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经济转型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发展中的问题也较突出;必须加快河南经济转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和谐发展。关键词:河南经济;经济转型;和谐发展以经济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原崛起的核心内容、必经之路与必然选择。

第一篇:经济转型论文

以金融转型促经济转型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中央进一步提出要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型必定引致金融转型。如何更好地通过金融转型来促进经济转型,值得认真研究。带着这个问题,调研组一行赴上海、浙江两地调研,了解两地政府、企业和银行在经济和金融“双转型”中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经验。鉴于这两地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同时,上海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浙江是民营经济、小企业发达的省份,选择这两个地方具有较强代表性。

一、通过金融转型推动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一)从经济角度看,应对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信贷高额投放,不具有可持续性

2009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万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度迅速提高到87.6%。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货币信贷的大量投放。前三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8.67万亿元,同比增长34.16%,同比多增5.19万亿元,创历史天量。其中公司类中长期贷款增加4.3万亿元,信贷资金大量投入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

依靠高信贷投放、高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所积累的风险不容忽视。一是经济增长更加倚重投资。大量投资短期创造需求,长期扩大供给,在内需扩大有限、外需不足的情况下,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民间投资尚未能很好地跟进,政府财力有限,不可能长期持续高投入。同时,政府投资领域渐趋饱和,部分省份基础设施已超前建设,继续投入的空间有限。过度超前也是过剩,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难以长期维持。二是投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部分资金流人过剩行业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甚至部分新兴行业也出现盲目投资现象;大企业、大项目过度占用资金,对小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三是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有3000家以上的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其中70%以上为县区级平台公司。各级地方政府负债大幅增加,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四是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考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风险较大。部分项目收益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最终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以及土地出让收入。一旦经济下行,土地价格下跌,很容易出现坏账,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五是造成资产价格泡沫。在外部需求不旺、投资信心不足的情况下,部分信贷资金流人房市、股市,容易形成房价、股价泡沫,影响了“扩内需”政策的效果,增加了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难度。

(二)从金融角度看,服务经济和自身经营需要进一步加快转型

金融转型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2009年以来,高额的货币投放支撑了银行利润的增长,但这种依靠规模扩张和垄断存贷利差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一是信贷规模扩张受到资本金约束。经过上半年的快速扩张,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已接近警戒水平,进一步放贷能力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规模扩张必须与风险管理相匹配,商业银行大量的信贷投放尚未经受经济周期波动的考验。二是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利差大幅收窄。我国商业银行近90%的利润来自存贷利差,而国际大型银行不到50%。利率市场化对国内银行利润增长冲击较大。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都会缩小,日本从2.0%缩小到1.6%,韩国从7%缩小到4.5%。三是金融脱媒不断发展。优质客户通过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直接融资工具筹资,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大大降低。2009年上半年,企业直接发债总额7692亿元,同比增长281%。四是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存贷款产品同质化严重,迫使商业银行不断通过创新转型,拓展新领域与新市场。

金融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一是经济结构调整要求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原有产业不断升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兴起:民营经济快速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银行仍存在对大企业、大项目以及传统制造类行业的偏爱,新兴经济、民营企业和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既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银行的持续发展。二是我国经济梯次发展要求银行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制造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由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区域向中西部、东北等地转移;国家支持的重点也由大城市向县域经济拓展。但各大商业银行区域战略定位趋同,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仍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点。三是社会财富积累为金融转型创造了条件。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居民财富不断积累,为银行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求金融转型。2009年上半年,我国间接融资比重为86.9%,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0%-50%。银行信贷是我国经济调控的主渠道。大量由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所引致的风险聚积在银行体系内部,系统性风险较高。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大趋势。

金融转型是应对全球竞争的需要。一是我国经济不断融人世界经济、贸易大体系,要求国内金融也融人世界金融大体系。我国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银行推进国际化战略。发展海外机构,为优质大客户提供本外币、全方位服务。同时,大型外资企业拓展中国市场,也要求国内银行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二是人民币国际化势不可挡,要求银行逐步创新与人民币相关的衍生产品,储备专业人才,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三是尽管发生金融危机,但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经营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主导制定商业银行各条标准,我国需借鉴和提升。

二、通过金融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加快我国经济和金融“双转型”,既是外部经济形势所迫,更是我国经济持续多年“高积累、高投资、高增长”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以及近25年银行业的改革发展,为“双转型”积累了雄厚的人、财、物基础。同时,长期高速增长积累起来的国民经济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金融业发展的不平衡,为转型提供了动力。

(一)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内涵

主要是通过全面调整经营结构,加快金融创新,改变目前依靠高信贷投放为主的增长模式和以存贷利差为主的收益模式,推动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由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转变,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和客户的能力。

金融转型推进经济转型,根本目的是培育、推动我国经济的三个转型。一是经济引擎转型。即改变过度依赖投资与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充分发挥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二是产业结构转型。一方面是推进制造业南资源资本依赖型向技术创新驱动型转型,大量从事简单加工装配的企业要向“微笑曲线”的上下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和盈利水平。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持续提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三是市场主体转型。各

级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保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龙头作用,下一阶段,“调结构”成为宏观政策的主要着眼点,政府主导型投资应随之逐步淡出,民间投资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要激活民间投资,重点是要加快以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发展,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支持民营企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以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实现途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一面镜子。经济、金融转型并不是割裂的,而恰恰是相辅相成的。经济转型势必要求金融转型,并与之相适应、相匹配。但金融转型并不是被动的、滞后的。金融的主动转型也会促进、推动、加速经济的转型。结合本次调研中了解的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实践,我们归纳途径如下:

1.通过银行信贷结构和模式转型,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提高我国产业发展层级和核心竞争力。今后一段时期,信贷业务仍是商业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目前,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市都提出把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方向。银行作为全国资金配置的主渠道,必将发挥重要的杠杆调节作用。

一是大力支持制造业的升级换代。重点支持现代制造业、现代装备业,对于过剩行业,坚持优胜劣汰;推行绿色信贷,对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围绕制造企业向高附加值两端延伸的转型升级方向,支持制造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支持优势企业的重组并购和行业整合;支持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发展全球现金管理、内保外贷、国际银团、出口信贷等方式,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转型。以出口信贷为推手,促进加工贸易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采取有保有压信贷政策,支持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三是积极探索新经济领域的信贷经营规律。主要是以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以生物、医药、微电子、通讯为代表的新技术,以IT产业、生物工程、新材料、节能环保为代表的新产业的信贷投放通道。四是服务业兴旺发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渠道,要积极探索商贸物流、信息服务、旅游以及影视制作、网络出版、动漫网游等文化创意产业的信贷发展新途径,与各地发展现代服务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五是结合企业运营模式变化,围绕龙头企业的供应链、贸易链、产业链,大力发展“链式”融资业务,实现由单一企业融资向产业供应链融资转变,支持块状经济加速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最重要的是研究行业发展规律,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信贷政策、客户准入标准、风险控制方式。同时,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尤其对于现代服务业,要转变过去银行倚重于抵押品的融资模式,探索收费权、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在合理分散、化解风险的基础上推进新经济发展。例如,工行浙江分行成立网络融资部,发展网贷通、易融通等网络贸易融资产品,既拓展了客户资源,又降低了自身经营成本。又如,工行上海分行积极探索与麦德龙、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与红星美凯龙、宜家家居等国际采购中心,与如家、汉庭、锦江之星等经济型连锁酒店合作,积极支持包括新闻出版业和影视、动漫网游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取得良好效果。

2.通过银行客户结构转型,支持小企业、民营经济和消费信贷增长,为经济打造新的增长动力。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居民消费升级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就商业银行而言,必须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调整自身客户结构,实现从以大客户为主向大中小客户并举,从以国有企业为主向国有、民营经济并举,从对公客户为主向对公对私客户并举转变。

一是加大对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要改变目前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方面要解决好中小银行、区域性银行“垒大户”、与大银行客户定位趋同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大型银行经营小企业的模式。大银行必须有专营机构、专门产品、专门流程、专门授权、专门拨备制度和专门队伍面向小企业服务。例如,工行浙江分行构建“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立体化营销、个性化考核、最优化流程”等“五化”模式,探索出一条大型银行的小企业专营之路。该行在全行建立100家小企业专营机构;在省、市分行成立“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实行类事业部制的直线管理系统;对小企业业务实行独立模拟考核和2人调查、2人双签的“2+2”最短审批流程。截至2009年9月末,该行小企业贷款余额706亿元,户数8912户,不良率仅为1.08%;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个人经营性贷款225.4亿元;两者合计950亿元,占全部法人贷款比例超过30%,成为重要利润来源。

二是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我国,民营经济与小企业有天然联系,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方式同样适合民营经济。商业银行必须摒弃谈“私”色变、唯所有制论的传统思维,创新融资方式,适应民营经济特点。部分银行对小型民营经济贷款建立自然人连带责任担保制度,有效规避了道德风险。

三是大力发展个人信贷业务,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积极推进零售贷款业务柜面化,促进个贷标准化建设;根据居民个人消费意识、消费行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等变化,加强消费信贷创新与推广,开发多样化的消费信贷产品,拓展消费信贷供给渠道:以信用卡刷卡消费、信用卡分期付款等为手段,积极支持居民多样化消费融资需求。

3.通过银行盈利结构调整,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层次金融支持。中间业务领域是商业银行创新最多、最活跃的领域,也是最能创造客户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域。从发展趋势看,要实现商业银行盈利结构的根本转变,摆脱目前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根本还在于通过创新,突破传统业务领域边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一揽子金融需求。中间业务收入比重的提升,是银行转型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是拓展新市场。主要是围绕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全球资产管理、证券投资、资金营运、金融产品交易、离岸金融交易、基金业务等新兴业务,突破传统业务饱和对金融机构发展的制约。二是创新产品。主要是创造能够连接信贷、货币和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贯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实现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的转化,疏导流动性;培育和壮大信贷资产转让市场,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拓展利润增长空间;探索进行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OTC市场等投行融资产品创新。三是大力发展新业务。重点承销短期融资券、中票、企业债发行等与企业直接融资相关的业务,并积

极为企业提供上市顾问、债务重组服务等;发展金融租赁、企业年金、资产托管等新业务。

4.通过银行区域结构调整,结合经济区域化发展战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梯次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先沿海后内地的梯度发展战略,由此形成了“东强西弱、南快北慢”的区域经济格局。银行也将资源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目前,国家推行统筹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由东部沿海发达区域向中、西部梯次转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重点支持“三农”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之相适应,银行需积极调整区域发展战略。一是支持中西部区域发展。上海、浙江等东部发达区域银行,提高业务和收益综合化水平,减少对信贷的依赖,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加快转型;中部地区的银行则要把握区域加速产业升级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西部欠发达区域银行,在重点做好传统业务基础上,通过创新培育特色,打造亮点。二是积极探索县域尤其是百强县的金融业务。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农村金融,培育多层次金融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以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关键在于政府从经济长远发展的层面加以规划和研究。结合调研中地方政府和企业反映的情况,借鉴两地成功经验和做法,我们建议重点研究和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支持小企业、民营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扩大小企业、民营资本进入行业范同。以法律形式进一步完善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拓宽民营企业投资范围,逐步降低民营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行业的门槛,优化民营企业投资结构,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二是为民营企业、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组建国家级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多渠道补充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建立担保机构的准人、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小企业贷款按一定比例给予坏账补贴,允许银行对小企业不良贷款自主核销,对银行服务于小企业获得的营业收入免征营业税:拓展动产抵押范围,我国法律仅承认“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等动产作为抵押物,建议扩大用于设定担保物权的物的范围,包括知识产权、收费权、存货、仓单、农村宅基地、林业经营权等多种方式;加快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以人行个人和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增加来自工商、税务、质检、司法、海关、产权登记机关、公用事业单位和婚姻登记机关的信息,形成统一征信平台,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进一步减轻小企业税费负担,包括减免管理类、证照类、登记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一定时限内减免企业所得税: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产业整合与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四是政府制定新能源、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采取市场化方式,而非直接补贴,引导民间资本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壮大基础金融产品领域

一是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步伐,力争三年内直接融资比重提高到25%。改变目前由发改委、证监会和人行分管企业债、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的模式,统一债券发行制度,推行市场化审批,创造条件向注册制过渡,减少企业债规模控制:放宽企业债发行主体的行业限制,改变目前以大型垄断企业为主的格局;简化审批程序,降低企业发行成本;建立做市商制度,统一托管和清算,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为小企业和中低信用等级企业创造债券融资渠道。二是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稳步发展股票市场,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吸引优质红筹股回归;以推出创业板为契机,为自主创新和成长型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加快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筹建。三是推进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金融形态建设,为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多元化渠道。

(三)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一是逐步放开对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鼓励治理规范、经营良好的银行拓展业务边界,通过控股公司模式,发展保险、基金、租赁和信托业务。同时,加强对各类业务“防火墙”的监管,防范道德风险。二是鼓励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本次金融危机,凸显了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过度,尤其是非标准衍生产品的过度繁殖,脱离了实体经济需求。而我国情况恰恰相反,表现为创新不足,尤其在基础金融市场建设和标准衍生产品方面发展严重滞后。要加快建立标准衍生产品市场,鼓励商业银行参与、设计、使用衍生产品,为微观主体提供多层次金融产品;鼓励商业银行推行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增强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监管部门出台资产转让、交易的指导性意见,探索建立全国性或各省的信贷资产转让平台: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探索由商业银行创设股权私募基金,打通银行资金与产业资本的融资渠道;探索为企业、私募基金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兼并收购、债务重组、企业资产管理等一揽子的多元化融资和投行服务,使商业银行参与到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中去。三是加强对银行资本金的约束和监管,保持信贷的可持续增长。

(四)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增强金融机构经营转型的动力和压力

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为减轻对银行利润的冲击,可考虑分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首先放宽贷款利率向下浮动空间,逐步放宽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空间,最终赋予其自主定价权,鼓励商业银行开发利率风险管理类金融产品,化解风险,增加收益。二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分“三步走”:先人民币周边化,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及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再区域化,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最后逐步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同时,在货币职能上也采取“三步走”,即逐步实现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目标。目前,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城市范围,扩大与周边国家货币互换的额度、期限;稳步推进海外人民币债券市场。

(五)推进金融梯次发展,适应经济区域化发展趋势

一是对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中国经济最为发达、总部经济突出、开放程度较高、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应适当放宽金融管制,鼓励金融创新,允许先行先试。二是加大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供给力度。推进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供给多元化,改变银行信贷资金“唱主角”的现状。如,通过财政出资向社会定向发行金融债券等手段组建中西部开发银行;发展地方性股份制发展银行;降低准入门槛,吸引民间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西部金融市场。三是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并明确职责。调整农发行政策性业务,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和粮棉油收购;进一步明确农业银行支农责任,重点服务农业领域内的纯商业性企业;重新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地位,重点服务农业领域的小企业、养殖业、农户等;促进村镇银行和小额信贷公司建设,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

作者:课题组

第二篇:浅谈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

摘 要:加快我国经济和金融"双转型",既是外部经济形势所迫,更是我国经济持续多年"高积累、高投资、高增长"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文章从金融转型推动经济转型的必要性、途径方面入手,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提出了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参考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金融转型;经济转型;政策措施

1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分析

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持续性。从表面上看,这是我国一系列政策选择导致的结果,实际上中国经济更深的结构性问题在于经济中配置资源的价格信号被十分严重地扭曲着。

衡量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指标是GDP,GDP越大说明经济总量越大,GDP增长越快说明经济增长速度越快。GDP的组成部分为消费、投资和出口,短期内投资对GDP的拉动效应最明显,因此也最容易得到政策支持。钢筋、水泥、铜、铝这些都是我们投资的要素,低利率、低价土地、税收减免、高耗能、高污染等等对拉动投资效果很大,最后也会反映在GDP上。大量投资短期创造需求,长期扩大供给,于是需要寻找产品市场。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方面,我国政策支持企业选择以出口加工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最主要的支持就是我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灵活的汇率机制,而是将汇率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一个固定的水平,使得出口企业盈利并能够生存下去,结果导致我国出口占GDP的比重很高,外汇储备数额巨大。

这些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中国经济增速,而企业和政府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速。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直接后果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乏力。但是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目标,就只能继续依靠投资和出口,所以利率和汇率就只能继续保持在低位。低利率、低汇率和上文提到的低排放、低人工、低能源成本,都是对中国经济中要素价格的扭曲。扭曲的价格进而扭曲了中国的经济结构,主要体现为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得到漂亮了经济增长数字,但是居民收入却增长缓慢,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当前的经济模式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却忽略了增长的基础,出现了上文所分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大学生就业压力、收入增长缓慢且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等等问题,注定是不可持续的。而且2008年发生的始于美国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迅速恶化了我们的出口环境。同时,2009年在信贷支持下的高投资也不可能无限制持续下去。这种情况下,主要以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必然引起经济增速变缓,越来越限制经济的持续增长。

2 通过金融转型推动经济转型的作用

2.1投资拉动和信贷高额投放来应对危机,不具有可持续性

经济增长倚重投资。大量投资短期内会创造需求,而长期扩大供给,在内需扩大有限、外需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民间投资尚不能很好地跟进,政府财政力度有限,不可能长期持续高投入,同时,政府投资领域渐趋饱和,部分省份基础设施已超前建设,继续投入的空间有限。

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考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风险较大。部分项目收益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最终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以及土地出让收入。造成资产价格泡沫。在外部需求不旺、投资信心不足的情况下,部分信贷资金流入房市、股市,容易形成房价、股价泡沫,影响了“扩内需”政策的效果,增加了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难度。

2.2从金融角度看,服务经济和自身经营需要进一步加快转型

依靠規模扩张和垄断存贷利差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信贷规模扩张受到资本金约束,而且规模扩张必须与风险管理相匹配,商业银行大量的信贷投放尚未经受经济周期波动的考验;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存贷款产品同质化严重,迫使商业银行不断通过创新转型,拓展新领域与新市场。

经济结构调整要求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原有产业不断升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兴起;民营经济快速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银行仍存在对大企业、大项目以及传统制造类行业的偏爱,新兴经济、民营企业和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既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银行的持续发展。我国经济梯次发展要求银行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制造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由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区域向中西部、东北等地转移;国家支持的重点也由大城市向县域经济拓展。而各大商业银行区域战略定位趋同,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仍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点。社会财富积累为金融转型创造了条件居民财富不断积累,为银行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求金融转型银行信贷是我国经济调控的主渠道。大量由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所引致的风险聚积在银行体系内部,系统性风险较高,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大方向。

2.3金融转型是应对全球竞争的需要

我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大体系,要求国内金融也融入世界金融大体系。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银行推进国际化战略,发展海外机构,为优质大客户提供本外币、全方位服务。同时,大型外资企业拓展中国市场,也要求国内银行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人民币国际化势不可挡,要求银行逐步创新与人民币相关的衍生产品,储备专业人才,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尽管发生金融危机,但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经营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主导制定商业银行各条标准,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3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3.1支持小企业、民营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扩大小企业、民营资本进入行业范围。以法律形式进一步完善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拓宽民营企业投资范围,逐步降低民营资本市进入重点行业的门槛,优化民营企业投资结构,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为民营企业、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组建国家级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多渠道补充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建立担保机构的准入、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拓展动产抵押范围,扩大用于设定担保物权的物的范围。进一步减轻小企业税费负担,包括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一定时限内减免企业所得税;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产业整合与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政府制定新能源、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采取市场化方式,而非直接补贴,引导民间资本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3.2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壮大基础金融产品领域

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步伐,统一债券发行制度,推行市场化审批,减少企业债规模控制;放宽企业债发行主体的行业限制,改变目前以大型垄断企业为主的格局;简化审批程序,降低企业发行成本;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为小企业和中低信用等级企业创造债券融资渠道。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稳步发展股票市场,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吸引优质红筹股回归;以推出创业板为契机,为自主创新和成长型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推进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金融形态建设,为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多元化渠道。

3.3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逐步放开对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鼓励治理规范、经营良好的银行拓展业务边界,通过控股公司模式,发展保险、租赁和信托业务,加强对各类业务“防火墙”的监管,防范道德风险。鼓励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加快建立标准衍生产品市场,鼓励商业银行参与、设计、使用衍生产品;鼓励商业银行推行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增强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探索为企业、私募基金提供多元化融資和投行服务,使商业银行参与到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中去。

3.4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增强金融机构经营转型的动力和压力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为减轻对银行利润的冲击,可分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首先放宽贷款利率向下浮动空间,逐步放宽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空间,最终赋予其自主定价权,鼓励商业银行开发利率风险管理类金融产品,化解风险,增加收益。2.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先人民币周边化,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及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再区域化,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最后逐步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同时,在货币职能上也逐步实现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目标。

3.5推进金融梯次发展,适应经济区域化发展趋势

对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中国经济最为发达、总部经济突出、开放程度较高、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应适当放宽金融管制,鼓励金融创新,允许先行先试。加大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供给力度。推进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供给多元化,改变银行信贷资金独树一帜的现状,通过财政出资向社会定向发行金融债券等手段组建中西部开发银行;发展地方性股份制发展银行;降低准入门槛,吸引民间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西部金融市场。调整农发行政策性业务,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和粮棉油收购;进一步明确农业银行支农责任,重点服务农业领域内的纯商业性企业;重新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地位;促进村镇银行和小额信贷公司建设,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

4 结束语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金融的支持作用必不可少。传统上,关于金融的支持作用主要集中在其资金支持的作用,亦即“输血”功能上。近年来,随着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深化,金融支持经济转型的范围和内涵也都在发生着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金融业对经济的全面支持和深入介入。金融业已成为影响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内生因素。

参考文献:

[1]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200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加快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前言问题研究(2006-2007)[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刘传亮身份证号码:37132619******0031.

作者:刘传亮

第三篇:河南经济转型与经济和谐发展研究

摘要: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发展中的问题也较突出;必须加快河南经济转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关键词:河南经济;经济转型;和谐发展

以经济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原崛起的核心内容、必经之路与必然选择。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问题也较突出,经济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我们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河南经济转型,促进河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和谐发展,在和谐发展中实现中原崛起。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一轮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从河南来讲,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97年开始,河南省GDP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各项基本指标在中部地区优势突出。2006年,河南省生产总值达到12464亿元,居中部地区首位。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河南的发展后劲日益增强,但经济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性矛盾问题;“三农”问题突出,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经济开放度低;改革滞后带来的矛盾;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

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总的估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增长质量有待提高;经济发展较快,但社会发展滞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都是与经济社会转型紧密相关的,实质上是提出了社会经济转型问题。对于河南来说,“十一五”时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是一个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加快转型的重要阶段,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是发展的黄金期、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总之,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河南面临着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和实现自身经济社会转型的双重任务,形势复杂而紧迫,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为,主动出击,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河南省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和谐程度。经济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和延伸,所谓和谐经济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良性互动的关系。一般说来,在制度和技术不变的较短时期内,决定经济发展的要素主要有3个,即劳动、土地(自然资源)和资本。3种要素之间,主要有两个矛盾:劳动、资本与土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经济领域中各经济主体、经济资源、经济体制等诸多要素优化配置,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处于健康、稳定,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河南省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和谐程度。

首先,经济和谐发展,是保证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的和谐发展,比例结构协调,意味着按照社会需要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国民经济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是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一般意义上讲,比例结构越是合理协调,就越容易形成相对来说比较高的速度,而且这种速度也能够持续稳定。

其次,经济和谐发展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发展既要追求速度,又要注重效益,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多年的经验证明,比例结构不合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经济效益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无从谈起。因此,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和谐发展,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

再次,和谐的经济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它有利于实现市场各类资源有效配置,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不仅能使区域内市场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而且能吸引区域外的市场主体。

综上所述,经济领域中各经济主体、经济资源、经济体制等诸多要素优化配置,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位于中原崛起核心地位的经济发展必须是数量和质量、效益和速度相统一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全面提高的发展,是统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河南省在经济领域存在的不和谐的因素已经成为河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我们只有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河南经济转型,解决经济领域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相协调,使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相协调,使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相协调,使经济发展与人的日益全面发展相协调,使中原崛起中渗透着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在和谐发展中实现中原崛起。

第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由侧重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拉动并重转型。目前,拉动河南经济增长的主要是投资(见表1)。河南经济现在的高速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驱动和以外延式扩张为主的投资拉动来实现的,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明显有限,这样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从长远考虑,必须重视消费和出口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方面转变。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本特征的增长方式转型。粗放型增长使河南经济发展面临着发展成本加大、环境资源的制约,国家宏观调控的约束等瓶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摒弃传统的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尽快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全省范围内打破一切行政区划和行业部门界限,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必须推进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真正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由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型。要按照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基本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进展。首先,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大宗经济作物,积极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实现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加快特色农业发展。优化林业结构,推进造纸速生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养殖业。进一步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升质量,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拉长农产品生产加工链条,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其次,要继续增强工业实力。应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尽快规划和调整中原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布局,全力打造郑州、洛阳先进制造业高地,带动中原城市群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工业层次。再次,全力发展服务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代商业街、购物城、娱乐中心、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积极探索新兴服务业,如楼宇经济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广焦作旅游业发展模式,要深度开发河南丰富的山水自然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把旅游规划、景点建设、推广策划、旅游服务做好做精,把优势旅游项目做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精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重点围绕着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大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全方位为生产制造服务的生产服务产业链。

第四,提升科技水平与人力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河南创新体系,由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型。发展创新主导型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强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必须要抓好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必须构建河南创新体系,积极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彻底改革现有科技体系,打破一切部门、行业、等级旧界限,全面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和科技队伍,构建新型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自主创新科研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联盟,“上挂下联”统筹配置企业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科研资源,让企业和科研机构真正实现一体化。

第五,统筹发展,推进以城乡、区域发展协调发展的结构转型。首先,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协调城市和乡村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高城市化率、统筹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其次,统筹区域发展。科学规划,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各个区域都要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区域协调。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和豫西南各市,黄淮地区各市都应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发展。各市要加强联合与协作,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在合作中寻找发展机遇。县域经济以推进农区工业化为重点,以县城和重点镇为辐射点,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对贫困县要利用各种资源,对此给予更多的倾斜,增强其造血功能。

第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体制转型。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市场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各类社会资本,推动国有重点企业战略重组迈出实质步伐;坚持“三放”方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水平;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打造服务政府、法制政府和阳光政府。着眼于创新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等方面的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推进市场法制建设。积极完善农村综合改革,按照既定的部署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眼于创新有利于和谐中原建设的体制机制,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均等化公共服务。着眼于提高经济外向度,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努力在引进境外资本特别是世界500强上有新突破,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上有新突破,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特别是外派劳务规模上有新突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07-10-15.

2、喻新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原崛起的实践与思考[EB/OL]..http://www.hnass.com.cn/html/Dir/2007/06/27/00/12/66.htm.

3、龚绍东.加快河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探索和思考[EB/OL].http://www.hnskl.org/Files/Article/65/20070918111048343750.htm.

(作者单位:孙喜英,河南科技学院,作者为该单位副教授;王丛霞,宁夏自治区党校)

作者:孙喜英 王丛霞

第四篇:经济转型期会计职能转型的对策研究

摘要:“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经济转型带来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活动内容发生重大变化,会计工作内容和方式随之变化,会计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输送固然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已经无法涵盖会计工作的全部。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摈弃重核算轻管理的陈旧观念,提升会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效能,是经济转型期会计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会计环境变化和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对会计职能进行重新认识,并通过分析会计职能转型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会计内部管理功能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 会计职能转型 管理职能

一、对会计职能的再认识

(一)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会计职能变化。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它受会计环境变化的影响,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会计发展史上,自从有了会计的“算”,同时便有了会计的“管”,会计在形成初期就具有以对内管理为目的的重要职能,但由于早期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企业所处的环境比较简单,加上管理学科还不够发达,会计的职能单纯表现为核算与监督,管理职能一直隐藏在核算与监督职能之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发了企业管理体制及组织形式的变革,经济环境和管理要求发生了变化,会计在企业管理领域的职能逐渐受到重视,管理会计在企业治理中的贡献也日益突出,会计职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内部管理功能凸显。可以说,经济越发展,会计的管理职能越突出,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催生会计职能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拓展了会计工作领域,赋予了企业会计工作新的内涵。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需要会计在发挥传统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同时,主动参与企业内部管理,从传统的“管账型”向“管理型”转变;其次,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和内部管理当局对信息的差异化需求,客观上要求会计部门将企业经济数据转化为有针对性的有效会计信息,向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提供财务信息的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经营决策和业绩考评所需的内部管理信息。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是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三)经济全球化助推会计职能转型。经济全球化使现代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进行实时调整,而调整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与会计有着不解之缘,可以借助会计信息使经营管理活动科学化并把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经济全球化突破传统会计观念,迫切需要重新构建核算与管理有机结合的会计体系,强化会计内部管理功能,转变会计工作重心,加快会计人员从擅长数字运算的管家角色向擅长企业经营管理的专家角色转变,创造性地把数据变成管理信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经济全球化对企业会计的冲击,推动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

(四)现代信息技术为会计职能转型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会计方法和手段发生改变,很多会计核算工作由计算机和网络完成,极大地减轻了会计核算工作量,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使得会计人员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帮助企业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会计职能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会计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管理职能;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也有效促进了会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会计的规划、组织、控制、评价等职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多方数据共享提供了技术平台,为会计职能转型创造了条件。

二、会计职能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认识不足。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具有法律强制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当前,企业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管理会计意识,不重视管理会计工作,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重大作用,没有发自内心地需要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因此很少有企业建立相应的管理会计组织和配备专门的管理会计人员,更谈不上赋予会计人员企业战略决策的话语权并使之成为企业战略的参与者。企业管理人员长期以来重核算轻管理的陈旧观念,忽视了更高决策层次会计职能的发挥,导致会计职能的拓展得不到重视和支持,会计人员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机会和积极性,企业会计的业务重心仍囿于传统的核算与监督。

(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尚无法满足会计职能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严重制约了会计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具体表现为:首先,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过于偏重财务会计,忽视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传输,管理会计得不到重视,培养的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浅薄、应用水平低下,管理会计观念淡化,管理技能匮乏;其次,当前既精通财务会计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又全面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精通计算机技术、拥有管理技能、具备系统运用管理会计实际操作经验、能够融业务分析、运营分析、战略分析和财务分析为一体的会计人员更少,多数在职会计人员知识层次较低,知识技能结构不合理,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缺乏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意识,没有能力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思维,无法利用会计信息参与企业决策,不能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提供决策信息和切实解决方案,无法真正发挥价值创造师的作用。

(三)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会计职能转型。会计人员协助企业管理当局作出有关改进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益决策的基础数据主要源于财务会计,管理决策信息有时是财务会计资料的直接使用,有时则是财务会计资料的调整和延伸,会计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不仅取决于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理解程度和驾驭能力,更需要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保障。当前,我国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问题,相关信息不能得到正确反映,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并普遍存在。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使得管理决策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导致企业决策失误,严重削弱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地位,影响会计内部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

(四)缺乏个性化的管理型会计软件限制会计职能转型。为适应企业发展和管理模式变革的需要,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受到广泛重视。为满足软件的可推广性,大而全的商品化软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商品化管理型会计软件大多设有预测分析、决策支持等多项管理功能,具备ERP系统的诸多管理能力,功能完善且普适性强,能满足大众化需求。但是,商品化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最大弊病是过度强调通用性,没有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与不同规模的企业对软件的特殊需求,软件针对性不强,缺乏专用性、独特性和灵活性,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管理需要,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导致软件效用无从发挥,限制了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

三、强化会计内部管理功能的对策

(一)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会计意识,为会计职能转型创造条件。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管理会计意识,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及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控制和业绩考评中的重要地位,为会计人员行使管理职能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为此,首先要根据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设置管理会计课程,普及管理会计基本知识。其次,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后续教育时,可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培养管理会计意识,改变管理层对会计的认识,自觉将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得力助手。此外,在经济师等经济管理类相关职称考试中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引导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强化管理会计意识,主动支持和推进管理会计工作。

(二)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管理会计教育,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要切实发挥会计内部管理功能,实现由“管账”到“管理”的转型,“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为此,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走出长期以来一直囿于财务会计的误区,更新会计教育理念,转换会计教育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拓宽课程设置,加强管理会计教育,进一步完善知识与能力结构,强化会计人员参与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功底和宽广的知识面,又具有管理会计知识和战略管理理念,能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创造性的运用,主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增加财富;此外,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在岗培训,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机、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业务培训和交流,及时更新会计理念和知识结构,积极拓展职业能力,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以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紧贴业务、强化服务,促进会计工作职能转变。在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型升级,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角色,加强服务意识,主动融入业务前端,自觉将会计工作延伸到业务部门,提供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告、业务建议与支持全方位的服务,促成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将业务分析、运营分析、战略分析、财务分析诸方面合而为一,把战略思维、管理思维以及财务思维有机统一,有效推动管理思维传达渗透至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不断规划和调整企业业务发展,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发挥会计内部管理功能。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客观、公正地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会计内部管理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整顿内部经济环境,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监督力度,切实解决会计规范和信息失真问题,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以管理为重点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增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有用性,为企业经营决策和业绩考评及时提供有效信息,满足企业管理的内在需要,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五)提高管理型会计软件使用效率,切实发挥会计内部管理功能。不同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的企业,对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功能有其特殊要求。为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管理需求与管理理念,管理型会计软件必须突破核算型会计软件的一些固有枷锁,在原有核算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的内在需求,重新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融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按照企业规模、管理模式、企业性质等开发管理型会计软件,不断改善软件服务能力,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深加工信息,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多极化需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现管理型会计软件定向开发并定期升级,没条件的企业则可以通过对软件进行不同程度的二次开发,增加个性化服务功能,提高软件的专用性和适用性,满足企业个性化管理需要,确保软件使用效率,促进会计内部管理功能得以更好地发挥。S

参考文献:

1.李翔.信息化背景下中国企业会计职能拓展[J].会计研究,2005,(6).

2.徐丽.经济转型期管理会计应用探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5,(7).

3.方恩慧.管理会计在制造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J].会计之友,2007,(1).

4.曾建辉.议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应用瓶颈及其推进对策[J].会计之友,2010,(12).

作者:徐丽

第五篇:新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深入改革和经济迅猛的发展,我国新的经济形式在国内经济环境中不断出现。众所周知的新经济已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新经济的出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最为深刻。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在变幻莫测的经济新环境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新经济对企业、经济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新经济环境下为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文章对“新经济”的含义、新经济的本质进行简要分析,对比新、旧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总结新经济下经济增长转型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

[关键词]新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转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031

经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改革,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并且在世界上被公认为世界经济第三大国。但我国传统的经济时代中经济增长方式是凭借能源的消耗为支撑的,这样的经济生产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生产,因此众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传统经济时代中的经济增长方式一定要进行改革转型,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是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必然要求,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国际经济的格局发生较大动荡的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压力都迫使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要进行改革转型,同时也要考虑新经济时代条件下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与转型问题,以便实现新经济时代中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1“新经济”的含义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有较大的区别,新经济是一种以网络经济作为核心内容的,以知识要素作为有效驱动力的,以信息技术作为重要基础的新型经济,新型经济简单地可以总结为“新经济是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的综合”。新经济含义中所提到的知识经济则是指建立在时代科学技术核心基础之上进行生产、储备、使用以及消费的经济形式,知识信息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当代新经济迅猛的发展形势下,人力资源逐渐成为新经济的核心构成要素,正因为新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所以在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掌握先进技术的技术型人才和具有大量知识储备的知识型人才在新经济的发展中必将成为核心供给者。关于网络经济可以做如下简要概述,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现代化经济,其中消费、信息资源、现代通信、生产交换和电子计算机等在网络经济中相互交织渗透,网络经济除具有传统经济所具备的全球化的性质外,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且网络经济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强大优势在全球的各个国家受到广泛的青睐。

2新经济的本质特征分析

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将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充分运用网络的有利途径和知识的创造性等两者的优势创造更多财富,满足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进程中所需要的物质需求。新经济的本质特征具备正反馈性、适者生存性和追求市场垄断等特性,同时新经济注重经济竞争中时间价值的主导地位。

21新经济的正反馈性分析

传统的旧经济是一种负反馈性质的经济,价格与生产产品的数量正相关,消费者与价格的高低和产品生产的数量负相关,这种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负反馈机制对市场的均衡发展起到调节作用。对新经济而言因为其正反馈的特性不存在均衡市场的性能,在新经济的发展中,更高报酬和更高效率的创造依赖于需求量的增加,使得供给方进一步下调价格,促进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供给和需求在新经济中表现的关系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是正反馈机制促进新经济发展的一种自我实现效应。

22新经济的适者生存性分析

由于信息成本与交易成本均较高的缘故,传统的旧经济市场处于一种被分割的状态,使得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的企业能够保持不被淘汰,但在新经济形势中经济市场的竞争法则就有所差异。新经济形势下经济市场的竞争是一种优胜略汰、适者生存的经济市场,市场竞争规则类似于达尔文式的竞争规则,这种新经济的适者生存的特征属性是新经济本质属性的体现,新经济下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与传统经济相比降低很多,使得经济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有效,在新经济下具有市场优势的企业必将把处于经济竞争市场劣势的企业淘汰,从而实现新经济市场下优势企业的市场垄断,追求企业的最大效益。

23新经济的追求市场垄断分析

新经济下生产出来的知识产品与信息产品具有很低的边际成本和很高的固定成本,这一新经济的内在属性就直接决定了新经济是一种追求市场垄断的经济形式,新经济只有通过这种垄断市场的力量才能够在经济市场上获得利益,若新经济生产出来的知识产品与信息产品不能形成有力的市场垄断力量,那么其产品的价格存在被压制到边际成本的风险,难以与极高的固定成本相适应,新经济的这种垄断是某些产品生存的客观需要,这种新经济下垄断的打破需要借助新的经济创新。

24新经济的时间价值性分析

在传统的旧经济中,生产某种产品所花费的时间决定了产品的价格高低,但是在新经济形势下,新经济产品的价格高低的决定因素已不是在社会劳动中花费时间的长短,其价格的高低受到新经济产品在生产出来的短时期的排他性。新经济在时间方面的价值与传统经济相比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经济下的时间价值在新经济产品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产品价格起到决定性作用。

3新经济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分析

31新经济下经济增长方式分析

传统旧经济的增长由社会分工、资本积累以及国民技术的动态技术进步和储蓄等因素决定,而新经济形势下经济增长的方式有所变化,企业的创新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决定要素。新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因素的转变,说明企业微观方面的创新活动在企业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要比传统经济形式中资本储蓄与社会分工贡献大,因此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经济的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在考虑传统经济中资本积累、社会分工等宏观因素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新经济时代中经济增长转型具有重要贡献的创新性等微观因素的考虑,在微观的基础上对新经济下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发展和建立一套符合新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转型所需要的新增长理论。

32新经济下经济增长转型所需社会经济条件

新经济下经济增长转型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基础,以为新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提供有利条件,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提供良性的发展所有权,在新经济中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知识是一种可供多人同时使用、拥有的非竞争性知识,因此知识的配置与生产就不能由市场的竞争力量进行决定,否则新经济所带来的价值大大降低或难以受益,因此必须创造知识所有权;二是发展风险融资,新经济时代存在结构性的资金短缺和极大的投资风险问题,风险金融的发展是新经济发展的有利保障;三是发展企业创新,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经济方面创新的有力支持,任何经济体都离不开创新能力發展这一微观基础的支持。

4结论

在新经济时代,国家经济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要依据新经济下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行不断探索。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过程中要对“新经济”的含义深入理解,要对新经济的正反馈性、适者生存性、追求市场垄断性的特性进行科学把握,要对时间价值在新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进行合理掌控,深刻理解新经济与传统旧经济在增长方面的区别,积极创造新经济发展所需的社会经济条件,从而实现新经济时代中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伟杰浅析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可持续性探究[J].现代商业,2014(24):75-76

[2]林毅夫谈经济增长方式转型[J].科学发展,2014(2):11-14

[3]柳芳新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发展思路探讨[J].福建质量管理,2016(1):27

[4]杨林广转型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研究[J].企业导报,2016(2):31

作者:李庆平

上一篇:临床专业论文下一篇:科学课论文