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的数学课程的教学反思(共15篇)
大家下午好,你们辛苦了!
今天上午我讲课的内容是“体操表演”,它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5页《体育中的数学》的第一节课。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设立、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授后反思等反面谈谈我的拙见和体会。
一、教材分析
“体育中的数学”是通过研究体育中“体操队列”与“安排比赛场次”的问题,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教材将两个知识点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获取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际价值。分两课时,本节课主要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为实践活动课,内容设计将数学与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一般学生每一学期都会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也经常观看电视里的体育节目,对于书中所提及的体育问题可以说经常接触,并在不同层面上有过思考。基于这一点,书中的问题,部分学生是可以解决的。但要将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并要利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解决,这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有序思维的方法。 综上所述,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图形与乘法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经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 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数学的情感,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中难点是:
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难点: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总结为三观一实践。
第一次是观看视频,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体操表演的美,并从中初步感知体操表演中队形的变换;初步认识长方形队和正方形队(即方队)。
第二次是观看一组图片,主要解决长方形队和方队的概念,顺势解决行(或排)与列的概念;并且让学生了解体操表演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就此导入课题。
第三次是观察体操表演模拟彩排图,就是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学生有了长方形队和方队的概念以后,再加上已掌握的乘法知识,就能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继而解决本课重点;最后有用列表的方法展示排列方案,教会学生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为下节课学习“比赛场次”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突破难点。
四、授后反思
一、从整体反思教学的合理性
一堂课下来, 总会觉得有所得失, 及时地从整体上宏观把握, 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借鉴作用.我们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经历, 有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意犹未尽, 有时候却如九曲河道, 教师讲得干涩, 学生听得难受, 所以, 课后需要反思的地方太多, 精彩的要反思, 难过的更要反思.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 往往体现出自然、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精辟独到的教学手法.每个老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选择及学法指导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闪光点: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语, 对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 对学生作出的恰如其分的评语等, 这些都值得反思, 以便使今后的教学更完美, 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更成熟.
当然, 每节课都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如语言表达含混不清, 教学内容处理不妥, 教学方法选择不当, 习题的目标层次不够、难易不当, 情况考虑不周等.
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在课后要认真思考, 悉心分析学生思路不畅, 不能将知识及时内化的原因, 从而不断完善今后的教学实践.
二、从学生角度反思教学行为的人文性、有效性
1. 反思教学的人文性——课堂教学是否给学生带来了伤害
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意无意伤害学生的现象很多, 这种伤害既包括情感上的伤害, 也包括思维能力上的伤害.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智慧.
当教师的态度出现偏差的时候, 往往把自身的情绪强加给学生.如果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答错了, 或者是做了与课堂无关的事, 教师不是循循善诱, 而是批评责备, 甚至让学生站着听课, 必然导致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 从而引起师生关系失和, 学生出现逆反心理, 降低课堂效果的同时, 还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智慧, 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及引导, 适时地加以引导, 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力会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在大多数的数学课堂上都有这样的创造机会.
例如:已知向量a≠e, |e|=1, 对任意t∈R, 恒有|ate|≥|a-e|, 则
解这道题时, 如果不仔细研究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 大部分的学生都容易从不等式|a-te|≥|a-e|的计算入手,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解法, 但是运算量还是大了些.如果认真思考已知条件, 向量a≠e, 且不等式|a-te|≥|a-e|对任意实数都成立, 可以从向量本身的意义来思考, 方法就简洁得多.这样的一个解题过程, 其实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有的学生能提出更合理更容易的解题方法, 这充分说明他是进行了一番思考的, 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当然, 不管方法的简繁, 一样能做出答案的, 也要予以鼓励与肯定, 从而起到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功效.
2. 反思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因材施教是否到位, 教学效果是否达成
如何实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上多下工夫, 从教案的设计到学情的分析, 都要有充分的掌握和应急的预案.针对不同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设计恰当的问题, 对学生要分层次针对性提问.例如, 求曲线y=x3+3x在点P (-2, -14) 处的切线方程.因为过点P (-2, -14) , f' (x) =x2+3, f' (-2) =15, 可易得切线方程.如果课堂上老师只是简单地点一点, 这道题也就很简单, 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但对那些有钻劲的学生来说, 教师不应就此打住,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 进一步地挖下去.比如说, 把题中的条件改为:求曲线y=x3+3x经过点P (-2, -14) 的曲线的切线方程.还可以改为:曲线y=x3+3x+a的一条切线方程为y=4x, 求实数a的值.这样的深层次挖掘,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还可以带动学困生进入学习状态, 从而提高做题的信心.
分层次教学还体现在作业的布置上,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除让其完成教材的习题外, 让他们参与一些研究性课题, 让学生开启思维, 多动手, 提高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 让他们尽量完成教材上的习题, 其他的可不做要求.
三、从自身角度反思教学观念是否符合新课程
首先, 教师要有一个从观念到教学方法的转变, 要加快吸收组织和管理课堂活动的各种知识和经验, 提高驾驭新课堂的能力, 努力创建民主化, 人文化课堂.其次,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要勇于做一个学生, 也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第三, 教师还要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行动, 意识和行动应来自教育需求, 应加强对新教材的文本研究和行动研究, 要让教育科研更多地回归教学实践, 以更好地指导教学.
在平常的教学中, 要加强与同组教师的切磋、讨论与分析, 集思广益, 精益求精, 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同时, 教师还应通过经常与学生交流,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采纳学生所提出的合理建议, 从而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 恰当地处理教学细节.
教学反思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将自己置身于新课程改革整体的大教育情景中,以自己的事业和专业发展为基础,以全面培养合格学生为出发点,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及时深刻地总结、研究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等。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课程设置,使师生关系实际上成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对的权威,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传统的教育观使广大教师习惯了按自己的思维定式,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习惯和行为“规范化”、“格式化”。新课程实施后,用“目标引领内容”要求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展。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首席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首席引导者”,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终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和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实现现代文明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应用教学反馈,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
体育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才能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调控。体育课堂教学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必需要在课前对课堂上所学的教学内容有着清晰的了解,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场地、器械的布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等,估计出现状与所要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实施课堂教学做好必要的准备。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做到有效地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学生能处于最佳状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前了解、课上的练习情况、动作掌握的程度以及学生身体练习过程中的面部表情变化等)改变和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课前必须采取多种方式,从学生那里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梳理出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信息反馈,及时而有效地调整好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流处于最佳传输状态,使教学获得最优效果。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使原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受到冲击、干扰甚至必须更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改变或调整教学的内容或方法,适时地引导学生正视学习内容,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三、调整教學策略,改变教学方法
(1)在体育教学设计中,首先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要求,认真研究各模块学习内容及达到目标,对每个内容和目标进行三年、一年、学期统一计划和教学设计,使每个模块在每节课上,实现更好、更有效地分层次实施!在计划的设计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同一模块或同一节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体育基础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弹性学习目标,提供时间和练习内容,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喜悦,每节课学有所获,保持兴趣。
(2)给学生创造条件,实行民主、开放式的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管理和评价。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制定教学计划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材而宜,更好地体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就是说充分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教材、学生等方面,把学习的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实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4)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每一模块教学或每一节课上,想方设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包括生动活泼的语言、形象诙谐的讲解、规范的示范动作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以竞赛活动诱导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地发展。
胡 钊
(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甘肃 通渭 邮编743300)
摘要 数学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还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本文针对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进行探讨。关键词 数学概念 数学素养 思维品质
高 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数学 是由概念与命题等内容组成的知识体系,它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而概念又是这种思维的语言。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因此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注重概念的本源,概念产生的基础
由于数学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 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传统教学中往往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这不利于创新 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引 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概念引入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猜想,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 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在概念引入时要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从而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 重要因素。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空间观念、运算、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算法等)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
二、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
陶冯珍
修武县第一中学分校,河南 修武 454350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行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关键。简言之,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改变,即:教师的角色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改变了。
一、教师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主演加导演”。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数学知识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外来物”而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引入他们喜欢的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使他们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从而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
比如在上指数函数单调性这一章节的时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杰米的百万富翁,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叫韦伯的人对他说,我想和你订个合同,在整整一个月中,我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杰米非常高兴,他同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如果是你们,你们是否愿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学生刚开始都很高兴地说愿意,看到我笑后又想想可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齐声说不要这样的合约,那么到底谁更为合算,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
二、提倡探究性学习
新课改后,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题型,这一反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集体参与,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多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探究,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朗、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三、课外提倡合作式学习
通过第一次月考,将学生的测验成绩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每个级别学生均直接请教于其高一级别的学生,A级别的可直接请教于老师。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比如在分组时把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对学生说,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每次小测后,把各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对成绩上升的进行表扬,对进步小的小组分析共同找出进步小的原因。
“合作学习”法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转变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为学生的管理者和技术“顾问”的教学过程,真正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指导者只是比学习者基础稍好一些,现在让他(她)自己做小老师去教别人,他(她)就会想如何才能教好同伴,这样给指导者技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她)的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创造了机会,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在指导同伴练习时看到同伴的成功也会激发自己在练习中更努力更加完善的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种“合作”的方法其实是通过教来促进学的过程,学生不仅自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指导他人进行学习,使学生可以从中更深刻地体验到课中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对优生的培养。
四、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
原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不利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改后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更科学、全面、客观,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比如对模块的综合评价成绩采用如下计算公式:W=平时€?0%+单元测验15%+实践与探究活动€?5%+学段考试成绩€?0%。
一直以来,数学的枯燥、严谨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学生对数学兴趣不高甚至没有兴趣的现象也时有出现,然而,数学大师华罗庚说:“数学本身有无穷的美妙,就象站在花园外说花园枯燥无味一样,只要踏进了大门,你随时会发现数学有许多富有趣味的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兴趣更是学生学习活动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知、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的、形式的。本课中,从设计到课堂实施都较好地体现了“趣中学,疑中问”这一设计理念,尊重生活经验 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彰显了学生的学习妙趣!
一、引人入胜的起始导入——故事设问引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开始,老师精巧生动的故事为本节课打下漂亮的“当头炮”,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进行探讨,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精彩回放:
同学们,大家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讲《聪明的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在巴依老爷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眼看到了年底,阿凡提找巴依老爷去讨要工钱。巴依老爷可不想付给阿凡提工资。于是,眼珠子一转,对阿凡提说:“恩,我尊敬的阿凡提,我这里有两张纸条,一张写着“付工资”,另一张写着“不付工资”,你抽到哪一张就按哪一张上的办,你可是有一半的机会哟!大家想一想,如果阿凡提抽纸条的话,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师引导学生描述出:(可能抽到付工资的这张,也可能抽到不付工资的那张)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个个都是聪明的小神童,老师为你们竖起两根大拇指。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看谁摸的多。游戏规则是,男、女同学各上来一名代表,同时摸十次球,看谁摸到的黄球多。(聪聪智慧宝盒中装10个白球,明明智慧宝盒中装10个黄球)。此游戏结果故意让女同学赢,若男同学不服,可再次上来比试。让同学们感知游戏的不公平。
生:老师,您的游戏规则不公平。
师:那么,你认为怎样设置才公平呢?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反思:从学生喜爱的“聪明的阿凡提”的故事入手,一开课就激起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阿凡提抽签的话,会是怎样的结果呢?无疑会使学生打开想象之窗,探究之新随之而起。“游戏时怎样决定顺序”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讲求公平、公正”更是常见的生活经验。接着教师提问“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更科学、更引人入胜的方向,随后课件出示足球比赛的场景,趣味横生的场面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激动人心的体育世界,随着小裁判掏出一枚硬币准备抛的时候,学生的心仿佛被提到了嗓子眼:究竟这枚小小的硬币如何体现公平呢?这可真是长见识了!生活中看似无关的事情居然也和数学息息相关!真想马上知道答案啊!……教师牢牢抓住学生的内心活动,一开课便掀起了引人入胜的趣味小**,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活动妙趣横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断设置悬念,就能使课堂气氛跌宕起伏、活跃积极。本课中教师在练习的多个环节都设置了让人意犹未尽的悬念,牢牢吊足学生的“胃口”,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热情。
精彩回放:
师:现在有三位同学想玩飞行棋游戏(CAI显示情境)。谁先走呢?还能用抛硬币来决定吗?
生:不能,现在有三个人参加,而抛硬币只能出现两种可能性,所以不能用这个方法。
师:那可怎么办呢?——(悬念)
(生冥思苦想)
生:可以用转盘!
师:真棒!你和小红想得一样!他们设计了一个转盘,正好有三种颜色,每人选一种颜色,指针停在谁选的颜色上谁就先走。这样行吗?
生(兴奋地):行!
师(用课件显示转盘)小红选红色,这样公平吗?
生(急切地):不公平!这三种颜色的范围不一样大,可能性不相等!
师:刚刚帮他们解决了问题,这时又来了一名同学也想加入!还能用现在的转盘吗?
生:不能,转盘只能表示三种可能性,而这里有4个人。
师:那该怎么办呢?(悬念)
生:把转盘修改一下,改成4种颜色的。
生:我补充一下:而且要平均分成4份。
师:现在他们终于决定了先后顺序,开始玩游戏了。飞行棋规定,用骰子决定走的步数,骰子掷出几就走几步。观察骰子,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着1——6,掷出各个数的可能性是多少?
师:玩着玩着,小明使劲一投,骰子滚不见了。没办法,大家只好想办法找东西代替。小强找来一块长方体橡皮,在各面分别写上1、2、3、4、5、6,说:就用它来代替骰子吧!你觉得呢?这块橡皮和正方体骰子一样公平吗?(悬念)
反思:练习环节的教学可谓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袭;悬念丛生、**迭起”。围绕着“同学们玩飞行棋”这一情境,问题与解决的一张一弛,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先是三人玩游戏,不能采用投硬币了,怎么办呢?——紧接着设计的三色转盘不能体现公平,怎么办呢?——刚准备游戏又来了一名同学,人数增加了,变成4人,怎么办呢?——玩游戏时骰子不见了,只好找长方体橡皮代替,能做到和正方体骰子一样公平吗?……面对这一连串身临其境真实有趣的问题,学生们全心投入:时而冥思苦想,时而出谋划策……种种迹象表明,学生们的.兴趣被空前地调动起来,有效地将探究热情发挥到了极致。
三、余兴未尽的课堂结尾——首尾呼应巧妙点题
一节课讲完了,如何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回味的空间?好的结尾,应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应使学生回味无穷、兴趣高涨,产生“课尽情未尽” 的感受;同时使学习的知识在学生脑际萦绕、提炼,得到进一步升华:
精彩回放:
首尾呼应:
这节课开始讲到,巴依老爷让阿凡提抽签,他说一张上面是“付工资”,另一张上面是“不付工资”。其实啊,狡猾的巴依老爷根本就不想付给阿凡提工资。所以,他的两张纸条上面都写的是“不付工资”。聪明的阿凡提早就识破了巴依老爷的诡计,于是对巴依老爷说:我尊敬的巴依老爷,按照您说的,您先抽一张,剩下的就是我的!
巴依老爷气的胡子翘的老高老高,最后,还付给阿凡提了工资。
师:同学们,阿凡提聪明吗?恩,愿我们班的同学都像阿凡提一样聪明!
反思:这样设计,既呼应了课始,又深化了思维,可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等可能性”的含义,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使课堂余音绕梁,回味无穷。让学生在高高兴兴的完成了快乐的数学之旅后,又回到“聪明的阿凡提”的故事上,原来巴依老爷是这样的狡猾,阿凡提是这样的聪明。在故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意犹未尽,是对“可能性”的无穷魅力的肯定!更是对数学课堂的妙趣横生、余兴未尽的最好注释!
随着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手段带来了我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新体验, 如果无视传媒集团全媒体发展这个大背景, 仍然按照过去的思路培养人才, 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也会加重媒体对毕业生的培训负担。因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和媒体实践所提出的要求, 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全媒体记者”, 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 地方民族院校体育专业体育新闻学教育的专业特色
用大众媒介的方式传播体育信息, 这是体育新闻学专业最突出的特征。必须了解和掌握两个规律: 一是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二是大众媒介进行体育传播的特殊手段和规律[1]。体育新闻学不是简单的“体育和新闻的机械叠加”或“拼盘”。怎样“结合”, 恰恰是体育新闻学教育需要体现出的鲜明的专业特色, 这是要在体育新闻学教育中体现出的与一般新闻教育所不同的个性特征[2]。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是体育新闻学和一般新闻人才的重要区别所在。我国体育新闻学从业人员多数来自新闻、外语等院校和行业, 缺乏专门的体育知识, 一般靠工作中的自学来增进对体育的了解, 不了解这些体育的特质, 对一些体育规则的误解和术语的错误运用, 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赛场新闻报道。而这正是具有专业体验的体育专业学生转型当体育记者的一大优势。
目前, 各类体育类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传媒, 凡体育新闻学报道, 无不以竞技体育报道为主, 但随着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 它势必会成为大众健身以及全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将丰富体育新闻学事业的内涵, 成为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培养民族精神, 服务社会, 已成为地方民族院校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 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等新型人才的培养, 是国家“全人”教育的新导向[3]。媒体的现实需求、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恰恰是民族类院校体育专业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办学的突破口, 为体育新闻学课程教学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2 地方民族院校体育专业体育新闻学教育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 随着社会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 现代教育正逐渐朝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培养既懂得专业技术又有人文思想这种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已成为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发展的内在精神品格, 这种精神品格在既汇聚于作为民族文化之中, 更体现在大学生的气质和价值观之中, 是大学生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内化[4]。可见在整个素质中, 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十分重要. 体育新闻学学属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 地方民族院校开设这门课程对于提升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纷纷将体育新闻学学课程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使得体育新闻学学课程的地位日益提高,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阅读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近几年, 我国体育高等教育结构正逐步完善。我国的体育高等教育按其行政归属和建制无论是专业体育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中的体育院 ( 系) , 许多高等院校利用自己在体育资源方面的优势, 创办了体育新闻学专业, 体育新闻学教育逐渐兴起和发展。可见, 国内体育新闻学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分为3 大板块: 1、是新闻学理论与业务知识板块。2、是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体育运动各个领域和项目的基本知识, 尤其是那些与新闻报道相关的理论知识。3、是文学类、语言类文史知识。这种体系可以概括为“新闻+ 体育+ 文史”的模式。地方民族院校因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 还将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纳入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中。
3 地方民族院校体育专业体育新闻学实践教学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3. 1 民族文化认同缺失
民族院校从其自身属性来看, 应该是维系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渠道, 因此, 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更应该彰显其自身的融合性, 而作为民族院校的体育院系, 在学生的培养中更应该注重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但是, 现阶段民族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中, 对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认识力度不够, 使得民族院校的体育专业相关教学与非民族类院校的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大同小异, 逐渐地自我黯淡了自身民族特殊性。体现在体育新闻学课程中, 只是笼统的学习了体育新闻学课程的相关知识, 并没有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入手, 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体育新闻学之间的关系, 形成了学习特色不突出、学习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3. 2 课程视野狭隘
体育新闻学其自身具有前沿性和交叉性, 其前沿性体现在现阶段数字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速度使得新闻发展的速度大大提升, 因此体育新闻学的发展亦必须日日新时时新; 其交叉性则是体现在新闻自身范围的广泛性, 需要不同类型知识的积累和交互, 因此, 体育新闻学的交叉性即体现在其各个体育项目及各项目不同类型竞赛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不同的信息交互。而在现阶段的体育新闻学课程的教学中, 多是采用体育的视角来审视体育新闻学课程, 没有从相关的专业角度多层次多视角的审看体育新闻学课程, 造成了学生在体育新闻学课程自身的学习中, 即不能使学生忽视了知识的交叉性、无法主动的涉猎相关的知识, 只是单纯的学习了新闻写作的方式方法, 而没有从整体视角下审视体育新闻学发展。作为民族类院校, 其在体育新闻学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从民族视角的维度中更多的审视体育新闻学课程, 而现阶段在民族院校体育专业体育新闻学课程教学中恰恰是忽视了自身所具有的最重要的民族属性, 造成了课程视野的狭隘。
3. 3 专业教师稀缺
现阶段民族院校体育专业从事体育新闻学教学的教师层次和水平不一, 个别从事体育新闻学教学的教师其自身与新闻专业并没有任何关系, 亦没有在相关的新闻机构有任何的工作或实习经历, 其在教学中仅仅是凭借自身的一己之愿来讲授, 既缺乏专业感受也缺乏教学中的专业思考, 使得学生的学受制于教师的教, 因此, 专业师资力量的制约亦是制约相关课程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教师专业水平的缺乏无法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 如此形成了相对的低层次守恒, 制约了课程自身的发展空间。
3. 4 缺乏实践机会
体育新闻学课程在现阶段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 隶属于理论课层面, 在教学中, 教师亦是注重的是理论课程的讲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考核中, 都没有系统的考虑过其实践环节, 而作为体育专业学生, 其动手能力本身应强于其理论的学习, 因此, 如何有效的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来进行有效的学习, 既成为了体育新闻学课程自我突破的瓶颈。在民族院校体育专业的体育新闻学课程建设中, 更应注重动手环节, 而现阶段, 体育院系在课程的学习中更多的是一种“以我为主”的状态, 很少结合民族院校其他相关院系的优势资源来培养相关的人才, 不仅使得体育新闻学课程学习范畴狭隘, 亦无法使学生享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
3. 5 学生的学习倦怠
体育专业学生具有好动不好静、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文化基础薄弱等特点, 而且体育专业学生的训练和比赛任务较多, 需要花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在专业学习和训练当中, 使得他们在文化课课堂上常常感到疲倦困乏, 对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就难以消化, 影响了对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疲劳、嗜睡, 对学习也越来越缺乏兴趣。
4 改革对策
4. 1 提升民族文化认同
提升民族文化的认同, 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 提升学生自身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突出民族院校体育专业自身的民族特色, 以期实现民族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民族体育文化层面上的认同, 促进体育新闻学课程教学中民族文化特色的突出, 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4. 2 拓宽课程视野
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积极努力的学习,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阅读新闻的兴趣, 提升体育新闻学课程自身的前沿性; 拓宽学生不同领域的涉猎范围, 以期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新闻学的综合能力, 拓宽其知识的交叉性。在教学中突出体育新闻学领域的民族特色, 间接的提升了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对接。
4. 3 提升教师水平
打破教师授课的瓶颈, 可以采用不同专业的教师来教授相关的不同节点, 以学生的学为重点,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以期形成学生学习的新常态。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应积极主动接触新闻工作第一线。另外, 可聘请媒体从业人员担任专职、兼职教师或开展专题讲座, 既有利于拉近学生同体育新闻学工作的距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体育新闻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4. 4 增加实践环节
突出体育新闻学学教学的实践意识, 应从增加实践课时数入手, 使之达到合适的比例。授课周期内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利用校运动会或其他相关的体育竞赛的机会, 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的次数。
4. 5 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是推进有志从事体育新闻工作的学生的基础工程和保障, 将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重要基础设施来实施, 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 使得实习实训基地在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校外实习方面, 将实习与社会实践作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来落实, 与报社、电视台、网站、杂志社等媒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平台, 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研究地方民族院校体育专业体育新闻学课程教学问题, 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新闻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探讨体育新闻学实践教学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探讨地方民族院校体育专业体育新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即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拓宽课程视野、提升教师水平、增加实践环节、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教学的实施予以保障。
关键词:地方民族院校,体育专业,体育新闻学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谭敏.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体育新闻学报道的特点[D].南京大学, 2002.
[2]王俊璞.体育新闻学的“六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3]慧宇暄.体育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我认为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教师相互借鉴、数学探究等几个方面要求展开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理念进行反思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我们从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在教学中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于实践。先进的理论往往能让我们感觉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我们的教学进入新的境界。
二、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认真进行反思记录。
(一)教学反思包括备课的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1.课前备课的反思。课前备课的反思主要是:(1)对新的课程改革,如何突破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法,应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改进教法,优化教法。(2)教学情境设计是否符合实际(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3)对所选材料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取其长处。
2.课中反思。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3.课后反思。教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课后可在新知导语、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板书设计等方面做出反思。
(二)教学实践中反思的内容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
2.记失败的原因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有渗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如陈旧的教学方式,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繁杂的解题过程,难易欠妥的例习题配置等问题,记录下来,并对这些原因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时所应吸取的教训。
3.记学生的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传统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如在“相似三角形”一章中有这样的例题,已知:在Rt△ABC中,CD是AB上 的高线。求证:△ACD∽△CBD∽△ABC;我曾经在讲课时把它的结论隐去改编为“根据已知条件, 结合图形你能得出那些结论?”变为结论开发题时,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后,提出了许多结论,如:⑴∠1=∠B,∠2=∠A ⑵△ACD∽△CBD,△CBD∽△ABC,△ACD∽△ABC(例題要求的结论) 同时又继续深入:如果把条件和结论互换,命题是否成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又得出了许多命题。如: ⑴已知∠1=∠B,∠2=∠A,求证:CA⊥BC,CD⊥AB(成立) ⑵已知∠1=∠B,AC2=ADAB,求证:CA⊥BC,CD⊥AB(不成立)通过这样的演变和探索,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4.记再教设计
即使是一位最高明的教师,写出了一份最好最完美的教案,在被付诸于教学实践后,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 三、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
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都要研究、思考、探讨,并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走向创新。
四、在数学探究中反思
数学探究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数学探究重在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成为学生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引导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组织和鼓励学生组成课题组合作地解决问题。
3.学生的目标达成
在课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有无切实掌握动作技术,并将所学的技术纳入自己原有的技术中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关注在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投入,是否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在致力于面向全体的同时,是否能让素质好的“吃得饱”,让慢生“吃得了”。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各得其所。本节课以“变向”为主线,让学生在相互“追逐”的游戏中获得身体变向的脚步动作。然后结合篮球运球追逐,让学生自定目标,在目标的统领下合作学习,分别达成自己的目标,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体育教学后反思
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学后的评价反思、反馈纠正中得以升华,反思取“好坏”,得“扬弃”,求“纠正”,促“提高”。是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捷径,是实践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过程。
1.成功的经验
这时,我发现后排一个小组的小朋友们正在争执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个个争当“小教员”。以往教师都是以镜面示范来教学的,而学生们左右混淆,更不用说动作规范正确了,到最后“教员”、学生都将动作方向混为一坛,无左右之分,就连一开始表现出色的学生到最后也都分不清动作的路线,可见当时多需要教师的指导与点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合作学习的“水分”,没有“水分”,合作学习就会“枯萎”,教学中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合作学习”变成“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应具备以下要素:团队;复杂的任务;责任分工;积极承担责任;成员相互支持;集体反思等。诚然,让每一个成员在共同的任务中积极地承担责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是合作成功的保证!但是在教学中却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一宣布任务,操场上就都是孩子的声音,小组里每一张小嘴都在较劲,可是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我们常发现几个孩子自始至终充当“话霸”,具有极强的表现欲;也会发现总有几个孩子一声不吭。孩子们会为一项任务中的某个分工争个面红耳赤,其他小组准备汇报表演了,他们还没有定论下来。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组内成员达不成默契,合作就会流于形式。如:在四年级情境游戏中,由故事导入,“探险队去探险,途中部分探险员遇难受伤”,同学们将设身处地发挥想象,如何去克服困难,安全踏上“归途”小组合作讨论后分组练习,学生合作练习后进行展示;有一组个个是“伤员”,每个学生都自顾自地演示过障碍,表演得有棱有角,有的拐着腿、有的抱着头、有的弯着腰……应有尽有,却没有团结合作的影子.一组学生部分当“伤员”,他们分别由其他同学搀扶着,在过障碍时前者比后者跑的还要利索,根本没有角色之分,让人哭笑不得.同学们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小组合作的成分,这都是没有明确分工的原因。没有分工,缺少配合,“合作学习”变成了“个人学习”。该教学设计虽用心良苦,但在操作上确实存在问题。试想在游戏中适当帮助分工,部分学生当“伤员”;部分学生当“指挥员”;还有的来帮忙抢救,学生明确了分工,就会增强责任感,相互间的支持与配合会更默契
三、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成“盲人摸象
數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课追求讲深讲透,一步到位。对精讲多练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认为精讲多练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诉给学生,然后相对于公式、定理的应用,编拟出很多题目要求学生做,大搞题海战术,从而使学生理解为学数学就是做题,而做题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学生学到的不是数学,而只是解题技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下面笔者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发展而教。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要代劳。
二、注重探究性学习策略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即在实践中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自主的探究性活动。在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提出,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具有“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第一学段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第二学段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所以,课程标准很注重学生“大智慧”的发展。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中一定会出现“多元答案”,而追求“多元答案”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内驱力。面对学生不同的答案,教师都应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我们提倡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思维。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合理,教师也应正确面对,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探讨,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过程。
三、树立师生平等的交往观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出现矛盾冲突、认识不一致等现象,但不足为怪。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应拘泥于设计好的固定模式。不仅是要预设,更重要的是生成,让不同的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保护学生的创造火花,探索运用各种激励为主的评价手段鼓励学生进步。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保持旺盛的斗志,这样的课一定会是有实效的课。
四、新课程标准着力于自主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信息爆炸现状,如何使学生在离开老师,离开学校以后仍具有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在传授数学知识时,更要侧重于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处理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挖掘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的素材,让学生自然地去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五、注重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带领学生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过程程序化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仅仅是教材的简单呈现,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活动,也是教师事先就设计好了的,是为教师的“教”服务的。教学评价也更多地关注教师教法的选择和应用。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这必然要求教师的角色由重“教”向如何指导学生去“学”转变,由简单地呈现教材内容向创造性使用教材转变。现代信息技术是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置为中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理念上要更新,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数学素养、对人类社会有所作为的人才。
(作者单位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侯庄中学)
反思一:算法多样化和最优化能促进“学困生”的发展吗?
“算法多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 可以使教师不搞填平补缺一刀切, 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 是在计算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种途径。但在教学中, 很多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道计算题, 可以出现三、四种算法, 甚至更多。这时, 不少学生弄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接着老师组织大家讨论, 哪种方法最优?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终于得出了一个最好、最简单的方法。比如长方形周长的求法, 最优化的是“ (长+宽) ×2”的方法。学生做作业时你会发现, 还有一些“学困生”所选择的是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的这种最复杂却是他们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这时候老师是否还一味强调最优化的算法?算法多样化和最优化如何促进“学困生”的发展?
反思二:教计算法则不符合新课标吗?
新课程的计算教学, 一些教师不教计算法则。首先, 教材在计算课教学内容中没有出现计算法则, 这是教师不教计算法则的主要原因。其次, 计算课教学内容多, 练习量大, 既要进行估算, 又要进行算理及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没有时间教计算法则。第三, 部分青年教师不熟悉相关的计算法则。
新课程对计算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目标做了一些调整, 主要是增加了算法多样化, 并适当降低难度及对计算速度的要求, 但基本要求没有变。因此, 教师不要被当前某些理念或教学形式扰乱思想, 以至放弃传统有效、实用的教学方法。如计算法则的教学, 对学生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是很有帮助的。当然, 我们不要求学生像以前那样去背计算法则, 重要的是让他们理解计算法则。其实只要抓住每节课的教学重点, 一课一得, 不必面面俱到, 可以把算法多样化、算理与计算法则的教学有机结合, 计算法则的教学问题也就得到较好的解决。
对于部分青年教师不熟悉相关的计算法则, 可以建议:第一, 虚心向身边的教师请教, 尤其是老教师;第二, 阅读老教材, 研究其他版本教材对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 新、老教材都有各自的优点。
计算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何在课改背景下, 扎实有效地开展计算教学, 既继承我国在计算教学中的优良传统, 又能在新形势下不断开拓创新, 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反思三:新教材的应用题教学需要完整的体系吗?
1.新教材上没有应用题章节, 减少了教材内容, 也没有了旧教材原来偏难、繁杂的题目, 这样应该是减轻了教学负担。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也有所下降, 教材仍然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要求应以哪些内容作为依托呢?如果说有的话, 就是教材练习中出现的几道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但教材基本知识点都不包含的应用题。如生活中读里程表、水表、电表, 列车行驶时间、速度等问题, 这些题通常要花大量时间来教学,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更难了。
2.新教材没有应用题的编排体系, 不便于学生整理复习, 更不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原来旧教材将应用题分类、按年级编排, 每一种典型应用题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规律, 就是复合应用题即一般应用题, 也有解决的步骤和方法。新教材却删掉了这部分教学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实践活动课应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或用课堂内知识解决课堂外问题, 重在实践活动, 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知识。可新教材的“搭配中的学问”。“体育中的数学”都是排列组合问题, 将这些问题引入课本, 是否增大了教学难度?值得深思。
反思四:数学教学需要怎样的情境?
教学中也有一些教师对“情境”过分强调和追求, 好像离开了情境就不是新课改中的数学课了。因而千方百计地设计各种情境, 却把“为什么要创设这个情境”这个重要的问题忽视了。这样的教学案例在教学中随处可见。前不久在某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情境创设的一个案例, 教学内容是“三步计算题”。首先是故事导入:唐僧师徒四人, 一路西行。一天走到黑风山口时, 一位妖怪站在大道中间, 大声说道:“要过此地, 需解此题。”妖怪举起一妖牌, 上面写一道计算题:74+100÷5×3。然后老师问:“这道题中含有几种算法?”生答后, 教师继续问:“计算这道题要几步呢?”接着是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怎么计算?老师最后继续讲故事: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路的中间有一大门, 门上写有一道算式: (440-280) × (300-260) , 写上正确答案此门自然打开……案例中的情境创设, 确实对小学生起到了吸引注意力的作用。但是, 创设情境的目的不应该仅此而已, 更应该在于创设的情境是否能为学习数学服务;是否能让学生在数学上有所思考, 有所回味, 有所启发。如果让那些非数学的因素干扰了数学学习, 我们有可能又回到形式化的教学上去, 而忽视了数学的本质。此刊编者认为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应当遵循三条基本原则:以激发数学问题意识为导向;以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的;以情境素材的合理选取为前提。我很赞同这一观点。同时我认为, 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从情境引入, 不是每节课都要创设情境, 要防止认识上的“唯情境论”。
反思五:离开了“合作交流”就不是好课了?
合作学习是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 一些教师把合作学习看成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认为课堂上有了小组合作就有了课改意识, 就是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于是, 不论是什么样的问题, 都让学生“小组讨论讨论”。
还是以上面的“三步计算题”的教学为案例。计算74+100÷5×3之前, 学生就已经有了混合运算的基础了, 他们难道连几步计算都不清楚了?会因为“两步”还是“三步”发生争执吗?看看“合作探究”部分的设计, 在这里安排一个“小组讨论”, 能讨论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如果连这样的问题都要学生来“讨论、交流”完成的话, 那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
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应该遵循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当个体在解决问题确实有困难, 必须要有同伴的帮助;或者是小组的讨论交流能更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创新, 更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这时才适用小组的合作学习。必须的则用, 可有可无的则坚决不用。否则, 淡化了数学的本质不说, 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还注意到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比如:在课的最后,设计让学
生自己总结收获和感受这个活动,有利于知识的梳理,也便于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学生一个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气氛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和谐关系的基础是相互信任。在课的开始,我通过展示自己空间旅游时的一些相片,以及和学生的谈话交流,创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反思本节课我们认为还是有很多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根据实际需要引入比的意义,让学生充分亲历一个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张老师设计了“图形放大缩小”“速度”“水果价钱”等情境,图形放大缩小”引发学生的观察讨论和思考,建立起比的表象,”“速度”“水果价钱”情境抽象概括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以及比在生活中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探究,层层深入,抓住了比的本质特征,培养了学生归纳类推能力,初步感知比在生活中的广泛性。
2、 在引入比的概念后,教师组织学生说一说、写一写。你还能举一些生活中的比吗?教学时给学生的举列时间不多,但有个学生举出的例子很有代表性:我们篮球场上的比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张老师抓住了,让学生明确:各项比赛中出现的比,是比“相差关系”而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倍数关系”,课堂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效果很不错再由学生说说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写法教师没有作过多的讲解,而是布置学生自学。求比值时,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得出,我们曾经认真研究认为名称不需要讲解,而求比值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得出方法。这一设计在张老师的教学中得到证实还是比较成功的。
一、要注重数学课程的学科性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 重视三维目标的形成, 以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单一目标的教学行为,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但是, 在实现多元目标的过程中, 必须思考如何处理好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才能凸显数学课的特点. 在“年、月、日”一课的教学中, 一位老师为使学生发现“每四年一闰”的规律 , 让学生从事先准备的年历卡中 , 找出闰年和平年的年份, 并按年份顺序依次填写在表格里, 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应该说, 这为学生主动探索闰年的规律提供了不错的途径与方法. 可是教学时, 有学生却说“闰年的年份都是开奥运会的年份”, 这时教师便引导学生交流:“你对奥运会知道些什么? 你想做些什么?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气氛热烈, 也花费了很多时间课后交流时, 执教者认为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 实现多元的教学目标. 可我觉得, 数学教学不应忽视其学科性, 这里教师可以接着用“奥运会每几年一届”的提问, 启发学生认识“每四年一闰”, 而不必喧宾夺主, 花过多的时间交流、了解有关奥运会的知识, 因为这是数学课.
目前的数学课堂, 针对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并交流方法, 只要是合理的想法, 教师都加以肯定和鼓励, 可最后没有统一的方法或结论, 并且认为这就是学生的生成与主动建构. 如, 在“认识厘米”一课中学习量长度时, 学生出现了不同的量法:以0刻度为起点测量, 直接读出长度;不以0刻度为起点量 , 用两刻度数相减得出长度. 我们很多教师常常会特别表扬不以0刻度为起点的量法, 因为这样的方法有“创意”. 学生通过测量获得方法并体验方法多样是可取的 , 但也应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 体会到一般以0刻度为起点进行测量, 比较方便. 因此, 实现数学课堂多元的教学目标, 必须从数学的学科性出发, 始终关注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要注意情境创设的实效性
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数学现象, 提出数学问题, 并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探究和学习, 发展应用意识. 但是, 也有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缺乏合理性. 例如, 一位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 一开始出示本地的几个标志性建筑, 说:“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吗? ”接着全力渲染所在城市是旅游胜地, 带领学生观看该市旅游景点的录像, 镜头所及的是山清水秀、花红叶绿……在学生禁不住赞美与感叹时, 教师设问:“为什么会感觉这样美呢? ”同时图像定格在景点中的蝴蝶、水杉、宝塔、寺庙等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图像上, 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美在哪里? 有什么共同特点? 当时, 我看到学生还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很难集中精力观察这些物体“两边完全一样”的对称特点. 最后, 只能在教师给出答案的引导下, 完成了“观察与“探究”. 如此创设情境, 教师似乎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
由此可见, 合理的情境创设应该使情境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直接的联系, 便于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现象、数学问题便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感悟相应的数学原理, 促成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
三、要重视数学活动的体验性
新课程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提倡创设有助于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情境, 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 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 发展数学思考, 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然而, 许多课堂里虽有活动, 却没有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体验、数学层面的理解与认识. 例如, “可能性”可以简单地看成是对事件发生结果的预测. 一些教师在教学时,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从装有红球、黄球的口袋里轮流摸球, 依次记录并在全班交流. 接着, 要求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匆匆给出“可能是红球, 也可能是黄球”的结论. 应该说这样的小组活动是需要的, 问题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 如要求学生注意“自己摸到的是什么球, 其他同学分别摸到的是什么球”,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假如再摸一次, 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等问题, 让学生联系活动过程和生活经验, 才能实实在在地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四、要体现教师指导的合理性
新课程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互动的交往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 合作者”. 但是, 一些教师在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实施开放性教学的背景下,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显得牵强. 例如, 一位教师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算式120×3后, 教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有的学生把乘数3和0对齐, 有的学生把乘数3和2对齐, 教师分别请两名学生上黑板演算. 原以为会出现两种算法, 可这两名学生都是从个位起顺次乘到百位. 教师只好硬着头皮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第二名学生说的时候发生了口误:“先用乘0得0”, 没等学生喘气, 教师很快接过话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是不是先用3乘2得6, 接着再用3乘1得3, 最后把第一个乘数末尾的0移下来? 这名同学真聪明! ”这是有效指导吗? 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解释、说明是为了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当然, 教师的指导应该是合理的、恰当的而不是越俎代庖.
新课程的实施正在继续, 还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反思与研究, 就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就是新课程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
摘要: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在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既要注重数学课程的学科性, 又要注意情境创设的实效性;既要重视数学活动的体验性, 又要体现教师指导的合理性.
【体育中的数学课程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解题反思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讨11-20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反思12-06
浅谈互动式教学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06-15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11-1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09-30
六年级上册数学《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11-17
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论文10-23
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如何有效实施11-22
生活中的数学课程论文11-17
体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