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事故案例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程伦理事故案例(通用8篇)

工程伦理事故案例 篇1

1、课程介绍、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四讲包括工程事故中的伦理问题的讲授与讨论。

在这一讲中,在总论部分,首先通过“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和“温州动车组追尾”事件这两个典型案例及其他工程事故案例,介绍了什么是工程事故中的伦理问题。然后介绍了“工程”与“技术”的区别,工程的历史和基本特征,中国文化语境对“工程”的理解,工程师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工程伦理的含义。

接下来,通过一些案例,专门讨论了工程事故中的伦理责任问题,包括工程事故与工程风险的关系、为什么会有工程风险、对工程风险的感知、工程事故中的个体伦理责任和工程事故中的共同伦理责任。

在分论部分,分别介绍了工程设计中的伦理问题、工程实施中的伦理问题、工程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工程事故带来的环境伦理问题、工程事故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

关于工程设计中的伦理问题,通过“三门峡工程”这一典型案例,说明工程设计中单纯功利主义的方针和不民主的决策造成的严重后果,揭示其中体现的工程伦理问题及其社会影响。

关于工程实施中的伦理问题,通过分析“凤凰沱江大桥垮塌”和“綦县虹桥垮塌”典型案例,说明工程实施中的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包括随意更改设计方案、在施工中偷工减料、降低质量、不合理地缩短工期等违背工程伦理的现象)。

关于工程使用中的伦理问题,通过分析“美国花旗银行大厦幸免于难”、“吉林化工厂爆炸事故”典型案例以及煤矿透水、瓦斯爆炸事故、尾矿溃坝事故等工程事故案例,说明工程使用中的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当发现工程使用中存在设备老化、违规操作、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时,如果揭发和制止可能招致企业主管和同事的排斥,可能有损企业形象,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坚持伦理道德底线,采取必要的行动。

关于工程事故带来的环境伦理问题,通过分析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和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事故典型案例,指出工程事故带来的环境伦理问题实质上是环境公平和环境正义在工程伦理中的具体体现。

关于工程事故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通过分析“华夏第一祖龙”事件、美国和印度局部电网瘫痪事件等典型案例,指出工程事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会引发社会资源如何公正分配的伦理问题,工程事故带来社会生活的局部意外瘫痪会引发风险社会中责任如何合理分担的伦理问题。

这一讲最后一部分讨论如何发挥工程伦理的作用问题,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的道德自律和他律、工程伦理的实践有效性(涉及工程伦理实践中的解释环节、操

作环节和对话环节)、工程人员道德行为的制度保障(涉及仲裁体制,表彰奖励和宣传、职业保障体制、经济救助和职业安排、建立工程人员的职业信誉登记咨询体系等措施),以及工程伦理在工程职业认证中的应有作用。

学习这一讲,首先要仔细收看网易视频公开课第四讲,然后根据PPT文档,收看辅助学习的电影和案例视频,阅读指定的拓展阅读文献,然后完成规定的测试题。之后进入“讨论区”,参与开放性讨论。对测试题的回答和参与开放式讨论的情况,作为这一讲作业考核的依据。

2、教学和辅助学习的案例视频:(1)网易视频公开课第四讲50分钟

http://open.163.com/movie/2013/5/9/4/M8UUVA33K_M8VHEPF94.html(2)工程事故中的伦理问题PPT文档(3)“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件的相关视频 http://(4)“温州动车组”事件的相关视频

https://

3、拓展阅读文献:(1)技术决策伦理(阅读王前主编《技术伦理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0-212页);

(2)工程伦理和环境伦理问题及相关案例(阅读王前、杨慧民主编《科技伦理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136页,第137-206页);(3)工程中的责任、工程风险、工程师与环境(阅读查尔斯·E·哈里斯等《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4页,第115-136页,第164-183页);

工程伦理事故案例 篇2

关键词:事故案例,安全系统工程,研究型教学

《安全系统工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 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随着教学计划的变化及研究型教学的要求, 如何在少学时的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 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作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把事故案例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采用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是让学生对课程有兴趣, 让学生感觉这门课程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能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在未来的工作中能用得上。在《安全系统工程》第一讲时, 需要明确该门课程的作用、主要内容以及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在讲解每一部分内容时, 也应该说明该部分内容对安全生产的贡献,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安全系统工程》第一讲时, 可以用事故统计数据说明安全系统工程的作用。近几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 着眼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着力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 加大科技投入, 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事故总量大幅下降。各类事故起数由2007年的50.62万起减少到2012年的33.53万起, 下降34%;事故死亡人数由2007年的10.15万人减少到2012年的7.13万人, 下降30%。连续5年实现“双下降”。二是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从2003年至2007年的年均115起, 减少到2008年至2012年的年均76起, 下降34%。三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状况持续改善。与2007年相比, 2012年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山、铁路交通、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降幅均超过50%;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事故死亡人数降幅超过20%。四是反映安全发展水平的四项主要指标进一步趋好。与2007年相比, 2012年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下降66%,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事故死亡率下降46%,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51%,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75%。可以问学生:这些成绩的取得依靠的是什么?其中, 安全系统工程的广泛应用是一个重要原因。使学生理解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讲到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时, 可以用事故案例说明科学、合理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知识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

二、采用案例引出本讲内容

《安全系统工程》中关于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及安全评价方法的介绍包括概念、原理、步骤等, 内容比较单调, 学生有时不愿意认真听, 也不容易抓住关键点。以前在教学中都是先讲完方法再讲应用实例, 如果在内容讲解前先介绍与该方法相关的事故案例, 能活跃课堂气氛, 提升学生精神。介绍完方法后再结合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能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和掌握相关方法。在介绍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时, 先介绍事故案例, 引出本节内容。2003年2月1日上午9时许, 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天外飞降, 白色轨迹划破美国德克萨斯州蔚蓝的天空, 火球继而一分为四, 顺着4条弧线坠落大地, 美国资格最老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解体了 (第28次飞行) , 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 是美国第一架正式服役的航天飞机, 机舱长18m, 能装运36t重的货物, 外形像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 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000t, 在滑行中它还能向两侧方向作2000km的机动飞行, 以选择合适的着陆场地。该飞机的设计寿命可重复使用100次。提出问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为什么会坠毁?飞行前为什么没有分析出飞机的故障及其影响呢?最后采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方法做出解答。在讲解因果分析图法时, 结合最新发生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激起掌握因果分析图法的兴趣。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 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 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 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 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该事故原因错综复杂, 包括设计缺陷、违规招投标、技术验收不严、雷击事故处置不当、电气设备故障、控制系统故障、通信系统故障、人为失误、管理缺陷等。提出问题:如何分析事故原因及其联系, 预防类似事故发生?

三、采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在介绍完相关知识点后, 可以结合近年发生的事故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 怎样把有关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例如, 介绍事故原因分析时, 结合事故案例提出问题, 让学生回答, 然后进行总结归纳。2008年9月8日上午, 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溃堤事故, 造成276人死亡。8日早上7时50分左右, 违法生产的山西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突然溃坝。约20万m3混杂着矿渣的泥水从100多m的半山腰狂泻而下, 顷刻间吞没了1.5km长、数百m宽的地带, 其中包括新塔矿业公司办公楼、部分民居和一个乡村集市。事故导致孟学农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 副省长张建民被免职。通过调查分析, 排除了因暴雨引发洪水或泥石流导致溃坝、地震等地质灾害引发溃坝, 以及其他因素引发溃坝的可能。溃坝的直接原因是: (1) 非法矿主违法生产, 尾矿库超储, 坝坡过陡导致溃坝引起。 (2) 库内铺设塑料防水膜及采用黄土贴坡等违规做法使坝体发生局部渗透破坏, 导致坝体整体滑动、造成溃坝。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是: (1) 不法矿主要钱不要命, 违规建设、非法生产;该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于2006年4月被山西省安全监管局吊销, 采矿许可证于2007年8月过期。 (2) 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不治理重大隐患, 在没有任何安全设施和保障的情况下长期组织生产。 (3) 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执法不严、打非不力、监管缺失。

四、采用案例加强学生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每一门课程的核心要求。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应用的难度不能太大, 学生要比较熟悉相关工程应用背景, 所涉及的知识不应太复杂和深奥。结合事故案例分析可使学生了解相关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 将所学知识融入到事故分析中, 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讲解事件树分析时, 采用事故案例, 让学生进行分析, 然后教师进行点评。1997年6月27日, 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发生特大爆炸和火灾事故, 死亡9人、伤39人, 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经过调查取证、计算机模拟和鉴定分析,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从铁路罐车经油泵往储罐卸轻柴油时, 由于操作工开错阀门, 使轻柴油进入了满载的石脑油A罐, 导致石脑油从罐顶气窗大量溢出 (约637m3) , 溢出的石脑油及其油气在扩散过程中遇到明火, 产生第一次爆炸和燃烧, 继而引起罐区内乙烯罐等其他罐的爆炸和燃烧。让学生理解事故一步步发展的过程, 然后用事件树分析, 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

五、采用案例加强交流互动

课堂教学要有活跃的气氛,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 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在交流掌握有关知识。交流互动的方式有很多, 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学生讲解演示、QQ交流、模拟考试等。利用事故案例容易理解的特点, 结合相关知识层层分析, 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在介绍事故树应用时, 可结合事故案例加强互动。近年来, 交通事故频发, 引起政府和公众的极大重视和关注。2012年8月26日凌晨2时许, 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由北向南K484+95m处, 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 一辆双层卧辅客车和一辆装有甲醇的罐车追尾, 引发甲醇泄漏起火, 并致两车起火, 事故确认共有36人死亡。两车追尾使甲醇大量泄漏, 导致客车严重变形, 人员疏散困难, 加上事故发生凌晨2点多, 大部分乘客均在熟睡, 大量甲醇泄漏, 迅速围住客车燃烧, 车上乘客逃生机会相当少。2012年10月1日8时30分, 京津塘高速出京方向约55km处, 一辆载有德籍旅客的北京牌照中型旅行车, 与一辆河南牌照的大型集装箱货车追尾。事故致中巴车起火, 6人身亡, 其中除一名中方司机外, 其余5人均为德国游客。另有14人受伤, 其中7人伤势较重。结合事故案例, 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车辆追尾燃烧爆炸事故进行分析。在事故原因分析、事故树编制、求最小割集及最小径集、结构重要度分析、事故预防措施制定过程中都可以和学生互动,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互动中更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工程伦理事故案例 篇3

关键词:工程事故钢结构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088-02

1 引言

案例教学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1~3]。现阶段高等学校很多专业课中都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式如临床医学专业、刑事影像技术等[4~5]。钢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良好的专业训练是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有力保证。现阶段已有较多文献对案例教学的方法及问题进行了研究[6~11]。但很少对土木工程中的破坏性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本文通过典型的钢结构工程的事故的分析,探索土木工程专业的案例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2 工程事故典型案例在建筑工程教学中的主要特点

案例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分有典型的成功案例,如在工商管理中这类例子很多,由于考虑的因素较多,分析起来相对较为复杂;另一类是属于失败的案例,如典型的工程事故就属于这类,该类案例值得反思的地方反而会更多,这为相关专业的案例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案例教学区别于理论教学的特点:

(1)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理论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从老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但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变单向的知识灌输为学生与老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多向的交流。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静态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过程为动态的、积极地讨论过程。

(2)师生的互动交流。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与老师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案例处在教学话题的中心,这里没有空洞的说教。师生通过双向、多向的对话,达到厘清问题、辨明是非的目的,从而使教学成为富有生命力的过程。

(3)案例教學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据教学的需要,运用一定的案例带领学生进入相关问题的“虚拟现场”,通过资料查阅、与老师和同学的探讨,找到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并对症下药的解决问题。其次,教师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能对问题的本质进行高屋建瓴的把握,引导学生逐步进入问题的核心。

(4)没有“标准答案”。不同于理论教学,一个问题只有明确无误的一个标准答案。案例教学中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是由案例本身的工程属性决定的。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技术方案导致不同结果,甚至引发事故,由此案例才有共同讨论的价值。

工程案例的特点是:

①工程案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土木工程尤其是建筑工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家现在对基本建设的投入增大,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到相关的在建的工程,如高层办公楼、住宅、道路、桥梁及工业厂房等,如2010年发生的上海商住楼整体倒塌事故,这为土木工程的案例教学提供了绝好学习机会。

②案例的直观性和客观性。与在教科书中的枯燥文字描述不同,工程中的恶性事故通过图片、视频在网络上可以大量传播,快速、直观性给人带来视觉的冲击,即使让普通大众了解后,也会了解工程事故的严重危害。对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更能从专业的角度对所见工程事故进行讨论和研究。

③突出的实践性。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单向的教师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满堂灌的模式。但引入案例教学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成为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的模式。学生扮演了“工程师”的角色,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认识事故的后果的严重性,通过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确定问题的解决办法。

④案例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工程中发生的事故一般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设计过程中的疏忽、材料性能问题、施工安装中的方案错误及结构使用不当。相应地,案例会涉及到与该案例相关的各方的利益。追查事故原因有较大的社会难度,作为未来工程师,学生需要排除非技术性的因素,从专业的视角来分析和判断。而这些需要综合运用专业课中的知识并结合工程案例的实际破坏特点,从原因和结果的相关性来分析、判断事故的源头。

⑤内在的逻辑性。工程实践中发生的事故反映出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水平欠缺,偶然性事故的发生具有必然性的逻辑。

土木工程中的重大事故一般会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从相关的事故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土木工程的建筑原则——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马虎不得,需要认真仔细的做好每一步的工作。要达到此目的,需要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周密部署、不能顾此失彼,这是教学中重点要领会的地方。

3 工程事故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作为专业课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需要全盘规划,有所侧重。尤其是在学生学习方法、案例选择、时间安排等环节加强引导。下面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的教学过程,加以介绍。

首先,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选择的标准是学生能在已学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可以理解案例本身,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否则达不到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来理解理论原理本身、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讲授完钢结构设计后,学生已经对钢结构设计的知识有所掌握。为了加深理论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了解稳定对钢结构的作用及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笔者选择了如下案例:2008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金圆水泥公司在建车间12根钢梁连环倒塌,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见图1所示。将此工程事故作为钢结构厂房设计教学结束后的案例,要求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该工程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其次,相关资料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广泛查阅资料结合事故的宏观、细微处破坏特点,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准备书面分析材料,重点阐述该工程倒塌的原因,以便在专门的案例教学课上进行分组讨论。

案例教学时间定为两小时,每组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案例教学的发言、辩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逐一发言,阐述自己对该案例的见解,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有理有据分析,钢结构的临时稳定问题是学生讨论的重点。问题的发生主要是是厂房整体结构形成之前,没有设置足够的平面外临时支撑,单片的刚架不足以抵抗平面外荷载作用,在偶然的外力作用如起重机的轻微碰动使得整体屋架发生了一边倒的恶性事故。该案例最后将该厂房的整体倒塌事故原因从结构稳定、施工图的要求、施工规范几方面进行了总结。

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反映对其理论知识的掌握很有帮助,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较好的实践基础。

4 结语

案例教学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精选案例,保证案例所涉及的理论能为学生所理解,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刁春好.论案例教学中的“案“”理“融合,宜春学院学报,2009.

[2]邵光华.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10.

[3]宇明,傅小兰.样例理论的发展及其争论,心理学动态,2001

工程伦理事故案例 篇4

1.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基坑坍塌事故

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基坑工程发生塌陷事故,基坑钢支撑崩坏,地下连续墙变形断裂,基坑内外土体滑裂。造成基坑西侧路面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区域塌陷,下陷最大深度达6米,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泥水淹没。事故造成在西侧路面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在基坑内进行挖土和底板钢筋作业的施工人员17人死亡、4人失踪。

2.广州海珠广场基坑坍塌事故

2005年7月21日12时,广州市海珠广场深20m的基坑南边发生滑坡,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邻近的7层的海员宾馆倒塌,1栋住宅楼严重损坏,多家商店失火,地铁2号线停运1天。

事故原因分析:

a 基坑原设计开挖深度16.2m,而实际开挖深度达20.3m,造成围护桩入土深度不足;b 南侧地层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增大,土体发生滑动;c 基坑暴露时间长达33个月,导致地层的软化和锚索预应力损失;d 现场监测数据已有预兆,未引起重视。3.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联络通道工程事故

2003年7月1日上午7点,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位于黄浦江边的董家渡地面下30余米的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发生流砂事故,导致隧道附近的土体流失,约270m隧道发生塌陷损坏,地面发生了较大沉陷,最大沉陷量达到7m左右,事故场区地面宏宇商务楼、音响制品市场、文庙泵站等建筑建筑物发生不同程度倾斜破坏等问题。4.南京地铁盾构出洞事故

南京某区间隧道为单圆盾构施工,采用1台土压平衡式盾构从区间右线始发,到站后吊出转运至始发站,从该站左线二次始发,到站后吊出、解体,完成区间盾构施工。到达端盾构穿越地层主要为中密、局部稍密粉土,上部局部为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端头井6m采用高压旋喷桩配合三轴搅拌桩加固土体。在盾构进洞即将到站时,盾构刀盘顶上地连墙外侧,人工开始破除钢筋,操作人员转动刀盘,方便割除钢筋,下部保护层破碎,刀盘下部突然出现较大的漏水漏砂点,并且迅速发展、扩大,瞬时涌水涌砂量约为260m3/h,十分钟后盾尾急剧沉降,隧道内局部管片角部及螺栓部位产生裂缝,洞内作业人员迅速调集方木及木楔,对车架与管片紧邻部位进行加固,控制管片进一步变形。仅不到一小时,到达段地表产生陷坑,随之继续沉陷。

5.武汉地铁某标段隧道沉降变形,初支破坏(2011年6月)

初期支护不到位

6.2010年7月14日某基坑钢支撑失稳坠落事故

钢支撑失稳坠落前

钢支撑失稳坠落后

工程伦理事故案例 篇5

孙锡云 @ 2009-8-19 15:42:00

0

2009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1)

考试注意事项:

一、本考试由一部分组成,共10题(一、二、三题,每题18分,第四题16分,五、六题,每题15分),满分100分。

二、试卷全部为客观评分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三、本考试全部时间为150分钟,终了时间一到,应考人员一律停笔,等候监考人员收点试卷及答题,全部考试结束后,须待监考人员将全部试卷及答题纸收点无误,并宣布本考试结束,方可离开考场。

(一)某乡办煤矿。设计年产量3万吨,实际年产量6万吨。立井开拓,中央边

界式通风。

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

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孔;用电缆明接

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

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按照《乡镇煤矿安全规程》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年×月×日,早8时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14时班共下井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15 时30分左右开水泵,停南翼电,当时主扇风机和局扇都没有开启。17时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2米处挂在背板上的11个电雷管拖地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共死亡26人,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38万元

(时值)。

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措施建议。

(二)×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公里2,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

失达63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

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荐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相继钢

瓶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试提出防范措施。

(三)×年×月×日,某港商独资工艺玩具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84人,伤4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60余万元(时价)。

该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一楼为裁床车间,内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一个库房。库房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两根铜丝代替,穿出库房顶部并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用套管绝缘,下面堆放了2米高的布料和海绵等易燃物。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一间厕所改作厨房,内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车衣

车间。

该厂实施封闭式管理。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还堆放杂物;楼下4个门,2个被封死,1个用铁栅栏与厂房隔开,只有1个供职工上下班进出,还要通过一条0.8米宽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外都安装了铁栏杆加铁丝网。起火原因是库房内电线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易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工人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楼。一楼工人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顾逃命。

二、三楼约300多名工人,在无人指挥情况下慌乱逃生。由于要下楼梯、拐弯、再经打卡通道才能逃出厂房。路窄人多,浓烟烈火,致使人员中毒窒息,造成重大伤亡。

经调查确认以下事实:

1、该厂雇佣无证电工,长期超负荷用电,电线、电器安装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要求;

2、厂方平时未对工人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发生火灾时,厂长未指挥工

人撤离,自顾逃生;

3、该厂多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对于消防部门所发“火险整改通知书”,未认真整改,留下重大火灾隐患,以 向整治小组个别成员行贿等手段取得整改合格证。该厂所在地镇政府对此完全了解,不但不督促整改,还由镇长授意给整

治小组送钱说情。试根据上述材料,1、分析火灾的直接原因、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得主要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处理建议;

3、提出整改措施。

(四)某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制定了如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防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请问: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齐全?如不全,请补充?

(五)1999年1月4日,重庆綦江县虹桥发生特大塌坍事故,导致40人死亡,14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1万元。事故相关责任人受到法律处理,即:纂江县县长、县委书记张开科被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县委副书记林世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

分。

请问:我国安全事故行政责任处罚的法规有哪些?安全事故刑事责任处罚的的法律是什么?刑事处罚的最高力度是多少?

(六)。某化学品经营企业从化工厂购进一批(10吨)氢氧化钠(固碱),存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库房中。一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库房进水,氢氧化钠泡在水中,部分泡在水中的氢氧化钠开始深入水中并顺水流入地沟。仓库保管员

发现后,及时报告了单位主管领导。

请问:如果你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当检查到这一现场,你要重点

检查什么?

答案:

(一)1、直接原因:

⑴由于主扇和局扇风机均未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造成瓦斯局部积聚;

⑵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又未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 ⑶井下管理混乱,以致在电雷管存放不当的情况下,电缆明接头碰到电雷管引脚线,引起雷管爆炸(即点火源),导致此次事故。

间接原因:

⑴该矿矿长无证上岗,应属非法煤矿;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如煤尘具有爆炸性但没有采取防尘措施等)还在生产;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

⑵该矿安全管理不足,表现在许多方面,如:

①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或不健全,如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等;

②三违现象严重,如时常违章放炮没有得到纠正等; ③井下物料放置混乱,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

④该矿从矿主到工人的安全素质均不高,反映出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

2、⑴根据《安全生产法》第77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⑵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条、81条、82条及83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⑶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2条、83条及90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⑷根据《安全生产法》第93条,对该矿进行处理。

3、措施建议

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煤矿资格审查,坚决停办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⑵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开工煤矿的安全生产

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它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执行;

⑷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二)1、直接原因 ⑴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⑵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

间接原因

⑴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⑵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违章操作,也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说明双方单位

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⑶无论何种原因,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政府

和厂方也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2、⑴化工厂为化学危险品生产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82、85条,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

员的法律责任;

3、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化工厂的安全生产

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⑵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它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

格执行;

⑶双方单位应当对有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消除这一事故隐患; ⑷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

工程伦理事故案例 篇6

本次答题5道 只看错题

查看/隐藏全部解析

1(案例分析题一)

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抑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

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2.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2 B.24 C.36 D.48 E.72

3.A厂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

A.1 B.2 C.3 D.4 E.5

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A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

A.参与本厂组织的事故调查 B.参与本厂厂内隐患排查治理

C.进行本厂员工职业病鉴定 D.参与本厂员工安全培训

E.为本厂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5.根据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

B.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C.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部门组织调查

D.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调查组成员参与事故调查

E.A厂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参与事故调查

6.A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A.煤尘 B.苯 C.氯 D.高温 E.焦炉煤气

7.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破坏的设备、设施后还需()。

A.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B.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C.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D.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

E.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19条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生产经营单位依照前款规定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2.【答案】E

【解析】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A厂为焦化厂,属于危险品行业。因此,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因此选项E为正确答案。

3.【答案】A

【解析】百万工时伤害率=工伤休息工时数/实际总工时数×1000000。实际总工时数是单位里-年时间每个职工的实际工作工时之和。由此可得:

总工时=1000人×8小时×6天× 52000000=249000000小时

百万工时伤害率=2×1000000/249000000×100%=0.8 ≈1%

4.【答案】ABDE

【解析】《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27条规定:

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职业范围包括:

1.安全生产管理、技术

2.安全生产检查

3.安全评价、咨询、检测、检验

4.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

5.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6.职业危害预防和治理

7.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

5.【答案】BDE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适用范围可以看出,A厂属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因此,安全事故的调查属于安全生产生产监督部门的责任。由此可见,选项A和选项C说法不正确。从本题背景材料可以看出,该事故属于一般事故,一般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因此选项B说法正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7条规定“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因此,选项D说法正确。同时该条例第6条规定“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因此,选项E说法正确

6.【答案】ABDE

【解析】A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1)粉尘。粉尘主要分布在备谋和筛焦两个工段,如输煤皮带、破碎机、振动筛、运焦皮带、切焦机等岗位。在备煤工段的工作人员主要接触的是煤尘;筛焦工段的工作人员主要接触的是其他粉尘。

(2)高温。炼焦炉是一个内部温度达1300~1350℃的大型高温窑炉,表面散热量较大。特别是炉顶和机焦侧操作平台等处,操作工人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必须在近距离(1~2米)面对大面积的高温焦炭(达1100~1200℃)或炉墙的辐射下进行作业。

(3)苯。是焦化厂工作场空气中的有害毒物。主要分布在炼焦工段的焦化炉、熄焦车、扒焦台等岗位。

(4)焦炉煤气,又称焦炉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制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过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焦炉煤气因含有CO和少量的H2S而有毒。

7.【答案】BDE

【解析】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破坏的设备、设施后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安全风险,保险从业人员安全健.康、财产安全、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2)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3)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时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由主管安全的部门写成检查报告。

  

【状态:未解决】

出错次数:2次

最后出错:2018-03-08 2(案例分析题二)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A.医疗费用

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

C.事故罚款

D.清理现场费用

E.丧葬及抚恤费用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该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很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3.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是()。

A.尘肺

B.苯中毒

C.炭疽

D.职业性哮喘

E.甲醛中毒

4.在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

A.密闭产尘设备措施

B.粉尘堕化措施

C.除尘净化措施

D.通风净化措施

E.防静电措施

5.在移动传送带过程中,可用于预防人员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有()。

A.安装静电保护装置

B.安装电磁屏蔽

C.采用TT系统

D.安装机械连锁

E.采用保护接零系统

6.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7.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有()。

A.优先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原则

B.“四不放过”的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

E.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8.该起事故暴露B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

A.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B.安全检查不到位

C.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 D.未采用防爆电机

E.岗位责任制不健全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主要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2.【答案】A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将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答案】A

【解析】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主要属于植物性粉尘。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中,以尘肺最为严重。尘肺是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纤维化为主要变化的职业病。

4.【答案】ACD

【解析】控制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常采用闭密产尘设备或除尘净化措施,以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同时,还可以采取通风净化措施,可以时粉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5.【答案】ACE

【解析】选项C和选项E很明一显是正确答案,漏电保护装置可以作为直接接触电击基本措施的补充措施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显然是正确的。

6.【答案】ABD

【解析】在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出,含氧量增高,爆炸危险性越大,而选项C说的是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因此选项C说法不正确。E项应该是随湿度增高,爆炸危险性减少。因此选项E说法不正确。

7.【答案】BCE【解析】国家时发生事故后的处理原则包括以下几条:

(1)国家时发生事故后的“四不放过,处理原则。其具体内容是:

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②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④事故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要求对安全生产工伤事故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处理,接受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四不放过”原则的第一层含义是要求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时,首先要把事故原因分析清楚奋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一原因,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在尚未找到事故主要原因时就轻易下结论,也不能把次要原因当成真正原因,未找到真正原因决不轻易放过,直至找到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并搞清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才算达到事故原因分析的目的。

(2)公正、公开原则。公正就是以事实为一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不包庇事故责任人,也不得借机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打击报复,更不得冤枉无辜。公开,就是对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会开。它的作用主要有3个:一足能引起全社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二是能使较大范围的干部群吸取经验教训;三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事故影响。

(3)尊重科学的原则。即以科学的精神作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进行事故分析。如长期用于事故分析的事故树分析法和事件树分析法等。

(4)实事求是的原则。事故调查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情况和证据,研究与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寻求事故发生的原因。

8.【答案】AB

【解析】选项C和选项E在案例背景材料中并不能反映出来。选项D项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而不是管理的问题。

  

【状态:未解决】

出错次数:2次

最后出错:2018-03-08 3(案例分析题三)

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份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

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5月,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吊车吊运一台800kg/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7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吊车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吊的塔身首位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确定此次事故类别并说明理由。

2.指出C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3.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

1.起重伤害。

理由:发生在吊塔(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中。

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使用。

(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汇报生产安全事故。

3.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起重机械的安装和拆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2)没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3)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

(4)在作业环境不良的条件下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5)临时工未经培训上岗,特种专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6)相关方管理混乱,存在着非法分包、转包的现象。

4.本案中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包括: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3)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4)加强强相关方管理,严格审核相关单位的资质和条件。

(5)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安全意思。(6)现场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  

【状态:未解决】

出错次数:2次

最后出错:2018-03-08 4(案例分析题四)

D热电厂2x300MW扩建工程的燃煤系统包括:煤仓,运煤系统,破碎系统,给煤系统。煤仓内堆煤最大高度为14m。燃煤由汽车运入电厂,采用胶带输送机将煤送到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煤粉送至锅炉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扩建工程使用该厂原有的2个容积500m3柴油储罐储存点火锅炉用燃油。

给水系统的功能是将水送入省煤器。进入省煤器的水经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变成过热蒸汽后送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D厂调节水系统有一个储存为12t的液氨储罐。

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方式,氨气由直径100mm的管道引入发电机设备。制氢系统有9个表压3.2MPa,容积10立方米的氢罐。锅炉机组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25t/h,过热蒸汽出口压力为17075MPa。

D厂远离城区。为方便员工生活,D厂在厂区设立了一座加油站,加油站有2个容积150立方米的汽油储罐,汽油的密度为730kg/m3。

受D厂委托,E安全评价机构对该厂扩建工程进行了安全评价,出具了安全评价报告,并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为预防燃煤输送系统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2.D厂委托给E机构的安全评价属于哪种类型?简述该类安全评价包括的主要内容。

3.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结合以上场景,说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4.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指出D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

1.输煤输送系统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1)防粉尘措施。

a.改革工艺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

b.湿式作业;

c.密闭、通风、除尘;

d.个体防护。

(2)机械传动部件采用防护罩、防护网等防护装置防止机械伤害。

(3)采用接地等防静电措施。

(4)接地、屏蔽等防雷击措施。

2.安全评价为安全验收评价。

其主要内容有:(1)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

(2)发生事故与职业危害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

(3)与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符合性评价。

(4)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量、定性分析。

(5)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做出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

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如下:

(1)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并使危险有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2)起重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

(3)作业许可证上应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

(4)爆破、吊装作业要派专业人员现场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4.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D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

液氨储罐。理由:液氨储罐储量12t>氨临界量10t

加油站(2个汽油储罐)。理由:加油站汽油储量730*2*150=219000kg=219t>汽油临界量200t

氢罐(制氢系统)。理由:氢罐储量0.0899*9*10=8.091t>氢临界量5t。

  

【状态:未解决】

出错次数:2次

最后出错:2018-03-08 5(案例分析题五)

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

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1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度地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3.7MPa。

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

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1,2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未整改的原因是F长认为是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得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1、2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

1.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主要有:

(1)燃煤————易燃(自然)物质。

(2)柴油————易燃液体。

(3)煤气————易燃气体。

(4)硫酸铵、硫酸————强氧化性物质。

2.本案例中设计的特种设备主要包括:

电梯,锅炉,蒸汽管道,压力容器。

3.按事故类别分类,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类别包括:

(1)火灾——————油泵房、点火泵房、溶盐加热站等。

(2)其他爆炸————除灰系统(粉尘爆炸)、热力管网(管道爆炸)。

(3)坍塌——————堆煤场。

(4)高处坠落————主厂房等检修。

(5)淹溺——————除盐水站。

(6)触电——————各种电气设备。

(7)机械伤害————各种机械。

(8)窒息和中毒———热力管网气体。

4.重大事故隐患1、2均由F厂整改。

理由:

a.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本单位事故隐患。

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d.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

5.针对安全检查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思。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

(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

(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5)坚强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

自动扶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篇7

2011年, 某品牌自动扶梯发生了导致人员伤亡的严重事故.事后勘查发现:该事故起因于其自动扶梯驱动主机与前座板的一枚 ( (1) 号) 联接螺栓疲劳断裂 (见图1和图2) 这一断裂引发了其后的一连串破坏.首先受影响的是联接主机与同一座板的另一枚 ( (2) 号) 螺栓, 因其与座板螺孔啮合部分的螺纹被切断而拔出;紧接着是驱动主机, 因其与底座失去联系, 在主驱动链负载的拉动下驱动主机向后倾斜并扭转、移位, 随之主驱动链从驱动主机小链轮上脱离, 扶梯梯路承载运行系统失去上行驱动力而在乘客载荷作用下逆转下滑, 最终酿成灾难性后果.

2 (1) 号螺栓断裂原因讨论

根据前期事故分析报告[1,2], 导致 (1) 号螺栓断裂的可能原因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问题上:一个是联接驱动主机与座板的4个螺栓的长度问题, 另一个是驱动主机的底座凸台面是斜面的问题.下面, 我们来讨论这两个问题与 (1) 号螺栓断裂的关系.

在讨论螺栓的长度问题之前, 需要先弄清与其关系密切的座板的来历.这两块座板是因为驱动主机的底座尺寸小于设计要求而设置的, 是自动扶梯制造商设计变更的产物.由于插入了座板, 主机与支撑桁架的直接联接方式, 也不得不改变为主机联接座板、座板再与桁架联接的间接固定方式 (见图3) , 由此还增加了联接主机和座板的4枚螺栓.这种间接联接方式不仅会降低系统的抗振能力;还会因为采用螺栓-螺孔而不是螺栓-螺帽固定而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负责传递主机振动载荷的这4枚联接螺栓的长度比设计要求短了5 mm, 其直接后果是它们与螺孔啮合部分的螺纹数由5个减少到3个 (见图2) , 啮合部分所承受的应力因此增长了2/3, 其发生断裂的风险也因此大幅度增加.至于发生断裂的为什么是螺栓而不是底座板?这或许是该螺栓螺纹根部的应力强度高于底座板的缘故.

主机底座凸台的倾斜度测量结果是[1], 内高外低, 斜度约2◦.在这种斜面上预紧螺栓, 的确有可能在螺栓中产生弯曲应力.但由此断言是这一弯曲应力导致 (1) 号螺栓疲劳断裂, 我们认为尚需斟酌.首先, 这一弯曲应力即使存在, 也应该是恒力, 它不可能导致疲劳破坏.其次, 该弯曲力在螺栓中产生的应力应该是左侧为压应力, 右侧为拉应力, 这就是说, 该螺栓的疲劳裂纹源应该出现在其右侧而不是左侧, 而这一判断与该螺栓实际断口 (图2) 的观察结果正好相反.

根据事故扶梯设计方提供的计算依据, 该螺栓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材料检测结果也表明, 该螺栓的材质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2].因此, (1) 号螺栓发生疲劳破坏只剩下了一种可能, 即其在破坏之前承受了异常动载荷.现在,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寻找这异常动载荷的来源.

3 (1) 号螺栓异常动载荷来源分析

要寻找异常动载荷的来源, 就需要分析设计变更对驱动主机系统的影响.这是因为, 结构方式和约束条件的改变, 有可能改变动力机械系统的变形刚度和固有频率, 从而引起结构的异常振动并产生异常动态载荷.

我们知道, 自动扶梯的运行是通过驱动主机旋转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实现的.这个过程中, 或多或少总有一部分能量会转变成电机及其支撑系统的振动能.换言之, 在自动扶梯运行时, 驱动主机及其支撑系统实际上始终处于振动状态.不过, 一般情况下, 这种振动都被控制在很微弱的范围, 不至于影响电机系统的正常工作, 除非系统经受了超出设计允许的动态外载荷, 或因某种缘故改变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对于本案例, 调查结果表明[1]事故当时的载荷并未超过该自动扶梯的允许载客流量, 该自动扶梯制造商采取的设计变更方案因此成为可能引发电机系统异常振动的首要原因.为此, 本文分析了上述设计变更对电机振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3.1 电机系统振动幅度影响因素讨论

简便起见, 将电机系统简化为单自由度弹簧振子系统, 设其刚度为K、质量为M, 在频率为ω的谐激励F0sin (ωt) 作用下, 忽略阻尼效应, 其稳态幅频响应关系可表达为

式中, 频响函数H是激励频率、系统刚度和质量的函数

对于自动扶梯的电机系统而言, 从稳定性和安全角度考虑, 显然希望其运行时的振动幅度尽可能小.据此我们来讨论, 在激励频率已经给定的情况下, 系统的刚度K和质量M是如何影响其振动幅度的.变换式 (2) 为如下形式

绘出以系统刚度为变量的频响函数曲线如图4所示, 可知当 (K/M) 0.5/ω=1或 (K/M) 0.5=ω时, 系统将会发生共振, 这是自动扶梯设计与制造绝对不允许的情况;在其左侧区域, 即 (K/M) 0.5/ω<1或 (K/M) 0.5<ω区间, 系统的振动幅度随刚度减小而降低, K=0时, 其极小值为 (ω2M) -1, 这一区间显然不适合需要足够刚性的自动扶梯电机系统设计要求;在其右侧区域, 即 (K/M) 0.5/ω>1的区间, 在系统的质量和激励频率给定的情况下, 刚度K愈大, 振幅愈小, 系统运行愈安全.

前面已经提到, 本案涉及的系统设计变更主要是, 在驱动主机和桁架之间增加了两块垫板和4个联接螺栓.与主机和桁架的质量相比, 座板的质量是小量, 其增减对电机系统质量M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但由于垫板与电机、底座的串联特征 (其尺寸形状参见图2) , 它的加入将显著降低系统刚度, 并使其自身成为系统承受振动载荷时的柔性区.而由图4可知, K愈小, 系统振幅将愈大, 因此导致的动载荷也将愈大.

3.2 刚度变化影响系统振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为进一步具体化“串联”垫板对电机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分别对设计变更前后的电机系统建立了动力学有限元模型 (离散网格如图5所示) 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前3阶振动频率因此发生了显著变化:原设计 (直接联接形式) 为117.40 Hz, 138.63 Hz和204.97 Hz, 设计变更 (间接联接形式) 后变化为64.314 Hz, 70.638 Hz和96.324 Hz, 分别下降了45%, 49%和53%.

以彩色等值云图表示电机系统的一阶振型下的相对位移分布 (见图6, 其中红色为最大值、蓝色为最小值) 不难看出:对于原设计结构, 振动幅度最大的区域是后桁架的电机右下底座所在部位.因为, 在电机的4个底座中, 右下角底座区域受到的铅垂方向约束最弱 (参见图1和图3) .设计变更后, 因为增加了垫板, 电机与桁架不再直接联接, 系统的大位移区域转移到刚度最低的两块垫板、特别是垫板的右端, 即 (2) 号和 (4) 号螺栓所在的部位.至于座板两端的振动幅度为什么会不一样、即 (2) 号和 (4) 号螺栓所在部位的振幅为什么明显高于 (1) 号和 (3) 号螺栓所在的部位, 结合图1、图3和图6就不难理解, 其原因也是座板的 (1) 号和 (3) 号螺栓所在部位铅垂方向 (由顶丝抵压) 的约束强于另一端.事实上, 如果再考虑由链轮传递的拉紧力作用 (参见图1和图3) , 由该力对电机系统产生的力矩主要通过 (1) 号和 (3) 号螺栓的内力构成的反力矩来予以平衡.换句话说, 由链条拉力形成的力矩, 将在 (1) 号螺栓中产生拉应力, 而在 (3) 号螺栓中产生压应力, 即在联接电机与座板的4个螺栓中, (1) 号螺栓所承受的拉应力是最大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 为什么疲劳断裂的是 (1) 号螺栓而不是其他螺栓.

4 结论

(1) 不当设计变更, 即采用薄板型过渡垫板联系主机与支撑桁架, 可能是导致本案所述 (1) 号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

(2) 未按设计要求配置联接件, 即采用的联接螺栓长度过短, 导致了 (1) 号螺栓断裂和 (2) 号螺栓脱扣, 进而致使主机倾覆.

参考文献

[1]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技术鉴定报告, 2011

[2]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 分析报告, 2011

浅析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电力安全 安全教育 案例培训

Abstract:The safety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afety culture in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afety work is to improve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economic efficienc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from the status of the electrical safety training and related causes, and power accident cases the value of training is to be outlined.

Keywords:Electrical safety;Safety education;Case Training

在电力安全教育中,对电力企业职工的培训是安全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的培训效率是加强电力安全教育培训的可靠保障。然而,当前多数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多种多样的原因,下面就目前安全培训的弊端,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电力安全事故教育在安全培训中的作用。

一、电力安全培训的弊端

1.思想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安全培训相对一线生产经济效益比较缓慢,不能立竿见影,造成人们长期以来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而一些企业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走过场,同时,这种消极态度也会影响到下属职工,受训人员常常也不能对电力安全培训重视起来,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2.培训方式简单陈旧。照本宣科是目前教育领域的通病,即便是多媒体教学已普及,只是模式上的变更,教学形式并未出现新的效果,而安全培训应该具有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传输,不利于提高电力安全培训的效果。

3.管理人员培训缺失。当前,大多数企业把安全培训的重心放在一线职工身上,而管理人员及领导者通常不在培训之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培训人员安排,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行动上、意识上的培训缺失。电力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决策者、指挥者和组织者,他们的安全责任更大,他们的安全意识的强弱程度将影响着整个电力生产状况的安危,因而对管理人员进行电力安全培训将更为重要。

二、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作用

目前,电力安全事故培训模式化,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事故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经济损失,形成事故文件下发各部门组织学习,效果无从反馈,下面我从一起安全事故,浅析一下安全事故案例培训对各级各岗位人员的作用。

案例:某供电局在修复低压线路故障过程中发生倒杆,造成一名员工死亡的一般人身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1)电杆损坏严重,抗弯强度大幅下降,已不能满足登杆作业的强度要求。(2)防倒、断杆措施不足。(3)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采取的措施不足以保证作业的安全。

事故间接原因:线路组成构件强度配合不符合要求,当线路遇外力冲击时扩大了受损范围。

暴露的问题:(1)故障抢修管理方面,作业班组执行故障抢修管理制度刚性不够;(2)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一是图纸设计流于形式,没能结合现场山地的实际设计,以至工程无法按图施工;二是盲目施工,施工单位在无法按图纸施工的情况下,未办理设计变更,更换导线,并加大线路档距;三是现场监理不到位,监理失职,未能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或办理变更;四是项目建设管理存在严重的“以包代管”,没有项目设计进行审查,在材料发生变更、竣工图与原设计方案出入较大的情况下均未能督促相关参建单位履行设计变更手续;验收流于形式把关不严;(3)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不到位。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案例培训在安全培训中具有以下作用。

1.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有管理人员认为,我抓好生产,完成生产指标已经很不错了,安全与我何关?上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到位、管理到位,这样的安全事故本可以杜绝的。在管理人员中开展案例培训,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原因,教育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线职工的事情,管理作用也很重要。

2.事故案例培训的普遍适用性。安全事故案例,从多角度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各环节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到位,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上述案例教育设计人员,因为设计没变更、现场设计不到位,造成施工无法按图施工,验收人员把关不严等均为事故发生留下隐患。

3.事故案例培训效果明显。安全事故案例,血的教训,极其严重的后果,深深震撼每一位学习人员,培训的过程同时也是警钟敲响的过程,这种无形的影响势必使电力安全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4.事故案例培训意义深刻。案例培训是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创新安全培训模式,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防范的重要意义,宣传效果明显,教育意义深刻。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字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重要作用,在培训中使用典型案例,可以使培训更加科学化,培训效果更加明显。当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要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雪.现代培训管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范委唐主编.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差距和对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杨文学主编.电力安全技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金融租赁公司岗位职责下一篇:《大败局》读后感:中国名企兴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