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听了金戈校长关于《有效教学管理和有效教学管窥》的讲座,让我获益匪浅。这次讲座不仅让我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中有着很多实际的意义。
回顾这么多年的教学历程,备课无疑是经历最多,变化也是最多的。从教学初期的盲目抄教案,到现在汲取别人的教案精华,融合自己的特点备课,这变化的过程中经验起着很大的作用。总是认为自己能够把握住语文教学,还是在一些环节上出现失误,从而使有些课堂出现重复讲解的现象。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一再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一直困扰着我,这次师德学习使我知道了有效教学就是在课前做足准备,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备而能用并备而有效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课前有效的备课要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目标是方向,只有方向正确才会使课堂收到良好效果。
有效的备课还要把握适量、适度的教学内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明确规定,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能贪多失效,也不能求少图方便。
二、导之有“方”并导之有“效”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设计有方的导入能紧扣学生心弦,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将学生带入课堂的情境中,水到渠成,导入方能有效。
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好教学语言,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不仅如此,课堂上的时间也要把握好,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要调控好。虽然有时候因为课堂上的突发因素,或许是非重点内容占用了一些时间,教师一定要从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可是,教学组织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应使全体学生都受益,即使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宁愿减少教学内容,也不能因为要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接受能力。
三、题不在多而在精
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必须服务于教学,不仅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还要有趣。练习设计要有梯度,数量要适当,目的要明确。以后我还要做到有练习教师要先做,有练必选,有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改。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深入学习,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了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
第一,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每次上课前,我都精心地计划和准备课堂内容,争取让数学课堂大容量。上课时,我常忙于把自己的内容讲完,老师讲得富有激情,口干舌燥,学生却歪来倒去,无精打采,这样上课教师上得累,学生收获却不大,这就与有效学习中学习有价值、有效率相违背。
第二,教学魅力不强。高中数学学科应该是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我的数学课堂更多地注重知识性,没有太多的情境设置,没有太多的师生共鸣,艺术性强调得极为不够,虽然学生不讨厌数学,但也说不上非常喜欢。这就让学生学习数学较为疲软,兴趣不很浓。
针对以上情况,改进教学就势在必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无效教学:
第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教师态度和善、面带笑容,学生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掌握得也比较好。
第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力求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讲给学生听。从而有效地统领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
第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余地,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教学生“渔”,而不是送给学生“鱼”,我觉得教师要敢于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地降低高中数学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的智慧就会在玩与错中碰撞出火花,会在玩与错中逐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得有价值,有效率,使课堂充满魅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知识,使学生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工具,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更有效地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就成为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重点,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提高对课堂引入的重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无论哪门学科,如果一开始就能够成功引入,那么它就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后面的学习之中。总之,从上课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感到有兴趣、愿意学,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从而顺利地开展后面的教学活动。
二、在有效教学中,课堂主旋律应该是合作与竞争
新课程标准中,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启发少灌输,多辅导少管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会感到厌烦,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堂设计时应该多考虑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各方面的合作,做到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交流、多讨论、多合作。课堂上,学生有问题可以与老师交流,寻求帮助,也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差异性指导
因为不同学生、不同小组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及小组的实际情况,以“任务驱动法”为指导,分层次教学,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一般会在课堂上提出基本任务和扩展任务,学生只要完成基本任务就可以了,这样就肯定了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成果,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给部分学生留下更大的创作空间,完成所提出的扩展任务,使同学之间进行互相激励。一个阶段后,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四、设置课堂亮点,令学生产生思维兴奋
完美的课堂往往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则是现实而可行的事情。在备课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自己的每一堂课“亮”起来,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五、在有效课堂中,还要为拓展课外知识埋下伏笔
有效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课标下学科整合的重要学科,还应当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地留下几处伏笔,在最后小结时及时地抛出来,教学效果可能会显而易见的。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要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课后总结、评价反思这几方面体现有效课堂的共同目的,就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不是靠死记硬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举一反三。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实现从有效教学向优质教学的迈进。
(作者单位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第三中学)
岔河九年制学校
字莲
有效课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同时注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经过长时间有效课堂教学的尝试,使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作为授课教师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认真搞好备课。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悟课标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敲出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使学生在充分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根据课标要求设计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的课堂练习。教师授课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的学生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而是希望通过自己授课达成学生自己所具备的一种能力,所以设计好当堂练习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设计出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巩固课堂知识的课堂练习,这就需要授课教师认真的推敲,认真的准备才能达成有效课堂学习的目的。
(四)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所准备的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学生不是电脑更不是机器,所以千篇一律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教学的需求,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授课时进行及时调整,以满足教学需要。
二、学生是整个学教活动的主题,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授课氛围。授课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严肃课堂纪律又不能过分的压制学生,要让授课的过程充满轻松愉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到知识。一个学生看到就战战兢兢的授课教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里,不仅不能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认真学,还要担心随时随刻承受授课教师的暴风骤雨,所以授课教师善于营造良好的授课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授课教师不能在学生犯错之后进行喋喋不休的批评教育,即使是批评教育也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像市井之徒一样口不择言,甚至体罚学生,这样才能避免让学生讨厌自己乃至整门学科。
(三)教师要适当利用表扬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懂学生的心里,任何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受到老师的表扬,这样既能满足一下学生小小的虚荣心,同时也是为课堂的积极互动打下了基础。授课不是一个授课教师自说自话的过程,而是老师和学生需要的是相互之间的积极配合,这样既能达成教学目标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授课不是授课教师一个人的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只有带着问题参与进来,才能达成有效课堂教学的目的。如果学生提前没有进行预习,只是被动的去接受,采用“填鸭式”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都将事半功倍甚至是无效。因此,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是达成有效课堂教学目标重要方法。
在教改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势在必行。周三教研室的张主任亲自来到太行小学进行了专题讲座。关于课堂有效教学,张老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展开了剖析和策略指导。虽然只有短短的两节课时间,但是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首先,此次学习站得高。“三步导学”是近几年的主推模式,我们通过实践“三步导学”从而达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所以这次在张老师的亲授下我认真地学习了“三步导学”第四次修改稿。张老师这次先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引出,可谓是一次高屋建瓴式的讲座。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三维目标的科学性是无容置疑的,从目标中生成的“三步导学”也极具科学性与逻辑性。三维目标是理论,“三步导学”是课堂实践模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三步导学”不再是干巴巴的框架,而变成是灵动的课堂之魂。这次学习再次加深了我对“三步导学”的实践信心。
其次,此次学习视角新。张老师这次对“三步导学”的解读是跳出导学之外看导学,从三维目标切入,这个观点让老师们很容易去接受导学模式。有效课堂教学不是让我们单纯的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去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三维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民主导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而民主导学又把激情导课,检测导结串联起来。毫无疑问,“三步导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目标指导下的。从这个角度看待“三步导学”,可以说是实用而高效的一种模式。
再次,此次学习要求严。以往三维目标是备课的时候想一想,写一写的东西,而现在三维目标不再是空洞的`,是要一一落实在课堂上的内容。如果课前对目标把握不准或是不充分,出示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必然就无效,“有效课堂”也会成为一纸空谈。这样一来,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要扎实,用集体的智慧拿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教师备课切入点要准确,检测题要精挑细选,等等这些无一例外都要严格认真的落实。
作为数学教师的我,经过我自己在数学课上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想做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教学要有“对象”意识,不能“唱独角戏”,因为离开了“学”,也就无所谓“教”。
第二,关注教学效益。教师教学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或“多花时间多出效率”。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和花多少时间,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
第三,关注教学的可测性。教师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应尽可能使目标具有可测性,教学完结时,能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测量。应该把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综合起来,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效果。
第四,关注教学反思。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
我认为教师实施有效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能力点”;备教法和学法。
2、课堂上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备课是战略问题,授课是战术问题,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堂上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处理好重点、难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处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3、优化练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1)练习有“方”。每一次练习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每一次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成为练习设计的导航。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练习有“味”。练习有“味”,指的是练习的设计要兼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3)练习有“层”。学生因个体的不同总存在着接受能力、思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因此,练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
(4)练习有“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遗忘。因此,练习要把握“时机”。教师应抢在知识遗忘前,组织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有效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在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追求。为了每个孩子的进步和发展,为了我们祖国的未来希望,我们要思索,我们要改革,我们也要进步和发展。我自己的几点思考:
结合自己数学教学的体会,加之自己的理解,我对有效教学有几点思考:数学课以往常常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使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缺少足够的兴趣与动力来认真组织、实施。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原有的教学观念、方式、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也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为此,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形势的实际需要,认真钻研教材,组织教学,同样可以使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精彩纷呈。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经过这些年的实际教学,我认为数学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结合实际。《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数学同时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所以,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实际生活、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即数学生活化,那样学生学习数学时就会倍感亲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迅速高涨,学习气氛也自然轻松、活跃。
第二,注重实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践活动是实践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类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特点。由此可见,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实践活动课”也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出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一种新课型。教材增设“实践活动”是课程标准新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操作等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讲究实用。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我们的教学又迎来了新的阶段。其中,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优美的文字无不清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所以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实际需要,适当使用一些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着其不足的地方。有时,精美的课件往往使学生过多的关注于其中的优美画面而忽视教学本身。并且,当教学中遇到偶发情况时,课件本身往往缺少应变,显得比较呆板,等等。所以说,媒体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要对教学有帮助,只要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有帮助,那就是好的媒体。总之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教学媒体就是最好的媒体,实用才是硬道理。
第四、追求实效。所谓“实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乃至一位数学老师教学教学水平高与低的惟一指标。***同志曾经也说过:不管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管理方法,只要能发展我国的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都是好方法。教学也一样,不管是应用什么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利用什么教学媒体,一切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凡事预则立”——重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一节好课的生成离不开扎实的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这样的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 从教学的要求出发。
高考的命题体现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能力要求, 试卷的主观题部分更会强化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这四项基本能力的考查。因此,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 有必要加强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 江苏省高考政治考试说明、高考试题的研究, 明确学生应该学什么, 怎样学, 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等, 唯有如此, 教学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2.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效果的好坏, 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所以教师首先必须研究学生。有人说“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而为枳”, 班级之间的差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学生活跃程度、学习基础、男女生比例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 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3. 从利于学生自学质疑出发。
课前预习是教学的常规也是新形势下对教学的要求。根据课时分配, 我们认为, 自学质疑最好放在课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明确自学目标、重难点,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进行高质量的自学质疑。自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初步解决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便于课堂有选择的获取教学有效点。在设计教学案时, 将教学目标问题化, 注重介绍学习方法等都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牵牛要牵牛鼻子”——课堂中几个重要环节
1. 互动探究。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要求我们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 探究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互动”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与交流, “探究”指师生对重要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核心是探究的有效性。那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呢?
首先, 探究不能太多。一节课有重点的探究一两个问题就足够了。比如《经济生活》中“国家财政”这一框, 财政的作用是教学的重点, 需要重点解决, 其他的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解决, 没有必要对各个问题展开探究。
其次, 探究不能流于形式。高质量的探究是在学生有一定思考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讨论使学生在自学阶段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提高, 利于进一步探求新知。不是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马上热闹起来地探究回答;而是需要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总结回答。
第三, 要建立团队精神。学习小组是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方法之一。将班级学生按座位分为若干小组, 选出组长, 发扬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 来达到小范围讨论的目的。
2. 矫正反馈。
矫正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矫正反馈的目的就是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教学反馈来检验, 只有准确获取反馈信息, 才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矫正, 以此达到教学信息的有效转化。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矫正反馈能力。
3. 精讲点拨。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做到精讲。精讲不是不讲, 它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讲在难处、讲在学生疑惑处。并且要注意讲话的时机, 做到学生自主探究前不讲, 学生没讲之前不讲, 所谓“不愤不悱”就是这个道理。教学要想让学生达到“自奋其力, 自致其如”的效果, 就离不开点拨, 点拨能使学生在遇到知识障碍、思维障碍时, 有把钥匙, 拨疑难, 排故障, 以达到对相关内容的掌握。
三、“润物细无声”——用细节助推有效课堂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精神振奋的内心状态, 而只是不同感受的脑力劳动, 就会带来疲倦。”一般情况下, 教师关注的只是自己的一节课, 往往会忽略学生每天都在进行着脑力劳动这个事实。疲劳是学生的现实写照。这就需要老师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 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幽默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有的老师在上课前, 看到学生状态不佳, 教师可以灵活机智地谈及与教学相关的趣事来调节学生的状态。
2. 善于提出问题。
古人说, 善教者, 必善问。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问, 和教学目标关系不密切的问题不问。大而空的问题不问, 超出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不问。这就要求老师设计问题要精, 既要有深度, 又要有层次性, 便于学生思考、讨论。
3. 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 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 多与学生进行轻松的心灵对话, 才能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一旦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 课堂教学的有效达成就有了一定的保障。教师的交流在课外、课堂都可以进行。如在课堂, 教师应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引发的问题的讨论, 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 用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
摘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治课堂教学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务实的, 在此基础上优化环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细节的作用, 关注学生的学习, 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关键词:互动探究,有效课堂,教学细节
参考文献
[1]张安义.政治复习课的回归与出新[J].思想政治教学.2009 (2) .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過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包括有效的课前准备(如研读新课程标准、分析新课程内容背景、整合新课程资源、课堂有效的预设等等)、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目标主要是人的发展,而人是课堂构造的主体因素,当然包括学生和教师。课堂上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定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一关系绝对不能搞反。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来开展的。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刨设真实有效的动态成长过程在教学中实现。
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体会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成效,它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此据本人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谈一点有效课堂教学的体会。
1、管理课堂要最佳
最佳的课堂管理是指教师能紧凑而富有节奏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课堂干扰维持课堂教学秩序,保证课堂教学进程的时效性。因为一堂课只有40分钟的时间。这短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好教学的各项任务就必须要 管理好课堂,驾驭好课堂教学。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最本的要求。
2、教学目标要明确
要有好的课堂管理,方能实施好有效的课堂教学,当然在教学前。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明确地肯定了教学目标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不是要不要设立的问题了,而是怎样设立合理的有效的教学目标的问题了。新课程教学要求的目标是包括了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每节内容我们在教学之前都必须明确的。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在课后应该也要非常明确的。这样做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真正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3、教学策略要适当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时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而课堂教学策略是课堂中所有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课堂教学方法种类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而有效教学方法的选择又受制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特征以及教学环境等等。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但是切不能违背适当的原则。
4、投入状态要最佳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又选择了适当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既要教师投入最佳的状态去教学,又要求学生投入最佳的状态来学习。一般来说,主动投入学习的效果要比被动投入的学习效果好。而学生的投入状态是指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而学生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是程学生参与学习的水平和实际掌握的程度。深层参与学习的效果要好于表面参与的学习效果。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效果要好于学生被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效果。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师就做到: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体验,激发学生适度的学习动机;
(2)让学生自己明确学习的目标;
(3)提出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的;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并保护学生的主动参与的动机,使之在课堂结束后仍能保持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愿望。
5、教学环节要精细
管理好了课堂、明确了教学目标、选择了教学策略、学生与教师也投入了最佳状态,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了。但是,教师还是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要求精细,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注意到各个细节的话那么这堂也是很失败的,也是无效的,细节会决定成败。这就要求教学前精心预设,如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讲授新知识、课堂小结、作业的布置等等。教学环节仍然是有效课堂教学所遵守的最基本的教学环节。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正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前提;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有效课堂的关键字;丰富而开放的课堂是有效课堂的主线;灵活多样的作业实践是有效课堂的保证;课后的有效反思是有效课堂的助推剂。
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长期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工作。也只有刻苦钻研教育教学,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本年度结合县师训处的培训计划与安排,我们学习了一本教育理论及实践的专著《有效教学研究》。在我们自学完专著以后,师训处还结合培训实际,在南湖学校的报告厅安排了五年级的一节《和的奇偶性》课堂展示,之后市教科所的小学教育专家就有效教学研究进行了课例分析,还请来了著名的沈校长为我们作了“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专题报告,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完美地结合起来。下面就学习收获作一简单的小结。
通过《有效教学研究》的学习,我明白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过程与方法”才是作为我们老师需要改革整顿、反思总结的部分。
每节课我们教师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能到能的变化上。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有效教学,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提高和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厌学到乐学。
其次、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双方面的活动,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掌握、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足够的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全面而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可能的发言,可能遇到的困难,对课堂有足够的预测。有备而来,有备无患。
再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
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师生的操作活动在数学课堂中作用明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后又服务于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在这种贴近生活、贴近实践的动手操作中去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探索欲望真正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实践是创造的源泉,学生具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教师应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多动,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教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后利用动手操作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创造思维来导入新课,那么学生会真正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的。
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对于有效教学,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按我的理解,物理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理解。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三,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关键词:学生素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一、物理理论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特别是九年级的物理,对于初中生而言,是相对困难的科目,例如力学、功和能的理解上,学生不容易接受。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物理教材时抵触情绪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接受物理知识,并在心中形成了较大的压力。此时,物理教师要学会将物理知识生活化,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让物理知识真正走入生活,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物理知识,有了物理这把利器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难题。
如,教师在讲“功和能”时,可以用生活中的电梯打比方,告诉学生我们从楼上到楼下,电梯做了多少功,耗费了多少能,功率是多大等。在讲“相对运动”时,可以讲解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在高空中抓住德国的一颗子弹的真实故事。这些例子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并不是仅仅停留在课堂和书本上。讲完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巩固课堂中所学知识。
二、重视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通过集体备课,能学习并博取众人的长处,与学生共同进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备课时,多向其他老师征求意见,汲取教法和教学中的精华,完善自己和充实自己,对于九年级的物理教学更是如此。如在讲解“欧姆定律”时,很多学生对于增加电阻,电流减弱不理解。有同事建议我,在电路中安装电流表的同时,安装一个小灯泡。这样学生不必每个人都动手,就可以直接观察到电流的变化。通过实验改动,不仅达到了教学效果,还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了解得深入透彻,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教学思路及教法的改变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学会“自主、合作和探究”,要学会焦点转化,把以教师教为主导的教学转化成学生学和问为主导的教学。当然这种教法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主导地位取消了,相反,教师依然是教学行为的引导。新课程要求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定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比如,在对“功率”概念进行学习时,可以与前面所学的“速度”概念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新课程的推广使多媒体教学运用于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不应存在“教总比不教好,教多比教少好”的观念,不能花大量的时间在制作课件上,使课程改革停留在“体力劳动”的阶段,要关注教学中做了些什么,这样做的结果怎样,将“体力劳动”转化成“脑力劳动”。所以通过教学和教法思路的改变,物理教学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四、注重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别是对于刚刚接触物理不久的初中生,对物理实验充满了好奇。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用现场来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物理的乐趣中学会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让学生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是非常有益的。拿欧姆定律来说,我在实验课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一个闭合电路,并让学生比较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优缺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兴趣和研究物理问题的习惯,还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实验课程也要精心安排,理论联系实际。
总之,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从教材备课上入手,从教学教法上研究,从实验课程上改进,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才能显著提升。当然在研究提高物理實效性的方面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空间,只要教师肯从教学中大胆钻研,勇于实践,还会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方法,为新课程改革做贡献。
过去的语文教学沿袭的是“教师讲, 学生听”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他们跟文本缺少对话, 更缺乏情感的共鸣、思维的撞击。现在的语文教学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 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新课改提出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念, 把课堂还给学生, 激发学生兴趣, 激活学生思维, 锻炼学生能力。
“有效教学”, 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加涅的观点, 就是凡是符合教学规律, 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平时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教学体会和阅读相关书籍的读书心得进行几个方面的阐述。
一、强调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1. 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实践主体性。
充分尊重、理解学生, 这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原则”决定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大都处于16~20岁区间。他们有独立的个性, 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他们有一定的语文基础, 理解能力也不差, 但总是不爱学, 不想学。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把抽象的知识化为直观、具体的知识去讲。比如多采用挂图, 课件制作中多插入优美的音乐, 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影片、讲座、话剧、舞台表演、朗诵等, 通过这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2. 选定核心内容, 体现层次性。
核心内容要选择那些对学生日后生活有用的知识。要选择对学生未来生活有持久影响能力的内容作为核心内容, 比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口语交际能力、应用文及议论文写作技巧等。这些内容要重点讲, 反复练, 要让学生都能掌握, 并灵活运用。
二、重视课堂授课的有效性
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 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课堂上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 处理好重点、难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
课堂上要突出重点。特别是重点, 又是难点, 一定要下功夫, 让学生明白并能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用重点来带动一般知识的讲授, 做到有的放矢。比如笔者在讲授《荷塘月色》时, 重点是通感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在制作课件时, 把有通感手法的两个句子单独挑选出来。先学习通感的概念, 再要学生就这两个句子在小组合作中探究。然后笔者再结合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作比较, 加深学生对“通感”修辞手法的理解。最后让学生就这一手法造句或写一段话。很多学生都写得很好, 通过相互交流与评价,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 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课堂上以学法促教法, 以教法指导学法, 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 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使学生平时能独立学习、有效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学习方法, 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这需要一定的方法。比如笔者以前看过国外小学的教育案例。丹麦的小学作业布置就别出心裁。教师布置的一周作业是“写一篇青蛙的成长记录”。老师教会学生如何查阅资料, 如何观察动物, 然后让学生回家自己养青蛙, 并观察它们的成长过程。学生根据图书馆查阅的资料, 每天记录青蛙的变化。学生通过亲自实践, 学会了课本外的更多知识。
3. 处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他们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学习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教师平时要注意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不要盛气凌人、尖酸刻薄地对待学生。要平等、民主地看待学生, 对学生倾注无微不至的爱, 要注意师生的感情交流。课前课后多与学生交流, 关心他们的思想、看法, 与学生建立朋友般的友爱关系, 从而使学生爱上语文课。
三、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 课堂提问方式应多样化。
不同的课型, 在一节课不同时段, 针对不同学生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提问。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清楚提问方式的种类, 如“提示问”、“启发问”、“探究问”、“疏导问”、“激趣问”、“质疑问”、“迁移问”、“比较问”、“检索式提问”、“填空式提问”等等。
如不同的课型, 就可选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讲授新课时可以多用“提示问”、“激趣问”、“启发问”、“疏导问”;复习课可以多用“比较问”、“填空式提问”;教读示范课可以多用“启发问”、“疏导问”、“检索式提问”;文学鉴赏课可以多用“探究问”、“迁移问”。
2. 课堂提问应具体明确。
课堂提问应具体明确, 不能模棱两可。学生听了不知所问何事, 就无从回答。有些教师的提问很空泛。学生不知怎么回答。例如教《红楼点滴》一课, 讲到北大校园的散漫时, 笔者设置一个问题:“北大的散漫表现在什么地方?”学生积极回答:“表现在课堂上的随随便便, ‘不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每课必到, 应该来上课的都可以经常不到’。”有些学生回答:“北大课堂的惯例是‘来者不拒, 去者不追’。”笔者一开始设置的问题并不是“北大的精神是什么?”如果这样设问题, 就显得很空很大, 学生会不知所措。通过设疑、释疑, 让学生慢慢领悟北大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这就是北大兼容并包及学术自由的精神。
3. 巧设提问, 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教学就要鼓励学生质疑、多问。课前精心设计疑问, 课堂巧妙提出疑问, 以此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教学《雨巷》一课时, 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象, 笔者先下载一段图文并茂、兼有音乐的朗诵视频,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戴望舒这首富有音乐美、朦胧美和浓郁象征色彩的抒情诗。然后提问:“作者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什么?”学生分别找出“雨巷”、“油纸伞”、“我”、“丁香姑娘”。又问:“雨巷由哪两个意象构成?”学生回答:“由‘雨’和‘巷’构成。”笔者于是顺水推舟地问:“雨是绵绵细雨, 如烟似幻, 天色幽暗, 阴霾不开, 让人感伤。巷是狭窄、悠长而残破的空巷, 让人感到空寂而幽冷。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学生马上心领神会:“老师, 我知道了。意象就是物加上情。”
四、注重反馈评价的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每一个动作, 如果要完成, 就需要反馈。”反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注意对学生的课堂学习采用多元评价, 包括既关注学生的作业练习, 又关注学生的实践表现, 以及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既有教师的评价, 又允许学生自我反思, 以及让学生互相评价和鼓励, 体现课堂评价的宽松氛围。体现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注意对全体学生学习行为关注的均衡性和覆盖面;评价用语平和、正确、切合实际, 不夸大、不空泛、不自负。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 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 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 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 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 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 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 从而真正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理念问题, 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一堂好的语文课, 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 课在人中;人如其课, 课如其人;人即是课, 课即是人。”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 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 认真掌握语文教学规律, 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策略,体会
参考文献
[1]杨炳华.让学习者提出问题[J].教学月刊, 2002 (7) .
[2]王荣生.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J].语文学习, 2005 (6) .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冯旭初.全脑激发的高效课堂[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
[5]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素质训练方案[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6.
【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心得09-25
课堂有效教学学习体会10-20
学习有效课堂的心得体会07-10
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07-26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培训心得07-28
感悟有效教学,打造有效课堂06-21
关于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几点体会10-13
课堂有效练习设计11-06
有效课堂之幽默教学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