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程标准下(共8篇)

新课程标准下 篇1

・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新型英语课堂・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课程论文_现代教育技术让语文课更高效・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科学实践教学・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现代教育技术

・ 成长记录袋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论”教学评・ 数学教学评价的及时性与过程性・ 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师资能力分析・ 教育论文_论发展性主体课堂教学评价・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教学评价

・ 和谐愉快教学氛围在小学英语新课改中的探・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育论文发表_浅议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的・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新课改

摘要: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跟不上课改的步伐,为了使数学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求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领会新课改的精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把机会留给学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论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要想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只有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采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语言规律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因材施教,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能再搞新的“一刀切”,教学要求的高低应由学生的实际来决定,应体现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学习要求,有的只要求学生去感受、体验;有的需要组织学生去观察、动手实践和操作,达到识别和鉴别的目的;有的则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过程;也有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不要回到“教师主宰一切”的老路上去,我们还要用发展的观点把握教学要求,在教材的基础上,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提问时要特别关注,估计它们能够答对的问题,应该尽可能把机会留给这些学生,这样他们才会有成功感,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应该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应该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公开课上应该不怕学生出错误,因为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处理得好,会使整节课锦上添花。

新课标明确指出,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是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以往的评价,往往以选拔人才或评优为主要目的,在评价时常常是鼓励了一方而打击了另一方,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可以这么说,激励是教学评价的精髓。评价应是无形的激励。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以及自主行为的调控力。所以,教师要有一种伯乐的眼光、宰相的胸怀,要用亲切的口吻评价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用趣味的语言点拨学生……教师应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失误、不足,应持宽容态度,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轻松的环境、不衰的兴趣、积极的动因。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因,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三角形的相似可以用SAS来证明,平行四边形是否也可以用SAS来证明相似呢?”虽然有的教师认为这样的问题很可笑,但我认为这是认知过程中自发的顺应和迁移现象,更是学习中勇于探索的大胆猜测。对学生的这种想法,我是这样评价:“你能做出这样的大胆猜测,这是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表现!现在就让我们先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情境是为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而创设的,任何与学习无关的情境都是不必要的,否则只会干扰正常的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遵循:自然,贴切,有助于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展开和学习潜能的开发。另外,教师还要学会适时地抓住教学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教学情境的再创造。我们在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同时,一定要防止出现新的套套,即反掉了老传统,形成了新传统。现在的新课程强调多样化,那么教学方法也要提倡多样化。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让学生反思哪种方法更好。所以,我们在在课堂教学评价时,不要落入没有实施“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没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就不是好课的新套套。

新教材编写体现了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和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互动教学。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设想可以当场评价,便于应用反馈原理。从心理学角度讲,反馈原理运用得好,通过师生对话,通过知识反馈和情感反馈,使学生明确所学学科的意义,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任何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以他对所研究的领域有了高度的兴趣为前提的,任何一个优秀教师和优等学生,都是以他对所教、所学课程有高度兴趣为基础的。赏识就是一种典型的正面的信息反馈和情感反馈,它可使学生的心理活动达到最积极的水平。“积极水平”表明大脑中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无关的部分高度抑制,神经纤维通道的有关部分保持高度畅通,因而“神经噪音”大大降低,信息在神经纤维通道内的传输达到最佳状态。这只有在极大兴趣、专心致志下才可能达到。新教材的编排就容易应用这种赏识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 篇2

一、新课程标准下试题考查的基础

作为高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 其主要注重的是知识和能力的相互结合, 以促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培养。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 这一指导思想的落实更为突出。在新的教育时代的背景下, 对于知识要求的层次和高度都比较高, 同时需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是当前教育践行过程中最为注重的问题和要求。新课程标准中, 增加了几何证明、定积分、三视图等重要知识, 同时包括了对数学知识技能应用的相关内容。这些基本知识与技能成为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内容。数学教育对人的发展非常重要, 作为终身教育, 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同样也会在今后的高考中成为考查学生能力的两项基础要求。目前, 高考数学命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要求, 并在内容上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能力应用的考查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实施。具体来说, 把对应用能力的考查作为高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 制订的数学试卷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广度和高度, 同时对于创新性内容的要求也是比较的高。通过这样的设定, 借助高考对人才进行选拔, 将是更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如新课程标准下高考数学试题中, 基于三视图进行立体几何试题的考查, 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说,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考生能力的基础, 而知识与技能作为考生能力的重要内容, 通过有效的结合, 可对高考考生的综合知识进行全面的考查, 而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命题的基本内容, 同时也是促使中学数学教育进一步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新课程标准下试题对数学思想的强化要求

在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必须借助数学的知识及体系思想, 才能更为有效地进行与数学相关的各项活动和内容。学习数学的根本要义就是对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进行训练和培养。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髓, 能够对抽象的内容进行囊括, 所以数学思想的强化尤为关键。这也是新课程数学高考命题坚持的重要目标。数学学习, 是人们通过数学工具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这也就意味着数学的教育至关重要。借助对数学思想的学习, 学生可以利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和逻辑形式对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解决, 并对所要了解的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

实际上, 数学学习, 学生普遍存在着抵触情绪, 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 根本没有得到快乐, 而没有愉悦感地进行数学学习, 同时还要满足自身的成就感, 就有一定的难度。对此, 教师就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 并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进而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 通过身心的深刻体会去学习数学、认识数学, 将是数学学习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而教师在这其中, 必须不断学习, 丰富自身知识技能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感染学生, 促使教学水平有效提升。

三、知识交汇是促使命题创新的重要内容

高考考试内容对“知识交汇”的强调非常突出。学科内有联系的知识和内容, 通过一定程度的整合使其以知识网络的形式出现在考试内容的设计和命题当中, 而当中形成的网络交汇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

事实上, 以知识交汇处设定命题, 也就是通过有限的内容, 对学生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面的考查。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创新”一直是人们注重的问题。高考命题的设定也应注重这一原则。同样, 新课程标准对内容的创新具有较高要求, 其中笔试的内容对于创新水平的注重是非常显著的。当然, 试题需要创新, 就需要拥有推动创新的环境, 而“创新”的平台可以通过“知识交汇”的形式来提供。在命题中, 创新的应用具有以下两方面内容。

其一, 命题手法上的创新;其二, 命题背景及内容的创新。将两个方面进行结合, 就要通过“知识交汇”来实现。为了促使新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就会有所增加。另外, 通过知识的不断增加, 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也会更为丰富。而这也就进一步说明新课程标准对数学学习的要求是非常全面的, 学生只有在全面的知识学习中, 对重要基础内容进行概括, 才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 去面对高考及问题处理。

四、理解数学概念, 促使应用意识的提高

数学学科体系的要素是由概念组成的, 如果对概念的理解不够灵活, 实现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运用就会有困难。同时, 概念作为整个数学逻辑系统的基础, 整个试题中都存在对概念理解的考查。由此可知, 进行数学学习, 其必要条件就是对概念的理解。其中对于知识的具体实践和应用则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数学的高考试卷中, 对知识应用的考查非常普遍。对于学生而言, 进行学习其根本目的就是对知识进行运用。所以, 知识考查就是对一道试题进行解决, 同时通过基础概念的应用, 对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解决, 即理解和计算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这一点看待数学试题的制订, 可以得知概念的应用与知识交汇同样重要。

五、对知识难点的掌握和知识面的拓展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 维护考核的同时将难度降低, 已经成为高考的一项重要举措。而某个省份的新课程高考, 其数学试卷的考核难度首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一方面, 考试试题要求对知识点的涉及范围要更为广泛, 增加的数量也比较多, 在加大复习范围的环境下, 试卷的难度就会有所平衡;另一方面, 部分被降低要求的内容不会在考试中出现或有所减少, 其难度也会进一步降低。对此, 依据难度适中、平稳过渡的重要原则, 新课程标准下试题的重点也会有所变化, 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认识。

1. 数学学科作为一种逻辑系统, 是由命题和概念共同组成的, 其规律性比较强

在复习的过程中, 要注重对专题知识的总结和理解, 提高知识命题的前瞻性和精炼性。对此, 学生可以通过举一反三, 借助对规律的认识, 对难题进行求解。

2. 重点章节的内容是命题的重点

对于支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 被考核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其中包括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在内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尹珍花.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体会[J].华章, 2011.

新课程标准下师生关系新论 篇3

一、在传统教育观下,师生关系存在的误区

(一)否认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传统教育观片面强调外部环境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育观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通过师生交往,建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样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与感化,从而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中随处可见对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要求。如《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就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质、体、美的和谐发展。随后又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如果教育活动不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下进行,又如何能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达到和谐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说,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我们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应有之义。

(二)教师不信任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

传统教育观往往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和发展。在此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往往不愿或不敢信任学生,担心学生不按自己的思路行动。为防止出乱子,教师往往越俎代庖甚至包办代替,这就有意无意中剥夺了学生思考和发展的机会,从而大大损害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构建起新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师与学生在知识的把握、任务的分配和承担的责任方面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具有独立人格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在法律和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并没有高低、尊卑之分。教育的本质并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大程度上在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当从思想深处转变过时的观念和专制的作风,深刻理解自身角色定位的转换: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业的指导者,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合作者与引导者。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采取措施主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以有效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按照新课标要求,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学生不是一张没有思想的白纸,也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更不是复印机和传声器。他们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主观能动性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教师应用积极的、乐观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天性,多关注学生自身具有的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树立教育好每个学生的信心。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好心做坏事”的例子。例如,在教室门锁了的情况下,一个学生为帮助同学拿丢在教室里的文具翻窗而人。教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呢?笔者相信,绝大部分教师首先会肯定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然后再把翻窗的危险性告诉他,再告诉他今后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相信这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乐于助人,而且处理事情也会逐渐成熟起来。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教师采取批评压制的态度,一味指责他违反校规,那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二)相信学生会做得更好

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学生发展得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教师应当相信学生潜藏的巨大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在教育实践中。有不少探索,正是基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学习成功的潜能的信念,取得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良好效果。正是教育家点亮了这些学生心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信念之灯,使他们发挥出了潜能。

(三)多一份爱心,多一分宽容

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特点,过于苛求学生。这是和发展观点相对立的。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就必然存在不足,就必然会犯错误。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如果身为人师者爱斤斤计较,喜欢小题大做,那么学生又怎么会是一个宽容的人呢?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案标准 篇4

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它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好教案的划分标准,对教师写好教案可以起到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对“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教案”的问题,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已基本形成了一些共识。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尤其是课程改革以后,这些传统的教案标准在实践中愈来愈显出其局限性。

一、传统的教案标准存在的问题

1、备课过程照搬

为应付学校的检查做低效或无效的备课,使教案成为“速成之作,应景之作”。有的单纯抄袭参考教案,有的照搬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教案,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灵魂,教案成了《教学参考书》的翻版。

2、备课内容存在“四重四轻”的现象

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轻能力和德育;在教学设计上重教法轻学法,教师的每个教学策略,考虑得过多的是自己怎样教,忽视了学生怎样学;过多地以教师自己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进程。在教学内容,及作业、测试等方面,重统一、轻差异、轻分层。在教学安排上,重教学,轻训练。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案标准

1、教学目标

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即“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也就是要“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并重。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去设计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要牢固树立“过程观”,也就是树立新的学习质量观、新的教学质量观,要精心准备能突出学生体验性特点的学习活动,如探究式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要求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三维”之一,也就是在教育实践的层面上确立了“人”的理念,它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型:从知识传授到对人的重视,从技能、技巧的掌握到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关怀。这三个目标互成能动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备课的时候,必须认真备课程资源,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备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备“新课程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诸多的不同。从理论到结构都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它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课时安排,只是指出原则性的教学和评价意见。它不仅为我们指除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素质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还在学生学业评价、教师使用教材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新颖、实用的建议。比如,高

中语文新课标就提出了“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关于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的建议。

3、备学生

新课程强调了“教”服务于“学”,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想,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情感状态,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引导学生成功步入“最近发展区”;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分层教学目标:基础目标力求面向全体,高层教学目标则照顾有余力的学生。所以,好的教案应体现针对性,其特点就是学习目标指定上体现层次性,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性,在练习设计上要有选择性。只有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才能发挥每个学生之所长,从而使教学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4、备教学方法

从实质来说,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积极互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应转变观念,多多关注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从教学得“独白”过渡到“对话”,如何倾听分享,实现叶圣陶早就提出的“六大解放”: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1)、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2)、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3、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4)、解放他的嘴,使他能

说;(5)、解放他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6)、解放他的时间,不要把他的功课表填满,要给他一些空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简言之,就是做到努力两还还时间给学生,还机会给学生。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备学法

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该学科的学习方法

6、备训练

在教学系统中,学生主体只有手脑并用,全部身心真正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才能使媒体所输送的信息、吸收、消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这也是学生是否处于主动地位的根本标志。从信息论来看,训练也是实现“多元化信息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的信息通道,从而把传授式的单向,变为多边信息交流。所以,一切教学设计和实施,都必须精心“备训练”。训练必须注意:(1)调控训练量,不要过于频繁,要适度,要注意掌握讲、练、学之间的节奏;(2)训练要有针对性,要有选择性,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3)注意训练的难度、梯度;(4)注意训练后的信息反馈。

7、教学反思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课后备课(回头秀)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教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思想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所以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全国特级教师袁蓉从自己的教学时间和成功经验中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有的学者提出,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自我反思能力。总之,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从“一般型”向“骨干型”教师转变,由“教书型”成长为“专家型”,由“学科型”成长为“学者型”的重要手段。

那么,教师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呢?最易行的办法就是在课后在教案的相应空白处或结尾处写反思札记。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手段记忆犹新时,要静思回顾,及时、准确地记下课后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完善、修正原来的教案,以便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使下一节课上得更好。如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讨论热烈。课后教师便在教案中相应的空白处记上“巧设疑问,造成悬念,学生思维活跃,同在关键处外,如同及时雨。”这位教师在另一班的同一节课提出问题后,学生都困惑不解,课后,他就在这个问题的旁边记上“茫然不解的眼神,传出一个重要信息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无法理解。”后来在这个班上课时,他就重新设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8、备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的“助手”,它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所以,教师不能忽视教学手段的准备,改变过去“一张嘴,一支粉笔”的现象。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教案,起码主要应具备以下内容:

三维教学目标→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分层教学→备教学反思→备教学手段→备训练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怎样备好课 篇5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过去是就教材而备教材,强调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多是以教师的“解读”牵动或代替学生的“解读”,可以说学生是接受式的学习。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面对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备课呢?由于现在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还是担任着信息技术教学和电教的双重工作,许多教师从来不备课,上课的时候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地方就说什么,学生没有积极性、目的性,学习效果差。这当然是由一定的客观条件造成的,但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备好课,而且备课要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要求教师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更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充分的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我们说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教材的价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材的价值在于生成性。研究教材要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知识性包括信息技术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人文性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来讲的,备教材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通过钻研教学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

2、备课每一节课的教材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每一节课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具体做法如下:我们在备每一节课的教材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广泛阅读有关的报刊杂志、浏览网上信息,找出哪些是需要增加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的素材和资源。

3、备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随之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二要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以往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5、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教师应把程序式课堂教学变为建构式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个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遵循“教无定法,教必得法”的原则。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一般来讲,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的。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艺术性的引导,教师的导向更重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什么事都是学生说的算,在民主的基础上还要集中,否则是另一个样子(混乱的,无头绪的)。教学过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6、备好教学组织形式

新课标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组织教学形式时,要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校硬件设施情况分配教师教学时间和学生练习时间,把教师教学和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自主讨论学习、学生巩固练习相结合。“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我们认为学生最方便的合作伙伴就是自己的同桌,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同桌,从独立学习到同桌的互帮互学。同桌既是学习的合作者,又是评价者。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合作流于形式,要追求合作学习形式与效果的统一。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认真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我想,备课时只有对这些问题都进行认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

7、备好教学评价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研究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新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既要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新课程的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教学评价必须应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全面评价。在新课标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了解教和学两方面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评价可以从认知、操作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有: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测评。我们在备课时,要确定教学结束后以哪一项作为评价的重心,从而布置学生书面或者上机练习要求。

8、写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育 篇6

· 成长记录袋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论”教学评· 数学教学评价的及时性与过程性· 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师资能力分析· 教育论文_论发展性主体课堂教学评价·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教学评价

· 和谐愉快教学氛围在小学英语新课改中的探·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育论文发表_浅议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的·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新课改

摘要: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跟不上课改的步伐,为了使数学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求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领会新课改的精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把机会留给学生,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育---新课程标准读后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论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要想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只有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采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语言规律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因材施教,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能再搞新的“一刀切”,教学要求的高低应由学生的实际来决定,应体现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学习要求,有的只要求学生去感受、体验;有的需要组织学生去观察、动手实践和操作,达到识别和鉴别的目的;有的则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过程;也有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不要回到“教师主宰一切”的老路上去,我们还要用发展的观点把握教学要求,在教材的基础上,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提问时要特别关注,估计它们能够答对的问题,应该尽可能把机会留给这些学生,这样他们才会有成功感,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应该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应该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读后感《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育---新课程标准读后感》。公开课上应该不怕学生出错误,因为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处理得好,会使整节课锦上添花。

新课标明确指出,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是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以往的评价,往往以选拔人才或评优为主要目的,在评价时常常是鼓励了一方而打击了另一方,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可以这么说,激励是教学评价的精髓。评价应是无形的激励。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以及自主行为的调控力。所以,教师要有一种伯乐的眼光、宰相的胸怀,要用亲切的口吻评价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用趣味的语言点拨学生……教师应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失误、不足,应持宽容态度,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轻松的环境、不衰的兴趣、积极的动因。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因,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三角形的相似可以用SAS来证明,平行四边形是否也可以用SAS来证明相似呢?”虽然有的教师认为这样的问题很可笑,但我认为这是认知过程中自发的顺应和迁移现象,更是学习中勇于探索的大胆猜测。对学生的这种想法,我是这样评价:“你能做出这样的大胆猜测,这是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表现!现在就让我们先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情境是为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而创设的,任何与学习无关的情境都是不必要的,否则只会干扰正常的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遵循:自然,贴切,有助于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展开和学习潜能的开发。另外,教师还要学会适时地抓住教学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教学情境的再创造。我们在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同时,一定要防止出现新的套套,即反掉了老传统,形成了新传统。现在的新课程强调多样化,那么教学方法也要提倡多样化。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让学生反思哪种方法更好。所以,我们在在课堂教学评价时,不要落入没有实施“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没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就不是好课的新套套。

新教材编写体现了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和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互动教学。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设想可以当场评价,便于应用反馈原理。从心理学角度讲,反馈原理运用得好,通过师生对话,通过知识反馈和情感反馈,使学生明确所学学科的意义,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任何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以他对所研究的领域有了高度的兴趣为前提的,任何一个优秀教师和优等学生,都是以他对所教、所学课程有高度兴趣为基础的。赏识就是一种典型的正面的信息反馈和情感反馈,它可使学生的心理活动达到最积极的水平。“积极水平”表明大脑中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无关的部分高度抑制,神经纤维通道的有关部分保持高度畅通,因而“神经噪音”大大降低,信息在神经纤维通道内的传输达到最佳状态。这只有在极大兴趣、专心致志下才可能达到。新教材的编排就容易应用这种赏识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 篇7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 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一基本理念不仅明确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也反映了数学学习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就是要让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 让学生重塑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

要让学生真正热爱数学并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就必须彰显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是人类文化的坚实基础。作为人类智慧的“精致花朵”, 数学具有耐人寻味的文化价值。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并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 发挥着无以替代的作用。数学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方面也独具功效, 通过数学活动, 可以历练学生的崇高信念、审美感受、敏锐的洞察力、理性思维和健康情感等精神品质。

那么,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彰显数学的文化价值呢?行之有效的策略是: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美丽, 充分展现数学的魅力, 充分发挥数学的活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力。

童心总是清澈而富有张力的。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有追问的心潮在澎湃, 有审美的直觉在跳跃, 有浪漫的想象在飞翔。儿童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这种终极的追问意识, 审美的直觉力和浪漫的想象力反映了儿童的“诗性智慧”。诗性智慧, 不仅是儿童的天性和特质, 也是儿童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和内在动因, 是使儿童生命得以飞翔的有力翅膀。

无疑, 数学对激发儿童追问意识、培养儿童审美直觉力和浪漫想象力等具有其他学科无以替代的功能。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问题最容易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追问欲望, 也最容易调动儿童的奇思妙想。数学思想是活生生的数学灵魂, 而数学思想所蕴涵的数学家的追问意识、审美直觉、灵动想象、大胆猜想和理性思维, 是儿童发展创造力的原生态标本。因此, 数学教育是唤醒儿童诗性智慧的最有效载体。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唤醒儿童诗性智慧和培育儿童创造力为核心价值取向之一, 追求和建构以问题为目标驱动、以思想为内容统摄、以文化为意义的课堂教学。

数学具有穿透人类心灵的审美力量。“哪里有数学, 哪里就有美。”所以, 在数学课堂上, 应科学地把数学这种独特的“美”与知识交融在一起, 一方面给学生展示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数学世界, 使学生改变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 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维持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渗透美育, 使美学的方法进入数学, 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 提升数学才能, 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要充分挖掘数学的美丽, 通过对数学中哪怕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一个美丽的图形、一个简约的定理、一个和谐的公式的深度赏析, 让学生获得审美感知, 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愉悦之情。

数学具有服务人类生活的实用力量。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因而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体验现实生活。要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 给学生创设身边的生活环境, 把现实问题数学化, 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这样, 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有利于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不断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充分提供有趣味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多样化素材, 使学生感兴趣, 有感而发、有趣而学, 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处处可以学数学。

现在的新教材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题材丰富多彩, 形式多种多样, 并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些数学问题。这十分符合小学生好奇、好思、喜新的心理特点。根据新教材的要求, 我在教学中竭力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 注重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上课时, 我尽量把教材处理简单化、故事化, 让学生当小老师, 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起来。如:动物学家的“动物乐园”一课, 我把课文动画化、故事化。一开始我就说:“动物园搞了一暑假的装修, 今天终于对外营业了, 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了, 可热闹了。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呀?”学生都被这一情境深深地吸引了, 看着他们兴奋的表情, 我紧接着说:“乐园里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又在干什么、说什么呢?大家可以与同桌说, 也可以跟老师说。”学生们兴致勃勃, 我由此进入新课。课上, 我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到自己是动物乐园中的一员, 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习。这就是学生的生活实际, 他们真正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数学的活力, 要让学生善于用数学手段描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并善于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从而让学生感到数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唤起对数学的崇敬感和亲切感。

数学具有鼓舞人类智慧的理性力量。因此, 在课堂上要充分展现数学的魅力, 通过对数学中哪怕是一个深刻的思想、一个严密的推理、一个精巧的思维、一个灵动的想象的深度剖析, 让学生获得逻辑历练, 通过数学学习提升学生理性思维。

数学具有发现创造数学的无尽张力。当学生对数学真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牢固的数学信念时, 就会爆发出学习数学和创造数学的原动力。为此, 在课堂上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要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的思考过程。只有这样, 才能保护学生的创造天性, 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让学生真正热爱数学并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的根本保证。

新课程标准下练习设计的策略 篇8

一、体现人文性

传统的数学练习严肃有余,活跃不足,缺乏人文性,使学生产生沉重感、紧张感,这样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设计中就应该体现现代文明。练习中呆板枯燥的题目名称可改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如选择题可改为“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应用题可改为“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增加问题要求表述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让学生在这些导语中充满自信。

二、体现生活性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自己身边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如教学“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假如我们班36人去天目湖游览,门票每人15元,40人开始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钱?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1.全班36人不够40人,不能享受八折优惠,所以买36张门票共花15x36=540元。2周为40人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所以就买40张门票,需要花15x40X80%=480元,比第一种方案少花60元。3.买40张门票花去480元,然后把剩下的4张门票卖给其他游客,可以得到60元,相当于买36张门票只花了420元。这道练习题综合了“打折”等知识,具有实际意义。通过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而且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活用数学,培养了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非常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求异思维。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用三根小棒,你能摆出哪些图形,数一数,有几个角?这道题的特点在于:(1)趣味性。这样的练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实践性。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3)开放性。本题是一道解题策略开放的练习,因为摆的方法不同,摆出角的个数也就不同。通过这道题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所收获。

四、突出实践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设计这样一道习题:某自行车厂第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表,其中二月份的产量被污迹遮住了,请你当回“会计师”,帮工厂计算一下,二月份生产了多少辆自行车?

实际生活中,字迹或数字被污染不清的事常有发生,让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也是一种探索,是展示自己数学能力的好机会。因此,学生对这样的题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五、强调综合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包括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还包括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性是指练习的内容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如:“学校举行50米短跑比赛,小红用了12秒,小风用了15秒,小强用了9秒,小立用了11秒,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最快的比最慢的快多少秒?”学生解答这道题必须知道谁跑步时用的时间少,说明他跑得快,只有知道了这一点,才能正确地解答这道题。再如,学习了“年、月、日”这一知识后,设计这样一道练习:

下面节日同在大月的一组是:

A 劳动节 建军节

B 儿童节 国庆节

C 元旦 教师节

D 妇女节 清明节

这一题不仅检测了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特别是对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大月的了解,还借助于全年中的一些重大节日这一背景,介绍了这些重大节目的来由,检测了学生对社会知识的了解程度。

综合性练习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能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广阔视野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篮球比赛300字作文下一篇:中国传统农业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