共同提高;组织有效课堂教学上课活动,以上促教,以上促改;加强反思总结。

要求:各教研组推荐确定一、二名教师参与本次活动,帮助上课教师提前做好教学设计、课件、说课稿等准备工作,并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做好听评课工作。

第三阶段(第八周)

反思深化,调整完善实施方案,实现有效课堂常态化。

要求:每位教师至少写出1篇体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随笔或反思,教研组长写出阶段性总结。

八、附件

1、“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安排表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篇7

一、幼儿园集体活动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一) 忽视非智力教育

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 教师急于看到幼儿的学习成果, 对智力上就有了很高的要求与标准, 但却忽略了非智力教育的重要性。非智力教育说的是除智力以外的能力的总称, 包括有人的情感、兴趣、道德、意志、动机以及性格等一些心理上的因素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现在, 由于种种原因的诱导, 家长和教师对儿童的教育急于求成, 觉得幼儿只需获得知识上的教育是就行, 而对于幼儿道德上的教育反倒认为无足轻重, 没什么作用。这也就导致了课本教育成为了幼儿获取知识能力的全部渠道。幼儿园的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对幼儿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自己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把握, 更严重的是有些教师对此毫不了解。比起智力因素而言, 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素质的形成起着最根本的作用。如果忽视了非智力教育, 那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没办法得到保证, 这不是教学的本质所在, 也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二) 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人的性格、人格形成的萌芽阶段是在他们的幼儿时期。这个时候, 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健全、不成熟, 对自我能力的控制和识别都不强, 但是他们却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与依赖教师的特点。所以, 教师的行为会是幼儿模仿的最佳对象。因此, 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素质, 从而能够给予幼儿正确地示范与引导。教师是幼儿教育事业的关键因素, 是孩子得以健康健全成长的引路人, 孩子能否拥有好的人格素养几乎直接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2]。但由于当前对教师素质乃至教育背景的考核把关都不是很严格, 因而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如有的教师知识不丰富, 有的教师则是个人本身素质不太好, 心理健康知识等理论性的知识欠缺, 无法正确引导幼儿。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三) 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般都是采取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提问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及幼儿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所以提问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事实上, 幼儿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提问时总是会有一些价值不大的问题出现, 缺乏提问的方式方法。有些问题对幼儿没有启发引导意义, 无法使幼儿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与锻炼, 这严重影响了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现与提高。

二、提高幼儿园集体活动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一) 加强非智力教育

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实现离不开非智力教育, 它对于实现幼儿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 这就需要我们重视非智力教育, 使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比如, 教师可有意识地去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让幼儿在自己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主动去思考问题, 激发幼儿对此对学习的兴趣与喜爱。例如,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 会不时地进行主题墙饰的更换。在此过程中, 教师可将幼儿的主体性充分发挥表现出来, 让幼儿成为主题墙饰创设的主体, 让他们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 提升自己动手的能力。同时, 教师也可引导幼儿主动去寻找、研究事物的兴趣。非智力教育在提高幼儿集体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环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对幼儿自身的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二) 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

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启蒙时期, 幼儿在这个时候最擅长的便是模仿。所以,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幼儿选取的最佳模仿对象便是教师了。因此, 教师如果素质不高的话将直接影响幼儿良好素质的养成。当前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也由此得到了重视。例如, 有针对性地加强幼儿教师队伍无论是专业知识上的还是个人的道德素质的训练, 定期给教师做技能上与人格修养上的培训。同时, 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 通过观察别人的示范课等一些教学活动, 学会把握自己的课堂, 然后正确引领幼儿学习知识、获取能力, 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只有全面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才能为幼儿创建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与模仿对象, 从而促进儿童非智力教育的提高。

(三) 加强教学技巧

提问是现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师生互动的重要的交流方式, 因此能否有效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部分幼儿教师对提问这一环节不够重视、认识不足,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忽略了提问这一环节的准备工作, 导致提问流于简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重视提问这一过程, 精心准备上课过程中所要提的问题, 使得所设计的问题有意义、有针对性, 对幼儿能构成一定的启发与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可采取追加问题的方式进行提问。例如, 教师在具体的问题上如“1+1=2”的提问上, 可以引导幼儿用具体的实际物品, 比如苹果或是彩棒等的增加来实现这个问题的解答, 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就是这个答案、为什么不能是别的数字等来引导幼儿彻底掌握这个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同时在提问的过程中一环扣一环能够引导幼儿在思考的过程中保持思维的连贯性与紧密性。这样, 幼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能主动地去思考归纳, 从而获取对事物的认识与学习, 有效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目标的实现。

总之, 在重要的启蒙阶段———幼儿时期, 我国采取集体教学的情况下, 提高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便成了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可通过加强学生的非智力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个人素质以及提高教师教学过程中技巧性的锻炼等三个方面的综合提升来实现。

摘要:现今, 幼儿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集体教学的方式。幼儿教学者的工作目标是确保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现, 这也是当前许多幼儿园集体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本文针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支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与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 2010 (2) :63-69.

[2]肖荷香.浅谈如何保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0 (6) :14-15.

[3]王淑华.略谈提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 :39-41.

[4]赵朋坤.关于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对策探究[J].学周刊, 2014 (8) :235.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活动 发展 活动设计

1.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Chalk and talk”局面后,不少教师往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英语课堂教学常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而且许多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

2.有效的教学活动

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凡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为有效教学。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追求全人的发展,所以,英语课堂上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除了要实现显性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外,还应该注重隐性目标的实现,比如: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掌握学习英语的策略方法等。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活动,不仅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发展良好个性,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的注意点

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我以为要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3.1活动形式要与内容相关,要为目标服务。

教师在设计任何一个教学活动时,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必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做指引,教师要明确通过这个教学活动,期望学生有什么语言或行为上的变化,这也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明确,操作性强,教学效率也高。

在教学3B“Im hungry”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交际性活动,放手让学生在情景中使用语言。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首先复习所有学过的食物类单词及饮料类单词,并一一分类板书在黑板上,通过句型:How much is it?由学生来制定价格,黑板设计成菜单形式。然后将全班分组各自挑选扮演的角色:服务员、顾客,并安排两名学生维持点餐秩序,强调排队点餐。最后由学生自由运用所学句型进行点餐服务:

A:Good morning/afternoon.

B:Good morning/afternoon.

A:What would you like

B:Im hungry/thirsty.Id like ...

A:What about ...

B:Sounds good.How much

A:Here you are....Yuan.

B:Here you are.

A:Thank you.Goodbye.

B:Goodbye.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语言训练活动,整个活动过程井然有序,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内容,并能够运用礼貌用语,且通过排队点餐加强了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

3.2活动设计要和生活环境相联系,要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学生成长的背景、生活的环境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那么备课时不光是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在设计活动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否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氛围相联系,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并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以真正做到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提倡的“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让英语成为学生真正用来交际的工具,而非仅仅停留在脑袋中的语言知识。

在教学5A“Halloween” 一课时,教学活动中设计了让学生谈论有关万圣节的事情,以引导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来学习本课内容,感知西方节日文化,但是在布置预习本课内容时,发现学生对于万圣节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没有听说过。教师在当天的预习作业中加了一个作业:回家查资料或上网搜有关万圣节的资料。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时,学生都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而不是出现“冷场“的尴尬现象,学生从各自的资料中互相学到了西方节日文化知识。

3.3活动的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课堂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更需要趣味性的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参与到课堂中。如在3A教学颜色的单词后,设计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的活动来巩固复习颜色类单词。全班学生扮演小司机,老师分别说出三种不同的颜色,学生做出停车、开车、等待的动作,做错的学生坐下。经过多次的“考核”后,仍然站立的学生被评为合格的“小司机”。这样的活动趣味十足,吸引学生的加入,在活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这三个单词,还意识到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又如教学3A“Its nice”这课时,将学生分组并提前通知带好衣服,新授结束后组织召开“时装秀”,给学生适量的时间准备,并做好指导工作。开始表演时,配上音乐,要求学生模仿模特摆好造型,并用所学内容介绍:Look at my...This is my...台下我和学生一起做出评论:Its pretty.Its nice...等。学生在这样有趣轻松的氛围中不但大胆开口说英语,熟练运用所学的新授知识,而且体验到学习英语的趣味性。

4.结语

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才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及解读(实验稿).北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赵淑红.小学英语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5).

[3]鲁子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钱希洁.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观察与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2).

上一篇:国际礼仪着装礼仪下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动物说话》评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