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思考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思考(精选8篇)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思考 篇1

内容摘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影响。然而伦理建设不足已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悖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以中小企业为例,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加强中小企业的伦理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做出更大贡

献。好范文版权所有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伦理建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1000万家,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城镇就业总数的75,而产值和利税所占比例分别为60和40,在“金字塔式”的企业构架内中小企业构成了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塔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缓解当前国企改革中最大的难题——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国家的大中型企业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刷着人们已有的观念,新的经济形势要求企业具备自主性、趋利性、竞争性、平等性,以保证其生存发展。但这些特性又有可能使企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自主性强化了“自我利益”和本位主义倾向;趋利性诱发和助长了“一切向钱看”;竞争性可能导致恶性竞争等等。结果,目前假冒伪劣、坑骗顾客的行为屡屡发生,虚假广告泛滥,合同违约,环保意识薄弱,员工权益受到损害。现实表明,以上问题在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中小企业违背伦理道德经营行为的发生,一方面给中小企业本身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为中小企业量多、面广,涉及到的用户或消费者较多,一旦其中有违背企业伦理的行为发生,其影响的面就很大,从而出现了目前中小企业的信誉危机状况,这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这些违背企业伦理的行为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企业自身利益的获得是以资源的浪费、国家税收的流失、他人生命财产的损失等作为代价的。从整个社会来说,企业微小的收益对应的却是巨大的社会成本。本文对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中小企业加强自身伦理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伦理建设现状

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应遵循的准则和规范。而企业的伦理关系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的所有关系。伦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人对群体的依附性,依附性越强伦理的约束力越强。对于企业也同样。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规模相对较小,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力不大,它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少,它不像大企业的运转要依靠内外每一环节的配合,一旦某一环节脱钩则会出现重大损失。所以相对而言,中小企业对社会的依附性相对较低,从而导致企业伦理对中小企业的约束力降低,企业反伦理经营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我国目前企业经营活动中反伦理经营现象日益泛滥,突出表现在:市场竞争中假冒伪劣随处可见;虚假广告、赖账逃债、肆意毁约经常发生;管理者道德水平低下,涉嫌企业的经济犯罪案件不断曝光;偷税漏税、伪造账目时有发生;在产品质量方面造假贩假;在售后服务方面缺乏伦理关怀,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从而毁坏公司自身品牌形象;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劳资对立,为了利润最大化而损坏被雇佣者利益;不重视环境保护,为了企业自身利益污染环境,对资源过度开采使用,等等。企业的反伦理经营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从根本上有损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和长远发展。

首先,我国企业伦理明确度不高,企业对“伦理经营”行为没有清晰的认识。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不仅仅是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而且是社会结构和经济理念、价值观念的大变革。社会失序、行为失范、价值失衡,随之各种伦理观念纷涌而起,而我国的道德规范又未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我国企业伦理观念混乱,道德失范,企业伦理明确度较低。

其次,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反伦理行为的敏感度低,从而使不道德企业有机可乘。对企业反伦理行为的敏感度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的判断力,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而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许多配套制度缺失或者不完善,从而使得企业的反伦理行为成为可能。同时,国民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利益相关者的判断素质不高,加之我国企业在信息体系建设方面的不完善,相关信息收集困难,甚至无法获取有关信息,这就使得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反伦理行为的侵害程度和性质严重程度缺乏正确的判断。因此,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反伦理行为不敏感。

其三,中小企业严重的人才缺乏。由于中小企业资金规模有限,很难有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同时,特别是一些私营中小业主的经营思想陈旧,经常会束缚人的能力发挥。这样,即使企业付给高薪,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如意,也很难吸引人才。人才的缺乏,导致知识缺乏,企业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创新,产品开发能力就有限,企业很难摸准市场需求变化。为了生存,为了获

利,就时有违背企业伦理的事出现。

其四,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反应转化程度比较低。我国的市场体系正处于构建中,因而会存在市场机制的扭曲失灵现象。因此,在我国,利益相关者直接方式的反应转化程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和谐发展观下的企业伦理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追求的是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价值能否在市场交换中实现,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考虑消费者的要求,必须千方百计地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平等竞争、公平交易、诚实守信来实现自身的利益。因此,规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引导市场的各个主体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约束,共同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行业内部的自律意识、企业的自我约束功能、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观念等等,不仅是人们的主观意识,更是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没有这些条件,市场经济是没法正常运行的。因此加强伦理建设无论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还是市场改革进程的良性运行都有促进作用。

提高法律意识

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提高法律意识和执法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道德失范是一种负外部性行为,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增强信息透明度,使企业反伦理经营的机会成本加大。

制定企业伦理准则

企业伦理准则所规范的是企业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关系,侧重于企业自身行为约束。伦理准则虽然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约束力,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企业的文化和行为。伦理观念和伦理准则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能够协调好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我国目前很少有企业制定伦理准则,因此,我国企业必须要顺应现代社会企业伦理趋向,树立社会责任、诚实守信、竞争合作、顾客至上、尊重员工等现代企业伦理观念,并且依据现代企业伦理观念来制定企业伦理准则。

加强员工的伦理教育好范文版权所有

企业有了良好的企业伦理观念和伦理准则还不够,还要重视对员工的伦理教育。我国企业目前普遍重视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训练,忽视企业伦理道德教育,企业员工的整体道德素质不高。发达国家企业则非常重视对员工的伦理教育,而且其经营管理实践显示,通过企业伦理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企业可以通过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典型示范等多种方法来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加强员工对企业伦理的认识和自觉履行伦理规范。

提高企业经营者的人格素质

企业经营者的人格素质是企业伦理的轴心,企业经营者的人格塑造是企业伦理建设的重点。所谓企业精神,实际就是企业经营者人格精神的延伸;企业凝聚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人格魅力。作为企业的决策者更应首先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真正领会企业伦理对企业和社会的重大影响,并同时带领企业所有职工加强伦理道德的学习,与此同时欢迎社会舆论监督企业的行为,这样在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伦理水平。在实践中,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就更应谨慎行事,正确处理好自己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因此,企业伦理建设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素质并遵守企业的伦理准则,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带动员工自觉遵守企业伦理守则。

加强相关行业协会的建设

对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来说,需要成立行业中介机构来引导企业伦理化经营。行业中介机构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有引导、监督、服务、协调等功能。行业中介机构要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指导企业制定相关的伦理法则和伦理经营的策略与方法;二是要协调行业之间的关系,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对不道德行为进行劝导和警告;三是协助企业进行伦理培训等。

参考文献:

1.徐大建.企业伦理学(m).上海出版社,2002

2.朱泰.企业伦理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实质(j).学术探索,2002,(3)

3.陈宏辉,贾生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2002,(6)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思考 篇2

关键词:伦理制度化,主体性,道德自主性,道德修养,个体体验

在我国,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 人们普遍感受到道德水准的下降。学界往往将伦理制度化作为道德建设的对策性措施和有效途径之一, 认为伦理制度化能“适应社会转型及规范道德生活的现实需要, 具有导向、约束、维系和整合等价值功能”, 能“更有效地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 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所谓伦理制度化, 即把道德规范“成文化”或提升为奖惩制度和法律条文。如:设立见义勇为基金, 规定对见“死”不救的处罚;对随地吐痰的制度化处理;职业道德的制度化, 如医生不得收红包、教师不得进行有偿家教, 政府官员财产收入申报等;建立学生道德银行制度。这些研究大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将制度的伦理要求规范化、条例化, 如何堵塞制度漏洞、健全制度的约束机制等方面, 企图通过明示的伦理准则和可操作的奖惩措施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制度伦理研究的着眼点多在以制度来整合人们的观念与行为, 补救道德缺失, 从而提高社会大众的道德水平, 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 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普遍缺失, 以及人与人之间不断增大的摩擦和交际成本表明上述种种措施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因为伦理制度化并非万能, 它容易弱化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容易将道德工具化。而如果伦理制度化中主体性缺失, 道德就会面临失去存在合理性的危险, 制度伦理的研究将失去应有的价值, 不利于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因此, 制度伦理只有内化为人格道德, 进行主体性构建, 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里, 主体性构建指的是在确证、重视道德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能动发挥道德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使“向善”成为自觉的道德追求的一种建设活动。事实上, 正是千千万万个现实的主体的存在及其主体性功能的发挥, 才能有效地推动规范的内化, 弥补制度法规的缺陷, 超越环境和自身的限制, 从而使制度、环境、主体在整体功能上产生互补和谐, 洋溢互动活力。

如何进行主体性构建呢?本文认为可以从四方面予以展开。

一、确证人在伦理制度化中的主体地位, 高扬主体的道德自主性

马克思认为, “人始终是主体”, 主体性是使人成为主体的根本属性。人作为主体和能动性要素, 绝不只是社会各体系中单纯的细胞和工具。相反, 在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 应当牢固确证人在伦理制度化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观念, 发挥人在道德生活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不断地追求主体性的发展和完善。只有这样, 人才能超越环境和制度的限制, 在追求道德价值中完成对自我的约束和超越, 从而生成和提升主体人格, 树立高尚的道德信念,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和社会风范。

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面临着多种责任和义务, 这些责任之间会发生冲突, 有时会使人陷入一定的伦理困境, 左右为难。于是, 在“该不该”、“善与恶”的冲突中, 主体如何做出“向善”的选择和负责任的行为, 就不能局限于制度建设, 需要高扬人们“向善”的道德自主性。因为过分强调以制度来整合人们的观念与行为, 用明示的伦理准则和可操作的奖惩措施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并不能达到提升道德水平、净化道德环境的目的, 相反, 却窒息了主体向“善”的追求, 助长了“恶”的衍生。事实证明, 人为地要求人们崇高, 不去进行表里如一的道德修养, 只会使人产生逆反, 结果出现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因此, 积极有益的制度伦理, 应当重视主体内心的德性、良知与信仰, 应当唤醒和张扬主体“善”的信念, 通过弘扬主体的道德自主性以实现“善”抑“恶”。行使道德自主性的依据, 一是制度安排和体系设置 (包括宪法、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等) 中所体现的主体的伦理要求。二是主体内心的德性、良知与信仰。就道德的生成机制而言, 道德在个体身上成型, 固然离不开外在的道德环境, 但是, 社会评价要影响道德主体, 只能通过社会舆论作用于主体的内在良心, 使其产生荣誉感和耻辱感, 形成自我评价, 然后才能有意识地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行为主体对社会评价不予认同, 依旧我行我素, 只要没有做出触犯法律、危害社会的行为, 社会就无由进行正式干涉。在没有实施具体的行为之前, 高尚与卑劣、诚实与虚伪都是可以相安而处的。由此可以看出, 只有弘扬人们“向善”的道德自主性, 才能真正使个体做出“向善”的行为。这样, 当面临责任冲突, 公众利益被私人利益所取代时, 主体的道德自主性就是在激烈的伦理冲突中自主作出的“善”选择和负责任的行为。

二、确立主体的道德价值定位, 主体道德价值定位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

伦理道德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自我的约束与管理, 它必须以自我对伦理道德的认同与信仰为条件。主体道德价值定位是使伦理规范得以转化为主体内在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 其功能就体现在规范认同和行为训练两个方面。它一方面使各类人群很好地认同伦理规范, 认同各自的职责, 并使其内化于个体人格之中, 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良好职业素养, 有着正确的利义观, 自觉限制和克服有悖于伦理规范的需要和欲望;另一方面, 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 促使内在道德品质更好地外化为道德行为。

长期以来, 关于道德价值的伦理学思考是在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进行的。普通伦理学倡导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 这无疑是需要的, 但它并不能为特定领域中的特定人群提供具体的价值坐标和角色规范。我们在进行道德人格建设时, 必须着眼于人群的差异性和职责的特殊性予以区别对待, 进行不同的道德价值定位。比如, 医务工作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行政人员, 这些人群, 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职责, 本质上要求他们有着不同于“经济人”的特殊价值坐标。如果说“经济人”的基本价值主要在于追求和实现他自身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那么对于医务工作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行政人员这些人群来说, 他们必须实现价值目标的根本性转移, 即把一种占有的追求转化为一种奉献的追求, 他们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德, 树立起对公共利益至上价值取向的坚定信仰。当然, 在正常合理的公共生活中, 他的个人利益也会在这种奉献中得到实现。

三、提升主体的道德修养, 增强主体的自律意识

我国传统伦理非常注重人的内在德性的修养。如儒学的“仁”、“礼”思想, 强调“以仁释礼”。在儒家看来, “仁”是依靠自己主观努力所追求的崇高境界, 欲仁、为仁是一种自觉的、自主的道德行为。“礼”作为一种社会的行为规范, 既不是由外在的政治集团强加给人们的, 也不是由外在的信仰体系强加给人们的, 而是由人们从自身的亲子血缘情感中生发出来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方式, 这是一种自觉的道德追求。所谓“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有了热爱父母、关怀兄弟的亲伦情感, 人们在行为举止上便自然会遵循“礼”的原则;而失去了这种“仁”的情感基础, 人们即使在外在行为上表现得循规蹈矩, 又有什么意义呢?显然, 儒家注重道德主体性内在的生成, 高扬道德的主体精神、自觉精神和自律价值, 并试图通过人的道德自省、自律而实现对制度和环境的超越。儒家所提倡的自省、自律的道德逻辑无疑是我们当前伦理建设中最具积极意义的因素。我们知道, 高尚人格的养成, 固然离不开社会价值导向的作用, 但主要还在于个人的自觉学习、锻炼和修养, 在于自律意识的强化。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提升人格境界方面起着决定作用。如果没有高度自觉的道德修养, 再好的外部条件也起不了作用。制度伦理建设绝不能停留和局限于制度建设和道德环境建设的层面, 而应彰显道德自律的地位、作用, 加强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 将外在强制变为内在自觉。

如何提高主体的道德修养、增强主体的道德自律呢?参照古代哲人的“修身之道”, 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践经验, 提高主体的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能力、养成道德习惯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两种方式:自省与慎独。首先, 人格修养需要一种自省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反思、提高的过程, 就是主体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达到道德自为境界的过程。生活实践中, 人们要勤于自觉反省, 勇于自我批评, 贵在改过自新。其次, 提高主体的道德修养、增强道德自律需要靠慎独, 而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慎独。“慎独”是古人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 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力量, 是一种高度自觉性, 所谓“君子慎其独”。几千年来, 国人一直将慎独视为一种高尚美德, 将正心修身作为人生第一要义!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阶段, 强调慎独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 但道德水平总体上却在下降, 人们心态浮躁, 拜金主义严重, 处处充满了功名利碌等诱惑人的陷阱, 在这种条件下一个人如不努力注意“克己”, 不处处设防, 或是贪欲过甚, 或是起自于所谓的“一念之差”, 就会掉进让人一辈子后悔的泥坑之中。因此, 能否“慎独”, 是检验人们是否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成熟的道德人格的试金石。

四、重视个体人生意义体验, 从个体意义体认的角度建构信仰

制度伦理整合社会大众的德性, 实际上是某种时代精神内化为个体道德意识的过程。尽管明示的伦理规范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整合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但企图依靠制度的强制性规范“强迫”人们提高德性水平是不现实的。如果社会大众不是真正从内心体认其中的精神价值, 这种整合是难以真正奏效的。尤其是, 如果没有个体对制度的价值认同以及与制度要求相适应的精神品质, 制度只是一个空壳。因此, 伦理制度化中进行主体性建构最终必须落实于个体, 重视个体人生意义体验。

不同于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个体本位,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征是群体本位, 中国文化精神中缺少独立的个体自由和个体意识。中国传统文化这种重群体本位而忽视甚至践踏个体意识的文化精神, 压抑个性的自由和个性的创造性, 抑制了人之主体性的生成, 对主体性的生成具有很大的消解性。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一直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 不遗余力地进行各种主旋律的宣讲, 经常性地推出先进典型, 以及根据社会情境塑造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航天精神等来占领人们的内心世界, 希望以此植入一个信仰的体系, 为道德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但是,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各种主旋律、典型和精神满天飞, 却唤不回道德风气的好转。症结之一就在于这些总体性、政治化的精神建设并没有落实于个体, 不是真正根植于个体的道德需求, 从而唤醒个体的道德自觉, 取得个体的道德认同, 并付诸“向善”的行动。这些建设忽视了对个体自主性的培育, 不关注个体的现实关怀、内心感受, 忽视了对个体生存意义的关照, 其后果是由于缺乏个体的认同与内化而使道德建设处于“悬空”状态, 无法形成个体德性和取得社会认同, 并最终促成社会风范的根本好转。

五、结语

如何才能唤醒个体的道德自觉、取得个体的道德认同呢?本文认为, 这需要从个体意义体认的角度建构信仰。信仰作为终极的价值体系和通达永恒的精神设置, 是人们“对某种超乎人可直接把握的观念或理想的信奉、持守和追求。其所信观念故为信念, 有其超前性或超现实性。”海德格尔曾经提出:“信仰等于重生”。正确的信仰, 能不断从内部给主体以力量, 它直抵人的心灵, 对个人行为起到约束和净化心灵的作用。相反, 人如果没有信仰就没有精神约束, 也没有良心的谴责, 意味着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做任何事情而毫无道德上的担忧。从心理学角度考虑, 人在具有了比较正确的信仰时, 当他的行动与其信仰不一致时, 会造成其痛苦, 从而使“恶”的行动不易发生。当我们按照信仰去体察世界时, 就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意义充盈的世界中;在信仰的指导和意义感召的推动下, 主体会持久而又不自知地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与世界的同一性, 让渡自我利益而成全生存共同体的整体利益, 这恰好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行为的稳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郑洁, 陈金明.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伦理制度化论析[J].江汉论坛, 2005, 6

[2].曾秀兰.伦理制度化与道德教化———道德建设的两个基本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 5

[3].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J].新华文摘, 2006, 1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第42卷

[5].论语·学而

坚持生态伦理 构建和谐社会 篇3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和谐 环境 资源

【作者简介】 张亚琴,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3-0011-02

生态环境问题本身是伦理学的问题,人类社会不可能离开自然环境而存在,人与人的关系是以依托自然环境为前提的关系,人类社会本身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的伦理关系。生态伦理也叫环境伦理,是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所作的研究,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学说。生态伦理需要人类改变过去破坏环境、向自然过度索取的传统价值观,形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加强生态伦理,并且把这一理念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始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环节。

一、生态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1. 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同时,人与自然关系发生了异化。现代工业文明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雾霾、沙尘暴、酸雨、气候变暖、废水废气等各种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存,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造成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渐波及到人类自身。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意味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恶化。自然界和人的关系从认识论上来讲,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系统论上来讲,人和环境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成员是一个整体内部的两个子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地球生态系统的维持,就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讲,自然和人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

“天”指整个宇宙,“人”就是指人类本身和人类的社会生活。所以“天人合一”体现出了人要与自然相互影响、和谐相处的思想内涵。孟子说:“尽心、知性、知天。”人与天是内在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相辅相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马克思关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人靠自然界生活”的论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又在改变着自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人与自然的区别。同时,自然也影响和制约人的发展。生态环境作为客体,人作为主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体的人在客体中生存,又对客体环境实施行为。如果人类不能处理好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自然界对于人类生存的长久意义,为了满足眼前利益进行掠夺性开发、工业污染、滥伐乱砍等,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如城市热岛效应、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受损、脆弱的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能源短缺等。可见,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人类要重新审视自身行为,注重生态伦理,在合理利用自然的基础上保护自然,保护自己生存的家园。坚持人和自然的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对待自然的基本原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思维。

3.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坚持生态伦理

第一,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影响和制约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第二,构建和谐社会能更好地实践生态伦理,二者相互促进。最后,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实践中,人类所形成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思维方式、伦理规范和价值观念也必然为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提供有益的范式、机制和理念,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生态行政管理

党中央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生态伦理,需要制度的保障,即加强生态行政管理,引导人们提高认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二、坚持生态伦理,构建和谐社会

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时一方面要坚持“用之有度”,依靠科技创新,大幅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新型能源替代资源,构建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另一方面,要坚持资源的“用之有节”, 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推进资源有偿使用,促进珍惜和节约资源,建立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绿色工程。取之有度和用之有节是现代社会建立和保护生态伦理的基本要求。

坚持生态伦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比如植被荒山、生态旅游开发、退耕还林等,在美化环境、呵护自然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海洋探测和应用研究能力、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构建资源的新拓展体系。

坚持生态伦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坚持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生产方式的直流型、粗放型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这就需要重新审视经济增长的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由消耗型向节约型的转变,系统认知环境演变规律,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生态环境的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升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在这一方面,强制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能有效阻止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经济的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相协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行为是违背生态伦理的。

坚持生态伦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宣传、引导,使生态伦理深入人心。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氛围,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提高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这就需要对人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生态的道德教育。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节能与减排从小事做起,对衣食住行提倡环保使用,真正使生态伦理思想植根民心。

坚持生态伦理,要改变生态行政管理模式。改变以往人类向自然过度索取时,主要依靠强制手段去管制的行政管理模式。实行可持续发展的以综合协调为主的服务型、生态型的行政管理模式。

坚持生态伦理就是妥善处理并逐步形成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关系,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也是间接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生态伦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 刘湘溶.生态伦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 叶平.生态伦理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

[4] 黄鼎成等.人与自然关系导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 王岗峰等.走向和谐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 傅华.生态伦理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 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心理建设论文 篇4

□作者:西安财经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袁学武

内容摘要:我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希望通过制度创新设计解决发展问题,而和谐制度需要和谐文化的养育,文化的基础是社会心理。培育和谐心理需要在和谐社会制度设计安排的同时关注人的精神健康和心理状态,加强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的和谐

文化的导向功能,建立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心理研究和教育体系,以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关键词:和谐心理社会功能建构路径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历史经验看,变革社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大多数社会成员获得实际利益的预期而形成的参与的积极程度,我国二十六年社会变革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从中得到利益,享受更现代的生活方式,但并未带来预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说明物质生活条件与精神愉悦不是线性因果关系,也提示了社会应以人为本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同时关注人的心理状态,全方位研究心理状态对人的幸福感和对社会走向的影响。

市场经济自发竞争机制导致的社会矛盾映射在人的精神世界造成不健康心理因素增多、心态失衡、价值趋向单

一、理想信念困惑、极端情绪化心理,这种精神状态不利和谐社会建设,也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不和谐心理形成原因如下:财富分配带来的利益不均衡的矛盾内化在人的思想中导致心态失衡。利益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益格局的巨大差异形成多元利益冲突会引起离心力会产生牢骚、消沉、怨愤的心态。

市场的利益机制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使原子主义思维主导了人际关系,社会在物质交换的关系上重塑实用主义的人际关系,甚至婚姻、家庭、宗教、国家关系都功利化了,物质追求成为人的价值首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成为人的行为准则,人变得更加理性和冷漠,缺失了对他人的爱心、关心和帮助。

贫富差距、政治腐败、社会保障的问题加剧了社会不公正预期,引发嫉妒、贪欲等不稳定和极端情绪化心理。

社会文化塑造出以社会精英体系为楷模的理想人格,它集智慧、成就、财富、职业和巨大的影响于一身。理想人格要求牺牲自我,压抑个性,把个人与社会完全整合起来以忘我奋斗精神实现理想。如果理想人格得以实现,会有巨大的成就感,如果理想人格不能实现,就产生挫折、失落、失败感。

日益宽容、自由的社会制度实现了人性的解放,市场经济创造了这样一种机制,只要人有需求,市场就有源源不断的供给,这就产生了贪婪、放纵、无节制的心理。这些精神性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目前心理不和谐社会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发展生产力,聚集更多的财富;需要调整社会成员利益结构,建立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创新利益均衡机制与制度;更需要利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完善文化建设,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教育。

和谐心理的释义

和谐心理属于和谐文化范畴,是社会意识的一个基础层次,马克思主义把社会意识划分为感性的社会心理和理性的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次,社会心理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以感性的自发因素为主,渗透着理性因素,它是社会生活经验的直接反映,表现为人的信念、情感、意愿、习俗,自发倾向,其存在有个体心理、职业心理、民族心理、阶级心理。可见社会心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它渗透在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之中,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形成情感色彩浓、感染力强、影响范围广的社会思潮,支配人的行为,良好的社会心理会凝聚人气、激发创造力,是变革社会的动力因素,相反,不可控制的社会心理特别是民族心理、阶级心理、国家心理在失衡状态形成社会思潮,蓄积巨大的能量,会引发社会动荡,冲击社会基础制度,引发社会无序态,因而,分析社会心理的现状、性质和走势,整合社会心理积极因素,缓释和化解消极因素是目前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之一。和谐心理是和谐文化的基础层次,它为和谐文化提供素材、激情和发展动力,对心理现象提炼升华形成理性的和谐文化。和谐心理的标志一是认知、情感、意志与主体行为协调统一,即没有因主观因素剧烈冲突产生精神痛苦。二是与他人的关系融洽默契,易融合于团队之中,并承担适合的角色。三是处理事务的适度与理性。和谐心理形成有气质、性格等先天因素,但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后天努力并在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加以改变。

浅谈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篇5

一、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必须坚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提供的养分,而构建和谐社会也同样离不开企业发挥的积极作用。因此,企业要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和利用当前的机遇,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将企业建设成和谐的大家庭,并使之最终成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企业解决一切问题的关。

企业发展,使企业有更大的能力承担社会责任,并最终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共同发展。

二、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坚持公平诚信,友善对待公众

企业的生存发展不但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而且离不开企业相互间的共赢。

一是树立“客户就是上帝”、“职工就是主人翁”的理念,一切为用户着想,急用户所急,增强服务意识,用优质的产品去占领市场,用优质的服务去赢得用户的信赖。

二是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是作为企业永恒的主题,要求全体员工按照规程措施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首先,把安全工作作为一种文化来抓,增强员工安全责任感。要引导员工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广大职工深刻理解到,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职工个人的家庭幸福,更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安全。第二,把安全工作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来抓,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注意防止和克服怕麻烦、图省事的消极因素,把工作做足、做细、做好,使各项安全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优化职工队伍结构,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和质量的竞争。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确保企业长盛不衰,必须在优化队伍结构上进行多方面的、积极大胆的尝试。

三、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认真履行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进

企业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企业的和谐有赖于社会和谐的环境;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因此,寻求企业与人类社会、自然社会的共同进步,回报社会,应该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

一是要谋求企业效益最大化,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构建社会和谐需要丰厚的物质基础。国有企业担负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理所当然地要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因此,必须做好、做强、做大企业,谋求效益最大化。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贴紧市场,把握市场规律;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拓展利润增长点;实施差异化服务,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思考 篇6

一、加强企业伦理学习对金鼎公司发展起的重大意义

在企业内部,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校正人们行为及人际关系的软约束,它有助于企业确立整体价值观和发扬企业精神,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群体行为合理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企业外部,企业伦理是企业立足社会的保证。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积极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履行社会的义务和完成社会的使命,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导向功能。企业只有使自己的求利行为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整体利益、可持续发展等价值取向,即以伦理为决策导向,才能在决策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进而获得管理的成功。我们金鼎公司的企业核心服务理念是“以顾客满意为宗旨,学习超越 领先” 企业使命是“幸福员工服务莱钢奉献社会”,这些文化理念的提出对我们金鼎公司改制后社区物业如何发展、生存,以及在市场形势下如何提升管理和服务品质等问题,统一思想,提高了认识,进一步引导全体员工转变观念,以自我加压、形成积极向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状态,为实现公司改制各项任务目标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凝聚功能。管理者的人格魅力主要由管理者的道德素质决定,它能产生威信,使管理者赢得员工的信任,有助于二者之间的沟通,它能产生感染力和号召力。我们金鼎公司的人才观是“想干事的有平台,能干事的有位置,干成事的有待遇”管理理念是“制度大于总经理”这些观念的提出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责任感,并进一步转化为对企业的忠诚,产生强大的内聚力,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亲和二者的关系,使管理决策得到积极响应,为金鼎公司改制后取得良好的管理绩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规范功能。伦理的自律性表现为:它能在企业中造就一种良好的氛围,成为员工的自觉信仰,会以“理应如此”的无形的精神尺度来衡量自己的行动,达到自我评价、自我规范的功效。我们金鼎公司的企业规范包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及员工行为标准,规定员工在企业争当好职工,在家庭争当好角色,在社会争当好公民,遵守公民道德纲要,树立了金鼎公司员工良好的社会形象。

4、有助于企业享有良好的商誉,提高其社会地位。企业伦理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商誉又是无形资产中的关键因素。企业商誉是一个企业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它己越来越成为企业赢得现代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大家看好莱钢的房子,很多是信赖我们的物业管理,这就是我们的无形资产,我们要创造有影响力的物业服务品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优质服务是金鼎公司物业管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塑造良好形象的基础。但仅有优质服务是不够的,要拥有最佳的企业社会形象,还要靠有效的公共关系和企业理念把这种优质服务最大限度的传播,从而对社会产生一种反馈的作用,赢得广泛的支持和赞誉。

二、在金鼎公司物业管理中怎样加强企业社会责任

卓越的企业创建的不仅是一个富裕的社会、一种繁荣的经济,更在于它建立了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那么金鼎公司物业管理怎样在实践中更好的量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呢?

首先,我们加强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典范宣传,使更多的员工和住户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宣传能为顾客着想,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让顾客满意的企业;宣传善待社会、服务社会,在从事公益活动的同时提高自身社会声望的企业;宣传尊重员工、培养员工,使企业运行于民主有序的环境,灵活度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宣传勇于承担社区责任,保护环境,为民造福的企业等。同时加强对反面案例的揭发,造成舆论导向。

然后,就是加强企业文化的培育。我们的产品是服务,管理也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培育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对本企

业员工企业文化的培育,从关心员工、培训员工,树立员工的自身荣辱感、企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使其身体力行的将这种文化作用于日常的物业工作中。再次,提升物业服务品位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实施由服务经营向经营服务的战略转移,是金鼎公司改制的需要,更是社区和谐发展的需要。作为社区物业,我们要深入学习先进物业管理经验,以“住户满意为宗旨”,以“文明和谐家园”为主题,继续深入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辐射力、陶冶力、推动力,不断提升服务品位,深入开展平安小区创建活动,更好的改进管理服务工作,打造社区物业品牌,为园区住户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思考 篇7

[关键词] 消费伦理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公平公正 节用俭朴 适度合宜 文明健康 绿色消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谓“和谐”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在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科学生活方式相悖的不健康消费,超越现实条件、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拒绝高新科技产品的守旧消费,求神拜佛、算命问仙的迷信消费,一味学西方的“跟风消费”,吃珍稀保护动物的破坏性消费等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不仅带来消费者道德的沦丧、人性的迷失,更造成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加剧了人与自然矛盾。人类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走向,更直接决定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本文试从新型消费伦理观中挖掘和谐思想的蕴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定思路和解决方案。

一、新型消费伦理观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包括生产的可持续和消费的可持续。可持续的消费观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是它的派生物,并对整个发展模式的实施产生巨大影响。它的主体思想是:对自然资源、生活资料、劳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包括消费观念、消费能力、消费行为、消费模式、消费政策等方面的抉择都要有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21世纪议程》第四章《改变消费模式》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特别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类模式。”可见,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一章还将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作为所有国家应努力实现的目标,指出“所有国家均应全力促进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促进减少环境压力和符合人类基本需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加强了解消费的作用和如何形成更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可持续性原则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之上,服从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对传统消费观的挑战和否定,构成了新型消费伦理的首要原则,这一原则蕴涵了和谐思想。

2.无害化原则

消费作为人类的一种生理需要,是维持生命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消费首先要有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最起码对个体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对个体的生命健康无害;其次,消费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又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总会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如奢侈性消费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还对社会风气造成消极影响,这种消费是不道德的,因此消费还要为他人和整個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最起码对他人和社会的持续、健康生存和发展无害;再者,消费作为人类与自然交往的基本方式,是不断消耗自然资源、产生生活废物的过程,因此消费也要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最起码对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无害。总之,人类的消费应无害于人,无害于社会,无害于自然,有益于己,应保证和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益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益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生存和发展。

3.公平公正原则

在消费领域,公正就是指每个人在行使自己的消费自由权时,以不影响他人和整个社会各方面权益的实现为前提,他人和社会的消费权益的实现也要为个人消费权益的实现创造条件。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每个人最基本的人权,为了维持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消费权。消费公正包括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体现了全球发展的一体性和世界性,它要求在“只有一个”的地球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特别要注意后发展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它要求在国家范围内,地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在国际范围内,国家利益必须服从全球利益。代际公正关注的是发展的持续性和未来性,它强调在消费问题上要公正地对待下一代或下几代人,当代人应明智地担负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和占有财富的伦理义务与责任。在实现自身的需要时,不仅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条件,而且要为后代人提供至少和自己从前辈那里继承的一样多甚至为之创造更多的发展条件。

二、新型消费伦理观的主要规范

1.节用俭朴

我们倡导的节用俭朴,作为一种消费理念,是人们对待物质财富、物质欲望和物质生活的一种态度,是介于奢侈和吝啬之间的一种中道,具体是指人们合理地、有节制地使用和消费物质产品和劳务,既不放纵各种欲望、为所欲为,又不过分苛刻、压抑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节俭“既不绝欲,亦不纵欲”,不奢侈,也不浪费,倡导过一种理性的、合宜的物质生活,做到文实相符,“节制在人”,“取舍于内”,不被物所役,以真正实现自立、自强。它既是一种消费方式,又是一种关乎人生目的和人伦关系的德性,这里的中道思想就是一种和谐。

节俭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个体层面分析,节俭能对各种自发的物质欲望进行节制,从而奠定道德自律的基础,使人集中心力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从社会层面分析,节俭能造就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使社会稳定具有凝聚力;在国家机器运转中,节俭能净化社会空气,造就清正廉洁的行政氛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尤其在当代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有限,再加上资源的严重浪费、低效使用,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多积累、多节俭、少铺张、少浪费的发展道路,决定了国民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我们在经济工作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俭放在首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领域,都必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粮,千方百计地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各行各业都要制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目标和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适度合宜

适度消费既是基于个体自我身体和精神发展的需要,又是基于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既是内在的要求,又是外在的要求。所谓适度消费,作为一种消费模式,是把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水平限制在生态环境可持续支撑人类生产,生产可持续支撑人们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和消费可持续支撑生态环境的范围内的消费,是适应国情、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的一种消费状态。这个客观条件包括如下三层含义:(1)消费支出等于或接近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2)与个人收入、财力相适应;(3)在资源的社会供给量为既定的情况下,不过多的占用或消耗该种资源,造成资源供应的紧张或短缺。由于这个客观条件是具体的、历史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演进而变化,所以适度的具体内容也是发展变化的,而决不是永恒不变的抽象。

适度消费是过度消费与消费不足之间的一种中道。过度消费不是为需要而消费,而是为显示自身的地位、身份和“价值”而对物质享受和奢侈的无限制的追求。它不仅是人的价值和精神的一种扭曲,而且是对地球资源的极大浪费;而消费不足,难以维持基本的生存和发展,同样是不合理的。适度消费要求人们在消费时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务使消费与本人的收入水平、偿还能力相适应,同时还应考虑是否造成了消费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总量的供求紧张。适度消费既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过度节俭型的消费而抑制生产生活发展,更不是奢侈过度型的消费而浪费资源和损害环境。它不仅符合人的本性,更符合自然的本性,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科学合理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

科学合理原则要求消费活动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要符合人自身发展的规律。首先,科学合理的消费是指消费活动按经济规律办事,消费的水平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生产的水平相适应;其次,科学合理消费还必须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一方面,消费水平能保证生产资源的积累和扩大,防止个人消费量超过对生产的投入量。另一方面,防止由于消费方式的不当和消费的过度增长造成的对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的破坏;最后,科学消费观要求消费活动符合人自身发展的规律。消费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科学消费要求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消费得到保证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文化、学习、艺术、休闲、娱乐、旅游等精神生活的消费,以提高文化素质和加强精神修养,使人们的心情愉快,有足够的安全感、舒适感和满足感,使人们崇尚真理,崇尚文明,崇尚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人们远大的理想、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真正实现一种“全面的生活方式”、“平衡的生活方式”,提倡终身学习,用健康向上、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充实自己,使物质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这正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4.文明健康

文明健康消费不仅指消费行为对身体的有利性,也包括消费过程和形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并非任何消费都是合理的,一些不正当的或过度的消费首先会使身体的健康受到危害。近年来不断增长的现代“文明病”,主要是不当消费、消费过度和营养过剩造成的。因此,个体应选择有益健康的、文明的消费结构和方式,这不仅是人作为生命存在物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发展自我的前提。

文明健康消费不仅表现为消费内容的文明健康,而且表现为消费方式和手段的文明健康,要求消费要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不损害国家、集体、环境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消費者立足自身实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既有物质追求,也有精神追求,在较长时期内坚持以发展消费为主,追求适度享受消费;要求消费者通过合法、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消费资料,反对吸烟酗酒、声色犬马、狂饮暴食的不健康消费,反对吸毒赌博、卖淫嫖娼、看黄色影视录像等非法消费,反对以贪污、受贿等手段获取钱财的腐败消费,反对低级庸俗趣味、迷恋色情、暴力刺激的消费。此外,个体还应自觉地克服虚荣、攀比、盲目等不健康、不文明消费心理和意识,倡导文明、理性、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意识。

5.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环境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产物,是一种比过度消费生活更充实、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它有三层含义:(1)消费者在消费时要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2)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3)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不仅是消费无污染、无公害、质量好、有利于消费健康化的产品,而且是保护、培育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渗透着环境意识和健康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的革命,它是一种反映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崭新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反映了一种文化、一种文明。

总之,新型消费伦理观以其科学、理性、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和方式,能够促进人——自然——社会的良性循环,最终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条件。

街道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篇8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街道是构建和谐

社会的重要因素,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层的最根本体现。我们认为街道的核心是社区,如何建设好社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正如胡锦涛总书记的指出的那样,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介与我街道实际,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构建和谐街道,要正确认识街道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街道是城市的基础,是与老百姓联系最密切的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作用不可估量。

街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协调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慎、不当,都会使矛盾加剧、激化,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从而影响到改革与发展各项目标的实现。街道应发挥党和政府最基层派出机构的作用,通过引导居民自治,加强社区建设,改善居民生活和生活环境,为群众排忧,为百姓解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门。通过过深、过细、过实的群众工作化解群众的意见和不满,调解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街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综合性管理作用。街道的职能决定了街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综合性管理作用。街道所担负的社区建设、民主法制、扶贫帮困、社会保障等工作,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特征,也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街道设立综治办,计生办,民政救助站、劳动保障平台等7个职能部门,49项职能工作,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婚姻观、倡导移风易俗、铲除邪教、破除迷信,在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方向起着积极导向和推动作用;通过双拥共建活动的开展,巩固和发展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通过辖区内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建立,整合资源,达到优势互补、共驻共建;通过社区党组织对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启迪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人大、统战等工作进社区,畅通了民主渠道,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创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街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民生性保障工作。社会保障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减震阀”。街道是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街道可以通过增加社区服务项目,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对弱势群体进行社会捐助工作的开展,弥补政府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不足,来维护居民的生活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

二、构建和谐街道,要下力实施好以下几项“工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区各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街道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快速协调发展。就当前状况看,构建和谐街道要下大力实施好以下几项“工程”:

(一)、以完善辖区服务功能为主题的“民心工程”。衡量街道建设搞得好不好、成功不成功的唯一标准,是看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因此,我们开展街道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着眼于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围绕安居乐业,在服务居民上狠下功夫,建立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项目,形成残疾人服务、老年人服务、家政家教服务、商业网点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康复医疗服务、治安综合服务、再就业服务等全方位、多形式的便民服务体系,形成“难有所帮、残有所助、弱有所持、老有所养”的社区服务新格局,实现居民一般性服务基本不出社区。通过建设15分钟“就医圈”为契机,进一步畅通了街情民意的“绿色通道”,在街道、社区架设居民与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和信息分类进行处理,紧急的事情及时做、棘手的事情勇于做、热点的事情重点做、扶贫帮困的事情经常做、发生矛盾的事情协调做,真正让群众满意。

(二)、以关心困难群体生活和再就业工作为重点的“帮扶工程”。帮助解决辖区困难群众生活是街道、社区组织应尽的责任。要发挥街道、社区组织贴近群众的优势,对困难群体深入调查,摸清底数,提供零距离、亲情

化的服务,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辖区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建立低保家庭备案登记制度,根据保障对象家庭收入变化的情况,随时决定增发、减发或停发保障金,切实发挥最低生活保障的“兜底网”作用。积极开展邻里互助、社会救助活动,在有条件的街办、社区兴办“爱心超市”,通过单位捐赠、个人捐赠、慈善机构捐赠、贫困资金购买等方式,筹集衣物、日常生活用品等,向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免费发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保障是基础,就业是出路。要发挥社区服务领域广、服务项目多、就业门槛低、就业潜力大的优势,大力开发利民便民服务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挖掘社区保洁、保安、保绿等公益性服务岗位,帮助更多的下岗职工在社区实现就业,努力创建“无下岗失业楼院、无下岗失业社区、无下岗失业街道”。

(三)、以社区信息网络为手段的“数字工程”。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社区,是提高社区管理效率,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各社区居委会配备电脑,对社区实行微机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联系千家万户的这一现代手段,依托电子政务网络,逐步搭建一个市、区、街道、社区联网的居民服务中心平台,同时建立“116190”服务热线。在中心平台的数据库中录入区内所有居民家庭住址、电话等资料,以及加盟服务的区内社区服务企业和志愿者资料。实现社区服务供给和居民服务需求的最佳快捷组合,逐步形成符合信息时代的社区服务模式。

(四)、以辖区稳定为目标的“平安工程”。辖区稳定是整个城市社会稳定的前提。切实加强辖区治安综合治理,努力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定的居住环境。建立辖区安全防范的长效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居民小组、楼层中心户、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消除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建立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的群防群治体制。着力抓好社区整合后的社区警务建设,逐步增加社区警力,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感。

(五)、以发展辖区经济为导向的“命脉工程”。经济发展不够,这是制约构建和谐街道建设的关键因素。近几年,区委、区政府为进一步促进乡、街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断壮大街道经济实力,充分调动其大力发展经济、培植税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于06年8月颁布了“财税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并制定经济工作考核目标责任制。各个镇、街在抓项目和抓民营经济发展上下了不少功夫,使各个镇街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实力提高,居民生活得到改善。但从全区经济发展的情况看,还存在民营企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低的问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大项目支撑,尤其是高、精、尖的项目不多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落后,许多企业还没有跳出家族式管理的圈子。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从城市街道的实际情况看,企业逐渐迁出,新建小区逐年增多,税源逐年减少。这些都是构建和谐街道必须解决的问题。构建和谐街道和社区,必须依赖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必须拥有与构建和谐社会匹配的财力和物力。从当前情况来看,街道在构建和谐街道中,还缺乏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在今后一段时间要坚持项目支撑,培育骨干企业。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定项目,搞好项目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保证项目的成功率。从发展的需要上项目,坚持高科技、高效益。用优势产品带动优势产业,形成有机的发展链条。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的企业骨干群。

三、构建和谐街道,要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保障。

建设和谐街道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在以往的街道建设实践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和谐街道”这一概念,但在事实中不论从工作思路、政策措施或多或少已经包括了这一内容,各项工作都与建设和谐街道紧密相关,都为今后更好地建设和谐街道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必须看到,明确提出建设和谐街道这一重大任务,这使街道建设的主题更凸显了时代特征,使街道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联系更紧密了,也对街道的各项工作要求更高了;还要看到,明确提出建设和谐街道这一重大任务,进一步体现了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这一要求。我们不仅工作上要依靠街道,更要建设街道、帮助街道、扶持街道,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和谐街道工作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

(一)、要更加注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合力。

建设和谐街道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使工作富有成效。要健全和完善现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政领导更加有力、部门配合更加密切、社会参与更加踊跃的新局面。一是党政领导要更加有力。要积极争取把建设和谐街道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通过健全组织、出台文件、召开会议、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有力措施,不断加大对街道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和借鉴。近年来,许多地方通过建立街道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街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对领导和指导街道、社区建设工作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二是部门配合要更加密切。各部门尤其是依托社区开展工作的部门既要依法行政、各司其职,也要关心基层、关心社区,多体谅他们的难处,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三是社会参与要更加踊跃。要号召驻辖区单位、辖区民间组织、物业组织参与建设和谐街道、和谐社区中来,并形成机制。一切有利于建设和谐社区的行为都要得到支持,愿望都要得到尊重,劳动都要得到肯定,价值都要得到认可,精神都要得到弘扬。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辖区居民参与建设和谐社区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建设美好家园的能力,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句口号变成每位社区成员的自觉行动。

(二)、要更加注重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工作力量

街道的每一个部门及工作人员是各项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上级部门与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肩负着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服务居民的重要责任。要多管齐下,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要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和街道、居委会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的能力。从推动落实街道、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入手,以及养老、医疗、工伤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和保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要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力争在3—5年内每个社区都有一名大学生。二是要加强政府垂直部门专职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政府垂直部门专职工作者主要是指有关部门转变职能,工作在基层、服务辖区居民的部门。多是从事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的人员。他们是在新形势下,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新形式下应运而生的一支新兴街道工作力量。从我国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趋势看,街道专职工作者将会成为我国街道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街道工作的重要力量。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服务范围,使街道专职工作者走知识化、职业化的道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街道专职工作者考核、奖惩办法,建立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三是要加大辖区志愿者队伍的培育力度。目前,我街道有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多名社区志愿者,但要看到,真正起作用的组织、真正坚持经常志愿服务的人还不是太多。要提高现有志愿者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自律力,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工、青、妇、残、老等群团组织的志愿者进入社区开展活动,并在社区吸纳对象;教育、引导广大居民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开展互助、帮扶活动,努力把社会上、社区里有爱心的人们联合起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行动起来,让一切爱心充分展示,让一切善举竞相推出,以造福于社区,造福于居民。

(三)、要更加注重激励机制建设,推动社区建设的持久发展

激励机制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杠杆,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立足基层,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及时总结和推广工作实践中的好经验。要鼓励创新,鼓励创造,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创造活力,形成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社区建设格局。二是积极与新闻宣传部门、媒体舆论配合,大力宣传建设和谐社区中的好人好事。特别是那些热心群众工作、乐于奉献的人的事迹;那些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事迹;那些慈善公益、扶贫济困的事迹,在社会上形成有利于建设和谐社区的氛围。三是注意用先进典型引领实践活动。以往的实践证明,典型引路是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建设和谐社区中,我们要继续用好这一手段,开展好建设和谐社区示范活动。示范活动要从社区内的楼院、门栋、家庭抓起,从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和文明祥和等基本任务和目标要求抓起,从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落实各项政策抓起,从自身特色、自身优势抓起,努力形成建设和谐社区的示范效应。街道可以采取适当形式,对建设和谐社区示范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予以命名表彰,以推动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

(四)、要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指导建设和谐社区的工作水平

建设和谐街道,是一项新的重大使命,我们还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没有掌握,还有许多领域没有认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还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因此,迫切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加强调查研究。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理论的研究;加强对国外城市发展、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加强对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的研究;加强对完善和培育社区组织体系,特别是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街道建设中作用的研究;加强对改进各项服务工作,形成行政机制、市场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志愿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合力机制的研究;加强对有中国特色社工、义工队伍的研究;加强对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社会管理网络的研究;加强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研究;加强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社区建设分类指导的研究。要做到继续“一手抓实践推进,一手调查研究”,通过专题调研、理论研讨等形式,不断提高调查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指导工作水平。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部门自己能够解决的,应该尽快出台文件、制度予以规范;需要几个部门联合解决的,要及时协商出台政策、办法予以实施;需要报请党委、政府解决的,要及时报请党委、政府决策。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才智力优势,组织专家和学者有针对性地跟踪、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和谐街道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把握工作的规律性,增强创造性。

构建和谐社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街道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全局中,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第一追求,就一定能创建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社会。

上一篇:中考满分话题作文友情下一篇: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