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是一门艺术”。任何一堂课, 当课后反思的时候, 总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自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以来, 很多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解决课堂的不足和学生的遗憾, 涌现出一大批实施“课改”的好典型, 令人振奋与欣喜。但也有不少教师在所谓的课堂“创新”中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 貌合神离, 结果事与愿违, 适得其反。在此, 笔者想和大家谈谈一些个人的想法。

1每节课是否都有创设情境的必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基于此, 许多数学教师认为, 在每节数学课教学中一定要创设情境, 没有情境导入就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在实际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有些课的情境创设太过牵强, 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一位教师上《平行线》这一课时, 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位学生在做作业时不小心掉下了两支笔, 然后提问:“同学们, 你觉得这两支笔掉在地上会出现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呢?”原来, 教师设计这样的情境本意是希望学生说出“平行”、“相交”两种情况。可这样的情境创设不太现实。

我们试想, 如果学生没有提前预习, 谁还会去想它们所在的直线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呢?有的学生会回答笔掉在地上, 立马捡起来就是;有的学生则说老师在注视我时, 我不会去捡, 不注视我时, 我偷偷去捡;还有的会回答笔掉在地上会滚得远远的, 捡不到。而且, 两支笔掉在地上真正构成“平行”的概率有多少呢?我个人认为, 这样的情境创设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实际的帮助。

创设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式, 但要根据学习内容及教学需要来设置。不恰当的情境创设反而会起到分散注意力的作用, 因为学生往往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 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课开始很久了, 思想还徘徊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其实, 每一节数学课都创设情境是不现实的, 更何况情境只能保持一时的兴奋, 而无法保证整节课的高效率。要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兴趣, 从根本上说, 应该靠的是数学本身的魅力!

2所有知识是否都要学生去主动探究、自主发现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与体验, 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知识, 在探索中领悟知识、培养能力, 一改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无疑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价值观以及实现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 在课改中也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如现阶段, 很多教师总是要求自己每堂课都要涉及体现探究的理念, 似乎非探究不能算是改革, 以致有些根本不需要让学生去探究的知识, 老师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有的课则是整节课都在探究, 没有做一个相应的练习;有的本来可以一句话点明的事情, 却老是跟学生捉迷藏、兜圈子, 生怕自己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

探究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 但是它只是多种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而已, 而且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夸大探究性学习的作用而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作用。应该看到, 初中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还是接受性学习, 它对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当然, 我们并不排斥探究性学习, 只有将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高效率, 更精彩。

3“生活化”与“数学化”孰轻孰重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这是数学和生活关系的理性概括。初中数学必须与生动、丰富的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才易于为学生所理解, 并借以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需的感受和生活经验。但是, 生活感受、生活经验还不是数学, 还必须经过一番“数学化”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突出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问题数学化, 这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的片面理解, 为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而不惜偏离数学教学目标, 任由学生的兴致“畅所欲言”, 使课堂教学陷入“问题千个, 离题万里”, 反而达不到教学目标。数学问题固然需要生活化, 但“生活味”显然不能冲淡数学课程本身的“数学味”。作为数学课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具有数学价值的生活问题。要准确把握生活化和数学化的关系, 避免被生活化喧宾夺主, 把数学课上成其他课, 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家的园”。

4例题教学模式是否有存在必要

新课程提倡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知识, 在灵活、多变的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在应用题教学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传统的应用题教学, 是一种例题教学。学生在对例题的学习中, 通过试一试、练一练先进行模仿训练, 再进行各种变式训练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现在的教材摒弃了“例题—模仿训练”的模式, 注重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灵活地解决问题, 这本无可厚非。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抛开了例题对学生的示例作用, 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删去有模仿嫌疑的部分, 一味追求形式多变、思维灵活。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可以的, 但有些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就“如坠雾中”, 不知从何入手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二学生, 他们学习的显著特征就是模仿, 对他们来说, 很多知识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学会的。如果取消了模仿, 学习将会变得更困难, 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新课程的应用题教学中, 很多中等生和后进生就很难跟得上脚步, 他们对例题的解决思路还不熟悉, 而接下来的练习和作业要变得与原先的例题不甚相同甚至完全不同, 他们就变得好像老虎吃刺猪-无从下“手”了。于是, 学习应用题对他们来说就变成了一种非常困难的事情, 从而成为负担。笔者认为, 只有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才能进行创新。哲学中的量变到质变, 正是这个道理, 只有量的积累, 才会有质的飞跃。

5课堂上是否还需要练习、纠正

如今的数学公开课, 没有哪一节课让学生拿出作业本做课堂作业的, 更没有当堂订正作业的。课堂作业, 仿佛已经成了非常遥远的事情!笔者认为, 这样的教学是不实在、低效率的!难道现在学生不用任何练习, 光听听、动动、做做游戏, 就能够学得扎扎实实?也许有人会说, 课外再做嘛!不用说现在提倡减负, 课外作业量有限制, 就算能把作业带到课外, 效果会更好吗?教师都学过心理学, 知道错误如果在发生之初就马上进行纠正, 印象就会特别深刻, 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牢固, 等到第二天再来纠正, 就已经错过最佳的时机了。学生在课堂上失去训练、尝试、纠错、二次演练的机会, 是非常可惜的, 对他们的学习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 作为教师应不断地深入学习, 认真反思, 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 结合初中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才能让数学课堂真正走进新课程, 真正完成这次具有历史意义课程改革!

上一篇:大数据可视化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下一篇:127例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