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类的可贵之处在于创造, 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是人类最高层次的能力, 它不受定势的束缚, 不人云亦云, 不迷信权威、教师和教材, 并勇于从“确信无疑”的答案或结论中发现破绽, 提出疑问, 独创己见, 独树一帜。江泽民曾说过:“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创造性思维, 对人一生的成就至关重要, 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在,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未来是一个创造性劳动的社会,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要从以前的“授人以鱼”, 转变为“授人以渔”。所以, 在当前生物学教学中,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成为教师当前的重点研究任务。

1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可以理解为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 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方式, 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 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的思维过程。简单来说, 只要是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思维活动, 都可以称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它在很大程度上有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独特的思维会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 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2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课程兴趣

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生物课程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也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生物是门自然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枯燥的讲述课本,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根茎时,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当地自然条件, 组织学生到公园或者郊区进行野外实地实物的观察, 或者让学生亲手种植进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从而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自信是创造力的源泉

创造力的培养, 最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创造潜能拥有自信。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 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就都起着重要作用, 没有自信的人, 是做不好事情的, “自信心使人事半功倍”, 拥有自信才能有积极的态度和不懈的精神去探索问题, 并且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 哪怕是不成熟的想法, 鼓励学生远离自卑, 拥有自信, 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扬起学生创造的风帆, 鼓励他们找回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实践证明, 让学生拥有自信, 是培养创造力的源泉。

4 创新教学方法, 诱发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中, 应坚决改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而改为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 这些教学模式的共同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设疑、探索, 使学生的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1) 讨论式教学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课程中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疑问, 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探讨重视疑问的天地。通过这样的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2) 启发式教学。

教程中, 组织学生参加丰厚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 如生物标本制作、开展昆虫名称的识别比赛等。丰厚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契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次序, 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激发求知兴趣, 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细致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容易被感知, 人取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 运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 课堂上可以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庞杂的疑问基本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 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 为他们提高自身的喜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 学生在不自觉情况下通过思维发觉、探索和处理一些生物学疑问, 明白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成长以及当代建设中的运用, 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喜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 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让学生学得更轻轻松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

(4) 分析综合, 归纳提高。

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 就不能深入;没有综合;就不能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为此, 在生物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生理现象的分层剖析, 将各个系统的特征辨析清楚, 再加以综合概括, 既能加深理解各系统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获得正确完整的知识, 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

同时, 课堂上要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 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 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 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 促进学生完全成长和性格培养。

5 扩大生物知识的外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 任何创造性活动的过程都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是创造主体突然间被特定的情境下的某一特定启发唤醒, 创造性的新意识猛地发现, 以前的困扰一一化解, 问题顺利解决。明朗阶段往往受到某种启发, 融发灵感, 而生物外延的扩大对灵感的触发有特殊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些新知识、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 21世纪将是创造教育的世纪, 未来需要的人才是创新开拓能力的人才。因此, 作为学生生物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生物教学的灵魂和核心, 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以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

摘要: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在教学中除了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最高层次的能力, 也是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本人结合实践谈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生物教学,思维培养

上一篇:酸性水汽提系统失效分析及优化下一篇:浅议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