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伦理与人生观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适度的消费伦理

(一)消费伦理

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人们把自己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使用掉,以满足自己生活上需要的行为。[1]从这个消费的定义可见,消费的前提是由个体的生存需求所决定的,因此,不存在是否该消费的问题,实际上,消费是每个人生存的必然选择。其实细细研究我们的消费活动,可以看出,消费不但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还是一种伦理现象,它的伦理意义主要体现在:消费不仅仅是主体需求与消费对象的关系,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们的消费活动不仅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关,消费活动还涉及到人们的生活意义、生活目的;人们的消费活动总会受到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并非完全由人的生存需求所决定。

因此,人们的消费方式不仅会受到外在条件的制约,而且还会受到伦理观念的重大影响。这两个因素也决定了各种不同的消费方式。

(二)适度消费

消费方式大致有三种:滞后消费、过于超前消费、适度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实践证明了滞后的消费方式越来越成为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因此逐渐为人们所摒弃、淘汰。而超前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消费需求,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一旦这种“超前”失去控制,便不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资源的浪费。显而易见,只有适度消费才是恰当好处的,这一消费伦理观,不同于滞后消费的禁欲主义伦理,也不同于过于超前消费的消费主义伦理,而是兼顾到自身经济能力与生存需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代际需求以及代内需求的一种适度的消费伦理。

首先,适度消费是对消费的量的规定。从宏观层面看,适度消费要求人们的消费量必须与环境的可供给能力相适应,消费的增长速度应以不超过生态潜力的增长为界限,以不破坏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为原则;在代际之间和代内之间,适度消费要求人们在达到一定的消费量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兼顾到后代人的消费需求,同时也要限制自己的不必要的盲目的消费,以保证同代人的生存机会。从微观层面而言,适度消费要求人们的消费能力从实际经济条件出发,以自身经济能力为依据,不能无限制地超前消费,适度消费既肯定人的物质生活消费的合理性,又反对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毫无意义的贪得无厌的奢侈性消费。

其次,适度消费是对消费的质的规定。适度消费关注消费结构的合理性,追求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两者的平衡,注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质量所体现的不是人们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享乐需要的满足程度,而是在满足一定的物质生活的前提下,实现心灵的愉悦、情感的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根据需要结构的层次理论,人的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但却处于较低层次,而人的精神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处于较高的层次。在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已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过多的物质消费并不会给人带来满足与幸福。

可见,适度消费并不完全否定人们的物质消费,也不是完全禁止人们物质消费的增长。适度消费伦理主要是要求人们从自身的经济现状、自身的精神需求、生态平衡角度出发,管理好自己过度的物质欲望,使人们的消费由奢侈型消费转向节制型消费,由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由浪费型消费转向生态型消费。

二、执著与不执著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等人生中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关于人生观的分类可以有很多种,笔者在这里主要分析的是执著与不执著这两种人生观。

(一)执著的人生观

执著的人生观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执著是热爱生活、有着不懈奋斗的精神,对生活充满信心,能为自己的理想、目标不断努力。这种执著是一种对生活积极的、健康的态度,并有着化理想为现实的实践精神。这种执著的精神在冯契《智慧说三篇》导论中就有个很好的比喻:“一个思想家,如果它能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看到了时代的矛盾(时代的问题),就会在他所从事的领域里(如哲学的某个领域里),形成某个或某些具体问题。……如果他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中有所前进,就会感到精神上有所寄寓,情感上得到升华,于是就体验到人生真正的乐趣、真正的价值。”[2]

而消极的执著则表现为一种极端,是与积极的执著僵硬对立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死抓住一个片面不放,而钻进牛角尖,走进了死胡同。就拿消费来说,有些人则是执著于攀比,执著于享受,执著于地位,他们的执著是一种奢侈的消费观,是负面的、消极的。

(二)不执著的人生观

不执著的人生观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不执著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偏激、不执拗,不执著于不切实际的东西,努力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踏踏实实而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张世英在他的《哲学导论》中讲到:“不执著于此就是此、彼就是彼,则能在此中看到彼,在彼中看到此,在生中看到死,在死中看到生,在苦中看到乐,在乐中看到苦,从而超脱生死苦乐,达到超然的自由境界。”“我们应该生活一天,就做一天的追求,一日死至,就安然无畏地死去,这才是真正做到不执著,真正做到超脱。”[3]这里虽然谈到的都是关于生死观的,但是细细琢磨,这种不执著的态度对我们日常的生活、行为都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能让我们摆正心态,从容地处理各种问题。

消极的不执著则可以说成是“太不执著”,对任何事情都不在乎,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生活没有任何方向和目标,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以说这是一种颓废的生活方式。

三、消费伦理与人生观

消费伦理与这两种人生观看似毫无关系,但事实上个人的消费伦理观与他所持的人生观有着很大的联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费伦理。

(一)执著的人生观——消费伦理

积极的执著的人生观所持的消费伦理也可以说是积极的,因为它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乐观的,持有这种人生观的人他们所拥有的消费伦理可以做这样评价:相信消费的合宜性,不强迫扼杀自己的消费欲望,也不盲目地消费。持有这种观念的人不是禁欲主义者也不是消费主义者,他们认为消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在本质上是受人的需要推动的,是需要得以满足的活动,而为了使需要得到满足,人们从事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人们的这种消费并不是盲目的无目的,他们在消费这一活动中,不仅会在肉体上、在社会关系上发展自己,而且也会在内在精神世界中发展自己,力图摆脱动物式的消耗行为,确立起属于人的存在方式,不断发展成自由而全面的人。

另一方面,持有这种观念的人除了通过上述方式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外,还会理性地选择一定的超前消费,比如贷款消费。当然这种超前是建立在现有的经济实力基础上的,但也因为这份执著,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偿还,并也因为这份执著与所具有的信用,他会丝毫不差地如期偿还。

消极的执著的人生观所导致的消费伦理或是消费主义,或是禁欲主义。消费主义是一种炫耀性消费,这种消费的基本功能和目的不再是满足人之生存基本需要,而主要是为了体现其成功、富裕和所谓的高贵的社会地位。导致消费主义的人生观主要是那份执著:执著于攀比,执著于享受,执著于地位。这种执著一是会令人生活的过于辛苦、劳累,陷入一种无休止的极端中,二是这种执著带来的消费主义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禁欲主义表现在消费上则是过度节俭、过度节制,这也是执著的一种表现:过度地执著于金钱。节俭固然没错,值得提倡,但是过度了,则是抹煞了人的本性,抹煞了人的欲望,这种生活方式不但克制人的非基本需要,而且还克制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因此,这种执著走向的一个极端是吝啬的将自己束缚起来,这样一是不能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是不能使消费发挥应有的生产动力的功能,导致生产停滞、市场疲软,最终危及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不执著的人生观——消费伦理

积极的不执著的人生观反映在消费伦理上表现出来的是量力而行,并能将自己的需要、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平这三者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这种人生观贵在能以一种坦然的态度面对生活,因此,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在消费上决不会崇尚奢侈、崇尚攀比,也不会过于吝啬、过于节制,他们看中的是自己真正的需要,追求的是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不会因为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是在乎别人的看法,而去刻意地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对于基本的生存需要,他们的态度是竭尽全力去满足,对于非基本的生存需要,他们是视自己的经济能力和需要而定,决不会盲目地追随社会潮流。

消极的不执著表现出来的则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他们在收入和支出上是没有计划和打算的,他们不同于享受奢侈生活的消费,他们也不是讲求攀比,讲求地位象征,但在消费上不是从自身需要出发,而是跟着感觉,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这样一种行为将导致个人消费的失控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四、既执著又不执著的人生观与适度消费

执著与不执著的人生观,看似两种各不相同的人生观,但从分析看来,积极的执著和积极的不执著其实是相通的,并没有矛盾。这里所要说的执著和不执著的人生观指的就是积极的执著和积极的不执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抱这种既执著又不执著的人生观,既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要有坦然豁达的胸怀,这就得把握好其中的度。联系到消费伦理,与这种既执著又不执著的人生观相对应的正是适度消费的消费伦理,我们也提倡适度消费。这里可以借鉴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中道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道才是德性。”[4]他在论述他的消费观时说:“在财富的接收和支付上,中间性是慷慨,过度了变成挥霍,不及了变成吝啬。”[4]

从既执著又不执著的人生观和适度消费的量、质两个规定性着手,坚持适度消费,应着眼于以下几点:

首先,适度消费的起点是重视消费、鼓励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的促进作用。我们应秉着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去进行消费,通过自己的劳动,重视消费对个人与社会所产生的正面效应。

其次,适度消费要求我们对社会要有责任感。我们的消费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的基础上,无节制的过度的开发利用将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消耗殆尽,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污染,也将剥夺下一代人发展的权利。因此,适度消费至关重要,它要求我们对社会要负有责任,它要求我们的消费应当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使人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又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

再次,适度消费要求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量入而出。特别是现在先消费、后付款的信贷、借贷消费逐渐成为重要的消费方式,但这种消费方式,需要人们对自己的收入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估,如果评估准确,有能力提前消费,采用这类消费形式就是合理的;如果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或者明知故犯,硬与别人盲目攀比,就会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并且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

最后,适度消费应是节制欲望,合理发展。人的欲望很多,但要有不执著的心态,合理地处理各种欲望,以坦荡的心去对待它们,并能节制某些欲望,考虑自己的真实需要,使自己在各方面能得到合理的、全面的发展。

摘要:消费伦理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而人们的人生观却在无形中与消费伦理有着很大的联系。本文试以执著与不执著这两种人生观为例,通过分析这两种人生观以及各自所持的消费伦理,得出坚持既执著又不执著的人生观,提倡适度消费。

关键词:消费伦理,执著,不执著,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周中之.高惠珠:经济伦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冯契文集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下一篇:项目式教学法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