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做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在做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精选8篇)

如何在做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篇1

在做中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都是被动地思考和解答老师抛出的问题,而很少自主产生问题。

然而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重要地位。正如爱因斯坦强调的:“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而在今天,学生的问题意识却日益萎缩,即便是有问题也不敢问或者是不知怎样问,没有机会问等等,压抑了学生好奇善问的天性。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一、利用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采取以下方法:

1、兴趣导航,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新鲜的、美丽的,充满了惊喜与奇特。科学的做法可以使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让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对此,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采取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孩子创造丰富的问题情景。如:在学习《纸》一课时,把活动主题分成了四个教学环节:

(1)活动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和纸制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研究纸的欲望。如:人民币是用什么样的纸造的?牛奶盒用什么纸合适呢?餐巾纸的纸是什么样质地呢?

(2)探索研究。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设计方案一观察实验一交流研讨”的科学探究过程。

(3)活动拓展。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有关纸发明和造纸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纸的知识。如造纸术、纸的发展、纸的分类等。

(4)通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各种纸的不同特性设计一件新物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感受纸的特性与用途的关系。

当教学进入汇报产生的疑问这一环节时,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竟然提出了“宣纸与报纸比谁的吸水性能强?”、“牛皮纸与信纸比谁更光滑?”、“牛皮纸与硬纸板比谁的承重能力强?”等多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问题引入以问题结束,很大程度地拓宽了教材。

2、问题引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在一年级的《空气在哪里》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以“空气”为主线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第一个环节“认识空气”,三只不透明的瓶子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以“隔瓶猜物”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空气和沙子、水的不同;第二个环节是“找空气”,以问题形式展开,一群孩子边实验边讨论;第三个环节仍是以问题形式展开,几个孩子想出了用不同方法得知瓶子里有没有空气。还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卡通画提出“空气能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里吗?”第四个环节“水里面有空气吗?其它星球上有空气吗?”通过问题引领去让学生想办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科学课的最基本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的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界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认识科学、了解科学的知识。

如:在学习《各种各样的小船》一课时,板书课题后,师讲:“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我想知道用什么材料造船最好。”“为什么钢铁那么重,还可以造船呢?”“怎样让小船模型跑得更快呢?”„„看到这么多精彩的问题,我笑着说,大家提到的这些问题都很好,老师也很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赶快让我们一起来动手研究吧!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及时评价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所以,我们教师应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评价方向,善待孩子的提问,使学生在得到积极肯定评价中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自由地提问题,老师可以对所提问题进行筛选,找出课堂上可以动手研究的,对问题分类、甄选、鉴别,有一个逐渐明晰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知道,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对自己或对他人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乐于并敢于把自己想法提出来。同时对学生的问题要表达自己积极的反应,如“你的想法真的很奇妙,它对我很有帮助!”“从你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你的知识面很广。”“这个问题对我们很重要”等等。也可以采用一些鼓励的方式,如鼓掌,伸出大拇指,做一个OK的手势、荣誉命名等等。

如在教学《校园里的动植物》一课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为什么树叶到了秋天会变颜色?我家的小狗到了夏天会掉毛,这是为什么呢?”我及时抓住这个学生的提问,摸着学生的头说:“你不但善于观察,更善于提问,真像一个小小科学家。这些问题非常有意思,老师相信你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学习把答案告诉老师。”学生受到了鼓舞,自己读书查阅资料,和同伴商量,很快弄清了问题答案。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把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去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提问,会提问,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如何在做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篇2

一、什么是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 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 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 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促使个体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 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 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 作为思维的动力, 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所以没有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自主的课堂气氛应该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的一种气氛。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有直接和见间接之分, 直接兴趣指向学习过程本身, 间接兴趣指向学习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自然就会全身心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 这时学生必然愿意提问, 渴望提问。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 但是, 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 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 那课堂学习必然是被动的, 也必然不会有提问的愿望和兴趣。

所以要营造自主的课堂气氛, 教师就要千方百计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新颖多样, 引人入胜, 将课堂学习结果尽可能多地与学生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 从而促使学生愿意提问, 渴望提问。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提出的问题肯定水平不同, 有的学生也许能针对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技巧提出问题, 而有的学生可能只能针对阅读障碍、词句理解提出问题。但是不管学生提出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即使有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显得幼稚可笑, 甚至荒谬, 也不应批评, 抑或是流露出失望、谴责的表情, 而应表扬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 鼓励他们下次问得更好, 因为任何人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都是从提出低质量的问题开始的。总之, 营造自主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使学生自觉、自信地提问。

三、注重学生的交流反馈,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自读时的自我反馈、课前和课堂的生生反馈 (同桌之间、邻座之间、小组之内) 师生反馈, 构建充分的反馈渠道,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初读中的问题提得怎么样呢?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馈。学生通过自行筛选, 舍去自己可以解决的和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比如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又可以大大节省课堂交流的时间, 是培养学生个体自学能力不可缺少的一步。其次是利用早读课和阅读指导课进行生生之间的合作反馈。通过这种反馈, 教师可以及时触摸到学生的“问题状态”。经过第二轮筛选, 一般情况下问题会更趋“精化”。最后利用课堂 (主要是第一课时) 进行群体反馈。教师指导下的课堂群体反馈之所以必要, 一是因为自我反馈和生生反馈天然的局限性, 即反馈的不充分性 (主要是由学生的能力决定的, 还有时间不充分、沟通不畅等因素) ;二是便于对“问题”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甄别、疏导和整合。

四、利用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课堂合作氛围, 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 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 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 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 要经常进行心理互换;在教学活动中, 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 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 把问题提给学生。如, 我在教《信陵君窃符救赵》时, 让学生讨论:“信陵君的所作所为是否值得褒扬?”教《孔乙己》时,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孔乙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在教《祝福》时, 让学生讨论:“‘我’代表谁?‘狼’代表什么?”学生反应热烈, 以上讨论都成了这些课的亮点所在。可见, 学生处在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 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会得到诱发和补偿,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争辩, 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集体中解决, 本来能解决的问题得到更便捷的方法和圆满的答案, 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思维交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 讨论和争辩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 它不仅能在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更能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能力, 养成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 从而为学好语文乃至各门学科都奠定良好的智力基础, 进而培养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作者从问题意识的含义入手, 结合教学经验, 从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 注重学生的交流反馈, 加强合作探究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孝大.教学创新的探索[J].中小学管理, 2000, (01) .

[2]刘元政.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几个环节[J].文学教育 (上) , 2010, (07) .

[3]顾芳玲.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 2006, (05) .

如何在做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篇3

1 建立健全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中快乐学习

《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教师在教学中得重要地位是无可厚非的。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听其言、信其理,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被动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教学课内、外都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一是教师要和蔼可亲、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要与学生打成一片。

二是要尊重、赞赏、鼓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要肯定学生。真诚倾听学生的心声,乐意接受他们提出不同的、相反甚至是错误的见解,解放学生的思想、思维,与学生平等地商讨问题,把学生看作解决问题的伙伴。

2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思想品德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

过去认为教师只要把知识讲深讲透,学生自然就会了。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误解。教不等于学,教过不等于学会,教师的滔滔不绝,占用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机械重复的训练充斥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将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

2.1 重视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参与

在活动中营造学习氛围,《思想品德》新课程倡导“生活即课堂”,它将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入课堂,又把班级小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大课堂,把知识和能力蕴含于活动之中。

2.2 利用好学生学识互换及互助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深化明理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教学的知识点,收集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的行为,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在讨论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果。

2.3 情境教学、给学生创造机会。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合理实际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都有所提高。

3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并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成功的教学活动必须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化的、被动的、接受式的过程,而是基于学生身心体验的、师生参与、积极探究、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获得应有的科学知识和社会经验以及终身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生存能力和技巧的过程。 教学实践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与自身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自然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继承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和生存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而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使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

4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宽松、自由、充满激励和方向明确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科学的评价方式对这一环境的创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目标。教师的评价目标要从要从注重智力转为注重多元能力;要从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转为关注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其次,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教师要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创新不是一味的“标新立异”,而是发现,是超越,这种发现或超越在本质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才是创新的价值所在。

如何在做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篇4

摘要:物理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发掘和培养,这样更有利于物理概念的领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途径是营造民主环境,注重科学探究,倡导多向怀疑,鼓励大胆提问,创设情境,发掘问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或实验中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使得物理教学已体现出立足于学生认识的主动建构,立足于人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体悟科学方法,而不是复制知识的过程的特点。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上。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原因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人们在认识活动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一般来说,是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与物理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讨论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从中掌握真知、学到方法、得到发展。而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的“接受式”的学习形态对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探索一种以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为目的的“问题意识”,进而使他们通过自身积极的学习、思考、实践,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学会学习,发展能力,并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物理概念的领悟。物理概念是科学抽象的成果,在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时,必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加工活动。这个过程,是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学生能提出问题,往往能反映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存在的思维误区。发现了这些误区,就更有利于教师抓住这些误区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领悟。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重新安排、重新组合已有的物理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和形象;另一方面是突破已有的物理知识,提出崭新的见解、设想、思路和观点。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能操之过急,应首先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观点的习惯,学生在疑问的驱动下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从而有所创新和创造。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获取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问题提出的能力,在于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启发、点拨学生;善于尊重、信任学生;要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1、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在目前新课改下,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生总是习惯于围绕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连串提问来学习。因此,教师应该从主观拟定问题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把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去研究。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展现自己的问题。这就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它能保持学生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2、注重科学探究,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在物理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科学探究的机会,结合课外的延伸,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启发和诱导让学生提出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重视知识的发现过程,在学生的积极主动探究下,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由问题或任务出发,展开学生自己的活动,在学生自主归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各种能力获得了提高。

3.设立班级问题本,鼓励大胆提问。教材上的阅读材料、注释、插图、思考和讨论,学科间交叉的知识等都可能存在或隐含着“问题”、理论、概念、原理等等,往往因为其高度的概括、抽象,有些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而存在很多问题。设立班级问题本,让学生把心中的疑问大胆地写下来,大胆地提出来,让问题本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只有学生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困惑,从而使学生能真正领会其实质,在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时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4、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物理实验是根据教学要求而创设的一个用于探索物理问题的最适当的物理环境,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会形成很多“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疑问,从而引发他们去解开迷团的强烈愿望。实验演示可以创设启发学生发掘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本质属性的物理环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列举日常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中学生熟悉的物理事实、物理现象,也是激发学生产生问题的很好的物理环境,这些都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多考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尝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模式,在课后多反思,不断归纳和总结培养问题意识的途径,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会提高。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物理修养,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学习物理学的最新科技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如何在做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篇5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初中物理教学立足于学生认知的主动建构,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

在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因而产生困惑、探究的心理。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是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寻求物理规律并应用于实际的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高,具体的作用有:

1、有利于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在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时,必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加工活动。这个过程,是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思维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学生能提出问题,往往能反映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存在的思维误区,这就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时的困惑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提供帮助。

2、有利于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学生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汲取物理知识,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有利于发展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获取更多知识、培养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强势智慧,大胆想象,发展逆向思维的能力,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1、把握培养问题意识的正确时机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教学表面的“创新”而进行问题讨论,要注意培养问题意识培养的时机。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即可展开讨论;在小范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带到较大范围内进行讨论;学生不易发现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教师适当铺垫,分层次地引导思考和质疑。教师要努力避免在学生充分思考之前过早地主动发问、超前解答。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不同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的时机也不同,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体验与把握。

2、营造宽松和谐的提问环境。

目前,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生还普遍习惯于围绕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来学习。因此,物理教师要围绕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要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去研究。要通过师生互动,从问题出发,充分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参与者、帮助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不要给学生造成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是知识权威的感觉,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提出问题的合理性,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强硬地纠正。宽松和谐的问题环境能保持学生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3、倡导多向提问,鼓励发散思维。

一个好的问题必定是一个有利于发展发散思维能力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还可以多人参与,集思广益,互相补充,互相启发,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敢说、敢做、敢疑、敢议,让学生内在潜能充分展现,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多向提问,多向思考,多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4、倡导探究式教学方式。

科学探究既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没有科学探究就不会有物理学,所以物理课堂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科学探究的机会, 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由问题或任务出发,展开学生自己的活动,在学生自主归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各种能力获得提高。

如何在做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篇6

一、引言:

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传统课程与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呈现的课程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而在对比中发现:传统课程的“满堂灌”与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严重背离,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传统课程与新课程倡导下的教学理念,进而发现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和策略。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①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以及在提出问题解决的各种思想时,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传统课程与新课程的对比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由于参与性不够,学生常常充当听者的角色,在课堂上自主发言的机会不多。加上学生自身年龄因素的影响,知识水平有限,在课堂上,学生是配角,课堂提出的问题多数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的思维基本是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步步展开,这样的课堂组织性较强,容易展开教学活动,但往往也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长久下去,学生的依赖性会加强,易造成“等”和“靠”的局面,从而扼杀小学生爱问的天性,故很难做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没有问题的具体表现可概括为:(1)没问题,是因为害怕提问不当引来老师的冷谈或忽略,或者被同学嘲笑,产生胆怯,形成不敢问的情况。(2)没问题,是因为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又不善于思考,所以发现不了问题。(3)没问题,是问题太多,知识零散,加上长期接受的被动教育,导致不知道问什么好。在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里,教师占了主动权,设疑、设问、提问都被老师垄断了,整个课堂被老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所控制。很多时候,由于问题过多,许多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没有解疑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便丧失了提问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倡导“发现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原有的过分强调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按照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思想观念,将课程内容、教材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把发现、探讨、研究等认识过程突显出来,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学习方式。它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惟其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过程体现为孩子们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强调教师要特意为孩子们的“疑”创设空间,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味的设问,孩子被牵着走,而是学生饶有兴趣地提出问题,并在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不再表现为没有问题或不敢提出问题。例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一节名为《搭石》的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而易见,老师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诸如:“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谁‘搭石’?怎样‘搭石’?„„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求知欲很强,学生们都能带着问题学习,思维被激活了。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中的“问题” 面对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与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还没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形下,深挖阻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根源,清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存在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缺乏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当的态度、语言、观念、方法等方面直接导致的。以“监督者”身份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小学语文老师,造成了学生紧张的心理、畏难发愁的不良情绪和茫然失措的思维状况,因而造成不敢积极参与的尴尬局面,行动上处处顾忌,唯恐错误而被老师斥责,或被同学嘲笑。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一位教师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备课时只考虑了如何向学生阐明本文旨在突出邱少云是一个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的人,但是,她忘了英雄并不是一天铸成的,还有很多因素值得我们考虑。所以,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意外的问题“老师,邱少云平时的表现书中没有写,我想知道他的为人”时,此教师先是一怔,头脑一片空白,为了维护自我尊严,他不仅采取了回避问题的手段,还出言不逊,“上课专心听,书上没有的东西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在课堂上乱插话!”就因为教师的这一态度,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其从此再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时,这在间接上也扼杀了其他同学发现问题的潜力——长期的压抑,有问题也变得没问题了。另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已经形成了一个大概模式:整体认识——重点字、词、句、段的分析理解——总结,即使是渗透了新课标理念的“新”语文课堂,融入了拓展延伸等环节,但由于长期形成的教师主导理念,仍然是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提问为辅,因而阻碍了学生生成问题的可能性。

(二)学生个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自己还不会独立发现问题。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尚小,知识水平欠缺,这就在根本上决定了孩子未能有效地进行独立思考。由于单纯背诵的有效性,学生忘记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笼罩下,各种考试题目凭记忆便可取得优越成绩,在表面成绩优秀的包围下,学生的心理获得了满足,学生凭机械的诵读记忆便可获得成功,久而久之,独立思考的能力便退化了,也忘却了自主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愿独立思考。因为长期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最终以升学为追求。天天进行反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结果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权交给了教师,不再愿独立思考了。

(三)教师代替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缺乏自主性 在长期发展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个别开明的老师允许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不懂的问题,但遗憾的是,问题提出后,教师只是以个人的力量,逐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没有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长期如此,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就消灭在萌芽状态,或仅仅停留于初始阶段,不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意义便不言而喻——不仅是对传统课堂的改善,有效地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最为重要的是,在实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成为最大的收益者。众所周知,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更有必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意义是显著的,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倡导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允许学生自主提问的课堂中能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文《七色花》一文时,在师生讨论“为什么珍妮最后一片花瓣用得有意义”时,一学生的问题:“老师,珍妮为什么只是让那个双腿有病的男孩站起来走路,而不是让所有双腿有病的人都能站起来走路?”因为此学生的这一提问,文章的主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比帮助自己更快乐,启示学生帮助有困难的人”便自然而然的生成了。同时,由于此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趁此情景让学生改编课文结尾,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积极思考,积极想象,为课文改编美好的结局,课堂因此而生机勃勃,不但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引发,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二)有助于学生勇于探究,追求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提问是学生个体获取知识的心理能力的外部体现。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积极思维,富有创造性的表现。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再精妙的提问也无法替代学生独立思考,只有真正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促使其勇于探索、追求创新,进而形成此种能力。

(三)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儿童心理学,充分揭示了儿童主动参与在儿童智慧、思维、认知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当儿童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后,高度集中的思维状态迫使其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一系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思维的阀门被打开,他们不再满足于书本上提供的材料。一方面,通过认真思考、提问开发了智力。另一方面,由于问题的提出,学生还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或努力想象,或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思维的活跃、想象的开展、课外知识的搜寻,这些,都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想象,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从“问题意识”的概念中我们知道,问题意识伴随着学生的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意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状态,影响着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和态度,只有学生对正在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寻找真理的欲望,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不考虑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热情,课堂只能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久而久之,课堂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他们根本就没有上课的心思,更别说在课堂上表现出主动回答,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了。

四、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鉴于以上种种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落到实处,显得任重而道远。针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宜采用以下策略致力于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在实施爱的教育中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上面已经谈到,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的态度、语言、观念、方法等问题,阻碍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时,在富含爱的教育中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爱的教育要求老师做到富含亲和力,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即使问题显得可笑幼稚,丝毫没有价值,也要想着法子去欣赏、鼓励。平时,要时刻做到面带微笑,唯其这样,学生才能摒除在课堂上的紧张感,身心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老师并不能确定每个学生的提问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当老师肯定学生时,微笑着赞扬,能使学生感觉到诚意。同时,即使是否定,面带微笑的否定,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善意。在诚意与善意的氛围下,学生获得了最大的安全感,保证了学生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在语言上,要处处巧用言语维护学生,语言或平和,或幽默,但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肯定学生的提问,用语言捕捉学生提问的闪光点。在观念上,也要求老师不再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与学生平起平坐,共同探讨,把教学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活动,共同研究彼此的问题,让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友谊交流的场所。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句短短的评语„„只要寄寓用心传递的爱,就能在实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课堂中,触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促进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发挥。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公开课《宇宙里有些什么》时,她那平和肯定的语言,始终的微笑,可让我们确确实实地感受爱的力量。当一学生提问:“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此学生的提问刚结束,就引发了全班同学的笑。此学生也很后悔自己提出的愚蠢问题,此时,若老师也是对学生不加思索的否定,那这个学生在以后的课堂当中,可以预知她肯定丢失了提问的勇气。但于漪老师的应对策略不仅完美地传授了新知,也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只见于漪老师微微一笑,示意学生坐下,用平和的语气对全班学生发问:“的确,那问题不用回答,答案大家知道,可是我却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两个字‘万万’呢?”问题抛出后,全班学生立即陷入了沉思。在沉思与回答之后,学生了解了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最后,于老师再次面带微笑的看着刚才那位同学,提问众学生:“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众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刚才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时间,刚才那个羞愧的学生早已将尴尬忘掉了,一种成功感突涌心头。好一个养之有素的好老师,一举手,一投足,简单的几句话,亲和的笑容,就已把所有的教学问题完美进行到底。可以说,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归根到底,这就是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保护了学生,发展了学生。

(二)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尤其是低学段的小学生,在研究小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因素中,我们知道既有内在因素,又存在外在因素。儿童由于年龄尚小,知识水平尚缺而还不会独立发现问题,这样,仅凭教师短期的努力是收不到效果的。但外在因素却能在教师有意识的培养下发挥作用。面对传统的课堂模式阻碍了学生提问的可能性及学生的依赖性造成其不愿独立思考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过多给学生提供现成答案,而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于无形中产生学习兴趣,跟随教师在课堂中积极主动思考,做到全身心投入。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就认为: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③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当中,可通过设置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疑难,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悬念,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例如有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浙教版第三册《大象博士请助手》一文第二课时,上课开始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正确回答:“我知道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后,他不是单纯的肯定学生,而是创设了一个质疑的情境:“同学们,对这个结果,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承接教师创设的这样一个质疑的情境,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被触发了,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大象为什么要请小猫当助手?”“小猴很机灵,大象为什么不请他?”“小兔子很乖,为什么大象博士不请小兔子?”就是这样一个质疑情境,引发了学生对“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公平不公平”的探究话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还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还训练了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可谓一举三得。

(三)通过改变观念来诱导学生提问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讲解重点知识,设置一系列教学问题,把重点知识抄写在黑板上,强调学生背诵。这样的课堂,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提问。可见,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诱导学生提问。在教学中需要做到:(1)不要害怕教学环节被学生的提问扰乱,或者害怕学生的问题过难造成不必要的尴尬而放弃了让学生提问。(2)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3)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如让学生结成小组,把自己的疑问在小组中提出来,这样,胆小的、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敢于提问的局面。(4)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标点符号、词语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对作者的见解、文章的写作等方面提出问题。诸如引导学生对难于理解的句子、文中的优美语句、文章的谋篇布局、内容的选择、文章中的描写等方面提出疑问。(5)先由教师提出很有见解的问题,试探着逐步引导学生体验主问题,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6)改变语文预习方式,一贯的预习要求是标主次、学生词、明内容,理结构,而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可通过事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问的做法,可以用如果没有问题则需回答正确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做法来促进此一环节实施的有效性。(7)改变教学思路,把原来在教学中提问题,然后读课文、思考、找答案的做法,变为先出示答案,再让学生针对答案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语言提问,从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并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足见提问习惯形成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在态度上坚持鼓励学生提问,为此,要坚持始终尊重学生,以肯定为主。在初始阶段,持之以恒地鼓励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勇敢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将此习惯真正贯穿在每一课时。同时,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认真对待,即使问得不好,也不能随意批评,抑或是流露出失望、谴责的表情动作,而是表扬学生的勇气,鼓励其下次问得更好。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自卑、畏惧的心理。教师欢容的态度,才能保证学生提问习惯的逐渐形成。在学生提问习惯慢慢形成之后,此时,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态度和蔼,肯定为主仍然占主导,但为了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不再是停留于允许学生乱问、空问,教师有必要在时机成熟阶段,教会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方法。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小学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读句“邱少云被燃烧弹打中,身上的伪装起火了”后,鼓励学生就此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1)此时此刻,邱少云是怎么做的?(2)他是怎么想的?(3)他旁边的战友是怎么想的?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除了表扬学生提问的勇气外,不是全盘接受学生的提问,逐一研究它们,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值得研究。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发现问题(1)、(3)课文中都已交代清楚了,只需读课文便能知道答案,从而确定问题(2)为值得深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学生初步形成提问习惯后,教师的任务便转化为引导学生提出有集中性,即能涵盖课文全部内容的问题,抑或具有相当难度,需学生花精力去研究、探索的个性问题,甚至是需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逆向问题。

(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针对标准答案普遍存在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仅凭记忆便能取得优异成绩,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惟其这样,学生才能产生问题的欲望,或针对标准答案提出质疑,提出更有价值的创新答案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理解,鼓励他们发表具有个人特色的意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对问题作出不尽相同的理解,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心灵自由飞翔。

(六)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还是远远不够的,发现只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还需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还需着力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从而保证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自学主要是指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带他们自己想出的问题去看书、去思考。这样,全体学生都有了参加学习的机会。小组讨论主要指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往往准确答案就是在积极的争论中诞生的。同时教者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此时被激起。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直接推动了活跃课堂的生成,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种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很难保证在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做到一蹴而就。这就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实施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新课改背景下我觉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理念陈旧,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第二,教学中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第三,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第四,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株守教师用书,缺乏个性化的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第五,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2)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第六,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过去的活动课。

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以下策略: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课标意识。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片面的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片面的强调人文性,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客观实际。语文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要明确:学习的基础是知识与能力,贯穿整个学习的是过程与方法,融会于其中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课标规定一些知识只学不考,但这些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难点,对形成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教好学好。教学中如果不教不学,就是应试教育,不是新课程。其次,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对教材的解读既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用书》,人云亦云,就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写作都是学生和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要身体力行,追求独特,追求创新。

再次,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阅读的关键和基础都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感知是针对肢解文本来说的,但光有整体感知是不够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读,要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验、内容的领悟、写法的探究、语言的品味。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

第四,在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广泛的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在于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整体把握、重点赏读、精心揣摩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故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将学生阅读喜好与学科阅读目标相结合,引导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同时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材料、积累语言与思想。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文学层次,按必读与选读分层推荐自成体系的阅读内容并拟定目录,提供给学生;力求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和家庭,形成多层面的阅读通道;举办专题性阅读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组建阅读小组,通过举办课外阅读竞赛、阅读专题讨论、书评等,搭建平台,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

第五,老师应正确把握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新课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创造了条件。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语言四个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在生活中去积累、筛选写作的材料。作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想象和联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整合思维、抽象思维等,提高学生的立意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

作文的批改方式要多样化,如:学生互批互改、面批、朗读比赛等。评语要避免老师写得多,学生看得少,面面俱到,流于形式。

语文教师应重视开展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实施综合性学习应注意突出它的综合性(语文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和跨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和实践性(表现为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第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1)注重因地制宜。

(2)关注学科视角。既要把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开来,又要把它同通常意义上的语文学科学习区别开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比,综合性学习具有一定的附着性,它是语文课程中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与通常意义的语文学科学习比较,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更强,它的学习目标具有综合性,它采用活动的方式,运用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3)综合性学习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是问题牵引,以问题引出与目标一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其次是过程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合作精神的养成;最后是成果物化。通过成果激发兴趣,增强成就感,引导深入探究。成果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并促进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我觉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理念陈旧,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第二,教学中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第三,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第四,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株守教师用书,缺乏个性化的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第五,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2)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第六,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过去的活动课。

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以下策略: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课标意识。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片面的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片面的强调人文性,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客观实际。语文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要明确:学习的基础是知识与能力,贯穿整个学习的是过程与方法,融会于其中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课标规定一些知识只学不考,但这些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难点,对形成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教好学好。教学中如果不教不学,就是应试教育,不是新课程。

其次,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对教材的解读既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用书》,人云亦云,就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写作都是学生和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要身体力行,追求独特,追求创新。

再次,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阅读的关键和基础都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感知是针对肢解文本来说的,但光有整体感知是不够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读,要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验、内容的领悟、写法的探究、语言的品味。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

第四,在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广泛的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在于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整体把握、重点赏读、精心揣摩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故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将学生阅读喜好与学科阅读目标相结合,引导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同时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材料、积累语言与思想。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文学层次,按必读与选读分层推荐自成体系的阅读内容并拟定目录,提供给学生;力求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和家庭,形成多层面的阅读通道;举办专题性阅读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组建阅读小组,通过举办课外阅读竞赛、阅读专题讨论、书评等,搭建平台,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

如何在做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篇7

一、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

在教学中, 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让学生明白体育课对其自身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 进而把枯燥单调的练习和锻炼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当今在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多, 他们娇生惯养, 怕苦怕累怕脏, 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没有, 因为没有经历过失败, 学生不知道痛苦的滋味, 形成了怯懦、软弱的性格。所以学生在学校生活中, 尤其是在体育课堂上有着这样、那样的不适应, 表现出很多不良的习惯, 俗话说:“行为形成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如此。作为体育教师, 不仅需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只有学会做人, 才能学会做事。

二、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 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阳光体育运动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组织活动形式。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有序、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有趣、练习强度适宜,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把运动兴趣转化为坚持锻炼的内在动力, 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精心组织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 变原有单一集体活动形式为项目、场地等多种活动形式并举, 改变以往课间操单一化、枯燥性和质效差的局面, 注重活动形式的灵活化, 活动内容的趣味性。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中, 小手球运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项集体活动。此项活动从手球运动简化而来, 通过改变参加人数、运动场地、运动规则, 是学生参与积极性最高的一项活动。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并且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手球运动, 培养了运动兴趣, 为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拔河项目上, 我们稍作改动, 把拔河绳中间的红布条变为奥运冠军的图像, 并且经常改变人员, 运动名称改为“向奥运冠军靠近”。这样一来, 学生的胜利欲望高涨, 使比赛竞争十分激烈, 培养了学生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和听从指挥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坚强的心理品质, 提高了锻炼的效果。在休息期间,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简单讲解此位奥运冠军的成长历程, 重视榜样的激励作用, 让学生在锻炼之余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

此外, 在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上, 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每一位学生有游戏做, 有项目锻炼, 或培养兴趣, 使将要淡化的或未能引起的运动兴趣通过各种方法、形式和手段的运用, 充分调动起来, 并使兴趣继续延续和保持;或拓展拔高, 使已形成动力定型的技术技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提高运动成绩。

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 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 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推陈出新, 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 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 演示容易出现的错误, 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 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 呈现出多样性。又如, 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 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 作为体育科目, 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 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大事更直观地搬上讲台。因此, 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 可以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 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全过程, 使他们喜欢体育, 乐于体育。

四、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学校体育中的活动项目多数具有竞赛特点, 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很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 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开展竞赛活动, 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一种有效手段。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 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我校体育工作中竞赛活动的安排充分依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制定, 切实把增强学生体质, 让学生体会体育的乐趣,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与习惯, 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作为我们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并对现有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加以灵活地改变, 冲破单一竞技运动项目的局限, 除每年传统的春秋两季大型田径运动会外, 几乎每月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以集体项目为主, 逐一安排开展一些小型、多样、趣味和健身性的体育比赛活动, 如低年级的拔河、抱球接力比赛, 中年级的穿梭接力比赛、体能素质大比拼, 高年级的篮球、足球比赛等, 使学生在团结、紧张和快乐的气氛中, 既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 促进锻炼自觉性的充分发挥。

实践证明, 科学、简便、有趣的健身性竞赛项目, 既是学生力所能及, 又能满足他们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 因而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 吸引他们更广泛地参与, 帮助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逐步形成。

如何在做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篇8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想”提问题

教师要注重唤醒学生的提问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揣着问题走出课堂。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来促使学生提出问题。譬如:在讲授苏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一框时,笔者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中华传统节日知多少”的活动来导入新课。由于这一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个个传统节日被学生接二连三地说了出来。而后,笔者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出示了两张图片:澳大利亚华人舞狮庆春节、纽约华人在端午节举办包粽子比赛。学生看后,议论纷纷。有一个学生忍不住问道:“老师,外国人也和我们一样过春节、端午节吗?”还没等我回答,就有学生插话:“他们不是外国人,是华人,也是中国人。”我点了点头,接着问:“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新发现吗?”有学生说:“我发现只要是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就会有这些传统节日文化存在。”接着,有学生问:“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时,我因势利导,说道:“这就是民族文化认同,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由此可见,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他们就会有很多问题想问、要问。

二、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提问题

只有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畏“问”心理,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大胆想、积极说、勇敢问,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辩论,即使对学生的突发奇想,也不横加指责。譬如:笔者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些人用外来语替代汉语,如不说‘再见说‘拜拜,不说‘电子邮件说‘伊妹儿。请你谈谈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对此,有位学生说道:“应肯定这些现象,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时尚文化。”笔者没有因为这位学生的回答超出预设,就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首先指出这种敢于求异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然后对这一生成资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最终得出结论:应辩证看待这些现象,因为它虽然反映了文化的一种融合,但不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传授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会”提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提不出任何问题,似乎没有问题要问。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授之以渔”,传授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对此,笔者的做法是:(1)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一框中关于“汉字的作用”的表述:它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我引导学生思考表述中的“主要”能不能换成“唯一”,“绝大部分”能否换成“全部”,这样他们就会在心中产生疑问。(2)按照思品知识呈现的逻辑顺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品教材的知识点大多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顺序来呈现,我引导学生按这个思路去提出问题。比如:我在讲“诚信”这一知识点时,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三个问题来掌握这一知识点:“诚信是什么”、“为什么要讲诚信”、“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四、运用留白技巧,培养学生“善”提问题

一些思品教师在讲课时往往追求细致、透彻、面面俱到。事实上,有许多问题必须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挖掘、去思考、去解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适当留白,给学生发现问题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在讲“不做‘看客”这一知识点时,笔者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教材提供的“感悟活动”的两个议题“请你说说: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和‘看客现象,在现实中还有哪些具体表现”、“谈谈你对这种‘看客现象的感想”,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由于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所以学生在活动中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南京彭宇案”等与议题相关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被提了出来,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出现的反义词以及造句下一篇:适合青少年玩的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